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篇1

关键词 气候资源;农业气象条件;山西忻州;忻府区

中图分类号 S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05-01

一定的气象条件是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1-3]。当这些气象条件的组合对作物的生产有利时,能形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农业自然资源;反之,当气象条件的某种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时,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4-5]。分析气候资源状况和气象条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本任务。国内有关农业气象条件和农业气候资源研究一直是农业气象研究的热点内容。现对忻府区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实践“气象为农”服务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忻府区基本农业气候资源概况

山西省忻府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区。其东西宽约为55 km,南北长约43 km。自古以来忻府区一直是农业生产和商贸集散的重要地区,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的美称。忻府区的地形自西向东逐步倾斜,北、西、南地区为三面环山,东部地区较为开阔和平坦。忻府区有3条主要的山脉,分别为云中、系舟和五台山脉。忻府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春温高于秋温。无霜期平均167.1 d。

2 忻府区日照条件分析

太阳主要通过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照时间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是影响作物生长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在自然条件下,只有达到一定的光强,农作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产生养分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因此,日照条件是评价地区农业气象条件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忻府区的年日照时数在1 914 ~2 797 h间变化。其中12月的日照时数最少,仅有1 914 h,只占全年的7.0%;5月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 797 h,占全年的10.3%。11月至翌年2月的日照时数较少,各月的日照时数不超过全年的7.5%;3—5月,日照时数逐渐增加;5月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月份;6—10月的日照条件逐渐减少。总体看来,忻府区的日照条件较为丰富,尤其是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内的日照时数较多,光能资源非常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3 忻府区湿度和降水条件分析

水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农作物从发芽、出苗、生长、成熟等生命活动均在水的参与下进行,一个地区空气湿度和降水条件是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气象条件。

从表1可以看出,忻府区的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在1—5月忻府区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50%以下。进入6月后相对湿度开始增加,6—8月相对湿度从53%增加至74%。7—8月是忻府区湿度最大的月份,10月以后湿度逐渐减少,至12月相对湿度减少至52%。忻府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其中7月的降水量为1 043 mm,8月的降水量为1 144 mm。6月和9月的降水量均在500 mm以上。5月和10月的降水量分别为297 mm和236 mm,其他月份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其中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1月和12月,其月平均降水量不足20 mm。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忻府区的降水量和湿度虽然绝对值并不是特别大,但其时间分布对农作物生长相对比较有利。在作物生长初期的4月和5月,有一定的降水量和湿度,但绝对值较小,可防止春旱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在农作物生长最为旺盛的6—8月,降水相对较多,空气较为湿润,气象条件能够基本满足大部分作物生长的需要。但要特别注意极端降水时间造成的田间积水过多等各种灾害事件的发生。在9—10月的作物成熟季节,降水相对较少,比较利于作物的收割和晾晒。冬季忻府区的降水和湿度相对较小,较有利于农作物越冬。

4 参考文献

[1] 涂仁忠.浅析温度、水份、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0(33):141.

[2] 李文峰,杨晓莉,于伟娟,等.气象信息化在许昌现代农业的应用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7):111-113,120.

[3] 李艳春,李凤霞.青铜峡市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344-346.

篇2

关键词:有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温饱理念以远远落后时展,人们开始萌生了健康养生的生活观念,因此对食物的品质要求更加严格苛刻,有机食品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现今必不可少的桌上佳肴。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应用都十分广泛,因此对于有机大豆的栽培技术研究迫在眉睫,做好有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发工作对于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的追求,倡导天然、健康、可持续的消费理念。这对我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十分必要。

1、 有机食品概述

有机食品是指在种植过程中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物质,保持天然健康的一种原生态食品。从选种、种植、运输到上架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要求,才能够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2、 有机大豆栽培条件

2.1生态条件

有机大豆的高品质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大豆的种植地点选择十分严格,应该选择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保证水质、土壤、空气、光照等条件符合大豆的生长要求,从而培养出高品质的有机大豆。

2.2环境条件

有机食品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健康,只有满足这一基本条件的大豆才能进行有机大豆认证,因此大豆种植的环境必须是健康安全的,如果在环境污染严重地区进行种植,就会导致环境中的污染物直接影响到有机大豆的品质,所以一定要做好调查,选择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进行有机大豆种植工作。但目前我国的许多地区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要避开工业区、交通要道、主城区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同时要和环保部门及时沟通,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判断,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

2.3土壤条件

大豆的种植除了多生态和环境要求较高以外,对土壤的要求也很严格,有机大豆的土壤必须是有长时间的有机土壤转换期,土壤的肥力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至少达到3级。同时,土壤的排水性能要好,沙土地最好,壤土次之。同时要避免土地长时间耕种同一块土地,及时换茬。

3、 有机大豆栽培技术

3.1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所有农作物耕种前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机大豆对这一环节的要求更高。耕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将土地尽量整平。同时要将土壤中的垃圾、残留物等清理出来,避免污染到大豆种子。

3.2合理施肥

3.2.1肥料种类选择

有机大豆的肥料选择是一项大意的工作,如果采用了市场上常见的普通化肥,就会直接影响到有机大豆的品质。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此类化学肥料。有机大豆应该采用动物粪便、植物秸秆、落叶等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料。同时由于目前转基因肥料的安全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可,不宜使用。

3.2.2施肥量

有机粪肥的使用量要充足,但又不能过量施肥,防止出现肥力过量导致大豆苗死亡。并配合施用腐熟!安全的农家肥,因为农家肥含有一定的病虫卵子,腐熟能够杀死其中的病虫源,提高肥料的安全性,而且腐熟后的肥料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3.3播种

3.3.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在有机大豆生产过程中也很重要,有机大豆生产要选经过3年有机转换的地块中繁育的品种,选用高蛋白或高油品种,不能种植常规品种,不要选用转基因品种,且品种的生育期要较常规品种略短。

3.3.2种子精选。播前种子要进行人工手选,确保种子纯度与净度,提高种子发芽率。精选主要是剔除破碎粒、虫蚀粒、病斑粒、小粒等,选后的种子要丰满,大小均匀,播前将种子晾晒数日,利用紫外线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发芽势,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3.3.3播种期。有机大豆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化学产品,种子包衣剂有可能会影响有机大豆的品质,因此,有机大豆种子均不进行种子包衣。所以,要使其快出苗,以减少病!菌!虫对种子的损害,要在地温巩固在以上才可播种,通常应略晚于常规大豆。

3.4田间管理

3.4.1疏苗匀。大豆生产需要有合理的密度,因此,有必要进行疏苗匀苗,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质量。疏苗匀苗在2片真叶展开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按密度要求间苗,去弱苗、高脚苗、病苗,留壮苗。对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况要及时查苗、放苗,以避免烂种、烂苗。

3.4.2中耕松土与除草。早中耕可以达到灭茬除草、破除板结、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根系生长和大豆根瘤的形成。除草可结合机械中耕进行。当大豆子叶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中耕,以后每12到15天中耕2次,第2、3次中耕深度。至大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保证大豆行间土壤疏松,起到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及壮苗作用。

3.4.3灌水抗旱。田间管理过程中,灌水抗旱是保证产量,提高质量的必要一步。灌水方式应选择滴灌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防止伤根、伤苗。

3.5运输及晒场管理

有机大豆的运输要有专用运输车,要与运送常规作物的车辆分开,有机大豆不能与常规大豆混装、混运。有机大豆要有专门的晒场寄存,并用专门的粮食清选机械精选后及时入库。有机大豆的包装物要避免对大豆及环境造成污染。

3.6有机大豆的仓储管理

有机大豆的储藏要有专门的仓库,并做到与常规产品不混杂。有机大豆仓库必须干净卫生,有防鼠设施,并进行除虫措施及储前消毒。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对自己的日常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机食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有机农作物的研究力度,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总结有机农作物的相关技术和经验,同时要大力引进市场上先进的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促进我国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朵朵,吴月兰,陈尤嘉,等.春大豆95-1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9 (2):37.

[2]郭树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 (8) : 97. 106.

[3]刘殿敏,杨彩云.大豆新品种f}豆857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4 (5):72-73.

篇3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 沟道坝地 优化利用方式 研究

一、坝地优化利用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

黄土高原地区的坝地是在沟道建成淤地坝的基础上由泥沙淤积沟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坝地面积的增加与坝控区沟道特征、洪量模数、输沙模数及淤积年限等呈正相关关系,即沟道宽平、来洪量大、输沙率高、淤积年限长,则坝地面积的增加速率就大。这说明要形成可保收农作物的坝地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段的。依据坝系相对稳定最小系数的公认指标1/20(即坝地面积与坝控面积之比),经单坝典型设计推算表明:在位于强度侵蚀区的陇东南部高原沟壑区,淤地坝单坝达到相对稳定的实需年限大多在100年以上,能确保坝地农作物在出现频率为10%的洪水时保收的淤积坝地实需年限约为35~40年,在位于极强度侵蚀区的陇东北部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单坝达到相对稳定的实需年限也需50~70年,能确保坝地农作物在出现频率为10%的洪水时保收的实需年限约为30~35年。据此,即将大规模实施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实施后,其所淤坝地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发挥种植农作物效益的。因此,优化坝地利用方式,调整坝地利用结构,摒弃单一种植形式,实行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的运用方式势在必行。这既是实现坝地快速利用和发挥最大效能的战略措施,也是今后坝地利用方式的主要拓展方向,对实现黄土高原地区坝地的优化利用至为重要。

2.可行性

坝地利用采用多元方式,主要是基于沟道淤地坝建成后,坝地的形成尚需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的过程和沟道年际来水来沙过程大多属于低于设计频率的实际而设计。就一般而论,在淤地坝建坝初期,坝地面积随淤积年限增加的速率相当缓慢。随着淤积年限和拦泥坝高的增加,坝地形成速率(即拦泥坝高增加1m时坝地的增量)始趋增大,库区次积水深度及年淤积厚度将渐趋减小,坝地利用的概率增加,但仍需选择符合上述坝地形成过程及来水来沙特点的不同利用方式。经对甘肃省环县小河沟治沟骨干坝(1976年由当地群众自建,坝控面积5.31km2,坝高15m)的走访调查和实地勘测:该坝建成第5年遇频率约为10%的雨洪径流入库,最大积水深度3.5m,年淤积厚度1.8m,累计拦泥坝高达到7.9m;第6年最大积水深度1.5m,年淤积厚度0.6m;至第7年汛期,该坝坝体被洪水冲出一个豁口,库水泄空,已形成坝地露出水面,第8年春季,当地群众在库区插植柳树(高1.6~1.8m),当年成活率达100%;第9年春季,重新维修加高坝体至21m并加修放水工程,当年汛期来水最大次积水深度1.1m,当年淤积厚度0.4m,柳树平均高已达到2.2m(不包括被淤的0.4m);之后5年的汛期库区最大积水深度依次为1.4m、1.6m、0.5m、2.3m和0.78m,年淤积厚度依次为0.3m、0.4m、0.1m、0.5m和0.1m,泥面以上平均树高(即不包括被淤部分)依次为3.1m、3.9m、4.9m、5.7m和6.8m。该坝建成14年后,形成坝地面积5.65hm2为坝控面积的1/94,第9年春季栽植5年的柳树累计平均胸径达29cm。该例充分说明:

(1)坝地不仅仅是在可种植农作物时才可利用而是自可栽植局部短期淹没不致损坏和影响其生长的植物时即可利用,但应设置放水工程设施,排泄库内蓄水,以确保坝地林木的正常生长。

(2)坝地利用的因时制宜和方式的多元化,可使坝地实现由淤成之后的单一种植利用变为淤中即可造林种草,发展林、果、草多种产业的快速高效利用,提前坝地的可利用期。

(3)坝地利用的因地制宜和地域特色化,可使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坝地发挥最大效益。

(4)坝地的优化利用为黄土高原地区解决“三农”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山川秀美带来了极好时机和条件。如在高塬沟壑区实行坝地利用的林果化,不仅可为该区农民早日奔小康开辟一条新财源,而且可使该区早日恢复植被,实现山川秀美。

黄土高原地区坝地利用方式实现多元化的基本条件完全具备,关键技术也基本形成,具备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条件。

二、坝地优化利用方式选择原则及主要类别

1.方式选择原则

坝地优化利用方式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考虑沟道坝系各坝坝型及其功能特点;

(2)依据不同建设、运行期坝地形成速率;

(3)根据已形成坝地面积与坝控面积比值;

(4)按照坝控区实际洪量模数与输沙模数;

(5)符合坝控区自然特征及农业经济特点;

(6)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兼顾。

2.方式主要类别

(1)深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深水类坝地主要是指沟道淤地坝初次建成至设计淤积年限中后期形成的坝地。此阶段坝地的地面高程全部低于设计淤泥面,坝上库区已形成的坝地一直处于被库水淹没状态,坝地自身尚处于无法利用期,但却是水面利用的最佳时期。利用方式主要是利用坝水发展水产养殖业,但后期可采用养鱼和栽植水生植物(如莲藕等)或旱生高大乔木等水土资源混用形式。特别对治沟骨干坝而言,因其设计淤积年限较长,一般多为20~30年,据理论计算和单坝运行情况调查,当淤积年限大于10年时,坝地形成速率明显提升,库区同频率洪水的年次淹水最大深度和年平均淤积厚度开始趋小,坝地进入可利用期,但次淹水深度及年淤积厚度仍远大于农作物利用的设计防洪保收洪水频率(即P=10%)的相应值。据单坝计算分析,如遇频率为10%~20%的洪水入库,坝地次最大淹水深度多在1.5~2.5m之间,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4~0.6m,对农作物将造成严重影响,而对高大乔木类植物则相对是安全的,但浸泡时间不能过长。为了提早充分利用坝地,当频率为10%~15%的洪水入库时,若次淹水深度小于1.5m、泥沙年平均淤积厚度小于0.4m时,应考虑采取栽植杨、柳、榆等高大乔木的坝地利用方式,并采用适度降低放水卧管最低泄水孔高程的“低孔控流法”泄空库内蓄水,调节坝内水位,以利坝水鱼类、坝地林木等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2)浅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浅水类坝地是指坝地在经历初建淤积—加高淤积两个以上设计淤积期后入库泥沙不断淤积过程中形成的坝地。此类坝地的地面高程全部高于放水卧管最低泄水孔高程,由于坝体加高,坝地累计淤积年限增长(淤积年限大多已达30年以上),沟道蓄滞洪区大多抬升至谷宽坡缓高程段,坝地面积随形成速率加快而迅速增加,坝地在同频率洪水下的年次淹水最大深度和年平均淤积厚度明显趋小。以环县七里沟#1骨干坝(1966年建成,坝控面积7.3km2)为例:该坝建成至第24年(即1990年),淤成坝地12hm2为坝控面积的1/60,当年春天在坝地种植玉米,长势极好,至9月21日突遇暴雨(P=15%)洪水,淹水深度1.1m(本属浅水),泥沙淤积厚度0.21m(也不算很厚)但洪水泥沙却吞噬了即将到手的粮食。而在淹水深度为1.8m的环县安乐掌淤地坝库区坝地上生长的杨树(时高6.9m)则安然无恙。这说明:浅水类坝地宜发展梨、桃、杏等一般高度的乔木经济林或芦苇、柠条等可发展编织业的灌木。另也可种植莲藕等喜水植物。

(3)无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无水类坝地是指坝地上游建有骨干坝,具有“拦上保下”功能的坝地或坝地相对稳定系数已大于1/20(坝地相对稳定系数为1/?)的坝地。此类坝地已成为可用于农、林、果、草各业利用的安全型坝地,此处不再赘述。 三、 启示与建议

坝地利用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坝地的优化利用及方式的多元化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黄土高原地区的坝地利用虽历史已久,但当初的利用方式多属被动等待型,即只有当坝内存水被特大暴雨洪水冲泄、坝地自然露出水面时才可利用。自20世纪50年代人民治黄以来,随着淤地坝建设的较快发展,坝地面积的逐步增加,坝地作用日益凸现,如何实现坝地的快速、高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坝地利用方式至今仍囿于“以粮为纲”的单一种植业范围,认为只有种粮食才算发挥了坝地的最大效益,其实不然。因为种植农作物的利用方式基本属于淤成利用。在坝系稳定系数很小(即建坝20~30年期间)时,采用坝地农作利用方式的保收率很低。但在此阶段后期,采用在坝地上造林种草,发展林、果、草等产业利用方式的保收率则较大,但尚无大面积采用的典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黄土高原已建淤地坝并已形成一定坝地规模的地区,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坝地利用多种方式,以实现坝地作用及效益的快速高效发挥。

(2)坝地优化利用的核心问题是利用方式的多元化、时空流程的合理化。其中因时、因地制宜应是各地选择具体利用方式的首要原则,而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坝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此题未列专题研究,本研究所得结论仍缺乏可靠的定量界定指标,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域广袤,自然、社经条件差异大,实现坝地优化利用的方式也千差万别。随着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的大范围、大规模实施,如何使沟道坝地尽快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优化利用的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同时建议国家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项目的科研监测专项经费中列资研究此题,以求早日为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地的优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土高原淤地坝调查组.黄土高原区淤地坝专题调研报告.中国水利.2003.3.

篇4

我国的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6位,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m3,人均只有2 480 m3,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由于我国水资源、降雨量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用水量占总用水量80%的农业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我国当前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已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未来农业水资源来讲,将不仅仅是短缺,未来对农业用水的要求 只能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也将急剧增加。地球上的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是有限的,用水的增长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当达到一定的极限状态时就会出现零增长,而这一现象有可能出现在用水极度紧张的国家和地区。

在水资源分布不均,大多数地区相对贫乏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正大幅上升,在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用水势必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水资源将出现负增长。而大力推行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1 农业水资源管理要解决用水效率不高和浪费并存的问题

虽然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我国的用水效率过低,水的重复利用率太低,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例如节水播种灌溉技术、抗旱保苗节水灌溉技术和集雨滴灌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农业,中国能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有40%的耕地是灌溉农田以及建立在灌溉条件下的多熟制农作物与高产栽培综合技术。

2 加大科研力度,发展高效农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发展中国家土地潜在供给能力》估计在无水利投入的情况下,中国的土地仅能养活4.12亿人口。自建国以来,粮食产量每年都大幅增长,而这个增长是和灌溉面积的增长同步的,所以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扩大灌溉面积。据专家预测,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灌溉面积必须达到667万hm2左右。要扩大灌溉面积,必须有足够的农业水资源,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唯有加大科研力度,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最少的用水量,创造最高产的农作物,养活12亿的中国人口,减少水的浪费,从农业节水上挖潜,从而达到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由于现有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对农业用水没有有效的管理,导致人们节水意识淡薄,对农业节水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够,导致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水资源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中国主要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40%~60%,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的水被白白浪费,在东北旱季田间灌水中,习惯了大畦漫灌,每次的灌水量过大,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2~5倍,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让人痛心。据有关部门估计,每年农业浪费的水量达1 000亿m3。

所以发展高效用水的农业是完全必要的,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零增长或负增长,也成为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用水的大量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和科研力度,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3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力度,发展高效用水的现代化农业

由于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构成地球物质循环的基本载体,是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国水资源总量约28100亿m3,人均占有量很低,仅居世界108位,水资源短缺已成定局,加强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力度,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让有限的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把农业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一抓到底。

首先加强田间管理,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

农业灌溉有井灌和直流灌两种,井灌是开采地下水灌溉,直流灌是引地表水进行灌溉,这两种灌溉方式,都有渠系渗漏,地表蒸发等水资源浪费。

合理高效用水的则极大地提高上述环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既节水又高产。首先要提高输水的效率,指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实现输水渠道防渗、蒸发,未来实行输配水管道化,从根本上减少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其次要掌握农田的水分状况,使引进田间的水最大限度地为农作物所利用。第三密切关注农田的大气环境,使农作物的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并逐步推广滴灌、微灌等先进灌溉节水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加强田间用水管理。

国家要鼓励和扶持推广使用高效节水技术,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变革,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变革以现代高科技农田灌溉理论为先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为目标,同时杜绝浪费,普及节水知识,真正把水资源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人人都做到节约用水,高效用水,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

目前,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研发步伐正在加快,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节水意识的薄弱,推广难度很大,国家应大力扶持和鼓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对水资源有新的认识,只有全民节水,我们的水资源才会得到有力的保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泓清水。

另外,在采用技术措施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技术措施,如完善管理体制和技术服务体系,依法管理农业水资源也应纳入议事日程,以及对农业供水水价的合理调整等,从而提高农业用水的管理水平,提高田间作物水的生产率。

4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水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调度。全面规划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同时要调整农业结构,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的高新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采用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对自然资源的最好尊重。农业也是如此,多种植用水量低,高产作物,对水资源是最好的保护。

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益

篇5

关键词:丘陵山区;农机发展;板块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农业地形条件也比较复杂。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都面临着丘陵地形带来的困难。丘陵山地农机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我国重工业的不断发展,给丘陵农机带来了新的曙光。可以说丘陵山区农机发展能够为我国农业和经济带来非常大的效益。

1 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现状

1.1 丘陵山区在我国农业中占据的重要位置

丘陵山区地带相比于平原地带来说,不论在种植农作物的成本还是规模上来看,都有着很大的劣势,以此带来了农产品的价格问题。我国丘陵山区面积非常广阔,全国有近3/4的县区分布在丘陵山区,只南方就有11个省份超过60%的农业区域分布在丘陵山区,耕种面积占到了全国总耕种面积的31.5%,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作物占了全国一半以上,可以说我国丘陵山区的农业产值在我国农业中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从我国丘陵山区人民的收入来看,主要是靠农业以及外出打工,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价格以及生活成本的上涨,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小,综合种种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丘陵山区在农业发展中存在以下情况:

农业传统历史悠久,而且务农的收入仍然是丘陵山区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产值高,关系着我国人民基本生存需要;丘陵山区除了其复杂的地形条件外,有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通过地产认证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投入的成本;机会成本带来的劳动力成本比平原等地低。

1.2 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带来的后果就是城市用工量的巨量增加,丘陵山区地区的人民外出打工的比例很高,留守下来务农的人口降低,务农的成本升高,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这首先就使得我国在丘陵山区地带在发展农业中的机械化成为必然结果。

以丘陵山区地带收割水稻为例,目前人工费用已经涨到了每667m2地400元左右,但是采用机械收割,成本费最多也不超过260元。同时,随着自然环境破坏程度不断加深,丘陵山区的气候条件也变得越来越恶劣,人工种植农业的艰苦程度有所上升,再加上留守的人口少,成本增加,荒地、弃田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我国农业发展的规划背道而驰,所以农机的发展也是减少这种现象发生的唯一方法。

1.3 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低

同全国整体的农机水平相比,丘陵山区地带是最薄弱的,也是我国农机发展中比较滞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农业基础条件差,尤其是道路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农田的基本条件3个方面;丘陵山区地带的农艺比较复杂,能够使用的机械也只是小型机械,属于微型农机,加上条件差,在技术方面要求比较高,现行的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丘陵山区农机要求的水平;丘陵地区农机的规格都比较小,农民的能力有限,导致农机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只有政策的不断扶持,加快我国丘陵地区机械化的建设,农机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技术进步成为了关键因素。

2 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思路

2.1 丘陵山地农机发展多样化

如果以传统的微型农机作为发展趋势,势必进入价格战,在总行业的产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大企业会很容易占据价格战的上风,这样丘陵山区的农业利润会越来越少。而我们在发展丘陵山地农机中按照多用途、多系列和多品种的多样化发展思路来发展,以研发满足不同农作物种植要求的耕整机械,来减轻农业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耕作的质量,能够很好减轻滥耕对环境和土壤带来的破坏,增加丘陵山区耕作的产量。

同时利用现有的平台发展技术方面的配套农具,让丘陵山区农机从单一耕整机械行业逐步发展为由丘陵山地农机市场需求主导的发展行业。

2.2 丘陵山地农机发展的板块

从目前我国农机发展的水平以及机械水平来入手,我们对丘陵山区农机发展做了板块的划分,并针对每一个板块提出发展的新目标。

2.2.1 耕整机械板块

耕整机械板块是我国丘陵山地农机发展得最好的板块,也是中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中普及程度最高的板块。目前我国耕整机械板块正朝着简便化、多品种、多系列的方向发展,能够解决滥耕问题,但是发展中必须要解决作哇、起垄以及开沟等问题。

2.2.2 小型收割机板块

目前在丘陵山区中该模块还只是起步阶段,因为地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究的板块。首先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丘陵山区地带面临着人工收割费高等问题。目前参与到该板块的有微型农耕机生产企业以及上百家从事农机研发的企业,但是还没有一个获得各方认可的发明,市场在这个板块迫切需要一个成熟的产品来弥补,一旦有所突破,势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丘陵山区的人民带来很大实惠。

2.2.3 种植机械板块

基于我国丘陵山区农艺的多样和复杂化,这个板块在市场上要比前两个板块要小很多。从目前来看,主要分为直播和移栽两个大类。其中直播的技术难度小、成本低,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能够进行复式作业的直播机械。而移栽机械中,在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移栽中由于受到区域和市场因素的影响,技术积累比较少,不容易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比较适合属地化的小型农机企业来研发。

2.2.4 产后加工机械模块

产后加工机械模块主要用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农业的劳动强度。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产后加工越来越重视,主要包括取粒、干燥分选等。目前产后技工机械模块尚属于雏形,市场承受的投资规模也比较有限。

2.3 丘陵山区农机发展促进手段

针对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趋势,政府需要针对重点,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来加强对研发的扶持,同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效仿国外先进的农机水平。同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针对新产品,对专利的发明人和相关人员给予同等待遇以及各种相关补贴。

地方一方面在针对自身情况的同时相应中央的号召,出台和指定丘陵山地机械化农艺编制规范,从内容、责任以及编制方案、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并做出规定。地方政府对标准进行专项扶持;农机单位把企业生产的技术标准进行认真审查,对销量比较大、市场占有量大的产品制定标准的规划,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指导规范。

各个市县要开展相应的农机手段和相关的工种、考级上岗,让农机质量水平有所保障。同时加强对农机知识的普及工作和宣传工作,在这方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服务意识。

3 结语

总之,丘陵山区农机发展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农机的发展道路中,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要首先以“惠民”与否来衡量丘陵农机发展的思路。于此同时,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机的扶持,从各个方面为农民宣传农机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机发展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甘敏.新机制带来大变化——圆桂农机合作社积极探索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J].当代农机,2013(02): 14-15.

[2] 肖荣军.走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之路[J].当代农机,2013(01): 16-17.

[3] 李红星.对发展壶关县丘陵山区农机化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2(09): 62-63.

[4] 黄宏源.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机技术合作机制与对策[J].福建农机,2013(01): 7-9.

[5] 陈聪,曹光乔,张宗毅,等.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区域划分研究——基于11省(市)聚类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3(08): 14-17.

[6] 蒋萍,邱道持.南方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11): 5-9.

[7] 宋国平.大同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02): 17-19.

篇6

关键词:融水县;杉幼树;生长;影响;调查

中图分类号: S79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80-2

1 调查试验地概况

融水县地处桂东北山区,县内山区乡年平均气温16.41℃,最冷月1月份均温为9.1℃,最热月7月均温为27.9℃,≥10℃积温为6635.2℃,年平均降雨量1824.8毫米。降雨量多集中在4月~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2.7%。多年日照年均只有1317.9小时。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明显,雨量充沛,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土壤深厚湿润,有机质含量高,PH值4.5~5.0。该试验地设在融水县西部三防镇三联村简兰山林场的新造林地,林地海拨700~900米,土层厚度0.8~1.3米,坡度10°~20°,为无林荒地,植被主要有东方鸟毛蕨、狗脊、五节芒等,面积为15公顷。

2 试验方法和调查方法

2.1 栽植时间和栽植方法

本次试验以融水县的杉木优良种源“融水杉木”为造林材料,定值时间为2008年3月上旬,定植规格按株行距2.0×2.0米,栽植点以40×40×30厘米规格挖种植穴,造林苗木用“GB6000-1999”国家标准规定的杉木Ⅰ级苗和Ⅱ级苗,其他造林技术如整地时间、苗木运输、苗木定植均按常规要求和技术规程进行。

2.2 抚育措施

试验地造林定植后,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抚育措施和抚育方法进行抚育。各抚育措施(以下称处理)如下:

处理1:3年连续割草抚育。即造林后的当年、第二年和第三年10月上旬全面割草、砍藤灌各一次。

处理2:三年连续扩坎抚育。即造林后每年于10月上旬在种植穴80厘米范围内割草和砍藤灌后,再扩坎抚育一次,每年扩坎宽度40厘米。

处理3:全垦抚育。即造林当年和第二年进行全垦间种(间种玉米),第三年10月上旬割草、砍藤灌(选择在坡度小于25°缓坡地实施)。

处理4:全垦抚育兼施复合肥。即造林当年和第二年进行全垦间种(间种玉米),每年并按每公顷施复合肥(总含量45%,其中:N15%、P15%、K15%,下同)380公斤,每株施0.15公斤,第三年4月下旬按每公顷复合肥630公斤,每株施0.25公斤,并于当年10月上旬割草砍藤灌。

3 调查试验结果与分析

2010年12月,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对3年生杉木幼林以4种不同的抚育措施所占造林面积的比重,从中用重复抽样的方式抽取0.02公顷的样地数分别为:处理1(即连续3年割草抚育)幼林地11块,处理2(连续3年扩坎抚育)幼林地8块,处理3(全垦抚育)幼林地6块,处理4(全垦抚育兼施复合肥)幼林地7块,每木检尺后得各样地杉木平均径、树高及各抚育地块郁闭度如表1。

由表1看出,采用四种不同的抚育措施对杉幼树地径和树高及郁闭度有较大的差异,各抚育措施效果分析及对比如下:

(1)郁闭度比较。以处理3、处理4最高,达0.5,已郁闭成林;次之为处理2,郁闭度达0.4,亦已郁闭成林;处理1最差,郁闭度仅为0.2,未郁闭成林。

(2)林粮间种收获比较。林粮间种既能促进幼林生长,又能获得短期收益,对解决贫困山区群众食粮不足无疑是一条好办法。据对间种收获粮食统计,全垦间种两年每公顷共收获玉米籽2400公斤,全垦间种兼施复合肥每公顷收获3100公斤,其产量比不施复合肥的高。

(3)不同的抚育措施对杉幼树地径生长的影响。由直观分析结果,平均地径大小位序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分差分析见如表2。

表2 不同抚育措施对杉木幼树地径生长方差分析表

由表2方差分析F检验知,在试验地条件相同情况下,4种抚育措施的效益的差异极显著,进而进行S检验如表3。

表3 不同抚育措施对杉木幼树地径影响比较表

由上表S检验结果表时,各抚育措施之间差异均达到量著和极显著,证实直观分析结果可靠。

(4)不同抚育措施对杉幼林树高生长的影响。直观分析结果,抚育措施效应位序是: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现作方差分析如表4。

表4 不同抚育措施对杉木幼树高生长影响的方差分析表

由方差分析F检验知,在立地条件相同情况下,4种抚育措施效应差异极显著,现作S检验比较如表5。

表5 不同抚育措施对杉木幼树高生长影响比较表

由以上S检验结果表明,各种抚育措施对杉幼树高生长的影响的差异均达极显著,证实直观分析结果可靠。

通过对4种不同抚育措施对杉木幼树生长影响的调查和分析知道,各措施对杉幼林地径、树高生长效应不一,不同措施之间具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以全垦抚育间施复合肥对杉幼树树高、地径生长效果最好。幼树生长较大地超过了杉木速生丰产林标准,幼林能提早郁闭成林。全垦间种抚育对杉幼林地径、树高生长效果次之,幼林生产亦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幼林提早郁闭成林。扩坎抚育效果再次之,生长效果居中游水平,亦已郁闭成林,而割草抚育对杉幼林地径、树高生长效果最差,幼林生长最慢,幼林郁闭度仅0.2。

不同的抚育措施之所以对杉幼林生长具有不同的效应,这是因为它们对林地土壤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同时影响了幼树与其他植物间的营养关系。土壤是林木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对林地土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木的生长。全垦间种抚育能改善林地土壤结构和土壤水肥气热条件,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和供肥性能也好,利于幼树插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养分,同时有效地排除了其他植物与幼树的水分、养分和光照的竞争,全垦间种林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农作物与幼树水分、养分和光照的竞争,但合理的林粮间种可以减少它们之间的营养竞争,并能减弱地表径流,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同时农作物对杉木幼树起到遮荫作用,为幼树创造了适生的环境条件,从而促进杉幼树的生长。而对杉幼林施复合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机磷素的含量,这对于我国南方土壤缺磷的特点无疑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从而促进林地土壤的养分平衡,有效地解决杉幼林生长所需的磷素,有利于幼树的根系生长,加快了林木的生长。而肥料中的氮和钾,也能有效补充荒山土壤中所缺少的氮素和钾素,较好地满足了杉木幼树生长中所需要的养分,加快了幼树的生长。而对于一般的扩坎抚育,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条件,减少林地其他植物与幼树的营养竞争,未能充分发挥地力,所以扩坎抚育对幼树生长的效果比不上全垦间种抚育的效果好。至于割草抚育,它既不能改善土壤的结构,使土壤无机养分无法风化释放,供幼树吸收,又不能有交地避免林地其他植树与幼树的营养竞争,所以割草抚育对杉幼林的生长效果最差。

篇7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方法原因防范

前言:如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林业病虫害的防范与治理的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林业病虫害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了解程度,同时也是决定病虫害防范治理的具体成效。本文主要以林业病虫害的具体形成原因入手,对其防范办法进行简要概述。

1.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具体原因

我国目前大约有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万公顷的森林,天然林占其中面积的65%,大约有8725万公顷,人工森林面积约有4645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35%。随着人工森林的大面积增加,森林病虫害也伴随而生。

1.1人工森林的自愈能力与防御能力较弱

人工培育的森林构造的生态结构式一场脆弱的。人工森林无法对外来的有害生物进行防御和自我治愈。所以只要有害生物侵入,就会在短时间爆发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并袭击大面积植物,这是森林病虫害经常大面积流行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的爆发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

1.2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病虫害失去了天敌的控制

我国天然森林的面积比较广阔,超出人工森林面积约1/2,但是,在农林产业中主要是以木材的生产为中心,由于对森林的长期大量的过度砍伐使天然森林的数量和质量急速下降。森林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森林的原始结构和天然森林独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有的生物链产生断层,森林害虫的天敌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都被破坏了,它们渐渐从森林中消失,森林病虫害失去了天敌的遏制,快速且大量的繁殖生长起来。

当发生森林病虫害时,由长期大量砍伐天然森林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将会在森林病虫害治理的过程中逐渐减少。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地区通常利用大量的化学药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大量的化学药物不仅导致了有害生物的死亡,同时也将大量有益生物杀死,破坏了附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而病虫害对坏境的适应能力要远远超过有益生物,当病虫害对化学药物产生抗药性时,农林植物将会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

2.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主要措施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我们也应从一个客观的实际的角度出发,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专家就曾建议我们“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问题我们应从自然地角度出发,我们以前总是以人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事物,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客观的态度”。人类一直将森林病虫害看做是有害而无益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不公正的。在自然界中,有着规定的自然规律,森林病虫害就是遵循其自然演化的规律、对自然界的动植物进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适度的森林病虫害促进植物的自然整枝以及优胜劣汰植株,可以增强人工森林自身抵抗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自我至于能力。

从生态学术的监督出发,森林病虫害的产生与发展,并不完全属于负面影响,必须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不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完全的消灭,对森林病虫害的生长速度和破坏度进行控制。将曾经的“绝对消灭”观念转变为“相对防治”的科学理念。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整体的规划,以预防和整治森林病虫害作为重要的治理手段之一,在以人为本的基本考虑下,注意它的实际用途之外还应注意各种植物的平均分配。

将植物中在适合的环境中,让植物适应自然季节和气候,并进行合理的保护。这样可以达到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并且能够在其符合生态学的重要基础上,为人工培植的植物群建立较为适宜的、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植物群的生态规律,它的生物规律是相生相克的,植物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的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对自身与周围的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影响。以此规律为依据推测,人类对于人工森林的种植行为,就是将植物本身的生长进行合理科学的培植,在同一范围内的植物的生长可以在彼此之间起到促进的作用,共同分享同一种天敌。

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道理是经久不变的,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森林的日常保健,可以使森林植物得到健康的生长,并增强森林抵抗病虫害的侵害。可以达到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重要作用,森林保健首先应注意对于健康和无病虫害的树苗的挑选和种植。其次是选择适宜选种的树苗种植的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选择正确的种植土壤,可以确保苗木的健康成长。

人工的森林出需要日常保健之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的养护,阳光照射、适宜的水分和良好的空气流通环境是幼苗快速健康的成长的最主要条件,生物科学的预防与治理方法与化学防治相比具有着较为特殊的优势,生物防治是将森林病虫害控制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生物防治的主要特点是它不伤人畜、不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既可以做到对生态的调控,也可以保持生态的平衡,并对森林病虫害起到有效的控制。但是,我们也不能将化学防治的作用完全否认,它并非是完全不可取的。比如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发生了较为大规模、物种较多且繁殖能力快速的森林病虫害时,我们可以利用化学防治的手段对其进行处理。

化学防治手段对于大规模、大范围的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是具有显著地作用的。我们应当时刻保持科学的专研精神,并将最先进的科学成果在各级中进行普遍推广。我们要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放在自然环境中移客观科学的态度去认识解决,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向向病虫的自身调节能力与植物的自身调节能力相结合,并遵循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的生态本省效应发挥。将其发展为一个全面的知识层面,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两者互为补充,互为影响,从而促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持续向前发展。相信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良好的成绩。

结束语:

我们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实现科学的管理与防控。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重要方式,将多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科学的结合,对森林中的有害生物进行治理与控制,从而确保森林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篇8

关键词:土地资源;利用;磐石市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79-01

0 引言

土地资源是自然地产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的总量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土地资源利用在人均耕地数量、综合利用效益、规划管理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促进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对磐石市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可以改善人地日益增长的供求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管理。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概况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北纬42°39′-43°27′、东经125°39′-126°41′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燥,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寒冷。四季降水量分配不均,无霜期平均为125天左右,适合各种早中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磐石市土壤类型较复杂,主要土壤类型有灰棕壤、白浆土、冲积土。

1.2 社会经济概况 磐石市现辖13个乡镇:烟筒山镇、明城镇、吉昌镇、取柴河镇、驿马镇、石咀镇、富太镇、呼兰镇、红旗岭镇、松山镇、黑石镇、牛心镇、朝阳山镇;3个街道办事处:河南街、东宁街、福安街;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磐石经济开发区、明城经济开发区;1个乡:宝山乡。全市总人口约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70%。以汉族居多,另有朝、满、回、蒙等43个少数民族。

2010年磐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6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实现35亿元、138亿元和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2440元和6660元。

2 磐石市土地利用现状

磐石市农用地面积356215.6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2.26%,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其中林地、耕地面积大,形成了以农用地为主的用地结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烟筒山镇吉昌镇、中部的明城镇、石嘴镇、西南部的宝山乡等公路两侧、村庄周围及沿河两岸的宽谷平地;林地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东部的呼兰镇、驿马镇,东南部的松山镇,东北部的取柴河镇,西部及西北部的朝阳山镇、吉昌镇、烟筒山镇等山区;园地用地面积不足,只占全市总面积的0.20%。①磐石市建设用地面积25945.3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6.72%,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集约利用程度低。农村居民点分布散落,城区人口过密;市内含有相当部分的工矿废弃地。②磐石市境内水系主要由辉发河、挡石河、饮马河、玻璃河等水系组成,水域面积3616.51公顷。全市水资源总量为9.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778立方米,比全省人均多149立方米;自然保留地面积342.7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09%。

3 磐石市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在磐石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着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全市林地、耕地面积大,林地中尚有部分疏林、灌丛地和低质低产林;从全市种植业结构情况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但对土地利用缺乏长远观念,粗放经营,超坡垦殖,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因水土流失和重用轻养,耕地土壤有机质等含量降低,肥力下降,致使耕地里面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3.2 建设用地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显化 磐石市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富市”发展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城镇化水平迅速发展,城区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3 土地后备资源少,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质量不高 其他土地不多,且可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少是磐石市土地资源的特点。全市其他土地面积3959.2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3%。由于土地后备资源的不丰富,不能更好的解决全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4 对策分析

4.1 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根据磐石市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全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对征用但未利用的闲置土地、区域内的零星弃耕地、旧宅基地等进行整理复垦,以免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农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建设双重目标导引下,以林地为基础、以耕地为中心、以园地为辅助对农用地行优化配置并保证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4.2 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加强废弃工矿用地整理 逐步改变散而乱的特征,在规模上进行压缩;对区位条件差、发展潜力小的村将被撤并;大力发展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并适当扩大规模。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逐步关闭规模小、污染重、粗放经营、污染治理不力的矿山企业,加强对砖厂、废弃工厂的用地复垦,提高工矿用地效率。

4.3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资源是不可替代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口的增加,必然会使土地需求量增多,且人均土地面积会不断减少。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是缓解人地矛盾的一项根本措施。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实现磐石市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平衡,协调发展。

4.4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是导致磐石市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具体做法:①加强防洪减灾、水土保持及保护重要水源地的水利设施工程建设;②在大于25°的陡坡上封山育林,种草种树,控制水土流失;③积极推广良性的生态循环,改良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适应性技术;节水技术体系

中图分类号:S318;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12]。同时,趋势性的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灾害,通过改变区域水分和热量条件,深刻影响着区域农业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频繁发生的气候与气象灾害,给河北省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随着河北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还将延伸到以农业为基础的各相关产业中[3]。因此,在河北省农业综合工作中,必须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领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为此,本文根据河北省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目的,采用综合评价法,探讨不同地区的节水技术与模式,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指导。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生产高度依赖于水资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水资源的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因此,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46]。

1.1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对河北省近50年(1956年-2000年)气象数据、水资源评价数据等的分析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全省径流量、全省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有明显影响,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降水量的影响更大。

1.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1 气候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产量波动大。由图1中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可以看出,河北省1997年-2007年粮食产量的总趋势是稳中有升,但年际间的产量变化呈现一定波动性,在风调雨顺的天气气候下,产量就增加,如果遇到气象灾害,则减产明显,而减产的趋势与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这充分表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FK(W]

图1 河北省历年受灾情况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将发生变化。河北省在1996年洪涝灾害之后,已连续7年干旱。降水的减少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如水库蓄水不足,河流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河北省干旱逐年加重,干旱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受阻。而且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是河北省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911]。

1.2.2 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的影响

农作物种植制度指的是在一个生产单位内作物种植的比例(作物布局)、一年种植的次数(复种)和种植方式与方法(轮作或连作、单作或间套作、直播或移栽等)。它是耕作制度的中心。

气候不断变化使河北省种植制度及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了一定变化。河北省自1986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7个暖冬,使冬小麦种植北界向北推移了30~50 km,生育期提前;一些强冬性品种,由于冬小麦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而不能满足对低温的要求,而不得不被其它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冬小麦品种所取代。北部牧业适宜发展范围扩大,农业和林业适宜发展范围缩小。

1.2.3 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的影响

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干旱(旱灾)、洪涝(水灾)、风雹、低温冻害(霜冻)等。近半个世纪,河北省干旱化面积呈显著上升趋势,因干旱受灾和成灾面积在逐渐扩大,干旱影响范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夏季干旱影响范围扩大趋势明显,速度为每10年增加3.2%,作物受灾(成灾)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灾害程度增加干旱化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10]。

据统计,1951年-2007年,全省因旱造成年平均受灾面积119.6万hm

其他如暴雨洪涝、风雹、低温冻害等也都对河北省粮食生产危害严重。

气候变暖是造成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在未来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冷害事件将呈减少趋势.但极端高温事件将增加,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将会增加。目前的气候预测还不能回答未来农业生产地域会有哪些极端气候事件,或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究竟有多大,为研究工作和实际农业生产安排带来很大困难,这是今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2.4 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农业种植以及作物病虫害等均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对农业用水的影响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候变暖使作物生长季内的潜在蒸散量增加,导致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下降,从而增加农业灌溉需水量;二是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总量短缺。这两方面同时作用,放大了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1.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及水资源情势预测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基于IPCC SRES中A2情景模拟华北地区2030年和2050年的温度和降水,结合依据近50年实测气象观测及水资源资料建立的气候变化对河北省水资源影响定量评估模型,对河北省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资源变化的综合情势作出了预测,为河北省未来水资源的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3.1 河北省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测

未来河北省气温将继续升高,降水有所增加。

1.3.2 未来河北省水资源情势预测

1.3.3 [ZK(]未来河北省极端天气事件预估及农业生产情势分析[ZK)]

据有关研究结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无论是降水强度、频数,还是干旱指数,21世纪中国区域极端降水指数都有显著增长的趋势,未来与降水有关的事件都呈极端化的趋势,极端降水强度可能增强,干旱也将加重。受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的影响,未来河北省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可能大大增加,多种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将增加,需要特别警惕极端天气事件的出现。

气候变暖和CO2浓度增加将对河北省设施农业的发展和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冬春季节气温变换有利于设施环境下作物的生长。

2 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与模式

2.1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由上文可知,水资源的供应和使用是河北省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因而针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措施应该是以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为核心,进一步识别水资源的合理供应、分配和使用状况,发展适用技术和工程[12]。事实上,区域性水资源稀缺使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节水就一直是河北省农业发展的主题,因此这期间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非常注重节水,其建设内容也主要是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以及科技推广等措施,见表1。

以上措施体现了针对缺水问题,河北省侧重加强节水灌溉,同时,农业、林业以及科技推广等措施的实施,既注重工程建设内容,又关注环境影响,强化了农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与环境,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节水、增效、增收的目标,对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

依据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多年来在抵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中积累的技术与经验,以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为主体,并考虑增温的影响,从河北省实际出发,将可供选择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整理见表2。

表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在河北省范围普遍可以采用,但在不同类型分区,由于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农业种植等情况有所不同,甚至差别较大,因此可以采用的技术类别、优先次序等也存在差别。

2.2 适应性技术优先性排序

为了提高研究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根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确定各区适应性农业节水技术的优先次序。综合评价法[13]的核心是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v Process)和特尔菲法(Delphi)。在特尔菲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实现节水技术与各种应对措施的量化识别,从而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14]。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15]。按照AHP法,将所研究问题涉及的因素条理化、层次化,分为三层。

a.决策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即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优先次序。

b.准则层: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如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技术可行性等。

c.指标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如采取的节水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及管理措施等,措施层以下由更为具体的技术措施组成,如节水措施包括喷灌技术、滴灌技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渠道衬砌及集雨节灌技术;农艺措施包括抗逆性作物品种、覆盖技术、耕作蓄水技术、小畦灌溉技术、调亏灌溉、蓄水耕作、适水种植与合理密植、化学制剂保水技术及优质高产作物品种;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灌溉管理、组建WUA、加强墒情监测预报、健全水管理法规、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加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的投入、加强农民能力培训等[16]。

按照各类指标之间的隶属关系,把它们排成由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即可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见图2。

图2 适应性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权重集A的确定。模型中,各指标权重采用特尔菲法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为加强评价结果与各区适应性技术的实际符合程度,按照技术人员50%,管理人员30%,农民20%的比例聘请一批专家打分。其中技术与管理人员在水利、农业、植保以及气象等不同行业与部门选取,农民则在当地选取,参与本次适应性农业节水技术措施的选择与评价的打分工作。然后将专家的意见统计集中,作为确定权重的依据。

确定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及多层并合的总权重见表3。

由此,可得出各类型区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的优先次序,见表5。

2.3 各分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

以上述适应性技术措施综合评价成果为依据,对河北省各类型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节水技术发展模式进行集成配套如下。

(1)太行山山麓平原区。该区是河北省农业和粮食主产区,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问题比较严重,过去的水浇地已经或正在变为旱地。按照适应性技术评价成果,其主体技术应是在采取管道灌溉技术减少输配水损失的基础上,通过节水超高产品种鉴定选用,强化利用土壤保蓄水的功能,完善配套节水栽培综合农艺措施,强化水肥高效耦合,实现以土节水、以肥节水、以种节水、以管节水的高产和超高产的工程、农艺、管理等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其集成模式为:

管道灌溉技术(入小畦灌溉)+抗旱节水作物品种+抗

(2)燕山山麓平原区。本区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耕地灌溉率达80%以上,属微缺水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作物。考虑到该区土壤质地较轻,灌水渗漏严重,但经济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因此为提高降水及灌溉水的利用率,优先采取的综合技术集成模式为:

管道灌溉技术/喷灌技术+畦灌(沟灌)+抗旱节水作物品种+土壤耕作蓄墒技术(少、免耕)+农田覆盖(秸秆、地膜)技术+平衡施肥+管理措施(节水灌溉制度模式等)。

(3)冀中南低平原亚区。该区既是水资源极为匮乏的地区,又是耕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区。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已造成许多资源问题。因此应立足节水,合理利用当地浅层淡水、微咸水资源,并以适应栽培与种植为主体技术,全面推广以抗旱作物、抗旱品种为主体技术的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建立高效节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发展模式:

咸淡混浇+管道输水直接入(小)畦灌溉+少耕(免耕)+抗、耐旱优良作物品种+覆盖(秸秆、地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模式+ 用水管理措施。

(4)滨海平原亚区。该区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农田类型以灌溉农田为主。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为主。其主体技术应是以雨水、地下咸水、海水利用为中心的滨海平原高效农业节水模式:

咸淡混浇/海水利用+管道输水直接入小畦+抗旱节水作物品种+少耕(免耕)+覆盖(秸秆、地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模式 + 用水管理措施。

(5)坝上高原区。该区以旱作农田为主,气候低温干旱,土壤瘠薄缺肥,坡耕地多,跑水跑肥和风蚀严重,改造难度大,地下水不足且利用难度大。该区主体技术应按照基本农田工程建设,推行农田聚水、保水、蓄水、集水的用水技术,以机械沟播、地膜覆盖、粮饲轮作套种技术为手段;根据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坡耕地改造,丰产沟建设和雨水积蓄利用,形成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和效益的节水技术模式:

集雨节灌+抗旱优良作物品种+深耕蓄水+沟坑种植+覆盖保墒模式+节水灌溉制度模式+ 用水管理措施。

(6)冀西北山间盆地区。该区大部为山地、丘陵,山坡陡峭、生态脆弱、气候冷凉、水资源极缺。其主体技术应以坡改梯田与综合治理技术为主,综合运用集雨蓄水、错季适应栽培、机械沟播配套技术,推广地膜覆盖创高产技术,形成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山地丘陵农业综合配套技术:

集雨节灌+抗旱节水作物品种+深耕蓄水+沟坑种植+覆盖保墒模式+节水灌溉制度模式+用水管理措施

(7)燕山丘陵亚区。该区气候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比较稳定,但坡耕地多,大量耕地沙性强或含砾石较多,漏水漏肥、风蚀较重。因此应以基本农田建设与综合治理为主体技术,综合应用地膜覆盖、集雨旱作、适应栽培技术,全面推广坡改梯田、治沙改土和水平沟建设等农业综合配套技术:

管道灌溉技术+抗旱节水作物品种+少、免耕技术+沟坑种植+覆盖保墒模式+节水灌溉制度模式+用水管理措施

(8)太行山丘陵亚区。该区坡耕地多,土层薄,保水、蓄水能力差,干旱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是典型的不稳定旱作农业类型区。应以坡改梯田与集雨设施建设为主体技术,综合应用培肥施肥、地膜覆盖、适应栽培技术,因集水设施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全面推广农业综合配套技术。

集雨节灌+抗旱节水作物品种+深耕蓄水+沟坑种植+覆盖保墒模式+节水灌溉制度模式+用水管理措施

3 示范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林而达,杨修.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价及适应对策[A].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文集[C].2003:7377.(LIN Erda,YANG Xiu.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Climate Cchange on Agriculture and Daptation Strategies[A].The Collected Works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minar[C].2003:7377(in Chinese)).

[2] IPCC.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R].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 王淑梅.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对河北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4):126128.(WANG Shumei.Thinking Aout the Futur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2005,(4):126128.(in Chinese)).

[4] Howden S M,Soussana J F,Tuiello F N,et al.Adapting Agriculture to Climate Change[J].Pnas,2007,104(50):1969119696.

[5] Piao S L,Ciais P,Huang Y,et al.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J].Nature,2010,467(7311):4351.

[6] Wang J,Mendelsohn R,Dinar A,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9,40:323337.

[7] 李春强,杜毅光,李保国,等.河北省近四十年(19652005)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7):17.(LI Chunqiang,DU Yiguang,LI Baoguo,et al.An Analysis 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Hebei Province During 19652005[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23(7):17 (in Chinese)).

[8] 邵爱军,左丽琼,阮新,等.河北省近50年气候变化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6):1925.(SHAO Aijun,ZUO Liqiong,RUAN Xin,et al.Impact of Climatic Change on Surface Runoff in Hebei Province in the Last 50 Years[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8,22(6):1925.(in Chinese)).[HJ]

[9] 李元华,车少静.河北省温度和降水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5,26(4):224228.(LI Yuanhua,CHE Shaojing.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on Agriculture of Hebei Province[J].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5,26(4):224228.(in Chinese)).

[10] 刘学锋,任国玉,范增禄,等.海河流域近47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趋势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8):8590.(LIU Xuefeng,REN Guoyu,FAN Zenglu,et al.Trends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During 19612007[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8):8590.(in Chinese)).

[11] Tao F,Yokozawa M,Liu J.Climatecrop Yield Relationships at Provincial Scales in China and the Impacts of Recent Climate Trends[J].Climate Research,2008(38):8394.

[12] 刘恩财,谢立勇,赵洪亮,等.关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设问题[J].农业经济,2010,(2):35.(LIU Encai,XIE Liyong,ZHAO Hongliang,et al.On Agricultur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CapacityBuilding[J].Agricultural Economy,2010(2):35.(in Chinese)).

[13] 卢玉邦,郭龙珠,郎景波.综合评价方法在节水灌溉方式选择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2):3336.(LU Yubang,GUO Longzhu,LANG 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Selec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ethods[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06,22(2):3336.(in Chinese)).

[14] 王英凯.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的科研项目评价模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S2):148149.(WANG Yingkai.Based on Delphi Method and AHP Evaluation Model of Principle Research Projects[J].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2001,(Supp.2).(in Chinese)).

篇1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