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7-02
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精神实质,再到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内容非常周全[1]。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路径之一是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阐释和重构,重在释疑解惑,形成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教学体系平台。
一、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问题逻辑是专门研究问题的一门应用思维科学,其中心任务是揭示问题之间及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这个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2]。以问题的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我们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对问题(《读本》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与教材内容对接,通过问题层次细化,建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层次细化所指向的是问题的层级关系,即预设一级问题,然后把问题细化为二级、三级层次;或者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进行解答。具体做法如下:
1.建构六个一级问题的逻辑体系:“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其中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统领其余五个问题,也是其他问题必须回答的总问题。“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回答后面四个问题。后面四个问题是一个横向逻辑,共同为推动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
2.建构基于问题逻辑的二级问题体系,即在每个一级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二级问题体系。如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下有三个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发展观探索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意义重大”等。
3.建构三级问题体系。如,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下面有四个三级问题:“传统发展观为什么面临挑战?”“发展为什么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为什么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什么要科学发展?”通过以上三级问题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体系,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二、建立问题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
在一个“问题场”中,问题之间总是存在某种联系,如何建立三级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建构科学发展观问题体系的基础。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种逻辑关系:
1.并列逻辑。所谓并列的逻辑关系,就是说在一个大的问题内部所细化的诸多问题之间是属于一种并列的逻辑关系,并不存在一个问题比另外一个更重要、更根本的问题,它们以同等的力量共同支持“元问题”。在建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里,存在某些的三级问题的并列关系。如“为什么改革开放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作为一个二级问题,通过并列的逻辑关系细化为:“为什么要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做到‘不折腾’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等并列逻辑关系的三级问题。“和谐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细化为“民族团结为什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什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两个并列的三级问题。
2.递进逻辑。建立递进的逻辑关系的问题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根本。递进关系就是一个问题为下一问题做前提、基础或者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通过层层深化而不断建构问题体系。如“为什么人是发展的本质?”的问题在细化为三个问题过程中就采用递进的逻辑。即“‘以人为本’的‘人’为什么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为什么比‘以民为本’更具优越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为了谁,依靠谁’”等。
3.互补逻辑。问题之间的互补逻辑就是一个问题成为另外一个问题的补充。由于问题总是基于探求特定的未知领域的问题,因而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要求有相关的问题作为补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构问题体系。
4.因果逻辑。因果逻辑是问题之间产生一种因果联系,进言之,正是有了这个问题,才会导致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或者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果逻辑逐渐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
三、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问题的有效对接
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在科学发展观内容与教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问题体系,还要通过在课堂内外采集和解答学生问题,把学生问题纳入问题体系,将学生问题与科学发展观教学内容对接起来,实现科学发展观内容与学生需要的对接。在推进学生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对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类问题的对接,具体对接如下:
1.教材核心问题与热点问题的对接。黑格尔指出,“个人无论采取任何方式履行他的义务,他必须同时找到他自己的利益,和他的满足或打算。”[3] 大学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社会家庭共同体的一员,具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对社会问题有着天然的接触和感触;另一方面是学校共同体成员,在这个共同体里,又追求着一种学院式知识,在知识的共同体“濡化”下成长。而前者更具有根本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必定会无意识地与社会现实所接触,又有意识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他们之间的张力很容易困惑许多学生。只有把教材核心问题与社会的热点问题对接起来,才能打通长期困惑学生心中的种种谜团和困惑。让学生在了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教材的核心问题,在学习教材的核心问题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的热点问题。
2.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更多是基于实践操作层面上来做文章,而对理论本身的“说清楚、讲明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进“思政课”过程中,把一些理论说清楚,从而使思想上不造成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把问题领悟更加透彻,从而避免进“思政课”的实践过程中走过场,流于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加强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相结合,更加能够推动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支持。
3.学生问题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对接。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学生的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而成才的需要就成为最主要的利益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学生的问题与学生成长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学生的问题,建构学生的问题体系,从而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加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成长需要。
四、构建科学发展观问题逻辑体系的意义
1.问题逻辑与学生理解。问题体系使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一目了然,有利于明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关节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习科学发展观到底要关注什么问题?应该关注哪些核心问题、热点问题等。
2.问题逻辑与创新思维训练。问题特别是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体系,本身蕴涵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很好方式。问题和问题体系一方面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指向未知。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促进了大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出越来越深刻问题的进程,是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
3.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结合。在传统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里,更多地关注国家的需要、集体的需要。在一个价值观念多样性的、行为取向的多样性的社会环境里,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的方向,具有选择自己方向的权力和主观能动性。康德指出,“不要让你自己成为他人的纯然手段,要对他们来说同时是目的。”[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成长机会,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之间的张力保持在最佳的角度使学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增范,齐建英.《科学发展观读本》是一本好教材[EB/OL].henan.省略/ztzl/system/2008/10/21/010101917.shtml, 2011-01-25.
[2]周晓林.逻辑学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75.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2.
篇2
关键词:网络辅助;翻译;自主学习;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41-3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11
在长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往往存在翻译不受重视,翻译学时严重不足,传授翻译知识的教师专业素养偏低等问题。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出现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论者的关注。张庆华(2009)提出通过在公共外语教学中构建翻译自主学习模式,以此推动翻译的教与学,王正(2009)对网络翻译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在线评估模式进行了研究,张啸(2011)讨论了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构建,王健佳(2014)将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置于网络背景下加以考察,提出若干翻译自主学习的实现途径。上述研究有助于深化学界对大学英语翻译网络自主学习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似乎没能按照论者们设想的模式开展。只有正视这些制约因素,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翻译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内涵
西方的教育学家率先倡导把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心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受此影响,语言学家也开始对语言学习的自主性产生浓厚兴趣。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关注终身学习技能和独立思考技能人数的日益增多,关于“自主学习”的讨论逐渐兴起。到了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给“自主”下定义。Holec(1981)最早将自主(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他提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以接受教育的经历为基础,进行不断的教育干预,主要体现在确立学习目标、定义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的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五个方面。Little(1991)强调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所具有的“独立地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Dickinson(1995)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他进一步阐释:态度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决策的责任,能力就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他同时还提出,自主的程度与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承担的学习责任有关。Benson(1997)则提出语言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行为和技能、一种指导自己学习的内在心理动能以及一种对自己学习内容的控制”。
综合以上各位论者的观点,自主学习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学习者自愿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自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制订学习计划,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和计划进展情况以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和目标实现程度的学习过程。简而言之,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学习者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的过程。
2 . 网络对翻译自主学习的辅助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是未来大学英语学习的一个主导方向。就翻译自主学习而言,网络对其有如下辅助作用。
2 . 1 弥补翻译学时短缺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外语课,多数学校分配的学时为平均每学期64学时。很难想象在如此紧缺的学时中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另一方面,翻译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极为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涉及翻译理论的学习、英汉对比研究、翻译标准的对照、翻译技巧的运用等,再加上不少主讲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本身对翻译缺乏深刻的认识,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资源弥补翻译学时的短缺。
2 . 2 提供海量学习素材
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全面的信息库,拥有不断更新的海量英语资源,这是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在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学习方面,学生既可以利用学校网络平台上的理论材料,又可以利用互联网分享的名师翻译教学视频、翻译电子课件以及电子书籍;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在网络上选择不同体裁、不同篇幅、不同风格、不同难度的翻译素材供自己练习,真正做到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2 . 3 营造自由学习氛围
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为学习英语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容易实现。在翻译理论学习方面,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自己愿意阅读的章节;在翻译练习方面,学生可以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细细地品味原文,斟词酌句,精心打造美妙的译文,遇到难以理解的表达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在线电子词典查询,甚至可以向翻译QQ群或者翻译论坛的网友求助,这一切使得翻译学习可以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进行。
3 . 网络翻译自主学习中的制约因素
网络对于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受制于多种因素,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开展的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就目前而言,网络翻译自主学习中至少存在如下制约因素。
3 . 1 教学平台建设滞后
教学平台的建设涵盖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方面包含教学需要的网络设备和辅助设备,而软件方面则包含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与其他教学材料。高速、稳定的硬件平台需要结合优质、适用的教学软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平台的效能。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出现了许多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比如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T(计算机辅助教学/考试)、CBOE(计算机远程教育)、NBLT(网络语言教学)、TELL(技术促进语言学习)等等。虽然互有差异,但其核心内容都包含局域网(LAN)、电子邮件(E-mail)、网络聊天室(chat room)以及所提供的视频、音频、电子教案等。基于以上技术的平台可以为翻译自主学习提供很好的软硬件条件。然而,对于很多经历了大规模校舍建设,经费来源又相对紧张的院校来说,配备这样的设施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目前不少高校的教室仅配有大屏幕、投影仪和一台教师使用的电脑,且教室与教室之间无法通过网络互访与交流。虽然有些高校配备了某些网络教学平台,但大多功能单一,且受限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网络带宽,根本无法播放流媒体和实现实时交流。落后的网络教学平台极大地挫败了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翻译的积极性。
3 . 2 素材难度参差不齐
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具备一定的英汉对比分析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阅读相应的权威教材来培养。第二阶段,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来强化自身的翻译能力,因为“翻泽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练就的。(刘和平,2009)”尽管互联网可以提供丰富的翻译素材,然而,这些网络素材往往题材广泛,篇幅长短不一,翻译难度参差不齐。过于简单的翻译素材无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题材陌生、难度过大的翻译素材则极易挫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因而,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寻找适合自己能力的翻译素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多样化的选择也是一种负担。此外,互联网上许多英美国家的原版网络资源由于语言纯正、内容紧随时代、文化背景深厚,相比国内大学英语教科书那些经过充分改写、并且内容大多相对“过时”的课文而言,翻译难度确实大了许多。因而,对学生而言,从海量的翻译素材中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 . 3 网络信息多元共生
网络由于其开放性,因而其承载的信息往往呈现多元共生的特性,需要使用者仔细加以甄别。以查询短语意义为例,网络释义一般由在线词典和热心网友提供,不同媒介提供的解释往往存在差异,甚至存在谬误。比如fire in the hole这个短语,百度词典提供的网络释义是“或跃在渊”,海词词典提供的机器翻译是:“或跃在渊,小心手雷(反恐精英中扔手雷时的音效),洞里爆炸”,有道词典提供的解释与海词类似,来自网友的解释则包含“越南战争,美军士兵在丢手榴弹到一个洞里面的时候,会先叫fire in the hole来提醒周边的人们,里面马上会有爆炸。”,“往洞穴里开枪”,“旷工用语,提醒安装在岩洞里的雷管即将爆炸”。三大常用在线词典提供的共同解释“或跃在渊”,实在很难理解它与fire in the hole的关联,实属谬误。热心网友的阐释更显多元化,虽追根溯源,但没能清楚地表达出fire in the hole的本义(引爆)。由于初涉翻译的学生英语知识面较窄,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差。因而,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也容易让学生在翻译选择中显得无所适从。
3 . 4 监管困难评价缺失
在网络翻译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随意性较强,网络监管难度大,针对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评价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网络充满诱惑,学生随时可能脱离虚拟教室,中断学习行为, 转而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QQ聊天,浏览和翻译学习无关的网页或者登陆BBS发表与学习无关的帖子,甚至出现学生登陆网络平台刷学时等不良行为。另一方面,由于翻译质量的评判是一个高度主观化的过程,参考译文也并非标准答案,这就使得利用网络平台自动评价翻译质量几乎变得没有可能。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组内互评也会因为学生难以把握评价标准和尺度而变得举步维艰,有失公允的评价必然会挫败学生自主翻译练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因而,翻译质量评价环节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不过,如此一来教师的工作量无形之中会增加许多,因为这意味着教师不但要熟悉教学平台的翻译素材,而且需要对照阅读学生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翻译素材,不同学生使用的翻译素材又充满随机性,这必然会加大翻译质量评价的难度。因而,在评价环节上,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指定不同难度的翻译素材并亲自评判,这样才可能将评价环节落在实处。
4 . 结语
对于网络辅助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中存在的这些制约因素,一方面,需要学校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上增加投入,同时建设网络平台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网络教学平台的配套软件,使之能真正满足学生自主翻译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作出干预,要求教师在翻译选材、信息甄别、质量评价等环节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完全脱离教师的监督和指导的翻译自主学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Benson, K. Th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of Learner Autonomy[C]. In P. Benson and P. 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1997: 25.
Dickinson, L.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J]. System, 1995(2): 164.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 Issues and Problems[M]. Dublin: Authentik, 1991: 4.
篇3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智能手机更新换代较快,人们基本“机不离手,机不断网”,尤其年轻人更为严重。在学校教学中,这也成为让教师头疼的一大难题,往往课堂上老师的吸引力没有网络的吸引力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媒体,我们习惯于用手机看新闻,看天气,看消息,这样的状态使得世界各国学者纷纷研究,推出了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移动学习”。“移动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突破了时间限制,地点限制,把学习延伸到任何可能的地方,无论在校内校外,课堂还是寝室,或是在等车等人,都可以查看老师的视频,查看布置的作业,与教师提问答疑。
1 需求分析
课堂上,以我们专业为例,我们的课都在机房进行,机房安装了比较先进的教学播放软件“红蜘蛛”,教师可以控制学生机器,进行授课内容的讲解和任务布置,可往往课堂上的现状是,一半学生没有看屏幕,而是看手机,叫同学回答问题也只是被叫到的参与进来,其他同学甚至都没有思考。如果我们引入手机教学辅助系统,可以改变学生被手机迷惑,变成手机为课堂服务。比如课上的一个问题,可以要求大家都进行回答,将答案发送给老师。系统最初版本只考虑最基本的一些功能,在使用后发现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学生和教师需要,再进行扩展升级。
针对本校学生,从手机类型,上网功能,每天使用时间,主要浏览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使用手机三年以上的学生占83.23%,手机开通上网功能的占100%,开通了微博的占86.90%,习惯挂着QQ和微信的占97.89%。对于学生有没有课堂上玩手机的调查,得到的结果是,28.2%的同学偶尔看一下,17.7%的同学承认经常看,不爱听讲,不愿学习,从来不再课上玩手机的也有,但少之又少。对于将学习资源移动化,开发相关app实现“移动学习”多数学生表示欢迎,他们希望得到的资源有:专业课程学习视频,课外辅助资料,英语AB级、四六级考试资料,尤其听力资料,计算机二级考试资料,期末复习资料,最新教育资讯,最新招聘信息等。
2 平台设计
因为手机、PDA、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存在,以及不断发展的网络通讯技术,校园网络建设比较健全,wifi覆盖,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走进互联网,使移动学习不再是空想,系统的开发引用成为现实。为更好的确定系统需求,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5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教师和200名不同专业学生。经过为期一周的调查问卷填写,之后我们根据对数据的整理,经过严格的需求分析,确定我们的教学辅助系统包括以下功能:
2.1 掌上课表
掌上课表模块,不需要独立开发,可以一键导入我们学校引入的青果教务系统的课程表。由于学生的课程表分时段进行,包括各种选修课,使得学生的课表情况较复杂,一学期中各周课程内容可能并不相同,常常在走廊见到学生打电话问同学这节课在哪的情况。掌上课表模块轻松帮助学生完成课表查询,包括可以设置上课提醒等功能。
2.2 入学教育
当大一新生走进我们的校园,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他们有新奇,有向往,也有迷茫,自己将在大学度过怎样的三年,学校及周边相关情况如何?教学楼、食堂、银行、医院都在哪里?自己学是专业都讲些什么,将来能干什么工作什么岗位?针对学生的这些疑问,学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后,和军训同时进行的还会有入学教育,介绍学校情况,安全教育,及专业的介绍,让学生更好的迎接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更好的确立自己的目标。手机辅助平台中可以直接查询相关信息,也可下载诸如专业培养计划等资料,辅助学校的入学教育环节,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并提高效率,学生也能方便快捷的就可以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2.3 教学及相关资料展示
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应该有完整的资料,作为省级示范校建设单位,我校要求各门课程要建设完整的配套资料,课程设计合理,教学计划得当,并有重点内容的授课录像,微课等。我们将这些资料提供给学生,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方便学生学习。在该模块我们将授课视频,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以及题库等内容上传,学生可以课下自己复习,对于想深入学习深入研究的同学,也可以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扩展。粗略调查统计,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经常使用该部分功能。
2.4 对毕业班的实习进行管理
实习这一块是个难点,目前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就是上交实习报告,在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到实习单位抽查,但教师工作量较大,往往没有时间常去学生的实习单位,尤其有些学生实习单位自择,地点比较分散也给现场查看增加难度。因此造成有的学生没有好好实习,甚至没有实习,上交材料的时候动用亲戚朋友找个单位盖章,敷衍了事。我们运用智能移动终端学习平台就能够准确、随时将学生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发挥出平台的监督功能,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地点和时间签到,此方式能够合理、科学的监督,进而增强实习效果。
2.5 教学互动讨论和答疑
通过智能手机互发语音、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进行互动,辅助教学。课后学生遇到问题也可以直接向老师留言询问,等待解答。这个功能学生用的比较多,以前课堂上学生很少有问题,其实不是没有问题,而往往是不好意思问。通过这个平台,学生问出了各种问题,甚至有些我在多年教学都没遇到的问题,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和同一门课的老师探讨,查阅资料,对老师也有促进提高。
2.6 作业布置与提交
作业的提交,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让学生课后巩固课上所学。在我们计算机相关课程,作业提交方式早已由原来的纸板变成电子版上交,比如利用“红蜘蛛”软件上传,或者利用ftp方式上交。移动教学辅助系统引入的作业布置和提交模块,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便利。随着使用过程中不断升级修改,它的功能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2.7 项目扩展与行业动态
课堂总是有限的,项目的难度也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设定,在课后有的学生想深入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模块功能,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扩展。比如我们软件专业有个学生对android课程很感兴趣,毕业也想往这方面发展,课上的东西对他来说已经明显不够,他就觉得这个模块很好,给他提供了更多资料和扩展。目前该学生已经毕业在一家软件公司做android开发,收入可观。但是这个模块对教师要求更高些,教师不仅准备课上内容,更要准备更高层次的扩展内容,以满足想深入研究的学生。学生在校多数对外面世界了解不多,对自己专业将来从事什么职位,行业现在发展现状了解不多,所以这块加入一些行业动态的信息,让学生也拓宽视野。
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改进完善,在未来也可以考虑扩展,加入成绩管理,课堂签到,校园介绍和导航,以及选修课选修,大学英语考试报名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在逐步修改升级。
3 应用效果
3.1 手机辅助教学系统为新型课堂奠定了基础
当前教育形式紧迫,尤其对于我们高职院校来说,国家在调整本科和高职的学生比例,又把一些本科院校建成高职本,因此如何改革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学到技能,将来顺利就业到相关岗位,才能提升学校知名度,使学校更好发展。在原有的传统课堂,理论课在教室进行,学生只有坐在前几排的在听,后面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在开小差,有看手机的,睡觉的,老师走下讲台查的严些,暂时收起来,老师走回讲台,他们可能又固态重返。实训课都在机房,老师通过教学软件控制了学生的机器,效果也好不到哪去,学生手里人手一个智能手机,老师讲授的知识和他们喜欢的网络,电视剧,游戏相比,吸引力真是太小了。即使以交作业、记成绩的方式督促了,学生也是被动的学习,没有真正爱上学习。既然抗拒不了手机的诱惑,我们就把课堂引进手机里,在手机里有课堂的丰富内容,而且课下相关的材料更丰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师生交流,回答问题,分组讨论。手机教学辅助系统为“翻转课堂”奠定了基础,改善以往的不利局面。通过手机教学辅助平台的引入,使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得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增加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从被动变主动。
3.2 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后
相比本科院校,我们高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现在按照国家要求开设各种素质教育课,并且按照要求学生每周课时不得过高,使得很多专业课所占学时只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想深入学习,达到熟练程度,学生必须在课下投入时间完成深入学习。该平台的使用,使课程的学习无论时间上、空间上都得到了延伸。教师可以进行常规的布置作业,上传课件,更能够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或抽查。针对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拓展的练习,和一些授课视频,也可以加入该课程涉及的一些相关岗位对学生有哪些要求和一些招聘信息。
3.3 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计划是完成了,但其实只是老师教完了,学生未必学到了,按照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我们不是像本科学校注重学生理论的教授,而是要使学生掌握岗位所需技能,毕业就可以上岗,目前这样的教学目标其实并没有完全实现,无疑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失败的课堂。当前,网络无处不在,校园内也都wifi覆盖,手机教学辅助平台的使用,对教师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控制不住课堂,不能掌控全局,不能有效的组织安排新型课堂的内容,会适得其反,更让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玩手机的理由。这要求老师要课前做好“编剧”,课上做好“导演”,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并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了解网络知识,科学动态,这方面对年轻教师是个难得的机会,年龄稍大些的教师实施起来相对有些困难。
篇4
与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相对的,就是现代的网络教学这个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对网络环境下,高校田径教学如何革新进行研究,对于今后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网络对田径教学的新模式
高校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要充分挖掘网络信息代对田径教学的有利条件和潜力,利用网络里技术、语音、图像、数据,对学生们讲解田径技术的要点难点。通过网络扩宽田径技能资源的素材积累和传播途径,最终达到田径项目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易用性。通过网络教学,引导提高田径教学的范围以及能够使教师及时收到学生们对田径项目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
二、大学生上网调查数据
现在的网络给田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选择教学素材。根据调查大学生计算机水平逐年增加,在1000名学生中调查的情况中,学生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由此可见,网络教学对田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改革措施,使教师搜集细聊变得更加便捷和容易。利用网络3D游戏或者竞技游戏对田径运动中的项目进行模拟对战,通过田径网络教学的小型化课堂评价和讨论,对各种运动战术进行分析,将会使学生达到不一样的而学习效果。
三、建立田径健身体育网站和利用网络各种平台进行交流和讨论
建立田径网络教学网站,制作网站的参考流程改变田径运动的教与学的矛盾,丰富了学生们的田径健康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网络田径课程的信息结构,直接到达学习页面。为了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和学生们可以相互通过发电子邮件,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答疑,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们讨论和沟通。学生通过网络组合在一起,能够是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话题,易于交谈和交流,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田径项目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加入现代的网络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网络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即使学生在一种开放式的田径课堂中,模仿学习和反馈心的,进行自我评价。调查中显示大学经常使用网络里的QQ,对网络空间和即时通讯等设备很热衷。教师可以通过QQ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利用网络进行规范对比、视听点播、相互交流评价,使学生们觉的分解技术动作,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动作记忆,加强田径教学质量。
五、利用现代的网络视频工具,传授田径运动知识
为了分析技术动的每一个阶段,教师可以尝试着引进视频编制功能,建立技术动作的参照标准,使学生们的趣味性和真实感得以激发,有利于田径教学的发展。利用网络工具随时的为学生们提供网络体育视频内容,动手制作一些动画,通过动画的演示和比赛的镜头加强学生们对田径动作的连贯性的理解能力,利用网络视频和搜集的资料增强田径教学课程的资源,随时随地的统一田径动作技术。利用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开设博客论坛,便于学生们交流田径运动经验,启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远程视听、视频制作,促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和讨论、评价。教师通过网络的交流平台和体育论坛,定时的参与学生们的经验交流,积极地回答他们的疑惑和问题,采取互动式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动作要点,难点,达到网络教学环境下高校田径教学的目的。
篇5
[论文关键词]勃克斯 因果陈述逻辑 哲学性 因果蕴涵
一、勃克斯及其因果陈述逻辑
“因果陈述逻辑”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阿瑟·勃克斯(Arthur Walter Burks)首创的。勃克斯对科学哲学和归纳逻辑研究有着较大的贡献,他提出了自己的归纳概率理论,建构了因果陈述逻辑系统,成为归纳逻辑研究的独树一帜的理论。
勃克斯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1977年出版的阐述其因果陈述公理系统的专着《机遇、因果和推理》。关于因果陈述逻辑(The Logic of Causal Statements)的理论与方法,勃克斯在这部着作中进行了详尽地说明。他在引申并深化刘易斯关于严格蕴涵与模态逻辑思想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因果性模态问题之中,并将模态形式分为两大类:逻辑模态与因果模态。四个逻辑模态符号分别为:逻辑必然“”、逻辑可能“”、逻辑蕴涵“”、逻辑等值“?圮”。与此相对应,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四个因果模态符号,分别为:因果必然“c”、因果可能“c”、因果蕴涵“c”、因果等值“?圮c”。与逻辑模态符号成立的形态——逻辑可能世界相类似,勃克斯提出了“因果可能世界”。因果可能世界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一种新的模态形式的诞生,也为我们研究因果问题及其相关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因果陈述逻辑的公理系统继承了经典逻辑的核心内容。它由一个非模态性的一阶逻辑演算(或者不包含等词的一阶函数演算)加上一组关于逻辑形态的模态词(“必然”、“可能”)以及一组关于因果形态的模态词(“因果必然”、“因果可能”)的演算而构成。因果陈述逻辑的公理系统主要由语法、公理、证明和定理组成。在该形式系统的语法中,勃克斯分别对因果可能、因果蕴涵等重要的逻辑概念进行了定义。比如,因果可能的定义:c?椎=df ~c~?椎,因果蕴涵的定义:?椎c?追=df c(?椎?劢?追)。关于因果陈述逻辑系统的公理,勃克斯将它们分为三类,即真值函项公理、量词公理和模态公理。由于在该系统中判定真值函项公理和量词公理的方法与步骤和经典逻辑一致,故此不赘述。因果陈述逻辑与模态逻辑密切相关,如果说经典逻辑是这一形式系统的框架,那么模态逻辑便是该理论系统的精髓和亮点,二者缺一不可。而因果陈述逻辑的模态性以及模态算子的本质特征也恰恰是通过模态公理体现出来的。比如,模态公理?椎?劢c?椎(逻辑必然蕴涵因果必然)和c?椎?劢?椎(因果必然蕴涵实然)。我们看到,这两个公理是按照模态的强弱来排序的,前者表示逻辑必然性强于因果必然性,后者表示因果必然性强于实然性。二者是“必然性是分等级的”这一哲学指导思想在因果陈述逻辑中的具体体现。在语法和公理的基础上,勃克斯对证明和定理进行了定义。从表面上看,证明和定理的内容无非是对经典数理逻辑中一些概念的简单重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勃克斯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将这套理论搬到了带有因果必然算子(c)的因果陈述逻辑的系统中,并且十分适用,用勃克斯本人的话说,“一个演绎论证的普遍概念在我们的形式语言(因果陈述逻辑)中根据有前提的证明而得到了模拟”。
二、因果陈述逻辑的哲学意蕴
(一)因果陈述逻辑的哲学基础
任何一个逻辑系统或者逻辑理论都必须包含蕴涵,也就是说,没有无蕴涵的逻辑系统或理论,勃克斯构建的因果陈述逻辑系统也不例外。在因果陈述逻辑理论中,因果蕴涵是该形式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形式系统的主要标志。勃克斯对因果陈述逻辑的构造就是从对因果蕴涵的描述和刻画开始的。因此,分析因果陈述逻辑这一逻辑系统的哲学基础,关键就在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因果蕴涵的哲学性质。
因果蕴涵(?椎c?追)反映了事物情况?椎和事物情况?追之间的一种因果条件联系,?椎是原因,?追是结果。所谓原因,是指这样的现象:它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所谓结果,是指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同时,?椎和?追之间也是一种蕴涵关系,这种蕴涵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质蕴涵、严格蕴涵等蕴涵形式,而是能够刻画因果虚拟句的蕴涵类型。勃克斯创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因果条件句和因果模态陈述句的形式化问题。根据勃克斯的因果陈述逻辑理论,因果蕴涵的蕴涵强度介于逻辑蕴涵(严格蕴涵)和实质蕴涵之间,这一点也是勃克斯对包含“因果”算子在内的诸如因果等值、因果必然、因果可能概念进行强度界定以及因果陈述逻辑系统中对某些公理、定理及公式进行排序的基础和来源。从这一意义上说,因果蕴涵不仅是勃克斯因果陈述逻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由于它兼有因果性和蕴涵性这样的双重特性,因此对因果蕴涵的哲学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勃克斯看来,因果蕴涵克服了传统蕴涵类型的缺点,能够准确地对因果虚拟句进行形式化地表述。我们认为,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两个特性(上面已经提到)——因果性和蕴涵性,这也是我们对因果蕴涵进行哲学分析的两个切入点。
第一,因果性是因果蕴涵区别于其他蕴涵类型的哲学本质。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联系,也是必然的联系,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总是前后相继的,这是科学中的因果律,是不能更改的。对于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现的因果虚拟句(反事实条件句),其前件是假的,但前件与后件之间却有着真实的联系,即已知的一个空类与另一个类之间有真实联系。我们认为,这种真实的联系就是因果联系,符合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正因为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因果虚拟句需要我们用与其相符合的人工语言(逻辑语言)进行刻画,而实质蕴涵等蕴涵类型的前后件并不能恰当地表达这种反事实的因果联系,于是勃克斯对这些经典蕴涵形式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因果蕴涵。也就是说,在反事实条件句中,如果某个事物情况?椎不发生,那么另外的事物情况?追就一定会发生。?椎与?追之间的这种因果联系决定了前后件之间纯粹的充分必要联系已经不再适合对它形式化和符号化的需要,于是勃克斯找到了因果蕴涵这样一种新的蕴涵类型。
第二,蕴涵性是因果蕴涵的一般哲学特征。如前所述,蕴涵总是逻辑系统中的蕴涵,从这一意义上说,逻辑系统的区分就在于它所包含的蕴涵词的区分。因此,因果蕴涵是因果陈述逻辑系统的主要标志。勃克斯以“必然性是分等级的”这一哲学思想为指导,对因果蕴涵以及因果必然性等概念按照强弱进行了等级划分,这也是他构建因果陈述逻辑的语形结构的基础,这是蕴涵性所具有的一个哲学表现。另外,因果蕴涵所具有的蕴涵的一般性质,比如前后件的真假对蕴涵式真假的制约情况等,是勃克斯能够将它与逻辑蕴涵、实质蕴涵进行比较的理论依据。我们对因果蕴涵进行哲学考察,其蕴涵式前后件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常人们都认为,蕴涵是对实际推理中“条件命题前后件关系”的刻画或反映,不同的蕴涵词所刻画的是条件命题前后件关系的不同侧面。其中实质蕴涵就是条件命题前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的逻辑抽象。也就是说,与实质蕴涵相比,因果蕴涵能够运用其蕴涵形式来刻画反映反事实条件命题前后件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它是这类命题前后件之间真假关系的逻辑抽象。
综上所述,因果性和蕴涵性是构成因果蕴涵的两个元素,也是因果蕴涵具有哲学性质的具体表现。在勃克斯的因果陈述逻辑理论中,随着因果蕴涵的应用性不断增强,其内在的哲学性也会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二)因果
陈述逻辑的哲学启示
因果陈述逻辑是勃克斯归纳逻辑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他的归纳逻辑理论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而勃克斯的归纳逻辑理论则为因果陈述逻辑系统的发展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勃克斯的因果陈述逻辑理论进行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笔者也从这一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因果陈述逻辑的提出及发展过程不仅是对归纳问题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是对归纳逻辑所具有的强大的认知功能逐步提高的一个重要反映,同时也说明现代归纳逻辑具有深厚的认识论基础。早在1951年,勃克斯就已经提出了因果命题逻辑的形式系统,但是当时没有能够对这一逻辑系统作出恰当的语义解释,所以该形式系统仅停留在语形结构方面。后来由于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的发展,为勃克斯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释工具,从而使他较为成功地解释了因果陈述逻辑系统。这一成果的意义在于:不会被看成仅仅是真值函项逻辑和古典模态逻辑的人为扩充。由此可以看出,任何理论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果陈述逻辑也不例外。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曾经提到,用于解释该系统的语义学理论——因果可能世界语义学,从模态逻辑的观点看,它是因果化的可能世界理论,即使得可能世界语义学增加了因果的性质,这是对它的基本理解;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它是勃克斯对因果陈述逻辑所具有的科学认知功能的一次挖掘和提高。传统的归纳推理对因果必然性的证明是不严格的,很多是赋予经验的直观形式,勃克斯建构因果陈述逻辑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一套证明因果必然律的方法,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果必然性规律先验概率的确定,而用来测定因果必然性规律的恰恰是以三种世界类型(逻辑可能世界、因果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为依托的。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因果可能世界以及“因果必然性”等一系列思想和理论的形成,是因果陈述逻辑对人们的认知能力的一次检验,对于探求科学陈述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而对科学理论做出因果可能性的推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二,因果陈述逻辑的深层次问题在其哲学方面,具体而言,它表现为因果蕴涵的普遍适用性问题。我们知道,科学中的因果律指的是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总是前后相继的,原因总是在结果之前,结果总是在原因之后。但是,有先后关系的现象之间并不一定都有因果联系,关键在于结果必须与原因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寻求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勃克斯的因果蕴涵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因果联系样式,即它不可能反映如此丰富的因果联系内容,它只能反映因果联系中最一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因果律。从时间的角度看,因果关系的内在特点是:原因在时间上要先于结果。而勃克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构建的因果陈述逻辑是将因果关系的这一时间因素包括在内的,这一点通过他对因果模型的构建就可以看出来。这充分说明勃克斯将因果联系与一般的条件联系严格地区分开来,定义了因果律、因果倾向句、自然律,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形式刻画,从而丰富了他的归纳逻辑思想,使其归纳逻辑理论向全面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因果陈述逻辑的哲学认知价值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真正进入科学认知与知识创新的时代,纯粹的演绎和简单的归纳都不再适用于科学创新与技术发现的需要,不再满足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义归纳逻辑、广义认知逻辑和广义模态逻辑迅速地发展起来,并出现了三者交叉的认知发展动向。而归纳逻辑是以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为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此,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看,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更具有认知趋向与价值,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还能对知识前景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与古典归纳逻辑所擅长的性质判断相比,现代归纳逻辑尤其是因果陈述逻辑在知识认知与科学理论创新方面的价值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因果陈述逻辑对于解释或者预见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从理论命题推演出事实命题,或者是解释已知的事实,或者是预见未知的事实。这种推演的步骤是以公理、定理、假说等作为理论前提,再加上某些初始条件的陈述,逐步推导出一个描述事实的命题。
其二,因果陈述逻辑的核心概念是因果蕴涵。比较重要的逻辑推导关系是从逻辑蕴涵推导因果蕴涵,再从因果蕴涵推导出实质蕴涵。也就是说,这种推导过程
就是从具有逻辑必然性的规律或者理论陈述中推导出具有因果必然性的因果律陈述,进而推导出事实陈述,其本质就是一种科学理论的创新。
篇6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当今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 已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全方位、多角度集成了多种信息媒体的一种先进的交互式教学手段[1]。它能使教学活动打破时空的限制,把文字、图形、图像、音乐、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使静止的图文动态化,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化,使所教授的知识更加系统完整。
近年来,基于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医用化学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由以前的“粉笔+黑板”模式转变为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的活动。现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医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医用化学教学的特点
《医用化学》是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影像医学、麻醉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劳动保护等专业)必修的第一门基础课。每年大约有2000名学生学习该课程,涉及面比较广泛。本课程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医用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医用化学课程是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的全貌、分支、基本原理以及现代化学研究的前沿状态等的课程。该课程特别强调现代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增强医学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方法、基本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好医学课程及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化学基础。因此,医用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桥梁课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用化学教学在医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也同样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如教学模式的转变,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在面对众多不同专业和知识背景的学生时,如何让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对丰富的化学基础知识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并且能够初步掌握科学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医用化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多数高校的医用化学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集体授课制,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信息传递是单方向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造成学生被动地吸收[2]。由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学时数少、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等较多的弊端,教学内容缺乏与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的衔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专业特色脱节;理论讲述与实践锻炼脱节。
因此,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建设和改进,就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
2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2.1 教学资源的丰富和便捷,弥补了教学过程中文字教材的不足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传授的教学信息,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源泉。传统医用化学教学,是以固定教材为主,而且为了保持教材稳定性,往往一套教材一般使用几年,知识比较陈旧。多媒体教学技术打破了教材的单一形式,使教学内容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音频、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的教学信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将超大容量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在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穿插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现代化进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互联网上的信息是一个取之不竭的“信息海洋”,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根据个人需要,灵活地选择学习材料和工具,扩大了医用化学教学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2 教学信息的直观性,强化感知,提高教学效率
医用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抽象、难于理解成为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如溶液相关理论(酸碱、电解质、胶体)、化学反应的理论(能量、速率、电化学)知识系统性强且抽象难懂;而物质结构(原子、分子、配合物)部分主要讲述微观领域的知识及规律,其概念的抽象性及微观模型的复杂性难于演示,使得该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口中的“天书课”“头疼课”。
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对教学资料进行有机的整合,具有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过程分解等特点,克服学生的认识障碍,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3]。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的原理,对抽象的概念、理论等知识点作形象生动的描述,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难懂的原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更好的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在实验教学方面,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动画、视频等)实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的模拟,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加深对实验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主观感受,适应课堂教学及个体化学习。
2.3 教学方式的交互性和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情感,促进个别化教学的实施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由于学生多、学时少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很难针对每一同学的情况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性的认知,很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交互性强、界面友好、使用灵活等特点,突破时空的局限性,为实现教育的个别化提供了支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医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理论观点的讲解是通过实验的总结得出来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习也离不开实验。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原因,很难在课上进行实际的演示实验,同时对于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及黑板图示,此类问题普遍存在于本学科的教学当中,成为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
多媒体课件是数字化的教学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性的学习平台,通过实验的数字化演示,很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并直观地了解微观原子之间的作用机理,准确地掌握操作的注意事项。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自主而不拘束,活泼而无压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的认知能力。
3 结论
篇7
[关键词] 网络学习; 学习成效; 性别差异; 统计分析;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网络学习是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手段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全新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1]学界对网络学习内涵的理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学习包括一切基于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资源进行的教学活动。狭义的网络学习则指利用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对某一门特定课程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本文的网络学习取其狭义内涵,专指成人学习者在网络教育机构注册后按照其教学计划开展的有规律、有组织、有步骤并能取得学历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将有助于制定分别适合男女生的网络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整体成效,提升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学习成效
学习成效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学习结果与实现这一结果所付出的学习成本之比,即单位学习成本的综合学习结果。[2]相应地,网络学习成效则是学生参加网络学院的系统学习后,所取得的学习结果与实现这一学习结果所付出的学习成本之比。对网络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王昭君通过文献分析后提出影响网络学习成效的四大关键要素:学生特性、网络课程特性、学习平台特性和教学互动;[3]何字娟、李爽在借鉴已有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用四元远程学习者特征(人口学维度、支持性维度、心理维度和策略维度)分析网络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4]而张家华、张剑平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习者、教学者、网络课程及学习环境。[5]可见,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影响网络学习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就是“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人的内部因素,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策略等;外因是人以外的所有因素,包括教师、平台、课程、互动、环境、情境等。
同一网络学院的学生,网络学习的条件一样,影响网络学习成效的因素便主要是内因。对男女生而言,若网络学习成效存在差异,则应是由性别及其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男女生心理学方面的差异包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是人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分析判断力、创造力及应变力等。非智力则指智力以外的心理能力,具体包括倾向性(兴趣、态度、动机、需要、归因等)、情感(信仰、世界观等)、意志力(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调节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等)、气质、性格和情绪等。社会学方面的差异主要是性别偏见、学习策略引起的差异。
对网络学习成效的评估,Moore(穆尔)和Thompson(汤普森)曾指出:基于双向交互通信的远程教学,其成效只有通过学习成就、师生态度以及投资与回报来衡量时,其评估结果才是有效的。[6]这一观点基本得到国外学界的认同。美国教师联盟探究了近10年有关远程教学成效的研究,得出评估远程教学成效的三个方面:①学生学习成绩,包括期末成绩和平时测验成绩;②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③学生对网络教育的满意程度。台湾洪明洲认为,评估网络学习成效,特别针对具体学习效果时,应包括客观的学习效果与主观的学习收获。客观的学习效果包括测验成绩、完成进度时间、学期分数等;主观的学习收获包括学习满足、成就、偏好等。[7]王昭君在认真查阅、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比较了很多研究者及机构的网络学习成效评估指标,得出大多数研究者网络学习成效的评估指标基本一致,一般包含学生主观感受(如学习满意度等)和客观表现(如期末成绩等)。[8]黄天慧、郑勤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大多数研究者在关于远程学习绩效评估指标方面的研究基本一致,倾向于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学习的满意度来衡量数字化学习绩效。[9]评估网络学习成效,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成效进行统计分析、作出价值判断,是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对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成绩就是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收获,它是衡量学习者学习行为综合结果的指标之一。在网络教育中,学习成绩也叫总评成绩,包括期末成绩、作业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20%和10%。期末成绩是学生学习完一门课程后,参加总结性考核的成绩;作业成绩是老师布置的、让学生课后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成绩;平时成绩是学生学习过程积极程度的评价。本研究以学生的网络学习成绩为指标,对其性别差异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性别影响网络学习成绩的缘由与规律,提出一些提高网络学习成效的建议及对策。
二、统计结果
(一)研究对象及问题
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4年秋季、2005年春季及2005年秋季入学并已毕业的专升本计算机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其中男生335人,女生54人。期末成绩来源于该学院教学教务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截止日期为2010年10月)。由于该学院采用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本文将对调研对象学习年限内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学习成效的性别差异,进而分析性别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二)课程成绩的统计结果
篇8
1条形码技术简介
条形码技术是由美国学者N.J.Woodland在1949年提出来的。从70年代初,条形码技术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近20年来,条形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邮政、金融、图书馆、仓储、输血管理、实验室、办公自动化等诸多领域。90年代初,我国实验室开始应用条形码技术。顾名思义,条形码是指在浅色衬底上由深色矩形线条(也称码条),排列而成的编码,其码条及空白条的数量和宽度按一定的规则(标准)编排。为了便于人们识别条码符号所代表的字符,通常在条码符号下部印有所代表的数字、字母或专用符号。
条形码的分类:(1)连续型条码:编码时各字符代码间隔携带信息为相应字符代码信息的组成部分。主要有:A.通用商品UPC码:包括UPC-A码为标准版本和UPC-E码为缩短版。B.国际物品EAN码:包括EAN-13码为标准版本和EAN—8码为缩短版。C.交替五取二码。D.128码分CodeA,CodeB和CodeC。(2)离散型条码:编码时各字符代码间隔不携带信息,只用作各字符代码的分隔符。主要有:矩阵五取二码、库德巴码、基本五取二码、11码等。(3)按字符编码所用编码元素可分为:A.二值码编码时字符代码仅由两种编码元素构成。B.多值码:编码时字符代码由两种以上编码元素构成。(4)按编码维度可分为:A.—维条码:传统条形码,水平方向(一维)带信息,垂直方向不带任何信息,信息密度低。B.二维条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可携带信息。主要有:直角坐标式二维条形码(包括Code49,Code16K,Identicode,Maxicode,CodePDF417等)和极坐标式二维条形码两种。各种类型的条形码编码虽然人类视觉难以识别,却是一种最适合机读的信息语言。条形码阅读装置利用可见光或激光,可快速准确地识读条形码信息并转译成计算机语言输入计算机中。常见的有手持式条形码阅读器(俗称光笔)和固定式扫描阅读器。
条形码技术的优点是:(1)输入速度快:传统手工录入要经过操作者视觉一大脑识读数据、手工敲击键盘和在显示器上核对三个步骤,如键盘输入12个数字需6s,而用条形码阅读器扫入只需0.2s,快30倍。(2)可靠准确:即使是熟练的录入员,其差错率也很难低于千分之一,而条形码正确识别率高达99.99%_99.999%。(3)灵活实用,操作简单:工作人员无需进行特殊培训即可上机操作,由于每次正确读取数据后都有音响信号提示,可以避免操作失误。每种条形码都有特定的起止符,因此不论正向或反向读码均能正确读取数据。(4)易于制作:条形码图形简单,其生成、识别和译码过程容易实现,条形码标签制作对印制技术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可见条形码技术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有效的避免人为差错并提高工作效率。
2.条形码技术在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1LIS系统应用条形码技术的主要类型
(1) 实时自制条形码:门诊患者检验工作流程:电子申请单一磁卡或医保卡付费一读卡,打印条形码一粘贴条形码一抽血或留标本一读条形码核收一检测一网上报告结果。住院患者检验工作流程:电子申请单一打印条形码一粘贴条形码一抽血或留标本一读条形码核收并计费一检测标本一网上报告结果。其优点是即时生成条形码标签,标签上有病人信息。但每个标本采集点都需备条形码打印机;需粘贴条形码标签;条形码为黑白色,没有色标,标本分类不够直观。
(2) 预制条形码工作流程:厂商在采样管上预制条形码(流水号)一磁卡或医保卡付费一读卡一取不同采样管,读条形码一病人信息和条形码信息整合。其特点为节约成本不需要条形码打印机;可要求厂家在条形码上加入色标,标本分类时比较直观。但多家医院同时应用一家厂商的条形码可能会出现重码;采标本时核对困难。
(3) 检验科购置一台大型自动条形码打印机或条形码生成和处理系统,预制不同色标的条形码标签,事先粘贴在相应的采样器上;或按需自动生成条形码,按病人个体将采样器打包。其优点是自行预制条形码或自动生成条形码,不受制于人;条形码唯一性好。但购置大型条形码打印机,一次性投入较大;条形码采样管统一管理难。
2.2我院条形码应用的特点
鉴于常用分析设备和检验标本编号的实际需要,通常选用一维条形码,常用的有Code128、Code39、NW7、ITF25码等。国外研制条形码技术的初期未注意标准化问题,每种条形码具有各自的编码特点,互不通用,给条形码技术的推广造成很大困难。我国卫生系统条形码技术开发刚刚起步,应尽可能避免国外走过的弯路,及早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我国卫生行业条形码应用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5月了《采供血信息管理编码标准(试行)》,规定选用Code128码作为中国输血条形码标准,代码设计使用有效期100年,因此我们也选用Code128码。
我们的LIS系统采取实时自制条形码的方式,可在条形码辅含中文信息,其优点显而易见:(1)既可满足采集标本的“三查七对”,又可避免标本采集过程中差错(使用错误的容器、采集量不够等)的发生。(2)提供给患者的回执,为患者取报告单提供了方便,并很好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3)工作人员根据条形码标签的提示内容方便地获取采集要求(容器类别和标本量)。(4)采集好的标本可根据条形码标签的提示快速准确地发送到各检验部门。
我院使用的条形码检验编号的前8位为日期信息(年月日),后4位为实时产生的流水号,例如200504101001即为2005年04月10日产生的第1001号标本。此方式可以使手工编号与条形码自动编号很好地兼容,只要每日标本不超过10000份,即可永远不会重复,完全保证了标本的唯一标识,同时不会造成号码资源的浪费。由于我们的条形码为LIS系统实时产生,因此杜绝了外部信息写入时感染病毒的风险,同时可实现LIS和HIS系统间建立缓冲区,相互间只读不写,保证了系统各自的相对稳定,互不干扰,不会因其中的一个系统出现死机、病毒感染等问题时而影响另一系统的正常运行。
应用了条形码技术的LIS系统在我院已正式运行了近3年,其显著的特点有:(1)成本低,条形码标签的成本是检验申请单的1/5。所需设备(条形码打印机和阅读扫描器)价格不贵。(2)灵活实用,与HIS和LIS容易连接,一次扫描可多次应用,在自动识别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实现手工键盘输入,条形码即使有部分缺损,仍可从正常部分输入正确信息。
(3)条形码标签涵盖了全部检验项目类别。(4)工作人员根据条形码标签的提示内容方便地获取采集要求(容器类别和标本量)。(5)采集好的标本可根据条形码标签的提示快速准确地发送到各检验部门。(6)标本送达后,完全摆脱了以往手工输入的方式,通过扫描器只需0.5s即可完成工作表下载、自动计费等一系列工作,其方便、快捷、无标本采集、传递、检测中的信息传递差错低的特点深受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欢迎。(7)应用条形码技术,实现了全自动化仪器的双向通讯[9],标本可随到随做。而不会造成任何差错。(8)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验质量。(9)系统可以根据医嘱内容进行项目合并(同一部门、采血要求相同的医嘱合并),项目合并可减少病人的采血量以及采血材料费。由于我们的条形码编号为LIS系统内部实时产生,因此可根据病人要求将已合并的医嘱拆分开来(拆分为多个条形码)分别检测,灵活方便。(10)条形码录入的准确率高,其字符误读率只有1/300万,而精通键盘输入,其字符误读率高达1/300,相差1万倍。(11)基本杜绝了检验费的错收、漏收现象,我科在系统使用前,每月的坏账高达3_4万。(12)彻底杜绝了检验报告单的实验室内污染,并客观地保全了标本在检验全过程的相关记录,为医疗纠纷的举证倒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篇9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基础”为例
纪慧蓉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 江苏 南京 211135)
摘要:全球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下,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平台,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将知识学习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创新了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以思维导图和学习任务单为导向,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搭建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实现课堂的翻转。这种模式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的整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 背景
近年来,“翻转课堂”的理念由国外传播到国内,越来越为国内的许多学校接受并且掀起了一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通过“翻转课堂”的理念来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校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并且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畅通地学习、交流、上传各类学习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二、 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美国 WoodlandPark High School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 和 Aaron Sams提出了“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将实时讲解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供很多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学习,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2011 年,可汗在TED大会上发表了《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的演讲,剖析了“翻转课堂”的内涵,将翻转课堂推向了世界。国内很多学校也尝试探索使用可汗式的微课程及“翻转课堂”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变革。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即“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知识内化,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实质上是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进行了颠倒。学生需要在课前完成传统教学中的学习并进行练习,教师通过课前的检测情况分析知识掌握情况。在课堂中将知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训练,达到掌握消化的过程。
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学生课前学习必须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达到知识的传授和内化。教师重点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设计恰当的教学设计,用来保证教学质量。课堂上的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是“翻转课堂”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翻转课堂”平台
教师的认真准备为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网络学习空间”则为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支撑。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提供了相互交流、沟通、评价的渠道。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搭建课程资源,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利用空间中的有效资源自主学习,为实现课程“翻转”提供了平台。师生间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零距离的进行交互,实现了全方位的互助、互动学习。
网络学习空间可将学生关注度较高的资源、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问题反馈信息和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便于上级部门或者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翻转课堂”探索
笔者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探索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下面以该课程中模块一《拆装计算机》为例,从教学内容、学习对象特征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等进行教学设计。
(一) 课前
1、 分析阶段
(1) 教学内容
《拆装计算机》是学习领域一的第一个学习项目。本项目的主要内容通过拆装一台计算机和安装操作系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需求初步制定订购机及升级配置方案。
本项目教学内容设计时在技能训练上,通过拆装计算机强化了对计算机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能根据不同需求的订购机的配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技能训练的需求。
(2) 学习对象分析
实验的对象是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对计算机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计算机硬件组装有兴趣,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学校有组装实验室,学生课程实践练习有保障。但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域,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性大。在学生分组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在分组时保证每组中有基础较好的同学。
(3) 确定教学模式
我校为全校所有师生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方便教师上传资源,学生在平台中自主学习,本门课程资源丰富,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组装的过程及注意点可以由学生课前学习,经分析该模块适合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
2、 资源建设
本项目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践,首先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了该模块的知识导图,梳理目标,让学生较为清晰地意识到应学的知识重点,并对项目的具体实施形成大概的框架结构。提供给学生导学案。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并完成各项任务。学生观看教师录制的简短优秀视频,在网上查找计算机导购员、计算机系统安装工、系统维护工等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求职需求。通过学情测试来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在完成网络平台任务中学习、体会、理解各个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情测试了解学生水平,进行分组。
3、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教师提供资源,在遇到困难时,反复观看视频及相关资源。完成教师给定任务,并且独立完成课前测试。学生将不懂的问题集中反馈在网络学习空间的论坛中。
4、 课前效果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观看视频记录,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测试结果,分析普遍错误,了解学生个性问题。
5、 探究课程设计
根据课前学习效果反馈情况,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清楚的指出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作用。观看过组装视频,并且通过创壹平台进行计算机模拟组装视频后,大部分学生能知道计算机的组装顺序和注意点,为课堂中完成真机的组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课中
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在学习平台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简单对学习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讲解。学生按照分组完成计算机拆装的任务,教师在各小组完成任务时巡回指导。学生在拆装机过程中,关注操作要点,在拆装时应一丝不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以小组形式完成需求配置任务,进行讨论、协作学习,体验不同分工和角色,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
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展示,并将在操作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对完成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完成情况以及巡回中个人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三) 课后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虚拟攒机,根据任务书不同需求,分组讨论,模拟给客户配机。以小组形式展示根据不同需求配置的计算机案例并提交到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上。针对学生需要参加一级B考试的特性,学习空间中完成目理论部分测试。学生也可以利用创壹仿真软件模拟装卸计算机,学生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已学知识。
教师思考课堂中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完善本课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归纳,对操作方法的进一步进行提炼与掌握拓展一些新知识,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探索新知识指出方向。
总结
“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探索。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进行交流,打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学生在平台中能随时提出问题,反馈问题;教师能通过平台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回答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讲课前问题带到课上,教师在课上进行帮助并解决问题。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通过“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必将对我过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篇10
关键词:网络教学;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应用探究
一、丰富多彩的资源和网络教学相结合
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网络教学是以《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为基本框架,结合国外教材进行整理和编写的教程,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教案库、图片、案例库、知识拓展和习题库等。其网络教学课程内容有课堂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总纲和介绍、在线学习和多媒体课件下载、素材资源系统和名词词典解释系统等多个板块,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类课件的下载,方便学生通过下载进行自主学习和观看。在素材库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素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为教师提供参考,帮助学生自学。免疫学学科有很多抽象难懂的概念和名词解释,难以理解的内容较多,病原微生物学知识比较繁杂、琐碎,有很多的抽象的病原体形态需要去了解和掌握,因此,通过现代多媒体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学习。病原微生物学内容复杂烦琐,免疫学内容抽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即使有些内容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动画,教师依然很难讲解清楚,学生仍然不能理解。在网络教学中有很多的录像资源,通过录像把具体过程展示出来,能够避免教学中的抽象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现阶段,网络教学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制作和提供更多的多媒体课件,将更多的课程以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丰富网络资源。学生在参阅资源的同时巩固了课程知识,开阔视野。大量的信息资源方便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问题式教学方式和网络教学相结合
教师可以将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而来的关于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典型案例,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课程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系列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针对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典型案例中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导致该疾病的免疫学方面的原理、疾病所呈现的症状或者疾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疾病发生过程中如何采取保护措施和疾病防治重点等,通过整理设计成问题式教学资料编入网络教学资源中。教师针对案例中所涉及的案例问题,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指定的网络等方式进行资料查阅和相关文献的阅读,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合作得到案例问题的答案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并且拟订出相应的方案及实践中重要环节的注意事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针对自己小组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以PPT的形式进行讲述。最后老师做出相应的教学总结,将小组的讨论课件整理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资料。
三、课堂教学评价和网络教学相结合
网络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浏览网络平台的访问率、浏览的版块内容和浏览的日期时间,了解学生网络教学的自主学习情况。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监督和督促,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由学习成绩的终点式评价转变为学习过程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方面能力在评价中都能够得到体现,在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后,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教师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例如,《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由原来的90个课时缩短到72个课时,教师可以将减少的课时中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学,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在网络教学内容完成后,再配以相应的自测题,最后将学生学习访问情况和自测题成绩相结合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部分。学生可以把课堂实验的结果图片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习乐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截图的方式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公布在教学平台,让学生认识到课堂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四、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对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内容形式的约束。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去搜集相关知识热荩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免疫学、微生物学以及护理学等学科相关的知识网站,让学生自由选择,扩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
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疑问或者疑惑。教师单单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及时的回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设置“课前版块”引导学生的网络学习,同时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有一个好的约束和指导;设置“疑问讨论”版块,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及时给予相应的解答;设置“常见问题”版块,教师总结归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或者难点问题,对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培养学生通过问题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设置“留言”版块,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分享教学心得和一些学习小策略等。网络平台的空间广阔,资源丰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促进教学发展。
五、结语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空间、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网络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网络教学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医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 萍,韩晓伟,侯殿东,等. 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THEOL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初探[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4):127-128,130.
[2]周 宏,李 欣,王 芳,等. 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