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教学设计

篇1

一本好书,在设计之前要了解书籍本身的内容,虽然可能会有各种原因使得不能够将书读完,但是也要去对书的内容概述进行详细了解,通过已有的对书的了解,如何去查阅收集资料素材,最后确定整本书的设计方案。一本书,最先看到的是对书的客观形象,通常形象对于人的心灵感受是书中的文字无法比拟的。好的设计师往往就会抓住这个关键,一个具有心灵震撼力的设计是读者能够去读下去的必要前提,这往往会形成书籍的附加价值。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图书的整体性质进行对书籍的艺术性设计,其中在设计过程中会对开本、封面、护封、书脊、版式、环衬、扉页、插图、封底、版权页等诸多的书籍自身硬实力进行设计,同时在书函在内的开本设计、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和装订设计形式,使用材料等诸多软实力方面进行充分考虑。目前在国际上对于书籍的设计通常会以一个专业词性统称,即bookdesign,指的是对于书籍整个整体进行全方面的设计,其中主要是在对于书籍本身制作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如作家、编辑、设计者、印刷者诸多人员,在文字、内容以及诸多方面上共同投入浓厚感情的生命体。是他们将自己对于书籍的感受用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融入到书籍中去,以此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的书籍状态。

二、书籍设计教学要具备灵性

书,一本好书,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有自己的灵性一面的展示。每本书都是有自己的灵性对于书的灵性,要熏陶,要领会。同样的书出自不同的设计者手中,就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以及自身魅力的体现。在书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要强调书籍的灵性,书是具有生命灵性的立体物,是能够从书本身逐渐延伸到方方面面的灵性物体。书的灵性要用书的内容中所联系到的各种要素进行梳理协调后才能体现出来。一本书,一本好书,如果没有了它灵性的一面,那么这本书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以及它的设计意义。也就是因为灵性对于书的重要使得我们不断的开拓思维推动设计的创新。

三、书籍设计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回归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于我国社会文化的冲击以及目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全盘西化等等,对于我国现在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我国设计师在和设计的教育体制从出现就被灌输着西方设计的思维,学习的是西方的艺术设计。这些对于中国这一代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我国的设计师在设计灵性书籍过程中失去了自身的意识。的确,现有的西方设计理念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捷径,但是往往就是这样一个捷径使得我国的设计师永远走在原来设计师的道路上,而失去了自身的道路,真正的路是需要我们的设计师用时间去磨砺,用自身的设计理念以及中华民族共同的艺术语言进行融入的道路,这才是中国设计师要走的道路,也是整个教学的重点。

(一)书籍设计教学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中国传统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会想到的是以图案、纹样等中国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来作为设计理念的表现。其中很多的具有优秀性质的图案、纹样都是从古人手中流传下来,它能够一直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具备的深刻意义以及它在流传过程中融入的中国人文情怀。在偌大的中国中,艺术或是华丽或是朴素,或是高雅或是通俗,它们的形式多样,但是却具有同一个特性那就是其存在的永恒意义:立意的悠远以及含蓄。是中华人文情怀的特性,这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与西方艺术差别的地方。例如民间图案的“喜上眉梢”、“连年有余。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精神的主要创造者以及传承者,也是中华精神以及中华情怀的体现。虽然现在依旧能看到不少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现代设计历练,但是却依旧是停留在人文情怀的浅层次罢了,以为得到某一方面的出彩之处就以为得到精髓所在。

(二)书籍设计教学中民俗艺术的具体应用

只有具备着中华文化特色与内涵的,只有满足大众审美心理以及精神内心需求的设计作品,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具备形象的立意,靳埭强先生在给中银集团与中国银行设计标志过程中,就充分展示了形象的立意,其铜钱作为标志,是对于中国历史中流传几千年的铜钱思想概括,以大众根深蒂固的思维概念来充当中银的象征标志,同时在铜钱标志中隐约出现的“中”字来对整个形象进行点出,凸显其中华人文情怀。再比如说中国联通的标志,其以中国结作为原型,其自身的意义也得以展现,大众对于其设计的图案也有欣然接受心态。其中中国联通中,对于“联”与“通”进行点题,来彰显中国传统意味。如此说来,要想体现出中国现代艺术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特色,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的理念、设计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使得在具备精深的美学气息上,又能够与大众在文化的情感上拥有共鸣。

(三)书籍设计教学中要引入民族民俗

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中明显存在着种种漏洞,而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及其创造的能力,最后是民族的特性方面,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能够体现出其主体地位。而作为古老的传承方式,图案为设计的基础教育并不应该被摒弃,而是在目前的设计理念中被重新赋予更多更具有魅力的性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于民间艺术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去懂得,去了解,去领会中国传统艺术气息的魅力,这对于学生在审美方面以及对于美的直观表达够具备一种较高的艺术气息,使得作品在这样的方式下,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不会缺失它的艺术内涵以及艺术的底蕴。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优秀的艺术元素,但是现在优秀的艺术元素蕴含在民间之中,所以设计者需要去领会,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对于艺术的魅力进行自我的理解,对于艺术的魅力进行提炼,使得对于设计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同时也是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鉴于此,我们的书籍设计不能只有眼花缭乱的现代元素或者是全盘西化,当然也不能全盘本土化。应该在书籍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彰显个性。在应用现代手法与设计元素时,也要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艺术。

篇2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篇3

一、组建团队

在研修新思想的指导下,考虑到学科及教师教学的特点,我与三位语文教师、业务校长关洪钢、奎文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刘磊、区科研中心特级教师于宏等专家,组成一个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团队成员有来自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也有常年从事教学研究指导的研究人员,这样既有实践基础,更有高层次的理论指导,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这个团队认真实践,利用各种机会,多次进行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研究的课例打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理清了研修的基本流程,提高了对研修的认识。研修不仅仅磨出了一节一节的好课,更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在磨课中得到落实与提升。一线教师在改进自己教学的同时,也逐渐总结提炼出科学设计和实施初中语文课程的有效策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

新的研修方式讲究的是团队合作精神,造就的不是一个人的进步,而是整个团队的共同提高与进步。仅2011年,我在潍坊市首届课堂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丁茜老师获奎文区优质课二等奖,王宗芹老师在奎文区“双整谐动”展示课中获得二等奖,于宏老师的省级课题顺利结题。下面以《云南的歌会》为例,说一下团队是如何开展合作研究的。

二、选择主题

参加潍坊市首届课堂大赛抽到课题《云南的歌会》后,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团队成员共同参与了备课过程。首先明确研究的主题。为了能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准备的课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必须找到一个创新点。而这个创新点就是研究的主题。

最初依照以前的习惯思维,我们把“品味文章语言”作为创新点。但在讨论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品味语言确实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了语文的味道。但是课堂内容显得有点单薄,有点零散,缺少一个支撑的框架,缺少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性,文章没有读深读透,没有把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挖掘出来。经过团队成员的碰撞研讨之后,最终一致决定把讲课的创新点放在文章内涵的挖掘上。于是这次研修的主题就确定为“在文本解读中如何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三次研修的思想蜕变

明确研修主题之后,在不同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团队进行了三次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授课。为了保证授课效果,本人一直作为执教教师,团队的其他成员都是在课前进行详细的分工,带着不同观课视角走进课堂,跟进听课。授课结束后,每位成员都根据自己的观课结果,从自己的视角进行科学评课,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每次设计都是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每次教学设计的改动,都体现着整个团队的智慧,彰显着团队成员教学思想的不断蜕变与成熟。

(一)第一次研修

1.设计指导思想

(1)内涵定位。《云南的歌会》一文,编者把它放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主要是介绍各种民俗风情。对于文章的主题内涵的挖掘,考虑到编者的设计意图和单元的主题的需要,研修团队把文章的内涵定位在“让学生了解云南的民俗风情”之上。基于此种思想,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2)教学设计。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课堂设计了整体感知、段落研读、语言评析等环节。课堂的主问题设计了“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歌会形式?各有什么特点?”,以此引导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分析三种歌会的特点,全面地了解云南歌会,从而了解云南的民俗风情。

基于以上的思考,设计了第一个教案,并完成了第一次授课。

2.研讨结果概述

在评课的过程中,团队的几位语文教师提出了“继续挖掘文本内涵”的建议。经过研讨,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沈从文的散文既朴实、清新、自然,又意蕴深厚,可以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文章的内涵。

(二)第二次研修

1.设计指导思想

(1)广泛搜寻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第一次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又利用网络,搜寻了很多成功的教学设计,认真学习研究。同时,奎文区科研中心于宏老师指导从课程的高度来解读文本,让设计思路顿时开阔起来。

(2)从写作意图的视角定位内涵。在认真阅读《云南的跑马节》以及当时作者一些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文章有了新的解读:作者写《云南的歌会》,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云南的民俗风情;另一方面,在字里行间,更渗透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一种渴望,对云南人生命的活力的赞美。

基于以上的思考,研修团队重新定位了文章内涵:歌颂云南人原始的生命活力。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教学设计和授课。

2.研修结果概述

第二次的教学设计,思路比第一次的设计更加清晰,而且体现了一定的课程意识。但课堂教学视野依然不够开阔,教学设计中课程渗透不够,还需要更丰富的课程资源来帮助学生感受文本、理解主题。

(三)第三次研修

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之后,团队开始试着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解读《云南的歌会》,从而提炼出解读文章思想内涵的具体思路。于是我们阅读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研究》,阅读了张琼老师的《〈云南的歌会〉生态意蕴解读》。在阅读完这些资料后,我们认识到:文章主要是通过云南歌会这种民俗形式来描绘云南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种民俗的形成,都是当地地理环境、文化积淀的结果。歌会之所以出现在云南,是与云南的特殊的地域环境、长期的文化积淀分不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民俗的基础,发现民俗背后丰富的文化背景。

第三次教学设计,就是引导学生以读者、欣赏者、探究者的三种身份,一步一步地探究出云南歌会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团队观课反馈

于宏:从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实施上看,姜老师基于自身对文本的研读和对其他课程资源的搜集,将阅读教学分成三个层次: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品味作者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挖掘文本的精神内涵,升华主题。在课程资源的选用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同时,还能引入作者的背景资料辅助学生深层次体会文章内涵,有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在课程实施上,教师能以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在对个性化解读的分享交流对话中引领学生认识的提升和情感的共鸣。

丁茜:姜老师采取的是板块式设计,没有“走进云南看歌会”“走进歌会赏魅力”“走出歌会探内涵”“走出云南读民俗”环节。每个环节层层深入,令人赞赏,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这个主题一般教师难以挖掘出来,它需要大量材料的支撑。姜老师为了让学生有深入的理解,搜集了许多的文献,引入了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张琼老师的作品。作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性的和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让学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篇4

【关键词】书画优势 美术校本课程 自主探究意识

我校位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通渭,是西北民俗文化的极盛区之一,也是陇上历史文化名城,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聪慧的通渭人民在与贫穷落后的不懈抗争中,孕育了丰厚的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体系。正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这些民间民俗文化,彰显了通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博大和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尤其是崇尚文明和书画艺术的文化氛围, 形成了“人人爱书画, 个个练书画, 家家挂书画”“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通渭现象。立足家乡优势,我认为应把书画艺术纳入美术教学内容,成为我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本人的简单做法和想法有同行们做一交流和介绍。

一、立足地方特色,丰富教学资源

二、利用书画资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一)使学生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习和发展

部分学生以往审美观念、动手能力很差,虽然有充足的材料却无从下手,表现为不会选择合适的笔、墨、纸、砚,无法找准适合自己的习贴。这时,我鼓励他们找自己的朋友一起探索,也可以帮助那些没有材料的同学,这既可以让学生全员参与,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提高。

(二)使学生乐学、会学,带领学生进入实地考察与学习的氛围

知识的积累应建立在通过探究积累经验、总结规律、发展认识上。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要启发学生依靠自觉感受、想象和灵感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各种风格的书画,有的学生早已见过,但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带领学生参观通渭书画院、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在参观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受启发,对以前不太熟悉的作家作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实地考察,既对学生加强了爱家乡的教育,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同时也学会了主动探究。

(三)注重学生潜能,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在艺术创作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个性发展唯一的目标是使个体获得自我满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独立的分析思考能力。

每个人对“美”的发现不尽相同。有人随手拈来一幅当地农民画家李守忠的《公鸡》,便可成为最有价值的模板,但有人即使碰到中美协的作品却依然视而不见。因此应鼓励每们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清代的李南晖、牛树梅、牛瑗、冷文炜等人因其为官清正,他们的书画作品在通渭也倍受推崇。所谓“家有冷字不算穷”的乡谚中所说的“冷字”正是清代嘉庆年间在通渭任知县的冷文炜的书法作品。因这些名家书画属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不仅促进了学生个性审美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篇5

关键词:《落花生》 教学目标 文化关注

一、语文教学目标中现有的思想价值

《落花生》(以下简称《落》)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经典散文,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正确解读其文化意蕴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人教版小语教材对只有500余字的文本设置了如下学习任务:分角色朗读――说说课文讲了哪些主要内容;抄写第十自然段,说说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理解、体会和交流“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可是很有用”和“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通过学习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1]

四个目标,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分别从“读、说、悟、写”四方面入手,层次分明,有序推进。角色朗读在于通过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初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师生交流是对文章重点段落含义(第十自然段)的理解,这是承前启后的过渡;接下来便是让学生通过交流、感悟,谈谈身边的人和事,对照现实中存在的种种迹象,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最后一层是能力表达方面的练习,为提高学生以后在叙事抒情说理等方面的表达水平蓄电。人教版教学参考书[2]和北师大版教材《落》[3]也没有突破此约束,说明标准的教学设计已达到这个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问题在于,为何教学中学生反复质疑既定的教学目标呢?教师如何深刻把握文章深层意蕴,引导学生领悟经典的价值所在,更好地理解新教育的文化使命[4]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和要求呢?

二、语文教学目标可开掘的文化价值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5]这是我们科学设计语文教学、深挖文章主旨的理论依据。

许地山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作者以“落花生”为喻,从具体生活中寻找感悟,希冀子女成为对别人对祖国有用的人,这也是传统语文教学时的思想文化内涵所在。从课文来看,父与子的对话中隐藏着父亲启发孩子“说出花生的好处”,勉励孩子“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那么时展到了今天,《落》在教学中还有何时代意义可以挖掘呢?

(一)对“体面”理解的时代局限性。“体面”一词的三层意思 [6]指向的都是关于人在日常行为中的“外在”印象,和许地山要求子女做人的标准相异,若是执意寻求关联所在,则必是祖国在外寇蹂躏之下的“体面”,挽回民族的“体面”需要炎黄子孙为之奉献、牺牲。在“磨课”和实习听课中,每次在组织师生交流时都有大学学生和小学生提出“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的正确与否的疑问,这种疑问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亦有教学之后的真情流露。问卷调研表明,98.6%的同学倾向“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的价值追求,即否定“不讲体面,只讲有用”的“规定”,原因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已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既甘愿奉献又追求自身幸福才是这个时代的理想价值所在,即文本所蕴含的时代文化价值,亦则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理解。教学中若是忽视了学生的这一深层追求,则会出现“表里不一”的价值判断,那么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则会飘渺难测,遥不可及。可能导致由于教学目标认知偏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出现失误,甚至会使教学误入歧途。[7]只有正确处理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做到“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8]进而发挥语文教学在儿童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所肩负的文化使命价值。

(二)关于家教的文化合力。《落》的主旨明显表现在通过对父亲要求子女如何做人的理解上感受深沉的父爱,实际上还隐藏着关于“母爱”的问题。文章前二自然段写到了母子们一起从种花生到准备过收获节的事情。虽然只占三分之一的内容,但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生特别是由城市步入高校的师范生对母爱的伟大有了坚实的生活理解;认为母亲的身体力行和朴实勤劳、甘愿奉献的精神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另外,北师大版的小语教材将《落》与《拾穗》一起放在四年级上册第四组并冠名“收获”,意欲通过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目的十分明确。教学中,学生认为母亲带着孩子长期辛苦劳作,而品尝花生时父亲才到场,且只有一晚上的时间。母亲没有直接和孩子们谈论劳动价值的主旨,而是通过精心布局,把教育子女的机会留给了学识渊博的父亲,这是母亲关爱子女,只讲付出,不求“体面”的大爱。更是许地山家庭教育子女成功的文化艺术价值。

爱国主义是语文教育的永恒主题,其情感基石则是爱家爱故乡,这一目标显然不能离开对家庭教育文化的阅读理解。教学时只有引导学生读懂了父爱之后,才能让他们更加明白母爱的坚实伟大,进而体会爱祖国的具体文化内涵。教学交流和诸多研究信息告诉我们,家庭(家族)之爱只有形成文化合力,谐振时代要求,才能对孩子形成有效的正能量。学生自主地由感受理解父爱进而感慨母爱的看似童真的思想正是教师应该抓住的教学闪光点,应精心引导,让“火花”持续亮丽。这种由母爱而父爱而家庭、家族乃至社会之爱的文化关注毋庸置疑应成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之亮点。

(三)关注民俗文化的价值。收获节是一个关于庆祝丰收的节日,不同的地区表达习惯相异,然而相同的文化心理都是收获的美好喜悦。唐诗宋词就记录了诸多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屈原、李白、鲁迅、莫言等人在创作中均有对民俗文化的精心阐释。小语教材有许多民俗文化内容可以作为精神食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科学把握,依据学习主体兴趣和特长适时阐释,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且不可仅盯着书本,放过了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感悟和探索创新的好机会。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

三、教学环境的文化关注

(一)语文文化品牌成果的推广。新课改实施以来,“现代与经典”构筑的教育文化品牌引领了语文教改潮流,吸引广大教师、学者和专家的积极参与,推动了语文教改经验的广泛深入交流。通过实践以及学术牵引,构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还原了语文课堂应有的文化境地。“同课异构”、“经典诵读”、“儿童阅读”、“诗意语文”等理论与实践倍受关注。然而改革的红利仅受益于部分大中城市的示范学校,相当一部分学校望梅而不能止渴;至于农村学校仍处于边缘化或沙漠化中。因而推广语文教改文化品牌迫不及待。

(二)语文课程文化主体建构。教材和参考书的编写、及时修订应增加不同区域的一线特级教师的评价程序,并且把多元文化价值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因素,打破思想和艺术二维结构的课程目标考评惯例。依托科研平台,建立全国联动机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完成语文教学文化内容的深层研判和挖掘,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实情择优而用。

高校语文师资培养质量的实践技能评价虽丰富而有活力,然而评价主体的文化审视局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本教学前瞻的趋势。因而必须吸引大量不同层次的一线教师充实评价团队,一定程度上既能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课改理念,又能推进评价团体的学术和实践的深层交流,更好地调控职前培养阶段语文教改的运行轨迹,利于高校师资输出及时融入一线语文教师课程改革的先进行列。

研究表明,营造语文教学改革多元文化评价的优质环境势在必行。语文教学虽然受高考创新作文影响,但紧紧局限于写作模块训练的改革已是片面畸形的运作,不足是基于语文课堂的模块教学过程调控疏于散乱,比如深层次的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等不能完全摆脱高(中)考的隐形约束而深入落实新课改要求。小语教改的环境虽然相对中学较为宽松,但广大的一线教师资源共享的机会相对较少,因而及时改善乡村学校的现代化教学和研究条件尤其重要。

总之,教师应切实把握文化育人这一永恒主题,构建大语文教育观,整合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文化因素,科学设计目标。唯此,才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情感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完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9]的课程教学目标。语

参考文献

[1]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7、121-129.

[3]郑国民、马新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33.

[4]朱永新.新教育的文化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3(9):1-4.

[5][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6.

篇6

一、农村初中生英语课外“悦读”现状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功夫往往在课外。而目前,多数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基本为零。这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以为,一方面是没有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缺乏基本的日常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的潜力。要培养学生课外“悦读”习惯,首先要激发兴趣。教师如何激发农村娃英语阅读兴趣?如何有效地引导农村娃养成良好的英语课外“悦读”习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农村中学进行研究的问题。

二、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外“悦读”的引导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随机应变地处理教学中的问题,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加以有效的技巧和方法,以达到学生学习最佳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条以兴趣和习惯促发展,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课外“悦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1.借助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以多媒体为介质,创设语境,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扩展背景文化,进行文化熏陶。如牛津英8B Unit 2 welcome to this unit部分,向学生介绍了六个旅游国家的标志性名胜,在这里教师可以适当加以拓展,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名胜、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其后布置一定的课后阅读任务。查阅书籍,找到更多的相关资料,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视野,又有助于理解课文,了解西方文化。更有利于学好英语这门语言。

2.循序渐进,丰富阅读材料。起初,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尽可能用文字与图画结合较好并能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的材料。不理解文字的学生可以借助图片的寓意找出问题的答案,看懂文字后思考Questions使阅读变得饶有趣味;或选择故事性的材料不仅吸引学生进行学习情景,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随后,教师可选文化含量高、知识性强、角度新颖的文章,最好选具有时代信息的内容、有趣的题材,这样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阅读了。简写的文学名著、浅显的幽默故事、科普文章、报纸、杂志等都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

3.灵活处理教材,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首先,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阅读基本技能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如猜词、略读、推理判断、预测下方、理解大意、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文章结构、逻辑关系、作者意图、评价阅读内容,等等。其次,教师还要利用课堂教学设计一些训练基本阅读技能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克服读必出声、逐字阅读、手指引读、转动颈部、纠缠生字、回视等不良习惯。通过长期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使他们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到更多的语言信息。

4.注重阅读习惯培养,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和制订阅读计划。阅读习惯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效率,好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通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阅读水平,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确立具体、明确的阅读目标,使学生学会分解学习目标,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

教师要帮学生算笔帐,如果每天课外能坚持阅读15分钟,以每分钟100个单词计算,每天就能读1,500个词,30天就是45,000个词,即使一年之中只读300天,也至少能读45万个词,而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对五级目标的要求。所以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坚持阅读。

篇7

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双基训练”呢?

一、强化基础目标

长期以来,因观念偏差和认识片面,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有意拔高,从而导致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相对削弱,教学活动失去认知的支撑,语文课堂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教学《醉翁亭记》,要设计通过文中注释,结合工具书,让学生能解释文中的几个主要词语,如环、壑、辄、暝、觥、筹等,进一步才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的欣喜,然后才能让学生懂得并学会作家在受到挫折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情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加强基础训练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像写字,现在的初中生很多都写不好字,更不要说写得美观;还有作文,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很多学生不知道表达什么,怎样表达。因此,让学生多读、多背,还要多练。训练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随意让学生听说读写以打发时间的模糊训练;二是教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的被动训练;三是教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训练过程,并在该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的自觉训练。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春风化雨的效果,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与课堂环境中的积极训练,反对机械无效的训练。

三、重视教师讲解

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旺盛的活力,使传统语文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少教师也认为语文课堂上应该少讲或不讲,尽量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让学生自觉探究,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误区――似乎学语文很容易。我认为,在学生自主研讨发表看法时,教师应该给予精要的点拨和适时的引导,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深入,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没有老师的精要品析,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教师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八年级写节日风俗、艺人轶事、商贩吆喝的几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风格各异的民俗风情图画,教师就要给学生详细讲解:《云南的歌会》从民俗艺术的角度,解读文化内涵,读风貌,解风情;《端午的鸭蛋》从节日风俗一隅,诠释文化情怀,品语言,看文化;《吆喝》则可定位为从市井风情的一角,看文化精神,读民生,知境界。启发学生透过民俗文化形式体味文化精髓,引领他们从文本走向生活。

四、注重积累

积累,需要读、背和反复练习,带有强制意味,这与课改精神似乎相矛盾。这种理解上的偏差,让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积累不敢理直气壮。试想,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学生的基础如何能扎实,语文素养如何得到提高?文言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距离我们年代较远,一些文言字词含义随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变化,学生更加不易理解。如文言中“江”与“河”,学生如果识记了这两个文言实词的含义,就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当这些文言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教学《论语十则》《塞翁失马》,让学生熟读并背下来;教学《出师表》《醉翁亭记》,因篇幅较长,可鼓励基础好的学生背,其他学生读熟。文言语法、句式等,不要过多涉及,让学生能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大意即可。

五、注重实践

篇8

【关键词】 学科 整合 渗透 促进

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方位地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使学生每个方面都得到主动和谐发展。在改革实施过程不仅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更要求教师不断创新,不断反思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课程改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之一,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南,传统的分科课程容易导致学科与学科的割裂,限制学生的视野,束缚学生的思维广度。新课标打破单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体现各学科课程的相互融合。今天我们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分关注学科,强调学科本位论,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手段无法实施,引起学生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针对这一现状,我进行一些探索、研究。

 1.教师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

 狭义的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即“课本”或“教科书”及相关辅导资料;广义的教材是教师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只是实施课程的媒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审视教材。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任何教学资源都应该进行反思、设计、开发,走出“唯教科书”的定式,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开发、利用能力将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质量。我们的一些教师还在带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进教室上课,很少主动开发教学资源,没有注意到学科间教学资源的相互渗透。语文课还是用写生字、背诵、划词语、分段、写中心思想;数学课还是用讲解知识、概念、做题练习的传统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轻视了学生的需要,致使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怎样才能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学科间内容?

 1.1 对教材的处理挖掘

 对教材的处理原则是“变活课堂”。教师在教材处理挖掘过程中,要优先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考虑制作成本较低的教学资源;优先选择能使课堂变得生动,富有活力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在设计中除了语言、文字,还要注意充分利用例子事物事实、事物、材料、故事来表达思想、观点,帮助学生掌握概念。让学生能主动寻找教学目标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能对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单纯考虑学科独立。语文科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数学科可以用石头、树枝及农村特有的农具、农作物进行教学。无论什么学科只要是能唤醒和引发学生潜能和需要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利用和开发。

 1.2 注意学科内容的联系

 教师在熟悉和掌握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恰当地处理好教材重、难点;前后联系,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注意学科的系统性,还要注意学科间相关内容的联系。在一年级查字典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三位数;在低年级数学课中,要引导学生说出情景图所反映的条件问题,积极培养学生说、读能力。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材内容,我们都可以进行整合、渗透。

 2.语、数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于“水尝无华,相荡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在活动中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论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力求各学科与相关学科相互融洽。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才能使“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得以开展实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们把你所教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

 2.1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

 语文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听、说、读、写”知识能力,还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渗透什么”和“怎么渗透”,就是要以教材为主要依据,依托教材,定向延伸。在识字书写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在《菜园里》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蔬菜,认识蔬菜,开展蔬菜展示会。在《数学诗》的教学中,让学生探究数字在诗中的作用,使学生获取其它相关知识。通过依托教材,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采用灵活的形式,融合对学生的热爱祖国、感恩思想、民俗文化等各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情操、情感、思维心智多方面得到发展和熏陶。

 2.2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

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少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连的情景。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教师还在“讲解式教学”——讲解知识、概念、学生做千百道题;在课堂上,学生的探究、讨论、合作学习几乎成了形式,学生无话可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嫩芽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忽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师首先要有数学阅读意识,让学生在预读后及时交流,使学生能用完整、准确的文字语言、符合语言、图形语言讲述思维过程,描述数学问题。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说话机会。营造“说”的氛围,精心设计以学生“说”为主的教法,变换“说”的形式,让学生享受“说”的乐趣,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数学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重视数学阅读。读情景图,借鉴语文阅读中找主干,缩句的方法,精简出数学知识或问题的精髓,进而运用逻辑思维推理出知识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说”的兴趣,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焕发活力。

篇9

【关键词】音乐教学 教学模式 参与意识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影响了音乐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了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寻求更佳的音乐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教学模式的改变绝不是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的简单改变,而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当务之急,音乐教师应当着手改变观念,探索确定优化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音乐教学模式做出新的定位。

一、在感受音乐中学会歌唱,在歌唱中体会音乐

在唱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听教师范唱或听赏录音――再学唱歌谱――然后学唱歌词――最后艺术处理。这种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是“使学生们的认谱视唱能力得到提高”。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发现探索、学生的实践与创造全然被漠视。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受学生欢迎,也抑制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学习效率。

因此,我开始努力探索歌曲自主学习模式,淡化识谱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歌曲。例如,我在研究《天山风情》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内容之一的乌孜别克民歌《一杯酒》的歌唱教学,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性范唱。我用歌词中有代表性的一句欢呼语“别比雅拉”,把学生带入了乌孜别克人待客的场景中来。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乌孜别克民歌的民族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避开视唱,采用了直接唱词的方法。

第二环节――趣味性对唱。针对《一杯酒》曲式结构中一、二乐句旋律相同,只有歌词不同的特点,我想到了让“客人”模仿第一乐句的旋律与“主人”对唱的方法。

第三环节――准确性视唱。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学曲谱,通过划拍视唱、看谱唱词两个有效的步骤,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这样,由听赏到唱词到视谱,有教师面对面声情并茂的示范,有学生认真投入地配合。学生会很快把握住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情绪,直接唱词也没有任何障碍,两三遍就基本唱会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促进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创作的欲望,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出新

学生喜欢舞蹈,也喜欢参与。在参与活动中,教师提供多种参与情景、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和机会,展开形象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创作。在创作、表演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有时应学生的要求伴奏,有时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观看、创作、表演、评价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化体验,其个性、创造性得到了整体展示,从感知美、表现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

我在《天山风情》的教学设计时,反复研究,《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被誉为“歌舞民族”,它的手鼓和舞蹈是分不开的。于是,我决定从手鼓引入。当课件上出示维吾尔族小伙子手鼓表演的画面时,伴着手鼓欢快悦耳的节奏,我适时地启发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维族小伙敲手鼓时的活泼、神气。学生的兴趣上来了,模仿得很精彩、很投入。我用一句“亚克西!”,鼓励敲手鼓的“小巴郎”,课堂气氛妙趣横生。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了解天山鲜明的地域特色,了解新疆多彩的民俗文化,我首先做舞蹈示范,然后让学生先回答出:刚才老师表演的舞蹈中有哪些“掀”的动作呢?随之,我一边为表演正确的学生戴上新疆帽,一边讲解维吾尔族女性为什么喜欢配戴艳丽或洁白的头巾,一来可以遮挡风沙,二来用做装饰和表演,所以就有了“掀起你的盖头来”……

事实证明,这种多渠道的参与(唱歌、律动、表演、创造等),是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它真正提高了学生感受舞蹈――表现舞蹈――创作舞蹈的愿望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需要这种教学模式。

三、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参与意识,在参与中增强音乐的感受力与理解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更是一门情感艺术。一首好听的乐曲需要听者的共鸣。那么,我们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益的引导,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呢?在以往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会运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先是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接着直接点明欣赏曲目,然后,播放录音,步入赏析环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着固有的这套陈旧的教学模式。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音乐教师,我意识到必须重新端正教学态度,审时度势地对音乐欣赏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形式等作出新的调整,特别是对导入作品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在研究《天山风情》一课中,对欣赏作品哈萨克民歌《玛依拉》做了认真分析和巧妙的设计。当教材内容触及到听赏女声独唱《玛依拉》时,我的课件中只有一幅哈萨克的风景图,没有任何作品题目,没有任何“玛依拉”的字样。音乐开始之前,我让学生置身于游牧民族的氛围中,给学生创造了参与竟猜的情趣。

我是这样导入的:这次老师采风一到新疆,就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叫什么名字呢?别着急,老师带回了她动听的歌声。看谁最用心,听出她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爱好?”“哎,老师还带回了玛依拉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啊?请猜猜看:这四幅照片中,哪一位是玛依拉?猜对了,老师还有奖励呦!”

就这样,我用巧妙的设计把学生带入了哈萨克,认识了“玛依拉”。实践证明,不过多地先入为主,而是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从而更深入地走进音乐、感受音乐――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无论在哪一所学校授课,都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篇1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对语文学科作用的最新、最高的认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加强人文性渗透。这样,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必将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熏陶。

关键词:语文;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思考

一、增加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

新教材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重视积累、感悟的熏陶,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个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教师的课堂,其吸引力可以让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翱翔,教师要把语文课上成具有趣味,充满人性之美,能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就必须增加语文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自修中提高其文学素养。语文教材逐步改革之中所选的篇目越来越重视文采,充满艺术魅力,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甚至冷漠对学生的文采培养。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教材外的名著精选,见多识广,“润物无声”,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铸成审美的心灵。

二、教学中教师要饱含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是以激感为诱发因素的。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情感丰富、易变、善外露,正确的情感引导会使其兴趣盎然,对学习、对课堂、对生活充满热爱,并且满怀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情感因素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教师要掌握儿童的情感规律,尊重学生的选择,调节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情感最佳融合境界。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渗透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在导入中激情,在训练中冶情,在活动中陶情,在交流中动情,在整个学习中付诸真情,学生的情感会在一种乐学的情景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升华。对于语文这门具有丰富知识和情感的学科来说,老师丰富的情感能要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教师既要注重给学生传授多少东西,也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验,把我们作品当中的情感无形中给学生以熏陶,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的体会、体验根本不是我们教师所能预料得到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学生不只是一个优秀的听众,也是一个优秀的读者,优秀的读者自然会赏析作品,自然会有不同的哈姆雷特。老师的情感能传递作品中真善美的信息,引导学生领悟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三、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

苏霍母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要真正走进这个世界,就必须弘扬学生主体,以生为本,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非领导者。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还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说前人没说过的话,敢于向书本的提出挑战,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积极的争论,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教师作为设计者,不是为自己设计,而是为学生设计。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要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地位。多设计一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充分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在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净化、个性得以张扬,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

四、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学科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它并非孤芳自赏,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社会的方方面面,他可能接触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在语言文字、文学之外还蕴涵着深厚的历史、艺术、民俗文化等内容,体现着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体现出浓浓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充满情感、体验的课堂,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更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性的课堂,教师绝不能目光只局限于语文学科,要树立“大语文”观,如学习课文《悯农》,作为古诗教学来讲,首先是要字词句的落实,理清文章的思路。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爱惜粮食”这种节约思想。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内容,通过合作分析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学生甚至得出爱惜粮食,利国利民,是对劳动者的尊重等课文以外的结论,,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与生活实际谈看法。在这堂语文课中,学生能总结文章主旨,而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人文教育,也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课文中蕴涵的充分的人文内容,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