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生物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马超 蒋一婷 徐桂娟 郑彩霞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一主两翼,两渠相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素质养成”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为两翼,以第1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第1课堂与第2课堂2个渠道的融合,以及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3个层次为一体。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每年招生2个班,在校生人数维持在每年260人左右;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专业招生质量逐渐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了招生录取分数位居全校前3名和95%以上的就业率。但是,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增加所培养专业人才的竞争力,仍应成为生物技术专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笔者在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进一步明确、细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的比较优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2]。加强办学特色建设是林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大学的学科建设是大学工作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因素,建设特色学科是林业高等院校加强办学特色建设的关键;而建设有林业特色的学科就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抢占学科制高点,注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3]。目前,全国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几百所,如果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缺乏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侧重点,那么所培养的毕业生就难以在众多的相同的专业人才中占得就业先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以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为主,另外还设置了一些专业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基本上是全国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遍采用的模式,没有体现出林业行业高校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同时,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与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相比,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等方面,均大同小异,差异不超过15%。因此,建设体现林业行业特色和专业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应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林木花卉良种繁育研究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地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同时还拥有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以及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和细胞生物学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可见,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具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并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经验。因此,把“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能够充分反映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特色和行业特色。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生物技术专业细分为“林地资源培育”和“林地资源开发与利用”2个专业方向,其中“林地资源培育”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遗传育种相关的课程为主,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培育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林地食用和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为主,如开设药用植物学、天然产物化学、生物药剂学、生物药物学、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药物分析化学等,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再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开设选修课程,并尽可能使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系统化,切实体现行业特色,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例如,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体系,其系统地开设了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制药、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新药研发概论、药物遗传学、药事管理学、药学文献检索、药用微生物学等30多门与药学相关的选修课,充分体现了其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药学”特色。
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重点课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4部分。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依据教育部的生物技术专业规范而设定的,各个高校基本大同小异,所以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成为体现专业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由于没有确立明确的特色培养方向,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度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且不断地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希望课程体系能够涵盖本科毕业生就业、考研可能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例如,由于生物制药领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所以为学生开设了生物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分析技术、药政学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参考药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对“如何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知识背景相融合”“如何体现出与药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区别”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显然,单纯地开设生物制药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完全照搬药学院等其他院校相同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不可取的,也无法体现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目前,林业系统,尤其是林业基层单位,对林地药用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巨大,尤其缺乏具有林业知识背景、熟悉林地药用资源、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制药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生物制药技术方面的课程,如生物技术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等课程,与“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与生物制药技术相结合,才能使生物制药技术落到实处,并使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充分体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除了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之外,还要突出重点课程。选修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而思考和创新的空间被压缩。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大学3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学时就达414学时,再加上选修课的学时,总学时可达500学时。这意味着1个学期的开课数量超过10门,学生每天至少要进行6学时的课程学习,由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所开课程往往存在内容重复或相互重叠的现象。例如,生物制药课程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课程就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基因工程课程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细胞工程课程与细胞生物学课程之间也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因此,笔者建议,要精简课程体系,协调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突出重点课程和课程重点内容,强调课程特色,以降低课时总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供空间和创造条件。
加强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衔接为了强调化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对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规范》对这类课程的修读学分做了硬性规定,如化学类课程不少于13学分,数学、物理不少于8学分,计算机类不少于6学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基础学科尤其是化学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例如,北京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20学分的化学类课程(含实验)、8学分的数学类课程;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4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2学分的数学类课程。而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8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1.5学分的数学类课程,且学生修读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全部学分需达到37.5分,占全部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4%。这使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大学第1、2学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程学习了。但是,遗憾的是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似乎正成为专业课程改革的死角。由于这部分课程均由理学院等外院教师负责讲授,而授课教师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需求缺乏了解,教学内容大多拘泥于讲“试题”和“公式推导”,侧重于推理、原理讲解和逻辑分析,缺乏案例分析和应用,更缺乏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课程(共计11.5学分),学习时间分别安排在3个学期,但最后的结果是当在专业试验课程中面对简单的试验数据时,却鲜有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统计学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t检验和F检验都不知如何运用。因此,笔者认为,生物技术专业应该加强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改革,特别是要加强这些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优化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布局由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修读学分占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所以很多高校将这2类课程放在大学第1、2学年集中开设,而把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大学第3、4学年。然而,在大学第3、4学年,学生面临着来自考研、出国深造、英语等级考试以及就业、毕业设计和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压力,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因此,笔者建议,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要打破目前的这种条块化课程分配格局,将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当分散安排在大学的4个学年里;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专业引导性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的第1学年,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第2学年;同时将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其他选修课之前。这样,学生既可以尽早接触专业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可以提高学习基础课程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第3学年专业课学习的压力,提高对专业知识尤其是其他选修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此外,在课程安排的细节上,应该认真考虑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例如,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就有些不妥,应予以适当调整。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工程类课程的“工”科内容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以理科为主、工科为辅的理工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工程类必修课以及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制药等选修课程。然而从课程教学大纲来看,这些课程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适当搭配了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但几乎没有工科方面的教学内容。这势必造成学生对生产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在中试和生产车间实际操作环节中缺乏相应的生产设备维护、维修的基本知识。因此,笔者建议,对现有的工程类课程,要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工艺学、设备、化工原理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讲授比例;同时开设1~2门工科类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工科基础知识。
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规范学术道德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因此,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科研素质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现在,很多课程的考核均采用撰写论文或者综述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如何查阅文献、引用文献、撰写论文,有些学生到毕业都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在很多学生头脑里,撰写论文似乎就是百度、谷歌搜索外加复制、粘贴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不是全文照搬,经过适当拼凑加工就不算论文抄袭,更谈不上对论文所引用、参考的文献进行认真的选择和甄别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入校之初,高校就应该开设“文献检索”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中英文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文献的引用规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专业规范和学术道德。例如,浙江大学开设的“生物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复旦大学开设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都颇有实用价值,值得借鉴。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查阅文献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为此,笔者建议,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可以尝试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生物统计、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集合为一个模块,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在大学第2学年开设。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学术道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并、联合办学、共建等已成为高校体制改革的主题。过去条块分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在被条块结合的体制所取代,高等教育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林业行业性高校,做好行业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工作将有利于丰富林业高等院校的内涵、增强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力、提高林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4]。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2006级)考研率达41.82%、就业率达94.55%,应该说又是成绩卓著的一年。但是,挑战依然存在,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加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仍不容忽视。通过明确、细化专业培养特色,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布局,加强课程间的衔接,适度调整理科、工科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学术道德的规范,可以使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为科学、特色更为突出;可以进一步突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的专业特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为我国林业领域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实践技能的林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篇2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应用
合肥学院是一所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是我校本着“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1]重点发展的系部之一。生物化学是我系承担的省级精品课程,为配合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生物化学实验室建有多媒体设施。我们作为2007年到合肥学院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三年内参与了生物技术专业和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以下心得。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中的分子和化学反应的学科,也可以说是主要用化学的原理和语言在分子水平解释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2]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定理都是通过前人一系列的科学实验逐渐发现并确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本中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单纯地通过板书和挂图的方式不能很直观的向学生展现出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把最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向学生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
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并不意味着仅仅将讲义上的内容逐条拷贝到课件上,照本宣科。如果单纯这样做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板书而已,从以前的“人灌”到“机灌”,起不到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4]学生往往还会因为课件的内容太多,目不暇接,精力分散,造成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下降。利用多媒体技术,就是要通过课件这个工作平台来充分地运用各种数码科技为实验教学服务,并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
2.应用多媒体设备服务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我系为鼓励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应用于实验教学中,给实验室配备了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利用这些设备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这个实验为例。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即使两名教师同时向学生讲授分光光度计的用法,每个分组二十人左右,只有教师周围的四五个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操作过程。而后面的学生并不能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教师反复地进行教授。利用数码摄像机可以预先将仪器操作过程拍摄下来,并通过“会声会影”等视频编辑软件剪辑编译,在重要的操作步骤和节点处可以加上文字注释说明强调或者通过调整播放速度用慢动作播放。学生通过大屏幕投影观看实验操作视频,能准确掌握仪器的使用步骤。在生化实验教学中,微量取液器的使用,索式提取器的组装,电泳仪的操作等都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进行。
扫描仪可以将参考书籍上的重要资料和图片扫描下来,通过Firework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应用于课件当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实验报告当中的问题和错误扫描下来,下次实验课前对其问题和错误进行点评。
介绍仪器设备的外形面板、观察实验现象,以及指导提取过程中,称量、研磨、过滤、定容、移液、离心等步骤的正确操作,借助数码照相机呈现图像是最佳的表现形式。[5]同时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指导过程当中,运用照相机还可以起到监督取证的作用,将学生不正确不规范的操作动作拍下来,在下节实验课前进行讲评纠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出现的异常的实验现象也可以记录下来,以引导学生课后分析思考。
通过多媒体动画来解释比较复杂的实验原理,有的生化实验原理比较复杂,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实验中关于浓缩胶和分离胶的具体作用,加入了示踪剂的血清是如何分离的,学生单纯从实验讲义中很难理解实验原理。而通过多媒体动画,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实验原理。多媒体动画还可以用于展示仪器的运作原理,等等。[5]
3.利用现有条件与学生的沟通互动
上面所提到的课件和实验操作视频等也可以在实验开始前通过网络上传到学校建立的Blackboard网络供学生观看预习之用。我系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拥有电脑的比例还不是很高,不到10%,能上网对上课内容预习的学生不多;但是据了解,拥有MP4或带有MP4功能手机的学生比例较高,达到50%―60%的比例。现在的MP4除了视频观看以外,还常常具有阅读PDF电子书等功能。这样我们可以将仪器的操作视频转换为MP4格式给学生观看,还可以将课件或者课外资料等通过软件转化为PDF格式的电子文档供学生阅读学习。在实验教学结束后,还可以通过QQ群和飞信等手段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对学生在实验当中碰到的问题答疑。
4.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科方面的基础学科,而实验教学同时又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学科方面也要求高度重视实验操作基本功。所以青年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与时俱进,[6]利用多媒体手段想法设法提高教学水平。结合生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也应当进行前瞻性的建设。如建立实验室网页等,通过实验室网页可以建立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的方式来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进行辅助。由于实验教学课时的限制,很多试剂的配制和仪器的操作过程都是由实验老师代劳,学生并没有充分参与进去。虚拟实验室的设想是将实验室中大部分常用的实验仪器的操作视频拍摄编译上传,操作的标准步骤上传,将实验讲义上传,学生可以通过点击链接而学习实验试剂的配制准备过程,实验仪器的标准操作,并可以下载保存。学生可以利用虚拟实验这个平台来学习各项技能,并且通过这一平台对其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实验设计提供帮助。[7]虚拟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在讲义要求以外的实验,并可以节约大量的试剂和实验仪器损耗。这也是未来实验发展的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研究符合教学规律的课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与学生沟通互动,并积极进行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良庆,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9-80.
[2]王希成.生物化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彭帆,肖方详,王艳林.多媒体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J].健康研究,2009,(6):236-237.
[4]范桂林,罗小丽.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J].科技资讯,2006,(33):70.
[5]沈剑敏.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的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79-81.
[6]高涵.青年教师如何做好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J].齐齐哈尔医学院院报,2006,(7):862.
篇3
以新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让学生全面发展,照顾学生的全体,提优补差,使班级学生数学技能和思维均衡发展,为创造和谐班级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高,数学思维能力强,学习成绩较好,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经常不完成作业,成绩不好。主要有下列同学:马妍妍、崔文杰、孔新宇等几位同学,教师必须更加努力,必须树信心,争取时间,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改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快步提高成绩。
三、转化目标
1、加强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实效性。
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努力探索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新路子。
4、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辅导措施:
1、实施培优补缺工作,采用结对子,一帮一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后进生,齐头并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不救措施,作业采用面批形式为主。
3、爱护学生,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引导为主。
篇4
关键字:板书设计;优化;化学教学;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5–0013–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有效化学课堂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然而在现代教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深入,板书功能呈现出越来越弱化的趋势,教室内黑板形同虚设,无人问津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创造出一个声情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媒介。那么,板书的功能真的完全可以被多媒体教学方式取代吗?板书真的要淡出化学课堂了吗?
笔者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板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仍是讲述过程中经常伴随的行为,它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功能和强大的生命力。和多媒体课件一样,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对于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它始终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
1 板书的功能
1.1 提供学习内容的视觉通道信息
课堂上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的,但听觉并不是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唯一通道。特别是化学课,教师更应利用实验仪器、动画和视频等视觉信息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通过声音和视觉等不同信息的刺激和相互印证,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而板书正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一种有效而又方便的视觉呈现方式。可能有的教师要说,具有逼真影像和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不是更具有优势吗?其实不然。研究结果表明,直观图像等视觉材料与学习效率之间不是直线而是倒U形曲线的关系,所以中等程度的逼真度才是最佳的。这是因为高度逼真的视觉材料中包含了过多的细节,许多无关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他们对有关信息的学习[1]。所以使用视觉材料要依据教学要求,放大所学部分,用色彩突出所要观察的部位。而传统的板书恰好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板书这一传统、有效、简便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育技术统治的时代,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1.2 构建思维导图,动态展现学习过程
好的板书是知识的提炼和浓缩,是教学内容的导读图,是知识重难点的显示屏。因此板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要点和结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脚手架,是所学知识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所在。好的板书就是学生今后构建认知结构的模板。因此,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建构。
1.3 给记忆所学知识提供线索
精心设计的板书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精简化、结构化,有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功能。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为了使知识在头脑中得以长期保存,学习者必须将所学的信息转换为便于储存的代码,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编码。而教师的板书过程恰恰就是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编码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分类整理,找出共同之处、发现各部分之间层次关系的过程,是学生回忆学习内容的良好线索。
2 板书设计策略与实践
2.1 抽象数学建模,关注过程与方法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2]。可见,过程与方法是三大课程目标维度之一,体现这一维度的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贯穿在化学学习内容之中。在化学学习中要求学生学习一些主要的科学方法,如“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2]”这一课程目标落实到板书设计中,要求板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总结自己学习的过程,总结由已知到未知的转移活动过程,总结由认识到实践、由记忆到理解的转化活动过程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获得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设计“硫和硫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板书(如图1),以学生复习并写出常见的含硫元素的物质开始(对其进行归类,说明归类依据,建立了“隐形”的二维坐标图)。从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然后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等方式,整理归纳出了硫和硫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并通过二维坐标图“显性”的展示出来(即实现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同价态运用复分解反应及化合反应规律思考,不同价态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思考),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其实整堂课板书的过程就是揭示和组织学习的动态过程,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在落实知识、体验学习过程的同时也使学生获得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图1 板书设计:硫和硫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显然,这样的板书设计引导了整节课的课堂教学,通过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建立新知识的教学处理方法,不仅充分运用了已经建立的有关概念、相关知识,而且非常自然地更新了这些重要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概念建立的过程简约,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2.2 建构思维导图,关注学习方式转变
有效教学强调课堂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从备课开始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学生知识构建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见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最显著的基本特征。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巴赞于1970年提出的,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的板书设计,就是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加以归纳整理,把知识点构建成系统的知识模块,以简捷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板书设计能帮助学生在目标明确、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情境下进行有序、高效的学习。
如设计“弱电解质的电离”的板书(如图2),以电离平衡为核心,以电离平衡常数为重点,以研究对象,平衡标志,移动方向为线索,层层剖析,构建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这样的板书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师的每一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极大地提高了理解、记忆能力和元认知水平。
图2 板书设计:弱电解质的电离
2.3 强调图表和文字结合,关注知识生成
表格式的板书就是把一些教学内容设计成表格,边讲解边填入关键性词语,或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填入合适的词语,这种板书方式条目清楚,对比强烈,便于比较和归纳;图示式的板书就是将教学内容或分析过程设计成简图、示意图或函数图象形式的板书。如一些实验过程、解题思路、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或质量变化等,都可以用图示式板书,其优点就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能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维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问题。线索式的板书即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教材内容,并按先后顺序呈现出来。该板书适用于概念、公式、定理等要点的提示,并将其内涵和外延的要点也作出相应归纳。这种形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能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和概括能力。词语式的板书言简意赅,能有效引导识记。但若能够图表文字并重,综合不同形式的板书,优势互补,能有效地促进新知识的形成。
如设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的板书(如图3),用线索式板书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用表格式板书记录外界因素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构(如表1);用图示式板书直观地画出正、逆反应速率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的情况,在理清外因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基础上,从本质上揭示了平衡移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最后用词语式板书总结平衡移动原因、理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引导学生强化记忆。这样的板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顺着学生的认知发展脉络整合知识的逻辑线索,意在复习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新知识的生成[3]。
图3 板书设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3 结束语
笔者撰写本文,意在抛砖引玉,重在强调和突出板书的重要性及其彰显的无穷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反复雕琢,不断实践,使每一份板书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刘衍玲,吴明霞.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0.
篇5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出色完成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特选拔学科基础扎实、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超群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而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学校增光。
二、辅导对象:刘振国 鞠晓辉 孔祥洁 吕杰 郭玉鹏
鞠 敏 明腾飞 明成龙 王杰 张艳芳
三、情况分析
在智力、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相对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好学生,也被称为优生。由于这些学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优生在年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却颇大,抓好对他们的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有很大作用,这些学生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工作无疑会对班级工作局面的好坏产生很大影响。优生比“差生”学习成绩好,常常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他们的优越感与日俱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优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却忽视对优生的心理障碍的疏导
四、具体措施
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3.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4.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5、教师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要完成一本课外书习题
6.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篇6
一、制定有关学困生工作计划。
本学期以“提高合格率,优秀率,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目的,根据本年级本学期的所有知识点,制定《五年级数学(下册)学困生研究单元任务表》,并且在每单元的教学前,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制定《单元知识的计划与实施表》,这样不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且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实际错误的收集与处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及时填写好典型学困生个人档案,从学困生的成因入手,找出相应的转化策略,使转化措施更有针对性。
三、 定期做好家访工作,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四、继续以“计算教学”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计算是数学的根本,在数学教学中继续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为突破口,辅导学困生注意从计算的方法处着手,通过多种形式去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从会算慢慢过渡到正确、有一定速度的计算,同时,让学困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困生计算能力及数学学习成绩的目标。
五、多方帮教,共同进步。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将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继续采用生教生、师教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家庭辅导等帮扶方法,使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教中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六、利用每周课余时间的“帮扶”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
每周的课余时间不固定,我将见缝插针地安排对学困生的帮扶活动,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七、改变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
课堂上将继续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在作业批改时,将会继续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测试后将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不断的对学困生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八、继续做好各知识点的错题收集与原因分析工作,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篇7
一、创业背景
由于资金有限,所以选择了开网上服装店,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的资金用于其他的投入,并且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扩大,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追求个性,追求时尚,他们希望通过服饰来彰显自已的气质与魅力.正是由于这些,网上的交易金额才会__的如此迅速.而我们选择了女性的服饰,因为女性是最爱美的人群,所以服饰对于女性永远不会被淘汰.
据有关资料显示,就淘宝网而言,目前其以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在20__年时,其用户才为1.7亿.仅仅是_年的发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可见,中国网络购物已经迎来了它的春天,它的发展前景将是一片的光明.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在开网店方面具有很多优势:
第一,我们的业余时间较为充足;
第二,我们对于网络很熟悉;
第三,我们对于外界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并且近几年来,一些c2c网站发展迅速,他们为很多的人提供了一个免费网店平台,这在__些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所以,网上开店是大学生创业的一条捷径.
二、服装店介绍
1、服装店服务宗旨
打造诚信商品,在诚信中追求自我发展
现在的网店越来越多,竞争力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以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除了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之外,还要始终保持着“顾客是上帝”的态度,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的买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有独有的优势,在众多的网店中能够为佼佼者,为以后自已的发展奠定一些基础.
2、服装店的目标
客户满意了,我们才能放心.我们会随着商品的交易的次数的增多为自已积累起一定的信用度,树立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因为只有当信用度提高后,网店的浏览量才会上涨,才会有更多的人光顾本店,在网店的信用度提高以后,我们会增加一些新的商品款式并增加它的数量,但是这都是在确保商品的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
三、信息收集
1、信息的主要来源
(1)个人来源:通过周围的朋友与同学、亲友等的关系来获取信息;
(2)商业来源:通过一些商品的展览会,商业广告来获取有关的信息;
(3)经验来源:通过消费者使用商品的评价来获得信息.
2、信息的收集过程
(1)问卷调查法
把一些对服装的新的想法或者需求做成问卷,调查人们的心理需求;
(2)人员访问法
通过直接访问周围的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进行信息的收集;
四、经营环境与客户分析
1、行业的分析
网上购物发展迅速,只要你提供诚信服务,那么商店的诚信度自然就会增加,浏览的次数自然就会增加;
网上开店具有着不需要店面的优势,这样就节省了一部分资金,可以把这部分资金用于提高商品的质量之上,这样定能比同样款式的其他商家具有优势;另外网购的人员的年龄段分布的范围较广,地域范围也较广,这样网店就比具体的实体店拥有优势,它省去了人们的不少时间.而且网上购物有时候会有团购,所以很多人都会因为团购的便宜而去参加团购,继而促进消费,所以网上的店铺从__种程度上讲是比较具有优势的.
2、市场调查
商品的价格与销量与其是否是必需品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生活服饰,它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而大部分喜欢购买服饰的都是些比较年轻的人群,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们往往会选择网上购物,这样既保证了时间又保证买到了商品.但是对于服装的价位我们要要求的合理,必须在人们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同样服饰的一切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要想具有竞争力,必须增加自已的诚信度,让人们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好的商品.
3、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中国的网民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中国的网络购物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竞争不断地增大,但是机遇也是并存的,所以开网店创业的潜力还是巨大的.
4、客户分析
大部分的网购用户是学生和一些年轻的工作人士.同时不同的消费水平的人群,其购买的商品的类别和价位都是不同的.但是从服装的成交额来看,经营服饰还是比较占据优势的.但是其中年轻和中年的服饰占据交易服饰的大部分比例.所以对于网店中的服饰我们可以让它们的比例增大一些.
五、经营策略
1、管理者与任务
网上开店的初期,由于资金规模较小,网店信用度较低,所以一开始要由自已和两三个朋友一起经营,以便更加有力的商量策略,当随着交易量上涨后,店的信用度上涨以后,我们就有了盈利,此时我们要扩大规模,因此就寻找合作伙伴.
2、营销策略分析
(1)服装的质量策略
商品的交易一定要保证质量,只有当买家拿到商品,看到商品的质量过关之后,才会给你的信用度进行评价,只有质量好了,才会有更多的买家前来购买你的商品.这样才有可能扩大自已的商品规模,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品牌策略
很多人都会相信拥有品牌的衣服,所以要用心打造自已服装的品牌,给自已的店铺起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并制作自已的明信片,每次给用户发货都寄出自已的名片,并且拥有自已的服装饰品袋;做好细节,让每一个环节都正确无误,尽量减少因失误而造成有损自已店里的事情,只有保证商品的无误,那么总会有一天店会成为品牌店的.
(3)促销策略
拽住用户的心理,时不时进行促销,本着薄利多销的策略去经营.或者买家买了商品以后,送出一些小礼品,那么买家会非常高兴的,评价自然不低,自然信誉度就会上来.
(4)宣传策略
可以让自已的朋友多为自已的店铺进行宣传,发一些传单,在卖出的商品上使用专有的服装袋,印上自已的店名以及宗旨,无形中给买家加深印象.
六、价格定位
对于自已刚刚成立的小店铺来说,竞争力相比其他的店铺是比较小的,但是可以把商品的价格定得较低一些.
一般的店铺通常的定价方法有三种:成本定价法、市场定价法、心理定价法.每一种的定价都有一定的道理:成本定价法,它是一种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方法,按照产品成本加一定的利润定价;市场定价法,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参照进行定价;而心理定价法即根据顾客能够接受的最高价位进行定价,它抛开成本,赚取它所能够赚取的最高利润.
在成本定价时必须按照行业的利润分配规律定价.每一种的商品都有每个行业要赚取的利益.对于其中的市场竞争地位分为了四类:市场领导者(在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在同类产品的定价上走高价路线,略高于市场平均价),市场挑战者(市场领导者最大的对手和威胁,在定价上采取的是不让步、不服输、咬得紧、不松口的策略),市场跟随者(在领导者和挑战者背后,以模仿着称,其产品价格通常低于领导者和挑战者一个价格层级,接近于市场平均价),市场补缺者(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市场所稀缺或不足的,具有很强的差异化,专业性很强,目标市场较窄,用户对价格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
心里定价法则是根据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行为习惯,在零售价格中,用尾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声望定价策略及特价定价的策略进行定价的.其中的尾数定价适合一些非名牌的产品,它使消费者从心里感觉商品很便宜;整数定价策略适用于高档、名牌产品;声望定价策略主要适用于名牌企业、名牌商店和名牌产品,注意不要滥用,以免失去市场;特价定价策略则利用部分消费者追求廉价的心理,企业有意识地将价格定得低一些,达到打开销路或者是扩大销售的目的,此法也不适宜滥用,否则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只有对于竞争力比较大的商品才会用此法.
七、进货渠道
1)利用人际关系,寻找外贸尾单
我们平时所说的‘A货’,就是外贸公司一般生产的尾货,定单退货或是临时取消定单所造成的库存.还有象比较大的批发商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库存积压,有时甚至还会有名牌商品的积压呢.不过款式当然不会是最新的,但是它的名牌效应是还在的,所以寻找到好的商家余货,其实是很不错的货源.当然一般是很难找到这种货源的,这就需要你充分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寻找货源.
2)在__网站批发
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都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里,而且很多的买家也没有条件千里迢迢的跑到这几个批发市场.所以,在这个时候__做为一个网络批发的平台,充分的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为很多小地方的卖家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它不仅查找信息方便,也专门为小卖家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且起拍量很小.并且__推出‘诚信通’已经有4年时间了,一般,如果是诚信通会员是两年或是三年以上的,诚信通指数达到近百或是上百的都是比较值得信赖的,不过,这也只能作为一个叁考,具体还是要看沟通了.
3)网络代销
网络代销就是在网上展示商家给的产品图片,产品介绍等资料,向卖家收取定货资金,再给商家一定的资金,让他发货,然后代销者从中赚取其中的差额.对于不少网店新手和资金不多的网店主而言,代销是开网店的最好的进货渠道.它不用准备仓库,不用自己负责物流,商家会在收到定金和资料后给买家直接发货,所以也让大家省了邮寄的麻烦.并且还省去了给商品拍照,描写商品介绍的麻烦,通常从商家那拿到的商品图片一般都比较好,也更容易吸引买家.
4)厂家直接进货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厂家直接进货的方式,这样它可以保证正规有充足的货源,并且信用度高,如果长期合作的话,一般都能争取到产品调换.险或不怕压货,那就可以去找厂家进货.
5)清仓产品
因为商家急于处理,这类商品的价格通常是极低,如果你有对质量的识别能力并能把握住发展的趋势,可以用一个极低的价格买到商品,然而转到网上销售,利用地域或时间差获得足够的利润.
八、营销效果预测与分析
1、营业额收入
因为网店刚刚的起步,所以一建立信誉度和品牌知名度为主,以盈利为辅,所以只要保证基本收入即可,在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以后,我们就会按照店铺的经营类别来获取对应的销售额.
2、支付方式
网店主要是用支付宝担保交易的,也可以进行网上银行支付,后进行货到付款,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商店来说,货到付款的成本较大,并不能保证基本的利益,所以在初期的时候会少用.
3、订货方式
网店都是在线订购的.
4、送货方式
快递/送货上门/EMS等三种方式
九、成本预估
1、开始投资
网店的起步投资主要是淘宝消费者保障服务保证金、代销加盟费(或预存款)、宣传推广费用等,还要一定的流动资金用于物流配送等,所以大约需要4000元人民币.
2、第二期投资
由于品牌的信誉度增加了,所以我们对于网点进行了有关的扩充,所以这一价段,我们需要有较多的流动资金用于进货、发货等,还要聘请员工,大约需要20000人民币.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应用 作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生物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机会,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而且大幅度地降低了教师工作强度。
一、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生物活动中去。”生物作为一门高考学科,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图像、模型。传统教学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由于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学起来容易让人感到枯燥无味,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无疑给生物教学的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信心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的活动丰富了,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机会增多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顺应时展的。
二、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表述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加了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生物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生物,学好生物,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减缓思维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实现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现、发生过程,从而克服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还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维的困难,丰富学生的想象。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时,运用课件演示,利用它的直观性强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板书、讲解、操作这样传统的教学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多媒体计算机以其速度快、存贮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在生物课堂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三、在生物课堂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应防止走入误区
信息技术让生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境,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生物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从而不再局限于教师所讲,不再拘泥于课堂。但计算机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不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教育,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各有利弊,要合理取舍,否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1.不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板书、代替实验。
由于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且信息量大,因而受到不少老师的青睐。但在使用中也有些老师走进了以多媒体代替板书、代替思考、代替实验、代替学生活动的误区,成了电脑操作工和解说员。
我曾听过这样的课,课堂上老师从头到尾一字板书都没有,所有的东西都在多媒体课件中。这样的课看似容量很大,其实一下课,很多知识就会遗忘。就像著名学者朱正威教授说的那样:这样课留给学生的印象“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生物实验中,尽管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但是模拟实验并不能代替学生实验。只有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鲜活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才能获得实验技能和经验,遇到新情境下的实验才有可借鉴的经验,也才能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2.防止盲目追求多媒体课件外表的华丽。
许多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界面非常华丽,然而在华丽的外衣下面,却是教学理念和艺术的空洞,而且课件“打扮”得过分光鲜亮丽,却往往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他们看清问题的本质。其实课件的制作应该讲究界面清晰简单,操作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首位,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而不是其外在的形式美。
总之,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生物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医学生物化学在医学院校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医学教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也是基础医学中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与信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需要,而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各大高校中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多媒体技术可将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各种知识点,使生化课中许多抽象的内容被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教研室开展了多媒体教学,现将体会分析如下。
1 医学院校生化课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生物化学是当今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一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抽象而难理解,对于老师来说则是难于讲明白、讲透彻。21世纪的教学改革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传统的生化理论课授课形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教材内容为主,授课手段多采用板书和投影胶片以及挂图的形式,相对比较抽象、枯燥而单调,缺少趣味性以及真实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生动地向学生讲授每一节理论课,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理解。由此可见,摈弃以往不良的教学授课模式,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的教学系统是医学院校生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2 多媒体技术辅助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优越性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和遗传信息储存、传递与表达等内容,它具有理论性、逻辑性强及内容抽象、基本概念多等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很难将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讲得很透彻,因此本课程常被医学院校的学生称为最难学的“四大基础课”之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体现在:(1)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诱发学生的想象性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以往在讲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立体空间结构时最多有一个模型,而应用计算机特有的三维显示技术就可以很清晰地向学生反映出此空间结构的特点,让他们更容易理解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向学生动态地演示一些生化代谢过程,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复杂的生化反应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使得教与学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备课中增删教学内容变得非常方便,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机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老师在有限的课时中有较充分的时间对重、难点讲透彻,更多地介绍新知识和新进展,还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思考问题,讨论分析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老师来说运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可以促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3)多媒体的庞大知识信息储备能力和课件可以通过电脑网络资源共享的交流方式,使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得不再主要依靠课堂上的有限时间,使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结合。
3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辅导,提高学生求知欲
与传统授课相比,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内容丰富且信息量大,而学生已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课后背笔记的学习方法,这些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法,学生常常是有了听、忘了记或者是有了记、忘了听。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期间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除了在课堂讲授中多运用启发式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将自制的课件、自学指导以及试题等辅助教材挂上局域网,让学生自行下载后再来巩固课堂知识,自测和讨论,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获取知识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
在讲课过程中要以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为主,加强师生沟通,同时也要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灵活地结合板书进行授课。据调查还是有不少学生喜欢黑板教学,因为黑板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和教师间便于相互沟通交流,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采用这一特长,在文字表达简洁、重点突出的基础上将一些重点、难懂的内容通过黑板上的讲解反复巩固。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效果。
3.3 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篇10
近几年,教师不再以黑板和粉笔为武器进行“一讲到底”式的教学,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控制台,利用计算机、投影机、大屏幕和电视机,调用自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站点和智能双向闭路电视系统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然而,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是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
1.网络资源在教师备课中的作用
计算机和网络中蕴含的大量资源,为我们进行电子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这大大拓宽了传统的教材和教参的狭小范围,能让教师在互联网中不断获取最新的资源,从而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电子教案。通过这种对信息的不断加工和创新,教学设计质量、艺术水平和可操作性会不断地提高。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特别是那些优秀案例、得奖教案,让我们开阔眼界,拓展上课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信息整合,使教学环节都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地提高工作的成效。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如果只靠教师用语言进行讲授描述,难免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运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便快捷而又有效的好办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的学习状态,取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时候,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等来展示地球地质环境的变迁,以及各个时期的生物的进化与淘汰的过程,这不但使求知欲极强的中学生了解到了生物学的意义,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再如,《生物圈到细胞》一课开始时,先播放一段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神奇生命的诞生过程;在讲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可以播放一段《人与自然》的视频,展现动植物的千姿百态,特别是一些罕见的珍稀动植物,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会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信息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
3.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往往遇到难讲的内容,知识点琐碎抽象,与生活联系小,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毫无反应,结果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尴尬的情景可想而知。而我发现,如果在课堂上引用多媒体课件就会使难讲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4.多媒体能巧妙地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情境
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过程都是动态的,概念是抽象的,我们可以运用投影、实验、模型、图表等展现理论产生的典型事实,力求变抽象为具体。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对教材中难以观察的细微结构、生命现象和活动过程等进行信息处理,模拟或再现其真实情景,使其变得形象、直观,这既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知识提供了直观的材料,又可以使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够很好地达到目标。
二、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性、先进性和高效性,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以上优点,但在不断的运用和改进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科学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用板书的方式表达出来,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感知量,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如果省略板书,套用多媒体课件中的“板书”,则显得机械、呆板,而且屏幕上的内容一晃而过,没有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幻灯片的切换容易造成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学生不仅能理解整个动态过程,而且对这个知识点也能做出一个系统性的分析和概括。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