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展概论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技发展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微观世界 类比教学 改善策略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专小学教育二年级的学生,之前学过物理学、数学等相关知识,但理科知识的基础普遍较差,一大部分文科学生谈“理”色变,对理科类知识兴趣不浓厚。此外,该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理科不重要,理论知识不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学过程
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讲述微观世界的三个层次时,将三个层次比喻为三大家族:分子和原子家族、原子核家族、基本粒子家族。这三大家族的族谱是怎么样的呢?首先是认识分子和原子家族,通过讲名人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家族是如何“出名”的。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玻义耳的盐酸和紫罗兰的故事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科学成果;道尔顿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等科学家的故事,以此扩展学生的人知面。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了原子核,用阴极射线轰击氢,发现了带正电子的阳离子,将至命名为质子。通过讲述查德威克的故事讲述中子被发现的过程。由此引发学生的讨论:查德威克为什么能发现中子?他是靠什么成名的?学生得出一致的结论:他是靠善于分析、总结,善于反思、刻苦、坚持不懈而成名的。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成功得勤于付出,善于思考。
三、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该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这节课有以下三点可取之处:
(一)故事教学,浅显易懂
通过讲解科学家的生平趣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了解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再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故事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家的一些趣闻轶事,而且能引发学生思考“科学家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故事具体形象生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类比教学,深入浅出
将微观世界的层次类比为三大家族,讲原子核的组成部分,类比为爸爸和三个儿子。通过浅显易懂的类比,把复杂的物质基本结构类比为生活中常见的家族关系,不仅易于学生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物质组成结构的兴趣,为相关知识做好铺垫。类比教学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通过浅显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三)小组讨论教学,触类旁通
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科学家成功的秘诀”,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把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小组讨论的形式,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而且能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相互启发彼此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将科学家的精神发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虽然这节课存在一些的可取之处,同样,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教学之初,对该班学生学习《现代科技发展概论》这门学科时,已经具备的认知功能和一般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缺乏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言语、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没有做到全面细致的分析。通过讲故事、类比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情景,教师成了知识的传授者。由此发展下去,有可能发展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将被扼杀。
四、改善策略
(一)把握学生认知发展准备状态
首先,通过课间与学生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感知、记忆、思维、言语、智力等父母的发展水平,了解其对该学科的态度及相关的知识水平。其次,增强与班主任的交流与沟通,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及学生的学习氛围。再次,通过课前小测验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后,通过学生课堂的表现及参与程度,动态观察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以达到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认知发展准备状态。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育学派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形势。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他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儿童而制定。[1]
(三)促进师生、生生的良好互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平等的合作者。因此,首先,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其次,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小组成员去收集更多科学家的趣闻轶事,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做学生引导者。
参考文献:
[1]吴杰主,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篇2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普及推动着全球人类活动日益广泛、深入地交流和交融,这就必然构成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内容。但是,当我们面对全球化时,笔者以为不能只停留在重视文化个性这一点,包括纠缠不清的文化绝对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之争上。从当前国际文化竞争日益市场化中获得较大成功的文化行为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其中对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十分明显的充分研究和尊重。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格局中,还包括应当特别引起我们思考的但并不一定引起广为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全球化格局所带来的问题,并非只是经济一体化潮流中所相伴的不平等交流倾向所导致对文化多样化的危害;除此之外,还要警惕全球化格局中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倾向,这些几可导致文化崩溃的人文主义精神衰落。二是中国戏曲传统不仅仅是一整套高度发达的技能及其文化体系,而是还应当包涵该完整美学价值体系中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在追求戏曲“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不可丢失。
す丶词:全球化格局;中国戏曲;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J80-02文献标识码:Aお
Two Po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Xiqu Opera in Globalization
WANG Ren-yuan お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因为无论欢迎与否,全球化都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科技与经济而自然到来,并迅速地浸润与扩散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因为世界范围普遍的现代化追求与全球化密不可分。所有对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总是会不胫而走,总是会很自然地被所有不同国度、民族、地区、文化背景所吸收和运用,如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电脑、网络、条形码、集装箱……サ是问题在于,全球化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普及推动着全球人类活动日益广泛、深入地交流和交融,这就必然构成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内容。我们已经看到,全球化格局带来了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比如,文化霸权主义导致经济弱势国家和地区的边缘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日渐消融个性,消解经典,等等。因此,人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关注发生于不同层面的文化冲突,并越来越主动地认识和捍卫民族文化的价值,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格局,以至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サ是,当我们面对全球化时,我以为不能只停留在重视文化个性这一点,包括纠缠不清的文化绝对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之争上。固然,在日益频繁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特别需要平等的、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全球文化新秩序,但是还必须看到:从保护文化多样性角度说,越是民族的便越可能是国际的;但从文化的国际竞争角度看,越是能够激起人类普遍心理共鸣、符合普遍市场需求的,才越是国际的。这从当前国际文化竞争日益市场化中获得较大成功的文化行为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其中对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十分明显的充分研究和尊重。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很多。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格局中,还应当特别引起我们思考的但并不一定引起广为关注的两个问题。
篇3
1什么是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在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超小型化及微型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是由电路设计、工艺技术、检测技术、材料配置及物理组装等形成的技术体系。
2微电子技术的特征
微电子技术是在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之所以称之为“微电子”,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它是在微小的范畴内的一种先进技术,其特征是“四微”:
(1)它对信号的加工处理是在一种固体内的微觀电子运动中实现的;
(2)它的工作范围是固体的微米级甚至晶格级微区;
(3)对信号的传递交换只在极微小的尺度内进行;
(4)它的容积很大,可以把一个电子功能部件,甚至一个子系统集成在一个微型芯片上。总之,微电子技术是指在几乎肉眼看不见的范围内进行工作的一种独特而神奇的特种技术。
3微电子的发展趋势
当代微电子技术正在向着高集成度、高速、低功耗、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它的进步主要借助于以下几个方面:
3.1制造工艺的改进
在制造工艺方面由最初的单层平面分布发展到后来的多层工艺(有多层高密度和多层多功能两种方式),以降低成本,增加功能。采用人工超晶格工艺(一种用人工控制晶体晶格大小制造晶体的新工艺),制造的器件叫超晶格半导体器件。这种器件的速度比硅半导体器件快10-100倍。使用敏感集成电路(在一块芯片上同时集成各种敏感元件及外围电路),可以缩小体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增加功能。系统的集成方法将从二维结构向三维立体结构发展,这样会实现集成度的新突破,为集成电路的发展拓出一条新的可行之路。集成电路面世以来便以集成度每三年便翻两番的摩尔定律发展。
3.2材料的更新
科学家正广泛地探索以新材料取代硅晶体的可行途径。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硅材料的局限性已逐步暴露出来。采用砷化镓、磷化铟等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和超导材料、金刚石材料制造集成电路,可以提高集成电路的开关速度、抗辐射能力和工作温度(金刚石集成电路可在500℃-700℃下正常工作)。2000年2月12日,德国埃森大学和汉诺威大学宣布联合研制成功在硅板上生长锗半导体,由此制成的集成电路其开关速度将大大快于硅集成电路。同时,采用在有机物原子的化学链中储存信息的技术所研制的“生物芯片”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3.3芯片尺寸的增大
芯片尺寸的增大可为集成度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并且芯片尺寸越大,集成电路的平均成本越低。1998年,芯片尺寸已由原来的3-4英寸,增大到8-10英寸。目前已经达到12英寸。预计今后几年芯片的容量将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即一个芯片上可包含10亿个元件,其电路仅有几个原子那么薄。这必然会带来芯片功能密度和性能价格比的大幅度提高。
4微电子技术发展需要突破的技术层次
(1)微细加工关键的加工工艺---光刻技术还是一个大问题。
(2)互连技术的可靠性问题还有待研究开发。
(3)新型器件结构新型材料体系还大有潜力刻挖。
5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微电子技术不仅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电子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工艺、封装等的巨大变革。所有的传统元器件,如晶体管、电阻、连线等,都将以整体的形式互相连接,设计的出发点不再是单个元器件,而是整个系统或设备。
除了计算机以外,微电子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的。从通信卫星、军事雷达、无人机、信息高速公路,到程控电话、手机、GPS,从气象预报、遥感、遥测、医疗卫生、能源、交通,到环境工程、自动化生产、日常生活,各个领域无不渗透着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对电子产品的消费者市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价廉、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的微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而落户于各式各样的普及型产品之中,进入普通百姓家。例如电子玩具、游戏机、学习机以及其他家用电器产品等。就连汽车这种传统的机械产品也渗透进了微电子技术,采用微电子技术的电子引擎监控系统、汽车安全防盗系统、现代汽车上有时甚至要有十几到几十个微处理器。
微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令人兴奋不已。它对我们工作、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无法估量。
参考文献
[1]李净,唐红洁编著.第五章:新编现代科技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社,2008(11).
[2]宗占国主编.第二章: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5).
作者单位
92823部队二中队海南省三亚市572021
篇4
(一)文秘专业学科地位
秘书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不仅传授相关应用技能,同时还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力求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论从史出,学习秘书史,我们能了解中国历史上秘书工作的不同阶段及其演进规律,从而以史为鉴,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完善秘书学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秘书人才。
(二)学习文秘专业课程的重要意义一是加深对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秘书在日常工作中,上情下达,沟通左右,联系内外,起着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可以说秘书是将领导和员工连接起来的重要一环。二是学习古代秘书优秀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优秀传统美德包含的优秀职业素养和精神品质对现代秘书起着相当重要的榜样作用。三是指导现代秘书工作。学习古代秘书官职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有利于趋利避害,为现代合理且规范的秘书选拔和考核制度提供借鉴。研究古代秘书机构的设置与演变特征,界定古代秘书机构的职能范围,不断使秘书机构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现代秘书机构的合理发展。研究古代秘书工作相关业务内容,有利于不断强化现代秘书职能。
总之,学习文秘专业课程,了解秘书史,我们要学会从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去粗取精,革故鼎新,不断指导现代秘书工作。
二、文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一)课程认识不足
秘书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内设课程“秘书写作”“秘书实务”“秘书礼仪”“办公技能训练”等一系列兼具实践性、应用性的课程。同这些课程相比,秘书史涉及诸多历史朝代,内容晦涩且繁杂,不具有实用性,学生们不太重视该学科的学习。
(二)师资力量欠缺
我国的秘书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不过40年。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至今少有秘书学硕士学位培养阶段,更别提秘书学博士研究生。秘书学专业教师团队中,大部分教师毕业于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汉语国际教育等相关专业,且少有秘书相关工作经历,相对缺乏系统知识和理论研究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课程知识点结合其他实践课程融会贯通地传递给学生。
(三)教师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老师讲授,学生听课”满堂灌的授课模式,沿用死记硬背的闭卷考核方式。这样的授课模式及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上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得消极被动,产生负面的学习情绪。
(四)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秘书学概论》课程安排在大二上学期作为学生必修课进行学习,而《秘书史》放在大三上学期,作为选修课,课时量为每周2课时,总课时量32课时。论从史出,笔者认为,一是设置成为选修课,会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二是32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从夏商周到元明清,直到近代史上的秘书官职、秘书机构及秘书人员相关业务等方面的知识,教学任务繁重。
三、文秘专业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课程设置合理化
课程设置的合理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针对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教育,文秘专业基础模块可以适当放置在二、三、四年级逐步进行。首先是秘书学基础模块。让学生对秘书专业有一个初步认知。笔者认为,秘书史作为秘书学基础模板,放在大二阶段作为教学内容是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的。第二,秘书史课程内容繁多,且线索复杂,层次多样,适当增加其教学时长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由于秘书学起步时间较晚,专家对该专业课程的研究仍存在不够深入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目前市面上关于秘书专业课程的教材,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笔者建议以秘书官职、秘书机构、秘书业务工作(比如保密工作、档案工作、文书工作)为依托,建立秘书史专题教学,形成知识网络图。这样对于学生而言,能形成完整清晰的脉络,有利于学生秘书史的学习。
(三)授课教师专业化
第一,定期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参与秘书史学术研讨会等相关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专业素养。第二,在秘书教研室中组建秘书史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学科内教师之间的探讨与总结,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第三,有序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结合秘书学理论知识,不断提升秘书实践水平,用现代秘书学知识辅助秘书史课程教学。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1.对分课堂教学。“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每章节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则围绕教师所授重点内容及课本后面的讨论练习题,进行资料查找、小组讨论和总结汇报的工作。
2.实地考察法。利用地缘优势及现代化条件下便利的交通,组织学生前往优秀名人故居或历史事件发生地,身临其境感受文化熏陶。绍兴师爷是明末清初出现的秘书群体,这一群体的出现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背后的地缘因素、地理因素、社会因素、亲缘认同都是值得研究的。
3.视频教学法。借助《大揭秘》《百家讲坛》等历史专题栏目,腾讯、Bilibili等视频平台,向学生讲解历史名人故事、历史事件,拓展学生知识面。
(五)教学方式数字化
所谓的“教学方式数字化”,即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雨课堂”“课堂派”等教学工具,辅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及章节知识测试。
(六)考核形式多元化
篇5
关键字:测绘工程 现代测绘 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 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篇6
就其中的催化科学与工程而言,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最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据统计,与催化有关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催化剂是目前更新换代最快、经济产出比最大的技术产品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材料物理、表面科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绿色化学、生物化学和纳米技术的进步给催化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解决资源、环境、生命和材料等领域中科技问题的支柱科学技术。
培养目标:使毕业生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成为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主干学科: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精细有机合成原理等。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 另外辅修化工经济技术分析、电工电子等。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应用要求较高)等。
专业发展方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
1.华东理工大学 2.天津大学 3.北京化工大学 4.南京工业大学 5.大连理工大学
6.浙江大学 7.中国石油大学 8.华南理工大学 9.太原理工大学 10.四川大学
11.郑州大学 12.湖南大学 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4.西安交通大学 15.上海交通大学
16.江南大学 17.中南大学 18.南京理工大学 19.中国矿业大学 20.湘潭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创办于1949年,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一批著名化学家汇集大工,形成了具有雄厚实力的化工学科。改革开放后,化工各学科发展很快,师资队伍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发展为化工学院,学院设有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化工、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机械等9个系,24个教研室。现有本科生2410人,硕士生494人,博士生241人,博士后科研人员7人。教职工37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37人,教授53人,副教授80人,高级工程师17人。
化工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其全部五个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此外还有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点和3个理科化学硕士点。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环境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院拥有应用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三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中心及15个研究所,拥有400兆核磁共振,气/液质谱、飞行时间质谱、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分析仪器40余台,成为我国培养化工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化工学院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重要学院,5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万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家各部委和省市领导,中科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的厂长、经理、总工及业务骨干,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了复合型、外向型高技术人才。
化工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已经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化工学院办学宗旨是以人才为本、创新为先,办学思路是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促发展。重视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每年都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级科学基金和“973”“863”及“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同时与企业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紧密型协作关系,解决技术难题及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化工学院每年科学研究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近两年科技成果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
问题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怎样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问题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可到工业部门从事化工类产品的设计、施工、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科研、商贸、行政等部门从事与化学工程相关的工作。
也可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还可以到化学工厂、大学、政府社团、保健服务、中学、医院、工业实验室、图书馆、医药公司、私人企业、实验研究所等从事相关的工作。
问题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不同有差异么?
化学工艺包括能源化工、材料化工、有机化工、环境化工、高分子化工、无机化工等众多领域,覆盖面广。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基础领域,同时与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环境等学科渗透融合,不断地培植出新的生长点。它既是一个历史悠久、曾作出重大贡献的学科,又是一个新世纪不可缺少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学科。
化学工程是以化学工业及相关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物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所用设备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以及最终实现过程优化所应遵循的共性规律。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工数学、化工分离过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等课程。为拓宽专业面,增加适应性,还开设生化基础、石油炼制工程、环境化工、化工机械基础、ChemCAD等课程。
问题4: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近的专业是什么?
制药工程(主要是化学制药)。
问题5: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催化科学与工程具体是什么样的学科?
它是催化化学、材料物理及化学工程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特点。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催化科学技术基础和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理论,具备扎实的材料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现代化学物理研究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科技现状与发展前景,能胜任化工、能源、材料、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中相关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工业化的复合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篇7
[摘要]:新媒体重组了人类原有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认知逻辑。对新媒体发展所引发的种种社会变革进行人文精神向度上的多维考量与探究,不仅是矫正其发展弊端的必需进程,同时也是规约社会信息传播与媒介哲学建构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即以此为基点,分别从生态呈现、哲学审思、民主质询、文化批评、伦理变革等几个层面,对新媒体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Abstract:New media with its super-media, non-linear, cross-time, high-interactive features of the communication, not only triggered enormous changes of media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fields, and also change the original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human society. Thinking and exploring a variety of social changes b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on the humanistic spirit dimensions, is not only the necessary process of correcting the defects of new media’s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only way to statute of the new media development in health. This paper from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the democracy question, cultural criticism, ethical spirit changes, to think and analysi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 methods of the new media.
Key Words:new media; humanism spirit; criticism; reconstruct
麦克卢汉曾在20世纪60年代,阐释电子媒介的发展及其影响时说:“借助电力和自动化,分割过程的技术突然与人际对话熔为一体了。人们突然成为游徙不定的知识采集者,这一游徙性前所未有,人的博学多识也亘古未有,从割裂的专门化程序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也空前未有……媒介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延伸,使我们顷刻之间与人类的一切经验互相关联。”(2004:438~439)在这样的传播情境下,不同的传播平台,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传播领域和学科范围,甚至不同的媒体管理部门,正逐步跨过原本壁垒分明的阈限界定,为人类搭建起一个触角无限延伸、资讯海量集纳、信息互动共享、环境彼此共生的“后传媒时代”。而新媒体,无疑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新媒体作为媒介革命的生态呈现
新媒体①是一个不断发展且具有争议性的概念,在一部分研究者看来,新媒体就是指一组数字信息,一种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信息流,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这部分研究者认为,作为一个概念来界定,新媒体和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概念架构模式不同,它已经不再可能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媒体形式;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机构有美国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Lev Manovich)、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新媒体教授凡克劳思贝(Vin Crosbie)和美国新科技杂志《连线》(WIRED)等。与这种观点相对应,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新媒体概念仍然只是对传统媒体概念的补充和延伸,而不是对原有概念界定机制的完全悖反与颠覆。这部分研究者在吸收上述观点思想成分的基础上,顺延了传统的媒体实体性概念架构模式,从外延和内涵两个向度上分别形成自己的新媒体界定。如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②、BlogBus.com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③、微软电视产品规划经理/联合网视技术总监郑治④、凤凰新媒体总编辑吴征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⑥、博客中国发起人/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⑦、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宫承波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蒋宏/徐剑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⑩等,他们均依据上述思路,各自做出了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尽管在理论界定上,新媒体还存在着种种无法统一的争论和分歧,但其作为媒介革命在信息传播领域所引发的巨大变革,却已是不争的社会现实。这首先体现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超媒体性和超时空性传播特点。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线性的传播模式,充分借助碎片化、偶发性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建构起了内容信息随机触发式的“网状-链式”传播新系统(见图1)。在无线网络和数字压缩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新媒体突破了信息传播在地域范围上的局限,实现了“零距离”、“零时间”和跨媒体的超时空性同步传输效果。在信息内容上,新媒体则突破了原有信息模式的实体化束缚,实现了高虚拟性和高互动性相结合的传播特征。新媒体内容由于以“比特”(Byte/字节,最小的数字化信息存储单位)为基本单位进行排列、组合和存储,从而使传播过程的参与者通过对比特排列组合顺序的修改,方便快捷地变更甚至拼凑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音视频及文本或图片等内容变为了现实。在制造出一个逼真却又虚幻的世界的同时,受众通过文本信息中的链接指引,在即时的互动交流中方便地实现了对文本信息的选择浏览、组织管理和存储备用等随机化操控作业(宫承波,2007:14)。第三个表现是新媒体在P2P技术基础上,新媒体顺利实现了对信息内容的高共享性和高个性化传播。传播者可以依据信息传输网络上的IP地址、手机号码、邮箱地址或即时通讯帐号等,向一个或几个受众发出精准的信息内容,而受众也同样可以借此向信息传播者发出个性化的定制与检索要求。所有的用户,在信息传播的网络节点上,都可以实现各自所拥有信息的即时交换与传播,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诸如博客、播客(Podcast/个人音视频网络广播)、维客(Wiki/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允许多人协作完成某一文本内容的技术工具和信息传播媒体)等自媒体内容进行个性化的修改与标识。第四是表现在信息内容的议程设置上,新媒体偶发性和碎片化的特征合力形成了新媒体连续的议程设置(continuous agenda-setting)功能。传统媒体除了特别重大的报道之外,很少对一个议程进行连续的设置,新媒体却不同,它借助“网状-链式”的传播特征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每一个事件和消息的连续式议程设置功能。利用每一个传播节点在跨平台上的互动,新媒体将相关内容聚合在同一个议程之下,对内容和其影响力形成了多维度凝结、多层次提升与多次性并置,从而也达到了媒介议程设置前所未有过的穿透性传播效果(魏武挥,2008)。在新媒体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的运行模式下,受众在新媒体中的参与性受到了最大尊重和拓展,他们超越了传统媒体信息制作者和传播者对内容的垄断,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以“原生态的内容制作”取代了“专业性的内容制作”,以较少中间语言加工特征的传播方式直接反映着自己的思想。如果用户不参与新媒体的运作,或者说在其内容领域不贡献、不作为,那么基于网络传播的许多新媒体样态就将变成内容空壳。
随着技术手段的持续发展,依据摩尔定律(Gordon Moore’s Law)11和吉尔德定律(George Gilder’s Law)12,新媒体传播的参与者和传播带宽都将呈现出倍数增长或指数式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会在传输网速愈来愈快的数据传送链上,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需要受众参与的新媒体形式,也都将随之得到极大地丰富与提高。社会人际交往中的“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13,在新媒体信息时代,实现起来也将变得更为简单和便捷。当整个世界被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新媒体形塑社会的力量也将空前增加。根据麦特卡夫的节点平方原则(Robert Metcalfe’s Principle),如果把新媒体传播网络上每一个发出声音的位置都看成是一个话语节点(BBS也好,Blog也好,MSN也好,或者其它形式也好)的话,那么新媒体在社会文明领域所造成的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将会是这些节点数的平方(魏武挥,2008)。如此,那么新媒体对人类文明生态所将造成的影响,无疑将是规模空前地巨大调整,甚至改写。
新媒体作为科技神话的哲学审思
在数字和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借助可写的网络社会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新媒体以信息传播形态的变革为标志,不仅引发着媒介与信息传播领域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在以潜移默化地方式改变重组着人类原有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波及并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与认知逻辑(参见图2所示结构图,Patricia Holland,2000:12)。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数字化、超链接、交互式传播,信息节点如神经元般向世界无限延伸,知识的创造性过程也被“集体地共同地延伸至整个社会”,并逐渐向“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Mcluhan Marshall,1964:53~54)过渡。在新型的传播关系中,传统的“广播”模式被任意的信息“拉取”模式所取代,电子商务、网上邮件、VOD点播、MSN即时通讯和RSS信息聚合取代(至少是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实务谈判、邮政传递、信息检索和节目服务等日常规则,并进而将这种模式渗透到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日常活动中去,不知不觉地整合进人们的逻辑结构图式当中,普及上升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文化—环境范式”(见图3)形成的结构体系中,人既是生活在物理环境之中的灵长,也是生活在文化符号建构的意义系统之中的文明单子。文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意义系统的历史传承链条,也建构了知识谱系稳固的生产方式;但新媒体传播系统却借助技术的力量,将这种与原生环境相互作用的知识生产与历史延续方式进行了改写。当一部手机或电脑,再加上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顷刻就可以完成一个大千世界的建构的时候,当整个社会成员对这一切场景和生活方式习以为常的时候,新媒体的科技性力量已无处不在地统驭了世界。传统的文化规约和实体情景的历史延承在以新媒体传播为座架的现代文明体系里,承受着来自科技工具理性的价值挑战与理念改写。在自我自足的符号空间和虚拟交往世界里,新媒体推拒了自我省思的过程,也丧失了历史延承的场合,它让传播者和接收者享受着超越于现实情景之上的爱恨与欢愉。
在此情境下,与其说新媒体是传播方式和信息知识的巨大解放,毋宁说新媒体是操作工业对探索研究理性的空前侵袭。“当科技的体系化理性建立起一座城堡,而且宣称了主权之后,这使得在科技之外的任何事物与组件,都无可理解,也不需要理解(叶启政,2006:309)。”媒体生态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把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分为工具使用(tool-using)阶段、科技制形成(technocracies)阶段和科技复相体的塑造阶段(technopoly)等三个时期。在他看来,工具使用阶段中的科技进步与工具应用,还只是为了解决物质上特定且急迫的问题,如用风力、水力取代人力、畜力,以及用于建筑与艺术、仪式、宗教等相关的象征世界(大教堂、纪念碑、城堡……)等。此时的科技发明以其表现形式的完整性和文化模式的尊严性,还能做到与整个社会文化情境及其历史延承性的深度融合,并为其所规约和指导,从而很好地服膺于人文理性的统摄之下(Neil Postman,1992:23)。可是到了第二阶段的科技制形成时期时,科技的进步与工具的发明已开始挣脱文化情境的制约,不再屈从于人文精神的统领和号召——“在一定程度上,任何事与物都开始向以工具发明为导向的科技发展让步,整个社会与象征世界变得越来越仰赖于工具性科技的发展,而不是再将其也无力再将其统合于既有的文化体系之内。工具理性与科技发展向原有的深具历史传承性的文化体系发动着挑战和攻击,迫使既有的传统、社会公德、神话、政治、仪式和宗教等,不得不为着自己的生命延续而挺身战斗。”(Neil Postman,1992:28)如果说在这个阶段,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秩序还可以与科技工具理性分庭抗礼的话,那么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现代化洗礼的基本完成,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秩序已被逼迫退守至社会的狭小一角,以工具理性和科技进步为主导的世界文明新秩序和价值伦理跃变为主宰现代社会文化模式的绝对主人。科技制文化模式以极权者的姿态垄断了整个文明世界的理念与形象塑造,文化世界、科技发展与经济资本整合重构,以工具理性为社会文明“座架(Gentell)”的科技复相体世界无可避免地来临。
在科技复相体阶段,科技不再仅仅是一种促进效率提升的工具介体,而是演变成了当代文明世界文化蕴涵的设置体。在这个“座架”的支撑与支配下,内涵于自然世界的能量被解蔽开发出来,改变其形态,转化其能量,辐射并配发于人类社会。经过科技洗礼过的自然,以一种貌似被人类所掌控和持有的方式,呈现着自己的能量和“可用”(海德格尔,1996:936~937)。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和自然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和状态,却从来都不是人类可以自由把握的制造品。科技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强制性(structual imperatives)特质“占用”了人,而人却无法再依单纯的意志和知识来控制科技的发展与走向。作为现代科技的两个基本展现方式,限制与强求俨然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无以逃脱的环境,处处影响并深度介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即是在这一座架下,由数字和网络技术合力催生出来的又一个神话。如法国思想家保罗维希里欧(Paul Virilio)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科学正形成为一种技术科学,随着技术性本质的进一步发挥,操作工具和探索研究的界限进一步被混淆。二者的交互作用,已经让科技形成了一个能够“自我组织、自我衍生、自我指涉且自我再制”的庞大体系(叶启政,2006:308~310)。毫无疑问,以技术发展为支撑的新媒体也正成为这一表现形式的代表。
“任何一种形式的传播总是随着技术变革而演变,而传播领域的技术变革又总是会引发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化。”(艾伦格里菲斯,2006:1)由传统文化和历史场景积淀延续而下的省思和规约力量,在科技专业人所颁布的尺度下,不是遭遇着被俘与篡改的挑战,就是接受着被裹挟与驱逐的历史命运。新媒体技术在今天所触及的,已不再仅仅只局限于穿越物质与自然世界工具性关系的层面之上,而是直逼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核心层面。然而,在与经济体系紧密结合的情况下,新媒体科技与新媒体文化所形成的内在世界和结构理路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讲,却都已经内化成为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欣喜赏赐。在人们普遍缺乏对自我存在的省思能力及对社会历史场景的识别习惯时,科技已经被人们深深指认为带给人类丰富物质世界和幸福生活的源头,唯科技至上的意识形态被顶礼膜拜,人类文明中的终极价值和源起神话,被科技新兴的命运之神所解构、异化和取代。
新媒体作为民主意见生产机制的文化悖反
新媒体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在互动性上的高度完善,改变了传统社会体制下的信息流动形式,似乎也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模式所形成的话语垄断霸权,新媒体以自我衍生、网状-链式的传播特质建构起意见生产机制的新型模式。在此模式下,借助技术和信息的力量,新媒体俨然已成为民主货币的制造源和集散地,仿佛可以为社会大众孕育出一个“直接享有电子民主的年代”(Lawrence Grossman,1993)。果真如此吗?正如美国学者艾弗里特E.丹尼斯(Everette E. Dennis)所担心的那样,在这里同样有两个问题无法回答:“一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使用这些技术革新吗?还是仅仅有一部分人可以?二是技术真的落实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怎么去使用它们呢(约翰帕夫里克,2005:287)?”
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交流、意见生产和反馈机制是以对技术的熟知和对其作用的了解作为前提的,与一厢情愿的民主乌托邦前景相比,主宰整个新媒体世界的事实上并不是为数最多的广大受众,而只是数量极少的技术精英而已。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远未终结,以科技作为社会发展动力基因源的思维逻辑也不可能在瞬间发生转变,在此模式下所形成的,被哈贝马斯称为“专家统制(technocracy)”的现象,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以专家主义为表征的专家统制现象,最重要的蕴涵就是将科技的创造、修饰和诠释权,收归了少数专家所有,特别是经由他们所组成的专业团体(诸如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的各个专业学科、各类专业性的学会)所垄断。对一般人而言,专家统制高度体系化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运作机构,使得其所外衍的社会效应,变得无以抗拒,也难以颠覆,转而只有默默接受。美国商业部电讯与信息局在《被互联网遗忘的角落:一次有关美国城乡信息穷人的调查报告》中所提出的“数码沟”概念,已经成为被普遍认可的事实,在新技术传播条件下,它们正引发着信息劣势阶层的产生和新的社会不公。对于以新媒体为解决意见机制生产不畅和民主通道阻塞的研究者来说,他们忽视了受众能够平等地传播和“接收”信息(何况事实上也并不平等),并不意味着能够平等地“接受”信息这个事实。不同的教育水平和人文素养、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使用动机,都会让使用新媒体的目的、程度、自主性、切入点和辨识力各不相同,而只有在各种微观的兴趣及能力元素都比较相近的人群或社区里,信息的传播—接受才可能顺利完成,数码沟的差距也才可能逐步缩小直至填平。
而毋庸置疑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具有吸纳性知识结构和相关知识积累的人,相比普通民众是更容易成为信息传播领域的专家的,他们的知识优势建构了他们在新媒体世界里的主宰地位。如果说传统媒介时代的意见生产暨传达机制是单向输出、话语权被严格掌控在媒体(含管理者)一方的话,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只不过是让话语权转渡给了技术官僚和专业精英而已。如史蒂文森所诠释的那样,躲在“超级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背后的主要结构性力量仍然是经济,而经济势力也同样决定了大众主流文化的“浅表性”特征(格雷姆伯顿,2007:235)。当人们普遍缺乏自我审思习惯和整个社会文化体制缺乏同步协调的情况下,新媒体建构民主通道的努力只能是一个虚幻的乌托邦神话,而殊难成为真切的现实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新媒体的民主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仍然只是传统媒体的拓宽与延伸而已。研究者在对英国的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认为“新媒体并没有很好地为政治和民主服务”。因为种种证据表明,“在最初的热情过后,参与网上社区的人数逐渐下降,而社区内少数精英逐渐成为核心,主宰了社区的议程”(格雷姆伯顿,2007:237)。这也说明新媒体本身和任何技术与工具的使用一样,并不会为民主模式的构建和政治观念的革新进步提供自发的思想土壤和技术支持,人们对其参与的层级和领域所存在着的社会性差别,并不能仅靠新媒体的传播力量便能得到扭转。说到底,新媒体的出现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的意见论坛,而不是提供了一个民主政治的裁判所。
从媒介内部运作过程来看,在传统媒介那里,引领和控制社会舆论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为公众设置媒介议程,并以此架构公众的认知空间和参与热点——尽管很多时候,这些议程并不真正就是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和受众最需要了解和关心的问题,媒体报道也并不能与真实生活很好地一一对应,——新媒体同样保留了这一点。事实上,由于新媒体起步阶段在传播内容上的欠缺,其所最常用的手段往往就是和传统大众媒体进行内容上的合作和议程设置上的联动,在思维定势和结构布排上自觉不自觉地向其效行并看齐,从而势不可免地要带上传统媒体的价值观念与意志倾向。这一现象,随着新旧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和监管机制的逐步完善,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一旦有了议程设置上的合作框架和协议默契,势必就会有权力“遮蔽”现象的产生——无论这个权力来自政治层面、经济层面,还是来自信息知识或专业技术领域。如果新媒体所传递的仍然只是传统媒体已经传递过的东西,那么即使“重新传递”的过程与方式,会带来短暂的惊喜与赞叹,可从推进意见生产民主机制建设的本质层面上来讲,它又会有什么助益呢?
退一步讲,新媒体真的让信息实现了彻底地自由传播,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民主真的来临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当受众真的可以随意拉取信息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在潜意识中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议程框架,在其中当然是快意地删除掉了其本人所有不感兴趣的内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本身不感兴趣的内容,却未必就是事实上不重要或不应该关心的内容。受众在传统接受模式下因信息“偶遇”而产生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性,在这种信息拉取模式下被大大降低,甚至几近于零。当阅读什么内容的权力完全交到受众手中时,由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而引发的小群体思维模式,在宏观意识淡薄而互动性又极强的传播情况下,就会将受众逐步引导到群体意识极端化发展的路子上去,小群体思维方式固有的偏向抑或偏见就会呈现出指数式放大趋势(参见前文的节点论述),并最终将意见机制的生产导向激进的原教旨主义(强制注意或极权主张)。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旦小群体思维出现、形成并传播,那么言论市场必将被割裂,而割裂的结果就是大众社会的共识被破坏,民主进程被延搁和悬置。
如昆德拉所说,“未来只是过去的继续”,人类不可能利用传播技术的发展制造出历史的偶然性,新媒体必然要重复与现代性有关的一切特点,而不是从根本上去改变原有的等级秩序和社会空间。尽管新媒体有可能促进平等交流和削弱科层化建制的鸿沟,但同时也存在着扩大社群集团分化和信息社会参与能力落差的危险。严重的无政府状态抑或存在缺陷的技术官僚统治的加强,都并非不可能出现的白日梦幻,而是风险巨大的潜在力量。在新媒体网络技术时代,“下层阶级”已变为一个需要重新定义和检讨的词语,如媒介批评家格雷姆伯顿所说的那样,“在网络时代,这一概念是指那些无法获得新技术——从而也无法获得改善政治的和物质生活的机会——的人群。”(格雷姆伯顿,2007:238)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民主的重建吗?不会!“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是工具高度完善而目标极度混乱,技术不会塑造价值,技术也不会产生理想……”(李永刚,2001:111)无论新媒体的发展是否为社会控制提供了新的可能,民主生活的新生总是取决于宏观的政治与社会发展,而不是媒体传播手段的单纯变革。
或许在这一点上,批评家卡斯特的观点才最具有历史的辩证性和通过实践检验的可能性,他否定了对新媒体二元对立式的直线式理解模式,而是从更为细微的层面和维度,探究了新媒体与民主社会之间的演进关系。在他看来,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加强了文化资本、社会等级和差异结构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运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新的媒介平台使得边缘观点、边缘人群和边缘生活,拥有了和社会主流公众之间更多的接触机会,也为双方之间找寻到了增进了解和去除误会的新的意见表达机制和讨论平台(尼克斯蒂文森,2006:236~238)。而这,或许才是新媒体带给社会民主进程的真正礼物。
新媒体作为社会景观的伦理指向困惑
“任何科技形式都负载有一定的文化—历史性,而这个文化—历史性正是我们必须予以正视的对象”。(叶启政,2006:332)美国加州大学电影与传播学系教授马克波斯特曾把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口语传播、印刷交流和电子媒介交换。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由于电子手段的出现和进步,而演变为了虚拟化的形式,交流过程中的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的产生不但深深影响着人们作为主体的建构方式、主体与世界关系的建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社会文明的运行形态,产生并积蓄着深刻的伦理学意义(马克波斯特,2000:12~21)。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一切传播媒介都在彻底地改造我们,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如此普遍深入,以致我们的一切都与之接触,受其影响为其改变。”(李彬,1993:161~162)新媒体构造并呈现的现实世界,已经为当代生活中人们无以逃脱的现实环境,深深影响并重构着人们的交往伦理和日常生活,形塑着此岸贯通彼岸的思想氛围与文化景观。
新媒体将文本世界转构为现实世界的虚拟化特征,割断了传统意义上的伦理形成链条,使人们日益成为从现实伦理世界实体中走脱出来的“漫游的单子”( 樊浩,2007),个体存在的伦理确认也随之开始听命于虚拟世界的召唤与建构,而不再是现实场景下伦理精神的磨砺与聚合。通过社会教育、生活习养以及多年文化积淀才得以形成的“伦理风尚”在新媒体“自由、平等”的辉映下,被解构重塑为变动不居的“伦理时尚”,相对恒定的传统伦理世界在失去原有的建构模式和生活语境后,演变为似沙的流动风景。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媒介发展,在“分组细化”和“整合统一”的双向路上使公共性和私人性之间的沟壑愈趋明显,趋于自我个性的传播让共同的话题和历史书写愈益减少;由共同观看和大众传播所形成的庆典与仪式,在新媒体时代被零落的碎片拼贴和随意调侃所取代。文化作为“人类突破异化(alienation)的网罗以获得自由来证成自我的一种极其自然的表现形式”(叶启政,2006:332),本是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相接榫的文明支点,但在新媒体形塑的文化景观和技术工具理性构筑的环境里,它却已被扭曲为失忆的文明碎片。
“在这样一个强调以流行风尚的方式来消费象征符号的格局里,整个历史场景变成是:人们必须把串起大片个别事件的整体‘事情’意义让渡给片面的单独事件,也把整体人格的认同让渡给不时浮动的暂时差异。”(叶启政,2006:363)“时间的直线性和连续性的本质使民族能够想象它自身作为集合体系穿越历史的过程,而这种本质正在被一种即时和瞬间传递的全球性时间所取代。”(尼克斯蒂文森,2005:159)在直线组合式的意义生产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认知逻辑被超链接跨媒体的传播符号所代替时,历史经验不再是沉实厚重的时间与空间体认,而是时空的随意布排和感知方式的倒乱组接。世界传播学先驱、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Kurt Lewin)在格式塔心理学路线14下,曾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提出过“场理论”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的行为(或生活空间)就是人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函数,它会随着个体和环境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B=f(PE)”公式;其中,f表示函数,P表示生命个体,E则表示外在环境(黄希庭,1991:146)。无论在任何社会形态当中,基于历史传承和社群文化的共识体认,都是形成一个国家与民族伦理内涵和精神聚合的必备条件。但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由于个体化作为思想意识的社会形塑作用,由于其所具有的“反集体”意味对整个社会运转结构理路的渗透,维系社会整合的共识体认,在某个程度上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被架空的可能。人性对世界的本能反应是叙述性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从个人历史到国族历史、从电视到电影,叙述性一直统治着我们认识世界的官能。但是新媒体将数据库形式引入,其流程是并置的、而非线性的。数据库的结构方式将世界还原成相关或不相关的并列群星……”(孙绍谊,2003:45)在这样的叙述语境下,建构在共有生活经验、历史经验之上的图腾和稳定的民族理想,被新媒体信息世界和传播技术篡改为与自我身份无大关联的异质化身份认同碎片。虽然新媒体传播环境还并没有正式形成,公共文化领域的精确框架也尚未最后确立,但这种趋势和现象的出现,却无疑为个体迷离的文化景观,积累了太多的和焦灼,增添了难以倾尽的欲望和渴求。“我们的感情瞬息万变,难以捉摸;意志相互冲突,难以取舍;理智恍惚不定,难以抉择;世界、生活、自我都在走马灯般地乱转,不再能被有效地把握”。(王晓明,1996:16)新媒体社会整合力度的降低,使人类品行逐渐向“平凡均质化”看齐,并造就了“例行的均值”与“例外的超越”的价值倒乱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一边提倡着新的生活方式,一边自闭地使自我与其他文化团体保持距离,常态下的自我行动萎缩为纸上谈兵式的空泛议论。以视听取代行动、坐着介入生活的“极地惰性”蔓延滋长,新媒体在人们的交往世界里以“无重量”地互动方式,逃遁着其作为行动主体的公共责任和参与职能。“我们就如何消费和娱乐可以谈得头头是道,但却看不见全球贫困问题的残酷现实。”(尼克斯蒂文森,2005:232)新媒体结构本身形成了一种自我衍生性质明显的体系与格式,并日益成为占居统制性位置的新生霸权形态。传统社会以“生产/消费”和“工作/休闲”为两分范畴的生活场景,被新媒体磨平并模糊化,在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的生产制作在消费领域中也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很明显的,一旦生产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物自身,而是以物(或只是图像或文字)为介体之背后所意图呈现的象征符号,这样的生产形式所指向的,基本上即是人的互动与透过互动而经营的种种关系的本身了。”(叶启政,2006:343)在此场景下,新媒体交往中的所谓互动,实际上已经成为被经济化的对象,而其符号背后的文化意义也同样被纳入其中。
新媒体形塑出了一个以流行风尚为基调的结构形态,在这个生活形态里,“所有的事物(务)变成只是以一种相互关联,但却又是流动不居的方式来表现着。”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新媒体的技术改善时,更不应该忽视与之相伴生的想象力退化、创造性欠缺、标准主义盛行等杂乱丛生的思想流行病。面对行动力孱弱和灵性人格萎弱的现实,“假如人文精神是使得科技具备更自由、更富弹性之表现空间的契机的话,那么,情形应当是以人文来携带与引导科技,而不是让科技无限地压盖着人文。”(叶启政,2006:319)
建构新媒体人文精神运作理路的思想法则
保罗维利里欧说,“没有视觉的局限,就没有(或几乎没有)心灵的形象;没有某种的盲目,就不会有可以持守的表象”。(Paul Virilio,1994:4)新媒体精确制导式的传播世界不但将基于不确定传播的实在世界划分为了精确的信息格子,而且借助有线或无线的传输网络为人们构筑起了一道道屏障和围墙。无论就社会制度,还是就心理状态,因应新生秩序进行规范与调整,打破“蜗居人生”和均质化趋势流行的状态,都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相对的问题。重构新媒体运行机制中的人文因素,拯救新媒体科技所造就的人文困境危机,重新认识人文精神在科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新媒体建设必须强调的内容。人文精神是什么?陈思和教授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一种对于人类发展前景的真诚和关怀,一种作为知识分子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专业岗位如何结合的总体思考。”(陈思和,1996:148)然而,在当下社会中最流行的一个现象也恰恰就是作为群体的知识分子的人格流失和责任废弃。建构新媒体发展中的人文精神,首先就应当从知识分子的责任重拾入手。
如果说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神与灵魂,那么以知识分子群体为代表的阶层则是整个社会文化思想与精神状态的镜鉴与标识。当新媒体科技带动着讯息符码和缺乏深厚度的新媒体消费行为进驻生活中的时候,知识分子群体就成为历史精神和文明长城的最后避难所和守护人。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群体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并代代传承了道统、政统和学统三分分立的格局意识和身份认知,在对自我角色的定位和意义追寻中,恪守、践行着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思考者的独立批判精神。他们以深沉的家国意识和忧患情怀关注社会关怀人生,以无处不在的悲悯和最感人的入世精神坚守着自己的角色定位。但在变革性和现代性氛围的统摄之下,由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成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模式,却深深改写了这种精神得以传承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情境,并直接影响到了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状态,造成了他们批判精神的萎缩。
由极“左”权力话语造就的犬儒主义和由商业主义造就的拜金时尚,让很多知识分子的心灵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经过历次运动的汰选,从独立思考到唯唯诺诺,从孤独的崇高到均质化的“庸常”,知识分子群体逐渐放弃了人文精神的坚守和启蒙者的铁肩道义。在与权力和资本的共谋中,将道统、政统、学统来往交织成可任意裁剪的幕布,整个社会的符号营造和氛围编织也从此走上缺乏文化气势的路子上去。越来越多的人躲进所谓象牙塔的高校体系里,一任社会人文格调与精神尊严被吞噬,既往理论先于实践的启蒙情怀被抛舍、远离,知识分子所行使的职责由人文精神理性的坚守转变为对饱含经济意义之工具性效率与效益的追逐。新媒体带来的文化生态的变革和精神领域的动荡,在缺乏传统知识分子阶层监督、批评的社会语境里,几无障碍地蔓延前行,将平凡均质化和庸碌俗常化演变播散为整个社会的集体性潮流。
可是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了具备着厚度与深度的优质美感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精神状态与寂静地死亡着又有什么区别?鼓励并提倡知识分子重返社会,再拾启蒙的传统,虽然显得不合时宜,但却是为了拯救人类心灵的幻灭和减弱新媒体科技的冲击而保留一份星火。我们的社会在转型,媒体也在转型,但也“唯其转型”,才更需要有一种清明的理性,一种批判的声音,社会和文化的转型不是地球的自转,社会转向何处,文化转成何态,都与人的操纵分不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胆识,在社会和文化转型期,显得尤其必要。自救于己方能施救于人,寻思人文精神,重构启蒙理想蓝图是从反省和自救开始的。一旦知识分子的工作不再满足于不停地诠释和解读世界,而是批判和付诸于行动,那么均质化的社会现实才可以被避免,而新媒体人文精神的建构也才可能得以付诸实践并最终实现。
就传播者和受众个人而言,人文精神的建构则需要通过对现行教育运行机制及其内涵的反思与调整来实现。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在国内一流大学的运行体系里,缺乏专业人文素养训练的理工背景出身的管理者占据了多数决策者的职位。他们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时代成长印迹,决定了整个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偏重于科技工具理性思维而忽视人文终极关怀的运行理念。当缺乏历史感的技术中心主义观念单极突飞猛进时,传统教育运行机制中所强调的统谐感和非功利化思想,也不得不随之成为了被淘汰废弃的过时风景。假设传统教育理念中所强调的统谐感代表的是一种矜持、稳健和成熟的话,那么现代工具理性指导下的功利性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商业风景。虽然现代科技教育理念以其永恒的创新意识使得这个世界显得永远年轻、进取心与可塑性逐浪高涨,但却也同时使人类文明中原有的平衡机制与协调进程受到了严重地扰乱和威胁,在变动不居中人们像一根缺乏稳固根柢的浮萍一般,浮躁匆忙地逐渐忘记了人类心灵初发时的起航处与目的地。
最为重要的是,当由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科技观侵入人类源起神话的建构层面时,人类文明源起状态时的丰富想象性与天人合一的理念已被重新结构,假“去神话”之名,现代科技教育理念为我们建构起了另一个单薄扁平、缺乏想象力和人文精神的源起神话。人类源起神话的建构并不是任何具化的神话形象,而只是对人类文明源起历史记忆艰难承接和秉持延续的价值理念。它是人类审美精神的最初源头,也是人文理性的原始打造,是完全去除经济力量和权力话语干涉的存在,实际上也更像是人们对自己本真状态时的心灵记忆和情感珍藏。在内心深处,人们总是需要有一个丰富的集体记忆神话来膜拜和尊奉的。源起神话的尊严既是人类“畏天敬地”、“天人合一”自然观和伦理观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们对生命价值和终极意义的回溯与共享。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社会认知和身心结构才是健康、稳固和协调的统一体,也只有在这样的理念下,人们才可能在混沌的利益场中,坚守住自己的处子情怀,转化消减现代传媒科技所布下的符号罗网和审美均质化倾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破解当代教育体制下的人文迷思,努力整合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界限,对新媒体科技创造者和应用者进行以历史、艺术、语言为基础的科技史观再教育,无疑是当下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或许也只有当我们把一味向外的实践认知,对物质、能量、信息的无尽索取,真正转变为反躬自省地自我审视之后,我们才可能真正建立起自由自觉的个体意识,并最终控制甚至消除新媒体科技野性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弊端。
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来说,人文精神的提出和建构,不必也不可能取消或淹没商业社会的价值测度,它只是意味着给出另一种文化纬度,指明另一层可能的生存空间。人文精神的存在将会和商业的存在构成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必要的平衡,防止人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沿着金钱和物欲的坡道越滚越快。“可以说,商业社会愈是发达,这种平衡的需求愈强烈,两者之间的摆幅将标示出人们精神空间的宽度。”(南帆,1996:241)新媒体作为转型经济的代表,在激活中国风险资本、启动民间投资和改变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上做出了贡献,但市场却必须“嵌入”在社会之中统协运营才行。媒体不应仅仅是一种拥有物理性意义并由此形成经济意义的信息传播介质和通道,而应当是涵盖了经济形象、技术形象和社会形象三重要素的文化综合体(见图4,格雷姆伯顿,2007:215)。新媒体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必须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完全依赖于市场自发调节的“脱嵌”的商业经济不可能完美发展。在经历了1990年代短暂地市场社会的梦魇之后,中国蓬勃出现的反向运动,已经出现的“社会市场”(王绍光,2008),都再说明着这一点。对于新媒体来说,也只有把市场重新“嵌入”进社会伦理关系环境和人文主义氛围之中,才会形成均衡发展的局面,带来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这既应该成为新媒体经济社会市场运作的法理原则,也应该成为新媒体发展商业规划的指导思想。
[注释]
①1967年,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EVR(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 电子录像)商品开发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新媒体(New Media)”概念,用以指代和传统印刷媒介不同的,基于电波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广播、电视、电影等新兴传播媒介。可参考蒋宏、徐剑主编《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介绍。
②熊澄宇认为新媒体通常就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2/05/content_2550491.htm。
③魏武挥认为新媒体就是指“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体形式”,如各种网络媒体等,LED和楼宇电视不算是新媒体。weiwuhui.com/92.html。
④郑治认为新媒体即“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blog.sina.com.cn/s/blog_591eeecd0100085r.html。
⑤吴征认为新媒体就是“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是以个人性为指向的实现了全球化传播的媒体,传输载体包括计算机网络通道和有线卫星电视通道等。tech.sina.com.cn/it/t/66496.shtml。
⑥张大钟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产业论坛上发言,认为新媒体就是“将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与文化产品、媒体传播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新媒体不仅在内容产业上创新更生,而且推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广电、电信、移动和技术应用及终端制造等跨行业协作的新型形态。tech.sina.com.cn/h/2008-03-17/1636605903.shtml。
⑦方兴东在“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新媒体的冲击》商界名家论坛发言中,认为新媒体是真正实现了社会传播也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媒体,是让受众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过程转变的媒体,如WEB2.0技术以上的博客、网站等传播媒体。business.sohu.com/20060727/n244479094.shtml。
⑧宫承波认为新媒体在内涵上就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其具体的外延种类则包含了“网络电视(Web TV)、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邮箱、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等”。参见其主编的《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这个表述虽然相对清晰,避免了《新媒体导论》中前后交叉的逻辑混乱,但却仍然存在着模糊处理新媒体和构成新媒体的硬件、软件以及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之间界限的问题。同时将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等在互动性上存在着明显缺陷的媒体,也纳入到新媒体的外延序列中,也是易引发争论的地方之一。事实上,在笔者看来,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等媒体形式,都只能算是传统电视在传播空间上的延伸和补足,而不能算是以信息形态和传播方式变迁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新媒体样态之一。
⑨蒋宏、徐剑认为新媒体就其内涵“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则包括了“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这个界定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进步入手,涵盖了目前关于新媒体表述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也存在着混淆技术平台和具体媒体表现形式的突出缺陷,在求大求全中将两者并列,造成了层次不清和前后交叉的现象。参见二人主编的《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⑩匡文波站在互动传播的立场上认为,新媒体应表述为“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其“新”也应该从时代和国际范围内来理解和应用,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内,如车载移动电视、列车电视等,在国际上就早已出现,已经是“旧媒体”而算不上是“新媒体”。他认为新媒体可以界定为指“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在具体的外延上,则包括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网络电视三种类型。参见匡文波在《“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中的论述。
11 Intel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1965年根据大量数据统计得出的计算机发展理论,认为计算机能力与时间呈现出指数式上升趋势,即集成电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和性能每隔18—24个月提升一倍,但价格却会同时下降一半;也就是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24个月将会翻两番。
12 美国未来学家、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网络带宽发展预测,认为在未来25年内,主干网带宽每6个月将增加一倍,增速为摩尔定律CPU增速的3倍。
13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1967年提出的人际联系网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都可以通过六个人建立起联系。
14 即完形心理学,1912年发源于德国,该理论主张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和整体观念,反对将其析解为独立封闭的原子构造主义式的单个感觉元素,同时它也反对完全以物为本,不及心理感受的纯客观分析,即著名的“非心非物”主张。
[参考文献]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 魏武挥.新媒体启示录之二:特征.魏武挥博客网.weiwuhui.com/91.html.2008-08-06浏览.
[4] 魏武挥.新媒体启示录之三:支柱定律.魏武挥博客网.weiwuhui.com/90.html.2008-08-06浏览.
[5] Patricia Holland. The Television Handbook(2nd edition). Routledge. 2000.
[6]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second edition). McGraw Hill Company. 1964.
[7] 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Neil Postman. 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2.
[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 (英)艾伦格里菲斯.数字电视战略:商业挑战与机遇.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1] Lawrence Grossman. speech at “Newsroom: Technology:The Next Generation”. The Freedom Forum Media Studies Center. Sep. 15. 1993.
[12] (美)约翰帕夫里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周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 (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4] 李永刚.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5] (英)尼克斯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6]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 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18] 樊浩.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7(2):78~89.
[19]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0] 孙绍谊.市场转型中的影像重组:新媒体与文化批评.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1] 王晓明、张宏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22] Paul Virilio. The Vision Machine. Indianapolis.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23] 陈思和.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两封信——致坂井洋史.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篇8
论文摘要:21世纪,各国在经济、政治、卫生、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机会与挑战同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一、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21世纪,地球已成为人类群居的村落,不同肤终·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像“村民”一样朝夕与共、息息相关地同生存、同劳动。这种变化使得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标、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人类社会迈人了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现在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因特网上快捷便利地交换信息。据报载,全世界互联网中85%以上的信息,是用英文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中外文化的建立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外语学习的目的,现在是作为交流的工具,为生存生活本身而学。在交际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我们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浙江大学1993年的调查,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71.11%和61.480,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人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现在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各个高校的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都是相当多的,学生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传统英语学习是一种“应试性”的学习,使我们陷人了纯知识性的记忆和漫无边际的题海,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状,下苦功夫学习的只是能“应试”而不能应用的“英语”。
(一)调查武汉各高校,我们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有:
问题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问题2: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问题3:尽管许多高校有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化”“跨变化交际”等。这类课程直接系统地传授了英语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历史、地理、制度、教育、生活方式、交际习俗与礼仪等文化知识。但是许多同学都不重视他们的学习,加上这些课程的考卷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并没有深人,因此大多数学生只是蜻蜓点水或者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而已。
问题4: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英语专业学生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相当一部分人凭常识、按习惯解决文化问题。然而,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有的时候套得对,有的时候则会套错。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这反映了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二)通过分析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小组认为主要原因有:
1.缺乏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和理解。
2.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俗称Chinese-English。或把中西文化等同起来,忽略了文化差异。我们往往用本族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当两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就很容易用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思维和表达。因而常常产生误解。
3.缺乏真实的主语。在我国,英语不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我们使用语言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的语言环境。尽管老师们告诉我们在寝室里等场所也要尽量用英语交流,但是强调不够许多同学都没有做到。由于受传统教学法一翻译法的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成为“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是盲目的记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他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但由于没有给我们创设一种良好的愉悦的学英语的氛围,经调查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淡而无味,从而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4.老师在讲解时对于英美文化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未深人进行阐释。比如老师在讲授词汇时没有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进行有目的地讲解。老师通常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从词典下载的词义解释,很少能将词汇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介绍给学生。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学习生词时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学的词汇成为一组僵化的符号,无法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加以运用。再比如在阅读学习中,老师们致力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关注的是语音语法词汇句型和翻译等语言学习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阅读篇章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即使谈到相关文化的某些内容,通常也不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能力为目的,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篇章本身。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苹、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在新大纲中提出: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等等。
其中对于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则提出了一套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培养方案:
1.文学课程: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的内容可包括:(1)文学导论;(2)英国文学概况;(3)美国文学概况;(4)文学批评。
2.语言学课程:语言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语言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授课内容可包括:(1)语言与个性;(2)语言与心智;(3)口语与书面语;(4)语言构造;(5)语言的起源;(6)语言变迁;(7)语言习得;(8)语言与大脑;(9)世界诸语言与语言交际;(10)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3.社会文化课程:社会文化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授课内容可包括:(1)英语国家概况;(2)英国社会与文化;(3)美国社会与文化,等。
4.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情况,培养科学精神,并熟悉常用的科技词汇。相关知识课程可以包括:(1)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2)国际金融概念;(3)国际商业概论;(4)西方文明史;(5)中国文化概论;(6)外交学导论;(7)英语教育史;(8)世界科技发展史;(9)国际法人门;(10)英语新闻写作。
篇9
关键词:地籍;土地实体;土地权利;多维地籍
Abstract: The complexity and variability of modern land use requirements of Cadastral and not just in the two-dimensional plane,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grasp the dynamic of land information, and there is a need to join our world more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the time dimension.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entity and rights perspective, analyzing the mea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D Cadastre and four-dimensional cadastral cadast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feasibility of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Keywords: Cadastral entities; land; land rights; multidimensional Cadastral
中图分类号:P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现代科技发展使得土地利用从简单的平面扩展逐步发展到对地上和地下空间的拓展,例如,城市中地下管道的铺设、地下商业广场建设、地下轨道交通设施、高架桥和高架电缆线等等。作为土地利用管理的基础——地籍也从二维平面逐步转变成三维地籍和四维地籍,从而能够以更加丰富的语义来表达我们的世界。然而,在实践中,地籍管理仍然是基于时间点的土地利用平面信息管理,对于空间信息以及时间信息缺乏有效的表达,以至于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土地利用模式。
2 土地实体
2.1 土地实体的含义
地籍管理中的土地实体主要指土地及其附属物的各种物理属性,具体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坐落及四至,土地用途,土地等级、地价,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物类型等。
2.2 土地实体的特点
土地实体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实体数据的可量性。主要指实体对象是可以量化数据成果的,对于土地面积、坐落及四至等信息,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可视化。(2)实体的客观稳定性。实体的对象多是客观存在,如:土地面积、土地坐落及四至、建筑物占地面积、地上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物理状态等(3)实体内容的基础性。从实体的具体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对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的现状记载,这些基础数据反映了土地过去和现在的物理存在状态。
2.3 土地实体数据的获取方法
土地实体数据的获取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将其归纳为外业方法和内业方法两个方面。外业方法主要是对现状数据采集时点的土地实体状况进行登记,可通过外业测量、实地踏勘、调查等方式进行。内业方法主要是对土地实体的历史状况进行采集,可通过查阅地籍存档资料和其它相关部门资料的方式进行。
3 土地权利
3.1 土地权利的含义
土地权利主要指是指权利主体对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它是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土地权利的类型主要分为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
3.2 土地权利的特点
24f5
土地权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权利是对土地的支配权;(2)土地权利是排他性财产权;(3)土地权利是对世权;(4)土地权利必须由法规定;(5)土地权利的变动一般采取登记的公示方式。
3.3 土地权利信息的获取方法
同土地实体数据获取一样,土地权利信息也可以采用外业与内业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通过外业调查宗地权属来源、性质、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等信息,然后将实地调查的成果通过计算机录入到地籍管理数据库,与土地实体数据一并作为地籍资料进行存档管理。
4 基于实体和权利的多维地籍
传统的地籍管理的构建多以二维平面为基础,然而,随着土地利用的深度扩展,仅能表示地表状况的地籍已经不能适合人们对地籍信息的需求。三维地籍是基于三维空间构建的地籍,特别是在表达地上和地下的空间发挥着很大作用,如,地下交通、地下商场等。而在地籍管理系统中加入时间维则是要求能记录宗地权利信息在时间上的变化。通常,时间维通常是用地籍对象的版本信息来表达,这些版本记录着地籍对象在某一时刻的地籍信息,并且以时间标记来区分它们的产生和灭失。
4.1 三维地籍
在表达地表信息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不能存在空间间隙或空间重叠,即整个区域应为无缝拼接。对地表平面分区同样也意味着,地表之上或地表之下一定空间也一定是没有空间间隙或空间重叠的空间分区。因此,我们可以将二维地籍系统进行改进,在二维地籍信息的点、线、面的基础上,增加体积的概念来表达地籍对象的三维概念。
三维地籍表达的对象主要包括复杂的建筑物单元,地上或地下空间结构。在地籍平面图上,一般只表达建筑物的外形特点,而没法表达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即无法表达完整的三维信息。但是应用土地权利概念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将建筑物的各层结构的权利状况信息加入到地籍管理系统中,构建以权利信息为Z轴,建筑物的平面坐标为X、Y轴的空间坐标系,这样在讲土地权利和土地实体相结合的同时,也能够让使用者形成以一种以权利为实体空间体积的空间三维概念(图1 基于土地实体信息和权利信息的三维概念)。
图1 基于土地实体信息和权利信息的三维概念
在短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用二维的平面分区,附加权利体积的空间三维概念来代替全三维的地籍概念,这种混合式的三维地籍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将权利和实体信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改变了以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地籍系统,取而代之的是“权利-实体”单元。
4.2 四维地籍
在四维空间里,权利-实体单元的边界可以以两种方式表达。一种是空间边界,将宗地分割开来的边界;另一种是时间边界,如:以宗地权利转让的日期为边界。在现实生活中,空间实体边界的变化相对稳定,如:一栋居民楼的空间边界在短时期一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而且,就其变化方式来说,主要以宗地分割、合并为主,对它的表达相对简单。因此,四维地籍的时间要素可主要用于表达权利信息的变化。并且,不同于实体信息在平面分区上的静态表达,权利信息的表达应与时间一样,是连续的、动态的(图2 平面与时间维的整合表达)。
图2 平面与时间维的整合表达
5 多维地籍构建的可行性
通过地理信息基础设施(GII,geo-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我们可以将土地实体与土地权利相融合。地理信息基础设施(GII)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组成部分:地理数据集(geo-datasets),地理数据处理服务(geo-DBMS)和互操作性标准。基于这三个组成部分,土地实体登记和土地权利登记可以实现互联,且数据的更新也可以应用GII来完成。本文将从权利、组织和技术三个层面来探讨多维地籍的构建。
5.1 权利层面
将权利以实体体积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很好地建立一个权利-实体的概念模型。在能进行三维描述的地籍可视化表达中,权利信息可作为与实体一个维度,与二维平面共同构成三维地籍模型,对于其操作也可以通过GII来实现标准化。
5.2 组织层面
多维地籍的组织系统依赖于GII的应用,因为大量的、复杂的数据,需要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数据库来进行操作。在某些情况下,权利信息并不是唯一对应于土地实体。因此,在构建多维地籍时,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组织系统,来保证能够在土地实体发生变化时,权利信息也能及时得到更新。
5.3 技术层面
从构建多维地籍的技术层面来说,应用三维数据+时间维度的数据组织方式能够用于表达四维地籍信息。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能够整合三维数据和其它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在这个空间数据库环境中,应能进行空间分析、信息可视化、数据编辑和互操作等功能。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土地实体和土地权利的含义和特点进行了描述,进而对三维地籍和四维地籍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以权利-实体为单元的三维概念,最后从权利、组织、技术三个层面分析了多维地籍构建的可行性。在构建多维地籍的时候,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例如:如何保证四维地籍数据模型的动态表达性以及如何保证三维地籍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等等。这些也将是今后多维地籍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胜华,刘家彬.土地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 刘耀林.土地信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林增杰.地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