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

2.2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and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

2.3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3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维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人类在经济领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有效的现实回应,是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它意味着把生态学观点引入科技创新领域,要求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考虑到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与可持续发展指标(ISD)概念是一致的。科技创新生态化并不是一味追求生态平衡而放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是通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自身全面的发展。

大力推行生态技术创新是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关键。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针对于环境目的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或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层面的生态技术创新是指所有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创新,包括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管理层的生态技术创新是保证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顺利进行的“软技术创新”。因此,在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商品化过程中,企业应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密闭型循环模式,从而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同时,为保证生产出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易于被环境吸收或可再生的产品,对于某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辨明生态作用的新型技术产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链中,应加入技术预见和生态实验两个环节,形成构思———设计———技术预见———开发———生态实验———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殿举,齐二石.技术创新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丁厚德.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洪银兴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陈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

6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7杨永岗.高度重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1998(2)

8张成岗.“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4)

9雷毅.高科技的生态价值[J].哲学动态,1998(9)

篇2

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政府资助引领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购买基础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公益;支持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及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创建用户按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中试及推广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提供咨询与参考。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

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篇3

[关键词] 创新 企业核心能力 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面对多个地域、多元文化、多种技能设置以及多种经营前景,新经济环境的跳跃性使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多数核心能力都只有有限的生命周期,只能获得一时的收益,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升级旧的核心能力,塑造新的核心能力,才能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创新是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要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永葆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及文化创新等促进核心能力持续发展已是企业走向振兴、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核心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

企业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是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将企业核心能力解释为企业的“一组先进技术和谐组合”。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核心能力指的是企业在某一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保持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竞争力。

企业核心能力离不开创新。企业核心能力的精髓在于拥有主导产品,而核心能力的灵魂就是创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等。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并对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技术进步引起的创新与管理变革引起的创新,是培育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动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企业的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及文化创新等对于形成企业独特的、难以替代的、具有较长延展性的核心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企业创新与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企业创新的内涵

(1)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企业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产品的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革、战略的调整,企业必须引进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创新很好的体现了权变管理理论的思想。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把企业的其他创新更好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3)文化创新。一个崇尚满足企业成员的自尊、地位、情感、成就和自信等需要的企业文化,就能培养企业成员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心和事业心,一个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敢于创新竞争、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就能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并能使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变成实际运用,从而转变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企业创新对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形成核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功夫,它是企业决策者们经不懈努力才获得的具长久性和稳定性的竞争力。创新在铸造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很难赶超;另方面又因为创新成果所特有的持久性、坚壁性,使得那些在核心能力的建设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企业,往往难有竞争对手。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确保企业核心能力可持续且长久地发展。

(1)管理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管理创新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企业提升核心能力的首要因素,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管理创新的能力已成为评价企业核心竞争一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管理创新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真正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管理创新能把各项创新更好的渗透于管理过程当中,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2)企业技术创新是形成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和关键。企业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企业的生命周期总是与其核心技术的周期以及由核心技术决定的核心产品的周期密切联系的,企业只有不断技术创新,用新的产品替代过时的产品,开始新的市场生命周期,才能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长久不衰的境地。

(3)文化创新是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内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创新作用、辅射作用和凝聚作用,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愿景激励、驱使全员、人力资本载体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贡献自己的智力资本;促使知识员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自由广泛地交流信息,知识共享,以形成和不断提升结构资本;以人为本,进行文化管理,关心、、成就、升华员工,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忠诚的员工自觉以创造性的服务获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从而为企业赢得顾客资本,继而促进一切创新活动和资源、能力的优化与整合,合成或提升为核心能力。

三、通过企业创新促进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路经选择

1.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

(1)建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应设立研究机构,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力量,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构建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技术研发体系及其有效运行机制。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要及时与国内各院所、高校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实现产学研纵向合作,使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以满足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目的,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的转化。

(2)完善的激励机制造就高质量科研队伍。企业应建立一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激励机制,注重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激励方式,充分反映和体现科技人员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

(3)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来从事技术研发。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前一定要对市场需求做深人调研,通过建立信息搜集中心等机构,增强企业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反馈和正确判断的能力,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

2.通过管理创新促进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

(1)要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认真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引进国外智力,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现代管理方法,尽快使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经营管理和竞争能力提高到新水平。要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迅速建立起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

(2)围绕自身的优势来制定整体发展战略。要充分、客观地认清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出具有独特性的经营战略。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分析表明,企业的经营战略不能机械地模仿,只有在调整未来环境变化并掌握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灵活地构思,才能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独特战略。要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企业要学会战略创新。

3.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

(1)积极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学习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核心能力,企业文化建设也应把打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作为重要目标。首先,要强调终身学习。其次,要强调全员学习。企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有机系统,只有系统内所有成员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企业才能达到最佳竞争状态,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再次,要强调全过程学习。学习必须贯穿于企业运行的整个过程,沿着计划、执行、控制、销售各个环节运行。总之,要营造一个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氛围,创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2)确立双赢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创新首要的是价值观创新。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奉行非赢即输、你死我活的单赢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有迫使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更新的驱动力,也有滋生为打垮对方而不择手段以至恶性竞争的弊端。一个企业只有奉行双赢价值观,才能不断地从合作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等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海尔集团不参与同行间的价格战,坚持靠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的成功经验,便是奉行双赢价值观的一个范例。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著 陈小锐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2]张国军: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扩散[J].企业研究,2001(11)

[3]康荣平 柯银斌:中国企业核心能力剖析:海尔与长虹.中国工业经济, 2000(11)

[4]安德鲁・坎贝尔 凯瑟琳 萨默斯・卢斯:核心能力战略.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5]郭 斌:企业核心能力生命周期论,科研管理,2001(1)

[6]陈有安 尉维斌:企业创新及其影响[J].理论前沿,2002(3)

篇4

摘 要 金融业主要是对经营金融商品这一特殊行业的总称,它包括有银行、证券、租赁和保险,以及信托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所以,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环境下,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成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金融业市场竞争力和完善金融市场结构以及优化其资源配置的迫切需求。金融创新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就金融机制方面的创新与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金融 可持续发展 机制创新 探讨

金融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业在优化资金配置以及调节、反映和监督经济方面有绝对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都十分看重自己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情况。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渗透,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也被日渐提上日程。金融业发展的体系具有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深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金融业自身发展环境的全球性和综合性视野,决定了现今的金融业一定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路子。而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建立在金融创新的基础和先决上,利用金融创新的活力和新鲜力带动金融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率先挑起了金融创新的大旗,这场新的金融热潮促进了新型金融工具的大量出现,在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方面,甚至对世界各国整个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金融创新不仅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通过金融机构定制出相应的产品,从而加快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并且对市场结构的完善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想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创新就不能只是解一时燃眉之急的心血来潮,而需要进行不间断的系统化的机制创新,以此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成创意。加大金融机制创新步伐和内容,推进金融机构富有市场召唤力的金融创新,是提高金融竞争力,保证金融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对金融机制的创新,可以从几下几方面着手。

一、金融激励机制的创新

1.给予适度的风险容忍。金融机制要想有效完成创新,必须同其他行业制度安排保持一致,满足激励相容的条件。从经验来说,人金融创新活动的水平越高,委托人能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但人对金融创新工作的热度来源于成本收益的分析。所以,金融业必须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人的创新活动。金融行业的不稳定性使得人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期的因素,有极大的可能会失败或做不到预期效果,对成本与收益有一定影响。如果委托人仅以简单的“失败”就一票否决,就会促使人采用相对保守的策略,因循守旧的同时不思进取。据相关数据统计,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真正实现的创新数量在其投入资源的对比中,其实很少,主要是由于其风险容忍度较低的关系。所以,要想实现金融机制的创新和持续发展,金融机制必须确立适当的风险容忍指数,以此保证不会出现人规避风险而不去创新的情况。

2.适当的收益分享和可以预期的相机行动模式。事实证明,人会受到预期可以分享的利益的影响,人在创新收益中受益比例越大,其在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涨,对委托人的利益增长越有效。所以,金融机制创新中应该确立一项新的收益分享机制,只有人与委托人在最终收益上的利益保持一致,人才会更加努力工作和创新,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利益上升环节。其次,应该实行可以被预期的相机行动模式,保证委托人的未来行动必须要遵守事先已经确定的规则,让人可以在每一种未来状态下都能预测到委托人即将采取哪些行动,进而对自身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预测。如果委托人的意见总是变幻莫测,行动总是神出鬼没,那么人就会面对创新随时可能不被通过或实施的状况,最终收益和成本也有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人在金融创新决策方面就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二、金融开发机制和实施机制的创新

1.尽管有些天才的金融创新是来源于头脑中惊鸿一闪的灵感,但是那些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则一定无法离开制度的保障。所以,我们需要创建出一种可以对金融创新开发进行不断推动的可持续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有稳定的创新方案和构思的源源不断地流入。金融企业创新永远不会枯竭的源泉是可持续的开发机制,所以它必须渗透进整个创新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有开放的创意渠道,虽然必须依靠辛苦的努力才能有创新的创意,但它同时需要不同灵感火花的碰撞,更需要不同方面的各种实践知识的支持。所以,想要不断推出的创

新创意,根本不可能依靠少数几个人就成完成,只有集思广益,广泛地征求不同人的意见,才能提高创新成效。应当为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人员的构思和创新思路提供一个通畅的传达渠道,并给予优秀的创意一定认可和奖励。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创新池庞大稳定的基数,给金融企业提供更多的多的可选择创新路线,取得持续的创新收益。

2.其次,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对这些创意进行筛选和衡量,保证开发工作的有效实施。最后,在实施机制创新上要有健康的执行文化。金融研发部门提出创意之后,在实施方面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只有建立健康的执行文化,才能保证这些部门全身心投入实施并积极配合与反馈。此外,弹性的管理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金融方案因其行业的复杂性在管理方面不能太过死板,必须要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灵活机动应对各种问题进行创造性管理和解决,才能达到管理的真正效果。

总之,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金融机制的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对金融机制进行激励机制的创新,开发机制和实施机制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类对室内环境的控制手段越来越多,公共建筑使用的人数众多,其使用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其附近人群的健康水平。现代建筑的发展带来的“空调病”、“都市风”等不利影响逐渐被人们了解,以使用的舒适功能开始成为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公共建筑;生态技术;概念设计;绿色空间;彩光技术;自然通风

0 引言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本源动力,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因此,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公共建筑设计创新,并且是实现创新根本途径。

1 生态自然的绿色空间

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使用过程都会产生较多的有害物质,同时公共建筑也是能源消耗的重点区域之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室内生态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的生态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凯文·罗奇、诺曼·福斯特在他们的一些设计作品中,恰当的引入室内绿化,将其作为改善建筑微气候环境的有效生态要素。建筑周围的绿化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提高空气中的氧气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因此充分利用绿化这一因素,是他们探索生态建筑设计创新的途径之一。

凯文·罗奇设计的福特基金会大楼,是世界上第一个带有现代大型中庭建筑,因其首次在由玻璃顶覆盖的、巨大的室内中庭空间中种植大量绿化而获得 AIA 25-YearAward 奖。室内中庭是地段内一小片城市绿地的延续,将绿化引入到室内,公众可以在这里停留或穿过室内中庭,办公部分围绕中庭以 L形布局,中庭是办公部分与街道隔开,减少了交通噪声;楼梯间在平面上与中庭为 45°斜角,它们与东、南面高达十层的玻璃墙使得更多的阳光被引入中庭,阳光充足,适宜植物生长;落入中庭的楼梯间和柱子中包有落水管,可将屋顶的雨积水导下,用来浇灌建筑中庭内的植物。由此看出,凯文·罗奇通过精心设计,建立起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关系,中庭内种植了多种植物,创造出一个洒满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态空间而创新。

普通的高层建筑除了顶层和底层外,一般各层平面基本相同,室内采用人工机械进行调节。根据统计,建筑中能源的消耗占人类总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而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这种消耗还在加剧。竖向绿化作为软质景观引入室内,在建筑中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绿化系统,是高层公共建筑室内环境创新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它为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高层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提供了可能。建筑师通过建筑平面的错落组合,在建筑内部创造了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即节能又宜人的室内小气候。

2 精巧多样的采光技术

光的引入是建筑基本的物理功能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知道要在墙壁之上开凿大小不一的洞口来控制光线的进入。随着人类的技术不断发展,人们不满足与单纯使用窗户来采集和控制光线,尤其是在人流密集,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单纯的窗口结合传统电灯采光不但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利于节约能源。新型的公共建筑设计在采光技术上进行改革,应既利用自然光线,节约能源,又不能完全受自然光线的限制,要对自然光线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公共建筑设计的采光创新。

光导纤维是由光的全反射原理所发展而来,整个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聚光部分、传光部分和出光部分。光导纤维最早应用在通讯系统中,近些年来,逐步为建筑采光系统所使用,从而在功能上引发了建筑的创新。

由英国最具创意的天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带领的设计团队设计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就采用了光导纤维作为建筑的采光系统,建筑主体为六层,由大约 6 万只纤细透明的亚克力纤维组成,这些纤维在外观上构成了建筑独特的形态,在功能上更是起到为室内提供照明的作用。白天的时候,每根长达 7.5 米的“触须”会把室外的阳光通过光纤传入室内,为是内提供照明,6 万个光电,不但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照度,而且给人以每秒梦幻的感觉。到了晚上,“触须”又将室内的光线传导到室外,使整个场馆在夜色中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

采光隔板是在建筑的窗户上部安装一个或一组反射装置,使室外的直射阳光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再进入室内,从而控制室内空间照度的采光系统。当公共建筑的进深比较浅时,采光隔板可以采用较简单接结构制作,如在窗户上安装一组反射板,遮挡窗外的直射阳光,利用漫反射原理是室内阳光均匀化。如果房间进深比较大,采光隔板就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处理方法。不仅需要在窗口部位安装反射板或棱镜等光线收集装置,而且需要在室内安装传输光线的管道,把光线引入室内。

导光棱镜是利用棱镜的折射作用改变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使光线通过折射照射到建筑的深处。一般来说,建筑上的导光棱镜一面是平的,另一面有突起的棱角,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较少室外直射光引起的眩光,使室内获得均匀的照射。

德国国会大厦是柏林标志性的公共建筑之一,这座建筑几经战火,已经残缺不全,而传统的建筑布局也无法容纳新的功能。为改变这一情况,德国政府举办国际竞标,并最终邀请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主持设计。福斯特将他高技派的手法与传统建筑风格巧妙结合,在保留建筑外墙的前提下将内部全部重新组合,并在缺损的穹顶部位设计了一个全新的裸露全钢结构的玻璃穹顶。这座玻璃穹顶不但在外形上体现着现代建筑美学的风格,而且在功能上又是一项创新。

3 节能健康的自然通风

随着“空调病”等现代建筑空气调节系统弊端的显现,减少机械通风,在满足人体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能源消耗,利用自然的能量来为建筑内部通风,是公共建筑设计生态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手段不但复合环境效益和经营效益,更为建筑内部的人们提供了自然的空气环境,同时也为公共建筑的形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建筑语汇。公共建筑利用自然通风达到室内人体需求的温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建筑形态辅助通风。建筑的形态辅助通风是指建筑在形态设计上顺应自然作用,通过形态上的变化使气流在遇到建筑立面时能够化解对建筑不利的风向,加强对建筑有力的风向。

2)建筑构件辅助通风。有些公共建筑在建筑的外立面设置有一些附加的构件,这些构件的形状起到了导风和引流的作用。

4 结束语

总之,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本源动力,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萱,赵星明.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观[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2]白林,胡绍学.建筑计划方法学的探讨——建筑设计的科学方法论研究(一)[J]. 世界建筑,2000(08).

[3]陈铭.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华中建筑,2000(03).

[4]张伯扬.胜迹千秋仰 盖世万古传——浅析项王故里的空间重塑和建筑设计[J].建筑,2000(08).

[5]路德民.建筑设计中的经济理念[J].建筑创作,2000(01).

篇6

科技创新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科技创新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科技创新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科技进步,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尤其重要。对我国渔业发展而言,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走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而利用科技创新可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满足了现代渔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科技创新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可持续发展问题日显重要。现代渔业已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密集应用的行业,渔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使其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技创新也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篇7

[关键词]林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林业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对提高林业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当前,不断创新林业科技,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因此,研究林业科技创新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开发、引进和应用林业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业科技创新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变了传统的林业发展理念,把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一位置,对林业向现代化转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林业朝着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其中,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居住场所、对木材及木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自然环境恶化,森林生态环境被破坏,已经无法依靠树木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恢复生态环境。因此,人们需要进行经济造林、生态造林,以恢复生态环境。林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培育出具有更高适应性和抗性的树木品种,提高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新技术的应用能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有效提高用材供给量,更有效率地恢复林业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1]。

1.2推进林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林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可促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管理中,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进了林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当前,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中技术(如林木遗传改良、森林资源监控、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无性系林业、木材加工利用等)在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持了林业资源的多样性。近十多年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先进的林业科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

1.3提高林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林业都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重造林轻养护,重数量轻质量,对水分、温度、养分的管理比较粗放,剪枝、间伐等管理也不够精细,导致造林数量多但成林数量少,林区质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推广应用先进林业技术,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大面积实时监控林木生长情况;利用机械化技术快速进行施肥、灌水、防除病虫害工作;使用数字化技术科学制订造林计划,确定营林管理方案,推动林业生产数字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大大提高林业生产效率[2]。同时,推广应用先进林业技术,有利于节省生产投入成本,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与林业生产的回报率,并降低经营风险。而且,先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可以倒逼林业生产工作者不断学习高新技术,以适应新形势下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现代林业工作者队伍。

2林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地区的林业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长期受传统工作模式和粗放式管理的影响,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了解不透彻,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理解不足,不重视科技创新。部分林业生产经营者秉承着靠天吃饭的雨养林业传统思想,不主动学习、应用先进科技,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资金,不能更新技术设备、培养科技人才,导致林业科技创新进程缓慢。

2.2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林业科技创新需要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高校、林业生产者的共同努力和协同推进。但当前,柳州市林业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和省内高校,且部分先进科技需要从省外引进,而各林业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没有参与林业科技创新,导致生产单位无法及时了解高新科技的情况,难以及时引进、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也无法促进先进科技的转化,难以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

2.3科研经费和科研资金不足

一方面,有关部门对林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较少,无法满足科研部门的需求,导致科技研发工作只集中于主要产业和经济效益高的部门,难以形成广泛开展科技创新的局面;另一方面,林业生产企业缺乏足够的科研资金投入,很多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无法稳定开展,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研人员主动性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3]。

2.4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一方面,受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方式不科学的影响,先进的林业科技无法及时投入实际生产中,无法发挥科技创新的能效;另一方面,部分林业科技创新缺乏针对性,与发展需求和生产实际脱节,一些创新成果无法应用于当地林业生产。加之部分推广工作人员科技素养不高,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难以展现先进科技的效果,也影响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3加速林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转变理念

首先,林业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制订科学的推进计划,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从林业生产实际和发展需求出发,抓住绿色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林业技术。其次,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和林业生产者要加强联系与合作,使科技研发更贴近柳州市林业实际,及时填补林业科技的空白与薄弱之处,促进林业科技全面发展。最后,林业生产者要认清科技创新对提高经济效益、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作用,主动更新技术和设备,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

3.2健全创新体制

一方面,要健全科技发展体系,整合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林业企业和推广机构,完善科研产业链条和人才链条,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健全林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整合财政经费、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科技创新,尤其要把更多企业纳入科技创新链条,提高林业科技新成果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3.3加快林业装备技术研发

科技装备是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要主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加强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在林业装备上的应用,特别要重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林业资源监测水平、病虫害预警及防治水平、林业生产效率。从柳州市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当地林业借助红外感应装置、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设备等,全面提升了营林管理、资源保护、资源利用和产业升级水平[4]。

3.4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不足是限制林业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促进科研经费和社会资金向林业科技创新倾斜,加大对科研应用单位的奖励,特别要对贡献较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奖励,形成带动效应,为技术创新与应用营造良好环境。

3.5培养林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人才是林业科技创新、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体。柳州市高度重视林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2019年,该市实施了《柳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从人才教育供给、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入手,构建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以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篇8

海洋经济虽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海洋经济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海洋经济总体规模还明显偏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海洋经济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主要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生产手段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样,海盐生产技术手段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靠增加盐田面积的粗放办法来增加产量;海洋科技创新的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海洋科技管理落后,体制不健全,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优秀海洋科技人才缺乏,科技知识有效供给不足;海洋科技研究低水平重复较多,投入产出比例较小。据统计,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因素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我国只有30%多。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低,已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前,随着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展,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后,跨入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发展阶段。面对世界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只有创新,才能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源泉。中国是海洋大国,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对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对缓解我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日益严重的压力,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从海洋资源消耗型向海洋资源节约型的转变;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经济安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我国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在这方面,我们和海洋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新兴领域,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整体水平。所以,我们要在吸收和采用国际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发展我国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深加工技术、海洋功能食品开发、海洋医药产品开发、海洋精细化工产品研制;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岸带区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快发展步伐。重点应放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扶持新兴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着力建设一批新兴海洋项目和海洋产业区,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聚集力和带动力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对新兴海洋产业,国家应在科技协作、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此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海洋未来产业技术储备的研究,促进海洋未来产业的发展,不断开拓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领域,不断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当前,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就是要依托循环经济创新技术,以海洋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为核心,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形成海陆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应出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促进机制。应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清洁生产、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认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制定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应及时向社会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海洋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应有重点、有层次推进。海洋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和具有较为成熟的海水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沿海缺水城市应在海水的综合利用方面优先推进。重点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成本,扩大海水综合利用的产业规模,推动海水资源产业化的全面发展,改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促进沿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此外,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也十分重要。政府应及时向社会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加快循环经济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设立海洋循环经济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海洋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4、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开发,发展海水综合养殖业。近年来,由于我国海水养殖业面积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海洋环境污染,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生物技术的开发,为海水科学养殖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海水养殖方面应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建立海上养殖区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编制海域养殖区域规划,合理控制海域养殖密度和面积。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建立各种清洁养殖模式,改善已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海水养殖环境,减轻或控制海域养殖业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通过技术改造和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加大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养殖技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5、利用高新技术,加快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洋生态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环境生态化,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我们在严格执法、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提高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水平,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尽可能压缩到最低限度。此外,扩大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及其他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物治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生态生物技术,解决海洋污染的生物修复问题。坚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逐步建立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良性发展模式,达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9

1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

1.1科技创新动力源较单一

所谓的科技创新动力源指的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及对科技创新的适合投入、科技创新的需求渠道等。科技创新动力源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林业发展的需要是林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林业产业必须向社会提供有形的产品、无形的产品以及环境产品。由于公益性林业主要是提供非经济性产品,因此经营者不能在社会交换中得到科技投入的补偿,这就会导致经营者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源。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一般会采取一些政府行为对非经济产品的科技创新进行一定的补偿。政府会在非经济产品的生产上加大投入,国家成为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林业具有比较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

1.2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定性

在对林业科技的创新成果进行应用时,往往具有一定的限定性,这是由于受到气候因素、地貌因素和地势因素的影响,森林分布的垂直带谱在不同的经度和纬度上也是不同的[1]。由于森林地域的分布规律导致了我国林业生产活动的地域性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预约工业技术和通用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相比,在市场需求上对林业科技成果进行了一定范围的限定。

1.3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特殊性

林业经营者通过购买和开发先进技术的方式来研发新产品、培育森林资源,将森林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进行补偿。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林业经营者不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这是由于其不能从市场上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得到完全的补偿,因此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扶持。经营者对扶持的预期也会对其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为造成影响。此外,对林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还会受到森林采伐制度问题、资源管理体制问题、林权问题等问题的影响。

2影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

我国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没有充分重视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无论是林业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和决策者都没有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重视,认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科技的创新,而是“靠天吃饭”。因此对林业科技投入、应用和研究开发未予以足够的投入,造成了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2]。

2.2我国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投入偏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投入水平较低,而其中林业在整体科技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又较低,而林业的科技创新具有比较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对政府扶持行为的依赖程度较高,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造成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偏低。

2.3不合理的科技经费结构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的林业科研体制的主体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企业,这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出现脱节的情况,导致林业科技创新出现供求错位。不合理的科技经费结构决定了国家是科技经费的主要投入者,而企业很少对科技创新进行投入。这种传统的体制也造成了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数量少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科技资源扩散不畅、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林业方面表现为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仍然较低,国家强制性的弱化科研体制并减少投入则可能会迎来新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策

3.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我国具有比较有限的林地资源,而我国当前的林地和林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类对林产品的需要,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必须重视林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3]。无论是林业的经营者,还是林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都必须改变传统的“靠天吃饭”的错误观念,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先从思想层面上重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才能够扭转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林业科技人员素质低、质量少的情况,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以长远目光来看待我国的林业发展。

3.2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公益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

国家应建立起公益性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基地,不断加大对林业的科技投入,将高等院校和公益性科研机构作为推动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公益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比较适合进行林业基础性研究以及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研究,这2类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主要是来自于国际组织援助的合作研究项目以及政府的公共财政科研专项经费拨款。鉴于当前我国对于林业科技创新开发投入的不足,必须在提高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调整不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提高林业科技投入的比例。

3.3改革创新,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企业的研究

要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就必须从体制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企业的研究。要将实际经验、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应用到林业企业的生产中去,建立起新的服务、系统和工艺[4]。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阻碍的因素主要有体制不顺、信息缺乏、人才缺乏和资金缺乏4个方面,而要排除这些障碍,激发我国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就必须从体制层面上进行改革,破除体制约束,建立起企业主动创新的机制,改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被动局面。国有林区应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

3.4培养、吸引和留住林业科技创新人才

国有林区在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对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激励、利益分配、创新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科技创新动力和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5-7]。

4结语

篇10

关键词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计划;现状;成效

中图分类号 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1-0158-04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1022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始于1986年,是科技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19个部门共同推进的一项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工作,旨在解决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枯耗,环境污染,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验区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领域,受到了学术界的密切关注。整理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多年来实验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实验区发展状况的总体分析与评价,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对实验区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特色领域、成果经验等方面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1-2];二是基于特定实验区的实践探索,由此产生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3-6]。实验区作为我国推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很多方面的研究还待深入开展,如有关科技支撑实验区建设发展的调查研究基本是空白。

科技支撑始终是实验区发展的基本原则。围绕着科技支撑实验区发展这一主题,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十一五”以来实验区推进、实施的科技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实验区的科技需求及科研活动支撑能力,探寻“十一五”以来科技在实验区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发现实验区项目对接的特点与规律,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更好地发挥实验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载体和平台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对实验区建设的支撑能力。

1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很多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社会事业滞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1986年,原国家科委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省常州市和锡山市华庄镇开始了城镇社会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1992年5月,原国家科委和原国家体改委共同了《关于建立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若干意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组成了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管理办公室。1994年3月,实验区工作中心转向可持续发展,要求各实验区率先建成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地。1997年12月,“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2]。

经过28年持续有效的推进,实验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大城市改造、小城镇建设、社区管理、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中,各实验区依靠科技创新开展实验示范,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和引领带动作用,为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也为推动《中国21世纪议程》积累了重要的经验[1-2]。截至2014年3月,中国已经建立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56个,各省建立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80余个,遍及全国90%以上的省、市和自治区。

姚娜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计划实施现状及成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期

2实验区科技计划实施现状分析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团队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分析,先后对上海市崇明县、北京市石景山区、河南省济源市、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湖南省资兴市等实验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组织了10余次座谈和访谈,与数十家实验区的管理人员、项目主持单位和实验区示范任务承担单位进行了交流。同时,向全国156个实验区发放《实验区与科技计划对接情况调查问卷》,就各实验区“十一五”以来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来源与管理、项目运行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问卷按项目填写,共有107个实验区反馈28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65份。研究团队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

2.2科技计划类别分析

265份有效问卷显示,实验区承担的项目中,所属的主要计划类别为科技支撑计划(87项)、“863”计划(19项)、星火计划(27项)和科技富民强县计划(15项),其他项目计划还包括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国家创新基金、科技惠民计划、火炬计划等。

总体上看,实验区承担的科技任务所属领域与实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实验区建设关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实验区开展的科技工作主要集中在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较为薄弱的资源环境领域,265个项目中有117项属于资源环境领域,占项目总量的44%。另外,除了少数几个城市城区型实验区外,绝大多数实验区都涉及到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实验区承担科研任务的另一个主要领域就是农业领域,共有60项属于农业领域,占项目总量的23%。处在第三位的属城镇发展领域,占项目总量的9%。其他研究领域还包括生物医药、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

2.3研究经费来源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1月-2013年7月期间,265项课题共获得国拨经费支持7.02亿元,自筹经费37.25亿元(见表1)。

2.4参与形式分析

在项目参与形式上,实验区作为牵头组织单位的课题有150项,占56%;作为子课题承担单位的课题有46项,占17%;承担课题示范工程或试点工作50项,占19%;其他形式占8%。

2.5成果实际应用领域分析

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领域与研究所属的类别领域是直接相关的,因此这方面的调查数据也直接反映了实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重点。在课题的实际应用领域方面,面向资源环境领域的147项,农业89项,高新技术70项,城镇发展64项,人口健康46项,其他应用领域还包括公共安全、文化科技、社会管理和减灾防灾等。

3实验区科技计划实施成效分析

实验区的宗旨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引领,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示范带动。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显著提升。实验区建设不仅需要“面”上的统筹协调,更需要“点”上的突破和创新,对科技支撑引领当地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大。调查显示,“十一五”以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

3.1破解区域发展制约因素,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各实验区在建设伊始编制了为期五年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发展规划》,认真分析了制约本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确立了实验区建设的主题。调查显示,在实验区已经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中,近一半都紧密结合了实验区建设主题,另外近一半项目内容属实验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同时,被调查项目中,有80%的项目降低了资源消耗,52%的项目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41%的项目实现了居民生活环境与质量改善,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上海崇明实验区确立的实验主题为“低碳发展”,以“自然低碳、人居低碳、产业低碳”为发展主线开展建设。崇明实验区围绕这一主题,实施瀛东村生态民居建筑低碳改造示范工程,依托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制了国内首个“低碳建筑导则”,在建筑节能、资源循环利用、智能化调控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2突出科技示范与引领,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项目是实验区通过认真筹划、科学设计、积极申请所获得。其中超过七成的项目在立项后实验区管理部门进行了跟踪管理,与项目组织单位密切配合,协同推进。通过专家指导、技术培训和协会科普等形式,极大地推动了适用技术应用,使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通过项目立项与组织实施,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实验区的科技意识显著加强。

另一方面,在项目申报、实施的过程中,实验区紧密依托各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专家力量,特别是实验区专家委员会的智力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区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程度紧密的有156项,占59%;产学研合作程度较为紧密的有99项,占37%。与智力资源的对接,不仅协助实验区更好地凝练了本地的科技需求,使越来越多的科技项目在实验区落地,同时在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实验区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另外,实验区地方政府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依托实验区建设和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密切了与上级科技管理部门的联系,加强了科技信息与干部交流,全方位提高了实验区的科技支撑能力,使科技创新成为实验区发展的强大引擎。

如甘肃敦煌实验区自2010年创建以来,认真分析制约本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凝练申报了一批针对性、前瞻性强的项目,先后参与了“863”计划(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支撑计划(城镇化领域)、科技惠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敦煌实验区建立了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引进、培育了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葡萄、大枣等特色林果品种,林果产业达到19万亩,瓜菜8.2万亩,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清洁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建立了光伏发电产业示范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扶持发展科技型企业9家。依托科技计划项目,大幅度提升了实验区的科技支撑能力。

3.3积累项目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机制与模式

各实验区在积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过程中,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机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调查显示,265项科技计划项目中,有203项在立项后进行跟踪管理,占调查总数的77%;186项与项目牵头单位密切配合,推进项目的实施,占70%。许多实验区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公共信息平台,定期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成果交易会、科技创业大赛等活动,充分发挥科协、学会和各种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逐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了实验区的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管理举措。探索形成了“人才+项目+资本”三结合的创业创新模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提升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财政扶持保障;建立了集科技信息收集、整合、浏览、于一体的“科技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加强区科技局与各区属科技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作用。

3.4部门联动促进,科技惠民成效凸显

调研发现,相对于“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惠民计划在实验区显示出更好的成效。科技惠民计划旨在“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广普及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综合能力”,这一目标切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实验区经过多年能力、意识提升以及实验示范项目的经验积累,也具备了相当的承接优势。调查显示,目前已对接的科技惠民计划进展顺利,实现了部门联动,协同促进,效率高,成效突出。不仅项目成果直接面向百姓民生,同时有效提升了政府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

河北省迁安市于2012年开始实施科技惠民计划“迁安矿区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示范”。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有关市领导为副组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建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家工作组、工作推进组、经费监管组等3个专门工作组;各试点企业也都分别建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真正实现了多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推进的机制。

4对策与建议

28年来,实验区建设伴随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实验区的实验示范任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这对实验区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一方面,实验区需要科技创新来改变、替代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各个领域的科技研发也需要突破发论文、制样机的阶段,将研发成果逐步落地,切实驱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机遇,现有实验区与科技计划对接也暴露出规模不足、体系不完备、顶层设计不够、地方能力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实验区管理办公室在宏观管理上加大统筹,梳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共性关键问题,做好科技项目顶层设计,全面对接各类科技计划,为实验区搭建桥梁;二是充分依托实验区专家委员会,面向实验区开展系统的能力建设,逐步提升地方科技管理能力,包括项目需求筛选凝练能力和项目实施、管理能力;三是完善实验区与科技计划对接管理机制,提升对实验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如尽快建设实验区科技需求库、项目信息库、管理与交流信息平台等,以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民生科技的实验示范基地,成为科技惠及民生的重要平台与窗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报告(1986-2006)[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Department of S&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of MOST,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China Nationa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Review Report (1986-2006) [M].Beijing: Social Science Document Publishing House, 2006.]

[2]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Department of S&T for R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MOST,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Study and Practices of the China Nationa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M]. Beijing: Social Science Document Publishing House, 2006.]

[3]陆学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历程回顾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1-2.[Lu Xueyi. Review and Sugges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ustainable Communitie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17(3):1-2.]

[4]郭艳华,周木堂.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特色建设的新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09-112.[Guo Yanhuo,Zhou Mutang. A New Way for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Communitie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1):109-112.]

[5]李善峰.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践[J].理论学刊,2004,(9):8-11.[Li Shanfeng. Practices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the China Nationa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J]. Theory Journal, 2004,(9):8-11.]

[6]班茂盛,方创林,李铭.县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路与实践:以浙江省诸暨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J]. 规划师,2008,24(5):41-45.[Ban Maosheng,Fang Chuanglin, Li Ming. Masterpla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untyleve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Zhuji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J].Palnners, 2008,24(5):41-45.]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n China Nationa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YAO Na1,2SONG Min1,3LIU Xuemin1

(1.School of Resour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Administrative Centre for China’s Agenda 21,

Beijing 100038,China; 3. School of Ecnomics,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 Shaanxi 7101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