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风险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风险现状

篇1

关键词:内部审记 风险现状 对策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现状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与外部审计同行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国家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在地位、认识与人员素质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审计方面的法律与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审计人员素质还不够高,审计的控制制度也不健全,这就给审计中风险的存在提供了安全隐患;而实际审计工作由于法律制度存在漏洞,更加剧了内部审计的风险。据某调查表明,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应有的职业谨慎”与“适当的职业关注”已经成为审计案件里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审计法律的这种不完善性既增加审计诉讼案件数量,又加大了审计工作的工作难度与未来的风险系数。

(二)内部审计的人员素质偏低

众所周知,审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与技术性兼具的职业,随着新事物地不断涌现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与技术要求。而我国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审计人员在责任心、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与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不可避免地影给内部审计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地加大了内部审计的风险系数。

(三)内部审计技术因素方面的影响

内部审计工作自身的风险性使得审计工作允许存在风险,这也要求工作人员对审计风险与审计成本要持有相对均衡状态的观点,既在审计效果与效率之间达到平衡。然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实践过程中,审计人员常常将工作的关注点放在每个重要组成项目,并采取抽样的审查方式,从而造成客观事实、整体主观结论与抽取样本之间一定的差距性,存在一定可能的偏离,从而为审计风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电算化技术被企业普遍采用,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财务工作的科学化,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要全面了解内部审计的自身特点,并熟练掌握其规律,在实施风险管理,既要考虑具体审计项目,又要考虑到内部审计各环境因素,形成科学合理的防范机制,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系数,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目的。

(一)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内部审计环境分析

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必然是其风险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对内外环境进行针对性分析,首先识别风险根源,然后估测与评价内部审计风险,最后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固有职业风险与避免不必要其它风险;搜集与分析内外环境涉及的风险因素方面的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合理地识别、估测与评价,并以此为基础,思考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方法并做出应对决策。

(二)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其地位

使内部审计部门地位高于其它职能部门一级,其经理的任免由董事会直接决定;保障董事会与内审部门之间沟通渠道顺畅,内部审计经理有权出席与参加企业举行的和内审职责相关的会议;内审经理如果遇到重大问题,可直接向负责内审工作的权威负责人请示与汇报,以保障问题或风险得到及时解决。明确保证内部审计职责,使审计人员开展业务时拥有实质的独立性,从而使其能够自主完成审计项目选择、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重点确定、审计计划编制、审计程序实施与审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高质量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综合性与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工作,具备很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治思想素质要过硬、责任心强、工作作风严谨、审计理论知识与审计技能扎实,判断能力准确、分析能力敏锐、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强等;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对财政经济法规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有一定程度了解[2]。所以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实践工作,锻炼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既能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也能最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概括来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改革现有的用人机制,选派那些具备高业务能力与技术职称的员工充实到审计队伍中;其次,在审计人员廉洁奉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培养上狠下功夫;最后,还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学习与后续教育,使其能够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四)注重科学分析与评价,改善内审方法

采取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审计风险观念全面地应用到审计过程之中,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并最终确定审计风险能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不仅能够进行客户控制风险的评价,更能进行风险产生的各要素分析与评价,从而为实质性测试确定范围与重点。这就使得整个审计过程与审计风险紧密相连,以审计质量的保证为前提,以分析、控制风险为出发点,将实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分析性检查等方法进行统筹运用,综合审计证据,最终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三、结束语

当今国际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剧,各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使得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防范风险、改善管理的重要途径;做好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工作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与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主体组织的内部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考虑组织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将风险置身于审计的全过程的一种审计方法。本文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现阶段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

2004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的征求意见稿,对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2005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三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将风险管理审计纳入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并要求于2005年5月1日起予以施行。该批准则的和实施,足见我国的内部审计已发展到了风险导向阶段。然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它在我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在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方面的应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评估企业风险管理时,关注的不再只是内部控制的符合性,而是优先选择高风险领域的控制,并且着眼于评估具体控制对风险管理的效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或突发事件,选择潜在风险点开展关注审计,针对经营中出现的个别险种退保率较高、部分险种面临满期给付高峰等现象,采取审计调查方式给予关注,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对经营管理的影响,从而提出可行的建议,并通过后续审计确认风险点相关项目整改情况。由此看出,该企业正逐步建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通过拓宽审计范围,确定审计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建议,最后通过后续审计,测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这样的审计建议可以直接针对企业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并将事后评价反馈延伸到事前和事中,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链中的必要环节,从而将审计工作渗透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贴近风险。

二、在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监控职能方面的应用

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基础。传统内部审计偏重于直接测试内部控制,提出增加控制点或增加控制的建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控制点越来越多,业务过程也将越来越繁琐和缓慢,因此,传统内部审计模式是在递减地增加企业价值。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结构为内容,关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使审计重点前移,利用风险标准选择审计项目,每一项审计及其目标都与企业目标紧密相关。如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就运用了风险点的管理情况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在人民银行系统中,风险点是从银行业务环节中抽象出来的,能有效防范业务风险和规范管理行为的关键控制点。根据不同的风险点所隐含的风险程度不同,划分风险程度,将风险点量化,通过对这些风险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判定,从而评价出总体的内部控制情况。这样不仅能改进对内部控制的监控方式,抓住重点,同时简化内部控制流程,提高了审计效率。

三、在加强公司治理方面的应用

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130—治理: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评价并为改进机构的治理程序提出适当的建议。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增加企业价值,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确保有效的管理控制,它更注重与企业目标的直接关联。可见,公司治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目标是一致的。湖南现资有限公司就提出了以“促进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开展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管理审计,通过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在分公司、子公司开展了内部控制测试调查,分财务管理、财产物资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合同管理、印章与档案管理、经营决策管理、劳动劳资管理、内部审计、目标考核、法律法规等十个方面,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了内部控制诊断,评估各环节的风险,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来判断影响公司经营风险的各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管理措施,促进公司管理创新。这样的审计方法不仅可以监督、评价、分析企业的风险和各项控制,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风险防范及治理的有效保证。

由于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对其开始关注和探索,但尚未成熟。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为以后的全面推广提供基础。

(1)要针对不同的业务,将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融入到现有的审计模式中,将审计风险贯穿至审计的全过程。

(2)强调风险评估以及在评估中运用分析性测试和复核方法,以及捕捉风险点的重要性,为加强公司治理,防范风险提供控制方法。

(3)扩展审计视角,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努力改善内部审计的环境。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虽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目前还不能普遍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经济全球的一体化,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作为保证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现行的审计模式下,我们可以吸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本观点和做法,学习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国际内部审计实务经验,从而找到适合我国企业实情的操作实务,不断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4年修订.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黎瑛.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新态势.财经科学.2005.4:59-65.

[3]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改革强化监督,创新提升服务,建设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2008.3:105.

篇3

摘 要:针对地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其深化发展的思路。目前,地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有待加强,针对地域特点的主动监测有待提高,地域性食物消费量参数急需储备,信息共享互通不畅,检验检测能力有待提升。建议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促进监测和监督联动,加快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注重监测数据的利用发挥监测作用。结合地级市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地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基础理论以及体系建设,对于推动地域食品安全城市建设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地域性

近年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前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新疆建设兵团已经全面开展监测工作,工作已涵盖全国86.8%的区县,初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1],已经形成了“国家为核心、地市为骨干、县为基础”的国家风险监测制度和技术网络[2]。地级市作为监测的骨干环节,其监测范围、监测食品种类、监测项目指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监测与监督联动不足、信息共享互通缺失、区域性监测尚待开展等问题,尤其是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设计、管理思路和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认识的误区,导致区域性食品安全监测注重指令性计划任务的完成,而忽略自身监测工作的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3])工作尚未系统开展。

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现状

1.1 国家层面

目前,国家层面食品与农产品风险监测可以概括为“主管部门负责,分段开展实施,L险分析为目的”的监测思路,针对农产品、食品和中国总膳食研究进行相应的监测[2]。

农业部负责国家层面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按照专项评估、应急评估、验证评估和跟踪评估等4种方式进行,形成了“四级风险评估研究和监管体系,实现了对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架构体系[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则由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各部委参与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行监测,涵盖生产、种养殖、运输、贮藏、加工及零售等环节,包括基于人的食源性疾病和基于食品的污染监测,已经形成了“国家为核心、地市为骨干、县为基础的国家风险监测制度和技术网络[2]”。中国总膳食研究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负责开展,其作为风险评估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成为其中的暴露评估重要工作内容,为系统而准确地评估我国居民的膳食风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2 省级层面

以山东为例,山东省是全国仅有的三阶段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内容均开展的省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和膳食总调查均得以进行监测。山东省经过近6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省疾控中心为技术核心,区域实验室为骨干,市疾控中心为主体,哨点医院密切配合的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体系”。当前,全省17个地市级和寿光市(县级)均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测样品范围覆盖97%的县级行政区域,食源性疾病监测覆盖全部县市区。同时,关注“热点”和产量或消费量大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进行专项监测,监测数据更具有区域的代表性,更能反映当地食品安全风险水平。2014年,山东省首次开展了“全省居民总膳食研究及健康状况调查”,选择6个地级市为调查点,6个县级市为城市点,12个县或市为农村调查点,共计调查不低于3600户,10800人[5],以期评估居民的膳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探究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1.3 地级市层面

山东省地级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始于2010年,目前已经构建了“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参与、疾控实施”的架构体系,形成了“食安办领导,卫生计生委牵头,市疾控机构为主体,县级疾控参与”的工作模式。监测内容上,主要是国家、省级监测计划为主,地域性专项监测为辅,初步实现食用农产品、食品全品种和全环节的监测。以烟台市为例,由食安办组织制定计划,食安委成员单位参与,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监测重点为食用农产品种养殖环节、食品生产环节、流通领域大宗消费品和特殊食品及高风险食品、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流通环节为主要的监测环节,生产环节、贮运环节以及种养殖环节比重偏低。监测样本中,国家、省级指令性计划样本占比远高于地域性监测样本占比,缺少地域性食品风险综合分析与预警的基础数据。

2 地级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存在的

主要问题

2.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统筹计划基础理论建设不足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基础理论主要涉及到监测项目的选择和确定依据、监测数量、监测任务的分配、监测工作的组织开展、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监测结果的利用等[1]。当前,地级市监测工作仅仅以国家、省指令计划为主,缺乏区域性监测工作的统筹计划和基础理论建设,导致监测工作仅满足国家或省级任务,而缺乏区域性监测工作的主动性。由于国家计划提供的监测样品数量在国家层面上具有统计意义[6],基于区域性监测和评估的需要,样品数量、监测指标、采样地点等重点需要统筹计划,科学论证,根据监测区域中的居民数量、食品消费量特点、采样区域特点以及以往监测中反映出的问题加以扩大方可满足要求。因此,地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必须结合区域性食品消费特点,居民饮食习惯以及食品消费大小,开展区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基础理论建设,保障监测结果的可信、科学且具有代表性,从而为风险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共享互通不畅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就是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长期系统的收集,笔者认为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来源有4条渠道:疾控系统的监测信息、政府部门的监督抽检信息、企业质量控制信息(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信息)、社会舆情信息,对社会舆情信息需要甄别、监测,进而应用到风险分析中,而对于前三者信息,则可以共享、互通、公用,进行风险分析。但是,当前食品安全信息的孤立、非共享互通以及信息平台的缺失,致使各相关利益方信息封锁或信息匮乏,进而导致风险分析管理主题不清,受众不明,监管被动,预警宣传不畅。因此,食品安全信息的交流不畅,信息平台的缺失严重阻滞了风险监测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2.3 地域性食品安全风险主动监测有待提高

对于地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目的,笔者认为在于获得区域性、群体性和基础性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而开展膳食暴露风险分析,制定食品安全防控措施,完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减少食品中危害因素的膳食暴露风险,实现过程管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因此,仅依据国家、省级层面的监测数据和信息,不足以满足地级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求,地市级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区域实际情况,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方法制定地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数量和监测指标、为区域的监测活动长期、系统的收集、积累数据和信息,推动食品风险分析工作的发展。

2.4 地域性膳食调查数据缺乏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包括基于人的食源性疾病及基于食品的污染监测,而人体的食品暴露风险则与摄入量密切相关,关系到了膳食结构,实际上食品暴露风险评估需要膳食消费量数据和待评估因素在食品中的含量水平数据来体现。膳食数据主要来源是已获得的人群营养调查数据,但目前,国家层面膳食调查数据库为2002年营养与健康调查获得的食物消费量参数,已经不能够反映当前的膳食特点,加之地域居民饮食习惯、食物种类、烹饪方式的差异,导致膳食结构的多样化,而地域性食物消费量参数的缺失则是地域性食品暴露风险评估的“短板”。

2.5 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尚待提升

近年来,由于监测任务量增加,监测工作也呈现出从最初仅是省级层面开展向地市级甚至向区县级下沉的趋势[1]。但是,地市级检测部门,尤其县级基层单位,往往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仪器设备配置和实验室环境条件不能适应检测需要,特别是关键设备、尖端设备的缺乏等缺点,导致部分监测指标不能有效的开展,难以为保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基层单位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是大势所趋,尽管国家层面陆续下发过设备经费,同时要求地方政府3:7配套,但具体落实上各地参差不起,实验室的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任重道远。

3 地级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

深化发展思路探讨

3.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监测和监督联动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任务,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然而,地市级层面往往监管部门侧重于日常监督抽检,疾控系统组织实施监测,监督监测独立并行,联动松散,需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由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作为主管部门,应该组织和制定具体实施条例、细则和章程,积极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结合所在地域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长效监测工作机制,出台工作规定和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参与部门的职责及人财物保障机制,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组织形式,监测结果的通报和会商机制,制动监督监测联动机制,建立监督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风险监测报告、风险预警、风险管控能力。可以以国家运作模式为蓝本,结合地域实际情况,针对地域特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获得科学、可信、可靠和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而评判地域食品安全质量水平,指导监督管理、企业生产和消费者科学消费,将风险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3.2 推M食品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食品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可以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主要接受、储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监督抽检数据、企业质量控制监测数据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数据,构建互通互联的信息共享的风险数据平台,为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现筛选、动态跟踪、分析研判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其二是舆情信息平台,主要是自媒体报道、大众媒体刊载、消费者投诉等信息作为来源,对各类信息进行搜集、分类、研判和反馈并组织会商甄别真伪,制定相应的风险分析计划。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专家委员会,根据监测数据信息平台和舆情信息平台的提供信息,开展针对性的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并通过适宜的形式、时机和渠道信息,最终实现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引导、控制、监督和管理。诚然,食品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构建适合地域特点的平台,促进风险监测工作的发展,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3 加大实验室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目前,随着风险监测任务量的增多,按照20份/万人・年的要求[7],仅依托省、市级疾控监测能力难以完成,故县级疾控机构承担监测检验任务成为必然。一方面,基层疾控机构要加大监测能力建设,在人员、经费、设备配置上参照要求深化建设;另一方面,优化和改革现有的监测体系架构。建议在政府主导下,明确基层部门间分工和合作,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实验资源共享机制,力保检测方法的统一,检测数据的可信、可靠;尝试将企业产品检测、第三方检验机构检测纳入到实验资源共享建设中,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建设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监测体系;实现统一利用人员设备,统一计划安排检验任务,统一归口管理检验经费,共享检验信息。其次,注重检验检测人才的培养,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3.4 重视监测数据,加强结果利用

2016年,烟台市食品药品监督抽检数据约为65000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约为21000条,不包括企业检测数据、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仅两项合计8.6万余条有效监测数据。然而,实际情况为监测监督独立并行,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各自一体,监测数据海量存在,却不能整合统一分析,研究其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探讨其污染趋势,掌握其污染水平。建议推进监测数据的共享互通公用,加强基层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充分深入的挖掘数据,加强结果利用,做到食品安全风险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近几年才得以重视和快速发展的工作,尤其地级市的发展相对国家、省级层面而言进展缓慢,各地差异显著,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有事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监测数据多,对食品安全过程管理贡献量大。因此,地市级监测机构应该遵循国家规定要求下,结合地域特点,优化和完善现有的监测监督资源,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发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作用,确保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卫民,裴晓燕,蒋定国,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27(5):550-552.

[2] 吴永宁.我国食品安全科学研究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方向[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6):3-6.

[3] 袁士芳,王硕.浅谈食品安全中风险交流的重要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1):121~122.

[4] 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计划》的通知(农质发〔2014〕12号)[Z].2014.

[5]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居民总膳食研究及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Z].2014.

[6]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Z].北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6:4.

篇4

1.含义与特点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有两个名词组成,审计和风险。所谓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难以预料的一种不平常的危险,由此,审计风险可理解为审计领域中存在的一种不可预料的危险。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所提出的审计意见或做出的审计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机关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含义看似复杂,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审计过程中给审计机关带来的危险。这些危险将会产生其他的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努力的降低审计的风险。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就一定要透彻的了解它,就是古语讲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审计风险的特点。那么审计风险有什么特点呢?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隐蔽性、偶然性、可控性等这几大特点。也就是说审计风险的发生的机会是非常大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人为的操控来减少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或降低审计风险的危害。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完善的审计风险模型,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审计风险体系。

2.成因与分析

万物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那么审计风险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只有找到了审计风险的诱因,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几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责任或损失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审计风险已不再是一个只适用于西方国家的概念,它已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到了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面前。所以我们对待审计风险问题一定不能含糊,为了避免审计风险给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或者是国家的层面造成更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这个问题,早日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3.构成要素

想要解决审计风险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对其进行各种具体的分析,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国家就有人意识到审计风险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一些分析,并且被沿用至今: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在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中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我们可以将之称为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当初的这个模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很快在全球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的外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这使得原来的审计风险模型已经不能准确的描述现如今的审计风险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更加符合的审计风险模型来帮助降低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现状分析

我国的审计体系和其他国家的并不相同。目前,我国现行的行政型国家审计有较浓厚的政府内部监督色彩,独立性不强。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根据国家赋予的权限,对政府及其所属的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预算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直接对政府负责。由于其这种工作现状,就决定了我国的审计机关在工作的时候回发生很多的问题,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需要构建一个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模型,完善我国的审计机关的工作方式。

三、建立防范与监管模型

在上文的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中我们提到,如今应用的审计风险分析的模型还是三十年前的研究结果。这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三十年都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观念的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以及政府工作内容的变化,未来道路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对审计风险的模型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上文中我们也已经提到,在当今社会,再使用那么古老的审计风险分析模型会造成很大的分析的偏差,不仅不能降低审计的风险,还会因为分析结果的不准确造成更大的审计风险。这种模型应用在当今社会就显得其设计不够科学、不符合系统理论、审计资源分配不合理。所以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就要建立新的审计风险模型,防范与监管审计风险。

四、建立管理与保障机制

上文介绍的建立行的审计风险模型只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一部分措施,当理论基础已经有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其基础上搭建更加复杂的上层建筑了。上层建筑的搭建我们将从两个部分着手,制度上和管理上。虽然我们国家在制度方面已经建立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制度,并且在继续完善,但是不得不承认还是不够充分,所以我们要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在管理上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和严格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对于审计风险防范和监管的力度,达到良好的效果。

篇5

2003年,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N)新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修改了审计风险模型(张龙平和聂曼曼,2005)。200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并重新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的成果,采用了国际审计准则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有两个方面:审计职业风险与审计项目风险,审计职业风险是对审计职业界生存和发展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和环境的总和,是从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角度来看待的审计风险(刘力云,1999)。现有文献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多从审计项目风险的微观角度出发,而从整个职业界的宏观角度研究审计风险的文献尚显欠缺。其次,近年来国内和国际的重大会计造假事件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总结这些会计造假事件的成因时往往会将审计风险不够列为原因之一,并提出要加重对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如黄世忠,2001)。然而,审计风险并不完全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因而审计风险的控制也不能单纯从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入手以求彻底解决。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是影响整个职业界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控制审计风险必须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入手,采取均衡措施进行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一、审计风险的两个视角

审计风险的定义有两个角度:需求导向的审计风险与供给导向的审计风险。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6年颁布的审计准则,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风险的本质是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刘力云,1999),而根据上述定义,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并不必然导致其遭受损失,因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或漏报而遭受损失的首先应当是投资者等会计信息和审计报告使用者,因此,这个定义是需求导向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由于在实务中很难区分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注册会计师往往将其进行综合评估(Hellia et al.,1996;Haskins and Dirsmith,1993)。而且,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均为被审计单位所制造或掌控,注册会计师只能评估而不能改变(张龙平、聂曼曼,2005)。可能因为这些原因,2003年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修订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审计准则也采用了这个模型。新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与旧准则的定义基本上相同。新准则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定义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这一定义契合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为被审计单位所制造或掌控而不能为注册会计师改变的特点(张龙平、聂曼曼,2005)。

如果因为注册会计师未发现会计报表中重大错报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而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则投资者就可能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追究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由此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遭受损失。这种因未能发现会计报表中重大错报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才是注册会计师实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供给导向的审计风险(王广明、沈辉,2001)。可见,需求导向的审计风险是供给导向审计风险的成因,它构成供给导向风险的基础。王广明和沈辉(2001)将供给导向的审计风险模型定义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诉讼风险。根据新颁布的审计准则,该风险模型应当修订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诉讼风险。该模型意味着,注册会计师最终承担的审计风险不仅取决于需求导向的审计风险,还取决于诉讼风险的高低。至于诉讼风险,刘峰和许菲(2002)将其定义为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和发现后被惩处力度的乘积。而被发现的概论又取决于谁可以注册会计师以及诉讼门槛要求两部分的联合乘积。

二、我国审计风险的现状分析

既然审计风险包括需求导向和供给导向两个视角,那么,对我国审计职业界所面临的审计风险现状的分析也需从这两个角度入手。

从需求角度看,我国审计职业界面临着较高的审计风险。首先,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使得上市公司普遍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的动机,而盈余管理往往被等同于会计造假,“中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王跃堂、陈世敏,2001)。这种盈余管理行为源于我国证券市场特殊的监管政策,包括上市政策、配股政策、暂停交易政策以及特别处理政策等(王跃堂、陈世敏,2001)。其次,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一股独大”现象比较严重。虽然证监会在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等制度,但只要“一股独大”的问题没有解决,独立董事就难以保持其独立性(黄世忠,2001)。何况,我国独立董事还存在着工作负荷过重的问题,这些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被认为是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黄世忠,2001)。再次,从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信息披露主要承担行政责任,而民事责任很轻,这种安排导致会计造假的收益很高,而成本过低,不能有效抑制会计造假行为(汤立斌,2002)。以上情况意味着我国审计职业界面临的执业环境并不理想,上市公司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实存在着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职业整体面临着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

从审计风险的供给角度来看,由于法律风险很低,我国审计职业界面临着较低的审计风险。根据刘峰和许菲(2002)的分析,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取决于谁可以审计师,的门槛和处罚的力度三个方面。我国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以行政责任为主,民事责任较轻,因而惩处的力度较轻。在谁可以审计师方面,我国的法院因为技术原因不愿受理这类诉讼,刘峰和许菲(2002)指出,红光实业事件中法院以诉讼理由不成立驳回了中小股东的,而对银广厦事件,法院起初也以技术不足胜任为由暂不受理,直至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后事情才有了起色,2004年5月,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会,宣布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证券市场投资人诉银广夏民事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从5月16日延长到8月15日(新华网,2004年5月14日)。但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给出了只受理经证监会处罚生效的案件等前置条件,这些都限制了中小股东审计师的可能性(刘峰、许菲,2002)。在门槛方面,由于我国实行原告举证制度,中小股东要注册会计师必须提供证据,而中小股东本就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审计工作又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诉讼门槛被抬得很高。与此相比,美国采取的是注册会计师举证的做法,降低了中小股东注册会计师的成本。

从审计风险的需求导向和供给导向进行的分析说明,我国审计风险的现状是需求导向的审计风险较高,这导致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并不理想,同时,由于诉讼风险较低,注册会计师真正面临的供给导向的审计风险也较低。

三、审计风险控制:一种均衡措施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我国究竟如何治理审计风险?同样,需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采取措施,进行均衡治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审计风险有两个视角,需求导向的审计风险是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供给导向的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如果只考虑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不考虑审计环境的改善,那么需求导向的审计风险不会降低,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会极大地增加。针对增加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的选择有增加审计收费或者退出审计行业。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不利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究竟应当如何治理审计风险?可以从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角度进行分析。

审计的产生根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投资者)在将资本交给经营者管理时,要求经营者根据公认会计原则如实报告受托经营情况。但矛盾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使经营者有歪曲会计信息的可能性。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投资者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经营者需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承担责任,这就是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对其审计行为和审计报告的恰当性承担责任即审计责任。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会计责任。会计责任源于受托经营责任,所有者将资本委托给经营者管理时,还隐性地要求其履行“忠诚义务”(duty of loyalty)(Shleifer and Vishny,1999),这种义务包括如实报告受托经营情况的责任。如果经营者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所有者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在美国的集团诉讼便是这样一种机制,它使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可能因为会计造假付出惨重的代价,从而有效地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从审计风险的角度来看,经营者为了达到证券监管政策的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属于应当由经营者承担的会计责任,但这种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会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我国目前的信息披露责任对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要求太低,这样无疑恶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如果只考虑增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而不注重改善其执业环境,则会导致管理层应承担的会计责任转移到注册会计师身上,实质上等于让注册会计师通过承担过多的审计责任来替代管理当局应承担的会计责任,结果就会混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审计风险的治理应从两个方面采取均衡方法进行。从需求导向而言,要强化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加重会计造假行为的民事责任,赋予中小股东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权利,降低门槛,强化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忠诚义务”。民事责任解决的是赔偿问题,如果投资者可以通过民事索赔从管理当局获得赔偿,则会改变管理当局进行会计造假的成本收入函数,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行为,优化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在此基础上,需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保证会计报表不含有重大的错报,为此,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审计风险的评估执行实质性测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的质量。在强化会计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审计责任就不会导致会计责任转移到注册会计师身上,有利于促使注册会计师提高风险意识,通过提高审计质量来降低需求导向的审计风险,起到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如此,审计风险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

一、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含义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时,由于对有关财务数据处理不当或失误而导致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不准确,提出的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内部审计风险贯穿于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一定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结果优劣程度,是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直接反映,是内部审计工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利用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和手段来达到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目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形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及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一)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我国还没有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专门的法律法规,已有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只是一个行业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经常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他们的权益会受到限制。

其次,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而言,国家审计署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法规的滞后导致审计工作遇到新问题时,审计人员只能凭借职业判断来认定审计事项,因而认定结果随意性较大。

最后,各单位虽有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但是前瞻性、可操作性欠缺,难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总之,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内部审计约束力不够,必然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普遍是单位的内设机构,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相对独立,还有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合并办公无法实现独立审计。这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的现状,必然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受到干扰,无法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潜在的审计风险,进而降低了内部审计质量。

(三)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由财务人员改行或兼任,普遍缺少审计业务知识和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也不会很高,从而降低了内部审计的科学性、严谨性,提高了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了审计质量。

(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缺失,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统一规定,导致审计过程中缺少事前计划、事中复核、事后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审计评价不恰当等问题的出现,这样不仅审计质量得不到保障,审计风险的防范更是无从谈起。

(五)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的、统一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更多的是靠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导致内部审计的随意性较大,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降低了审计质量。

(六)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责任制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是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和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目前的工作现状令人担忧,审计复核流于形式,责任考核程序和内容不够细化,责任追究往往会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追究制度没建立等导致责任无法落实到人。

三、行政事业单位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

首先国家应该尽快制定和出台《内部审计法》这样具有很高法律效力的法律,以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其次应该修改现有的内部审计法规,使之更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后,各单位要制定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又符合本单位实际发展的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内部审计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作用。

(二)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

行政事业单位中要充分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要将它与其他职能部门分开,不可隶属或与其他职能部门合并办公,保证该机构能够独立行使其审计职能;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也要保持其独立性,不能由财务人员兼职,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也不能兼职其他部门领导。只有保持其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内部审计少受干扰,提高审计质量。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审计风险防范培训,使他们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和审计风险意识;其次要进行审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第三要加强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最后要引进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审计队伍。

(四)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国家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在加强内控、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要严格审计流程,明确岗位责任,建立科学的审计复核、审计报告等制度。

(五)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建立起科学的、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在质量评价体系中,设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指标的设置要充分估计风险因素,要具体到每一个关键点,以便审计人员得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六)强化审计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的落实

行政事业单位还要重视建立和落实审计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内部审计的重心已经转向规避、转移、控制风险,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审计复核制度、审计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加强内审机构的自我约束,在减少内部审计风险的同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日益重要,内部审计质量越高,内部审计风险越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注重内部审计观念的转变、范围的界定、方法的创新、制度的完善,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文献标识码: A前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又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稳定发展息息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应从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内控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来加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以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一、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对审计人员来说,审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审计素质,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通业务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政策法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具备经济活动分析能力,还要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如一般商业知识、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等。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告存在重大的错报、漏报或单位经营管理上存在弊端和漏洞,而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告是合法,公允及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因此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造成审计对象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最终导致审计主体承担这种责任的风险。内部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隐患,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来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现状及成因1.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当前我国部分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任然相对较为薄弱,特别是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完全是处于法律规定,因此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我国的内部审计目标比较多元,大多是综合立项,在公司宏观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比较有限。我国在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成果利用方面差距比较大,最突出的就是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公司决策的审计需求导向机制,不仅影响审计结果的质量水平,也影响审计成果的利用程度。2.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客观原因: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地位产生的相对独立性,为审计风险留下隐患,这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一个客观原因。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具有时滞性差异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另一个客观原因。会计信息记录在时间上迟于经济业务实践,而有部分审计内容是事后审计,审计工作又迟于会计信息记录时间,这样时滞性差异的因素存在,内部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存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其工作职责是围绕企业的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所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几乎不能主动选择审计项目,这与外部中介审计机构相比,这种特殊性也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第三个客观原因。

篇8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审计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弊端和漏洞。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审计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风险进行控制。如何防范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是当前集团公司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类型分析

内部审计作为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独立的监督部门,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风险,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其具体内容如下:

1.固有风险。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固有风险由业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不同的经济业务其固有风险的大小亦不相同,固有风险具有发生重要错误或弊端的可能性,不是企业内部可以控制的,也是难以定量的,如涉及实物财产的业务、不确定性高的业务所具有的风险相对要大一些。固有风险在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中,集团公司内部业务本身十分复杂,容易出错,很难控制。

2.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指因失控而发生的风险。控制风险可以通过内部控制进行预防、及时发现和纠正。在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中,控制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控制风险与企业内部的控制直接相关。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带来的风险。审计部在每年的内部审计报告中都会向董事会报告对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评价意见,针对风险较大的环节提出纠正建议。另一方面,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也会造成控制风险的发生。受审计的人员的舞弊行为一般是十分隐蔽的, 难以被发现。

3.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完全避免的,在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中,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唯一可以控制的风险。检查风险的高低是审计人员所能调节和控制的。审计风险主要是由于审计主体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执行审计标准,或是审计人员的经验不足、方法不当、资源所限等引起的风险。检查风险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抽样风险(误受风险、误拒风险)。也就是审计发出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审计报告。二是非抽样风险。抽样风险以外的风险都是非抽样风险。

二、控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策略

控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策略,可以从积极转变内部审计职能、尝试推行增值内部审计、充分整合各类审计资源和适时引入外部审计机制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积极转变内部审计职能。随着传统内部审计向现代内部审计的转变,控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策略,积极转变内部审计职能是关键。内部审计部门有着监督与服务的双重职能, 服务导向型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变化是相匹配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在服务导向型审计活动中,审计活动的理念、职能、方式、手段与内容都会发生深刻转变,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积极转变内部审计职能,例如审计手段由手工操作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转变,可以促进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

2.尝试推行增值内部审计。尝试推行增值内部审计,也是控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从实现增值需要满足的条件出发,以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和增加组织价值为目的内部审计。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型内部审计方式,利用内部审计的特殊地位、资源与方法不断实现增值,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3.充分整合各类审计资源。为有效控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充分整合各类审计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风险。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在充分整合各类审计资源方面,应从现有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入手,结合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情况,将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模式、内部审计资源组织方式以及内部审计自身的特点与规律等加以充分整合,发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4.适时引入外部审计机制。合理的风险控制系统可充分保证内部控制作用。适时引入外部审计机制,对控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集团公司要想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适时引入外部审计机制势在必行。就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而言,可从外部审计机制的引进入手,适时引入外部审计机制,通过外部审计的专业化、规范化来健全和完善自身的内部审计体系,从而达到防范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

总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进一步提高控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应积极转变内部审计职能、尝试推行增值内部审计、充分整合各类审计资源,适时引入外部审计机制,不断探索控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促进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清华.基于公司治理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路径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09(03).

[2]王泽北.浅谈中央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04).

篇9

关键词 审计风险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所谓审计风险指的是企业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时,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Z既定的审计风险下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是反向的关系卮蟠肀ǚ缦绽丛从氡簧蠹频ノ唬⒉峄峒剖Χ源宋弈芪Γ⒉峄峒剖梢酝ü员簧蠹频ノ坏牧私猓梢远员簧蠹频ノ坏闹卮蟠肀ǚ缦战衅拦溃源巳范ㄔ谄拦莱绦蛑幸械目刂撇馐院褪抵市圆馐裕员惆焉蠹品缦战抵量山邮艿牡退健?

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

1.1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随着上市门槛的降低,有些小公司摇身一变便成了上市公司。而在公司上市初期,公司处于发展的阶段,公司里的内部系统还不够完善,业务活动也还不够协调。这就导致公司里面出现错误和舞弊的几率增高。

1.2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不正当竞争导致审计风险缺乏可控性

由于现实中客户的可接受性水平普遍低,审计风险难以成为选择客户的标准。由于现实社会中竞争非常强烈,事务所为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客户,即使明知该客户的审计风险比较大,为了生存,仍愿意去冒险,审计风险无法成为选择客户的标准。另外,他们会在竞争中相互压价,为了在低廉的收费中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事务所愿意支付的审计成本必然降低,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会减少甚至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最终会加大审计风险

1.3法律上的界定不够清晰

在关于审计责任界定标准方面的差异,也反映了法律标准和审计标准的不同 。审计职业界认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应该是从程序行为上加以规范,审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程序,审计报告输出的信息就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注册会计师也就可以被认为是履行了其审计责任。 因此,注册会计师履行审计责任应该做到的是一种审计过程的真实性司法界,对注册会计师履行审计责任判定的标准是针对审计报告的结论,而不是审计过程。 在涉及审计的诉讼案件中,司法界和审计职业界对某些审计事项的理解是不同的。

2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2.1被审计单位的原因

2.1.1被审计单位错误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讲究成本收益原理,为处理好成本与收益关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往往会因为降低成本,在内部管理系统的设置上存在着一些缺陷,特别是在会计人员的数量上做文章,而会计人员也会因为人手不够或屈于工作的压力而草草了事。这样就会产生不必要疏漏,增加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错报的可能性。

2.1.2被审计单位的舞弊

舞弊是一种主观的故意的行为,而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往往会导致会计资料的失真。尤为严重的是舞弊背后隐藏着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如偷税漏税等,若不被发现,会给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失。再有之,被审计单位把一些原本不存在的,虚构的内容,通过信息公开的格式和方式予以公布,特别是发生在会计期末的那些重大交易或收入,有“粉饰”会计报表之嫌,以达到欺骗投资者的目的,所以这一类业务的隐蔽性一般都比较强,注册会计师有时很难发现。在审计实务中,因披露虚假信息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甚多。

2.1.3被审计单位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的误区

就我国审计市场的机制来说,为了规范证券市场,政府要求上市公司每年都要提供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报告书。而被审计单位为了应付国家的年检,往往是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上做文章,把价格低廉的会计师事务所放在首选,而不是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信誉等内在价值来挑选会计师事务所,使得价格竞争显著高于质量竞争的结果。

2.2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首先,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自收自支的机构,在现在这一种市场环境条件下,为了生存,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考虑成本效益,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以低价招揽业务,在执业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把该履行的程序一删再删,从而因不能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增加审计的风险。其次,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在人才的招聘上没有严格按照我国的规章制度进行,从事审计业务的有一部分是对会计工作都不是太熟练的会计人员,而注册会计师只是负责在审计报告书上签字罢了,而这些会计人员由于本身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局限而缺乏应有的执业态度,或多或少会影响在执业过程中的判断。而且,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不够严格,往往流于形式。再次,审计技术受到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现代企业会计 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实施详细的审计,而是采用抽样法进行审计。而抽样法又会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如果抽取的样本不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差距,使审计报告出现偏差。

2.3注册会计师的原因

首先,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职业道德,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执业,也就是说应当制定合理的计划,然后寻找适当的方法,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书写对应的审计报告书,以保护审计报告书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当利益和自己的独立性受到冲突时,有些注册会计师往往会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受某些不正当的要求,书写虚假的审计报告书,甚至与上市公司通同作弊。这种现象必定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其次,部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达不到,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方向和性质的不同,需要注册会计师多元化,细化发展,而我国的审计事业又起步晚,很多事项也是在逐步的探索当中,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管理的也不严格,往往是流于形式,这样,不仅其在学习理论上跟不上时代脚步,在实际审计方法上的运用上也缺乏对应的经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3避审计风险的对策

3.1谨慎选择客户,保持良好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审计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强烈起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几乎每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都在争取客户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盲目接受客户委托,过度追求业务收入会给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带来极大的审计风险,为规避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业务委托之前必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审计条件不具备的,可拒绝接受委托,也可待其完整建账后,再开展审计工作可降低审计风险。

3.2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

首先是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力度,对那些没有履行审计准则的要求或以各种原因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要严惩不贷,不仅要给与行政处罚还要给以民事处罚。要使其违规成本远远高于其收益。其次是要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主要是要在人员的招聘上严格的进行把关,多吸取一些高资质的人才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专业化教育,使其能够胜任不同公司的审计。再之,在审计的方法选择上要多加权衡,尽量选取一些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进行样本的测量和预算,以规避审计风险。

3.3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后续教育和人员培训起大的作用。首先是在进行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时,尽量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和主要业务人员参加更高级的业务培训,以更快的提高自身素质和充实业务知识,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注册会计师也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主动学习和掌握与审计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在此基础上,简历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执业,以保证审计质量。其次注册会计师要加强风险意识,在审计工作中,不得为降低工作成本而随意放弃、变更拟定的审计程序,在满足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对财务报告中欺诈、舞弊或其他错误的真实性。

总之,会计师事务所要争的生存权,注册会计师要取得发展权,就必须谨慎地对待审计风险,认真及时的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王贵娇.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J].商业时代,2003(17).

[3] 周书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刍议[J].北方经济,2008(11).

篇10

【关键词】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 风险导向审计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涵义

根据我国中注协的最新审计准则规定: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新风险准则将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中,正式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重大错报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实现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脱钩改制和“三师”合并,并相继颁布了四批独立审计准则,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对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报告的编制等进行规范化管理。注册会计师的素质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开始懂得了回避。这些均表明中国会计职业界不仅在数量上和规模上有质的跃进,而且正在步入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这些都为防范和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会影响审计风险的防范工作。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法律法规规范程度欠缺加大审计风险

目前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律配套制度不健全。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操作行为,缺少一个民事赔偿机制,致使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赔偿。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配套法则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处罚力度较小,助长了注册会计师重降低成本轻风险防范的错误理念与实践,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可能性。第三,法律条文不协调。如《公司法》、《证券法》、《刑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等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尽相同,造成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无所适从,也容易导致审计风险。

2.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在于不稳定性增强,公司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谋生存求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所进行的交易也日趋复杂化,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也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也为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现代审计不仅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也包括对一些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既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运作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都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的难度,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加。

3.审计方法存在缺陷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审计准则较之旧准则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导向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模式都应转变成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风险导向审计仅处于运用初期,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在执业规范中尚缺乏清晰的表述,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效果也尚未得到更多的证明。此外,受审计成本效益的制约,使得审计意见失真。再者,对被审项目的审查仍以抽样审计为主,对样本的选择更多地放在分析性程序和经验判断所选定的项目上,这样导致了所审查的项目不一定能科学、有效地代表总体的特征,使审计结论与事实之间可能出现偏差。

4.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高

独立性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于客户和其他单位之外,与客户和其他单位免除任何利益关系,以客观、公正的原则和立场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但由于非审计服务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受到负面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很难保持在精神上的超然独立,使得审计的服务质量让人质疑,势必会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五、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使我国目前有关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更完善,以保护注册会计师的权益。协调《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律规定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不同规定,尽量使之趋同。建立一套统一的处罚机制,形成口径一致的处罚尺度。确定“重大过失”、“故意”等认定标准。要在强化法制环境的同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如目前未对被出具保留意见、拒绝发表意见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做出任何处理,这是不利于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应尽快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并加强对于会计作假的打击力度。

2.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状况,掌握审计风险的可能程度

国内外的审计实践经验一再表明,在许多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之所以对某些重大错误未能加以识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被审单位的业务活动情况。会计是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不熟悉该单位的经济业务和生产经营实务,就很难真正了解会计资料中所反映的真实内容,也有可能发现不了某些错弊现象。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注册会计师对于新客户的接受必须有所选择,对于现有客户的持续,也必须定期评估。

3.增强注册会计师执业独立性

在我国要增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应分离审计与非审计服务。当非审计服务的收入对事务所的决策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时,事务所就必须将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机构分开设置。

4.加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力度

风险导向审计全面、动态的考虑风险因素,是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针对目前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情况,应加大其应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