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务业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服务业国际转移 国际直接投资 离岸与外包
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一直以制造业转移为主。受制于服务本身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异质性等特征,服务业国际转移进程一直发展缓慢。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产品不可贸易的限制被打破,跨国企业全球资源配置成本大幅较低;一系列多边贸易协定的签署以及各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大大减少了服务贸易与投资的制度性壁垒;跨国公司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剥离更是加快了服务业国际化的步伐。在这种背景下,1990―2006年间,全球服务业FDI保持高速发展,其存量占全球FDI存量的比重从48.9%升至62.2%,增长了7倍,而同期制造业比重从41%下降至28.4%,仅增长4.4倍(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FDI数据库)。同时,全球服务外包增长强劲,成为推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一股新兴力量。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数据,2008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5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将以30―40%的速度增长。继20世纪制造业全球重组和转移之后,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服务业国际转移蓬勃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更改着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的版图。
一、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界定不一。一类是把服务业国际转移等同于服务国际化,将涉及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纳入。这一界定虽然能够反映服务业的全貌,但混淆了服务业国际转移同服务全球化的概念,超出了我们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认识。另一类是指发达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部分服务,即项目外包和业务离岸化。这种定义范畴较为狭窄。正如我们所知,产业转移除了将价值链部分环节进行分解外包之外,还应包括由于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以及东道国市场需求增加造成的服务业外资进入。
在综合前两者的基础之上,我们将服务业国际转移定义为一国或地区的跨国公司为寻求全球战略而将服务业价值链增值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并形成一定的趋众化现象(余国新,2007)。这一概念体现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四个内涵:一是从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体看,既可以是服务业跨国公司,也可以是非服务行业的企业;可以来自发达国家,也可以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二是从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客体来看,随着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内部分工的细化和各国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服务业转移可以是对整个企业链条的全面复制,也可以是某些服务功能的离岸外迁;三是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通常出于降低成本、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增强公司竞争力、利用当地要素优势等考虑;四是这种现象不是孤立、个别的行为,而应达到一定规模,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度都达到一定程度。
在这一概念下,服务业国际转移可以通过国际直接投资(FDI)和服务离岸与外包实现。其中,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FDI定义为:一国(地区)的居民实体(对外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其本国(地区)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机构或者国外分支机构)中建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实行控制的投资。这种长期关系可以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也可通过非股权形式的方式,其关键是能够对其他国家的企业居民管理实施显著影响(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服务离岸与外包通常是指把一个活动转移到国外,该活动可以由海外附属机构完成(即通过内部化完成)或者通过第三方供应商外包至海外。服务离岸与外包的具体实现形式涉及到服务贸易的多种模式,既有外包项目的跨境交付(即离岸服务外包),也有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的分支机构这种形式的商业存在(即服务离岸自营。刘绍坚,2008)。
二、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特点
(一)服务业国际转移呈现网络型特征
不同于传统制造业转移,母国与东道国在同一产业上的前后继起式发展或此消彼长式发展的特点,服务业国际转移表现为各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在不同服务增值环节的联动式发展(余国新,2007),呈现出交错的网络型特征。从转移的对象看,当前服务业国际转移不仅是单纯的产业整体性外迁或者企业业务在海外的全面复制,还包括以服务价值链为纽带,通过部分增值环节的转移实现的形式。从主体上看,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加入此行列。如,印度软件外包巨头Infosys、Wipro等服务外包企业已经建立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服务品牌(卢锋,2007)。在地域空间上,尽管发达国家仍然是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体,但服务业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增强。同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服务的回流现象也日益显现。从下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0年,发展中国家FDI流出存量仅占全球的1.2%,而2006年,该比例上升至14.3%,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见图1)。
(二)服务业国际转移与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协同性增强
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贸易、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为辅,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呈现出非协同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非核心服务环节的剥离以及服务业中间需求的增加,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不断提升。呼叫中心、软件设计、研发以及地区总部等生产开始出现离岸化;同时,服务业开始向金融保险、房地产、运输通信、商务服务等为制造业提供支持服务的新兴领域转移,协同趋势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性表现为产业转移从产业链单个环节转向产业链多个环节的系统化转移、从制造功能的转移转向制造与服务功能融合的产业生态链条转移的新趋势(朱有为、张向阳,2005)。以服务离岸为例,从OECD可获取的投入产出数据看,货物离岸贸易与服务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现象,服务离岸的数据较难获取,通常在研究离岸模式、业务规模时,只能选取可替代的数据。目前,比较通行的研究替代数据主要是两类,一是取自贸易数据,二是用投入产出表。在服务贸易领域,“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通常被用来作为衡量离岸业务的指标。另外一种衡量离岸业务的方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好的区分中间投入和最终消费。但是,数据的
获取相当有限,例如,OCED提供的投入产出表只覆盖了35个国家,并且只能提供1995年和2000年两个年份的数据。此外,还有部分权威专业机构的估计数据。)在区位方面呈现较高的关联性。服务离岸业务最发达的前五名国家依次是:爱尔兰、比利时、匈牙利、挪威和捷克共和国,与货物离岸业务的国家重合率较高,一定程度上表明制造业集中转移的东道国区域也是国际生产业优先、集中转移的区域,二者呈现出较强的地理集聚性(见表1)。
(三)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路径非渐进式发展
与制造业国际转移路径不同的是,制造业国际转移最初是从产品零件加工环节开始,逐步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最后再到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东道国的具体方式依次为加工贸易、合资合作、绿地投资、收购兼并等方式,每种投资方式从产生到广泛运用是随着投资企业对东道国文化、市场和政策的熟悉程度和适应度慢慢演进的,呈现渐进性的规律。而服务业的国际转移,由于其最初的目的是为先期转移的制造业提供服务与支持,且在时间上大大落后于制造业,因此在转移中更多地表现为从技术、资本密集的研究、设计、营销、金融等生产制造服务行业开始,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并发性(张为付,2006),转移方式主要以直接整合东道国现有的竞争对手的收购、兼并为主。从1987年一2006年全球并购数据看,在1994年前,制造业的并购规模一直大于服务业,然而到了1995年,服务业首次超过制造业成为全球并购中最大的产业(见图2)。
(四)服务业国际转移国家间呈现非均衡特征
在信息革命和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业转移正冲破国界和区域限制,迅速向世界各地发展。然而,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国在要素禀赋、经济结构、发展阶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致使服务业国际转移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全球服务贸易数据看,尽管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领域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18.7%增至2006年的25%,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发达国家依旧统治着全球服务贸易格局,拥有绝对的优势和控制权,(见表2)。不仅如此,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平衡的。2006年,服务贸易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占发展中国家总额的比重超过50%,排名前15位的国家超过80%(UNCTAD, 2008)。从地区看,亚洲有着绝对的优势,其服务出口份额达到19%,而美洲地区仅为3.5%,转型经济体为2.9%、非洲地区仅占2.4%(见表2)。
三、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政策建议
总体而言,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也呈加速之势。2004―2008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以往多年的利用外资统计中,金融业吸引外资不在商务部统计的口径内。同时,2005年以前,金融业吸引外资的数额较少。为数据的可比性,2008年数据使用“非金融领域”和“全口径”)保持了年均11.5%的增速,而同期服务领域的外资增速达到31.2%,远远高于初级产业和制造业;同时,我国在承接软件、数据处理、商务中介、动漫制作、设计、研发等领域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迅速,2003―2007年复合平均增长率达到37.9%(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目前,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夏杰长,2008)。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同国际水平相比依然相对落后。根据各年度国家统计公报计算,2004―2008年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不到3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2006年离岸服务外包收入仅为14.4亿美元,而印度同期仅离岸软件外包收入就达63亿美元(印度为2005―2006财年。江小涓等,2008年)。我国服务业的这种发展程度既不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无法支撑提升制造业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对此,我国应以承接此轮服务业转移为契机,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一)加快培育适合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市场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服务领域往往承担着诸多经济功能之外的责任(江小涓,2005)。正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突出了其非经济的作用,我国对这些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严格,政府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严重。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达50%以上,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而且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仍由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夏杰长,2008)。对此,要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服务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割断行政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消除人为扭曲不同市场主体博弈能力的现象,加快电信、金融、运输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开放(张磊、徐琳,2008)。同时,增加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对会展、旅游、商务服务业等新兴行业,要降低对外商规模、注册资金的要求,放宽对其业务品种、经营区域、参股比例的限制。
(二)整合投资促进工作的资源
投资促进工作一直以来是各国吸引外资、提高招商质量的重要环节。联合国贸发会议在对投资促进机构的研究中发现,被广泛运用在服务领域的一般性促进手段包括代表团出访、召开研讨会、建立网站以及实行税收激励。对于不同目的的投资类型,方法措施有所不同。其中对于出口导向产业,如呼叫中心、计算机相关服务、地区总部和研发服务等,通常采用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自由经济区等自由区激励方式(詹晓宁、邢厚媛,2005);对于那些把国内市场作为目标的跨国公司,如金融、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要重点把握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节奏,跟踪各领域知名企业的投资动态与需求。
(三)改善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础条件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前提基础。先进、完备的硬件设施与优良、高效的软件基础是吸引外资的必要条件。由于服务业个性化、知识化的特征,除了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形成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体系之外,技术熟练、数量充裕的人力资源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要素。对此,改善我国承接服务业转移的环境要突出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高等院校适应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加强产学研三位一体;积极加强岗位
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和聘用具有现代化管理经验、熟悉国际惯例和资本运作的高端人才、海外专业人才就业,带动国内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四)建设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特殊区域
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可以借鉴制造业设立经济开发区以及印度、爱尔兰等国的经验,打造若干个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特殊区域,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在现有高新区、保税区和科技园区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服务外包、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商务服务等,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如在园区内对税收、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证、会展、人才建设等方面实施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在科技投入、税费减免、人员往来、出口加工等方面给予先行先试的权利。
(五)防范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有关风险
服务业涉及公共服务、文化认同、社会舆情等诸多敏感区域,又因全球一体化的加剧以及各国开放实践的丰富,跨境转移的要素数量和次数日益增多,不确定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因此,服务业产业承接可能会对国家战略、社会稳定、经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对此,要注意承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要合理选择开放的领域和步骤,对一些具有特殊性、涉及国家安全战略的领域实行适度的保护政策,保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定经济体利益。要重视政府在改革和开放过程中的宏观管理和监督作用,严格监管随着服务业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引致的系统性风险,充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开放效益最大化。
[本文为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07BJY081)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江小涓: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江小涓:“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夏杰长: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经验总结和改革措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卢锋: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
张为付:制造业与服务业国际转移特,最比较,《管理世界》,2006年第4期。
詹晓宁、邢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承接战略,《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4期。
刘绍坚:中国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思考和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赵楠: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基于1998-2003年经验数据的分析,《经济经纬》,2006年第5期。
张诚、赵奇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财经研究》,2008年第12期。
篇2
一、服务业外资经济的分布特点
(一)外资经济涉足的行业领域比较广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我国服务业共包括13个行业门类、41个大类和161个中类,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没有涉足的中类有19个,外商投资企业没有涉足的中类有14个。外资企业都没有涉足的有12个中类,仅占行业中类总数的7.4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九成以上的服务业有外资进入,对外开放的程度已经较高。
(二)外资经济行业分布较集中
在服务业161个行业中类中,按营业收入排名前32名的行业拥有94.21%的营业收入,93.54%的资产总额,85.70%的就业人数,81.31%的企业单位数,并且,个别行业集聚了份额较大的外资。例如,电信业独揽服务业外资经济1/4的营业收入,吸纳近1/5的就业人员;超过15%的企业单位属于房地产开发经营,该行业集中服务业中1/4以上的外资资产。
(三)外资经济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各行业均有外资企业的地区包括:北京、辽宁、上海、福建、山东、广东,这些都是东部发达省市,而涉足行业最少的地区包括:、宁夏、青海、甘肃等西部落后省市。以上海为例,服务业的外资企业占企业的25.02%,从业人员达17.65%,资产为24.20%,营业收入占45.63%。
(四)外资经济以独资企业为主
服务业中,外资企业在以独资形式建立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53.29%,合资企业占34.53%,合作企业占9.9%,股份有限公司占2.26%。独资经营是大部分外资企业采取的投资方式,其次是合资经营。在服务业中,独资企业形式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第三是金融业。这些行业在服务业中所占份额比较大,在跨国企业的投资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需技术门槛高、知识需求密集、管理水平差异大。
(五)外商投资企业是外资经济主要的投资主体
服务业的外资经济主要是以外商投资企业占主导,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外商投资企业都高于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占服务业外资经济的份额均超过70%行业包括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但是,港澳台商企业在服务业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例如,在房地产业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上都超过了外商投资企业。
二、服务业外资经济的比较优势
(一)内资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外资经济在部分行业占有率已经较高
我国的服务业,由于开放时间较晚,从整体上看,内资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外资经济的占有率低。但在不同行业中,外资经济的占有率差别较大。从行业中来看,外资经济对营业收入的占有率在妇幼保健活动行业达到87.89%,在快餐服务业达到83.72%,在其他寄递服务达到66.14%,休闲健身娱乐活动达到63.79%,水资源管理达到62.30%。外资经济对营业收入占有率超过50%的还有通用航空服务、电信、证券分析与咨询等。
(二)内外资经济行业分布结构趋同,但外资经济行业分布不均衡程度更高
内外资经济的行业分布结构趋同,内资企业资产在服务业的分布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Spearman相关系数达0.918,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0.764。然而,通过计算内外资企业各行业市场份额的对数方差越大,行业份额的差异程度越大,不均衡程度也就越大。计算结果显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对数方差都比内资企业大。这表明,与内资相比,外资经济行业分布的不均衡程度更高。
(三)内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相似,但外商投资企业高学历人才比例较高
2004年,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达6746.66万人。内资企业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927,0.98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其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最高,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的最低。这表明,外商投资企业中高学历人员的比例远高于内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略高于内资企业。
(四)外资经济劳动投入的效益高于内资经济
服务业中外资经济的劳动收益率,即每个就业人员创造的营业收入,达74.03万元,内资经济每个就业人员创造的营业收入为43.01万元,比外资经济低31.02万元。外资经济与内资经济劳动收益率差距最大的是批发和零售业,绝对差距达122.16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资的劳动收益率是内资的3.79倍,是相对差距最高的行业。
(五)外资经济的资本投入效益高于内资经济
服务业中,外资经济的资产周转率,即每万元资产创造的营业收入,达4370.92元,内资经济达2594.31元。外资经济比内资经济高1776.61元,是内资的1.68倍。从销售毛利率来看,服务业中外资经济的销售毛利率高于内资经济。内外资经济销售毛利率最高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最低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内外资经济销售毛利率差别最大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相差24.17%。
(六)外资经济税负压力明显小于内资经济
由于服务业中外资经济的规模较内资经济小,因此外资经济的税收规模也较小。在服务业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这三个行业中,内外资经济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相差不大,相差较大的三个行业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篇3
特点一:仍处于成长初期
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起步,并于2007年以240%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一个新的增长高峰。但相对于国内市场潜力及国际上相对成熟的市场规模,目前的行业规模还非常小,仅为12.5亿,甚至不到全球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规模的1%。可见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成长空间还很大。
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竞争者不多,尤其经交易所授权可以提供level2、Topview服务的企业仅共有22家。鉴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较高的收益水平,今后将有更多企业加入其中,也包括国际知名的企业。
特点二:机构客户与个人用户的“长尾定律”
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券商为代表的机构客户和个人用户。而来自个人信息服务的收入占到整个行业的70%。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证券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85%以上的交易量来自个人投资者;中国有1亿股民,2.5亿互联网用户,6亿的手机用户,构成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庞大的个人消费潜在市场。目前国内关注金融信息的网民超过1.1亿,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假设每人每月消费5元用于订购金融信息服务,将形成超过66亿元人民币的市场潜力:而包括券商、银行、基金、保险、QFII、信托、VC在内,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金融机构客户约1200家,即使每家每年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方面投入100万元,也仅有12亿的市场潜力。可见个人市场的容量要远大于机构客户市场。这便注定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是符合“长尾定律”的。
问题一;成长性与稳定性存在矛盾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特点,使得企业的成长性与收入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单纯的个人业务会具有较大的波动风险,单一的机构业务则易受到发展空间的限制。因此,如何使自身的主营业务具备核心竞争力、产品线更为全面、业务结构更为合理、协调好成长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是业内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强弱和未来发展前景。
问题二:产品策略不够灵活
产品设计方面,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功能类似,个性化,人性化的创新设计较为匮乏。如多数的财经网站仍旧沿用web1.0页面风格,大量堆砌信息,缺少个性化的定制功能以及用户间的有效交流,导致用户粘性较低;数据信息服务以及行情交易系统也普遍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管理层面,Topview产品的界面、功能需要上交所批准,成为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原因之一。
此外,市场存在部分企业抄袭或破解正规企业的正版软件及收费产品和服务。给正规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使得正规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研发成本,并降低了其创新意愿。
产品定价方面,由于市场主流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加之核心的数据信息服务须经交易所授权,产品定价由上交所监管,因此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价格趋于同化,用户在选择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大部分高价值的产品功能及内容不可拆分选择,并多采用按年或按月收费,导致产品价格较高,提高了新用户的购买门槛。
针对中国互联网财经信息服务行业的特点和问题,赛迪顾问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结合自身优势,优化业务结构。巩固机构业务,尤其在当前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保障收入的稳定性;重点拓展个人业务,尤其是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以及其他未被发掘的创新业务,令企业在今后能够高速成长。而企业的发展思路也应跳出行业和地域限制,力争在服务对象、产品内容等方面逐渐向其他行业和国际市场扩张。
以互联网为核心,开辟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如指南针与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台作,利用其流量优势以及现有的呼叫中心销售Topview产品,不仅拓展了指南针的业务,同时也增加了网站的盈。利,形成双赢局面。而社区、即时通讯等,也都是较好的产品营销渠道。企业自身的网站本该是用户了解、购买产品的重要渠道,但目前多数企业的自建网站水平普遍不高,模式较为落后,不具备全面的电子商务功能。此外,券商为代表的机构客户手中掌握着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主要目标用户群体,因而企业应加深与机构客户的合作,充分挖掘机构客户渠道的潜力。
产品定价、推广策略需更加灵活。金融信息服务的个人用户则普遍对小额消费需求更高,但当前市场上的产品定价不够灵活,不符合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使用习惯和消费心理,提高了用户使用门槛。建议企业改进定价策略,丰富支付手段。例如为个人用户提供固定帐户,用户可利用电话、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渠道进行任意额度的充值,并按产品使用次数缴纳费用。
由于市场上的产品差异化较小,而定价却较高,因此针对新用户的宣传营销尤其重要。依照国内的用户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免费、低价、优惠等手段通常是产品普及和推广的主要手段,此外体验式营销则可以有效的帮助用户深入了解产品,消除顾虑。
IBM提升在华保险服务业务
许 宁
全球IT业巨头IBM公司日前针对其在华保险服务市场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引发的诸多负面因素正使保险服务市场形势愈加严峻。对此,该公司了包括以客户为中心在内的三大方向,希望以此提升其在华保险服务业务部门应对当前挑战的能力,并促其实现进一步发展。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天羲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正在加深和蔓延,虽然危机未对保险行业产生直接冲击,但很多负面的因素已预示更加严峻的局势。因此,作为IBM保险服务客户的中国保险企业需要在此期间积极发现新业务模式,运用创新流程和方法把业务模式发展开,同时加强风险管控,并打造IT基础以支撑创新业务模式发展。
IBM中国区金融事业部保险行业总经理罗国兴表示,IBM在华保险服务业务部门将着力引导客户在以客户为中心、风险管理和法规遵从、卓越运营等三个方向进行发展。他强调,当前形势下,开展“智慧的保险”己成为任何保险企业必须要做的事。
IBM认为,虽然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对中国的保险行业产生直接冲击,但很多负面的因素已经显示了未来更加严峻的局势,保险企业业务发展侧重点应该从增加收入转移到成本控制,同时研究潜在的并购机会,在新的业务领域内重新考虑业务
流程外包等。
安邦保险喜获“2008中国最佳联络中心新锐奖”
许 宁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于2004年9月30日获准开业。安邦保险实力雄厚,股东包括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I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Corp)等“世界500强”企业。
在不久前揭晓的“2008中国最佳联络中心及CRM评奖”结果中,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叫中心在来自金融、保险、电信、航空、消费品等15个行业的近300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中国最佳联络中心新锐奖”,这标志着安邦财产保险在“呼叫中心和客户关系管理”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本次评选由中国惟一的全国性呼叫中心行业协会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产业联盟(CNCBA)、呼叫中心与BPO行业资讯网(51Callcenter)、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共同主办,代表着中国接轨全球最佳联络中心评选标准,是工信部唯一支持的国内最高规格行业评选活动。安邦财产保险凭借着合理的运营管理机制、良好的客户服务理念,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首肯,获此殊荣。
向客户提供便捷和卓越的客户服务是安邦客户关系管理的宗旨。安邦呼叫中心在2007年1月正式投入营运,中心职场位于杭州市。现有台席量1,500个,每月话务处理量超过60万笔。
在平台建设方面,安邦在国内保险业内率先采用BPO合作模式,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合作,借助其在软硬件的领先技术手段和资源优势,并与企业内部业务系统能够进行高效的集成,形成以电话中心为调度中心、整合不同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实现全国统一报案受理、理赔查询、投诉处理等服务,成为客户关怀的闭循环业务处理平台,95569电话服务交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作为市场调研、车险、安邦俱乐部、车贷险、理财险的电话销售的平台,使它不仅是安邦与客户互动的重要门户,更成为企业创收的重要渠道。
博朗软件测试白皮书
许 宁
博朗软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16日白皮书,着重讨论如何最优化软件测试能力从而赶超并逐步替代自动化软件测试产品的使用。博朗公司是一家中国领先的专为欧美公司提供软件外包服务的IT公司。
在如今客户期望值日益增高,日益缩短的时间周期以及全球激烈的竞争态势下,软件测试已然成为了科技、商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而,许多软件外包公司发现软件测试的交付速度及支付模型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业续,因此这些公司不惜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从而确保公司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受影响。
因此如今在软件测试环节中,许多企业面临着一些难题,诸如:测试环境和自动化的产品已经跟不上基于网络的产品部署的快速发展。此外,为了保留满意的测试范围,同时还要确保在全球环境下降低风险。使得软件测试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博朗“软件测试不只技术层面:如何最优化软件测试能力”的白皮书着力关注目前企业正面临的测试问题,即自动化测试产品使用的局限性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软件测试力。
科技部2009年将深化科技保险试点
许 宁
2009年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促进政策的制订和落实以及深化科技保险试点等七个方面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据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介绍,2009年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机构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这些政策措施具体包括:
一、研究制定设立科技支行的政策;研究提出在银行设立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和在审贷委员会设立有表决权的科技专家的机制:继续对设立科技银行共同开展研究和推进工作;对银行开展股权投资进行研究,落实软贷款和特别融资账户政策,争取以创业投资和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为试点开展股权投资。
二、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将积极创新。
三、开展科技担保体系建设,与科技支行相配套,集成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和国家高新区的科技担保机构的资源优势,形成科技担保网络:研究建立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担保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贷款进行的担保给予补助。
四、深化科技保险试点,近期将重点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产业风险管理研究和科技保险新险种研发,重点拓展高新技术企业对外合作保险和国内推广高新技术产品应用保险等险种,
五、继续开展科技债券工作。
篇4
营业厅是客户购买国家电网公司产品和体验其服务的直接窗口,是一种大众化的直观营销模式。在营业厅服务系统中,排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也是一个令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加强营业厅服务供给需求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才可以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实现客户满意、电力公司获利的“双赢”目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旨在解决营业厅服务管理出现的实际问题,丰富和充实营业厅服务供需管理理论,为各营业厅经营者服务供需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1.营业厅排队系统的人流研究
排队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需求群体,到达过程,排队结构,排队规划和服务过程。
1.1 需求群体分析
服务需求群体不一定是同质的,它可能包含若干个亚群体。需求群体分为有限和无限两种。在来临营业厅的客户来源有限的情况下,未来的客户到达的可能性就取决于正在这一系统中寻求服务的人数。但是,除非需求群体非常小,通常都假设需求群体是无限的或者到达是相互独立的。供电营业厅的客户是属于无限的需求群体。
1.2 客户到达过程分析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获取客户平均到达率λ,主要根据每日实际发生的业务量来确定。营业厅的业务量是每个月一个循环,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数据观察,得到了一个比较接近日常的实际工作量的数据。
得到客户平均到达率λ≈2.35人/分钟,表2.4 是对各种职业背景群体到达营业厅的偏好时段分析,大部分客户比较偏向于在上午9点过后和下午16点到18点达到营业厅。
通过对营业厅每个时间段的客户到达数量与时间段的关系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的规律性结论:
(1)客户到达率每天形成2个高峰,在峰值出现期间,使整个服务系统处于满负载状态负荷工作的状态;
(2)客户到达率上午、下午各有一个缓慢上升或下降的过程,营业厅可以逐次投入或减少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在中午 14:00-15:30 分出现短暂的回落,营业厅可用于员工就餐、休息,但不能离开工作场所。
(3)学生、上班族等群体因为平时非假日时间没有太多空闲,会占比较大的比例,一般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光临营业厅。
2.客户需求分析
2.1 客户的服务需求构成分析
客户在营业厅排队,他们排队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排队是为了办理什么业务?这就需要我们对客户去营业厅办理的业务进行分析,了解供电营业厅各种服务类型出现频率和各自所占比例构成。
可以看出用户缴费都比较倾向于供电营业厅的柜台直接去办理。从电力公司提供各种缴费方式的分析,通过对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很多客户还没有能真正了解其他方式的缴费服务。
可以看出,有16.3%的客户是因为习惯在营业厅柜台缴费;更有接近30%的客户是因为不知道其他的缴费方式或者对此还不清楚。现有的宣传方式一般是宣传单或者抄表员贴通知单提标,而大部分访谈客户认为很少有其他途径向他们介绍其他的缴费方式,即使有客户不知道或者不够充分了解其他的缴费方式,“唯一”的选择就只能到营业厅排队缴费了。
2.3.2 客户忍耐心理分析
客户能够承受的最长逗留时间Tmax ,是指客户在网点逗留时间所愿意付出的最长等候时间和享受服务的时间,在此时间内,客户虽有等候,但是仍然可以接受,还不会对供电营业厅服务产生不满意,随着时间的加长,客户会感到供电营业厅服务效率低,进而产生不耐烦,甚至不满,最差的情况就是离开服务系统。
为了把问题理解清楚,在此我们可以把客户在系统的逗留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客户来到营业厅开始,然后等候直到从开始接受服务前的期间,我们可以视为等侯时间TQ,而第二部分就是从开始接受服务开始,一直到客户接受服务完毕为止,这段时间成为服务时间TS。以下是对客户等候时间的分析,进而了解清楚客户对最长忍受等候时间。表2.1 是获取的基本数据及Qmax T 的最终确定。
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特点;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0-0023-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合理课业负担的质性与量性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080)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汤志凌、於德甫。
收稿日期:2013-07-04
作者简介:罗琳,海安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江苏海安,226600)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於德甫,海安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苏海安,226600)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学生课业负担,也被称为学生负担、学习负担和学业负担。有关研究大致始于1981年前后,1995年前后开始增多,2000年达到第一个高峰,2009~2011年达到第二个高峰。①2012年5月,我们对海安县4所初中、2所小学的831名学生开展了课业负担调查,其中,男、女生各432、399人,二、四、六、八、九年级学生分别为39、91、81、412、208人。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主要参考、借鉴了陈传锋等[1]和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2]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结果
调查表明,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特点与全国及各地调查结果大致相同,可以从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两方面把握。
(一)外在表现
1.作息时间
小学生有四到五成6∶00~6∶30起床(二年级46.15②、四年级53.85、六年级46.91),有三到四成5∶30~6∶00起床(二年级41.03、四年级40.66、六年级32.10)。初中生大多5∶30~6∶00起床(八年级68.86,九年级60.58),也有一到二成5∶30之前起床(八年级11.92,九年级27.88)。初中生情况与全国调查结果(约2/5的6∶00~6∶30起床③)大致相同。
小学二、六年级学生有四到六成7∶00~7∶30到校(二年级61.54、六年级43.21),四年级有半数以上6∶30~7∶00到校(52.75)。初中生大多6∶00~6∶30到校(八年级69.66,九年级82.13)。下午离校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二年级16∶30之前(87.18),四年级16∶30~17∶00(51.65),六年级17∶00~17∶30(59.26),八年级17∶30~18∶00(67.96),九年级18∶00之后(79.13)。初中生到校比全国调查结果(41.8为6∶30~7∶00之间到校)约早30分钟,离校比全国调查结果(绝大多数中学生在5∶30以前都能离校)约迟30分钟。
晚上睡觉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二年级20∶00之前(76.92),四年级、六年级20∶00~20∶30(28.40、28.51),八年级21∶30~22∶30(47.57),九年级22∶30~23∶30(48.31),也有不少是23∶30以后(34.78)。初中生晚上睡觉时间迟于小学生,比全国(54.7在22∶00以前睡觉)约迟30~60分钟。
2.课内学习
学校学习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小学二年级、六年级每天8节课(69.23、58.02),四年级9节,八年级10节(35.04),九年级12节或以上(70.53)。这高于初中6~8节的全国水平,与上海初中8~10节的调查结果④接近。
每周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选择比例最高的,除二年级达4节或以上(61.54)外,其他各年级多为3节(四年级53.33、六年级39.51、八年级64.63、九年级59.62)。初中与全国调查结果(41.0有3节以上体育课)相近。
关于自习课,二年级、四年级及九年级选择比例最高的,为“没有自习课”(46.15、46.67、43.48),六年级自习课大多可以“自己做作业”,八年级“有时上其他课”(40.39),初中自习课被占用比例比全国调查结果(29.4%)约高10个百分点。
班会课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一周有一节”(合计49.09),“偶尔上其他课”的现象较多(二年级33.33、四年级15.38、八年级30.62、九年级13.74),以至于被四年级、九年级学生列各选项首位的是“没有班会课”(54.95、40.76)。
3.课外学习
教辅资料(含练习册等与课程有关的资料)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在5本以下(74.36),四年级5~10本(34.83),六年级11~15本(38.27),八年级、九年级20本以上(56.17、63.59)。初中比上海选择比例最高的5~10本(34)多10~15本。
学校发的资料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5本(46.15),四年级、六年级12本(30.00、21.25),八年级、九年级14本(79.29、88.94)。家长购买教辅资料,二年级2本或4本(均为27.50),四年级、六年级3本(34.07、23.75),八年级4本(23.19),九年级3本或4本(均为14.63)。这与上海初中生家长买5本以上占15.4%的调查结果稍低。自己购买的资料多为0本(合计38.62),但随年级增长而明显下降(二年级82.05、四年级62.64、六年级45.68、八年级34.31、九年级25.73)。
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的全班集体辅导,二年级10.53、四年级3.30、六年级2.47、八年级8.05、九年级32.84。
大多数学生双休日都能休息2天(合计60.94),但仅休息1.5天的比例,八年级约三成(30.98)、九年级约七成(69.71)。全国调查表明,学校都有双休日补课的现象。
双休日,52.72的家长没有给孩子安排家教或校外辅导班;寒暑假,45.30的学生没有参加校外辅导班。
与平均水平比较,四年级学生参加0.5天家教或校外辅导的高10.97个百分点,八年级学生参加0.5天、1天家教或校外辅导的累计高10.08个百分点。
与平均水平比较,八年级学生从未参加寒暑假校外辅导班的低8.65个百分点,九年级学生参加1~2个寒暑假校外辅导班的高9.88个百分点。
4.考试和作业
一学期内全年级都参加的、时间超过一节课的考试或测验次数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四年级为0次(74.36、46.15),六年级1次(45.00),八年级、九年级增加到4次及以上(71.60、70.53)。
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为:周一到周五放学回家后,二年级、四年级0.5小时以内(87.18、51.65),六年级1~1.5小时(46.25);需要2.5小时以上的,八年级56.69,九年级59.9;需要4小时以上的,九年级为42.03。初中生每天作业时间高于全国的1~2个小时,也高于上海的3小时以上。双休日,二年级、四年级1小时以内(66.67、31.46),六年级1~1.5小时(31.25),八年级、九年级5小时以上(35.28、71.01)。
二年级、四年级学生完成家长布置作业时间较多。与平均水平比较,1小时以内的,周一到周五高36.26、13.55个百分点,双休日高41.18、15.54个百分点。
(二)内在感受
1.小学生比初中生更愿意上学
小学生多倾向于“很轻松,想上学”(二年级92.11、四年级92.31、六年级97.53),初中生则多倾向于“不想上学但必须要上”(八年级65.12、九年级63.29)。全国调查结果是超过半数的初中生“很轻松,想上学”。
2.小学生比初中生更愿意考试
小学生首选“喜欢、愿意考试”(二年级89.47、四年级82.42、六年级75.31),初中生则首选“希望考试越少越好”(八年级46.57、九年级39.61)。初中生“希望考试越少越好”的高于上海的33.6;“喜欢、愿意考试”的仅为8.88,大大低于上海的24.8。
3.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自我评价高于初中生
中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首选“一般”(48.80)。二年级评价首选“较好”(48.72),四、六、八、九年级首选“一般”,但比例不断下降(四年级60.44、六年级54.32、八年级47.45、九年级47.83),各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则不断上升(5.13、6.59、13.58、19.71、21.26)。
4.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感受低于初中生
中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总体评价首选介乎“较重,勉强可以承受”和“一般,可以承受”之间(36.23、34.18)。二、四年级首选“较轻”(72.50、73.63),六年级首选“一般,可以承受”(56.79),八、九年级首选“较重,勉强可以承受”(43.14、54.11)。而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普遍认为课业负担一般。
中小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较轻”或“一般,可以承受”的原因,首选“为了将来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认为课业负担“较重,勉强可以承受”或“很重,不能承受”的原因,首选“升学、考试排名压力太大”(27.59)。
5.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
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首选“考大学”(39.78),其次是“找个好工作”(31.90),第三是“喜欢读书”、“学本领”(11.47、10.63),最后才是“学校好玩”(6.21)。
6.初中生对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于小学生
中小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依次为体育(16.46)、数学(15.87)、语文(12.24)、音乐(9.95)、英语(8.13)、美术(7.82)、综合(4.50)、科学(3.30)、政治(2.08)。初中生喜欢数学、语文、英语三门主要学科的分别比小学生低12.95、11.42和6.25个百分点。
7.中小学生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是“作业练习”
在学校中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依次是:“背诵”(-7.39,系“最有用学习方法”与“最常用学习方式”比例之差,下同),“作业练习”(-5.26),“考试”(-3.60);在学校中用得较少、但感觉较好的学习方式是“实验”(-3.90)。在家中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是“作业练习”(-3.97)。
二、研究结论
1.与全国调查结果近似,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初中生课业负担重于小学生。具体表现为:①中小学生早晨起床、到校时间随年级增高而提前,下午离校、晚上睡觉时间随年级增高而滞后。②每天课时数随年级增高而增加,体育课、自习课随年级增高而减少。③教辅资料数量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学校发放的教辅资料与家长购买教辅资料呈现出X形:年级越低,学校的越少,家长的越多;年级越高,学校的越多,家长的越少。④放学后的全班集体辅导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双休日休息时间随年级增长而减少。⑤考试或测验次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完成家长布置作业时间随年级增高而减少。
2.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感受高度一致。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随年级增高而下降,对课业负担的总体感受随年级增高而上升。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更不愿意上学、考试,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低,课业负担感受高,对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作业练习”。
三、讨论
1.学生课业负担的成因
现有研究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归因,主要涉及社会、教育行政(课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六个方面。[3]我们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课业负担主要源于教师(学校)⑤;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源于家长。
研究还证实,学生课业负担常来自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负担常来自学校和社会。[4]首先,问卷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首选“考大学”。同时,初中生对数学、语文、英语三门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于小学生,这些恰恰是中考的主要科目。其次,学生对学习成绩的自己评价随年级增高而下降,对课业负担的总体感受随年级增高而上升,越接近中考,学生的课业负担越重。我国当前招生考试存在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的问题,不是真正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为导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说到底不是来自于教学负担,而是评价负担。[5]
2.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育策略
现有研究表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区别对待,对小学生要侧重做好家长工作,对初中生要侧重做好学校工作。
做好小学生家长工作,除了要加强家校联系外,还特别要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对此,海安已形成比较系统、成熟的做法。2011年年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做了报道。[6]
仅从调查结果看,做好初中学校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4个方面工作:①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学生课内外学习时间。②倡导科研兴教、兴师战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要摒弃机械、呆板的学习方式。③积极开发适应本地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资源,如“精练题”库、“易错题”库,从源头上解决当前初中生教辅资料过多的问题。④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考试要高度关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要尽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口语表达、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尽量实行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分离,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基础、不同追求的学生;考试评定要适当增加等级赋分的比重,努力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3.减轻课业负担不能忽视学生的内在感受
研究证实,学生课业负担与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尽管本地学生学习、作业时间等项指标反映出课业负担“很重,不能承受”的水平均高于全国各地,但认为课业负担“较轻”的却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致,甚至略高。
研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理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仅仅着眼于课业负担形成的外部因素,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隐含的其实是一种教师、家长的“角”,而非学生的“儿童立场”。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漠视了。
课业负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内心乐意,再重的任务也轻松;内心抵触,再轻的任务也是负担。教师、家长应该在努力减轻学生外在的、显性的负担的同时,努力让学生乐学、愿做。
注释:
①在CNKI以“课业负担”为主题进行检索,1981~2012年共有相关主题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类文献849篇,其中2000年占8.23%,2009~2011年分别占13.42%、14.08%、9.67%,均远高于平均值3.13%。
②除特别说明外,本文以下数据均为百分比。
③参见: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以下所称全国调查结果,均来自此研究。
④华东师范大学吴敏对上海某初中285名学生进行过学业负担研究,参见:吴敏.初中生学业负担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以下所称上海调查结果,均来自此研究。
⑤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研究结果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压力来源老师占45%,自己占38%,家长占27%。
参考文献:
[1]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2]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您了解今天的中小学生吗?[J].中小学管理,1999(11).
[3]参见:李佳,等.“减负”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1(7).;周鸿.学生负担问题研究的现状、进展与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2(1).;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4]刘永和.“减负”不能这样“综合”论——与鲁林岳先生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
[5]杨启亮.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J].教育研究,2012(7).
[6]赵婀娜,华应龙.整体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苏海安:力求“三个不掉队”[N].人民日报,2011-11-25(18);丰捷.教育原来可以这样抓——一个县的教育探索[N].光明日报,2011-12-05(16).
urvey and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tudents’
Learning Burdens
LUO Lin & YU De-fu
(Hai’an Bureau of Education, Hai’an 226600, China)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团队协作能力
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所以我们就得学会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人相互协作,作为新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更应该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思想意识不够高的,文化素质偏低不参与团队协作活动的局面,如果扭转不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出去社会后将很难在这个社会立存,对于体育教学我们不应该只注重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和自身的身体素质的锻炼,对协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它可以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
一、团队协作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团队是指为共同的目标奋斗的集体,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团队协作精神是指以大局为重的奉献精神,它要求集体中的每一份子齐心协力凝聚一股力量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一个团队是否具有协作精神是实现目标的基石。每个成员应该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团队的成员,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个人的奋斗是为了更好实现团队目标。中国有句古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团队协作可以将团队里所有成员的智慧凝聚起来,把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果团队不发挥协作精神那么整个集体都是一盘散沙,被风轻轻一吹就散开了,又怎么能够抵抗那些迎面而来的困难,团队中的成员都手拉手,心在一起,劲往一处使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成功也在不远处向我们挥手,整个团队士气高昂,团队之间的个体差异都可以由彼此弥补,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这个团体奉献。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可以改变学生原本存在的不良习惯,因为学生在协作中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正视自己的缺点,借助同伴何老师的帮助可以改正自己不良习惯,从而建立自信;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对于这个社会由不同的人和各种的规则组成,这就对适应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一个团队也由很多人组成,为了共同的目标就会彼此交流,彼此适应然后适应这个团队的大环境,对于我国坚持以就业为方针的教学理念,这可以有效的提高就业率,迅速的适应社会这个环境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生存,了解这个社会的需求;马斯洛提出一切行为都是朝着目标去的,这目标信号的发出则是我们自己内心需要,坚持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可以在团队协作中获得自我肯定,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协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以身作则,创造团队合作气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组织纪律不够尽人意,而且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而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体育活动中基本上都是集体活动,只有个别少数的单人项目。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将团队协作精神融入到其中,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加入到集体活动中,因为老师在个人修养、职业道德上都是学生的榜样,也许学生看到老师也加入这个集体中的时候,自己也会积极的参与团队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团队协作精神就会在每个人身上体现;责任心加上爱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都是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对于爱心作为老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老师让学生真心实意的感觉到关爱。其次,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这样可以缓和人与人从心底散发出的敌意,能够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学生也就会自主参与到这个团队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老师在体育教学时可以借助场地的使用以及器材的保护来对学生进行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提倡老师使用“一对一小红帽行动”,让完成较好动作标准的学生去帮助那些做的稍差的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还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多种方法并施,激发合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好时期,为了防止学生因为长时间做相同动作而产生厌烦心理老师可以准备多种联系方法,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之间就可以互帮互助,也可以有效的减少个体差异的现象,小组之间应该有比较这样能培养团队的竞争意识,也能够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自卑的人,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不参与到几道题活动中,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运动能力不如别人,这个时候就要求老师在发现这个问题是,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并说服学生尝试去做,当学生加入活动中就应该给学生鼓励,学生得到表扬,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师应该制订相关纪律,为了保证教学可以顺利展开,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纪律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白团队都有属于自己的纪律,借助纪律的讲解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教学与游戏相融合,让学生第一时间内喜欢上团体协作。据调查显示,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也就使得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不愿意和别人协作总是处于自我的封闭和自私之中。然而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来吸引学生建立起一个集体,通过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努力获取成功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欢。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到团体活动中的主动能,游戏还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感情的增进。体育比赛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展开运动会的活动对学生协作能力培养,在比赛项目中接力赛是最体现协作的重要性,不是说个人跑的快就可以,要求参赛的每一个人都跑的速度快才能获胜。在这样活动中学生就会深刻理解到团体协作的重要性,团队协作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提倡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不代表完全否定个体的个性成长,团队与个体是不矛盾的关系,团体的组成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协作,所以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建立在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所以学生可以在团队这个平台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每个人的优势特点都可以为这个共同的集体更好的经营相处发挥更多的作用。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是完全不同的,集体主义是只集体利益高于所有,一旦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放弃个人利益。团队协作是指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体育教学中学生应该和老师和谐共处。如果师生关系不好,那么体育教学工作很难展开。
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团队协作能力在市场运行中起着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学生在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157.
[2]陆高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23-125.
篇7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迫切。这不仅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电气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大胆进行具有高职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特色;社会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00-02
收稿日期:2014-09-22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项目“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模式与功能研究-以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编号g2013c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尹久(1973-),女 ,汉 ,湖北黄冈市人 ,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校企合作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迫切。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之联系更加紧密[1]。
高等职业院校属于技能型、应用型院校,其社会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具体内容包括:文化教育传播、师资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技术推广与服务。
一、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一)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
教高[2004]一号文(2)和[2006]16号文件都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和区域经济服务,是国家对公办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尽到的社会职责。
(二)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要求[2]。
近年,我国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减态势,而本科院校招生规模不减反增,特别是一些民办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高职院校的生源形成极大的压力,因此生源大战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竞争的结果只有一个,优胜劣汰。这种竞争表面上看是生源和学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学校为社会提供服务和能力的竞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在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也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基,成长的沃土,也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扎根于区域经济这片沃土,努力服务于区域经济,才能获得自身成长所需的动力。只有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才能找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如果游离于需求之外,高职院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多种模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在服务社会的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模式:
(一)“岗证培训”社会服务模式[3]。
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都是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师资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面向企业的岗位群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为企业提供转岗、在岗职工的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模式。面向社会进行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如各工种的上岗证,资格证的培训与考试,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模式。
(二)“订单培养”社会服务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之道。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采取企业选人、学生自愿的方法,组建“订单班”“冠名班”,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完成实践环节,既为企业培养了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缩短了企业员工上岗培训时间,减少了企业成本,又为高职院校找准了办学方向,为学生找到理想的就业渠道。
(三)“对口支援”社会服务模式。
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开展“对口支援”社会服务模式,相关院校共享专业建设成果,共享优质办学资源,共享优质师资,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相互促进,为共同发展高职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四)人力资源支撑社会服务模式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要紧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为这些产业培养专业对口、质量优秀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
(五)实训基地共建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将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和企业员工培训的中心,学生在与企业高度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培训,为将来到企业的工作铺平了道路。企业在学校培训员工,提高了培训质量,节约了培训成本。通过实训基地共建,双方得到双赢。
(六)社区文化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是文化精英单位,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辐射和示范作用。高职院校为社区文化服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对市民进行公益性的讲座、培训,对困难群体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还可以将学校的大量资源,如完备的活动场所、丰富的活动设施向社会开放,使大学成为社区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三、我院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社会服务模式探索
目前,国内智能建筑市场发展迅猛。由于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且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国内智能楼宇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已达到约10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资料显示,今后10年,楼宇智能化在我国还将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从业人员将增至200万,其中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比例在40%左右,即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需求比例约为60%,即30万人。因此每年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的需求在3万人以上。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智能楼宇人才短缺,供不应求。资料显示,我国建筑智能化技能型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尤其缺乏智能建筑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全国此专业方向的人才缺口达40万,而且这个缺口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智能楼宇化专业是目前高职十大绿牌专业之一。
另一个面,智能楼宇化专业需要的人才是从事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能源和室内环境品质管理及大型物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是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系统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术人才?。除了要求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建筑、机械、热工、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掌握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如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造与性能、测试技术、调试方法、运行和维护等专业知识,同时具备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能力。由于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智能楼宇化方向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跟着师傅简单学习一下就上岗了,甚至有很多都是街头“游击队”,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或培训,对现代智能化楼宇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职业素养几乎为零,这也为安全生产和日后的生产管理埋下了巨大隐患。
作为中部地区的龙头,湖北地区建筑电气专业的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为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某院开办了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楼宇自动化方向),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针,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构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技术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途径,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要求为质量考核标准,来主导和组织教学,从而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某院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检测、运行、销售与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员,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可以发展成为会施工、会管理、会工程预决算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准这些工作岗位,我院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根据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要求,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调整和更新了教学内容。目前开设的课程有CAD、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消防电气技术、建筑安防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楼宇智能化施工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组态软件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预决算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根据岗位需要,重组教学模块,采取现场教学,顶岗实践,产教结合,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的方式,来实现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专业配套的实训环节有:电子装配实训、PLC与组态综合实训、水电安装实训、消防综合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安防综合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电气控制综合实训、楼宇智能化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楼宇智能化工程预算实训、企业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
2、以服务行业为目标,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学历教育和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面向行业,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训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生产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既可以扩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也为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提供再生社会资源。
某院建筑电气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现的教学资源,包括培训场所、仪器设备及教学环境,大力开展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工作,推出定制式企业内训服务、技能培训、员工岗前培训、职工综合素质培训等项目,提高企业员工的岗位能力及转岗就业能力,满足紧缺型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需求。
3、构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建社会服务模式
近年来,某院建筑电气专业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了楼宇智能化系统模拟实训中心。同时,某院与香港路九号、嘉禾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完成学生的实训与实习,初步构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
近几年来,某院建筑电气专业在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服务目标与服务群体单一[4]
由于各种原因,服务目标以在校生为主,社会人员服务显得比较少,服务的群体也比较单一,合作的企业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2、服务深度与能力不够
由于服务深度和能力的不足,导致服务限制。因此,调整专业结构,丰富办学模式,拓展服务内涵,积极参与高新技术攻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崔丽娟.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探析[N].光明日报,2008-07-24
[2] 刘立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3] 彭萍.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模式与功能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篇8
论文摘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服务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运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学习等理论分析知识服务业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运营管理体系,以提升服务过程的标准化和适应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
0引言
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学者Miles等人。首先明确提了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ervices的概念,译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南于知识服务的研究刚刚开始,有关知识服务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目的出发,对知识服务业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定义。尽管对知识服务业内涵的表述略有不同,大多数文献还是倾向于使用美同商务部的定义:知识服务业(Knowledge—basedServiceIndustry)是提供服务时融入科学、工程、技术等产业或协助科学、工程、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包括: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服务(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研究发展与工程服务及相关服务)、教育服务及健康医疗服务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指,中同的知识服务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国应大力加快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如该产业发展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将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该研究还指出.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服务业是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现代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产品价值体现在信息服务的输送和知识产权上.包括计算机软件与信息加工服务、研究开发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商务组织服务(管理咨询、员工招聘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方面
知识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以知识型服务为主,服务过程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服务.知识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增殖;知识服务业从业人员中高素质的人才占主导地位,知识服务业相对独立于其它行业;通过这些共性来界定知识型服务业的行业类别。根据联合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有6个门类、l1个大类、27个中类涉及到知识型服务业,43个小类可以归入知识型服务业。这6个门类是:①运输、储藏和通信;②金融;③不动产、租赁和商业活动;④教育;⑤医疗与丰十会工作;⑥其它社会、公共、个人服务活动。
国内外研究主要涉及以下领域:知识服务业的概念及范畴;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历程:知识服务业的特征:知识服务业的实证研究:知识服务发展的战略研究:知识型服务业的质量管理:知识服务业的创新研究;以及知识服务业的集群研究。从国外看,不少学者将研究集中在知识服务业与创新的关系上。Muller和Zenker: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出,知识服务业在区域和围家创新系统中起着传播知识的作用。我国对知识型服务业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调查各地区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制定其发展对策,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咨询机构中
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北京市具有其它城市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北京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知识型服务业作为一个高知识水平、高增值、高带动效应的先进产业应该作为北京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要初步确立以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企业集群为支撑、“三二一”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因此,建立以知识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经济,实现首都经济功能转变和完善,应当成为北京的战略目标。
l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现状及产业选择
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服务业日益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现状
知识服务业作为北京市一个新兴的产业,总的来说,具有起步晚、增速快、潜力大的特点。尽管目前列入知识服务业的某些行业.如教育、文化传媒、医疗服务、法律服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早已有之,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把它们列入知识服务业的一部分,视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育和完善才提出来的。冈此.就我国和北京市把知识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来看待,与发达同家相比,起步相对是比较晚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知识服务业的发展非常快,在短短几年已经初步显示出它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北京市。
1.2北京都市型产业和知识产业的结合
北京市的目标定位是同际化大都市,因而北京市必须符合都市型经济的特点,以知识产业为核心。同时,北京市的知识服务业必须是都市产业和知识产业的交集。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未来北京市发展速度最快、在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的知识服务业主要有6个:①R&D产业——知识生产业:R&D经费投入、技术成果交易额、技术入股、企业内部技术成果交易;②教育产业——知识传播业:高等教育(包括留学生)、终身教育;③文化传媒和广告业——知识传播业:出版、文化娱乐、电影电视、图书/档案/博物馆、广告;④软件产业——知识应用业:软件应用与实施;⑤咨询产业——知识应用业:咨询业、医疗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⑥设计产业——知识应用业: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
2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的特点
北京市是我国知识、智力密集区之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信息机构密集,高等院校众多.加上中央各部门及其重要的直属机构设在北京市.人才济济,发展北京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知识型服务业是一种依托技术进步、知识扩展的新兴服务业,它强调智力资本的密集和运用.提供“软型服务”或“隐”.经济附加值比传统服务业要高得多。知识型服务业在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以下特点:
2.1本地化
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一定要和当地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密切相连。只有当地城市的第一、第二产业趋于稳定和成熟,知识服务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时,发展知识型服务业才会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应了解北京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家庭结构、包括社会保障机构在内的福利救济制度,从而了解在该市发展知识型服务业的消费底线。所以在摸清当地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大致什么档次的知识型服务业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2.2差别化
城市区域经济之问的知识型服务业发展应有特色化差别.要努力开创适应北京市的经济、政治、人文、社会的发展特色,即品牌效应。不同的企业通过不同的经营方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业务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这对于高度交互定制的知识型服务业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同一服务商在服务品种上也应有差别化,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和多样需求。
2.3创新化
创新战略是指服务企业应在识别顾客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服务范围、种类、特色和对象,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吸引顾客的服务新品种。创新战略仍是源于服务型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原则。顾客的需求经常随着环境的变动而发生转移,为了使服务具有个性化,服务企业就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服务,使顾客的消费效用达到最大化。
2.4辐射化
北京市的知识型服务业不仅要为本地服务,更多的是对外服务。也就是说,北京知识型中心城市功能的对外传播,是立足于北京市,辐射全国的。随着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和向国际大都市的接近,北京市还需要顺应当前国际知识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优化知识服务业结构,提高知识服务业中高新技术含量,扩大高层次知识服务业的规模.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3知识服务业的知识运营管理体系
南于来自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的知识差异,以及服务过程中知识的不确定性.导致对服务过程的有效组织较为困难,服务周期长、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成本居高不下,顾客满意度比较低。因此,必须加强知识服务业的知识运营管理。
3.1知识运营管理体系的构建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应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服务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运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学习等理论分析并构建知识服务业的运营模式,从知识运营角度对知识服务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培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升知识服务业竞争力的知识驱动因素及知识价值链。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运营管理体系(见图1)。
(1)服务模式。在分析已经成型的制造业模式(准时生产、大规模定制等)的基础上,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结合知识服务业的特点,在制造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提相应服务模式,建立服务价值链,突出核心业务流程,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客户价值贡献的大小.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知识服务业的服务过程.建立知识服务的过程模型:借助需求工程等手段分析各服务环节,找到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与创造价值无关的环节。
(2)知识管理。知识服务业的核心能力的构建与提升,依赖于企业能否成功地将其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实现企、№知识资源的整合、发展和增值.从而推进企业知识和技能的螺旋上升。运用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共享理论指导企业知识服务,运用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共享理论指导企业知识管理,建立起知识型学习组织:通过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企业内外部知识的有序交流和共享,提高知识管理效率;从而提升知识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最终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3)顾客管理。系统研究客户知识的内容及特点.通过对顾客识别、顾客聚类分析和顾客知识库的建立,结合服务过程中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利用、调整和评价4个阶段.分析并建立起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知识双向转移模型;在对服务需求、顾客感知和顾客满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4)创新管理。从知识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创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创新和服务企业的集群创新3个方面分析服务企业宏观层面的创新;以服务创新价值链为基础,服务创新组织的构建、服务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服务品牌培育与创新等,构成了提升知识服务业竞争力的微观层面的创新策略
以上通过知识运营管理体系的构建。对知识服务业知识运营与知识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有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并形成一套合理可行的利用知识运营,提升知识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方法。
3.2知识运营管理理论体系的运用
(1)点面结合的调查。行业面上的分析有助于把握知识服务业的一般规律,通过分析知识服务业与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的区别,基于知识服务过程的特点对知识服务业进行重新分类;而个案分析则能为问题的深入研究起到全面剖析的作用,所需资料采用专家访谈、学术交流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在对服务主体与客体的知识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知识服务业的运营特征和管理特点。
(2)实证分析。结合医疗服务的病例、软件实施过程以及高校教育服务过程等实例研究.分析知识服务过程的特点,建立服务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对医院患者、软件实施单位以及高等教育服务对象跟踪走访,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论证服务过程优化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和顾客满意度的提升。
篇9
关键词:服务业 特点 问题 目标 措施
1 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1.1 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特点
1.1.1 武汉市的服务业迅速崛起,从制造中心向服务业城市中心的转变
最新统计消息显示武汉市服务业的市值会超过4400亿元。而现代服务业将达到2640亿元,这一数字是整个服务业的一半以上。在全国工程设计企业60名中,武汉市有12名,优势明显的产业有金融、会展、物流、文化创意产业。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增加城市作用的功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更加美好,这样在2013年武汉市决定实施“武汉市服务业升级措施”,全面推动服务业升级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服务业将成为评判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2013年武汉市服务业中的融资规模会超过3336亿元,在600个展览中,工程设计行业实现收入8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172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武汉市形成了金融、物流、会展、文化创新、信息和现代商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趋势。
1.1.2 集聚态势日益显现
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因素,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武汉市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心城市的贡献值超过了百分之七十,而中心城市使武汉市的聚集效应不断提升。武汉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数量增长迅速,从1989年只包括解放大道、江汉路、中南路在内的商业区发展为4个服务区:建设大道金融区,黄陂汉口大道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东湖高新技术区光谷动漫文化产业园区,东西湖保税物流园区的集聚区。
1.1.3 产业类型更加丰富
从传统的贸易发展到如今集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商业服务、外包服务等多元化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物流、融资、供应链、商业服务、技术服务等生产业的不断成长与更新,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面,各种主题公园、游乐场所、大型超市、超大型购物广场等等的发展为武汉市发展服务业提供了载体,不断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1.1.4 服务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
传统服务业不断减少,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加是这几年武汉市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的特点。2012年传统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等的增加值为1040.94亿元,占服务业总值的37.0%,占比减少;现代服务业中的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外包、金融、房地产实现产值821.28亿元,比例为服务业的29.2%,比例有所上升。分行业看:一是物流业高位增长。2012年,交通运输的产值为306多亿元,相比于上年增长了20.9%,与同期服务业相比提高了8.4%;批发零售业的产值为550.30亿元,与上期相比增长了14.6%,与同期服务业相比提高了2.1%;社会消费品总值2523.20亿元,与上年相比提高了19.5%。
1.1.5 服务业中固定资产的投资不断增加
近几年来,武汉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以上。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974多亿元,比2012年提高了19.1%。其中,农业投资中固定资产的投资有13.31亿元,相比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23.5%;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266.73亿元,比2012年提高33.0%;第三产业投资额达到了3694.48亿元,比2012年提高12.2%。
■
图1 武汉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
图2 2007-2013年武汉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各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成。
1.2 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目标
1.2.1 城市中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新的城市,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是武汉经济发展的模式。武汉市2013年推出的“服务”的计划,重点建设现代物流,贸易,金融,房地产,会展旅游十大产业,极力建设十个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包括:物流业集聚区、商贸集聚区、创意设计集聚区、金融集聚区、商业服务集聚区、信息技术集聚区、旅游业集聚区、房地集聚区、教育与医疗集聚区、公共服务集聚区。一些新的鼓励政策将会被颁布,争取到2016年底,武汉市服务业产值能超过7000亿元。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武汉市服务业产值达到了3833亿元。预期目标2016年,物流产业的产值预计超过15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具有标志性的物流产业链,使武汉市的物流产业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走在全国物流业的前端。
1.2.2 在未来几年武汉市准备达到近百个重大服务业项目,使武汉市服务业项目达到世界最大量。大力发展本国本地的服务业本土企业,到2016年的目标是使千亿的企业数量超过5个,服务业百亿的企业数量超过20个。武汉市的服务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服务业企业的质量和数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服务业中的高端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不断增加,高端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超过传统服务业。服务业带动就业效应,产出效应等等各方面都能超过工业,好过传统的制造业。
1.2.3 提升服务业水平。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新形式和新的行业不断涌现,规模、品牌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产业升级的支持作用,生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下降,影响不断减少。新型服务业的产值规模翻翻,影响日益突出。
1.3 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的问题
1.3.1 武汉市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历史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800美元至1200美元时,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结构的调整比重,现代服务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武汉市现在服务业还是在传统服务业如商贸、餐饮、仓储、邮政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金融、电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发展落后,服务业结构水平较低,近几年随着新产业的发展,武汉市服务业的结构有所改善,但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仍然不高,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总值的大部分,服务业依然靠传统服务业来拉动。服务业的一些大型企业还是在商贸企业中,其他行业都是一些小型企业,促进作用不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也很差。2012年,武汉市传统服务业中的交通业、销售业、饮食业所占比例为38.2%,而现代服务业像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信息所占比重较低,作用不足,不能起到聚集和带动作用。
1.3.2 武汉市服务业中的生产业的发展较缓慢,生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也落后于服务业整体的发展。生产业有金融业、运输业、信息通讯业、IT业等等。从2002到2012年这十年间,武汉市生产业的产值从245多亿元增加到1426多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2.2%;生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提高了4%。但相比于武汉市同期GDP年均提高13.9%来说,生产业增速还是相差1.7%,生产业总体来说发展还是不理想。和国内其他城市比较,武汉市生产业发展还是比较缓慢。2012年,武汉生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例在全国16个大中城市中是倒数第2位,足以说明武汉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占优势,武汉市服务业的发展还是要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
1.3.3 武汉市服务业和工业的发展都很迅速,服务业的绝对值增加也较快,但是近几年服务业的发展不及工业的发展迅速,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下降。服务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高端环节,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服务业都应该占到GDP的60%以上。2013年武汉市服务业占GDP比例只有47.7%,这个数据远远低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服务业比例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1.3.4 服务业的发展政策应当加强完善和落实。武汉市现在完善有效的现代服务业政策,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沟通机制也不及时和完善。服务业基础设施没有更新换代,没有达到现在服务业应有的水平,使服务业发展较缓慢。政府应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使政策能真正做到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政策要做到有效落实,不能光有政策但不实施。
2 促进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的措施
第一,加快发展生产业,积极发展生活服务业。生产业是服务业的高端形态,在服务业中的附加值最多,也是服务业发展要求最高的一种。现在,武汉市服务业中生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需要加快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来促进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制约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没有很好的发展制度。政府没有促进生产业发展的有效政策,企业也没有花大力气来开发生产业,企业在生产业的发展方面缺乏创新意识。企业应该从思想上意识到生产业在现在服务业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应加大对生产业的投入,使生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生产业的发展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亮点。
第二,政府应加大服务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服务业的投入,扩大服务业的规模,在武汉市建成多个服务业贸易聚集区。使服务业成为在空间和规模上都比较合理的产业形态。形成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制造业依靠服务业的格局。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度,武汉市是全球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但是服务业中的大学生的比重并不是很多,服务业带动就业效应并不是很明显。服务业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把大学生变成服务业中的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丹辉.服务业与中国产业升级:基于全球化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09(08).
[2]樊永岗.印度IT外包服务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7(08).
[3]李丽.湖北服务贸易利用外商投资策略研究[J].江汉论坛,2007(5).
[4]肖安民.湖北省比较优势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1(2).
篇10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服务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集群化的产业发展道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因推动现代服务业不断向集群化道路发展,有效借鉴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发现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中制约着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27-03
1 前言
现代服务业是随着工业发展程度的不断推进而兴起的,依靠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催生出一批为现代化企业服务的服务型产业。[1]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从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和国际产业发展经验来看,集群化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优化布局的新方向。
近年来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13年安徽省通过不断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物流、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逾两千亿元,增速达到了17.1%,增速居全国第2位。通信网络、数字媒体、创意会展、动漫网游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涌现,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体系的完善。传统优势的服务业发展和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不断涌现,改善了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构成,使现代服务业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产业关联度的不断加深。
现代服务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兴的企业对于整个地区经济的产业布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现在的产业发展而言,学习发达地区经验和产业结构升级方向,从产业集群的视角下发掘新的模式和发现现存模式的不足无疑是一种改进产业结构的途径。
2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分析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现代服务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迫使产业从事者开始寻求最佳发展模式。近年来,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也开始呈现不断趋向于集群化的发展。
2.1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也在不断演进,现代服务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产业发展环境促使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不断走上集群化发展的道路。
2.1.1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必然会走成本最小和利润最大的发展路径。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角度来看:第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大量的相关产业和相互支撑产业的集聚,从而使企业经营成本等交易成本下降。第二,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有强烈的溢出效应。集群化发展可以加深产业的纵深化发展,产业部门内的相互采购形成有效需求。
2.1.2 产业转移政策是集聚的重要动力
产业转移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地区性转移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内容往往带来被转移地区相关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设立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落户一批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的企业,通过接收苏浙沪地区的外溢资本和过剩产能,不断拉动新的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增长点,形成制造性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2.2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很好地迎合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通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主导企业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和相互支撑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通过追溯以往的经济发展经验和借鉴现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探究现代服务业集群化的三种主要发展模式。
2.2.1 商贸性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前期,主要凭借着商贸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发展,主要特点在于迎合市场需求,以商贸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产业集聚区。CBD型产业集聚区大多建立在城市经济的中心城区,集中布局了高端酒店、展会中心和娱乐休闲场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化的发展模式。而有效需求是地区性商贸金融中心的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消费和投资的需求才能形成资本的流动和资金的投入,这些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的基础。
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的发展状况,创建地区性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充分挖掘本地的市场需求的情况,建立起适合城市发展的中央商务区,以最高密集度的空间设计来满足城市发展,充分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商贸、商务服务业,推动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和会展展览等联动发展,促进中央商务区的合理有效发展,充分提高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产量和质量。
2.2.2 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通过对传统工业注入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从而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工业制造业的共同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为满足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为生产性产业提供研发产品信息、设计制造创意、采购物流方案和市场营销手段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从事工业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市场建议、管理理念以及人才技能培训等服务。
集聚区内通过积极引进金融保险类服务行业部门为工业制造类企业的发展运营提供资金和保险业务的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通过市场运营管理和需求分析企业的入驻,帮助企业进行专门化的市场分析和进行客户群体的定位。生产业的集聚不仅能够促进生产类产业的发展,也为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安徽省拥有许多传统工业城市,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等,发展受制于单一的工业化发展,对经济和环境形成了一定的不协调性。充分利用生产产业的集聚,改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传统工业急需的金融业务支持和产品市场化的营销需求,建立起迎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和工业发展支持产业园区,运用现代化服务业的支持可以使传统工业焕发新的活力。
2.2.3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借助于世界资本和国家或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外包型现代服务业主要指达到国际水平并且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类产品,往往集中于软件开发和动画制作的现代化产业。这些新兴的产业大多前期投入较少,依靠专业化的技能和熟练地技术操作完成国际业务往来,借助于政府的政策措施和资本支持往往能推动产业迅速成长,并形成专业化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安徽省的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较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设施的发展,政府优惠政策和相关产业的改革为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外包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机,不断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和改进传统的管理理念,促使通过加强对技术的投入和对管理理念的创新,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外包产业园区。通过促进一大批中小型服务外包公司迅速兴起,初步形成软件信息系统研发、动画创意制作、数据分析和其他的信息类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建立起产业连锁反应链条,统一推进地区性的技术和信息贸易的建设,加速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产值近年来不断增长,充分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吸收就业的作用。然而,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亟待处理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现在的发展空间。
3.1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均衡
3.1.1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地域分布不均
安徽省目前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合芜蚌地区凭借固有的经济优势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截止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合肥有892家,芜湖有218家,蚌埠有193家,马鞍山有162家,四市合计占全省55%,其他12个市仅占45%,合芜蚌地区加上马鞍山市占到了55%以上,其他城市仅占剩余的45%。空间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使得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联动性不足。
3.1.2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效果差
近年来,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众多的小微企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主体,占到了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数量的九成以上,小型企业的创造性较强但集聚性效果不佳。且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多是同类产业集聚,缺乏功能性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上相关企业的联动发展的功能性集聚效果较差,同类相关的产业过多集聚会带来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往往会造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的效果难以发挥。
3.2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协调
3.2.1 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13年全年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了近15个百分点,达到了千亿元的营业收入水平。但是新兴现代服务业行业部门增速没有达到预期,如科学技术研究部门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仅为8.1%,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等行业部门的增速在新兴行业部门类增长较快,仍低于整体行业发展近3个百分点。
3.2.2 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不足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生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也没能充分发挥潜力,安徽省的工业发展的历史较长,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生产性企业,而近年来安徽省关于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欠缺,没能充分发掘制造业的优势带动生产业的发展。
3.3 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欠缺
安徽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人才的流入和发挥人才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现代服务业是科技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安徽省的人才成长环境还比较欠缺,造成省内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性人才流出。企业人才培训环节也是企业发展的短板,企业往往无法在短期内衡量人力资本的收益作用,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
4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解决措施
安徽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迅速,如何近一步提升产业的可持续性和加速经济转型成为重要议题。现代服务业是是各地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掘现代服务业的潜力,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加速推进目前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的完善。
4.1 统筹规划,加强功能性集聚区的建设
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近年来产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区域之间的总体经济发展存在一些差距,区域发展的协同并进往往存在一些困难,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来不断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布局和结构,促进地区间的共同发展,整体效益的提高。
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产业模式的选择,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发展和加强集聚区内的功能性集聚。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的设置以及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园、外包服务园等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加强对这些产业园区的功能性集聚建设的指导,促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内部的协调性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稳步前进。
4.2 支持新兴部门发展,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新兴企业的快速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易于形成更强的产业结构和优越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科技研发和工业设计等行业的发展,为科技产品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推进现代化物联网的建设,更好地促进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商务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够充分发挥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的衔接。
传统的制造业发展仍然是安徽省目前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于为传统工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优势。促进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能通过引入金融服务行业能够为传统的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也能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集中市场研究、运输仓储、营销策划等各方面的服务产业部门,能够使生产业与工业制造业相互联系、相互发展。
4.3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现代服务业具有专业化和创新性的特点,人才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产业要求在于不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积极引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紧缺性人才,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安徽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吸纳和引进优秀的人才,并且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优越的职场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完善校园人才培养体系无缝对接目前的社会型人才需求,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为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提高不同类型的人才,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建设的工作。追随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安徽省内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代文,秦元建。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03):123-125.
(2)裴长洪,谢谦。集聚、组织创新与外包模式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视角[J]。财贸经济,2009(07):5-15
(3)何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以上海为例[J]。经济纵横,2008(03):77-79.
(4)程利华。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在全国的地位[J]。中国统计,2012(11):40-41.
(5)张益丰。生产业产业集聚的有效形成:鲁省证据[J]。改革,2013(11):55-64.
(6)崔日明,李丹。我国现代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12):37-41.
(7)朱吉玉。安徽崛起之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绥化学院院报,2013(8):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