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实践与探索
根据课改精神,我校提出了“办富有国际视野和校本特色的现代化、示范性、五星级高中,成为师生共进、社会满意的精品学校”的目标;要求教师生活品位日益提高,业务水平与时俱进;期望学生学会生活,身心健康;学会学习,知识渊博;学有特长,勇于创新。目标能否达成,需要我们解读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整合各种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创新教学常规,建设优质课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课改。
(一)解读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
由于课程标准比较原则,只规定了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而对知识点的取舍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理解,选择的知识点或案例不一样。许多教材是原必修教材的浓缩,缺少知识铺垫。不少学科还出现初、高中脱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补充大量高中学习必备的知识。加上高考方案迟迟未出台,出于对学生的高考负责,一些教师贪多求全,课堂容量增加,节奏加快,难度加深,作业偏多,导致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针对这个问题,在课改实践中,我们强调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注意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循序渐进。要清晰地理解必修模块中选取的知识内容以什么方式呈现;在本学科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中,有哪些放在必修模块,哪些放到选修模块,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结构,每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分别应该把握什么程度的要求,坚决放低起点,减小容量,通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走进新课程,接受新课程。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了十分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选取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点改变了,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逻辑结构改变了,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改变了,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运用。面对教材变化,几乎所有教师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惑。许多教师感到课时不足,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之间矛盾很大。教材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些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要求之间、教材内容与课后习题要求之间存在差距;教材要求与初中教学衔接不够;各学科相关教学内容顺序颠倒;知识的铺垫不足;一些尚未学习的概念提前出现;甚至个别教材中出现了不少科学性的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适当增加一些科目的课时。同时,我们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尽可能系统地研究整套教材的体系,重点研究好必修模块的知识体系和双基要求。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对教材的研究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运用课例研讨的方式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把对教材的体系、内容、能力要求的研究放到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去进行,为此,我们加强了集体备课和名师的引领,做到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集体备课相结合。在规定的备课时间内开展有效备课,不仅仅是统一进度和作业等,而是就每一节课的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合理取舍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讲到什么深度、要讲哪些例题等都一一进行研究,最后由备课组长拿出优化的教学方案。非制度性的教研日益常规化,同一备课组的教师经常在一起研究问题。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多与教研员联系,请他们来听课、评课。要求名师开放自己的课堂,青年教师跟班听课,我们还组织了对外公开课、青年教师校内公开课、课题研究课等多种层次的研究课,要求全体教师每周听课至少两节,听课情况每周张榜公布。通过听课和研讨,全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难度和深度的处理更加恰当,一年来,我校有八位中青年教师获评优课市级一等奖。
(二)整合各种资源,丰富课程内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大要素整合起来的生态环境。一般说来,教材资源是潜在的,需经教师着意开发,方可利用。而环境资源则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创设的。因此,教材与环境的教学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意识,即教师能否按优质课的价值取向发现、创设并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潜在的变现实的,隐性的变显性的,薄弱的变强化的。
新课程实施之初,许多课程资源正待开发,没有名家的教学设计,没有现成的课件,没有现成的配套练习,甚至为了找一个素材或案例都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教师们备课感到很费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创造,新课程面前人人平等,你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者。首先要用好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其次要恰当用好网络和媒体资源。三是要挖掘师生生活背景资源。四是积极开发地方资源。针对目前学生手头学习资料观念落后、题目陈旧、有许多题目超出知识范围等情况,许多学科对现有资料进行重组,自己编写学案,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各位老师各显其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目前我们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经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案的编制等。
高中新课程有学习领域,我们按“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江苏省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江苏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江苏省普通高中校本评价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有计划地组织高中新课程实施,开齐开足规定的领域的课程,特别对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及音、美等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关于校本课程:我校通过主题为“生存方式与未来发展”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牵引,学生“在省武高种下一棵理想的树……”,考察自己当前的生存方式,谋划自己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从而形成学校的德育工作特色。配套的基地有校内李公朴事迹陈列馆、江苏中天钢铁集团、江苏国茂国泰集团、市劳动力就业市场等。组织学生参观各种企业及其设施,参加就业体验活动、志愿者活动,聘请地方有识之士给学生上课,组织毕业生与职业人员对话,让学生在理解职业的种类、特征、职业生活等问题的同时,培养劳动的意识,学习职业人所必需的劳动观、职业观,使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就业观,更有积极的创业观。
通过主题为“异域文化与本土知识”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学习异国语言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从而形成学校的语言文化教学特色。配套的基地有校内书画室、英语角,春秋淹城遗址、恽南田纪念馆等。通过英美文化与英语学习、吴文化与常武文学等背景的学习、比较、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地方民俗、民间工艺,继承本土文化精华,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具体的本土文化之中,同时也培养学生广泛了解、深刻理解各国文化的素养。每年一次的国际英语节、国际夏令营更是丰富多彩,所有节目都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从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受到英美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当多的学生在高二时就通过了相当于大学本科的英语达级考试。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了解了欧美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武高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国际人”的理念。
通过主题为“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学生接受良好科学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校性对科学素养的追求,营造学校的科学教育特色。配套的基地有校内科技馆、动物标本馆,百年航空、百年科技、百年诺贝尔科学奖,校外的中华恐龙园、全国花木示范区等。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生命科学常识等为主题的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能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同时,培养科学观念、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
(三)创新教学常规,建设优质课堂
按照本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的灵魂是创新,它需要教师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教育机智。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课程下无常规,也不应有常规,循规蹈矩的教学是与新课程精神相背离的。然而,在现实国情下,作为规范、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常规还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原因包括:一是新课程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才刚刚起步;二是传统的教学常规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三是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我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达到新课程的理想状态。所以,只有找准“切入点”,不断保持学校常规管理的耐力;找准“兴奋点”,不断提升学校常规管理的眼力;找准“落脚点”,不断锤炼学校常规管理的功力。以新课程的理念制定教学常规,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使广大教师真正健康地走进新课程。
首先,教学常规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制定教学常规须关注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研制者和开发者,这多重的、内涵丰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新的教学常规应该是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只有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下,教师才能转变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才能促使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特别重视备课、上课、课后反思
备课。总的要求是变常规性备课为教学设计。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我们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教师要对教材作“问题化”处理,使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将知识串联起来的线索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从而强化认知冲突,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亲历性活动设计。
上课。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掌握了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权。我们坚持“夯实基础,滚动提高,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彰显能力”的教学思想;以“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培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以“每句话都有用,每道题都有针对性,每分钟大多数学生都有收获”为要求。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师生的互动;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种媒体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评价。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使全体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正是鉴于以上教学常规的新思路新策略,我们正确把握了课堂活动、探究学习的“度”。在课改一开始,有些教师的课堂成了活动的“天堂”,课堂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场所,大多数学生成了配角甚至是观众。我们认为这种状态并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真正状态。经过开设研究课和反复研讨,我们在如何处理活动的问题上也取得以下几点共识。(1)活动是必须的,但活动不是课堂的全部。(2)活动不等于表演,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朗诵、演讲、实验设计、辩论、写作等都是活动。(3)就活动本身而言,应该把活动安排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正所谓“大难大动,小难小动,不难不动”。(4)活动中应当关注全体学生。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而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特别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那么多,课堂容量那么大,如何进行探究学习教师们感到很困惑,有时稍一探究教学内容就完成不了,不让学生探究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违背。经过交流和研讨,我们达成了以下五点共识。(1)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但探究学习是有层次的,高一学生由于能力的原因,目前所进行的应该主要是教师引领下的探究。接受学习是必须的,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但要避免机械的接受学习,要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即主动接受式学习,这是一种通过类似探究的方法或途径来获得或体验知识结论的学习方式。(2)在进行以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时要注意:要在重点内容上展开探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探究来掌握。在非主干非核心的内容上让学生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有利于腾出更多时间让他们在重点问题上展开探究。(3)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一旦开展,就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充分地讨论、实验和探究,“走过场”式的探究活动是一种没有实效的探究。(4)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学习应当有结果。探究后教师要善于总结,最终要在“双基”上体现和落实。只有课堂气氛热闹,而学生没有掌握一些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课,不能算是好的课。(5)慎用归纳式的探究,少用开放试的探究。归纳式探究耗时太多,开放式探究没有结论要少用,主要用于学生思维训练。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有这样的探究,一节课上有一个这样的探究就可以了。我们还开设16个学生咨询室,加强课后辅导,在辅导答疑中师生共同探究。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的自信有了,创新能力提高了,该讲授的地方就讲授,该探究的地方就让学生真正探究,逐步做到了传授知识与探究性学习、知识积累与素质积淀、归还学生时间与归还学生思维过程、解决问题与创设问题情景的平衡。
二、问题与对策
一年来,我们实践课改,同时反思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
新课程对学校传统的课程组织模式提出了挑战,学校适应起来存在困难。高中课程内容新,模块多,教材变化大,师资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一时难以适应,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对策是深入细致地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完善必修课开设方案,组织学生选课指导小组,研究选修课的开设方案。
课标与教材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由于课程标准比较原则,只规定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而对知识点的取舍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多知识点和案例应该如何选择对教师来说难度太大,希望能有一个对课标解读的“再解读”,即细化的课标或考试纲要之类的东西,对未来高考中的知识点进行限制。部分教材不能真正体现课标要求。如部分教材中的少量科学性问题:知识容量大、难度大的问题;初、高中衔接不够的问题;各学科相关教学内容顺序颠倒问题;知识的铺垫不足问题;一些尚未学习的概念提前出现问题;例题难度小、作业难度大的问题等,我们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可以适当处理,但无法改变教材本身。所以,很希望与教材编写者对话。通过多渠道发出一线教师的声音,呼吁出版社尽快修订教材,使教材与课标尽可能合拍。
选修课可能给教学管理带来困难。高二将有大量必修课和选修课并设,每个学生选择的学科不一样,各学科中又有不同的模块,这会给课表的编排和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设想在“自助餐式”选修不能做到的情况下,认真做好“套餐式”选修。
篇2
一是坚持不懈地把校本培训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西安高新一中坚持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组织教师广泛开展学习研修活动,先后请美国、东南亚和上海的专家、名师上示范课、研讨课;组织教师去海南、宁夏等课改先行省份学习考察。很多学校都基本做到校本培训时间、内容和考核三落实。
二是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努力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不少学校都能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核心,把校本教研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坚持以教学研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口,围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定期交流教师的教学反思等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制度重建。新的课程体系下,需要学校全面调整和完善原有的各项制度。陕西师范大学附中等学校从准备阶段开始,就把课程改革中的制度建设作为校本研究的课题,通过教师全员参与和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不少学校通过修订原有制度,新定相关制度,逐步健全了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有利于激励教师专业成长,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制度。不少学校的学科教学小组,也都制定了新课程的实施方案。
四是以课堂为主阵地.着力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效果。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西安交通大学附中坚持把“聚焦课堂”作为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和校本研究的重点。组织开展了“原生态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教师如何进一步改进施教方法。一些学校还通过展示课、开放课堂等形式,引导更多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个别学校在课程开设、条件装备、观念转变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下一步工作部署,省教育厅调研组强调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把按照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作为落实国家意志,实施新课程的头等大事。课程建设中,要注意按照国家和我省的相关要求,从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尽量体现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应有的选择性。通用技术等新设课程的开设,要注意利用社会资源,包括与高校、职业技术院校以及相关企业建立必要的合作关系。
二是要继续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种渠道解决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新设课程和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薄弱学科任课教师的配备问题;多方筹措经费,尽早实现操场建设达标,通用技术实验室、校园网建设和各学科功能教室建设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
三是要把转变教师观念。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要引导教师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帮助者。要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反应,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计课程方案、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研究。
篇3
一、美术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二、农村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开设的现状分析
农村高中一般情况下就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在经济欠发达而人口相对密集的乡镇所设立的普通高中,这类高中现阶段从办学条件上来讲,整体上是相对落后于城市高中办学条件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村学生没有建立起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基本素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升学率是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目标,学校、家长、学生三方从根本上没有转变观念,认为艺术学科学了没用,农村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这段时间没有建立起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及基本素养。加之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美术学科兴趣降低,忽视了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造成美术教师在教学上处于被动地位。其他学科挤占美术学科课时数,或部分学校直接减少甚至取消部分美术学科课时数,美术学科呈现边缘化。
2.硬件设施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经费投入,没有专门的必要的教材教具,没有足够的教室来设置专业模块选修室。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的不足直接制约着美术学科的教学需要。
3.农村高中美术专业教师缺乏。农村高中生源较少,教师编制不足,没有专业教师或有专业教师但人员有限,不能满足新课程开设模块课程的需要。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师至少要有开设三个模块的教学能力。但多数教师因为大学课程学习的原因,专业知识不能覆盖所有模块的教学,使得专业成长和后期的继续教育跟不上,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自由选择模块的需要。
三、对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中模块设置的理解
1.国家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的设计思路。(1)设置内容系列,让师生有了多种选择机会。(2)实行学分管理制,保证了基础,力争拓展。(3)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4)在新课标中,还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
2.国家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设置了五大系列九个教学模块。它们分别是: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四、农村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设置的方法与策略
根据国家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三年里,学生在美术科目中,必修3个学分。选一个模块,修习18个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54个课时,方可获得规定的3个学分。农村高中由于受软硬件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学生课时安排和模块设置上要科学合理,因材施教。下面就可行开课模式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学校开课模式设计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美术鉴赏+?+?的模式,二是采用美术鉴赏+绘画+?的模式。这两种模式从开课的可行性来讲,是每个学校在有一个专业教师的情况下都能开设的。两种模式中美术鉴赏都作为必开模块课程,这也是课程标准建议提倡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了解美术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鉴赏+?+?的模式需要教师从学校条件及自己的专长来设置以供学生选择,但选择范围对学生来讲不大。从新课程要求来看,教师需具备开设三个教学模块的能力。从现在师资来看,多数美术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毕业,开设三个模块的能力是不成问题的,但要开设多个模块供学生选择,那就需要在师资的专业匹配上合理或提供教师再学习机会,以补充知识满足教学的需要。美术鉴赏+绘画+?的模式在农村高中来说最易推广,绘画在新课程改革前是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教师的美术课基本都是对学生进行绘画技能的训练,对学生兴趣来讲要相对其他模块多一些,但绘画模块中画种的学习又受一定工具材料的限制,也要根据条件因材施教。通过绘画模块素描、色彩知识的训练,可让一部分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并对这一学科感兴趣的学生通过美术高考升学。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 普通班 教学策略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与创新,特别对普通高中普通班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普通高中相对于重点高中学苗差,相对较差的学苗再经学校实验班的筛选,普通班可谓是后进生的集体。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观懒惰不努力;缺乏意志力;个别学生内心孤独、自卑,时常采取不当的方式以引起同学和老师重视。这就要求普通班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英语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老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由“苦”学变成了乐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生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所以普通班的英语教师应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利导,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趣味导课,引人入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再配以投影片、录音机等所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唱歌曲、说绕口令和顺口溜,激发兴趣。普通班的学生活泼好动,英语基础不好,单调乏味的学习势必扼杀他们的学习欲望,因此通过适当的唱歌曲、说绕口令等活动,让学生适时地唱唱玩玩,编编说说,可以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兴趣。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对话,也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色的语言环境,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成不变的教法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学生个体,设定对应的教学方法。譬如阅读根据教学需要可分为默读、诵读、背读、齐读、分组读、分性别读、竞读等;会话可分为两人一组、多人一组会话,师生、男女生会话等;课堂讲授可采取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事先预习备课,课堂上给同学们讲授,老师进行点评总结,也可以老师根据要讲授的内容归纳提出几个问题或话题,由学生们进行讨论或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授课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四、开展课外活动,内外结合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07-01
引言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为新世纪高校的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重于实质
虽然各大高校都贯彻学习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和思想,但是,有很多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课程评价,象征性地开展了教育改革的一些活动,而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课程的组织设计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高校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缺乏改革的经验和动力。“健康第一”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对于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培养、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改革重点不明,层次不清
体育教育改革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各个方面一起开展有一定的难度,也容易手忙脚乱,因此,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层次性,突出改革的重点。有些学校在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将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全盘,重新建立,这样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学校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完全没有实践经验,又没有旧的教学模式做支撑,必然带来教学的混乱。另外一种比较严重现象是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将内容全面铺开,不分主次。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而文件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思想,是一个大的方向。全面铺开不仅抓不到重点,也会让老师同学累的人仰马翻,学习的资源得不到最大化的利用。
3.教学改革与学生的连接性差,缺乏延续性
教育的直接主体与参与者是学生,只有从学生着手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但是,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受中小学体育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偏见,枯燥单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印象与兴趣。因此,学生也很难改变对于大学体育的看法。另外,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都集中在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就不再开设体育课程,学生对于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体育技能与体育意识又丢弃了。虽然学校在体育必修课上下足了功夫,但是由于缺乏延续性,很难培养起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二、强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1.树立循序渐进的课程改革理念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急功就能求成的,因此,学校必须树立循序渐进的课程改革理念。根据《纲要》的指导思想,分析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有哪些地方已经有所改进,从而确定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抓住改革的重点。要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明确社会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育素养的需求,将二者相结合,形成改革的内驱动力。树立广义的体育教学观念,在基本的教学之余,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体育训练,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以精品课程带动全校体育改革的进行
每个高校在改革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改革资源的有限,无论是资金、设备还是师资力量。因此,各高校应该避免耗费资源太多做无用功,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挥资源的优势,打造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带动全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体育精品要远远落后于其他课程,没有好的课程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要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加大资金、师资力量的投入,积极建设体育场地,强化体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体育教学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以精品课程的实践经验来指导其他体育课程。
3.构建“大体育”的教学概念
大学与中小学不同的是,学生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与更多的课外活动,体育不再局限于一个小课堂,而可以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一起构建一个大课堂的概念。“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强调的就是体育锻炼的思想与习惯,单靠体育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些目标的。因此,老师要将课程教学与课余训练、运动竞赛等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交给学生的是一些基础性的体育技能,课余的锻炼能够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水平,养成锻炼的习惯,运动竞技能够促性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高校都已经将运动竞赛等归入学校的体育教程,定期举办学校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网球赛等,将体育教学改革真正铺展开来。
综上所述,体育教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紧扣《纲要》的精神,把握改革的实质,从实际推行“三自主”的教学改革模式,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优化师资力量,加大教学投入,打造精品课程,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体育教学改革体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定位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普通高中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的时代。2013年秋学期开始广西区普通高中也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是教师,最终看教学。面对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角色定位,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课程改革的走向和课程改革的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角色
角色,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作为人才培养者,教师不仅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和意识,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
二、角色定位的价值取向
多少年来,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而今天,我们却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其实并不符合实际。教育面对的是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改变的不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我们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到这个事实。醒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三、教师角色的定位
1.教师应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
首先,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1]。其次,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2.教师角色的定位[2]
(1)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
高中传统教学对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扩大了信息来源,要求教师打破了过去单一灌输型的教学形式,强调学会学习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教学,学生的自主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大大增加或成为将来教学的核心。
(2)教师要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
信息化时代学习知识的渠道将呈多元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将从传统的具体信息的提供者向信息源的提供者转换。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通过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
(3)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要求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也就是说,教师不再只是课程资源消极的接受者,不只是传承规定的国家课程,而是要成为积极的课程资源开发者。教师要从课程开发活动的逐渐走向大力参与,以课程开发者的角色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用好、用足本次新课改所返还的课程开发的专业权力,拓展自身专业活动的范围。
(4)教师要成为终身发展的学习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持续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专业的使命,也无法完成新课程改革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所以在高中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3]。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5)教师要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者。
传统教育主要是通过考试和排名次来评定学生的优劣,它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者,应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身心发展上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总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使教师们的教学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也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实现多元角色的有机整合,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开发者、学习者、评价者于一身的人。
参考文献:
[1]田慧生.《对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全球教育展望》2003.8
篇7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完整地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满足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需求,为所有学生奠定共同的发展基础。
2.选择性原则。赋予学校、学生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学有所长,促进学校办出特色。
3.科学性原则。按照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特点和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和安排科目及模块。
4.实践性原则。充分考虑*市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差异,从实际出发,保证所有普通高中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实效。
5.有效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区情、校情,按照“效率优先,有序推进”的原则,使各类高中都能得到健康、和谐、有特色的发展。
(二)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有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科目设置有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每个科目的课程内容由若干模块组成,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三)课程设置及说明
1.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课程内容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
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执行。
选修Ⅰ模块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市实际分类别、分层次设置。
选修Ⅱ模块是各普通高中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兴趣开发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见表1、表2:
2.课程设置说明
(1)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全部开设。
(2)关于选修课的开设要严格遵照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执行。
(3)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四个学习领域各科目的选修Ⅰ分为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选修ⅠA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修习内容(即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必考内容);选修ⅠB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选择修习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习(数学选修ⅠB每个专题均为18学时,学生需在其中选择两个专题修习);选修ⅠC的模块是学校视条件开设的选修内容,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选择修习。
在选修ⅠA的模块修习中,修习文、理方向学生按各科目要求选择模块,艺术、体育特长学生在修满必修学分后,可按自身的发展方向选修相关科目的模块。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完成必修学分所需修习的模块,以及物理、化学、信息技术修满必修学分所需修习的模块,由学生在全省指定的范围内选择。
学生在八个学习领域各科目的选修中,至少要获得22学分。
(3)学生必须修习选修Ⅱ课程,至少获得6学分。
二、课程管理
(一)学制与学时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学年分为两学期,每学期分为两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通常为36学时。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研究性学习应保证270学时;社会实践共3周;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选修Ⅱ课程按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可以设计为18学时(1学分),也可以设计为36学时(2学分)。
各学科周课时安排建议如下:
*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周课时安排建议
说明:
(1)表3只是学科教学的周课时安排建议,选修Ⅱ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复习的课时由学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和本校实际统筹安排。学校应指导并保证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
(2)学校应当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时间,其中每学年一周的社会实践宜集中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宜适当分散安排。
(3)学校可根据实际,自主确定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科目的开课顺序、开课方式。
(4)有些学科的部分模块学习可能会出现跨学期现象,学校在教学中要加以关注。
(5)关于高二的课时安排,将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精神和我市的实际再行确定。
(二)课程修习要求
1.学生课程修习通过学分和学业水平考试进行管理。学校通过学分反映学生的模块修习过程和状况。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检测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2.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Ⅰ至少获得22学分,选修Ⅱ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的选修模块,获得更多学分。
三、课程实施
1.学校每学年的课程设置必须涉及到八个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
2.学校要加强薄弱学科和新设置课程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全面开设好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学校要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内容,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视学科实际,逐步增设选修课程。
4.学校在高三年级应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
5.学校在保证开设好必修模块的同时,应科学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拥有较大的课程选修空间;同时,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选修Ⅱ课程的修习。
6.学校应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变
新课程理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程,并与同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制定,并于2003年1月6日审议通过了《普通高中技术领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目标,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适应课程的要求,是信息技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模块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
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
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1.归属于技术领域
过去一直用劳动技术作为技术课程的唯一形式,并且偏重劳动,轻视技术。实际上,技术教育不能等同于劳动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不是培养一定的专门技术,而是培养学生合理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技术的思维方法,了解技术本身的原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社会与技术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就是由过去的侧重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转变为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9
第一轮的教学实验
省教育厅于1979年秋接受国家教委中学司的委托,参加了《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一轮的教学实验。《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会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项武义教授的《关于中学实验数学教材的设想》组织编写的。从1979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5个城市的8所重点中学的9个初一班开始试验,我省的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学院附中是其中的两所学校。这一套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内容的选取原则是“精简实用,返朴归真,内容现代化”。教材的处理力求深入浅出,顺理成章,突出由算术到代数、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由综合几何到解析几何、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等四个重大转折,强调数系运算律、集合逻辑、向量和逼近法分别在实现这四个转折中的作用。尽量做到人人能懂,到处有用。本教材适用于重点中学,侧重于满足学生将来从事理工方面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改革开放对人才的外语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省教研室引进香港《新活用英语教材》实验。这套教材共6册,在香港供小学6年用。该教材突出听说训练,生动活泼,重点难点分散。省教研室组织广东实验中学从1979年开始在初中一年级进行了两年实验,完成了第三、四、五册和第六册的教学。通过实验总结了英语教学的基本经验,对教学英语通用教材很有帮助。
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上,国家教委采用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各地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大纲,编写不同风格和特点的教材,做到“一纲多本”。因此,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九年义务教育(沿海版)教材编写委员会成立,主任由时任副省长王屏山担任,副主任由省教育厅副厅长、华师大校长等担任,组织编写适应沿海地区改革开放需要的九年义务教育沿海版教材,包括18个学科。从1989年秋开始,经国家教委批准,先后在广东、福建、海南、北京、浙江、辽宁等省市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全部学科或部分学科的教材试验。这套教材于1992年陆续上送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列为全国首批九年义务教育选用教材之一。
教学计划的调整
普通高中调整教学计划的改革,从199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逐年逐级进行,把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分成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类。这项改革至1994年覆盖和延伸至高三。
1994年春,为了适应新工时制(每周上班五天半)的需要,省教育厅于8月转发国家教委的调整意见,对现行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教学)计划和高中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适当减少了一些课时。
普通高中综合课程教材的探索
为了探索普通高中课程多样化,构建面向21世纪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省教育厅于1995年11月接受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的委托,承担“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研究与实验”课题。由省教育厅刘达中副厅长任组长,省教研室主任郭鸿、省教育学院苏式冬副院长任副组长。成立“普通高中综合理科”和“普通高中综合文科”两个课题组,分别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周昌清教授和广州师院教科所所长张人杰教授任组长。
1995年至1997年第一周期的主要任务是:(1)收集资料,对综合课程有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确定我省构建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的基本思路,构建起普通高中综合课的基本框架;(2)编制普通高中综合文科、理科课程纲要,写出教材的样章;(3)提出开展教材实验的构想,研究建立普通高中综合课程实验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接着,省教育厅继续承担这项由国家教委基础司组织、香港华夏基金会资助的项目的第二周期(1997-1999)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完善文理科综合课程的两个标准、编写文理科综合课程教材,并选点进行教材的实验工作。首批实验于1997年9月-1998年7月在高中二年级进行,采用边研究、边编写、边试教、边论证的方式进行,并于1998年9月-1999年7月在高三年级实验。第二批实验工作于1998年9月至2000年7月系统地进行。这个课题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按计划完成任务,于2000年结题。
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编写出35万字的《普通高中综合课题研究资料汇编》、30万字的《中小学综合课程研究文献分析》和21万字的《综合课程研究论文选编》。这些文集是较系统研究综合课程的文献,可作为综合课程理论研究和师资培训的参考资料。课题组构建出综合文科《当代中国社会》课程标准和综合理科《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并编写出包括九章教学内容64课时的综合文科教材(约20万字);包括绪言和七篇教学内容310课时的综合理科教材(约85万字)。构建出较完整的普通高中综合课程教材,“填补了我国普通高中开设综合课程的空白”,对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快一步,高一层”的课改推进策略,我省有条不紊地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2001年,启动国家级实验区深圳市南山区的课程改革实验;2002年,启动首批30个省级课改实验区的实验工作;2003年,第二批共45个省级实验区投入实验;2004年9月,全省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主要经验有:
①抓好师资培训是课改顺利推进的关键。省和多数实验区都有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省各级教研室、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师范院校和各县教师进修学校、相关出版社,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四级四类培训”(即省、市、县、校和行政培训、骨干培训、一般实验教师培训、非实验教师培训);注意培训中的“五个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结合、理念更新与课例分析结合、专家讲座与名师示范结合、接受式培训与研修式培训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结合),确保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②加强课改实验的领导,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我省各实验区成立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全面
规划实验方案,健全组织机构,为课改实验提供了组织保障。落实课改经费,为课改实验提供经费保障。
③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教材选用政策。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逐步建立“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我省实行在教育厅指导下的实验区教材自主选用教材,基本做法是:各实验区成立实验教材选用机构,各学科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各委员会由5-7人组成,人员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学科教研员、教师代表、学校领导代表、家长代表。对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中的各版本教材进行了解,经过民主集中制的决策程序选定本实验区所用的教材版本,由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上报省教育厅,经批复后使用。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各校都能使用新课标教材,并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④以校为本,建立校本研训制度。各实验区做到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实验一体化,推动新课程实验工作。他们将集中调研和分散调研相结合;听课与座谈相结合;重点研讨与案例研讨相结合,不断加强课改的交流活动;加强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网站建设,做到资源共享。
⑤强化宣传、沟通工作,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是推进课改的必要条件。课程改革实验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各实验区相当重视以社会和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的课改宣传和沟通。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2003]21号),广东省成为全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之一。从2004年秋季开始,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8个县区981所普通高中的高一年级全部开展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高一学生51万多人,教师3万多人。几年来,我省普通高中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勇于实践,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取得了长足稳定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体现在:
①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把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广东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和“工作抓手”,充分认识当前在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大推动力。
②充分估计新课程改革的深度和难度。充分研究新课程实验方案和工作措施,充分估计实验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稳步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以科学的、负责的态度对待新课程实验,强化科研对课程改革的引领,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验措施决策和行动的科学化水平。由于每项措施出台都经过反复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并且使征求意见的过程成为宣传的过程、解释的过程、取得理解的过程、提高认识的过程,使决策措施的出台水到渠成,有扎实的科学依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改革实践中得以较顺利地贯彻。
③教育行政部门充分担负起在新课程实验推进中的领导责任。根据新课程目标的改革要求,结合广东普通高中教育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新课程实验的每个阶段都及时提出新课程实验工作要求和指导意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所发的指导性意见涵盖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教学行为等各方面,从而有力保障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
篇10
三校高中新课改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在新课程实验中,尽管面临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设施的完备、高考升学的压力等重重困难,但三校均把参加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依法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大力推行教育创新,抢占学校发展的制高点,把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把校本教研作为落实课程改革要求的着力点,把学科教学管理作为课程实施有序进行的保障。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逐步构建起了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其基本做法及经验如下:
1 贯彻落实政策,依法实施课改,从学习考察中,我们感到三校进行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较为平稳。各级领导、一线教师对高中新课程实验持有共识,态度比较积极。一是依法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二是制订了配套的工作方案,并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中认真贯彻落实,起到规范的作用。三是大力推行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2 领导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得力。各级政府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领导任组长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课改工作,着力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组建了课改专家指导团,为课改的顺利启动和全面推进提供了专业支持:设置了由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与的项目委员会。三校均成立了相应的课改机构,这些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推出了“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成员及其职责”“课改专家实验小组及其职责”“课改实验项目承担部门与职责”“课改实验办公室成员及其职责”等一系列工作责任制,先后出台了《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校本研训方案》《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学生选课手册》《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等。
3 加强舆论宣传,培训深入到位。一是宣传到位。他们通过会议、报刊、电视、网络、条幅、展板、橱窗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家长、教师、学生等广泛深入地宣传课改,使其对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任务、内容、结构及课改实施所需的条件有了真切的了解,在社会上和校园中营造出了浓厚的课改氛围。芜湖一中通过“学生会”“家长会”“校园网”“班会”等形式向家长、学生宣传课改意义、课改方案、课改成果,争取家长和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学校三学年举办六次大型的“新课程实验工作家长沟通讲座”和两次“课改实验工作成果展会”。二是培训到位。“认识是行为的先导”,而认识的形成是需要时间过程和强力驱动的。三校在新课改启动之前,首先是认真开展了省、市、县级通识培训,培训对象分别是主管教育的市(县、区1长、教育局长、科(股)长、校长、教务主任等:其次是对即将承担课改任务的起始年级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全员培训由全省(区)统一规定时间、统一目标任务,市、县(区)集中进行。从而充分保证了培训的效度,达到了“换脑”“洗礼”之目的。在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中,他们如同前期抓通识培训、全员培训一样扎扎实实地抓过程培训,从而使实验教师的行为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而不断优化。
4 强化研究意识,夯实校本研训。三校领导都强!调指出:“培训务必到位!”为此,他们除全员参加省、市、县(区)级培训外,还不断地强化校本意识,努力搭建校本研训平台,引领教师不断成长。一是整合教导处、教研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等多层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导向机制,建立开放的教研网络:二是鼓励教师与校外专家学者及课改先行者保持经常性沟通与联系,建立信息立交桥,以便获取更多的教改信息和教育资源:三是成立校本研训领导机构,每学期举办2~3次教育理论讲座,每月安排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期末进行考查检测,成绩记入教师档案:四是教学与研训相结合,教师备课要有研究性,讲课要有探究性,辅导与评考要主动进行教学反思。为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同行互助,学校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共同研究课堂教学设计:五是课题牵动,课程改革必然催生出许多新问题,值得大家研究。把课改中的问题提炼成相应的研究课题,期末写出阶段总结和研究论文,教研员或专家跟踪调查,具体指导,共同解疑释难。这种做法有利于带动教师进一步学习课改理论,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5 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在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师生最关注、家长最担心的是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与现行高考方案能否“对接”的问题。对此,芜湖一中采用的对策是:要求师生按课改理念扎扎实实地上好必修课,为迎战高考打下坚实基础:选修课实行“配餐制”。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紧贴高考必备的拓展性内容。南京师大附属扬子中学的主要对策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合作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选修课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组建社团,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学生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主要采取国家课程校本化,加强必修课的教学,使学生高水平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为高三复习积蓄潜能,为高考夯实基础。
6 推进课程评价,强化学分认定。三校根据省(区)规定,普遍加强了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学分认定的基本原则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操作上,学科类课程学分根据修习课时、修习过程、模块考试成绩来认定,三方面均合格便可获得相应模块学分。学分认定的程序一般先由科任教师或活动组织者提供能够描述或反映其成长与学业发展的完备资料。由学分认定工作小组进行初评,然后送交学校学分认定领导小组终审评价:终评后,再行公告与复议,最后填入学生学分登记表。实验学校的教师们认为,这样的评价及学分认定虽然复杂、麻烦,但有利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有利于全面地反映其成长过程。
三校高中新课改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1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新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内容大都为整个高中阶段和高考的主干知识,也是最难学的内容,这些必修内容大都集中在高一学习,高二则开始学选修内容,这种安排新形成的“更高的教学要求、更小的学习空间”,使不少学生高一就很难跟上,尤其是理科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2 一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陈旧,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新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落实“三个维度”,即不仅要知识和能力,还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少数教师不能整合三维目标,仍然十分醉心于知识的传授,不大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生成的体验和情感。在教学模式上,一些教师还不能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基本上沿用老一套教法,做不到活用教材,而是教教材。如六盘山中学有的老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予以点拨的课题,却按照传统的方法详细讲解,结果造成课时严重不足。
3 多数学科出现教学内容多、任务重与课时不够用的矛盾。新课程实施中,困惑于广大教师最直接的问题是一方面感到教材容量大、任务重,一方面又感到课时少,难以完成教材所给定的任务。出现这种困难甚至焦虑,一方面固然存在新教材容量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许多教师对教材的模块特点把握不准,仍然采取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法,或每课必讲、细讲的做法。未能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放手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科书教”。
4 由于硬件、师资等不足,学校在课程开设中存在不少困惑。受高考指挥棒和硬件设施的影响,新课程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课的开设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在条件较好的扬子中学。一些好的设施也成了摆设。由于学校硬件、师资等条件限制,学生选课遇到一些实际困难,走班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新课程的选择性难以体现,有的只是迫于选修课需要。少数选修课实施走班。研究性学习在必修课中占15分,高于语、数、英的分值,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网上资源良莠不齐,教师难以判断,只好与学科整合,在学科中开展与渗透。另外,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新课程实施的教学需要,如新的实验设备不能及时地配齐配全,
5 知识的衔接问题和配套练习的编写有待加强。由于初、高中课程改革不同步,两个层次的教材编写者缺乏沟通,有些高中阶段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在初中并不作要求,出现高中教学衔接不上的现象。扬子中学采取在下一年级安排暑期补课的办法来解决。南京市曾编过数学衔接教材予以弥补。学科间和学科内部的衔接也存在问题,可能物理需要的数学知识数学还没教,也可能数学某个模块需要的知识在另一个模块还没开始学等等,这就要求教研室(组)提前进行研究、准备并加以固化。新课程实验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合作探究新问题,知识的系统性和难度有所降低,但课后练习册上的练习、训练题要求的知识和技巧性又过高了,大部分学生感到困难,因此。有必要组织专家或通过教研组提前编写配套的巩固练习册。
6 培训不能满足需要。新课程实验是个庞大的世纪工程。仅组织几天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对教师不能产生根本的作用,难以满足教师的需要。由此产生许多问题,比如说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体育老师要精通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等,这就必须组织教师接受必要的培训。又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行开发课程。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中学教师来说,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培训,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行为的惯性,许多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缓慢,其教学行为方式很难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7 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的评价还未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新的课程评价方式理念新颖,但实际操作困难,学段增多,小学科(如综合实践课)学习时间短,评价难免空虚。高考指挥棒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落实有很大抑制作用,高考成绩的好坏是衡量一位教师好坏的标准。新课改的理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对教材较为关注。对课程标准重视程度不够。比如,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培养很有好处,但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评价体系。
考察学习活动的几点思考
1 营造课改氛围,抓好课程改革舆论性工作。高中课改正处于准备阶段,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着手研制方案,组建机构,宣传造势,做好高中课改舆论工作,营造全社会了解课改、支持课改、参与课改的氛围。一方面,搞好家长培训工作,使家长成为课改的知情者、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一报两台”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使课改观念深入人心。
2 加大培训力度,做好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培训工作是整个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务必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培训超前干实验并与新课程同行”的工作策略,全员集中进行通识性培训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当前最要紧的工作是,尽快确定首批上岗人员,拟定课改培训计划,扎实做好培训工作。
3 开展教研活动,抓好课程改革关键性工作。教研工作是课程改革的动力,是课程改革关键性工作。在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认识新课程,最终认同新课程、进入新课程。为此,我们要加强和改进三级(市、县、校)教学研究工作,实行重心下移,把新课程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加大教研力度。关注教学实施层面,以提升广大教师从事课改实验的能力与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学校要真正营造教师“个人反思”的研究氛围,把教学工作上升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行动研究”,使个人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自觉行为。教师要早行动、早研究、早准备,这样,到新课程实施之时,不会因毫无准备而显得手忙脚乱。
- 上一篇:理化实验室工作总结
- 下一篇: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