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

篇1

特色化发展———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形式及内涵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邯郸市十六个县(市)的民风习俗各有不同,反映在文化形态也各有特色,生长于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各具浓郁的地域烙印和民俗风格。其中,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萌生之初到流延至今,始终根植于农村的沃土之中,存续于农民的繁衍之中,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表达着农民的情感,寄托了农民的祈愿,以其特有的形式长久地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能够自然地架构起农民群众之间、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亲切感。这从邯郸市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艺人员大都来自本乡本土,每次演出全村群众几近倾巢而出观看,外出务工人员也从千里之外赶回家乡参与其中,即可见一斑。比如,每年的元宵节,永年县的国家级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抬花桌”,采取传统的舞蹈技巧,在鼓乐伴奏下,艺术氛围浓郁,演出气势壮观,使得围观者人山人海,喝彩不断。这种兴始于唐代初期、不断丰富完善、传承下来的民间舞蹈艺术,在永年县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更加彰显了地域特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品牌。从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进行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可以看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各县(市)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特色文化建设,既贴近农民的生活,符合农民的文化习俗,还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农民群众自主地发挥创造性。这是因为,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些文化遗产从产生到流传,千百年来生长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农民群众对身边这些“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耳闻能详,极易掌握并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赋予其时代新内容。其次,农民群众对反映当地民风民俗、表演技能的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情感。千百年来祖祖辈辈靠着口传身教一代代地传承、光大,并不断地植入自身理解、情感和信仰,久而久之,形成了以人为核心的一种精神寄托,这就从思想与情感上为农民群众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提供了源动力。农民群众主动地发挥其创造性,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使其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思想与观念,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保障了主体的培养,而这种积极主动参与的主体力量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和动力。各级政府对此给予积极引导和资金支持,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弘扬创造良好条件,不仅有利于在农村中建设文化艺术团体与培养农民文化人才,有利于活跃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生活,还能突出各县(市)带有厚重地域色彩的文化特色,无疑是宣传本地优势、提高本地知名度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传承形式的完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强农民文化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依靠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得以保护、延续的特点。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如果未能在传承人的有生之年将文化遗产给予全面有效地保护并传承下去,就会发生人亡艺绝的现象,并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可弥补的损失。这就启发我们,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农村的主人———农民放在首位,建设起一支来自于农民、服务于农民的文化队伍,让他们在承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接受新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树立起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与文化活动来丰富自身生活。而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具有与农民之间距离较近且易于为农民所掌握的特点,故将其元素和组合纳入农民文化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首先,传承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建设一支农民自己的文化队伍。我们现在对于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主要采取的是“帮扶”政策,鼓励专业演艺人员、创作人员走入农村,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通过举办文艺展演、组织培训等形式帮助建设与培养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尽管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直接受益的只是占农民少数的文化队伍,况且“文化下乡”活动不能长期不间断地在农民身边,内容也缺少地域性、民间性。而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在农村,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贴近农民生活的强大优势,只需传承人教授、政府组织就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创新,这样就便于建立、发展一支农民自己的留得住的文化队伍。其次,传承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筑和谐社会。每逢农村传统庙会、集市节日或国家法定节假日,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出现在农村的固定地点进行表演,极大吸引了本乡本土村民及三乡五里乡民前来观赏。农民的这种高昂热情有利于将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推广,农闲时期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交流、创新和排演,节庆时期则进行演出,并在传授、交流、演出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联系乡民情感的纽带,既是对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再者,传承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农民群众发挥自我能动性。农民对于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耳濡目染,如数家珍,在表演现场浓烈的氛围中,往往能和着民间乐器的旋律、伴着表演队伍的舞动而情不自禁地跟着哼起来、唱起来、舞起来。这种认知和参与程度正是农民发挥自我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顺应这种大势,政府给予积极的帮扶政策,专业人士给予有力的艺术指导,充分展示农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才华,其能动性将会得以极大发挥,并在继承过程中自觉为古老的文化遗产输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注入新活力。这种政府引导下的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创新,会从根本上使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文化队伍和农民文化生活更加兴旺发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以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主人———农民群众之间的纽带,在其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来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养,使他们在思想、行动及观念上奋发向上,以达到提高农民整体思想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构筑和谐社会的目的。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与农民生活联系紧密、群众参与性广、受众感染性强等特点,有着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主动参与的优势,在保护与传承中有利于建设、培养一支农民自己的文化队伍,在政府帮扶政策和专业人士指导下,农民可以自主发挥创造性,形成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并具有新内涵与新形式的新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避免了“旧”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冲突,无疑是对其予以保护与传承的一种有效措施。

本文作者:王冉郑扬工作单位:邯郸学院

篇2

【关键词】非遗保护;美丽乡村;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保护传统文化与乡村道德文明过程中,乡村们是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文化对他们具有约束和维系的作用,同时,文化可以保持着乡村凝聚力和认同感,具有稳定社会生产生活和心态的作用。这些有形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是乡村的文明之魂,是独特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方式。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我们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样具有浓厚乡土特色文化项目,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承与培育。如:“贵定音寨布依第一村”、“布依九板十三腔十八调”、“苗族巫舞雷公舞”、海葩苗“芦笙长鼓舞”、布依“三棒鼓”等就得到了保护并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同时,在保护与利用中,对一些古村落和古建筑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不到有效保护,仍然有一些遗产在村庄整治或者搬迁中遗失,比如,优良的文化传统、独特的风俗民情、精彩的传统技艺等没有得到完整的保护,尤其是农村搬迁后,农村的文化生活就变得格外的单调无趣,农民的精神家园也多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传承与繁荣民族传统文化是非遗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共同目标。这方面贵定音寨布依第一村的建设即是成功的一例。音寨人对其“布依山歌九板十三腔十八调”民歌的文化价值开展了搜集、整理、出版、传教、普及等活动,进行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就是因为音寨民众的这种“文化自觉”,才使得音寨拥有美丽的灵魂。从它们成功的实例中,我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文化自觉”是建设美丽乡村以及使乡村民众不迷失精神家园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机制和动力。非遗作为能够集中体现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的载体,也是普通民众在内的培养形成的文化的最好资源和平台。

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不要只要求物理空间的建设,更要讲究文化的空间,特别是在文化空间建设中处理得恰当,那么将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比如,把乡村中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给充分的发掘和保护,把丰富的文化思想——人居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等不断的挖掘和弘扬出来,以此培育和建设出一批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地方文化项目,这样一来,不仅把乡村的人居、生态等环境优化美化,还能真正的把“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形或者无形的储存这多种文化,这些都是乡村的文明之魂,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学术及审美的价值,都疑结着乡村人民的一种精神价值,并且还是民族精神独有的文化。有了这些因素与精神的支柱,“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不断的促进文化生态系统组成统一,并逐步的完善。

二、非遗本质是活态的,蕴含着文化的价值观念

“美丽乡村”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以乡村社会为基点进行的保护,而不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乡村社会中分割出去进行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自发形成的智慧。总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乡土民众的精神家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长的乡村社会紧紧连在一起进行建设和保护,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和方式。有专家认为,很多的文化我们不能就单独把它的生存环境或者背景中分离出来,要尊重非遗特有的形状和适应环境的结构性,不要只关注或者保护其静态的环境,要从其活态的存在方式和过程来保护。如果不这样做,就只能使原本活态的文化遗产变成毫无生命力的遗产标本。

三、“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并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产生的,是劳动人民群众通过多年的生活生产中积聚的智慧结晶。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有特殊的启蒙与教化作用;保持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调节调节乡村社会生活和心态的作用。

乡村历史的创造者是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享有者。广大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非遗的享有主体和保护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或者是非遗保护,都起主导和推动的作用,最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实践。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和非遗保护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识到民间和群众的底气就是非遗最原始禀赋,要充分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因此,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不但可以引导广大乡村人民在新环境中传承文化,同时也是在享受了传统文化的成果。在乡村文化保护中,要充分的发挥其人民群众的才智,光靠政府的措施也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政府在这保护和传承上也应该多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加上建立一个良性的传承机制,这样才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重视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是我们现在“美丽乡村” 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需求;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从静态的改善和建设,还需要从活态中唤起乡村人民对自己家园的记忆和认同,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得到复兴。

参考文献

[1] 郑志玥.浅论非遗主题展馆中的美丽乡村与人文视界[J].大众文艺,2013(13).

篇3

【关键词】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保护;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层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单纯的满足自然景物的观赏,更多的旅游者希望能够通过旅游来感知和探究旅游景点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旅游就成了当前旅游业当中最为兴盛的一种形式,并且成为当前旅游业的热点和发展方向。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非常丰厚的有待向深度开发的旅游资源。

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变化,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在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可避免地都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因此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文化生态保护区,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重点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选择之一。连南瑶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旅游来带动就可以为更好的保护当地的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营造较好的保护和生存环境。

(二)为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新的保护方式

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可以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为了更好的吸引游客,为了更好的展示,连南瑶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将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进行歌舞表演,或者重视相关的传统服饰的设计以及各种民俗的传承。

(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性综合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需要组织很多的技术人员,而现实的情况,无论是国家还是瑶族自治县都没有足够的保护资金来启动和维系这样非常庞大的工程,保护资金显得非常紧张。因此,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来进行旅游,无疑为保护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资金支持。

二、连南瑶族自治县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开发旅游利用策略

(一)加大整理和保护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过程定群体的集体智慧结晶,非个人的短期行为能产生的。这些代表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的文化记忆,一旦破坏就再也无法恢复,因此,就需要加大政府的整理和保护力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引导加强管理,严格按照非物质文明遗产旅游开发的项目进行审批,避免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通过制定计划以及在财政、价格、金融服务等方面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一定要加大整理和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扶持。当前瑶族自治县的耍歌堂、瑶族长鼓舞在整理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一定要利用一些民间艺人健在在的机会,更好地整理编写文字、音像资料,建立系统完整的档案。因此,我们就需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市财政预算,争取每个项目下拨经费,加快整理和保护进程。

(二)建立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通过建立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治和保护,更好的传承,只有传承才能够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本源性的民族文化,瑶族人民是他们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其传承和繁衍的区域应该在广大农村,需要把文化保护和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引导瑶族人民在新的环境里面更好地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成果,唤醒瑶族人民的参与和保护意识,让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能够很好的保护和延续,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能够更好的保护这些珍贵的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瑶族服饰等文化遗产。

(三)做大做强瑶族文化品牌,带动全市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旅游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各地旅游业也在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开发保护,尤其是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树立瑶族文化品牌,把瑶族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在整理和保护的同时,建议清远市政府依托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利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以及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等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 “歌堂之都、长鼓之乡”,扶持连南做强做大瑶族文化品牌,把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创作改编成象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之类的原生态大型歌舞剧,打破其传统活动时间的限制,使其经常化、业余化,成为清远市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带动全市旅游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篇4

关键词 基层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传统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1基层文化站(馆)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主力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的民族智慧与社会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维护民族与国家和谐统一的文化基础。非物质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特色文化形式,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与憧憬,体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具备地域性与独特性的特点。

基层文化馆(站)是国家各级政府设置的群众性文化组织结构,主导着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是国家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窗口”,也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阵地,因此在传承和保护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里具有独到的优势。基层文化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发展阵地,在完善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在促进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基层文化站(馆)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天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地域性的特点,即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具有当地精神思想、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特色,这也是地域民族发展的特色之处。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往往由于地区民族文化地处乡间田野,原生态的环境造成了非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保存与记录,更不能得到广泛的继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下,逐步导致非物质文化消失的后果。

地方基层文化馆的建设,对地方的传统民俗文化,即戏曲、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俗文化等因素进行直接的保护与建设,因此从地域的角度看,基层文化馆具备最基础的区域优势,能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与便捷的保护工作。同时基层文化馆的人才资源建设也是针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都是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具有浓厚的情感基础,并且在学习与继承非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了非物质文化的营养元素,促进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对文化因素进行挖掘、研究与发展过程,逐步完善基层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机制。

3通过先进的设备,及时保护珍贵的非遗

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出于保护,更要通过继承与传播,使得非物质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生动的魅力展现在普罗大众眼前。这就需要通过对设备设施与技术的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及时的保护。

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崛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打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基层文化馆需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宣传工作,积极应用新兴媒体的广泛传播的优势,与当地政府共同构建合理的宣传规划,使社会群众更加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的特点与形式。同时促进基层文化馆的科研活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提供完善的保护措施,例如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设施设备,对民族音律文化通过建立相应的声像档案更加系统全面地完善保护措施。并且积极构建覆盖地区公共文化的网络服务系统,促进相关文化中心的建设,使基层文化馆的保护职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4发挥业务干部专业文化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进行相关非遗知识教育,通过教育使其认识到非遗保护工作的深渊意义,端正其浮躁工作作风,严肃工作态度。基层文化馆是维护人民群众与非物质文化交流的窗口,是国家针对于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所设置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推进地区文化保护工作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工作的义务,并承担着为人民群众开展社会范围内的文化活动的责任。因此政府各级干部需积极配合基层文化馆的工作,发挥政府文化部门的监督职能,促进各级干部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了解水平与专业文化技能,共同协调营造出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工作的环境氛围。

并且政府部门需要对干部人员进行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普及与培训,充分发挥出业务干部的文化技能水平,为保护非物质文化工作提供自身的智慧与经验,从提高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升地区文化保护工作的格局,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践。

5保护民间艺人,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民间艺人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保护工作缺失等客观条件因素,使得非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及时的合理的保护,进而造成文化流失的现象,而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学习者,在其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的过程中,吸收了民族特色,并加以保留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情感基础。因此对非物质文化的保重要护措施,就是要对民间艺人进行深入地挖掘与保护。

促进基层文化馆的业务技能,对地区的各类非物质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探析,并积极从文献资料中对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发现与观察,对地区还存留相关的文化传承者进行询问与观察,对民间艺人的传统文化技能进行记录,使非物质文化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同时强化地方宣传,以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吸引到更多的学习者,以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促进群众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并加以学习,健全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体系。

6结论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基层文化馆,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职能,逐步建立与完善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策略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飞快,而相关的保护人才则极为稀缺。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强化研究的同时,实现优秀保护人才的有效培养,才能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充分借鉴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了解非遗进而参与到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当中。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民族的重要性

将非遗教育融入到高等、正统的教育体系当中,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有着重大而长远的意义。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历史的成果和结晶,是民族活的记忆和文化基因库,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和保护,能够将古老的、珍贵的文化内容加以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进步的重要前提。其次,非遗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能够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进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国家的重要性

对国家而言,开展高校非遗教育,能够实现非遗研究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和延续,极大促进国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极大提升我国国家文化的安全性。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新农村建设亟需开拓出新思路。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教育,从文化入手,能够将本土资源和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实现本土文化的弘扬和开创,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

(三)对大学生个人的重要性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同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强化非遗教育教学,能够让大学生在接受丰富的西方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冲击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极大激发其爱国、爱民族的热情。其次,非遗教育蕴涵丰富的文化、思想、道德知识,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同时,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能够极大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要求

(一)确保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发达,其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使得非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对新媒体的充分利用,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借助于新媒体数字资源限制性小的优势,应当不断丰富非遗研究资料内容,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专业、年级等开设不同课程,实现课程的丰富性。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与其它课程不同,其对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只有亲自见识、充分体验、深入探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为此,各高校应加大相关力度,一方面邀请专业研究者或民间艺人、非遗继承人进行课程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到非遗环境中去感受和调研,充分参与到探索和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采风调研等活动,在校园外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对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进行调研,如剧场、庙会和一些地方的非遗项目,将调研情况整理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指导学生从事非遗的调查和研究,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存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多篇,有多项非遗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

(三)注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性

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即时空限制越来越小,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高校可邀请民间文化进校园,将非遗文化完整、直观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便捷性,教师可为学生进行相关影片和多媒体资料展示,借助于网络媒体如微博、博客等进行课后交流和探讨,拓宽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边界。教师运用多媒体录音和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网络博客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遗的传播空间。学生参加非遗进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收看传承人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接受者,还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四、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策略

(一)建设数字化资源库

就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教学策略而言,应当首先认识到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稀缺,单纯借助于印刷出版物很难满足教学需求。为此,各高校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广泛采集优秀的非遗研究资料,如相关图片、图书、音像资料、项目书和论文等,并优化获取途径,让学生能够便捷地查阅,开拓其眼界,提升其研究深度。

(二)开设非遗网络课程

网络能够有效跨越时空,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极大方便了学生和师生间的沟通。为此,高校应在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网络课程,让教师进行线上授课,并实现与学生的即时沟通和交流。同时,将日常教学视频资源上传到网络,还可将相关研究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上传到网络,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实现第一手知识资源的补充。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主要借用微博、QQ群等常用沟通软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前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提前告知学生,让其能够进行充分预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进行作业的布置,方便学生查阅。另一方面,教师可向学生分享自身的调研资源和心得,并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四)组织并鼓励课外采风调研

为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各高校可组织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采风调研。一方面调研活动,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对其进行专门的资料采集和信息调查,掌握一手的资料;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对农村、庙会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传承情况,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在完成采风调研活动后,将所得进行线上分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便捷性和高效性,能够极大方便课程的开展,实现学生知识和研究的极大开拓。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很多学生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教学,有的学生成为了非遗项目的专业人才,有的则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和最深入的方式。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非遗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各高校应不断总结过于的教学经验,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和非遗资源巨大魅力,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和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本土文化,同时,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自主性,丰富非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强劲支持。

参考文献:

[1]尹丽丽.论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1):152-153,154.

[2]郑春辉,朱思颖.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J].文化遗产,2013,(5):26-34.

[3]魏崇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3):30-32.

[4]周文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5(8):36.

[5]张泰城,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1-15.

[6]刘艳玲,张世清.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74-76.

[7]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251-253.

篇6

一、云龙地区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

云龙是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属团街公社,1971年析置云龙公社,1982年更名以鲁区,1988年改云龙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58公里。面积289平方公里,人口2.2万。禄(劝)云(龙)公路过境。辖云龙、火期、以资、云利、本长、古宜、新山、联合、新合、拥庆、金乌11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在全区内生活着彝族、苗族、傈僳族、汉族,是彝族较为古老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气息。从2000年,为支持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建设,云龙水库库周2160名群众搬迁异地。

(一)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专业训练,演员基本功不扎实,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

(二)文化人才队伍匮乏。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不斥于雪上加霜。

(三)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传统文化的消逝与现当代文化的对接过度存在较大问题。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乡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地区,大部分传统文化已经不再为人们所熟知,许多风俗、民俗、手工、手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和荒废。

(五)广大农民群众忙于生产生活,加之文化水平不高,对精神娱乐和财富追求不高,停留于较浅层次。

二、云龙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限制因素

整体而言,我国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云龙地区是我国西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和滞后的状况,综合各村各地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限制本地区的文化积极健康发展。(1)农民落后观念和思想道德状况的制约。(2)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3)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不高,文化队伍素质偏低,干劲不足,更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4)基层文化产品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生活的文学书籍,四是面向农村大众的文化娱乐。

三、云龙地区农村文化发展对策

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才真正有可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开创农村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首先,强化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机制。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范围,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重点将“三农”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方向,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其次,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根本。各地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者的培养。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的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知识技能。

最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

四、展望云龙地区农村文化建设

根据本地区存在的文化现状以及提出的解决策略,对云龙地区的文化建设前景作以下展望:一是文化活动阵地覆盖广,做好文化宣传专栏;二是增加公共文化活动次数多,开展各种各样的群体活动;三是提高本地区文艺作品创作质量,建立文艺人才库;四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寻找民间艺人,形成地区较显眼宣传名片。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曲子戏;生存状况;传承途径

一、敦煌曲子戏简介

敦煌曲子戏又称“敦煌小调”、“小曲戏”,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作为曲子戏剧本的基本内容,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各种艺术成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反映社会时代风貌,显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社会功效。

二、生存困境分析

长期以来,敦煌曲子戏都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由爱好者传承,面对如今敦煌曲子戏的状况,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扶持和保护。据相关非正式的调查[1]显示,作为曾经一度繁荣的“文化瑰宝”―敦煌曲子戏,近八成人表示不知道或不了解,而这一人群中青少年对曲子戏的了解就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在现代传播的主要形式―电视、网络和音像制品中,也难觅曲子戏踪迹。

据悉,由于曲子戏多以口口相授[2]的方式传承,缺乏文字、音像记录资料,随着许多老艺人的辞世,第二、三代曲子戏的曲词、曲调大部分已经失传。同时,曲子戏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严峻挑战,商业化环境和市场化冲击加剧了其消亡的趋势。

此外,曲子戏以民间业余演出为主,专业演出团体很少。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现已濒临失传。为保护和弘扬曲子戏,扩大影响,有关方面采取了举办曲子戏艺人培训班、邀请老艺人集中发掘、整理、传授曲子戏剧目和录音、录制剧目等多种措施,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在此基础上,仍需巩固现有成果,将抢救、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1、历史困境

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对敦煌曲子戏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众所周知,艺人和曲谱是曲艺主要内容及其存在的体现,然而其在“”中遭到的严重破坏使其存在性逐渐暗淡。大量剧本的毁佚,演艺活动被禁止,艺人遭到人身攻击等等,这使得一直以曲子戏谋生的艺人不得不放弃曲子戏,从事它业,甚至以其自娱自乐的农民也不得不放弃这一传统娱乐内容。从而,演艺水平不可避免的出现倒退,前途的渺茫,阻止了潜在传承人的进入以及民间爱好者的学习。在此阶段,一些艺人试图把曲谱等保存下来,但又怕被发现,只能将之埋在土里,但结束后,已多失去踪迹或是无法使用。这一段特殊的历史使曲子戏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一度的困境当中。

改革开放以后,曲子戏才慢慢在农村复兴,并成为敦煌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只是此时的曲子戏已是面目全非,不仅懂的人[3]少,剧本也大多失传,只能靠部分艺人回忆来寻找曲谱,由此也注定了今天曲子戏的困境。

2、曲子戏的今天

(1)民间生存。敦煌曲子戏依托民间自乐班,在敦煌农村广为传唱。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现今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曲子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虽然曲子戏还在某些地区传唱,主要为农闲时节的业余演出,但传唱的规模和形式已经远远的不如过去的情形[4]。加之老艺人们观念中“只要有人欣赏就演出”的观念影响,在没有相关生活补助的情况下,敦煌曲子戏演唱逐年减少也可想而知。建立于如此民间基础上,敦煌地区还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正式演出团体,表明曲子戏的保护与传承还没有提升到公共演出层面上,仅在民间的层面上孤独的生存着。

(2)被渐渐忽视的艺术。尽管敦煌曲子戏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政府和民间对其关注度并不高,只制定了相关政策,却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并未能够真正落实到现实应用中。

同时,另一种现象也是曲子戏被忽视的重要原因。随着现代影视传媒在农村的迅速普及和娱乐方式的扩展,敦煌曲子戏这一传统艺术的观众日益减少,活动空间也不断缩小,随之导致了曲子戏艺人无法以演唱曲子戏为其主要谋生手段,艺人缺乏从事曲子戏的积极性。而且,随着曲子戏的老艺人不断离世,部分中老年艺人转行,使敦煌曲子戏后继乏人,传承现状堪忧。

(3)传统传承方式的制约。敦煌曲子戏本身传承有很大的特殊性,音乐唱腔融汇了甘肃各地说唱艺术唱腔,但却多夹杂敦煌当地的方音方言;乐器演奏自觉形成和声默契,很难使敦煌曲子戏专业化;剧本为本戏或者折子戏,内容不定,均由艺人记忆,原始剧本少,传承方式只能通过“师徒相授”和“口传心授”的方式完成。一方面,现代的生活气息和方式使更多的年轻人对曲子戏的内容和演出冷淡;另一方面,曲子戏如何融入现在商业气息中,将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应用到曲子戏保护当中却是曲子戏保护的重点。否则,曲子戏的保护只能陷入传统的桎梏中,不能向前发展。

(4)中坚力量的流失。目前,敦煌曲子戏传承面临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传承艺人年纪偏高,敦煌曲子戏演唱由盛入衰,这一现象变得尤为明显。根据资料搜集和农村的走访,敦煌曲子戏最年轻的传承艺人也年近五十,极大多数的传承艺人均在七十岁左右,显然这极不利于曲子戏传承发展。老艺人年事已高,心力和经济方面都使曲子戏的传承工作显得捉襟见肘,近年来一批批老艺人的辞世也让这个本来微弱的保护团体缩小。而老艺人们要传授的“徒弟们”对敦煌曲子戏认知度也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或者没听过曲子戏;有些由于受家人影响喜欢听但学习的人很少;还有一些感觉“唱戏的”没有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因此不愿从事曲子戏的演出。种种原因就造成敦煌曲子戏传承上的一个断裂带,可见缺乏中坚力量,是敦煌曲子戏传承的一大困境。

(5)薄弱的研究。曲子戏作为一种民间优秀艺术,理应有大量从事敦煌曲子戏传承保护及其研究性的专业工作人员,但现实中却极其缺乏,不能从理论上形成有效的保护环境。根据我们的调查,现今在敦煌曲子戏研究当中,真正能算得上“专家”的也就只有个别几个人,这种研究层面薄弱因素必然对敦煌曲子戏的传承保护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传承中的“功臣”――敦煌民间曲子戏自乐班

敦煌曲子戏的演唱主体为敦煌民间自乐班,自乐班是由曲子戏爱好者组织而成,将演艺活动作为自娱自乐的方式,同时他们已成为现今曲子戏传承保护的主导力量。

1、自乐班概况

自乐班一般由7 人左右组成,较多的达15 人。其成员分为演员和乐队两部分,演员是整个班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按行当可分为生、旦、丑三类角色,其中也有不分行当,一人演唱整个作品。在每个自乐班中,都有一个组织者或领头人,即会长,有的也称之为社长或者团长。会长可以代表本班与其它班联系互访事务,代表本班出面与有关的邀请方签订演出任务。会长通常精通业务、热心自乐班事业,并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和领导能力。有的社长本身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担任过领导职务。

师傅是自乐班的典型特征,每个自乐班均有一到两个师傅。师傅是能演唱多支拿手曲目的表演者,地位较高,备受尊重。

2、自乐班的运转形式

自乐班顾名思义是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娱乐组织,因此自乐班的演出形式、规模、收入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总的来说自乐班的收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少数较富裕会员的捐助。此种情况较少,一般常出现在自乐班成立初期或是自乐班运营的困难期。二是演出的收入。自乐班多为自娱自乐的演出,有报酬的演出一年也难以遇到几次,且报酬较少。三是政府部门的资助。政府资助通常采取变通的方式,如提供“免费”场地,某种意义上这算作一种互惠行为,政府“免费”给自乐班提供场地,自乐班义务参加政府组织的一些文艺活动。对于艺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因为参加政府组织的演出可以宣传敦煌曲子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曲子戏。

虽然曲子戏演出多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出现,但乐器、道具、化妆等仍是必要的,通常自乐班的花费情况如下:自乐班日常排练、演出所需要的服装,通常为艺人自备,一套服装200-300 元,假如主要演员每人有两套服装,则服装费就需五六百元左右,有的艺人夫妻俩均在自乐班,对农民[5]而言这项费用不小。此外,除服装花费之外,还有日常的车旅费、化妆费、乐器费以及有时请专家指导的费用。乐队成员的花费主要在自备乐器上:现在一把中等价位的三弦在1500 元左右,大多数乐队成员通常自备有2-3 件乐器,平常还需备足琴弦以防不时之需,相对来说乡村自乐班在乐器上的投资较为节约。

如此,自乐班入不敷出便是常情,因此自乐班对于会费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在自乐班成立早期,通常由几个发起人共同筹集资金;在自乐班正常运转后,所需经费常由会员缴纳会费支撑,会费的多少自乐班视情况而定。乡村自乐班平常不收会费,当演出或学习交流时“大家再筹份子”。“筹份子”情况分两种:一种为统一行动,各自消费,如大家一起坐车,各自买票。另外一种为统一收费,统一消费,每人收取一定的用于包车、食宿等各种费用。

3、敦煌民间自乐班现状

某班主是一位原国有单位退休的产党员,年轻时候开始喜欢曲子戏,前几年退休后就自己办了自乐班。这个自乐班有二十余人,年龄都在45-70 岁左右。他们因为相同的兴趣而自愿组班,演出服装有些是自己买的,也有些是企业赞助。自乐班刚成立时,购买服装、道具、音响的钱是由市政府拨款支持的。日常演出排练,他们没有自己固定的场所,基本都是在住区附近的公园练习。自乐班基本没有商业盈利,单位企业给的出场费用,用来补贴自乐班日常开支都不够。而平常人家的小孩满月、老人过寿,则随主人家意思,演出费用给与不给,自乐班并不强求。敦煌民间自乐班的导演,是专业剧团退休的演员,此前在专业剧团唱秦腔、演花脸,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退休后在敦煌民间自乐班兼任鼓师和导演,忙的时候也负责搞后勤工作。

现在,敦煌曲子戏已成为传播敦煌民间文化、宣传敦煌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敦煌市的民间自乐班数量还在逐步增加,每年演出1000 余场次。从1999 年开始,敦煌市每一年都举办城乡自乐班大奖赛,以促进民间文化的交流,推动敦煌曲子戏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

总之,随着敦煌曲子戏传承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重要途径。目前,敦煌曲子戏的保护传承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很多问题,各项工作还有待加强和改革。如何做才能使敦煌这一传统艺术得到有效保护,怎样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由于在具体保护过程中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许多工作很难进行;在提升敦煌曲子戏传承方面,尤其研究工作还做得不够,急需加强。

【注释】

[1]多数调查来自于民间的访谈记录和田野实践数据,因此称之为非正式调查.

[2]传统意义上认为敦煌曲子戏传承是口耳相授的,但在现在研究中认为还存在一种“文化反哺”的传承方式.

[3]此处并不包含敦煌曲子戏专业艺人.

[4]根据部分文献的描述结合现今的情况来对比.

[5]自乐班成员多为农村居民.

【参考文献】

[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02.

[2]钟培林.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与新农村文化建设[J].老区建设,2007.08.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曲子戏2008年度保护工作方案.敦煌文化体育局文件(敦政文字[2008]53号).

[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敦煌曲子戏(敦煌市文化馆资料).

[5]刘学智.亟待保护的敦煌曲子戏.兰州晚报,2008-7-13.

[6]张维贤,赵建军.敦煌曲子戏重现生机.敦煌文化旅游,2008-4-4.

[7]张荣,李瑛.敦煌余脉曲子戏:千年瑰宝流传至今.地方戏曲欣赏,2007-10-16.

篇8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繁荣文艺创作演出,打造艺术精品。

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狠抓专业文艺创作演出。今年县花鼓剧团不断推出精彩节目,先后推出演唱《情郎哥、幺妹子》、配乐诗朗诵《嫘祖情怀》、歌舞《永远平安》、花鼓戏《顶草凳》、小品《跛子断案》、《老俩口谈新农村》、歌伴舞《喜庆锣鼓敲起来》、男女对唱《逛县城》、葫芦丝独奏《竹楼情歌》、方言小品《安全你我他》、快板舞《安全生产责任大》、舞蹈《生命的祝福》等反映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

(二)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满足群众需求。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围绕节庆和全县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举办了一年一度春节团拜会,正月十五元宵灯谜节,第27届嫘祖庙会节、全县第六届民间文艺调演、开展新农村建设送戏下乡80场。二是坚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我局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县公安局、县财政局与鸣凤镇举办了“庆五一、迎世博”职工运动会。今年我县体育代表队还参加了“天冠陶瓷杯”宜昌市第三届运动会比赛,在全市13个代表队中,取得了奖牌数排名第七,团体总分第八,达到了“保九争八”目标。

(三)抓好文化遗产申报,拯救文物保护。

一是由我县申报的《鹿苑茶制作工艺》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嫘祖庙会》参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进入公示程序。二是扎实开展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搜集整理申报6名市级非遗传承人和6名省级传承人。三是积极推进文物保护与利用,深入做好了第三次文物普野调查基础数据的整理、汇总和普查专项档案的编制工作,对区域特色文化遗产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扩大普查成果宣传,在5月,参加市举办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活动上,获得专家们的好评,县宝华庵和尚墓塔已成功入选“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之一。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优化文化环境。

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使我县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一是扎实开展网吧专项治理,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开展网吧专项整治的文件精神,召开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工作会,督导全县18家网吧业主按要求扎实抓好整改。整改期间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日夜巡查,对网吧采取日常巡查与抽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另外还采取了群众举报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整治查处力度。对全县18家网吧累计检查130余次,处罚违规网吧2家,取缔黑网吧1家。5月7日至5月11日,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督查组对网吧社会治安工作进行了督查。督查组在进行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后,对的网吧社会治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按照国务院“决定”要求,4月20日县文化市场主管部门迅速通过多种形式联系告知全县35家文化经营场所业主(12家电子游戏厅、18家网吧、5家歌舞厅)在全国哀悼日期间停止一切公共文化活动,经检查证实,4月21日各娱乐业主以停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玉树同胞们的尊重,全天没有一家开门营业。

(五)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提高服务水平。

上半年积极争取省市县财政、发改、文化、体育等部门支持,争取到位农家书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体育馆专项维修资金、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补助经费共99万元。

1、农家书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

根据《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局关于下达2009年农家书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通知》文件,我县2009年自建农家书屋27个,省验收合格16个,每个农家书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5万元,共计24万元。

2、体育馆专项维修资金

根据《省财政厅省体育局关于下达2009年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通知》文件,补助我县体育馆专项维修资金6万元。

3、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09年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的通知》文件,一次性补助我县花林寺镇、旧县镇、河口乡三个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经费共15万元。

4、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补助经费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09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补助资金的通知》文件,省财政厅一次性补助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费54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0年上半年,全县文化体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以下不足:

(一)文化专业人才匮乏,文艺创作、演出人才青黄不接,文化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二)文化产业发展不快,档次不高,文体事业经费不足。

(三)农村文体工作比较薄弱,文化设施缺乏。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

(一)加强文体队伍培训和建设,制定保护和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

(二)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

(三)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申报《冲菜》、《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强化责任分工与责任追究机制。我局将对上争取资金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每个争取资金项目明确一名领导负责,组建一个工作专班,落实一个责任单位,细化一个工作日程。同时加大督办力度,定期召开工作进度交流会、协调会、督办会,确保工作按时完成。

(五)加大对上对外宣传力度。精心策划文体宣传,造影响、造声势、造氛围。在加强文体宣传的同时,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争取上面的项目资金。

(六)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重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嫘祖文化广场功能,开展艺术培训、图书借阅等阵地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服务基层农民。抓好社区群众文体活动,举办全县趣味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激发全县人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篇9

关键词:虎文化;探源;布老虎;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42-01

一、虎文化探源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龙,因此,“龙文化”在中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实,“虎文化”几乎是同“龙文化”同时出现的甚至还要早一些。据考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一些信仰中,就已经有了虎神的存在,从商周到春秋战国的一千多年间,大多关于虎的装饰都还只是上层的统治阶级才可以使用,到了汉朝以后,才开始慢慢在民间普及,渐渐的成为了民间的一种风俗延续到今天。

在我国现在的一些农村,虎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广泛的运用,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就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剪纸做成年画,做成布老虎。虎文化的演变历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崇虎时期、爱虎时期、保虎时期。第一个时期崇拜虎是人类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中,那时人类主要是以狩猎为生,加之对大自然的畏惧,所以就对山林产生了敬仰和崇拜,于是将老虎奉为山神。在第二个时期爱护阶段,这个时候由于统治阶级的出现,并且将龙作为皇家贵族的象征后,虎就逐渐的被冷落带了民间,就在这个时候关于虎的文化慢慢的在民间流传起来,人们开始亲近老虎,通过做手工和剪纸的方式来表达对老虎的喜爱之情,于是布老虎就开始盛行起来,而且在民间制作的布老虎上,显得更加的憨态可掬,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第三个保虎时期,,其实就是现在,我国现在民间关于一些虎文化的风俗正在慢慢的消失,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布老虎工艺也在城市化进程中慢慢的被人淡忘,因此,对布老虎工艺的保虎,使虎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二、民间布老虎的发展现状思考

目前,我国民间的虎文化还仅仅停留在中国的农村,如果随着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那么农村承载的这些民俗文化还能保存下来吗?那些制作布老虎工艺的人如果没有了消费的对象,他们还会制作布老虎吗?所以,保护布老虎工艺不能只在农村进行抢救,而应该看到整体的大环境对虎文化的破坏力,并且加以解决,这样的保护才是长久的。

乡民艺术具有不稳定性,也就是历史的流变性,我们只有在历史的进程中,正确的把握住它的变化方向,才能更好的将这些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虎文化和布老虎工艺也是一样,具有这些特点,因此,我们不能就这样任由其就这样自生自灭,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许多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冲击,如果不对其进行加以保护,只依靠其自身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么很多的民俗在还没来得及被大家认识之前就会消失。民俗文化的整体环境变化或者失去后,那么民俗赖以生存的的条件就消失了,接下来的就是民俗的消失和绝迹,这就是在城市化农村这个大环境下给民俗艺术带来的灾难。所以,在目前保护布老虎工艺等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留住乡村以及乡民的民俗生活,是区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布老虎工艺如果没有了乡村做为承载的介质,就失去了可以依托的东西,那么必将淹没在城市化的洪流中。将农村城市化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固然是好,我们也无法抵挡这个世界性的浪潮,但是那些古老的乡村为什么不可以作为文化资源而保留下来呢?相信这应该可以做到跟城市化不起冲突,从而让那些古老的乡村继续为我们展现更多的民俗文化。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在保护这些民俗文化上,许多的观点和立场都不统一。

首先是政府方面,是保护这些民俗文化遗产的主体,主要是想在保护过后尽快获得效益,所以他们的功利性最明显;其次是专家方面,他们知道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政府最大的舆论阻力。此外,就是来自传承人,如果传承人的目光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自己掌握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那么传承人手中掌握的文化遗产就会被市场迅速的开发成异常活动,这种就叫破坏性保护。

三、保护布老虎工艺的措施

1.在保护布老虎工艺工艺方面,首先是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大保护力度,比如可以利用政府采购等方式,解决那些手工艺人的生存问题,给他们创造一个很好的制作环境,可以心无旁骛制造布老虎。

2.布老虎传承者可以将自己坚持和守护的工艺技术传给更多的人,避免还出现那种家族传承的狭隘思想,走集体传承的道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布老虎工艺和民俗文化,这才是保护布老虎工艺的首选之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布老虎工艺现在正在面临失传的困境,虽然有一些布老虎工艺的传承者在继续坚持对传统工艺的守护,但是在这个经济市场中却屡屡碰壁,因此,政府方面应当积极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一些相应的举措,让这些守护传统工艺的传承者们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让传统文化真正的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篇10

近日,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然而近年来,算盘好像从人们的生活里消失了一般。2001年教育部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原因是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还可为学生减负。这意味着“零零后”们可能不知道珠算为何物。

食文化世界遗产达到6项

近日,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正式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食文化世界遗产达到6项,其他5项为“法国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传统美食”土耳其传统美食“keskek”以及日本料理“和食”。

中国仅24%老人靠养老金生活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了中国老年人状况。数据显示,老年人口中有30%的人还在劳动,在农村这一数据达到40%。从1990年至今的20多年里,城市老年人的

在业率一直下降,现在保持在5%左右,但农村的在业老年人口却在增长,目前为40%左右。据专家介绍,在我国已经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全覆盖以后,2010年能够靠离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只占到24%。其中,在城市靠离退休金生活的老人达到2/3,但农村只有4.6%的老人能靠养老金生活,有41.2%的农村老人是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依靠家庭成员供养的比例达到47.7%。

古代公务员的“官邸制”

自秦汉起,中国古代的赴任官员就由国家提供住房。不过,那时的官员住房不叫“官邸”,而叫“官舍”。居住官舍不仅是一项福利,也是一种政治待遇。官舍如此“尊严”,在一定程度上与它的位置有关。自秦汉以来,各级政府主要首长的生活区域都圈定在各自的衙署内,俗称“内衙”或“私宅”,并用屋宇式的宅门同以大堂为中心的办公区域划出界线。一般情况下,官舍也随居者的调任、贬谪或告老还乡而收回。

越富裕的人寿命不一定越长

人们通常认为,生活越富裕,人的寿命越长,但荷兰最新研究报告了这一观点。研究指出,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越好,年长者的死亡率也越高。这份报告分析了包括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美国和欧洲等国在内的19个发达国家1950~2008年的经济增长数据和死亡率,发现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1个百分点,70~74岁男性人口死亡率提高0.36%、女性增加0.18%;40~45岁男性人口死亡率上升0.38%,女性增加0.16%。专家称,这一研究结果让人非常意外。报告作者猜测,经济发展蓬勃时,年轻族群面临更多工作要求,因此比较没有时间关心或照顾年长者,这或许是年长者死亡率升高的因素之一。

佛祖生于公元前6世纪?

美国、英国与尼泊尔等国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考古队最近报告说,为揭开佛祖诞生时间之谜,他们在摩耶夫人庙内进行挖掘,结果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木结构寺庙遗迹,放射性碳技术等测试表明它是一座公元前6世纪的建筑。佛教古籍记载,释迦牟尼出生时,其母亲摩耶夫人曾手攀蓝毗尼园中的一根树枝。而最新研究表明,这个木结构遗迹的布局与其上的砖造庙宇相同,中央包含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其内部确实存在古代树根。专家认为,这项考古发现有两大意义:首先,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它不是用砖或石头,而是用木头建造的,它第一次让我们了解到早期佛教建筑的模样;其次,这个木建筑表明释迦牟尼可能出生在公元前6世纪,或许有望帮助解决有关释迦牟尼出生时间的争议。

金钱并非越多越幸福

最新研究发现,金钱可以买来快乐,不过这快乐是有限度的。据报道,英国华威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时,国家幸福指数也会上升;但是随着财富继续增加带来了更高的欲望,幸福感反倒减少了,而且常常会导致失望。该校和明尼苏达大学发表的联合报告说,在富裕国家,这个“甜蜜节点”是人均GDP大约3.6万美元;在这个数值过后,随着想要更好的房子、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消费,导致紧张和焦虑增加,人们幸福的感觉反倒降低了。该调查发现,在人均GDP低于6700美元国家里,获得最高生活满意度的人数会比人均GDP达1.8万美元的国家少12%。但是,一旦国家跨入人均GDP达2.04万美元的门槛,财富带来的幸福感的提升就不那么明显了。

美洲印第安人有欧洲血统?

一具埋葬于东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的马尔他的古尸,给人

类学家们带来了两大意外发现,并最终揭示美洲印第安人有欧洲血统。据报道,这具古尸是个小男孩,死于2.4万年前。人类学家的意外发现之一是,小男孩的DNA跟西欧人的一致。这显示,在最后一个冰河时期,来自欧洲的人类在欧亚大陆上东行的距离比之前估计的要远。虽然马尔他男孩的皮肤和毛发没能保存下来,但他的基因显示,他应该有着褐色头发和褐色眼睛,皮肤上有雀斑。另一个意外发现是,他的DNA跟当代印第安人的DNA吻合比例大概在25%。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最先抵达美洲大陆的是与东亚人有血缘关系的西伯利亚人的后裔。而现在,似乎第一批到达美洲的是到过西伯利亚的西欧人和东亚某地人的混血。专家估计,通过基因流动的形式,14%~38%的印第安人的祖先都源于这一支古老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