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29-03
多方面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大学生体质严重下降,甚至低于中学生标准。
据调查,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学生在回答“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时,将怕累(54.5%)、没有喜欢的项目(51.3%)和没有习惯(50.0%)列在前3位。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通过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培养终身体育观念。
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安排、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要体现出“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并且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对博弈理论的理解运用,研究学生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设计课程,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实施课程评价,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博弈现象
根据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将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博弈方,二者就是博弈过程中的局中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方法都可以看作是教师采用的策略集,而学生对体育课的行为态度则可以看作学生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集;在教学过程这场博弈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会得到教学结果,就是所谓的支付函数。
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这些元素,符合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所以体育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一场博弈。其中,博弈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的策略集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教学方法、对体育课的态度、对学生的管理、以及考勤方法、考评方法等;博弈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的策略集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对体育课的态度、学习态度、运动态度、对考评的态度为学生等;博弈过程中教师所期望的理想效用包括教师能够顺利的完成课时任务,让学生更多的进行身体运动,顺利的学会运动技能,并为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博弈过程中学生所期望的理想效用包括不用太费力就能够完成任务,获得好的考评,在体育课上玩的高兴,学会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这场博弈中所达到的实际教学效果就是博弈双方所得到的博弈效用。
2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博弈现象分析
2.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力度的博弈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明确表述了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各项指标以及相对的评价措施,其目的是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监测学生体质变化,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学生有一定约束力的标准。但是资料显示,很多教师对该标准体系的讲解程度较低,没有让学生认真的了解该标准的涵义和意义,使学生无法使用该标准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对于教师是否认真执行该标准以及局中人受益情况可以用博弈矩阵来分析。
表1中所表示的g为教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真程度,s为学生参与锻炼的自觉程度。p为不参加锻炼学生受到惩罚的收益,t表示教师不认真执行标准的收益力度,k表示教师不认真执行标准、不参加锻炼学生的收益力度,r则表示教师不认真执行标准受到学校处罚的收益力度。从表1中可以进行分析:当教师执行程度g为固定值时,学生的参加锻炼和不参加锻炼收益情况为F1=0+0,F2=-p*g+k*(1-g)。令FI=F2,则g=1+k/p,也就是说教师以g=p+k/p的认真程度来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时,学生参加不参加体育锻炼所得到的收益是一样的;当学生参加锻炼程度s为固定值时,教师执行标准认真和不认真的收益情况为Y1=0+0,Y2=t*s-r*(1-s),令Y1=Y2,则s=1+r/t,也就是说学生以s=t+r/t的程度来参加体育锻炼时,教师认真与不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为g=p-k/p,s=p-r/t(k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与学校加大对教师认真的惩罚力度呈正相关,与教师不认真的收益成负相关;教师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程度与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受到的惩罚呈负相关,与学生存在侥幸心理的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学校加大对不认真的教师的惩罚力度,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而加大对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惩罚力度反而会使教师上课的认真程度下降。
由此可见,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监管力度,降低对学生的惩罚程度,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提高教师对体育课程的认真程度,让教师直接对学生负责,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更好的增强体质。
2.2 体育课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博弈分析
根据博弈理论基本概念可以分析出,体育课程中的博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无限型非零和博弈。
在体育教学过程这场博弈中,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点,即双方共同的效用值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获得体育认知及培养体育兴趣,但是博弈的中心点却是学生是否接受体育锻炼,这时,如何让学生接受体育锻炼就成了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提高学生接受体育训练的概率,就能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效用收益值。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就是所谓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享受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产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以往的体育教学,教师们采用传统的讲解法、示范法,讲解示范过后就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练习,为了尽快、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采用重复练习法,让同学们一组一组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这无疑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这样做会降低学生接受训练的概率。
而现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加入了新的元素,比如,口头激励法,每次同学做练习的时候都给与一定的评价,当学生做的好的时候表扬,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不批评,而是指出错误,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分组教学法,将学生按照运动水平分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水平高的同学不用再过多重复简单的动作,水平较低的同学分到一组里,也不会感觉到羞愧;比赛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就是所谓的“以赛代练”,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另外,教师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尽量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双方都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用收益值。
2.3 体育课程中教师的管理方法的博弈分析
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要有正确的教学管理方法。好的课程管理方法不单单是教师制定各种约束学生的制度,而是应该在对学生产生一定约束力的同时更能够激励学生学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体育教师针对学生迟到问题这个问题会采用“惩罚最后一个”的方法,这样,同学们“反正不是我自己迟到,法不责众”的心理就会被“迟到了会受到很严重的处罚”所代替,学生感受到如果选择“迟到”这个策略会使自己付出的支付函数提高,就会争先恐后的按时到达课堂,同时也会减少学生对教师管理方法的抵触情绪。
另外一种教学管理方法叫做“连坐”。就是说教师规定一个简单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认真学习都能够掌握或者完成,如果有学生不能在预期时间内掌握或者完成的话,那么整个集体都会受到惩罚。如下:
通过博弈矩阵我们可以清晰的分析出,当教师只处罚一个学生是,学生可能会感觉无所谓,反正只是我自己,当教师采用“连坐”这种特殊的管理方法时,学生选择“不掌握”策略时,所得到的支付函数就会远远超出一个人受惩罚,从而改变策略,选择“掌握”。
但是这种“连坐”策略并不是所有状况都能够应用,只能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教师可以确定所有同学都能够掌握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3 结论
(1)根据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体育教学过程符合博弈论的基本概念,故此可以将博弈理论引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并通过博弈理论进行分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更好的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篇2
关键词: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性质;文化;新人;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3-0077-04
Abstract:It is not only a problem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how to define 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but also a specific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urgently solv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research will bring PE course into the category of “curriculum” From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Culture-Education-Curriculum education-PE syllabus-the Formation of people of a new type”, this research also expounds and prove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 of PE course is “to regard the continuity of sport culture as platform, and to make the new generation become the people of a new type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Meanwhile, aiming it criticizes the tendency of “non-curriculumization” of the theory of physique
Key words: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culture;people of a new type;physique (health)
1 问题的提出
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孰为主次的讨论或争论,是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尽管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或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中,都没有否定运动技术(技能)在体育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位置,但是从课程改革前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
无论争论的双方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实际上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如何定位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如果说这种争论仅仅限于理论认识层面,那当然不妨继续争论下去,然而,体育课程本身是一个操作性的教育活动,不同的学术观点在现场的操作中虽然都同样表现为身体运动的形式,因此,对体育课程基本性质的不同定位必然决定现实操作中侧重的不同。
比如当体育教师按照“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理论认识进行操作时,那么运动的强度与量的控制则是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当然也属于关注之列)。这种关注在操作上决定了教师所安排的身体运动必须是已经被学生掌握的或者是相对简单的――比如曾经在我国体育教学中风行一时的循环练习法就是属于此类,很显然,这类身体运动的性质基本属于“经验再现型”,因为只有进行这种类型的身体运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每节体育课程中有足够的运动时间,才能够使这些身体运动对“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体育教师是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操作,那么教师安排的身体运动当然是不为学生所熟悉的,在操作过程中更着重于学生形成新的运动经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的过程才能够获得,其性质上更偏重于“认知―学习型”,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成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同样也属于关注之列)。
不同的理论认识同样决定了不同的评价尺度。如果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尺度势必要与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关的各个指标挂钩,如果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评价,那么评价尺度则应该与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程度挂钩。当然,以百分比的方式采取兼顾二者的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所评价的结果本身在理论上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将体质(健康)指标规定为总分的60%,运动技术(技能)为40%的兼顾方式进行评价,若某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成绩是48分,在运动技术(技能)方面是32分,总分是80分,那么应该按照怎样的理论观点对体育课程的效果进行解释呢?到底是在“再现型”方面加强呢还是在“认知―学习型”方面加强呢?很显然,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将总时间的40%用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那么显然有违背“健康第一”观点之嫌疑,然而如果不将总时间的40%用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则与运动技术(技能)的评价相抵触,这使得体育教师处于两难的处境。
以上的分析表明,体育课程的性质如何定位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教学实践的操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实际上由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经对体育课程教学现场产生了不良影响和认识上的混乱。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基于不同理论认识所发生的争论以及理论认识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冲突,本研究试图对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这一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考察,并且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的缺陷进行批评。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1)将“体育课程”纳入“课程”的范畴之中,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文化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文化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2)基于运动的发生是“文化”的观点,以及体质(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而非体育课程所独有的观点出发,对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批评。
3 考察
3.1 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看体育课程的性质
3.1.1 课程概念的一般理解
如何把握课程的性质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畴。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课程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大体上是从三个方面出发定义课程的:一是从课程的本质属性来定义课程,如课程即学习经验,是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等;二是从课程所具有的功能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等;三是从课程存在的形态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是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等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第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经验”(或文化)的传承。课程论中所说的“经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名词解释的经验,即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获得的结果,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另外一个是作为动词解释的经验,即“认识―实践”过程本身。无论对于课程的性质在表述上如何不同,其共同之处都是以“认识―实践”的方式――即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BT3]
3.1.2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
任何概念都是存在于与其他概念的关联中,只有在这样的关联中才能够把握某一概念,“课程”这个概念同样不是例外。当我们从属种关系来把握“课程”这个概念时就会发现,课程这个语词的完整表达应该是“课程教育”。从上行方向说,“学校教育”是课程教育的上位概念――因为在学校中所实施的教育活动除了课程教育之外还有非课程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上位概念则是“教育”。从下行方向说,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按照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为相应的具体课程,比如物理课程、历史课程或音乐课程等。基于课程的这种属种关系可以发现:课程一方面在其性质上属于教育的范畴,而另一方面则属于“文化”这个更大的范畴。这从构成课程下位概念的各个具体课程的名称的前缀――比如物理、历史或者音乐等――就可以得到证明。从这样的关联中可以说,课程概念的构成关系式应该表现为“××文化+(同文化名)课程+教育”。
从课程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中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任何课程都必须以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其成立或存在的先决条件,没有相关的母体文化为依托也就没有相关的课程。因为作为课程实体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没有实体性的课程内容为依托课程将无法存在。尽管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是主观的存在,是有意识的着眼于新人形成的社会活动,但是构成其基本要素的文化(=课程内容)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因此,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只能以具有客体性的文化为依托才能够实现,由此决定了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无法割裂的血肉关系。其实,当我们进一步对现实中具体的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在任何时代或任何社会形态,课程教育虽然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这种交往活动的完整形式是以文化为媒介或平台,由“教育者―文化―受教育者”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
3.1.3 人与文化的关系
以上考察可以归结为如下观点:任何课程在其性质上都是“文化的”的存在,世界上没有非文化的课程,没有文化的传承也就谈不上课程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课程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呢?更明确的说,为什么着眼于新人形成的课程必须要以文化为媒介呢?
其一,从来自母体文化的课程内容角度说,任何课程内容都是外在于学生的对象性存在,这意味着它是相对于学生的客体性存在。任何课程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未知的存在,这意味着它不是先天遗传的,只有通过后天的认知(认识)过程才能够转化为主体性的存在。课程内容之所以是客体性的认识性的存在,正是因为课程内容是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生成的经验性存在。
其二,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说,当作为主体的人与外在于他的任何存在构成认识或实践关系时,都必然且只能借助文化这个唯一的工具。从存在的角度说,人除了文化这个工具之外一无所有。一旦离开了文化,人自身的存在就失去了依托,我们只有借助文化这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产物才映射或发现了人的存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根据。尽管文化的存在与人的存在属于不同的存在,但是基于人与文化之间关系上的这种共生性或对等性,可以说文化是非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而人则是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如上所述,人作为类而存在的唯一标志就是文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不仅来自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获得性,更重要的在于其非生物学的文化性。文化与人之间这种相互依托的存在形式,构成了“人=文化”这种宿命性的关系。
其三,当我们从个体的视角观察人与文化的关系时就会注意到,以生命形式存在的人(个体)总是要死亡的,然而以非生命形式存在的文化却具有相对的永恒性。这意味着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并非是先天形成的,任何个体是否可以成为“类”的存在取决于他在后天所依存的环境,而只有文化才为个体的人成为“类”提供了决定性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尽管第一自然是更为基础的环境,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第一自然而无文化这第二自然,个体的人将无法转换为“类”的存在。
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非生命形态的文化相对于生命体的人(个体)就成为先在性的存在。每一个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个体如果要作为“类”的一员,其唯一的可能只能是接受文化,否则他将如同狼孩那样仅仅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很显然,当尚未转换为“类”的个体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仅仅是在生物学特征方面表现出他们是有待成为“类”的可能性存在。如果我们排除诸如“狼孩”那样的特殊情形,那么决定个体的人成为“类”的存在的唯一途径就是生存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和接受文化,这个文化环境则是由非生命形式的文化与已经成为“类”的“人”所构成。只有当人能够按照“类”的方式与世界对峙,以“类”的方式表现其行为和情感时才可以称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人毫无例外的都是“文化的人”
[ZW(][HT6SS]笔者注:这里所谓的“文化的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对现实的人来说,即便那些原本属于生物意义的饮食行为同样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比如哪些是可以吃的、如何获取该食物、在吃之前怎样处理该食物等,甚至以怎样的姿势吃、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等都是文化。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是“文化的人”是在广义上使用的,也就是说即便某人没有接受学校那样的教育,只要他是以“类”的行为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他就是“文化的”人,这与他是否识字无关。
以上的考察说明,人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在哲学上具有本体论和工具论的双重含义:从本体论的角度说,文化与人具有对等性,人的存在即文化的存在,非文化者即非人(比如狼孩)。从工具论的角度说,文化不仅是人类与世界对峙的工具,同时也是使生物的人成为现实人的工具(!)。生物个体的人成为“类”的过程即“文化化”的过程,而文化则是前人使生物人转化为现实人的唯一工具。
3.1.4 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传承运动文化
以上讨论在方法论上为如何把握课程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人与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最大尺度上揭示和反映了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都可以概括为“文化的关系”,人与世界之间发生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文化的活动”予以囊括,任何作为“类”存在的人都是“文化的人”。当然,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教育”同样不是例外。既然任何课程的现实化都表现为具体的教学――即文化的传承――过程,那么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也就同样应该从“文化化”的立场予以把握。
“文化化”这个概念使得课程具有了双重的含义:“文化化”既是手段性的存在,同时它又是目的性的存在。因为任何课程都是以文化传承的方式表现出它是专门用于使生物人“文化化”为现实人的工具,而新人的形成――这一课程的基本目的――其本身就是“文化化”的存在形态。也就是说,无论将课程的基本性质称为“新人的形成(或培养)”也罢,称为“人的全面发展”也罢,这里的“人(或新人)”显然都是对生物人向“文化人”转化的表达。
既然课程的本质是经验(文化),任何课程都是以与其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平台使生物人实现“文化化”,那么,体育课程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员当然也不应该成为例外。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同样都应该以“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为媒介,同样应该是为了实现生物人的“文化化”。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完全一样,都是以传承文化为手段来达到新人的形成这一目的。
从体育课程的角度说,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基本存在形式的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下同)之所以具有将生物的人“文化化”为新人的功能,是因为它们同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人类在与世界对峙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文化,既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认识世界的结果。这种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和结果的基本存在形式即“体认”
笔者注:“体认”的含义近似于经验这个语词,只不过较之经验的内涵更大一些。“体认”作为动词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作为名词则是个体的认识世界的结果。[ZW)]
(或“身体知”)。
在以运动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体育课程中,学生是以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相对于借助概念或符号等类型的学习来说,运动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认识―实践”一体化的过程。运动文化作为体育课程的内容,能够使学生通过“体认”的方式,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来适应新的环境,解决新的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与外在于身体的器械的关系以及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协同或对抗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再则,作为文化和历史遗产的运动文化虽然呈现为运动形态,但是这些形态后面隐藏着或蕴涵着前人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其发生、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类共有的各种情感。因此,运动文化与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同样是人类情感的浓缩,其中包含着激情、兴奋、紧张、挫折、梦想、喜悦、烦恼、无奈、计谋、痛苦和孤独……。
如果说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是理性人和感性人的统一,而理性人的形成更多的是借助理性形式的话,那么感性人的形成则更多的需要借助感性的形式。既然课程的目的在于新人的形成,那么较之更偏重于理性形式的知识类课程而言,以“体认”为基本特征的运动文化则更偏重于感性形式,这使得体育课程在感性人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视的价值。
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同样可以从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得到印证和支持。
所谓三维目标是当前的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对课程整体目标的一种表述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的三维目标应该作为对课程整体三个方面的把握,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因此,它们之间应该表现为如下关系:以知识技能(即文化)的传承为平台,注重具体过程中认识(或学习)方法的获得,并且在其过程中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研究的立场上说,在体育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应该以运动文化的“知识技能”为依托,不仅应该关注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和方法,而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样不能够脱离运动文化而独立存在的,三者都应该依附于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如果离开运动文化的传承这一平台,也就使“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失去了得以存在的基础。因此,按照三维课程目标来把握体育课程,它就应该具体表现为:1)运动文化(如运动技能及相关知识等)的获得、2)在运动文化传承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3)在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态度情感和体育观。很显然,在此时我们就会发现,体质(健康)说甚至在形式上都无法与三维课程目标形成相互契合。而导致背离三维课程目标的原因,则恰恰在于体质(健康)说没有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3.2 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批评
适宜的身体运动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是一个不必争辩的事实,而且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尤其在今天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参与运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发的凸显出来。可以说,这是体质(健康)说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客观依据。但是,体质(健康)说仅仅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态,仅仅注意到身体运动与新人在体质或健康方面之间的关联性,这使得体质(健康)说不可能将“为什么体育课程要进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身体运动的关系是什么”或“身体运动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等这些构成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这使得体质(健康)说必然游离于课程研究的范畴之外。
其实,基于已有的课程理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原本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就连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都知道送孩子到学校是去“学文化”,但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却一直坚持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或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呢?
回顾几十年来延续至今的相关文章就不难发现,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上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并且以此作为区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水岭。然而实际上这个分水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同的文化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功能的不同在教育历史上不仅从来没有成为区分不同课程性质的根据和那样的事实,反而都是从文化的某一共性出发作为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比如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之争就是例证。所以,如果说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那么这仅仅是相关母体文化的不同,就如同物理课程与化学课程不同,或者音乐课程与数学课程不同,但是在课程性质方面则没有任何的不同。因此,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的体质(健康)说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的企图将体育课程从课程的概念体系中剥离出来,而这种“非课程化”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将最终导致对体育课程的扼杀。
其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无法对现实中的运动是如何发生的进行合理的解释。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知道,任何身体运动都是文化行为,都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或表现。也就是说,进行怎样的身体运动、如何进行身体运动以及以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身体运动都是“文化的”的表现。具体的说,青少年是否利用余暇时间参与某种运动,取决于如下条件:1)是否掌握一定种类和程度的运动技能。如果缺少相应的运动技能,那么对运动的参与首先只能表现为对该身体运动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运动的表现还是运动的形成都属于文化的范畴;2)是否具有参与身体运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参与运动的情感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遗传的,更多的是在具体的运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而对身体运动的体验自身也就是“文化化”的过程;3)是否形成了对身体运动所具有价值的理性认识。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即便学生还没有掌握某一具体的运动技能,但是如果他具有正确的体育观,并且在以往的运动过程有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就可能主动的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并且借助这些运动技术(技能)来参与运动。同样,在学习运动技能和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也就为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奠定了个体体验的基础,进而使参与运动成为更加自觉和理性的文化行为。
简而言之,运动主体(即青少年)是否具备参与运动的条件,是“文化化”的产物。但是体质(健康)说却仅仅将焦点关注于正在发生的运动,却没有注意到运动何以才能够发生这一主体所需要的条件,没有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为其提供条件的教育环境。
再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混淆了近乎属于生命价值的体质(健康)与课程价值的界限。众所周知,体质或健康实际上是与疾病或痛苦等负价值直接对应的正价值。体质也罢健康也罢,它们都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是个体生活全过程中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但是体质(健康)说在试图以体质(健康)来划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时,没有注意到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全部课程都被该价值所含盖,没有注意到该价值实际上属于超越学校教育价值的更大范畴。因此,体质(健康)说虽然在形式上将体质(健康)这一人类普遍价值的桂冠挂在体育课程上,表面上似乎是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提升,但是这一逻辑不仅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方面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甚至可以说暗含着将其他课程教育排斥于该价值范畴之外的嫌疑。
4 结语
本研究围绕体育课程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这一长期以来的争论,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出发,以“文化―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为基本逻辑脉络,通过“文化化”这个基本概念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进行了论证,同时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了批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虽然从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的立场出发肯定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但是对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尚未进行论证,此问题留待以后研究。[KH2D][HT5H]
参考文献:
[1]丛立新 课程论问题[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P4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 和谐课堂 问题 思考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在室外进行的。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以及课堂教学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课堂活动组织以及管理的复杂性。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初中的体育课堂为了保证安全性以及基于其他相关方面的考虑,一直都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应该着力构建初中体育的和谐课堂。初中体育课程的和谐将会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的轻松与舒畅,高效课堂的目标也会很容易实现。
一、初中体育和谐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对于运动的享受是体育的本质内涵,也是体育的独特魅力所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体育学科的主要目标是要帮助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以及进行适当的合作等,和谐的课堂模式与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兴趣的必由之路。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经常穿插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比赛,教师也亲自参与其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增加课堂内容的挑战性,学生也觉得有趣,很乐意去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于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要适当的穿插自己的人生经验介绍,让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过程中,也要获得心灵的升华。
2.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构建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和谐课堂的基本要求便是以人为本,不但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还要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发展。从生理上看,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身体的形态、各项机能以及耐力、速度、弹跳、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巩固生长发育。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的锻炼。这一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如何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和谐的课堂能够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和和谐的课堂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大脑皮层较容易达到兴奋与活跃状态,因此易于接受老师讲授的动作要领。
3.构建初中体育的和谐课堂是新形势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初中体育课堂应该遵循的基本目标。如何正确理解和谐课堂的基本概念,着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初中体育课堂是我们应该进行探讨的问题。
二、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重要措施
1.创造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优越人文环境。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两个主要角色是教师和学生,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协调与及时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融洽是我们应该进行考虑的关键问题,也是和谐体育课堂的构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初中和谐体育课堂的构建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和切入点。教师应该一改严肃的面孔,给学生亲切和蔼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倾注自己的感情,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优越的人文环境。
2.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应该对还是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定位与分析,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到全面的把握教学的内容,全面的了解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的与学生进行融合与交流。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在身体形态、运动基础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不容忽视的是在进行课堂锻炼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动作技能的困难,练习中也可能出现疲劳,肌肉酸痛等生理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怕苦、怕累、怕嘲笑等心理。此时,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积极地引导学生与鼓励学生,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
总之,和谐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要求,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构建也是顺应形势的正确选择。新的形势下,初中体育课堂的作用也有所改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课堂与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理解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本质内涵,充分把握其基本特征,着力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华东.关于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思考[J].教学探新. 2010(04).
[2]吴华东.关于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思考[J].教学实践研究.2009(32).
[3]卢小波.论和谐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学科在线. 2010(08).
篇4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借助具体教学活动实践场景以及形态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学生对知识性或者是实践技能性学习内容的掌握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启发效果,并以此实现日常化教学实践工作的最佳效果。
启发式教学可以划分为内因性启发因素以及外因性启发因素两个类型,内因性启发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动机,具体包含学生成绩取得状态及学习过程中的效率状态等;而外因性启发因素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施加和提供的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行为。
启发式教学法最佳应用效果的取得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充分调动,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助力于整体教学工作效果水平的提升。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中职院校体育短跑专项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助力学生构建和形成正确积极的体育学科学习观念
部分中职院校学生在观念认知上将一切与专业课程无关的课程都放置于次要或者不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课在这些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加之短跑运动项目的常规训练活动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明显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首先帮助学生切实认知开展体育学科学习行为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到做好体育锻炼对于实际学习能起到提升作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对人的意志品质有磨砺作用,能够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的顺利养成,并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体育学科学习观念。
2.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参与短跑学习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短跑项目本身对参与者的体能条件有较高要求,给学生实际参与兴趣的提升造成负面影响。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能够实现对学生短跑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和激发,就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短跑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历史资料,为学生介绍世界短跑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以部分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短跑运动健将作为切入点,借助图片,以及视频资源等呈现手段,展现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在参与国际级短跑比赛过程中的实际场景,并给学生简单讲述这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成长故事,以切实提升学生对参与短跑运动学习训练的兴趣水平。
3.实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特征相较于其他层次学校更具复杂性,所以对中职院校学生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启发式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对中职院校学生个体的优缺点实现准确地把握,选择恰当的教学工作开展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工作,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4.构建具体学习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在实际开展短跑运动基本知识以及运动技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基于短跑运动技术动作的实际发生过程,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技术动作展开具体的分析,以切实提升实际教学工作的程序顺序特征以及系统性。
篇5
一、 如何上好每一节初三体育课
(1)课前准备。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要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抓住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重复的毛病。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按能力分组,教学因人而异,让每位学生各取所需,各挥其能,各展其才。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3)课后反思。对教材搭配,教学手段及方法,学生生理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三维目标,进行系统性地分析与总结,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改进教学形式,完善教学方法。
(4)课余补充。本年段的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存在着个别差异,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结构参差不齐,利用每天放学后的20分钟,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对于部分个别项目薄弱的同学进行补充练习,坚决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二、 中考体育加试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1)篮球绕杆运球往返:前后屈膝抱球预备,变向加速男二女三,看准目标不慌不忙,冲刺只需运球一次。在运球基本功扎实的前提下,根据教学情况,本人总结出篮球运球往返练习的几句口诀:前后屈膝抱球预备,变向加速男二女三,看准目标不慌不忙,冲刺只需运球一次。口诀解释为:两脚前后站立,持球于体前,后手准备推球开始,开始后,前后两根标志物之间,男生运第二次球变向推球加速,女生第三次运球变向加速,看准下一个标志物的位置,掌握好节奏,不能手忙脚乱,要冷静发挥水平,最后冲刺的时候推球向前,只需运一次,抱球冲过终点。
这个口诀针对绝大多数学生,但是实际教学中难免出现基本功不扎实,无法完成要求的同学。本人所带班级也出现过3到4个同学,他们属于运球还不熟练的那一部分,因此,结合他们的特点,我单独制定了联系方案,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完成考试预定线路,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提高球速,不断提高技能。比如某班一位男生,连基本运球都会掉球,无法控制球的方向和速度,我先从原地运球开始复习,强调大臂带动小臂,五指分开掌心空出,在自然发力下压球,然后就是练习行进间往返运球和变速运球,最后绕杆练习。除了学生的基本功之外,最重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名同学的运球成绩在1个月时间内突飞猛进,连同学也刮目相看。体育中考时拿到了满分成绩。
(2)双手脑后前掷实心球:双手持球前后站,送胯甩臂脚蹬地,出手发力一瞬间,重心变换换脚跳。双手脑后前掷实心球是对技术和爆发力的测试。口诀解释为:两脚前后站立与肩同宽,前后一脚半距离,将球握好后,持于体前下方,双臂伸直放松,向上举球的同时身体重心后移,同时髋关节向前送,腰腹充分展开,胸部前挺,肩关节尽可能后伸,蹬地时两脚稍弯曲。看似简单的口诀,其实蕴含了许多技术要点,简单来说分为:持球预备姿势,站位,预加速,最后发力4个阶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前三个阶段大家掌握较好,在第四个阶段发力的方法上,男女生明显出现了不同。在手臂的弯曲程度上,由于男女力量的差异,女生更适合与手臂伸直后仰发力,这样可以提高出手点,提高成绩,男生更适合与后仰手肘弯曲发力,加上甩球的动作会扔得更远。
(3)50米短跑:预备动作要做好,摆臂蹬腿抬重心,眼看终点脚拔地,全力冲线不减速。50米短跑是短距离跑中最考验爆发力的项目,不同于专业运动员的练习,学生的练习更加易懂好学。口诀解释为:做好预备动作是好的开始,重心开始慢慢抬高,加大摆臂和抬腿蹬地,眼看终点加速跑,冲过终点的时候不能减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主要练习摆臂抬腿和冲刺,由于专业训练50米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所以在体育课中,必须穿插各项游戏比赛来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比如30米接力跑、20×50接力跑、20米往返跑接力等等,甚至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穿插其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也贯彻了江苏省阳光体育的指导思想。但是,必须对摆臂和抬腿做特别的专项练习。
篇6
一、引导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信心”
学习兴趣的产生离不开对事物的认识,对体育课目的性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产生,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重视目标教育,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学生对于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比较单一,大多停留在体育课能强身健体的层面,
体育锻炼有很多作用,例如可以增高减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可以开发人的潜能等等。目前学生普遍不重视体育课,上体育课也抱着应付的心态,尤其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课外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其他科目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从周围或网上搜集“左撇子”的个例,学生找到了很多名人,例如,达·芬奇、爱因斯坦、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等,之后在课上我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讲解,告诉学生“全脑型”体育教育理念,人在五岁以前对左右脑的开发没有区别,但随着右肢肢体活动的激发大脑左侧的优势逐渐得到加强,等到发育成熟后,大脑左侧的优势基本形成。如何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右脑成为开发潜能的关键所在,例如跳绳运动、左右手运球、双手前投铅球等都能开发右脑发挥潜能。经过这一讲解那些平时对体育课不重视不积极的学生也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
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教育引导学生体育锻炼的“决心”
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曾经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一论断,把青少年一代的进步与发展体现到一个国家的成败当中,体现的是智与体的结合。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这种对中华民族的侮辱,让几亿国人“难何以堪”。从这个角度来讲,体育教师担负的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开展,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心的养成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中学体育教师来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强健体魄,振兴中华的坚强信心尤为重要,通过实践经验,我认为可以利用一些室内教学,请那些身残志坚的典型人物作专题报告或观看影像资料的方式来激发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
三、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易于锻炼、乐于锻炼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想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和技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需要进行多次反复训练,为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必须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断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开展体育锻炼的的兴趣和热情。教师一定要根据场地、器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技能,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方法,建立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辅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掌握运动技能,让大多数学生感觉不到难,否则,会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兴趣。在因个体差异方面产生的问题上,教师要因班施教,因材施教。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面,可以尽量多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四、建立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美感”观念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都喜欢美的事物,都爱美,但是缺乏正确的审美标准,尤其缺乏体育美感的观念,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欣赏、体会体育之美。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美感主要有这样三个步骤。
首先要向学生讲解美学与体育的基础知识以及两者的关系。教师应该向学生阐述美的基本概念、内涵,有哪些表现形式,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怎样才能美,体育运动和美的关联,让学生从感性上自主地把美和体育结合到一起。
其次是尽可能多的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类节目或者体操表演等,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欣赏体育之美。收看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一些技巧性的动作。
再次是在体育课堂上的动作指导,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体会美感。在开展科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做好动作指导,特别是动作的规范性和舒展性,节奏性。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或广场表演等科目,配以相应的节奏和韵律,做到整齐划一,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进而让学生亲身体会美感。
五、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
一是作为教师要进一步增进和密切师生关系,始终表现出精气神十足,积极向上的气质,以强健的体魄,优雅的气质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用心沟通,用爱浇灌。
二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体育运动环境,丰富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广泛爱好,让学生尽情地发挥。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学 自主性 能力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科技成果已直接引入到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媒体技术是以图像、声音和文字等综合形式向学生传播信息的过程,由于其生动性、交互性的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和提高。然而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传统体育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如何将各种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多媒体计算机引入体育课堂,以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是我们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根据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况和所制的多媒体《篮球》课件作尝试性研究与探讨,为加快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横街镇中学初二年级(90名学生,男55名女35名)
2.2研究方法
采用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座谈法、评价法、文献资料法相结合
3、 多媒体《篮球》教学课件的设计
3.1设计原则
3.1.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3.1.2强调情境对知识获取的重要性
3.1.3强调协作学习的设计
3.1.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
3.1.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
3.2系统设计
《篮球》课件系统设计是在滚翻类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作好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交互界面设计、教学功能设计、素材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本文主要论述《篮球》课件的总体结构设计、交互界面与教学功能设计。
3.2.1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是由教学目标、交互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性质决定的,它建立在教学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本系统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初级中学篮球专项课,它包括篮球运动概述、专项素质练习、竞赛规则、基本技术战术运动保健知识。
3.2.2界面设计
篮球课件界面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努力使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为学生提供功能详尽、生动丰富的界面,学生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自身特点要求自由控制程序的运行。界面既美观大方、操作简单,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现。
3.2.3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的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完成特定内容的辅助教学。在本系统中围绕每个教学知识点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首先是文字介绍,可以通过上下翻页按钮浏览教学内容,还可通过自动播放按钮听讲解的配音,以获取战术配合的目的和基本概念;其次设置了相关视频按钮观看于教学有关的教学演示及比赛实况片段,增加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动画讲解获取战术配合的具体方法和要领以进一步理解战术内容。
4、 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可分为:策划和构思、搜集及提取材料、脚本设计、课件制作、调试与集成。
4.1:借助方正奥斯多媒体制作工具中的文本输入方式;Windows98的Word文本输入方式。
4.2:从声音库文件中直接获得Wav和Mid,此外,还可以利用Windows98下“录音”图标和麦克风的木配用,并以Wav文件保存。
4.3:图片来源光盘教材、杂志及数码相机拍的照片,并通过扫描仪存入计算机,通过Photoshop6.0进一步处理,同时利用奥斯制作二维动画。
5、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5.1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由于场地的限制,90个学生分二批进行了多媒体《篮球》课,同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6。9%的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式提高了上课的注意力,100%的学生喜欢这种授课方式;93。4%的学生于课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尝试性的学习,一时间在班级中形成了一股学习篮球的热潮。由此可知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5.2改进了体育的教学方法
课件制作,将教师讲解与示范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来,配之以生动形象的整体与分解技术的演示、各种速度的切换及图片、影像、动画的交替运用,将教师的教学思想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
5.3更好地体现了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由于学生在运动机能、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体育教学中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技术的运用最大特点是在于实现了人机对话的专一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进度和内容进行学习,做到了普及中有提高,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5.4促进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工作者,学校对于提高外语、计算机等综合运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多媒体使用技能,使用的熟练程度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参与运动的热情。体育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也更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6、 结论
几年来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把所学到的多媒体技术及时融入到了体育教学之中,使得“媒体教学”更能满足现代教学要求。本文只对“篮球”课件作了研究,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跑”、“跳”、“投”都作了一定的研究与尝试,虽然制作的课件不能说很完美,可其产生的效果确比以往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更明显。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也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更好地适应了实施新课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基于Inetrnetmqq网络的辅助教学》 梁正明 中国电化教育 2000、8
篇8
【关键词】小体育;学校体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93-01
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学校体育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开展的不是十分理想。在各级学校的学校体育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其主要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来教育学生,用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定学生的优劣。学生的升学考试又只看文化成绩,很少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体音美很难在学校开展。学校为了争取更高的升学率,便不重视学生体育的发展、体制的好坏。因为升学率的提高学校才会有更多的生源。在农村的小学,甚至根本没有体育老师,体育课虽然也有安排但这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很多学校从来都不上体育课,使得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名存实亡。虽然现在国家一直强调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明文规定学校通过上体育课来使学生的体质得到改善。到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这种现象难以从根本上得以克服。即使推出考试加分政策,但它所设计的范围仅限于中招。所涉及的也无非跑跳投这些科目,而且现在的学校在应对考试方面是很有一套的,国家要求考什么那我的课程就安排上什么,用老师的话说这叫有针对性。体育教师除了要应对考试的几个专项练习别的都不教,冲其量教一套广播体操。到了高中就更是考试至上了,学生要面对高考,学校要考虑升学率,每个教师都有任务。而高考中除了特长生,体育又不加分,这就给了学校更好的不上体育课的借口。而家长方面的盼子成才的思想,希望孩子通过好好学习改变命运,对于学校开不开体育课根本不会关心,孩子的学习才是第一位。凡此种种,不但导致了我国的体育教育出现了畸形发展,重要的是没有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这最终结果就是我国的学生总体体质下降,由于运动的缺乏,对学生的生长发育,以及各项其他功能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有统计说,日本现在青少年的身高已经超过了中国,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成每年递增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从新定位学校体育,开展学校体育新局面
要想真正开展好学校体育除了教育体制的改革,还要改变目前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学生所处的年龄、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和接受程度、而总是出现抛受式教育。所以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的过程中会感到接受困难,容易导致对体育课的厌倦。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观念,改只“管教不管学,不管学”的教法致力于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学法”等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另外学校体育的学习与文化课的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道理,这个教学过程应该从小学到大学一体化、具有系统性的开展,是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各种运动知识、和技能。另外学生的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素质发展的速度是不相同的,呈现出一个发展的最佳时期,叫做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的该素质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树立阶段统一的教学理念,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时,小学可以让学生熟悉篮球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运球、投篮以及简单的传接球等:初中阶段标准学生的投篮动作,增加学生对球性的熟悉,教授学生简单的配合、战术意识、穿插跑位等,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篮球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多种进攻手段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提高命中率,懂得团队配合,组织学生多进行校际间的比赛等。另外学校体育教学还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运动能力,增加我国的体育人口,加速我国全名健身运动的开展。使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真正走向健康化发展,从而保证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三、结论
篇9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革新
高中体育教学革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日益为全社会重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育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更应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改革古老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稳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提高对体育新课堂的认识
步入新世纪,对合格公民的要求更高,过去原有的体育教学行为己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要认真领会,并掌握《体育课程标准》中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理念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养成。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这一理念说明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达到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不可的目的。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和权威,而应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学习环境的营造者,成为学生探索体育知识的领路人,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与学生一起分享体育发现的快乐,一起欣赏体育的美,不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构建新课标体育课堂教学方式
1.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法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示范、说明、概括、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创建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2.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其创设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展现他们的独立个性,展现他们的创造能力,展现他们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3.深入进行教学研究,探索适应新的体育课程的教学规律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着手,研究改进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把学生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能够保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动态平衡。
三、张扬个性,发挥学生锻炼的主动性
体育教学过程必须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这已是一个共识。这其中,如何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研究得比较广泛深入的课题。现代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教育模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这里,培养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因而,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力得到培养,是关键之关键。现代教学论也给予体育教学一个新的概念:教学正从强调学生行为的服从性、划一性转向了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等等方面上来。因此,我们要给予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去活泼地学习、思索、创新。笔者任初二年级体育时,曾遇到这么一位学生,立定跳远时,教师布置学生自己练习,这位学生跳一次后,在着地点做了一个记号,接下去跳过这个记号,超过前次远度,划一个记号,十次为一组。他一个人练了许久,我观察到了,就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讲: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每一次都想跳过记号,每一次都争取进步,越跳就越有劲,就越跳越远了。我想,学生这样正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鼓励”、“自我创造”。学生自己探索出的练习方法,发挥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使自己得以进步,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对这位学生,我面向全班同学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让全班同学用这种方法练习立定跳远。结果,他们练得从来没有这样认真过,这正是促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途径。
四、注意课堂教学,避免无效合作现象
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手段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合作学习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应该明确,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问题;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知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力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目标、时机、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同时,教师要积极、大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五、强调学生的整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育的最根本出发点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因此,无论教师制定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立足于这个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没有这个教学目标为支撑,其他教学目标都难以实现。而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也成了高中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身心与运动结合,身心健康成了高中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重视学生通过体能的练习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但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的组织围绕在此基础上展开。特别是注重对田径这一项目的教学,发挥田径运动对学生体能训练的作用。教师可以制定分期计划,不一定要对田径教学进行一次性的课程,而是把田径教学贯穿在整个高中体育教学中,有计划的分期进行授课。如在向学生讲述田径基本技术和动作规范等前提下,可以把长跑和短跑项目分开训练,在每周的体育课前都组织学进行一定量的长跑训练,让学生的体能得到循序渐进的增强;而短跑则主要是在学生体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爆发了的训练。通过这样有层次,有计划的分层教学,可以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而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心理素质的训练也必须同时进行,唯此才能把握住“强调学生的整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的方法可以采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好胜心理,让学生在高强度体能消耗下,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增强心理承受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梯度法,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让学生从心理上获得自信,如长跑由800米到1000米,再到1500米,这样递进式的梯度教学也可以从心理上增强学生的信心。
六、做好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学生个体之间身体性差异比心理性差异(智商)更明显。采用标准评价,对天生的“差生”有失公允,对天生的“强壮”有失目标的激励作用。这一点,对目标的可操作性问题,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大的研究难度,给教学评价带来了“沉重”。也给广大教师的体育教学评价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只要提高教学评价的艺术性,“沉重”是可以逾越的。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把评定、筛选型的评价改为鼓励、帮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指明努力方向,促进学习、培养自信心、自尊心。其次评价要反映学生的实际。要进行“因人而异”和“与时俱进”的评价,适当增加技术评定、态度评定和参与行为评定。对不同学校、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进行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给予教师一些自主性,可以自定一部分评价标准的权利,同样也要给予学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增强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权利,同样也要给予学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增强体育教学评价的思想性、适应性和全面性。对“差生”要有特殊的评价方式,同时还要配合“成功体育”的思想和实践,开展“面对全体学生”的体育评价。
体育教育评价的艺术性,还体现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时更能与人合作,善于他人,遵守规则,愉快地合作学习、交流,帮助教评价同学,使学生在学习后更加亲近体育。同时还应提出一些有浓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不断提高他们对与体育有关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关注的加宽、加深他们体育素养,使他们能洞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相反,如果教师能把握这些所谓“差生”的闪光点,从思想上不歧视他们、放弃他们,从行动上鼓励他们,多指导他们,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表扬、鼓励他们。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也肯定好。
总之,中学体育课程要在改革创新中才能发展,那么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在教学中不断认真总结与反思。只有这样,中学体育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切实把握住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与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篇10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建模理论,以及相关的应用性工具共同建构的仿真性系统应用模型,并在一定的实验检验环境下,实现对已经建立的模型之综合性检验的实用技术。依照计算机设备的具体类型状况展开分析,可以将现有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划分为:模拟仿真、数字仿真,以及混合仿真三个基本的类型。伴随着当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客观发展,以及计算机设备在运算速度与运算能力方面的提升,建立在数字化技术背景下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对传统模式下的原始仿真技术模式是实现了较为完全的实质性替代,这种新式的仿真技术易于运作与修改。计算精度高且速度快,实验结果较为可靠等特征。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应用流程
第一,对问题进行描述。透过开展目标问题的描述实践,切实明确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对象、目的,以及相关的基础性要求,之后依照教学研究工作的目的和实践需求,具体确定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规模特征,以及约制条件。第二,初步建立原始化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针对某种特定的事物系统或者是数量关系对象,使用规范化的数学语言,实现对数学结构的近似化或者是概括化描述目标。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种基于模型技术的全新技术,其模型建构的准确性对仿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第三,建构仿真系统数学模型。在原有的数学模型的建制基础上,引入计算机辅助科学技术模块,对之前已经建制完成的模型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这个过程也可以简略性地描述为二次建模。第四,开展编程和调试行为。要将仿真技术系统前期建制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模型,进行具体的编程和相应的调试行为。第五,进行仿真实验。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开展之前设定的实验内容,进而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第六,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验证。通过反复开展仿真实验,对已经建制的模型进行验证以及修正,实现对仿真技术应用模型的预期建设目标。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体育学科实践领域的应用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当代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伴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深化发展,这项实践技术在理论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实现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对对象学生群体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要逐步帮助学生加强对复杂知识项目的理解能力,切实实现教学质量实践水平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在现行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目前阶段,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都是使用示范的模式来开展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但是,伴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以及教师在体育运动技战术水平掌握层面的客观差别,有时可能很难在教学训练实践中,顺利完成对体育运动技战术知识的讲授,以及训练实践目标,在一定的考量角度上,不利于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有效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逐步开展可视化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仿真技术的开发实践,可以针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仿真模拟化的运动过程技战术软件,之后指令学生在模拟化的运动环境中开展相应的教学与训练环节,有效实现学生成绩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开展运动训练指导实践中的应用。
计算机图形学本身具备着极其广阔的客观性应用范围,它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实现对某些重要的系统,或者是重要的现象的模拟与仿真实践。将系统化的数学模型转换成系统化的仿真模型,之后,再依照计算机辅助程序获取到数学模型的解,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果,并在科学的运作程序背景下,实现对已经获取到的数据对象的分析,以及验证目标,最大限度地,使用数据科学技术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实践行为,进行科学化的实践指导。
结束语
- 上一篇: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
- 下一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