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

篇1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QQ、微博、微信的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而传统媒体明显与这种传播方式不相符合,不能很快地使得信息进行流通,只有与新兴媒体的快速融合,才能加快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速度,进而使得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承与转化。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交融地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理念,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播而传播,要以更加真实地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播。各类媒体要切实负责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理念进行客观、详细、负责的解读,使得更多的人能通过媒体来了解到传统文化。其次,利用新型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优势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转化。传统的媒体,大多数借助报刊、书籍等进行文化传播,要先对其内容进行写稿、编辑、修订、印刷等过程,慢而不可听,图像也大多不可视,妨碍了信息的流通速度。而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的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过程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可以让受众即时获得第一手资料。传统媒体应积极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有效发挥媒体的即时性,更快地将信息传播出去。

二、在媒体交融中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思想在不断充斥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接受外国先进的、简易的思想文化,这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危机。但是,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绝不能失传,也不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媒体等的发展而失去本根,改变基因,只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如今,正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此趋势,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媒体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首先,要紧紧把握住媒体发展的方向,从以往的借助个人博客、个人贴吧、节目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转变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QQ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更新。其次,各种媒体应借助网络,多开展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例如,可借助传统的文化节日来开展一些文艺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再次,媒体应多推广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中秋节举办制作月饼比赛等,对比赛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全面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只有借助媒体的力量,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三、利用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

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可感可视,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鲜明而美好的形象,而传统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今,媒体的功地位日显重要,传统文化须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发展,利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借风使力,因利乘便,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传统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地域的阻碍,使得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受阻,使得传统文化难以打造出自己的专属品牌。所以,媒体应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来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媒体在传承文化的活动当中,应运用新兴的技术来宣传传统文化思想,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认可。只有使得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进而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精神消费,很乐意为文化标志买单。所以,传统文化要想永久流传,就必须不断维护自己的品牌,并对品牌进行授权,使其真正形成一种资产。例如,完全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地区的产品进行包装,对这些产品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后再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些蕴意深厚的文化产品销售出去,以此来打造出属于传统文化的品牌。文化产品如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那么它就会拥有更多的顾客,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自然也就诞生了。再如,一些广播电台,他们可以与一些网络客户进行合作,以此来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进而运用网络来开拓自己的传统文化品牌。由此,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得以销售,还可以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四、媒体应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这些观念逐渐被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所取代。就拿传统节日七夕节来说,大多年轻的人更倾向于过2月14的情人节,而将传统的7月7日情人所节忽略。还有如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以前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哪有这些节日,而如今这些外国的节日却大受中国人的喜爱,更有甚者将本国的传统节日抛之脑后。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受阻,所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融之际,要使得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媒体就应该抓住文化的发展潮流。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能使得传统文化遗失。这就要求媒体在宣扬文化时,要紧紧坚守以传统文化为中心。例如,电视台在做节目时,应邀请一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人士来参加,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后,媒体应扩大宣传范围。媒体工作者就可以将这些节目视频传到各个网站,通过此方式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对于外来文化则要以谨慎地态度去选择,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还要注重收集民意,看大多数是否乐意接受外来文化,而后媒体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是否需要宣扬此文化。虽然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但它必须要适时更新一些旧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不落伍、不被抛弃,进而才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五、媒体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传承传统文化

篇2

艺术教育在当代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有着重要意义,中华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依靠教育的背景,艺术教育更应该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艺术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将围绕艺术教育中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艺术教育;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一、艺术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一)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我国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和文学等各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文化是哲学,因为哲学是探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哲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事物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怎样在当前的社会中继续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塑造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源泉在于教育,所以,需要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从中汲取优秀的文化资源,不断加深大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激发民族创造力。

(二)建设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体系。党的十报告中提到需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高校平台进行宣传传播,逐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材中,带到课堂上来,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融合。利用高校文化传播的平台对传统文化传承,完善高校文化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由此一来,大学生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而且有助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保护培养专业人才,共同构建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

二、艺术教育传承的方式和途径

(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它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来屹立不朽的根源,因此它也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倡导的“中国梦”宣传紧紧相关联。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展示出中国梦的内涵,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强大的爱国责任感。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根基,通过宣传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可以学习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除此之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都有深远的意义。

(二)建立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根据艺术教育独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规划教学内容,把艺术教育的课程安排做到井然有序,突出重点,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平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高校教育课程建设上,可以对课程体系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更深的层次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自觉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内涵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后能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接班人。除此之外,在教学方式上,可以拓宽艺术教育的领域,可以结合我国多民族特色文化进行艺术教学,把各个地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中来,比如,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地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地方特色戏剧等等,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丰富和完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体系。

三、完善高校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质量

(一)规范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艺术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领导者,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高不高,取决于教育的师资力量够不够雄厚。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来看,搭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对教师定期实施艺术教育培训,从而促进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能够有更好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来看,建立优秀的传统文化名人课,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研究者等等,邀请名人来亲自讲解传统文化,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文化传播的质量。除此之外,可以在高校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邀请优秀的高水平的专家型教师进行讲授,把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传承传统文化相融合,对广大师生产生影响和示范带头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二)建立传统文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在教师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监督手段,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艺术教学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不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重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测评,定期开展监督工作,对优秀讲师进行奖励,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它能够体现出艺术创造者的思路和其想表达出的情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的展览馆,充分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让学生在参观和展览中受到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此外,在科技不断发达的今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宣传,将传统文化通过数字网络进行传播,吸引大众目光的同时,可以将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融入创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结语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的传承,我们需要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来服务社会。高校需要贯彻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拓宽艺术教育的渠道,在集成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更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高校的责任。

作者:刘江婷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简析[J].四川戏剧,2016

[2]王洪斌,朱效刚.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4

[3]刘磊.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J].鸭绿江月刊,2016

[4]王希.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研究[J].音乐大观,2014

篇3

【关键词】文化自信 青年群体 文化弱化 重构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4.014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信念和信心,涉及到个体、民族或国家对本身文化价值的接受、信任、肯定和推崇。培育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达到以下目标:自觉传播、继承和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历史传统,使之在认同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通过对全人类文化和文明成果的接触、比较和借鉴,为本民族文化的进步汲取力量;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反思,重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体系,重新成就文化建设的新高度。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与弱化表现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作为民族的DNA,文化深入民族的骨髓,深刻记录着她的过去和现在,推动着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自信便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涉及意识层面与行为层面。首先,在意识层面上,文化自信以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为第一要素,指的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界定非本土传统文化的心理过程。对青年群体来说,唯有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才会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第二个要素便是多元文化意识,指的是人们对待文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通过包容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正面评价其价值,完成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第三要素是文化忧患意识,指的是人们一方面要意识到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本土文化安全,将其视作国家安全的保障;其次,在行为层面上,文化自信的第一要素为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体验。人们只有主动参与到跨文化交流行为中,才能切身感受到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别。第二个元素是文化传承。在文化自信的推动下,人们会产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而借助对文化传承行为的参与,优惠积累和强化文化自信。第三个要素是文化创新。人们在批判与继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要对其加以优化、调整和创新,并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表现。第一,盲目跟从和复制外来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要素的跨国传播也越来越迅速,这为我国文化在全世界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扩大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文化体系的渗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一些青年在对比之后,认为中国的物质富足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中国的文化思维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差距,继而难以对中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文化自信显得底气不足。第二,对本土文化缺乏认知。对当代青年来说,由于接受教育的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缺位。相关调查表明,很多青年在被问及成语典故、历史事件和古典文学以及传统礼仪和传统艺术时,显得十分无知,他们将这一结果归于“不感兴趣”“不了解”和“没有用处”。这样不但无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会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追求和坚守。当代青年担负着创造历史和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时代重任,需要时刻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果,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反思

当代青年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一群体对中国文化是否形成自信,不但涉及到他们对中国道路等关键问题的认同和坚守,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繁荣。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弱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需要对此加以深刻反思,以期发现对其进行重构的思路和方法。

文化自觉的缺位。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当代青年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们性格开朗、充满热情和自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但同时青年群体的心理素质并不成熟,在抗压能力方面尚显不足,对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理解与坚守,集体观念较为淡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更愿意接触西方文化,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和风俗、生活等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甚至习惯了西方国家的语法体系与思维方式。不得不说,这种文化自觉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年群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降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自信力和自信心。

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中,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不诚信”和伦理道德“软约束”现象,让部分青年的信念出现了动摇,甚至出现了异化的趋势,而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却相对缺乏。这是因为,随着西方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渗透,一些青年主动融入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自由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未来发展也没有信心。

家庭氛围的熏染。在文化自信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氛围的熏染无疑是“距离最近”的。在青年群体面对文化自信这一问题时,他们父母应该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以免发生代际之间的文化失传和传递断层。但是,一些父母并未对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给予支持和鼓励,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业方面,而这显然不利于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重构

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对青年学生所处的大学校园还是对其他青年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应在教育、培养文化自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培养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所具有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我们自身的文化根基,在不断创造先进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最终成为担当文化强国使命的人才。

借助文化实践重塑文化信心。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感受文化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点,通常有两个途径:第一,间接途径。该途径虽然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但是存在不足与限制;第二,直接途径。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可以组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通过必要的形式保护与宣传传统文化,使青年能够参与其中。

借助新媒体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整合。在新媒体时代,构建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在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也为文化自信的提炼和整合提供了契机。为此,应借助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向青年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和屏蔽不良信息与恶俗文化。

篇4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是理论界探讨和研究的重点话题,传统文化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子概念组合而成指植根于中华大地,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引起各种文化思潮、价值取向相互交流、碰撞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载体、内容、价值取向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重道德与讲修养统一的特点,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公义胜私欲”的传统道德要求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和谐大同思想等各类丰富珍贵的文化教育资源,为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以及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人格理念的提升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文化的这些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价值取向上的契合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条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丰厚教育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重要环节就在于能否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挖其蕴含的教育资源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时效性与科学性,进一步实现载体的优化创新。因而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手段之间积极探索新路径,把优秀传统文化“嫁接”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接地气,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实现科学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我们在积极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同一切外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吸收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崭新路径。

二、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手机短信、微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诸如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等各类现象的出现不禁令人堪忧。同志曾经指出: “ 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树立网络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意识、树立创新的意识,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紧随时展进步的步伐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探索新路径总结新经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加强对传统文化典藏的学习,全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该认真厘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真正把握传统文化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为新的时代条件下载体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传统文化凭借自身的魅力教导人影响人凝聚人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濡化”的功能。所谓的“文化濡化”就是指通过传播的手段使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相互接触, 其中的一种文化元素吸收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使这种文化元素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 最终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传统中国文化“儒”“道”“佛”三家并存,秦汉以后出现的全国大一统局面促进了民族国家间的沟通交流,经过“和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长为多元统一的世界文化,因而传统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性质, 而这一性质正好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要求,把普遍性与特阿殊性相结合,既坚持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以为根本指导思想,又实践了不断以科学创新的精神吸收借鉴西方各类先进科技文化。

篇5

1、将傩文化融入到当地旅游开发中的现实意义

1.1傩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象征性

傩文化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内涵精神,在我国江西萍乡等部分地区广泛流传,将傩文化融入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在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使得当地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象征性,就像其他地区的“红色旅游”标识一样,能够使人民对当地的旅游项目更感兴趣,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傩文化在我国甚至全世界的影响范围。

1.2傩文化融入到旅游资源中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游客在傩文化流传地区进行旅游,观看当地的傩戏,傩仪的表演,同时游览当地的傩庙,可以说是对傩文化发展的无形推动。同时将傩文化融入到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游客通过购买傩文化纪念品,在后期与朋友的观赏谈论过程中,可使得傩文化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传播。同时游客在多年后通过旅游纪念品,还可以引发对当时旅游傩文化景点的回忆及对傩文化的思考,进而促进傩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傩文化的发展不断的延伸下去。

1.3傩文化融入旅游资源中还具有艺术再现性

傩文化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傩仪,傩戏活动,傩面具等在时间的历程中被逐渐被人们忽视,变得不再“流行”,从而导致很多傩仪,傩戏的失传。将傩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中,必然会设计到傩戏的演出及傩仪的历史再现,从而使人们能够了解到更丰富的傩文化内涵,这些活动都使得我国的傩文化具有了艺术的再现性,并促进着傩文化的发展。

2、将傩戏文化资源在旅游中进行开发的具体措施

2.1对傩戏文化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

由于傩戏具有很强烈的地域属性,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地域的特色及场地的要求,傩戏的演出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农村地区,所以在设计演出场地时,一定要遵循历史再现的情感要求在景区内建造一个农村场景来作为傩戏演出的场地,并根据傩戏舞台剧的效果,利用光,电,音响及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将傩戏演出的故事充分展现出来,让游客真实感受到傩戏的精彩之处。

2.2增加游客的互动体验

傩戏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游客在观赏了傩戏演出之后,一般情况下会意犹未尽,沉浸在傩戏的故事中无法自拔,这时我们可在景区周边设立傩戏文化体验中心,在其中提供傩戏服装,傩戏道具等基础设施,通过专业文化艺术人员的指导,让游客自己亲自参与到傩戏的模仿演出之中,从而感受到傩戏的精彩之处,在娱乐参与中体会到傩戏的魅力,并了解到傩文化的内涵。

2.3加大对傩戏的宣传力度

在宣传传播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制作傩戏演出光盘及在景区建立大屏幕,不定时的播放傩戏精彩片段,吸引游客的目光,激发游客的兴趣。同时在景区门票及旅游手册上印刷傩戏相关内容,再加上导游的精彩讲解,使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到我国傩戏的魅力所在。

2.4对傩戏的衍生物品进行展销

将傩戏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的旅游开发中,就一定要将其可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充分的开发。傩戏由于其独特性,在服装,道具等方面都十分具有设计感和包装性,将其开发成旅游产品进行展销是必然的途径。可在景区内这里傩戏展销品专卖店,丰富当地的旅游市场,促进当地的文化精神与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3、将傩面具融入到旅游开发中的具体措施

传统文化旅游纪念品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吸引大众喜爱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盲目提高传统文化旅游纪念品的门槛后,传统文化的魅力只展现给特定人群,导致大众不能主动了解传统文化,这无疑会自断传统文化的未来。大众既不会来江西亲身体验赣傩面具文化,也不会主动深入了解赣傩面具文化。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也就使得赣傩面具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3.1注意傩面具的受众群体进行开发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大众化,尤其是近几年来,旅游的人群中,呈现老年人与青少年数量逐渐增多的趋势,导致我们在进行纪念品的开发时,一定要转化思路,其开发的产品一定要更注意这两类人的购买习惯,傩面具作为傩文化旅游纪念品中重点开发的产品,在进行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将这一情况重视起来。就目前来看,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轻人及老年退休人员的衣食住行已经完全不成问题,在进行旅游时,他们更看重的是文化生活的享受,在于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所以在对傩面具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要注重人群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3.2创新傩面具的设计样式及文化内涵

从文化内涵和造型样式来看,人们可以运用原来面具所创作的方式新增一些不同的面具种类,可以进行二次创作,对原有内容进行增添或删减,也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对不同文化进行结合创造。另外,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动漫、漫画的人物表现手法,或改变造型风格,借鉴西方不同的画派风格,如印象派、结构派、野兽派等,或运用极简设计、苹果风、蒸汽波、赛博朋克等设计手法,丰富赣傩面具旅游纪念品的造型,这一创作十分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而原有传统的设计风格也不可完全摒弃,老一辈退休工作者,对历史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他们在进行傩面具的欣赏时,更希望能够忠于历史,还原傩面具历史中原有的风格。总之,傩面具的设计风格是多变的,设计者不应该故步自封,坚守原来的风格固然可贵,但是这样也可能会造成年轻观众群体的审美疲劳和厌倦感。所以,设计者应该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主动尝试不同的设计风格,试验并创造属于赣傩面具的独特风格,以增强赣傩面具旅游纪念品的选择性,积极与市场融合,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

4、将傩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中的保障措施

4.1加强政府的领导能力

我国傩文化是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一定要起到带头领导的作用,各级相关部门要成立文化旅游融合领导小组,相互沟通,共同制定旅游开发方案,保证此项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畅通性,避免由于部分部门的不理解,不配合而导致旅游开发工作的停滞。确保此项旅游开发项目能够真正发挥其真实的作用,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及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

4.2出台各项政策,扶持文化旅游的发展

傩文化中傩戏,傩面具有独特的传承性,在时间的长河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由于遇到种种问题而导致艺术失传,所以政府部门一定要出台各项政策,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资金支持,扶持其继续进行艺术的传承,安排店铺展销其创作的傩文化产品,并将傩戏引入校园,促进对傩戏的研究与传承。从而不断的的保护我国傩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4.3提高资金保障,发展傩文化

政府设立傩文化产业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傩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驻旅游景区的项目,将傩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奖励和补贴制度设立起来。比如说企业生产傩文化用品可进行减免税收的政策,个人开设傩文化用品商店补贴部分房租等形式。同时,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各傩文化专项保护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一系列专项资金,发挥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4.4加强对傩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

将傩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一项巨大的旅游工程,政府部门一定要将其纳入到当地特色旅游线路的开发项目当中,对其进行重点的包装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在政府服务网站中,制作专题广告宣传片进行循环播放,各个地级市城市公共广告平台中进行循环播放,扩大傩文化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省内文化名人,文化协会的名人效应,设立旅游大使,进行文化旅游宣传工作,从而为傩文化旅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6

【关键词】精神文化;阵地文化宣传;多功能文化阵地;物质文化需求

一、引言

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文明社会新风的重要载体,贴近群众的阵地文化宣传能够对地区发展群众文化和风土人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阵地是宣传公共文化的基本要素,因此建设发展健全的服务平台是进行文化阵地宣传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个乡镇、社区、企业都积极打造多功能文化阵地,建立了信息资源阅览室,特色文化展示厅,图书馆,以及电子阅览室等,还定期号召大家参加特色娱乐休闲活动,使群众的精神家园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充分发展综合性文化站也有利于阵地文化宣传,文化广场、老年大学、群众性艺术团成为文化站的主要阵地,其活动主要包括广场舞、健身操、民间器乐等,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发展为规模性的民俗文化聚集地,这些都是宣传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现代文明的有效方法。下面,本文就建设贴近群众、满足群众需求的阵地文化宣传基本策略和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二、建设贴近群众的阵地文化宣传基本策略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的需求成了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建设贴近群众的阵地文化宣传基本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 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建立多功能文化阵地

文化阵地是群众进行文化交流和参加活动的基础设施,只有完善文化阵地,建立多功能的服务平台,才能使阵地文化宣传有坚强的基础和后盾。漾濞彝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文化方面的资金投入相比宾川、祥云等大县有明显的不足。但为了满足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依然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建立了建筑面积达300多平米的多功能体育场、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文娱活动室等多个区域的活动室,大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建立了多功能体育场包括400米标准化塑胶跑道、足球场、羽毛球区和篮球区,阅览室和电子图书馆中的书目达1000多册。多功能文化阵地成了漾濞县进行各种活动的主战场,如每年的春节、重阳节、国庆节、体育竞赛等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及节假日文艺晚会等,每逢节假日还定期送上电影或文艺节目。总而言之,多功能文化阵地的建立为当地群众茶余饭后的休闲提供了更多的乐趣和精神享受,广大群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参与文化活动,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二)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开展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由于政府重视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强化活动经费保证,从2011年开始,国家每年下拨的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使文化馆站业务经费得到了充实。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唱自己喜欢的歌,演自己喜欢的戏。

(三)完善文化长廊,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盛宴

加强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真正实现“文化大繁荣”的建设目标。近年来,各地区对于阵地文化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它们分别以不同形式宣传着阵地文化,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着精神文化的盛宴。

三、加强阵地文化宣传的有效途径

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还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阵地文化宣传就体现了传播手段丰富、传播渠道宽、贴近群众等特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责任

文化阵地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杨和发展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要阵地之一,通过阵地宣传,让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播健康有益的文化信息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宣传阵地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做好阵地文化宣传工作。同时要加强阵地文化宣传的领导工作,完善阵地文化宣传责任,把阵地文化宣传工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考核,以此加强阵地文化宣传工作。

(二)积极多方筹积资金,促进阵地文化宣传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县情、经济欠发达,保证人员工资都困难的情况下,应向上级积极主动的筹积用于开展阵地文化宣传工作,确保县九个乡镇的阵地文化宣传资金,待条件好了,还可积极协助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各社区积极开展阵地文化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各社区阵地文化宣传工作的沟通与联系,扩大阵地文化宣传面,提高阵地文化宣传工作。

阵地文化宣传通常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每当走进居委会办公楼,以名言警句、人文景观、中国梦为内容的楼道文化使人耳目一新,各大公园、自然景观游览区、生态园林观光区都引导文明之旅、绿色出行,高速路口的提示牌、LED电子显示屏都提醒司机乘客安全第一,大力宣传文明新风和公民道德规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建立贴近群众的阵地文化宣传,不仅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从侧面推动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和文化副业的发展,将服务大众与教育大众紧密结合,更好的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为促进漾濞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构建和谐平安漾濞做出积极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戈铁胜,赖晓葭,庞菲.论独立学院新建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考试周刊》.2010年9期

篇7

【关键词】地方课程教材;当地传统文化教育;民俗文化;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而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抛弃,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国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保护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利用好地方课程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能够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所谓的传统文化就是指当地在长期的文敏演化中所形成的的反应当地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它是一个地方文化思想、民俗习惯的集中体现,反应出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尤其是对于山东这一文化大省来说更是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地方文化特色。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地方课程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的教学中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去,努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当地传统文化教学分析

1.1与孔子文化相结合

山东省是孔子的故乡,所以省内的各市县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教学。比如在小学的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三字经》时可以以孔子的思想为中心,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尊老爱幼,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少年。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文化传统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的讲解时需要更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掌握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比如在学习《论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这些简短的语句折射出深刻道理,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应学习时需要从文化本身入手,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态度,要求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弘扬和发展当地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繁荣。教师还可以更具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鼓励学生做文化传播的小使者,向外国人或者自己的父母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种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更能够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进步,系统的形成文化产业链条。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孔子文化的讲解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当时文化思想发展的背景以及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系统的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学习中能够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促进当地文化思想的创新。在学习时还能够与历史、人生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自身文化道德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2与孝文化相结合

对于山东生来说,孝文化历史悠久,这里的人们世代注重孝道,尊老爱幼,所以在进行当地文化教育时,教师需要与孝文化相结合。比如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时可以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积极树立他们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们逐步形成了孝文化这一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在进行孝文化知识的讲解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意识。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帮助老人等活动。来提高他们对孝文化的认识。比如说帮助自己的爷爷奶奶洗衣服,通过这种具体形式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老人的不易。逐渐学会去帮助和尊重老人。所以在这样的理念下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老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尊老爱幼的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尊老爱幼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小的尤为重要,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越来越容易受到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时应该从小就树立学生的道德文化观念,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除此之外,教师要把家庭中的小爱幻化为社会中的大爱,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家里面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在外面也要尊重老人,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在进行学习时教师要树立学生的尊老爱幼意识,提高他们对孝文化的认识。认识到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历史中尊老爱幼的典范故事以及典范人物。但是教师在讲解孝文化时还应该结合时展的要求,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明辨孝文化中的精髓,提出孝文化中的糟粕,从而来大力弘扬和发展当地的传统孝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孝文化的学习需要具体化,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了解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传统孝文化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帮助老人,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整理被褥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彩的家乡先进的尊老爱幼模范人物,积极向他们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当地传统文化,为今后家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3与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相结合

青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我国的地理位置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与当地的爱国主义文化传统相结合。在以后,青岛人民就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保卫国家。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当地人民就与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抵抗,积极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所以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可以搜集相关的资料,展现当地人民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如教师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历史时可以重点突出德国强占胶州湾,对当地人民进行殖民统治,在殖民统治时给当地社会带来的严重灾难,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们认识到国家的富强与自己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以及当地人民积极反抗的爱国行为,在日本侵华时青岛人民的抗争等。在这些历史性的事件中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图片和影视资料,再现当时青岛人民的无畏精神。有条件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树立爱国主义精神。青岛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大门之一,更需要学生增强自身民族热情,提高他们的素养,展现国人的自信心。

作为中国人,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历史讲解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认识,在进行对外交流时也能够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力量以及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所以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想国家强大,就必须要学习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努力建设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祖国,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进步。所以在教育中与当地的传统爱国主义文化相结合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是需要。

2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中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以及道德水平。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当地历史人文的精髓,折射出当地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所以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更能够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提高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了解,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为自己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最终实现国家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孙燕飞.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篇8

一、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乡村旅游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

如今,我国旅游业鹏兴勃发,已进入全民旅游时代。可是,乡村的旅游业较之城市旅游,其发展明显不够顺畅,而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恰能为其注入活力。现代化的旅游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求,对旅游的品味也要求日益提高,高质量的旅游能够有效吸引游客,在旅游市场保持较高的竞争力。目前,乡村旅游的短板主要表现为缺乏文化的参与。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可以增加乡村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迅速打造出乡村文化旅游的品牌。无数实践均表明,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如今,各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而乡村旅游业也日益显现出其生命力。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逃离城市的喧嚣,渴望回归乡村那种宁静的生活,人们的这种心理诉求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再加上,近几年来,人们节假日时间明显增多,这就更促进了人们出游的次数。我国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其中许多自然景观经过长期的发展,具有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因素。例如,一些古村古镇、墓葬寺庙等,便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有一些自然文化景观已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而我国乡村地区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深厚的农耕文化,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乡村各具特色的风土民情以及诸多历史遗迹,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创造了优势条件。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则使得旅游业的质量与品位得以提升,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儿,有力促进农民收益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乡村的景点开发以及旅游设施的建设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城市旅游业的进步,虽然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乡村旅游构成竞争。乡村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大量优秀的乡村文化还面临传承困难的危机。城市化的发展,将大量具有浓重乡土气息的乡村商品变得日益商业化,使得乡村产品失去了自身的文化魅力。乡村的文化景观,以其自身淳朴的民风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可是,游客在观赏时,往往不注重对文化景观的保护,使得乡村的文化景观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当今时代,乡村文化极易被破坏,但是也不能因为怕遭受破坏而将其封闭起来,唯有开发性保护才能显现出其价值,才能凑集起保护、传承的资金。

(二)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对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文化所包含的范围极广,而对于乡村来说,文化则主要是指古代留下的一些文化遗存以及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风情民俗。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缺乏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而要想使得乡村旅游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将乡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乡村文化深深植根于乡村,所以,要通过对其进行挖掘,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而乡村的历史文化气息又比较浓厚,借助优秀的历史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则会使得乡村旅游业的前进道路较为顺畅。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前进动力,乡村的传统文化村落较多,而将其纳入旅游景点,必将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进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此外,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让游客了解乡村的发展历史、体验乡村生活,以此来让游客亲身感受乡村文化,彰显乡村文化的魅力。乡村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浓厚的乡村文化,大力传承和弘扬乡村的民俗文化,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从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乡村文化以其自身的魅力引领者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是乡村旅游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二、以文化与旅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人已不仅仅满足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逐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虽然目前的旅游业已能满足一些人对旅游质量的要求,但存在于乡间的传统文化则更能够更有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增强其吸引力。我国的乡村文化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如若能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无疑会给乡村旅游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一新型的旅游模式在乡村的大规模开展过程中,尚且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前进步伐。

(一)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

乡村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目前对其宣传力度欠缺,使得乡村文化难以融入旅游业之中。乡村文化缺乏传播渠道,使得更多人难以对其进行了解。例如,乡村旅游中一些文化旅游景点,人们不注重对其进行宣传,则使得游客对此不了解,也无法激起游客的兴趣,进而导致文化景观未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还有一些乡村的独特工艺品,他们只在当地进行流通,导致这些特有的工艺品缺乏市场。此外,对乡村的民俗文化活动宣传力度不足,使得游客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当地的习俗,也就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是个宏大工程,必须借助政府才能有效推动。但目前,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乡村文化在融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受阻。乡村的政府机构本身就不健全,很难对乡村旅游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由此导致其文化在融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变得十分盲目。此外,政府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传承乡村文化的制度,使得乡村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容易遭到破坏。由此,不仅会导致乡村旅游的品位降低,还使其经济效益较为低下。

(三)乡村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结合度较低

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心灵得到放松,而存在于乡村的文化则更具魅力。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种多样,但是乡村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结合度较低,此现状阻碍着将文化纳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的发展观念较为落后,他们仍然停留在靠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却不知道利用当地的优秀文化来激发游客的兴趣,没有将乡村的文化赋予观光景点。此外,他们也不注重将当地的产品赋予当地文化内涵。例如,对于乡村的旅游纪念品来说,各个地区与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可是在发展过程中,却不懂得将乡村的风情民俗赋予其中,因此,使得旅游纪念品少了文化魅力,乡村旅游缺少了足够的吸引力。

(四)忽略了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乡村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文化的重视,旅游部门也开始注重将文化纳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传统文化自身魅力突出,在旅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可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只注重大规模开发乡村文化,不注重对其进行保护,这就使得乡村文化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流行文化开始兴起,而乡村人们不懂得对其进行保护,使得存在于乡间的风情民俗受到巨大的冲击。乡村旅游业的兴起,虽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观赏,但是,乡村旅游景点的地域空间有限,而工作人员却不懂得限制人流量,造成了景点较为拥挤,这就使得乡村的自然文化景观极易被破坏。还有,某些游客的素质较低,对于乡村的文化景观不但不予以保护,还故意毁坏。

(五)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才缺乏

当前,我国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才较为缺乏。乡村的农民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概念缺乏了解,所以,大多数农民对将文化纳入乡村旅游业缺乏支持。例如,他们只看到在旅游景点上投入资金,可以得到回报,而不注重对一些潜在的因素予以支持,也就是说,他们往往对乡村的文化不重视,使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再者,由于文化与旅游结合在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中尚且处于较低层次,旅游部门对人才仍未采取培训,造成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才较少。人才是乡村旅游文化得以发展的保障,从事乡村旅游的人才短缺使得乡村文化难以进行传播,给其融入乡村旅游造成重大障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以文化与旅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我国乡村文化多姿多彩,而将其融入旅游业可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使乡村旅游业提档升品,最大程度地激发游客的兴趣,有力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可彰显乡村文化的价值,拓宽乡村文化的流通渠道,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弘扬。可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政府的指导作用不强、文化与产品的结合程度低以及对文化的保护不足等问题,从而严重妨碍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当前急需采取措施来促进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

(一)大力宣传乡村传统文化

文化在融入乡村旅游受阻,原因虽然很多,但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乡村文化的宣传不足,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宣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文化。例如,乡村的一些古村、古镇以及乡村的优秀民风民俗,若是没有被发现,恐怕早已消失,更不要说对其进行宣传了。我国的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如原生态文化景观、红色旅游胜地、历史文化遗迹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优秀文化,必须要对其进行大力宣传,才能为更多人所熟知。对于乡村的原生态文化景观以及红色旅游胜地,旅游部门应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介对其进行宣传。同时要大规模拓展旅游文化产品的流通渠道,使其顺利销售。还有,旅游地应定期举办一些文艺演出活动,使得游客亲身体验乡村文化的魅力。

(二)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力度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个复杂的宏大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管理。政府若不对乡村旅游进行支持,凑资、征地、修路、移民等难题根本无法解决,若不对文化市场进行合理规范,必然会导致文化市场的混乱。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文化的支持,积极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引导乡村文化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即政府要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对那些制造假冒伪劣文化旅游产品的人,给予严厉制裁。再次,乡村文化贯穿于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游客在旅游中所进行的吃、住、游、玩儿等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以此保证旅游的高品质。

(三)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乡村文化与旅游结合价值,显而易见,可是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使得乡村文化面临传承困难的危局。对于乡村文化的破坏现象,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引导,让旅游经营者在对乡村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避免某些人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而以牺牲文化为前提。保护乡村文化,最有效的办法是要制定规则,对故意破坏文化者,给予处罚,以此减少破坏文化的现象出现。再者,要尽力保护乡村文化本来的面目和自己的特色,不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失去自己本身的特色、魅力。其实保护乡村文化并不意味着要将文化封闭起来,而是要与时俱进,在开发中进行保护。若是盲目地将其封闭,不但不会使得文化得到保护,反而会导致传统文化的永久性消失。

(四)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产品

当今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而对乡村旅游业来说,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可是离开传播载体,文化传播又将从何谈起。

保护、弘扬乡村文化必须要借助传播载体,借此将乡村产品赋予文化内涵,以此来打造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使其形成本地区的一大特色,进而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实现以文化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除此之外,对存在于乡间的民俗文化,要深入进行挖掘,而后将民俗文化与当地的传统工艺品进行融合,使得游客在观赏工艺品的时候,能够体验到工艺品背后的传统文化。此方法不仅仅可以使得游客感受到乡村的风情民俗,更能够使得乡村的特色文化得到完美展现。

篇9

关键词:传统美德;青少年;德育;思想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在我们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思想道德危机。因此,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青少年的美德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一种传统,它积淀在人们的生活中和意识里,成为中华民族群体的行为表现形式,它至今仍影响和制约着每一个中国人,包括青少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美德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存在着继承性的一面的同时,又在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着失落性的一面。并且从青少年整体情况来看,还呈现出某种弱化的趋势。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中华传统美德认知较少,传统情趣淡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其外在表现形式来说,有历史文献、民俗书画、民间谚语等。我们中小学教材中,都有体现传统美德最基本的文字载体。但现在的青少年很少有兴趣主动接触它们,对传统美德的认知水平较低。

从情趣上说,不少青少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美德持疏远、冷淡的态度,认为那都是一些历史陈迹,与现实生活距离太远,不合时宜。对中国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不感兴趣。相反,他们对异域文化、外国文化则津津乐道。他们对中外两种文化的态度和情趣迥然不同,这种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孝敬长辈行为缺失。

传统美德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孝奉双亲,尊敬长辈。但是不少青少年在认识与行为上是明显脱节的,孝敬长辈行为缺失。很少体谅父母的辛劳而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社会上缺乏敬老公德的行为(如乘车不让坐,甚至与老人争抢坐位)则已司空见惯。

(三)节俭美德淡忘。

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今天的中小青少年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出现滑坡现象。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钱的情况下,很少青少年想到存入银行、为亲人或他人献爱心等。不少青少年更倾向于购买个性化的消费品,甚至彼此炫耀、相互攀比,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怕遭别人的笑话与白眼。甚至有不少青少年不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校园里则经常可以见到青少年丢弃食物等浪费行为。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的传统美德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都缺少指导,措施不力。当前的德育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也确实存在脱离青少年实际的倾向,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常常远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大多空洞说教,很少切实指导。教育内容、要求和措施往往与青少年的日常行为相脱节。

(二)社会文化氛围崇洋媚俗风气弥漫。当前有不少文化传媒有意无意地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外来文化,甚至一些庸俗内容也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导致广大青少年对中国文化和道德的迷盲。上述种种文化现象的泛滥,显然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分有害。

(三)社会和家庭缺少健康有益、情趣高雅的文化活动。在家庭,家长宠爱、娇惯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孩子忘却了勤奋节俭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无意之中拉开了与传统美德的距离。周围的社会环境在宣传传统美德的时候更趋于形式化,过于空洞,缺乏实质内涵,不能有效触动孩子的美好情感。

三、对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一些建议

传统美德能有效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面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传统美德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尤其是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青少年传统美德的认知水平。

进行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和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提高青少年传统美德的认知问题要以解决青少年的实际认识问题为首要目的,努力做到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加强针对性。通过努力,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重视道德熏陶,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

提高道德认知的目的,在于催化美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生。因此,培养青少年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如同情心、义务感、羞耻感等,是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要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宣传本身就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做到人情入理,声情并茂,使他们易于接受,这样更容易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共鸣。

(三)组织道德实践,磨炼道德意志。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学会怎样做人。塑造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除了对他们进行合适的道德教育,培育他们的道德情感,还必须创造适当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身体力行,这就是道德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道德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青少年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各种活动中学会关心,懂得同情。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和磨炼,增进对道德认知的情感体验,培育道德自制力,才能抵御外界的诱惑。

(四)推崇以德为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

传统的重德思想表现在道德修养上十分重视“自省”、“自律”,社会的用人之道,也是以道德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历史进程。因此,不仅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时代要求,也对人的德性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道德领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反对重能轻德的思想,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成才先成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能担负跨世纪伟业建设重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而对青少年进行中华的传统美德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传承的美德及有关美德教育的丰富资料是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用这些宝贵财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青少年一代在拥有智慧的头脑时也拥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进而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使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和光大。

参考文献:

[1]、钱西勇,中青少年道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河南教育,1997年06期

[2]、王信泉,论对青年的传统美德教育,东南学术,1998年01期

[3]、周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 2004/4/8

篇10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15-02

传统孝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极大改变,孝道观念淡漠,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当今农村“孝文化危机”的情况下,传统孝文化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有着积极的功效。

一、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

对于“孝”这一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大体上存在着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孝是父系氏族时代的产物。二种认为,孝起源于殷代。三种认为孝正式形成于周初,这一观点被大多数的学者肯定。三种观点虽不统一,但孝大兴于西周,并且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却是毋庸置疑的。孝在西周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以维系宗法制。为适应历史形势,西周实行地域分封制,各诸侯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趋于分散。为维护统治,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宗法制,在血缘的基础上,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加强团结,使周天子以及奴隶主贵族的家庭财产不致分散,地位不致下降。孝的内容也由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便意味着“小宗”孝于“大宗”,诸侯孝于宗室。这样,“孝”便走出了家庭伦理的范围,使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成为“小宗”对“大宗”的义务,父子关系便扩大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以“孝”为中介形成了家族与国家、伦理与政治的统一,即“家国同构”。

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西周分封制受到破坏,以嫡长子继承为基础的宗法制受到严重的冲击,“孝道”也被动摇,即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以儒家为主要代表,思想家们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在西周孝亲的基础上将孝和仁、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是养亲,更为重要的是敬亲与爱亲。如何敬亲爱亲,孟子说:“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孝文化经儒家改后,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孝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至汉朝,统治者提倡“孝治天下”,以孝作为制国安邦的主要手段,孝被纲常化、神秘化,使孝不仅具有人伦特色,也具有政治特色。经过宋明理学家的进一步宣传与改造,孝道向极端化、绝对化发展,最后成为封建统治者统治、欺骗、愚弄民众的工具,从而使孝道成为精华与糟粕杂糅的复合体。

纵观孝文化历史流转发展,不难看出,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浓烈的孝亲情怀,这种发自血缘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宣扬,使“孝”从家庭伦理范围推演出来,逐渐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传统孝文化在“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中成为文化的根基。

二、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传统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内涵深厚丰富,但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个主要内涵,即《孝经・开宗明义》所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事亲”基本要求为养亲、敬亲。所谓养亲即是赡养父母,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还高,因此赡养父母乃是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责任。如何养亲,传统孝文化中多有论述,如《吕氏春秋》中的五养:“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除养亲之外,“事亲”还要求敬亲。所谓敬亲,即子女发自内心尊敬父母。赡养父母是孝的首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比养更为重要的是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何敬亲,关键为“无违”。所谓“无违”即顺,要求子女对父母顺从,有三层含义:首先是顺礼,即子女严格奉行礼节侍奉父母;其次要顺志,即子女要把父母的志愿作为自己的志愿,帮父母完成心中所想;三是谏亲,当父母犯错时,子女应向父母谏言,父母如不采纳,子女仍然要顺从父母。

“事君”即为忠君。由于我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国”是“家”的推衍,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孝亲与忠君是相通的,忠君是孝亲的泛化,故“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君具体要求:其一,臣对君应绝对忠诚,做到“事君不贰”,对君不欺、不叛,没有二心;其二,臣事君要尽心竭力,奉献自己的一切,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其三,事君不应出于私心,应持利君、利国、利社稷的公心。

所谓“立身”即是承志立身,光宗耀祖。如何承志立身,光宗耀祖?首先要承志,《中庸》指出:“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尽孝不仅在父母生前侍奉顺从,若父母去世,子女应当继承他们的遗志,去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功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继承父母遗志,替父亲达成未竟的心愿,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不容忽视之“孝”。其次要光耀门楣,曾子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曾子所说的“不辱”即是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也就是“荣亲”。子女如果能在社会上扬名并且成就一番事业,从而备受尊敬,这样可以使父母乃至整个家族都感到荣耀,继而使父母和家族的名声得到彰显,这不仅是子女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对孝的最高要求,即“立身行道,扬名传后世,孝之终也。”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对子孙后代德行的培养,从而使他们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这是父辈对子女最高期许,也是子女所努力达到的孝的最高目标。

三、传统孝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即为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把中国农业文明史与中国的文明史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因此,农村社会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与发展载体。而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缘、地缘、业缘”为基础构筑的社会关系,因此,亲情、乡情、友情是中国人不可缺乏的心理依托。因此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中,传统的孝文化起着特殊的纽带作用。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农村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孝文化作为农村文化的根基,其发展遇到前所未有挑战。

(一)现阶段农村孝文化的现状

1.孝观念淡化。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从过去的小农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使得家庭结构由传统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日趋增强,过去农村家庭以父子关系为中心逐渐向夫妻关系偏移,因此,农村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观念已不适合当今农村社会的发展,例如传宗接代,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等观念与现代农村人产生分歧。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涌出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使得一部分农村青年的伦理道德意识不强,传统孝道推崇的尊老养老观念在当代农村青年中日渐淡化。因此,在婚后小家庭经济独立发展情况下,使年青一代在情感上与父母日渐疏远,而更多关注他们自己和下一代。

2.孝文化教育缺失。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孝的历史价值缺乏公正客观的认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将孝文化排除在外,甚至很长时间将孝作为批判、抨击的对象,因此,在现代教育的范围内,忽视了对孝文化的教育培养。同时,现代农村家庭也忽视孝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希望,农村父母概莫能外,因此,现代农村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父辈所经历的动荡与不安,让今天的农村父母对子女无比地关爱,无私地奉献一切。久而久之,养成子女自私的性格,对父母要求变为:父母能给予我们一切,也必须给予我们想要的一切。子辈人只懂索取,不懂付出,更没有感恩之情。

3.孝文化实践弱化。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农村空巢家庭大量出现,父母自己单独生活,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相反,不少老年父母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子女照料孙辈。同时,农村孝亲也缺乏精神上的孝敬慰藉。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父辈与子辈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部分子女除提供物质供养外,对父母缺乏基本的体贴关爱。甚至,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认为年老的父母是自己致富路上的绊脚石,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无着落。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刻不容缓。

(二)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

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是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从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考察可知,孝文化在对农村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维系与稳定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维系着农村社会亲情和乡情的伦理秩序,从而也维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孝的这种功能与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家庭和谐离不开传统孝文化。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我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广大的农村提供高标准的物质生产与生活保障,因此,农村养老仍然依靠家庭。家庭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追求目标,发挥传统孝文化中“善事父母”合理内核,有利于调整农村代际伦理,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实践途径来论,可以社区文基础单位,以丰富的形式宣传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彰显传统孝文化的伦理价值与意义,积极倡导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其次,传统孝文化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不仅能掌握一定劳动经验、生产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市场竞争能力,具有接收信息以及反馈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这种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的高素质人才。传统孝文化通过“孝”社会伦理及政治伦理功能,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赡养推广出去,形成“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意识,从而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即传统孝文化所说的“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之心,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现念,对培养新型农民、塑造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若想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社会功能,还需要通过现念对传统孝文化加以新诠释与改造,赋予传统孝文化以现代意义,从而避免传统孝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观念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徐元浩.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5]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刘毓庆,李蹊.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