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聪慧的头脑,同样需要强健的体魄。身体素质是一切素质的根基,而高校体育作为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最重要环节,将对学生今后从事终身体育锻炼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以竞技技术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还普遍存在,传统的技能掌握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致使大学生体育兴趣弱化现象逐年加重,身体素质近20年持续下降。因此,本课题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探索,结合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和时代背景,提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论证其应体现的主要特征,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创新性、发展性教育,也就是促进人的素质现代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应以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指导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授学生健康知识、体育技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和体育欣赏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二)培养目标
课程的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任务的确定以及课程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指导纲要》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提出以下基本培养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体育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和评论体育比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化
更新教育观念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先行环节,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更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如何去适应时代的要求,改变过去单一以技能掌握为主的教育观念,是成功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关键。在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中,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全方位的教育观念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因材施教,注意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和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复合型人才。
(二)项目设置的多元化
近年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逐渐由传统的固定班级制改变为选项课制,在项目设置上有了进一步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不够,一些被大学生喜欢而又实用的休闲运动项目并没有在高校中全面开设(如表1)。
表1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开设情况统计表
运动乒乓 羽毛 网球 轮滑 篮球 体育 游泳 足球 跆拳 健美 排球 健美 艺术 武术 形体……
项目球 球舞蹈 道 操 体操训练
n=500 396380366332329315298282251236220209198196185 ……
排序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n=2018 12 128 207 14 206 1620 15 620 10
开设率 90% 60%60%40% 100%35% 70% 100% 30%80% 100%75% 30%100% 50%
通过表1可以看出,调查的20所高校全部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和武术传统运动项目,而开设轮滑、体育舞蹈、跆拳道、艺术体操、形体训练等休闲运动项目的高校不到50%,羽毛球和网球的开设率也仅为60%,说明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还是以开设传统运动项目为主,休闲运动项目只是有选择地开设。而从500名大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小球项目和休闲运动项目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所以高校公共体育的项目设置应拓宽口径,坚持传统运动项目和休闲运动项目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体现多元化的特点,以满足大学生的选项要求和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大纲的规范化
要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和教学目标,就必须规定好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基本文件,是编写体育教材、考核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高校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一定要严格遵循《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明确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制定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指明方向。同时,教学大纲还要对学生应掌握的运动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能力的指标范围及所要达到的标准进行详细的说明,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提供有利依据。
(四)教材内容的适用化
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教材作为教学系统的信息传播媒体,不仅指导着教师的“教”,而且对学生的“学”发挥着重要作用。教材内容能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材,大多以介绍各体育专项的技战术为主,由于教材的竞技性内容繁多,使用的语言文字较专业化,所以使大学生在体育教材使用效果上并不理想(如表2)。
表2大学生对体育教材态度情况统计表
调查内容学生态度%(n=500)
课余时间阅读教材情况经常阅读(6%) 有时阅读(31%) 很少阅读(49%)不阅读(14%)
自学教材的难易程度非常容易(7%) 比较容易(29%)一般(49%) 不容易(15%)
教材对掌握运动技战术的作用非常大(12%) 比较大(48%)一般(36%)没有作用(4%)
教材对提高基本身体素质的作用非常大(11%) 比较大(18%)一般(62%)没有作用(9%)
教材对掌握健身知识的作用非常大(8%)比较大(22%)一般(52%)没有作用(18%)
所以,高校公共体育教材的建设应该从学生的社会适用性出发,紧密围绕新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求,尽量减少竞技性过高的教材,适当增加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健身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健身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从各地区、各院校的具体教学情况出发,编写适应各地高校自身特点的校本教材。
(五)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合理地去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使之达到最好地教学效果。所以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依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广泛研究各式教学方法为自身教学服务。不仅要掌握传统的语言法、直观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错法、游戏法、比赛法;还要掌握现代化的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表象教学法、领会教学法、掌握教学法等。通过自己坚实的知识储备,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多边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要做到因材施教。
(六)考核评价的灵活化
贯彻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应该灵活而富有弹性。不应以一次技术考试就判定学生的成绩,应采用主观评定与客观评定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改变传统的(达标+技评)固定模式,增加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评定,考核学生健身、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内容。在技术考核中对竞技性要求过高的内容应适当降低标准。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定。
四、结束语
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保持原有课程优势基础上的理性改革,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胡乱的变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同时,必须要处理好两个重要问题:其一,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构建如何以人为本;其二,课程体系如何通过改革实现整体优化。两个问题之所以重要,因为前者关系课程体系改革以什么为目标和如何达到目标的问题,而后者则关乎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成效。
基金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二轮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立项课题(YBT102007)。
参考文献:
[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北京: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2002.
[2] 陈小蓉,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毛振明,赖天德.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 季克异.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2002(6):1-2.
篇2
关键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认证标准;认证程序;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不断推进教育改革进程,大约每10年更新一次教育改革总体目标。从1989年的《霍巴特宣言》(Hobart Declaration)提出十大学校教育目标,到1999年《21世纪学校教育的国家目标――阿德莱德宣言》(Adelaide Declaration on National Goals for School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又称《21世纪国家学校教育目标》)提出提升学生学业标准、筹划国家课程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三大目标,再到2008年《澳大利亚青少年教育目标――墨尔本宣言》(Melbourne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al Goals for Young Australian)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优质,以及使所有澳大利亚青少年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而富有创造力的个体、积极且见多识广的公民两大目标[1]。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2010年,澳大利亚了《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Australia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2011年,澳大利亚公布了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认证标准和程序,进一步健全了教师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为全方位提高教师质量,进而实现《澳大利亚青少年教育目标――墨尔本宣言》中提出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澳大利亚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认证体系健全,明确提出两大认证目标:一是通过持续改进教师职前教育,提高教师质量;二是基于透明、严格的标准和认证程序,构建教师教育机构实施高质量教师教育课程的问责机制。澳大利亚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认证体系具有明确的认证原则、合理的认证目标、系统的认证要素、严格的认证标准、科学的认证程序,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分析,笔者总结出澳大利亚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下述三大特征。[2]
一、认证主体多元化
澳大利亚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认证体系明确规定了认证主体及其职责。认证主体由三方组成:澳大利亚教师管理局(Australasian Teacher Regulatory Authorities,ATRA)、澳大利亚教学与领导研究协会(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Teaching and Leadership,AITL)、认证专家委员会。在认证过程中,三方各司其职,通力协作。
ATRA是认证体系的执行主体,负责课程审批,即根据认证体系的相关原则、目标和标准,接受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认证申请,组织认证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课程的审批情况撰写认证报告,最后作出课程认证决定。
认证专家委员会则由一线教师、教师教育者、教师雇主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的代表组成,代表由ATRA和AITL共同提名。专家委员会是认证体系的实施主体,在ATRA的领导和部署下,对各机构提交的认证或再认证材料进行审读和研究,根据相关原则、目标和标准,撰写和修改认证报告并提交ATRA。
AITL是认证系统的监督主体,主要职责包括:一是参与和监督课程标准的制定,以保障标准化系统的建立;二是提名一位教师教育机构所在区域之外的合格人员参加到认证专家委员会中,以打破地域的封闭性;三是制定认证过程的进度表,确保认证工作按时完成;四是建立国家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认证数据库,并与其他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提高认证实施的有效性。
二、认证标准系统化
澳大利亚根据《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认证。前者规定了包括初任教师在内的各类教师的专业标准,特别是描述教师教育机构培养的毕业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后者描述如何保障毕业生达到这一标准。两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认证体系集过程标准和目标标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系统性。
(一)《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
该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参与3个方面对初任教师提出了7条标准[3]。在专业知识层面:一是要了解学生及其学习方式;二是要掌握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开展教学。在专业实践层面:一是要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与学活动;二是要创建和维护可以提供支持的、安全的学习环境;三是要评估、反馈和报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专业参与层面:一是要参与专业学习;二是要与同事、家长或看护者、社区建立专业联系。
(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标准》
《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准入、课程结构与内容、学校伙伴关系、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评价7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标准。
1.课程目标
参加初次认证的教师教育机构须明确提出其毕业生能够达到初任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机构如何保障其毕业生达到这一标准;参加再次认证的教师教育机构须说明其毕业生达到初任教师专业标准及满足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的具体要求。
2.课程设置
在与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接收单位、专业教师培养机构,以及一线教师、教育研究者、相关文化和社区专家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校和教育系统需求、专业知识、权威的教育研究结果、社区期望等因素设置课程。
3.课程准入
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对考生的智力水平、读写能力、算数能力和英语水平都有明确要求。合格者的读写能力和算术能力应处于群体的前30%,要通过国际英语语言测试,或拥有相当水平的英语语言能力测试成绩,在大学入学或者毕业时雅思成绩达到7.5分。
4.课程结构与内容
课程结构必须具有连贯性,能够较好地反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教育专业学习包括通识知识、具体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实践体验。专业学习要包括至少两年的全职学习,如小学教师培养课程必须包括小学各领域的课程,以使小学教师能够胜任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5.学校伙伴关系
教师教育机构应与学校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教师教育,特别是加强专业实践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本科或双学位教师教育中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应少于80天,研究生学历教师教育中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应少于60天。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安排专门的指导和评估。教师教育机构应详细描述其与学校的伙伴关系进展、专业实习安排和持续时间、实习内容、实习计划的实施情况、实习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对专业实习进行监督和专业支持的具体情况。教师教育机构及其合作伙伴需确保担任实习指导的教师的专业经历是合格的并通过认证的,实习指导教师需具备专业知识,且有能力对毕业生开展专业培训和指导,并协助教师教育机构评价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任教师专业标准。
6.课程资源整合
教师职前教育课程须配合实施有效的教学与评估策略,并充分利用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教学资源。教师教育机构要确保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使用现代设备和资源,包括学生能够在学校中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确保教学设施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学习环境的一般预期,易于组织实施,能够使用与教育相关的图书馆资源、信息通信技术。
7.课程评价
教师教育机构通过诸如学生评价信息、目的地调查、雇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反馈等途径完善课程,并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教师教育机构向ATRA提交关于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或课程调整的年度报告。教师教育机构为地方和国家层面师资供应报告的撰写工作提供数据,并协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的相关数据库。
三、认证过程专业化
澳大利亚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认证过程不是封闭式的、一次性的,而是不断提高质量与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具体包括如下5个步骤。
第一,教师教育机构提交认证或再认证申请。所有的教师教育机构至少每5年就要向ATRA提交一次认证或再认证申请。一般情况下,ATRA对所有同一类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同时进行认证;如果一个机构同时有多种培养课程(如培养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师),ATRA最好同时对所有课程进行认证。教师教育机构通常在课程实施前或认证过期之前8个月提交认证或再认证申请。教师教育机构要确保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标准,以及证明毕业生能够达到初任教师标准的相关材料;再认证申请包括证明毕业生能够达到初任教师专业标准的材料。ATRA将根据课程标准作出认证资格的初步决定。若存在疑问,ATRA则需将向AITL汇报其决定,AITL将同相关教师认证部门进行协商。
第二,认证专家委员会实施评审。委员会将根据《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标准》和《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对待认证课程进行评审。在评审过程中,AITL会提供其掌握的相关证据和附加材料来辅助专家组进行课程评审认证。小组审议有可能包括迭代的程序,如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进一步提供信息和对申请材料进行完善等。认证专家委员会可能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查,并当面向其告知存在的问题。
第三,评审结束后,认证专家委员会起草认证报告,并以书面形式向教师教育机构呈现。教师教育机构根据草拟的认证报告对之前所提交的材料进行修订。
第四,认证专家委员会撰写最终认证报告。在认证报告定稿之前,委员会会认真考虑及评估教师教育机构的反馈和修订材料,并与教师教育机构进行沟通。在提交最终认证报告时,委员会可能会为教师教育机构提出调整建议,以达到再认证要求。
第五,ATRA作出认证决定。ATRA向AITL提交是否通过认证的书面决定,AITL将据此更新国家认证数据库。
参考文献:
[1]Melbourne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al Goals for Young Australians[EB/OL] .http://mceecdya.edu.au/verve/_resources/national_declaration_on_the_ educational_goals_for_young_australians.pdf,2015-05-29.
篇3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5所不同地区和特色的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展开研究,得出:医学院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没有专业特点;职业的体育诉求具有“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追求和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体育精神的需要。因此,认为:应充分考虑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特征,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并注重体育精神价值的发挥。
关键词:职业需求;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4.003
1前言
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纲要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提出: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四大基本原则。而依据选择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应融入其专业特征,体育课程设置的学时、开设年级及课程内容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衡量。本研究以不同地区几所医学类院校为研究对象了解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分析医学院校学生的职业特征,探究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各方面因素,以期为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合理化发展给出一定的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大学、湖南医药学院、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利用图书馆、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查找与体育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对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课业情况,并对医院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掌握其工作特性。
2.2.3专家访谈法
结合研究需要访谈对体育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研究的学者专家和学校体育管理人员等。
2.2.4逻辑分析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工作。体育课程的功能从本位来说即知识技能、身体发展、情感意志和社会适应4大功能。但是从外延性来说,还具有培养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职业能力,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加入职业能力培养应该是课程建设的一大考虑重点。各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开设情况见下表1。
上表1显示,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在学时数量上都能够满足《纲要》要求,达到144个学时要求,相比较第三军医大学体育课程学时数量比其他院校多出较多。访谈发现,其体育课为4个学时一次课,而且是从学生大一开始,到实习之前结束,大一还必须出早操。在课程模式上大多采取了必修+选项课的形式,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只有一所学校满足了15门课程的要求。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也存在几点特殊。第一,中医药类大学将体育与医学相关的课程如体育保健和健身气功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体现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特色。第二,第三军医大学将身体素质作为主要的体育课程内容,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这种课程设置也体现了军事体育的特色。
3.2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特征与体育诉求
3.2.1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特征
课业负担繁重。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如护理、临床、检验、影像、药学、中医等专业,在学习期间比其他专业所需完成学习的课程数量要多,而这些课程相对应的还有实验课,以及相应的医院见习。由于专业特点使得这些课程几乎全部是闭卷考试,相对应的还有实验考试,这些都加重了课业负担。除了课程数量和考试形式上的负担,医学课程教材的信息容量较大,尤其是主干课程如内外科、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字数达100万字以上。
学业与就业压力并存。在当前形势下医学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已经不能获得较好的工作机会,因此医学专业学生选择考研成为一种必然。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保研加考研率超过85%。全校考研率也超过55%。医学属于热门专业,在就业上有较好的前景和空间,而医学专业学生近乎学霸的学习成绩以及大批量的博士后、博士、硕士使得他们在就业时存在巨大的竞争。可以说学业和就业压力从走进医学院校的一开始即存在。
医生职业的大工作量和严谨性。除了学习和就业期间的压力之外,正式步入医院从事工作的医生在工作上也并不显得轻松。对于相对大型的较好的(三甲)医院,工作人员早7晚9成为常态。除了正常的工作,轮换的值班成为必然。相对的双休在很多医院调整成为单休。既然在这样的工作量下,由于医生的天职,救死扶伤,关乎生命,严谨是医务工作者的一大职业特性,在如此大工作量下医生依然要保证工作的万无一失,这些都对医生的身心状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2.2职业需求导向下的体育诉求
课业负担与工作强度促使“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落实。课业负担、学习和就业压力使得医学专业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使得救死扶伤的未来医务工作者失去增强自身体质的时间和空间,逐渐形成亚健康状态,失去了“健康第一”的基本要求。而重学业和长时间的工作使得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已经离他们渐行渐远,“终身体育”意识也不复存在。因此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无论是在学时数量,课程内容,学校体育开展形式上,应该充分考虑专业特点。
未来职业需求下的良好的机能状态。越优异的医务工作者往往承受的工作量越大。例如,临床工作中,一个手术的时间长度可以达到6个小时,有的手术甚至达到10个小时以上。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对医务工作者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都是严峻的考验。而不定时的手术时间已经成为各个医院的常态。以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实际工作时间多出正常工作时间2-3个小时较为正常。因此,职业特点导致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体质状况已经不能只是局限于“体质健康”而应该是身体各机能处于优良的状态,才能满足未来工作的需求。
就业压力与工作压力促使体育精神焕发。通过体育锻炼,体育知识学习以及体育竞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逐渐培养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相互协作的体育精神。医生作为一个既要拥有团队协作精神,又要具有个人顽强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注重这些优良品质的培养,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开设相对应的体育课程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体育精神。
3.3职业需求导向下的医学专业体育课程设置
3.3.1职业需求导向下医学院校体育学时设置
医学院校在课程开设的年限上只是针对一、二年级学生,但医学院校学生很多专业都为五年制,部分专业为本硕连读,甚至本硕博连读。这就与综合性院校四年制本科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学生学习年限的不同,应该成相同比例的设置体育课程学时数量,如五年制将体育课程设置为3年共计216个学时,将本硕连读7年制实行3+1学期(研究生第1学期)形式,共计252个学时。此外,在体育学时的开设中应加入一定数量学时的身体素质练习,可以在低年级实行体育必修课,将田径、户外运动、体适能等内容均匀分配到第一年的72个学时中去。
3.3.2职业需求导向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纲要》在实施中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开设的数量进行了一定的要求,即必须达到15门体育课程供广大学生学习。调查发现医学院校将师资配置、器材设备和项目大众化作为设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参考标准,而与学校、学生、职业特点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并未纳入主要参考标准。“简单方便的项目年年开”,“考试易过的项目人人选”成为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之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特征、专业人才职业需求,将与专业相结合的体育保健、增强机能水平的田径、体操、体适能、户外运动等开设到体育课堂中来。
3.3.3职业需求导向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考试标准设置
体育考试标准是体育教学大纲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教学大纲的制定往往在于任课教师对于课程的自我理解,以及教学内容的评判,考虑的是内容本身,而非学生。而学生评教的实施使得教师在教学和考试中有意而为之的产生“默契”。考试标准在职业考核方面有所缺失,标准把握的不严,使得体育课程在学生体质增长中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在医学专业学生体育课程考试标准中应该将职业能力作为考试一个标准,同时严格执行考试标准,使体育考试不仅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3.4职业需求导向下医学院校体质测试设置
针对院校特点,专业院校在现有体质测试的基础上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测试,是客观评价学生体质状况和专业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未来体质测试改革的一个方面。本研究认为应该做到“调、改、增”三方面。“调”即是把原有的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调整为女生1500米、男生3000米,通过测试项目的调整促使学生体能状况的改善。“改”即改变测试项目的测试性,改测试为考试,将体质测试作为每学期所必须的考试内容,贯穿到学习过程中去。“增”即增加体质测试标准和内容,通过标准的增加实现职业能力的获得,增加与职业能力紧密结合的项目,如女生增加俯卧撑,男生增加两头起、卧推等。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学时满足了《纲要》的基本要求,但是不具有专业特点。课程内容开设数量欠缺,内容的配置不能很好地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特定的职业赋予了特定的体育诉求。课业负担与工作强度促使“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落实。在职业需求下苛求体育学习获得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培养优良的体育精神品质排解不良心理状态。
当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学时存在“大一统”的现象,不具有专业特色,学时数量与学业年限不成比例,课程内容没有确定专业特色,考试不具有职业要求,体质测试内容不具有改革胆识。
4.2建议
加强对专业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在体育课程建设中考虑学校特征以及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建设满足和服务于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体育课程。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应该形成自身的系统认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特征,满足特定人群的体育诉求,实现学生体质健康,培养职业能力,注重体育精神价值的发挥。
职业需求导向下的医学专业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业年限增加体育学时数量,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开设培养职业能力的体育课程内容,调整和严把考试标准,改革体质测试内容,满足未来医务工作者职业需要。
参考文献:
[1]董雄.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2]阮辉.上海市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3]王爱维.中国内地与香港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
[4]隋晓航.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8,03:61-66.
[5]于洪.学分制背景下北京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6]许彩艳.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7]张立新.北京市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5.
篇4
摘 要 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就是高职体育课程,这是高职教育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构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可以保证达成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可以保证学生在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还能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具体工作中的操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 高职体育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要想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就要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依据国家的一些教材,提出了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高职院校定位和体育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职业技能教育类型,具有职业特征鲜明等特点;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我国的教育部曾经了《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领导,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具有职业性和技能型两项特征。课程目标的应用性、技能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在进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上,要把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仅仅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在构建体育课程体系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筛选出学科中有着很大实用价值的内容,实用价值主要考虑与职业能力的关系以及使用的效率等,同时在课程中还要注意教育的实践性,从而形成一个能够培养综合能力并且能够满足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人才的课程教育体系。
体育本身具有实践性、技能性、应用性,这些特点非常符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征,况且,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一般的普通高校也不一样,所以,要更加重视体育教育。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技能比较高的复合型高等技术人才,首先的要求就是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因此,要加强体育教育。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有着如下特征:教育性、协作性、规范性、实践性等,体育运动技能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提高,而劳动技能的发挥,必须要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运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等身体综合素质,这些对于以后更好的掌握劳动技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围绕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改革体育课程建设
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进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上,不能将过去的课程和内容一概的否定,要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处理好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关系,高职院校的课程有着规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在设置课程结构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处理好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关系,体育教学大纲在教师制定课时计划、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在制定课程大纲的时候,一定要从培养目标出发。
体育课程改革适应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必须要满足高职技能的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可以根据本院校的具体特点对课程进行制定大纲。改革体育课程,可以通过对学制、学时进行改革,增加学生的体育学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等;还可以对教育内容进行改革,要选择那些与高职专业有着紧密联系的体育项目,比如对医学之类的专业开设太极拳等,给市场影响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健美操等;还可以对课程形式和结构进行改革,目前高校中体育课的课时比较少,可以适度的增加体育课时。
三、课程改革与目标培养应解决的问题
学生技能素质培养对教材的要求: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素质教育;因此,在这种要求下,体育课程的重点教材的选取上应该与学校传统的体育特色和专业建设进行紧密结合,这样就能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课程改革对处理相关问题的要求:在进行改革的时候,不能盲目进行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关系,从而建立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体育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体育教学因为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还要促进他们技能素质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从意识上了解到高职教育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课程建设和教材选择上一定要紧密围绕着技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上要力求实效,注意改革创新,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结语
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否能够满足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关系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体育课程体系中,要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新型和谐体育课程文化
一、体育课程文化的概念
“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关键是它具有被传递性,即通过教育传递,人们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观念、技术,才表现出群体性,才能作为文化而存在,才能对人类产生影响,文化正是通过教育得以保存和不断传递的。“文化”可以理解为有三个层面,即为表层的物质方面的、深层的精神心理方面的和人们为了达到物质和精神方面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手段、方法的中间层面。课程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的生活对下一代获得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的观念和活动形态。现代学校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
体育课程,是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石和指针,它与与其他学科相比,是以组织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为其主要特征的。体育课程文化是以人类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在具有规则性、组织性、竞争性、娱乐性、挑战性的运动过程中创造的,以不同形态存在的是关于人类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体育课程的含义不仅包括运动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发展的内容,还包括运用体育手段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及精神健康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培养与发展。
体育课程回归于文化,确立课程文化的主体性,是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趋向,是实现体育课程现代化的必需. 当然,体育课程又来源于文化,它的核心是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师生的行为方式、教与学的行为方式。
二、为什么要构建体育课程文化
众所周知,体育课程文化是学校体育教育文化的核心,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活动都是围绕着体育课程文化来展开的。在课程文化的研究中,体育课程文化的研究可以说是关键部分,但也是薄弱环节。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以掌握知识为中心,认知性活动完全占领了课堂,养成完美人格所必需的实践和心理活动完全被排斥在课堂以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的主宰,学生是被动的受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互相隔绝,缺少交流的关系,这种教学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要实现造就新型公民这一根本目标,就必须重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程文化的广泛支持,体育课程需要大量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但具体实施内容和形式则完全看学校和教师的开发程度。体育课程文化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对体育课程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便捷的获取途径,否则课程改革的许多目标就会落空。体育课程文化的构建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1)可以超越狭隘的单纯体育课程内容,让其更富有价值,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意义,使其在锻炼中感悟体育课程文化知识的快乐;(2)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同时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知识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三、构建体育课程文化的思路
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文化育人,让课程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以激活受教育者的文化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建设体育课程应从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课程组织等方面,加强科学设计,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独特的文化品质和文化价值。要构建新型、和谐体育课程文化,就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对构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各要素进行构建。注意趣味性、教育性、可行性等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构建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要构建新型、和谐的体育课程文化,首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指导思想。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动文化的特性和社会的要求选择传承和创造运动文化。二是确立课程,目标围绕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定具体课程目标。三是优化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应从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学生需要等三个方面。四是构建课程组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基础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更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学习需要。
四、构建新型、和谐的体育课程文化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给教师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说重构体育课堂教学文化,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第一个方面。首先,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充满感彩的关系。
2.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学软环境的一个部分,这里所说的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是指对教材的进一步“教材化”,使其更贴近具体的学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在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时,第一,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三,要考虑到客观教学条件。
3.构建师生互动、对话的平台
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交往、互动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实现自己的角色转变,变自己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伴奏者。其次,体育教师要相信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和教师进行交往、配合教学的能力。再次,体育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并积极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课程资源配合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使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去解决课堂的一些问题,主动地去掌握知识与技能。
4.营造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校中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人认为,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是技能学习和身体练习,很难有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我们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学生学习的惟一与全部方式,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有机整合各种学习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5.构建文化主体性的体育课程
传统的体育课程理念把课程看作为学生身体和心理机械设定的教学内容活教材,不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把课程仅仅看作是文化传承的工具。将课程本身视为文化,是赋予课程一种文化主体地位,使其具有自律性的、内在性的、独特性的文化属性与品质。当代体育课程逐渐意识到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赋予课程更多的能动性,注重课程文化的整体构建,而不仅仅将课程视为文化与知识传承的工具,这说明“文化传递事实上也是一种文化涵化,即系统的重组,这种选择与重组,既包括原有文化要素的选择组合,同时又包涵了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发生不同性质的变化”。
总之,构建新型、和谐的体育课程文化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充分认识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加强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必将进一步的振兴和腾飞。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6-197.
[4]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
[5]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潘海湘.现代体育课程的文化学基础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3).
[7]唐静萍.关于体育课程的文化特征和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1-152.
[8]郑洁.21世纪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模仿范式走向变革范式[J].教育探索,2003,(6).
[9]张丽,林振平.体育教材的属性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
[10]李金梅,路志峻.我国体育课程与文化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4.
[11]金文慧.高校体育课程文化探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493-497.
[12]吴健.关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形式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4):94-96.
篇6
摘 要 最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教育也随之出现一系列不足之处,包括教育理念陈旧、课程结构单一、教材失去科学性等,尤其是课程改革滞后这一不争的事实。本文从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思考提出若干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旨在为提升高职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 体育教育 课程改革 做法
高职在转变体育教育理念方面有过一些探索,但对课程改革的研究相对较少。尽管高职在建设体育课程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依旧是一个探究热点,只有依赖理性的思考,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的需要,才能不断建立健全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因此,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较高职的整个课程体系而言,体育课程改革的范围偏小、深度也远远不够,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体育课程应跟高职人才的从业需求相匹配,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均由以前的成人学校以及经贸、机电、工程、农林、艺术等领域的大中专院校组建而成,并经过长期的发展才初步形成办学思路清晰、专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专业特色不仅是高职改革体育课程的生命力,更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一种动力,是院校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重大潜力[1]。
基于此,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立足高职院校所开设专业的特点,构建一套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体育课程体系,从而满足各种各样的就业岗位对高职学生从业提出的体能素质要求。换言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要以能力本位及岗位技能为导向,促使体育教育教学具备更强的针对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其历史沿革、专业设置等情况,弄清楚哪些是短线专业哪些是长线专业,并明确院校的学科建设发展趋势。即便是同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也应尽可能避免体育课程的趋同,要与其他院校的课程有所差异,确保体育课程与自身院校的一般发展规律相符。
二、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树立先进的体育课程改革指导理念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积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理念,将育人作为院校的最高目标,促使体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并基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机结合高职体育育体育心、学生专业需求与未来职业生活、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与学生终身受益等,从而真正确立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中心,注重通过课程改革及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及实践能力,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体能、意志力、竞争力、保健能力等,充实有利于学生今后开展职业活动的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储备,为学生的终身事业奠定坚实的体能基础,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基于学生需求增强课程改革针对性
分析学生需求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环节,需求不仅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能促使体育课程改革具有更强的特色与针对性。在这之中,研究学生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的差距是核心内容。一是分析当下高职学生需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及素质,也就是当代学生理想的体育知识、技能、素质等的标准;二是分析高职学生在生活、学习等环节缺少的体育知识、技能及素质;三是分析学生所需的或理想的体育知识、技能及素质与学生既有的体育知识、技能、素质之间存在的差距。分析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时可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学生个体,确定学生更愿意学习哪种校本课程;分析学生所学专业,以便按照专业需求来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综合分析整个院校不同的专业与年级,明确制定院校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的方案;分析学生的发展,即分析学生未来的学习需求,着眼于未来发展提出独具前瞻性的体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赋予高职体育课程更强的针对性与时代性。
(三)构建独具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
调整课程结构是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独具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是当务之急。高职为顺利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必须要立足实际,充分体现自身的职业教育特征,强调传授知识、提高体能与素质、培养习惯和能力、掌握方法与技能等,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设置体育课程时,高职院校应严格遵循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学校与社会相互结合的基本原则,如图1所示。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满足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求,高职应为全体学生开设更多体育课程,并按照课程类型突破班级、系别的限制,实施组合上课模式。
在该体育课程结构模式中,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其中,基础课程主要是为高职院校复杂的教育对象而设置,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发展身体基本的活动能力,培养基本身体素质。当然,体育基础课程要禁止炒冷饭,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健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今后所从事职业的保健知识,初步掌握防治职业病的措施;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促使他们拥有一定水平的体育文化素养。选修类课程是让高职学生按照各自的爱好、兴趣及基础水平,有选择性地学习某一个体育项目,以便学生能在掌握技术水平的环节培养自身与体育项目之间的亲和性,并掌握一定的体育健身与竞赛方法,有利于学生发展终身体育事业。课外体育是高职体育课程的形式之一,目的在于延伸课堂教学,为体育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场所[2]。
(四)加快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改革步伐
随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院校体育课程慢慢向体育选修课、俱乐部等形式过渡,这就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及体育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征,坚持针对性、实用性、终身性等原则,编写新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按照专业技术要求及职业体能需要,选编一些有较强实用性的体育教材,且新教材的课程内容应侧重于一些非竞技类的体育项目,突出体育课程的娱乐性、健身性、全面性、可接受性;结合高职专业特征,有机结合专业现有课程,选择对提高学生身体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有利的体育训练课程,并在体育教材中纳入自我保健与职业劳动、职业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课程内容,使教材改革步伐能与体育课程改革步伐保持一致。
(五)改革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
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环节,课程评价发挥着关键的导向作用、监控作用,所以课程改革要保持与评价改革的同步[3]。在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等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高职体育课程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开展体育课程评价工作,它既要区别于本科院校体育课程评价注重参与、锻炼的做法,又要区别于专业课程评价强调技能的应用。由于高职的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方向息息相关,所以评价方法要有所差异,要注重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这是高职培养技能型、职业型人才的目标决定的。如对高职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体育课程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掌握武术的水平及示范讲解能力,还要考核武术会对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便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三、结语
课程是教育改革及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社会的变革势必会伴随课程改革,它反映出社会需求。如今,标准化、规范化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式已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目标及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工作者只有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促使高职体育课程逐渐变得职业化、多样化、多元化,才能促使高职体育课程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发挥最佳功效。
参考文献:
[1] 张曦,杨江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39-42.
篇7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特点;提升教学水平
1.、高中体育教学的特点
1.1教学目标特殊
高中体育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高高中生参与各项运动的能力,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在教学内容方面,高中体育课的授课重点为田径运动,因为这种运动形式能够较快提升学生体质、教给学生基础性的田径知识和技巧,同时增强高中生的身体耐力和敏捷性程度。除了田径运动之外,体操等也是授课体系的重要成分,这些内容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反应能力、灵活程度等,对于完善体育教学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依据高中体育课的特殊目标,综合考虑增强高中生体质的要求,可以设置如下的课程体系:低年级的体育课以田径内容为基础,重点是强化高中生的健康素质培育;中高年级的体育课以体操等内容为基础,重点是培育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1.2结合专业课程
高中生面临着沉重的考试与升学压力,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在整个高中教学系统中,体育科目也常常受到忽视,教师和学生都重点关注专业课程的成绩,努力提高这些科目的学习水平,而认为体育课是与升学任务无关的课程,并对其进行弱化处理。
要纠正这种偏差的观念,就应当将体育教学与高中其他专业科目的教学相融合。高中生的学习时间紧张,不可能要求学生将很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体育知识,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就应当创新体育课的授课方式,在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间歇时间内,适当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这种结合性的授课方法,能够培养起高中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形成特色鲜明的体育授课模式,也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地位。
1.3授课时间有限
高中教学的侧重点,是文化课的课堂教学,这部分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准。长期以来,由于高中生的课业时间十分紧张,体育课无法得到教师和高中生的关注,许多教师授课的任务,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验。同时,高中生需要经常参加一些专业课程的模拟测验、应对学期的阶段考试等,这就会导致体育课中断,影响到教学的规划性和程序性。体育教学的时间本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一系列外部的干扰,导致体育课的基本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2、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特点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的方法
2.1丰富课外活动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稳定性不够,因此,开展形式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适当弥补体育课授课时间的局限。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体育锻炼爱好,组织学生参与跑步比赛、跳绳、表演健美操等集体性的体育锻炼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带来体育运动的乐趣。开展适当的课余体育运动,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沟通,开阔学生的视野,调节枯燥的高中生活。
例如:学校可以在上下午的中间休息时间内,组织学生做广播体操;体育教师可以在研究学生爱好的基础上,创造一些韵律感强的健美操和其他类型体操等。在年级或学校范围内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也会收到锻炼学生体育素质的良好效果。
2.2激发参与兴趣
高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通常十分淡薄,他们只能学习那些教师传授的基本体育知识,然而,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有些并不是学生爱好的内容。这种学习兴趣的缺失,造成不少高中生厌倦体育课程,这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增强体质的观念,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参与爱好。
为了提高体育课程的实效,教师要将高中生作为体育课的主体,确保他们有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有效整合授课指导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教师在传授体操运动的基础性知识之前,可以预备几套体操教学的方案,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体操方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小型比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做法,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又能够启发高中生自主探究,保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
2.3调整授课策略
良好的体育课授课方法,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改进课堂实际效果的双重性作用。目前,很多高中体育教师仍然延续简单灌输知识的教学手段,导致体育课堂的气氛压抑,没有展现出课程的独特优势;学生也感觉到体育课堂十分单调,因而失去了了解体育知识的兴趣。要转变这样的状态,就应当调整体育授课的策略,多利用先进的授课方式,如多媒体等,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为高中体育课注入活力。
2.4注意个体差异,避免漏洞
高中生的健康素质存在差异,这是由学生在先天身体条件、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所决定的。因此,不同的高中生,无法适用同样的体育学习标准。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师应当掌握学生的个体性差别,创造难度阶梯不同的授课体系,对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的授课进度,让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尝试,获得良好的体育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需要改变单一化的体育考察方式,推行与学生特征相吻合的考察指标。要善于观察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展现出的优势,及时肯定学生的参与热情与体育技能的提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体育课表现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并互相给出建议。这样的体育课考察体系,更具有科学性,能够让学生准确认识体育锻炼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结论:
与其他阶段的教学不同,高中体育教学的对象为高中生,体育课的宗旨目标,应当是帮助高中生缓解课业压力、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水平,并增强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在内容和授课方式上,高中体育课都应当区别于其他阶段的体育课。教师要善于研究高中生的体育锻炼特点,抓住教学特征,逐步探索有助于发挥体育课功能的授课方式,实现体育教学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朝阳.增强五种能力,提升体育教学水平[J].新课程(中学版),2011(02).
篇8
论文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优化配置
1前言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在课程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它反映课程内容以何种组织形式体现.大学体育课程能否体现体育育人的功能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体育课程结构是否有利于师生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能否为学生的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锻炼、培养自身.传统的体育课程只是单一的学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们教育观有所转变的情况下,大学体育课程虽有所调整,但是其整体结构尚未优化,还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活动课程;重视技术课程而忽视理论课程;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重视必修课程而忽视选修课程等种种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体育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要求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新纲要提出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要因地制宜适时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等等.那么如何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优化,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师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和高等师范院校近几年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对体育课程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同行商榷,并望借此促使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尽快地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2当今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弊端
2.1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由于受传统竞技运动项目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基本上是田径、三大球和体操等的设置.而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场地的设施很少或没有,如羽毛球馆、游泳馆等.而且现有的体育设施同时服务于体育专业教学和公共体育教学,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说体育设施相对匮乏.
2.2过分重视竞技运动。轻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公共体育教学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学为主,这些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学生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都难以掌握和提高,致使出现了厌烦上体育课的现象.另外,这些竞技性项目大多趣味性低、健身效果差,不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健身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在社会实践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能用于自我健身或社会交往.学生大学毕业后不能较好地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这将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2.3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能力被忽视
现行的体育课程内容只考虑到体系的完整性,对于开放性和现代性重视不够.内容规定过死,缺少弹性和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选择幅度较小,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体育教学内容以竞技为主,娱乐性的内容很少,学生因此很少积极主动地思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必然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2.4课程类型形式化,过于偏重必修课、实践课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在近年来所实施的改革,采用的类型基本是“基础课+选项课”,课程仍存在以体育单一学科为主体的传统体育课程固定化的状态,为保障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过于突出必修课程,严重忽视选修课程的作用.由于对体育选修课程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过低,体育选修课开设的时间、层次和要求也不太合理,仅对三、四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同时疏于管理,选修课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与体育选项课雷同,造成体育选修课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理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不足,在地位上从属于实践课程,内容浅显,形式单一,综合程度不高,在组织上与实践课程存在明显分离.
3优化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结构的理性思考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即课程结构应与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结构相吻合,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成为丰富完整的课程体系.
3.1树立学科、学生和社会综合价值取向的课程观
任何课程结构设计总是受特定的课程价值观支配,折射或体现特定的课程价值观.单一学科取向的课程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代之以更为全面的综合取向的课程结构,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学校课程结构改革的共同趋势.高等师范院校构建学科、学生和社会综合取向的大学体育课程结构,就是将“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几方面相结合”,形成以体育学科知识、学生需求、社会发展三方面统一的课程结构设计理念,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全面发展三者的关系.
3.2明确课程目标,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高等教育目标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渗透到高校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具体到高校体育教学,其体育课程结构应突出以人为本,体现多元性特征.一方面,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取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应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2002年由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将体育课程目标调整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目标.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和层次由原来单一性、统一性转变为具有针对性、多元性和可操作性,既有针对大多数学生制定的基本目标,也有为少数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发展目标,各个领域都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公共体育课程应针对现代大学生运动兴趣多元化特征,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提供多样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以课程目标为指导,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才能把握课程结构调整的方向.
3.3发挥地理优势,优化课程结构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并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标准统一的,而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考虑已有的资源、条件而确定的,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高等师范院校应发挥本地区民族文化特征及地理位置特点,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这将大大的丰富校园体育课程体系,对体育课程优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9
为了切实发挥体育课在提升职业高中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发展整个过程中的作用,一定着力提升职业高中体育班级课程授教的时效性,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十分好的教学效果。
一、可行班级课程授教的内涵
所谓可行班级课程授教,是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必要和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充实变更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足参与班级课程授教,并合理地组织教学主要内容,优化教学整个过程,使得课堂节奏紧凑,并且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班级课程授教,从而让得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可以提升。
二、职业高中体育的可行班级课程授教策略
1、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可行班级课程授教的前提
要建立职业高中体育可行课堂,培养浓厚的学习体育学习兴趣是前提。有兴趣的带领,职业高中的学习可以自觉参与体育课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会大为提升,并且对体育老师的各项安顿和训练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的教学方针也较为容易达到,体育课堂的时效性自但是然也得到了提升。
职业高中的老师可以在体育课中融入趣味游戏以刺激引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篮球课的时候,体育老师要讲解基本的控球方法,怎么样让球始终在本身手的掌控范围之内是一项基本功。为此,可以安顿三个同学一组,一位同学控球,一个控球保护球,还有一位同学去抢球,类似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这个趣味游戏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刺激引发,在不停的练习中,体育课的教学方针达到了,教学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2、融洽的老师和学生关系是可行班级课程授教的基础
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失去此中任何一方,教学都不可以继续进行下去。融洽的老师和学生关系能使学生更认真地听老师讲解课堂内容,老师也能更专注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彰显,学生也就敢于与教师沟通交流了,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所以,可以说十分好的老师和学生关系是可行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职业高中的体育课也不例外,为了建立职业高中体育的可行课堂,必要创建融洽的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的老师和学生关系创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隔阂消除了,职业高中的学生才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体育课堂,才会更加愿意和主动学习体育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这样班级课程授教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比如,在上游泳课的时候,老师首先要亲自做游泳的示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讲解,并且邀请几个学生一起来进行示范演练,并进行指导。然后便是学生再自由练习。在自由练习整个过程中,在融洽老师和学生关系的气氛下,学生主动与老师、同学研究游泳的本领,在课堂立即活跃起来,体育课堂再也不没有什么意思了,体育课的时效性大为提升。
3、积极的评价是可行班级课程授教的关键
积极的评价是职业高中可行课堂的关键,是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催化剂。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职业高中的学生存在不一样程度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为此,职业高中的体育老师要把握好职业高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重视并强化评价激发和鼓励发展的功能,实时合理地赞扬肯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让他们在体育课中体验到成功,在体育课中自信体会到增强,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增强其体育学习的热情。职业高中体育老师在课堂积极的评价,能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被动转化为主动,全面变更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推进体育班级课程授教的时效性。
篇10
关键词:体育游戏 课堂教学 初中生 健身 娱乐活动
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初中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桥梁,所有游戏都是学生们的乐园,民间传统游戏,如棋类、电子、扑克等都得到了孩子们的迷恋,玩起来可以废寝忘食且乐此不疲。因为孩子们需要玩,玩即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
通过对近几年来的总结、感悟发现,教师们上课时都喜欢运用游戏的形式来解决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等问题。一堂体育课的成败取决于课中教师游戏的组织与运用是否成功。因此,我们通过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对《新课程标准》解读的理解进行分析讨论等得出一些见解供同行们参考。
1.体育游戏的概念及特征
1.1 体育游戏的概念。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
1.2 初中体育游戏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通常我们在体育课中运用的游戏都比较简单,它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和较复杂的规则,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场地、器材以及比赛时间,也没有严格的规定,比较适合于青少年活动。
2.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以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体育课堂,体育游戏都成为其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4.提高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需明确的要素
4.1 明确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内涵体育课堂教学的初衷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某项知识技能。而体育游戏则是达成让学生学会某项知识技能的手段或载体。
4.2 明确体育游戏的对象体育游戏的对象是初中生,教师在安排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时下的时代特征。当代的初中生个性与早期的初中生由于所处的年代不同,精神与物质条件的区别,使得他们出现了较大的个性变化。
5.提高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的措施
5.1 结合时代特征,借助潮流音像在明确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要素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结合时代特征,不仅使游戏的内容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现实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游戏与现实紧密相连,有一种就在眼前的感受,学生会产生新奇和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游戏兴趣;借助潮流音像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喜爱角色的表演欲,又可以利用学生急于展示自己所喜欢角色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游戏的积极性。
5.2 结合年龄特征,遵循客观规律,加强安全教育编排的体育游戏必须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遵循客观的由易到难,由量小到量大的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
6.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6.1.目的性教学原则宣传。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游戏教学法也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设计游戏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
6.2.启发性教学原则。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同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的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游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