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 实验室;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05-2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高校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一栋栋崭新的实验大楼在各高校拔地而起,实验室室内装修布置美观大方,高精尖仪器设备一应俱全,比起过去简陋的实验室装修、水泥制作的操作台面、生锈的水龙头、简单低端的仪器设备来确实是天壤之别。可是细细想来硬件设施建设在这十几年时间里突飞猛进,而实验室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道德行为、思想情操、理想信念等似乎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进步甚至有些方面还有倒退的迹象,这与现代化设施的实验室不相匹配。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忽视实验室文化建设有关,为此本文结合自身在实验室工作的体会浅谈对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一、实验室文化的涵义和构成实验室文化的基本要素

从本质上讲,实验室文化是指从事学校实验室工作的社会群体在校园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和心理倾向。其核心是以实验室全体人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根本,激发全体成员的潜能,促进实验室积极和谐地向前发展。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对实验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构成实验室文化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第一,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实验室文化的主体,是实验室文化形成和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实验室文化服务的对象。其关键人物一般是指实验室负责人,他不仅是学术权威,而且是实验室的管理者和实验室的导师,是实验室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者,是引导实验室成员取得成功的带头人。其他实验室成员是实验室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二,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建设的规范,是实验室文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制定客观、可行的规章制度可以让实验室成员行事有章可循,又不束缚手脚。行为规范是指实验室对成员所期望,又为成员普遍接受的的某种约定,它是成员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规章制度是成文的规定并具有强制执行性而行为规范是不成文的规定具有一般的约束力。第三,精神风貌。实验室精神风貌是实验室全体人员在长期工作、学习、教学、科研和建设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对外是实验室的群体形象,对内是一面旗帜,它是全体实验室人员的精神支柱,是促使实验室及其成员奋发向上的功力所在,是实验室凝聚力的源泉。第四,实验室的气氛。气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犹如室内空气一样无时无处不在,实验室气氛是实验室是否具有活力和生气的重要表现,良好的实验室气氛会激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功能

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场所,是科研基地,实验室文化建设对推进实验室管理改革,充分发挥实验室人力资源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实验室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功能。

(一)良好的实验室文化能增强凝聚力,创造和谐气氛,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现在有人提出建立凝聚力工程,其实质就是重视价值观的塑造。价值观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起规范作用,不过它并不是通过权力、制度等硬管理手段实现的,而是通过群体气氛和意识层次的诱导来实现的,它是一种观念层次的软性约束,这种软性约束,比起硬性约束更严厉有效。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识,就会在实验室中产生融洽的人际关系,一种团结、和睦、向上、进取的群体意识就会激励每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二)良好的实验室文化能激励每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不断挖掘生命潜能,为实验室建设多做贡献,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激励是指激活需要、激发动机、鼓舞士气、推动行为的过程,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过去人们认为,发奖金或物质刺激可以给予人们更多的激励,实践证明,金钱不是万能的,钱的多少与积极性的提高不一定呈正相关,相反实验室的这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群体文化所营造的软环境,它以一种无形的又被人们感知的形式存在,它能给予人们经常的、潜在的激励,实验室文化不断开启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智慧之门,释放生命潜能,努力完成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三)良好的实验室文化能促使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不断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提出了人们的行为与需要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一种了解和分析人们需要的方法,这进一步说明:人类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满足,它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良好的实验室文化能不断激励人们向新的人生高度迈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寄托在不断的开拓和进取之中。

三、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思想上要重视。实验教学历来在高校教学中占从属地位,由于这种思考的影响实验室工作自然不会得到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也仅仅是围绕满足辅助教学的要求并在硬件建设上下工夫,作为软件建设的实验室文化曾一度不被人重视。孰不知计算机的硬件只有在软件的驱动下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样的道理高校实验室管理在缺少文化这只软件的运作下,硬件的执行力就会失去效力。只有从学校领导到学院领导到实验室的每位成员充分认识到实验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实验室文化建设始终贯彻到实验室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环节中来,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

(二)选一位好的实验室负责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有句话说: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实验室负责人也是一样,要适合这个岗位才能干好,不能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老资格。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它不仅要求实验室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更要有爱岗敬业精神和不断追求上进的工作态度,要以个人高尚的人格、敏锐的观察判断和科学的思想理念来影响实验室的发展方向。一位好的实验室负责人应以榜样的力量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带动全体实验室人员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室文化建设并不断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

(三)处理好实验室制度管理与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关系。目前实验室管理主要采用目标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组织手段、方式及管理程序,把目标作为资源来挖掘,人只是作为一种达到目标的辅助工具,只能是行为人。不恰当、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目标制度,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积极性发挥,形成逆反心理,甚至抵触情绪。要处理好实验室管理制度与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关系,制度就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意人的主导作用,注重人的潜能的发挥,要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激励全体实验室人员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从而自愿为实验室建设多作贡献。要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实验室,不仅注重实验室外显文化的塑造,更要注重注重实验室内隐文化的建构,用它贯穿于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等,充分发挥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室文化对实验室建设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作用。

(四)处理好奉献与利益的关系。实验室文化建设具有的激励功能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实验室文化虽然更强调精神激励,但物质激励也不可偏废。在今天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经济利益,并常常以此作为评价自身价值的尺度。在高校教学中常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轻实验技术员的现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常常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在晋级、评聘职称、评先选优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致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对于一些在实验室管理、教学、科研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的实验技术人员,在利益分配上应该给予适当的倾斜,这是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现如今文化建设渗透在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可作为高校的重要部门的实验室其文化建设却被人们所忽视,这对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利。重视实验室文化建设,就是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使实验室从业人员能安心工作,愉快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利用好实验室资源,为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真正做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才尽其值。

参考文献:

[1]杨安,洪家慧,魏勇刚.论新形式下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555-557.

[2]李伦.现代实验室管理的新视角――实验室文化[J].科学管理研究,1999,(1):43-45.

[3]郭恩棉.浅谈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J].学理论,2009,(2):208-209.

篇2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专业化的职业技术人才。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素质,不仅需要在学院硬件设施上有所提高,更是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笔者旨在对高职教育就业导向这一核心理念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实践。

关键词:

就业导向;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原则”,而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一方面不仅要着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硬件实力,还应在软实力的提升方面下功夫。而在提高高职院校的软实力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略。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应基于就业的方针,作为就业理念和职业精神道德的传递方面的主力军,使高职院校学子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牢固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表现出更为出色的专业素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规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向度

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针和基本的办学理念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将就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动力,把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作为办学之基本向度。“以就业为导向”意在说明,某种程度上现代的高职教育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当中,成为满足相关行业的需要并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同时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满足学生的自我理想,实现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在教学模式上,从理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转向实践导向的理论与实践一体的高职教育模式。概言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所体现的内涵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文化和实践本位的注重理实一体的课程文化。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内涵

1.必须体现时代特色。当今是市场经济的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摸清市场经济时代的规律,把握市场规律认清市场规则,在市场竞争和合作当中掌握好良好的技术技能。

2.必须符合社会需求。校园文化还应当有效传递社会需求。对于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通常有一种低于普通院校学生的自卑感。要让他们切实的认识到职业教育并不比普通教育卑微,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支持,大量的职业人才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命力量。

3.必须体现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应当利用校园文化来传递行业规范和企业文化,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形势,在牢固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能在文化素养上符合行业与企业的要求,

4.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状态。此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手段,从根本上说还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调节学习生活的一大剂。在潜移默化当中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施加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实践途径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例如组织知识竞答,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增强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表现能力并培养参与和合作的精神。尤其是组织一些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例如针对一些工科类的专业,组织相关的技术操作竞赛,知识竞答等活动,或进行设计大赛等。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在这些活动中,尤其讲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固定的团队组合,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加强校企合作、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来丰富校园文化。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就业导向的要求决定了高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一定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它要求既要着力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来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素养;还要采取实际措施。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要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其中,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觉投身实践。比如可以要求一些合作学校的主管及HR来学校向学生介绍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内容。比如石油化工专业渗入“铁人王进喜精神”,凸显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敢于担当以及乐于奉献的文化价值理念,使学生能自觉把“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转化为自己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医学护理专业渗入“白求恩精神”,凸显精湛医技、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与服务人类的精神,使学生深刻领会护理专业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同。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等具体措施,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实践,用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性,并且把这些具体的措施逐步发展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持续的接触社会,这里除了能让学生获取一定的薪资报酬外,更为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各类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不同方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总之,通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之塑造,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调节其学习与生活的节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养成优秀的职业素养,从而使高职院校学院成为适应社会所学、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剑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新西部,2014(11).

篇3

一、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意义

(一)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数量已达150多座,主要分布于北京和上海,其次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苏等地。高校博物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考古、历史、民族、艺术、地质、生物、医药、交通、纺织、服装等类别。它是我国博物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的博物馆分类,一般根据展品性质而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技类、综合类等四种类型。

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对高校博物馆支持力度日趋增大,且很多高校对大学博物馆功能的认识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和提升,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正进入一个发展较为快速的时期,面临新机遇,渴求新思路。硬件设施及服务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经扩建的标本室、陈列室及陈列馆已成为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博物馆;更有的已成为规模宏伟、管理科学的现代化高校博物馆。

2012年5月30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市高校博物馆联盟、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等代表发言,他们均认为:高校博物馆在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完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高校博物馆是文化的“富矿”,育人是博物馆的责任。目前,高校博物馆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而有效的挖掘,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今后高校博物馆将发挥整体合力优势,在扩大规模、提升内涵、扩大影响、加强文化交流、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夯实文化育人之基、铺就文化育人之路。

(二)高校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意义

1.提升社会文化层次,促进文化传承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场所,其功能之一就是进行文化传承,而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进行文化教育及传承。比如社会历史类高校博物馆能够丰富高校学生的社会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对学校、国家的感情;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可以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高校社会文化层次的提高,能够引领这个社会的文化方向,促进社会的文化传承,提升文化层次。

2.利于开展学术交流,丰富校园文化

高校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它辖于高校,展示藏品的同时,又具有教育教学的作用。

高校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设施,它的展品往往蕴含着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它的建立,可以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文化交流的平台,为青年学生的文化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比如历史悠久的四川大学博物馆,馆藏品4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历史文物,民族、民俗、书画等精品;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等,其藏品、科研和展览独具特色。

除此之外,高校博物馆还可利用其身在高校的特殊性,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吸引其他高校学生前来进行参观交流,更可以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学者、专家进行学术研究、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提升本校知名度的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

3.有利于科研教学

高校博物馆是为了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迎合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拥有博物馆的实物资料和高校的优秀科研人才两大优势,这两者若能有效结合,将极大地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

高校是科技力量、科研成果聚集的地方,作为高校的博物馆,从机构到基本工作都应辅助于科研。在我国,各种历史、地址、人类学的及综合类型的高校博物馆,都有丰富的藏品和资料,可供广大师生进行科学研究,因此,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高校的科研教学。

二、高校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重视度不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博物馆在资金、人员等方面普遍面临一定困难,这与管理部门对高校博物馆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相关。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形下,大部分高校狠抓教学的同学,又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从实验室的建设、设备的更新、科研经费的投入等方面,都投入大量资金,而对于高校博物馆的建设,还是重视的不够,认为博物馆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大部分高校博物馆仍然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利用率不足,相对封闭

我国的高校博物馆大多是封闭型展出,主要对象是本校的师生和校内关系单位的来访者,利用率极低。

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大多是为配合本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由于人力、经费、场地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很少对外开放,甚至连本校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参观过本校的博物馆;加上相当一部分高校博物馆陈列的展品专业性过强,高校博物馆之间也缺乏必要的相互交流。这些都导致了高校博物馆较为封闭,鲜有人知,对于高校和社会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三)管理和服务较欠缺

目前,很多高校都努力尝试更好发展博物馆,但是因为没有稳定成熟的高校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作为保障,以致博物馆开放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高校甚至因为没有志愿者队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的服务意识仅仅局限于本校内部,且相当一部分服务人员工作状态欠佳,本身对高校博物馆的认识也有偏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校博物馆的整体质量。

三、高校博物馆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认识

高校博物馆如今在大学教育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大学很多学科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平台,也是大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相关部门交流的平台,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因此,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导学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把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提高到学校发展规划的层面。国外很多著名大学都有水平很高的博物馆,有的大学甚至有多座,并且馆藏资源丰富、科研水平高。只有提高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才能保证高校博物馆的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高校博物馆区别于社会公共博物馆,其主要功能是辅助本校的教学和科研,但就其富有特色的馆藏资源和专业学术人才优势而言,如果仅仅服务于本校教学,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只有面向社会开放,才能更加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硬件建设

1.增加资金投入

高校博物馆隶属于所在的高等院校,其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学校的事业拨款,并没有政府的经费支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博物馆的设施陈旧,也没有更多的资金开展活动,影响高校博物馆的发展。

因此,高校领导层应重视高校博物馆的资金投入,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改善高校博物馆基础条件,努力提高博物馆建设水平以及藏品的展陈水平,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校内外的师生、学者、专家前来博物馆参观、交流,从而充分提高博物馆的利用率。

2.拓宽藏品征集渠道

藏品是高校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其藏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发展情况,因此,拓宽藏品的来源渠道,不但可以节约资金,还可以提高高校知名度,丰富藏品种类。

高校应积极利用校内外的资源,不断的拓宽本校博物馆藏品的征集渠道,如鼓励校友捐赠,吸引社会各行各业有兴趣者进行藏品筹集;扩大宣传,申请国家拨款等等,进一步丰富本校博物馆的藏品数量,提高藏品质量。

3.加强现代科技的应用

现今各地博物馆,无论在博物馆管理方面,还是在藏品的陈列方面,都对现代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多,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也应重视现代科技的应用,将更多的新技术运用到博物馆的展览之中,利于博物馆更好的管理,提高本校博物馆整体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拉近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传播效果因此也得到提高,从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三)软件建设

1.提高理论研究

博物馆要建设并稳定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水平。高校博物馆的学术水平不仅是衡量博物馆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衡量本校的一个标准,因此,加强博物馆学的研究,提高学术科研水平就尤为重要。只有提高理论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博物馆的办学层次和建设水平。

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首先是高校博物馆管理人员的选择。以馆长为例,馆长是一个博物馆的领导核心,馆长的任用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博物馆都是由校内领导兼职,而在国外,大多高校博物馆馆长都是这一领域的教授、学者或专业人员。

其次是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志愿者是博物馆的主力军,良好的志愿军队伍,对于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高校博物馆虽然拥有良好的人才资源,但志愿者的选拔不应仅仅局限于本校师生,而是应该扩大到对博物馆有兴趣的社会人群当中,同时还可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

篇4

关键词:文化自觉;多校区;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14-02

一、文化自觉与校园文化

“文化自觉”这一说法,最早是社会人类学家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多次谈话、演讲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由定义可知,“文化自觉”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二是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三是要特别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其实质是对文化主体自身文化的一种文化责任感。在我国,公民的文化自觉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每个成员所共有的精神和物质、理智和情感的有效结合,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也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形成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其具有凝聚、导向、激励与规范、辐射及创新五大功能。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一所大学的内在品位。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形象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很多高校从单一校区发展为多个校区,新的办学格局开拓了高校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但作为一个整体的校园由于新老校区存在空间、时间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别以及主校区的转移都给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新校区没有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缺乏文化氛围。刚建立的新校区,建成时间短,同时很多新校区建设也处于一种“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的状态,因此无法在新校区捕捉到具有校园历史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部分高校新校区因急需投入使用,无暇进行科学规划,而忽视了隐性文化的建设,因而需要不断充实代表学校精神的物质载体,不断增强新校区景物的历史厚重感。由于新校区地处偏远的市郊,校区周边文化娱乐设施也相对缺乏,地缘文化围也比较淡漠,造成新校区建成初期和一段时间内校园文化氛围的匮乏,使新校区师生普遍感到缺少人文环境的熏陶,缺乏文化归属感以及和老校区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很多师生深深感到新校区物质文化建设缺少大学应有的人文气息、高校本有的文化内涵。在建新的校园如何传承历史、沉淀文化,是新校区建设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2.作为传递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师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大部分教师不在新校区居住生活,因而师生课外交流的机会少。同时由于来回校区的不便,使部分教师在教学安排时将课时集中,有的一天连续上七八节课,这样学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较好保证,遑论担当传递校园文化的任务了。与此同时,居住在不同校区的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之间缺少应有的联系,使新生失去了大学老生的关心和帮助,从而难以全面得到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让学生难以全面体味到大学校园的优越感。

3.多校区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不突出,个性不明显。教育系统既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又对环境施加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有利于校园文化之间交流互补,但交流的同时不能丧失“自我”,必须保持学校的个性而不是趋同。如今,不少高校新校区的建筑风格与格局,规模与专业设置大同小异,许多学校又回到了“大而同、小而全”的时代。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向“统一”的风格,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作品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继而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潜质,过分注重文化建设形式,对精神内核理解不深,容易使校园文化建设空泛化、趋同化。

三、自觉文化视野下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探析

当前,多数学校兴建的新校区都是在近郊文化底蕴较淡薄的地区上建立起来的。宏伟的校园建筑和优美的环境必须与浓郁的育人氛围和很高的文化品位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所以,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移植和传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形成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既需要环境氛围的烘托,更需要时间的积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学校领导和校区的管理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引导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鉴于新老校区之间是统一学校主体、统一的机构和领导,所以在新校区建设的初期,需要移植老校区的坚毅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训、校史、校徽和校歌等。新校区如果不能承接老校区已有的校园文化传统,将是校园文化在精神资源上的重大损失。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追求的不仅是与老校区的形式,更应该是其深刻的精神内涵,所以传承老校区优秀的校园文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承老校区的内容主要包括品牌校园活动和鼓励多校区之间的师生交流等。

2.增强对老校区校园文化的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文化的认知、赞同,形成归属感的社会心理过程。在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对自己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达成共识、认可其存在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就文化本质的层面来说,只有大众能够接受的、能涵化为人类生活的常识并渐次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习惯的文化,才是一种优秀的、能够引领社会前进的文化。由此,文化内化是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追求。内化即组织当中成员已经认同了校园文化,有了广泛的认同,广大师生和校区的管理人员就能很容易将学校的核心精神文化内化,之后外化在行动中。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有利于多校区建设的活动中来,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碰撞,最终从内心深处接受并逐渐纳入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中,最终成为自己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做事的方式。

3.结合不同校区的特点,打造多元一体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窗口。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不同校区的特点与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文化的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与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形成不同校区不同特色,加强抵制和改造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在将老校区优良办学传统和丰厚文化环境资源秉承、移植并渗透到新校区过程中,加强与大学城校区各学校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与融合,充分挖掘大学城校区的文化资源,拓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打造出多元一体的多校区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黄金华.“文化自觉”概念的辨析[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35-37.

[2].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22.

[3].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8.

[4]方振聪,游江.推进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7,13(6):135.

[5]康丽贞.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山东:山东经济学院,2010.

篇5

关键词 高校 网络文化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网络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的必争之地。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应该将网络文化建设与高校建设结合起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文化环境,进一步推动高校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新形势

在网络文化建设实践中,高校加大了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基本建立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增大网络产品提供力度,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已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也面临一些新形势。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信息网络优势向国内高校不断加强意识形态的渗透;国内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在网上集中反映,对大学生思想价值、道德观念、情绪情感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高校方面,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前瞻性缺乏,对网络时代的适应性不足。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提升了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研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

2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2.1意识有待增强

近年来,校园网络发展迅速,给高校师生思想教育、知识传承、意见表达、娱乐生活等方面带来了积极作用。高校也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但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历程毕竟相对较短,仍存在重视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主要有:一是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和选择的环境,提供了一种与现实不同的生活,使他们的好奇心理得以满足;在现实环境的知识获取和网络平台资源教育的作用下,学生不断成长,随之,又会对网络文化建设提出新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伴随求知欲和好奇心会不断增长和变化。二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抱有部分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应对和主动探索的意识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建立系统完善的网络传播制度,缺乏对网络信息内容主动研判的能力,不能达到健康有序网络平台的建设目标。这种情况的出现,制约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也不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2.2内容有待丰富

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决定了其承担校园网络文化内容主要供给者的角色。高校也在不断总结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规划,优化技术,加强网络文化传播阵地建设。互联网络的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表现形式异常丰富。校园网络在建设中也需要跟上互联网络的节奏,满足网络使用者的需求。然而,现实中高校部分网站内容还显得比较单薄,枯燥乏味,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网络平台更新速度慢,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在建设自己特色的网络文化平台,但是有的高校还未形成特色的栏目和网站,对网络优势的利用不足。实践中,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思想教育平台远不如信息交流平台、交友联系平台等吸引力强,高校BBS、红色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传播速度还赶不上商业网站和专门的新闻网站,教育主题的网络平台和客户端的使用程度不及普通交流的客户端的使用频度高,等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平台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3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随着对网络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加强,高校及校内各个部门都在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在总体规划、组织领导、网络平台搭建、队伍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在网络文化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上,也存在部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资源整体统筹不足,管理流程不清晰,部门协作不顺畅等问题。在网络文化建设实践中,学校部门、各院系,甚至各个学生组织都建立自己的主页或者网络平台,数量多,宣传力度不一,普通同学面临信息接收混乱的困境,无从选择,网络文化的传播效果不够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往往缺乏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和管理人员,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各个队伍、各个板块的合力尚未形成。

3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增强意识培育

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以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繁荣和发展、满足广大师生需要为目标,不断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二是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高校管理者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网络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分阶段有序推进,确保网络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其次,要增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意识。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况,遇到很多新问题,这就需要(下转第29页)(上接第27页)深入研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把网络文化建设放到大学文化建设的全局中去考虑。同时,网络文化建设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高校要主动开展对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工作,努力掌握网络文化的发展规律,尤其是要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重点把握网络舆情的传播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不断创新网络宣传方法和策略,强化网络平台的主动教育,让网络文化引领校园高校文化。

3.2强化内容建设

高校网络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繁荣网络文化内容,把握传播的主动权,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高校就要不遗余力地繁荣网络文化内容,培育网络名编名师、开办网络名站名栏、发表网络名篇名作,在网络平台增强舆论引导能力。要拓展网络文化功能,把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成为融思想性、学术性、服务性、娱乐性、互动性等功能于一体,既要建设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和各类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也要建设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园微信公共账号,还要打造数字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丰富教育资源,扩大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

3.3完善建设机制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个部门对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都有职责。高校要建立学校统一领导、各部门通力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应该在技术和资源、传播、监管、操作、保障等层面采取措施,实现资源统筹合理、建设职责清晰、管理权限明确、管理程序科学、部门协作有效的局面。另外,要保证高效网络文化建设机制运行有效,必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高校要广泛吸纳和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有政治觉悟的网络文化工作人员,包括思政教师、学生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网络技术专业人员等,并加强对网络文化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其网络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成为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不断增强育人合力。

4结语

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巨大。面对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丰富高校网络建设的内容,并完善体制机制。根据互联网络发展趋势,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要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使用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技术,建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实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基金项目:本课题研究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 冯刚.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5(8).

篇6

关键词 寝室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何谓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寝室为空间,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学生共创和共享的群体文化,是大学生在寝室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寝室文化建设有四个层面的涵义:

1.1寝室环境文化建设

环境是寝室文化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学习、交流搭建良好的互动平台。寝室环境卫生、寝室物品摆放、寝室主题装饰等等,都成为学生展现精神内涵和良好个性的舞台。

1.2寝室制度文化建设

寝室制度文化包括了寝室管理中必须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寝室文明公约》、《寝室管理制度》、《文明寝室评比标准》、《个性化寝室评比标准》等等。寝室制度文化建设,是维持寝室良好秩序和大学生进行正常生活的重要保证。

1.3寝室道德文化建设

寝室道德文化体现了寝室成员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探究和认识,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学识等方面的水准。

1.4寝室精神文化建设

寝室精神文化体现大学生精神世界内涵和心理健康水平,展示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等。

2寝室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2.1良好的寝室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

(1)良好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情绪起到调适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环境起到优化作用。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相互关爱,和谐愉悦的寝室氛围,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通过不断自我完善,来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2)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勤奋好学、互助友爱、乐观上进的寝室氛围,对寝室成员产生润物无声的作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3)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审美情操的陶冶,对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意志力、性格的锻炼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

(4)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识别能力和思想觉悟,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认识真理的能力。

2.2不良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必定是消极的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寝室成员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寝室氛围,而寝室氛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和关键性的。风气好,则寝室成员之间关系和谐、心情舒畅。反之,则自我中心,自私狭隘,相互猜疑戒备,人际关系恶化,同学之间缺乏沟通理解,导致长时间处于紧张、压抑、烦躁不安的精神状态,长此以往,必将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3加强寝室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达到全院同建寝室文化的共识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渗透在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创建优秀寝室文化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同时也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全学院要形成齐抓共管,师生共创的局面,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和谐的氛围。

3.2优化寝室环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休憩场所

首先,高校要为大学生创造较为舒适的寝室住宿条件,为其营造良好的寝室环境,保证大学生能够心情愉悦的学习、生活、休憩。二是,重视寝室周边环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安全、经济、便捷的生活服务。三是,在校园学生寝室周围适当的区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体育娱乐活动场所,保证学生对业余文化的需求。只有为学生创造温馨、舒适、美观的寝室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为寝室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3.3创新和完善寝室管理制度体系,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首先,要建立健全寝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愉悦的生活提供制度保证,使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寝室管理工作要形成学生工作处、院团委、保卫处、后勤处、各系部的联动机制,保证管理到位,管理制度的执行到位。

第三,建立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更好的发挥寝室文化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

3.4加强个性化寝室、文明寝室文化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学生入住寝室之前,学校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个人意愿自愿申请,自由组合,灵活安排学生入住相应的个性化寝室,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5开展多层次立体的寝室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首先,每个寝室内部要有完善的诸如寝室公约、值日生清扫制度,确保寝室干净整洁,美观大方,格调高雅,使学生对于学习所带来的紧张、焦虑、烦躁感在寝室生活中得到缓解和释放。

其次,组织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大学生全员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寝室文化活动,比如举办寝室文化艺术节,通过内务大比拼、寝标设计比赛、寝室主题美化大赛、个性化寝室评比等系列活动,不仅仅为大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大学生们为了寝室荣誉而战,必须努力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必然展现温馨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在各项活动中,大学生们增强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增强了寝室成员之间的认同感。

最后,W校要在共创寝室文化中要建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使大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保证寝室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效性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涵是“乡风文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新农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活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而实现精神富有的关键是社会文化的全面提升。近年来,浙江省正大力推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构建“两富”型新农村具有点睛意义。

改革开放至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也有所进展。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进入21世纪,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多元化和多种价值取向深刻地冲击着农村群众的思想。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侵蚀,一些地方的农民思想道德出现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文化中仍然存在封建迷信、愚昧消极、奢侈腐化等不良现象。

在新农村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更是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赵沁平教授认为,高校自诞生之日起,便聚集了大量文化人才与科技精英。高校通过知识传承、科技创新,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当代高校的三大职责。地方高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高等教育的l展趋势,明确自身的社会服务责任,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当然,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自身也能获得发展机遇,这是一种互利共赢之举。因此,增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培育适应新时代的新农民

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永远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相对偏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全部农村人口的1/3,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培育会读书、有技术、会上网的新型农业人口。

2.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农村不仅是“物”的新农村,更是“人”的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当前,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发展相互交融,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事实证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得越好,新农村经济发展得就越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对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场所,在地方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明确地方高校的有利条件,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进而不断提升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1.地方高校具有地缘优势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看,地方高校离大城市相对较远,通常在二、三线城市,校区也建在城郊。地缘优势使地方高校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当地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且能较为准确、系统地掌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诉求。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应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把服务新农村文化发展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制定相关政策。

2.地方高校具有人缘优势

地方高校以培养本地人才为目标,其招生对象以本地生源为主。地方高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农村干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农业技术人员。培养高素质农村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成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当地农村社会特别是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为地方院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也为地方高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搭建了平台,有助于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

3.地方高校具有智缘优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地方高校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地方高校不惜重金,大力引进博士、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日渐雄厚,专业设置更加完备,科研条件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研成果颇为丰厚。地方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传承和弘扬。地方高校的人才、技术及科研条件都为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4.地方高校具有网信资源优势

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和瞬息万变的信息资源。新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更需要网络信息资源的帮助。地方高校则可以通过网络传播、网络教育等方式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四、增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效性的策略

1.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强化社会服务意识

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要将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置于地方高校发展的首要地位,从学校规划、政策制定、招生计划、教师考核、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地方高校要深入农村和农民群体,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利用各种渠道将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农业技术传播到新农村,切实提高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效用

据统计,地方高校几乎一半的馆藏图书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无法被社会共享。在强调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提高图书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只服务本校师生的传统观念,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以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数据库。数据库要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而变化,及时更新信息内容,从而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3.地方高校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地方上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难以有效完成新形势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任务,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很明确,即为当地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地方高校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设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专业,大力培养新农村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要积极配合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把对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列入学校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中,并要注重培训质量。

4.地方高校要大力挖掘当地新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农村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但部分文化得不到保护或逐渐失传。地方高校有责任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传承和弘扬,不断提升新农村文化层次;要鼓励师生投身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贴近农村、农民,创造出反映农民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以满足当地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村群众的精神境界。地方高校要加强当地特色文化研究,创办专门的研究中心,提高地方文化的品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5.建立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地方高校要为师生及科研人员在新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与创新研究等方面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只有地方高校建立起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制约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经济问题,才能切实发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功能,使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2]黄宪伟.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3]王晓娥.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切入点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4]陈运贵.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科纵横,2012(7).

[5]赵江龙,袁茁萌.地方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

[6]梁广东.地方高校融入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10(3).

[7]徐承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7(1).

篇8

论文摘要:书法教育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被列为弱势科目。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书法教育的重要价值意义,并提出一些适合高职院校发展书法教育的策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它一方面要求注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这些专门人才需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越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书法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历史演进中,其独具魅力的审美价值颇受历代教育者的重视,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审美教育范畴。学习书法,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培育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康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和优势。 

一、高职院校开展书法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升级外,更需要的是使大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得到提高。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高职院校因办学特色的限制,书法教育却长期得不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书法发展受到时展大环境的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网络越来越成为国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代替了传统的书信,不要说毛笔,即使是硬笔书写工具,也逐渐被手机按键和电脑键盘以及通讯设备所取代。书法失去了广泛的实用价值,成为了纯艺术,也失去了得到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如今,作为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书法艺术,其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状况,实在不容乐观。 

2.高职院校教育对书法学科定位的认识模糊 

书法属于视觉艺术,表现出人们对平正与奇侧、统一与变化、整齐与错落等种种美学形态的认识,并展现书者的情感心绪与品格修养。而书法是否是独立的艺术门类,至今仍是艺术界、文化界、学术界极为关注并经常引起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和基础教育的学科设置中并未列出书法是单独的学科。再者,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由于书法学科定位不明确,所以对书法教育的态度往往也是可有可无,仅仅当做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陪衬而已。 

   3.职业院校在书法教育上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  

职业院校在书法教育上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没有设立明确的书法教育管理机构,协调统一书法教学工作;大多数书法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制和完整系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书法教学形式单一,缺少资金以及设施投入;高职院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等。  

4.高职院校生源人文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觉接受书法教育的意识  

多数学生以前学习科目范围狭隘,接受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又存在差异,普遍缺乏书法知识。他们在一起接受、重视技能型教育后,艺术修养难以得到提高。  

二、书法教育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实用价值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人是十分重视书法教育的,除实用目的外,更重要的是把它当做提高修养品行的必修课程。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故以道德、事功、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高职院校实现书法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课,其实用价值更是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  

1.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清代刘熙载《书概》说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其中,“书如其人”一直得到艺术家和艺术教育者的广泛认可。宋代朱文长在《续书断》中评价颜真卿的书品和人品时也深有感慨地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书法艺术是书写者心灵美和行为美的真实写照,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是陶冶情操的重要艺术形式,是唤起学生进取精神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施教者十分看重对受教者的品行教育,强调学书者要树立良好的品行修养。宋代姜夔《续书谱》在谈到如何得书法“风神”时云:“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将“人品高”放在得书法风神的八个要素之首,可见古人对人品的重视程度。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以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坚定。所以,艺术在道德教育中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书法艺术教育就是以形式和内容双重之美,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把品德修行寓于教育之中。  

2.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  

三国时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其意思是说,书法作品中的笔迹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是因为能体现出人的美好情感。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至”。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基本的美学。而形式美,是汉字书法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无论是哪一种书法形体,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无不构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因此,书法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在书法教育中,学生通过临摹学习、创作作品和欣赏高水平作品的锻炼,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具备一定的艺术眼光、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良性循环,他们就逐步地对艺术或现实中的美与丑、雅与俗等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从而培养全心全意热爱美、鄙视丑的高尚品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雄浑之美、秀逸之美、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丰富的审美属性,是打开美丽殿堂大门的钥匙。它在引导学生欣赏创造艺术美的同时,也创造了具有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学生。 

3.有助于对学生勤于思考、领悟能力的培养 

书法艺术教育,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巧的过程,使学生眼、手、脑同时并用,进入积极的观察、分析、思考的状态。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勤于思考等方面的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好处。 

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云:“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指出书法临摹要多悟、多思。同时他还指出:“余尝谓临摹不过学字中之字,多悟则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从虚处着精神。”书法学习不仅要思考书法本身,也要思考“字外之字”,而创作主体个人情感的表达就更离不开思考了。领悟力是学生对书法形式的内在规律与本质的更深入的洞察和感悟,是在学习过程中的触类旁通和认知的提高。只有领悟才能将所学化为己用。领悟力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的能力,故书法学习中领悟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发现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可以领悟和谐本质,促使他们懂得如何发掘周围美的事物,懂得与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懂得团队精神,懂得关爱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进而以健全的心智投入到有序的学习生活当中,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此外,丰富多彩的书法文化活动不仅能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自身修养能力,而且更有助于校园文化的丰富发展。 

三、对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开展书法教育的思考 

要彻底解决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书法教育和高职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书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造有利于书法教学的硬件设施 

转变观念,加深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创造浓郁的氛围和条件,有计划、有目标地制定一系列教学措施,把书法教育纳入学校培养方案中。这要求高职院校不仅在制度和指导思想上确保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还要创造条件来满足书法教学的物质环境需要。比如成立书法教研室,加强书法教学的质量管理;将书法课单独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公共必修课;各院系设立若干小的书法练习、创作室、展厅等,让学生有练习、交流、创作、展示的空间。 

2.建设一支书法艺术素养高、责任心强、具备良好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平台直接决定书法教学的水平和效果。鉴于目前专业书法教师短缺的情况,可以采用校际联合的办法。各高职院校书法师资力量各有所长,如果广泛联合,资源共享,则是做好书法教育切实有效的办法。高职院校之间可以尝试互派教师授课、互派学生选课等合作方式。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书法教学可采取新的形式,如采用自学、自评的教学模式。亦可采用讲解要领、自行创作、分析习作的教学方法。重视作业的批改与总结,耐心指导,使学生不觉得单调枯燥,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认为练字太枯燥乏味,原因是多数学生看不到自己书写水平的提高。经实践,定期举办展览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通过展览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信心,也提高了兴趣。 

 

参考文献: 

[1]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宿舍文化 学风建设 实证研究 措施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宿舍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中重要的一种文化形态,除有价值导向、教育优化、陶冶塑造、约束规范、心理调试等功能外,它更有开发智力、启迪智慧、激励学习的功能。学生宿舍文化具有自主性特点,在独立自主的文化活动中,学生主动吸收知识,施展才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宿舍文化以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完善知识结构、开发潜在能力、全面培养个性、训练创造思维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机会。宿舍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一种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一把学生自我激励的尺子,学生通过比照,找出差距,明确方向,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从而健康地成才。

二、当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总是把宿舍文化建设仅仅作为宿舍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环境建设来看待,认为高校的文化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在宿舍以外的区域进行。认为学生宿舍的功能是提供学生住宿与生活。因此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多个方面都忽视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即使是在宿舍设施建设问题上,也是重基础设施建设,轻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这是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相对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宿舍文化建设产生很大冲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很有吸引力,上网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新的时尚和文化交流。它改变着大学生宿舍的学习生活模式、思想观念以及宿舍中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的交流减少,这影响了宿舍内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从而影响了其他学生的休息和学习。更可怕的是影响学生自己的学业学习,致使一些同学因沉溺于网络而影响了正常课程的学习,课程考试不及格,直至退学。近几年高校因受网络的影响而导致的学生退学数有增加趋势。

(三)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得力,宿舍文化建设效果不显著

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靠某些职能部门或某级学生工作组织来进行。它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群策群力,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但在实践中,又往往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这直接影响到宿舍文化建设的效率和效果。具体表现在:(1)没有统一的、长远的切合实际的宿舍文化建设目标。未能把宿舍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2)部门之间缺乏和谐的、制度化的协商、沟通机制。在宿舍文化建设中,不少部门常常各自为政、各管一块。

三、强化措施,构建先进的宿舍文化,大力推进学风建设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教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是全面学分制。在此条件下,学生可以自行确立学习计划,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地点。这种教育体制上的变化,必然导致班级松散、年级淡化的新情况出现,过去长期形成的学校抓院系、院系抓班级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就会受到冲击。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全面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宿舍所具备的功能包含在班集体所承担的功能中。因此,宿舍就成为当前和今后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阵地,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积极营造“优良学风宿舍”氛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一个良好的氛围,其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宿舍作为现代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单元,理应成为我们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场所。过去,我们也曾评比过卫生宿舍、文明宿舍,但都没有明确提出过评选优良学风宿舍,通过建立和完善“优良学风宿舍”评选制度,帮助、引导、激励学生树立成长目标和奋斗方向。可以开展宿舍成员课程平均成绩,四六级通过率,奖学金获

率等评比活动,旨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丰富校园网络学习资源,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校园网络学习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学习教育作用,大学校园的信息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大学生的期望程度,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弱。丰富校园网络学习教育资源,如大量的学习软件、丰富的课程课件等等,增强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于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学校的学风有很大的正面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网络文化的负面作用,从而推动学校的学风建设。

篇10

1.1资产管理体制不顺,影响资产管理的整体效益高校大多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作为资产管理的归口部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学校一般还有其他部门承担着资产管理的职能,如财务处、党政办、科技处、后勤管理处等,尚未形成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3]。多部门管理主要有2方面缺点:一是管理权限不清,管理内容有交叉,管理标准存在差异,甚至还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遇事容易相互推诿,造成国有资产直接流失或变相流失;二是责任主体不明确,两级管理体制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账目与实物(账-物)相符率有待进一步提高。1.2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影响资产管理的规范性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涉及教学、科研乃至学校正常运转的各个方面。近年来,许多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处置办法》、《公用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学校资产管理的制度。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资产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愈发显现制度不够健全、可操作性较差、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尤其是资产过程管理中账-物管理分离、无形资产管理弱化、“非转经”管理失范等问题,制约着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资产管理目标的实现。1.3资产管理手段不强,影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随着高校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资产购置环节的可行性论证已得到重视,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尚未建立[4],资产配置标准不明确,共享机制不完善,设备重复购置、闲置等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在资产使用环节,信息化水平仍不能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快速发展的需求[5],且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于资产使用、管理的监督考核与奖惩往往流于形式,资产使用效率达不到预期目标。1.5资产管理队伍偏弱,影响资产管理的可持续性经过多年的努力,很多高校引进了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到资产管理队伍中,资产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问题得到部分缓解。但目前高校中除资产管理部门外,其他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大部分缺乏资产管理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常常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和规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这已成为制约资产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之一。

2以组织文化优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文化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高校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6],组织文化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2.1通过组织文化建设提升管理队伍的凝聚力高校资产管理各个子组织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必须深入了解组织内部的要素和结构,分析各个子组织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方能制定适应组织发展需求的管理方式。组织文化不仅可以反映出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7],而且可以增进各个子组织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使各个子组织成员产生认同感,进一步融洽组织成员间的合作关系,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形成协调一致的资产管理理念,促进高校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防止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2通过组织文化建设提升资产管理绩效水平优良的组织文化是组织运行和发展的正向内驱力,通常包含着崇高的目标追求,引导组织成员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组织文化既是一种引力,又是一种推动力,激励成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积极主动地寻求突破,进而激发出组织成员的巨大潜能和创造性。通过强化资产管理目标,加强高校资产管理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有效沟通,达成心理默契乃至“使命共同体”,从整体上促进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资产管理效能的发挥,提升资产管理的绩效,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2.3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组织文化的重要载体,制度文化是组织在进行管理活动中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政策,是严格而规范的硬性约束,为组织文化的执行提供依据和保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资产数量的激增,高校资产管理不能依靠“人治”的方式直接完成管理,而必须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落实、修订和完善,将规范化的服务流程与工作行为加以固化,为高校资产管理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4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水平依据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氛围是指成员在某个环境中工作时的感受,而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是否表现某种行为、如何表现,很大程度上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8]。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成为约束和引导组织成员行为的非正式规则。建设优良的资产管理组织文化,在高校各级组织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可以模糊资产管理各个子组织间的界限,对组织成员及团队行为产生规范作用,有效地调节组织内外的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自动、自发地产生从众行为,自觉、自律做好资产管理和服务工作。

3基于组织文化建设的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笔者认为,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来审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必须结合实际,重点要从组织文化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来探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创新和优化策略。3.1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更新资产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服务能力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应把精神文化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运作的核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系统的组织学习制度,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强化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要在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指引下,增强全体资产管理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努力提高全体成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凝心聚力地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形成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资产管理人员要以高校资产管理为己任,自觉维护高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3.2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引领,明确资产管理权责,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制度文化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导向,为组织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是为理念和目标服务的[9]。科学、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把资产管理理念、价值观融入到管理、服务中去,营造出独具特色的资产管理组织文化。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重点完善物资设备采购验收、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维护项目管理、“非转经”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权、利,使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使每项制度都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国有资产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3.3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载体,创新资产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能行为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在管理、服务和学习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软文化。高校资产管理部门采用培训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为组织成员建立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资产管理部门应拓展资产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在全面摸清学校“家底”的基础上,优化和简化工作流程,逐步实现从实验仪器设备采购、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资产报废处置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10]。行为文化的建设,使资产管理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借助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开发即时、动态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11],将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学校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等状况,充分反映出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为实验仪器设备购置论证、使用管理以及调配报废等提供决策依据,提高资产的使用运行效率。3.4以物质文化建设为手段,着力推进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物质文化是组织开展管理活动,履行组织、协调、沟通、服务职责所必需的外在物质条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坚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切实加强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改造的力度,持续提高学校本质安全度。在资金渠道方面,对外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对内规范项目管理,重点对项目征集论证、申报立项、经费预算、组织实施等进行监督。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12],坚持以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牵引,重点加强实验室的内涵建设,明确实验室建设和配置标准,强化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整合优化各类资源,完善绩效考评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更好地为学科团队建设和教学科研服务,不断提升实验室的整体显示度。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