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非遗文化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宣传非遗文化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宣传非遗文化的方式

篇1

摘 要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 体育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所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劳动力的复合与统一的完美体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内涵,阐释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新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是推动中原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鲜明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的中原历史留下的文化印迹,体现着中原的竞争力,同时河南省的非遗文化的开展仍存在着发展缓慢的态势,为促进体育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欲着重分析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选定体育非遗文化的角色定位(奥运机制还是群体机制?),分析制衡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因素,试图通过对现代瑜伽项目的研究为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提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谁来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的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对中原生态体育文化信息进行抢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综合涉及传统的人类学,快速发展的传播学和亟待完善的体育学。通过这些学科理论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尝试,而且还有可能为丰富这些学科的理论成果添砖加瓦,为满足该领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积极的意义。

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扩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影响,对于其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还可以详尽的了解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同时,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深层次的文化发掘,符合河南省现阶段积极推进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建设为文化产业强省的战略决策和大力实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针,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2)实践意义

研究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武术文化遗产,对深入认识和了解河南地域武术文化,全面地认知中国武术文化版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一方面对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体系进行整理与挖掘,探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从而调动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起人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不断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借鉴瑜伽的发展理论和经验,探索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之间找到对其进行保护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力,为河南省更好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建议,以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研究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政策实践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005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国务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在河南境内,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且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文化,是河南人们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

(二)传承和发展的概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明确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发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传承”一词首见于民俗学中,以20世纪30年代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为标志,他提出要对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进行研究,从而阐释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及发展特征。国际学术界形成了其他与传承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传播论学说的维也纳学派、曼彻斯持学派与傅厄斯学派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湖南传统武术传承研究》中提出传统武术的传承就是由传人实施的,在代际之间进行的技艺、理论、习俗等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传递和传播。

研究认为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即承袭、创新并广为传播。承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价值、文化渊源、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和生态环境。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传承谱系比较明晰的武术基础上,创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武术技艺和健身、养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植根于民间的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核心就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同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随着社会特征、竞技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发生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因此,完善的传播方式对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涉及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保护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现状调查等,但都侧重于本区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区域特点,但从总体是显示出各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2.国内关于体育类或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观点

国内学者多以本地区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本土文化的历史追溯,相应的提出传承和发展建议。

牛爱军从全民健身和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融于当地生活风俗中传承,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体育的健身功效,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开发,提出商业开发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白晋湘从法律角度出发,指出健全法律保护机制,建立管理和保护体系,建立体育博物馆,开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

社会活动和社团的开展体育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姚应祥对湖州船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强立法、加大宣传、依托学校,建立体育社团,开发旅游的传承建议。董亮在对四川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将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体育文化遗产发展成为大众健身娱乐项目,延长其生命周期。

张巧凤对非遗文化的软文化实力进行研究,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中指出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是对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应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

李荣芝、虞重干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指出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传承途径、竞技化途径、社会教育途径、生活化途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也针对民众缺乏民族传统知识认知现状,提出加强政府管理、加大媒体宣传、维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环境和发挥院校优势及赛事促进等建议。王林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中指出应营造适宜传承的文化生态,加强传承人的名人效应,加强传承梯队的建设。徐旭对岭南醒狮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动武术与醒狮相结合的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安剑群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提出要进行广泛地区的横向传承,和不断创新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加强群体性传承和学校传承、社会传承的方式相结合;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陈关于发展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立法、教育学、传播学、民俗、社团、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关于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传承管理机构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硕士论文《嵩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强调法治机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组织运行方式,提出以发展武术文化产业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主体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及挖掘保护对策》提出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将非遗保护工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本人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提出通过对健身团队的管理和扶持,推广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技艺推广。

在传承内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以河南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为例》指出要加速多种方式的宣传,挖掘民俗文化的体育娱乐审美价值;王伟红《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提出开发非遗文化的器物层产品,做大做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建立省及地市“非遗展示中心”。

在传承方式的研究中,任丽萍《传承・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体育研究》中提出将其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硕士论文中提出建立数据库,有效提高非遗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视化信息,用网络模式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赖学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导向与舆论宣传是推动其传播和发展的保证,形成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业开发实现体育文化传承和弘扬,建设体育加旅游的产业机制,构建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王静的硕士论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资源开发研究》中提出通过培养专业的出版人才,开发高质量的传统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郭鹏飞《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强调要加大普及力度,调动民众文化自觉性,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学校教育资源,提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加强非遗文化的长远规划和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管理有了专题的研究,但为数不多,对传承主体还仅限与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对传承团队建设的研究基本没有,传承内容上提出了对体育健身价值的延伸和器物层面的开发,传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晶,大多数认为多种形式及层次的广泛传播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对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仅仅只有数百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传承了五千年,既然老祖宗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五千年,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古人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然而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开始出现了断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1、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沉迷于网络。在整个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游戏、娱乐等相关信息,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们往往容易被这些游戏和娱乐所诱惑,甚至不能自拔。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讲究的是静心修学,这跟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恰恰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浮躁的社会风气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所在。

2、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中国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已经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文化,只是时不时地在课本中穿插一些唐诗宋词。就拿80后、90后来说,已经很少有几个人能够背诵出《论语》、《老子》等一类传统经典来,为了应付四六级英语考试,他们在大学时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耗在了背诵英语单词上。

3、从整个家庭教育的环境来看,各个家长都已经是跟风似的给孩子报各种班。在他们看来,别的孩子都在学舞台、学钢琴、补习英语、奥数等,可是我们家小孩没学,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落伍了,于是盲目跟风。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学校里压根儿也不考。

4、西方以及日韩文化的大量入侵以及各种流行元素的迅速蔓延,这严重挤压了整个国内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似乎比传统的七夕、元旦更有味道,钢琴、吉他等西洋乐器亦比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更为流行,长期如此,传统文化岂能不断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互联网企业历史使命

过去,学习传统文化只能依托于线下的教学和书籍。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传统文化就能够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而非仅仅只是局限于线下书本和教学。今天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放在了电脑上和手机上,那么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使命,于是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借助自身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就拿这次端午节来说,百度搜索首页的logo就换成了具有端午节色彩的新logo,通过借助有着“中国最年轻造龙师”之称的莲羊的手笔,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端午色彩的龙舟。自古以来,龙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据说为了此次logo能够更形象地传递中国非遗文化,百度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通过屈原故乡秭归文化旅游局找到秭归最古老的龙舟原型——秭归龙舟。事实上,这些年,百度一直在借助其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遗文化的发展。

每逢节日之际,百度搜索都会更换具有中国特色的logo。此前百度在重要节日之时,就曾把搜索logo换成了具备传统文化特色logo,比如中秋节的嫦娥奔月、七夕节的鹊桥相会、春节的《大闹天宫》人物形象等。此外,在2013年,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还牵头成立了“中国民营产业商会”并担任会长,并一直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百度通过将中国最年强的造龙师与传统的龙舟文化结合在一起,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特色的龙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了全新的光彩。同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呈现出来,又是另一番景象。甚至让我们在看到百度龙舟logo的时候,不免想起当年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

另一方面,目前百度搜索拥有超过6亿的网民用户,这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来说,也是极其广泛的,也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非遗文化。而百度每天拥有超过50亿次以上的搜索需求,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更是具备了持续不断的推广。

由此看来,在百度的带领下,中国的非遗文化正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每一个网民的内心深处。而从百度频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动作来说,百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较为深刻、独到。尽管对于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来说,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但是在百度等巨头的推动下,整个国内的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实际上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大风口。

互联网+传统非遗文化正在多个领域爆发新机遇

目前,传统非遗文化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整个领域实际上还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机会,并且在多个垂直细分领域都还存在创业者的新机会。

一、非遗O2O电商领域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线上线下结合的O2O电商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在开始运作了。此前百度糯米已经通过其平台推出了非遗有价产品的专题活动,而在去年,国内唯一官方授权的非遗类电商平台e飞蚁也正式上线。

从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类O2O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优势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构建全方位的线上推广,他们只需要通过付出自己的手艺劳动,就能够借助线上平台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也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弘扬自己的手艺文化。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这来产品的电商并不多,电商平台很容易能够建立自己的独特差异化优势,并能在天猫、京东称霸下的中国电商市场格局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人文层次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艺术爱好者喜欢收藏一些具备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苦于很难通过线下渠道找到非遗大师们的作品,互联网平台打破了这种信息障碍。

当然,O2O电商平台需要打破的是一个信任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辨别非遗产品的真假,这就需要电商平台具备足够的权威来确保非遗商品的真实性。

二、非遗旅游领域

目前整个国内的旅游市场,人文景观旅游正在不断受欢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但是如何将这类旅游景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这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比如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开启了非遗城市、非遗博物馆等标注,同时还增加了非遗礼品的索引,能够让消费者通过百度地图找到附近的非遗文化产品。

互联网创业者搭建平台可以通过与非遗文化当地人进行合作,把整个非遗传承人所在的地区建成一个集合餐饮、娱乐为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度假地,然后在这个旅游地点,当地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非遗类艺术品进行出售,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非遗旅游度假消费中心。

从旅游的角度来,这是一种特色的差异化旅游。非遗文化的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个是它的审美价值,很多工艺品、表演艺术以及民族服饰,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是它的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以前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还有一个则是它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具有原生态的文化基因。

不过目前国内很多非遗文化旅游却被滥用了,大量民间传统文化器物和艺术品没有对其进行精心设计而被随意地改成旅游商品,这严重扭曲了该艺术品的本意。与此同时,许多表演艺术不是真正的传承人在表演,甚至有的表演还加了某些不健康的内容,从而丧失了祖先传续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底蕴,变成了平淡的商业表演。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纠正这个被盲目开发的旅游市场,能够让非遗文化旅游释放更大的市场价值。

三、非遗电影产业

其实,对于非遗电影来说,这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一个极好传播,通过电影,能够借助影像记录文化风俗、记录更为丰富的信息。

目前,在国内的电影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已经涌入到了电影行业。从电影的制作、发行、电影票销售一直到电影衍生品,巨头们都在开始一步一步渗透和布局。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将电影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里面必然会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四、非遗线下活动

通过借助线上平台作为导流,可以举办各种线下的非遗展览,比如美食节、服装节、非遗产品展览等。对于平台来说,在为非遗继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线下展示的同时,平台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同时还可以收取前来参观用户的门票。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通过参加这种线下非遗活动,能够更深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够通过线下活动认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非遗文化社交甚至也可以由此开启。

同时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人和企业来说,通过这种线下活动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宣传自己的非遗文化作品,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的非遗文化。

五、非遗线上知识平台

目前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产品都已经推出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问答、数字博物馆等,对于大多数想要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用户来说,线上平台同样还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

篇3

[关键词]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一、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客观认识历史、开展文化创新、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意识形态和观念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正受到威胁,大批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甚至濒临灭绝,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刻不容缓。

(二)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文化馆主要围绕国家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普查与申报。普查摸底是开展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撰写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申遗。

2、抢救与保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刘锡诚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②。对于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通过开展科学记录、鼓励传承人带徒传艺、举办非遗文化表演、展览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3、传承与发展。文化馆主要采取开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各类活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等手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在尊重非遗文化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效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化馆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保护意识不强

当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人绝大多数是老一辈观念保守的老人,他们对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政策不了解,对非遗文化保护缺乏深刻认识,思想上顾虑重重,难以将技艺发扬光大。另外,人们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忽视对非遗文化管理和传承的现象严重,使得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困难重重。

(二)专业人员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复杂繁琐,加上非遗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容易受到人为损坏,挖掘、收集、建档、开发保护等工作均需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完成。虽然很多地方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专业人员非常少。如河源市多个县区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但均仅有一名编制,非遗保护工作主要依靠文化馆临时负责保护和实施工作,且多数文化馆业务干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半路出家,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缺乏经费支持

由于历史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对它们的普查、建档、保护、传承以及研究、开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费欠缺严重制约了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如河源市和平县由于非遗保护经费欠缺,自2007年至今只有21个非遗项目成功录用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猫头狮等2个项目录用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四)传承工作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当前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方式基本都是师傅传徒弟的形式,传承形式单一、范围狭窄。在不能获得国家足够投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项目传承人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动力不足。③

三、文化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非遗保护环境

1、运用新闻媒体和自媒体进行非遗宣传推广。运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宣传,如2014年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通过邀请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组拍摄《席床生日节》、《猫头狮》、《全牛宴》三个非遗专题节目,广泛推广了该县代表性非遗项目,凝聚了社会保护非遗共识。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公众微信、微博等普及非遗知识,提高群众保护非遗意识。

2、积极组织非遗展演、展览和交流学习活动。及时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览、积极举办和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表演赛、文博会等活动,向群众展现民间非遗的魅力,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3、在开展挖掘、普查工作中进行非遗保护宣讲。在开展挖掘、摸底普查工作的同时开展非遗文化保护意义和价值的宣讲活动,让传承人和广大群众形成保护意识。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非遗保护工作基础

1、建立保护机构,配置专业人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争取地方党委支持配置足够专业人员,形成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有力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单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建议和争取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政府支持,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四)建立传承机制,形成规范非遗传承体系

1、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普查和建档工作,全和完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管理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传承人,确保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

2、组织帮助培养传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把具有民间特色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相关教材,邀请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是全民参与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④另外,鼓励和支持传承人通过开展培训班或兴趣班等形式带徒讲习、传授技艺,举办各类展览、演出活动为他们提供展演平台。为避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断层,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专业队伍,使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至于消亡,为传承起过渡作用。

3、完善传承人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和经费。每年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适当奖励。另外,我们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或保持团体授予“人间国宝”荣誉称号并确定其责任和义务,获得认证后,可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保护和财政支持。⑤

(五)合理开发利用,促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1、发展“绿色产业”。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开发其潜能,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成体验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旅游项目,如河源地区可将客家山歌表演、特定节日的民俗表演等穿插在旅游景点中。

2、向知识产权转化。通过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编辑成册,出版书籍。对历史文化意义重大、代表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戏剧、电影等拍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知识产权。

结语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

[2]张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摘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9(12);

[3]王天祥,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和困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P13;

[4]春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吉林体育学院报,2010(6):P139;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理论

非物质文化是古代人类文明的证明和反映,对研究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处境,在全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大规模的减少,部分甚至处于濒危状态。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在1982年我国有着394种戏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面目前只有100多种,被大众所知晓的只有50种,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全世界范围都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措施来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是一种有效、基础的措施,对此方法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保护现状

(一)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群体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相互作用使得为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了微妙改变和创新,是他们自身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历史感,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传承、创新,才形成了世界上丰富多样的文明和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决定着民族的发展,同时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只有有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保护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性,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其的保护措施也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研究讨论的重点。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减少速度加快。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不同国家之间也成立了国际性的组织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被进一步保护,国家也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正确理解档案化保护

(一)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

依据联合国科教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一种信息和知识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人们言传身教在群体中进行传播,这也体现了它的非物质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实现这种意识内容的生、传递、发扬光大。由于通过人们之间的言传身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和流失,所以档案化保护的形式成为了十分必要的保护手段。

(二)档案化保护的可行性

档案是通过文字、图表、音像等方式来实现对知识和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档案是一种载体,就档案本身而言没有意义,其价值体现在记录的信息和知识。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档案存在了一定的联系,有着一定的共同点。正是这种对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共同指向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成为可能。档案式保护不是指加强档案馆对申遗资料的管理和归档,也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研究。档案保护模式主要作用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环境的改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种人为的保护措施,为其生存传播提供一种更安全、可靠的途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可以方便广大民众对一些知识信息的了解、学习,一方面使民众受到文化遗产的熏陶,另一方面可以激发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三、实现档案化保护的举措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档案式保护归结为: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研究、宣传普及,同时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固化、研究和宣传,最终实现改善其生存、传播环境的目的,进而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一)保证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建立、整理档案的基础性作用。档案的本身不能发挥非遗的保护的作用,非遗必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必须通过人们相互之间的传播、认识和应用,所以单纯的记录记载不能保证非遗的生命力。非遗的性质决定了非遗有着无形性、多样性、动态性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以至于增加了对非遗深入了解的难度。档案的建立和整理能够实现对这类知识和信息的整理和固化,有利于我们对非遗进行体统的认识。其次,加强档案发掘非遗文化意义的作用。非遗能够有着强大生命力,经过几千年时间的磨砺还能存在的关键的是其文化价值,非遗的文化价值对现代社会的进步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经济发展迅速,快捷、高效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多以现代对文化价值重视程度不够,加强档案管理对非遗文化的发掘有着重要意义。最后,档案资料的公开性。非遗不应归少数人所享有,它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文化,通过建档、整理、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要实现共享,使学者和民众能够更加近距离接触认识非遗文化,重新拉近民众和非遗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的文化精髓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增进人民大众对非遗的宣传保护意识。档案公开的方式有多,例如电视媒体、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学术讲座等,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宣传方式。

(二)保护主体的多样性

第一,加强相关公共文化机构的参与。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复杂的工作和庞大的工作量还需要图书棺、博物馆、文化馆等相关文化机构的共同参与,弥补档案馆的不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工作的全方位进行。第二,鼓励相关专家和学者参与非遗档案化。处于精英阶层的专家和学者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他们能够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施行提供技术支持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印花布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7-02

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南通市的吴元新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传承与创新古老的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增进学生对于“非遗”文明的认识和了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本课题试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为引子,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青春勃发的生命获得祖国深厚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活动实施背景分析

南通蓝印花布是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印染品,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现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依然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年轻人对其更是感到十分陌生。

针对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对于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认识现状,笔者制作了300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两种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详尽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不容乐观。有55%以上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蓝印花布或对蓝印花布知之甚少,非常懂蓝印花布的学生人数不到20%。

二、“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思路与具体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光酝酿的珍贵宝藏,是历史的伟大赐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成为新时期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以“青春中国梦,风尚蓝印花”为主题,从“蓝印花布进课堂”、“蓝印花布进社团”、“蓝印花布进宿舍”、“蓝印花布进节会”四个方面着手,让以蓝印花为代表的南通“非遗”文化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1.蓝印花布进课堂

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系为主体,开展“蓝印花布进课堂”活动。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课前准备

笔者在查阅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文献资料后,围绕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精心准备相关课件。并将讲课内容分为“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同时,搜集了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生动鲜活的图片与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课堂组织

2016年6月,蓝印花“非遗”公开课在航空3153班教室正式开讲,听课的除本班学生外,还有学校的一些老师与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课堂上,笔者先通过PPT演示,将蓝印花布隽永的东方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通过“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依次讲解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期间,穿插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尤其是“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部分,学生们参与非常踊跃,并且有许多同学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跳出常规套路,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许多充满建设性的想法,如采用VR虚拟现实工具表现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与东方韵味;建设网店、微店等销售渠道推广蓝印花布产品;以及建立蓝印花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广蓝印花布文化,等等。

(3)课后作业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以“如何更好地宣传与推广蓝印花布”为题,为同学们留下了一道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积极的尝试。其中,王莉莉同学还主动联合其宿舍的同学,开设了蓝印花布的微店进行试水,并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与良好的反响。

2.蓝印花布进社团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广大青年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非遗文化进社团,能够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蓝印花布及其他非遗文化的保护中来,砥砺思想情操,提高综合素养,并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播种激情和希望,收获成功和喜悦。

“蓝印花布进社团”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体现在:在各大社团的日常活动中植入对于蓝印花布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如以蓝印花布作为传统文化研究协会的研究课题及活动奖品,在学校社团的活动宣传栏中开设“品味蓝印花布之美”专题等。其次,动员并协助学校某些大型社团开展与蓝印花布相关的系列活动等。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蓝印花“非遗文化继承者工作室。各个院系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纷纷积极加入进来。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参观“吴元新大师工作室”,举办“蓝印花布艺术作品展”,受到校内外人士的高度称赞。

3.蓝印花布进宿舍

宿舍文化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等所组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力。众所周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因此,“蓝印花布进宿舍”是“蓝印花布进校园”的重要一环。

一般而言,大学生宿舍文化大体可分为表层、中层与深层。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中层宿舍文化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及执行情况。深层宿舍文化则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由此出发,我们在系团委的领导下,发起了蓝印花宿舍装饰大赛,竭力使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由表及里,润物无声,悄然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闪亮在学生们视线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同学们各出奇招,有的用蓝印花布作为“壁纸”贴在墙上,有的用蓝印花布设计窗帘,有的以蓝印花布作为寝室锦旗,有的甚至用蓝印花布制成了一床特别的床单,可谓花样百出,精彩纷呈,也进一步增进了大家对于蓝印花布这种古老的民族工艺的关注与了解。

三、活动实施效果评价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闾山满族剪纸;满族文化;保护;发展

一、闾山满族剪纸的起源

满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满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族剪纸为载体传承至今。闾山满族剪纸流传于辽西锦州市北镇医巫闾山地区,记录了医巫闾山地区从原始社会至今,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目前保存较好的满族文化元素之一。在历史的积淀中,闾山满族剪纸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蕴含着大量关于满族信仰、风俗、生产和生活的内容,不但是表现满族原始的自然神、始祖神、生殖崇拜等萨满文化的主要形式,还是研究满族文化起源的重要史料。闾山满族剪纸在当地的满族文化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民俗方面。清朝中期以前,满族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独立性,自成一派,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并不能够作为满族文化的代表。清朝灭亡之后,贵族阶层的文化大多随之消亡。因此,满族文化的代表不再由帝王和贵族阶层所决定,平民百姓的文化成为满族文化的象征与符号。由此开始,剪纸艺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闾山满族剪纸存在于满族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它不仅是各种节日和祭祀活动烘托氛围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如窗花、喜花、祭树等,还是服装、鞋帽上的刺绣图样。早期剪纸技艺主要依靠家族内传承的方式延续,通常由家中年长女性传授给年轻一代,与此同时蕴含于剪纸技艺之中的民族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等也得以传承。

二、闾山满族剪纸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闾山满族剪纸虽历史悠久且多存在于满族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文化的变迁,闾山满族剪纸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丧失活力并逐渐走向没落,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甚至出现断代现象、公众认知匮乏、实用价值降低、传播方法老套、专项经费不足的问题,严重阻碍着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与发展。

(一)传承人断代

据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可知,我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达到了63岁,其中40岁以下传承人占比不足1%,与之相对的,60岁以上的传承人占比达58.3%。②由此可见,非遗传承人“老龄化”及“断代”现象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极大改变,抛开计划生育政策不谈,“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也早已被摒弃。因此在如今时代背景下,闾山满族剪纸仍以极具满族特色的生殖繁衍崇拜、山林文化等萨满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实在不能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和关注,年轻人普遍认为其内容和形式陈旧,缺乏创新。目前,闾山满族剪纸尚有汪秀霞等十余家谱系仍在传承延续,但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秀霞、赵志国等人的平均年龄已超过65岁。随着老一代手艺人逐渐逝去,闾山满族剪纸后继乏人。

(二)公众认知匮乏

据《中国文化遗产与公众生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并不高,且一些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管理和宣传工作乏善可陈,由此导致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存在的重要性的认知十分匮乏。在闾山满族剪纸的生地和周围城镇,由于宣传不到位和公众自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并不知道“非遗”是什么,更不清楚他们随手剪出的图样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是将剪纸作为爱好或是一种活计。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了解,对文化传承的不关注,使得他们很难积极参与到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和发展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产生,若想在民间发展,就需要在民间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如果脱离了公众广泛、积极地支持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就变成了空谈。因此,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是闾山满族剪纸保护与发展的关键。

(三)实用价值降低

文化的价值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才得以体现的。“艺术源于生活”,许多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从无到有并到达巅峰,是因为在起源时期,能够被广泛应用于百姓生活,满足人的需求。历史上,闾山满族剪纸的确存在于满族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作为祭祀、婚嫁、节日等活动的文化符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但随着时展和满汉民族融合,百姓需求发生改变,许多满族文化和礼仪都被逐渐淡化,并且工业化生产出的产品,如窗花、喜花等价格更为低廉,样式更为新颖。其次,在现代社会,除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场合之外,满族人在着装方面与汉族人无异。因此,闾山满族剪纸作为服装、鞋帽的刺绣图样的实用价值也基本被削弱。实用价值被削弱意味着文化与生活脱节,失去社会黏性,人们对其传承和保护热情必然也大打折扣。

(四)传播方法老套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关键在于传播,而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只有通过选择恰当的传播方式和媒介让非遗文化走出其生地、进入大众视野才能使其获得更高关注度,进而解决受众数量少、文化影响力不足和发展效果不佳的问题。在闾山脚下的北镇市,有300多名满族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他们常年在附近的乡镇、城市弘扬闾山满族文化,传播剪纸艺术。2003年,10位满族民间艺人成立了闾山满族剪纸协会。在成立至今的十多年间,协会多次走进社区、高校、军营等地传播剪纸技艺。协会虽自发开展多项传播活动,但是这种线下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地域局限,传播范围仅覆盖北镇市周边城镇。另外,闾山满族剪纸的线上传播主要依靠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线下传播为主,传统媒体为辅的传播方式使得闾山满族剪纸未能引起广泛关注并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知名度。

(五)专项经费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或乡村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经费不足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的普遍问题,非遗生地的政府财政支出方面投入有限。没有资金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陷入困境。闾山满族剪纸存在于村镇当中,村镇贫困落后,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没有余力,只能依靠市政府拨款。然而,近些年辽宁省经济在全国排名迅速下滑,锦州市由于产业结构不符合发展需求,经济发展缓慢,难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据调查而知,当地文化部门多次向市政府申请项目资助,都未得到回应,经费不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经费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没有经费的保障,各项活动无法开展。即便满足其他的传承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寸步难行。

三、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闾山满族剪纸,就必须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探索出顺应时展趋势并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使得闾山满族剪纸重焕生机。

(一)吸引年轻群体,弥补年龄断层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键,而年轻人是非遗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只有让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喜欢非遗,才能促使其产生保护和传承意愿,解决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甚至是断代问题,让非遗获得持久生命力。多年间,闾山满族剪纸协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向广大学生群体传播剪纸技艺,以解决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但笔者认为,就学生群体而言,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应试教育模式之下,大多数人都是在被动学习,因为学业压力而被迫放弃很多个人兴趣爱好。因此,通过开设课程或强迫参加活动的方式,一味地向其灌输传承的重要意义只会引起学生反感,不如将闾山满族剪纸的特色结合满族文化制作成各种符合年轻人审美动画作品或益智类游戏,使其主动接受非遗文化并加以探索、创造和发展。

(二)加强非遗宣传,提高公众认知

2017年,由锦州市政府筹划并投资的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成。该基地虽入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名单,但其在公众之中却鲜少为人所知,并未实现其“传习有场所”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开展的目标。为使基地实现其目标,真正发挥作用,政府必须加强宣传工作。一方面,政府应当宣传基地建设,展示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一方面,政府以成立非遗传承基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及措施,以提高公众认知。在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的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在当地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一定宣传能力且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到公众之间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意义。

(三)顺应潮流趋势,提高实用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只是摆放在展馆里的文物,想要不被遗忘,那就必须要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活”在日常生活之中,顺应时展潮流,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近年来,我国掀起一阵“国潮热”,许多设计师会选择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设计的产品之中,服饰品类中最成功的就属出现在纽约时装周的中国李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独特风采。闾山满族剪纸作为满族服饰的刺绣图样,其实用价值随着满汉民族融合而大大降低,可以尝试搭上国潮发展的顺风车,联系服装生产厂商将刺绣图样融入服饰之中,并加以改良,建立独具特色的个人品牌,重新找回其实用价值,并以此为平台创造经济价值,为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四)善用新兴媒体,拓宽传播渠道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受众的视野也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变到新媒体,不同年龄段、地区的受众都会接触到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因此要想让闾山满族剪纸真正被大众所熟知并发展下去,就必须遵循时展趋势,结合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平台相融合,拓宽传播渠道,从而摆脱老套的传播方式所带来的局限。依靠新媒体传播不仅可以突破传播范围和受众数量的局限,还可以有效改变人们参与非遗传播的方式,如: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可以增强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即时互动,使受众拥有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另外,鼓励受众转变身份,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上注册闾山满族剪纸自媒体账号,借助自媒体得天独厚的网络优势,将闾山满族剪纸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生产过程等融合在原创的图文、视频作品之中传播出去,为非遗保护和发展增添动力。

(五)整合产业资源,建立财力保障

为了减轻对政府专项资金的依赖,摆脱由于经费不足带来的困难和不便,增强非遗自身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为自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根据锦州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锦州市将落实市委确定的“五大工程”,其中提到了“北镇、义县环闾山旅游路建设”。这项建设为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剪纸与旅游业对接,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进行旅游产品销售和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同时获取经济收入,建立财力保障。

四、结语

篇7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目标之一,同步计划、同步设施、同步考核。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本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调整成立了局长汪颖晖为组长,副局长吕志新、郑晓锋为副组长,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吕志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分管,易婷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及时传达学习《区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并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文化活动内容,制定全年的文化活动安排表,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期间,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各个社区、村小组,开展“春联送农家”、“社区迎新春文艺演出”、“粽意浓、暖乡情”2020年迎端午美术作品展、“送戏进校园(村)”、“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活动。一年来,举办送戏下乡5场,放映农村电影290余场,送图书1000余册,开展“送戏进校园(村)”活动14场。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开展低碳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

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牢牢抓住《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这个契机,加大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申报力度。积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沟通、协调,使遗址公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并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宣传,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全省非遗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观摩交流等方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知。大力推进非遗宣传活动。组织信江石雕、水麯果仂、齿哨、芳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全市文博会展演,为非遗文化搭建了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这些工作都对丰富区历史文化内涵,带动生态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做大做强黄蜡石文化产业。积极做好破产重组相关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破产管理人员的对接。今年以来,召集相关部门就协调、协助做好旅游文化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破产重组工作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积极与局挂点文化旅游企业对接,协助做好复工复产相关工作。8月15日在黄蜡石文化产业园举办了为期3天的黄蜡石精品品鉴交流会,共展示精品1400余件,吸引了来自河南、福建、安徽、浙江以及本省的黄蜡石协会75家,黄蜡石爱好者12000余人参加,交易成交金额3800万元,有力的促进了黄蜡石产业的发展。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篇8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河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宣翻译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燕赵文化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作为走向世界的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对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翻译的研究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突出了传统特色文化价值与魅力,促进了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有助于提高我省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实力,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提供实践指导。

1.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中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文章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侧重翻译技能与技巧的应用,如选择翻译规范程度、译文质量与认可度、翻译人员个体差异对文化内容的影响等;第二,以语言实际使用为契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功能与特点,结合具体语境,采用辩证的方法展开外宣翻译。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翻译应将归化和异化策略统一。第三,基于目的文化产业的实际,注重体验式外宣翻译。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翻译,常常采用易于读者接受与认同的目标语,在译文中体现原文化的思想。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和翻译多为宏观研究,从翻译实质、目的和技巧的角度阐释翻译问题。注重翻译策略的同时却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本文借助西方学者提出的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和相关翻译技巧等研究成果,从语言和文化差异出发,研究跨文化视域下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具体分析翻译中出现的不同文化信息问题。

2.跨文化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体现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或项目名称的翻译集中体现跨文化意识。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北省拥有大量文化遗产,无论是保定直隶总督署、邯郸赵王城遗址,还是吴桥杂技、衡水内画,无一不饱含古今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中许多名胜古迹的名称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常常与朝代名称或历史事件相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存在较大差异,简单直译或仅从字面的解释难以达到预期反应和效果,不易被理解和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者需保留中国文化本色和非遗项目的异域特色,树立跨文化意识,通过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展示历史典故,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海外宣传与传播。

此外,跨文化意识还应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的语言描述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描写多引经据典、措辞华丽,语言概括能力较强。翻译时,译者选择文化词汇应考虑目标语读者不同的思维习惯及审美心理,在介绍历史人物时,可适当补充人物背景介绍,通过意译方式使目标群体更易理解并深入了解中国历史。针对不同文化间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译者在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信息时需将跨文化意识渗透其中,巧妙避免跨文化冲突,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

3.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现状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深入和“一带一路”的提出,河北省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在我省举行。全省各地、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与县域文化产业布局,实施“一县一业”策略,打造出例如吴桥杂技、曲阳石雕等一系列县域文化品牌。我省源远流长的原始、古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众多内容丰富的原生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学习,仅张北县草原摇滚音乐节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余万观众,外宣翻译在县域文化产业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然而,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与中外文化沟通桥梁,在此领域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课题组收集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其中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只有少数传统手工艺品的资料介绍外宣英译,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等。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发现,各地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时,翻译工作一般由外聘译员完成。尽管外请译员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字翻译经验,但对民族、民俗文化却了解甚少,不能完全理解并表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由此可见,当前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还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

4.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是并未充分重视现代化翻译手段与应用平台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对于河北省非遗文化产业项目阐述、背景介绍大多单一使用中文。例如,集中展示河北省多种县域民俗文化的电视宣传片中,大多数都只有中文介绍,并未配有英文字幕或制作英文版。在网络广泛使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使用互联网了解河北省文化旅游项目并将其作为其旅游、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除部分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在其官方网站上设置了英文模块外,部分文化产业项目并没有相应介绍。例如,河北新闻网对于河北省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并没有相应的英文介绍,这将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又一瓶颈。

二是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与文字资料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的大量需求。从项目组收集到的外宣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非遗文化产业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不容乐观。外宣翻译需求和现有高水平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不成比例,文化产业专业翻译人才稀缺。项目组走访了文化局、旅游局、博物馆和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品销售种类比较丰富的商铺后发现,采集到的多是一些不利于保存的零散资料图片或是对某一类艺术品的笼统介绍,无法深入艺术品发展历史、制作工序、工艺特色、文化价值等细微方面。甚至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只是简单的名目列举,缺乏详细的文字描述。编辑成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物较为有限。目前尚未实行有效的外宣翻译人才引进机制支撑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外宣翻译中存在漏译误译现象。例如,在对于河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的网络宣传中,虽然在其官网上设置相应英文版快,但与中文介绍进行对照,其内容被大幅删减,外宣翻译过于简单,未能详尽介绍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是在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外宣翻译中,未能充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作用。中西方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策略不完全符合翻译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相同词汇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联想,所表达感情会有所不同。译者在翻译的同时,多局限于语言本身,表达方式受制于汉语思维模式的束缚,没有对原文隐含信息深入理解,忽略背后文化内涵,导致原语文化词汇处理不当,译文过于片面,不够简洁规范,错译、漏译等现象时有发生,欠缺对目标群体思维、文化等审美差异的考虑,不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影响译文的信息传递。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由于译者知识面和专业素质有限,或缺少相关可供参考的工具书,或在此领域没有可咨询的专家,在未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文化信息的情况下,对其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文化误译;从语言表达角度上,因文化空缺造成文化词汇不对应,或是在翻译旅游外宣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时使用了不恰当的翻译策略或方法,这些都会导致文化误译现象的出现。

5.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到外宣翻译在提高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利用网络平台不断丰富外宣翻译形式和手段。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英文版)建设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采用超链接技术适当添加背景介绍或注释解释,搭配地图、视频、公文等内容。在介绍项目本身的同时,阐述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通过开通公众平台或社交媒体向海外介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相关宣传网站上设置英文模块,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外宣翻译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制定相应评定体系和质量标准,杜绝误译现象。

第二,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更离不开我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应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出版,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调研,进行文化遗产翻译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讨活动,探索出一套适合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标准。由政府主导,对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给予纠错、更正,组织相关部门专门负责翻译工作和译文质量的审核,请专家和学者一起研讨难度较大的外宣资料翻译。

第三,省内各高等院校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考虑地方因素和地方特色,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开辟民族文化知识课堂,结合地区对外翻译宣传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能真正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解决专业翻译人才紧缺问题。

最后,培养跨文化意识,坚持“文化自觉”的原则,将归化和异化有机结合。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原文所处文化背景及情感倾向;积极了解外国文化、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受众的思维模式。在内容上,忠于原文文化内涵;在语言翻译层面,遵循目标语言语言习惯和习俗,能够准确传递原文信息。

综上所述,作为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文化产业对外翻译工作的研究,不仅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而且以旅游为媒介既能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壮大,彰显其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更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增强我省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凡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Bell,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10.

[2]胡兴文.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向受众的翻译出版路径[J].中国出版,2014(9).

[3]赵春丽.河北省文化产业外译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4(3).

[4]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昌黎民歌;双排键电子琴;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163-02

昌黎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的河北文化。它是昌黎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成果。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将活跃、新颖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融入昌黎民歌文化,使特色浓郁的本土文化在保持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更加适应时代的进展和需求,得到更加宽泛的推广,使其保持旺盛与长久的活跃生命力。将崭新的艺术形式、现代的艺术气息融入古老的历史文化,使其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受到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民歌艺术融入时代气息,将人民大众的口口传唱、朴质表现与现代电子演奏乐器——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完美融合。力求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式、音色、节奏、视觉效果的改编与创新,创作出更多的新品、精品,使其发扬光大,为昌黎民歌的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尽一份力,让这朵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艺术奇葩更加艳丽。

一、昌黎民歌的艺术特点及局限性(传承)

1949年前,百姓借助于“唱”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曲调凄婉、如泣如诉、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演唱风格。近五十年来,昌黎县文化工作者不断挖掘、整理、继承、创新,加快了昌黎民歌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昌黎民歌中的《拣棉花》、《茉莉花》、《绣灯笼》、《山里人儿好气派》等优秀作品,在全国各级文艺汇演中获奖,以曹玉俭为代表的民歌艺人名噪一时。

1.昌黎民歌的风格特点: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承传的一种民间小调,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和“生活”四类。对这四类内容的演唱各有技巧,但都强调用“土嗓子”演唱,突出“味儿”。

2.昌黎民歌的旋律特征:昌黎民歌的旋律音调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语言的进一步美化。上挑下滑的生活语言,对旋律音调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旋律委婉、细腻,节奏宽广、规律,形态变化多样。

3.昌黎民歌的局限性:昌黎民歌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现代媒体形式的冲击,民间优秀文化进入了低谷。演员的高龄化、形式的单一化,已无法满足新一代受众的口味,存在着即将被时代淘汰的危机。昌黎民歌是宝贵的,只有突破地域和演出形式的局限性,使本土文化与新的现代元素完美融合,才能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得到永久的传承。

二、昌黎民歌与双排键电子琴的融合(创新)

双排键电子琴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电子技术与音乐技术相结合的成果之一,它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合成和模拟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自然界变化无穷的音色,从而达到演奏各种不同风格作品的效果。从双排键电子琴模拟各种乐器的演奏来看,我们可以暂把双排键电子琴以“交响乐器”来命名,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民族乐器音色。因为双排键电子琴可以模仿交响乐队进行演奏,是一个多角色、多功能的电子乐器。它音色丰富多彩、在声音上可以模拟各种乐器和自然的音响、十分逼真。在演奏上它能够表现不同体裁、不同乐器的演奏形式,如独奏、重奏、协奏、摇滚乐队、管弦乐队等等,与其说它是一件乐器,不如说是一个人乐队会更贴切。因此,双排键电子琴同昌黎民歌表现形式相结合,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又能相互的融合,一定会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受到不同层次人们的喜爱。

昌黎民歌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让它以一种全新的、适合时展的形式走出低谷,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接受它、关注它、喜爱它。运用现代高科技的乐器——双排键电子琴来演绎经典的昌黎民歌。在保持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电子乐器的音色、节奏及演奏形式等,利用中西音乐风格结合的方式来突出和对比昌黎民歌的“土味儿”,一定能使昌黎民歌更有新意,雅俗共赏。

三、“昌黎民歌”与现代音乐元素结合的路径探究

2010年元月,“魅力昌黎”专辑在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连续6期播出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民歌·中国》是我国唯一一档以中国原生态民歌歌种版图概念全景展示的中国民歌艺术节目,栏目系列化开拓中国民歌艺术视野,系列化介绍中国民族、民间的原生态民歌艺术,推动中国原生态民歌发展的国家级音乐栏目。为将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特别是将独具昌黎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昌黎“三歌”从“深闺”推向舞台,推到更多的群众中间,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播和传承。

笔者认为,将“昌黎民歌”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通过将崭新的艺术形式、现代的艺术气息融入古老的历史文化,能够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民歌”进一步发扬光大,受到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民歌艺术融入时代气息,将人民大众的口口传唱、朴质表现与现代电子演奏乐器——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完美融合,力求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式、音色、节奏、视觉效果的改编与创新,创作出更多的新品、精品,为昌黎民歌的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尽一份力,让这朵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艺术奇葩更加艳丽。具体路径探究如下。

1.深入研究昌黎民歌的艺术特点与演唱风格,发掘其与双排键电子琴的契合点,使昌黎民歌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能够推陈出新。双排键电子琴在演奏民族音乐方面已不是新的尝试和开始。被改编成双排键电子琴演奏曲目的山西民歌《看秧歌》、阿炳的二胡名作《二泉映月》等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看秧歌》利用双排键电子琴中的打击乐器音色制作结合为一体,将其生动滑稽地节奏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乐曲中段演奏者用双手敲击键盘来表现击鼓场面,更是为本作品锦上添花,让观众得到了新的视觉享受。昌黎民歌同样可以借鉴于此,在节奏制作方面要强调出民族打击乐的特点,在选择音色方面不一定完全采用民乐音色,可以大胆尝试西洋乐器的参与。结合双排键电子琴“手舞足蹈”的视觉特点。再加上原汁原味的地方舞蹈,那将是一场别有一番味道的盛宴。

2.进一步挖掘双排键电子乐器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演绎乐曲的前提下,尝试运用双排键演奏者的肢体语言进一步诠释昌黎民歌的诙谐与幽默,使昌黎民歌的歌者与舞者在风格上达到和谐统一,为昌黎民歌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音乐组合“玖月奇迹”在春晚、在星光大道上的亮相,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和喜爱上了双排键电子琴。“玖月奇迹”组合的创新表演,即在演奏中舞蹈、在舞蹈中演奏。双手双脚同时在三排琴键上起舞,甚至可以演奏出百人乐团的效果,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琴键上的舞蹈家”。“玖月奇迹”组合用他们独有的方式重新演绎了大量中国的经典歌曲,在他们的改编下,这些传统的经典旋律被注入了新鲜的舞台表演形态和音乐风格,既有熟悉的原音重现,又有反差极强的时尚演绎,再加上他们独特的双排键表演使这些传统的作品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时尚的气息,让很多年轻人喜欢上了这些快要被他们遗忘的经典旋律,尤其是在80、90后人群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徐沛东称为:“80后演绎中国红色经典歌曲的领军人物”。玖月奇迹组合于2009年,在国庆60周年之际代表中国年轻一代将中国的红色经典歌曲第一次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之后他们又赴欧洲、美国和香港等地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的双排键表演是集很高的艺术性、娱乐性和反传统性为一体的舞台表演形态,并且是无国界的表演,全世界都能看懂、听懂。昌黎民歌具备这样的条件:地方舞蹈与西洋乐器的表演结合,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及中西文化融为一体。

3.借鉴将民族音乐与双排键电子琴完美融合的国际赛事成功案例,使昌黎民歌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于2001年成立的“女子十二乐坊”是中国一个以流行音乐形式来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乐团,其表演形式有别于传统民乐演奏方式,给予观众新鲜感,极尽视听之娱。经纪人王晓京定位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为“视觉音乐”。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度尼西亚举办了“辉煌、奇迹——东南亚巡回演奏会”。2004年“女子十二乐坊”在美国洛杉矶、西雅图、旧金山、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亚特兰大、纽约、夏威夷等地展开巡演宣传活动,所到之处再次掀起一股中国民乐的流行风潮。我们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是“视听音乐的结合”。双排键电子琴现在的演出形式多种多样:同西洋乐器独奏、重奏的结合;同独奏民乐及民乐队的结合;同流行音乐及电声乐队的结合;甚至同视频效果的结合等。昌黎民歌也可以借鉴这些组合的形式,关键是推出新的、适合老一代及新一代受众口味的昌黎民歌。

4.充分运用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冀东民歌研究所的科研优势、借鉴研究成员形成的优秀前期成果,发挥研究者丰富的演奏、改编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推动运用现代乐器演绎昌黎民歌艺术特性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形成优秀的研究成果。达到非遗文化真正的传承与创新。昌黎民歌以其独有的乡土特色和艺术特色,吸引了众多人士予以关注。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等院校师生均专程到昌黎县考察、学习民歌艺术,燕山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冀东民歌研究所。该县也采取多种形式对民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下一步该县准备通过录制昌黎民歌、整理《昌黎民歌选集》、排演昌黎民歌情景剧《月亮河》等方式,使民歌艺术深入人心。

几百年来,昌黎人民借助于昌黎民歌抒发心中的郁闷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河北乃至中国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昌黎民歌也同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难以逃脱逐渐衰落与失传的命运。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传承这一艺术瑰宝。在面临非遗文化逐渐衰落的形势下,只有保护和传承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重拾昌黎民歌优秀历史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及新颖的艺术形式,给古老的非遗文化加入新鲜的血液,使其长久不衰。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昌黎方言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周青青.中国民歌——音乐自学丛书·音乐学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篇10

关键词:九寨;侗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基本概况

九寨,侗语称“juhxait”,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西北部。九寨是个地理区域名称,是一个侗族山地社区,所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北部方言九寨土语。历史上,九寨因由九个规模较大的侗寨及其子寨组成一个侗族社区而得名。不同的历史时期,九寨的范围也不一样。明清时期,九寨包括王寨、黄门、瑶白、石引、平秋、高坝、皮所、魁胆、小江九个侗寨,称“老九寨”。民国初年,锦屏县正式恢复(1914)建县后,县城从铜鼓迁至王寨,王寨从九寨析出,彦洞归入九寨范畴,称“新九寨”。现在的九寨,习惯上指平秋镇和彦洞乡所辖行政区域,是一个自然地理和民族聚落上都相对独立的一个单元。面积共计202.5平方公里,人口2.75万余人,侗族人口占99.3%。

九寨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是侗族文化核心保留地。在封建时期九寨长期处于“未沾王化”,融入中原主流文化汉文化较晚,在习俗、饮食、服饰、礼仪、节日、歌舞、崇拜、信仰、禁忌上独具特色,成了锦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其中侗族刺绣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平秋北侗婚恋习俗、侗族歌簦、平秋重阳“鞍瓦”、瑶白摆古、侗年、侗族北部方言歌会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民族文化存续现状

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九寨侗族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宣传、弘扬侗族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和社会发展,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文化事项正在逐渐退化和消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还存在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发展步伐不快、挖掘范围不广、品位提升不高等诸多问题,制约了九寨侗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侗族特征和特色逐渐消失

侗语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其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对侗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九寨地区虽然大部分群众还是用侗语进行交流,但现在许多小孩基本都是讲的汉语。有的家长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要求小孩讲普通话不讲本民族语言,久而久之,加快了民族语言的流失。在九寨知晓侗文的更是少之又少,仅一两人能做侗汉双译,这些对民族语言的保护都极为不利。在服饰与建筑上,随着侗族地区与其它民族交往的加强,青少年装束已基本融入社会大潮,汉装已成为日常的主要服装。侗族建筑以工艺精巧、美观别致而受人们所称赞,但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寨火的频繁发生,侗寨的建筑受到很大影响,如平秋、瑶白等民族村寨许多传统民居已被钢筋水泥所代替,侗族干栏式特色民居逐渐消失。

(二)侗族文化、习俗发生改变

歌舞、节日、民间文学等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歌舞可谓丰富多彩,单就侗歌而言就有大歌、情歌、白话(垒词)、酒歌、山歌、嘎花歌、摆古歌、叙事歌、踩堂歌、交友歌、哭嫁歌、哭丧歌等。但现在会唱侗歌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有些歌种仅仅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会唱,他们一过世,人走艺亡,就会面临消失的境地。许多侗族乐器已无人会吹,基本失传。出现了侗寨无人学歌、无人吹笙的尴尬局面。侗寨的民族节日和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丧嫁娶新事新办,寿诞从易从简,淡化了传统性和民族性。就拿侗年来说,救民、┒础⒀白等旧时过得隆重的村寨现在也仅仅停留在亲友之间吃吃饭喝喝酒,原汁原味的祭祀、踩歌堂、赶花园等活动已逐渐淡出。

(三)侗族文化发展后继乏人、教育乏力

据了解,九寨地区外出务工的中青年达到80%以上,这些人正是文化相对较高、思想较活跃的人群,他们离开了侗寨,离开了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环境,其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缺乏自觉与自信。加上影视、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有的人甚至瞧不起本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后继发展的根基。由于受应试教学压力、经费、师资等影响,在九寨地区推行的民族文化进课堂、双语教学等都只是零星开展,没有纳入规范化教学,导致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教学。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九寨侗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生态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并与自然和人类社会形成共生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村落是文化的基因库。因此,只有在活态的文化生态视野下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作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文化空间下予以保护,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传承。

(一)建立九寨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立九寨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完整的保存侗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土壤和各种传统文化事项。在平秋、瑶白、黄门等民族文化村寨实施传统民居修缮、环境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工程项目。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景”和保存原貌的原则,完成传统村落的规划,还原传统村落面貌。在已建九寨侗族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侗族刺绣生产传习基地、高坝北部侗族山歌生态博物馆、平秋婚恋习俗传习所、瑶白摆古传习所等。推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二)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培养传承人

在平秋、彦洞所在地的中小学开展以民俗表演、民族音乐、民间手工艺等为重点内容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把民族文化教育纳入日常教学活动,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建立常规化的项目传承人进学校授课制度,实现传统文化“口传身授”传承方式向现代“课堂教学”传承方式转化。发挥九寨侗族文化艺术业余学校的作用,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众文化机构、协会等社会力量到学校开展侗族文化的传习教授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继承者。

(三)提升文化品位、提高区域文化知名度

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南部方言区已蜚声海内外,而侗族北部方言区却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是我们的文化没有特色,而是没有对九寨侗族文化进行提升和打造。九寨大歌庄重典雅、和谐自然,九寨嘎花曲调和谐,热情奔放;侗族刺绣工艺精湛、技艺特殊,;瑶白摆古形式独特、内涵丰富,这些侗族文化的瑰宝都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提升,要将训练有素的歌队拉出去表演,把优秀侗歌介绍宣扬出去,侗族刺绣要走生产性保护与市场运作之路,努力让侗歌、民族节日、侗绣品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人们的文化消费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大众的视野。

(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科学制定九寨侗族社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在旅游工作中要注重突出九寨侗族文化特色资源,以其文化符号、传说、礼俗和信仰等构成景区文化的核心要素,使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资源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结合非遗项目建立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中心,设立相关器具、手工制品的展示体验区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民俗活动、展演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域,提高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水平,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留守乡土,使文化生态场中确保人的参与与传承,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民族文化健康发展。

在民族文化生态视野下,通过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将突破以往某一特定文化场所的范围提升到更大的文化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让古老的文化得到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让我们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记住乡愁,留住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