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工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化工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化工概念

篇1

绿色化工主要指的是采用现代化化工技术及方法,以便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那些可能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生态环境及威胁社区安全的物质,这种技术手段即所谓的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化工技术以绿色化学为基础,并能够从源头上对可能污染环境的过程进行阻止,因此,此技术已经成为开发环境友好型工艺、化工反应及产品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入,绿色化工技术责无旁贷的已经成为我国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绿色化工应用效果最为理想的即原子经济反应,也就是将原料中各原子转变为产品,同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及副产品,真正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此过程中也无需使用各种有毒溶剂、原料及催化剂,并最终生产出了环境友好型产品。

2、绿色化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情况分析

2.1、原子经济反应技术

现如今,化工行业所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即节能与减排,经过反复分析和研究化学同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原子经济反应技术诞生了。原子经济反应的概念最早是在1991年美国托罗斯特教授提出来的,虽然概念提出的早,但在近些年才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国际化学科研的前沿领域之一,为新世纪化工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子经济反应的本质即将传统化工技术生产的路线由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源头上消除污染”,因此,此项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作为绿色化工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些年来原子经济反应的研究及应用也越来越多,美国化工领域将其作为新世纪化工绿色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并将“绿色化工挑战奖”颁发给该领域最新成果的研发人员。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中科院也进行了相关技术咨询活动的开展,并将原子经济反应等绿色化工技术研究课题纳入到了我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之中,相关院校也纷纷进行了绿色化工技术研究机构的组建,对于推动我国原子经济反应等相关绿色化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绿色化学技术

所谓的绿色化学技术,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化学技术,如今,其在全世界化工领域研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各类化学生产商纷纷从绿色化学技术中获得了潜在的商机及市场效益。对于绿色化学技术而言,推动其发展的源动力除了企业及研究领域的关注以外,还有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例如,欧盟的REACH法规,即所谓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及限制”,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防止潜在有害污染物或物质的生产及使用,因此,全球有关节能及可再生资源产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各大企业纷纷将绿色化学技术作为研发的重中之重,而绿色化学技术的开拓企业及大型公司均不断进行创新计划的公布,以不断加强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产品的研发力度。

2.3、分子设计技术

为了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必须选择科学的化学反应途径,除了考虑理论产率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原料利用率的不同。例如,对于原子经济反应而言,其原子的转化率高达100%,且不会有废物或副产物的出现,真正做到了废物及污染物的零排放,因此,此反应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目前,国外不少化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达到了此标准,这已经成为评价化工生产过程对环境所带来的潜在影响的另一种标准。此外,采用目前十分流行的特定分子合成路线等相关软件来进行绿色化工生产过程的辅助设计,以便对不同生产流程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有效鉴别,确定最佳生产路线,从而制定一条绿色化、污染少、经济、合理的生产流程,实现化工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完善。

2.4、生物化学技术

对于石油产品而言,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天然生物原料由于自身属性等原因,能够同环境达到相融相合的境界,因此,已经成为绿色化工领域的关注重点,也开始成为化工领域生产过程中的首选材料。例如,木质纤维素、淀粉等,这些由于含有大量的糖类聚合物,因此,将其破碎为单体后作为化工原料,经较为温和的条件,如酶类催化或细菌发酵等作用,就可以生产出无污染,又能够生物降解的绿色产品,此技术目前已经在产铜化工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结语

篇2

关键词 企业绿色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 X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143-06

石油和化工行业是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石化产业为例,2004年,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3%,对GDP的贡献份额达到18%。能源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不仅是燃料、动力,而且还是原料。在石化工业中,目前作原料的能源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0%,石油和化工行业属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重污染行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都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如江苏已成为中石化所属企业最多、资产最大、效益最好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战略基地。目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有154家,其中长三角地区有37家,占了24%。同时,长三角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油化工企业沿江布局甚至在环境敏感区分布的现象。松花江事件后启动的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行动结果显示:总投资近 10 152亿元的7 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等环境敏感区;45%为重大风险源。其中127个国家级项目中,布设在长江沿线建设的项目有18个,占14.2%。因而,本文选择以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分析长三角地区化工石化类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现状,将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1 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的理论分析

1.1 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的内涵

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基于“绿色”已成为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绿色” 可理解为节能、清洁、环保、可持续的含义。现实中,绿色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和逐步加强,即: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上趋于严格;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并能够支付质优价高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其他国家和国际公认的环境标准对我国企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都意味着“绿色”正在渗入企业竞争中,使企业面临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建立在“绿色”基础上的竞争将逐渐替代传统竞争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1]。

企业竞争力是个很直观但却很难准确定义的概念,不同的理论学派从不同的分析视角,对企业竞争力做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但从实质上说,企业竞争力应该是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的一种长期绩效(或效率),是企业之间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优势。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在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上加了“绿色”这个定语,直观地看,企业绿色竞争力就可理解为企业在“绿色化”这一前提条件下,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一种相对竞争优势,也就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实现更大的“绿色化”的经济绩效。

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实现上分析,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概念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绿色前提下的竞争力,也就是企业竞争力的“绿色化”,竞争优势的产生、经济绩效的实现,建立在保护环境和优化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在这个意义上,“绿色”是竞争力的一个限制性前提;二是指可持续的竞争力,随着环境管制的日趋严格和发展模式的转变,绿色化的企业因承担环境责任所获得的回报就可帮助其取得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地位,非绿色的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因此,绿色竞争力意味着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获得了占领未来市场的机会,“绿色”是竞争力的一个战略因素。

因而,我们把企业绿色竞争力定义为:企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通过创新,改变资源利用模式和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符合绿色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

绿色和竞争力在这里缺一不可,脱离了绿色的竞争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没有竞争力的“绿色”又不符合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绿色和竞争力又是相辅相成的,企业优良的经济绩效为企业的绿色化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企业的绿色化也能持续地促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以绿色竞争力作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将改变企业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利润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从被动的污染治理到主动地预防再到把绿色因素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战略要素将是企业获得更大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1.2 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三个派别分别从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方面来论证了企业竞争力的源泉。结构学派(Michael Porter)认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2];能力学派(C.K.Prahalad,GaryHamel)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组织内部的技能、集体学习及管理技能[3],企业竞争力有四大类构成:价值创造能力、创新变革能力、基础管理能力、全球化营销能力;资源学派(DavidCollis, CynthiaA.Montgomery)认为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源于企业的资源差异[4],并把企业竞争力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部分。

借鉴这三个学派的观点,我们认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竞争外部环境、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内部能力。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发展模式、政府制度安排等一些外部条件;内部资源包括绿色管理、绿色文化等软资源和资本、人力、设施等硬资源;内部能力包括绿色价值创造、绿色创新、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能力。

2 长三角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评价2.1 DEA方法

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来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DEA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mes和W.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根据一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来评价决策单元(DMU)的优劣,即评价部门(单位)之间的相对有效性”[5]。

DEA法可同时对决策的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计算相对效率,事先无需知道各投入产出间的具体函数形式;模型中的权重由数学规划产生,无人为主观的成分在内,能满足公平原则;不受不同计量单位的影响;评价结果对投入产出的效率状况可得到较多的信息。由于与一些传统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以上优点,并从效率角度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更符合竞争力的本质要求,因而采用DEA法是适用的。

2.1.1 决策单元

DEA方法将一项活动或一个动态系统看作是该系统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获得一定数量的“产出”的过程。为使该活动或动态系统获得最大“效益”,需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所以将这样的系统称为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一定的输入输出,并在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决策目标。

设有n个部门或单位,每个部门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和s种类型的输出,以如下形式给出:

2.1.2 评价模型

C2R模型是DEA的第一个模型,一般用以评价DMU的规模及技术有效性。它实际上是以所有决策单元效率评价指数小于等于1为约束,求能使DMU0的投入产出率ho最大的权值 。由于每个单元的有效性都是相对于其他单元而言,故其效率值为相对效率值,可以相互比较。

θ为决策单元DMUo的相对效率值(0 θ≤1),在本文中θ表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强弱程度,θ越大,企业绿色竞争力越强。和为松弛变量,但模型运算结果中θ=1,且 ,则称DMUo为DEA有效;若θ=1,且 或 时,则称DMU为DEA弱有效,θ<1时,DMUo为非DEA有效。

2.1.3 输入输出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基于目的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的原则进行选取。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强,意味着能用较少的人、财、物及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和较少的环境代价(损失)获得较大的经济绩效,所以原则上系统的输入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力和资金投入等指标,输出包括反映竞争结果的显示性指标。输入指标值越小越好,输出指标值越大越好。考虑目前企业环境方面资料的可获取程度,我们用反映企业绿色化程度的“绿色指数”作为主要输出指标,企业绿色竞争力越强,也就意味着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绿色化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把输入指标设定为员工数量、每股总资产、每股主营成本,这三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基本的规模和投入情况。因为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总金额除以总股本后更具可比性。输出指标为每股收益、绿色指数。

绿色指数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反映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资源及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情况。由于我国与环境相关会计准则还没有制订,只在招股说明书的政策性风险和业务技术、年报的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内容上要求就环境事务作相关说明[6],因而,对于绿色指数只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评价。考虑到化工石化类企业“绿色”主要体现在环保与节约资源这两个方面,因此设计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绿色指数指标有4项二级指标构成,通过AHP法确定每个二级指标权重,再进行综合。

2.2 研究数据

2.2.1 样本(决策单元)的选取

考虑到资料的获取和典型性等因素,我们选取上市公司作为分析的样本。根据从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上收集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在沪、深两地上市的长三角三省市化工石化类上市公司共有37家。其中,我们剔除了ST板块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化工类收入没有占到50%以上的公司(如中纺投资化纤类产品收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0.73%、太极实业化工类收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6%)、可比性较弱的公司(如白猫股份、上海家化)及无法收集到相关资料的公司,选定了25家作为研究对象。

2.2.2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本文选择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为研究对象,并参考招股说明书及其他资料(上交所网站htpp://省略、深交所网站htpp://省略.cn、上市公司资讯网 http://www.cnList.com)。定量数据直接从2005年年报中获取,而“绿色指数”这一定性指标我们依据2005年年报披露的环境信息,并参考招股说明书中对环境的披露信息和公司对外公布的其他环境信息,采用模糊评价法得出评分,以矩阵[9,7,5,3,1]T对应评语集P=[很好,好,一般,差,很差]进行判断。输出指标“每股收益”有负值,通过平移变换将所有负值都变为正值。这里由于篇幅原因,“绿色指数”及平移变换的计算过程略。经过收集和计算过的输入输出数据见表2。

2.3 评价结果

2.4 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这25家上市公司中,仅有5家是DEA有效的,其余20家均非DEA有效,有效率仅占20%,而在20家非有效的公司中,有8家的DEA值小于0.5。这说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内的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企业之间差距比较大,总体水平还不太高。

根据2006年6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6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1 714 373万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1.8%,其中,进口8 651 540.5万美元,增长25.2%;出口3062 832.5万美元,增长13.2%,贸易逆差达5 588 708万美元。这种巨大贸易逆差固然有石油和化工行业特殊性原因,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目前石油化工企业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绿色竞争力、增强绿色竞争优势方面还有待加强。

3 建 议

3.1 完善外部环境

(1)要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首先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创新和制度安排。政府应建立有利于绿色竞争的规则,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促进“十一五”规划中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有关制度,建立有利于绿色企业的产业政策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经济调节机制,要制定有利于绿色企业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等政策体系,促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强化环境法制和环境监管体系,从而在制度上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高提供保障[7]。

(2)要加快我国化学品管理法规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以应对欧盟REACH法规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的出台,并积极参与国际相关标准和各种规范化的评定程序的规则制定,为我国企业争取有利国际环境。

3.2 提升企业内部能力

(1)改变单纯的末端治理模式,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大部分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或填埋。侧重末端治理的主要问题表现在:①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②污染物产生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三废”处理与处置往往只有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因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企业难以承受。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导致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比较低的原因。

而从项目设计、原料选择、工艺过程、技术进步及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大各种环保型化学物质的开发力度,通过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确保所生产的化学品的安全性。把污染尽可能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少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这是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2)加强绿色创新意识,提高绿色创新能力。国际市场上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健康要求在不断提高,企业必须从这一高度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绿色生产、绿色营销思想,加大各种环保型化学物质开发力度,大力采用高新技术,确保所生产化学品的安全性,使生产的化学品更绿色化,从而不断提高产品绿色国际竞争力。同时更新检测仪器和设备,完善检测技术,以取得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红喜等.企业绿色竞争力及评价体系构建探讨――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3):47.[Chen Hongxi, etc.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 Evaluation system[J].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6,(3):47. ]

[2] 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Michael.baud. Competition Stratagem[M].Chen Xiaoyue'interpretation. Beijing:Huaxia Press,1997:3.]

[3] Prahalad C K, Gary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MayJuly):79~91.

[4] DavidCollis, Cynthia A. Montgomery.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 (JulyAugust):118~128.

[5] 魏权龄. 数据包络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21.[Wei Quanl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Beijing:Science Press,2004:2~21.]

[6] 周洁,王建明. 中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比较[J].环境保护,2005,(7):68.[Zhou Jie, Wang Jianming. Comparison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Heavy Pollution Industry in US and China[J].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05,(7):68.]

[7] 盛昭瀚,朱乔,吴广某. 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41,65~72.[Shen Zhaohan, etc.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DEA[M].Beijing:Science Press,1996:22~41,65~72.]

[8] 杨代友. 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Yang Daiyou. Study on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D].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2004.]

Empirical Study on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Listed Companie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EN Hongxi WANG Jianmin2 YUAN Yu2

(1.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9 ,China)

Abstract The meaning of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th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greening. The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provides energy sourc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other industry. But it consumes large numbers of resources. And it is also a heavy pollution industry.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enterprises'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The paper uses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o evaluate their green competitiveness, applying the DEA approach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terprise' s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needed to improve. And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e direction of how to improve. At last, we offer some material measure for enterprise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篇3

关键词: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化学工业节;应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对于工业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价格飞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情况,这也使得全社会对于工业生产越来越关注。怎样有效的处理好工业污染物,防止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怎么有效的利用好数量庞大的生活废品,是当前许多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绿色化学工程是在社会迫切需要的情况下诞生的新型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对日常化学生产当中的一些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使得化工污染得到有效缓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得到很大的改善。

一、绿色化学工业的概念

绿色化学又被称为无污染化学,以此为理念而开发出的技术就是绿色化学工程技术,采用化学原理从根本上降低化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化工业发展的基础是绿色化学工程,它已成为了未来化学工业发展方向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绿色化学具有以下两种特性:首先,绿色化学的根本思想在于保护环境,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人们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促使了对绿色化学的研究;其次,绿色化学是将环境改变的技术,发展下的绿色化学技术以逐渐可以应付各种环境下对自然的破坏。从根本上来说,绿色化学是预防环境污染;而环境化学则是对污染后的环境进行改善和治理。两者之间是根本不一样的,在最终目的上也是千差万别的。

目前,对绿色化学进行研究的重要发现和实践活动为绿色化工技术。基本原理是采用原料中的原子进行转化,这就使化学工业在进行工作时不会产生污染物,达到对化学工业污染物的零排放。并且,在进行化学工业工作时,不使用任何具有危害性和毒性的原材料,这样可以生产出对环境不造成破坏的产品。这种技术目前处于理论状况,但是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探索下,还是可以逐渐实现此种设想的。

二、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开发

在传统化学的生产过程中,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因此导致化学工艺一直处于被动生产。应用这样的化学工艺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资源优化也无法得到有效实现。化学工艺的应用不但导致化学生产污染物成本提高,还导致污染物处理效率严重下降。绿色化学工程的应用可有效弥补传统化学工程中存在的缺陷,其通过对相关科学技术及先进方法的利用,对化工生产相关污染物进行除尘、脱硫等处理。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采用绿色化学原料

在化工生产工艺及具体流程中,化学生产原料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在传统化学工程中,所用原料大部分为不可再生能源。采用这些原料不但大大提高国家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导致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增加,加重生态环境污染程度。将绿色化学原料作为化工生产材料是绿色化学工程重要研发内容之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使用绿色化学物质、自然物质等无染污、可再生的化学原料。典型的绿色化学原料主要有芦苇、苞米杆、纤维植物等。将这些作为原料投入到化工生产过程中,可使其转化为酮、醇、酸类等多种化学品。在整个转化反应过程中,这些原料仅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而不会有任何一种有害、有毒的物质产生。

(二)提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在化学工程的物质反应中,化学反应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所有化学原料的转化均是需要化学反应才能得以实现。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合理选择有效的化学反应形式可有效促进化学工程生产效率及质量得到提高。对化学反应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反应原料、环境、时间、特点等均会对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化学生产过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反应形式为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产生,所有化学原料均会在热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变质,因此会大大降低化学品的生产质量。在绿色化学工程中,应用新型的反应形式,这种新型反应形式为烃类氧化反应。这种反应形式的应用不仅可促进催化物反应催化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可有效促进生产物同分异构反应时间增加。

(三)使用无毒无害催化原料

随着化学工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将化学反应合理的应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已经成为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均离不开催化剂的使用。将催化剂应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可有效加快反应速度,缩短法宁时间。所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原料成为推动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对催化原料的选择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催化剂得到开发和研制,化学反应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原料不断得到改善,分子筛除催化剂等优良催化原料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毒无害催化原料的應用可有效提高化学反应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量,同时也可减少环境污染。

三、结论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当前世界面临着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就需要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共同发展,满足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行业领域需要积极配合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视化学工程与工艺发展的环保性,转变传统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减少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发新能源,走环境友好型道路。

参考文献 

[1]艾宁,计伟荣,项斌,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26(6):28-31,35. 

篇4

在19世纪初,化学工业就已经形成了隶属于资金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随着信息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工业由最初只能生产少数无机产品和有机产品的行业,渐渐地发展成一个能有效利用天然资源、规模庞大、多行业、高产量的一大工业门类。化学工业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化工生产过程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下解决化工生产过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迫在眉睫,绿色化学化工也应运而生。近年来,提出的绿色化学化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等不良影响。

1 绿色化学化工

1.1 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是利用化学来防止污染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利用一系列的原理与方法来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化学产品或过程的设计更加环保化。绿色化学包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无害化工过程,被称为绿色化工[1]。

1.2 基本原则

绿色化学化工在世界范围内的原则相对一体,主要涵盖下列几方面。

(1)在反应过程的源头上减少甚至根除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在废弃物产生之后再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2)产品进行设计时,尽量做到原料利用率最大化。

(3)产品进行分析时,在考虑生产效率的同时使原料和产品的毒性降低。

(4)对于析出剂和溶剂等辅助物,尽量少用或选择使用无害产品。

(5)减少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损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6)除了考虑经济和技术的因素,生产原料尽量选择可回收的加工原料。

(7)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化学衍生物。

(8)所选的催化剂应更符合化学计量。

(9)危险物产生之前进行检测并控制。

2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现状

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处理有毒污染物方面的滞后性较强,其一般方法是在污染物产生后才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不但没有做到对污染物进行根除,还提高了处理成本及时间。20世纪末期,人们开始留意到可以通过化学方式减少化学污染,这种方式很快在西方国家推广起来,美国1990年污染防治法案的颁布开始了绿色化学化工的研究。此外,欧盟和日本等国家也都非常重视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并采取各种形式来推动无污染化学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国也十分重视这一行业动态,1995年确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院士咨询课题,1997年召开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科学的挑战及绿色化学”研讨会,积极推动相关研究和产业的发展[2]。

2.1 采用绿色能源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原料对生产过程和工艺有一定的影响。绿色化学化工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开车阶段防止了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在废弃物产生之后再进行处理。原料的是否可再生成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重点研发项目,选取类似自然物质这一类可再生且无污染的化工原料是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首要步骤。

2.2 提高反应选择性

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原料由反应得到产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则可通过合理选择反应途径实现。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反应温度、反应条件、反应时间等。例如氧化反应大多会产生大量的热,那么原料会因受热发生变质,导致产品的质量降低,产率也减少。

3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

3.1 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在《清洁生产促进法》[3]第二条中的定义为:“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从源头削减的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在化工生产中,清洁生产技术是脱硝和脱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其他领域中有一定的发展。

3.2 生物技术

迄今,生物技术在化工中应用的主要形式为借助于酶反应进行化学品的合成,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方法制取有机化合物以及用微生物处理工业废水[4]。在现代化工生产中,生物技术在化工中的重点研发目标在于研发出种类繁多、具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的酶。

篇5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绿色化学

一、化学实验室三废问题的现状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训练科学方法等方面,具有课堂讲授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然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或释放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化学实验室都是一个环境的污染源,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下水道或散发到了大气中。随着高校扩招和科研活动的日益频繁,高校实验室排放物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实验室的三废问题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最重要的是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为规范和加强高校实验室排污管理,天津市教委将转发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将高校实验室纳入环境监管范围,此外,在《天津市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试行)》中,也对高校实验室的环境安全、废弃物的处理做了明确规定。高校培养的化学化工类人才,今后都将是我国化学化工行业的顶梁柱,将直接影响我国化学化工行业的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若不具备绿色化学意识,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残渣、废液任意处理,将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识。

二、绿色化学实验室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称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或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是指从污染预防的基本思想出发,在化工生产、化学实验始端就采用预防的科学手段,使整个过程和终端达到零排放(Zero emission)或零污染。绿色化学是研究如何从化学反应的设计、反应的进行、产物的使用及废弃过程中使污染减少到最小的新兴科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被认为是未来化学发展的方向。

建立绿色化学与化工实验室被认为是解决实验室三废问题的主要途径,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进入21世纪,国内外建立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呼声逐年提高,国内有多所大学,如大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二炮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四川师范学院、深圳教育学院以及沈阳农业大学等,都先后建立或提出建立绿色化学实验室,甚至一些中学也都提出建立绿色化学实验室的概念。

建立绿色化学实验室,其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与化工实验,采用“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解决化学与化工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目的是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成立绿色化学实验室,将减少化学实验污染,与绿色化学零距离接触,将绿色化学融合于化学课程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使绿色化学成为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当前化学教育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三、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如何改革化学实验室,使其成为绿色化学实验室,是目前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革。

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广为应用,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用于许多场合,用于化学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用在课的开始,可起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求知欲望的积极作用;用于验证假说,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推断、作出结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于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考核学生观察、记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用于解答化学问题,能启发学生解题的思路。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学到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受到教师良好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教师可运用录像、VCD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优化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演示实验应使每位同学都能看清楚,对于一些现象细微或瞬间完成的实验教师应借助实物投影仪把实验放大,使学生看得真切;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开出,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例如:(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微型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国际公认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一种化学实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其基本特征是仪器微型化和试剂用量少,具有污染少、现象明显、快速、节约、安全等优点。微型实验的开设对毒性大、药品贵、耗量大、易燃、易爆、污染严重、操作复杂的化学实验尤为重要,它能杜绝或明显减少实验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微型化是微型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对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型化学实验相对大多数常规实验是有优势的,但是,微型化学实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微型实验由于仪器、装置都小,实验的可见度低,如果不采用投影放大实验现象的补救方法,或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就不宜用于演示实验。另外,微型化学实验在搅拌、抽滤、分液、控温实验操作上难度较高。

因此,在大学应推广微型化学实验,但这么做并不意味着要用微型化学实验取代所有的常规实验,而是要使两者取长补短。

3.循环实验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是国内外很多化学化工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口号,其实在大学化学化工实验室也应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实验”的口号。

我校在循环实验方面取得了一个成功的实例。大学的物理化学实验《二元液系相图》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实验项目。该项实验使用无水乙醇和环己烷试剂,在玻璃蒸馏器中两种试剂配成不同组成的混合物,测定混合物的沸点和汽液相组成,绘制出具有最低恒沸点的二元液系相图。通常,每组实验要产生近200mL的乙醇-环己烷废液,试剂费用也较大。一直以来,实验结束后,都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也对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依据学校化学化工实验室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理学院提出跨院系建立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的设想:在理学院化学实验中心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实验室之间,开展绿色化学化工实验改革。从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化工实验,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

2005年设想一经提出,迅速得到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学校立即设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实验室的建设。“建立绿色化学实验”项目立项以来,化学工程系教师与物化实验室老师积极配合,对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经过多次的实验摸索,教师们尝试将专业实验之一《共沸精馏实验》变更为《实验室乙醇-环己烷废液的分离与回收》。如今,物化实验室的老师们指导同学将实验废液收集起来,送到化工实验室进行实验回收,回收后的无水乙醇、环己烷可重新用于物化实验。在节省化学药品、减少实验开支的同时,绿色循环实验的开设有效引导学生全方位树立环保、循环经济以及绿色化学意识。目前,已有六届物化实验、化工专业实验学生参与了该项实验项目的改革,实验改革成果已在中国轻工教育上发表。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实验教学始终。

《实验室乙醇-环己烷废液的分离与回收》实验改革,化学工程系老师带领学生不仅尝试了新的实验内容,还尝试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由原来教师做好实验各项准备工作后学生单纯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转变为学生独立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和独立操作实验。从仪器的配套选择、安装测试、药品的领取、溶液的配制以及废液处理等方面,实现学生全方位参与,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积极性。实验涉及萃取、蒸馏、精馏、检测等四大环节,综合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和仪器分析等多门课程的几种实验技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相关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外,大大锻炼了同学们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近年来,同学们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踊跃参与各项开放性实验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先后多人次在天津市及全国性课外科技活动大赛上取得好成绩。

总之,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是大学教学中一个永不褪色的题目,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实现多种实验方法相结合,实现真正的“绿色”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克华,李爱国,童金强等.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399-400.

[2]衣守志,杨迎花,肖玲.建立绿色化学与化工实验室的设想[J].中国轻工教育,2006,(35):3-4.

[3]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5-10.

[4]王秋长,解涛,孙雁.理科化工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01):56-58.

[5]杨仁柱,朱福华.用微型实验探究化学演示实验[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2):54-56.

篇6

一、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绿色化学理念的体现

1.教材中建立了与绿色化学相一致的概念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从不同角度建立了与绿色化学内涵相一致的基本概念。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等概念,在介绍概念的同时还分析了有关污染的成因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实验操作的要求,药品取用的规则,金属的回收利用,塑料的回收利用、研发可降解塑料,提倡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等都体现了“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绿色理念。

2. 工业化学渗透了绿色化学观点

例如 :煤、石油以及石油产品如果仅仅作为燃料就太可惜了而且还有严重的污染,在化学教科书上册第147页就介绍了工业上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对人类更有价值。同样在化学教科书上册第143页介绍了车用乙醇汽油,其中的乙醇就是用高粱、玉米、小麦、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的,是可再生能源。在化学教科书下册第17页,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的实验,强调了一氧化碳尾气的处理。在化学教科书下册 第103页“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提供了低能耗海水淡化的新方向。为了节省资源,工业制氧气以及氮肥都是以廉价环保的空气为原料。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工业化学内容不多,但都不例外地合理渗透了绿色化学观点。

3. 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原理

在中学化学课本的编制和修订过程中,有关实验内容安排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原理:(1) 对常见实验的固液试剂的取用给出了限量要求;如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2) 介绍了闻药品气味的方法;(3) 实验剩余药品的处理做了明确规定;(4) 强调了实验中常见的事故避免、应急处理等;(5) 介绍了特殊试剂的保存和使用原则及方法;(6) 在课本中引入了减量、减废的微型化学实验;(7) 在硫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有污染的实验中强调了尾气的处理办法;(8) 在教材修订时删除了有一定危险或危害的实验,等。

二、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1. 在素质教育中传播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容忽视的污染,这就需要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而绿色化学要求与环境教育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向学生阐明绿色化学的观点、要求,使他们树立起防治污染、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结合绿色化学要求,教给学生防治污染的重要方法――减量、减废、回收、再生和拒用等。绿色化学对化工生产,化学实验提出 “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实验要求,可激发学生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创新精神。

2. 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点

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我认为:

(1) 要大力推行微型实验,即要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要给出限量,用点滴板代替多只试管做的对比实验,还可以把烧杯、集气瓶、学生实验等微型化。课堂上在微型化带来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借助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

(2) 要努力改革实验方式,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如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实验、有些定性实验可放在滤纸上完成。

(3) 要优化有关实验,如《燃烧和灭火》这一节中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剧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向教室内扩散,引起师生咳嗽等不良反应,可通过在氧气导管的末端接一个倒挂的漏斗罩住水中的白磷来改善。

3. 利用突发新闻事件(与化学有关),适时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每天都会有大量与化学相关的信息,如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添加剂事件,教师应及时搜集与绿色化学相关的题材,结合课堂教学可使学生真正感到化学与环境、生态发展的关系。、

4.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办板报、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参观附近化工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环境教育从学生切身问题入手,抓住时机灌输环境意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针对很多人因入住新房患上严重疾病的报道,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室内装修会遇到哪些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调查活动。学生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自编调查问卷,自己跑市场了解家居装修材料性质,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撰写调查报告。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到许多境知识,如地面装修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墙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出甲醛、三氯甲烷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有机物。通过调查,学生还提出了许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如尽量少用中国传统的爆炒做菜方式,以减少油烟的排放量;做菜过程始终开动抽油烟机,以减少燃烧过程产生的CO、NO2等有害物在空气中含量;室内放置吊兰吸收甲醛;室内禁止吸烟;等等。总之,活动的开展大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在生活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篇7

关键词:化工产品 生命周期 环境

化工工业是伴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农业社会时期的人类生产生活,基本依赖对天然物质的使用,顶多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加工,而当人类逐渐不再满足与对天然物质的使用,嫌其结构过于简单粗糙,开始有意识的在天然物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加工制造使其变成有多种性质的新物质,初期人类还只是在小规模的、个人的、作坊式的生产加工,这种生产的化工产品并不普及以至于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但是当人类意识到这种产品的优势时,不可避免的人们逐渐的把它付诸于规模化的生产,使得产品满足于更多人的需求。

一、化工产品的生命周期

任何工业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永恒不变事物基本是不存在的。化工产品的生命周期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制造、市场销售并使用、废弃并退出市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循环经济倡导的是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通过对废弃物的分类回收,重新加工创造,使之再次成为工业产品,这样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使得整个经济体系很少产生或者基本不产生废弃物,整个过程只消耗人力资源和和最初的天然原材料,当然其中必然会材料在加工中会产生消耗这是不可避免的。

二、化工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1.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简称LCA,以下用LCA代替),LCA指的是评估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产品生产以前,获取工业原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产品在工厂生产制造是产生的污染排放物、以及在推广市场使用时会产生什么污染或引发公共健康等问题。如造纸厂: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是:树。因此在评估造纸厂在获取原材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某地水土流失问题、滑坡泥石流的问题、气候失调、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而在生产时产生的如:污水的排放,而导致的工厂附近的河流鱼虾大面积的死亡破坏生态平衡、或是河流域附近的农作物因灌溉污染的水源而大面积的死亡,这些都是应在评估范围之内;而使用过程中又会产生垃圾,虽然纸张的易于溶解,但溶解周期内又会引发怎样的环境问题呢?

2.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是有其局限性的

从国际环境组织引入LCA的概念以来,主要目的是为了环境服务的,LCA所考虑到的只是产品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然而在对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推动技术的进步等方面却很少考虑进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瓶颈,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环境的污染,人类经过几百年的工业文明的经验得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条线是既平行又相交的,在某一区间内,可以做到两条线的平行,但是有时必会在某点相交,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因此而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会产生污染的企业,这是不科学的。

3.评价方法

通常产品周期评价的基本步骤是:分类、计算和赋值。通常事先进行对环境损害的分类,如:生态平衡方面、水土流失、CO2的排放问题、大气污染等等分类;分类后就是进行各方面数据的计算,通过对产品的各项参数输入软件,国际上一般采用PE公司开发的GABI的处理软件,通过输入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的材料来源、生产时的能源消耗、市场使用等方面的具体参数,最后进行定量汇总,这个定量化过程是认为规定的;赋值就是专家在环境损害度方面的给予的参数数值,与前面得到的环境损害大小求和,从而得出最终的数据。这样就为企业制定生产策略提供了决策依据,以制定最为环保的生产销售方案[1]。

三、化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化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就是化工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所有的费用支出总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最早在60年代由美国军方提出的,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物资的研发和采购。到了80年代生命周期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了【2】,通过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费用,来寻找削减成本开支的方法。与此同时,人类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地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关注化工产品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成本的概念,并且进行了货币化的换算,就是因工业生产、产品的使用给环境带来了的污染所引起的环境治理费用。

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成本分析。以造纸厂为例,造纸厂的主要原料为树加工成的原生纸浆。成本就是,砍伐的树木,据环境评估,如过度砍伐某一地区的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山地滑坡等环境问题,因此在砍伐的过程中必须兼顾造林。并且要保持地面的绿化,防止泥土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失或是风沙化;生产过程中,人力成本、机械成本、所需要的燃料消耗成本,以及排污成本,排污包括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还得考虑工厂附近排放的污水不达标而导致河流鱼虾大面积的死亡破坏生态平衡、或是河流域附近的农作物因灌溉污染的水源而大面积的死亡,这一些列都属于生产阶段成本,当然像上述的属于突发事故的类型只是在考虑范围之内,只要是排污按环保部门的标准来实行的,就应该不会出现上述的突发事故;废弃回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就是废纸的回收再利用,主要是回收的费用。

四、产品周期的设计

基于上述,我们对化工产品的周期设计主要围绕如何生产更为生态的、环保的、经济的产品来进行产品周期设计。

1.原料选取方面

在原料的选取上我们争取选择更为经济和对环境更为有利的原材料作为工业原料,能用替代品的尽量用替代品来。同时在根据循环经济概念的模式下,我们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用之前产品的废弃物,这样不但节省了购买原材料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能消灭大量的产品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因为许多的化工产品废弃物在大量的堆积是会散发出各种有毒的气味,不但影响空气的质量,严重的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引发公共安全事故。所以在选材方面尽量遵循以下几点:尽量做到废弃物的再利用;尽量选用可再生的材料;尽量选用低消耗,污染少的材料;避免选用有毒的或辐射过高的材料;尽量选用可降解性强的材料。

2.生产方面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绿色生产和绿色化工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兼顾经济性的基础上,尽量的做到无污染生产,绿色生产。因为化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对工人早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生产方面能用机械化进行的坚决不用人工执行。并且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争取做到最低消耗生产[3]。

3.重视回收利用环节

这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任务,但是确实能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一项工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篇8

关键词:绿色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策略

大学化学属于工科院校非化学化工专业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大学中唯一的化学类课程,其教学效果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化学面对的是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阶段,绿色化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科研工作的前沿,受到了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1绿色化学的概念与意义

绿色化学,也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者清洁化学,是一门基于化学学科,具备明确的科学目标和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从概念上分析,绿色化学是指在进行化学品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原料的有效利用以及合理的操作,尽可能消除废弃物,减少和避免对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使用。发展绿色化学的主要目标,是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从源头上进行污染的防治工作,将环境治理从治标转为治本。与传统化学相比,绿色化学最为显著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最大限度的对原材料进行了利用,二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从科学的观点分析,绿色化学是针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与创新;从经济的观点分析,绿色化学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从环境的观点分析,绿色化学能够从根本上对污染进行治理,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1]。推动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当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受到了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于绿色化学原则,构建全新的大学实验化学体系,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体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来看,绿色化学已经逐渐成为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相应的研究和实践,能够对化学实验室中的常见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证了实验过程的绿色化,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大学化学实验污染问题的诱发因素

就目前而言,在大学化学实验中,环境污染问题频发,其主要诱发因素有几个:

2.1认识不足,经费欠缺

当前,许多高校在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经费往往只能用于购买实验药剂,或者进行实验器材的更新,没有直接针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设备,在污染防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同时,部分高校对于化学实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缺乏到位的认识,在实验中一味强调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忽视了对于药品、设备以及学生操作的管理。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环保意识,认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以直接忽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实验室会直接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倒入垃圾桶或者下水道,而气体废物则直接排放,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

2.2重视不足,安排不当

在对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安排时,由于缺乏环保意识,没有重视污染防治工作,导致实验的设计不合理,容易引发环境污染。另外,部分高校没有及时对试验教材进行更新,使得化学实验的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甚至仅仅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对于实验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则直接无视,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3理论不足,回收缺失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类型多样,回收处理流程繁琐,从目前来看并没有专门针对化学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理论指导,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废弃物的回收工作,也是造成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3]。针对上述问题,高校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强化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逐步推进高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绿色化学背景下化学实验有效策略

3.1提高环保意识

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其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应该认识到,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传统化学正在逐渐朝着绿色化学转百年,而绿色化学并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任务,更是需要整个化学领域的共同参与。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相应的案例,讲解国内和国外的一些环境污染事件,使得学生能够清除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例如,在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讲解时,可以引入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空气污染有哪些危害?雾霾的诱发因素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塑料袋便捷性、经济性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认识到发展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4]。

3.2加大资金投入

绿色化学实验的开展离不来资金和设备的支持,对于高校而言,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增加相应的设备。例如,可以在通风管道出风口设置气体处理装置,同时在实验室中统一设立废弃物分类系统,由学校组织专人人员进行定期收集和处理,避免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学校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在提升污水净化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环保教育的一个基地。3.3规范实验操作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对进行药品取用、物质称量、加热处理、器皿洗涤等操作是,动作标准规范,运用灵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并不能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操作,甚至存在着试剂量越大实验现象越显著的错误认识,不仅导致了药品的严重浪费,而且引发了更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此,教师应该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进行规范,减少浪费和污染问题,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演进的实验态度,引导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另外,可以在定性实验中,对药品的使用进行定量化,例如,在制作氧气时,可以结合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依照需要的氧气的量,对所需高锰酸钾的用量进行估算,以此为依据取用药品,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浪费问题。

3.4倡导微型实验

所谓微型实验,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实验操作技术,通过尽量少的试剂,获取尽量多的化学信息,相比较常规的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具有节约药品、现象明显、减少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在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进行微型实验的普及和推广意义重大。需要注意的是,微型实验并非是简单的对常规化学实验进行压缩,而是在绿色化学原则背景下,以预防化学污染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对常规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利用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得预期的实验目标,可以说,微型实验是绿色化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种典型体现。例如,在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气体,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如果想要对其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的设备。对此,可以重新对实验装置进行设计,引入微型实验。在具体实验中,可以在经过消毒的针管内,放入铜片,排尽空气,然后吸取少量的稀硝酸,以胶塞堵塞针头。当观察到蓝色溶液,同时活塞被气体推动后,将针管内的溶液注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蓝色沉淀物的出现表明硝酸铜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拉动活塞吸入空气,看到针管内部逐渐变成红棕色,将其注入到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棕色逐渐消失,对NO的性质进行恶劣验证。这样的实验不仅操作简单,可靠性强,而且不会产生污染。

3.5改进实验操作

在部分化学实验中,会生成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引发环境污染问题。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可以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对实验操作进行适当的改进,减少污染。例如,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中,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对于人体的危害较大。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讨论,看如何才能够避免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硫气体的泄露,同时对其性质进行验证。经讨论和总结,将原本的实验装置改造成了图1的样式(略去了夹具和酒精灯)。经检验,该装置具有较强的密封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反应或者停止反应,也可以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检验,更能够对废气进行处理,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图1改进实验装置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绿色化学逐渐兴起,并且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构建绿色化学实验室,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学化学教师而言,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对污染进行治理,营造出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学芳,刘红梅,宋士涛,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课程研究与讨论[J].教育,2016,(7):170.

[2]缪陈亚.浅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5,(1):24-25.

[3]王盼盼,丁建超,姜煜.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2):113,121.

[4]胡小建.浅谈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增强环保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31):71.

篇9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 教学方法 图解法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大众化,给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本科教育,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就业中遭遇尴尬。在探索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同时,学者们提出了“绿色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绿色人才学术界基本都认同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词,即立足长远、全面发展,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应用[1]-[4]。结合作者所属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考虑,绿色人才培养不失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要培养出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5][6],作为大学绿色人才培养主要方式之一的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药剂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制药工程专业的限选课,该课程内容理论内容多、概念抽象,对学生造成学习和理解困难。要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此提高绿色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绿色专业素养。

一、有效整合教材内容体系,增强教学思维逻辑感

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教材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刘建平主编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制药工程专业的生物药剂学限选课学时多32学时左右,在紧扣教学大纲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必须有效整合教材内容体系,增强内容衔接的逻辑性,采用绿色教学方法,即以合理的教学思维安排教学内容,而非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生物药剂学着重研究内容之一是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的制剂设计。教材在”口服药物的吸收”、“药物分布”、“药物代谢中”等章节的安排上基本是首先介绍各过程的影响因素,其次是适合各体内过程的制剂设计的分节介绍。教学中,为有效利用有限的学时和增强讲课的逻辑性,笔者在各体内过程的讲解中强化因果关系,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以“口服药物吸收”为例,讲解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之一生理因素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直接把针对生理因素影响吸收过程的制剂设计方法BCS分类系统及典型应用例子介绍给学生。运用此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意义即“设计合理的剂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的理解,并适时地向学生渗透了制药工程专业思想和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社会任务,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绿色专业素养。可见课堂教学奥妙神奇,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布置学生专题制作演讲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做到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不仅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理论,掌握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握在理论和知识背后所渗透的思想[7]。在生物药剂学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学科领域范围内的参考题目,如生物药剂学的发展简史或专业趣事等专题或由学生自选主题,课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查阅资料,并制作成PowerPoint文件,各组选取同学进行课堂5分钟的讲演,并由学生选取的5~10位学生代表和教师进行现场打分,作为期末成绩计算的考核项目。此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首先以分组进行的专题查阅和讨论方式增强了团结协作能力,其次以自主的文献查阅和总结方法提高和拓展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而且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因为学生专题制作中确实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好的素材。

三、图解教学法

生物药剂学课程是一门结合药理学、药剂学、生理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知识面较广,一些学生感觉理解难度大,产生厌学心理,尤其是一些概念较抽象,硬性的讲解不但不会达到授课目的,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解教学方法,将空洞的语言表述转化成直观图,会达到令人意外的效果。如在讲述“表观分布容积”概念和意义时,笔者将药物分布的几种情况以实例做成了柱形图,如下图。图解与实例的结合很好地说明了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和意义。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过程之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绿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探索的途径。《生物药剂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其教学效果对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思维的逻辑性;合理布置学生专题制作演讲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运用图文并茂的直观图解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图 表观分布容积意义图解法

参考文献:

[1]王学东.利用分层教学培养绿色人才.考试(教研),2011,7:10.

[2]崔亮,马增强.知识经济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77-80

[3]赵国霞,李山东.高校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16-17.

[4]王亚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绿色系统模式.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102-104.

[5]李华,梁政勇,胡国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制药工程技术人才.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42-43.

[6]燕方龙,赵琳静,任新锋,等.地方工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9,5:29-32.

篇10

关键词:煤焦企业 绿色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040-02

一、企业绿色管理的内涵

将“绿色”应用到企业管理,主要是指企业主动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纳入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决策之中,以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制度、绿色营销、绿色包装、绿色形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以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为方向发展,最终获得绿色竞争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二、煤焦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

1.煤焦行业生产的特殊性及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一,煤焦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难以降解处理的酚氰污水、废气和废渣等,处理不好会破坏周边生态环境。第二,煤焦化工企业的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中产生的强酸、强碱、煤气、苯类、酚类、油类等,是对人体产生重要影响的有毒有害物质,威胁着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第三,煤焦化工产品易燃易爆的特点,使企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实施绿色管理将有助于煤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企业的安全状况。第四,煤焦企业的绿色管理才刚刚起步,其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2.经济发展环境对煤焦企业开展绿色管理形成了压力。第一,迫于环境保护和转型发展的压力,大量的煤炭和焦化企业被关停并转,煤焦企业发展规模与标准的提升,要求煤焦企业必须开展绿色管理。第二,煤焦行业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的盈利主体,它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的工业经济总量,进而影响其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第三,现阶段,政府正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绿色法令、绿色贸易壁垒、高环保标准的社会氛围正逐步显示出一种社会力量,那些不愿绿色化的煤焦企业,在社会压力下必须做出转变。

三、煤焦企业实施绿色管理面临的问题及障碍

第一,社会压力依然不足。目前的社会压力还不足以迫使煤焦企业公布其环境信息并开展绿色管理。第二,环境效益难计量。环境因素无法进行产权认定并进行商品化,并且计量还需使用劳动量、实物量等其他计量方式,难以统一为货币化计量。第三,缺乏硬性监管。煤焦企业作为利税大户,通常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使得部分违反环保标准的项目仍能照常运营的局面迟迟得不到改变。这实际上是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而这种冲突的解决必须有来自多方的监督管理。第四,企业违规成本低廉、法律法规刚性不足。即使发现问题,环保部门的惩罚权也十分有限,许多煤焦企业宁愿选择交少量的排污费也不愿采取措施减少排污或主动治理。第五,尚缺乏煤焦行业的绿色标准体系与实施方案,使企业的绿色管理缺少衡量标准。第六,现行的税法还缺乏对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积极推动。第七,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购买先进设备、开发绿色技术、培训员工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实施绿色管理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相应的环境效益却不一定能够弥补相应成本。

四、煤焦企业开展绿色管理的建议

(一)创造煤焦企业绿色管理的外部环境

1.形成绿色管理的社会氛围。一是要广泛宣传绿色管理的优势,企业主动实施绿色管理,能够获得政府给予“政策收益”,补偿实施绿色管理可能增加的成本,市民对忽视环境保护、污染严重的企业具有强烈的排斥感,实施绿色管理能获得市民的好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能够使技术创新与绿色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是政府行为、公众行为和企业行为要形成良性互动,政府要支持企业绿色管理,创建绿色企业,限制企业的污染、浪费行为,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企业加强治理。公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一方面监督企业、引导企业的绿色管理行为,另一方面监督政府环境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让全社会都形成对煤焦企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绿色氛围”

2.设立绿色管理的硬性监管。一是政府应当设置煤焦行业市场准入的绿色门槛,包括各种绿色技术、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效益等各种规范。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煤焦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绿色监管,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不符合生态安全的煤焦生产与消费。二是建立强有力的惩治机制,实现惩治机制刚性化。建立严格的环境责任追究机制,把污染等负外部性纳入企业成本,主要是开征环境税、尽快完善和坚决执行排污收费制度。通过对重污染的煤焦企业课以重税、重奖重罚、加强行政监察和责任追究等办法迫使经济主体放弃高污染、高浪费的经济行为。三是为制约煤焦企业的“非绿”行为,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引入公众全面参与监督的第三方监管模式,走向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四位一体”架构。在政府建立规则体系之外,充分发挥煤焦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建立市民、尤其是新闻媒体参与煤焦行业污染问题管制的动力机制;同时逐步实现煤焦行业安全管制机构的非行政化。

3.做好绿色管理的制度保障。一是做好环境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工作,于煤焦企业而言,主要是做好环境产权损害的科学界定,不能因其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而予以放松。落实环境成本的科学还原,强制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生态补偿,逐步使企业合理负担其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二是充分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绿色标准,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制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节能降耗减排等的煤焦行业绿色标准体系。三是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比如鼓励企业加强环保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税收优惠等措施。

(二)落实煤焦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措施

1.培育企业绿色文化。煤焦企业绿色文化的形成,首先,需要企业家建立起社会责任感,不能因为单纯追逐经济效益,将废气、废水、废渣任意排放,从而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弃之不顾。其次,需要员工具备安全生产意识。要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让其认识到安全生产对生命的意义,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要求。最后,需要使企业树立起节约理念,扭转浪费恶习,通过设相应的工作标准、奖惩办法等,使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2.树立绿色企业形象。煤焦企业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改变黑色印象,摘掉污染环境的标签,除开展绿色生产外,还需要:第一,开展绿色公关,向公众传达绿色信息。例如,参加绿色环保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环境的保护,宣传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实际行动等。第二,开展绿色营销,淡化其煤焦产品的黑色形象。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要把与环境相关的社会责任及环保知识摆在广告与宣传的首要位置。第三,与各种环保组织和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活动及文化活动等。第四,积极参与“企业绿色合作”。“企业绿色合作”是一种围绕区域工业整体发展、旨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排放的新型企业合作模式。

3.开展绿色生产。促进煤焦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第一,鼓励采用绿色加工技术。例如,鼓励企业采用“粗苯萃取精馏工艺”、“焦化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等技术,解决酸渣和废液污染问题等。第二,进行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煤焦企业的生产以焦炭为基础,向煤焦油深加工和煤气深加工延伸,最大限度地从煤炭原料中提取产品和效益。第三,围绕煤焦核心技术进行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煤焦油、苯、甲醇等下游产品,使下游产品成为主产品,从而达到不断延长和拓宽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环保上台阶的目标。例如,侨友化工在焦化苯加工中,就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出了将粗苯精制综合利用生产生物化工产品、可生物降解塑料PBS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医药级噻吩产品的多条产业链,将传统的焦化工业发展到了生物化工、新材料、医药化工等领域,使绿色生产得以实现。

4.取得管理体系认证。煤焦企业要想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继续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在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而取得ISO9000、ISO14000、OSH18000①三种标准化管理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认证是煤焦企业走向国际的通行证。获得三种体系认证对煤焦化工行业来说,因其工艺生产特点决定着该类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方面更难以通过,因而需要企业投入比其他行业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争取认证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广泛占领市场。

5.建立绿色管理制度与机构。煤焦企业开展绿色管理,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的支持。第一,建立相应的绿色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起与安全生产、节约生产相应的责任、教育、检查、事故统计、报告、处理、预评价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的程序制度、操作规程。二是要形成绿色会计与绿色审计的制度支持。绿色会计要求企业依据有关环保法规计量、记录企业污染、环境防治的成本费用,以评估企业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的影响。绿色审计要求对企业排污数据、企业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与核实,以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评价绿色管理责任,提高绿色管理水平。第二,建立相应职能部门来履行绿色管理的职能。例如,可设置绿色管理规划处,绿色认证管理处,绿色技术研发处、绿色管理监督处等相应的计划制定部门、监督部门,负责制定绿色发展规划、监督企业开展绿色生产。

参考文献:

[1]李会太.“绿色”与绿色管理的概念界定[J].生态经济,2007,(4).

[2]周松涛.中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问题与障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