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abo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Debat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XU Xiuhong
(Lishui University, Lishui, Zhejiang 323000)
Abstrac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a hot issue, various researchers were debated.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two mainstream view: A view tha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i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postmodernism,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Another view is that the Marxist theory is China's basic education reform guiding ideology and theoretical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urriculum reform debate lies, and draws two mainstream viewpoints and criticism,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Key words new course reform; debate; theoretical basis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广实施阶段。理论基础不仅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础,而且也是推行的关键所在。 尽管课程改革实施的如火如荼,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根本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学界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 理论基础之争
关于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学习和吸纳国外新的研究成果,如以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智力理论等来指导目前的课程改革。①此观点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理论博采众长、眼界宽广,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最佳选择。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很多研究者认为建构主义关注学生,侧重对学生的多元评价,这与新课程改革不谋而合。②后现代主义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很多研究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在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 实施等环节为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视角。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重视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打破了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以分数定能力的片面观点,有利于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另有观点则认为理论是我国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③这种观点认为上述观点理论模糊,并没有哪一种理论能清晰明确地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而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首先,理论的外延性,教学认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教育学理论以理论为理论基础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理论具有发展性。她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发展,能结合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再者,这种观点认为他们主要是作为对流行观点的反思而提出来的。流行观点不顾国情,全盘照搬是不对的,应从本国国情出发,有所借鉴,有所吸收,有所综合,有所创新。但是,相比较而言,理论是经过历史实践不断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更具有本土性,更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
2 纷争之原因分析
目前,很多研究者盲目照搬,研究不深入,导致论争。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很多照搬国外,不关注我国的国情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的实际问题。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也没有分析当前教育实践的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而仅仅关注或首先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并以这些国家的教育实践状况与走向为来判断我国当前教育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从而确定研究的课题,缺乏本土自信、缺乏本土立场。如现有研究者们没有深入研究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智力理论所产生的社会大背景及国情,没有认真反思这些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更没有研究这些理论与我国国情的适切性,盲目照搬这些理论,把这些理论直接拿来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导致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已经出现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
另外,概念的模糊性也是导致论争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有些研究者就没有弄清楚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的概念。“指导思想”是思想,是指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发展或运行起指示教导、指点引导的思想。 “理论基础”是理论,不是理论就不能作为理论基础。思想有时缺乏系统性,缺乏论证。理论是客观的,指事物或事件发展的理论根基。思想和理论都可以指导实践,但是指导思想更多是对事物或事件的发展进行宏观层面的指导,而理论基础则中观或微观层面对事物或事件的发展进行指导。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可以是指导思想,只能是具体理论。“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智力理论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观点中所讲的理论基础与“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观点中所讲的理论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论是我国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该句论述中,可以得知这种观点明显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含义混淆了。所以,在进行研究之前,对一些概念的厘清是很有必要的,以保证我们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我们的论争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3 理论基础之我见
在上述观点中,很多研究者探讨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智能多元理论对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具有的启示意义,我是比较赞同这些研究所提出的观点的。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只是看到了这些理论所提出的新视角、新观点,而忽视了其纰漏之处。其实这些“先进”的西方教育理论在其发源之地本来就存在很多争议。“多元智能理论”诞生于美国,该理论尚处于不断研究探索阶段,美国研究者对“多元智能理论”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得到教育界高度关注也令霍华德加德纳本人十分的震惊。英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认为在实际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的作用被过多地拔高了。④因此,在借鉴这些理论的同时,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批判。国外的课程理论参差不齐,精华与糟粕并存,我国教育研究者更应该深入进行研究,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任何课程理论的实施都离不开现实的实践环境。为此,国外先进的课程理论无论多么先进,也未必能拿来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并不是所有先进的课程理论都是通用的。总而言之,我们的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要符合中国实际,要以本土的方式指导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当然,新课程改革也不能闭门造车,我国研究者们一定要在深入研究国外的课程理论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课程改革思想,批判地借鉴国外的课程理论和经验,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课程理念,形成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的课程改革理论。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但是,我们都知道,理论是一个全面系统庞大的理论体系。在我国,理论可以说能对我国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进行着宏观指导。然而,“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一个特殊事物,如果我们把这些宏观理论和思想直接作为理论基础,那么所有事物的“理论基础”都是一样的,我们还有探讨“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这个特殊事物的必要性吗?我们既然要探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不应该将理论基础泛化,而应找出符合这一特殊事物的具有指导作用的针对性的理论基础。
学说宏观地指导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不是其基本理论基础;国外的“先进”多元理论仅充当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它仅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提供事实材料、先进观念等。总之,把我国的教育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我国的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实践为目的的教育理论才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服务的关键所在,才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育现象研究,借鉴相关教育理论,把国外先进的课程实践理论和国内实际有机结合,并在一定哲学基础上进行整体性重构,构建适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当前实际的理论基础。
注释
① 王本陆.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N].中国教育报,2006-08-26.
② 滕飞,赵琼.追问建构主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切适应[J].教育科学研究,2005(6):10-11.
篇2
关键词:教育技术 课程改革 关系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它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指南,共有九大条,从第一条的“课程改革目标”起,到“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出教育技术应用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两点:第一,教育技术推进了基础课程改革,为其提供了理论、技术和资源支持。第二,新课程改革也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在提高教育技术学科地位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师和学生中逐渐形成。而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使学校成为虚拟、开放、社会化的学校,同时也会使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这些都为新课改提供了实践的环境,而新课改的实践也不断为教育技术提出新的问题,有助于完善教育技术的理论。各类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尝试教学的研究正在进行,各类如《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有效教学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论文不断发表,以课改的实践验证、完善教育技术的理论,如此种种现代教育技术成果都为当代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以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可存储性、可读写性、远距离传输、数字信息技术、信息压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特点,这些特点为新课程改革带来技术支持。使教育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传教的手段。
1.教育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而在当今时代,获取知识、培养品德的学习途径与方法是多元化的、开放的,教育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能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媒体如音像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及新通讯工具等去学习,教育技术用技术手段支持了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开发和提升学生的潜能。
2.教育技术成为教师传教的手段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改革要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就必须转变教师的地位、角色和教学的行为,从“讲”到“导”,不再仅仅用教育技术为“讲”服务,更要着力于“导”的需求与运用。为此,教师可以把教育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交流评价工具、个别辅导工具,使教育技术真正成为教学的一种手段。
三、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大量资源
新课程改革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而教育技术恰好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网络资源、影视资源。特别是影视资源,一般由电视台专业制作,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时效性,而且获取较容易。教师可以利用各类电视节目为课程改革、德育教育服务,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通过“真实案例、感同身受”的方式让学生无形中接受品德教育。
四、教育技术与新课改携手发展,共同进步
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直以来,虽然从电教改名为教育技术,其学科地位与教育学一样尴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新课改开展后,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给我国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教育技术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时,教育技术学科地位的提高,教育技术效果的显现,使人们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将把课程改革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地位。
五、结束语
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和资源支持,推进了新课程改革,提高了新课程改革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技术的学科地位。只要我们遵循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落实新课程改革,中国教育的未来就将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黎加厚.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1997,4
篇3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45-01
自上个世纪以来,语文界就已经对教学模式展开试验,从乔伊斯等人[1]的《教学模式》到朱荣康[2]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等,为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我国,语文教学方法是一个跨世纪的课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十年语文教改"彻底推动了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崭新化,同时也涌现了大量成功的教改专家。吕叔湘先生曾指出"着重探讨如何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途径,使得新的一代青少年的聪明才智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3],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背景下,大量国外的教育思潮接踵而至,对学习理论的影响非常大,如冯特、巴普洛夫的理论旧话重提等风靡全国。近几年国内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探讨上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然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有的"教学教、学生听"模式很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用哪种教学模式效果更好,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
1.新课程目标剖析
为将语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改革不同于目标单一的传统应试教学,更加重视发散与拓展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学习方式多样。但其理想主义设计和现实评价存在割裂。新课改采用全方位的宣传动员,耗费较大人力物力,但教师依然对新课改不很了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课改缺少最清晰简单的诉求,即新课改是什么及新课改想改什么?
"新课改"是一种回归,回归到"人"这个根本上,它与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有密切关联。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生产力的竞争也如火如荼,而这一切都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及后科举时代教育模式很难培养适应国际竞争中的人才。在此情况下,出台新课改,对目前的教育制度及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梳理。
新课改给予地方与学校课程管理自,重视教学的拓展与发散,课程目标多元,课堂结构灵活,学习方式多样。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视互动与合作,教师参与到学习互动中,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中,追求教育的民主精神。
2.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误区的反思
模式化误区之一:课堂上少讲、不讲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要求老师少讲,甚至还有课堂规定老师讲课不可超过多少分钟,这样的量化。老师就要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主动由台前走到幕后。
反思:上述做法表面上是学生行动起来了,课堂也活跃了,学生肯定也喜欢这样轻松上课,有自由空间,没有压力。但是老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会感到无所适从。长此以往,效果几乎可以为零。
模式化误区之二:课堂上多讨论就是"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被有些教师误解为,所谓合作就是在课上让学生多分小组讨论。不管这个问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只管将问题抛出来。有的问题难度很大,十分钟讨论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手中没有充足的资料,很难将讨论深入。有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三言两语就能解决,剩余的讨论时间,只能在一起说闲话,上课时间极大浪费。而教师在这讨论过程中,在教室四处游走,有的干脆在讲台上休息片刻,美其名曰,我这是跟上新课改的要求。殊不知,已经偏离太多了。课堂这种状态,学生很难从中吸收。更谈不上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不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那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反思: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那样的合作是虚假的合作。只是走了一个形式而已。新课程改革的合作,是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在小组之中,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不可吃大锅饭。每个成员要肩负一定的任务量,大家将总任务拆解。当完成各自的那份任务之后,在与其他组员共享,重新组合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与帮助,方法的指导,方向的点拨。还要教会学生,与其他组员协调。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生能否具有合作精神与能力,是评判优秀与否的重要的标准之一。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学习模式的应对策略
3.1 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实践课本知识,同时形成语文素养。语文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要长时间不断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在语文教学中,目前我们所进行的课堂形式较为单一,因此要从根本教学方法上不断完善,如指导学生进行有明确主题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语文课本改编舞台剧以及辩论赛等)和合作学习模式(即给定一个特定课文,分组课余时间搜索相关背景知识)等,这在农村中学中是十分少见的。
3.2 通过多媒体平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中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进行大量的阅读,课堂上更是不乏阅读的实践活动,而其关键点在于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去体验、去感悟、去总结。而现实教学模式中,却忽略了学生是第一参与者的重要性,导致很多时候都属于填鸭式学习。因此我认为语文的学习模式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性。积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小组分工讨论、小组间相互交流、总结评价以及拓展延伸。通过多媒体平台,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现自我、突破自我,最终提升个人学习收获。而随着农村中学多媒体资源不断的引入,让学生参与应用多媒体资源学习和探索,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
3.3 教师不断反思、多途径改变课堂教学多元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教师不去自身提高,继续唯理论至上,在教改的路上必然要遇到种种误区,因此及时总结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改中必经之路,让我们与学生一起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在反思中收获经验,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中学英语教师;师资培训
一、引言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中,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无庸质疑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从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这些挑战来看,教师培训成为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目前新课程改革已进入推广实践阶段,为推动改革顺利进展,国家、各省地市已经专门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广泛开展了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对象的通识教育和新课程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笔者承担了所在市高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任务,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目前涉及英语师资培训模式的研究较少,这显然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笔者以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在客观分析中学英语师资现状的前提下,尝试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探索师资培训的思路,以期为建构中学英语师资培训模式提供一定启示。
二、中学英语师资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为他们将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据调查,虽然大部分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师拥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但就其整体素质而言,仍然存在理论水平较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模式比较固定、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具体说来,一些中学英语教师仍然坚持课堂讲授和强化调练等题海战术,忽视教育的素质培养功效;注重以分数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重教学、轻科研,固守“只要提高升学率就是好教师”的思想,很少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科学反思,忽略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然而,就英语新课程改革而言,需要更多的具有先进理念和较高教研能力的英语师资,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对于推进新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鉴于新课程要求小学高年级到高中全部开设英语课,而英语教师师资又相对缺乏,因此培训任务相对较重,但培训结果差强人意。拿中学骨干教师培训为例,一般说来,这一工作由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地方培训中心承担。就前一种情况而言,被培训者往往到高校去上课,抛开教学管理因素不谈,就培训内容本身而言,往往在普及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17条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为了切实贯彻这一要求,解决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终身教育理念、反思教学理论和互动理论等为依据,结合高校进行英语师资培训的经验,尝试对中学师资~i)tl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进行整合与定位,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参照。
1.培训目标定住
为适应时代要求,推进新课程改革,应重新定位教师培训目标。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已经逐步意识到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尝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研活动。笔者认为:在理念上,中学英语教师应坚持终身教育观,把教育当作一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专业,在知识结构上不仅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相关英语教学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还要拥有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综合能力上,除具备设计教学计划,调控教学过程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反思能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关注教学科研动态,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培养自身的行动研究能力。总之,通过系统科学的师资培训,使中学英语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理论,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2.培训内容设置
培训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训内容的取舍。为提高中学英语师资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科研”,“知识+技能”的学者专家型人才,有必要调整培训内容。就中学英语师资培训而言,培训内容可分为教学理念更新、理论知识拓展、教学技能培养、科研课题研究四大板块。其中教学理念更新即通过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等课程,引导学员在了解当今教育动态的前提下,改变传统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和教学观。理论知识拓展主要包括三个层而,教育理论、英语学习论和英语教学论。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和观摩实践两个维度,其中现代教育技术主要通过上机操作培养学员制作课件、设置网页、搜集资料等应用能力;观摩实践即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公开课学习观摩等形式,使学员在演练课堂教学技能中丰富自身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课题研究旨在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教师引导学员进行反思,与学员共同研讨中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科研能力。
转贴于 以上所论述四个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因为目前英语新课程标准融合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语言学习理论,如高中阶段的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内容涵盖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
总之,培训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关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注重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结合,使学员通过了解英语研究新动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3.培训操作方式
高校作为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资源丰富,如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办学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培训方式,使之与基础教育改革密切结合,则能使学员在短暂的进修期间吸纳最新的理念和知识,达到培训目的。下面笔者从培训管理、培训师资、培训方式等层面阐述一下具体举措:
①严格教学计划和管理,创设良好的培训条件。在进行培训前,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除应根据新课程改革培训目标,结合学员需求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以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在培训期间对学员采取严格的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笔者2005、2006年参与市级中学教师培训时发现,有些学员因离家脱产学习而有思乡情绪,经常请假回家。这样不仅影响本人学习,还会对整体教师培训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做好学员的思想工作,保证学员的出勤率和学习效率。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化;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06―04―06
作者简介:段迎超(1979―),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1.缺乏专业发展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人们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情况。教师只要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至于他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探索、研究,人们似乎并不是很在意,工作绩效远比专业化程度所起的作用更为现实。现实中的应试教育导向,使教师更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缺乏长远的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中小学教师所处的环境往往又缺乏教育研究氛围,他们在专业发展上的要求自然就不高。
2.缺乏系统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精力
在中小城镇、农村的不少中小学里,每个一线教师的工作量都比较大,每天忙于学生管理、备课、上课、改作业和辅导,忙于每次考试后及时阅卷、统计分析,还要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班主任,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到清洁卫生、安全问题、课外活动、走访家长都要落实到自己身上。在这种状态下,许多中小学教师感到体力透支,甚至心力交瘁。不少教师都承认,由于繁琐的日常工作耗去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这使得他们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教育理论,把握教育前沿信息,思考自身学习等问题。
3.缺乏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由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在更多的时候教师注意的仅仅是与所教课程相联系的一些学科知识,基本上是考试考什么教师就学习什么,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基本上是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建立的,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学内容仅限于书本、教材,知识体系结构单一,不合理的现状,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4.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专业化是以教师良好的专业发展保障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是以教师的成功促进学生成功,因此,学校理当为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地方只关心学生发展,忽略教师自身发展,教师专业化缺乏一个环境支持,没有切实有效的培训机制。一些教师进修学校因为各种原因难以承担教师专业化的培训任务,许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还只停留在学历合格上,而学历合格的教师就没有什么学习压力了。
二、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
新课程改革无疑会促进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换,教师也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等各个层面进行调整,即教师要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转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要由课程分数的评价者转变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理论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1.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专业发展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积极的进行探索、研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树立起专业发展的理念,切实把握教育的前沿动态和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教育理论、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建设学习型组织,创造专业化发展的环境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设学习型组织不仅能为中小学教师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使教师把教学、学习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保障中小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师所在单位必须保证他们在严守基本的职业规范内自主行动的自由,拥有获得职业上自我专业发展机会的权利等,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改善知识体系结构,拓展专业化发展的空间
一般认为,专业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由、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三个维度组成,构造成金字塔型,以保证教师既有从教的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专精的专业能力,而专业能力,有学者认为同样由三方面组成,即理解他人和他人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主要表现为普通文化知识不足,知识面不够开阔,学科专业知识欠缺,教育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尚待提高,中小学教师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改善自身现有的知识体系结构,提高专业能力,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4.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职培训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他们满足自我成就需要的根本途径。但从专业化学习的要求来看,实施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体现教师职业特点,使教师地位和队伍素质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把住“入口关”,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快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拓宽知识面,以自身的高素质,应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真正实现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汪天洋.制约教师专业化的几个因素〔J〕.四川教育,2005.6.
〔2〕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2002.1.
〔3〕钱海荣.给教师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J〕.江苏教育研究,2004.2.
篇6
一、新教材还须磨炼
教材承载了国家的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其中包含了学生今后走上社会能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大凡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往往首当其冲。新课程改革以来,推行“一标多本”,于是林林总总的新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新教材大胆删去了很多脱离学生现状,偏难偏烦的内容。教材图文并茂,设计新颖,为学生所喜爱。新教材带了新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教师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慢慢接受、慢慢熟悉,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学好教材中的知识。
然而,新教材也并非无可挑剔、人人喜欢。近闻武汉版《科学》新教材不幸夭折,从2009年春季起重新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教材进行教学,让人感慨。再看浙教版《科学》教材。浙教版《科学》教材在全国使用量是较大的,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但问题仍然不少。如教材虽经多次修改,但还存在一定的知识性错误。教材的可读性较差,有些章节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简直无法读懂。有些章节难度较为集中,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教材编写者是以水为主题,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但这一章中涉及了原物理中的密度、压强、浮力及原化学中的溶液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思维要求高,计算量大。从七年级科学相对较为简单的内容马上跳跃到这里,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而过早地出现了分化,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再如教材中较多地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器材来开展实验,原先“经典”的实验较少。编写者是想让科学接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经典”实验的器材在学校实验室中大多有配备,而生活中的物品看来是小东西(如一支线香,几片牛肉干,教材中的实验要用到),但每节都要求教师去收集、准备,教师有这样的精力吗?最后导致可做可不做的实验都省了,新课程学生动手的实验操作反而少了。
新教材还须假以时日进行“磨炼”,我们期待能有“经典”教材的出现。
二、课堂教学应回归本真
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课堂不改革,课程改革必将落空。应该看到,经过培训、学习,教师的理念或多或少有所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课堂中也有所体现。各种各样的课堂比武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好课。然而,我们的新理念大多还是体现在各种比武的课堂中,现实的、常态的课堂,我们改变了多少呢?
我们的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下成长的,对于新教材的理解,对于新方法的领悟都需要时间。改革需要破除我们原有的框框,重建我们的教学方式,这犹如“破茧重生”是痛苦的,是否每个教师能够做到?新的教学方式能否取得效果?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些还都是问题。有许许多多理论指导新课程,可这些仅仅是理论,怎样把理论转化为可以实际应用的方法还需要我们探索。如建构主义被认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如何利用建构主义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呢?“抛锚式”、“支架式”、“随机进入式”这些建构主义所推崇的方法虽然渐渐为教师所了解,可是受教学内容的制约,教师理解的偏差,这些方法离实际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在各级比武课堂中出现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我们看到合作仅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有合作之形而无合作之实。所挑选的内容是否具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学生是否“沉浸”于合作的境界,这些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不可否认,直接教学法还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这固然有教师理念及为难情绪的问题,但受现实评价体系的束缚,教师担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新课程老教法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
三、学生学习方式必须改变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大力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角度看,这些学习方式确实是理想的。那么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多少改变了呢?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心理行为习惯,其形成是受社会文化历史影响的。在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过程中,受教师影响最大,其次是父母的影响。我们的教师、父母都是在传统学习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其本身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体会不深,在此情况下,要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无疑是困难的。
再则,由于现今评价方式改变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教师原有的教学方法、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还是“行之有效”,而这些新的学习方式对考试好像并无多大帮助,考出好成绩才是教师、学生的“命根子”,因此推行新的学习方式也就受阻。
死记硬背、大量的重复作业、课外的加班加点,这三者仍是目前取得高分的“有效手段”,学生负担并未有多少减轻。某校一次体检,发现初三学生的近视率近90%,这似乎印证了这一现状。
学习方式的改变关系到学生的幸福感受,关系到教师的生活质量,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关系到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迫切希望能创设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外部环境。
四、教师研修应更有效
所有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精神,都需要教师去推行,去落实,没有教师的变革也就无所谓新课程改革。从这个角度讲,对新课程改革而言,教师的理念、行为的改变,比教材的改变更为重要。通过教师研修可以改变教师的理念与行为,教师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绝佳途径。目前的研修可分为行政部门组织的研修和教师的自主研修两大类。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教师研修,各基层学校领导也重视通过教师研修来提升本校师资水平。要保证教师研修的有效性,首先组织形式需新颖,其次教师要有积极的自我提升意识。
组织形式的新颖性是教师研修有效的首要前提。以前的研修活动(教研活动)总是听一些课,然后每人发几句言就完事,教师从这样的活动中并不能得到多少先进的理念与做法。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对教师研修的重视,行政部门花大力气,请专家开讲座、上大课,以期提升教师的理念,提高教师的技能。无奈教师人数太多,这样的大课效果一般。其次一线教师总喜欢学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技巧,对一些理论性强的内容则无多大兴趣。再则,有些专家的研究领域与一线教师有较大距离,听后总觉得隔靴抓痒没啥效果。行政部门组织的研修,往往效果有限。
教师积极的自我提升意识,这是教师研修有成效的决定因素。应该看到很多教师是敬业的,是希望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取得一定成就的。然而,教师这一繁忙而琐碎的工作消磨了不少教师的热情,不少教师把教书仅仅当一个职业而非事业,对于通过研修提升自我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则认为是否做这些研修对自己的教学成绩影响不大,甚至认为这些事情牵制了自己的精力,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因此持应付态度。也有不少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对做课题,写论文等这些研修方式感到力不从心。
五、学业评价瓶颈急待突破
有人认为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姑且不论这一论断的对与错,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对学生学业评价进行改革是何等重要。应该说,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我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学生要上高中必须先通过学生综合素质测试,在五项测试内容中要求至少有两项达到A等,其余三项达到P等以上(通常所谓的2A3P);把一定比例的省级重点中学招生数分配到初中学校等。
如此种种的改革,出发点都非常好。然而,为了学校有更多的学生上重点高中,那些有希望的“苗子”班主任早就“搞定”其2A3P,否则“影响学校大局”。由此,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形同虚设。至于新课程推荐的档案袋评价,那更是不可能实行。档案袋中应包括哪些项目?谁来制作档案袋?如何评价档案袋中的内容?在还缺少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情况下,最公平的还是中考。对中考试题,命题人员可谓煞费苦心。知识是否掌握能考查,可技能能在试卷中考查吗?过程与方法能考查吗?更遑论情感态度价值观了。
有教育行政网站对把一定比例的省级重点中学招生数分配到初中学校向公众进行调查。大多数人认为这一政策对遏制择校会有一定作用,但对改变学业评价的现状,减轻学生负担,则持否定态度。
新课程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无人能挡住。对新课程改革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面进行剖析,我所看到的仅仅是极少数的几个方面而已。我们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是为了新课程改革能走得更稳健些,让教育真正造福社会,造福民众,造福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现状让我着急,我为新课程改革祝福!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方针,坚持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重点,以网络教育为依托的总体策略,整合科研,教研,德育,继续教育,信息技术等各方面资源,优质,高效地组织好学校的校本研修,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专业水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我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良的保障。
二、研修目标
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意识,树立新课程理念,初步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探索教师培训机制,努力使学年组,教研组等成为学习型团队,进而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的组织努力培养出符合课改需要的高素质的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队伍;树立新的具有全新理念和鲜明时代特色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发掘,推荐一批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涌现出的骨干教师。
三、培训内容
(一)根据市教育局制定的《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新课程师资培训采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本学期将选用其中几个重点专题。
(二)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
(三)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我们又加选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为我校培训专有教材。
(四)建立逸夫学校网上学习共同体,学校定期为教师提供学习材料或相应的网站,每月一个议题,教师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帖子开展网上论坛,学年组,学科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五)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选择,补充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相关内容。
四、培训课时
我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采取学分制管理办法,本学期30学时以上(按方案规定,每学期完成20学时左右就可)。
五、研修形式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级部负责小集中培训,学校负责大集中培训,教师自主分散自学.集中与分散包括人员集中与分散,也包括目标集中与分散。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区分不同层次,对新教师进行达标合格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训,不同层次的教师接受培训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目标要求也不同。
3,培训与研修相结合:赋予校本目标指导下的"师本研修"以新的含义,使师本研修成为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思路。
4,网络与书面相结合:我们的研修要发挥学校的优势,把网络学习,研究充实到研修的形式中来。
六、研修计划及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到位:
成立由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学年组长为主要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对各种校本教学研修资源进行组织,整合,调控.由教导处与科研室共同承担对教研组"管理与评估工作".依据各教研组制定的计划,对各项教研活动进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达成度管理,及时了解活动进程,并给予具体指导,抓好组际和教师之间的总结交流.用学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各项资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教导处,科研室还对校本研修中的人员安排,课时调配,场地经费设备配置等进行调控,使研修学习更有序有效.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2,健全各种培训制度促进发展
我们认为,制度建设作为校本教学研修的管理手段,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并不相悖,它既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引导,激励,保障和促进.本学期我们准备进一步完善《逸夫学校职业道德规定》,《逸夫学校教研制度》,《逸夫学校教育科研制度》,《逸夫学校课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教师立足岗位参与学习研究,主动发展的规章制度,激励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晨
3,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在校园网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我们本学期准备充分利用网络作为获取信息和通信的重要手段,鼓励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通过远程教育,网上收集信息,参与网上论坛等途径进行学习研究;要求网络中心部门对教师的教研活动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转变;听说读写训练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沉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吃透精神,积极探索,才不会“误人子弟”。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应该具有以下这些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的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等。更何况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优良传统,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而不断发展。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 “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的革新与挑战。
二、教师角色转变
传统的观念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交流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1)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2)要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多年来就是“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上到死”,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传授知识,成了“教书匠”,把课本的答案当圣旨,不敢质疑,不许学生有其它的想法。而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我们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因此语文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三、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篇9
关键词:角色定位;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现状
当前,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许多初中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模式,特别是初中物理,片面强调课堂实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制灌输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课堂教学的需要,因而日益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树立主动学习思考的意识,培养
积极创新的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
提高。
2.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不当
物理在初中学科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空间联想等都有着积极意义。物理学是一门偏重实验的学科。然而,目前形势下,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仍旧采用机械灌输理论知识的模式进行日常的授课。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物理教学则更适合探究式教学方法,而有很多中学物理教师偏重于
强调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课堂上的科学探究。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确在课时安排上对学生理论的把握有一定的保证,并且学生通过题海战术也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并消化课堂内容,及时地复习巩固和强化知识结构,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
(2)课堂实验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实验教学本身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这种亲身体验中更为直观地吸收理论知识。然而,在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是先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的小课,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与实验开展的目的相违背
的,很容易使物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课堂上开设实验项目不过是为了应付新课程改革,显然没有意识到科学探究应当是学生的一项技能和习惯。老师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急于将结果告知学生,让他们对照这个结论进行理解和运用,这样就使科学过程与结果分离开来。这种形式化的物理实验,严重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3)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身比较注重探究性、情境式课堂模式的开展,然而,在目前形势下,很多教师仍旧只注重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把握,机械灌输物理理论,这与新课程改革之后探究式的教学要求大相径庭,实验探究不仅强调获得实验结果和亲自经历实验过程的统一,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还有一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以为开展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就是注重实验的作用,甚至把“实验探究”作为探究教学的唯一方式,上物理课就一定做实验。这也是不可取的教学行为。
(4)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初中物理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因而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以及以掌握物理知识为教学出发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学的教学出发点往往只是强调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许多物理老师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上存在偏差,这样不仅难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教师的错误引领下机械地完成探究内容的每一个细节要素,根本达不到探究的实际目的,反而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探究式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探究式教学在时间上是有规定的,一
般只能限制在45分钟课堂内完成,因此,很多教师往往过分追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虎
头蛇尾的现象。
二、新课改视阈下对初中物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措施探讨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是把科学探究引进初中物理教学,其目的是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能够独立通过探究过程来捕捉物理现象进而获取物理知识。简言之,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基于上述对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笔
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转变角色定位,注重课堂探究
在大的教学背景下,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围绕某个知识主题来安排的。诚然,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应当首先具备完善的教学设施,实验器材。并且,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在学生间的威信和亲和力,积极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自觉主动地融入实验的思考和探究之中。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学会以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做出检验。例如,在探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并联电阻之间的关系时,可利用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推导出1/R=1/R1+1/R2的关系式;然后让学生根据推导结果去猜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并联电阻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设计方案,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在注重实验探究的同时还应当使学生能明确探究的方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
率。教师应适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种指导应通过安排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提供能揭示各现象间联系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在关键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探究式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觉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领会书本中的理论内容。并且还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这一点是探究式教学的精髓要义所在。
3.营造探究氛围,完善知识结构
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初中物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探究意识,掌握知识实际上即是探究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相统一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营造一种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在充分了解学生原有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注意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实验设备和数据资料是否齐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尝试自己解决或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遵循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认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要旨。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文.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浅谈[J].科学教育,2009(5).
[2]宋坤.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3]沈柏清.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J].才智,2010(5).
[4]施玉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9).
[5]王志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学周刊,2012(30).
篇10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定位
在新疆伊犁地区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疆伊宁市农四师第一中学的美术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新的教育形势,就应该立足于当下,顺应现代的教学要求,适应目前的发展需求,逐渐的改变着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以往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有良好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角色定位,是基于整体的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效性密切相关。作为高中美术教师,我深入思考了自身的角色定位,以便更好的履行教师职责。
一、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角色转变
在目前美术教学中,教师做范画然后看着学生画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改革之后对于美术课堂的要求,这种边画边讲的方法逐渐被。新课程改革是需要教师在讲台扮演一个新的角色,课程改革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多重关系,例如需要成为学习的合作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课程中的参与者,它就是要将绘画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艺术情感的表达和正确的艺术价值观等结合在课堂上。这就迫使很多传统的美术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重新定位自己。成为一个应变能力强,思维敏捷灵活,课程设计和实施都具有完整思维的执行人,并且成为高中美术教育的研究者,传播者,以及美术技能的传承人和开拓者。
二、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定位
1、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信号
高效的课堂需要和谐的教学气氛,也需要一位可以赢得学生尊重的老师,当老师作为明确的信号,同时学生对老师有了的高度信任后,从而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保障,在较为宽松的美术课上,学生很容易激发天性去追求自己渴望的东西,而我们的美术老师也是利用这样的天性给予明确的引导,启发学生去观察美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最大限度的感受和感知去体验美在物质世界的具体表现,然后加以明确的指导,使其创作出较为创新的作品。
2、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灯塔
在多年的教学一线,我逐渐的发现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欲望强烈了许多,再也不是过去的那种单一、死板的标语形式的思维模式。他们表达的问题也来自不同方面,有很多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创作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中慢慢的学会融入学生的思维,去体会他们的创造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创作,并且让他们享受这个过程,不过多的干涉,让其有自由的创作余地,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造型能力。这样更能突出教学中的双向性,互动性,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加亲密,使教学可以想着预期的目标进发,并能高效的到达目的。
3、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灵魂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发现教师的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感受,在面对现阶段的孩子的提问,敢于突破的新局面,要随时准备解决课堂上,关于专业的各方面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在面对天真的学生时,正确的安排课程,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并且最终在孩子的心理埋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这些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却是难上加难。一个好的美术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现代化需求,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成就一个好的美术课堂,因此美术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去做一个课堂的“灵魂”。
三、角色定位所需要的新的要求
1、新角色的坚实基础
一个合格的课改教师,一定是不断的研究和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专业上做到精益求精,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能够较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知识时,应当选取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使教学工作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下顺利进行,成为高效教学。并且需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打好理论基础,从而做到身正为教、学高为师。
2、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教师业务
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对于自己的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钻研、创新的教师,他们的业务能力之所以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很快成为学校的教学中间力量,是因为在自己的专业上游刃有余,做起来得心应手。在批改作业或者作品的时候,也可以看得出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强的、素质高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与成果总是事半功倍,他们没有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加班、加课、布置大量的作业完成教学,但成绩斐然。新课改就是需要造就这样的教师。而不是通过大量的掠夺学生的宝贵时间来换取成绩的教师。
3、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在面对新课改的实际教学环节,先告知理论在进行验证的传统方法已经过时,在专业能力和技法上应该告知一些基本的方式和方法,由学生们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在课堂上,应该把这样的探索的方法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集体在短时间内自行尝试和总结出事先设定好的教学理论知识。在面对从书本上得到的理论知识,一定要进行筛选,找到明确的出处,考虑地域性和学校的教育发展之后,在于自己课堂的叫教学实践结合。把正确的理论知识,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才能与教学实践结合,万万不可天下文章一大抄。
4、教学艺术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大面积浇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新的形式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尝试和探究教学的方法,营造较为和谐的课堂气氛。从前老师都被称之为“教书匠”,而现在正在向创新教师转变。创新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创新,着就是要求我们需要在教学上下功夫。在教学实践中,想要成功,就必须考虑很多因素,课堂上临时出现的意外情况、突发自然灾害等,都要随意应变。让学生们在相对较为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并且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新鲜的知识。讲究教学艺术,最求完美高效。
四、总结
谈到新课改,谈到教师角色定位,任何一项课程的改革的设想,最终都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完善。课程改革是一个大的方面,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去做调整,才可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才能更得上时代的需求,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窦世民 单位:新疆伊宁市农四师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