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价值观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价值观的知识

篇1

论文关键词:知识价值观;劳动价值论;继承;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价值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对价值财富的创造很可能形成知识价值论,即知识创造价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识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本身包含着价值,它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前对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办法达到某种效果,就已在劳动者的观念中存在着。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人的劳动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过程。在第一项具体的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劳动者的头脑中必需积累足够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对劳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设计。通过构思和设计,形成如何通过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知识。只有在这种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各种具体的劳动。因此,劳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知识积累和知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的劳动能力,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而得到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无疑都是一种劳动过程,因此劳动力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都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探索过程则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关知识,知识量往往是相当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识,使用的知识量越大,因此新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就越大。

2.知识价值转化的倍加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而且在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能创新,而人类创新的原动力就是知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并日益成为融合一体的形式。知识产品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或几种使用价值的探索过程,但在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过程中,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往往呈现出倍加效应。如最早人们在开发计算机的时候只是想加快运算速度,但自从本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以后,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卫几乎无所不包,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呈几何数膨胀。

二、劳动价值论与知识经济价值观的差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由于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将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关于这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劳动显示出不那么值得继续包括在生产过程以内了,因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其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也有所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而是依靠劳动时间以内运用的动源的力量,而这种动源自身的生产上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式或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这实际上道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取决于“动力源”,进而取决于科学水平及技术进步程度,亦即知识。

由马克思对价值创造的预设到知识经济在现实社会中迅速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劳动价值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太狭义。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这种劳动是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显然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时间上价值的换算方法。

2.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实指经济价值,不包括无形的价值财富,比如专利,信息等。

3.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

4.价值与直接劳动时间的关系也不是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一定的差异:

1.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为主体和基础的;知识价值论则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

2.过程不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直接生产劳动过程;而知识形成价值的过程则主要在知识的开发、应用、传播和扩散等过程。

3.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不同。前者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则因以科学技术为主体,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4.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

5、价值实体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知识。

6.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量总是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识来决定的,并且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知识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1.劳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同实物产品和劳务产品一样,在其生产过程中必然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和活劳动。其中耗费的物质资料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旧价值部分;活劳动使用的知识量则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部分。

知识产品的过程,是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和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升华的过程。与一般的实物产品和劳务产品不同的是,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产品在劳动力的头脑中还是未知的,生产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也是未知的。也就是说,生产知识产品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是使用已有的知识而生产新知识的劳动。

知识产品的再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知识从一个人的大脑向另一个人的大脑中转移的过程或者说是知识的复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传授知识的劳动过程和学习知识的劳动过程共同组成,因此也统称为教育劳动过程。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量并不增加,也就是劳动中使用的知识量就是被转移的知识量,因此在再生产的知识产品中,活劳动形成的价值虽就等于转移的知识量。在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如教学设施、设备,教学人员和学习者的生活资料等,这些物质资料的价值都要转移到再生产的知识产品中去,形成产品价值中的旧价值部分。

2.知识价值论为劳动价值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并不否定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只是对商品价值量由劳动时间直接决定的核心内容作了修正,即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加进了知识这个中间环节,从而使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直接对应转变为知识与商品价值量的直接对应。这个中间环节不仅反映了劳动的本质特征,而且具体化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而反映了价值的本质特征,并且使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有了客观依据。虽然目前尚未找到准确度量知识量的方法,但是信息论的发展,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相信这一问题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篇2

关键词:知识沟;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影响重大。论文作者以“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编制了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信息收集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以及访谈法,抽取广东10余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涉及高校各个层次的在校学生,以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用新媒体的类型、对新媒体的关注使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了解的途径等内容为问卷指标,旨在了解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类型,新媒体是否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知识沟”效应。本次问卷发放是以网络问卷形式,样本为随机抽样组成,共发出1464份问卷,其中回收1464份,有效问卷1461份。本次研究分析查阅相关传播学理论文献及结合实证,并采用SPSS13.0对问卷进行频数和交叉分析。

一、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知识沟”现象产生的主要媒介

1.新媒体时代“知识沟”理论发展到“数字鸿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纳(P.Tichenor)、多诺霍(G.Donohue)和奥里恩(C.Olien)在1970年发表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被首次提出的。“知识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主要观点是: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的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知识的获取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速度快,而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呈扩大的趋势。[1]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沟”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不仅表现在于贫富阶层,而且广泛表现在于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和文化之间。信息化时代“知识沟”理论发展到“数字鸿沟”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由互联网的接入差异可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由人们对互联网上政治信息的使用可预测其政治知识的获取;互联网使用比互联网接入能更佳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因此,在各种影响“知识沟”的因素之中,新媒体技术成为一个显著影响和型塑“知识沟”的变量。新媒体从20世纪90年端于网络媒体发展到目前,形态日渐增加,而源自于技术语的“新媒体”这一名称已被中国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已经成为一个蕴涵着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社会群体心理、社会群体生存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多种复杂语境的高频率用词。“新媒体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不断催生的传播形态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发展,对人类文明、人的社会生活及人的感知、改造世界的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必将越来越深刻而广泛,使人类无限接近了自己对于传播的梦想,也改变着社会交往方式和途径,并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2]

2.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导致了“知识沟”效应产生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传统媒体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等已慢慢远离他们的生活,他们成了网络和手机在内的新媒体的最先体验者和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微信、微博、QQ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不断刺激着大学生的兴奋点。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现有网民6.68亿,手机网民5.94亿,超过九成网民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超过三成使用微博。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和国家公共研究院联合的《2014“媒介・消费”中国青年调研报告》显示,20-30岁年龄阶段的青年上网率高达90%,其中,大学生占青少年上网群体15%左右。由于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新媒体的技术要求相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必备装备,各种智能终端应用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用户足不出户实现各种需求,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大学生打开了求知的新大门,成为获取知识、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学生在获得跟世界同时发展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的同时,其思想观念、知识获取、价值取向、人际交往和行为方式等,也深深地被烙上新媒体的痕迹。由于大学生对新媒体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刚开始运用新媒体的时候只是为了兴趣和爱好,追求时尚或者阅读需要,搜索需要的资料,关注喜爱的新闻。但方便、快捷、有趣、全面的优势深深吸引了他们,使很多大学生无法自拔,容易滋生依赖心理,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大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网络搜索引擎,不管是在休息、吃饭、课上课下、乘车,手机等移动媒体几乎不离身,随时随地刷新网络信息,习惯了从新媒体平台获取各种便利信息和新鲜资讯。在信息来源方面,从图1可以看出,86.83 % 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中的微博、贴吧、微信朋友圈等了解时事热点和社会舆论态势等信息,这一比例是大学生第二大信息获取渠道电视的1.983倍,而同为新媒体的门户网站和手机报则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第三、第四大渠道,分别占33.63 % 和32.4 %。进一步分析可知,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频数是以电视、广播、报刊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2.225倍,并且占总频数的67.81%。大学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更容易获得各种新鲜资讯,获取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案更自由、更容易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由此可见,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时间长,几乎取代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他们与外界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从微博到微信到直播,新媒体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一种新媒体的更迭都在改变着大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新媒体的深度卷入成为大学生“知识沟”现象产生的技术条件。由于不同层次大学生所受教育程度、知识储备、社会交往、对信息的选择、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知识沟”效应将会有日益拉大的趋势。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沟”效应表现

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是价值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大学生进行价值观选择的过程,就是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必需品,改变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学习观。由于新媒体传播的过程就是大众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去中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当代大学生大量使用社交、视听、娱乐新媒体内容产品。“据调查,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交往平台客户占端占93%、手机音乐客户端占66%、社交网站占64%、主流媒体网站占30%。”[3]这些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内容与传统媒体传播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而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以及一些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甚至相左的观点,因为掌握了网络语言的特征,成为“段子高手”。一些“标题党”往往利用大学生的获取信息的习惯,借用一些非理性标题,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在新媒体平台上占据了“话语权”。而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不断更新的海量信息无限,各种文化观念相互碰撞,难以从多元复杂的信息中获取完整的观点,各种零碎、繁杂信息容易使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成型阶段并且具有强烈猎奇心理的大学生产生焦虑,价值判断受影响,导致主流价值观念的偏题而产生多元价值观冲突,使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知识沟”效应。

1.学历层次越高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高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总体是好的。然而,微博、微信的“碎片化”信息,缺少理性思考和深入阐述,冲击着思想尚未成熟、辨别力弱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上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的认同度是不同的。由图2可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和深入了解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研究生,占14.48%,这一比例是最低的专科生的4.056倍,他们能够准确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能够记住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年级的本科生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和深入了解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在4.29%~7.61%之间,低于研究生,高于专科生的3.57%。占42.85%的专科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听说过或不了解,这一比例是三个层次大学生中最高的;各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听说过或不了解的比例占22.22%~30.53%之间,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一知半解或者不甚了解。这充分说明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接收程度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是存在“知识沟”差异的,学历层次越高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越多。

根据图3看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也是不一的。42.76%的研究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学习、生活“非常有帮助”。只有21.43%的专科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生的这一比例是专科生的1.995倍。与此同时,分别有28.55%的大一学生、28.96%的大二学生、32.86%的大三学生、27.08%的大四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换个角度分析,25%的专科生认为“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比例是研究生的3.623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生中,认为“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分别占5.28%、5.29%、8.57%、7.64%。这些数字也说明了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也是存在差异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学历层次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偏激和反感的情绪,也更容易受到一些新媒体中传播负面不真实新闻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度不高,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学习、生活没有太多的帮助。

2.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明显高于非党员大学生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中的精英,也是大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干部,也是大学生中思想政治觉悟最高的群体。大学生党员大部分都是学生骨干,同时也是在高校中交际范围最广,获得信息最快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多的群体。“知识沟”理论认为这类人群对信息的接收能力普遍较高,而且容易与交际范围小的人群产生越来越大的“知识沟”差距。

分析图4可知,87.01%的大学生党员很了解或基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在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中,很了解或基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比例为54.01%;在大学生共青团员中,很了解或基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比例为72.22%。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完全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达到10.22%,这一比例是大学生团员的2.081倍,是大学生党员的3.015倍。这充分说明了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收认同问题上,政治觉悟高的党员大学生明显高于非党员大学生。

而分析图5可知,有接近半数(48.59%)的大学生党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18.25%的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比之下,大学生党员的这一比例是非党员大学生的2.662倍。此外,有28.4%的大学生团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比例是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的1.556倍。与此同时,12.41%的群众面貌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比例是大学生团员的2.147倍,是大学生党员的5.491倍。同样明显说明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存在差异。换言之,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度明显高于非党员大学生,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新媒体负面信息的影响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中的确因为接受教育程度不同、政治面貌不同而导致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知识沟”效应。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沟”效应产生的原因

1.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是不均等的

“知识沟”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和接受和记忆,是态度和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研究也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和记忆信息,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学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获得的教育资源越多,接触的知识面越广,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运用新媒体技术接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强。反之,学历层次越低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能力较低,并且低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也因知识面的不够宽阔,造成他们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模糊的感性认识,无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情况。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低学历层次的大学生更多地把新媒体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如刷朋友圈、翻阅微博、自拍美图、玩游戏、交友聊天、淘宝网购、听音乐、看视频等。

2.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在创新性思维上存在差距

创新性思维是指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陈旧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运用跨领域或可行的思维方式对对象进行新的思考,并得出富有创造性的、指导性的意见或具体实施方案。创新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调查结果可知,低学历层次大学生在创新性思维上的能力明显落后于高学历层次大学生,尤其落后于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理工科研究生;通过访谈得知,越低学历层次的大学生更为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与传授,更乐于做一个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要说主动通过各类新媒体进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了解,从而容易出现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过于偏激、狭隘等状况。而高年级的大学生对信息理性接收处理的能力明显更强,且通过新媒体等媒介了解国家大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度更高。通过调查得知,高年级的大学生更乐于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索者转型,更乐于通过自身的求知欲而积极地获取新鲜知识,增强思维联想的主动性和速度。

3.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接受度不同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这些以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为特征的新兴传播方式、文化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新媒体运用背景下,积极要求在思想觉悟上进步的大学生党员更愿意在入党前后通过各种信息资源对党的政策及理论知识的深化学习,思想觉悟及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联结与情感趋同。同时在面对新媒体传播多如牛毛的信息时,思想更为进步的大学生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反应并在各类信息资源的筛选和分析中不断拓展自身思想进步的空间。

4.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理性认识不同

“知识沟”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众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大学生党员更为追求个人的进步和服务同学的集体价值,他们很多也是同学中的模范引领榜样和学生干部,人际交际更多,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园公众号、学生干部微信群等获得信息越多越快,渠道更广。在新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此时更为追求思想觉悟进步的大学生,在面对各类诋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谣言时,更具有去伪存真的能力,其辩谣素质与识别和抵制谣言的能力明显高于普通同学。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一、教师隐性价值观念对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支配作用

从内容上看,教师的价值观是一个观念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系统。在这里我把知识理解为人在后天所获得的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整合为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因此,知识也就包含价值观念。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知识是可以言说、能够表达清楚的,而隐性的知识是不能用语言表现出来的,也是教师意识不到的东西。

对教师来说,教师在从教之前,甚至在接受师范教育之前,从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受教育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隐性的价值观念知识对其教育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教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它是什么,或者只是模糊地意识到,但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它会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教师在师范院校和工作岗位上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时,以前形成的隐性的价值观知识及其相应的心理期待会影响他们对所教的知识及其价值观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隐性价值观念的形成。因为,学生在这里有他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这种体会和理解将成为他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先在性的内隐认知机制。如果忽视教师的隐性价值观,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科学地去理解教师的价值观念系统及其作用,也不能够找到转变教师价值观念的更有效的途径。

二、教师隐性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不利影响

教师的价值观念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教师的价值观念影响他们的直觉、判断,而这些又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教师的知识体系是由显性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两部分组成的。后者所构成的隐性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内隐的信念系统同样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特殊性,他的职业与他的价值系统具有很高的关联度,这就需要他的隐性价值意识与他的显性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程度更高,否则将会使学生的隐性价值意识与显性价值观出现矛盾,从而抵消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主要担心的是他们的隐性价值意识中不正确的、肤浅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因素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1.无意识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不少老师也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教授新的课程内容,但是,他们灵活运用的程度,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表现出一些没有变化的受隐性价值意识支配的无意识行为。比如,在教学中讲授某些知识的时候,讲话的声调、重音、节奏、表情等能够表现老师对待其所讲的这些知识的隐性价值观。再比如,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回答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态度等能够表现出教师的隐性价值观。这些涉及到隐性的价值观内容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都是植根于他们的隐性价值观念的。虽然教学的方法、内容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都有变化,但是,如果他们隐性的价值观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思、批判,就会在很多方面以非常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

2.习惯性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隐性价值观知识,尤其是隐性的程序性知识的存在,使教师一些行为自动地进行。这就得到了一个可能,即使教师能够意识到已有的一些显性知识是错误的,过时的,不合理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性地自动陷入到隐性价值观念的这个误区中,然而当时对其却没有任何意识。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教师说,仔细想起来自己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但是,到时候就是不知不觉地这样做了。也有不少教师已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的显性的价值观念有些过时、陈旧,但是,他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总是以其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来行为。比如,教师知道调皮学生不一定就不是好学生,其内隐的价值观就是听话的学生和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学生是好学生,于是,对调皮学生就会产生出自内心的讨厌感。

三、教师隐性价值观念的显性化与改善

教师隐性价值观知识的存在使教师在接触新的价值观念的时候,往往会无意识地运用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其进行重组和改造。所以,如果原有的隐性价值观知识没有得到澄清,教师就有可能在意识层面接受新理念的同时,行为上却无意识地进行歪曲和抵制,甚至在接受新价值观的时候进行改造歪曲。所以,在引导教师接受新的价值观的同时,应当帮助教师认识新旧价值观念的本质区别以及操作上的差异,触动和解释教师的隐性价值观念。特别是缄默程序性价值观知识这个盲点。否则,他们就会习惯性地进行新瓶装旧酒的改造。

1.重视对隐性价值意识的反思、批判与改善

每一个人都有隐性的价值意识,这是不可否认的。隐性价值意识对别人产生什么好的和不好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自己觉察不到,他人也觉察不到,只有当产生了与这种价值意识相关的严重的不良后果之后,我们反思什么的时候才能认识到它的存在。实际上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老师的隐性价值意识时刻都在影响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不能被意识到。因此,我们都应该重视自身的隐性的价值意识反思、批判和改善。

2.对自己的需要、价值意识进行自由联想

隐性的价值意识是一种潜意识的价值取向,多来自于本能的需要、长期积累和习惯养成,当一个人处于清醒的意识状态,很难觉察出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受理性支配的,自己不存在内心的矛盾,实际上,有很多行为都是受自己内隐的价值意识支配,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左右为难的价值选择和习惯性的价值行为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虽然受隐性的价值意识支配,但是我们自己却觉察不到。只有当我们处于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才会自由浮现出来。如果我们不抓住,可能就一闪而过。因此,教师在轻松自由的情况下,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交互关系等进行自由联想。

3.开展对话,寻找自己情绪化和习惯化言行的内在价值观因素

开展对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我对话,一种是主体间对话。

自我对话是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通过对话来找出自己的隐性价值意识,让隐性的价值意识显性化,并与显性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对照,分析是否有矛盾,是否有缺陷等。隐性的价值意识,往往自己很难觉察,一般通过自己的情绪化言行或习惯性的言行表现出来。情绪化的表现是隐性的价值意识与显性的价值观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况出现,习惯性的表现一般是隐性价值意识已经成为自动化的操作行为,自己已经意识不到价值观的明显的支配作用了。开展自我对话,就是针对情绪化和习惯化的言行,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等。

主体间对话,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决克服那种满堂灌的习惯,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真诚、自由的对话过程。在这种对话过程中,双方都不是固守着教材知识,而是尽力挖掘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正是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教师隐性的价值观念、认知立场观点和模式才能伴随着他的具体见解显现出来,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在与学生对话和互动的过程中来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正、批判或利用。

教师对自己隐性价值观念的觉察、认识、梳理、分析和批判,并不是一个纯理性的思维过程。首先需要教师对于自我价值系统调整变革有热情,以及自我觉察、自我提升的强烈愿望。其次,还需要教师敢于直面自己的勇气,能够正确看待自己隐性价值观中的不健康、不正确的、消极的因素。第三,隐性价值观的变革与完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方面,个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隐性价值观念是大量的,有些隐性价值观念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才有机会触动它,个体也才有可能觉察到它;另一方面,隐性价值观的变革是一个内因学习过程,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需要不断学习,都需要我们在不断觉察和清理旧的隐性价值观的同时,新的隐性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滋生和获得。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时刻保持自我觉察的意识和敏感性,有效地认识自我、解读自我,进而调整自我,提升自我,使自己的价值观念保持与时俱进,不断获得重生。

参考文献

[1] 维纳艾莉.知识的进化.刘民慧等译.广州:珠海出版社,1998.

篇4

教师职业价值观 形成发展 影响因素 心理历程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个体或群体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关于教师工作意义和价值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导向作用的观念体系。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有其发展的条件、心理过程和发展历程。

一、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师具有社会人和职业人双重身份。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不仅受教师职业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诸多因素和自身特质的影响和制约。

1.外在社会因素

(1)政治经济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不仅反映个体的职业生活,也是对当代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我国正处于政治格局相对稳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变革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观念系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主义不再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趋势。无可否认,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薪酬及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国家政策法规保障教师地位与待遇的同时,也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与看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合法化使教师在为教育事业付出的同时,把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必然影响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

(2)社会文化的熏陶

古今中外文化深刻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产物,为特定的文化氛围所造就”[1]。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共同意识与思想形态,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别。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行为习惯等精神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在文化的代际传递过程中,以个人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崇尚奉献和人际和谐,教师更是注重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敬业奉献精神。中国是一个明显的不确定性规避高的社会,追求稳定、安居乐业的文化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及职业价值观,这正是多年来教师等事业单位的职业吸引力所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文化倡导彰显自我、追求功利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教师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3)入职前后的专业教育培养

教师对职业的价值理解源于教师职前的师范专业培养和职后的工作实践与在职培训等。个体在中小学阶段虽然与教师们朝夕相处,但由于立场和目标不同,对教师职业及价值的理解是浅显的、被动的,师范生进入师范院校后通过专业学习才真正开始了解教师及其职业价值。师范院校的教师专业培养与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方式。教师个体在学生时代的职业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但是未经过教学实践和体验,更趋向于理想化和模糊化。

教师只有体验了工作经历,才会了解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职业理想是什么。仅有感性体验也无法上升为职业价值观,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经过反复的体验与反思,逐步内化形成稳定、成熟的教师职业价值观。

(4)大众媒体的导向

大众媒体是向社会成员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网络、书籍、电视、报纸、杂志等是当今社会常用的传媒工具。大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不同的价值取向[2]。个人不仅感悟着信息的文化艺术与魅力,也会依据自身需求汲取一定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传媒因其属性和目标不同所宣传的价值观必有正、负面之别,当今媒体的低俗化、信息多元化和虚假化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3]。个体在接受信息过程中,若不作理性判断而全盘接受,必然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大众媒体对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个体在师范学校中通过博览相关的教育书籍、杂志、网站等关注教师职业方面的信息,定会将一些传媒信息思想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认知和择业观等。教师入职后,一些关于教师的报道更是影响着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定位。媒体过多关注教师形象的负面报道,加大教师的职业压力,降低教师的职业价值认同感和成就感,压抑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各界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严以律己,爱岗敬业,另一方面却指责教师管理学生权限中的无奈与尴尬,这些都会造成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迷茫,对教育精神的消解。

(5)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首要环境,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的经济、地位、教养方式、家庭关系气氛、父母的职业与文化素养等因素都是影响个人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条件。父母的职业状况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水平,从而影响到子女教育的投入和学业、能力培养程度以及子女的择业观。调查表明父亲是工农等中下层职业的中小学教师人数过半,父亲职业处于中上层地位的教师仅占4%。教师的社会声望高、职业稳定、工作体面等观念是工农阶层的家庭传递给子女的价值观念。

2.内在个人因素

(1)职业需要

职业需要指个人在工作中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一切职业行为的源泉与动力。个体职业价值观反映其职业需要,个体的职业需要与其职业价值观呈对应关系,物质需要强烈的人其职业价值观必然体现出对外在薪酬福利的重视;精神性职业需求对应于自我价值、成就的展现。

(2)个性品质

人的个性品质是影响其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同一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兄弟姐妹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一单位的同事持有截然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均能体现出不同个性特征的人的职业价值观是有所差异的。个性品质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特性,表现为个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气质是先天性的反映个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度和指向性。个人的气质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和性质,性格外向、思维敏捷、善于交际、沉着冷静、活泼热情的人更适合做教师工作,这种气质的教师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性格是个人在面对现实中一切事物时所持有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方式的心理特征,相比气质,性格更趋向于后天影响而成的,外向性格的教师能更好地适应教师的职业生活,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教师在具有一般能力基础上需要具备胜任教师工作的特殊职业能力,如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工作态度促进工作能力的发展,而基本的职业能力又是影响工作价值观各方面的基础。若不具备教师职业要求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仅有教学热情,恐怕也会事倍功半,出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局面。

(3)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形成职业价值观的前提因素。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条件。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认为,职业兴趣是促进职业活动的内部动力,员工对所干工作感兴趣,能更快适应职业角色与环境,以积极态度投入工作,更能发挥个人的潜力,促进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历程

教师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在对职业价值的不断感悟、理解、体验、反思中形成的,是对工作中价值与价值观念的内化和外显变化发展过程。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职业价值感知与领悟、职业价值判断与选择、职业价值内化与整合、职业行为外化与反馈等。

1.职业价值感知与领悟

价值感悟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感知和领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感知是价值心理活动的基础。教师个体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见习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理解教师的职业意义,进入教师行业后,了解和熟悉教师工作状况,基于个体需求、兴趣和个性品质有差别地感知教师的工作意义与价值,价值理解是在感知基础上,教师主观意识上对价值关系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透过价值行为分析职业价值的深层内涵。

2.职业价值判断与认同

价值判断是价值主体依据个体的价值需求和价值理解对价值关系的比较分析,并筛选出符合自身需求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赞成与遵从。教师个体在工作中会依据自身的职业需求,选择和认同既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自身利益的价值取向,将其融入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中,反之,教师个体并不认同的价值观念会受到抵触或排斥。

3.职业价值内化与整合

内化“是个体将某种观念、标准或态度转化到自身观念系统中的心理过程”[4]。整合是将转化为个体内部的观念、信息加工消化提升,或以另一种组合方式融入到主体的思想体系中的过程。教师个体对于所认同的职业价值教育或自身体验的职业价值观内化到个体已有的价值观体系中,与已有的价值观不断调整融合为教师个体心理体系的一部分[2]。

4.职业行为外化与反馈

职业价值观对个体的工作行为具有指引导向功能。内化的价值结果由价值主体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行为表现出来,否则,无外化行为的内化过程是失败的、无意义的。教师个体内化与整合的职业价值观指导教师的职业行为,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表现。教师的职业行为既是对其职业价值观的外化与饯行,反过来又是对职业价值观的反馈与强化。

三、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阶段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必然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形成发展的长期的过程,是教师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成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需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形成及发展的阶段,大致分以下阶段。

1.朦胧期

儿童时期的职业向往与意愿是想象的、易变的。由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不健全,儿童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不清,仅从父母、老师及重要他人的职业表现来获得其职业意识。教师职业是儿童接触最多的职业之一。教师在儿童心中的形象趋向于美化和神化,教师的权威令儿童羡慕,教师是儿童憧憬的职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教师的向往因多种原因逐渐退却,直至平淡。

2.萌生期

处于青少年时期,个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对职业特性的认知和价值理解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萌芽状态的职业价值观,此时的初高中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处于自然状态,了解教师职业的外在特征却不能客观分析教师的职业价值,重要事件和重要他人都可能激发青少年对某种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3.形成期

高中后期和大学时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填报志愿和专业的抉择,也意味着就业方向的选择。个人基于择业需求重视对职业的认知,青少年的认知思维水平和自我意识能力也有所提高,有一定的能力对职业价值做出客观的判断与分析,结合自身的兴趣、个性特征和自我需求开始理性认识职业价值关系及其意义。对于师范大学生而言,系统化学习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实习等都是形成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过程,再经过学校的职业规划课程的理论指导,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

4.稳定期

进入教师队伍中的年轻教师和新手教师,经过师范学校的系统化教育和入职前的岗位培训,对教师职业价值也有所了解,但未经过教育教学实践,其职业价值观趋向于理想化,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工作,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都已趋于成熟,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支配作用。教师职后形成的职业价值观趋于稳定成熟,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改变。

参考文献

[1] 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 周莉.论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5(05).

[3] 唐昆雄,杨斌.大众传媒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02).

篇5

由于受“左”的影响,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认为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与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故无须特别强调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价值问题。由此造成对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的一定程度的忽视,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消极的后果,使所培养的人缺乏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的活力。

学校素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价值应主要在如下几方面得到落实:

首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其打开“学会做人”的基础。学生个体的发展,极为重要的是思想品德的发展。基础教育中重科学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必须使学生分清是非、真伪、善恶、美丑,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劳动态度,与人为善,富于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格,为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石。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价值的基本体现。

其次,满足个体求知成才的愿望,使学生“乐学”、“会学”,为其以后继续学习打下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有趣的脑力劳动。“苦学”是有限度的,“乐学”的力量是无限的。仅要求“苦学”而忽视“乐学”,只满足于“学会”一面而忽视“会学”,都会带来学生探求精神与能力的枯竭。儿童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育者应根据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注意发挥其主动性,不断满足其求知成才的愿望,使其终生受益。“学会”并非教学的唯一目的,若学生未能学会学习,那么,基础教育就未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既能“苦学”,又能“乐学”;既能“乐学”,又能“会学”;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懂科学,又会创造。

其次,培养和发展个体的各种能力,使其学会做事。成长中的个体,只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如何做事。这是个体未来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个体“走向生活的通行证”。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目前基础教育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着审美能力弱化的现象,致使基础教育的价难以充分体现。

最后,培养个体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的心理,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人是身心和谐的统一体。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对学生成长和未来生活的完满都至关重要。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心理的健康,也是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更全面的要求。

1、高尚的师德。要求教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师德中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主要体现在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三方面。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

2、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要有着重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打基础的新的基础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整体协调的人才观;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观;注重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创造教育观;全面提高素质的质量观;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观。

3、合理地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狭窄的知识结构,形成多层复合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即要求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较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

4、较强的多种能力。教师的观察力、判断力、组织能力、教育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所必备的条件,从实施素质的角度来看,如下能力需加以强调。

情感交往能力。即教师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理解他人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学习的能力。要给学生传授新知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

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按教育目的的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其次是作为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能力。

操作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的运用教育工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电化教学、计算机、电脑的使用方法等。

教育研究能力。教师既是一个实践者,又是一个研究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科研是先导,这是人们的共识。

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创造能力。主要是指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第一,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和教育对象设计与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采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第二,有分析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经验,即不迷信盲从,也不一意孤行;第三,不断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有所创新,对工作精益求精,向着更完善的目标前进。

篇6

论文摘要: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价值的取向对自身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职业价值教育供与求的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宁波的高职院校纷纷进行了职业价值观教育创新的探索,打破两课教学的局限性,以传统区域文化为载体,形成了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宁波模式”,通过对“宁波模式”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寻求高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向务实、自主、多元的方向转化。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提出

职业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活动,必然要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并被价值观所支配。价值观在个体所从事的职业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Vocational Value),也叫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它是个体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并对个体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单位把职业价值观作为人才的首选标准。纵观就业市场的用人标准,可以看出呈现这样一个微妙变化:从以前的重视学历,到后来的重视能力,再到如今的重视职业态度。具有诚信、竞业、务实、创新等职业态度的求职者会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空前发展,高职学生规模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于职业价值的取向,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不仅是21世纪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整个教育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因为,“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受教育者不只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财富的源泉,而且要成为发展的中心和终极目标”。

二、传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困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择业观,市场经济在价值观上的典型投射就是职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性。据了解,在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中,经济因素(包括工资、保险、福利等)已经成为首选动因,而对职业的“社会贡献”则很少有人会加以考虑,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已开始变为明显的现实主义。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中更加注重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当然有其积极因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机会均等,收人高,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但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过度重视,导致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得他们挣扎在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制约了高职生的整体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他们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现代职业价值观教育来说,首要的已不是解决价值观“可教吗”的问题,而是解决“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问题。然而,现实中对于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却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即供与求的错位。目前高校对于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基本依托“两课”教学来实现,而该部分内容只占“两课教学”的一小部分,并且局限于空洞的理论,使得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基本架空,并且由于“两课”教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错失了在这一时期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良机。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1.从认识层面而言,各方面对两课的教学都非常重视,管理规范,要求严格,但在实际贯彻落实之中却遇到层层困难,使得“两课”教学实际上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当前社会的大环境是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尤为严重,不少学生甚至包括部分教师,对两课都不以为然,轻视“两课”教学。很多专业教师往往认为职业价值观教育是思政课的事,自己只需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而很少把诚信、敬业、责任、团队合作、工作意义等等核心职业价值观教育和专业教学联系起来,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2.从知识层面而言,“两课”的教学内容不少都是中学就已经学过的理论,并且,这些理论也往往是以权威式的说教面孔呈现出来,与现实生活或学生可以想见的职业生涯脱离太远,内容枯燥乏味,这就使得课程本身并不受学生欢迎,一方面,从小到大就接受灌输式的思想教育,使得学生产生条件反射般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学生也对这些缺乏新意的教材内容产生厌倦。在教育方式上,大都以公共课教师说教为主,很少把核心的职业价值观,用具体的内容和方式表现出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形成个人判断是非与行为导向的价值观体系。

3.从学生层面而言,高职学生的认知则往往建立在感性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实际好处,就无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尤其是价值认识,在向受教育者内化时,必须经过其内在情感的过滤和筛选,激发出其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否则无法把这些价值认识纳人自身的知识体系。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对抽象的理论往往缺乏消化吸收的能力,因此,传统方式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高职学生这里更容易流于形式。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提高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宁波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分析

据统计,宁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九成,超过了本科生的就业率,这一方面有赖于宁波发达的区域经济,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宁波高职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作为高职教育发达地区,宁波高职院校率先从“职业本位、就业导向”向“素质本位、市场导向”转变,由单纯重视专业技术能力,转向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兼重,其中,职业价值观教育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宁波模式”,通过对“宁波模式”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宁波各高职院校行之有效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探寻出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1.依托传统区域文化,构建职业价值观特色教育

众所周知,社会文化背景能够决定价值观的取向。位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文化背景之中的高职院校,因其与不同价值对象所结成的价值关系不同,导致了其职业价值观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实证调查表明,区域文化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表现为强相关性。作为区域制度变迁走在前列的宁波文化,作为理念和制度建设走在前列的宁波高职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更为直接的天然联系。

宁波为什么能创造民营经济的辉煌?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宁波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宁波“浙东学派”提倡“义利并举”的重商观念、务实精神和开放精神,宁波“红帮裁缝”更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红帮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及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历史传统与发达的地方经济构建出了“诚信的经商文化”、“平实的为民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这种宁波人的精神和区域文化融人到人才培养中,就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素质的人,这是宁波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特色。

实例模式: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三大机制”模式

该学院通过建立“与产业全面融通”、“与产业全程融合”、“与行业全息融汇”的三大机制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分别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并且在相关企业内建立实训基地,以真实的生产环境组织教学,培养“零适应期”的实战型高技能人才。以订单形式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既满足了企业提升人才素质、保障后备人才选拔的需要,同时也为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和区域文化资源,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时代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分,通过机制创新,使红帮文化、企业文化和创业文化融会贯通,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学院文化。

在浙江宁波纺织服装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纺织服装企业,这些企业所拥有的企业文化,也成为该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学院在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引人。一是把企业文化教育列人课程;二是邀请企业家直接向学生宣讲企业精神;三是在组织学生进企业观摩学习、顶岗实习的时候,注重企业文化的熏陶;四是在建设生产性实践基地时,突出企业文化的氛围营造,在教学环节增加了企业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培训与实践及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高职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

学院邀请宁波著名企业家,以企业人的视点,从求职人正确的自我定位、企业招聘准则、求职注意事项等方面针对学生在模拟面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就业指导。弘扬“务实、开放、思变”的“浙商”精神,形成以“敬业”为核心,“乐业、敬业、创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文化,引导学生“爱一行、干一行”;建成学生职业素质拓展中心、创业训练中心以及校外训练基地等项目,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创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2.积极拓展职业技能,内化职业道德素养

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在高技能方面要适应第一线岗位的需要,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要适应第一线岗位的需要。高职学生首先在思想上要乐于服务第一线岗位,其次要能够自觉地践行职业道德。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从其实质来看有两个过程:第一是外在的社会规范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品性;第二是把这种品性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显然,这两个过程都需要依赖于大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体验。而以往灌输式的价值观教育,由于脱离了实际未免显得过于空泛,如果学生在思想上不能对此有足够的理解,则必然无法在行动中得到践行。因此,在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中,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认同职业道德规范,使职业道德素养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行为模式。

实例模式一:“工学结合”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从1999年建校之初就开始走上校企联合办学之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所需学生。学生分批分组下企业轮训,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独特的办学模式很快体现了它的长处。该院的学生得以在校期间就能充分了解、接触企业,接触市场上最先进的设施设备,使学生真正具备企业需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接受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5年在99%以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被冠之以“宁波模式”,并得以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宁波大红鹰学院从2009年3月开始与乡镇联手进行区域化校地共建,合作开展“大学生骨干挂职新农村”活动。挂职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担任镇团委副书记、行政村和企业团支部副书记。该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一方面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在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突出能力本位,要求挂职的学生严于律己、踏实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风正、能力强、靠得住”的优良传统。通过实践拓展了职业素质和技能训练。

实例模式二:“实体办学”模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首创了“亦厂亦校”的实体办学模式。该学院在宁海县创办了一个由地方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的宁海产学研基地(亦称宁海机电学院),依托宁海模具城,亦厂亦校,学生要到基地实训半年或一年再毕业。这种“亦厂亦校”的混搭模式,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完成,最高程度地实现了“工学结合”的内涵。把课堂变成工厂,学生变成工人,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在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迈出了新颖一步。同时也使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该校学生小蒋说:“我们在这里上课,没有传统的教室,都在车间,在机器前一站就是两节课,都是电脑程序输人控制的,不能开小差。如果自己对模具专业有兴趣,到这里来收获是很大的,因为它紧邻模具城,产品更新很快,对市场非常敏感,同学抬抬脚就可以去模具城观摩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有许多老总都来我们这里上过课。”

实例模式三:“职业导向”模式

宁波教育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专业岗位意向,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立“职业发展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将职业道德培养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例如,市场营销专业,通过校内创业园、创业模拟实训,构筑校园创业创新教育平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化了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建立学前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接触幼儿、了解幼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关心幼儿、理解幼儿的教育观念,激发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文秘专业,通过将“国际秘书节”引入秘书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校园里组织一系列以庆祝秘书节为主题的活动,从而锻炼学生的办文、办会、办事等各种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增强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样的项目实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与认知度,培养了同学们的专业精神,同时也有利于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3.进行两课教学改革,强调核心价值观目标导向

职业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重要部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传统、学校教育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青年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职业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构成部分,在此期间也必然进行重新构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高校主要由“两课”来承载,高职学生目前职业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功利性、自我型及现实性,事实上都是其人生价值观中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重视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利益;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回报的具体表现。

鉴于此,在“两课”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长远意识,调整择业价值取向,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主要是运用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进行导向,目标导向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将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人奋斗目标。因此,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内化为学生今后的行为模式,突出“两课”的导向性,是“两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实例模式:宁波教育学院“两课”教学改革创新

首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由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化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从师生双向互动着手,实行启发式、研讨式、模拟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课堂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体系的职业道德基础。

其次,突出实践学习,针对教材内容,设置实践教学模块,例如团队信念训练、辩论赛等模块的设置,将学生放置于一个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从情感上得到认知,强化了学习效果。并将“两课”实践与其他校内实践结合,例如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担任德育辅导员,完善“双休日工程”,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覆盖至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使学生自发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

最后,对学生“两课”的考核,采用过程化考核,除了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内容之外,还要把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情况等作为学习过程考核的主要依据;并把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成绩作为总评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态度的养成,帮助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四、小结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宁波高职院校立足于宁波区域特色,已经做成了宁波品牌,形成了高职教育的宁波模式,尤其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可以引以为借,帮助我们探寻高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模式。

首先,更新职业价值观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一是以服务社会为职业价值内涵。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更要明白劳动对社会的意义,鼓励他们超越个人利益的狭窄视域,积极地为他人、为社会而劳动,能真正从手段与目的相统一、功利价值与适义价值相统一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就业需求和择业活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要让高职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工作中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在选择职业时,引导学生不仅要看重职业本身的价值,更要看到职业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只有看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并主动承担起这种责任,这样的职业价值观才是高尚的。

二是以诚信敬业为职业道德核心。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摆在职业道德的首位,视之为基本的、对所有从业人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德规范。诚信作为做人立业的根本,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道德信念,同时也是责任、道义,更是准则,是人们自觉的境界和崇高的人格力量。敬业的核心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诚信”侧重为人,“敬业”侧重做事,两者不可偏废,并行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立足岗位的基石。它要求大学生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用知识和技术服务人民、贡献社会。

其次,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向自主化、务实化、多元化方向转化。

自主化—鼓励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

务实化—鼓励学生眼光向下,到基层、到农村、到城市社区就业,特别是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

多元化—鼓励做到一专多能,因为单位里不可能都是一对一地对应所学的专业,一专多能的人在发展、就业、岗位等各方面的选择范围更广。

篇7

高校的主体工作就是人才培养,而教师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公共课教师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分子,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担当起社会赋予的文化重任。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教师,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既有与普通高校公共课教师相似的一面,同时还具有职业院校独有的特点和规律。

本课题组在对省内多所高职院校进行有关公共课教师职业价值观方面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高职公共课教师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成因

1.1 对职业的认知理性而客观

对岗位价值有广泛认同。在关于目前岗位对完善学生素质结构的价值方面,问卷中九成多的教师都给予了认同,其中认为有些价值的占27.03%,认为有很大价值的占70.27%。而在目前岗位对于自我实现的意义方面,问卷中认为有些价值的占40.54%,认为有很大价值的占59.46%。可见公共课教师在岗位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方面都有充分的肯定。

职业态度总体向好。在对目前岗位的态度方面,问卷中有43.24%的教师表示很喜欢,21.62%的教师表示比较喜欢。另35.14%的教师表示一般,原因是课程不受重视、晋级等各方面的压力大。

对职业价值观提升条件的认知全面。在高职公共课教师职业价值观提升的主要途径的选项中,客观支持方面首推的是政策、制度和待遇支持(91.89%),其次是教育(51.35%)、学生支持(18.92%)、社会舆论(16.22%)。而有六成的教师在主观因素方面认同个人修养的必要性(59.46%),另有5.41%的教师认为是其它因素。可见,除了对客观支持的期待之外,教师在提升主观素养方面也有内在的自觉。

1.2 对职业的压力感受强烈

工作强度大。调查中教师普遍反映很累。问卷显示近六成的教师年承担纯课时量在400学时以上,其中竟有占16.22%的教师达500学时以上。在门数方面,八成以上的教师承担两门以上课程,其中承担两门的占43.24%,承担三门的占16.22%,而承担四门及以上的占13.51%。导致这种超负荷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师资配备不足。另外由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讲究灵活性,各类公共选修课的整合变动性都比较大,从而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

职称晋升难。在高职公共课教师亟待解决的困惑的访谈调查中,反映最多的就是职称晋升问题,问卷结果也显示在首位(70.27%)。职称问题主要集中在晋升高级职称部分。在有关职称晋升难的原因方面,问卷显示前三位分别为:与专业课教师相比缺乏竞争优势(81.08%),晋升条件不容易达到(56.76%),名额少(54.05%)。在职称晋升的条件方面,认为难度较大的前两位选项分别是论著(75.68%)和课题(59.46%),其次为实践能力(32.43%)。论著难主要是课时压力大,缺乏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教材方面,有些根据有关要求必须使用统编教材(思政课),因此客观上缺少参编的机会。课题难主要是申报推荐的环节,缺乏与专业课教师间的竞争优势。实践能力部分,学校要求的条件比较牵强。

培训机会少。尽管各个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方面下了很大的努力,每年有提供培训的计划,但公共课教师仍旧觉得接受培训的机会少,问卷调查也表明持这种意见的人占到64.86%。这里有对公共课教师重视不够的一面,也有教师任务繁重脱不开时间的原因。

1.3 对与专业课教师间的差距表示无奈

缺乏平等参与的机会。调查中大部分教师表示有许多现实的困惑,有失落感。例如在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精品课程申报等项目上几乎没有机会,在院内有机会也只是象征性的,很少会被向上推荐。这种选择上的落差,与公共课教师的职业期待形成了强烈冲突。究其原因,除了公共课性质本身的限制之外,有些是高职院校自身运作理念上的问题。

待遇上有差距。在与专业课教师待遇的比较方面,问卷中认为有差距的占八成以上,其中认为有些差距的占56.76%,认为有很大差距的占29.73%。有关差距的具体表现方面,问卷显示排序在前的分别是:职称晋升相对困难(86.49%),进修学习机会少(70.27%),其它(32.43%),收入(27.03%)。正因如此,在相对于专业课教师的职称晋升条件方面,认为应该较低的占67.57%,认为应该一致的占32.43%。

1.4 对职业带来的幸福感缺乏认同

压力和困惑导致职业倦怠。在问卷中有五成多的教师表示有幸福感,其中认为幸福感比较高的占27.03%,认为很高的占24.32%。而认为一般的占45.95%,表明近五成的教师存在困惑,“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难题”。③环境的限制影响教师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职业价值观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④

环境控制感不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教师在个人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力方面怀有自信,其中认为比较强的占40.54%,认为很强的占18.92%。但仍有四成多的教师表示没把握,状况堪忧。这里有教师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对公共课程在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持有怀疑的一面。

管理层重视不足。在高职院校对公共课教师的重视状态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两成教师认为重视,其中认为比较重视的占13.51%,认为很重视的占8.11%。而认为不重视的占29.73%,认为一般的高达48.65。

2 高职公共课教师职业价值观提升的对策

2.1 激发内在潜能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

重视师德修养。坚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楷模。不仅具有积极的钻研精神和奉献意识,还能够在各种差别和利益关系面前,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怀有坚定的职业信念。

提升业务能力。科学认识职业教育领域具有的特殊性、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不同机遇等,努力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现实途径。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鼓励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能力。同时树立良好的科研意识,多出成果。以此提升公共课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受到重视和尊重。

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双师”素质,保持对学生素质和职业需求与本课程关系的清醒认识,有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工作更加吻合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自身的特长,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具有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

2.2 扩大自由度以增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减少课时与门类的压力。完善公共课部分的师资配置,避免身心疲惫,影响教师的健康以及教学质量。增强课程整合的科学性,以免占用可贵的教学资源。在公共课教师承担的社会实践环节,给予适当的物质支持。尽量使公共课教师能与专业课教师在公平的职业条件下工作和学习,获得应有的职业幸福感。

加大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话语权。在各种教学科研活动中,尽量保障公共课教师的参与资格,不对公共课教师附加一些限制。在精品课程、优秀团队建设、科研课题推荐申报等各项环节,使公共课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

加强师资培训。重视公共课教师的知识更新,以扩展人文视野和参与能力。合理制定培训计划,使不同层次的公共课教师都能得到及时的锻炼和提高。

2.3 缩小差距以创造与专业课教师公平发展的机会

搭设与专业课教师间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打造精品,从而达到双赢。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考量公共课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实践各个方面的现实资源,扫除他们在职业环境中的实际障碍,解决他们职业发展中的众困惑。在推荐课题申报等环节,更加客观地评价公共课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使他们也有机会被各方面认同。

解决职称晋升条件中的难点问题。完善职称评审程序,在晋升条件的制定环节广泛征求公共课教师的意见,在名额分配上确保这部分人利益不被忽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确保上级的相关政策不会变形。

2.4 善用政策以保障教师价值观提升的客观环境

加大对公共课程的培育力度。重视公共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在公共课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方面舍得经费投入。大力挖掘公共课教师队伍中的典型人物,用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职业热情,提升职业能力,发挥公共课在职业教育中的特殊魅力。

篇8

论文摘要:在“学会做事”成为职业社会价值导向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显得日益重要。为改善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应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

1996年德洛尔代表闰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后,“学会做事”成为国际教育界的一种价值导向。随着时代的演进,学会做事的内涵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局限,“学会做事··…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简单地理解为其含义就是为了培养某人去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不能看作是单纯的传授多少有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知识和信息的支配作用使得专业资格的概念变得有些过时。”“学会做事,不仅是指通过开发技能和实践专门技术以创新的方式将知识和学习融人到实践中,而且还要发展各种能力,包括生活技能、个人素质、兴趣和态度。”

在职业社会的价值导向发生变化时,大学生自身的角色也在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已不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更多的大学生要进人中低端职场,从事一般社会性劳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业社会,学会做事已成为他们在职业现场生存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越来越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在“学会做事”的价值导向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适时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显得日益重要。

1“学会做事”导向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rokeach(1973)认为,价值观影响行为,并且有间接的和直接的两种方式。133229.CoMelizabethc.ravilin(1987)的研究表明,价值观与对职业事件的知觉和决策具有一致性。即个人准则可直接影响意向和行为,也可通过态度进行间接影响。而价值观的形成,又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价值观取向的总格局,教养方式等亚文化特质决定具体价值取向的强度”。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力度与效度。“学会做事”导向下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以学会做事为价值引导,以培养符合职业世界所需要的职业素养为目标,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适合职业社会的发展要求。

当前,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职业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不管是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来看,还是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选择意向来看,学会做事导向下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都显得不可缺失。

1.1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如果拥有正确清晰的职业价值观,就会真正明白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也会有付出努力去争取的倾向,自然也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价值观在工作场所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是职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才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激发工作的责任感,才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有创新的激情和发展的动力,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职业价值观教育能赋予大学生有效参与工作的机会与能力。因此,为了促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拥有持续的竞争力,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可缺少。

1.2顺应职业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现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人才规格内涵也日益丰富,“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其内核的价值观,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人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职业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雇主们越来越注重能力方面的要求,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要使大学生具备适合职业社会所需的职业价值观,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必不可少。

2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虽然,在学会做事价值导向下,职业价值观教育显得日益重要。然而,当前职业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曾担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谈松华研究员不无忧虑地说:“珍爱生命、同情友爱、平等待人、热爱劳动、热爱本职、勤奋钻研,这些价值和情感,正是为人处事和从事本职工作的立足点。联系中国的现实状况,恰恰是这些看来不言而喻的内容在教育中被忽视了,在现实生活中太欠缺了”。目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值得优化与改进。

2.1重显性价值轻隐性价值

职业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既有显性的一面,也有隐性的一面。显性的作用是人们直接可以感觉到的,体现在大学生求职就业时,对就业心态的调节、对职业选择的把握方面。隐性的作用则表现为暂时不被人重视和发现,蕴涵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之中。由于隐性价值与显性价值的不同特点,使人们更容易重视显性价值,忽视隐性价值。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主要体现在对显性作用的认识上,即停留在对择业就业的价值观教育上,只把即时就业上岗作为职业教育目标,而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长效素质,甚少顾及。

2.2重说教轻沟通

一直以来,教师遵循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似乎讲授是教师亘古不变的唯一教育方法。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重理论,轻体验;重灌输,轻沟通,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以长者身份说教的方式,给学生以价值灌输,教师俨然成为教育活动唯一的中心。然而,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养成,既需要单向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双向的互动交流,而重说教轻沟通的教育方法往往忽视了职业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这必定导致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的断裂。

2.3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相脱离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知识与德性本是内在一体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功利主义日益泛滥,德性教育日趋淡化,知性与德性开始分离。“特别是到现代时期,工具理性的膨胀使得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主导的知性教育居于宰割地位,而德性教育却日益丧失其领域与地位,甚至在市场化力量面前逐渐边缘化。这样,教育出现一种知性取向,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就业导向下的急功近利,使完整的教育往往局限于技术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处于被疏远和边缘化的地位。情感诉求、价值关怀、道德规范、伦理明察等顾及甚少,造成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相脱离。

2.4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生活结合不紧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从理念层面来看,根本之点在于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不但影响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职业价值观最终是在职业生活中得以体现并发挥作用。因此,职业价值观教育应与职业生活相适应。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还没有真正触及到职业价值观的内核,仅仅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更多地强调“做人”的一般价值观,而没有切合职业社会的动态,没有融人有利于“学会做事”所需要的职业素养的元素,使得这种价值观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3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客体对主体的效用的意识和观念。由于价值观念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核心和思想意识的精髓,它具有支配人的思想活动和决定人的行为趋向的重要作用。因此,价值观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还有许多消极的因素,如功利主义,个人本位严重,团体意识少,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又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如何促进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市场要求的职业价值观,使之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确保大学生养成适时的职业价值观,促进他们更好地就业、工作和生活,必须注重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为此,应该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

3.1内容上:价值引导,做事做人双重建构

从价值层面来讲,教育就是一种价值引导。职业场所对人才价值观的重视和内涵的要求,决定着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地位和内容。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遵循职业社会崇尚“学会做事”的价值导向,对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更新与优化,应从“做事”“做人”两方面进行建构。

首先,要坚持价值引导。对价值的理解决定了人们的行动方式,决定了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有效程度,决定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到底能否形成。职业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价值引导。因此,在进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时,要加强大学生价值认知、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价值实现的教育。

通过职业价值观认知与理解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更新职业价值观念;通过价值标准的教育,把握价值的内在尺度。实施价值取向教育,使大学生理解并优化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使职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相互照映。通过价值观实现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内化,促其行动,使他们在对待择业就业的态度、社会职业劳动的态度以及工作的态度上,真正得到体现。从而完成价值认知与理解—价值实践这样一个知、情、意、行的完整教育过程,使价值引导成为规范其行为的内在动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活动,把自我职业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精神。

其次,要解决学会做人的问题。许多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态度带有明显的个人功利色彩。经济收人的高低,物质生活的舒适安定构成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部分大学生在其个人知识和能力水平较大提高的同时,其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却越来越淡薄,对诚信、美德等人格修养方面重视不足。因此,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确立健康的生命意识与合理的生存方式,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格修养,树立社会主导的职业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使自我的职业价值观与自身所处的职业社会所提倡的职业价值观相吻合。完成从自我意识到自我定位,从自我改进到自我完善的转化过程,净化心灵,陶冶性情,提高做人境界。

再次,要解决学会做事的问题,即满足从事社会职业的基本需要。职业化的人才素质包括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基本能力。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除了职业的专业技能和核心能力外,职业精神(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人合作和职业规范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职业精神和职业基本能力也是学会做事的必备条件。然而,许多大学生对个人的理解也仅仅停留于“抽象的个人”,缺少对社会整体环境、职业精神约束的认知。因此,职业价值观教育要回归职业世界,使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必需的职业素养,树立做事中所需要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职业价值观。

因此,“学会做事”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围绕“做事”、“做人”两方面,在提升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学会劳动、尊重劳动、尊重人。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拥有适时的职业价值观,把握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高效、敬业和负责地工作,完成“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职业价值观的内化确立。

3.2形式上:渗透体验,课内课外双向结合

传统教育方式主要有口头讲述、书面阅读和课堂讲授等。它有利于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是教育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在时代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众多信息冲击大学生头脑,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相应地采用多途径、多形式的教育方式。不能囿于课堂教育,而要通过课堂教育、生活教育和职业世界的亲身体验等方式,将职业生活引人教育世界,使职业价值观教育扩展到职业世界,通过职业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融人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

3.2.1加强课内渗透

课堂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认知和概念把握是价值观教育的第一步,必要的价值观的系统教育和深人认知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将职业价值观融人到与职业技能教学相关的课堂教育之中,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专业知识的讲坛,也要成为进行职业价值观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职业素质的阵地。

在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渗透时,应从现实世界人手、以时代价值为切入点,以“学会做事”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为导向,把握职业价值观要求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使大学生成为职业价值观渗透的受益者。

3.2.2尝试课外体验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载体。“通常,只有当学习者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体验时,这种价值才对他们具有意义。也只有这样,这种价值才真正被一个人所拥有”。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职业价值观教育纳人大学生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职业精神、职业价值观教育。

利用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爱心回报社会行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无私奉献的情感,抛弃短视的功利性的职业价值观,站在一个新的价值高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进一步协调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人企业体验生活。实习期间不仅是技能的训练,而且要了解企11%文化、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使顶岗实习成为磨练专业技能的平台,成为感悟职业道德、学习为人处事、培育职业素养的最佳场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放在课外,特别是企业场景来进行,能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感悟企业精神,使之能真切体验企业真实的生活,为“学会做事”提供最直接的教学资源,能使职业价值观教育更有效地与企业文化精神相融合,从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等方面为“学会做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样,课内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渗透,课后开展一系列职业体验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认知、交流、行动的可能性。通过这种体验、参与、交往、对话等互动性和社会性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习惯,将理想性的职业价值观融人现实的职业世界,将情感、体验、需要、意志等纳人到职业价值观教育世界中来,使知识世界、文化世界、职业世界互相融通。

3.3方法上:内在感化,教师学生双向互动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成功的保证。为了追求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最大效益,在职业价值观教育时,要改变生硬的说教式、强制性的价值观灌输教育方式。“教育者只要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和学习的氛围,让学习者能够真正地、自由地进行探索、表达和发现。最终,学习者会把自己有意识选择和内化的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教育者与社区的其他教育资源一起,为学习者自己的判断和体验进行指导。”职业价值观教育应从内容向过程,从认识向评价,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改变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从对职业价值观的认知,升华到情感的认同,从而使之在自觉中践行。

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成功不是仅靠有关价值观的说教或几堂思想品德课就能解决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不能等同于价值观传授或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观传授或品德教育仅仅是职业价值观学习中的一个过程,更多是教会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一种概念认知,而很难使学生能在现实中去执行。奎苏姆宾博士说过:“教育的核心是心灵的教育。”“我们并不是因为知道某件事情所以就去做的,而是因为我们喜欢做这件事情所以才去做它”。因此,在教育中必须把握和充分利用职业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不要停留在认知层面上,而要师生相互交流,双向互动,在一种开放、坦诚的氛围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意义的互动,彼此分享各自的价值观,将认识阶段获得的价值观,进人到情感阶段,使学生找到自己内心价值观的一致性,使职业价值观真正内化,从而确保职业价值观整合到学生的行动中去。

篇9

关键词:物业企业 知识管理 对策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物业管理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业主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给物业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物业企业而言,其服务对象就是业主,整个服务过程是一个物业企业与业主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动态过程。物业企业要想获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及时识别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建立知识管理机制,不仅能够帮助物业企业获取有关业主需求的信息、固化企业实践所得的经验,而且还能够帮助企业为业主提供更多的客户体验和价值感受,同时还能改善和提高物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1.知识。

知识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世界银行在《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中将知识定义为:知识是用于生产中的有意义的信息。知识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对它的管理要比对其他有形资产的管理难度更大,因而要对知识的特殊性进行正确的认识:

(1)知识产生并存在与人的头脑之中,知识的运作要以人为主导,并且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

(2)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不对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但隐性知识容易造成垄断;

(3)知识的效用不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而减少。

2.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知识管理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递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最高组织业绩的目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知识的传递、共享和积累来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物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价值分析

新经济形态下,市场竞争激烈,业主新需求不断涌现,知识成为物业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关键资源。知识的获取能力、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成为了物业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物业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对物业企业而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物业企业有效识别市场变化和业主需求。

知识管理是以现代化的工具和技术为基础的,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物业企业获取市场变化和业主需求的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加以过滤、整理与分析,变成便于在企业成员可以进行传递和共享的知识。物业企业可利用这些知识来制定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或者是进行服务提升和创新来满足业主的需求。

2.实施知识管理可以避免因人员流动而造成的管理经验或服务技能的流失。

在物业企业中资深的管理人员或服务人员的流动对物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较大,这些人员所掌握的管理经验或服务技能是物业企业的隐性知识,也是物业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物业企业不能有效地将这些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并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将会给物业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所以在物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管理经验或服务技能的流失。

3.实施知识管理可以促进物业企业的内部沟通。

政府对物业行业实施指导价政策,这就决定了物业行业是一个微利行业。获得经济利益,规模化发展成为了物业企业的最佳选择,然而规模化发展就会导致物业企业内部不畅。知识管理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分散的职能部门、物业管理项目及组织成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打破了部门或地域的限制,是的内部沟通更加密切。此外,内部的密切沟通又为知识的传递和共享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会是物业企业的知识存量增加。

三、物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1.从战略上重视知识管理,将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物业企业高层领导者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知识管理实施的成败。物业企业要充分认识知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要将知识作为企业关键资产来进行管理,应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战略选择。物业企业应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人、财、物的有力保障,要将目光放在知识管理的远期效用上,而不是近期的成本投入上。此外,知识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的管理与有形资产的管理不同,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知识的固化工作。

2.在企业内部营造起尊重知识的企业文化。

在物业企业内部要树立对知识的正确认识,理解知识的本质与重要性,确立知识管理人人有责的价值观,并营造尊重知识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在物业企业内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物业企业员工接受知识管理,改变物业企业员工的主要意愿,使其愿意将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进行共享,也会使得缺乏知识的员工加强知识的学习。

3.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促进知识交流与合作。

物业企业要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为知识管理的实施建立起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设立起知识管理部门专门从事知识管理工作,同时知识管理工作还应与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这样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类,并通过培训使对企业有用的知识得以推广和应用,才能发挥知识的最大功效。知识的交流与合作会为知识的创新奠定基础,知识创新会为业主带来新的服务体验,会为物业企业赢得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快的市场应变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知识创新。

根据知识管理的需求,物业企业应当不断完善企业现有的激励机制,在绩效考评体系内融入知识共享、知识运用、知识合作及知识创新等指标。这样的激励机制不仅会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还会增加显性化知识的存量,提升了物业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此外,这种机制还会加速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为物业企业赢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5.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知识管理平台。

一些大中型物业企业管理项目遍布各地,这给物业企业内部的知识交流、共享、学习等提出了挑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会为知识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也是物业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物业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起知识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加强内部的联系与交流,便于分布于不同地域的员工及时汲取企业固化后的知识,并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对业主的服务上或应对市场竞争上。值得注意的是,物业企业搭建起来的知识管理平台不能只限于内部使用,还应增加与业主的交互功能,这样会将物业企业与业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有助于物业企业及时掌握业主的需求以及业主对服务的期望。

6.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知识联盟。

知识管理是一个开放系统,物业企业在进行内部知识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在与其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促进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交流,通过对比可以找出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同时还可以将其他企业的优势通过知识加工转化为本企业可以学习和运用的知识,最终改善物业企业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与服务互补商进行合作,如与房地产开发商、设施设备维保服务供应商、清洁设备供应商等进行合作,这样可以拓展物业企业的服务领域和经营思路。可见,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知识联盟,可以发挥出协同效应,促进物业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利.物业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的探索[J].中国物业管理,2008(5):36-37.

[2]高珂强.物业服务企业知识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2):81-85.

[3]王希杰,李秀敏.网络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相关问题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5):16-17.

[4]徐漪.基于中小企业视角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206-208.

篇10

关键词:价值观变迁 对话 师生关系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97-02

一、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概览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郭维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文化的影响以及高校改革和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总体趋势是从价值核心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从单一转向多元、价值目标由理想转向现实、价值形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郭维平,2000)。在廖小平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逐渐发生了从一元价值现向多元价值现、从整体价值现向个体价值现、从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现向物质价值观的变迁。当然这种价值观的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深刻反思之后,90年代正式形成。形成后的价值观具有多元化、个人化、物质化和世俗化的特征(廖小平,2013)。在关于价值观变迁的原因方面,兰久富认为,价值观念变迁的内在根源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构性变化,外部动力则是外来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渗透(兰久富,1999)。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上进行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上进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从公民个人层面上进行的。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如何在课堂中构建价值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是应有之义。

二、对话师生关系的概述

林远辉采取了两种他认为最符合的师生关系的定义。第一种是指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介于活动中形成的关系,这种相互行的关系包含了双方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态度。第二种是认为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在教学中以“教”和“学”的方式形成的特殊关系(林远辉,2008)。蔡志良等人则认为师生对话在立场上是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通过言语和轻倾听、双向沟通、一起学习的方式,从而达到“视界融合”的关系与方式(蔡志良,2008)。张增田则认为,“教师是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张增田,200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话师生关系是指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与学生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对话关系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被重新定义了,师生对话实质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平等的、和谐的和富有成效的关系。

朱观明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系列交流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他认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学生的尊严与权利,重视师道尊严,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然有很深的影响。他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即“共在”、“共生”(朱观明,2002)。这与对话师生关系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在谈到师生对话的条件方面,王向华认为,师生对话的客观条件是师生对立两极,而主观条件则是反向作用力。师生对话平衡需要师生关系的平等,要做到平等、爱、尊重和信任(王向华,2003)。

李森、吉标则认为师生对话具有与教学不可分离的相依性、平等身份交流的民主性、以语言为媒介的民主性、对话的主体、内容、形式上的开放性、以及对话结果的创生性的特点(李森、吉森,2004)。张建筑在分析高中师生对话关系的建构中则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相对平等、开放型互动、从实际出发、主体间交往的原则(张建筑,2014)。这为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对话师生关系提供了借鉴和方法。

综合以上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得出,在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对话关系方面,很多学者都从教育的本质、人的本质方面对对话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有力见解,坚持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科学的方法。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变迁价值观下师生关系的建立

综合文献我们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呈现出多元化、个人化、现实化、主动性特征。而当代这种多元的价值观会通过教师、学生、教材等投射到课堂上来,在价值观碰撞的场所,作为师生关系中具有主导性的教师如何在当下价值变迁的情况下,结合接着多元等特点跟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方面的应有之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价值观的多元与变迁是趋势,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必须有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导向。高校老师在课堂上须言传身教,将精神传达给一代又一代。

2.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交往观。在传统的师生角色上,一直是师生二元对立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历经多次教育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上升,在对教育负责的前提下我们还是应该改进一步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观。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不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是内在与情景的领导者(刘煜,2003)。只有平等,才能有对话上真正的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创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已有知识。在对话教学的进行过程中,教师是引导着学生思想朝着一个扩散的方式进行,在这里可能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即学生在新的知识或者是理念生发出来之后,如何对就有的知识进行评判何为对,何为错,可能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疑虑。如果按照传统的价值观来看,教师将焦点对准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打击和质疑,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势必减少。在现今多元视角的指引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与不解,引导学生肯定已有知识,并且相信学生有能力创生出新的知识和理念。

4.多角度肯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师生是对立的、有着严格界限的,而在对话师生关系中,教师将对学生的尊重和自尊心的关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里是对学生本身价值观的一个肯定。这种价值观的对话师生关系,教师应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肯定。一方面,在对话过程中,关注学生本身的主观气质,如学生的耐心、幽默感、创造力、反应能力等,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技能,并且予以肯定。最重要的是,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能从外显的对话中敏锐的捕捉到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且引导学生慢慢形成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错误的给予纠正,正确的给予肯定。

参考文献:

[1] 郭维平.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与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校研究,2000(72-74)

[2] 廖小平.基于价值观变迁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试探[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3] 兰久富.社会转型期间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许高厚.现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 林远辉.现代师生对话关系的发展及趋向[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6] 蔡志良等.道德能力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2005

[8] 朱观明.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理念与策略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4)

[9] 王向华.师生对话新解[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10] 李森,吉标.师生对话的特点及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11] 张建筑.平等对话型高中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2014

[12] 刘煜.关于师生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