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篇1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基本途径与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活动,来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除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恰当选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物理知识大多是从观察生活与生产实例、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总结概括出来的。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运用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较为适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运用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精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跟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质量有关。物理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依据,而如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最合理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各种能力的目的,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

教师应深入研究大纲、教材,应以大纲、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要突出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运筹策划,细心推敲安排,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切实可行的方案。

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按教材的编写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必然不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究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步骤如下:

1.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

2.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

3.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

4.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什么?

5.设想一下,怎样使管内水银面以上部分达到真空状态,从而精确地测得大气压值?

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索、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索、发现,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1.巧妙设疑,激发思考问题的兴趣。

上课伊始恰当质疑,创设悬念,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轮轴”一节新课导入的教学,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的平面图,井里画有一系着绳子的水桶,井上画有一短杠杆,然后提问:“利用这个短杠杆能否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为什么?猜想如何改进才能发挥杠杆应有的作用?”这样图文并茂的物理情境,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学生通过想象直觉思维、联想逻辑推理,通过猜想、议论,互相启示,思维将向连续旋转的杠杆逼进,进而“创造出新的机械”──轮轴。

2.注意难度,提高问题的艺术性。

教师应注意所提问题难易要适度,不宜太过简单,而且提问题的方法还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顺序性及逻辑性,问题要新颖,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惯性”的教学中,若以地球上的人竖直跳起后落地点与起跳点位置关系为例来研究惯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但若以人站在高速水平行驶的火车车尾边沿处或大海中匀速航行的船尾上竖直起跳后的下落情况来研究,其教学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四、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一种方法。如测圆柱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验、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还有多种其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及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定能使学生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增强。

2.提炼由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这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若把握不当,就不能达到目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关键在于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地假设推理创造性思维过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获得用实验方法无法直接验证的重要规律。但对于这一关键环节,有些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急于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思维,使一个难得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机丧失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之处,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创设问题讨论情境,设计动手实验能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综合教法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价值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造力 思维品质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能动优化身心的技能是其主要任务。“能动优化身心”本身就包含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这就规定了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责任和义务。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方法。

一、发展观察力、强化好奇心

观察是人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打开眼界的重要途径。如快速跑教学中,老师将腿部力量差不多的几个学生分成强、中、弱三组,让他们做起跑示范,其他同学观察第一步放脚的位置对跑速的影响;疾跑上体逐渐抬起与直接抬起之间的差异等。在观察中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增进新知识、发展好奇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中目标明确、态度科学、欣赏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好奇性。如,跑得快的因素有哪些?肌肉结实的做法是什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式、方法和顺序,通过做课外作业的形式,教给学生做观察记录和分析整理观察材料的方法。

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质疑是学习的起源和动力,解疑和答疑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获的知识、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如我们在讲“生命在于运动”时,学生提出“体育锻炼损害身体”的相反意见;又如“篮球比赛球压线为出界,足球压线为何不出界呢?”的疑问等等。面对学生的相反意见与疑问,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其次要认真听取学生不同意见提出的缘由,再次要针对学生质疑的缘由,既透彻阐述“动体养形”、“静体凝思养神”、动静之“阈”的科学原理,又充分讲解身体与心理的动静对生命发生作用的辨证关系,使学生从中获得正反、左右发现问题,辨证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出创造性思维品质。

三、鼓励创造性娱乐

创造性娱乐,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已有的运动技术经验,创造新颖别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如打沙袋——跑圈、击中目标、“保护环境”;跑——追逐与摆脱、绕“杆”跑、你追我赶、突破重围等等。学生创造的这些娱乐体育练习,不仅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也增加了健身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将学生的创造成果引入课堂,并对学生的创造、发明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四、给予实践的机会

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造的沃土和息壤。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把准备部分抽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创编教学内容、组织准备活动。同时提出,内容必须有新意;必须使基本部分参与活动的身体部位得到充分活动;教法生动有趣,白重复前面同学的内容(但可借鉴)等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这一方法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丰富和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教师局限下的陈旧训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为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加工改造经验和记忆表象,克服胆怯心理,建立自信、自强、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的自我意向、获得能动优化身心的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最佳的演练舞台。

五、启发想象

心理学指出,我们内心的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保持快乐、宁静、健康以及创造力的心灵“营养”。如在慢跑健身指导中运用假设——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淅沥地小雨中赤膊跑进,雨水流过自己的背,冲过自己的肩膀,同时每一次跑进地落地脚都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又如在放松练习中让学生想象自己的整个身体向四周扩张,直至充满整个空间 ;再如长跑教学中让学生背一些韵律性强、意境美妙的诗文,使学生的身心全部投入和乐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而提高呼吸节律和轻松奔跑的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做一些探索性健身实践,让他们在享受时光、享受思想和享受欢的氛围中,收获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成果。

六、引导学生善于协作、集智取长

篇3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方案;物理情境;变式训练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以各种因素为基础,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然后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进而得到新知识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物理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灵活性,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学习物理非常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素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将会是未来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总结与摸索,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物理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以基本概念和规律为基础,而这些规律和概念都是通过观察一些生活与生产活动、自然现象,以及通过物理实验得来的,所以物理教师应该选择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类型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实际,进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物理教师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学方案的优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认真备课,进行构思,巧妙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以求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成绩的同时,开放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地创造性思维。要想设计出良好的教学方案,物理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物理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教学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精心策划,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程度,巧妙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计划来。

三、物理教师要学会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良好的物理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智能,形成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物理教师要重视物理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良好的物理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物理情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恰恰是在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的,所以物理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物理教师要善于质疑,通过质疑设立悬念,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认真思考与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其次,物理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问到“点”。要想做到这点,就需要物理教师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富有启发性与探索性。最后,物理教师还要善于创设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阶梯型问题是由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环环紧扣的问题组成的。而发散型问题则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提出的极具价值的问题。阶梯型问题和发散性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和增强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具有极大的启发,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这两类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实验情境

物理的教学与学习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教师要善于创设实验情境,进而通过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物理教师创设实验情境的时候,也要注意几点问题。首先,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改进实验的方法,在探索新途径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物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在由现象推出结论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通过学生亲自思考设计实验,不但可以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增强其创造性思维。

(三)议论情境

创设议论情境,是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感,拓宽学生思路,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用的方法。物理教师在进行中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创设一种议论情境。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随意发挥,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物理教师要注重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习题训练与解题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解题的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努力,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一题多解主要锻炼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一题多变则注重锻炼学生思维的应变性,多题归一则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收敛性。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这几种变式训练的特长,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4

中专数学创造性思维

我们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人类的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造性素质教育,创造性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由于数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殊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学科。作为一个中专数学教师可以不去追求创造性思维的严格定义,但必须知道它的重要属性――新颖性和独立性的思维品德,即能够独立地提出或解决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的思维品德。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应有两个阶段:(1)初级阶段。也就是创造性思维正处于逐步形成过程中,通常指的求学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或解决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人类来说常常是已经认识或已经解决的旧问题,并无社会效果可言。(2)高级阶段。就是创造性思维已经形成,有能够提出或解决具有社会效果的新问题的创造性能力,通常称为创造性人才。我们中专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就是要完成上面初级阶段的任务。那么该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性思维概念及其相关特征

创造性思维即具有创意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寻觅事物的客观本质的基础上,引发刺激形成的新的更具独特性、创造性的一种思维过程。具体有下面几种特征:①联想性,即由甲事想乙事,甲事是乙事的原因,乙事是甲事的结果。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散性,没有太大的逻辑束缚,同时也有一定的连贯性。②求异性,异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中,成为人们进行思维创新的目标导向。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不只是局限于会解题,而是更高地要求自己会创造性理解、运用及知识之间的联系。③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并无现成的思维方法和程序可循,它的方式、方法、程序、途径等都没有固定的框架,日常学习当中需要灵活多变,不要拘限于课本。

二、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虽然中专招生规模日趋增强,然而其生源很多都是经普通高中层层筛选后落选的学生。这些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是学习兴趣狭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心缺失,数学基础薄弱等方面。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就业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使得中专数学教学的改革举步维艰。从而很难达到国家培养合格中专生的标准。

2、教学方法陈旧,虽然一直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办法改变应试教育这种传统的模式,直接导致教学手段不够新意,更多的只是照本宣科。由此导致中专教学只是完成任务,方法上也只是简单的灌输和死记.忽视理解和过程等。这种现状衍生出的直接后果是教学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学生也无法充分提高其思维的发散性和推理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及动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学科教学努力的方向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我们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我们应当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学科教学的重要职能,但不是唯一职能。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智能,从来就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使他们拥有一套运用知识的“参照架构”,有效地驾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形象地说,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向学生提供“黄金”,而且要授予学生“点金术”。

事实上,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这无疑是一种与传统教学观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的创造教学观。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观念: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用发展变化来使学生适应并实现发展变化,用人类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来使学生懂得人类已有的一切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东西,懂得创造和超越已有的东西不仅是可能性的,而且是必要的。用这样的观念来设计整个学科教学,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预期目标。

四、如何在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的:“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提,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想的套路求解,而要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不但可以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可以有创见性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

2、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猜想是由已知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善于启发、积极指导、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

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我们绝不能急于把自己全部的秘密都吐露出来,而要“引在前”,“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教师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可以提出“怎么发现这一定理的?”“解这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猜想的积极性。

篇5

1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简单点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独创性――思维不受传统习惯和先例的禁锢,超出常规。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提出科学的怀疑、合情合理的“挑剔”。

1.2 求异性――思维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出奇制胜。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知识领域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方法,不信奉,特别是在解题上不满足于一种求解方法,谋求一题多解。

1.3 联想性――面临某一种情境时,思维可立即向纵深方向发展;觉察某一现象后,思维立即设想它的反面。

1.4 灵活性――思维突破“定向”、“系统”、“规范”、“模式”的束缚。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所学的、老师所教的,遇到具体问题灵活多变,活学活用活化。

1.5 综合性――思维调节局部与整体、直接与间接、简易与复杂的关系,在诸多的信息中进行概括、整理,把抽象内容具体化,繁杂内容简单化,从中提炼出较系统的经验,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定理、公式、法则及有关解题策略。

2 创造者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创造,是人类社会赖以前进的动力,是人类智慧之最。创造,是对以往的否定,是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特成果的最有价值的劳动!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创造力。根据“创造成就=知识技能×智力×非智力因素”这个公式,一个人要想进行成功的创造,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宽广深厚的背景知识;②一定的智力发展;③良好的心理品质。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首先必须转变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创造教育,就要端正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把学生从“视为物”到“视为人”,即认识到学生是具有思维能动性强的人,把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目标的实现看成师生双方努力的结果。

3.2 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在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平日工作中,笔者个人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些尝试。①语言激趣;②以美激趣;③以用激趣。

3.3 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证。在我们课堂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一代的学生不再满足于吃别人嚼过的东西,他们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他们需要一片更广阔的天地。针对这种形势,我们教师所能做的已经不是照本宣科,把知识教会就行了,我们更大的任务是去引导学生,让他自己去动手,去思考,去研究。

3.4 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的那样,“任何思维,不管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

3.5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我们要善于启发、积极指导、热情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

3.6 炼就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应提倡学生问问题,诱导他们问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和分析,表现出不依常规、用新颖的求异思想和方法解答问题。

3.7 鼓励学生求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大胆鼓励学生存同求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就曾写过:“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名句。存同求异就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和逆向思维,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想别人不曾想,做前人未曾做,独辟蹊径,从而诱发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8 诱发灵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有创新性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往往会发现新的方法、新的规律或新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仅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些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教育实质上是创新的一个全过程,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进而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重新制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的教育目标,要不断在教学思想至教学方式方面,进行大胆地突破,始终坚持创新教学原则。在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种解题方法探索中,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不断激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总之,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运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对数学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创造性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利用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把问题的答案强加给学生,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动手进行操作,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中要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例如,我们在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可以给学生出示以下问题:怎样折叠一个三角形才能使折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哪些线段重合,哪些角重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动手操作,思考探究,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创造性联想

联想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人类的创造活动,往往离不开创造性联想。创造性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如类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因果联想、反向联想等。例: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顺次连接特殊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可得到什么图形?学生一般都能够得到:1.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可得平行四边形;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可得菱形;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可得矩形;4.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可得正方形;5.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可得菱形。假如要求学生对上述命题加以证明,这就要求学生要发挥联想了。教学中,要灵活设计联想型问题,创设思维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通过发散思维、直觉思维以及各种思维的有机结合来训练,注意数形结合,加强知识的相互渗透及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四、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学生的观察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再次,要科学的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仔细、深入地观察。最后,要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五、加强对逆向思维的利用

逆向思维是和习惯思维互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能从正方向解题思路的相反方向,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即是正推不行,选择逆推;郑敏体研究未果,则进行逆命题研究;直接解决未果,则采用间接方法解决。利用逆向思维,高中数学教学别适合,有利于克服学生习惯性思维的保守性,很有可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进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具体的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由以下几点:

(1)重视对数学公式的逆向使用。逆向使用公式和正向使用公式是同等重要的。(2)注意对数学阐述定义具有的可逆性。有些问题可通过定义进行逆推后,直接得到答案。(3)重视对常规的问题和推断方法进行逆向的思考分析。(4)注意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可逆原则。部分题目在解题时,正面分析容易受阻,可选择逆向思考。

六、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交流、质疑的平台,从而来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期间,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用到的一个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载体,从而让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新现象,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更要让学生学会用所学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此看来,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这样一来,学生的手、脑、眼等一同并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探索出新的结果,验证得出的结论等,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尊重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求异、敢于质疑和善于总结,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张雄,李得虎.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金耀东.例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学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09,(1)

篇7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能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最佳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直接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大有裨益.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营造氛围,创设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

1.营造适合思考的教学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敞开心扉,打开思维的闸门,心情放松,从而使他们情智飞扬,主体意识得以最大彰显.其次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分析、思考、理解和探究,教师切忌越俎代庖,主宰课堂,用现成答案去圈定学生思维,将数学课堂演变成教师表演的舞台,让学生的思维无法展现.此外,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正确引导,对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独到见解、闪光点和积极思考的态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错误之处也不能随意、武断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创设适合思考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创设一系列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线索或问题指向去积极思考,探索出有价值的数学结论、思想和方法.事实证明,适当的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思维有效度的关键,也是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应注意:选用的背景材料力求新颖、有趣、有代表性、意蕴丰富,学生通过对材料进行适当分析、加工,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或问题;问在有疑之处,并且疑问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开展区”,也就是说疑点要有思考的价值,问题情境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设问方式力求多样,能给学生新鲜感;语言要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句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记忆.

二、巧妙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引导,让学生突破常规,学会用异于常规的方法来思考问题,从而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1.培养直觉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觉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外在表现,是引领个体创造发明的前奏,在发明创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数学学科正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土壤,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有利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它是对某一知识突如其来的领悟或见解.直觉思维的典型表现是:学生能够提出一些见解,但是这些见解不一定完全正确,或者在面对某一问题时,学生灵感骤现,会给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构思出一些新奇的数学现象等.所以,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奇想、奇问”,耐心细致地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使学生的直觉思维逐渐演化成缜密的逻辑思维.

2.训练发散思维

篇8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化学 培养

著名史学家汤恩比曾提出:一个民族和社会能否打开僵局开发前程,有赖于朝着创造的方向迈进,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和社会将无法面对“未来的冲击”,也不适应现代世界的动荡[1]。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所独具的禀赋,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这个多变的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学的东西教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只靠传统教学已无法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我们要继承传统,更要推陈出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社会进步推动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其根本之计应从教育着手,摆脱传统思想束缚,提倡开放式、创造性思维教学,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学生能迈向卓越的未来,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多个方面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建立适应现代社会新的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创设环境

培养创造性思维,要有一定的培养环境。和谐、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统治一切,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敢,也没有兴趣去创新。学生要创新,首先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和睦的关系,建立民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受学生的意见,师生打成一片,在自由、无拘束的气氛下,才可以使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其次要有自由的学习时空。如果教师占有了学生所有的学习空间,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学生只能成为机械的模仿者和忠实的执行者,长期以往,学生是很难有创新的。因此,要给学生自由,除了必要的讲授外,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己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再者要有安全的学习环境,不能给学生太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一定的压力有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但压力与健康成长绝对不是成正比,如果学生长期在巨大的精神负担下学习,别说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让学生健康成长都很难。

因此,在实际地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鼓励性的教学评价,将学习的外在压力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学生就会善待自己,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如果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学生不会主动去探究,更不用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的建构和迁移作用,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真正愉快地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的内部动机、内在需要就会得到激发和满足,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究自己不明白的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会以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这样,学生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探究,挖掘自己的潜力,不知不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如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可以作为很好的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那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主要也在课堂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而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满堂灌,把现成的知识明明白白地告诉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把学生主体建构的过程变成了机械模仿记忆的过程。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总是以解决问题开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或质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进行硫化氢还原性的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硫化氢是酸性气体,为什么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硫化氢与浓硫酸会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硫化氢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通过设置问题的情境,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出来。在设置问题时,要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形成连续性探索,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四、把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实验过程中

波义耳说:只有实验观察才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特殊的功效。传统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再重复做一次。这是一种缺乏激情和探究欲望的操作,学生不能表达他们的观点,一切都是被迫接受的,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唯师、唯书,不唯实。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比重。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它运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在强调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同时,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从中体验到类似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那种探索的愉悦感。在积极自觉地思维活动中,创新思维意识会被激发,创造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篇9

一、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激活学生实验热情

以前的课堂演示实验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明确创新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客观事物的不断观察、分析、总结中培养出来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加强科学探究,而且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发展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现有物品自制实验器材,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实验。这些器材学生熟悉,生动具体,便于学生亲自参加实验活动。培养了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敢于动手探索物理规律,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一堂课的实验教学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教学课前实验设计质量的优劣。物理教材、新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为教学只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依据,但如何运用最优化的实验教学,最合理的实验程序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达到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各种能力的目的呢?我们的体会是:必须依靠教者课前的创造性劳动――备课、课堂实验设计。因此教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法确定组织形式和具体处理方法,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实验探究价值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发现新的知识,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

2.培养思维的直觉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3.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① 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科学探究,还是探究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于一种方法。如测圆柱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验、测物质密度的实验、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都还有七、八种其它方法。

② 抓住由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物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通过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使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这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若把握不当,也不能达到目的。

③ 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根据问题要求自行设计实验,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聪明才智,尝试科学实验探索的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创造意识。而且,学生学过的知识可以在实验设计中得到综合应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加强课外兴趣小组的训练,培养实验能力

教材上的每一个章节都有发展空间,教师应该很好把握这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因为其中“家庭实验室”的实验贴近实际生活、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条件、便于学生取材、易于学生操作,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科学探究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实验探究能力非常有益。有的实验弥补了学校实验条件的不足,是对物理实验的有益补充;有的实验与前沿科学相联系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重视实验方法的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篇10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关注创造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物理教学;培养方法;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122-02

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学好物理离不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关键。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会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一、教师的创新思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障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意识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可以说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创造性的开发进程,如果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过分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是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出现照本宣科的陈旧教学手段,往往就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失去活力和激情。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和探索创造性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1.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活动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实施,而是受一定教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要想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就必须把创造性的教学思想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南,指导物理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而在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一直采用“机械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形成了以知识教材为中心,重视学生概念的识记和掌握,轻视学生思维的发散求异。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造成学生在概念推理等方面比较突出,而在动手实践方面却比较落后,缺乏思维的活跃性、思想意识的创新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扭转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首先,教师要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才干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将传授知识作为培养能力的基础;其次,在物理课堂设计上,物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创新性和灵活性,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想象能力的激发,发散思维能力的运用,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求新求异。

2.教师需精心设置教学设计。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课程,一些科学的定律、定理、概念等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潜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物理知识,成为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角,提高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前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常规,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将石块和纸片同高同时释放下落;小纸团和石块同高同时释放下落。再根据实验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学习。结合教材的内容,对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则主要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这种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的方法,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判断,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趣。

3.教师应精心组织物理课外活动。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以外,在课堂教学之余组织一些物理科技实验活动也是有效的手段,尤其是一些科技小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爱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科技小组活动,让学生安装电路、维修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制作物理小仪器、组装电子产品等内容,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新科技影视作品,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挖掘物理知识的奥秘,增长学生的才干,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根本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主要表现为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指的是从一个既定的目标出发,发挥思维想象的作用,从多方向、多角度来提出设想,挖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其具体表现为三种特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集中思维是对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的比较和总结。就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表现为:

1.通过类比锻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在物理教学中,类比启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直接的手段,它是通过借助学生熟知的内容来达到对于未知对象的掌握和理解,从而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是学生对于陌生的物理知识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思维的流畅性则是指学生运用分析判断的手段,开阔思维,对于相关的问题作出流畅、迅速的反应。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选择有利的时机去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启发学习,准确挖掘物理知识间的联系因素,结合知识结构的规律来类比学习,使所学的知识从点到线,由线形成面,从而形成知识间的网络,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讲解电流、电压的物理知识时,可以结合水流、水压进行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2.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创造性思维培养中,思维的灵活性就是指思维活动充满变数,能够根据问题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来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多视角的认识。因此,物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解题的思路,突破机械单一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去转变思维的空间,探究多种解题的思路,尝试着让学生去一题多问、—题多解,逐步锻炼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去突破陈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积极构建独特的思维见解,促使学生标新立异,去探究新的意识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磁场和磁感线”这节内容时,因为磁感线属于一种抽象的物理知识,如果单纯机械地讲授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验,利用玻璃板、铁屑等材料,让学生观察磁感线的原理和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究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潜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解放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渗透于物理教学始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能力,提升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瑞军.初中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2]许全忠.浅谈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J].大众文艺(理论),2009,(19).

[3]潘留军.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