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基本定律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遗传学基本定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遗传学基本定律

篇1

1.集合思想

1.1 子集型。 子集型可以解决具有从属关系的生物学知识,具体的生物学实例如下图所示:

2交集型。交集型可以解决具有公共关系的生物学知识,具体的生物学实例如下图所示:

3 混合型。 混合型将分散的生物学知识系统化,具体的生物学实例应用如下图所示:

2.分步计数原理知识的应用

在做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时,如果分步研究每对等位基因的情况,再把每步的概率乘起来,便得出答案,难度便简化得多了。

例2 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物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概率为多少?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概率为多少?

3.排列组合知识的应用

在高中生物学的分子遗传学部分,涉及到碱基的排列组合问题,如把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应用到解题中,方法便简便多了。

例3 一种人工合成的mRNA只含有两种碱基U和A,这种人工合成的mRNA理论上最多有多少种可能的密码子?

解:一个密码子是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的组合,可表示为WWW,从两种碱基中任选一种填入任意一格的选法有C12=2种,所以形成的密码子种类为

C12×C12×C12=2×2×2=8(种)

4.极限思想

灵活地借助极限思想,可以将某些生物学问题化难为易,避免一些复杂运算,探索出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

例4 下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解析:根据题意,经遗传图解分析可知:Aa自交一次,后代中杂合子(Aa)占1/2,纯合子占1-1/2=1/2;自交二次,后代中杂合子占1/22,纯合子占1-1/22;……依次类推,可见,设Aa自交n次后子代的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y,则2y=1-(1/2n),当n∞时,y1/2,随着自交次数的不断增加,后代显性纯合子的比例越来越高;当自交的次数趋于无穷大时,后代基本都为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选B。

篇2

[关键词]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计算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我们在做遗传题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分离定律中F1 自交、测交等的现象、规律。

例题1.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交产生F2,试问:(1)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由,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多少?(2)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多少?(3)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多少?(4)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多少?

策略:做这类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区分自由与自交。自由时雌雄果蝇所有基因型组合均要考虑;自交仅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

解析:假设果蝇体色由A、a基因控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是显性性状,黑身是隐性性状。F1为杂合子,F1自交产生F2,由孟德尔分离定律可知F2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AA(灰)Aa(灰)aa(黑)=121

(1)解法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4AA、2/4Aa、1/4aa,雄果蝇的基因型也为1/4AA、2/4Aa、1/4aa,自由后子代中灰身(AA+Aa)=12/16,黑身(aa)=4/16,灰身黑身=31

解法2:F2代A和a基因频率都为1/2,根据(A+a)2=A2+2Aa+a2得到子代灰身与黑身比是31

(2)解法1:aa基因型自交和Aa基因型自交子代才会出现黑身果蝇,1/4(aa×aa)1/4 aa(黑身);2/4(Aa×Aa)1/8aa(黑身),子代黑身果蝇占3/8,则灰身果蝇占5/8,灰身黑身=53

解法2:F2雌雄果蝇自交相当于杂合子进行第二代自交,隐性纯合子为(1-1/22)×1/2=3/8,所以灰身黑身=53

(3)解法1: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所以不用考虑黑身果蝇,相当于aa基因型为致死基因型。此时F2中雌果蝇中AA占1/3,Aa占2/3,雄果蝇中AA占1/3,Aa占2/3,自由后子代灰身(AA+Aa):黑身(aa)=81

解法2:F2代的灰身果蝇A频率为2/3,a频率为1/3,子代灰身与黑身果蝇之比为81

(4)F2灰身自交,只有Aa后代出现黑身2/3(Aa×Aa)1/6 aa (黑身),子代灰身(AA+Aa):黑身(aa)=51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实验:亲本为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代,F1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中315黄圆:108黄皱:101绿圆:32绿皱=9331,对F2中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圆粒:皱粒接近31,黄色:绿色接近31,所以在做自由组合类型题时,可以将多对等位基因中的每对等位基因按分离定律做,然后再进行组合。在做基因型与表现型互推及概率计算时要充分利用分离定律中的自交、测交等现象。

例2.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这一株红花自交,则其后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占多少?

策略:透过表面看本质。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

解析:本题关键是要先确定该红花的基因型。由题已知只有当A、B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有3/8(1/2×3/4)开红花。1/2为Aa×aa的组合,3/4为Bb×Bb的组合,所以该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有很多种基因型,但纯合体只有一种为AABB,其后代红花中纯合子AABB占1/9,则杂合子为8/9

例3.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有GGYY与ggyy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植株自交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

策略:弄清题意,准确理解概念,知其所问;清晰、准确地掌握规律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变通地加以运用;仔细审题,明确亲本的基因型或表现型。

解析:因为题中要求分别求种皮颜色分离比和子叶颜色分离比,所以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看。种皮是由珠被发育形成,因此种皮颜色由母本基因型决定。该种子由F2植株自交所结,其母本为F2。因为亲本基因型为GG×gg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基因型为为1GG:2Gg:1gg,所以种皮颜色的分离比为:灰白=31子叶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因此F2植株自交所结种子也就是F3,相当于让F1(杂合子)连续自交2次,所以绿色子叶比例为:(1-1/22)×1/2=3/8,黄色子叶比例为5/8,则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黄绿=53。

三、遗传基本定律的适用范围

遗传学的基本定律都是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言的,属于细胞核遗传。原核生物、细胞质遗传都不属于该定律的研究范围。

例4.有些线粒体的DNA的突变导致人体的一种称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的疾病,该病症是成年后突然失明。某夫妇中,妻子患红绿色盲,丈夫患LHON,则其后代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策略:明确遗传定律适用范围。

解析:LHON属于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丈夫患病不会遗传给后代,该题只需考虑红绿色盲的遗传情况。所以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

四、解答生物计算题的关键

总之,我们在解答生物计算题时一定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透彻理解生物学概念、规律;

2.娴熟运用计算技巧;

3.仔细审题。

最后达到我们的目标:准而快。

篇3

基因鉴定亲子关系的科学根据来自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孟德尔定律。这一定律认为,孩子的遗传物质――基因(DNA)来自父母双方:基因的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除了生殖细胞外,人体所有细胞里都有一套完整的、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因此,通过比较两代人基因成分的组成,就可以判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基因鉴定的具体步骤包括:取样、复制、分离、鉴定几个程序。

什么样的生物标本可以用来做基因鉴定?一般来说,取样本身并不挑剔。只要是包含细胞成分的标本,包括血迹、毛发,都可以通过生化处理取得遗传物质。为了确认亲子关系,需要从两代、三方的身上取得细胞标本。也就是说,需要“海啸儿”以及假设的父母双方的细胞标本。取样,往往比想象的过程要简单许多,只须从口腔中擦取脱落的上皮细胞就可以供实验人员从中提取所需要的遗传物质。

这么一点生物标本怎么能保证结果可靠?这就是复制的功效。为了把收集到的有限的遗传物质增加到能够用来比较鉴别的数量,就需要把来自父亲、母亲、孩子的遗传物质,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分别加以复制。可以说,复制过程是基因鉴定方法的关键。因为遗传物质只占生物标本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容易消失在样品处理过程的“大海”之中。为了增加遗传物质的含量,20年前莫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这种方法能够使事先选定的若干靶基因在体外快速、特异性的扩增。今天,聚合酶链式反应经过不断改进,实现了基因扩增自动化,短时间内就可以将靶基因扩增上百万倍。这样一来,原本微不足道的基因“底板”就变成了“声势浩大”的生力军。

那靶基因的片段混在一起如何比较?所以,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分离。分离,指的是将复制后的基因片段分开,以便亲子之间进行比较。分离的方法在生化技术上叫做凝胶电泳。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基因片段带电、同时片段大小不等的特点,在电场的作用下,沿着凝胶做成的“跑道”赛跑来决出名次。实验人员把基因片段的混合标本点滴在起跑线上之后,一群群基因片段就开始向终点跑。结果跑前跑后,完全取决于基因片段的大小。小的灵活,自然跑在前面;大的负担重,也就被落在了后面;不大不小的分布在中间。经过染色,就可以看到凝胶板上,不同大小的基因片段成带状分散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大的基因群体才跑出不远,小的基因群体已到终点。这时,每一条凝胶板上的色带都代表着一群同样组成的基因片段。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师备课;导入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79-01

一、高中生物备课的可行性的探讨

教师都认识到,备课的重要,其生物的备课呢?我认为有以下好做法:

首先,有效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活化教材。张老师说:“谁能吃透教材,谁笑到最后。”我校备课组据新课标下高考的特点,强调走进教材,又活化教材。走进教材就是要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主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地意义构建,也就是吃透重点难点,抓住核心,瞻前顾后,通篇考虑。而活化教材就是在不改变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将文本教材情景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使教材知识生活化、科学通俗化。除了把知识点与社会联系加强之外,我校还尝试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者合作性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可是大多数探究性活动都“无疾而终”,学生难以探究出所以然,有些学生甚至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对活动不以为然等等,最终只好等教师把结论“捧”出来。基于对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疑惑,我对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简单地进行调查:选项非常欣赏这样的环节为体现新课标而做作教师应多给时间学生活动交流、评价部分有待完善这个环节可有可无评课教师4(26.6%)2(13.3%)3(20%)6(40%)0授课教师解决了教学重难点,是自己比较满意的环节这个环节不好把握,希望以后多尝试学生18(31%)3(5.1%)29(50%)5(8.6%)0很喜欢,希望以后多写这样的活动我觉得无聊希望老师能给一些时间我们活动不知道怎么评价同学的介绍收获不大,还不如让老师进行介绍初步结论是,探究性学习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性,符合教材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但是与高一阶段学时紧内容多等有矛盾,建议在高二理科班多实施探究性学习小组活动。

其次,备透学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道出儿童最本质的学习心理特征。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即:尊重每一个学生;课标制定的标准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课标制定的标准并不意味着忽视那些优秀、有特长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排除干扰和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因素,如挫折、害怕、紧张、焦虑、妒忌、抑郁、灰心等不良情绪,创设浓厚的教学情意场,使增个教学过程沉淀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进入最佳的思维状态;启发学生克服认知系统的障碍;促进学生形成认字结构、能力、品德,控制好教学过程。

二、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法教育教学可行性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导入很多,据本人的理解与积累,我对背景呈现法很感兴趣。其可行性的体现如下:对一些理论(如分离定律)的分析和概念的理解(如免疫)常常只需向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而不必详细讲解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称为背景呈现法。如必修模块1《光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老师只须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物的物质来源、能量来源和氧气来源,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应用等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行去学习和探究!必修模块2中,孟德尔8年种植豌豆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定律和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经历会使学生迫不急待地去学习和掌握遗传学中的相关的理论、概念;必修3中的《稳态的调节》等内容更少不了背景呈现法,如人口渴了为什么要喝水又要到处找水喝,感冒、发烧后食欲不振等日常生活现象更吸引着同学们自发去查资料、去学习探究与内环境稳态有关的知识。背景呈现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对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的背景呈现可使他们迅速准确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探究指明了方向。

三、高中生物教师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以及运用可行性的揭秘

篇5

一、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紧密结合

(1)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在内容上实现“无缝连接”。对于那些用传统方法不便展示的生物过程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发挥其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神经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2)在时间上实现无缝连接。课件的内容要便于多媒体过渡,比如黑板和显示屏的过渡。在制作或者选用课件以及编写教案时,要设计过渡内容。使用时要把握好切入时机,不要因为切换时机不要因为切换时间过长而“冷场”。要准确把握这些时间的长短及其相关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时间上的“无缝连接”。

(3)在空间上实现无缝连接。在硬件设施上,必须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与黑板及其他媒体的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其空间位置,学生的视线跨度要尽量小,操作要方便,切换要迅速和自然,且视听效果好。

2.课件内容要详略得当

课件视觉效果好,而且字体是采用标准字体,再配以不同的颜色,学生看起来非常的清晰、舒服。关键在于其内容:内容太详尽了不行,那与直接展教案无益,会使学生忙于记笔记;内容太简单了也不行,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就无法展示给学生看。所以在制作课件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基本章节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对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尽量多作一些说明,或多采用一些图像(图表)的形式来给学生进行演示,而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则只作简单说明,或只列出要点。

二、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模拟自然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生物与进化》一章时,与《生物》教科书配套的“桦尺蛾”的视频案例,全长3分钟。内容简介如下:

英国有一个小山村,再村外的树林里栖息着两种桦尺蛾,一种浅色,一种深色,树林里的小鸟以桦尺蛾为食。几十年后,这个小山村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排放的黑烟渐渐把树干染成了黑色,由于黑烟的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目标显著容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下来;深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体色与周围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这就是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的原因。

通过这个视频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更深的理解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更深的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讲授《遗传的基本定律》时,一些课件对孟德尔的生平进行介绍: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5经过8年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以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孟德尔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因为前人科学的选材,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创造性的把统计学与遗传学研究的结合。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科学的创新精神。

利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科学成果的认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3.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特点,突破难点

篇6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式课堂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含有强烈的人文指向,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而且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而且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而且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相对重视生物学知识、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常常成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人人格的组成部分,而人格是个人的认知、思考、动机、价值、性格、情感、态度、自我观念等因素的总和,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难以量化考核。由此导致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丧失,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没有什么重要的价值,严重影响到自身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生物学科教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可采用渗透式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一、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在生物实验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形成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态度;同时学生也会在身心的体验中得到一种团结合作、获取成功的情感满足。例如:学习人教版《分子与细胞》中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探究性实验,学生设计实验问题、进行假设、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的结果。不同的学生得出的结果有差异,学生们相互比较、讨论,进一步得出相应结论。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因而探究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二、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生物学科知识本身寓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点,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料,以及生物科学家们的优秀事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兴趣、动机、志向等人文因素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从而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遗传的基本定律”时,我向学生简要介绍了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他在修道院后花园的菜地里做了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才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却得不到当时学术界的承认。直到他去世以后的1900年,另外3位生物学家才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定律。说明了科学家们甘于寂寞、不求名利,为了生物科学事业而贡献出自己毕生精力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

三、利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唤起学生重建人类精神文明的使命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被不断地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从近百年来工业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传统工业在日益发展的繁荣景象背后,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构成威胁。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时,我向学生介绍:现代工业排放出来的许多废气,都可以形成酸雨。我国目前受酸雨污染的农田已达1.5亿亩,森林受害面积128万公项,造成的生态损失至少是60亿元。过度开垦、森林滥砍乱伐、草原超载放牧等人类行为,都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也正是因为这样,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虫灾、洪灾、旱灾、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环境问题不断地发生。这是自然界对人类进行的惩罚和报复。目前,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和资源危机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实例引导学生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自然之间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转化为高尚的生态道德行为,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人类。

四、加强STS教育,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高中生物教学加强STS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科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与科学技术、社会有关的问题意识和知识,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有关的生物学问题放在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章内容以后,我组织学生对湛江特呈岛红树林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赤坎南桥河治理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教师上课时可充分利用餐桌上的米饭、白糖、葡萄酒、米酒、豆腐乳,以及洗衣服、榨果汁、炒菜的技巧,传染病的预防常识,等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探究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而体现出生物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价值。

五、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本位、伦理本位的文化,它的这个特点在历史上压抑了自然科学、分析哲学的发展,我们需要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现代民族文化。高中生物学课程应该突出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生命科学是正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的这个特点,进行动态科学观的培养。例如,对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课本提供的只是一种模型。我们在观测微观生命活动时,不能同时观测到相应的结构,而能观测到的结构都是死的,这就是生物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在高中人教版教材《稳态与环境》中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墨守成规的批判思维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对此问题的点拨除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外,还能提高他们的科学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生物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生物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陆有栓.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钟海清主编.师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陆健身主编.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