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方式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教学方式

篇1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教师将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素材融入教学课件(PPT)中,丰富了教学内容,节省了课堂时间。多媒体教学方式自身有独特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内容展示庞杂、完整性不够等,整节课PPT到底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传统板书则可以起到很好补充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精美的PPT课件与板书有效结合设计,各取所长,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设计

1引言

对于当下大学课堂,很多人会想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只带一个U盘就进教室开讲,结合画面精美、内容丰富的PPT点来点去,潇洒自如。多媒体教学,即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灵活地选择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等多种媒体信息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正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工具活跃在高校课堂中,教师将主要的教学内容融于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中,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课堂上轻点鼠标代替黑板粉笔,省时省力。但是笔者在讲课和听课的过程中发现,经常出现精美PPT课件一点而过,而学生们都还没有看清楚的情况,有的教师上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念PPT,有的甚至断句都成问题。如果遇到停电这种突发状况,就只能换学生自习了。鼠标可以完全取代粉笔吗?传统的板书教学在多媒体课堂还有一席之地吗?看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被高校教师广泛使用,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PPT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节省课堂书写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大段的文字内容,教师直接讲授过去学生可能难以接受,书写则难免背对学生、搁置学生时间过长,PPT则可以轻易解决此问题。②PPT是微软公司办公系列软件之一,易学易用,便于操作。友好的操作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设置,再加上网上丰富的模板资源,即使是老教师也可以容易地制作出精美的PPT课件。③PPT演示文稿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结合花样各异的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方式和不拘一格的幻灯片布局版式、模板及配色方案,能够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正是因为PPT如此强大的优点,让很多教师用了之后就过于依赖,“重课件,轻板书”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PPT可能存在的诸如内容庞杂、完整性不够等缺点认识不足,使得许多新问题也不断显现:教师课堂上完全忽视了板书的书写,脱离课件不会讲课,教学过程受限于课件,不够灵活;播放课件速度过快,照”屏”宣科,重点不突出,学生跟不上进度,学习和复习起来有难度;过于花哨的课件形式和效果盖过了教学内容的实质,造成听课者视觉疲劳,反而影响教学效果;PPT的制作内容堆砌、文字不精炼,阅读起来费力,记录、理解、消化知识点都成问题。

3PPT教学引领,板书教学不丢弃

多媒体PPT课件的引入目标是强化、优化教学效果,不是、也不可能消灭板书这种形式[1]。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的过程。合理的板书设计和灵活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的两种重要手段,二者应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保证课堂40min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充足的教学准备,包括多媒体课件PPT的制作和板书设计两个部分。其中,真正好的PPT应该是内容和效果设计并重。内容上直接复制、粘贴的方式不可取,大篇幅的文字会导致重点不突出。PPT应该是教师教学、讲述的提纲,是教师授课内容的凝练,而不是课本的电子版放大。另外,为了提高课件的放映效果,可以选用不同款式的模板,但是应该慎用太复杂的模板,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色彩、对比度、配色方案的选用和调整,应该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观看要求。而对于板书设计,教师也应该在课下有所考虑。每节课的板书应该能够让本节课的知识点、讲课的脉络一目了然。板书的设计还需要注意学科性、整体性、概括性和美观性等,板书的表现力也是教师必然具备的基本功之一[2]。除了课前准备,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PPT教学和板书教学各自的优点,灵活应用。课件可以应用一切多媒体素材,甚至可以灵活添加超链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幻灯片的播放不是灌输式的“走马观花”,要以提升教师“授业解惑”的效果为基本要求,以学生可以接受的速度和方式不断调整。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选用多媒体教学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因为多媒体的动画和图形功能而淡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引导和演绎能力的培养[3]。教师在使用PPT作为教学工具时,要注意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公式的推演、难点的拆分、解析,板书有其独到的优点。教师在黑板上的推算过程,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开来,将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传输给学生,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信息量大,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动态性,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盲目的“重课件,轻板书”也不可取,合理、规范的板书也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标准。如何发挥各自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同辈在今后工作继续探讨提高。

作者:廖璠 刘雅琳 李瑞昌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熊飞.多媒体教学中PPT演示与板书的互补研究[J].教改教法,2013(3):46~48.

篇2

    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能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被人们喻为“思维的体操”,尤其是小学生对其兴趣淡薄,加之,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多媒体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多样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声、像、色为一体的,动静结合的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使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适量引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作用,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作为一名教师重在“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对于教学上的一些重点、难点,通过生动的演示,配合学生的自己动手操作,老师的讲解,就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手感,把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有利于突出教学上的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加深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突出重点。如教学“9加几”时,“凑十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了以下教学片段:先出示16个圆形的图(左边9个,右边7个),先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列出算式,再利用动画效果,将7个圆中1个圆移到9个圆这一边,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用怎样的方法算得最好。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把知识的内在联系动态展示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线索,并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最终获取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突破难点。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巧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正确而又深刻地理解新知。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这个内容很抽象,教学的重、难点都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如果运用传统方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道理。如果改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绿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8个小扇形,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半圆中移出排成红绿两队,又把两队合并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然后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割补、拼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的思维就会由模糊变得清晰,能够想象到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可以转换成一个和它等积的长方形。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让学生得到认知感知,学会了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且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运用课件时,应考虑通过课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情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得以形成。如在教学推导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出一个长方形(长5cm,宽3cm),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在闪烁,长和宽也分别用数据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到长方形周长的求法。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列出三种不同算式:5+3+5+3=16(cm),5×2+3×2=16(cm),(5+3)×2=16(cm)。然后通过比较,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一个教学环节,培养了探索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3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它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并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在列举了当前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呈现方式出现的问题后,探讨了多媒体教学中信息的呈现方式,指出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教学;信息呈现方式

多媒体技术是9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像等载体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在屏幕上将多种媒体的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一系列随时性、互动性操作的信息技术(何克抗,1997)。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友好的交互环境和图文并茂的显示功能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教师青睐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多媒体教学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尚处在探索阶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学者忽视了对教学信息进行合理的加工、科学的呈现。这不仅影响了多媒体技术作用的发挥,也没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必须注意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1.多媒体信息呈现手法不当。

有不少教学单位对多媒体的应用还停留在“课本搬家”“黑板搬家”的水平,教师将手头书本文字内容搭配图片信息大量地呈现在屏幕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局限于看课件,这种纯文本形式的课件,使得多媒体成了“单一媒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单调乏味,学习效率低。

2.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样式的复杂化。

许多教师为了营造丰富生动、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运用各种诸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超文本等方式,“热闹”地呈现教学内容,疏于编排呈现方式,教学的重、难点不突出,学生不易很好地把握课堂信息,多媒体信息呈现样式过于复杂反而喧宾夺主,不利于学习。

3.多媒体的使用未能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

现实中许多多媒体教学的实例常出现学科内容与各媒体之间不能互相照应的情况,这是因为教师设计的信息呈现方式不科学,不能很好地表现学科内容和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没有体系或只是强调自成体系,信息不同的呈现方式之间对教学内容的促进作用不大,阻碍了多媒体有效的利用。

二、多媒体呈现教学信息方式探讨

1.遵循通道效应。

佩维沃(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说明,人有两个相分离的信息加工通道,一个是视觉通道,另一个是听觉通道,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在不同的通道进行加工。在设计教学材料时,选择媒体时应注意听觉和视觉两个通道的配合。例如在文本教材的呈现下加入声音的解说或者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配乐声,在播放动画时伴随着教师的讲解,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学习材料,同时通过视觉通道和言语通道的呈现方式,还可以提高学习者有效认知容量的利用率,有利于整合两个通道的信息。

2.依照“邻近”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学习者呈现过于复杂的信息是不利于学习的,考虑到教学活动中学习者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教学者应合理安排相互关联的信息在空间上相邻、在时间上接近呈现。如,在课件中尽量选择同一信息的不同呈现形式出现在最近区域,使学生明了地看到学习信息,减少在找寻相关信息时浪费的时间和精力。

3.结合教学内容。

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难以表达,甚至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它们有的在真实实验中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的是其他手段难以表现的微观现象等,针对这些教学内容,设置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引用一段动画将这些抽象的现象形象地呈现出来。如在高中生物课上教师用一段视频给同学们展示细胞分裂过程;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引入电子地图;在初中的历史课上,运用网络图将背景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同样,针对其他的学科知识,设计者应依据其知识类型合理设计其呈现方式。

三、多媒体呈现教学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教学信息进行组合呈现时,其中的色彩、声音、动画信息设置时还应注意一些细节设置,使得它们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学习者学习的效果。

1.多媒体信息呈现中的色彩设置。

人对各种色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从感知速度上来说,感知最快的依次是红色、绿色,最慢的是白色;从色彩对人视觉刺激的强度来说,红色最强。所以在设计多媒体教学的页面时,对色彩的处理必须谨慎,要根据内容的主次、风格以及学习对象来选择合适的色彩作为主体色调。颜色的设计要整体协调,局部对比鲜明,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2.多媒体信息呈现中的声音设置。

在多媒体课件中,声音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讲解,一是配乐。要注意的是,教学材料中的讲解声音要清晰可辨,配乐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且音量不宜过大。课件中的文字和图片要尽量简洁醒目,避免与课件无关的图文和声音信息争夺认知资源,产生干扰。

3.多媒体信息呈现中动画和视频的设置。

动画和视频往往是通过运动的画面来演示教学内容,但画面的运动速度对学习的效果是否也有影响呢?国外曾有人对多媒体信息中背景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给文字阅读速度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背景运动的速度稍微缓慢时,对被试者的阅读速度造成的影响很小,但是当背景运动速度增快到23°/sec时,阅读速度明显下降。这个实验表明: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背景运动速度会影响到学习者对文字学习的注意。我们在制作有背景运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将背景运动的速度控制在这个速度阈限之内。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资源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无论它以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还是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的形式出现都必须保证它的呈现方式是符合学习者需要的,并且这种呈现方式只有适应学习者特点才能发挥它的促进作用,否则就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作者:王慧捷 单位:河南省内黄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邓先丽.多媒体条件下不同呈现方式对儿童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视听通道对不同输出的作用[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篇4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作用   激发  配置  有效  开拓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西宁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时,选定《小石潭记》一文作为参赛篇目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 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比赛时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篇5

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西宁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时,选定《小石潭记》一文作为参赛篇目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 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比赛时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

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 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篇6

【关键词】多媒体作品制作 教学方式

abstract: learning activities are not a pure process to attain knowledge in a good-designed and teacher-centered environment. the efficiency will rise if the students show great interests in learning and are actually participate in each learning activ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arry out a new learning-teaching programme to explore a multimedia-author model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by making full use of resources in information age.

keywords: multimedia-author model learning and teaching

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活动不是在一个设计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环境里获取信息的过程,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们切实参与了各项学习活动时,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提高。但是,现在许多课程都只侧重于传输知识,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预先决定好所有或大部分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计划,然后按计划在一定时间内教完一定的内容。尽管有的教师也利用一些新的教学媒体,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如实验操作、小组工作或课堂活动等来进行教学,但是这些新媒体和新方式也只是用于加强教师讲课的内容或强化问题的答案。技术在这里仅仅只是说教式教学的补充,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多少年来,寻找新的传授知识和组织学习方式的道路上一直充满困难和挑战。许多教育研究者和理论家认为,教学法(包括教师怎样利用技术进行教学)不仅仅只是纯粹地传输信息。通常,单纯传输信息的教学方式是不会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信息,根本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就使得学生过于迷信书本知识而不会主动应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与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刚入学时,就有一定的差异--学习动机、学习目标(有的可能与老师规定的相符,有的可能相差甚远)、知识背景、生活经验、资质和学习态度等各不相同。同时,他们还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出学习作品,建构知识概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在高校本科生中进行了基于多媒体学习作品制作的教学方式探索。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工作和记录的一些资料,并分析了以学生作为多媒体作品设计者和制作者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优点与不足,初步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各自的角色和作用。

一、课程简介

我们开设的这门课程初步定名为"学习理论与实践",对象为高校所有本科生;开课形式为选修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四节课;以施良方著的《学习论》、林崇德主编的《当代心理学习丛书》等为参考教材。该课程已经开展了三次教学:99年上下学期各一次,2000年上学期一次。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讲授学习论的知识、方法;通过半年的学习,使每个学生认识和反思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经验与习惯;克服学习的障碍,激发学习创造性,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尤其要使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交流与协作中学习;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

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指标是:(1)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热情和参与程度的评价;(2)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成果、收获与发展的评价,尤其要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与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展;(3)对一系列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建设与发展的评价;(4)对教学经验总结成果的评价;(5)对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课程、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评价。

二、研究引导

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学生不会学习。大学生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学习,但还是不会学习。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连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怎样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信息社会大学本科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开始了研究工作。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归纳如下:学生对真正意义的学习概念了解多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他们在学期末完成的作业揭示了他们真正的学习情况吗?学生需要学习哪些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满意的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起什么作用(例如教师要花多少时间给学生讲课,何时给学生提供所需信息,怎样给学生个别辅导,何时与学生开展讨论等)?这种学生作为多媒体设计者和制作者的教学与学习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这些问题引导着我们不断进行研究。

三、教学研究过程

(一)研究步骤

1. 专题设定

我们经过协商讨论,并参考了学生的意见,把这门课分为六个专题,分别是:

(1) 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革命

(2) 什么是学习?

(3) 学习活动的结构和规律

(4) 学习类型与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5)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6) 学习评价与学习效率

2. 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学生自由分配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开始进入技术学习阶段的学习。这一阶段为期两周,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excel等基本文字与表格处理软件以及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我们先集中给学生上一次技术课,介绍这些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其余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学生水平不一,学习进展差异较大。但每个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学生自告奋勇教那些技术不好的学生学习电脑操作和软件使用方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精神在这门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第五周开始,各专题研究小组开始进行第三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的学习。这一阶段为期六周。学生在这一阶段开始阅读我们给他们推荐的相关学习理论书籍,深入分析各派学习理论,做好学习笔记,把自己的观点和收获添加到个人学习网页中去,丰富个人的学习作品。第十一周后,学生开始了本课程与各专业整合研究阶段。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以系为单位,组成专业研究小组,根据本系的特征,结合我们这门课程,进行研究,并创作出各专业小组的作品--学习网页、录像、专业论文等。这一阶段我们规定为七个星期。在第三和第四阶段,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自教的方式。各专题或专业研究小组的学生认真阅读我们推荐的书和资料,记下学习感受,备好本专题或专业的课,然后给其他学生上课,介绍他们的研究情况。教师参与各专题小组的备课活动,不定期和学生开展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进展情况。第四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教师对这门课程以及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做出评价和总结,并评选出优秀学习作品。

(二)研究数据的收集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每周参与学生备课等方式,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例如在讨论时,学生会诉说近期有了哪些收获,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明白,或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多给学生指导或帮助等;在与学生共同备课时,学生会积极告诉我们他们在专题研究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找到了哪些新颖的信息;运用哪些媒介来讲课才能更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怎样去搜集与自己主题有关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利用哪些技术手法来创作自己的作品等)。

我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学习进展情况等都做好了记录,并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每次指导老师与各专题组的学生备课时,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并建议他们使用哪种新颖而有效的讲课形式。教师通过与学生开展讨论、对学生进行访谈,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我们与学生讨论时,提供了以下几个问题供他们参考:1) 是否已经非常明确本专题的目标?2) 引用的例子和观点是否恰如其分地证明了自己的专题?3)对本专题的论述是否结构清晰、语言流畅?4 ) 自己学习作品中的图片、表格、链接、配制的音乐、录像是否与自己研究的专题一致? 5) 对这一专题的研究有什么创新和突破?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认真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并把个人的想法和观点添置到个人和小组的学习网页中去,一步步完善个人和小组的学习网页和其他学习作品。我对2000年上学期所有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得到了下面的数据:

67.5%的学生懂得了真正学习的含义;75%的学生懂得了协作学习的重要性;100%的学生会使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和用powerpoint来制作幻灯片;32.5%的学生知道如何运用价值标准来评价学习。

四、研究结果

1. 学生的收获

这门课程使学生懂得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含义、树立了学好其它课程的信心。有一个一年级的本科生对我们这门课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听课名额的限制,她只好旁听。她加入了第一专题组的学习与研究。但她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于是他们组一位计算机系的学生就主动帮助她学习。她学习积极性很高,进步非常快。在自己的学习网页里,她说"我懂得了自主学习的含义。我独立完成我的学习网页,这是我的第一张小板凳 ,虽然暂时不漂亮,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提高,将会有第二张、第三张……,而且会一张比一张漂亮、精彩"。那个计算机系的学生说道:"通过教其他的同学,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也知道了如何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与同学进行协作学习。"各专题组的同学共同制作学习网页,共同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共同备课、上课,这既培养了他们协作学习的能力和与他人共处的能力,也提高了个人在信息社会的学习与生存能力。

这门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开始这门课的教学前,我们给学生观看一些他人的作品,让学生亲身感受这种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从而萌发创作自己学习作品的欲望。学生看后,学习积极性提高。有许多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计划中写道:"……完成个人主页,注意质量,做出一个有个性的个人主页,在本专题的研究中有所创新。"有的学生直截了当地对指导老师说,他们一定要在本专题的研究中超过前面的学生。于是,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他们认真钻研理论书籍,积极通过internet搜查资料,兴趣盎然地进行专题研究。在进行小组集体讲课时,各小组的学生争先恐后,各出奇招。他们采用了说相声式、演小品式、讲故事型的讲课方式。抽象的理论,深奥的道理,经过这样的形式传输出来,给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效果也就不同。通过小组共同备课和讲课,每一位同学都在与他人交流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 教师的作用

在这门课的教学里,教师课堂上课时间少了很多,但教师的工作量却没有减少,相对来说可能有所增加。因为教师得融入这种学习环境,给学生正确指导,记录好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在这门课的教学时间分配关系如下表所示:

讲授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第一阶段) 教学生学习技术(第二阶段) 教学生理论,组织学生讨论并与学生备课(第三阶段) 组织讨论会,给学生提供信息(第四阶段) 课程评价与总结(第五阶段)

第1-2周:4小时/周共计:8小时(11%) 第3周:3小时第4周;1小时共计:4小时(6%) 第5-10周:1.5小时/周共计:9小时(13%) 第11-17周:0.5小时/周共计:3.5小时(5%) 第18周:4小时共计:4小时(6%)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师给学生进行课堂讲课的时间约17%,组织学生讨论,与学生共同备课的时间约占18%,其余的时间全是学生自学。教师不再象传统教学那样,是知识的灌输者,说教人,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导航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

总结

在世纪之交,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学校教育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便达到教学目的与知识结构的联接。我们对"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里如何开展大学本科教与学的道路,从而使大学本科生获得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提高自己在新世纪的生存能力。

未来的教育该向何处发展?怎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这门课程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头,借此抛砖引玉,形成一股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研究的浪潮,把对新世纪教与学的研究推上一个高峰。

篇7

关键词:多嫌体;有效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物理高中教学的意义

(一)多媒体技术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单一的传授制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处于无声地被动状态,师生之间的“互动”单纯地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这种“互动”模式中,没有形成相互相互交流和思想的碰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渗透,使得教学内容能够以更加形象、动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拉近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为交流提供了话题和视角。

(二)多媒体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如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导学互动、自主学习等,这些教学方式都需要对媒体技术提供支撑。首先需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其次,需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展示提供条件,学生借助多媒体进行小组展示,可以将课前查询到的丰富资料展示给同学,也可以借助图像、视频使知识点更加清楚明确。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

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第一,知识准备不足;第二,缺乏感性知识;第三,抽象思维能力差.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类型的认知障碍,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软件、图形软件来模拟这些抽象的学习内容,让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让抽象的知识“动”起来,让学生可以深刻的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一个个的难题,实现自身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高中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阅历与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缺乏深层次思考,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常常存在感性知识不足的缺陷,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即可很好的解决这一不足.基于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多搜集材料,丰富感性材料,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关于失重问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即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来展示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的视频,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让学生对力学原理与失重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再如,在《原子结构》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软件来模拟α粒子散射现象,在α粒子反射到金属箔之后,大多数会沿着原方向继续前进,少部分会出现偏转.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这一情境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为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丰富自身的储备知识:例如,在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将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量等知识整合到课件中,让学生先进行浏览,再进行教学,这可以让学生深入的把握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要意识到,虽然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抽象能力还相对较差,为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要具备生动性与直观性.如,在《静电感应》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静电感应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优化演示效果

高中物理中有大量的实验,在空间、时间、仪器等因素的限制下,很多实验无法进行模拟和演示,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实验就可以有效突破这一限制,让物理实验变得生动、自由、灵活.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可以在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课件演示活动,这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实验过程模糊、准确性差的不足.例如,在《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活动中,教材中使用频闪照片模式来说明自由落体运动与平抛物体运动的差异,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演示出小球同时进行不同初速度平抛运动的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三、物理学科的特点使物理教学不能依赖多媒体教学

多煤体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离开实验,物理科学就不会产生,也无从发展,因此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虽然多煤体技术可以逼真、贴切地模拟实验,可以没有误差,没有失败的风险,可以随意控制实验的速度,但是物理学毕竟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依赖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如果完全用模拟实验来代替物理实验,教师就成了机器的操纵者,学生就成了实验的看客,这不仅会影响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协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会直接影响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抽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维方式,它在物理问题的提出、物理概念的产生、物理规律的建立和物理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不能低估。多媒体虽然可以将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和直观化,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往形象思维的发展,但是它并不能代替抽象思维。高中学生已经具备科学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比如物理概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良机,如果能充分挖掘其潜能,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该技术的使用为物理教学打开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作为老师,应熟练掌握这项业务并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多媒体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要与传统教学相补充,老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不断突破教学的难点,降低教学的难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课堂 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21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更是起了到排头兵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确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1 变抽象为直观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形象立体、直观、动态强等特点,其它教学手段处理起来困难的问题利用这个特点变得简单且更方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知识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突破教学重难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多媒体让学生走出课本,认识世界。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围绕课本打转,教师一方面因为资源有限怕麻烦不愿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了应付考试将学生埋在题海中也懒得多此一举,于是学生的知识贫乏,思维促狭,想像贫乏,对课本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而多媒体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丰富的资源,开放的空间,与时俱进的图文声像从不同方面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信息资源平台,学生们不仅能熟悉现代化的交际工具,还能体验到现代社会的交际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从海量信息中提炼真知,这无疑给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在思想上奠定了一定基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放大细节等特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将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觉察到的关键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画面的强烈刺激来突破难点。多媒体与“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整合,将所有的几何可视化呈现给学生在静态和动态的条件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大大加快了理解的速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许多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梦想成为现实。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它可以获得一种真正的“数学体验”,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增加提高课堂知识量,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数学教学的主线是“问题”。多媒体可以通过新颖的声音和灯光效果吸引学生进而达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直观的印象中学习新知识和新课程。在教学中,一些问题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板书才能完成,势必浪费很多宝贵的课堂时间。例如,应用题和探究题的类型,动辄几百字,在使用多媒体时,可以减少书写时间学生可以迅速进入阅读阶段。在做计算题巩固练习时利用多媒体可以避免书写或念题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学生开小差的机会较少。学生学习更加集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3 注意节奏,提高效率

对于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吸引学生的是新f的声音和灯光效果,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直观的印象中学习新知识新课程。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可能会忽视这些新事物背后的知识内容,我们需要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中尽量去避免这类问题,但不能喧宾夺主,让学生盯着屏幕忘了写笔记。中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应该是两者并重,但有所侧重。笔者认为,更应该侧重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传授知识的强调,在研究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我们长久以来积累的经验,哪些知识可以更容易让学生记忆,而哪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更容易遗忘。

4 遵循课堂规律,注重思维能力的拓展训练

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一种课堂上呈现知识的信息工具,目的要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重要条件是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例如,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数形结合的原则等。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最重要的目的,它不像文科课带有观赏性。因此,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不能忽视思维的训练而过分强调形象性和直观性。一个优秀的课件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课件,不是所有的课件都必须同时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录音。初中的数学课件的内容不应该太多,实例讲解要详细,课堂实践要紧扣主题,让学生模仿课件尽可能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理性的内容从浅到深进行安排,注重每一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和交互性,并可以方便地控制各部分的内容。

5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课件

一些优秀教师的视频课在合适的时候也可以加以借用,利用这样的方式达到教师的合作与交流的目的,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一些教学视频提供的数学技能非常有效,一些视频显示一个兄弟学校的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师生共同分析课程并加以借鉴,让学生了解名师的教学方法并找到自己和名校学生的差距,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能力。

6 结语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许多教师不能熟练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课下的时候去学习更多的计算机多媒体相关知识,利用一切培训机会或自学方式进行学习,进而为课堂教学保驾护航,数学老师更应该走在其他教师前面,让每一个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教学中学到知识,学好数学。数学的魅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出来,枯燥而重复的数字问题,不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多媒体的功能在这个时候显得弥足珍贵,许多教师感到在课件中输入数学问题是很麻烦的,但只要我们能积累,进行小组合作,几个老师合作制做课件,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相互合作,我们班将有更多更适合我们的教学课件可以使用。在我们学校的数学课上,很多老师已经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合作,进行分工制作,每个教师负责自己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的教学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多彩。

总之,多媒体和课件辅助教学,使得传统的数学课堂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的参与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被动变主动。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中,总结出多媒体具有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效果。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辅助方式只要能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就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席光.新课改视域下初中数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索[J].学园,2016(8):116,118.

[2] 范响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3).

[3] 张燕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篇9

[关健词] 多媒体;教学

[作者简介] 马亮,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节水灌溉理论,新疆 乌鲁木齐,830052

[中图分类号] G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84-0002

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并对它们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压缩、编辑修改、存储传输和重建显示等处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迅速兴起,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工作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以其科学性、互动性、直观性等特点越来越多地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电视等)所不完全具备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1][2][3]。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它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集成一体,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展示与传递。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不切实际地过分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将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多媒体的利与弊,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设计和使用,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重要原则[4][5]。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传统教学通常是以教师口述为主,黑板板书为辅,向授课对象进行讲解,用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感染学生,将所授内容传授给授课对象。黑板和讲台成了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沟通的主要场所。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应用多种展示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等方法将课堂讲授内容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呈现给学生,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通过丰富的视、听等辅助手段展示所授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形成教学双向互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运用多媒体可使课堂讲授内容形象生动,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互动,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以口述与板书的表现手法来讲解重点和难点的困境,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更易掌握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三)大量信息储存,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课堂上的信息来源丰富多彩,运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媒体手段使得课堂气氛生动直观,展示内容多,演示速度快,能够将大量的信息传授给学生。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它节约了书写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多内容、高效率等特点,可使教学节奏适当加快,有利于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和了解大量的信息。以课本为主,添加各种声像资料,使自制作课件充分地发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特色,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好的课程内容。丰富课堂授课内容的多样性,提高了单位授课时间内的信息传送量和课堂效果。

(四)信息资源共享性

教学课件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网络技术的普及也使得文字、图片、声音乃至图像在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传播成为现实。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将使教学形式在传统教育中发生着巨大变化。它使得许多常规方式方法难以表现的教学内容可以容易地表现出来,同时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重现,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自主复习或预习教学内容成为可能。

三、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虽然优势很突出,但在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应注重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课程特点和课堂讲授内容差异性,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将更加有利于提高授课效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它独有的特点展示在学生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虽说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具备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真正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特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就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注重课件质量,突出重点

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一定要明确多媒体课件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把教学内容归纳成为提纲挈领的学习要点,以简明扼要的提纲式文字出现在多媒体课件中,并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把握教学的中心内容。自制课件要有一定的创新和构思,依据教学大纲及本学科特点选择重要的信息,并注意不要出现课本原文照搬制作课件的现象,使多媒体教学成为另一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

(三)多媒体教学仅仅是手段,不能替代教师的讲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起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作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只有教师才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源泉。师生的教与学的矛盾只能通过教师的主导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过程来解决,多媒体技术不可能取代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法,将所讲授内容更加清晰、通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展示,而缺少必要的讲解及说明,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

(四)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虽然较传统教学信息量更多,但是也对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靠课堂时间,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学习内容,很可能会变成“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形式,使学生仅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对知识的真正掌握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课后通过课件的回放巩固所学知识,才能够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展示内容多,演示速度快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 语

课堂教学是世界教育范围内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课堂讲授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开阔、课堂效果是否能够真正提高,仅通过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就希望能够完全解决以上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授课与传统授课相结合,寻找符合自身学科特点的授课形式,才是提高授课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基本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世俊.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原则[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

[2]咸威.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

[3]吴海涛,熊曼辰.浅析多媒体教学及其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

篇10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政治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67-02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面临着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的新形势,教育教学方式和媒介也必须与时俱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及学习效率。高中政治课程文科性较强,知识点较多,记忆较为困难,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叫了许多年,但高中政治课堂还是以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为主,甚至一点新意都没有,学生对其感觉枯燥乏味。现在高中政治教学遇到了一个瓶颈,学生厌学、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低下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这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为此,高中政治教师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政治课堂,扮靓了课堂教学过程,也大大提高了学生政治学习的效率。

1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有利提升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品质,提高听课效率。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大大改善了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条件和环境,一定程度上也扩充了政治教学的途径,使其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很多,在众多优势中,教师可以利用的东西很多,只要细心研究,熟悉教材,实现教材和学生的完全整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会大大促进高中政治的教学工作。情境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知识点所相关的环境下,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自我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学习情境和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了解我国的国家制度时,笔者让学生观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气势恢宏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我国的国家制度的崇敬之情,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倍增。

2 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完美课堂

高中生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想法,在课堂上,要想完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精神听讲和学习,就必须改变传统课堂的憋闷氛围,改善教学媒介和方式,实现轻松课堂。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达到了这一目的。多媒体的可看性很强,强调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拥有浓厚的高中政治课学习兴趣是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条件和基础,要吸引学生,就必须要课堂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吸引力,教学方法的新颖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是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一种有力手段。多媒体直观性强,教师可以把政治课上较难的知识点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方式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以便简化知识点,把疑难问题简单化概括和处理,这样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很轻松地理解和领会重难点的知识内容。

如在讲解“国家与国际组织”一节时,本来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笔者就让学生观看我国两会的视频,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总理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前言部分,学生就理解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然后笔者又播放事先剪辑好的各国重要政府机构的新闻播报视频,让学生观看了解各国的国家机构的构成。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中国政权组织与别国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国家性质、民主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 利用多媒体总结教学,实现有效的知识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新知识学是建立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而且将新知识存储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上。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知识遗忘过程总是先快后慢,所以孔子指出要“温故而知新”。在政治教学中,一堂完整的高中政治课堂必须由课堂的预习、内容回顾、课堂的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课堂总结等环节所组成。传统的常规课堂,在教学环节上很少有教学总结,有也只是教师的口述,所以课堂在总结的效果上不是很理想。对于政治这门学科来说,课堂总结起到一个巩固、提高和完善的作用,如果教学总结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那么这堂课就算不上一堂成功的课堂。而如果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总结,则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课堂小节环节,教师可以打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本节课的知识逻辑体系,并且重新强调下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及时地巩固一下,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鲜明的印象,有利于对大脑存储的知识的顺利提取。

笔者在讲到“神奇的货币”时,就这样在PPT上总结: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含义;2)产生过程;3)货币的本质。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让学生一眼看穿,整体把握,很好地进行课堂的总结。通过纲举目张的罗列,学生的知识结构顺利理清,有利进入头脑的长时记忆中。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教学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阵地。如果一味地教师唱主角,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得不到提高,反过来又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在政治课堂中运用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减少学生思维过程中理解的障碍,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可以设置有效的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争取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学习商场供求关系与商品的价格时,有很多学生理解为商品的拥有者借机涨价而牟取暴利。而通过多媒体展示市场的一些镜头与老百姓的一些话语,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供求关系的变化带动价格的调节反过来可以缓解这一关系,促进市场健康平稳地发展。

话说回来,多媒体再好,它也只是教学的辅助设施,只起到教学的催化剂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高中政治知识更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扮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但也应该注意点到为止,勿过分滥用而影响学生的主体学习。一句话,高中政治教学在新形势下必须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媒介,适度、适时地运用多媒体,使操作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与学生的心理规律,才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使高中政治教学沿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