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篇1

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是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习能力和科学品质、实现多维目标的学习。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

一、问题性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归宿,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首先展示的是教学目标,探究型课堂教学首先展示的是问题,而教学目标就包含在问题之中,并且是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去实现的。这里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本课教学内容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并能大面积覆盖的问题。或者是这样的一、二个问题,或者是多个问题的序列;在序列问题中,往往也只有一、二个核心问题,其它问题或者是为核心问题作铺垫的,或者是核心问题的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要比较集中,问题序列的呈现要有逻辑性。问题可以由教师预设,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样,探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更能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产生和始终保持探究的兴趣和内动力。总之,问题的“质”决定着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同时经历两个过程,一是知识生成的过程,二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和方法是探究性学习最为关注的。作为探究目标的问题一经确定,就要依据问题的内容性质和学习条件来构建探究的过程、选择探究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学习过程,但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不过常常是被简约化了的。有的科学家的一项发明创造,经历了许多次的实验和许多年的功夫才获得的,学生尤其在课堂上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全部经历过。探究的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和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探究性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多感官投入的过程,是外动和内动相结合的过程。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手做一做、用脑想一想,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方法,每一个方法形成一个环节过程,所有的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是探究性学习中应着重指导和训练的。

篇2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活动;杠杆 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靠传统的学科教学、学习方式已不能实现。于是产生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1.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学会合作。4.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5.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它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依据当前教学形势和研究性学习目的,我们开展了“认识杠杆”――“研究性学习”活动。

活动的过程为:选择研究的课题 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 收集整理研究的资料写出结题的报告评价与反思。

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上网查找有关杠杆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寻找杠杆实物,参观杠杆机械,认识杠杆,了解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研究性学习”应体现以下特点:

一、以“问题”为载体进行研究性学习

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途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学生带着“什么是杠杆”、“为什么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等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寻找实物,对比、体验,并进一步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例如:通过上网查找“杠杆”图片,寻找杠杆实物,发现所有杠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围绕固定点转动”,即这个固定点就是支点,从而初步认识杠杆。有的小组在用不同剪刀剪同样的物体时,发现手每次所用力的大小不同;其中一个同学让大家用随手物品:书、两只笔做如下实验:让同学们体验力的大小不同,于是产生疑问,引起大家的讨论,分析原因,带者问题进一步研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这种活动,使学养成“常提问”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听、记、算,把教材看透,记熟,形成了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但研究性学习打破了这种局面,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知识,而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师,而是来自生活、生产、社会调查、上网查询。学生的学习地点不再是学校,而是整个社会。例如:学生为了了解杠杆,不但上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还到健身房、游憩广场、社区观察健身器材,到车店、灯店、家庭生活中、工农业生产中、人体中去寻找杠杆。促进了学生与社会互融,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

三、注重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亲自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亲自动手制作简易杠杆,参观印刷厂、观察缝纫机、手推车,观察哪些部分有杠杆组成,试着找支点、动力、阻力。通过实地参观、动手制作、查找资料、得出结论并获得亲临感受,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掌握了收集资料的途径;同时在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定向注意,使学生知道,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杠杆构成。从而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进一步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与人的接触和帮助,懂得做人的道理,加强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拓展了知识面,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应用

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例如,学生收集各类剪刀,对比,体验力的大小,从杠杆知识分析并解释。学生还找来各种杠杆,如剪刀、钳子、起子、筷子、扳手、开瓶器、指甲刀、夹蒜夹、夹碗夹、定书机、小杆称、钥匙扣、锤子等,讨论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收集杠杆玩具,单杠上翻跟头的小人等、指出人体杠杆。用费旧材料制作杠杆――车上涮雨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物认识杠杆,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服务。

五、注重体验

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的理性认识,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体验。例如:这次活动中,很多组找的是实物,在操作中,他会结合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观察,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在研究不同剪刀用力不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使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组织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学生在乐于学、乐于做中学习。

六、注重全员参与(共同参与)

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因为他注重过程,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通过共同参与,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例如:彼此尊重、理解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实施方案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体现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篇3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15-02

探究性学习是由英文“inquiry leaning”翻译过来的,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拟性科学研究活动,是以问题为依托,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师强制性地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

1980年以后,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各国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1996年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探究列为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2000年英国修订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2001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出版了第一本专门讨论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著作《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学与教的指南》,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期待的一本关于探究教学的实用指南。直到今天,探究性学习在国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方法之一。

我国关于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78年发现式教学法开始引入我国。因此,90年代为了使人类顺应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在1999年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课改中,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被提出,并受到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可见,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科教学中已经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综上所述,各国的基础教育研究领域都非常重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但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探究式的教与学仍然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针对新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误区,我们有必要对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有什么目的、它的特点是什么、应该怎样实施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主要探讨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以期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

一、综合性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综合的。它的目标主要有四点: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饶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这些目标是一个整体,经过长期的融合而形成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硬性规定。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很灵活的,可以因人因地而异。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综合的。学生探究的内容是多样性的,不应该仅仅限制在学科知识上面,只要学生能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学生会获得一种或多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学生们所面临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的,而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探究的内容。

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是综合多样的。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会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知识的运用也逐渐具有综合性。正在探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每个问题的解决不可能用同一种方式,这也就印证了方式的多样性、综合性。这就要求老师是全能型的老师,能够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二、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的一重要特点就是自主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课题、制定工作方案,老师没有干预,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自主性是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饶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识,也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靠传授式的教学难以获得。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是否就意味着教师是多余的,或者说教师没有什么作用呢?当然不是。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需要老师和他们一起讨论。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安排学生活动、防止事故;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助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防止偏见和差错,提醒学生注意实事求是,注意结论的可靠性,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对课题意义的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引导学生报告自己的收获,等等。

但在现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能会走向一些误区,学生也没有彻底地摆脱教师权威、教师中心的思想,教师过多地去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地位摆在学生之上,对学生的指导变成“你要这么做”“你不能那样做”,教师依然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依然处在支配学生的地位。结果就是教师的意愿代替学生的意愿,使学生的学习失去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应强调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把自和独立权还给学生。

三、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其教育价值。能有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当然很好,但不必强求。过分强调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结果必然导致精英主义。比如研究的结果,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策划一次活动。探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虽然探究性学习强调过程,但不能让探究的过程模式化、固定化。探究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评鉴预测,是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而不是固定的规范。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不能强制规定哪一个步骤在前,哪一个步骤在后,也不必强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一次活动可以集中在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制定研究计划,如何进行实施,如何协调实施中各方面的关系等,就其中的某一细节问题进行探究,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

因为注重的探究的过程性,所以在评价学生的成果时就不应该仅仅看探究性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并把此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为主,依据学生平时的态度和表现来给予公正的评价。

四、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实践,要活动。这里要注意的是,过去我们往往把实践狭隘地理解为体力活动或动手技能相关的操作活动,这尤其体现在过去理科的实验上面。但随着现代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动手操作技能的概率相对下降,我们更注重的是能够制定一套方案去解决问题,而技术的问题有专门人员去解决。实践并不仅仅等同于操作,而是包括从提问到求得结论、做出评价的整个过程,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计划、找资料、理论探讨、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都是实践。所谓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参考文献:

[1]霍益萍.张人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20(11).

篇4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 实施策略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探究是一种活动,探究性学习则是以探究这种活动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他们,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积极学习过程;对教师而言,探究性学习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是对它的兴趣,而探究性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又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反思;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广泛地掌握语文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能给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的思维空间,探究活动倾向于横向与纵向的研究,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很广阔的天地中翱翔,自由思考,自由探究;探究性学习的方式鼓励生生互动、同伴质疑与讨论,利用集体思考的力量,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发学生全方位认识这个问题,就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提出的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经过几年的施行,已经从考试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发展到开始发动教学模式改革――以“探究性学习”为标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所以,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实现教育方法从“粉笔+讲解”向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转变,是当前语文教学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把握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巩固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1、重视阅读,牢固树立“阅读即探究”的思想

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文本来获得语文知识,培养情感与价值观,所以阅读文本是探究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抓住了阅读文本的特点进行探究,才能让学生领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让学生深入地与文体交流和对话。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次信息交流的阅读才是最好的语文探究性学习。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阅读是传统语文教育遗留下来学习语文最根本又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方法、比较阅读探究方法等。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思维能力,而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积极思索,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发散思维、辨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三大思维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围绕阅读文本而进行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去发散学生的思维,伸长联想的空间,从课本知识到课外阅读,从古代到现代,从音乐美术到影视录像,从民间俗语到诗词典故。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容易找到知识中的空白,思维中的矛盾,从而发现问题,找到探究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师生共同参与,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语文课程的探究内容非常丰富,是语言文字和人文内涵的结合,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而探究的过程也讲究情感的投入和发展。学生也只有在宽松活跃、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才能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既有利于语文课程的生动展开,也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

2、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本身的思想情感及写作技巧,咀嚼语言在文章中的含义及作用等,同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起学习语文的一定的方法技巧,树立起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当然,在探究时,一方面要与语文文本相结合,话题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另一方面要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探究秦灭亡的原因,文章酣畅淋漓的论述风格,但一定要给学生适时引导,以免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仅仅去探究这篇文章的历史观,而忽略了文章的文学性的体现。

(三)拓展迁移,挖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具体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自主探究方式:首先,在语文文本矛盾处挖掘探究的沃土。

高中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学生围绕这些矛盾大胆探究,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祝福》中有这么写祥林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学生在自探究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矛盾恰好衬托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对她的无情的压迫;其次,扣住情境,进行换位的思考。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角色扮演就是其中的一种。

2、师生、生生合作探究

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仔细地研究,更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寻求答案,共同寻找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的关系,这不仅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更要强调教师要在引导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合作,不仅珍视探究中教师自身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样,也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体现师生之间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 自主合作 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04

1 前言

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对学生实行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可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消极学习。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采用现代新型的教学技术,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政治自主学习。现代政治教学必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观念上的转换,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提高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将从高中政治学习的特点着手,阐述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 高中政治自主性学习的特点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高中政治自主性学习的保证。考虑到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性政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散发,对政治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中的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增强对知识的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改变思想观念。自主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记牢知识要点,且让学生印象深刻。其次,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其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再次,探究性学习突破书本的限制,促进学生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内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对知识进行学习。最后,探究性学习有其独有的挑战性,科学调查是一项重要学习措施。

3 如何做好高中政治自主探究性学习

3.1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

首先,加强指导,为学生自主探究型学习提供条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自身角色,在探究型学习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探究型学习是全新的学习模式,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容易导致思维受限,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疑问。因此,老师必须做好指导者,引导学生渐渐进入自身的角色。同时,老师也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视觉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学生提高自主研究性学习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以往学习的观念,提高自主研究性学习意识。新课改的推进,为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学生必须做好成为课堂主体的准备。老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学生应该自行做好科学调查,搜集调查资料,以提高自主研究学习的科学性。另外,老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必须尽可能地对学生所提出的方案提出改进方案,了解学生研究的动态,并且对学生进行动态性指导。

最后,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只有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才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师生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才是最有效的,老师才能够和学生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率更高。在交往条件平等的情况下,老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机会,善于把机会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能够使学习效率提高。

3.2 以问题教学带动政治教学

问题教学是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科学调查活动,促进学生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性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与合作,更包括语言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问题教学则是将师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后进行解决的教学过程。问题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的实例进行探讨,这样更加容易贴近学生,多注重实例的内在价值,选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更有教育价值,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3 了解政治教材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基础才能够促进科学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教师应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政治教材和探究性学习整合起来,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思维方法,还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材是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工具,能够促进学生加强对学习的研究和探讨,更能促进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的经验研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保障。

4 小结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有力手段,能够改变学生知识为本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作为指导者辅助学生继续科学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化.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探讨[J].林区教学,2011,4(5):2-3.

[2]戴书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教研版),2011,4(1):11-12.

[3]蒙丽梅.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5(6):13-14.

篇6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地理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99-01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地理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地理再发现的过程,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

一 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因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强调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发现“知识”,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

第二,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基本形式,学生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接受学习只能培养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探究学习是培养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第三,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学生运用多种感官,通过主体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从做中获得感性认识,再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教、学、做合为一体,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交融,理论与实践统一。

第四,注重交流与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学习主体通过和学习客体间的交互作用――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探究过程中,在交互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注重过程。探究性学习更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它强调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地理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地理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地理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地理,让已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地理知识和体验上升为科学结论,从中感受到地理发现的乐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六,给学生充分的创新空间。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现实创新的过程。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可以大胆怀疑,提出问题;大胆猜测,进行假设;大胆尝试,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可以超越课本、超越教材、超越老师、超越自我,在自由的空间中大胆创新。

四 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第一,设疑。教师以学生已学过的地理知识为基础,以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为背景,设置一定容量和开放度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引起矛盾,激发探究动机,明确探究目标。

第二,探究。这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联想、试探、验证等探究活动,概括出原理、法则,寻求问题的答案。

第三,交流。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交流探究的成果、心得与体会,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把学生初探的成果加以提炼,使它更具有科学性。

第四,总结。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探究活动,将探究的结论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第五,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探究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探究性学习应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概念、图例、规律等的探究,宜全班或分组讨论;对地理知识的引申、应用探究,可分组讨论,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适时点拨,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对实践性作业,可采用开放性探究,学生自愿合作,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在寒暑假、双休日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六 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篇7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英语教学;主体地位;应用

全球化时代及中国以大国身份走向世界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英语知识还要学会自主学习,还要通过探究学习日益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满足跨文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一、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1.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科技、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问题,开阔视野。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参与真实世界的某种任务中获得体验,不但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就把学校学得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且有助于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还能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动机和挑战欲,以及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方法。

2.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就是将“如何教”和“教什么”转变为“如何学”,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其主要特点有:主动性,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开放性,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保证,即目标开放、过程开放、评价开放;问题性,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主线,即让学生产生意识和进行学习的源头;过程性,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即在探究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还伴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主客体地位的变化。它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转而增加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所受的是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人们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天职。“接受”、“应试”是传统学习中的两个核心要素。教师不断地给学生讲授“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做中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所以我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2.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中,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预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出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让他们自行选题,查寻资料,充分酝酿,写出研究报告,从而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究性设计

以高中英语《Lesson 4 First Impressions》一课为例,英语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上述探究式学习的应用原理,根据学生实际,按计划进行。

Step 1:Tell the stud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class

Guide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What basic factors are needed in writing the first time you met someone?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得出这样的结论:who,when,where,what he/she did/was doing,what he/she seemed like?

Step 2:The students read the first part of the learned text First Impression once again and pick out the key words,phrases or sentences which can connect with the basic factors mentioned in the first step.

Fill in the form and answer two questions.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使学生认识写作的基本要素和关键字词对描述事件的重要性;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明白“behavior”与“impression”的密切关系。

Step 3:Check the answer and analyze the key points in detail

Remind the students phrases like seem like…,look like…,appear to be are necessary in describing 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person whom we met at the first time.让学生明白初遇某人是很难准确看出一个人的人物性格的,只能猜测,所以应该使用诸如:look like…,seem like…,appear to be… 等等带有不确定含义的词。

Step 4: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first time they met someone.

Step 5:Let the students work in group to polish their writing 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requirements.

Step 6:Show some studentswriting to the whole class.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本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教师应多尝试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参与、合作、发现、思考和创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篇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即我们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根据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阶段特点所设定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积极地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的学习为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学生将受益终身。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发现能力强,而语文本身又是一门人文素养比较高的学科。利用这两者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需要明确的是,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应整合和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

首先,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在新型关系中,教师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转变为探究性学习的主导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收集相关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整理,转化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种学习过程,学生不仅仅是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所以,在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认知能力。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探究性学习,需要重视并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全员参与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和创造事物的潜能,他们喜欢为自己的兴趣去不断探索和挑战。因此,在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和创造知识。探索性学习可以通过兴趣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发现问题、查找资料、科学研究、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寓教于乐和寓乐于教的统一。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要从评价方式和机制上保证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开展,而且评价要及时、公平。试想,如果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积极进行和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学生得不到肯定与鼓励,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最终就难以保证探究性方式的继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应引导学生积极联系和参与生活实际,多采用参与课外实践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不同以往的课堂教学,在考核方式上应该配以相应的灵活安排。例如,对于积极参与课外教学活动的学生,无论学习结果如何,皆应给予参与奖励,并且要及时落实;另外,对于那些课外活动开展较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的学生,要给予额外奖励。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积极主动性的保持,更有利于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只有从评价机制上肯定探究性学习方法,才能促进探究性学习的永续推进。因此,语文教师、学校应该重视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和改进。

篇9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教学

一、探究性学习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状

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学校都过于重视讲授教材知识,却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样就不能全面培养高中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特别是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它是一门科学性特别强,并且与我们人类自身联系最为直接的学科。但目前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况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探究性学习贯彻不到位。由于高中时期的特殊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教师就必须高效地利用时间,把更多与高考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对于探究性学习的贯彻实施并不特别重视,甚至许多教师在贯彻探究性学习教学时,自身的经验不是特别充分,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不能得到充分贯彻实施。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利用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根据目前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必须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贯彻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其中,主要的途径有:

1.改变教育观念,将探究性学习贯彻到位

教师要转变“为了高考而讲课”的观念,在教学中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让生物课堂真正地与学生自身有所互动,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热情,最终提升教学效率。

2.完善实验设备,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探究性学习

实验设备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有效工具,一个设备完善的生物实验室,将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其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这将为生物教学带来极大的乐趣,从而很好地促进生物学科的前进与发展。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方式对于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和提高。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运用探究性学习策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我们大力提倡并实施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很多。那么,怎样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呢?下面就个人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以小学生为对象的学科教学中倡导并实施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是不能简单地将一般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加以套用迁移的,甚至片面追求形式,搞一些缺乏内在的效果、表面新颖的漂亮活动。探究性学习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卷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促进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没必要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进行探索,可选择小学生有可能、也有必要探究的,通过努力能够探究出结果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策略、情感态度的完善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才可以、也值得多花时间让学生去探究性学习。

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根据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及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问题―探究―交流―运用―反思”构成了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活动环节。要取得教学最佳效果,除了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真实把握学生思维实际,发掘探究题材,让学生真正地进行自由自在的探究,教师则应适时引导、点拨。

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的。

2.提供典型途径,经历探究过程

探究性学习将科学领域的探索方式引入课堂,就必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展开验证―形成结论”这样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

生活实践是将探究性学习由课堂引向生活,通过带着问题观摩现场,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科知识的来源和与我们生活与社会的紧密关系;达到探其源、求归宿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新的课程模式的探索,更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的变革,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并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得到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