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

篇1

关键词 法律思维 法律谈判 法学教育 诊所式法学教育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作为法学教育目标的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是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一方面由于法律思维自身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概括了法律思维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法律思维在法治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功能,大致包括:(1)法律思维方式的研究为社会提供了法律知识和法律价值观念;(2)当法律思维成为习惯性思维后,会引发人们对行为合法性的日常考究,法律规范作为法律思维方式的规定性预设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标准;(3)法律思维方式蕴含着法律知识、价值和方法等,因而它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也会发生很大影响。①另一方面则在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定位。法学教育“应当培养的是一种法律职业者的独特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法律思维,……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法律思维尤为重要。因为法律条文可以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动,法律院系培养的毕业生不可能在学习期间穷尽所有法律条文,但是只要他们具备了一种综合分析法律和事实、运用法律推理进行思维的能力,他们就能够有能力应付各种复杂和新鲜的问题,成为合格的法律职业者。”②

从国外相关的实践来看,法律思维也是法学教育中的核心目标,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是如此。以两大法系的代表德国和美国的法学教育为例,二者实质上可以统一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两国法学教育对培养法律思维的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两国均非常重视,通过法学或法律教育将法治和人权等的基本价值观念内化成法律人的前结构,使其近乎本能地从这些基本价值观念出发去理解和解释法律或法律现象。(2)两国法律教育都重视法律人特定思维方式运用能力的培养。(3)两国都非常重视发现或认识法律以及确认事实能力的培养。(4)就适用法律于具体事实并作出法律决定的能力的培养而言,德国的见习服务制度为此提供了契机,见习服务过程实际上就是结合真实的法律事务进行这种能力培养的过程;美国的案例教学法和问答式教学法则为培养一种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实战模拟。③对于还比较欠缺相关实践经验的中国法学教育来说,两大法系对培养法律思维的共同强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宏观的指导方向。

但是,这种宏观目标的确定还需要具体的操作方式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而我国现在法学教育在培养法律思维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从现状来看,国内当前的法学教育仍然停留在知识的灌输阶段,虽然这种单纯依靠抽象概念和原理的方式可以对法律思维的培养产生间接作用,但是,效果证明并不理想。学界已经对法律思维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共识,但是,如何具体培养法律思维,特别是如何在法学教育中予以贯彻落实,还没有非常详尽的论述。④面对以上在培养法律思维方面的种种不足,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多是侧重于从整体结构上对法学教育的变革。笔者认为,这些整体方案固然相当重要,但是,从细节入手、在微观层面上提升法科学生的具体法律思维能力,也是同样重要的措施。而且从法学教学的实践来说,具体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下面将重点以法律谈判能力的培养来分析如何提升法科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2 法律谈判能力的价值与意义

谈判能力是法律思维能力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驾驭和操作法律谈判需要具备相当广泛的法律知识储备,并且需要将法律事实的认定与法律规范的规定相结合。法律职业群体包括法官、律师和检察官等群体,由于大多数法科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律师行业,所以,这里主要以律师为主分析法律谈判能力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总体而言,法律谈判能力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社会现实需求和律师自身素质两个主要的方面。

一方面,整个社会日趋法治化的背景下,现实需要具有较高谈判能力的律师群体。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法制意识的提升,求助律师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而作为当事人的代表,律师应当具备相关的业务素质,特别是谈判能力。另外,法律谈判方式自身也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纠纷解决方式。从法律谈判的纠纷解决结果上看, 有着较其他诉讼类纠纷解决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对话的过程中,各方会对自己原有的要求做出一些修改或变通,这种对故有关系的巩固和对外来关系的发展的纠纷解决途径,符合了我国当前对于“求和谐、促发展”的要求。⑤从法治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通过非诉讼的谈判方式来解决纠纷已经成为当代法治的发展趋势。在当事人不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思维的情况下,律师就应当代表当事人进行谈判和沟通,这也是促进调解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具备高超谈判能力的律师在相关的法律实践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律师在商务谈判方面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结构;(2)谈判经验;(3)超脱的地位;(4)灵活的战术;(5)身份影响:⑥其他非诉业务,例如律师见证、出具法律意见书、证券业务和法律顾问等等,也都是律师发挥其法律谈判能力的领域。由此可见,具有谈判能力的律师在诉讼业务和非诉业务中都有着相当的优势,而谈判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律师的业务水平,对其执业能力和经历有着重要影响。

从以上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律师具备相关的法律谈判能力是相当必要和重要的。因此,法学教育也应当顺应这种需求和趋势,提升法科学生在法律谈判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这不仅是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我国法学教育水平的需要,更是维护法律职业群体的社会形象、进而推进中国法治进程的要求。

3 法律谈判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虽然法律谈判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了普遍肯定,但是,在目前的法学教育中,培养法律谈判能力的内容和方式还都比较欠缺。法科学生在接受正规的法学教育之后,大多是在实践中依靠独自摸索或言传身教等非系统方式提升法律谈判能力。因此,大多数法科毕业生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法务实践对法律谈判能力的要求。至于商务谈判等非诉业务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磨练。为了减少与法务实践的磨合期,法学教育应当重视法律谈判能力的培养。谈判能力也是法律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将培养法律思维作为主要目标的法学教育,自然也应当将法律谈判能力视为自身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和训练法律谈判能力的具体措施可以从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两个方面得到体现。

从教育形式上来看,培养法律谈判能力的方式与培养法律思维的方式基本类似,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诊所式法学教育和法务见习等方式。课堂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法律知识,更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课堂教学的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等。其中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为主,可以采用presentation 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在诊所式法学教育中,学生通过亲自模拟相关案例,获得了某些间接经验,这对于提升其法律谈判的能力也是所有帮助的。另外,与诊所式法学教育不同,法务见习为培养法律谈判能力提供了直接实践的机会。虽然法科见习学生不太可能直接参与相关谈判的全过程,但是,通过对与法律谈判有关活动的观察,也能够积累法律谈判的经验。总之,培养法律谈判能力可以借助于多种方式,我们无需特意为其设计专门的教育形式,而只需要将相关的培养环节和教育内容贯穿于以上各种教学方式之中即可。

具体就教育内容来说,法学教育应当注重训练和提升法科学生在法律谈判的技巧、能力和经验等方面的水平。法律谈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种能力的参与,这些能力的训练都应当成为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法律谈判对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也很高,作为法律人,应当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感知力、适应力和理解力。因此,首先要学会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认知社会,实现其最初目标。在此基础上练就良好人际沟通的能力,善于使用社会群体语言与社会成员沟通,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和恰当地展示自己。同时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是社会对学生的总体期望,也是判断办学效果的基本标准。因此,训练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我们实践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⑦此外,法律谈判需要具备的能力还包括信息搜索和获取的能力、表达能力、研究和学习能力、反思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等。法学教育无法完全一一列举所有与法律谈判相关的能力,但是,却可以在各种教学形式及其各个具体环节中有所侧重。

总之,法律谈判已经成为目前法律实践中日益普遍的业务范围,法学教育也应当对此有所回应。这种趋势决定了法学教育需要增加自身的实践性内容,从培养法律谈判能力入手提升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水平,从而为构建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作出贡献。

注释

① 陈金钊.法律思维及其对法治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3(6):68-69.

② 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42.

③ 陈骏业.法律思维能力在法律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定位及培养[J].河北法学,2008(2):155.

④ 孙光宁.法学教育视野内的法律方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114.

⑤ 裴蓓.法律谈判: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纠纷解决途径[J].思想战线,2007(4):93.

篇2

[关键词]高校 法学教育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孟卿(1979- ),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党校社会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研究;于禄娟(1976- ),女,河北顺平人,保定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从事法理学研究。(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69-02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法学院系在法学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教育成效甚微。高校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实行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一、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笔者赞同应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它包括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职业者个体的道德品性两个层面。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其有序进行需要职业者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和规范,即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它从内部维护着法律职业的良好地位与尊严,具有客观性与社会性。法律职业者个体的道德品性是法律职业者个体在法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的观念情操和品质境界。它体现了职业者个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品性,具有个体性与选择性。总体而言,法律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要求法律职业者要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包括:探求真理,维护崇高的、正义的理想;崇尚和坚守法律至上的信念;恪守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个人品性。

二、加强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法律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必要素质。我国著名法学家孙晓楼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其《法律教育》中这样写道:法律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①“学法律的人若是没有人格或道德,那么他的法学愈精,愈会玩弄法律,作奸犯科。”②孙晓楼先生用精简的语言表达了如下观点: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必要素质,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志。法律职业者所承载的特殊的职业功能,使法律职业道德成为与知识、技能和法律思维方式同等重要的法律职业维护条件。因此,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是成为一名合格法律职业者的重要“必修课程”。这就要求高校法学教育在培养法律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品德修养放在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予以高度重视。

2.高校教育是培养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养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较为漫长的过程。作为一种养成教育,专门而系统的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道德养成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和条件。同时,大学阶段,青年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可塑性极大,这就为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说,高校教育是培养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在西方,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都十分注重高校对法科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成为法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在美国,学界普遍认同:大学是法律人的养成阶段(其中包括法律职业道德水准的提升),法律职业道德必须从大学法学教育开始。在我国,高校是我国培养法律人才的主渠道。高校教育仍然有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且社会道德的塑造与维护已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因此,高校必须肩负起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任,为国家培养技能和素养双合格的法律人才。

3.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及其弊端不容忽视。当今中国法学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法学教学中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法律价值、目的等问题的探讨缺乏适度引导;法学教学中不注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如法律职业道德课程设置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高校才开设该课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师资不配套,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现有师资缺乏法律职业者道德培养意识,只专注于法律专业知识的简单灌输;教育中缺乏专门的可参照的法律职业道德标准;教学中仅停留在“填鸭式”的旧有教学方式上,很少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法律判断等。这些问题带来了诸多弊端:如当接受此教育模式的法学专业学生成为一名执法者时,致使执法者本身法律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实中大量司法不独立现象;执法者缺乏应有的法律职业道德;执法者缺乏独立司法的意识和能力等。这些弊端,正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

4.法律职业道德对社会法治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引领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主导力量,其法治实践及其展现的职业道德则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法治意识的形成,进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与进程。由于法治历史传统的缺失和现实中的执法与司法腐败现象的负面影响,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在我国公民中远未树立。一个没有法律信仰的国家,可以想象其法治化的进程是何等艰难。因此,高校法学院系作为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加强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为国家输送合格的法律职业者,进而为培养社会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高校法学专业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探索

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当前,高校要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加强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极其重要,同时,在法学教育中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1.重新定位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在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中较为注重法律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或是缺失,或是流于形式。以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首要的是要对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素质法律人才应当具备三大基本素养:一是法律学问,二是社会常识,三是法律道德。高校法学院系的教育任务应与之相适应,即传授专业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融汇社会常识教育和法律职业道德培养。高校法学院系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紧紧围绕着这样的培养目标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有效地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法治完善的西方社会,其高等法学教育的实践表明:诸如司法伦理、律师伦理等有关法律职业道德训导课程均被列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而在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开设远远滞后于法学教育的发展,更加遗憾的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并没有包含在国家确立的14门法学核心课程之内。因此,对国家来说,要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该课程确立为法学核心课程,并规范课程内容,组织编写高质量的全国统编教材;对高校来说,要端正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尽快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法学教育的核心课程,提升学生的法律道德认知水平,这是实现有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措施。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教育成效的基本保障是教学方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且有着自身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内容。这种独特性要求其必须通过两个阶段才能实现:第一阶段是法律职业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阶段,这个阶段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第二阶段是职业道德人格的养成阶段,这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教学方法最特殊的阶段,仅有的知识传授很难达到法律职业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教育中,多数法学院系都开设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教育成效甚微,基本上流于形式。究其症结,教学方法的单一是重要根源。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成效,成为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与难点。

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这一问题上,学者们介绍或提出了许多鲜见的看法,值得我们在法学教育中借鉴。一是讲授法。主要用于法律职业伦理知识的传授,达到提高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认知的作用。二是法律诊所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始于美国,是西方国家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较为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经验。法律诊所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方式,其核心机制是给学生提供实战机会来训练法律技能的同时,进行道德感情的亲身体验,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并内化和提升为职业信念和道德品质。如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法律职场中,一方面使学生亲身体验法律活动中各种角色的活动;另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解决法律实务中遇到的各种道德问题,从中领悟实践中道德规则的细微体现。再如,当一名学生为那些需要法律服务的人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及法律服务时,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形式还可以促使学生寻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共同体意识和不同职业者之间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教学方式抓住了法律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教学成效显著。其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是辅助以其他教学方法,诸如案例分析法、渗透法、交流法等。总之,法律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选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在互动教学中,在实践体验中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3.把一般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融入法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中。社会主义道德是法律职业道德养成的基础。法律不是冷酷无情的条条框框的简单规制,而是处处蕴含着非常温情的具体伦理问题。例如,民法中的很多知识体现着诚实信用、公平、平等等理念;而刑法中规定的任何一个犯罪行为,都是应当受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谴责的行为。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把一般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融入法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法学专业教育全过程中,这是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

4.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建设。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师资是一个重要保障因素。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既要有法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其本身有着高尚的人格与道德素养。可以说,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对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实践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是非常薄弱的。相当多的法学院系没有专业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更多的是由诸如法学业、政治学、伦理学等教师兼任。因此,师资建设成为加强法学专业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育成效的重要一环。

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法律职业道德高尚的执法者,能具备独立司法的意识和能力,能始终在司法活动中保持公平公正,最终推动法治建设的进步。法学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新路径,提升法律后备人才队伍的质量,为学生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篇3

关于法律思维,法学界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界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郑成良教授的定义,他认为,法律思维就是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其中法律逻辑包括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1】。该定义准确地反映了法律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培养法律思维的重要性

高晋康指出:“在各法律素养中,法律思维方式最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它才使得法律人具有非法律人不具备的独特性。法律知识是法律思维方式运行的硬件系统;解决争议等法律职业技能是法律思维方式的外化和实际运用……。总之,一切其他法律职业素养对一个人是否是法律人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法律思维方式才是法律人不可或缺的素养。”【2】如此看来,培养和帮助学生养成法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法学教育应该追求的。

(一)法律思维的缺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钩”现象的出现。

在我国目前法学教育的实践中,学校和教师都是比较注重法律知识、法学理论的传授和灌输,其主要方式在于对法学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对法学基本理论进行阐述以及对各类法条进行理解,而未将法律思维融入教学中。考试时也是围绕法律知识的记忆、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法律知识的运用而展开,考试只不过是对学生知识记忆程度的检测。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方,他们以记住老师所讲授的法律知识为学习目标,老师课堂教学成为单方面灌输法律知识的过程。可见,法学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法律思维的自觉培养。其结果就是大多数学生走出校门后,面对实际法律问题和具体案件却不知道如何着手。比如他们在面对行政案件、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不同类的案件分别有怎样不同的处理程序,何时能查阅卷宗、如何进行调查取证、怎样运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可见,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法学教育会造成学生法律思维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相脱钩的现象。

(二)法律思维的缺失会制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如今,在法学教育层面虽然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其真实性临场发挥性有待商榷。比如模拟法庭通常是使用虚拟或既存的案件材料作为分析基础,学生很难得到法律思维的充分训练。因为学生以己知的或虚拟的案件材料为基础,撰写模拟法庭脚本,事实或证据均事先确定,甚至在“开庭”时各方每讲的一句话都是事先写好,彩排好的【3】。这样,模拟法庭就不可能遇到真实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会出现的许多未知因素。现有的模拟法庭更多的具有“表演”的性质,这就达不到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目的,无法真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面对真实案例的时候,由于法律思维的缺失,他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时就会无从下手,茫然无措。

三、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

(一)学习法律知识。

相关的法律知识是法律思维得以发生的基础,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对法律知识、法律立法精神、法律基本价值准则一无所知,那么他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法律知识通常包括两部分内容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很重要。了解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才能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哪些是法律允许的;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理解法律为什么禁止某种行为,为什么允许某种行为,才能理解这些行为的意义和法律后果,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律思维,并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

(二)掌握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指站在维护法治的立场上,根据法律知识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4】。法律方法是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紧密关联。我们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有很多种,有法律发现的方法、法律解释的方法、法律推理的方法、价值衡量的方法、填补法律漏洞的方法、法律论证的方法等。每一种基本方法又包括一系列的具体方法。我们掌握了法律方法以后,就知道自己在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就能了解、把握和遵循各种法定程序。

篇4

我国法学专业教育近几年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却普遍不好,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几十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无疑在量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全国大多数不同类别、层次的院校均设置了法学专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全国的法律院校有七百多所,在校学生七十多万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对我国法学教育而言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专业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导致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所以有人这样概括目前我们的法学教育:法律文化熏陶弱、法律专业教育窄、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教育和学生的共性多个性少,这样的法学教育培养出的人很难适应实际需要也不太容易做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

一、现阶段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法学院校,基本都以培养法律工作者为目标,而法律工作者大多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工作人员及法律研究人员。但一名合格的法律人不仅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处理好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件;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这些专业知识与实际能力的具备需要日积月累、反复实践,还需要经验丰富的导师和足够的教学资源。英国的法律教育在大学阶段分为基础知识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最本文由收集整理后阶段的实习,类似于医生的培养;而美国则以研究生教育为法学教育的起点,因为他们认为法律工作者承担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职业操守。反观我国法学教育大多都是以获得文凭为目的,而且各种类别、各个层次都有,还包括所谓的函授、夜大等,直接造成文凭泛滥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而我国法学教育肩负的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目标的实现更是无从谈起。

(二)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当前法学教育普遍注重灌输法律知识,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来源不是课本就是老师的讲解,而且方式上大多是被动地记忆,这样学生可能会系统地掌握了法律知识,但学生从始至终都没有或者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课本怎么分析就是什么,不知道也不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只是被动地接受与记忆,而不是主动地批判地看待问题,而法律工作者最需要、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批判精神。同时我国法学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他们自身都缺乏实践经验,而且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主要看的还是科研成果与理论文章,至于符合法学专业特点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却不作为评定依据,更何况在我国法学教师承担法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欠缺实际经验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不欠缺实际能力的学生呢?即使现有为数不多的能力培养课程也很少有类似于法庭调解、法庭辩护、庭审实践或律师实习等这样的课程。虽然有近半年的实习期,但学生基于考研、就业等各种毕业事项的压力根本不重视;实习机构对实习学生实际能力不太信任,更不愿意为其承担风险和投入成本,即使接纳了实习生所谓职业技能训练往往就是“打杂”或者流于形式。

(三)法律职业素养教育缺乏

我国的法律发展历史在近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外源型的发展,并不是本土内在的自发的发展类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法律文化和法律精神是有所欠缺的。虽然几十年来法律文化的发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因为欠缺而导致的问题始终还在,比如当前法学教育过于重视法律知识和法条的训练,却完全忽视法律职业素养,更不用说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导致许多法学专业学生毕业之时只知法律条文,不知法律文化,更不知法律背后的渊源和价值所在。这样的结果不太理想,法律虽然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法条会不断修改更新,但不变的就是法律背后的东西,比如法律精神与法律文化,还有法律价值等;同时法律也不是孤独的学科,必须也只能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法律工作者的使命,发挥法律的作用。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中职业素养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太过功利性,仅将其作为工具和手段,缺乏对法律价值的追求和法律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教育环境培养的是以法律为工具的投机者、冒险家,而不是法律至上的正义使者。

二、我国法学教育的完善途径

(一)调整法学教育格局,结合培养能力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优化我国法学教育结构首先应该根据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能力、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确立不同的、有可能实现的教育目标。法学教育必须遵守人才培养的规律,如普及型的法律教育以普法为首要任务,主要是为了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以充分发挥法的社会服务功能,为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务型法律教育自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法律推理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是以后从事实务要具备的,还要有一个或多个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比如处理经济类案件对公司企业的财务制度要有基本的了解,处理医疗纠纷就要对医疗领域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研究型的法学教育则以培养法学教育和法律研究人员为目标,培养方向更倾向于法学理论的学习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国大专层次以及成人、在职性质的法律教育还有各个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应以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为目标,以基本了解和掌握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为教学首要任务;本科层次以及法律硕士教育应以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既要学习现有法律制度还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法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育则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和法学教育人员为目标。

(二)引入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法律属于应用型学科,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它终究要与实际相结合。法律应用人就要具备分析法律的能力、概括法律事实的能力、多角度的说服力缜密的论证能力等。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不足的地方太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正落实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总是先设定条件与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法律,学生的知识源于自身实践。老师此时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通力合作。目前很多学校和老师都主张案例式教学,但大多将其作为法学教育的辅助工具,当然这种教学方法的真正落实需要教师本身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选择的案例必须能体现法律的复杂性、争议性以及不同解决方法的冲突性,过于简单的案例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大部分适合的案例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或设计。

2.引导学生确立多个思维方向,能用不同角色的角度看待相同的案件,为不同角色的利益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法律的思维规范性很强,离不开规范的法律用语,法律思维也是逻辑性很强,坚持三段论,需要的是冷静与缜密,所以法律需要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角度是需要后天的反复训练,而且这样的训练不能有固定的模式,要保持灵活多变。传统的法学教育都是从法官的角度看待案例,通常是假设你自己是法官你该如何处理这个案件,在我国的法律环境中法官的职责就是严格遵守法律,法官要探求的是法律的本意;而对于律师而言更重要的则是在法律的环境之下怎样让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法学教育中不能给学生灌输固定的思维方向,而是让他们多种角色都尝试,毕竟不同的角色对同一个案例诉求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而且学习法律的人除了做法官、律师还可以做很多与法律相关的职业。更何况即使选择一种法律职业,以后把对方职业的思维模式掌握清楚更利于做好自己的工作。

3.授课教师要多元化。不能只局限于有很高学历的法学研究型人员,其实也可以是从事实务的法律工作者,如律师、法官、企业法务人员,每一个来自不同领域的法律工作者给学生带来的都是不同的经验与思考;也可以采取措施增强本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世界名校法学院的老师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从事法律实务。

4.重新定位学生的实习课程,要让学生真正在实习中有所收益。实习课程是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学校要与实习机构及时进行沟通与协调,科学安排实习课程的时间,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各类考试的时间冲突,学校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配备自己的实习指导老师,让实习课程真正成为法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三)深化法律职业素养教育

篇5

1、高校理工科学生知识文化水平较高,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精神状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缺乏辩证思考的能力,但又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他们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生事物,容易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和变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义明、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受益者。

2、理工科大学生理性胜于感性。他们就比较强调自我,更加注重内因,因此可能会造成缺乏沟通,不善交际的情况出现。理T科学生相对比较不善于与人交往,遇到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也不善于与人倾诉,化解心中的矛盾,因此容易造成心理阴影,积怨在心得不到释放,长此以往,就会做出许多对人对己,对社会和同家不利的事情来。其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

3、偏重理性思维,逻辑分析能力较强。这种思维方式就决定了理工科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主要考虑怎样解决问题。也使他们追求理想趋向功利化,功利色彩浓厚,急功近利,讲究实惠,甚至失去判断力。

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关键作用高校教师及学生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理工科院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严格对教师进行把关,使教师能够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从而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拥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要过硬。教师要在课堂上少说空话大话,和学生有所互动,注重实际,以心交心,坦诚相待,使学生真正得到思想的训练,因为学会正确的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为重要。另外,理工科院校的辅导员可以引进文科辅导员,也就是让文科出身辅导员在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文理结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仅在课堂上是很难充分表现出来的,他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理性,只有从其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全面综合评价。理工科院校学生可以通过文化下乡、科技咨询、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形式,引导走出学校、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直接了解祖国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现状。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人民群众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认识自我,评价并接纳社会现象,增强作为理工科院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和热血的志愿,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可能进入涉及的敏感行业,这就需要他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理工科大学生比文科生法律素养明显薄弱,不仅要认真地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要首先以身作则,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敢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为此,需要社会,学校及个人的多方面努力。相对于文科学生而言,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法律素养明显比较薄弱,距离国家和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尊重法律权威,忠于职守,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法学教学;学科建设;教学主体;教学改革;教学文化

中国法学教育恢复三十余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法学院系已达到六百余个,开展各种形式法学教育的单位总计有九百多个。 法学教学规模大了,法学学生的就业门槛也高了,但是法学学生的就业困境也严重了。作为地方性高校法学院如何做好法学教育,如何立于发展之途,不断向上攀升,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现就结合提出的问题,进行如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法学学科建设,打造法学教学自身特色

一个法学院要被社会承认,必须拥有自身在专业学科领域的某些强项,才能走出去服务社会,形成专业教学的特色内容,显示自身的真正实力所在。

加强学科建设,是法学院重要的工作内容。引进学科带头人,不啻是最好最有效的方式;可是引不进或者没有条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就要进行自我挖掘现有的师资潜力,针对性地论证法学院自身应该或者可能具有的潜力,有目的地培育学科强项,逐步产生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要形成可持续的公平的激励措施,构建严谨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建立内外交流、理论联系实践的渠道,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和发挥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法学院必须站得高看得远,身先士卒,科学及时地抓住学科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已有师资的能量,寻找外在可利用的资源,有目标地促进学院的学科建设一步一步向前向上迈进,最终形成有自身特色有影响的专业学科特色和教学特色。

二、准确法学人才培养定位,着力实施科学的法学教学,输送有潜力、社会适应性强的毕业生

法学人才培养定位是基本决定法学教学及其人才培养内涵的重要因素。但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何在众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分析、拟定、选择、论证法学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人才的定位,我想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法学人才应是应用型职业化人才,实施综合性全面动态的法学教学

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学人才应具有应用型,并且要走向职业化。“法学教育职业化的目的,在于培育一个具有共同法律信仰、职业伦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因此,我们制定法学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从法学本科教育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也要注重实体法学与程序法学的应用性教学;既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和积累,又要重视能力、技能的教学及知识面的扩展;既要重视理论教学的精炼化、体系化,又要注重必要的实践训练课程和一定的社会实践,关注理论与实践、社会的对接,关注理论修养对实践的作用;既要体现一般法学教学应该设立的课程,又要根据学院学科强项和社会需求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性课程。

(二)注重形成多元化多样性教学,强调法学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良好构建

作为地方性高校法学教育要率先加强教学理念的改观,关注课程设置的基础性、课程方向的多元化、课程教学的多样性,改革课程传授与学习的途径,推进师生教学互动、教学相长;通过课程教学及其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习积极性,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之协调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实力,使培养的法学学生具有比较全面和综合的素质,形成一定的综合能力。但是,法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需要社会知识或者其他专业知识进行陪衬,法律职业越来越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而四年大学法学学习的知识容量还是有限的,因此,可能的话,根据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法学人才培养的层次,有必要建议学校延长法学人才培养时间,实行六年制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法学专业基础上再修一个方向性的其他专业,为法律应用的专业职业化提供法学与应用专业的基础。

(三)树立高校法学教学“双主体”观念,发挥“双主体”相互促进作用

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主导者,除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进行一定科学研究,推进知识服务社会,创新知识发展。教师既是高校教学的承担着,也是高校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法学院的教师是法学教学的关系一方,是法学教学重要的主体。法学学生是高校教学的接受者、学习者,他们旨在通过大学学习获得某种专业或学科知识,获得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得思维、分析、批判、创新的能力,获得人生的升华,为服务社会、提升发展奠定优良的知识、能力、素养基础。因此,法学院学生是法学教学的关系另一方,也是法学教学重要的主体。“以生为本、以师立校”,比较充分地说明法学教师与法学学生缺一不可、互为联系的状态。教师关注学生,坚持以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宗旨,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学生尊师重学,积极投入课程学习和课外学习,注重各门课程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活动,主动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对接,关注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将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用高素质的法学人才。法学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做文章,要促使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推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最后达到提升法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实践教学改革,扎实教学建设,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高校要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教学建设,使高校教学逐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法学教学同样需要改革,把握好现代法学教学的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学专门人才。

法学教学改革,第一,理念要先行,我们要在观念上树立人本思想,探索有利于提升法学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法学教学,改变以往人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法学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改革法学课程教学内容,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点的整合与联系,精讲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其他知识点并通过适当途径进行考查。第三、改革高校法学教学方式,开展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推进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第四,改革和加强法学实践教学,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高校法学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创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构与理论教学相衔接的多样化的实践训练课程体系,同时创设相关素质拓展项目,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第五,改革法学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强调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启迪、专业学习的引导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改革课程考试方式和学生评价制度,建立多样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加强课外自学指导和专题讨论学习,推行实践训练,构建平时考核与最终考试相结合相均衡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第六,为了提升与确保法学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教学建设,并且这种建设最好是可持续的,而非形式意义上的。

四、规范教学考核,促进教学相长,营造法学教学文化

高校法学教学需要优秀的教学文化,法学教学在此基础上还应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文化,并且通过法学教学特有的教学文化,影响学生法律人格的形成,激发法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法学教学的教学相长。

营造法学教学文化,首先,要倡导诚信与责任的风气。诚信与责任是法学教师应具有的师德师风,也是法学学生应养成的人格素质。法学教师从事法学教学,应该属于法律人之列,法学学生是社会法律人的预备力量。作为法律人,诚信是最重要的职业要求之一。因为,只有每一个法律人做到自身的诚信,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才能实现法律人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责任是法律人应具有的秉性,切实履行责任,尽职尽责对待和做好自己的工作,勇于承担工作中的责任,是法律和道德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人应该首先要求的。责任是法学人才培养中蕴涵的重要内容。其次,要树立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公平正义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法律之治就是追求公平正义,尊重客观事实。法学教学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培植公平正义的基本法治观念,探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途径,提高维护社会主体地位公平与利益平衡的实践能力。法学人才具有了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养成了正直之心,才能在今后从事工作过程中努力去实践崇高的法治目标。再次,要培植民主意识。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没有民主很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说,没有民主就不会有共和国。法学教学要宣传民主,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民主,让学生知道民主的价值,培养法学学生民主意识和为民主法治斗争的精神,探寻实现国家民主的道路。还有,要形成严谨科学的态度。教师的课程教学与科研,学生关于课程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的学习、知识的运用、事实的认定、真理的探索,均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素养。最后,要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展现法学教学的主体意识、独立意志、批判与协作精神。法学教学要体现法律精神,尊重教学主体,鼓励独立思考、刻苦钻研、敢于批判、注重协作的精神,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严肃认真、开放有序、和谐有为的法学教学氛围。

篇7

[关键词]高效;职业化教育;法学本科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76 ― 02

一、地方高校传统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推动下,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然而,L期以来,很多地方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于目标定位模糊,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基本上照搬了国内一些著名法学院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培养出的法学本科专业学生普遍缺乏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法律实务能力,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应用型实务人才的需要, 以至于造成法学本科专业培养规模越来越大但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却越来越不够的“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导致近年来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高校的法学本科专业已居就业难的“红牌”专业之列。具体而言,当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准确

目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于如何确定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法学界历来对此也存在着较为对立的争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法学本科教育是到底是应该实行以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为主还是着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几乎所有高校法学院系实践中都采用的是第一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很少有法学院系愿意承认自己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因此,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内容更为注重通识教育和法律基本知识,职业教育内容缺失〔1〕。然而,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对应用型法学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法律人才的实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以职业为导向,在抓牢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同时,突出学生法律应用能力,使他们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近些年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尽快推行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机制,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走出一条不同于部属法学院校的发展之路,尽快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迫在眉睫。

(二)专业培养方案不合理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法学院系因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准确导致培养方案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最为突出。一方面,片面追求知识面的广度而开设了过多的计算机、英语等非专业的公共课程,忽视了法学的专业特点,淡化了法学的专业教育特性。另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上大而全,且注重理论方面〔2〕。基本上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照搬教育部确定的的16 门核心课程,以传授系统的知识为目的,教学上主要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法律知识的社会场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具体运作。因此,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力度不够。总之,很多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被大大忽略了。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法学教育同质化非常严重,没有办学特色

目前,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多达600多所,这么多法学院系在办学层次、类别上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法学院系在生源质量、办学目标和经费投入均存在很大差距,这就客观上要求各个法学院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特色办学。然而如前所述,很多地方高校采取了传统的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的培养模式,且各高校教学体系与内容并无实质性区别,培养方案千校一面。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不能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人才的需要,,法学院校成了脱离社会实际的“象牙塔”, 造成法学专业学生年年就业难的局面。目前,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这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法学职业化教育

考察世界各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构成元素,可以发现两种基本: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法律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应当让学生获得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从业者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法律素质教育模式。主张法学教育应该以学术性教育为主,强调培养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法律人,同时为法律高级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应用型人才是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已经越来越成为更多地方高校的共识。职业化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法学专业教育职业化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3〕。职业化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述为:培养教育目标是以从事司法职业为基础的法律职业者;培养方式是法学院的培养与法律职业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内容是建立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基础之上的法律职业教育;教育方法是以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为主,注重师生的教学互动;教育定位是法律职业教育。近年来,教育部倡导的以“法学实验教学”为核心的本科教育改革;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着力解决法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问题。司法部允许在校法学应届本科生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亦为政府部门对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转向的因应举措,在事实上也成为法学本科教育回归职业教育的重大推助力。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法学作为实践性强的一门社会学科,知识的终端输出的价值必然在于解决社会的各种纠纷〔4〕。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W专业创立于2000年,开办之初,只是专科的法律事务专业,2005年正式招收本科专业而停招法律事务专科生,目前本科毕业生累计已经超过千人,在10多年办学过程中,该校法学专业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近年来,该院着手法学本科教学实践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探索“双向互动”的教学改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合作机制,强调特色办学,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实务法治部门,根据法律职业共同体人才发展趋势,法治人才需求制定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因此,近年来,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大幅度的修改,明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侧重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熟悉各种法律规范包括各主要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能够运用基本技能处理一般法律实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作为法律职业者的思维方法。因此,在保留教育部规定的部分法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律文书写作、庭审观摩、法律辩论、社区调查、模拟法庭与法律实务能力训练等系列实务课程。在教学模式方面,大量增加实践环节,通过校地合作教育,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推行“嵌入式教学”和全真案例教学法,把课堂塑造成真实的案例场景,通过案例的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法律实践的社会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的训练体验法律实践运作,增长职业技能。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法学本科教育要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不可少。减少灌输式、填鸭式、书斋式的教学方法,吸收和借鉴美国法学专业职业化教育的方法和经验, 这一经验确实值得地方法学本科教育参考和借鉴。一方面,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培养的学生具备初步的职业能力,能够解决未来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长期与法治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法学人才中积累的资源,以社会需求导向,以产学研用协同、校地合作为主要培养途径,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进行法学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与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该校自推行法学本科职业化教育模式以来,通过加强应用能力和职业化教育的改革,该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结语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作为法学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最有效的方式〔5〕。综上所述,在当前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法学本科实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化教育模式已是必由之路,因为这种培养机制有利于实行与老牌政法院系及部属高校的法律院系分类培养机制,有利于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索,我们确立了以职业化教育的法律本科教育模式,当然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但是只要坚持职业化教育的道路,我们一定可以体现出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不同于部属院校的办学特色。

〔参 考 文 献〕

〔1〕唐力,刘有东.反思与改革: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法律职业教育为视角的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1):37.

〔2〕吴珏,地方高校法学本科职业化教育探索的新思路―――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

(32):196.

〔3〕戴谋副,法学专业职业化教育模式探讨〔J〕.学理论,2009,(14):83.

篇8

(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 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而在以法治国的当今,不管从事哪一种法律职业,都是要运用法律或者依据法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因此,对于将来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学本科生来说,养成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和质疑意识非常重要。而要增强问题意识,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和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因而其问题意识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其中法学专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引领者;学生应进行多学、多思、多实践的“三多”修炼。

[

关键词] 法学本科生;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养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47?05

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1]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成果。可见,无论是研究工作者、应用工作者,还是学习者,具有本领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法学教学实践中发现,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更少,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引起我们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一、法学本科生增强问题意识何以重要

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是由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和法学本科生的就业走向共同决定的。培养目标取决于时代需要,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就业走向。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虽然一直存在着争议,但从目前开设法学专业的各高校的培养计划来看,其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严格的法律伦理的法律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2]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等活动已经成为专业性活动,并且有的对专业性程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使法学本科生的就业走向呈现专业化、多元化趋势。有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可能到立法部门工作,有的可能从事司法工作,有的可能到行政执法部门工作,有的可能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还有的可能通过攻读法学硕士、博士学位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而且,从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现实来看,法学本科毕业生的60%以上是从事这些专业性工作或准备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不管从事哪一种与法学、法律相关的工作,在以法治国的今天,都是要运用法律或者依据法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或问题。或者说,与法学、法律相关的工作就是要与形形的社会现实问题打交道。问题成为联结事实与规范的桥梁。因此,从事法律创制也好,从事法律应用也好,从事法学研究也好,如果缺少问题意识,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就难以发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寻求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再说得具体点,立法工作者要制定一部贴近生活、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或者适当地修改已有的法律、法规,使之与时俱进,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可能找不准要用法律、法规解决的现实问题,更谈不上找到恰当处理现实问题的方法,法律、法规即便制定或修改出来,也许不能满足解决社会矛盾的需要;法官、检察官或者行政执法者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案件,如果缺乏问题意识,机械地适用法律,就难以合理地依据法律处理案件或纠纷,取得法律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效果,实现公平正义;律师或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能很好地为当事人或所在单位处理好纠纷或法律问题,恰当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当事人或有关单位的合法权益。

然而,上述法律职业者的问题意识是逐步养成的。如果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法学本科生不养成问题意识,那么他们参加工作后开展各种与法学、法律相关的工作,就会难以带着问题意识去开展工作。或者说,只有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养成问题意识,才能在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立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际工作部门时,带着问题意识来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解决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服务于法治社会。

二、法学本科生应养成什么样的问题意识

哲学上,问题一般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难题。问题意识是对主体知觉、揭示矛盾内外部诸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心理学上,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因遭遇到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它能够促使个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超越现状为目的。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4]。因此,问题意识一般包括两层涵义:第一,问题意识是一种问题性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问题意识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能动地意识到难以用已有认知结构解决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对于法学本科生来说,笔者认为应着重养成如下三种问题意识。

(一)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

归纳、提炼问题是指从法治社会现实的种种现象或矛盾、涉法案件的各种材料或证据、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或观点中归纳、提炼出应予以解决的问题或者关键性问题进行思考、处理或研究。而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是一种归纳、提炼问题的自觉自愿的心理趋向,是一种找出问题症结的积极追求。很多情况下,与法学有关的问题并非摆在那里等我们去解决,而是要我们从种种矛盾、种种纠纷、种种观点中去挖掘,去归纳、提炼关键性问题。如果我们缺乏这种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就不能从种种矛盾、纠纷或观点中找准问题的症结,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的或有效的途径;如果我们缺乏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就不会主动地去探寻问题之源,其结果要么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要么是在堆砌的材料或众多的问题面前无所适从,谈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具备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应是从事法律职业者的基本素质。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应养成这种基本的问题意识。

(二)发现新问题的意识

新问题是相对于已有问题而言的,是别人未发现或未提出的问题。发现新问题就是在现实生活、法律规定或具体案件中见别人之未见、言别人之未言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在解决涉法旧的问题的过程中,涉法新的问题可能产生,但新问题不一定会马上显现,这就需要法律人去发现或预见。只有早发现或早预见,才能早解决或早防止。发现新问题的意识是对新问题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这种问题意识非常重要。爱因斯坦曾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释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5]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应是立法工作者、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研究者具备的素质。因为作为立法工作者如果没有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就不能使立法跟上社会变革的需要,解决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法律服务工作者面对纠纷或诉讼案件如果缺乏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就可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法律研究者如果缺乏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就难以提出创新见解,为立法完善出谋划策。所以,立法工作者也好,法律服务工作也好,法律研究者也好,只有具备发现新问题的意识,才能更多更好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

(三)质疑意识

质疑就是对权威的理论、既有学说、传统观念等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而求异,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另辟蹊径,大胆创新[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是认为理所当然而能提出尖锐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科学发明的关键,而且也是许多领域中有创见性的思想家的显著特征。”[7]可以说,质疑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有质疑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有质疑才能推动现有工作的进步。正如陈先达教授所言:“怀疑精神决定研究深度,没有怀疑精神,即使抓对了问题也可能浅尝辄止。”[8]因而质疑意识是一种比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发现新问题的意识更深层次的问题意识。立法工作者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难以认识到立法的不足;检察官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难以发现侦查、审判环节的法律适用问题,实施有效的法律监督;法官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不能公正审判案件;法律服务工作者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不能从纠纷或案件中发现对方当事人的问题,很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研究者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难以创新观点或思路,推动法治进步。因此,具备质疑意识应是立法工作者、司法工作者、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研究者的重要思维品质。

三、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必要条件法学本科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

(一)具有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

具有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是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首要的内在条件。没有已知,就谈不上未知。人们总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知识。知识储备越丰富、认知触角越广泛,认知结构出现不平衡状态的频率也将越高,个体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大,就越能引发人们去思考问题、提出新的问题;个体认知结构越合理、整合水平越高,就越能有效同化新知识,越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新问题[3]。因此,从认知规律来看,法学本科生只有具备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对法学、法律领域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前瞻性的领悟,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或深刻的法学问题;反之,如果法学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视域不开阔,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就难以深入,无法与问题情境建立联系,无法厘清问题的来源,从而无法形成法学、法律方面的问题意识。所以,法学本科生在法学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条件下,即便有所思、有所想,能提出一些法学、法律方面的问题,也是肤浅的,缺乏探讨的价值。在大一、大二阶段,法学本科生之所以普遍缺乏法学、法律方面的问题意识,法学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具有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

具有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是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重要内在条件。首先,问题意识离不开多向思维。多向思维是相对于单向思维而言的。单向思维主张的是统一,迫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这会导致独立智慧活动的停止以及思想的僵化。法学本科生如果具有的是单向思维方式,就不能跳出思维定势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法学问题,就不能形成提出新问题的意识和质疑意识。而多向思维使个体的思维处于自由状态,思路开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从不同的层面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讨论和分析问题,易于形成问题意识。因而多向思维是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必有思维素质。其次,问题意识也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省思维,它要求对他人或自己的思维进行严格审视和质疑,通过积极寻找证据或其他相关信息,来检验或验证拟加接受的结论或信念,并用理性标准做出合理性评价[9];它强调不要盲目接受现成的观点,不要墨守陈规,要敢于质疑现有知识、观点[10]。可见,要养成发现新问题的意识、质疑意识均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也是养成问题意识的必要思维素质。法学本科生要养成问题意识,必须具备这种思维方式。在法学本科生的低年级阶段,法学、法律方面的问题意识未能养成,缺乏多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式是其重要原因。

四、如何增强法学本科生的问题意识

法学本科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其问题意识增强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笔者认为,培养法学本科生的问题意识应多管齐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入手。

(一)法学专业教师应是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引领者

法学本科生如何在大学四年内养成问题意识,法学专业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法学专业教师如果没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就不会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很难养成的。笔者认为,教师应从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场景来引领学生养成问题意识。

1.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应考虑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尤其是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师生关系的构建等方面引领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1)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土壤。课堂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多产生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每一堂课都应安排一些存在探讨空间的、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以引起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兴趣与疑问。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一本教材的观点,而是有选择性地介绍其他教材或刊物上的不同观点,特别是新的学术观点,供学生学习与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观点的介绍中产生问题甚至质疑。

(2)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工具。教师应选用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多思、多疑、多问,避免一堂课一讲到底。笔者认为,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带动学生自我思考,培养问题意识,教师应将其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用。运用讨论式教学,教师应充分准备要讨论的内容或主题,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不求问题解答,更不求答案的唯一性,而是要把讨论的问题引向深入。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要突出对教学内容的探讨,重视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应在所讲授的内容关键处设问,在知识的运用处设问,引导学生对法学观点大胆质疑,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3)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课堂上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让他们充分展现个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民主化,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受约束地与教师平等对话,探讨法学、法律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民主化的教学中,学生才会无所顾忌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问、质疑的积极性才能提高。

2. 课外辅导是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加速器

教师应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一步引领、带动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法学、法律问题。

(1)法学专业教师要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因时间所限,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专业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光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养成问题意识所需的知识条件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和加深所学知识,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课内与课外的互动、学与思的互动。每门课程的专业教师都应该围绕课堂上的内容与问题精心选择并布置一些本领域有代表性的书籍、论文,供学生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2)法学专业教师要做学生思考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的引领者。马克思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1]法学是应用于实践的科学。法学本科生要养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必须走出书本,面对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现实,关注、思考法治过程中民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热点案件和法治政府实践中出现的重大法治事件。教师应选择一些法治实施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也可提供一些现实案例和素材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法学专业教师要做学生践行法学知识的引领者。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都应贯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选材、选题、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或带着发现问题的想法,去创造性进行实践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法学本科生是自身问题意识养成的修行者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大学四年内,法学本科生能否最终养成问题意识,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行动。如果没有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做得再多再好,也无济于事或事倍功半。通过大学四年的法学专业学习,有的学生养成了问题意识,而有的学生并没有养成问题意识,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最终要靠学生的自我修行、积极作为。笔者认为,法学本科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必须进行多学、多思、多实践的“三多”修炼。

1. 多学

多学就是要掌握足够的法学专业知识和学会运用法治思维考虑问题。学是思之基,也是实践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掌握系统、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法治思维方法,就没有思考法学问题的基础,也没有进行法学实践的知识和方法准备。因此,法学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内应扎扎实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法学方法。而法学专业知识与法学方法的掌握不是光靠听老师讲课,记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广取博学、通过多读书才能成就。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在课堂内认真学习,而且要求学生自觉在课堂外充分利用时间多读法学专业书籍、多看法学学术论文,从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为问题意识的养成创造必要的知识与方法条件。

2. 多思

多思就是要运用法学知识与方法多思考法学方面的问题,包括法学理论问题和立法、司法实践问题。学生如果学习知识而缺乏思考,只是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理论,就会固步自封,不能提升自己所学,更不能从知识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那么问题意识是无法养成的。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有的学生养成了问题意识,而有的学生没有养成,主要原因在于:有的学生不但学了,而且思了;而有的学生虽然学了,但没有思;甚至有的学生既不学也不思。因此,学有所思对于问题意识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为养成问题意识,课堂内,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自觉主动地思考问题,大胆提问,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课堂外,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质疑所读观点或知识,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

3. 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实践就是要多参加一些将法学专业知识与法学方法应用于析案解问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实案分析、专业实习等。因为将法学知识与方法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更容易认识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化解所学所思的疑问,更能提出贴近现实的法学问题。因此,法学本科生要养成问题意识,绝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自己的思维中,而是要自觉地参与到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实践中去,通过各种途径与现实案例或重大法治事件打交道,通过对案例或事件的分析发现法治实践中的真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纪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18.

[2]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8.

[3] 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37.

[4] 姚本先.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教育研究,1995(10):40.

[5] 张宏伟.在问题意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教育研究,2005(2):25-26.

[6] 王凤军.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4):92.

[7] 陈海燕. 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J]. 教书育人,2005(1):73.

[8] 陈先达.问题意识与怀疑精神[N].光明日报,2014-08-25(11).

[9] 缪四平.批判性思维与法律人才培养[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4):147-148.

[10] 董毓. 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2(11):65.

篇9

关键词:民办法学本科;应用型;司法考试;法律诊所

一、现行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危机与困境

法治昌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社会是否真正和谐繁荣的起码标准。而“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常识决定了法治进程不能只有法律规则,必须在整体社会成员中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这是高等法学教育在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多年来,我国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职业的可能性比较大,他们要么拥有令人尊敬的政治地位,要么拥有令人羡慕的经济收入,这对众多青年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均有相当的吸引力,法学专业多年来一直是热门专业并吸引大量考生。我国本科法学教育就是在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社会需求下迅猛地发展起来的。

1978年,全国开设本科法学专业的高校仅有6所,仅二十几年的时间,全国政法院校及设置本科法律院系的综合性大学已达388所,加之近两三年部分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及部分公办院校的转制,使国内设置本科法学专业的高校突破400所。本科法学教育的发展对国家法治进程的加快发挥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数量的激增和规模的膨胀不等于本科法学教育的成功,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隐含着深层次的危机与困境,这种危机与困境就民办法学本科教育而言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法学毕业生已不受实务部门欢迎数量

庞大的法律院系中已有较长的办学历史,但就整体而言,几乎仅仅是数量和规模的扩展,在法学本科教育的“质”的方面并无突破和提高,可以说在这方面仍然处于一种摸索、尝试的状态,无论是法学教育的指导理念、培养目标、结构设置等宏观方面,还是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和课程设置等微观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成熟经验和模式。不少法律院系并没有自觉地思考法学教育的指导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问题,更谈不上有目的地设计自身的课程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法学教育的种类项目繁多、学科设置的紊乱和狭窄,本身就说明我们对于法学教育认识上的模糊和设计上的随机性。

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和教学方法上的僵化单一,也是有目共睹的现实,按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来到社会上,便会发现在书本上明确的法律规范,在现实中竟然会变得如此模糊和具有伸缩性;发现所面对的社会现象如此千差万别,课堂中如此明晰的典型案例很难找到可供套用的具体事实;发现要把法律规范和社会现实相结合,需要如此至多的书本和法律条文以外的真功夫和批判性的创新思维。他们因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近年来,法律实务部门和社会对于法律院系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颇多微词;而法学院学生也对法学院教授的内容颇多责难。这种状况的产生不能不归结到过时的形式主义法学观的潜在影响和现行教学模式的陈旧。

新兴的民办本科法学教育,数量不多,办学时间短,经验积累欠缺,在办学定位及教育模式上大多借鉴模仿公办法律院系的已有做法,并无实质上的改变,有的院校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下,甚至不顾法学教育本身的应有规律,连法学教育界普遍认同而又硕果仅存的有意义的做法随意放弃,拔苗助长。这种在表面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在民办院校法律院系别明显并已运作多年,造成其毕业生既无应有的法学理论素养,又因缺乏法律职业的基本技能而不适应法律实务的最低要求,也不具备与公办法律院系毕业生竞争的能力。实事求是地评价,近年来民办高校的法学教育并不是成功的,如继续维持这种状况,长此以往,民办法学本科教育在激烈的竞争中必然处于明显的劣势,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窄。

(二)报考法学专业人数逐渐减少

法律职业准入条件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业成本提高,法学专业报考率逐渐减少。2002年,我国建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该制度成为学习法学的人获得“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格的唯一途径,也成为法律院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门槛。自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以来,每年有几十万人参加考试,通过率仅有7%-8%,其高难度和低通过率使全社会将国家司法考试公认为“中国第一考”。通过这一考试,能够把国家非常优秀的人才选拔进法律职业队伍。这一制度的建立,对提高我国法律从业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法官、检察官素质低下的状况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

但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大大增加了从事法律职业的难度。学子们千辛万苦通过高考,学完大学课程后,还要通过严酷的司法考试竞争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每年司法考试的过关率极低,过关人数十分有限,必然会有较高比例的法学本科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先期投入的学业成本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现象是任何法律专业学生都不愿意面对的。其他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机会则相对较大,就业压力也相对宽松。因此,司法考试这一法律职业从职的高难度附加条件,确实令人望而生畏,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学子们报考法律专业的信念,选择法律专业的人数将会逐渐减少,法律专业也将由过去的“热门专业”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这显然不利于法学教育的发展。

在全国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整体上面临困境和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形势下,民办法学本科教育由于在生源、师资、经费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其生存和发展形势尤为严峻,但民办高校本身办学方式灵活、负担相对较轻的特点,使其在某些方面较公办院校更有优势,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研究,冷静分析,通过积极改革和苦练内功,民办法学本科教育是可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和出路的。

二、教学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确立

民办法学本科教育应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实现从职业技能型到教学应用型的转变,从培养法律辅助人才到培养应用型法律通才的转变。

(一)以往办学定位与实际运作的脱节

民办法学高等教育在创办之初,均是从专科层次开始的,本身应定位于职业技能型教育,以培养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如书记员、律师助理、司法助理、基层法律工作人员等)为目标,突出职业技能的特长。但这些年来,各民办法律院系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招生宣传、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力争向公办法律院系看齐,以求在竞争激烈的法律教育市场中与公办法律院校争夺市场份额。在办学之初,对一些向往法律职业而对于法学教育现状及社会需求并不十分了解的考生及家长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其潜在的隐患日趋暴露,如教育资源缺乏(优秀师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动手能力不强、就业困难等,已较大程度影响了考生报考的积极性,这正是办学定位与其运作严重错位导致的不良后果。

民办法学教育进入本科层次以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找准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问题。

(二)民办法学本科的应有定位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定位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与此相适应,其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

其一是研究型教育,以培养高精尖的法学理论研究人才为目标,通过培养法学硕士、博士而逐步造就精英型法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律阶层,为国家输送高质量、高品位的治国之才,定位于该层次的教育机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各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和少数综合性法学研究生部。其二是教学型教育,以培养法学理论功底扎实,法律职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法律通才为目标,造就能胜任大量具体法律实务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及企事业单位法务骨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司法、执法、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的中坚力量。其三是职业技能型教育,即传统的法学专科教育,以培养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能的辅助型法律工作者为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法学高等教育定位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法学教育机构中可能兼有两种办学定位的功能,如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等,以一种办学定位的功能为主,兼有另一办学定位的功能;如教学研究型教育机构,一方面以培养复合法律通才为目标,同时兼有为研究型法学理论人才培养苗子的功能。

民办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应根据民办高校的特点和国家法学教育的总体形势以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确定。我们认为,民办法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于教学应用型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法律通才的过程中突出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与一般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学专科教育均有所不同,而又兼具两方面的特色教育。一方面努力使部分优秀毕业生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而进入法官、检察官、律师队伍,同时使暂时未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学生能以其法律职业技能的优势迅速胜任辅法律工作,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得力助手和基层法律工作的骨干。唯其如此,才能使民办法学本科毕业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具备与公办法律院系的学生同台竞技的能力,使民办法学本科教育走出困境,在法学教育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的整合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

国家司法考试已成为法学教育的试金石,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法律院系,其毕业生不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或通过率极低,这所院校的法学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如果法学本科教育不能提供符合国家司法考试所需要的教育水准,则法学本科的毕业证、学位证的含金量就会大幅降低。尽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任何部门,都从来没有规定把国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评价指标,但理论界、实务界、教育界、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都已将这一“中国第一考”

的通过率认同为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了。

这一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不以任何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志为转移的。民办法学本科院系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围绕其进行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调整,同时对其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比重进行调整,使之与国家司法考试内容相衔接,这种调整是必须的,也是务实的。

教育部作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了法学本科教育必须完成的14门核心课程,以往各本科法律院系均将这14门核心课程,按照难易程度和知识衔接的先后规律,以几近相等的课时与学分将它们平均分布在各个学期,同时辅之以相应的选修课,最后一学期安排毕业实习,从而完成法学本科教育。这种多年来已成定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不能适应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通过对近年来国家司法考试内容的分析,不难发现,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包含了教育部规定的14门核心课程,这表明了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内容接轨的可能性。

另外,在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中,又存在与14门核心课程以外的内容,如法律实务、法律职业道德、法律执业规范等。同时14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在国家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的比重是不均衡的,其中民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几门课程的内容所占分值极大,几乎是国家司法考试总分的一半,而其他课程内容所占分值较少,有的甚至只有两三分,如宪法、国际法、法制史等。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及分值安排是符合我国社会的实际需要的,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均衡分布14门核心课程的学时与学分的做法,显然不适应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应当调整。

(一)核心课程群的建立将14门核心课程及相关的选修课整合组建为5个课程群,同时增加一个14门核心课程未包括而国家司法考试又必然涉及的内容为一个课程群,共6个课程群。

它们是:民商法课程群、刑法课程群、诉讼法课程群、理论法学课程群、法律实务课程群,国际法课程群。

在每个课程群中确定2门核心课程和2至4门应用选修课,规定学生对每个课程群必须选够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偏科。按课程群组建教研室,确定学科带头人,建立教学梯队,使各课程群的教学均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强的司法考试的针对性,杜绝广而不精的“万金油”型教师授课,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比重的调整在6个课程群中,加大民商法、刑法、诉讼法课程群中核心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其学时学分在法学本科全部课程的学时学分中所占比例,应与其在国家司法考试总分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基本相当,以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吻合。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的做法,在部分法学本科院系中已开始尝试,如广西大学法学院、海南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等,且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广西大学法学院,作为地方性一般院校,经过这种调整后,其毕业生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高出全广西的一倍,也超过了全国平均通过率,其公务员考试通过率和就业率也均超过部分国家重点院校,广西大学法学院的知名度由此而提升。

四、引进新型的法学教育模式在法学本科阶段大幅增加实践性法律教育的比重,是近年来法学教育界对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共识

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的引进,不单纯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引进,而是从法学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全新变革。结合实际,民办法学本科教育中应当引进诊所式法律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含义及理念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医科诊所式教育向法科教育模式的移植,医学和法学均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医学院里,医科学生除理论学习之外,还必须花费大量时间从事临床学习,场所便在医院或诊所。法律界、法学教育吸收医科学生在诊所学习能较全面地接受真实医务增强实践能力的做法,将其移植到法学教育中。法科学生的每门主干课程,均应通过一半的课堂理论学习和一半在法律诊所直接处理课程涉及的法律事务而完成。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引入理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法科学生学习方法论的培养。法学教育的真谛应当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和使用法律,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某种既定的、凝固的知识。诊所法律教育则致力于训练学生如何在解决具体案件中学习寻找法律、分析法律、解释法律和使用法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是如何找到和使用法律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几条法律条文,是能动的方法。

其次,对法科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诊所式法律教育把学生置于真实或近乎真实的环境中,有许多法律问题可能是学生未学到的或无法在隔离开的部门法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学生必须像真正的律师那样分析解决从未碰到过的问题和未学习过的法律。通过具体实践,使学生亲自经历了解法律的运行,在办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主动地去学习法律,从而学会运用法律,改革传统法学教育无法适应生动变化的法律实践的要求的弊端。

最后,对法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当成年人在负有一定责任的角色中学习时,他学习的动力就更大,也就更为主动。开展诊所式法律方法,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和前途时,他的学习就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学习的效果也会更显着。诊所式课程,给学生赋予了一定的责任,在这种责任的推动下,会以超出课堂上百倍的注意力和细心来处理案件,这当然也是日后其从事职业活动的道德标准和要求。

(二)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运作方式在诊所式法律教育中,诊所会给学生提供受理案件的条件,学生亲自去面对委托人,接受他们的委托。当然,实际接触案件的形式本身也是十分丰富的,远不只诉讼这一种模式,通常学生会在诊所提供的工作环境内(一般是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事务所)以接听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为当事人提供咨询,确定当事人面临的法律问题的性质,并为其做出分析,提出建议。如有必要,学生会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并在各种会谈、谈判、听证、调解及其他非正式场合成为他们的人,以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当事人的法律问题。如果案件必须以诉讼方式解决,学生则可以进行类似律师的工作:写诉状、调查取证、询问证人、写信、打电话、去法院查阅案卷;并与对方律师或当事人谈判以及向当事人提出建议,采取进一步行动直至正式上法庭。可以说,这种真刀真枪的办案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真正站在律师的角度去思维,而不是像传统的案例分析一样,对试题中无须证明的不变的条件进行判断,追求与出题者事先预定的答案一致。超级秘书网

目前,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及国内几个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协助下,全国已有7所法律院系引进了“诊所式法律教育”,效果极为显着。结合民办本科法律院系自身灵活性、适应性强的特点,及时引进、借鉴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经过此种教育模式的训练,真正具备比其他法律院系学生更强的法律职业综合素质,是我们改革的又一中心任务。

五、结语

在法学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民办法学本科教育要以质量和特色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只能实事求是地承认和面对自身的先天不足,迅速纠正那些违背法学教育规律的急功近利的短视做法,励精图治,苦练内功、脚踏实地地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育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务实的精神,把每一项科学有益的改革举措真正落到实处,唯其如此,才能逐步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走上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甄贞.诊所式法律教育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篇10

法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要的基本素质,在当前高职教育中,法律素养培育的总体状况不佳,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发展职业教育不相适应。因此,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探究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与方法,旨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

当前,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快速推进,新形势对劳动者法律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道德品质,还要培育学生较高的法律素养。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不尽人意,不能适应新环境对技能型人才法律素养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分析总结现行培育模式,立足时展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用创新的思维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改革,着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法律素养。

一、 法律素养的含义

所谓法律素养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法律知识,即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和敬畏,具有守法意识;三是法律信仰,即个人内心对于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行为规则的确信,这是对法律认识的最高级阶段。

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主要是通过其法律意识以及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表现出来的。法律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法治也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和重要推动力量。伴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法律日益走近和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法律素养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要的基本素质[1]。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调查问卷及统计。笔者对在常5所高职院校已经上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出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答卷1892份。其中,学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就法律基础知识方面是否有收获?13%的同学回答收获很少甚至没有收获,79%的学生回答略懂一些,意义不大,原因是不感兴趣,理论性又太强,在回答有收获的8%的学生中,主要收获是法律意识得到强化;问是否有必要重新开设《法律基础》课程,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需要全面普及基础法律知识;问当遇到纠纷时,你首选的解方式是什么?72%的同学选择找熟人找关系,原因是觉得有熟人有关系好办事;问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有什么不同?41%的同学回答基本正确,也有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如何区分;问到一起校园电脑失窃案,案发后盗窃者将电脑归还本人,此时盗窃者是否需要负法律责任?22%的同学认为盗窃者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因为盗窃者已经将物品归还给失窃者,盗窃者没有获得任何非法利益;被调查者中,83%的同学希望有机会到庭审现场感受法律的威严。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现状和问题。从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缺失和对全面普及法律基础知识的渴求。但由于思想上不重视所导致的主要培育途径单一、培育方式过于机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法律基础知识严重欠缺,更难学以致用,无法满足经济社会法制化对人才法律素养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主要培育途径单一,无法满足学习需求。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中法律基础部分旨在培养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但实践中,该课程同其他政治理论课一样,只强调其知识性而忽略了其思想性和教育性[2]。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加上论文写作式的考核方式,平时不会在这门课上花精力,难以对学生的法律观产生影响。并且,法律基础部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少,内容上以宏观介绍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与我国法律基本制度为主,内容十分单薄。寄希望于该课程教学能够培育法律素养是非常不现实的,更不用说满足学生对法律实用性的需求。2.主要培育方式机械,缺乏吸引力实用性。目前的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课程基本上以讲授法理、阐释法律条文为主,辅之的案例分析也是以辨析易混淆法律概念、法律关系为目的的非常见案例,课外实践教学更是几乎空白,缺乏吸引力。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迫切需要掌握实用的、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不因无知而触法,同时知道如何以法律为武器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中,缺少这样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角色的实用法律知识与他们关心的当前法制热点案例,难以学以致用。3.学生对法律缺乏信任,“人治”思想占主导地位。受传统文化和社会负面案例等因素影响,“人治”观念、“官本位”思想仍根深蒂固,认为法律公信力不足,只有“官”、“管”的人才真正说了算;另一方面,法律程序冗长,法律成本过高,反而通过“找熟人”、“托关系”解决更经济[3]。因此,人们遇到纠纷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找人”来解决。高校学生亦不例外,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该问题的普遍性。

四、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策略与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目标已经定位为:“培育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作为“高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素养教育必然不可缺失,针对这一要求,笔者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对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来完成。该课程是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2005年方案的要求,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大学生法律基础》合并而成。新课程中法律部分的内容没有压缩而课时却有减少,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强调而忽视了学生的法律素养,对于该课程有一定实践教学的新大纲要求,在课时设置上形同虚设或者是流于形式。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只能局限于讲授一些法律基础知识甚至法律概念,这直接导致学生法律素养的“营养不良”。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时、经费投入、教师队伍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从源头上治理“营养不良”病症。

(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方式方法。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法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要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将系统讲授和专题教学结合起来,做到“点面结合”。我们强调教学中首先要注意“面”,即要照顾到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巧妙利用“点”,即要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要有针对性。这样有利于缓解法律基础课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又使教学有一定的深度,其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将大大增强。2.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模拟审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法院,感受法庭审判过程,体验法律的威严,让案例事实说话,会比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泛泛讲解更加生动、深刻。庭审过程中,严谨的法庭调查,激烈的案情辩论,法庭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会对学生学习法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在课堂组织模拟审判,让学生自己选任角色,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模拟审判,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真正道理。3.开设法律公共选修课程满足需求。随着法律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许多学生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想要多了解些法律知识。这就要求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开设相关法律公选课以满足不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需求。例如,可以开设《婚姻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实际密切联系的公选课。4.将高职特色融入法律素养的培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在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过程中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将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外化为能力,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专业,调整教学的侧重点,使这种能力培养具有行业、岗位的针对性。比如,在学生基本法律素养培育方面重点讲解《劳动法》、《合同法》、《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有目的的培养相关的法律素养,比如保险理赔专业,可以重点介绍我国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重点介绍同旅游有关的政策法规。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学生进入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都非常重要和实用。

(三)培养职院校学生法律信仰摈弃“人治”思想。在“人治”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法律产生不信任感。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尚不完善,但我们有理由坚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一直是并且一定会持续走向完善。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作为社会的普通一份子,我们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也许我们不能直接参与立法、司法、执法的过程,但是我们有责任使用法律,也许选择“更不经济”的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对个人是损失,但对社会进步是有着正面、积极意义的。也即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的现象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表现为主体期盼、渴望法律能带来公正、秩序和安宁,并以诚挚的心怀来接受法律、相信法律、实践法律[4]。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5]。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站位,只有人人都“信法”,摈弃“人治”思想,推动法制改革进程,社会才会早日实现“法治”。

总之,通过思想上重视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行动上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方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满足社会经济法制化对人才法律素养的要求,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雅凌.法律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N].人民法院报,2012-02-05.

[2]宋汝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

[3]林庆云.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