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程改革趋势

篇1

一、重视基础兼顾实验探究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高中化学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虽然《新课标》对课程的基本范畴有所限制,但却是比较宽泛的。苏教版教材注重对学生今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知识的选取,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全套教材较好地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着力提升高中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现代的化学教育不再把着眼点都放在知识上,而是认为只有对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有了较好的理解,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理解规律、掌握方法比记住知识更重要。所以,教材注重将化学内容围绕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展开,避免过多地罗列和陈述识记性的知识。

2.重视实验探究

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不仅是训练学生实验技能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因此教材非常重视实验的安排与设计。这套教材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特意设计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栏目。

“演示”实验一般是由于仪器、药品或其他因素所限,主要由教师来完成的实验;“实验探究”栏目中的实验一般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的随堂实验,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此栏目中的实验多以定性的为主;这类实验有些是验证性的,多数则是探究性的。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反应原理及规律。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化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很好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化学问题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才能使学生感到化学是有用的;只有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才能培养出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对待世界的人。

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化学问题

无论新的教育理论还是这次课改的理念,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材编写中,都尽可能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来引入相关的化学问题,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科学的亲切感。例如,在化学必修一中讲到酸雨的成因及防护措施,在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中全部介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防护措施,垃圾的分类处理,药物的分类、用途及正确使用等等。

2.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

学习化学要从实际中来,还要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化学、用好化学。因此教材在编写中注意了概念和规律的实际应用,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在化学选修4专题一第三单元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钢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护措施;在专题二第一单元中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知识解释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为什么加二氧化锰,夏天为什么把食物放在冰箱中可以长时间保存等。

3.促进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将信息技术渗透于化学教学内容中,改革传统化学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整合化学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课标》中所提倡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一个良好的信息载体,能创设一个生动的以图、文、像再现的教学情境,可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1.注重科学方法的学习

中学化学的学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需要学习、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一般的“演绎”“归纳”“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方法,也有化学学科中一些诸如“观察”“对比”等方法。教材对这些一般的方法和学科内部的方法都给予了充分注意。例如,除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运用这些方法外,还专门在适当的地方以旁批的方式点出一些具体的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学习、领会科学方法的同时,增强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的意识。

2.重视探究式学习的设计

《课标》中强调探究式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对此在教材编写中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教材力求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环境,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民主的氛围和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化学选修五中设置了“交流与讨论”“实验与探究”“整理与归纳”等。

四、拓展化学的视野,重视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历史教育,课堂设问,课堂开放,课堂评价

自2004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要求。这股改革之风使曾处在低迷阶段的素质教育焕发了勃勃生气,使人们看到改革开放后的这一次教育改革在更广阔的领域深入进行。中国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但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新课改教材相对于旧教材而言有很大的变化,体现出“起点高、跨度大、难度高、容量大”的特点,这就给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面对新一轮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该如何教学。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新课标的话,也许这个问题可以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站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角度,对浩如烟海的人类历史作出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像鲁迅当年说的那样:有一个人抬头看天空,不一会就会有很多人跟着抬头,可是看什么?没人知道。我们要对课程标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围绕课标,走进我们的历史课堂,充实我们的历史课堂,提高我们的历史课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认识总结。

问题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要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注意把握好提问时机和提问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则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老师设置的问题有的意思不明,有的思考价值不强,有的缺乏艺术性,有的失去时效性等等。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违背课标的要求。

比如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课时,教师直接问学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这个历史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一上课,在学生还没有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就问这样的问题,而且一句话概括,这样的问题设置没有很好的把握提问时机,不具备艺术性,不具备启发性,容易使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个问题如果结合本节课学习,结合一定的材料,也许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总结的会更好。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及时引导,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超前的提问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无法求答而失去兴趣;滞后的提问,学生毫不费力就得到问题的答案,因缺少思维含量而单调乏味。“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的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此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既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更是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同时提问要有启发性,要使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分解成几个连续性的小问题,使学生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的拾阶而上,逐步解决问题。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发展思维为主线,规划教学中的提问,切忌提些不经思考回答的“是不是”、“对不对”。提问的内容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诱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只要教师心中有“课标”(课程标准),目中有“人”(班级情况),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出来。

问题二:课堂开放过度

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讲的是《》。虽然这一节课学生在初中时学过,有一定知识积累,但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式教学中,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

问题三:课堂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在一节参赛课上,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上述片段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问题四:课堂评价不当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我们给他鼓掌!”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

篇3

关键词:戏曲鉴赏 课程教学 改革

在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需求,马克思曾说过:“‘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到艺术教育,这样对今后的人文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辨别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戏曲鉴赏课程的特点

观赏,即是观看赏析。观赏包括欣赏与鉴赏两个层面。欣赏戏曲是领略,玩赏戏曲的艺术风采,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得愉悦和,欣赏戏曲是一种审美享受。鉴赏,则是一种深层次的欣赏,它不只是领略、玩赏、感受,而且要更深人地思索、削析、判断。如果说欣赏只要能知其然就可得到满足,那么,鉴赏还要知其所以然方达目的。因此,鉴赏较之欣赏能获得更高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享受。欣赏戏曲与鉴赏戏曲不只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问,过去,把高级戏曲观众称为顾曲家,就是这个道理。在艺术学中,一般都用鉴赏来论述。戏曲鉴赏与各类文学艺术鉴赏一样,是一种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融合而成的精神活动。戏曲还不同于文学、美术等文艺门类,其艺术只在演出时才会呈现,而演出必须有观众即鉴赏者,事实上也绝不会有没有观众的演出,因此,没有观众也就等于没有了戏曲。

二、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都比较薄弱

由于高校扩大,学生人数比原来生源相比素质都参差不齐。高校大学生通过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学生进行戏曲鉴赏时也要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由于平时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特别是戏曲细胞不太浓厚的学生更需要进行鉴赏实践活动。传统的戏曲演出方式有三种类型:堂会演出、广场演出、剧场演出。这些演出方式与中国的民间风俗及经济条件有极大联系。与之相对应,传统的戏曲鉴赏方式也有堂会鉴赏,广场鉴赏、剧场鉴赏三种类型。

(二)师资不足,课时有限

在这种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采用同戏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课型模式是肯定不现实的,一般戏曲专业的学生,本身就懂戏曲,而作为非戏曲专业的大学生无法达到专业水平,但需要在一些基本技法和基本的鉴赏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掌握程度就可以。主要是由于师资和课时问题,作为选修的课程,戏曲鉴赏本身需要的课时就多,如果压缩课时进行讲授,肯定达不到很高的水平。

(三)许多教师的教学习惯、观点有待转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大学生的戏曲鉴赏课程教学,不仅要搞好戏曲鉴赏课程主课的教学和戏曲鉴赏课程文化的渗透,同时还要能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如戏曲方面的基础学科的学习,对于高校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过程教师由于对大学生的特点有所掌握,认为他们不需要太多的去进行深奥内容的学习,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懒散,能不教给学生的尽量不去教,只是进行一些浅显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把握轻重,或者难以真正的融入这些知识中去。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而言,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将来大学生面对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要为大学生的戏曲鉴赏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条件

由于有一些高校条件缺乏,设备相对落后,用多媒体教室来进行戏曲鉴赏课程的讲授的一般很少,主要PPT模式来进行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这样教学的效果肯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高校学校加强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让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真正是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让高校大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真实戏曲鉴赏课程戏曲表演出来的艺术效果。

(二)戏曲鉴赏课程教学教材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相适应

高校戏曲鉴赏课程教师在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了解各类作品的难易程度,可以把程度大致相当的各种作品搭配在一起使用,还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时要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而不是一味地去盲目拔苗助长,急于改善学习效果,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在一般情况下,业余学习戏曲鉴赏课程的大学生一般都需要使用大约一年的学习时间来完成的,对这门功课来说即使是专业学习戏曲的学生还需要至少6个月左右。这个规律具有一般性,而不是特殊的情况下。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每名学生是不同的,大学生学习需要多长时间具体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天赋和实践的时间花费在戏曲鉴赏课程上决定。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将是一个更安全的方法。

(三)戏曲鉴赏课程教学中不同体裁的戏曲作品要进行搭配

在教学中相互搭配使用不同体裁的作品,要抓好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要正确掌握好各种体裁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二是准确把握各种不同体裁作品之间难易程度的差别和一致。通常按剧种分为昆剧、川剧、豫剧、京剧等,按时间可以分传统戏与现代戏等。教材就是根据以上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编排的,这样的编排跳跃性大,同时,戏曲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在学生不具备相应戏曲知识、学习兴趣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搭配程度相近或大致相同的各种不同剧种的作品。教师在应用中可以根据每个学生链的不同情况和教学进度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酌情予以增减。

(四)提高高校戏曲鉴赏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戏曲鉴赏课程教师,要有基本的专业水平,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戏曲鉴赏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个中技法,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是造成教师和学生沟通不当,而直接满堂灌给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些假象。

四、结论

对于初学和接受能力稍弱的高校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演奏能力还处于很低的水平,这时候教师要做的除了教会他们的基本演奏技能外,还要培养他们实践能力,结合戏曲鉴赏课程的实际教学,更多地去欣赏一些戏曲,这样才会有鉴别的能力,相信经过不断地学习,大学生会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郑传寅,柯凡.关爱戏曲艺术 传播戏曲文化——《戏海飞鸿》读后[J].戏曲艺术,2005,(04) .

[2]毕玉娟.谈戏曲进入高校艺术课堂的重要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8).

篇4

关键词:初等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创新途径

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形势下,推动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既是适应推动教育体系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教育事业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传统的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结合实际有效推动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一.初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1.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从目前初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来看,理论课程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在素质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比较少,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这同时也是导致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备不够合理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从初等教育阶段就对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但是目前的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置显然无法实现这一要求,这不仅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改革,最终教育会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因素,阻碍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因此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急需进行改革和完善。

2.初等教育课程内容无法体现时代特征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和对社会的认知要求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教育作为指导学生认知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基础,也应当适应时展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但是从目前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来看,初等教育的内容并没有充分考虑时展的变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仍然按照之前传统的理论教育体系构建教育内容,这种与时展脱节的教育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校积极性,而且也缺乏教育实用性。整个初等教育发展出现偏差,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科学性产生不利影响。更严重的是,严重脱离时展实际的教学内容失去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体成长和个性发展。

3.初等教育方式比较落后

目前初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制约,大部分的初等教育大都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很显然,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后的教育方式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在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因材施教促进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发展,是当前初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理念指导实践,教育理念的革新是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的根本,在开展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之前,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初等教育理念,根据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初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根据推动初等教育的发展。其次,要逐渐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对初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以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重点,在提升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另外,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计中要做好人文意识的渗透教育工作,这既是新时期初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初等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措施,渗透人文意识,就要求在初等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观念。最后,树立正确的初等教育观念还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与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要提升学生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素质教育过程中。总之,为了有效推动初等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对相应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要用全新的视角、更加符合时展要求的理念去指导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推动初等教育全面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观念基础。

2.丰富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

教育内容的改革和丰富是初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作为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整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过去的初等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大都偏向于理论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比较缺乏,在教学内容方面就缺少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体现。因此增加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内容的素质性教育成为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的重要方向。素质教育内容的创新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要在理论知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增设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如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艺术鉴赏能力教育和品行教育,丰富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另外,还要对结合时展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变枯燥的理论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基于实际开展,通过实例开展理论教学等等,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初等教育教学的质量。

3.创新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创新

教育课程结构创新也是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课程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会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另外,对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进行创新也是提升新时期初等教育课程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为初等教育向着适应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能。根据时展的特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首先是要增加初等教育素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结构,初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人、育人,这就要求在初等教育结构中增加相应的思想指导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具有丰富性、趣味性,要贴合现代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另外,思想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全面,要涵盖爱国思想政治教育、公民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教育等多个层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监理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其次,要增设综合实践课程,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实践性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开展系列综合实践课程锻炼,能够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动手操作技能进行有效培养。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要与相关的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初等教育效果和质量。另外,为了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校还要与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合作,安排假期实践、实习,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发现自身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不足,提高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4.创新初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针对初等教育教学方式落后、单一的问题,必须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技术创新和新型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初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首先,要做好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应用,强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性、丰富性,增加初等教育的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初等教育实践情境,营造良好的教育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将网络教学手段融入到初等教育体系当中,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拓展初等教育的层面,网络教学手段在初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适应时展特点的重要体现,应当引起初等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信息时代的学生作为数字、网络发展的“原住民”,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因此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是初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另外,要丰富和创新初等教育的教学组织模式,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在初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初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初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针对初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时展要求和人才培养需求,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好相关的创新改革工作,确保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陈佳.初等教育技能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新西部,2010,(8):232+228.

[2]夏小林.论新课改革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J].改革与开放,2010,(20):177-178.

[3]太学英.“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特色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6):95-98.

[4]哈希格尔勒.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77-178.

[5]刘浩.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构趋势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背景下课程体系建构案例分析

根据教育部分类管理的办学指导思想,本文认同将高等学校划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等三种基本类型[1]。为研究分析分方便,现选择每一类型高等学校之中的一所作为案例分析,以期达到以一豹而窥全貌之效。

1.学术型大学课程体系建构分析——以中山大学为例

2006年开始,中山大学在物理、化学、生物及经济(理科)类专业入学的新生中择优选拔120人组建“逸仙班”,以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贯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因材施教,优生优培,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培养战略后备军。同时,面向传播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法学院等相关专业入学新生中择优选拔120人组建“博雅班”,致力于培养有较强学术创新潜能、团队协作精神与创业实践技能,善于参与国际竞争,具领导才能的社会科学类的精英人才[2]。

基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课程设置是:建立全校性通识教育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人才培养采取“前期宽口径的基础教育与后期专业教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按文、理、医、工相互渗透的原则构建全校性基础课、跨学科基础课、学科大类中跨专业基础课三个层次的基础教学平台,拓宽专业出口,打通专业基础,设立柔性专业方向。组建通识教育中心,推行“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倾力建设由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等4类通识课程构成的各专业“共同基础课程”,规定全校本科生必须从中至少选修16学分。同时,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采用双重编码(专业课和通识课双重编码)方式,向非本专业本科生开放,方便学生跨专业选修优质课程。通过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互补,增强学生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3]。

为突出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国际视野。该校通过课程学分认定与成绩转换等制度,从“进”和“出”的环节完善交换生培养制度,多层面建立科学、规范、国际化的教学平台。校内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的比重,校外以与国(境)外高校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为主体,以国(境)外访学、短期交流或联合培养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到国外和港澳台地区交流的机会。2010年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等五所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成立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是目前国内首家引入法国六年制工程师培养体系的专业核工程师学院。学生毕业时将取得中山大学本科学位与硕士学位,同时还将获得CTI核能工程师证书。两个阶段的教学由法方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内容,中法双方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4]。

2.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建构分析——以广州大学为例

广州大学课程体系建构突出四大特点:

一是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致力于加强人才的基础性和适应性。该校实施“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采用“大学科平台+小专业(方向)模块”式的课程组合,淡化过细划分的专业(方向),同一专业各专业方向设置相同的学科基础课程,相近学科和专业之间搭建两年左右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并夯实学科基础。

二是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适用性和行业针对性。课程体系设置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制定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求各专业调研、概括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与所需知识、能力、素质一一对应,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整合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要求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三是坚持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删、减、并、留、增”的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精简理论教学,实现理论课程的小型化、精品化和模块化,改变课堂讲授课时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适当腾出部分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柔性设置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为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拓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四是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创建了“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将学生能力分为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的五大模块(即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模块) 和“四阶递进式”的实践训练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结合,使专业建设既符合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也能够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对专业内涵建设的要求,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职业技术高校课程体系建构分析——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主要突出以下三方面:

篇6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无论在国际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应用越来越广。对高中生而言,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这同时也是为自己更深入的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影响一下,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左右下,高中英语的教学理念及方式改革缓慢。

新课程改革提出,使得英语教学不再是指单纯的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是开始着重于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新的要求的提出,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英语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而英语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也是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英语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还是高中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需求。

一、影响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改革

世界上各国都在推行课程改革,这也是各个国家战略的要求,中国的课程改革是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同时又是结合当前国内自身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是循序渐进的,是探索教育事业发展中前进的过程。

2.课程特色发生了变化

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拥有相统一的部分。但不论是经历过高中学习的学生还是研究英语教学的老师。每当拿起英语教材或是走进英语课堂的时候,身上都拥有不一样的气息,而这种气息则称之为“特色”。就像不同的人站在你面前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英语课程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英语的教学是由英语课程所决定的,只有顺应英语课程特定性的教学才可能达到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

3.所处的境地发生了变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初期,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对领导者、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振动和改变都比较大,可谓是大刀阔斧,轰轰烈烈。于是上至领导,下至学校教师,都在加强对新课程改革方针的学习,并通过自身的理解,尝试着把新的内容应用到教学之中。而这是一次较大的改变,需要一个适应期。当所有教师跟学生在感受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改变所带来的困惑和难题,甚至许多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对新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甚至提出了质疑和排斥,而这是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

二、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1.善于学习,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习对于高中英语老师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新课程改革中教材的改革,无疑是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而英语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须要求英语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而获得。对高中英语教师而言,学习无非有两种形式,一是理论性的学习,一是经验性的学习。理论性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具有更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够在碰到各种困难的时候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只有自身在不断的学习中,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乐于合作,加强交流与合作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他所处的圈子基本上是学校老师,学生以及同行。把这些圈子形容成一个生态圈,生态链则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群体与学校。这个生态圈的生态系统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发展,也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每个教师若是保持乐于合作的态度,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则是绿色与和谐的。这种合作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历来师生之间交往的缺失是讨论的热点话题,新课程改革则倡导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其次是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教师自主发展,但自主并不意味着封闭与孤立,而是要求教师拥有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高中英语教学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与开拓性。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教学方法的不当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及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很好的解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保持一种乐于合作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的促使自身在专业方面的发展。

3.勇于改革,敢于创新

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则是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最佳体现。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是首先是要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在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加以实践。对于英语这一学科来讲就是要把改革渗透于备课与教学的环节之中,并落实到教学方式上。

三、总结

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的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在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在这方面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也可得知,新课程英语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而英语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也是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英语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还是高中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需求。

参考文献:

[1] 汤志东.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师问题转型探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2).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现状

教师的素质和质量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败,教师的培养最主要是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素质和质量不高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教师没有合格的学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由于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许多拥有合格学历的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更新、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的许多不适应,这些问题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显著障碍。

(二)教师教育的模式单一

高等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但是高等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比较保守,不利于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些教师主要依靠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等职后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这种脱离教师教学实践岗位的职后培训使学校和教师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因为他们无法做到根据学校的文化和教师的教学实际来进行教育,导致职后培训的实效性不强,不利于教师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始终认为只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才合格,也把师范院校当成是培养教师的主要途径,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独立封闭。教师教育的培养体制不健全同时,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是政府、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重大事业,各方的职责必须明确,但由于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和学习经费等不能完全得到落实,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1]

(四)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课程设置标准不明确,增设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融合不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缺乏统一考虑;基础教育专业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础教育实践课程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应有的生成和发展等等。

(五)教师教育的经费不足

教师教育的经费不足也一直是制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首先,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整体投入不足造成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其次,在极有限的国家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中,用于教师教育的比重更低,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2]

总之,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模式单一、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经费不足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以“课程”为核心突破口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等都进行了重大转变。然而,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质量怎样,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

(一)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教书匠、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构建者、实施者、参与者、研究者、创造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

(二)对教师教育模式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还应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时展的需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缺乏连续性的模式,将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衔接起来。

(三)对教师教育体制的要求

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关起门、脱离中小学实际办教师教育的状况。要建立起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共同办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形成教师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步调。高校的教师教育要经常深入到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建立两者的双向互助互动机制,教师教育要更加注重教学实践环节。[3]

(四)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等等。所有这些课程理念都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

(五)对教师教育投入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关乎着新课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要求提高教师教育培育师资的质量,要求倾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好教师教育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教育改革的成功。[4]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更加强调了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办好教师教育。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改革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因此,为了新课改的成功,培养合格教师的教师教育改革就不得不提上日程了,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师教育机制、设置合理教师教育课程和倾斜教师教育发展投入。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的观念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速度。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树立教师教育的发展观和终生教育观。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扩充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过程,满足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树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人才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这一职业日益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的的专业化师资应从“经验型”、“教学型”转化为“研究型”、“创新型”,从只注重学科专业教育转向注重学科间交叉的整合式教育形式。[5]

(二)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是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教育应以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为目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育培养要求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模式。一个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的成长要经历准教师、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四个阶段。其职业发展是一个学习、实践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理论,更新观念,提高技能的过程。教师教育具有连续性,教师教育模式应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模式。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的开始,这一阶段实践环节薄弱,但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在职发展奠定基础;职后培训实践性强,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只有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教师教育培养的教师才能不断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三)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制

为应对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必须由独立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是博学多才,具有较强的、对不同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的教育学科研究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综合大学。综合大学学科门类多,这种多学科性有利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加强高校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一线的实践相结合,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机制的建立,可以打破师范教育垄断师资培养的格局,促进教师教育行业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我国教师教育的总体水平。[6]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开放性,可以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合格师资,使符合教师资格标准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教师队伍的来源,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设置合理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取决于教育目标。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施者、创造者,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进行教学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有关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就是教师教育应达到的目标,由此决定了教师教育的相应课程设置。具体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综合化,教育类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职业技能化等等。

(五)倾斜教师教育发展投入

教师教育投入为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保障,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日益清楚地看到教育改革的成败、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大批的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发展投入的政策,保证教师教育发展的经费充足,为教师教育发展与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政策保障。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除此之外,政府还应保障教师的基本待遇,工作和学习条件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晓杰.试论新课程下教师教育改革的模式和方法[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2] 王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5(1).

[3] 张忠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8(5).

[4] 陶志琼.教师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教师,2009(2).

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化学;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127-02

一、新课程以来化学试卷的试题特点

1.注重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的创新。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命题单位积极创新,全国出现了不同试卷结构以及考试方式。总体看来,主要有理科综合形式和单科考试形式。而从题型方面来看,化学试题题型主要有两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而非选择题。多数是填空式简答题。从对考生综合能力测试的角度来看,不定项选择题更能突出对考生化学能力的考查。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小考生的猜测误差,从而达到较好的区分度,另一方面也对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2.重考察主干和新增知识,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突出能力的考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包括两个必修的课程模块,这也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对基础性的重视。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通常会根据课程标准设置有必考内容,这些内容覆盖有基本化学概念、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学科主干知识,内容丰富,但也不回避重要的知识点(离子共存、化学用语、热化学方程式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对于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落实,并对顺利进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试卷内出现学科内综合题目是新课程下化学高考试题的另一个创新点。例如,在山东的化学高考试题中曾将化学平衡、离子方程式、溶度积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化学基础知识点综合成一道大题,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注重核心知识的考查。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与以往相比,并没有降低对高中化学中核心知识的考查(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平衡、物质的量、电化学、离子反应、原子结构的主要性质等)。同时,化学高考试卷中的多数试题不只是对于单独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甚至于多知识点、多层面地考查,这样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对于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同时也能考查考生所学化学知识的宽度、广度和考生个人的思维敏捷性。例如,福建省某一年的化学考题就以食用油抗氧化剂为试题背景综合考查考生对与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反应类型、同分异构现象、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联系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又如,海南省的化学高考试卷中出现过有关引导考生关注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尾气的治理等环境问题的试题。这些试题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科学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也突出了化学试题的教育功能,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科技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以及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在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高考试题出现了一些要求考生进行合理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的新型化学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设计、总结实验现象、反思与评价以及表达与交流等能力。除了必考部分的实验探究试题之外,在江苏省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还设置有“实验化学”选考模块,加大了对考生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对教学工作和考试指导的启示和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努力用好化学教材。化学课程标准是进行化学教材编写、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工作的基础,而化学教材又是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最重要体现。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中的化学教师,就应该对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着深刻的认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从而准确把握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要求的迥异,从而充分发挥化学教材中各部分内容在具体教学中的作用,以达到科学规划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2.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化学学习能力。从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可以看到,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试题的出现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生产、生活和最新科技中的具体例子,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能力目标意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能力和知识同时提升的过程。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并发散思维,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广泛提出具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3.注重强化实验与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中明显加大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于化学课程中的实验与实践活动给予特别的重视。具体而言,可以给学生多提供进行自主探究化学问题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勤于动手,教师还需及时思考分析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同学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全国不同命题省市结合各自的高考改革方案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考试说明,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也要求化学教师要紧紧跟踪化学命题的趋势,分析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考生积极备战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考试。

参考文献:

[1]郑若玲.论高考的教育功能[J].教育导刊,2005,(1).

[2]陆震.中外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41.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今的教育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来,这种变革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实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互联网不仅可以使师生快捷便利地查找所需的资料,而且也成为师生交流信息和成果的地方。新课程理念下,多媒体计算机结合投影仪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不断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能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在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不再是简单的书籍和印刷制品,而是形成了以课程资源为载体的数据库。信息技术变革了教育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并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在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教学重点是集中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因此说,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实现了新教学

(1)激情引趣。

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来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巧妙地创设教学情景,从而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对提高学生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在概念教学中,以相关知识为载体,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直观的感受单调性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

3.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课堂效果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必选工具,它好用,移动、标注、触摸、回放等等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发挥。随着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各校实现了以电子白板为载体的多种媒体共用,不断改变着课堂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中打破了教材、大纲的束缚。并根据学生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使那些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有所收获,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改变

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设定学习计划并自我评价。成为学习主体的前提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首先,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自主学习能保证目标具有反馈和激励的作用。

(2)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每个小组成员能够互相影响和鼓励,相互间共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最终达到了小组共同进步的目的。

(3)探究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下的探究性学习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调查来解决教学中设定的一些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知识“讲述者”和“传授者”,教师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在新课改下,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构建知识意义的情景与气氛,并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质疑、问难和讨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育质量。

3.教学模式的转变

(1)环境变化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推动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模式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为自主探究、协作探究等教学模式的实施开创了前提。新课程指出,优化整体设计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充分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状况将计划落到实处;目标之间不是单一的重复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新的主题强化教与学的过程,由此,一些新的教学模式随之产生,例如:翻转课堂,虚拟实验,微型课等,这些新模式的教学,促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堂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促进了个别化教学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网络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

(2)教学工具的变化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例如,数学课中的几何画板的出现推动了一种或几种新模式的产生,而这种工具的性质使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促使原有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完整和流畅,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总之,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逐步优化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不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而且还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琼.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N].中小学电教,2012(7).

[2]李伟.新课改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8).

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改革;问题

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将为整个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但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课改在农村基础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现状

1.教育理念落后,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到位,对新教材把握不准确

新课标虽已实施多年,但由于对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导致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部分教师暴露出对新课程标准肤浅的理解,甚至出现了偏差,面对新教材、新教法不知所措。在农村学校还普遍存在着“新瓶装老酒”的现象:教法古板陈旧,“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形式,致使出现了学得不到位,课堂启发不够等现象。

2.家庭教育的落后,跟不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在农村,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简单粗暴的,存在着“5+2=0”的现象,这与学校教育是不相匹配的。同时由于留守儿童较多,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这也成为课程改革的“绊脚石”,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教育投资

理念先于行动。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课改的宣传工作,让学校和教师明确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来指导学校参与这场“教育革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学校应以课改为已任,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大新课改的培训力度。

2.建立家长的培训机制,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农村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和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更应做好对家长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可成立家长学校、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家长进校参与等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课改,从而实现课改的全方位发展。

总之,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农村学校的发展状况,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不会一蹴而就,要全面展现新一轮课改的特色和实效,需要广大农村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