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生观念
“要记,我们小学时就是这样的,老师讲我们记”下面的学生竟然异口同声地回答到。
一道题目,已经讲清了来龙去脉,并且都能够思考完成后,我随口问了一句:”要不要记下来?”没想到会出现上面的情况。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许可以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个人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容器。
“我们以前一直都是老师讲什么我们听什么,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弄惯了的。我们没有提问和讨论的想法。”在现在的学生头脑中竟一个令人惊心的固定模式:”学习就是记笔记,做题目,记答案”。看到那一双双缺少灵气的眼睛中,没有了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没有对问题探索欲望,有的只是与其年龄格格不入、令人胆战的老成和木然。只是习惯性、机械的记抄,没有个人思维的参与,一旦将自、提问权交给他们时,有的只是无主和茫然!
“对你的教学特点许多同学还转不过弯来,还不适应”,一位同学私下如此说。这在给人警醒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学生的某些观念也急需改变。
新课程改革主张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只是老师的观念在变,在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头脑中固有的僵化模式,那么这种所谓的自主学习只是表层的,是一种被动的形式(学生被动的跟着走),因为学生并非出于自觉、主动的参与、主动的探求,仍缺失一种个体能动性,即使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这也不是新课程改革所不想见到的。
因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加快实施,那么学生的某些观念也急需改变。
自我观念――我是学生,是接受知识的
这主要受传统学生观念的影响。传统学生观无视学生的天性,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如赫尔巴特指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在这种教育的模式下,学生逐渐习惯于那种传统的输入模式,而丧失了个人的主体能动性,成为纯粹的接受容器,因而缺失自我观念,主动性弱化。
学习观念――上课就是听课,抄、记,不愿动脑动嘴
这主要是以往“注入式”教育方法观的影响。这种方法观在教学关系上,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着是教育容体,否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片面强调外在的注入、灌输和奉送,特出学生的死记硬背,不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启发、点拨或诱发。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只知道上课就是跟着老师后听、抄、记,而无需去动脑、动嘴,形成被动的学习习惯
学习内容――学习就是钻研课本
大部分学生将课本奉为“圣典”学习就是以课本为本,去看、去背、去记课本的内容,而看不到课本中的能力运用和课本以外更多的更活的知识,导致学生思想僵化,知识面狭窄,不能接受新的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却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因为他们的头脑被以往的方法模式浸太深,一时无法适应,甚至反感,这不能不令人悲哀。
所以新课程改革不仅仅要改变老师的思维,更要改变学生头脑中固有的观念。
(一)我认为必须淡化学生的“学生”意识,强化其主体意识
“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和人格力量,而且还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等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因而必须看到学生的整体性,强化其主体意识,还学生整体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和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二)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广义的学习观念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生主体的发展,而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要想得到全面的、平衡的发展,不是只靠老师单独的教,或者只靠单一的课本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把千万有助于学生能力、素质提高的知识、技能的习得过程都看作学习,从而形成学习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的观念。确立广义的学习观念,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全面发展。
(三)改变“听课”的观念和习惯
篇2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238-02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的动作行为。《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中学让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阶段是中学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我认为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层面的。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习惯。
1 常规性学习习惯
1.1 课前预习的习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使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堂上没有条件和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去做。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可以了解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也可以尝试做一两道题,看哪里有困难,等等。上课时,学生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1.2 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专心听讲一是要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和指导,要听懂新的知识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概念、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和板书,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们的观点、回答能作出评判和必要的补充。
1.3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是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中学生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作业格式和书写规范清楚,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仔细运算、验算的习惯,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不要过多依赖家长完成作业,更不要照抄其他同学的作业。
2 创造性学习习惯
2.1 勤于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考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即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领。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
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思维的多向性与灵活性。教师可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激励性语言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与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习惯。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2 善于质疑的习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善于质疑的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教师要言传身教,要教给学生在哪里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产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经常设计“自由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变换角度,多提问题,相互自由解答疑问、解决问题。
2.3 乐于实践的习惯: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正处在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实践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讲一讲来获取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自制的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就能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乐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3 互学习习惯
篇3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以往学生认为生物是副科,不参加中考,加上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学生根本不把这种所谓的“豆芽科”放在眼里,高兴时学一点,大部分时间则把生物课当休息课。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切忌盲目批评学生,而是要有耐心找学生谈心。经常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面对学生在探究中的大胆质疑、创新的设计研究方案,教师应及时表扬;即使有的学生因知识或其他原因所致使探究失败了,教师仍应肯定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特别是在传授知识时,应尽量收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在有关章节的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生物科学中尚待解决的难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生命知识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各尽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力求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不仅仅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书本上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去学,如何才能学到知识,怎样将旧知识合成新的知识。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该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解决实验材料等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各项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例如,在讲授《种子的结构》一章时,我曾让每位同学自己回家用绿豆或黄豆发芽,仔细观察种子的结构,并与课本中的图比较。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平时吃的豆芽是哪一部分?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豆子发芽有几种方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做出推测和解释,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学生对种子结构的印象就深了。
三、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切教学活动均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克服“满堂灌”,做到“少讲、精讲”,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如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应强化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节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我布置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然后把自己做出来的结果带到学校,再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探究实验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还要通过实验,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结论印象就更深刻,学习的热情更强烈了。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目的
篇4
关键词:初中;新课程改革;思考;措施
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国普通初中教学中已推行多年,新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的提出使我国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初中教学新课程改革还在不断深入,教学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依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应当抓住时机对我国初中新课程改革状况进行冷静反思,具体探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这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具有重要意
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经验,提供几点关于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思考,希望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调整方向
初中新课程改革方向与目标的确立主要针对传统初中教学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我国初中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方面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方案的确立方面应当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添加与时俱进、具有高度联系实际生活的相关内容,保证学生可将教材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践,锻炼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形成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学生教学成果评价方面,既要重视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考查,确保学生在考试制度的推动下各项素质全面发展。
二、初中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服务于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居于统治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使我国初中教学工作基本处于僵化状态。教学任务的功利性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对立状态,很难实现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阻力便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观念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有效扭转,因此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中的推进较为艰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首要工作。
2.学生未有效获得课堂主体性地位,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新课程改革强调进行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而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受限于个人的教学素质,很难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固守传统,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压抑,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学生没有争取课堂主体性地位的意识,缺乏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师生双方就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未达成一致,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推进较为困难。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有效措施,创新性的教学措施是维持课堂教学生命力的主要依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创新观念,对教学内容的讲述一直沿用旧有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在信息网络时代各种电脑教学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种类繁多,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缺乏创新性思考,因循守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
提高。
4.教学成果评价方式过于落后,不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淡漠甚至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创新应用能力的考查,实际上也就是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僵化的考试制度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考试制度对新课程改革形成的阻力较大,考试制度变革任重而道远,若想摆脱只重成绩不重能力的考试制度,还需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初中教学中的推进仍在继续,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务。新课程改革作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效果评价和工作得失审视才可为新课程持续改革提供新的动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新课程改革中在教学氛围、教学方案构成、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初中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初中教育研究者与初中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懈地探索、研究推动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在教学工作中积累总结经验,推动初中教学新课程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篇5
1.英语职能教学现状
1.1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我国在长时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注重考试成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虽然,现在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仍有许多地方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尤其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直在课堂上带领着学生读单词、背句子,然后让学生背诵默写,没有一点创新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
1.2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的强弱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但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还处在发展阶段,有些学校缺乏优秀的英语教师,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尤其是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很少有优秀的教师去任教,而且英语教师大部分是通过自学教材,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对英语的发音和声调就不标准;并且有些英语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不能将英语教学同新课程改革要求完美的融合,使教学过程变得非常困难,同时也使教学质量不断下滑,使得课堂效率变得非常低下,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1.3硬件设备不足
课程改革新形势下,仅仅依靠教师讲课是不足的,对硬件设备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是,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对先进的技术没有足够的重视,不愿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因此,一些教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抽象知识很难传授给学生,并且没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同社会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不了解英语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图书馆内对英语课外阅读书的收藏很少,根本达不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满足,学生只能局限于课本知识,无法扩大英语知识面。
2.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职能转化的途径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必须做出改变,针对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职能转化的途径,有以下几点建议:
2.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抛弃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采用灵活的记忆方法。
2.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但是英语教学中还依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课堂上大部分是教师一个人再讲,这样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会降低课堂效率,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把课堂真正的变为“学堂”,减少教师讲课的时间,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感知力,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英语。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Unit1Whereareyougoonvacation?》SectionA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来读英语听力,而不是直接播放听力录音,然后在根据录音来纠正自己的发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学要求。
2.3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也把多媒体教学作为要求之一,多媒体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便利。英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并且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如学习Whereareyougoonvacation?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然后教师用多媒体把一些地方的文化、位置等用英语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掌握灵活应用英语的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应做出积极的转变,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做出努力,为新课程改革做出贡献,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提培养素质的英语人才。
作者:杜琳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教育局教研室
篇6
一、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其目的是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发展[2]。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主要原因如下:①农村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与城区学校化学教师相比,农村学校化学教师毕业于化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比例没有过半,绝大多数教师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学历,甚至还有部分非化学专业教师改行执教化学。面对新课程改革,很多农村化学教师教育理念模糊,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不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不能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进行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设计,不能提出基于农村学生实际情况的实验探究活动。②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担任多个班的化学课教学任务,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很多教师只能疲于上课、批改作业,没有时间去研究新课程、学习新知识。③教师待遇低,工作热情不高。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单一,教师月薪1 000多块钱,除工资外,基本没有其他福利,这使很多教师失去工作热情、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愿实践新课程,甚至对其产生排斥心理,对新课程的实施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2.学校方面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建设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3]。当前,很多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主要为:①经费严重不足,实验室建设困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更需要实验的支撑。90%以上的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室,有的甚至连化学实验保管室都没有,更谈不上专职实验员了,许多仪器、药品严重缺失,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无法完成。②领导不重视,学校管理混乱。好的管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农村学校领导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漠不关心,不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校合并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教学任务加重,据统计,80%以上的教师所带班级人数超过国家规定的50人/班的规模[3—4]。农村学校没有专职实验员,化学教师可以兼任,但糟糕的是,部分农村学校的实验员不是学化学专业的,而是由学校里的富余人员担任,由于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化学素质和动手能力差,根本谈不上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替代品和改进实验。③新编教材不适合农村学生[5—6]。新课程改革倡导教材多样化,新课程改革后全国不再使用材,但无论哪一版本,其编写专家均来自大学或教育发达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状了解少,凡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农村学生了解的都不多,因此无法去开展相应的探究与调查。
3.评价体系方面
化学新课程和旧课程的最大不同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由接受知识向探究知识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①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升学率。中考历来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想成为名校得看升学率,升学率上不去,老百姓就不认可,所以学校将教学目标指向中考,教学内容紧扣中考,教学方法服从中考。②评价教师工作看学生考试成绩。农村学校里的很多项目都进行量化比较,考试成绩一出来,就计算各教师任课班级的平均分、满分率、优秀率等,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这种评价方式迫使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束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应试能力,教师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探究实验,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二、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对策
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实施面临一些困难,但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人口素质,使中国教育活起来,再难也必须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
1.加强学习、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针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新课程改革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首先,农村学校要在师资培训上加大力度,构建一支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来说,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知识水平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学习,特别是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学科知识及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前沿知识。如果在农村培养了一支有思想、有学识、有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就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其次,要加强教育教学新思想和理论的学习,掌握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营造浓厚的课程改革氛围,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面对新课程改革,采用先进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融入教学实践;再次,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联教活动,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分析教学案例,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课程信息与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水平。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评价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相协调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当然在教学评价上也要随之进行改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构建教师、学生、教材协调发展的教学评价新体系,不但要重视学生结果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过程的评价,从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但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表面现象,流于形式,没有将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地理教师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二)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有的教师根本就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不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动态,严重制约了地理教学的效果。
(三)地理教育改革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
要想实现地理教育教学的进步与飞跃,必须要有教育理论作指导,而当前的教学情况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缺乏应有的理论做支撑,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有的教师不能把握地理教学广度与深度,难以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造成了地理教学的盲目性,不利于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地理教学,教师会把每一节课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且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和实践没有多大关系,使得地理知识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地理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同时发展个性。
1.重视实践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强调地理学科的特点,实施开放性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当地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和特点,自主写地理调查报告,同时还能让学生自主收集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信息等,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之际,能够让学生有更多发言的机会,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文明旅游》这节内容的时候,由于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旅游经历在谈谈看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实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内容不同,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础,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初中地理主要描述了地理景观,而高职地理知识更加抽象。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积极思考,掌握更多有效的地理学习方式,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就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按照学案自主预习,学生自己提出观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研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加强师生互动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发言,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水平之上,通过学生发言引起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和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3.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灵活多变
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广阔的自然天地和人文景观,很多知识有着直观性和趣味性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其中包括挂图、多媒体设备、幻灯片等,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设计切实可行的学具,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4.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
团结就是力量,每一个地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和组内其它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成长提高。另外,教研组要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制定相关的教研制度,如集体备课和听评课制度,使每一个教师的能力都能得到不断提升。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广大教师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地理教学的特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手段,突破陈旧的思维方式,把新课程改革理念完美地渗透到实践中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学会求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宣霖.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初探[J].大观周刊,2011(47).
[2]何玉红.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课堂实践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2).
[3]陈继文.新课程下地理有效教学途径初探[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3).
篇8
一、文化心理积淀不足
课程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品质与特点,课程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而社会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与制约,绝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所引起的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完善,由心理定势、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构成的社会文化心理,不仅影响着课程改革的信念、路径与方法,而且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度、难度与效果。旧课程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课程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不足的现象与问题。
1.“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
在我国, “应试教育”具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根源,这是今日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性、根源性因素。它使许多人包括教师、学生、家长都固执地坚持“榜上无名、脚下无路”的信条,使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十分异常。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普遍存在的心态、思维方式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分数的至高无上。为了维护教师的这种权威与尊严,为了保证分数的只升不降,似乎一切手段、措施都是必要的,都具有“教育性”。显然,这种“应试教育”的怪圈与“幽灵”,绝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形式与教材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于教育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心理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与束缚,主要是这种顽固的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心理定势使然。无疑,不打破这种文化心理传统,新课程改革则无从谈起。
2.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
在人们已定势了的观念中,教育俨然是 “敲门砖”、“点金术”。于是,教育与金钱、职业、地位、权势建立起了稳固的、强有力的连接,并形成稳固的心理定势,使人们无不对之求之若渴。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们,无不不惜任何代价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而这种“最好的教育”无非是能求得功名、获取利禄的功利主义教育。它追求的是外显的名与利,而不是内在的魅力。任何与功名利禄无关的教育,不仅被视为“装饰性的”、“没有用的”教育,而且必然被“淘汰出局”。这种作为获取功名利禄手段的教育,虽然具有显赫的地位,但因其放弃了神圣的内在尺度、标准与追求而丧失了教育的根本性依据。无疑,不消解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新课程改革则无据可依。
3.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转换对课程改革具有决定意义。它不仅影响人们对课程的认识、态度与行动,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人们是否接受、认同、执行某种新课程范式。在课程品质上,本质主义坚持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逻辑以及准确无误的标准、毋庸置疑的结论,使课程呈现出 “确定性”、“权威性”品质及稳定的、永恒的特征。在课程目标上,本质主义坚持以承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为全部的内容,要求学生只牢记所谓“现成”的知识,形成规定的技能。于是,承传定论性知识,成为学校课程当然的旨趣。这种“基础性”的课程旨趣,降低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只局限于低层次的认知领域,缺乏高层次的情感、态度、思维、行动等方面的依据,诸如创造性、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现代人才必需的重要素质,明显缺乏培养平台与机制。在课程实施上,本质主义坚持决定论与反映论,课程实施被定位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一种僵化、肤浅的“输入一产出”的运行程式,只关注接受、掌握、认同、服从等指标。这种只认同而不批判、只掌握而不生成的逻辑与目标,不仅扼杀了学生发展的无限潜力与可能向度,而且剥夺了学生学习乐趣与兴趣、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并对学生的心理、精神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显然,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完全无视学校课程的发展性、创新性、建构性的特点与机制,造成了权威主义的教育逻辑与塑造、加工、驯化式的教育途径及方法。千百年来,教育过程中严重的异化现象与效果,无不是本质主义课程思维方式使然。无疑,不转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则无路可行。
二、教师准备不足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课程改革前途与命运的决定性力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实践效果。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践表明,缺乏能 “与新课程同行”的教师,使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准备不足。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准备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适应”与“不符合”两方面。“不适应”是指教师在主观上存在的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差距。“不符合”是指教师在客观上存在的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差距。“不适应”与“不符合”突出地表现为教师在对新课程认识上、态度上、行动上、方法上、素质结构上所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主要不在于对有关课程政策与形势变化的了解,而在于更为深层次的文化观念的变革,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发生的心理定势的调整、思维方式的转换。我国新课程改革严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不适应新课程教学,而且很难恰如其分地把握新课程的真谛、使命与方法。尤其是实质性、系统性培训的缺乏,使教师对新课程明显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现象。新课程所面临的严峻的时代背景、形势与问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新课程更为深刻的理论基础、内涵与使命,没有得到自觉的领会;新课程在品质、目标、模式、语言等方面的显著突破,没有引起普遍的共鸣。对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的、浅层次的对课程管理政策、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方面变化的把握。另外,还存在对新课程的某些理念的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的认识与理解,诸如将新课程与以往课程及其教学完全对立起来,将实践活动、自主课堂、探究学习、生活经验、动手能力等新名词与新术语看做是新课程的根本属性、品质与标准等。
受制于积淀已久的 “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心理定势,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仅普遍存在怀疑、忧虑与观望的心态,而且还有部分教师将新课程视为制约提高升学率的障碍与负担,排斥新课程改革,在态度上、行动上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要求。具体地说,在新课程改革中明显存在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应付性态度与行为,即对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种不够严肃的、不以为然走过场、摆样子;排斥性态度与行为,即对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种畏难情绪与态度,对新方案、新教材、新方法,因缺乏理解不能实施,对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标准、新要求的理解不深刻,依然坚持沿袭久远的“确定性”课程逻辑、“基础性”课程旨趣与“认同性”课程品质等古旧思维方式与信念,以及“教师中心”、“知识中心”、“课堂中心”等传统模式与方法,从而造成新课程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与困境,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难以落到实处。
2.方法不得当、能力不支持
新课程的实施,除了需要教师认识深刻、态度端正、行动积极外,还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措施,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巴甫洛夫曾指出: “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 ①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明显缺乏有效方法、措施以及驾驭能力。由于认识上不深刻,教师不仅意识不到新课程改革在方法学上的重大突破,而且缺乏自主的、成熟的、恰切的方法与课程教材处理能力。在我国,教师作为 “权威依赖”群体,没有自主探究的权力、习惯与意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权威依赖”造成教师思想惰性,只关注权威的结论与方案。教师不仅期待而且依赖课程改革专家“”的方法,严重缺乏独立思考与主见,甚至离开专家就不知所措。面对各执己见、五花八门的学术观点与方法“药方”,许多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如不能正确处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课程资源的恰切性问题,漫无边际地开发课程资源,造成课程资源泛化现象;不能正确地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无限制地扩展学生自主活动空间,造成课堂边界模糊倾向;不能正确地处理教师职责与学生需求的关系,过度诠释、片面地夸大学生的中心地位,造成师生角色错位倾向等。显然,方法不得当与能力不支持,造成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机械模仿等现象。
三、摆脱困境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单纯的课程政策调整、内容更新或教材变换的问题。作为一种从指导思想、目标、体制、结构到内容、模式、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发生全面、深刻变化的改革,新课改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艰巨的课程建设工程。因而,新课程改革需要进行充分论证、探索、积累经验与准备条件。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与思维方式,明确课程与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视野、立场与逻辑
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任何领域的改革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实践活动的历程表明,无论多么完善与美好的改革方案,都会因为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制约而落空。今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施过程也是因为明显缺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转换,从而造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重阻力以及传统课程与教学认识论的强力反弹。因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与思维方式,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尤为迫切。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什么人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转变什么样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和怎么样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
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只是教育政策制定者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所遭遇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制约与困境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思维方式对新课程改革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与阻力,因而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消解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思维方式,建立起与当代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相适宜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思维方式。
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应是空洞无物的套话空话,而应是内涵明确、指向具体、有较强操作性与指导性的改革路线与方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乏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呼吁,但具体要扬弃、建构什么样的观念与思维方式,不仅不十分明确,而且缺乏广泛的认同。今日的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转变 “应试教育”及其所造成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实用主义的成才观,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理念。
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轻而易举的事情,也不可能是通过行政命令而立竿见影的事情,但也绝不是遥遥无期、无能为力、顺其自然的事情。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需依靠制度制约与政策引导。目前,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运行机制,完善教材审定制度、考试制度,强化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的改革决心与信心,使全社会各个领域了解、接受、认同、支持新课程改革。
2.建立恰切的课程改革方法论
改革意味着重新选择。在改革过程中,改革者不仅要合理地解决 “改什么”的内容问题,而且要恰当地解决“怎样改”的方法问题。“怎样改”的方法问题对于改革能否成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学校课程改革中普遍缺乏的恰恰是对“怎样改”的方法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课程改革常常只是局限于目标、教材、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方法问题应成为今日的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必须正确面对与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法问题,必须明确以下几点。首先,新课程改革是具有较强专业化品质的教育改革,即“内生性”改革。新课程改革能否解决、摆脱形式主义的问题与误区,关键在于积累丰富的“内生性”改革经验,并从“外推性”改革转向“内生性”改革。其次,课程改革必须在解决、克服所诊断出的问题与弊端的同时,保持、继承已有的优势与经验,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再次,课程改革必须改变教师的“中间人”地位,赋予教师改革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专家课程”转变为“教师的课程”。新课程改革能否解决、摆脱改革主体边缘化的问题与误区,关键在于积累丰富的“草根型”改革经验。
3.转变传统的教师培养与培训逻辑,建立“研究与发展”型教师队伍
篇9
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把师生关系融洽化,形成和谐的氛围,为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参与的动机,才能学好数学。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富有情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如学习元、角、分的认识,开展一次模拟超市购物;学习了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后,让学生为自己的小房间考虑购买合适的地砖等。农村的孩子要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如让学生买肉、让学生算电费水费等。学生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时时在用数学。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趣,领悟数学的理,从而爱上数学,迷上数学,离不开数学,能灵活运用数学。
3. 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我们除了灵活运用教材以外,也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寻找素材,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也可让学生走出校门,使学生能从广阔的大干世界中学习知识。
4. 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学习落到实处,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改革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它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一评价,一一倾听,一一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消极因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49-03
[作者简介]刘长乐(1988―),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历史上是一次力度较大、较为彻底的课程改革,充分反映了当今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对教育的新期盼和更高的要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然而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是重重困难,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事实上,自从新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抨击与批评也不绝于耳。在实施过程中,诸如形式化,功利化,极端化之类的倾向和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严重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质量。显然,不管是反对之声、抵触情绪,还是盲目片面的看法,都对新课程改革造成种种消极的影响。
二、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千百年沉淀文化的强烈撞击与磨合
课程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课程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而社会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与制约绝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所引起的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完善,由心理定势、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构成的社会文化心理,不仅影响课程改革的信念、路径与方法,而且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效果。疾风骤雨式的运动化改革,严重违文化心理层面的支持氛围与积极广泛的参与动力。[1]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我国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无疑是一次千百年来沉淀中的文化撞击。只有在强烈的冲撞后能逐渐磨合,才会使新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于1934年针对当时应试会考制度的危害与问题,尖锐地批评道:“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需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是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也没有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 [2]几十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不仅沿袭“应试教育”的传统,更是使得其成为了一种教育体系,渗透基础教育的各方面。它使得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执着地坚持“名落孙山,回家看山”的信条,使得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或者仅仅是分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烟雾之下,主要是这种顽固的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变态教育模式作祟。毫无疑问,不打破这种“应试教育”文化心理传统,新课程改革则无从谈起。
2“学而优则仕”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读书人靠考取功名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已经深入人们的灵魂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和教育普遍化,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消退,可是教育还是“敲门砖”“点金术”。于是,教育与金钱、职业、地位等建立了稳定的链接,使人们无不对之趋之若鹜。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让孩子们成才,付出一切代价也在所不惜:从小就开始接受各种培训和锻炼,孩子们没有周末,更没有假期,从幼儿开始的人生定位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名校,改变命运。这种教育不就是能求得功名获取利禄的功利主义教育么?对此,我国著名教育家鲁洁教授认为,当代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叫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外部的物质世界,着力于教会人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内在目的,它不能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生存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它抛弃了塑造人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教育的这种“外在化”的弊病,造成了人只求手段与工具的合理性,而无目的的合理性;只沉迷于物质生活之中而丧失了精神生活;只有现实的打算与计较而缺乏人生的追求与彻悟,失去了生活的理想与意义。[3]显然,功利主义的价值定位只是立足于社会本位,并没有立足于知识本位和人本位。
(二)“官本位”改革机制
1政府的单一力推
我国的改革总是由政府自上到下进行启动和推进。“政府改革”成为改革的常态形式。一般说来,改革的进行不仅完全依靠政府的支持,而且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摆脱不了遵循自上而下改革路线的命运,由政府出台文件强制执行和实施。这种单一的政府推动,使得新课程改革成为完全借助于外在的政治力量和手段而强制推行的改革。于是,新课程改革原本具有的神圣使命消失殆尽,变成了一种随机的政治任务。可想而知,新课程改革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素质、学生的主体,违背了教育规律、偏离了教育轨道,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新课程改革的无效和无能。
2专家的直接指导
在我国,不管是教育改革还是经济改革,经常都是在理论专家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换句话说,就是一般改革的进行都要依靠权威指导。所以,专家拥有了话语权,解释权,甚至成为了改革的主角,从而使改革遵循了自上而下的理论指导。这或许是传统,是方法,看似科学可行。可是课程改革,针对的是教师,是学生。最具话语权的难道不是教师和学生么?不可否认,专家们学识渊博,见识宽广,对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了如指掌,他们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或许合情合理,可是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没有联系他们自身,只是单纯地配合实施,难道不会出现某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吗?教师只有认同并执行的责任与义务,不仅没有宏观上的课程改革的领导权,而且也不具备围观层面的关于教材“改什么”与“怎么改”的主导权,甚至没有参与权,传统的“中间人”角色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转变。“专家型”改革剥夺了教师改革的自,造成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却不是改革主角的状况,使得新课程改革因为实践主体边缘化而严重缺乏内在动力。[1]教师的使命就变成了按照专家总结好的思想,编写好了的教材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和定位依然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
(三)“教书匠”的角色定位
在上一论点中提及了忽视教师的参与度,这其中也有教师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依赖于教师的实施和配合。近十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取得明显的、突破性的进展。与“新课程”同行的教师缺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准备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适应”与“不符合”两方面。“不适应”是指教师在主观上存在的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差距。“不符合”突出表现在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上、态度上、行动上、方法上、素质结构上所存在的问题。[4]
1认识肤浅
从事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的师范教育哲学、模式、方法培养出来的,缺乏专业素质和能力,其对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更多停留在形式上。很多教师甚至将自主学习、动手能力、实践活动看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仅仅将一些新宗旨付诸形式和流程上,并没有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素质教育仅仅是空洞的、虚假的。仅以研究性学习为例,网上的一首打油诗如是说:开始轰轰烈烈,中间平平淡淡,最后无声无息。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各种理念理解不到位,根本就不能合理地寓教于学,寓学于乐。
2方法不当
新课程的实施,除了需要教师的认识深刻,态度端正之外,还需要教师掌握争取的方法与措施。巴甫洛夫曾指出:“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1]
笔者曾经在小学实习时,发现很多教师不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无限制地扩展学生自主活动空间,导致课堂紊乱无序;有些教师片面夸大学生的中心地位,造成师生角色的错位倾向等。所以,教师还得掌握好课堂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并与新课程改革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三、结论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艰巨的建设工程,需要进行充分论证、探索、经验积累与条件准备。针对多种消极因素,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与思维方式;分析与总结国内外的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从而善于分析自身的问题和症结;进行传统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建立新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鲁洁同时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
[4]柯政理解困境:课程改革实施行为的新制度主义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课标下的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