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的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革的方向

篇1

【关键词】职专数学 课程改革 改革方向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我国中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起点低、学生素质差异较大,这对职专的数学教学提出了重大挑战。另外,数学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反映出学生的素质现状,学生学得累,教师也教得苦,给职专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需要对职专的数学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数学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一、职专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职业中专培养的人才普遍并不符合这一需求,主要表现在:职业中专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培养的人才实践性和创新性不强。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专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存在问题,并没有反映出职专学生的特点。由于受普通高校扩招和“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选择普通高中,从而导致职专的生源素质较低。学生的数学基础差,现有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感。抽象、脱离实际的数学更让他们产生数学对专业没有实用的认识,这是极其不利的,毕竟数学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尽管数学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但是内容设置过于抽象,与专业相分离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观。所以,从职专学生特点来说,现有的课程内容设置需要改革。

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专业对数学不同内容的侧重也是不同的。当前职专普遍的状况是,不管什么专业学习数学的知识点和要求都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数学内容设置与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不利于数学教学,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职专数学需要根据专业特色灵活设置教学内容。

二、职专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把握改革的方向,职专数学课程改革需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数学学习能够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能够充分调动职专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数学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灵活设置内容体系。

(一) 职专数学课程应具有实用性

职专数学的教学要突出“实用”原则,内容要贴近专业实际,减少抽象的、逻辑推理式的数学理论,增加具体的、实用的例子,尽量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前文已指出,职专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再加上他们对数学认知能力的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学生特点的不同决定职专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都应该有所区别,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职专学生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实用性。所以,职专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潜能,让数学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

(二) 职专数学课程应具有趣味性

当前职专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厌烦一个方面因为职专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前者当前很难改变,唯一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动力的是改变职专的教学模式。在数学内容体系中,适当增加数学史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能力和对数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改变当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在内容讲解上,更少地讲解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更多地讲述数学知识在专业方面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加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职专数学课程应具有灵活性

为了让职专学生学有所用,职专的数学课程设置要体现灵活性,根据专业特色设置数学课程和内容体系。为此,职专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教材,组织本校各专业老师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更加实用的数学教材,教材的内容体系更加突出本专业的数学需求,删减对于专业没有实用性的内容。比如,烹饪专业数学教学内容以数的运算、立体几何为重点,因为数的运算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进行成本核算,而立体几何的空间概念可以让学生建立食品雕刻的空间概念;会计专业要更加强调函数、概率统计的重要性,因为函数可以帮助会计的学生进行企业各项经营指标的预测,而概率统计可以让学生分析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总的来说,不同专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可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而不是对所有专业统一要求。这就是说,对于专业需求的内容要增加教学课时,增加内容的难度,增设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张玉青.职业数学教学组织模式探讨[J]. 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10):21-23.

[2]杨文.基于层次渐进法的中职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J].素质教育论坛,2007(3):43-47.

[3]何丽亚.论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1):33-35.

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程改革 物理课堂 高中生 人性化 物理实验

物理教学的特性和要求为高中物理教学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基本的诉求,即透过科学、规范和有序的课程改革提升教学工作的活力,为高中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要时刻牢记的是,高中物理课程的新变化和新改革都要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要本着为学生谋利益的思路开展。无论如何,研讨新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路、要求和主要方向,其现实意义十分显著。

一、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性化的革新之路

应该清楚的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本质就是透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学生的物流思维能力和应用水平,深化物理知识的实践性能。综合来看,高中物理由于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学的工作大都与成绩相关,严重忽视了物理本身的乐趣,也淡化了对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在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冲破“应试教育”的桎梏,将过往教育教学工作“以成绩和结果为纲”的错误思路纠正过来,千方百计的培育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高中物理课程的新变化、新改革应该坚持“人性化”的方针和路线,即尊重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按照学生的诉求出发,将教学的目标确定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进一步说,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必须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这里的“人”就是学生。只有学生真正的热爱物理课,热爱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例如,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按照既定教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常规的授课,也要积极引入其他的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诸如“开放式课堂方法”、“情境教学模式”等都可以成为物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学方式选择。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激发课堂的气氛,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可以更加迅速,改革的质量也必然有所突破。

二、坚持“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方针,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实践和亲手操作的科目,只有在不断的实验操作中才能取得教学的突破和学习的进步。根据这一原则,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课程的改革也应该想方设法的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实践走进实验室、接近物理实验器材和工具,亲手感受物理实验的气氛和情境,亲手体验实验获得进步和。在过往的很多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授课的内容,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诚然,这一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很多学校物理实验条件滞后,实验器具匮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物理教师缺乏物理实验先决性的意识,对实验内容的重视不够。因此,推进新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必须增加实验的内容,让学生透过参与各类实验和物理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和操作水平。只有学生懂实验、参与实验、认知实验的本质,高中物理教学才能取得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在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中,都要牢固树立和坚持“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方针,让高中生真正有机会和时间参与到物理实验中,体会物理实验的乐趣,认知实验的本质和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也只有坚持“实验驱动物理教学”的理念,高中物理教学才能有所进步。

三、注重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升物理教师的评价和考核功效

要知道,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要以“物理课程”为抓手,以物理教师为主要推动者,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的推进。高中物理课程的改革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改革设计者、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物理教师的多方努力,这其中,物理教师的功能性作用尤为关键。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建立健全以物理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考核、审查与评价机制,定期定时的对课程改革推进的步骤进行督察,力图强化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要看到,高中时期的物理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地位是十分显著而突出的,要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综合的统筹与执行。透过评价和考核机制的建立,能够规范课程改革的执行细节,提升课程改革的落实效果,拓宽改革的基本辐射面。所以,新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必须十分清晰,并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后期的评价、考核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必须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重视。透过上述措施的制定、落实和贯彻,新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大有可为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的促进效果很快可以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钮小桦,周传章,李建红. 以务实、创新的态度面对高中新课改[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7(11)

[2] 宋荣睿.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浅谈在课堂上如何渗透物理思想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9)

[3] 樊 强. 开发抽象思维,拓展思维空间——论高中物理教学培养抽象思维的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9)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项目主导课程;综合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0-0082-01

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蓬勃地发展,已经成为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课程与教学重新整合的观点即课程教学的理念已成为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时代精神。然而计算机科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科学领域,而且它具有能很快地融合其他领域和学科的特点,因而要探讨作为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就更加复杂。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份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问卷,数据表明,绝大部分专业教师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发展重要,但他们认为当前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注重理论教育多过实践训练,且“学用”脱节,知识内容不能与专业能力相融合,没有起到课程服务专业的本位作用,从而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起不到服务专业的效果。

这些问题提的很及时,也很中肯,这也说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革,以下是本文对课程改革的一些观点:

1 明确课程定位,紧贴专业需求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本位就是服务于专业应用,这个定位要明确,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课程设置要紧贴专业需求,对不同的专业设定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知识范围。例如同一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电气自动化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只有根据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不同需求来设计教学目标和讲授范围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发挥本课程的作用。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例如;经济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应侧重于常用软件操作,数据库等;机械、电气等专业则应侧重于程序设计、工程制图等。

2 应用引领教学,项目主导课程

高职院校多注重对学生高技能的培养,根据实际应用开发出针对专业应用的项目式课程设计对于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以我校为例,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针对电子类专业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应用,开发了基于C语言的《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项目》,以应用引领教学过程,以项目展开课程讲授,实现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互支撑,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项目主导课程的方式可以应用在其他专业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项目开发。

3 综合评价标准,注重能力训练

对于教学目标的衡量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标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仅以一次性理论考试或是以考取某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为考核标准,都是为了通过相应的考试而考试,这无疑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无利于该课程合理的评价标准与社会实际应用的接轨。为此,应该在原有的评价基础上,结合过程性考核,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训练,全面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4 增加选修课程,建立基础课群

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多是必修课,由各专业院系与计算机系共同协商确定,学生可以选修有兴趣的课程较少,这局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尝试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能力标准在学院建立基础课程群,教学泛围广泛覆盖各专业,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的需求在一学期内进行多门选修课的学习。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在高职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各院校应看到当前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应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实施因材施教确保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发挥课程应有的作用。

篇4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继续教育  教学改革

 

继续教育所面临的对象相较传统教育来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参与继续教育活动的人群不限于普通学龄学生,而是包括了多层次社会成员如在职人员、进修人员等,年龄覆盖面广、基础学历层次跨度大,而且学员普遍具有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平均技能掌握程度相较普通适龄教育者偏低的特性。

但是相对于早期计算机发展时期而言,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得到了充分普及,一些非常常用的知识已经成为了各年龄层次所共同掌握的基础技能,这意味着参与继续教育的人群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类型和深度发生了变化,需要向着更深入计算机软件操作及语言变成本身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要求计算机课程继续教育要达到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的目的,能够充分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使计算机课程成为一门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和人员从业的实用继续教育课程。

一、计算机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方向

总体来说,目前继续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改革主要目的在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需要在现有的继续教育学员中,建立起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来。虽然时代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更多接触计算机操作的机会,但是大部分人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并未接触过系统的知识培训,仅仅处于浅层的印象阶段,会使用基本的操作或者大众化的软件使用,对于整体的计算机语言及系统逻辑都缺乏真实化的理解。这样一旦遇到新的尚未得到充分普及的应用时,学员就会无所适从,而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知识支撑的缺陷也导致学员无法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形成独立的应用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发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二个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学员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与自身发展方向相结合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是在自身的就业岗位上使用计算机技能,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技能提升自身的职业发展水平,总而言之就是需要围绕着学员的真实需求和提升方向来进行教育课程及方式的改革。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我们能够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知识素质为载体,在现有的线下实地教学基础上充分运用资源共享平台,加强教育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实现学员的自主学习、创造性激发,从教育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学员特点等多个方面实现与受众职业属性的契合。

二、深化计算机继续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的教学基本延续了过去应用教育的宗旨,但是在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为一个社会教育角色的扮演者,如何在延续过去的成功积淀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继续教育的质量,需要解决软硬件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继续教育培训对象年龄跨度大,基础技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对当期教学的方案和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提出了考验,如何在同一课堂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达到均收益的状态。同时,这种较为开放的教学环境带来了相对宽松的学习压力,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各不相同,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也就不想普通学员那样具有特定属性,严厉的考核机制和淘汰制都不适用于继续教育教学,如何调动起学员的主动积极性,营造良性的课堂学习氛围成为了教学面临的软件要求难题。

其次是继续教育教师阶层综合素质的缺失,计算机课程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大多来自于普通高校,其筛选要求等相对宽松,备课及授课水平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尤其是针对继续教育所面临的特殊对象缺乏有效手段,时常出现简单套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现象。实际上,继续教学学员多数都有职业经历,抽象的理论描述、缺乏实操演练的纯粹讲解对于学员来说并无帮助,反而会增加其进行理解的困难,对职业提升无实际帮助。同时,由于教育对象和主体都十分庞大,这种新时期的教育类材料如书籍、影音资料等都相对匮乏,缺少针对继续教育学习者本身的特定教程,更新速度较慢,实际可运用的能力部分较少,使得根据书本来进行基础学习的学员收获不大。

三、计算机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在新的时期不断调整各方应对措施,用以推进继续教育的改革。

1.贯彻以应用能力提升为终极目的,掌握必要操作知识及理论体系的原则,进行学员的基础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摒弃那些与实际应用毫无关系的理论,避免出现“学术化”、“虚无化”的教学内容。

2.教育者改变普通教学观念,避免出现希望拉平同级学员水平的盲目追求,应该,允许差异化现象的存在,因材施教。对于技能掌握较好的学员鼓励其深入了解理论体系,达到编程应用语言的目标,对于基础较弱的学员则鼓励其根据自身职业需求进行技能提升,辅助完成其基础水平的进阶。

3.合理筹划教学课案,以深入浅出为目标,弱化艰涩的专业术语的出现频率,缩短学员对理论和技能掌握的时间,使基础操作成为学员能够自己理解的内容。同时,要加强对实际操作内容的部分,不能只是枯燥的讲解而要利用多媒体、电子产品等多种媒介素材,充分调用当前的最新案例作为讲解和实操介质,调动起学员对课程的兴趣,同时加深理论课程和实操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外任务,结合学员的岗位特性和生活需求进行场景体验,加深对课程学习的理解。

4.基于继续教育类课程材料相对来说出版周期较长、资料更新较慢,继续教育机构应鼓励资深授课老师编写教案,直接授课老师制作课案,社会资料作为参考的教学方式,针对学员群体的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计算机课程作为信息时代不可获取的教学内容,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自我革新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我们分析时局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赫男,王杰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3(02):16.

[2] 田良臣.高效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及其构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3] 孙勇毅,兰天.高职计算机类学生就业状况、趋势与对策[J].大家,2010(10).

篇5

1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新时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因为未来人才必须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尽快地适应社会,融于社会的发展中,所以对于职业学校特别是专业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线路课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由于其原理抽象,内容繁杂,再加上学生底子薄这一现状,他们初学这门课时感到非常困难,难以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从而也严重妨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的增强。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克服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结合当前实际,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电子线路这门课程既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又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的实践环节。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传统的电子线路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进行的,通常在前几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后几周再让学生做相关的实验。抽象的理论知识是教师通过粉笔在黑板上画电路图,给学生分析电路特征的方式来进行传授。这样下来,教师讲授得非常辛苦,却得不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学生听得很吃力,却往往得不到要领,很难对有关理论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实验课又通常是几个实验放在一起来做,对于理论知识不是很扎实的学生,很难做到运用几周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在整个实验中,学生总是机械地按照实验要求来进行接线、读数。当整个实验做完,学生的感觉就是忙忙碌碌,甚至有时候所得的实验结果是正确和错误都搞不清楚,没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由此可见,电子线路课程有待于改革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教学过程和实验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2 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虚拟实验

让学生进行实验,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验课堂上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学生是否掌握,以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很难将一个实验室搬到课堂中来,倘若有虚拟实验室,便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抽象的理论即时得到检验,给予学生感官上的认识,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有机过渡。

虚拟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模仿真实过程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从而减少大量手工设计中的繁复劳动,并且还保证了设计的规范。可见,电路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简称EDA)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因此,利用EDA进行电路设计已成为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电子线路虚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造成一个模拟环境,通过电路的建立和对数据与电路功能的分析,达到实验效果和目的的一种新方法。

Multisim2001是美国Electronics Workbench公司开发的电路仿真软件,它是一个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EDA工具软件,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线路的仿真实验和电子系统的仿真设计。EDA技术是现代电子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它具有简单明确的界面,功能强大,操作很是方便。它既有丰富的元件库,又有丰富的各种仪表仪器库,也就是电路仿真所需的东西一应俱全,随要随取十分方便。在元件库或仪器库中,单击所需的元件或仪器,然后单击工作区就把它们调入工作区了。通过鼠标拖动把它们放置在所需的位置,然后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原理图进行连接。连接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单击一个节点,再单击需要连线的另一个节点就可以了。单击电源开关,系统就会按照内置的电路规律改变电路的状态。双击测试仪器,则测量结果马上呈现在屏幕上,就像在做真实的实验一样。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很方便地增减、重组组件,随意改变元件参数和仪器的测试状态,以达到要求的结果。教师在讲授一些电路的抽象理论时,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边讲边演示,学生不仅学习兴趣倍增,而且理解透彻,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等到实验课时,学生有了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实验。

2.2 电子线路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单靠课堂的听说和实验室的做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实验时间呢?可以利用开发电子线路课件来达到这一目的。电子线路课件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注重基础。在课件中应包含实验中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2)内容灵活。为了使学生掌握电路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实验电路的参数进行修改,并且随时观察修改后的结果,加深对电路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大胆设计实验电路,并且进行仿真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 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微课;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工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04-02

在教育信息化、大众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高等教育备受诟病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是否适应信息技术的挑战,是否符合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目前学习模式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和发展,除了学校课程学习之外,基于网络平台的开放课件项目、同伴互助对等学习、可汗学院、专业辅导、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逐渐被学习者接受,并且有些形式可以一定程度替代学校的课程教育[1-5]。传统学校专业教育不能被取代的根源在于学分的认定,已开始有教育者和管理者在思考学分互认的可行性,从教育机制上可能会发生变革。当学分互认成为可能,传统的学校课程教育将受到不可估计的冲击,思考和变革新的教学模式是顺应潮流、面对未来挑战的必然之路。在众多新兴模式中,翻转课堂将课堂内教师授课的事情放在课堂之外完成,课堂内学生动手实践或师生共同讨论促进知识内化,微课等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翻转课堂外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以便提高翻转课堂内的学校效果[6]。

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包括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等多个方向。专业知识涵盖如何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手段实现符合各个领域和各种功能要求的纺织品的加工及性能评价。纺织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含《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染整工艺学》、《非织造布》等。通过干机械法加工纺织品的知识链条为纺织原料的物化结构和性能――产品设计和机械加工工艺――半成品的物理结构和性能――产品设计和机械加工工艺――纺织品的物理结构和性能;通过湿化学法加工纺织品的知识链条为纺织原料的物化结构和性能――染化料的化学结构和性能――湿化学加工工艺――纺织品的结构和性能[7-8]。因此,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可以分割为基于机械加工或湿化学加工工序的单个项目,各个项目相互串联组成一门课程。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结合工科专业的教育特点,以纺织科学和工程专业为蓝本,研究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以项目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基于微课和项目导向的翻转教学的形式与应用方案。设计思路为:专业课程特点与知识体系研究――项目分解、规划、框架搭建――微课设计与开发――项目执行方式――考核评价方式――教学模式思考和修正。

二、微课的类型、设计与开发

1.项目框架微课。教师负责项目框架设计,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将具体的技术和工艺被分解为具体的项目,指点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明确考核分数的分配和评价方法。学生根据项目框架微课的指导,了解本项目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应阅读的书籍和文献、应在实验中制作的产品和观察的现象、应完成的作业、课堂讨论的提纲等。

2.基础理论微课。教师将具有深度的专业基础原理分解成明确的知识点,知识点标题明晰,用精练准确的语言解释概念、揭示结构、描述性能、明示工序、方法和工艺、阐释结构、性能、工艺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利用较短的时间在课堂之外通过理论微课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3.实验技能微课。将项目中实验涉及的仪器和设备的原理进行阐释,仪器和设备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强调操作仪器和设备的注意事项。可适当加入动画模拟机械运转和产品加工过程,模拟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参照实验技能微课的演示学习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方案的合理制定。

4.资料检索微课。教师详细介绍电子资源中各数据库的资料检索方法,帮助同学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和方法查阅到相关性、时效性和权威性高的书籍和文献。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对实验方案的合理制定,有助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作业的完成和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三、项目执行方式

课堂之外,通过项目框架微课按图索骥,了解该项目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知识点、实验对象、作业和课堂讨论内容等;通过理论微课学习掌握某一项目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技能微课熟悉仪器操作和制定实验方案;通过资料检索微课的指导查阅相关的教材、专业书籍、专业文献进行自学与总结。

根据具体的项目框架,学生在教室中完成所掌握技术和工艺理论知识的汇报、解决知识点中的不解之处、对相关主题发表交流彼此的观点等,教师起到主持流程、答疑解惑、总结点评、鼓励争鸣的作用;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技术和工艺的设计与产品开发实践,教师对实验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此通过理论微课、项目框架微课、资料检索微课、实验技能培训微课等微课的课外引导学习,在教室和实验室的课堂中的讨论和实践,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翻转教育的方式。

四、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基于项目框架设计的分数分配,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根据具体规定的评价方法,作业、论文教师赋分,汇报、讨论师生共同赋分,分数及时公开,评语及时反馈,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及时在后续学习中调整,弱化一纸定输赢的“GDP考核方式”。

五、结语

对微课与项目导向结合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通过微课和项目教学法的有机结合,研究在课堂、实践等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教学模式和过程化考核方式,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一点思路。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36-42.

[2]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2):116-121.

[3]沈二.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项目看国外网上开放课程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2,(9):69-71.

[4]左璜,黄甫全.国外同伴互助学习的研究进展与前瞻[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4):53-59.

[5]马明山,乔丹丹,汪向征.公众视野中的可汗学院课程评价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1):93-98.

[6]郭芸.离散数学过程化考核改革的深化―推进网络微课与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3):33-36.

[7]王晓,吕丽华,殷红玲,孙珊珊,崔永珠.工科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导刊,2014,(4):49-50.

[8]王晓,崔永珠,吕丽华,叶方,季英超.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技实践模式初探[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增刊,2012,(31):122-124.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 Lesson and Project Orientation

WANG Xiao,LV Li-hua,WEI Chun-yan,CUI Yong-zhu,SONG Ruo-yuan,DU Bing

(School of Textile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34,China)

篇7

(一)借助教学方法改革动力,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中国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方法改革,为提升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提供了必要动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促使教师把大量精力用于教学改革的理论、方法研究;在更好地把握教材各个章节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提出、整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案设计,构建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考核体系;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总结评价改革效果,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操作思路和具体方案。

(二)激活课堂教学研究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被动听众。在大学较为宽松的学生管理制度面前,只有自控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始终成为忠实听众,而不少学生往往表现出课程听课过程的随意性。教师讲得精彩,抬头率随之提高;讲课激情消逝,课堂重归沉寂。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兼顾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内容来自教材甚至新鲜于教材,问题的表达和切入需要考虑学生的参与、接受程度。课堂问题解析、学生研究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促进者的作用[1],学生成为教学任务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疑问提出者、思路提供者、问题解决者与课题完成者。在持续推进的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将形成明显的合作氛围,学生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专业水平。

(三)落实专业培养方案,造就社会适用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坚持能力为重,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2]。根据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往往会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借助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原理应用等,不断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通过参与研究性的教学活动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锻炼学生不怕困难、攻克难题的意志、毅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和学习精神,从而更好地体现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步骤

(一)模仿课题形式呈现教材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

在梳理、分析、掌握教材有关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课时的总体安排,将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的每个章节主要内容转变成三至四个课题,每次讲课过程师生共同解决一至两个课题。如第一讲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就可以用以下三个课题形式进行探究:时展中的中国化;与时俱进的中国化;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和理论精髓。

这里采用的是课题的形式,或者说是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确定课堂教学课题时,虽然不需要像正规课题那样必须选题新颖、立意深广,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但也应该有一些具体要求。一是表达的形式要尽量接近于正规课题,具有一定的新意。为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打好科研基础,课堂教学课题的设计应尽量参照正规课题,既要有形式之美,又要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二是反映的内容要体现章节的重点难点。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讲清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化》各章节的主要理论、主要观点,并善于运用其立场、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涵盖的范围只涉及本章节中的一部分,不宜跨章节大调整。教材体系,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知识、理论建构,前后安排具有内在逻辑性。教师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体现一定的灵活性,但不宜彻底打乱教材结构,另起炉灶。

(二)将解决课题形成的主要论点转换成待研究的关联问题。

确定每一章节需要解决的几个课题之后,教师在备课中,一方面,应认真进行课题解剖。分析清楚课题中包含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内容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解决课题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要分析本章节里与该课题相关的材料,凝练形成解决课题主要论题的若干论点,再转换成课堂上师生共同研究的具体问题。

由于教材并非是按照课题形式编写的,教师备课中呈现重点难点的课题不一定能完全反映教材相关内容,从课题本身出发构建的解析框架与根据教材资料凝练的课题主要论题论点框架很难完全吻合。考虑到教材的权威性和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在二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应主要以教材为参考依据。课题本身包含的教材所不具有的内容,可以留到课后,供学生开展进一步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在教师事先做好准备、心中有数的前提下,探寻课题主要论题论点的任务也可以放在课堂研究之中。

(三)运用多种方法对设定问题展开探究、解析。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设定问题为起点,以相关资料为分析背景,由学生或学生小组展开研究性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拓展对课程知识的认识深度。此时,教师教学的任务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权威的解释,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反应情况、研究进展,及时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纠正错误的认识、补充分析的材料、提供讨论的思路,点评鼓励、推动研究。

为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对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的成效给予鼓励性评价记分。

研究性教学开始阶段主要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已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研究性教学更重要的环节和任务,是实现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转变。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围绕课题主要论题、围绕问题提出解决思路。然后逐步打磨,消除粗糙的方面,保留精华的成分。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探索,就一定能使专业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实现从教师单向提供结论、解释问题,到师生共同商量、研究确定,再到以学生自主解答为主的转变。

三、提升业务水平,有效推进《中国化》课程研究性教学

为有效推进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国化》的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一是要熟悉教材内容,掌握相关参考资料。全面了解教材各章节的现有内容及历史变迁,教材主要理论观点,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以及与这些知识点相关联的经典故事和新鲜的分析材料。任课教师应不断进行专业进修,提高专业理论修养;同时,要不断进行知识积累、更新。

二是要培养广泛兴趣,拥有视频资料编辑技术。《中国化》课程内容面广量大,纵向涉及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的历史,横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个方面。有很多影像资料可以作为问题展开的背景、课堂分析的平台,通过熟练的视频剪辑、编辑技术,可以在非常有限、非常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建立大跨度的联系,把古今中外、东西南北发生的故事,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甚至几十秒时间交代清楚。

篇8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教学改革;主要方向

0引言

《普通地质学》课程(该课程还有其他一些名称,例如《地球科学概论》、《物理地质学》、《动力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的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启蒙课程[1]。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很可能会对后续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产生很大影响。鉴于此,教师们应该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应该确保其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和很好的教学效果。

1主要内容和特点

1.1主要内容

《普通地质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质学的任务、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地质作用及其特点和研究方法、矿物、岩浆作用与火成岩、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地质年代、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风化作用、河流及其地质作用、冰川及其地质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海水的地质作用、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行星地质概述、地球的演化、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2]。

1.2特點

《普通地质学》课程介绍了地球的物质组成、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地球的历史等,内容很多,几乎涉及到了地质学所有的领域,因此,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总括性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地质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作为地质类专业的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可以看作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基础性是该课程另一重要特征。再者,地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普通地质学》课程涉及到地质学的几乎所有领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2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2.1教学内容和学时

《普通地质学》课程几乎涉及到了地质学的所有领域,内容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学时。

该课程是地质类专业的入门课程,课程的重中之重是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对地质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虽然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很少,但应安排足够多的学时[2]。在这些内容当中,尤其重要的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将今论古”、“以古论今、论未来”等,要向学生详细讲述,还要举例说明,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质学思维和基本的地质能力[2-3]。

该课程中的地球的物质组成、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地球的历史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几乎都会有更详细的介绍,因此,在该课程中只需要对最关键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述,其他内容概述一下即可,没必要面面俱到。例如,在讲解地球的历史这方面的内容时,需要详细讲述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即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同位素年龄,而对于地球演化的整个过程,只需要概述一下即可。

对于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地质入门课程来说,要重视实践教学,确保充足的实践学时数,而且应该是室内和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概念或原理有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

2.2教学目标

《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向学生传授地质学的入门知识,但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质学思维、基本的地质能力以及对地质学的兴趣[2-3]。如上文所述,该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在后续课程中会有更详细的介绍,但是学生的地质学思维和基本的地质能力却主要是在这门课程中培养的[2-3]。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地质学感兴趣,那么他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可能就会非常好,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是在学生刚进入专业课学习时就应该被探索的重要问题,该课程是地质类专业大学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激发大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3]。

2.3教学方法

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一些概念和原理,以改善教学效果。首先,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提问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合理使用多媒体,例如,在讲到岩浆作用与火成岩时,可以放一些岩浆活动的照片或者视频,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也有助于学生专业兴趣的激发。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合理使用教学模具和计算机软件。例如,在讲到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一些动画,这样比单纯的讲述更直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课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地质科普类或者启蒙类的读物,例如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外文的普通地质学方面的著作。这样可以使他们开阔视野,增强对地质学的兴趣。当然,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献。此外,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读文献撰写读书报告,还可以让部分学生就所读内容进行课堂汇报。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普通地质学》课程中所学知识就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外开展地质方面的小型科研活动,并撰写研究报告或者论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质学思维和基本的地质能力[2-3]。

2.4考核

这门课程的考核应该基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应该适当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以鼓励学生平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平时成绩的来源可以有多个方面,实践课成绩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还可以包括读书报告、课堂汇报、课堂讨论、课外研究等。期末考试试题应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3总结

《普通地质学》课程内容狠多,教學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合理安排学时。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安排足够多的学时。此外,还要确保充足的实践学时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向学生传授地质学的入门知识,但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质学思维、基本的地质能力以及对地质学的兴趣[2-3]。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一些概念和原理,以改善教学效果。在课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文献,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地质方面的小型科研活动。该课程的考核应该基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应该适当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以鼓励学生平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期末考试试题应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舒良树,解国爱,王博,等. 新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4):143-147. 

[2]夏邦栋.普通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篇9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科研能力;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80-02

为了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规范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为管理类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1]。笔者基于近年来在华北理工大学多年讲授《管理研究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提高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

一、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为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理由如下:

1.管理类科学研究及论文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通过调阅管理类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学位论文,现场评阅、研究生和导师座谈发现,管理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选题质量不高。一项好的管理类研究应该符合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合适性的标准,其中重要性和创新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大量的管理类学位论文存在重要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许多研究生未能区分研究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区别,提出的研究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写出的论文类似于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部分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理论深度不高,严重缺乏理论价值;也有的选题有一定理论价值,然而现实意义不足,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大部分学位论文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千文一面,研究问题的选择及研究方法或理论的应用缺乏新意,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较多。(2)研究方案不合理。调研发现,许多研究生不知道如何撰写立项依据和文献综述,不了解现实背景、文献回顾及述评、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方案难以体现出研究问题聚焦的过程。调研还发现,数据导向型的研究方案过多,假设导向型的研究严重缺乏。一般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的核心,研究方案中应明确提出待验证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案主要围绕如何提出和验证研究假设来展开。未明确提出研究假设,导致研究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分析框架。部分研究生未能深入了解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的适用条件、基本要素和操作步骤,难以选择出最适合自身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导致研究方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论述过于简单,甚至出现错误。(3)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不够严谨。部分研究仅应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未能对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或未进行定量测量。某些研究选择或研制测量工具的过程和方法不够严谨,未对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科学验证。部分研究存在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不明确,抽样方法不合理,样本量不足,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有些研究类似于文献综述,主要以综合和归纳别人的研究观点为主,缺乏基于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论文撰写不规范。调研发现,管理类学位论文结构不统一,章节内容的安排过于随意。许多论文在概念的应用上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未清晰界定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概念前后应用不一致,偷换概念等。论文的语言文字表达不符合学术规范,不清楚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的区别。部分学生不能正确选择和应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调研还发现,部分论文存在复制比过高的学术不端问题。

2.《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及论文的质量。(1)有利于管理类研究生规范地开展研究和撰写论文。通过《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设计、概念的测量与操作化、研究假设的建立、理论建构、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定性与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估等环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管理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2]。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管理类研究生可以学会规范开展管理类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科学评价管理类研究成果。(2)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其中管理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和提高管理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管理类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学科背景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在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时,通常不分专业,甚至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一起授课。这三个学科有着显著差别,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学科背景不同,授课老师往往仅关注于自己所在从事的学科领域,对其他管理学科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

2.学生的统计学知识基础较差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作为基础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往往在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设,而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统计学理论、方法和统计软件的基础知识。然而,由于许多管理类研究生是跨专业考取的,在本科阶段没有系统学过统计学知识和软件,导致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部分内容较为吃力,比如针对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3]。

3.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在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与研究生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不够,未能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的局面,导致授课质量不高。另外,课程考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难以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进行科学和客观评价[4]。

三、《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应聘请管理类研究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注重通用的管理类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各学科的差异,应安排一定学时请各学科中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所属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讲解。此做法既可以避免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单一性所带来的知识面狭隘问题,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任课老师应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应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体会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各类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还应该认真分析往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总结学位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并将其融入到授课内容中,以避免研究生今后再发生同样的错误。

3.预先开设相关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效果,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应用统计学》、《统计软件及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制定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应优化课程设置,注意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前开设统计学相关的课程,或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基础。

4.精选授课内容。授课内容一般按照管理研究的步骤和程序来组织,主要包括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操作化与抽样,研究方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定性、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论文写作。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的授课内容,尤其是理论要素。此外,应将选题、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及项目计划书和论文的撰写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授。

5.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应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1)案例教学法。选择经典的管理研究论文,进行管理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讲解,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发现研究问题,如何将一般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2)参与式学习法。可尝试在课程的早期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研究选题,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主要包括文献回顾与综述,调查问卷或量表的设计与评价,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整个管理研究的各个环节及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3)文献评价法。指导研究生查阅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既往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升文献综述和利用文献法选择研究问题的能力。

6.构建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训平台。为了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各类研究方法和技术,应构建完善的管理研究方法实训平台。为了更好地掌握调查研究法,可考虑建设由平板电脑与面访管理系统组成的实训平台,通过教室内实训、室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问卷设计、结构式访问和质量控制的知识与技能。配备8~10人圆桌、投影仪、白板、录音笔等设备,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和技术。购置Endnote软件,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文献研究法的应用。通过NVIVO软件、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各种定性和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7.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打破传统的闭卷考核模式,比如要求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设计一份管理类研究项目的计划书,项目技术书的结构和内容参照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申请书,要求将项目计划书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进行现场汇报,由授课教师制定评判标准,然后由授课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评委进行对项目计划书进行打分。这样考核的好处是激励研究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究问题的选择和项目计划书的撰写中,还能让其他研究生学会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类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吴金南.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91-94.

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改革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政治课在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主要是从大学生的内外和外在的素质进行阐述。既有自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法律意识的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也有遵守社会公德、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法治精神、培养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内容。笔者主要是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论述。怎样以高效务实的教学方法提高该门课程在大学生当前和今后应该彰显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缺乏科学的认识

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简单,没有深奥的知识,而且实用价值不高。在大家关心的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他专业必修课的考试以及一些等级技能考试等。这门课程的设置与否对他们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需要改革

在笔者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学生需要的一次调查问卷中,65.7%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内容既没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也缺乏与现实信息不对称的因素,比如爱国、守信、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内容,现在大家都是成年人,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感和评价度,大篇幅的强调有一种审美疲劳的感觉,大家希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应该赋予更多的时代感要素,,有的甚至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密切,对热点、难点及疑点问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大家求知解惑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即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现在的教材在内容上缺乏对现实发生问题的解释和阐明,使学生的困惑、迷茫得不到及时地引导,需要得不到满足。

(三)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总体来说还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满堂灌”现象普遍。只注重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理论,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勤于思考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更趋向于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力,强调个性化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学习。

(四)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

在不少高校,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都不是专业的老师进行课堂教育,有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比如理科、工科的老师来讲授,有的综合素质不高。使得课程的教育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没有认真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因此很多学生比较排斥甚至反感。目前大多数教师不能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而体现思政理论的魅力,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二、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一) 改善良好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契机

建立健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关保障机制,将学生思想素质纳入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体系,在初中阶段拟建立学生思想道德的档案,将社会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共同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这要求学校在过分强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对社会早认识、早了解、早参与。同时也要求学生家长把对子女的思想教育科学的建立在一个客观的评价平台上,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操。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创业、立志成才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其首要问题是观念的转变。我们应当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课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对学生的个体价值和人格独立给予足够的关注,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育人功效。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新途径

教学的准备和具体实施: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准备,跳出教材内容的局限,把教材上的内容贯通到实际当中,与实际紧密联系,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将理论内容与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当学生解释不清的时候,会引起他们讨论和争论,这也就是他们吸收理论知识锻炼思维的时候。在精心准备时,还可以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视听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丰富的实践形式教学

很多高校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点,探索了适合此门课程的实践形式。结合课堂的专题化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团队还精心设计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手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实践形式的教学活动,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形式来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提高教师素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教师应坚定对的信仰,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老师的一言一行将会起到更大的示范效应,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心里上认可老师这个人的时候,就会认同他的话,从而会主动的接受教育。同时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强思想道德理论前沿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爱国爱家爱校爱他人的博爱意识,培养了社会公德感;通过法律知识和案例的学习,增强了法律意识,也学会了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从整体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是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在与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较以往的理论课教学更加注重增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提高的实效性,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去适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较高的动手能力强的现代大学生。

(三)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与实践部分的改革和创新,突破了以往单纯依靠理论讲授那种呆板、脱离实际的局面。同时,也使该门课程的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完成思课程教学提出较为严峻的挑战。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理论知识,搞好理论教学,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授课能力。通过组织实践教学,改进了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单一性是一种较好的补充。

四、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方法最终是把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贯彻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顺应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吴晓风.现代高校教学方法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2)

[3]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骆郁廷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2006.

[5]韩裕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耦合[J].

思想研究,2006(6):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