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划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财规划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财规划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规划

一、树立良好的个人理财意识

要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首先要对个人理财有一定的认识。个人理财是用于评估客户对于财务需求的整体过程,它是专业的理财人员依据客户的理财需要和理财目标,辅以分析客户的生活及财务现状。进而综合的帮助客户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理财方案的银行综合业务。同时也是全方位、有针对性、多层次的个性化金融服务。针对这一要求,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确立好自己的理财目的。参考理财人员提供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的需求及目标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以便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二、对理财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储蓄是我国最普及的投资渠道,也是我国国民的财富存储的主要方式。储蓄包括活期及定期两种,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现金,而定期存款则是达到规定期限后才可提取现金。两者中前者较后者利率低。但总的来说储蓄是收益最低的理财工具。

个人信贷在我国主要是各种消费贷款,包括住房贷款、汽车消费、信用贷款等。在一定条件下,银行向消费者提供抵款,消费者到期还本付息。而所获取的贷款通过其他理财方式实现增值,抵消债务获取盈利而成为一种理财方式。

债券是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其利率较储蓄高,且国债信用度极高,收入免税,作为投资优于储蓄。

股票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中国开始出现了股票投资。股票这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价格差或红利。在现阶段的中国股市,分工公司是个别现象,不分红是普遍现象。个人的投资获利主要是类似赌博的利用价格差投机。

除了以上几种理财工具,还存在有保险、个人外汇业务、期货、基金及收藏品等个人投资方式。

三、合理认识并尽量规避风险

投资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投资收益与风险成配比。投资作为理财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基本原理不容忽视;投资风险需要分散,即投资组合的风险要低于单项投资的风险。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对家庭财务适合性进行分析。包括与生活目标的适合度,与个人特点的适合度,与所处社会环境及生命阶段的适合度等。对财务风险分析、管理和控制,包括收入风险、意外风险等,管理则包括规避和降低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等手段。财务风险控制则包括关注事业,职业生涯提升,建立多渠道收入来源等。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认识风险科学地规划理财计划已达到尽量规避风险的目的。

篇2

名实不符

⒈从业资格与经历难以令人信服

我国目前尚未加入国际注册财务策划师理事会(international CFP council),也还没有自己的CFP专业资格标准。虽然我国各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与国外的CFP服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理念上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其从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资格。各家银行均对外宣称自己的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都是持证上岗,但获得银行业务证书,现在只须通过银行的内部考试,考试的内容也只涉及到个人银行业务,并不包括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领域的相关知识及产品,其专业性难以令人信服。

⒉ 重产品推销,轻理财规划

个人理财业务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为客户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理财规划。可现在,很多客户经理扮演的不是理财规划师的角色,而是银行产品的高级推销员。

目前,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收入主要是通过销售银行产品,包括银行自有产品及代销的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来实现。银行一般会给每个客户经理分配一定的产品销售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客户经理的收入挂钩,这使得客户经理们必须想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销售任务。

这样,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客户经理夸大产品投资收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在2003年各家银行热卖分红型保险及今年一季度的基金热销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个人理财业务难免名实不符。

⒊ 风险提示不足,客户利益受损

不同的投资产品风险不同,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未来希望达成的财务目标,为客户设计不同的投资组合,帮助客户实现预期收益。客户经理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主动向客户全面揭示不同产品的投资风险,并结合客户的具体情况配置资产投资比例。但现在能做到的人却不多。很多客户经理只是从银行及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不愿去帮客户控制风险;还有一部分客户经理追求的是短期营销业绩的最大化,甚至以牺牲客户利益为代价。

⒋ 局限于本行产品,对市场整体状况不甚了解

一个好的客户经理,需要对宏观经济走势、微观经济形式、各金融子市场的运行情况及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新的金融产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根据获得的各种金融市场信息对市场的未来走势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在寻求金融咨询服务时,客户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客户经理获得市场上相关产品的情况,但客户经理能够提供的往往只是本行的产品,对于银行较少的各种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等几乎一无所知。以基金投资为例:今年4月后,股票市场受宏观调控影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即使不在深度调整中进行基金赎回,也不应在这个阶段增持股票型基金。可很多客户经理却还在本行代销新的股票型基金时建议客户继续买入。

专家为何不专?

⒈客户经理个人能力不足

虽然国内各家银行的客户经理都经过较为严格的选拔与考试,但由于人才的选择局限于银行内部,绝大多数是仅从事过个人银行业务的人员。虽然他们对银行业务及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及分红型保险较为熟悉,但对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接触很少,有的甚至连这些领域中的基本原理、术语、产品都不了解,也就不可能为客户提供相关分析。

此外,客户经理的学历与能力的匹配也是问题。虽然大部分客户经理拥有本科学历,但其中一大部分毕业不足两三年,且很多不是金融相关专业,在个人理财理论与实务方面,都有较大的欠缺。银行如能适当选择一些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甚至法律人才,与银行的客户经理组成理财团队,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专家不专的问题。

⒉ 银行指标单一

近一段时间内,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各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的核心任务,变成了稳定和吸收存款。甚至已经有国有商业银行停止代销基金、保险产品的宣传,给每名员工分配30万元存款的指标,并辅以重奖重罚。银行任务指标的单一性,限制了个人理财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⒊ 个人理财理念有待发展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营销产品,但现在,银行理财过分强调产品的销售成果,忽视了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缺乏获取客户长期利益的能力。理想的情况是,客户经理要结合客户的自身状况,引导客户进行理性投资,在客户的需求下营销银行产品,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银行个人理财理念如能改短期营销为长期合作,将有利于改变个人理财名不符实的状况。

⒋ 激励不到位

好的客户经理必须具备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但由于现在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效益核算上,仍主要以存、贷款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个人理财业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上,同时个人客户经理的效益又不能独立核算,使得银行个人客户经理的收入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及付出并不十分对等。

在某些国有商业银行,一个客户经理的效益工资可能还没有一个储蓄网点的储蓄员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客户经理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自然不高。

5. 产品体系不完善

任何一个客户经理在为客户制订好理财规划后,最好的情况就是这个理财规划中所涉及的各种投资产品都能在自己的银行买到。这样,既能保证客户顺利组建投资组合,不会因产品的缺失导致客户向它行的流失,也可把客户所有的利益都留在自己的银行,实现单一客户带给银行效益的最大化。

但各银行的产品体系还很不健全,可供推荐选择的产品太少。虽然现在国内银行除了储蓄产品、银行卡、国债之外,也已代销了十几甚至二十多只基金,并代销一些分红型保险,但在集合委托理财、代销信托产品、非分红型的人身险、黄金买卖等产品方面还有很多欠缺,经常出现一个银行推出了一个好产品,马上就出现客户资产搬家的情况。

篇3

别看在很多人眼中,家庭理财不是件大事,可是要想真正打理好家财,也需要家中的“理财大臣”花费不少心思和精力。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智能工具的帮助:在家庭理财的过程中,效率就会大幅提高,让我们省心省力的同时,更能够发挥出理财的作用。

近期就有不少方便省力的家庭理财智能工具推出,它们的共性在于,适用的人群非常广泛。无论你目前处于什么样的财富水平,不管是想急于改变自己零储蓄状态的“月光族”,还是希望让家庭财务更上新台阶的中产阶层,都可以寻求这些工具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己的财务困扰。同时,这些工具的应用面也很广,几乎不需要对自己的账户进行“搬家”、“重新归置”就可实现多重的管理功能。

渣打WMS在线财务诊断

[理财困惑]如何建立资产配置计划?

面临不惑之年,身为财务管家的方先生对于如何更好地配置家庭资产也有了更多的考虑。“以前想的最多的是投资和赚钱。”这几年方先生靠着房产和股票也赚了不少钱。但随着自己的年龄逐步迈入40岁,特别是去年的金融危机给了他很大的震撼。“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投资和资产配置,它们能不能安全地帮助我和我的家人实现各种目标?”

[解惑工具]渣打在线“财务管理系统”

方先生这样的思虑并非多余。针对中产阶层的理财报告也显示,在金融危机之后,更多的家庭开始对之前的理财规划进行反思和调整,他们希望通过更加稳健、合理的理财规划实现家庭财务的合理配置。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财务诊断和财务规划工具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如近期渣打中国就在其网站上推出了一款名为“财务管理系统WMS”的在线资产配置工具。

渣打认为,资产配置就是把风险控制在投资者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通过投资于适当的资产类别,优化长期、稳定的收益水平。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资产配置的现实意义就在于,目前很多家庭的资产配置仍过于单一,过度保守或是过于激进。也许很多家庭的资产状况不错,但对于实现多重目标仍缺乏整体的规划。

渣打的WMS财务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各种理财目标及实现的途径,结合个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整合人系统模块,通过在线填写需求的形式就可直观地获得财务配置的初步建议。

在WMS中,主要分为教育规划、生活规划,如贴合现代人需求的买房、买车计划和养老规划。以教育规划为例,网站的提示框会要求诊断人输入一些基于现实的资料,如目前距离接受教育的年限,目前的学费水平等等,通过内在程式,被诊断人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在通胀的作用之下,届时需要的教育金金额。紧接着,按照系统的提示输入被诊断人的风险承受状况,WMS系统按照“保守”、“稳健”、“积极”的顺序列出了六个风险承受级别,与之相对应的是,年度收益率以及年化可能损失会随风险承受能力有所变化。以此为依据,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在这个既定的投资报酬率之下,投资者一次性投入或是按月投入时需要的投资金额。值得一提的是,在WMS系统中,将投资类型分作了“现金类”、“债券类”、“股票类”、“另类投资”四大项目,并列出了四大类别资产所分别需要的投资金额,投资者会对自己的财务目标实现形成数字化的直观感受。同时,结合养老规划、生活规划,WMS也会给出类似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综合投资建议。

尽管WMS在设计上遵循的还是一些主要的财务规划原则,但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这样一个在线产品还是一个不错的财务规划工具。

“一账通”多账户管理

[理财困惑]如何便捷地管理多个账户?

身为家中的理财管家,不得不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借记卡、信用卡、证券投资账户等等,会耗费很大的精力。Mark说,他每个月都要花出不少的时间进行家庭账户的管理,他寻求的是一个简单轻松的账户管理工具。

[解惑工具]平安“一账通”账户管家

“一账通”最大的特色在于广泛的兼容性。除了平安集团旗下的保险、银行、信托、证券等账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一站式管理,还可支持50多个非平安金融账户,包括银行、基金、证券、第三方支付、中国移动、携程网账户都可汇聚其中,真正实现了全面的一站式账户管理。对于Mark这样的管家来说,“一账通”无疑是个不错的帮手。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一账通”系统可向所有客户开放使用,即使没有平安的账户,也同样可以注册登录使用它的账户管理功能。

在中国平安的网页上,个人可以联人到“一账通”,注册之后可以将常用的账户添加到“一账通”平台上。对于“平安账户添加”,你可以将平安旗下的个人寿险、团体寿险、财产保险和健康保险、银行卡、信用卡、平安证券等账户添加到一账通账户中。应用范围更广的是“非平安账户添加”,目前“一账通”共支持50多种非平安账户。如在银行方面,包括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农行、招行、浦发、深发展、广发、兴业,民生、中信、光大、华夏等银行的银行卡账户或是信用卡账户都涵括在内,基本覆盖了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账户。此外,一些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账户也可以添加到这个平台上。

在完成“添加”这项工作之后,通过实时网络连接的方式,你就可以随时进行自己各种账户的查询。事实上,对于非平安账户的查询,平安的“一账通”只是提供了一个链接的功能,使用者仍需要按照原账户各种对于安全登录的设置,如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银行识别码等进行登录。但“一账通”设置的数据采集功能可将账户类的信息分门别类地整理到使用者的整体账户状况中,如将银行账户内的存款金额整理到资产项目中,将信用卡账单的金额归集到负债,基金、证券等账户数据统一到投资类资产中。由此,使用时只需要点击数据的更新,便可获得最新的资产负债状况,帮助使用者随时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信息,大大节省了查询多个账户以及自己整理账户资料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华夏基金现金管家

[理财困惑]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现金?

作为一个年轻妈妈,小寿所希望的是提高家庭资金的运作效率。“比如我看到一些网站上说,信用卡透支的资金可先用于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赚取额外的收益。”但小寿实践后发现,这些方法操作起来往往不那么可行。

[解惑工具]现金管家提高资金效率

有一些方法,往往理论上具备可行性,操作起来却不那么便利,而好的工具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华夏基金所推出的“现金管家账户”就是一个非常便捷的现金管理工具,使用得当的话,完全有可能为家庭资金带来额外的收益。

在“现金管家”这个账户中,就是以“华夏现金增利货币”作为基础的现金管理工具,实现多种功能。如“充值”就是将银行卡的资金转入到基金账户中,进行华夏现金增利货币的申购;“取现”则是将货币基金赎回,现金转回到投资者的账户中。在此基础上,“现金管理账户”还推出定期充值和定期取现的设置。对于希望盘活家庭资金的投资者来说,就非常有帮助了。比如工资发放日是在每个月的5号,信用卡还款日是在每个月的26号,你就可以分别将5号和24号(赎回需提前)分别设置为定期充值日和定期取现日,这样每个月的收入就可以通过“现金管家账户”的运作,获取一部分额外的收益。

篇4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投资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05-02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很多大学生已陆续尝试互联网理财,如余额宝等,还有一些学生不惜利用学费或生活费投身股市,不得不说,在校大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投资理财群体,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王心如(2006)指出金融专业的教育应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作为双重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金融人才。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并遵从仰恩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仰恩大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仰恩大学《投资学》课程改革意义

《投资学》是国内外大学金融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基础的投资理论教学,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投资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运用投资学的前沿理论,分析思考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但同时它又必须依托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知识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需要学生在学好统计学的前提下,才能理解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行为金融学理论,需要学生在学好认知心理学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心理预期如何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

从仰恩大学的课程设置来看,《投资学》是证券投资系列课程的先导课,理论色彩相对较浓,着重介绍投资学领域的基本知识、规律、投资理念和思维方法。受课程性质制约,以及仰恩大学自身发展状况影响,《投资学》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此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科定位模糊,课程安排不合理。由于金融系老师内外交流沟通不足,各专业课程相互独立,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易出现交叉重复的问题或盲点现象。《投资学》课程与证券投资系列教材《证券投资学》《证券技术分析》就存在大量重复内容。学科定位模糊,使得课程重点难以把握。二是现有教材与中国现实脱节。由于我国投资学起步较晚,最近十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现有的教材基本采用西方的主流投资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如此教学模式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亟需加以改进。三是传统的教授方法过时,学生吸收知识有限。传统教学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导者,负责讲解和向学生灌输知识,但缺乏实践深度。四是基础理论数学模型复杂,不易为学生直观理解。数据分析是此课程教学的基本手段,书中运用大量的公式、图形和数据资料对相关证券投资组合进行决策分析,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学习吃力,也加大了此门课程的教学难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可以说在传统投资学教学中,强调的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注重知识传授,但无法避免的是枯燥灌输。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调动起来,真正学到的知识有限,他们习惯于用既定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虽然进行了《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却没真正树立起健康科学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比如不清楚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报酬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对自己生活、事业的实际影响;不会运用“投资理念”对自己进行人生规划、理财规划等等。因此针对传统投资学教学所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树立“体验式教学”观念,推进《投资学》教学改革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仰恩大学金融系现状,参考国内外高校投资学教学模式,对《投资学》进行“体验式教学”改革。所谓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科尔博完整提出的。对《投资学》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改革,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时代的便捷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亲历投资(包含模拟投资)过程取得经验,并对投资过程进行深刻思考和反思,得出自己的结论,强化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工具、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这个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做中学”,强调“知行合一”。在此观念的指导下,围绕体验式教学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一)优化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定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理论及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金融系老师加强了内部沟通,并积极向外咨询,调整了课程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课程重组和整合,使得课程体系更为规范完整。

《投资学》是金融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融追求真理和追求财富两者为一体的学科。因此对该课程的定位是旨在培养学生追求财富的同时,树立健康正确的“理性财商”。基于课程定位,我们选用的教材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系列精品规划教材《投资学原理及用用》(第2版,贺显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包括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等现代金融研究的基础理论。此门课综合性还是比较强的。

(二)推进“体验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在学习投资学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并未接触过资本市场,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实践的分析和应用。

1.依托模拟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分析技能。学校定期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模拟炒股比赛、模拟外汇比赛或模拟期货比赛等等。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竞赛当中,然后依托模拟竞赛平台,加强“模拟竞赛-具体分析-反馈检验”学习。每节课随机抽点几位学生对行情进行日评、周评或相关预测,随后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点评。此外模拟竞赛,也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关注证券市场、学习投资知识的兴趣,实战中了解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和规律,赚取投资理财的宝贵经验。另外,还能借此平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赛况结果可作为为课程考核的衡量标准之一,这也是“体验式教学”强调的“过程化考核”“能力化考核”。

2.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引入案例分析教学。由于《投资学》的实践性很强,所以课堂教学可采用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简要阐释投资的基本原理,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对相关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投资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融会贯通。如讲解融资融券时,让学生结合当前股市,分析融资融券的风险控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课堂,达到教学同步互动,教学效果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3.建立专门的证券投资实验室,开展实验室教学。在“体验式教学”观念的推动下,《投资学》需加强实践式教学,学校也建立专门的证券实验室。于实验室进行授课,相关理论能能得到及时验证,增强对证券市场的基本交易规则和原理的感知。在实验室中,观看实时行情,不断总结投资经验,指导于实践。在认识与理解证券市场运行过程和运行规则的基础上,掌握现资组合基础理论及现代证券投资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构建自我理性的证券投资决策思维框架,成为投资市场中的佼佼者。

4.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导师进课堂。目前金融系和多家金融机构已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因此可邀请企业导师莅临讲解,把企业培训员工的内容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金融企业的运作,加强对相关岗位的认知,完善职业规划。这不仅能深化校企合作,还能为合作企业后期的学徒制、订单班等打下一定的基础。当然,学生在学习投资系列课程后,也可去合作基地实习,继续加深对金融企业的感知。

(三)提倡过程化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

《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倡导“过程化考核”和“能力化考核”,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纯理论考核,考核方式多元化,大胆创新地引入了投资策略报告和辩论赛等考核方式。学生的考核成绩包括平时分、期中和期末考核三部分。首先,平时分主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讨论研究的表现打分,重点考核他们对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问题表达能力等因素。其次,期中和期末考核方式多样化。如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考题则多采用原理应用、案例分析等开放性试题,评分时,答案也并非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有创新点和独特性见解的,还可加分;也可采用辩论赛考核方式,即让学生就投资领域比较有争议的几个议题展开讨论,根据团队表现和个人能力综合打分,在轻松愉悦的辩论中,提高他们的辩论技巧,同时加强理论思考深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也可采用让学生撰写投资分析报告或小论文,系统全面阐述分析思路,提高锻炼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仰恩大学《投资学》课程进行的“体验式教学”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硬件配备与软件配套相结合,课程教学不再枯燥无趣;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也得以全面提升。可以说,通过此教学改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不仅需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还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宽阔的视野,用最新的理论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钟高铮.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探讨.科教导刊,2012(9)

[2] 王心如.浅谈以金融实践教学培养现代金融人才.北方经贸,2006(8)

[3] 吴成颂.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当代经济,2014(21)

[4] 李慧.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

(作者单位:仰恩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

篇5

通过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得出: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发展、金融行业岗位需求、金融行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等情况;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获得启示:金融专业课程如何开设和完善;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制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银行会计实务等实训室的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提高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理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完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东莞地区;金融专业;需求;分析

1概述

1.1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背景近两三年,广东省东莞市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在东莞市政府政策扶持和经济大环境的积极推动下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2014年东莞金融行业综合实力持续上升,银行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都快速发展,东莞还出台专门措施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特别是2014年前期,银行业净利润达80.48亿元;保险业一共实现保费收入92.64亿元,同比增长32.92%,总保费规模占全省的14.91%,继续领跑全省地级市。东莞地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突出金融业岗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金融业人才的就业机会。

1.2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目的调查目的基于以下两点。一是通过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可以统计分析金融业岗位的种类和人才需求量的基本数据;二是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金融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和金融人才需求量的基本数据和相关情况,利用工学结合理念开发设计出更符合经济发展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课程,使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课程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1.3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的内容包括:一是深入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二是深入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金融专业人才结构、金融行业在线职位和学历要求;三是深入调查分析金融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从业素质和技能;四是了解我国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1.4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方法第一,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走访等方法,了解分析金融业的概念、体系、发展历史;特别了解分析东莞地区政府在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鼓励,以及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调查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以及相关代表企业的发展和建设。第二,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业人才需求量、金融业人才结构、各结构金融业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调查分析金融行业对不同层次金融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重点调查大专学历层次金融专业人才在金融业人才需求总量中所占比例。第三,立足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和东莞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采取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追溯研究、访问、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及结合会计专业2014届、2015届毕业生在金融企业实习、见习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

2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2.1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发展调查分析2003—2013年,是东莞金融业发展关键的10年。在这10年间,东莞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打造东莞上市板块,同时全力支持民间金融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完善金融布局、加强金融创新、规范金融监管,将东莞建设成为金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打造金融强市品牌。2014年1月,东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风投创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型经济。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在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时表示,金融业要进一步做好为实体经济、为镇村集体经济、为科技服务工作,力保经济运行“血脉”畅通。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了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东莞市鼓励企业挂牌全国股转系统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要鼓励企业挂牌全国股转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接着,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公布了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东莞民间金融街发展的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进驻东莞民间金融街的对象、新设、增资、进驻奖励和租金补贴,支持各类机构进驻民间金融街开展小微企业和民间金融服务。东莞地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扩大了金融业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突现了金融业人才总量不足,呈现短缺的发展态势,以及人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东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东莞地区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要建设适应东莞金融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东莞要建设成为金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并打造金融强市品牌,人才的配备是不可疏忽的。总体来看,目前东莞金融人才体系,无论从从业人员数量、专业技能素质和学历等方面来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人力资源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础,要推动东莞金融业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业人才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来莞工作。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对东莞地区金融业人才的需求量和人才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以及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2.2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对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和金融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调查中,主要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调查等方法,以及结合会计专业2014届和2015届等两届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金融企业实习或工作的毕业生取得的相关资料(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于2015年7月仍没有毕业生,只有2013级和2014级在校学生,而同为财经系的会计专业已有两届毕业生中的部分学生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企业就任或实习,通过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可以获取金融业岗位以及人才需求方面更具体的信息)。金融企业岗位群的分析:针对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统计得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总需求的80%以上,其他金融行业的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20%左右。这三种金融行业的岗位群具体情况如下:银行业有以下主要八种岗位:一是私人客户业务岗;二是公司客户业务岗;三是资金交易岗;四是风险管理岗;五是会计核算岗;六是信息技术岗;七是新业务(产品)研发岗;八是稽核监督岗。证券业主要有以下六种岗位:一是市场推广岗;二是客户服务岗;三是市场研究岗;四是金融工具岗;五是风险管理岗;六是资金财务岗管理研发类。保险业主要有以下五种岗位:一是保险经纪;二是保险;三是保险核保岗客户服务;四是保险产品研发岗;五是寿险精算岗。各金融行业工作岗位相对比中,银行风险管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及保险精算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金融行业选拔人才的标准也较一般行业高。具有实践经验、高学历和多种岗位经历的人才将成为流动的主流,成为各机构争取的主要对象。同时,整体金融企业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比较突出,“客户服务型”、“业务操作型”岗位员工(如银行个人理财、证券交易和保险推销员)供需存在较大缺口。近几年来,金融企业持续出现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导致金融企业出现岗位要求与员工素质错位的矛盾。虽然目前大部分金融企业已意识到员工队伍的岗位层次特点,在招收一线员工时已开始将重心调整到动手能力强、掌握业务基本技能的应聘者身上,招收高职院校或大专院校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但是,金融行业基层员工短缺矛盾依然突出,据“智联招聘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单是银行业基层员工缺口已达8万人,并预测随着金融业产品业务类型的不断增加,基层员工缺口将会不断扩大。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属于大专水平,在调研过程中,着重调查统计相对应岗位需求的具体情况。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基于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情况的分析结论。银行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银行大堂经理,综合柜台业务员、银行会计、理财顾问、会计主管、会计主管。证券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产品销售经理,机构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操盘手,市场规划员,投资经纪人,会计员。保险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客服,保险经纪,保险人,保险核保岗客户服务,保险产品研发岗,寿险精算岗,会计员。其他金融行业(如基金公司投资公司、融资公司等)的需求岗位有:基金交易岗,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专员岗,资信评估,信贷管理。综上内容: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人的需求量最大。

2.3东莞地区金融行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分析,东莞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一是必备能力:发展(学习与适应)能力,业务实施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二是应备能力:英语水平,领导能力,粤语能力,决策能力,动手能力。三是从业资格证书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保险人资格证书,“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四是学业文凭要求:博士、研究生、本科、专科。针对东莞地区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调查分析统计得出,在金融行业从事一些有关会计业务、银行柜台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的操作是需要具备从业资格证书的,其他的工作岗位一般不需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在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调查中,用人单位最注重的能力是毕业生的发展(学习与适应)能力,学习与适应能力决定该毕业生在工作上的工作效率和发展空间。在应备能力中,统计包括粤语能力,突出了地方语言特色(东莞的地方方言为粤语),一定比例的东莞居民对粤语外的语言不精通,金融专业人才掌握粤语在开展工作上非常有帮助。从人才能力要求上看,金融企业中的管理研发类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一般要求本科生或硕士、博士学位人才,或具有在相关行业或岗位较长时间的从业经历;而客户服务类以及业务操作类岗位的学历层次以及从业经验要求相对较低,一般招聘对象为大专学历的应届毕业生。

2.4全国高等院校,特别是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在我国金融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全国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也得到壮大,并向金融行业输送了许多金融人才。不同高等院校制定的金融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可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金融专业,主要培养专科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课程开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着重于业务技能的培训。第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金融专业,培养的金融人才包括本科层次的和研究生层次的。一是本科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这一类型金融人才主要是培养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研究生金融人才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主要是立足于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建立了快速人才培养通道,通过本、硕连读等方式加快了高级人才的培养。随着东莞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东莞地区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建设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第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金融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金融、金融学(投资理财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熟悉经济与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东莞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需求,能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学历等次:本科。第二,广东科技学院。金融专业名称: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基本理论、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具备经济、管理、法律、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和金融工程方面的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工程技术人才。学历等次:本科。第三,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名称:金融实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金融专业基本知识及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具备适应岗位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营销服务技能,能够较好地与客户沟通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学历等次:专科。

3关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建设和金融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了解到:东莞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扩大了金融行业岗位和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金融行业岗位和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也促进了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专科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大专学历,学历层次上比东莞地区、广东地区、全国地区许多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等学历要低。而一些大型或经营业绩优良的金融企业在招聘金融人才时,往往以学历为第一条件,如何在金融行业发展良好的态势下,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就业竞争力强、工作能力强的金融专业人才,这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教学金融专业和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出发点和核心。

3.1金融专业课程如何开设和完善为了使金融专业开设的课程知识与实践岗位工作内容接轨,在开设和完善方面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基于工学结合进行课程开发是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过程实施如下:在开设和完善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先对金融企业进行详细调研,确定金融行业的岗位群,根据岗位群的具体任务完成分析表,挑选符合我院金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典型岗位任务进行分析和描述,归纳出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制订出学习领域框架计划,制订出具体的课程体系。

3.2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联系东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根据金融企业的岗位需求和人才需求制定和优化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校企合作机会,组织学生现场观摩岗位工作过程,加强就业意识和工作感受;聘请校企合作中企业方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重点培训金融专业人才的技能操作,提高技能操作水平;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就业打开路子。

3.3加大银行会计实务等实训室的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根据金融行业工作岗位的课程内容与技能实训要求,加快银行会计实务实训室的建设,并完善其他相关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技能实训的场所,提高学生银行会计、理财等专业业务处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业务技能竞争力。

3.4提高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金融教研室的金融专业教师,都具备一定水平的金融专业教学能力,能游刃有余地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发展中,金融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学校教师在校讲授专业知识时必须密切关注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更实用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教研室应积极与学院主管部门沟通,与金融企业联系,给金融专业教师创造下企业实践锻炼机会。同时,积极聘请金融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或技术工作人员到学校授课,提高学生专业视野和实践能力。

3.5理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完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包括带领学生深入了解金融行业的特点和工作岗位,制订专业学习计划,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建立可行的学习成效检查和评价机制。第二,加强学生在金融行业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每一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都很高,金融专业教师在专业讲授时应强调相关具体行业的职业道德培养,把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第三,巩固金融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培训,提高专业核心能力。巩固学生基本能力培训,使学生:能准确快速进行手工点钞,能准确鉴别假币及现金挑残;能熟练使用防伪点钞设备、自动存取款设备和工作现场的办公设备;熟悉金融专业英语基本词汇,能熟练运用基本金融服务英语口语。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业务要求与操作流程,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的基本知识、业务要求和操作流程,金融服务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能快速识别客户,有效地与客户沟通,独立开拓和维护客户。第四,注重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第五,帮助学生加强对金融行业就业形势的了解,做好就业准备分析,考取相关的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蔡幸,高培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市场论坛,2008(11).

[2]冯文芳.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J].中国市场,2015(37).

[3]赖逸飞.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大学生的生涯规划[J].中国市场,2014(26).

[4]张保帅.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基于人才培养视角[J].中国市场,2013(46).

篇6

    (一)河北农业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大致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第一,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先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第二,坚持以培养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中心;第三,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第四,以“一个中心、两个循环、三个层次、四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为基础;第五,兼顾专业特点和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经贸学院T字型人才培养基本理念

    经贸学院的培养理念应该以学校“311”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循环、三个层次、四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1+3+N”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密切融合,构建复合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框架。该体系也可形象的比喻为“T”型人才培养体系,即需要有一个较好的专业基础,同时又有较全面的本学科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本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实践,另一部分是校外实践。校内实践是指在第5学期开设的“证券投资学综合实验”课程;校外实践主要包括金融教学实习和金融部门调查实践。由于金融部门的行业特点,对安全性和私密性要求较高,所以一般很难带领学生到金融部门进行教学实习和调查,所以实践教学的重点就放到了校内。“证券投资学综合实验”课程开设时间仅有2个学年,主要通过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分析证券的走势来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相关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课程开设后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普遍感到原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也更加好理解。

    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专业技能培养相关课程设置较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通过课下的问卷调查显示:49.5%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合理;98%的学生希望在2~3年级学习时期进行实地实习;53.3%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要增加面向就业的实务实践型课程;31.8%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投资心理学与理财规划和生涯设计课程,以增强专业心理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2.现有实践教学无特色,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的实践教学大纲基本上和其他财经类院校的大纲一致,重点还是放在股票的分析和研究上,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专业特色。学生经常会有感触,学了这些知识对自己今后找工作有多大的帮助,或者自己有多大的把握可以竞争过来自财经类或综合类院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到“你的未来发展方向”时,21.5%学生选择的是证券,1.8%的选择的是保险,24%的选择是银行,4.7%的选择是公务员,43.7%的选择考研,剩余3.7%的选择其他(见图4)。形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现在金融学本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并且学校在教学目标上,没有明确指出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在哪些方面、哪些领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帮助的力度有多大。3.实践能力提高有限,传统教学方法有待改善目前,实践教学课程的教授方式主要是教师在前面演示,学生跟着练习。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较快,模仿性较强,但是对于培养自我开拓、挖掘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在模仿完最基本的操作后,学生的兴奋程度减弱,重复完几次后就失去了兴趣,整个课程学下来感觉自己的实践能力并没有什么质的提高。

    四、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问题还是教学目标的定位。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与金融专业的整体培养目标相匹配,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又应该和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相一致。目前,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脱农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倾向为纯粹的金融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尽管他们在校期间学了很多金融类的课程,但无论是在学校的知名度,还是在专业名称上和实际动手能力上,相比较其他财经类和综合类院校的毕业生都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高等农林院校一直倡导“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办学宗旨,但为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高等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还须体现“入主流、有特色”的要求。“入主流”,是指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要熟知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跟得上学科的主流发展趋势;“有特色”是发挥最大的优势,把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做大作强。就金融学专业而言,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应围绕“三农”来展开。所以,农业高校的金融学应该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针对金融学实践教学更是如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向涉农领域倾斜,培养既懂金融又懂“三农”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河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重点培养目标。

    五、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根据重新界定的教学目标得出,提高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现有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重新界定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在原有实践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主要强化培养学生涉及“三农”问题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对所有涉农股票进行研究。在以往的证券投资实验课上,带领学生分析股票的走势和变动情况时所研究的股票是随机的。现在应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涉农股票,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股票的基本原理,又可以使之了解涉农上市公司的特点。其次,要加大期货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国内现有的实物期货市场很大一部分是农产品期货,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同时,期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现货价格未来的走势,这对收购、储存原材料的涉农生产加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另外,期货市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套期保值,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熟练运用这种方法的涉农企业就可以不用担心价格波动对其造成的损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生产加工上。而现实的涉农企业对此熟悉的非常之少。通过上述方式对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后,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处理涉农领域的投资问题上会更加专业,在就业市场上也更具有竞争优势。

    (二)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目前,证券投资实践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无法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让学生产生兴趣就必须要让他们全身心投入进来。对此,教师应把课堂教学、研究报告和汇报答辩结合起来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首先,在讲课之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参加最后的研究报告汇报。其次,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讲授方向要与新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比如在讲授涉农股票时,可以先把涉农股票分类,分为种子企业股票、化肥企业股票、加工企业股票、养殖企业股票等,之后再分析不同类型涉农企业的生产特点、发展周期和波动因素。在课堂讲授的同时,给各小组布置任务,要求各小组自行选择股票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形成一份研究报告,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总结4个方面。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推选1~2名同学到台前来用PPT演示其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学生最终的期末成绩根据其所作的研究报告水平来决定,研究报告的得分由课堂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打分决定。每组组长根据其组员的工作贡献在该组得分的基础上乘以适当的比例得到组员的最终得分。通过这种转变,证券投资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由“只是老师讲授”,变成“学生自己主动学”,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教师在其中更多的是起到指导、辅助作用。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既使得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证券投资知识、把握金融市场的变动,又可以培养他们自己动手、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是以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所忽视的内容。

    (三)聘请校外客座讲师,尝试构建产学研实习基地

    上课教师理论基础比较强,但毕竟不是专职的金融从业人员,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模拟,也与实际工作环境有差异。要想提高金融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证券投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因此,可以邀请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业专业人才进行联合授课,特别是针对一些与实际操作联系紧密的内容,可直接邀请校外专业人士授课或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金融业的发展动态和实际操作,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从金融专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可以尝试与金融企业或机构签订校企联合协议,筹建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实习是一种直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也是学生最希望的实践形式,同时又是金融学专业最欠缺的实践形式。通过早期的企业实习锻炼,学生可以及早地发现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在哪方面还有欠缺。这样,在回校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针对上述相关不足进行弥补性的学习。此外,学院还可以派出教师,针对金融企业存在的问题,帮助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学院还可以优先向基地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既解决了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