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当地特色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宣传当地特色文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档案 地域文化 建设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独特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开发和传承地域文化资源的需要,也是丰富区域文化,建设特色城市文化的需要。
1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护中应遵循的原则
1.1真实性。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本着尊重历史,真实反映的原则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收集能真实记录文化发展脉络、结构及特色的材料,去伪存真,防止鱼目混杂。
1.2完整性。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应完整、系统,能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在收集整理过程中要做到分类科学,尽量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把握文化脉络以及查考文化传承信息打下基础,对地域文化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
1.3前瞻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把握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把反映地域文化发展动态的有价值的资料收集起来,及时建档,及时记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防止错过最佳收集时机和收集对象,
1.4多样性。档案的形式多样性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意义。地域文化表现在各种意识形态,在对其历史渊源、表达方式、存在空间、地域分布、传承保护状况等的全方位记录时,要从多种语言、多种载体、多种手段方面下功夫,不能拘泥于传统意义的档案管理,通过纸质、胶片、磁带、录像带、磁盘、光盘、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实现文化活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真实再现,增强档案的多元性、特色性,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的民俗民情、人文历史。
2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档案管理部门对于一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密与利用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对于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缺乏针对性的规范与制度,使这些极具特色与利用价值的档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盲目收集、无序归档,缺乏深入开发,大大降低了它的利用价值。
2.2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很多档案工作人员的所学专业与档案无关,甚至一些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知识老化严重,人文素养较低,也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属于兼职。这些人对本地区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对当地的自然风貌、传统习俗、行业百态、历史人物、社会文化历史变迁及发展缺乏了解。一些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不力,整理不科学,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
2.3档案管理技术水平低,开发利用不足
档案管理部门存在着重收集整理,轻研究利用的现象,认为一份档案材料归档正确,保存完整就足够了,在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上没有下功夫。档案管理部门不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加之馆舍面积、设备条件有限,大大制约了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造成对这部分档案资源价值的极大浪费。
3 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文化信息于一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起着存史资政、科学研究、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优良的民风有利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对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敬业创业意志的培养均能产生深刻影响。地域文化档案里含有大量的成果数据和科研信息,可以促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
3.1优化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信息素质、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补充到档案管理队伍中来,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及档案业务能力,适应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
3.2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基础工作建设
档案基础工作的良性循环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征集与接收是地方整个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不进行合理的征集和接收,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扩大宣传,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其次要加强征集力度,通过部门交流、媒体报道、等渠道,采用网络宣传、电话联系、等方式,与资料持有人或单位联系,多方征集地方特色文化档案资料。主动搜集当地的文化名人书稿、作品,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档案资料,丰富馆藏资。
3.3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协同有关部门,比如与地方高校联合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当地地域文化研究专家,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拓宽编研领域,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增加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资料,最终形成地域文化文献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也使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更科学、更合理。
3.4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价值
一方面对外开放档案材料,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信息介绍等服务。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文献资料库,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在网络技术、特色服务、资源开发、网上档案室形象等方面下工夫,做好这些资源的网络开发利用,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优质服务阵地,充分发挥文史档案的史料价值,让全社会从中汲取营养,为构建特色区域市文化储备厚重的文化底蕴。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地方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髓,促进地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营造学术气氛,将其融入城市文化建设,融入人们的人文素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这是档案部门的业务职责与文化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国家旅游岛 特色 礼仪 人才
自从国家《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海南的旅游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于海南的旅游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开展特色旅游服务,提升海南的整体形象是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做好海南的特色旅游服务与海南的旅游服务人员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人才是发展海南旅游事业的迫切要求。
1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对特色服务礼仪人才的要求
①培养基本礼仪与海南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人才。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归根结底就是以海南的特色地域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而外地旅游者进入海南以后,需要服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如果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没有地域特色,那么就不会对旅游者构成新鲜感与满足感,就会影响国际旅游岛的声誉,因此礼仪人才在提供服务时要结合海南的特色地域文化。②培养具有国际战略思维和掌握海南历史文化思想的复合型人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必然会吸引世界各地国家的旅游者到海南旅游,因此礼仪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一定要具有掌握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行为风俗,以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礼仪服务,避免出现纠纷,同时礼仪服务人员在为其提供服务时一定要结合海南的历史文化,让旅游者了解海南的地域文化,扩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世界地位。③培养特色服务与外语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礼仪服务人员,尤其是具有特色服务技能的礼仪人才,世界各地旅游者到海南旅游,礼仪服务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技能,以便其在提供服务时能够与游客进行沟通与交流。当然礼仪服务人员在与外国游客交流时不能是简单的进行语言沟通,而是要将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给外国游客进行宣传。
2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培养措施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礼仪服务人员,国际旅游岛的市场定位是发展海南国家化旅游岛屿,因此海南要想在世界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才。
2.1 积极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教材的知识面。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人才,离不开特色文化资源的支持,如果没有丰富的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特色服务礼仪的人才,因此海南要积极挖掘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于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宣传,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让人们了解海南的特色文化;二是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与文化组织也要积极与礼仪人才培养院校与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双方的互动合作,培养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礼仪人才;三是要积极将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色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将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挚动力,发挥特色文化的市场价值。
2.2 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检验培养礼仪服务人才的能力的依据就是看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如果其在实践中能够提供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那么其就符合人才的要求。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具有非常强的理论知识,但是一具体到实践中其提供礼仪服务就缺失海南特色,为此高校要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高校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让礼仪人才学习最基本的礼仪文化知识,只有让他们具备了基础知识,才能为他们的工作奠定基础;三是要积极培养礼仪人才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了解海南的特色文化,提高他们应用海南特色文化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具有社会实践性的礼仪服务人员,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与海南区域内的航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航空企业的实践岗位,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能让他们在岗位实习阶段感受不同航空企业的文化,并且感知海南特色文化。
2.3 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知识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员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一是学校要鼓励教师到具有特色文化的区域进行学习与采风,通过教师到实地了解海南特色文化,加深对海南的了解,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加系统丰富的特色文化教学;二是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学术带头人的模范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三是聘请了解海南历史文化以及风俗民情的专家、学者以及当地居民到学习兼任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的机构,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当然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的礼仪人才的途径还包括很多,比如净化教育环境、优化课程设置、调整学生考核标准等,总之培养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3 结束语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才对于提升国际旅游岛形象、发展海南省旅游业、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技能的礼仪人才,通过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宣传海南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英俊,张晓庆.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0(09).
篇3
一、山东半岛红色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意义
(一)山东半岛红色旅游资源评价
山东半岛作为革命胜地,大力推广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相关旅游资源:纪念馆、遗址纪念地、文学馆、战争故事。它具有以下特点
1.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山东半岛地区是老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革命遗址遗存和文学故事资料,资源的开发具有先天的优势。红色资源广泛分布在胶东半岛的平度、莱州、海阳、招远、栖霞、莱阳、文登、乳山等地区,以上这些区域在过去为山东敌后武装斗争做出过突出贡献,现如今为滨海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发挥出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反映胶东革命故事的“红色经典”系列文艺作品―著名作家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也诞生于此。另外,当前很多旅游者对传统的观光度假产品已慢慢失去了新鲜感,红色旅游满足了旅游者既能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又能放松、休闲的双重需要。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红色旅游景区具有很好地市场需求,开发价值大。
2.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旅游线路开发可行性大。山东半岛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大都集中分布在烟威地区。如地处烟台地区的海阳地雷战景区、栖霞英灵山烈士陵园、牟平雷神庙战斗遗址纪念地、牟平杨子龙烈士纪念馆、地处威海地区的刘公岛景区、文登天福山战役纪念馆、乳山冯德英文学馆、乳山马石山烈士陵园、乳山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及旧址等。本地区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相连,可进入性较强,旅游线路的可开发性较强。
(二)山东半岛红色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开发意义
山东半岛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对红色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完善既有的旅游资源格局,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而且对于推动山东半岛乃至整个山东旅游业的发展,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顺应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下发实施是全国各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开始。相对于传统旅游,红色旅游得到了各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得到了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效益。2011年初,《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下发,红色旅游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加快山东半岛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大势所趋。
2.有利于山东半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为保护与传承山东半岛地区的旅游资源,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红色旅游线路,另一方面要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如此才能保护地方红色文化,并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首先,通过参加红色旅游,既可以观光游览、放松身心,又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政治素养。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深入挖掘革命精神内涵,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革命历史,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带来相应的旅游收入,也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提供了资金保障。再次,景区的形成为热爱红色文化的游客提供了一个重温革命历程、抒发爱国情怀的平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弘扬提供了方便。
3.有利于丰富山东旅游体系,带动山东半岛旅游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对红色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开发利用,是对“好客山东”品牌体系的有益补充,可以进一步提高山东旅游的知名度,完善山东旅游格局,开拓山东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同时,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对于丰富山东半岛旅游线路体系,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推动山东半岛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山东半岛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线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视,各级政府、相关企业加大了旅游开发力度,修缮了部分旅游设施,加大了旅游宣传,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红色旅游景区。但总体看来,半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不够完善,在开发设计、建设、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层次低,规模小,规划不够合理
除威海刘公岛景区和烟台海阳地雷战景区外,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甚至有的景区仅仅是一座空山,游客的旅游初衷得不到满足。另外,各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以致景区雷同严重,缺乏实景地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性。
(二)内涵挖掘不足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实现红色文化传播与旅游经济繁荣的和谐统一。但目前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数尚停留在浅层次阶段,如对原有遗址、纪念馆的简单修缮、与红色文化不相关的设施的增加等,红色氛围不浓,无法满足游客对红色内涵的追求,极大的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和重游率。
(三)配套设施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自然原因和历史因素,红色旅游资源多分布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山区与农村,特别是部分革命老区,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旅游接待设施如旅行社、旅游宾馆、饭店少,档次低,造成了景区的可进入性不强。另外,山东半岛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将以“黄金海岸”为主题的蓝色旅游线路作为核心宣传口号,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四)缺乏专业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
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的导游及相关旅游从业人员对革命历史了解不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仅限于表面的文字阶段,无法做好红色景区的讲解工作,不能满足游客对红色内涵的求知欲,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兴趣。另外,部分景区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工作人员少,服务不到位,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评价。
(五)红色旅游线路不够成熟
半岛地区红色旅游景点虽多,但大多数景点较小且内容单一,无法形成大型的综合性旅游区,更重要的是缺乏成熟的旅游线路将这些零散的景区连接起来。山东的红色旅游总体布局为“一个核心、四个区域、一条主线、七条精品线路”。其中,“沂蒙山红色旅游区”和“鲁西南红色旅游区”及相配套的两条红色精品旅游线已相对成熟,但是,胶东红色旅游线知名度不够,线路安排不尽合理。
三、山东半岛红色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开发的对策
针对山东半岛红色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大开发力度,加速资源优势转化
(一)树立“大旅游”意识,科学规划,实现区域联合开发
鉴于山东半岛红色旅游资源景区相对分散,小且不强的现实情况,亟需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在旅游路线的组合、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联合开发、联合推销,联合服务,突出整体形象,发挥整体优势,增强竞争力。
(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旅游内容
山东半岛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虽然在自然景观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却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积淀。要通过深入考察,挖掘并精心打造一批富含革命传统文化内涵而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吸引人们参与红色旅游活动,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提高个人素养的基础上实现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要收集、整理好有关胶东老革命根据地的战争过程、英雄人物和优秀文化作品,形成体系,全面地向游客展示,真正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操和革命精神。同时,可以开展“唱歌、吃饭、走路”等参与性活动以吸引游客亲身体味红色文化,增强景点的参与性。充分利用现有村落民宅,建设富有红色元素的农家小院,餐饮、住宿接待设施,开发具有红色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小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旅游需求。
(三)优化旅游线路
一方面,结合各景区发展规划,尽快完善“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特别是胶东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济南―淄博―潍坊―平度―莱州―招远―栖霞―莱阳―海阳―青岛―大连―威海―荣成―文登―乳山―烟台”。另一方面,注重红色旅游与其他形式旅游线路的整合,实现“红色旅游”与“蓝色旅游”、“宗教旅游”、“民俗旅游”等旅游线路的有机结合,从整体上进行开发、宣传,实现共赢。
(四)加强宣传,开拓市场
尽管近年来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明显滞后于传统旅游业,应进一步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力度,尤其是海外推广。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企业、景区要加强合作、联合宣传,以同志诞辰123周年、胜利71周年、胜利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精心筹划旅游宣传,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旅游活动。通过电视、杂志、户外广告、网络、新闻媒体等大力宣传推广红色旅游,形成品牌,扩大知名度。
(五)加强培训,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红色旅游景区的声誉和影响力与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因此要对包括讲解员在内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素质培养。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应加强对管理人员、导游员和讲解员的专门培训,同时,红色旅游景区的从业人员也要主动学习党史、革命历史知识,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真实内容和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高尚情操,提高导游讲解的生动性、真实性、权威性,杜绝封建迷信和虚构杜撰,防止歪曲历史和低俗恶搞,以提高景区的整体服务水平。
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特色资源;科技教育活动
本土特色文化并非传统文化,它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它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是指由本地各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文化。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教育是一直是学校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如何善用身教育资源 ,将本土文化与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相渗透,使青少年终身受益,我馆做了如何尝试:
一、挖掘家乡文化民族元素,融入科技馆教育活动,寓教于乐,突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区域性
民族蜡染是我国西南地区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它图案精美,色调素雅,风格独特,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在布面呈现出特殊的“冰纹”尤为让人喜爱。它的制作工艺易于学习,制作效果极具特色,对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为此,
我们将实现成功改良后再将民族蜡染放入个性印染工作室这一活动区域来开展,让青少年通过手工制作,亲身体验蜡染的制作过程,展开思路,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活动开展初期,青少年对把自己心里的美好愿望通过自己手工制作的方式把它展现出来这一形式非常喜欢,来预约制作蜡染的学生非常多,工作室已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制作蜡染的热情,随后广西科技馆改变模式,和中小学,广西电视台三方合作,推广“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技活动进校园”的一系列活动,到各个学校开设蜡染课,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制作蜡染的乐趣,并成功的将民族特色,文化底蕴,区域工艺与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完美结合。
2012年4月,我馆的《民族蜡染》与《再生纸》、《磁与电》、《浮与沉》等多套资源包被中国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命名为“科普活动体验箱”,纳入 “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回展出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二、宣传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使青少年在了解家乡文化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
众所周知,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近年来,到巴马旅游的游客逐年增长,但对于巴马这一地方特色资源,许多人包括广西本地人对于巴马的认识较粗浅,近年来还出现了不少人盲目到到巴马母亲河盘阳河水源头洗头沐浴等现象。为此,我馆结合巴马当地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专题讲解《巴马神话之谜》,揭开长寿之乡长寿的秘诀。
专题讲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播科普知识,但没有对受众对象区分年龄段和接受程度等,对于专题讲解里提到的火麻油、小分子团六环水水、等概念,青少年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其科学内涵。因此,在专题讲解的基础上,我馆积极调动各方人力资源,创作出适合青少年观看和参与的科普剧《 噢!巴马》,并由广西科技馆小小志愿者来担任剧目演员。剧本创作语言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充满童趣,诙谐幽默,在人物形象创作上用各具特点的猴哥小山羊等动物的独特动作体现各自性格特点,让参与表演的学生尽量理解角色内涵、人物心态,提升表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剧目排练管理上,引导参与表演的青少年既要体现自身扮演角色的个性,又要和同伴有表演默契,增强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服装设计上采用当地瑶族少女和壮族少女服饰,运用民族舞蹈,除了感受民族服饰文化,增强舞台效果,启发青少年科学思维的同时,还感受到艺术教育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实体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的建设中都融入地方特色资源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广西科技馆除了展示基础学科的常规展品之外还设置有数字广西、虚拟游漓江、壮锦与绣球制作工艺以及广西资源等特色展品展项,让青少年在参与科普展厅体验的同时,了解本土文化和家乡的美景,对广西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有一个初浅的认识。
民族文化具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独具魅力,科技馆不只是传播科技知识的地方,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场所,我们做的不只是科普,更是一种文化,我们不仅仅是一名科技辅导员,更是一名文化传播者,将本土民族文化、特色资源融入科技馆教育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我们更多的去思考、去实践,去继续探索。
篇5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物品,因此旅游纪念品也属于特色旅游商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增强,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旅游纪念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旅游纪念品在设计中应蕴含更多的文化理念,通过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出其多样化和高品位。
1 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
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民众的休闲娱乐,更逐渐成为一种经济行为,并走向产业化,而旅游纪念品这一旅游行为中的必备元素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少问题也随之而来。旅游纪念品总体呈现出单一性,缺乏设计感,更缺乏与当地文化的结合,材料工艺也较为粗糙简陋,这样的旅游纪念品对消费者来说毫无吸引力[2-3]。即使存在某些与当地文化风俗相结合的具有一定质感的旅游纪念品,也是凤毛麟角,极为难得的。
旅游对于游客来说,主要是在旅游过程中体会不同地区的人物风貌、风俗状态,并因此获得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体验,而这种体验越丰富,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就越大。正因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要与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生活习俗等相互结合,采用独具特色的材料、工艺、设计等,将当地特有的地域特色充分体现出来,旅游纪念品才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2 旅游纪念品对游客的意义
旅游纪念品并不具有实体意义,它所代表的是当地的一种文化象征和特殊体验,是对一段回忆的纪念,也是对一种地域文化的浓缩留念。旅游纪念品应发挥其作用,使得游客不仅可以从旅游纪念品中得到慰藉和纪念,同时也可以映射出一种地域文化。例如去中国大熊猫基地四川卧龙岗,旅游纪念品大多与大熊猫有关,而有关大熊猫的旅游纪念品也是当地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
旅游纪念品也具有概括旅游意象和感受地域文化的特点。旅游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进行一种特定的行为活动,游客会通过旅游纪念品来纪念这一段旅游时光所留下的美好回忆。旅游纪念品不仅要满足游客的这一心理需求,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出这一特定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
3 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旅游纪念品设计属于一种特殊商品设计,除了具备一般商品设计的属性外,还需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和要素,因此旅游纪念品设计要有艺术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点[4]。
1)艺术性。艺术性是指旅游纪念品设计必须运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塑造完美造型,达到艺术审美效果,通过形象鲜明、准确、生动地反映主题和设计者的表现思想,运用现代审美和独特的角度来对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在设计旅游纪念品时,也要根据审美需要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加工,更要使材料和工艺与主题相结合,防止设计不符合主题、审美需求和实用要求,从而达到设计的艺术性,如艺术性挂饰。
2)地域性。地域性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本质特征,是旅游纪念品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它从根本上解释了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纪念意义,并且将当地的旅游纪念品与其他地区的区分出来。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纪念意义主要表现在就地选材,就地生产,以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为题材进行设计[5]。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形象或古香古色,或时尚现代,或天趣盎然,或新颖别致,但必须具备地域性。市场调查佐证,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越是独特,感染力就越强,游客就越喜欢。云南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地域特色浓郁,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应该以多样化的方式来体现其地域特色,既有利于商品的推广和宣传,又有利于地方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云南傣家手工竹筒茶的设计就充分利用了当地盛产竹子和茶叶的地域特色,用竹筒作为设计的材料进行设计。当地的服装特色,也可以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如地域性人偶。
3)多样性。多样性是指旅游纪念品设计在题材、样式、原料、色彩、审美、价值等方面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可供游客选择的机会大,能满足游客不同的喜好和需求[6-7]。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多样性在于游客对旅游纪念品需求的多样性,促使设计者进行更多更好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完善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4 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文化设计分析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设计。手工艺品在旅游纪念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手工艺品与当地的独特文化都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手工艺品与当地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也正因如此,手工艺品更加容易被接受,但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关联性较大,在纪念品的设计中相对比较封闭和保守。
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商品,它具有商品的特性,因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同样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商品多样化的发展,消费者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具多样性,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结合当下的消费需求,并融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共同融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可见旅游纪念品更需时刻把握文化和时展的脉搏。由于我国的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因此旅游纪念品若想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纪念品设计就需要在特定地域文化的凸显上下足功夫。同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也要注重其艺术性。综上所述,旅游纪念品不仅要发挥纪念品作为商品应具备的产品功能和审美需求,同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发展要注重消费需求的变化,并注重艺术元素的融合。
总而言之,构成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性要素可以概括如下:(1)自然风光,指旅游地区在气候、地貌、地质、生物等自然方面的特色,例如杭州西湖;(2)社会人文,指旅游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宗教信仰,例如丽江东巴文化;(3)历史因素,指旅游纪念品设计具有的历史渊源,例如北京故宫;(4)重大事件,指该地区从事过和正要从事的某种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活动,例如北京鸟巢。旅游纪念品设计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与文化的体现,能够充分反映出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特征。旅游纪念品设计作为当地特色文化的载体,铭刻着游客与旅游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共鸣,只有设计足够吸引游客,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宣传。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唯有地域性使其能得到区分,它是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能够区别于其他地区特点的要素[8]。地域性也能够成为游客在购买此地旅游纪念品设计的诱因。旅游纪念品设计体现地域性时,一定要和当地的整体文化、地域特征相符合,在造型、色彩、民俗等方面要适合当地的审美和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地域性,开发适合当地出售并且与当地的风格统一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融入当地特色,不仅能提高其文化设计品位,还能够对旅游纪念品特色进行文化宣传,并且满足人们要求的求异而非存同的审美喜好和购买欲望。旅游纪念品设计中体现的地域特色,也正是要挖掘当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实质上是对当地文化的再设计。把当地的文化凝结在物质形态里,把握特有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要想充分吸引消费者,在设计时一定要突出特定地区的独特文化内涵。旅游地点的地域特色一定要从多方面来把握,从而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9-10]。旅游纪念品设计是当地特色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是旅游纪念品成为品牌的主要优势所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游客的购买欲望。总之,旅游纪念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己景区的文化的特性和垄断性,对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因素设计进行挖掘和开发,突出自己的特征,来占有市场。很明显,地域特色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地域文化不仅是游客的一种别样的亲身体验,同时也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旅游纪念品所要表达的一种文化符号。将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得旅游纪念品可以成为一种凭借,并通过旅游纪念品来展示当地的地域文化,同时,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还可以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品质和内涵,从而吸引游客的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1 地域文化在旅游纪念品中的传承和创新
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浓缩,是一个区域文化的代表,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经过实践沉淀的文化充分体现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之中,但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并不是一味的复制和模仿,要具有设计感和质感,通过设计让地域文化这一经过历史洗涤的文化底蕴散发出新的光芒,从而将带有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变成新潮流中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的文化传承途径。
5.2 以体验文化方式为主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旅游的实质其实就是对特定区域一定短时间内的亲身体验,在这一特定区域中去观赏这一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去体会这一地区特有的文化风俗,也正是旅游所具有的特色。可见旅游纪念品设计也应从文化体验入手,让游客们从旅游纪念品中体会到地域文化[11]。以四川为例,四川当地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美食美景等都可以成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参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让游客们从中获得一种文化体会,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丰富了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篇6
关键词: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开发;思路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也带旺了旅游相关产品,尤其是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具有经济、文化双重意义。就经济意义而言,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扩大了旅游消费,增加了当地旅游收入,同时也为当地就业增加了机会,并刺激了旅游工艺品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介绍,旅游购物收入可达到旅游总收入的1/3,甚至1/2以上。从文化意义上说,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能达到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外来文化沟通交流、传承民族文化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等作用。因此,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在民族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旅游工艺品文化肤浅、内涵不足、丧失民族文化特征、只求经济回报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声誉,也对民族文化传承带来毁灭性打击,因此本文结合广西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对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的开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一、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种类与特点
广西是民族大省,汇聚了壮、瑶、苗、侗、么佬、毛南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手工艺文化,它们为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分,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工艺品的种类与特点。
1.旅游工艺品种类
目前,旅游工艺品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大致可分以下种类[3,4]为:(1)编织工艺品,即草、竹、藤等编织的工艺品,如草帽、竹丝扇、藤果篮等;(2)金属工艺品,以铁、铜、金、银、锡制作的工艺品,如铜器、银饰等;(3)陶土工艺品,陶瓷、搪瓷、玻璃、泥塑等工艺品。(4)织绣工艺品,织锦、刺绣工艺品,如壮锦、瑶锦、马尾绣、绣球等。(5)漆器工艺品,以漆装饰的工艺品,如炝金、描金等。(6)纸类工艺品,如折纸、剪纸、绘画等。(7)雕刻工艺品,如木雕、石雕、玉雕、竹雕、根雕、骨雕、角雕、印章石坯等。(8)玩具工艺品,以竹、木、棕、草、布等制作的玩具。
2.广西旅游工艺品特点
(1)织绣工艺品。壮锦是四大名锦(云锦、壮锦、蜀锦、宋锦)之一,发端于汉,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曾为贡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壮锦以色彩浓艳、节奏强烈、结构工整、图案生动为特征,地方特色非常鲜明。其中忻城、宾阳、靖西等是壮锦工艺品的主要产地,但这门古老工艺面临市场枯竭而消亡的危险,所以亟待开发保护。水族马尾绣以复杂多变、立体感强、结实耐用著称,仡佬刺绣以题材丰富、织法精湛、生活气息浓厚闻名,但也面临壮锦同样衰弱的命运。而壮族绣球和香囊“麽乜”,因为开发为旅游工艺品,命运得到转折。
(2)金属工艺品。银饰是少数民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饰物,尤以壮、瑶、苗、侗、水族银饰更为精美,如侗族妇女胸牌、瑶族幼儿护身符银麒麟及水族女子项圈、手镯、耳环、围腰链等。目前传统工艺被产业化取代,但品质已今非昔比。铜鼓也是广西著名金属工艺品,铸造精美,风格多样,河池东兰铜鼓最为出众,目前已开发为旅游工艺品。
(3)陶土、竹木工艺品。北流瓷、坭兴陶、傩面具木雕、花竹帽、博白编织等均为广西著名工艺品,有些已开发,另一些也面临壮锦同样的命运。
二、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开发思路与对策
1.加大民族文化的研究,在旅游工艺品中融入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根植于民族文化,服务于现代旅游业,如果不对民族文化有透彻的了解,那就很难做好旅游工艺品。而民族文化是有地方特色的,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旅游工艺品开发时应突出当地特色文化的内涵,这是开发人员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换言之,旅游工艺品开发也就是民族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应用,若旅游工艺品不体现民族特色,也将失去了产品的生命力,因此旅游工艺品开发时必须融入民族特色。
2.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切忌抄袭和简单模仿
传统工艺经过工匠们反复锤炼,已成为工艺精品,然而其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不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所以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是必然的选择。现代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种类,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但旅游工艺品不能失去个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旅游工艺品开发时必须重视地域特色与商品形象的塑造,避免与其他地区的旅游工艺品雷同或相似,开发旅游工艺品切忌抄袭和简单模仿。
3.塑造民族品牌,开发标志性艺术品
旅游工艺品的文化特征是其生命力所在,但是我国旅游工艺品缺乏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特别是非常知名的民族品牌,所以塑造有特色的民族品牌,开发具有鲜明标志性的旅游工艺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旅游者的角度,参加旅游活动的目的是探寻新的知识,购买旅游工艺品必然带有这方面的情感色彩,因而旅游工艺品开发时必须扎根于当地文化的土壤中,并进行有创造力的转化,以便在旅游工艺品中获得当地文化的标志性,这样才能起到宣扬民族文化与地区特色的作用。
4.创新旅游工艺品,保持民族特色,满足现代审美需求
创新才能打破旧的格局,创造新的生命力。例如壮锦受限于手工织造、布质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如果抽取其设计元素,用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出现,则既保留了壮锦的艺术精华,又使其他艺术品获得生机,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如陶瓷抗腐耐蚀,可长期保存,又有很强的可塑性和艺术表现力,那么就可以用陶瓷工艺品来表达壮锦元素,这里包含了设计语言创新,保持了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三、结语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地区文化、工艺技巧、历史资源和精神需求于一身,浓缩了地域风情与人物生活,是旅游工艺品的文化化与民族文化的商品化的有机结合,但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必须依附于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只有尊重当地民族意愿与其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才能合理开发。
参考文献:
[1] 陈军军,支国伟. 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的特征和意义[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18-19.
[2] 袁浩镛.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浅析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2):60-61.
篇7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开发利用
一、推进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革命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
教育是革命纪念馆的核心功能,已被社会广泛认可。革命纪念馆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基地建设的同步推进。推进基地建设,要加快红色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宣传和引导,发挥革命纪念馆资政育人的作用。
(一)推进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凝聚全社会强军力量。革命纪念馆中因收藏有战争年代留下的诸如机枪、步枪、手榴弹等军事武器,逐渐成为青少年和广大群众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推进国防教育基地建设,要求革命纪念馆在深入研究军事武器的基础上,创新思维,探寻国防教育新路径,提高资源利用率。除在主展厅内配合文字、图片陈列外,军事武器可以应用到特色展览和国防园建设中。将军事武器根据类别、功能、使用年代等进行重新组合,以军史展的形式展出,视觉冲击力更强,有利于观众对军事武器进行系统了解,强化国防意识。条件成熟时,革命纪念馆可以考虑创建国防园,调动观众参观和学习的热情,在社会范围内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民国防素质,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力量。
(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纪念馆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体现,是推动纪念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要善于整合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挖掘其历史内涵,放大其教育功能。革命纪念馆要立足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对红色资源进行加工再利用,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
(三)推进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培养有为青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做好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教育是革命纪念馆的灵魂。
二、开发红色旅游,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近年来,红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来革命纪念馆参观的游客日益增多。红色资源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灵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重中之重[2]。顺应形势发展,革命纪念馆要主动作为,加大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争创高品质、有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为游客奉上一份精神大餐。
(一)坚持“红文结合”,提升旅游品位。发展红色旅游的第一要务,是要抓住红色文化这条主线,找准旅游和文化的切入点,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方式传输给观众,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培植时代精神支柱。革命纪念馆要对已有的红色资源进行二次加工,以革命歌曲、戏剧、小品、电视剧、纪录片、邮票、明信片、首日封等形式回归游客视野。这些红色资源的衍生产品不仅发挥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而且有助于宣传推介红色景区,社会效应显著。
(二)加强联合,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一地域开展红色旅游的景区往往不只一家,借助政府或媒体力量,展开同步宣传可以实现共赢。革命纪念馆要进一步挖掘和扩展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整合区域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区精品线路,做大做强红色产业。
(三)融入市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红色旅游既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新形式、新途径,又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3]。因此,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要因地制宜,融入当地特色产业链中,推动经济繁荣发展。如,向旅行社和旅游团体推介特色文化产品和地方特产,扩大产品宣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挖掘红色资源,深化党史研究
革命纪念馆丰厚的红色文化为研究党史提供了广阔平台。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学习、研究、宣传好党的历史,有利于党史工作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一)注重基础研究,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役、历史人物、革命文物、战斗遗址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革命纪念馆要充分利用好馆藏资源,鼓励员工加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致力于高造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做好党史研究工作,首先要从基础研究抓起,对革命纪念馆的陈展内容、文物出处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循序渐进地学习中国革命史,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点由浅入深进行研究,形成论文、专著、书籍等研究成果。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与科研成果的取得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新的科研成果将作为红色资源的一部分推动党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篇8
[关键词]鹤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054 — 02
旅游纪念艺术品是一个旅游地的标志性文化产品,体现着一座城市或一个景区的历史文化、艺术水准和商业价值。旅游地那些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艺术品非常吸人眼球,游客们往往要挑选几件留做旅游的纪念物,既带走了当地的文化,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因此,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既起到了传播当地文化的作用,又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双赢的产业。鹤文化已经成为齐市的标志性文化,开发特色鲜明、高品位的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是我市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的一项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发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的目的和意义
(一)开发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是我市贯彻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众多的、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做载体。近些年,国家及各省市都相继举办了文化产业博览会,目的就是催生高水平的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艺术品不仅承载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而且具有向外传播文化的重要功能。因此,开发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不仅是齐市构建文化、发展经济的需要,更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
(二)旅游纪念艺术品是彰显鹤文化的有力载体
世界各地的旅游地都有许多彰显本地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艺术品,如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俄罗斯的红场、中国的兵马俑等等。这些旅游胜地都将蕴含历史文化的建筑、雕塑、人物、动物等标志性的形象开发制作出一系列精美的旅游纪念艺术品,广泛传播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齐市鹤文化仅在理论层面研究受众面非常小,如果研究开发出彰显鹤文化的系列高品位、高档次的旅游纪念艺术品,受众面可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
(三)旅游纪念艺术品是丰富鹤文化内涵的现实手段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凝练,齐齐哈尔市鹤文化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本身就是鹤文化内涵之一,开发高层次、高品位的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将进一步充实鹤文化的内涵。
(四)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可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一个靓点
为了推进齐市鹤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合优化鹤文化产业资源,推进鹤文化产业信息化、市场化、优质化和现代化,提高鹤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造鹤文化产业品牌。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的开发如果立足于高品位、精制做,一定能够得到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我市鹤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靓点。
二、开发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的市场定位
作为旅游纪念艺术品必然要面向市场,消费者接受程度是检验旅游纪念艺术品价值的尺度,因此正确的市场定位是关键问题。开发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市场定位。
(一)特色文化定位
特色文化是指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人文的、艺术的等不同方面。齐市经过多年城市主题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本市特色的城市文化,如“辽金文化”、“昂昂溪文化”、“流人文化”、“游牧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冰雪文化”、“鹤文化”等等。经过专家论证,认为只有“鹤文化”符合齐齐哈尔城市特色文化定位的各项原则。因此,鹤文化被确定为齐市的特色城市文化。
鹤文化是一种世界性文化,国内外凡有鹤的地方都存在一定的鹤文化现象。齐市的鹤文化与其它鹤文化的差异性与特色是齐市将鹤文化做为本市特色文化的关键问题。笔者经过专项研究,对齐齐哈尔市的鹤文化的内涵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比较,认为齐齐哈尔市的鹤文化具有七个方面的特色:一是世界级的优良生态系统;二是先进的环境保护意识;三是唯一以鹤冠名的城市;四是凄美的神话传说;五是绿色鹤文化产业;六是多彩的鹤文化艺术;七是盛大的观鹤节日。
(二)艺术层次定位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齐市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艺术层次不够高,导致产品影响力不大,大众认购力不强等问题。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的层次定位是解决大众认同度和打开销路的关键。
齐市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的层次定位应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传承中国鹤文化中的象征语义。中国的鹤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体现,仅从丹顶鹤的象征语义而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长寿、祥瑞、忠贞、高雅、优美等等。沿用丹顶鹤的象征语义,对于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的推介与销售具有通识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丹顶鹤的象征语义,如鸿运当头、黑白分明、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第二创造不同一般的丹顶鹤艺术形象。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必然要以鹤为主体形象,在我国诸多以鹤为主体形象的视觉艺术作品中,基本都采用具象写实的表现方法,形象造型长期不变会产生审美疲劳和无艺术特色等问题,特别是现代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世界性文化的交融,人们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抽象艺术的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就是一个例证。因此,创造不同一般的鹤文化艺术形象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提高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层次的取向。第三将扎龙大湿地的地貌与别具一格的丹顶鹤形象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第四高水平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师加入到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创作。高层次的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必须由高水平的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师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升艺术品层次的目的。
(三)市场营销定位
市场营销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3〕
从理论上讲,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事情,政府无权干预,也没必要参与。但是,做为代表本地特色文化的鹤文化旅游纪念品,不是单纯的一个产品,而是特色文化建设,其中承载着鹤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传播,关系到鹤城形象的品牌树立,从某种程度上看,鹤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营销,其鹤文化的建设大于产品的经济价值。因此,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参与鹤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营销定位,而且在其中还要起到牵头与组织作用。
在鹤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营销定位上要抓好四个方面的策略定位。一是抓好价格策略定位,根据产品的成本、市场竞争等要素进行定位;二是抓好产品策略定位,利用包装、颜色、款式、商标等手段赋予产品特色;三是抓好渠道策略定位,采用定点销售、网络销售两个主渠道进行该产品销售;四是抓好促销策略定位,精心策划和设计产品广告,将该产品做为本地特色文化的公益广告,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告宣传。
三、 开发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的策略
(一)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
市委、市政府已将发展鹤文化产业确定为齐齐哈尔特色文化产业,仅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可开发的项目就很多,如雕塑、绘画、书法、摄影、工艺美术等等。对于已有的和尚待开发的项目要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市在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开发上统一认识、统一方向、统一目标、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对单项研究与开发要进行分类指导,因为每个项目都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需要相应的专家给予指导,保证项目研究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可发挥我市新成立的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的职能作用实施分类指导,关键的问题是这个中心是否聚拢了各方面的专家。
(二)政策支持,给予优惠,扶持发展
开发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是我市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扶持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市在财政上比不上哈尔滨和大庆,更比不上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不能像这些城市那样拿出大笔资金搞文化产园建设。最好的办法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一是在土地租赁上给予优惠政策。二是在银行贷款上给予优惠政策。三是在产品研发上给予政策支持。在科技项目指南中,将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的研发列入重点项目,调动起我市科技、高校、文化、艺术工作者参加该项目研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在产品生产上给予政策支持。将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帮助协调研究部门(个人)与生产企业的关系,使研发的产品能够顺利产出。
(三)联合开发,自主创新,权益分明
为了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教育部组织实施了2011工程,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高校的科研能力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强强联合实现高水平自主创新的目标。我市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开发可采用这种模式,由政府出面将高校与企业建立起沟通渠道,联合研发高水平、高质量、自主创新的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在联合开发中分清权益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权益不清,联合缺乏凝聚力、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权益问题应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内,针对不同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四)政府组织,媒体跟进,向外推介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企业产品研发与销售属自主经营范畴,市委、市政府不应该参与。然而,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却与之有较大的不同,一方面鹤文化旅游艺术品具有商品属性,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这是企业应做的事;另一方面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又具有文化属性,以传播鹤文化和构建鹤文化为目标,这是市委、市政府应做的事。因此,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向外推介鹤文化旅游纪念艺术品是应尽的职责。在国家举办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和地方举办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都有各省、市、区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产业、产品推介活动,而且推介活动竞争十分激烈,利用多种方式极力彰显自身的文化产业规模和文化产品特色。由政府组织的推介活动自然得到媒体的关注,只要推介活动做得有声色,媒体必会争相报道。媒体的报道对产品的推介既快速又广泛。
〔参 考 文 献〕
〔1〕马国良.丹顶鹤的文化现象〔J〕.学术交流,2004,(04).
〔2〕于梅好.旅游纪念品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2009,(10).
篇9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建设;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河北省文化建设的现状
河北省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近年来,河北省在文化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加大的资金的投入,以期更好地发展河北省文化特色。
1.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全省共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30处;拥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18个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另外还有13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于全国前列。河北民间特色文化包括: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等。河北省区域内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从总体来看,有着北方汉民族粗犷、豪放、淳朴、自然、优美的特征。[1]近年来,河北省更是加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塑造文化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文化建设的激励政策陆续出台
河北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意见》、《组织实施“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的意见》、《河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支持文化建设。
3.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2009年,河北省级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资金规模1000万元。2010年,增加到4500万元。2011年,省级引导资金增加到2亿元,同时,省财政还安排1亿元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市、县两级政府和精品文化产业项目。[2]
总之,河北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但是,在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建设没有突显城镇特色,缺乏文化特征,没有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定位,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河北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中,很多城市普遍追求表面现象、形象工程。中小城市花很大的功夫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小城市想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想变成大城市,而文化建设却推进缓慢,最终导致城市的发展缺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
1.城镇化发展缺乏文化特色
河北省在营造城市自文化环境时,存在乡镇文化特色不明显、规划建设雷同、对历史文化挖掘不到位、历史建筑保护不力、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城镇建设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再创造,却没有形成城市特色。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原有的文化风貌逐渐被掩盖,空间布局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城镇发展单一性,使得城市化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很多城市原有的历史面貌发生改变,城市精神缺失,城市文化特色出现危机。
2.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
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但是,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下,很多城市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而且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较小,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河北省需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需求,要加大力度,重点突破,以特取胜,实现特色赶超,跨越发展,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总之,河北省需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基于文化优势下的河北省特色城镇构建策略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理解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积极挖掘与认知城市文化传统,重塑城市文化特色,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历史性跨越。特色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中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加强河北城镇化建设下的特色文化发展,挖掘丰厚的河北传统文化,促进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一,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城镇。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需要鼓励企业和民众积极参与有关工作,以成功典型大力宣传,加强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使遗产文化建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推动河北省文化名城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要互相促进。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与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我们需要学习更多著名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的成功经验,发展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旅游业,增强旅游业的吸引力。河北省具有很多特色民间艺术,如果能够深入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依托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文化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这既可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第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特点,充满文化元素的创意街区在引领人们进行文化消费方面无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加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为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实现创意和设计成果价值营造良好环境。版权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基本战略资产,要积极探索对创意作品版权的保护和价值发掘方法,努力实现文化创意企业资产增值、延伸产业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第四,推动大市区文化产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一些主要城市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谋划和制定近期和远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推进文化集聚,各城镇要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加快文化产业工作的快速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对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动河北省各城镇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综上所述,开发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器。河北省文化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文化产业,需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同时加强保护河北省文化的工作,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提高文化意识,需要保护城镇和城市中的文化遗产,等等。我们需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进行考虑,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城镇特色文化发展,对可进行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要进行产业发展分析,将不可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从传承与保护的思路进行城镇特色文化发展。总之,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下,每个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注重文化建设,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对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效改变城镇化进程下“千城一面”的现状,可以促进城镇的良性发展,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河北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的调查报告.[EB/OL]..[2014-12-23].
[2]河北省兴起文化建设新:硕果累累惠民生.[EB/OL].http:///jrzg/2011-10/06/content_1963199.htm.[2011-10-6].
篇10
文化创意社区主要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不断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文化创意社区的组成部分除了社区的居民,还有创意阶层以及由包括产业部门在内的生存部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创意社区的期待值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相关部门也逐渐开始提出构建文化创意社区模型的想法。文化创意社区的模型实际上就是将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提炼,之后再把提炼的内容进行重组,从而形成相对应的文化子系统,最终构建出一个内容丰富的文化创意体系。文化创意社区模型的建立对于当地的旅游存在很大的利用价值。
一、文化创意社区的提出
文化创意社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积极的推动社会公共空间的构建。但是,近年来在很多文化创意社区出现了多起恶性事件,并随着时间的发展持续发酵,这使得人们对于文化创意社区的存留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疑惑。人们开始认为文化创意社区实际上与本土的文化产生了冲突,这种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形式。让相关人员不得不思考文化创意社区存在的现实意义。总的来说,现在所存在的这一问题实际上是文化创意社区能否继续有持续发展的关键。实际上,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起源很早,创意园区的发展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二战时期,那一阶段的欧洲各国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有较大的追求,从而出现了很多的文化创意社区。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战争之后的社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混乱,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一般来说,二战时期的文化创意社区包括商业、住宅以及教育等功能,各个方面高效协同发展,保证文化创意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发展,在新媒体行业之中也开始得到普遍的应用,这对于文化创意社区的建设带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文化创意社区已经能够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形式发展,将文化创意社区逐渐的向多种新兴的创意产业方向发展。在这一前提之下,文化创意社区的发展方向呈现出多样化,文化创意社区的用途也变得更加广泛。
二、构建文化创意社区的模型
社区的主体是人,只要是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能够被称之为社区。但是文化创意社区的概念却有很大不同。文化创意社区实际上是在社区的基础之上添加了某种特定的文化,以文化作为最核心的发展要素形成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文化创意社区最注重的就是文化,文化可以作为社区发展最主要的资源,特别是对于拥有特色文化的区域来说,文化与实际的经济水平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创意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社区形式,以其独特的形式存在着。文化创意社区的文化并不单一,其涵盖的内容范围非常广,可以是经济方面的创意、可以是社会生活方面的创意还可以是环境方面的创意。如果能够在种具有特定形式的文化社区中生活,就会轻松自如的将自身融入到本区域实际的经济和社会的生活中去。在社区之中会时刻的感受到社区内的文化,并且被特定的文化表现形式吸引,并且快速的融入到实际的文化创意社区的生活中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对于一个文化创意社区来说,能够拥有其地方特色文化的内涵,是社区发展的关键。然而,想要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社区,却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对本地的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文化特征明显的地方来说,能够快速的对于本地的文化开展探究。但是对于地域文化特征不明显的地方,就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分析。构建文化创意社区除了要对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还要对所搜集的文化进行整理和归纳。将本地文化最关键和最具特色的方面进行整理。之后对整理归纳之后的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可视化的编辑,通过制定相应的具象符号构建出一个基本的文化体系。文化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特色文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文化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文化体系也具有一定的主体、基调以及LOGO。这一系列符号的建立能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将其作为一个文化创意社区的代名词。在文化创意体系建立之后,再将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实际的传统文化之中,将传统文化向着创意文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个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创意文化,使传统文化向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在文化创意社区建立的最初始阶段,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体系。在这一基础之上不断的发展,根据相应的文化内容创造出多种文化产业的创意形式,直至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经济发展体系。在这一基础上,需要将文化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开发,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发展体系,建立相关的社区文化,将相应的文化资源与特定的元素相结合运用到实际的文化创意社区的发展之中。文化创意社区的存在有利于区域文化资源合理运用,也是区域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一文化表现形式对于具有特色的文化来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特色文化的开展,除了能够融入到社区文化的发展之中,还能够延伸到社区文化的发展之中,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社区形式。其文化创意社区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三、文化创意社区对于旅游的价值
文化创意社区的存在一般都是以社区的发展为基础,将传统的社区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创意改造,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特殊意义以及特定表现形式的社区模式,经过一系列的创意表现来吸引大量的游客,促进社区旅游行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具有旅游功能的文化创意社区主要说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社区的形式的内容主要有:家庭办公的艺术形式和LOFT的艺术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创意文化都受到了人们的拥护,文化创意社区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已经变成了城市旅游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来说,游客对于新型文化持有一种好奇的态度,对于新鲜的文化和内容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都是游客进行观光和消费的主要原因。我国现阶段有很多的文化产业园,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存在着。比如,在北京的798艺术区是北京市最早的文化创意社区。名气越来越大的同时,这一艺术区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区域,更多的商业和其他形式的文化开始融入到其中,渐渐变成了一个时尚的旅游地点。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传统的旅游项目所占的比例已经远远的低于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旅游所占的比例,不管是人流量还是实际的旅游收入都有较大的差距。由此看来,文化创意社区的发展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对于旅游的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社区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代表性,文化是创意产业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文化创意社区在选址时会将很多已经被废弃的工业遗址重新的利用起来。将原始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利用,使实际的使用功能无限的放大,最终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效果。事实上,这一文化创意社区的表现形式是非常独特的,不但能够将之前的资源重新的利用,还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形式。在特定的文化创意社区中,通过对相应的建筑进行改造,能够直观的感受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此外,现阶段很多的文化创意形式都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新表现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递出去,同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由此看来,文化创意社区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个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于旅游的体验价值
体验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存在于游客以及旅游地点本身之间。一般的游客对于旅游只停留在感官,艺术创意社区只能够给他们带来最基本的审美体验。但对于具有一定经验的游客来说,关注的确是实际的旅游价值。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加高级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只有置身其中才能够有所感悟。
(三)对于旅游的经济价值
文化创意社区之中如果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不可或缺的就是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手工工艺品,这也能够将其进一步升级成为具有某种特定含义的旅游商品,从而为社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很多时候游客会被很多独特的艺术品所吸引,即使花费多也要购买具有一定价值的作品,这对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艺术品的交易数额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创意产业社区并不是真正的将旅游作为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这一特定的形式将文化与其相对应的文化价值进行不断地宣传和推广,从而将文化的价值不断地体现出来,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逐渐的形成一个新型的旅游景点。近几年来,我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增大了扶持的力度,这对于文化创意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感受文化创意社区所带来的震撼。文化创意园区的存在具有一定得优势,游客在进行游玩的同时,应该维护社区内文化的氛围,保护相关的设施,保证文化产业园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