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与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篇1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研究

引言:

在当前阶段,我国正在逐步的开展新课程,正在对美好的前景进行不断的描绘,但是,怎么才能够更好的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以及创造性的对新课程进行实施,已经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急切关注的问题。[1]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关于新课程的改革,所涉及到的学校课程也是十分的广泛,要对课程的结构、内容以及目标等一系列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其改革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并且力度也很大。在二零零四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之后,自从二零零四年的九月份开始,在广东、海南以及山东等地区开始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一直到现阶段,我国已经有大多数省份步入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对于工作新课程的改革,必须是要适应科技的发展以及文化变迁的需要。直到今天,科技的不断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不仅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以及可能,与此同时也对教育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在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当中,课程问题是最为主要的问题,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是需要课程改革作为前提条件。然而,高中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人的知识以及能力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的对高中课程改革进行推进,才能够更好的使课程改革,使基础教育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为学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2]

二、对新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1.新课程实验的进展

高中新课程的改革是我国能够顺应国际中高中改革的潮流,同时还要深化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从而来使素质教育全面推动的重要改革。经由我国教育部门的批准,在二零零四年九月时,我国已经由江苏已经天津等二十一个省在先后进入到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潮流中。在全国的关于以及期待之下,我国的高中新课程实施紧张的十分顺利并且以及得到了平稳的实施,湖北省也于2009年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在过去的五年里,已经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成效。高中课程的改革实验推广过程中,很多的专家也对此十分的关注,同时也在对课程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思考,对每个课改的实验区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着调查以及反思,从而不断的提高认识,积极主动的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建设。

2.在新课程试验中的状况以及问题

面对着所取得的成绩,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状况同时也是值得研究人的关注,对于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有着以下几方面:

2.1在宏观层面的问题

(1)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地方的政府以及行政部门对于新课程实验的领导和组织存在着不足,从而导致了新课程的实验在一些地区没有办法落实。

(2)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师培训组织不够协调,从而导致了对于教师的培训仅仅是流于形式,最终结果导致教师的专业培训表面化以及走过场。

(3)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关于整体的课程方案以及高考的方案缺乏着协调一致,从而对新课程改革的进度受到一定影响。

2.2在操作层面的问题

(1)课程的改革对学校传统的课程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此,学校必须要适应课改所带来的问题。由于新课程的实施主要是强调结构的选择性,从而导致高中学校原有的教学实施策略遭受到很大的挑战。从教师的排课、班级的组成以及教师的安排都必须要有着新的定位以此来适应所带来的挑战。[3]

(2)在高层的课程中,存在着教学的内容新、教学模块多以及教材的变化大等问题一时难以对新课改的适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教师都觉得不会教以及不能教。

(3)在对教师的培训经费以及培训的时间存在不足,对于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针对性不强,为此很难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4)关于新课程的改革学生在学习方式时不够适应,模块教学的安排时间比较近,对于学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方式的学习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使学生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十分有限,而且还不能充分的照顾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

2.3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

面对这样的现实困惑,在实验过程中又有着怎样更好的方法策略,相关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点的建议

(1)要对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认识,并且要对改革的自觉性以及主动性进行加强。

(2)要对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加强指导,从而使各方面的力量之间能够协调以及配套,以此来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有力保障。

(3)要在一定的程度上适当的补充与新课程相关配套的师资教学设施。学校不仅要对校内的课程资源力度进行加大整合,还要对其课程之外相关的一些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其学生自身所拥有的环境优势以及地理方面的优势进行充分的运用,这样才能对课程资源的困难进行有效的解决。

(4)组织力量在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相关文件进行深刻的研究,对研究项目组进行有效的组织,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专题研究,从而进一步的为课程实验提供有利的支持。

结束语:

在以上的这些措施引导之下,对新课程的改革有着稳步的促进,但是,依然是有着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新课程的改革有着制约的作用。所以,在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主要的寻求有效的途径,并且还要寻求着更加深入的可行性实施策略,以此来全面以及深入的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4]

参考文献:

[1]李俊清.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12(24):140-144

[2]段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路径与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24):102-105

[3]徐凡训.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问题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12(24):115-119

[4]戴斌荣,张旺.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心理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07,12(24):118-121

篇2

一、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客观地分析,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新课程理念还未完全树立,教学实践方式有待改进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体验。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一言堂”、“满堂灌”;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教师的关注点不是学生,而是成绩。这样的教学观念势必使课堂教学中缺少人文关怀,学困生常遇冷落。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必然养成学生学习的依赖性,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应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其中重要的还是教师对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充分,没有真正树立起新课程理念。

2.对学《课程标准》认识不够充分,素质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确立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学的基础。所以,在课改培训时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专门的解读,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但对课程标准置之不理的,也不乏其人。教师不重视课程标准的原因,一是课程标准的编写体系,二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以往的教学习惯。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例,它是以不同的层级目标来规范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的,最高级的是总体目标,其次是分类目标,第三级是模块目标,第四级是单元内容目标和对应的提示与建议。单元内容目标又分解成几个部分,比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就分成三个部分: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提示与建议中规定:“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生产、地域、时间、文化等”;撰文“街头广告面面观”讨论“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物以稀为贵”的涵义。这些就是正常教学中的两课时的内容。

3.对新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创新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尤其提出“学科知识和生活主题相结合”,要求教师“努力把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学科知识融进新的社会生活之中。但是教学中有的教师注重传授理论,不能把教材上的理论观点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使思想政治学科较强的时代性难以体现。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进策略思考

面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复杂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寻找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有效策略。对于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应该从以下三方面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

1.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队伍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提高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思想政治课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2.建立多方联动的教师长效培训机制,完善教学配套政策措施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有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的探索,也有各种配套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的定期培训,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同时,不断完善教师培训的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建立教师培训的有效考评机制。

篇3

关键词:教师 适应 教学适应性 新课程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推进,其间经验和成就固然令人欣慰,但各种潜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从理论到实践皆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偏离,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不适应。这一问题在高中教师中更为突出。

一、高中教师对新课改教学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基本素质不适应

教师职业是一项具有专门性的特殊职业,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才能胜任教师工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就社会各职业群体的学习情况而言,教师的学习状况应该说是比较好的,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在访谈中,就有教师表示:“虽然我们入职后也参加过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太理论化了,对我们的教学作用不大。教师是蜻蜓点水似的讲解,学员走马观花式的听课。到底怎样适应课程改革,只有靠自己摸索。”说明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师培训满意程度不高。当前的教师培训在内容上仍主要局限于对课程改革标准和新教材文本本身的解读层面,对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考虑甚少。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正是教师过去在传统课程中所缺乏的,而当下的培训却忽视了这种能力的培养。

2.教师心理的不适应

在当今社会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教师是精神负荷比较重的一部分:既要知识更新,又要做到道德楷模,既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具体任务,又要应对学生家长五花八门、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要求。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对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重大变革,对教师心理上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热情和投入,造成教师适应上的困难。

3.教师的教学行为不适应

通过访谈可知,尚有不少教师仍然继续按原有的行为习惯安排自己的教学,也有的教师只是根据课改考试内容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但课堂呈现的教学行为仍没有丝毫的改变。比如在观察的一堂高一语文45分钟的小课中,基本上是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授课计划进行的,师生互动主要是老师问、学生答。教师共提问25个问题,在学生回答类型中机械判断题出现4次占16%,认知记忆回答出现7次占28%,推理性回答出现3次仅占12%,无回答出现10次占40%。在教师解答方式上,积极应答出现6次占24%,自己代答出现19次高达76%。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没有考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合作,课中只有小部分活跃分子发言,教师也没有对沉默的学生加以指导,督促学生全员参与。

二、改善高中教师对新课改教学适应性的对策

1.增强教师的个性化培训

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教师的成熟一般是在任教十年以后,即便成熟以后,也有一个再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培训的内容要因人而异,避免千人一面。

2.激发动机

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发动因素,教师要履行好自身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和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职业动机,首先要激发教师队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等内部动机,使教师具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工作本身的兴趣、自我实现的期望以及对学生的爱。

3.积极变革自己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等因素在教学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制约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

(1)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创造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育教学活动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孔老夫子就已经教会了我们的。孔子能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应变的才能,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2)教学中要加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仅是新课改的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现代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提问、开放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要加强指向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思路,它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就应该是良好的问题解决者,并且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指向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教师需要逐渐发展成为有意识的问题情境创设者、问题解决的引导者和问题解决的激励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成为积极的问题发现者、主动的问题提出者和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注释:

①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3-284页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高效;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课程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项目;2011年10月,教育部启动了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2011年11月,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公开课同时上线;2012年成为全球MOOC元年,以Udacity、Coursera、edX等为代表的MOOC平台携全球名校课程资源纷纷上线。“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什么?”“如何学、怎样学得更好”“什么样的课是好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把焦点聚集在了课程改革上。

一、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相对较多,而关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对较少,对课程改革重视不够。随着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和课程教学资源匮乏问题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学生参与不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已经深入学习与生活环境,终端更便捷、更普遍,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课程的潜力不够。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对策

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课程改革价值取向、课程教学内容和资源、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1.重新认识课程改革价值

高校课程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必须深化对课程改革的重新认识,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在课程改革中,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融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发和设置特色课程。

2.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要设计合理,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在打破学科设置的基础上,将相关专业的内容相互整合、融合,进行课程内容综合化改革。同时,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系统地确定课程核心知识和技能模块,应涵盖相应领域的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配套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及其他实践活动,并在教学大纲中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注重以科研促教学,并以科研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

3.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上,要合理制订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充分使用在线教育辅助课程教学,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拓展海量知识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与网络技术有机整合。注意做好教学资源的应用和更新工作,逐步系统地完善课程资源;改良配套教材、教学大纲、教案讲稿、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教学录像、案例库、试题库、讲座库、文献资料、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等教学资源。

4.应用先进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对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应贯穿一门课程的始终,强调以学生自主、主动学习为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共同研讨的互动过程。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包括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教师还要参与多方面研讨,使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也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逐步探索移动学习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并提出长足发展策略。

5.完善课程管理与考核

加强领导,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实行项目化管理,完善课程管理评价机制。课程管理采取“课程评估、先期立项、正式立项、中期检查、课程验收、重点课程遴选、在线开放课程”的方式,强化课程建设项目过程化管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阶段检查方式对课程建设进行监督。

三、结束语

在当今教育信息化领域中,高等院校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就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现状来看,高校课程改革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改革经验、构建移动课程、共享课程资源等方面还需要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郭广生.以教会学生学习引领教与学的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

[2]门路,王组源,等.大学物理MOOC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

篇5

二、主要工作

(一)更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1、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改方向。在改革的实践中进行理论探索,在实践积累中进行理论创新,在教改实践中反思。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改革和创新,全方位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提高教育教学认识。开放教育观念、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空间、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育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

2、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搞好课改年级课教材的集体备课,并结合课堂教学组织观摩研究课。

3、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4、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认真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刊物、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一切学习资源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二)改进教研方式,做好教学工作。

1、组织学科新教材的培训,组织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领会新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单元教学要求。

2、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美术学科教学建议》。

3、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全体美术学科教师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

2、一年级苏少版课标本教材以及四年级教材的培训工作。

3、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十月份

1、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研究课、教材教法研讨座谈。

2、学科常规调研。

3、美术一年级集体备课。

4、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十一月份

1、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课题研究工作。

3、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十二月份

1、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

2、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3、课题研究工作。

一月份

1、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2、参加市区美术学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商讨下学期工作。

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新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统筹规划。为使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各学校要成立实验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实施课改实验工作。

二、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实施新课改

为保障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学校要选派得力教师实施课改工作。小学起始年级实施新课改的教师要求年龄在周岁以下,第一学历为中师及以上学历,且教学思想先进,业务能力强,有协作精神。

三、加强教师培训,为课改实验做好准备,

(一)培训原则: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二)培训内容: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政策、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

通识培训的专题主要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与教师评价”、“新课程与学生发展”、“新课程与学校的发展”等。

学科培训:面向各学科教师,分学科进行,结合学科特点和基本要求探讨新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学科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⑴新课程标准解读,包括课程标准介绍、与现行大纲的比较。⑵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⑶教材具体内容解析,即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等。⑷教学实施研讨,包括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原则、策略与方法等。⑸根据各学校需要和实验进展情况,组织课例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

(四)培训的主要途径及材料:由于当前“非典”的影响,由原来的聘请专家培训,改为以学校自己组织培训为主。一是学习教育局为启动新课改编写的《教会学生学习—课改的宗旨》、《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的使命》、《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三本学习材料;二是学习山东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教材;三是组织教师观看新课程的培训光盘;四是搞好校本培训;五是组织小规模的县级培训。充分发挥我县省、市、县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摩课,进行培训。

四、培训的时间安排及要求

篇7

【关键词】课程;微型游戏项目;课程选择;课程改革;课程参与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7-0066-04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诉求对当前的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现实告诉我们,即便教师想尽办法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学生也难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学生如果不能成为课程的主人就难以成为课堂的主人,课程改革的深度突破从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

体现意志:让学生参与课程决策

长期以来,教育行政和课程专家主导着课程决策,教师和学生难以参与到课程决策中。随着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决策中,决策者将自己的意志通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等载体固定下来,学生依然与课程决策“绝缘”。这种“绝缘”源自如下的价值判断:学生的年龄、成熟程度、责任感、学识水平如何能担当起课程决策的重任!学生怎么可能有清晰的课程观!

无论是远离课堂教学实践的教育行政人员和课程专家,还是根植一线教学的教师,他们都以成人经验和社会需要作为标准为学生选择课程内容。学生被迫接受这种成人口吻、成人偏好、成人观点、成人方式的课程内容,既无从质疑,也无法抗拒。“课程成人化”是当前课程决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国家和地方不断地修订课程,然而课程离学生总有一段“距离”。这“最后一公里”始终无法有效打通,其根本原因就是课程决策中的角色缺失。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课程的真正受体,如果我们将课程理解为“产品”,学生就是“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如果课程无法有效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有效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自然可以拒绝这一“产品”。“产品”从表面上看是“生产厂家”说了算,其实是“顾客”说了算,因为“生产厂家”听“顾客”的。课程决策同样如此,从表面上看,应该是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说了算,但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学生说了算。这就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到课程决策中,“课程变革如果不增加学生的直接⒂刖臀薹获得成功”。当前学生参与课程决策依然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表现在学生本身并没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原有的课程决策者也没有将学生纳入课程决策的意愿,课程决策还没有形成“听证”制度,在没有学生“授权”的情况下,一些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自觉地充当了学生的“代言人”。

让学生参与课程决策,就是要形成课程决策中的协商机制,赋予学生自主理解、诠释并建构课程意义,充分表达自己课程意志的权力。学生不再是课程决策的“边缘人”,在课程决策中自然不再是“边缘性参与”,甚至也不再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而是课程决策的团队成员,是不可忽视的意见方。微型游戏项目课程通过对当前课程的微型化改造和游戏化改编,实现游戏项目化、项目游戏化的课程样式。由于目前并没有成熟的微型游戏项目课程,在微型游戏项目课程决策时,师生以课程协商的方式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游戏需求,就游戏类型、游戏方式、结果呈现等阐述意见,提出各自的游戏建议。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相应的游戏进行筛选,使游戏不但具有趣味,也要具有“教育味”。经初步筛选,教师团队再结合自己的研发水平选择能够改编、便于实施的游戏进行研发。在游戏研发的过程中,师生再就游戏课程的目标分层、内容嵌套进行协商,不拘泥于单一的游戏样式,也不拘泥于单个的游戏,而是呈现多样化的游戏课程局面,兼顾了不同学生的游戏需求。学生参与课程决策就是要让每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的“私人定制”。

建构秩序:让学生参与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就是将课程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为学生各种素养的过程。课程实施不是一种单向的传输过程,而是一种多向的交互建构过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受体,任何课程变革的成效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反映出来;学生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实施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活动与主体参与才是有效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直接关乎课程实施的成效,教师应该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创造宽松的环境。

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共享课程实施过程,学生不再被动地静候课程实施,而是成为课堂秩序的主动建构者。这种主动建构体现在学生的课程选择上,一是学生具有选择不同层次课程的权利。在课程实施中,应存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系数的课程,这就为课程的分类实施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走班”的方式选择适合各自层次的课程,这种多类别、多层次的课程资源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选择需求。二是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实施的权利。这种自主选择意味着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就改变了通常课程目标相对固定、学习内容相对统一、学习方式严格同步的课程实施常态,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组建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异”彩纷呈。

让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就是要充分保障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自主性,改变学生单方面适应课程的现象;就是要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改变教师课堂唯一“生产者”的地位,把学生的课程选择权真正落到实处;就是要畅通学生参与渠道,合理设计课堂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愿望。微型游戏项目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微型游戏项目资源实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这些微型游戏项目资源有的根据学生的建议改编,有的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小游戏,有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游戏,学生成为这些游戏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教师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游戏设计成难度系数不同的微型游戏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包含特定的知识与技能,于是就在课堂中形成了一个微型游戏项目“菜单”。这些微型游戏项目难度不同,学习目标也不一样,学生以“点菜”的方式选择不同的游戏项目。比如,笔者开发的“室内寻宝”游戏项目就将Windows操作中的相关内容设计成一个闯关游戏,分为难度系数1.0、2.0、3.0三个不同等级,1.0闯过5关即通关,2.0闯过7关即通关,3.0闯过9关即通关,虽然有着不同的难度系数,但其核心知识技能负载相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游戏,并根据自己的游戏喜好自主地“玩中学”。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就是让每位学生都能“选我所选、学我所学”,实现学习的率性与自由。

回归本源:让学生参与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将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问题作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课程评价不同于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是在课程教学时,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来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目前大多采用三方评价的方式展开,即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在这种三方评价中,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教师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固然是对课程实施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虽然也引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但这种自我评价更多的是学生评价自己,是学生的“自省”,学生并没有把视野转向课程,转向课程实施。

学生参与课程评价意味着学生对课程拥有发言权,这种评价不同于通常的“学生评教”,不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评价,而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课程和课程实施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是学生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课程实施策略、教学评价方式等,课程实施评价不限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也不限于量化的结果检测,尤其要避免课程实施评价陷入“量化评分”的窠臼。学生是课程实施成效的最佳评判者,因为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受体,对课程实施体验最深、感触最真,因此学生的课程实施评价更多是感性的、质性的。如果将每位学生的课程实施评价汇总起来加以分析,就是最好的“大数据”分析,就能促成课程实施不断优化;二是学生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学生虽然没有科学、完整的课程观,但通过课程实施,学生对课程本身会有一个总体的判断。比如,课程的呈现形式是否足够多样,课程的体例是否贴近生活,课程的内容负载是否“有用实用”等等,这些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喜欢程度。

让学生参与课程评价,就是要实现课程评价权的回归,将学生置于课程评价的中心地位,以学生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判断课程的重要标准;就是要确立课程的生本观,即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课程只有尽可能地贴近学生、适应学生、引领学生,让每位学生形成直观的感知,产生深刻的体悟,指导现实的生活,才能实现课程意义的真正表达。微型游戏项目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是课程的共建者”。在微型游戏项目课程教学中,一般在课堂上存在多个微型游戏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教师不限定学生的选择,并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游戏学习。如果某个微型游戏项目没有学生选择或很少有学生选择就意味着将被淘汰,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研发出的新微型游戏项目就自然地成为课程资源,这就使微型游戏项目课程始终处于不断的更新中,这种更新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评价与选择。微型游戏项目课程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性评价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可以说,在微型游戏项目课程实施的每一阶段都无形地渗透着评价,游戏选择时的自我评价,游戏开发时的共同体评价,游戏互玩时的同伴评价,游戏展示时的整体评价,这些评价并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基于学生心灵的。“追求评价的无形之境”是微型游戏项目课程实施的评价诉求。

彰显成效:让学生参与课程变革

课程变革既可以泛指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变化,也可以特指某项具体的变革计划。在经历了多轮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后,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出现了不少反思课程改革成效的声音。课程改革不应该成为教育行政、教育专家的“卡拉OK”,同样不能成为学校和教师的“自娱自乐”,课程改革的成效只有通过课堂才能反映出来。课程改革的最终受益者只能是学生,可是为什么学生对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总是无感呢?因为学生没有明显地感觉到课堂的变化,没有从课程改革中增加更多的获得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很多课堂的常态,课程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显得异常漫长。

迈克尔・富兰曾说过,当成人考虑到学生时,他们把学生当成是变革的潜在受益者,很少将学生作为变革过程和学校组织的参与者。让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变革的决策和方案设计中,就是在课程变革的推进过程中适时获取学生的各项反馈,就是在评价课程改革成效时要将学生的评价置于中心地位。唯有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变革中,才能使课程变革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使课程变革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响应,才能使课程变革取得应有的成效。当前很多课程改革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也没有将学生置于课程改革的中心。一些地区和学校推行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一个地区一种课程教学模式,一所学校一种课程教学模式,甚至还以课程改革现场推进会的形式强行推动。我们都知道,学生是个性而多样的,教学也应该是个性而多样的,课程改革不应该将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变成一种所谓的模式,课程改革同样不应该以行政意志取代学生意志,把改革强推给学生。

一种课程只有到达学生层面时依然理想,才是真正理想的课程。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学生,课程改革就是向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逼近的过程,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引爆”的过程。在微型游戏项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广泛听取了学生的意见。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相对紧张、沉闷的学习气氛,相对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固化的学习资源,相对线性、统一的意义传递,我们开始思考课程层面的变革。“没有任何人会拒绝游戏”“游戏是人生活的方式”“生活应当如游戏”,伴随着“游戏人假说”,我们开始描绘课程的游戏化呈现愿景,这一想法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同,我们开始了构建微型游戏项目课程的改革探索。在构建微型游戏项目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深度卷入促成了微型游戏项目资源的“原始积累”。可以说,前期的微型游戏项目绝大多数都是学生提供素材和设想的,教师只是根据学生提供的素材和设想进行课程研发。这种基本上取材于学生的微型游戏项目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生的“热捧”,这种“热捧”促成了课程向教学的快速“转身”,促成了教学形态的根本改变。课程改革是无止境的,微型游戏项目课程改革已历时八年,我们每年都会召开学生智囊会,让学生对微型游戏项目课程及其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向学生征集微型游戏项目素材。学生成为微型游戏项目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微型游戏项目课程改革也因学生的深度参与而不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让课程从学生中走来、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这是学生参与课程的核心要义。只有学生真正深度参与到课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学生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课程才能显现灵性和生命的美丽。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崔志钰. 追寻一种有规则的自由――错位发展视野下微型游戏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 12.

李宝庆. 学生参与课程决策[J]. 全球教育展望,2009(10):26-30.

郭宝仙. 走向学生参与的课程实施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24.

尹弘飚,李子建. 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5(1): 12-18.

篇8

关键词:以校为本;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69-03

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培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想胜任新的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然而,信息技术教师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队伍的一些特点,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教师个体之间差异明显等。由此提出了针对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需求而开展的校本培训,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校本培训将成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出发,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需求,分析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本培训的实施建议,以期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概述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现有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可概括为:

1.入门培训专业发展模式。对于新入职教师一般设置岗前培训,即担任教师正式上课之前的培训教育。这种新任教师培训模式,大致有三种情况:老教师传、帮、带方式,教师集中培训方式,新教师专业研修方式。教师入门培训专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新教师培训工作的全方位深入展开。

2.以高校为依托的专业发展模式。依托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可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培训基地,在高等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部实施。以高校为依托的专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学科理论优势,可使教师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但由于高校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相对封闭,会导致其专业培训经常会一定程度地脱离真实一线教学实际。

3.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英国等国家提出,“校本”表示“以学校为根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此外,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和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我国“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和创造能力的要求,校本培训要从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攻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此谋求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建设一支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较强的创造能力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二、校本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实施建议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实际情况,成为一种与离职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较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只要技术好即可,学校没有组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科研活动;很多学校只有为数不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学校常采取的办法是让信息技术教师参加通识培训或者其他理科教研组培训活动。但是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强的学科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即使参加了通识培训,也很难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解读不到位,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内容的制定往往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技术内容,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就是以学习“技术”为目标的,培训主要内容是课件制作、网络技术等,很少涉及到教育理论、学科教学论、教学法等方面的内容。然而,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显然与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有本质区别,信息技术教师不仅需要完善和提高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更急需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育理论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针对这些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实施建议:

1.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个学校在新一轮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中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修成果,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本身就是很好的研修资源,无论是成果本身还是创造成果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可以在学校中发挥示范作用。可以以学校网站为主阵地设立信息技术教师论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发表教育心得,激发创新思维,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可以开展主题教学研讨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实践、分析、反思、总结,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可以以课题为载体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所以,各学校不但要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活动,更要重视对研修成果的总结,经由合适的方式向其他学校进行成果共享和传递,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引导全体信息技术教师走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学校也可以定期聘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2.校校联合的校本培训。由于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较少,没有学科带头人,校本培训难于组织和管理,学校很难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体系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可以以各个学校为单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校校联合的校本培训。学校逐步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联谊学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兄弟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资源,拓宽校本培训的师资渠道,增加教师培训机会。虽然不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会不尽相同,但学校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必然有着很多共性的发展需求,如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教学内容的更新、经典教学案例的分享等,通过校校联合的校本培训方式,可以有效地组织各个学校之间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可以选择一所固定的学校作为区域培训的基地,可以在几个学校之间轮流组织开展实施,也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独立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在校校联合的校本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和各学校的优势,灵活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3.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适度延伸培训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应以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为中心,在新课程理念、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作适度延伸。不同学校、不同个体的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不尽相同,校本培训内容应根据需求不同灵活设置。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文化、信息技术前沿等多类问题,涉及到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教学法更是种类繁多。那么,如何处理好校本培训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呢?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大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的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等集中培训都必将围绕新课程改革进行。在这个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之一是将集中培训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一线中得以实践,使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真正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实践到新课程改革中。因此,校本培训的内容应该以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在具体设计培训内容时,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作适度延伸,包括加强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专业基础和更新专业基础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

4.提供培训实施保障。通过校本培训,调动和发挥学校和教师层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无论是学校自身组织培训还是校校联合的形式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只靠学校和教师的自发行为是不够的,必须有市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支持保障才能保证校本培训的顺利展开。例如,请专家或者市地教研员等参与培训,有时需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和组织。因此必须有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推动、区域推进、学校支持和教师主动参与,才能确保信息技术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

5.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档案。校本培训档案可以包括:①成立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及职责。②各项规章制度。③培训计划(培训的专题名称、培训的目的要求、参加培训的对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培训的具体时间安排、培训活动的保障措施以及每次培训活动的组织者)。④校本培训活动记录(培训活动的地点、培训活动的日期与持续的时间、培训的主题、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讲人、培训活动参与者的签名记录、培训的主要内容)。⑤校本培训教材(含录像带、光盘、软件)及其他文件资料。同时要建立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包括参加学校集中培训情况记录、自学笔记、听课笔记、上公开课教案、个人课题研究情况等。⑥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行过程监控与结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三、小结

本文以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根据现有校本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校本培训中的一些实施建议。校本培训既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思路。通过校本培训可以加深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学习课改理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校本培训,将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入到教学第一线,深入到学生的课堂实际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稳步、快速、有效地前进。在学校内营造一种研究和创造的氛围,提供环境支持,使教师边行动边研究,在实践中落实新课程理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反馈。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以校为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仍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郭莉.现代信息技术在新形势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6).

[2]李方.浅谈教学技巧的形成基础―教学反思[J].教育研究,2009,16(8).

[3]武博、宋智勇.浅析教学反思技能[J].新课程研究,2009,(8).

[4]于环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协作学习设计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人学,2009.

[5]赵可心.信息技术课程的协作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人学,2008.

[6]蔡笑岳.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7]张伟.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家引领―谈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J].吉林教育,2006,(3).

篇9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我国农村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农村教育多方面的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体现了城乡教育公平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强调义务教育应使全国城乡的适龄儿童都受到基本的、为终身发展奠定初步基础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共同基础的教育。这一理念和改革的目标,不仅明确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也确保了农村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接受与城市学生相同教育的基本权利,增强了农村儿童在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体现了城乡教育公平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新课程的实施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加之教师素质较差,课程资源短缺,“满堂灌”、“题海战术”等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学生乃至教师的身心发展。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改变了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苦学、教师被动苦教的局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了入学率和巩固率,降低了辍学率。

(三)新课程改革增强了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管理上,新课程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从而促使农村学校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需求以及民族文化等开发学校课程,确保了学校提高水平,办出特色,教材的多样化也逐步实现。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未来志向等选择不同的课程,大大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改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我国新课程改革是伴随着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而展开的。在新课程实施之初,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了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为了实施新课程,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国家除了对培训者开展免费培训以外,还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免费培训,使得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有机会参加国家层面的高水平培训。与此同时,各地(包括西部地区)也千方百计筹集经费,对教师开展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

(五)新的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农村新课程改革受到关注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课程自。地方课程方案的制定、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材的选用、考试方案的制定等,都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专家、校长、教师等的参与。为此,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课程政策,吸收了大批的教师、校长和本地专家参与课程管理和课程决策,这不仅培养了一批本土化的课程专家,而且也形成了新的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管理体制。特别是通过新课程改革,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十分关注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在课程决策、课程管理、课程实施以及教师培训、校本教研、专业支持等工作中,都十分关注农村学校。

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在农村学校稳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再加上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农村新课程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政府对新课程改革重视不够,领导不力

地方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等认识不清,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教材的更换。一些地方政府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由于缺乏主要领导的参与,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难以协调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政府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主要看分数和升学率,制约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二)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经费、课程资源配置和开发不足

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一定的投入,但从现实来看,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课程改革的投入都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对课程改革的投入更少,很多地方没有任何投入,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其推广。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仍然薄弱

尽管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总体来看,由于多种原因,农村教师队伍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少,高水平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培训机会少,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导致新课程的部分理念和内容难以落实,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等难以实施。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亟待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但从调查来看,部分农村学校不具备基本条件,信息技术设备不足或较差,难以满足教师的需要;部分学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使用效果较差。至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开展学习,在农村学校就更为困难,大大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五)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分步实施,影响了初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及效果

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分步进行。在很多省份,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还是原来的课程体系,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的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学校为了保证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使用新、旧两种教材,这不仅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加强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加强对农村课程改革的协调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是很难顺利推进的。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把课程改革纳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中,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明确,课程改革绝不单单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课程改革不单纯是教材的更换或改革,而是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到评价方式,以及管理体制等均要进行改革。建议成立国家和地方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对课程改革进行宏观协调,提高课程改革的决策层次和领导层次;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担任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强化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把课程改革作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像重视校舍建设那样重视课程改革;要改变那种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积极主动地开展课程改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要将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效果作为评价校长、教师的重要指标;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对于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探索经验,予以突破。

(二)将课程改革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设立中西部地区农村课程改革专项基金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

推进和持续性,要将课程改革经费纳入教育经费的范围,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议设立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基金,加大中央扶持的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为了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确保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三)修订课程标准,增强新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

从调查来看,相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适应性要差一些,这既与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背景有关,也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关,更为重要的在于我国的国情,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课程标准是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一般来说,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宜过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既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经验。当前应根据新课程的试验情况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各门学科课程标准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特别要看是否适合农村学生和农村教师的实际。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地对课程标准进行调整,扩大弹性,使课程改革更加适合农村学校的实际,真正达到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目的。

(四)积极组织力量,开发适应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调查结果表明,相当多的校长、教师认为新课程缺乏适应性主要指的是教材缺乏适应性。另外,现行的很多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要求较高,比如有些教材的练习要求学生上网才能完成,有些作业要求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有些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对学校的资源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对于西部地区一些农村中小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前应积极组织力量开发一些适合不同地区包括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材,这些教材既要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质量要求,不降低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又要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学生好用,比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完成作业不需要家长太多的帮助等,以增强这些教材对农村中小学的适应性。另外,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校长共同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使农村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在选教材时参与其中。

(五)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制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一方面号召教师要参与课程改革,推行新课程,另一方面又按照过去的、与新课程不一致的方法要求教师,评价教师的工作,从而使得教师的改革热情受到打击,许多教师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当前要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使他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动机及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不仅仅把纸笔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把考试和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情况;在试题内容方面应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研究,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性内容的考查;要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保障住房、医疗等,使这些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在提高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想道德教育,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儿童。要通过教育和其他有效措施,使广大农村教师敬业爱岗,扎根农村中小学。

(七)加强对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

篇10

一、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的更新

一些地方领导对新课程的重要意义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够,在相当一部分教师、教研员中还存在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比较普遍,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决不可因循守旧,消极对待,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2.教师自身方面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旗帜性口号,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相比较而言,新课改对教师的关注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地区的教师培训方式陈旧,而且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培训,对教师没有产生根本的作用,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有的地区居然是这样进行培训的:给每位参与培训的教师发一本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手册,然后让他们做一张试卷,教师的任务就是到学习手册上找现成的答案。同时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比如说其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就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己开发课程。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新教材往往形式多样,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增加了,甚至对教师的体力提出了挑战。

3.现实的落差

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需要教师给予其充分的关注和充足的发展空间。由于种种原因,客观上存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虽然正在积极研究与实践,总觉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小班化教学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实际情况是,基本上很多学校都是人满为患,每个班级都有将近50个学生,甚至有的班级达60多人。有的教师说:“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补差上了,哪里有时间来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啊。”课程改革步伐太快,许多与其相应的配套措施跟不上,课改信息闭塞,致使课程实施在落实到不同学校的时候,效果往往是差异悬殊的。

4.教育科研急功近利

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对于教育科研,学校领导想的更多是通过科研搞出学校特色,追求“宣传效应”,而教师参与科研很多都是为自己的职称评定捞取资本。而且学校之间进行评比时,教师论文的多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特别是从课题报告的撰写到开题论证,从课题计划的制定到课题研究的真正展开,有着许许多多烦琐的“程序”,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经验没有,存在“研而不教”、“教而不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科研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二、思考

1.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以科研为手段,以规范化的工作规程为保证”,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尽快建立包括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推进课改机制的建立,尤其要重视对农村课改学校的支持。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困境,一个原因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它需要课程专家走出象牙塔,深入教学实际,继续加强对实验教师进行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包括学科通识培训,也包括专题培训等,实现专家与一线工作者的密切合作,这是新课程美好愿望先进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成为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3.倡导发展性评价

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符合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提高,要改进教学和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树立“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

在衡中教学论的启迪下,我们构想出如下课堂教学流程,供大家实践、创新。

调整情绪,激发兴趣。教师要善于排除干扰和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因素,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了解全体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基础上,创设一种知识点存在于其中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客观世界探究的浓厚兴趣。

自主探究,尝试练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合作互动,全身心参与,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表述,从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点拔指导,激励创新。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要高度敏感,及时启发学生克服认知系统的障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纵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