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基础教育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广泛实施新课程改革并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各方面特别是教师的支持。教师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也是具体的实践者。教师如果缺乏贯彻实施新课改的主体意识、参与能力和素质,即便设计再完美的课程,也无法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新课改的目标也无从得以实现。教育部明确指出:“师范院校与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理应按照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以便培养出更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课程质量关乎师资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高质量的教学课程密不可分。基于培养合乎新课改要求的合格教师的需要,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人为本、综合化和现代化等特点。

(1)实现课程功能转变。改变以往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使其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培育合作精神,打破传统的以升学取向和精英主义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2)新课改对现行课程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同时,大幅增加了致力于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课程,综合实践和科学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新课改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注重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像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类活动等课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逐渐淡化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3)课程内容与社会和时代紧密联系。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特点,强调课程内容与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增加与终身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内容。新课改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力争体现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能切实有效地反映当代学生的生活经验,改变传统课程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状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价值理念,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

1.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培育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它纠正了以往教育课程偏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程改革确立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高等师范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它不仅要求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和培训的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能有效运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便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

2.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新课程具有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它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所特有的难、繁、偏、旧等现状,增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新课程内容上的变化要求高等师范类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不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付诸实施。

3.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过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权威,以单向“灌输式”教学为主的弊病,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知识的传授是基于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每一个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习过程不再像以往那样枯燥乏味而成为具有愉悦感的体验过程。

三、新课程视野下的高等师范课程改革与创新

作为新课改的关键和核心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其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其在培养综合性人才、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教学内容适应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课程目标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而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灵魂。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只有确立合理、有效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践行其教育使命。

在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中,课程价值取向是其最核心的基本要素。换而言之,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设置、结构特点、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因此,树立正确、合理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价值观,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等师范教育创新与改革至关重要。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围绕“育师”、以学生发展的内在线索和逻辑来构建其课程目标及其价值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就要根据高等师范教育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积极创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2.课程内容要求统筹结合学生生活、

社会和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结构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淡化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确保学生能得以全面、均衡、自由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贯彻新课改教育理念,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理念,培育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类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课程、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建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和权重,让学生接触和体验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促使其向基础性强的通识教育方向发展。同时还要特别关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是体现教师专业特点,并区别于其他教育职业的重要标志。

3.课程设置要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课程设置是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师范院校应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合理化调整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1)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重。课程的综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增加高等师范综合性课程,不是将传统分科专业简单拼凑起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具有单一学科特征的知识体系。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大综合文科教育课程”“大综合理科教育课程”,前者将现有历史、教育、语文和政教融合在一起,后者则将数、理、化等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有的学校在大一、大二时期开设综合性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再开始分科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强化专业学习等,在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的同时,又不放松其专业学习和训练。

(2)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关注学生人文、情感、意志和社会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提高与学生人文素养相关专业课程的权重。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教师要想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也必须养成高尚的道德风貌。通过增设一些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通识教育课程,辅之以教师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促使其走上教师岗位后,再用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中小学生。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改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基于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对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教学结果,同时更应该关注其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其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其学习过程;既要关注课程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发展。课程评价应从统筹专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高等师范院校应着手建立多元的、开放性的、科学的、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创新与新课程改革的对接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只有实现两者的成功对接,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全面有效实施成为可能,才能为中小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而有效发挥新课程改革之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首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并非截然不同。语文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要求都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我们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的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一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不断完善。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以及钱梦龙的“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就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改革的是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当今学生需求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过去“满堂灌”“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转变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式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其次,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不能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是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的“热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即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教为课堂主宰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为师生平等的互动与对话。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种扭转学生学习语文被动局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不过,在推广这种教学方式的同时,我们不能曲解“热闹”的含义,不能片面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更不能让无效的学生活动冲击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教学貌似“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其实,是徒有形式而无实效的,违背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我们应该重视学情的实际,追求学习的实效。这是我们应持之以恒的。

最后,我们应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与“双基”的关系,重新认识语文教学的功能。“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双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在七八十年代又强调“加强双基,培养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再提到“双基”,而是突出强调“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这一变化看,似乎“双基”已成为过去时了。其实,目前推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传统的“双基”,而是促使其进一步科学发展,使其更科学,更具人文化。

从理论上来讲,“语文素养”是“双基”的继承发展。世迁,但是,中小学设立语文课程的目的——正确而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不会改变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依然是重视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新课标下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的内涵比“双基”更丰富,外延也更广阔,不仅表现为有较扎实的语文知识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篇3

课程改革初期需要做大量的探索工作,可能会暂时对考试成绩有影响,但不能因为暂时的“倒退”而裹足不前。我们广大教师要结合理论反思自己的实践,在反思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盲目追求新型学习方式,没有抓住课程改革实质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式学习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和参与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使化学课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在哪里。使学生完全“自主”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自主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逐步做到“自主”。

二、片面追求自主探究学习,没有注意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资助探究学习,由于探究学习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代替的优越性。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探究学习,放弃接受学习,甚至将他们完全对立起来。只是探究学习走向极端,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事实上,接受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效率。而且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化学知识的传授,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接收学习的讲授法仍然是中学化学教学主要的方法,教师讲解时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必须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小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中产生疑问,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如果个体探究还不能解决问题,就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或利用教师的启发式讲解进行有意义的接收学习,直至把问题解决。

三、迷信多媒体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和黑板的功能

多媒体可见可以提供大量包括文字和图形、声音、动画和录像的视听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益。但在实践中,有的化学教师完全不考虑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极端迷信多媒体教学手段,似乎没有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就是一节低品位的课,却忽略了化学实验她教学手段,甚至排斥黑板这一传统教学工具。而有的化学教师自身角色定位模糊不清,其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仅仅是教师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自己则退到了幕后操作,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看似学生学得相当主动,其实这种教学更缺乏灵活性,学生学习更为被动。

篇4

在 2006年,我国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而课程与教学研究也在前期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开始孕育新的突破。集中地看,这一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大致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以新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继续关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若干实践问题;二是着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集中研究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中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具体而言,2006年课程与教学研究集中关注了以下几大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智慧;和谐课程、课堂与教学的构建;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新的学习方式及其教学策略。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问题上,目前国内出现了 “大方向应该肯定”和“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对此,王策三先生撰文指出,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其关键在于我们要研究具体事实和实际问题,梳理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注意其一贯性、阶段性和曲折性,修正、调整一些提法、做法,保护和发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外语教育专家张正东先生认为教育改革要采用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方法论,不宜根据某种理论一刀切,不能只看到我国拨乱反正后教育的缺点。相反,我国教育不可追求与世界接轨,教育改革要警惕“急于求成”这个负面经验,要清楚“西方中心”的思维定势,对于我国的教育经验应当“择其善者而从之”。孙振东从学校知识的性质出发,认为以教育原理为指导,超越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坚持“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张济洲从文化学的角度,指出教育改革不是急风暴雨式的“文化革命”,新基础教育发展必须寻觅传统教育的文化合理性,立足于民族传统基础上探寻教育改革的自觉性。郝德永撰文指出,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尤其是受制于文化心理积淀不足、教师准备不足等方面因素,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速战速决的。新课程改革所赋予基础教育的新思路、新使命、新方法的实现,以及可能带来的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与新范式的形成,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路径在于明确课程与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视野、立场与逻辑,建立恰切的课程改革方法论和建立“研究与发展”型教师队伍。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

学者们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可以用 “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学者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在课程实施方面,学者们认为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学者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

转贴于 教学论学者们集中关注了现代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教学回归生活、教学的知识观基础与教学的基础性等议题。围绕这些议题,李定仁等从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入手,认为教学论的产生及其科学化历程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逐步隔离的过程,理论教学论的出现和存在加速了教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而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即文本式向田野式的转换,促使教学论向实践教学论转向,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高度结合的必然选择。张广君等根据当代中国教学论发展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认为只有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和学生的特殊交往生活,以教学生活视角看待教学问题,并且以生活的视角看待教学,才能完成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任务。刘硕深入细致地辨析了知识概念的重建问题,认为建构主义不能作为正确知识概念的理论基础,用 “重建”的“新”的知识概念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必将产生灾难性后果。钟启泉则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了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认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和“主观主义”知识论的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者们一致认为,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叶文梓从制度的层面上指出,对教师专业化内涵理解的片面性、重教师职业专业化轻教师个人专业化、制度建设主体单一、制度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应采取理念先行、低重心管理、资源整合及制度创新等策略。孙亚玲认为教师专业标准的缺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制订符合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是解决我国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一条出路。徐廷福从教师专业伦理的角度指出,引导传统师德向教师专业化时代的专业伦理过渡,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姜勇等从教师的专业影响力的角度,认为专业影响力是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内涵,而知识、场域和实践智慧分别是教师专业影响力的三个层面。姜勇等同时认为,教师的意识唤醒是当前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沿课题,认为教师的意识唤醒离不开教师的个体知识、交往实践和专业自主。

刘国艳从教育变革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出发,认为教育变革应以教师发展为依托,教师发展又以教育变革为契机。而建立对基础教育变革过程的多维理解,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方面,杨骞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形成 “五部曲”: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学实践、尊重同行教师、投身教育研究与坚持教学相长。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学者们分别提出了教师自传研究、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学习、行动研究以及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及方式。

教师的教学智慧

程广文等认为,教学智慧生成于具体教学情境,同时表征于具体教学行为,它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具有某种共同性,但更多的则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它是教学经验、理论修养和德性的整合结果。王鉴认为,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与行动的能力,它具有情境性、复杂性、实践性等特点,在类型上可以分为经验类教学智慧与创造类教学智慧,其养成与教师对教学艺术性内涵的理解、实践缄默知识的积累、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等关系十分密切。杨小微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课后评价研讨三个环节,认为教师所需要的智慧分别是解读的智慧、互动的智慧和反思的智慧,而教师智慧成长的基本路径在于以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化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和谐课程、课堂、教学的构建

黄翔从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内涵入手,认为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课程策略涉及物质、制度和意识三个层面,即有效开发与均衡配置课程资源;建立上下贯通、职责分明的课程保障制度;树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意识和观念。彭泽平从教育和谐、公平的角度出发,认为构建和谐课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其建构策略是实现 “课堂公平”;坚持“以生为本”;体现“教学民主”。熊梅等认为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积极主动,优质高效、民主公平,尊重差异、参与合作,共同发展,而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优化课堂教学系统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各要素在教育系统内部能够良性、协同运行。王敏勤强调,和谐教学倡导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工夫。

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辅助教学;中图版

陕西省从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到今年已经第十个年头。渭南市高中学段地理学科一直采用的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组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从教学实践来看,本套教材学科体系完整,内容呈现灵活,图文信息直观丰富,特别是教材中设置的大量辅助教学栏目,使教材知识体系形成完整链条,环环相扣,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教材、教师、学生的基本要求,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补充学科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辅助教学栏目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将地理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植入不同辅助教学栏目中,展示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好体现新课改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材中辅助教学栏目的作用,实现“改变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

通过对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本教材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笔者统计出必修教材中辅助教学栏目多达17种类型,具体数量统计如表1。辅助教学栏目基本特征如下所示。

1.类型多样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辅助教学栏目主要包括“探索”、“学习指南”、“阅读”、“思考”、“读图”、“案例研究”等栏目。对这些栏目进行分析,又可以把某些栏目划分出不同类型,如“阅读”栏目,虽然都以阅读材料形式呈现,但其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际又把其划分为八种不同的类型,包括知识扩展类、专业理论类、联系实际类、问题探究类、方法应用类、前沿科技类、实践研究类、乡土地理类。而其它辅助教学栏目的内容也呈现出类型多样性的特点。

2.数量丰富

通过对辅助教学栏目进行统计,不难发现栏目数量十分丰富。高中地理必修3本教材中,必修1为120项,必修2为107项,必修3为108项,总数达到了335项,如果再加上选修教材部分,数量更加惊人,如此多的栏目设置,足以说明其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3.作用较大

不同辅助教学栏目的设置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探索”栏目以图文材料形式呈现,并设置与之相关的思考题,在教学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学习指南”栏目以问题探究形式指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同时,为体现知识生成的过程,又以“提示”的形式指导学生运用合理高效的方法解决相应问题,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阅读”栏目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方方面面,有知识扩展类、专业理论类、联系实际类、问题探究类、方法应用类、前沿科技类、实践研究类、乡土地理类,这些阅读内容帮助教师们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作用巨大。其它辅助教学栏目也是一样。

4.扩展知识

地理学科知识综合性非常强,与其它门类学科知识有着紧密联系;同时,地理学科知识又具有广泛性特征,大到宇宙空间,小到日常生活,或多或少都与地理知识有关。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辅助教学栏目从不同领域、不同形式、不同深度进行相应知识的补充和扩展,这些内容既满足教学需求,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开拓视野,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5.注重能力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辅助教学栏目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思考”栏目,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读图”栏目,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作用巨大,也为未来应对高考打下坚实基础,契合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6.联系实际

篇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承和掌握社会经验和文化财产来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一、旧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学习模式的变化

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基本特征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2)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3)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之前,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满堂灌或者填鸭

式为主。每一堂课,教师作为独角戏的主角,承担着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而学生作为独角戏的观众与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存在,只能产生这样一种结果: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一种依赖,没有了教师的督促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为继,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容乐观。这种静态、保守的历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陈述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可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历史教师的教学观绝不能停留在任何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二、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与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僵化,脱离了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种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不能形成系统的理性思维。

教师是先进教学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能改变教育教学的面貌,决定教育的成败。但观念不能灌输,而要靠教师在学习中领会,靠在实践中感悟,靠在经验中提升,靠在教学中扬弃。

三、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模式改变的若干要求

(一)认真钻研教材,拓宽学科知识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置了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

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加丰富、更为深刻。这里面既有一些新增加的内容,如必修课历史I中“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两个专题首次进入高中历史教材,也有一些重新组织、科学整合的专题。这些涉及系统的历史知识专题在新课改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得课堂的

容量骤然增大,这就需要教师主动适应变化,改变原有的知识模

式、认知结构和教学行为方式,认真钻研教材,拓宽学科知识。

(二)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知识和学生都成了教师的认识对象。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是传递知识的主体。同时,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桥梁和加速器的作用。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认知对象。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身份和特殊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在这一活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影响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是教育的两大功能。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授课方式,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

模式。

(三)开阔学生思维,促进德智整合

作为提升人的素养的教育活动可以大体分为德育、体育、智育和美育四个方面。学校德育主要具有社会性、个体性和教育性三大功能。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激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有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历史活动和探究课的开展实施可以把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初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这种由课堂而引发的课外思考往往是深刻的、多变的,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升民族情感。因此,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是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篇7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518-01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平等,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地位的平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摆正自己的地位即引领者、合作者、与学生在人格上形成平等的地位,而且还要把每个学生看作平等人格的人,尊重每个同学的感受、思想和意愿,努力用开放、探索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力求逐步形成师生、生生间平等的互动。师生关系的民主,是指师生之间心灵相通、心理相容,彼此信任,彼此尊重,配合谐调,关键是沟通、理解、对话和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每一名学生每一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1.1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处在良好的教的状态,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在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就会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培养。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因为相互信任和尊重,视教师为知己,则可消除对方的顾虑,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扉,把他的困难与问题在一个轻松和讲理的环境中说出来,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抒发和松弛,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而在不融洽不亲密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容易形成对教师的"逆反心理",与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不良动机和行为。

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对其职业感到厌恶,教师工作会变成他的毫无乐趣,难以忍受的苦差事。如有的同学不喜欢一门课或者跟老师有抵触情绪,即使老师在上面讲的很卖力很精彩,他们仍然在下面说话、玩手机、发短信、甚至睡觉,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变的忧郁、消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愁苦等情绪而导致心理疾病。

1.2 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处在良好的学的状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须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尽管学习有时是枯燥无味的、紧张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而且,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动机的选择性。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教师的课,而不喜欢上不尊重自己的教师的课;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而拒绝为他们不喜欢的教师学习;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他们往往爱屋及乌地喜欢他别的东西,如语言、行为或所教的课程等。

2.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和谐课堂是新课改一直提倡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各个因素中最频繁最有意义的联系,要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教师就应该倾听学生的呼声,关注学生的需要,据此确定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学生也应该理解教师的工作,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就创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愉快地教,学生快乐地学,使教育教学得达最佳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代的青年学生民主意识和成就意向强,他们思想解放,少条条框框,少盲目服从,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利,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喜欢平等的讨论问题,民主的解决问题。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清新浓郁的民主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培养。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一、新课程下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

旧课程是由教育专家精心设计并由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课程,这样的课程具有预设性,即教师完全依据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施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新理念下的地理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互动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建构性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因而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来看,相比旧课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程具有建构性和生成性特征。同时,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基本地理知识基础上分析、探究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标准

1.有效教学的标准。关于有效教学的标准,学者们近年来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一是强调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二是有效教学必须符合教学规律;三是有效教学必须满足特定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从一般意义上讲,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标准;符合教学规律指既要符合人类已知的教与学的规律,又要探索尚未认识的教学规律,使教学与之相符合;满足特定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实际上就是要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2.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标准。(1)坚持三维标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一维到三维的改革,突出体现了教学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标准。即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要重视地理过程和方法,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体到课程内容设计上,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恰当使用文本资源,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充分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2)探索具体标准。在三维标准的指导下,探索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标准是当前实施新课程的难点之一。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应坚持以下具体标准:①是否兼顾了课程的生成特征,具体地讲教学是否只停留在旧课程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层面上,停留在“教教材”层面上;②是否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即教学中只采用知识传授方式的教学模式,局限在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上;③是否停留在不挖掘教育因素的教学水平上,即停留在未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体验,进而培养精诚态度与价值观的水平上。这些标准都可以融入重形成性评价的评估指标体系中。

三、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创设探究性学习情景。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阵地,那么我们就必须把握好这个过程。以课题教学为中性点来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延伸。探究性学多都需要有环境和情景的建设,能够通过故事、现象和社会发生的事情来引申出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投入到探索当中,去挖掘事情和故事背后的事实,用问题来学习,通过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这个过程来提高思维能力,这就是探究学习的最终目的。

2.实现教学相长的良陛循环。知识的更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也会随着时问的推移变得陈旧,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生能够得到知识的增长之外,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新的体会和感受,这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水平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那么教学过程也就随之变得顺畅,也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所以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3.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教师不扼杀学生的个性思想,在课堂上开放时问让学生们交流探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从旁点拨辅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4.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比较法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了解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并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如复习等值线专题时,可以把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及等降水量线等等来比较,得出共同的读图技巧和规律,这种围绕某一专题,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法的巧用,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的现象与联系,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

5.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实施研究性学习。现代化科技融入到地理教学当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过去我们使用幻灯片,现在我们使用多媒体、网络等等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并且拥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单纯的从文字的理解上升到图文并茂甚至是影音图像,这样的科技力量带给课堂的不仅是便捷,更多的是生动和形象,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刻程度。

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泛泛教学到有效教学,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真正能够担负起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篇9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本培训》学习心得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2015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暑假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实验教学 吝啬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向带动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化学实验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强调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强调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与思考的策略。然而面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仍然感到迷惘和彷徨,由于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使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只重理论而轻实践,只讲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只强调学生接受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动手实验,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的能力;甚至受升学率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把化学实验搬到黑板上做,从而挤出时间应付考试,造成一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正如北京大学唐有棋教授说的“学生中有些人对实验不感兴趣,这与引导、要求、考试等环节有关。”因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必须立足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内容、更新方法,特别要克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吝啬思想,使化学实验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品质和兴趣的平台。

一、克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间上的吝啬,还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

列宁同志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生动地诠释了这一认识世界的普遍真理,强调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化学实验真正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而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只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验证书本上的化学实验知识和原理,虽然学生为自己获得与书本上实验现象完全一致的结论而沾沾自喜,但这不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分“吝啬”学生的实验时间,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验证书本上实验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虽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也可能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却是学生的学习、生存、成长、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个不可量化的“长效”,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有一次,我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课上发现有一位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用一支底部有小洞的试管放入碳酸钙,然后把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一会儿拿出来,一会儿又放进去,正玩得起劲。当我走到他面前时,他非常紧张,我并没有批评他,适时地向其他同学展示了他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再设计其他控制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的实验装置,使这一节实验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教师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他们在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必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二、克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空间上的吝啬,留给学生广阔的实验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课堂不再是学生惟一的受教育场所,书本不再是学生惟一的知识来源,化学实验室也不再是学生进行实验的惟一空间。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作为化学实验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必须更新实验教学观念,重视拓展学生的实验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拓展学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时,不但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实验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实验活动设计时,要多给学生一点选择的空间。例如在实验室制取CO2的课堂实验教学中,我把CaCO3、Na2CO3、稀HCI、稀H2SO4等原料摆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自己选择,设计实验制取CO2,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自我探索,最终得出CaCO3和稀HCI是制取CO2的最佳原料,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其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实验空间。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受益无穷的财富。因此,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强调教科书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利用化学实验课程资源成为拓展学生实验空间的重要途径,同时强调学生的生活范围有多大,课堂的范围就有多大,这就要求教师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实验资源为教学服务,真正成为学生享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从而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实验资源,在社会大环境里实验和探索。例如在学习溶液pH测定的实验时,我给每位学生发一些pH试纸,让他们回家自行完成实验测定。第二天,同学们纷纷向我汇报结果,他们测定的物质还真多,有食盐水、白醋、洗发液、自来水、农夫山泉……,甚至有的同学还上网查阅了酸雨、弱碱性水等有关资料,这些都是我设计本实验时所始料未及的。由此可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多留给学生实验的空间,多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课外探索性实验,必然会促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观察、分析周围的化学现象,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克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情感上的吝啬,给予学生丰富的教学情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化学实验更是师生间情感直接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实验教学时的情感态度是兴奋还是沉闷、热烈还是冷漠、主动还是被动、稳定还是跳跃、持久还是短暂都将对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的实验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投入满腔的热情,克服教学情感上的“吝啬”,用真情去“唤醒”和“激励”学生,在课堂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甚至允许他们异想天开,敢于突破陈规,克服思维定势,从而把头脑里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即使在学生实验失败时也应给予学生情感上、心理上的支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让学生真正尝到科学探索的乐趣。例如在一次学生进行实验室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几支试管破裂了,我并没有一味地指责学生,而是首先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同时向学生指出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并适时地要求学生分组分析、探究本实验可能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以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同学们讨论、分析非常热烈,归纳出很多的原因,从而真正达到了本次实验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只有倾注自己丰富的教学情感,以情教学,以情育人,才能真正实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初中化学教师要以博大的胸襟,勇于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克服化学教学中的各种吝啬思想,倾注自己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情感,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海洋中遨游,使学生乐于学习,敢于探索,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验,在实验中生活,真正开辟一片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石国兴,白晋荣.教育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文吉吉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阚兆成.新课程释疑解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5]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走进新课程.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

[6]冯克诚,毕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指导.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