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历史课程改革,社会科课程,新理念
同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同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从国家教育部开展的课程改革来看,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颁布及教科书修订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又进一步修改,修改版审定稿即将颁布。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已经研制发行,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有《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按照新课程标准撰写的教科书,如北京师大版、人教版和华东师大版的《历史》,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版的《历史与社会》,已于2001年秋季在实验区开始使用。此外,全日制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标准也正在紧张的研制之中,不久将颁布。而且,一些地方的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践阶段。面对课程改革的形势,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这次课改的背景及其新理念问题。笔者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意对此作一番研究和阐述。
一、改革的背景
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考察其改革背景时应从大教育观出发,认清整个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导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基础教育应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需要和善于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缘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和矛盾,同时也为了适应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的改革也在其中。例如,1989年,美国出台了四份很有影响力的改革报告,即美国学校社会科委员会推出的《21世纪社会科课程指导》,布莱德利学校历史科学会推出的《美国教育中的历史课现状》、美国教师联合会出版的《民主的半截故事:美国历史教科书应该加入什么?》以及全国州长协会发表的《转变中的美国:国际前沿》。这四份报告直接影响了90年代美国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的发展走向。到90年代中期,美国颁布了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和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各州在自愿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或体现本州特色与要求的课程标准。在已推出的州课程标准中,历史教育均得到重视。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和课程,各省的教育部负责教育。安大略省从1997年开始新一轮改革,制定了《社会科(1-6年级)、历史和地理7-8年级课程标准》(1998年)、《加拿大和世界研究(9—10年级)课程标准》(1999年),提出了“知识的理解”、“思维和探究技能”、“交流”以及“概念和技能的运用”等四个成就水平,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也陆续出台。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于1998年发表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1999年颁布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在学习指导要领中概括提出两点改善中小学地理、历史和公民等课程方针,一是在价值观上要培养公正地作出判断的能力和态度、对日本本土和历史的理解和热爱、国际合作及国际协调的精神、作为日本人自主的生存在国际社会中的素质和能力。二是从培养主动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和态度等观点出发,更加重视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的学习、体验性学习、解决问题时的学习等学生主动的学习。高中的地理、历史科以主题学习形式编排内容,内容要有选择性和重点性。如“世界史A”,以近现代史为中心,在注意地理条件和日本历史联系的基础上,了解各文明的特质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用历史的观点探究各种现代课题。“世界史B”,则是在注意与日本历史相关联的基础上,理解世界历史的重大架构和源流,通过从广阔的视野考察现代世界的特质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在课程观念上,历史课程是以事实依据来构建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结构是可变的;历史课程不仅包括描述,而且包括解释;历史课程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科;历史课程不仅涉及名人的历史,也是关于普通人历史的学科;历史课程是体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课程目标上,既强调价值观形成,培养和形成完善人格,也重视对历史的了解,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精选内容,以学习主题为基本学习单元。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取向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讨论、辩论、小组合作、调查、展示等,重视体验与探究。
──在课程评价上,注重评价的个性化、过程性、选择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
篇2
1.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最基本的载体,教学过程实施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语言。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容量不小,因此,为达到教学目标,在不自觉中往往会使整个教学变成“一言堂”,学生只是“储存知识”,而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这背离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满堂灌的语言表达,要注意姿体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有效结合。
1.1 姿体语言
包含教师的表情和动作。恰如其分的姿体语言,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克服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2 书面语言
即教学板书的设计。板书是体现教学主体知识点的基本媒介,也是学生自主复习的主要凭借。如果仅仅是将教材中各目简单罗列,而体现不出系统性和有效性,久之,学生会觉的索然无味。且从已教授的历史必修一、二来看,在教材的编写上还有不尽成熟之处,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善于整合教材,设计出合理的板书实施教学。
1.3 口头语言
虽然历史教学中十分强调教学语言的严谨性,但这并不排斥在实施教学中,通过浅显的口语化表达来达到教学效果。如必修二的第二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发展特点时,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来形容,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了过来,在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再进行分析,学生相对理解掌握地也较好。
2.行为艺术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1]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艺术性也十分重要。依笔者认为,教学的行为艺术包含教师“教”的艺术和引导学生“学”的艺术。
2.1 “教”的艺术
陶行之先生曾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这种观点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如何才能提高“教”的艺术性呢?[2]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3]“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4]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是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教”的艺术的首要环节。而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则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始终。
2.1.1 导入的艺术
导入环节要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较有效的方式为“悬念式导入”。如在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课的导入中,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成效,再设置问题“如此有效的措施,为什么苏联要舍弃之,而寻求其它发展道路呢?”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将新经济政策做为认识斯大林模式的一个有效参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2.1.2 教学设计的艺术
传统教学模式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对于一些较乏味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则容易使学生感觉疲惫,失去兴趣。因此,新课教学的各环节的设计也需要艺术性地整合。如必修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整课均是对西欧、日本在战后经济运作模式的阐释,如果教师喋喋不休地从头讲到尾,连教师自己都会觉得乏味。因此,笔者采用表格式板书,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四个纵目,国别、经济模式、内容、成效和特征五个横目,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通过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连动式回答(即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超过了笔者的预计,连原先一些不太爱听课的学生也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这一堂课后,笔者的感触颇深,切实感受到了艺术性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确实应该多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角度出发,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
2.2 引导“学”艺术性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历史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思维不过是人的心灵的自我认识。”[5]新课程改革下,要求的不是学生获取怎样的结论,而注重的是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因此,引导学生“学”的艺术,即在于重视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实践。如在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教学中,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苏联为什么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如何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三组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思维的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思维,以达到教学效果。
讨论也是引导学生“学”的有效方式。“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讨论;讨论时应保护参与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意见。”[6]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认可学生的观点,而是在评价学生这一观点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引导学生讨论也是需要艺术性的。
2.3 沟通的艺术
雅斯贝尔斯说:“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萎缩。”[7]教学中的交往关系,即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曾听过的一堂公开课给笔者留下的印象颇深。该课所授内容为必修一“罗马人的法律”。在上这堂课前,学生与教师是完全陌生的。由于生疏的关系,刚开始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并不十分积极。而转折点是从该教师设计的一个师生互动环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别以鼓掌和举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阐述自已观点的理由时,则就更为自然、有效了。
当然,如何更好地实施艺术性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历史教师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新课程教学中不断总结、归纳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所要求实现的三维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7.3“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3][4]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7.1.2“新课程背景下增强历史教学有效性摭谈”
篇3
摘要:历经两年的SMG新一轮改革整合已经初具成效,基于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其基本框架和策略
>>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电网企业发展分析 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发展改革新思路探讨 浅析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供电企业的发展应对策略 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省产业发展研究 新一轮改革背景下经济报道拓展的六个方向 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浅论新一轮改革背景下的乡镇高中英语教学 新一轮扩大内需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新一轮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与创新发展 WTO背景下,中国新闻媒体正面临新一轮改革 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 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支点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研究 关于新一轮国际金融合作发展的分析 新一轮电价改革的背景、理念及主要内容 “人”的改革:新一轮改革的重点 新一轮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思考 新一轮经济周期下收入分配改革再研究 新一轮财税改革对河南省发展格局影响研究 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下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⑨泽传媒,人民网传媒频道特别策划“电视台新媒体部负责人谈媒体融合”系列访谈:《融媒体时代,SMG的应对之道》,《电视工程》,2015(3)。
⑩曹玲娟:《做一只叩击时代的“啄木鸟”――上海:融媒体新闻产品“看看新闻Knews”上线》,人民网上海频道,2016年6月。
{11}人民网:。
篇4
(一)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二)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
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教师;心理障碍;管理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称“新课改”或“课改”)启动以来,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以及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肯定。但也有学者指出“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性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农村课改的成功与否是我国课改成败的关键,而农村教师是否能以积极的心态、满腔的热情投入课改又是农村课改成败的关键。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有不一样的心态,他们因教师角色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专业知识的缺乏、社会评价的片面性等原因往往产生焦虑、抵触、消极等心理障碍。通过对教师的访谈、调查,农村中学课改过程中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教师的角色转换
受我国传统的文化及长期习惯性教学影响,教师们形成了相对较稳定的自我角色认知。尤其是在农村,由于交通相对闭塞,信息交流相对不畅,教研教改气氛相对不浓,社会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师角色的影响比城市大,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是知识的“权威者”、教学的“操纵者”。而新课改赋予教师新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是“组织者”、“合作者”、“研究者”、“平等中的首席”,强调师生沟通与合作,共同探讨性教学。
教师要否定受传统文化与传统教学影响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教师传统角色,转换成适应新课改的新角色,将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和自我超越的担忧,教师会本能地出现抵触心理”。
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教师不但要鼓足勇气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但农村学生有他们的特殊性,由于受视野相对狭窄,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等影响,他们依赖性较强,主体意识相对淡薄。加上农村教学设施简陋,许多学校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或缺乏计算机教师;没有规范的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无法查阅课本要求的参考资料。因此,要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困难相对较大。在现实困难面前,教师未免会感到困惑与茫然,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3.专业知识的缺乏
在农村中学,许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专业意识淡薄。一是因为不少优秀中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市,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二是由于近几年来,高中招生规模扩大造成高中教师短缺,一批初中教师进入到高中任教,初中教师不足又从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中选拔,造成教师专业化程度降低,尤其是物理、地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许多教师不得不跨专业教学,教师整体素质下降。
另一方面,新课改带来许多新的教育理论,但“理论的改变从来也不等于实践的改变,实践的改变需要过程,而且往往还伴以百倍艰难。”问理论语言本身具有高度概括性,对于基层工作的教师本身就较难理解、掌握。加上农村信息沟通相对不畅,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极少,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面对新课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准备不足。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精通本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教育基础理论,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对于大部分农村教师来说,他们会感到困难重重、无所适从。
4.传统社会评价的片面性
在农村,家长送孩子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跳出农门”,他们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甚至家庭的命运。而且这种改变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考取高一级学校来实现。因此,在农村,一所学校考上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的人数多少成了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同样,教师抓“升学率”能力的高低也成了影响教师公众声誉的主要因素。学校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的,学校也好,教师也好,必须尽可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新课改课程目标定位在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上,提倡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学生身上毕竟是长效的,难以一时表现出来且难以评价。教师们忧虑:学生素质提高了,“中考”、“高考”分数能提高吗?学校与教师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能在“成长袋”与“分数”之间寻求平衡。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在这个命题面前教师未免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焦虑。
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他们对课改的认同程度与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课改的成败。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学校的校长要正确对待教师在课改中产生的心理障碍。要调整管理策略,通过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等措施来调适教师的心理,使他们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一轮的课改中去。
1.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新一轮课改的社会舆论氛围。
新一轮课改开始之初,社会、教师对课改的背景、课改精神了解较少,学校应通过广播、网络、报刊、集会、标语、座谈、致家长一封信、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新一轮课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宣传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营造有利于课改的社会舆论氛围,赢得社会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同。
2.增强培训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面对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思想相对落后的现状,学校对教师的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校为本,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进行。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当前农村教师反对强制参加、脱离自身教学实践的培训。他们希望有关专家走进课堂,通过教学实例对理论重新诠释,帮助他们认同、理解、把握教育理念及课程标准;他们也希望自主参与培训活动,通过与专家、同行的对话来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首先,农村学校交通不便,学校可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建立教师与课改专家的联系,解决现实教学问题;其次,还可通过校际合作,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方式,请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设示范课、业务辅导讲座及参加教研活动等;同时,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参与城区学校的教育教研活动,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其三,学校还应建立以校为本,立足
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在校内进行校本培训机制。通过专题讲座、观摩教学、案例教学、说课评课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形成教学研究意识。通过建立教师乐于参加的多向、互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缓解教师在课改中因专业知识的缺乏带来的心理压力。
3.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参与新课改。
在农村,学校领导不但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新课改的社会舆论,引导社会全面、正确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还要在校内构建有利于教师未来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新课改进行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一是因农村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评价不能整齐划一,应重视个性化评价,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二是要重视过程评价,应多看到教师的业务的进步,建立尽可能使每个教师都能成功的评价机制;最后,评价要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教师是有丰富内心世界和细腻情感体验的知识分子,他们重视学校对他们的评价,当领导真正把他们当作学校主人看待时,凭自己的职业道德,“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他们会化压力为动力,理直气壮地参与新课改。
4.以人为本,关心教师,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信心。
篇6
[关键词]新改革 教师情绪 消极 机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26-01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虽然对教师可能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但也使其不得不进入新一轮的教学考验以及自身教师专业理论的再学习过程[1],让不确定成为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而且必须面对的日常之物,从而使得教师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喜悦外,更表现出紧张、焦虑、担忧、冷漠、无奈等消极情绪。
一、新课程改革视阀下教师消极情绪的产生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师因职业原因而产生职业倦怠等原因而衍生出消极情绪[2],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二、新课程改革视阀下教师表征消极情绪的原因
(一)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是相关的教育评价政策,尤其是考试制度及模式却迟迟未有改革之姿,这无疑给予新课程的实施极大的阻力,也使得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中饱尝辛酸。[3]
(二)课程资源不到位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教师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而目前,许多教师想要实行新课程改革,而课程资源匮乏的现状使得其寸步难行,只能以观望之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显示出极大的无奈。
(三)角色转换压力大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许多教师自身并未在角色转换中做好充足的准备,面对教师权威受到挑战,而一向依靠权威来管束学生且自身权威意识极浓的教师,失落与沮丧的情绪油然而生。
(四)师范素养显不足
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以往教师只需掌握学科知识的局面,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有其他知识和能力,如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的组织和实施等。正是因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使得教师出现焦虑、自我贬低等不良情绪。
(五)缺乏勇气实践难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既是一线工作的教师,由于教师本身职业易产生倦怠从而导致教师缺乏改革的主动性,再加上制度和现实的不统一,使得教师表现出犹疑、漠然的情绪。
面对课程改革的紧迫形势,由于教师职业本身易产生职业怠倦等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对外界的动态漠不关心。不管媒体如何狂轰滥炸,也不管大会小会如何强调,依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以观望的姿态处理这件事,等到别人成功以后再依样画葫芦。
三、课程改革视阈下教师消极情绪应对策略
(一)深入课程改革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目标是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4]因此,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该更改对学生的考核制度,从单一的闭卷考试向多元化发展。
(二)完善资源配置
新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对学校的硬件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在资源方面的不足,使得新课程的一些举措难以顺利实施,导致教师的消极情绪。[5]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补助力度,对于基础教育落后的地区,提高资源配置。
(三)提高教师素质
缓解参与新课改的压力,不能仅靠外部环境的改变,更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靠自身的努力排解消极情绪。许多消极情绪的产生皆因教师自身素养有待提高而引起,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先进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推动新课改的必备条件,是缓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6]
教师要学会控制管理好不良情绪,使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在教学中尽最大可能地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享受快乐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壮成.课程改革视阈下教师的情绪表征及应对策略[J].教育导刊,2009(9):40-43.
[2]尹弘飚,李子建.课程实施与教师心理变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6(10):20-25.
[3]尹弘飚.教师情绪劳动:一个象征互动论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1(8):27-33.
[4]汤志东.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师问题转型探讨[J].安顺学院学报,2008(2):54-56.
篇7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其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也普遍开展,并作为重要内容列人课程改革研究中。早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就兴起课程教育改革。伴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一类基于学生的兴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家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运动中异军突起,引起广泛关注,并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这种集学习方式、课程形态、教育理念于一体的新生事物,我国称之为“研究性学习”。它追求的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载体以及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地渗透相应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能够关爱他人,自然和社会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研究性学习设置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板块,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具有时代必然性。
新时期的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何正确把握它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课程形态、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途和命运。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首先,教师要注意到角色的变化。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转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转为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
一、平等参与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以平等身份对待每一位学生。放下长辈的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当导演、教练的角色。尊重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跟踪指导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伴随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也将会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
三、随机评价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二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三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在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展研究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激励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能尝到研究性学习的甜头。
研究性学习与其说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讲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是忠实的实践者。所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新的课程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学“大语文”,学生活语文。课题报告就是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佳体现。课题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延伸。
这种以课题报告为形式的合作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
四、提出专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直接发现问题,二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发现问题。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太大,应选小专题,通过独立阅读或合作完成。确定课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以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
示例:
1.《孔雀东南飞》教读示例:“在我国民歌中,起兴手法运用得很多,请你收集相关信息,谈谈你对起兴手法作用的看法。”
2.《装在套子里的人》教读示例:“你认为别里科夫是个可笑之人,还是可恨之人,可怜之人,可悲之人,请你收集相关信息,阐述你的观点。”
五、收集资料
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收集源于广泛的阅读,可以是教材中的,或从报刊杂志,网络获取。研究性阅读是开发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将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关于“中华民俗”的课题研究,学生广泛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分类如下:各民族节俗、各民族婚俗、各民族服饰文化、中华食文化、中华民居文化、中华茶文化、中华传统活动、中华传统工艺、中华文化名胜……
六、合作研究
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信息后,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身学习及自我发展。
七、报告交流
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基本式。由学生主体发言,教师做出评价。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进行适当点拨。还可以组织学生搞“学术讲座”,进行发展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将学生的文章推荐到相关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编印成册,这些都是成果交流的好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最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篇8
一、政治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民主和平等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要加强师生课堂互动,彻底改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不当教学方法。增加师生课堂互动的分量,意味着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体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和平等。学生有权利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出不同的意见,有权利要求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同自己分享对知识点的思考,相互交流观念和情感。
营造政治课堂上的民主和平等,并不意味着迎合学生的所有要求,否则课堂就成为放任自流的场所,丝毫没有严肃性可言。政治课堂是严肃的,也是活泼的,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具体来讲,政治老师既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的课堂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在教学实践中,要保留教师的权威,对于一些不当苗头和散漫现象要及时加以制止,适时加以引导。
二、提高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参与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高中政治应该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方向。通俗来讲,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如何演好这曲戏剧,需要教师给个大致的方向,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参与度。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向,是否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如果方向有误,适时加以纠正和引导。比如,在进行“量变和质变”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多多举例子,看看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体现事物是不断发展这一哲学原理的,一开始学生对举哪些例子有点迷茫,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们的思维放开了,举的例子越来越多,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广,此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回归到教学主题之上。
其次,要注意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在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走神,思想开小差,教师不注意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效果则难以得到保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要努力挖掘素材,只要是围绕教学内容的素材,都可以引用到政治教学之中。特别要注意素材的时效性,现在网络媒体发达,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非常丰富。教师在素材的选用上,最好用国内外时事热点以及近期发生的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情为素材,与抽象的政治理论结合,让学生体会这之中所蕴含的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最后,要注意巧妙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传统教学中,政治的课后作业都是以大量的文字写作为主,教师出两个问答题和案例题,让学生用政治原理和知识来分析,这给繁重的高中学业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学生对此非常反感,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种课后作业基本上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建议,尽量少布置大量的文字案例题,以培养学生利用政治知识来思考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的思维能力远比重复机械抄写政治知识要有用得多。比如,在哲学知识教学环节,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向为某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案例,从中找到你认为可以体现哲学原理的素材,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种课后作业相比其他而言,更受学生欢迎,学生把自己业余时间获取新闻的精力集中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之上,还能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点系统地回顾和复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篇9
全体中小学教师(含幼儿教师);截止到20*年6月31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者,鼓励自愿参加。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
(一)小学教师用书:
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
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
四、培训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部署,20*~20*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已有90%参加了新课程通识性培训,1、2、7、8年级各学科教师已参加了课标、教材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教师运用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能力。为确保我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拟定于:
1、20*年4月23日开始举办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班,首先组织小学1~3年级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培训。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始分批分专业的新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的通识培训由区师训中心负责)
2、20*年暑假对走入新课程的1~3年级、9年级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按照新课标、新教材逐年推进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小学4~6年级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3、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讨,加强学习反思,有效指导我区课程改革的实施。
4、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区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校本研修培训基地,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五、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省市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卫东区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新的培训任务中,师训中心将在先进培训方式的实践、新理念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校本培训的实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训中心、局教研室、电教站的资源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大量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同时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师训中心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听课指导、学习反思、课题研讨、切实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圆满完成提供保障。
2、严格培训的管理、考核登记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考核坚持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与作业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要求的各门课程,以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灵活进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经市教育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3、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培训经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共同负担成本经费的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解决办法》的规定,本区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教师需交纳的培训费如下:
1)、中学教师参培院校由市教育局决定,其培训费用由所培训院校确定。
2)、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为,预交书费、证书费160元,培训费240元,(除政府补助外应交160元)(已参加通识性培训者交书费100元,培训费110元)
七、有关政策
1、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期间在原单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变,学员学习期间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补助。
2、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费原则上由学员所在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书费、证书费等由学员个人负担。
3、持有新周期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者,在晋升职级、评先表优等方面各单位应给以优先照顾。
篇10
一、更新教育理念,认识新课程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新的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因此,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变,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没有对新艺术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很难把握好艺术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无从谈起。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走进新课程
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拓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教学手段的创新,重要的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出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例如,动画片是学生最喜欢看的少儿节目,学生一听到“动话片”三个字兴趣极高。课堂上我便借助现有的动画片使学生爱屋及乌,对所学歌曲产生兴趣,从而记忆并理解歌词。日本歌曲《小象》是现在很受欢迎的动话片《蜡笔小新》的插曲。我特选了《蜡笔小新》中主人公小新唱着这首歌曲出场的一段请学生看,看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他都唱什么了。学生非常喜欢这个动话片,看得特别入迷,认真地听他所唱的内容,因此记忆犹新 。我利用学生已有的体验,使学生的兴趣迁移到对歌曲发生兴趣,结果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曲并能很形象地演唱。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艺术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我利用这种手段尝试用flash动画进行歌曲教学。如在教授《牧童》时,我根据歌词内容制作了这样的几个情节:蓝蓝的天空中,出现几朵醒目的白云,一个小朋友赶着一群小羊,不远处一个山坡,小朋友赶着羊走上山坡。在每个情节的下面配上相应的歌词。最后,将歌曲制作进这个动画中。上课时,学生入迷地看着图像、听着歌曲。
我放了一边,学生意犹未尽要求再放一遍,这样反复放了几遍,有的学生跟着歌曲唱了起来,有的跟着动画做起了动作。学生特别感兴趣,一个个高兴地手舞足蹈。在产生了激情的同时,有的学生竟创设上了新的动作自编自导地表演开了,在这种活跃而不断高涨的气氛中,歌词理解了,歌曲掌握了。
三、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变。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创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在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参与”。教师应当向一个传授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来转变。
例如,在艺术课上我大胆尝试了一种“才艺表演课”的形式。开始,我只利用艺术课上10分钟的时间,让有特长的学生来表演,锻炼他们的胆量,活跃课堂气氛,效果不错,大家很踊跃。后来我就每隔几周举办一次“才艺表演课”。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喜欢表演的学生越来越多,胆量也越来越大,而且才艺表演的水平也越来越高,能歌善舞的特长生也逐渐多了起来。
四、成为研究性、创新性的艺术老师
过去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参”,如今的“教参”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比如艺术教师用书主要指名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作介绍,其余制作提示,不作硬性规定。这让我们在感到没了框框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