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历史回顾
我国开办“基础医学专业”规模有限,历史不长。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建立第四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时, 批准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2]、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3]和哈尔滨医科大学[4]等成为首批开设并招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基础医学专业试办点。2001年,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5]相继开设基础医学专业。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均为本-硕-博联读八年或九年制,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本-硕连读七年制,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均为五年制本科。
早在2001年,我们就向学校提出开办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的设想,2004年抓住学校转制移交(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的机遇,再次申请获准,并于2005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40名,2006年又有40名学生入校学习。
这些年,尤其是近2年来,我们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实践和实地考察,逐渐形成了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体系。
2 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基础医学专业定位
开办基础医学专业的定位很明确,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富有创新思维,适应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和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惟有创新才能适应,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因此,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重中之重。
2.2 建立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意义深远
作为我校新开的本科培养专业,综合分析国内同行建设形势,大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并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迫切而意义深远的大事。
首先,我校医学基础学科有比较好的科技实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开办基础医学专业在华南、中南地区还是独我们一家,占有地缘优势。但国内开办这一专业的另外六所学校,都是教育部属综合大学或省建“211工程”学校,其中四家建成了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按照名牌专业建设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具有理工与医学相结合特色的研究型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迎接挑战,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基础专业学科建设发展,主动参与国内同类院校竞争的重要标志。
其次,基础医学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处于基础支撑和前沿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医学基础类主干课程、理工主干类以及与科研训练相关的公共课程的建设。这类课程既是基础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我校其他专业学生培养的主干课程。因此夯实、建强这类课程,不仅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对我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同样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换句话说,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事实上是抓住了基础主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对全校课程建设将发挥极大的辐射作用。
第三,基础医学专业尚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和十分成熟的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来看,基础医学专业人才更需要强化科学研究素质,更需要创造性品质,更需要大学科综合交叉的节点。因此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课题,从新开设的基础医学专业和重新组合构建的四大实验平台(见后)作为突破口,将是十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的路径。
最后,基础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兄弟院校培养的情况来看,5-7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继续攻读医学基础类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本-硕-博连读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生半数成为医学基础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结合我校实际,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是报考我校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来源。
因此,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性研究型培养人才模式,是改善我校医学基础类研究生质量、优化我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
转贴于
2.3国内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按照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各校在加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借鉴。
一是重视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拓宽理工科基础。主要是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把学生并入其他理工类专业同步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均采用这一做法。
二是加强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基地班”教学中,积极探索“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模式,把基础医学课“以系统器官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重组,编写一套适合于基础医学专业的跨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和讲义。有利于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系统思维。
三是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训练。各校在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同时普遍实行“导师制”,让学生早期深入科室实验室,早期进行科研工作训练。
2.4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牵引,在实践中推进基础医学专业的全面建设;通过改革实证,又反过来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成在国内有影响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2.4.1科学构建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修订和完善基础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全面论证并制定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方案。新培养方案要体现出,拓宽理工知识和人文知识,强化科学研究素质,强化创造性品质, 强化大学科综合交叉,强化动物实验操作和基础医学科研过程训练,明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我们提出新开设科技史、科学学、科学研究方法论、创造心理学等系列科学研究素质课程,开设生物医学前沿新技术课程,以及以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跨大学科新课程。
2.4.2 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基础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5~6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其他主干课程全部达到校级优质精品课程。
2.4.3 加强系列实验技术平台为主的条件建设
按照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等)、形态学、机能学以及细胞培养与免疫学等四大技术平台为主体,进行优化重组,建成系列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室,并达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依据四大技术平台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设并创建系列以研究和设计为主教学实验,新编配套的实验讲义,进一步拓展所有基础学科的研究型教学。
2.4.4 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以创评各类教学名师为契机,大力加强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培养,要突出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好老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做好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提倡PBL教学法,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6]。
2.4.5 巩固完善学生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
以我院和相关学院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校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平台为基础,有计划分批次逐步完善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并建立2~3家校外毕业实习基地。
2.4.6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建立配套质量保证体系
把好课程考核、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的把关。要在导师制的实施、学分制的完善、集中科研实习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操作细则。
总之,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定位是研究型的创新性人才,不是临床应用型人才。因此,对这一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必须始终贯彻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全程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仲远、吴金兰、阮晓群等.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建设一流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3):5-6
2、汪玲、郭慕依、胡锡琪等. 加强基地建设,探索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6):15-16
3、林海燕、马英、陈季强. 教育管理国家基础医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5):27,81
4、程志、沃震钟、曹德品等. 努力建设国家理科基地,加速培养基础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 基础医学教育, 2002,4(3):253-255
篇2
自从目前来看,我国现行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强调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对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不足,多数临床型研究生不了解临床研究的基本流程和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质量,己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5]。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研究能力亟待提高。
1.1培养提出医学问题和研究方案设计能力
发展转化医学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在临床应用的诊疗技术的速度。要加快转化速度,必须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首先提出有价值的临床问题,再跟据现有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设计临床研究方案,通过临床研究加快基础医学成果的临床转化速度。这就要求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创新型拔尖人才需要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医学问题并能够通过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而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通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在非医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从事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则需要更宽的知识面,要求学生具备医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提出医学研究问题的能力和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6]。而这两种能力需至少需要两种基本技能:文献阅读技能和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只有经常跟踪医学文献,了解医学相关的科研进展,才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而任何严谨的临床研究的设计均要考虑的研究过程的中各类因素的影响,要求方案的设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
1.2增强临床研究中遵循伦理学准则意识
伦理学意识和医德观念是医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应遵循伦理学原则,把保护受试者权益、保障受试者安全作为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首要原则。国际上曾先后制订了多个涉及人类受试者的伦理学准则,其中,最重要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有《赫尔辛基宣言》和《涉及人类受试者生物临床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当前,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较注重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常常忽视伦理学准则,在参与临床研究的过程中仅仅是以科学问题为中心,而把受试者的权益抛诸脑后。卓越的医生培养需要让学生掌握临床研究中的伦理学原则,通过培训,增强研究生在研究中遵循医学研究伦理学准则的意识,自觉的在临床研究中公正地对待每位受试者,尊重受试者的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7]。研究过程中将受试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包括研究设计中确保受试者的安全性,对研究的利益和风险进行审慎评估,按照公正的原则选择受试者,按照有利原则对选择的受试者进行医学干预,严格执行知情同意,保护受试者隐私,对专业领域中的特殊问题也应按照伦理学原则进行处理。
1.3掌握临床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规范
临床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规范均是为保障临床研究过程规范、质量可靠和保障受试者权益而制定的。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颁布的《良好临床实践指南》(goodclinicalpractice,GCP)已成为全球性的有关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行为标准,其目的是保证研究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也保护受试者权益并保障其安全[8]。该指南已在我国、加拿大、日本、美国、欧盟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普遍实施,它不仅对伦理委员会、研究的申办方、管理部门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且对研究者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此外,原卫生部颁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SFDA颁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研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在我国临床研究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研究的研究者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规范才能保证研究过程顺利,研究结果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
2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途径
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临床研究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还应该包括临床研究的工作流程、相关法规和国际规范培养。提高临床研究能力应是卓越医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和教学医院应通过理论知识培养、临床研究实践和受试者权益保护实践等多个途径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医生的临床研究能力。
2.1强化医学和非医学类基础课程的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一般情况下,研究生比较注重基础医学理论课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常常忽略科研方法课,如统计学等非医学类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是开展临床研究工作的基石,在培养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非医学类基础课的培养,构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医学统计学是临床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良好的统计学知识储备是临床研究设计符合科学原则的保证和临床研究中少走弯路的必要条件。另外,良好的外语水平是开启医学研究之门的一扇窗,掌握了它才能紧紧跟踪医学文献,提高对现代医学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医学问题[9]。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保障临床医生顺利开展临床研究的前提条件。所以,卓越医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强化非医学类知识的学习,构建有利于提高临床研究能力的知识结构。
2.2参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提高临床研究设计和组织能力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trial,IIT)通常指由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作为研究项目发起人的临床研究项目,它通常是由有一定学术地位或专业水平产较高的临床医生自行设计、组织实施的临床研究项目。研究生通过参与IIT项目可以启发其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研究问题的思路,拓宽开展研究视野。任何临床研究项目都是由不同专业的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通过参与临床研究,也可以培养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目前,各研究型的医疗机构开展的IIT研究项目越来越多,为临床研究生培养参与IIT研究项目提供了机会。因此,教学医院和研究生导师应将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与IIT项目开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临床研究生尽早地熟悉GCP原则,同时也可以提高临床研究生的设计能力和临床研究项目的组织、沟通和表达能力[10]。
2.3观摩临床研究项目伦理审查,增强受试者权益保护意识
任何一项临床研究都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伦理委员会对临床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是保护受试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任何未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的临床研究项目均不得在临床实施。原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每个开展临床研究或新药临床试验的机构设立伦理委员会,承担各类临床研究项目的审查任务。伦理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包括审查临床研究方案、审查研究者资格、确保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和保护受试者的尊严和权益,并对已批准的研究进行监督和检查。目前,由于临床研究生培养以临床技能培训为主,难以系统地接触到临床研究项目从立项到执行的整个过程,对临床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较为陌生,有些临床研究生甚至不知道一项临床试验开始前需要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也不知道使用患者标本进行研究需要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临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集中安排其观摩伦理委员会会议,通过伦理审查会议了解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重点和程序。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会议的观察不仅可以使临床研究生了解伦理审查的工作程序,还可以增强伦理意识,在临床研究中自觉保护受试者的利益。
2.4通过参与新药临床试验,掌握临床研究相关法律规范和操作流程
篇3
关键词:全科医生培养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实践
一、现阶段基础医学教育状况解析
基础医学于全科医生培养体系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也是全科医学的基础。其中,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解剖学等多种基础医学课程为后期妇产科、内、外科及儿科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对于临床实践而言也为其提供了直接性的服务。所以,学生必须要对基础医学知识进行熟练地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通过以上阐述,可以发现,基础医学教育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十分关键,然而,现阶段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一,在本位思想的影响之下,为后期课程与临床服务的教育理念薄弱;第二,教学培养目标不清晰,无法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第三,课程体系存在问题,重视临床现象而忽视基础知识,且对于预防医学的关键作用严重忽视;第四,课程标准不健全,严重脱离了基层全科工作岗位的需求,未融合全科医学专业课程,难以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服务;第五,基础医学的设计性与创新性严重缺乏,难以整合实验资源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策略
1.对全科医学教育情况进行深入解读。可以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针对国内与国外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医学教育情况展开调查与分析。其中,可以召开研讨会,与会者应包括行业专家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等,另外,也可以举办课程标准制定与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的研讨会。而会议的内容应将后续课程对于基础医学的需求作为重点,对临床医学助理执业医师的考试大纲进行全面分析。
2.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合理修订。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案内容应当每间隔3-4年给予重新修订与论证。其中,针对2011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讲,其中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未对临床助理职业医师的考试需求予以考虑,同样没有涵盖全科医学理念,基层实用技术严重缺失。除此之外,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不充足,而且实验课时不多。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对全科医学培养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并邀请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举办了专题论证会议,对同种类别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对助理执业医师考试题目展开全面收集,采取多样化的沟通调研方式,给予全面论证。将发展方向确定为基层就业,将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需求作为中心,全面考虑人才培养规格对于学生自身素质与知识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效地修订,不断增强全科医学教育理念,建立并健全服务于全科医生的基础医学课程机制。其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技能型全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适当地增加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课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训练,使其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近年来,生物化学与预防医学逐渐成为执业医师考试当中的重点,所以,可以将两者的课时适当地增加。另外,对于专业课模块来说,应当将全科医学概要纳入其中。基于此,需要开设临床应用解剖等多种专业基础选修课程,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全面拓展,完美衔接基层医疗服务。
3.对基础医学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优化。针对人才培养与实际调研的结果分析,应当与全科医生岗位对于知识与技能的需求相互结合,始终遵循“两个服务”与“一个融合”的原则,概括来讲,就是为全科医学专业课程需求与基层医疗岗位需求提供服务,确保课证完美融合。与此同时,对全科医生培养提供服务的基础医学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优化,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与适度创新,与职业要求基本知识以及技能进行有效地融合,最终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全面培养,以保证与职业要求相适应,充分展现教育职业性特征,突显出执业医师考试的知识点。除此之外,应当将个人想法融入到课程内容中,贯彻并落实双证书制度,积极培养全科医生。
4.建立并健全实践教学机制。对课程标准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对基础医学各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地筛选,将临床工作同执业助理意识考试纲要中的实验项目与操作标准等进行有机结合,以保证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最终使其技能操作水平有所增强。基于此,突破基础医学课程的约束,对实验项目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开展综合实验。其中,可以有效整合生理學当中对尿液生成产生影响的因素实验与药理学当中呋塞米对于家兔尿液生成带来影响的实验。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能够有效地融合不同课程的内容,对学生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进行培养,确保不断整合实验的资源。与此同时,需要对技能考核标准进行有效地制定,使其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最终把技能考核成绩纳入到学生的总评成绩当中,以更好地衔接基础知识与临床工作。
5.全面开展师资培训。第一,理论性培训。在开展理论性培训的过程中,应当遵循“送出去和引进来”的师资培训模式,全面建设师资队伍。其中,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到全科师资培训班或者是进入到培训基地中获取经验。另外,也可以对全科医学专家进行要求,积极举办讲座,以全面构建师资交流平台,确保全科师资能够对学科的发展状态进行实时地把握,不断强化授课实用性能,最终增强实际的教学质量。在临床师资培训方面,应当将重点放在全科医学理念与知识方面,进而对全科医学思维进行全面培养。基于此,还应当对临床带教教师进行鼓励,使其轮流进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会服务模式,不断强化全科服务的意识,突显出带教工作的针对性特点。第二,技能性培训。要想对技能型与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就必须要增强其动手能力。因而,教师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与带教能力的不断增强十分关键。其中,可以通过政策来对专职教师进行鼓励,使其积极参与到临床实践当中,特别是社区医疗实践,以保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另外,可以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到临床轮训当中,进而在一线收集实际病例,对学科发展动态进行实时掌握,更好地融合临床和教学。第三,先进教学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对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合理地运用。但是,很多教师在对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应当通过讲座或者是集中性培训与课件比赛等多种途径,加强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以保证与信息时代教学需求相适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需求,对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为此,文章针对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探讨,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保证全面实现课证融合,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服务,更好地向基层输送全科医生。
参考文献:
[1] 杨羽,杨硕.基础医学课程在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26):149-150.
[2] 杨光,黄阎妹,沈建等.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多元一体化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6,37(8):88-90.
[3] 许燕.与执业考试对接的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6(2):21.
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医学院校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以机制为保障,以基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医学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我院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适合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医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及设立创新学分等多种措施,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由多种课程构成的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点是将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课程群重新进行分类整合,新的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由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七门课程组成[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第一学年开始,贯通于本科5年之间的10个学期。如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文献检索在课程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学期基础医学阶段开课,其次是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安排在第4至第5个学期开课,而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均需以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医学方法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在第6学期及以后开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的构建,使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培养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培训,从而实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与医学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对接,通过综合运用医学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多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即将各门课程内的实践内容单列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继续秉承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这一理念,适当压缩授课的总学时,特别是理论课学时,继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开展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在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并着重提高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程考核,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3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规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总学分。除了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学校还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学生获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作为任选课的学分,也可作为超修学分。创新成果的认定范围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励,发明创造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项创新成果可获得奖励1-3个学分,多项创新成果奖励的学分可以累加。学生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填报奖励学分申请表并提供创新成果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高等医学教育并不仅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也不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学生还具有发挥其创造力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获得创新奖励学分,必须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
2依托“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体系,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随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省属高校中遴选1000个大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学校相继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国家、省、校配套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扶持,学校从2004年起即开始设立了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同时,学校还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按照1∶1配套经费资助,对获准立项不资助的国家级、省级项目亦参照同等级别项目进行配套资助。我院在国家、省及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颁布并实施了《扬州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暂行规定》,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2]。探索性实验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学院教师征集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实验课程的改革项目。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相关的实验项目。学生的选拔和推荐由院学工处和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故原则上选择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实施结束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并由主持人进行结题汇报[2]。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为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先推荐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报送学校进行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遴选。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相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联动机制,成为我院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医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医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指导[3]。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扬州大学早在2000年即开始在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也制定并颁布了《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率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4]。临床医学专业吴登云实验班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该班级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业成绩、英文测试及综合素质考核等进行了层层选拔。根据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吴登云实验班中我们从入校第1学年起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全院教师中进行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科研业绩突出或具有科研项目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师生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挑选自己敬佩的导师,导师再对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后决定是否接受。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规定一名导师只能带教2名学生。导师的职责主要内容有:思想引导、选课指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科研训练或临床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报告会指导、就业指导等[4]。同时强调,本科生导师需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组织科研课题研讨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使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助力。在医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师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导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产生热爱和兴趣,同时用高年级本科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观看其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到大二阶段,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导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科研课题的需要,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方法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问题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及申报。到大三阶段,学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可以结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式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制实施后,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有近50%的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课题组,获得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的课题组成员均有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中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占多数。导师制为学院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有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苗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医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一第二学期就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进行见习,参与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学长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培训。到大二阶段,多数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并开始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大三阶段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我院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数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的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85项,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立项15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3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项,6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受益。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增加,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计有30余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借助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平台,部分项目的成果被遴选为“挑战杯”大赛作品并入围,学院多次获得扬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其中一项作品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我院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大赛奖项零的突破。近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维持在45%左右,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主持或参加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经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坚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保障制度做起,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及导师制的实施相结合,将教学、科研及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3,34(2A):47-49.
[2]傅奕,龚卫娟,季明春,等.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61-62.
[3]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78-79.
篇5
关键词:化学;教学改革;医学人才
作者简介:曹晓群(1965-),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教授;陈震(1976-),男,安徽和县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讲师。(山东?泰安?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GG3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27-02
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创新能力强、素质全面的、能够胜任临床和基础医学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1]化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实验动手能力,对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研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基础化学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现代医学的的飞速发展,高端的医学问题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医学科学家来解决。医学、化学、生物等学科交叉融合取得了很多医学方面的重大突破,近几届相关的诺贝尔奖都是由这种学科集成的团队获得的。现代社会要求医生知识面更全,创新意识更强,综合素质更高。
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重专业课轻基础课、重理论课轻实验课、重考研轻素质培养的问题。化学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革的问题。第一,化学课教师在医学学生培养上常居于从属地位,教学改革动力不足。化学课教材内容更新慢,反映现代医学发展前沿的内容很少,缺乏与后续课程的结合点,实验课缺乏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化学教学团队与医学专业教师学术交流少,缺乏医学知识,化学理论和实验课教学的医学专业特点不突出。第三,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化学课教师相比医学专业课教师存在科研经费缺乏、科研仪器设备少等困难。以上问题对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有一定影响。造成学生知识面较窄、科研能力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2]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素质,我校对医学专业学生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相关改革。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一支了解医学特点、精通化学教学规律的教师队伍
医学专业的化学课程授课教师一般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化学专业或化学教育专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医学教育,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甚至许多教师对与医学紧密相关的生物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也了解不多,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缺乏全面认识。教师在授课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围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化学教学贯穿到医学教学体系中去,常与医学专业课脱节,这也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化学教师应当全面了解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了解化学教学内容在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根据医学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化学教师需要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选修或自修医学类的某些相关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某些章节,并参加医学专业课的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了解医学教育的要求,参加医学科研讲座等学术活动,了解医学科研前沿,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化学教学中联系医学实际,有的放矢。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课对医学专业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化学课程的积极性。根据我校的学生调查以及校教学督导组听课可以发现,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医学相关知识学习后授课教师的学生评分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如表1所示。
二、根据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求
医学专业化学课程包括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实际上涵盖了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化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繁杂,学时较少。围绕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尤其重要。在保持课程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化学课对医学专业课的基础作用,突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强化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衔接,将医学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充实了与医学联系密切的内容,精简那些与后续课程和医学关系不大的内容。
在教学中同时注重明确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医学专业的学生是在大学一年级学习相关化学课程的,中学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较为突出,学生往往认为课程中教师讲授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像中学那样透彻地掌握,而大学医学专业的化学课程教学是在一年内用不到200个学时将四大化学的主要内容都讲完,这使得许多学生感觉要学的化学知识又多又难,学习信心不足。但是在教师明确了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后学生逐渐认识到一些知识只要求宏观把握,一些理论只要求了解几个基本结论,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每一知识点作细节性掌握。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改变后,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教学内容优化后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特点,重点更突出,学生易于接受,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篇6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建立适应当代医学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了适应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深圳大学医学部秉承“早接触临床、早接触实践、早接触科研”的教育理念,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展探索性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课程。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该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科研活动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和协作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构建的背景
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构建一方面在于我校大力倡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为了支持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学校设立了针对本科生的基金项目,如“大学生开放基金项目”和“大学生挑战杯校级项目”,学生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较强。2012以来,临床医学本科生累计承担开放基金项目236项,挑战杯项目129项。科研项目的支撑为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实施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医学部本科生早接触科研的教育理念。深圳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本科生采用双导师制培养,分别为基础医学导师和临床医生导师。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很早接触了导师的科研团队,有很固定的科研场所,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在此背景环境下,2012年适逢我校医学部进行系统器官课程整合。在系统器官课程整合的大环境下,也将基础实验课程进行梳理,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课整合为机能实验课,将部分机能实验学时减少,增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36学时,最终实现了基础医学实验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开设。
2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具体实施方法
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开设对象为二年级的临床学生。教师于放寒暑假前布置创新实验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感兴趣的课题或导师自主选题在假期内进行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开学提交项目申请书并进行开题报告课堂讨论,确定方案后进行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并进行进展答辩。获取数据后,独立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进行结题答辩,并最终提交实验论文。整个过程以学生独立实践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索性实验课程开展的时间贯穿一个学期,业余时间实验室均向学生开放。
在课程结束后,由学生担任主编和编委,将学生的实验论文编集成册,论文集内容包含:领导寄语、优秀开题报告、优秀中期报告、优秀结题报告、学生感想、花絮、学生论文展示和教师总结。论文集的制作目的在于展示学生的科研成果,实验教学的优秀成果可以期望长江后浪推前浪。此外,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能力,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继续有目标地培养,并组织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3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答辩结合论文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论文写作规范性。成绩评定包括开题报告成绩(20%)、中期报告成绩(20%)、结题报告成绩(30%)和平时表现(30%)。
1)开题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20%),评分参考标准:立项依据(20分);研究内容(20分);技术路线与可行性(20分);创新性(20分);总体规范性(20分)。
2)中期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20%),评分参考标准:实验进展(60分);回答问题(20分);ppt格式和质量(20分)。
3)结题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30%),评分参考标准:答辩内容(60分);回答问题(20分);ppt格式和质量(20分)。
4)平时表现(总分100分,占总成绩30%),评分参考标准: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度、团队合作,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效果分析
现阶段,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通过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医学文献的查阅方法,能够自主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以及一些医学相关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通过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提高了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打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扭转了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验证理论知识的被动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良好的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时难免遇到困难和失败,学生必须不畏失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才能顺利完成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将来在岗位上克服困难、不骄不躁的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是行之有效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途径。
5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学生的科研活动在导师科研实验室完成,学生能否有效参与基础医学创新课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对学生的支持。多数导师都很乐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科研场地限制,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导师的科研空间进行了挤占,部分导师对本科生动手参与实验并不十分支持,导致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只是配合研究生完成实验。为此,我们需要建设独立的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以保证学生能够全天候自由开展实验。此外,由于创新课程以2-3人小组为单位,学生参与程度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科研兴趣,部分学生参与度少,但却很难监管。
其次,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是一项相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解决科研经费、场地和相对应的实验设备。在如今实验教学资源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学院对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应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虽然全部学生参与了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有部分学生从导师方面得到的经费支持仍然有限,仅靠本科生基金项目经费和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的经费支持无法满足,应当进一步增加该课程教学经费的投入。
篇7
1.1生源欠佳
基础医学主要培养在高等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这些单位往往已趋近饱和或提高了用人标准,使得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也严重影响了报考志愿。调查中我们发现: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绝大部分为“调剂生”,有的专业调剂生比例甚至达到90%以上;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几年,某些院校连录取“调剂生”都出现了困难,无法完成既定招生计划。由于入学后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最初报考志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发展前景困惑,思想、情绪不稳,难以潜心学习。调查显示,有超过50%(159人)的研究生不喜欢现有专业,,39.4%(108人)考虑过混文凭,19.3%(53人)的学生有过退学的想法。
1.2学科发展薄弱
新形势下,研究生具有双重性,既是导师的学生又是导师的助手,是科研队伍的生力军,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没有研究生,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将难以开展,学科发展必然放慢步伐,学科发展的缓慢,客观上又影响了招生和就业的进程,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基础学科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既没有充足的学生来源,又难以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激烈就业竞争的能力。与临床学科相比,学校对基础学科的经费投入和学科平台建设也略显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待遇相对较差,以致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
1.3就业心理压力大
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基础医学研究生压力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远高于同一年级的临床研究生,而且在就业压力面前,女生表现更加显著;统计发现,就业压力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大,与求职时间密切相关。在就业压力的表现中,51.8%的学生认为缺乏明确就业方向,83.6%的同学对自身就业前景不乐观,37.2%的同学表示所学专业与新的工作岗位关系不大,46.4%同学认为除了出国或复习考博没有太好出路,21.5%同学考虑中途转行。因职业前景不明朗而产生的心理困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学信心和学习状态,对导师带教和自身就业竞争力提升也产生了消极作用。
2提高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探索
2.1加强心理疏导
由心仪的报考专业刚刚调剂到新专业,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针对这部分学生,研究生管理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其专业方向和导师的选择要重点关注,还要特别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鼓励他们摆脱包袱,轻装上阵,投入到新专业的学习中去。要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和想法,增加他们对学科前沿的了解,提高对专业学习和就业前景的信心;要引导他们在新阶段面前发挥自身长处,克服缺点,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规划好研究生生涯,多途径实现专业拓展。同时,涉及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部门,要解放思想,为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在政策扶持、方针制定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为他们的顺利毕业和就业做好坚实基础。
2.2加大学科支持力度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特别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在科研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增加投入力度;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个人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加强重视程度,鼓励教师不断创造,不断超越,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科研,积极申请各级研究项目,积极出国研修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提升基础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管理部门也要为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在招生、培养等方面多创造有利条件,天津医科大学自2009年起对录取为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全部实行公费制,而且在创新基金、硕博连读、公派留学等领域大力扶持,极大提升了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很多同学借助高端学科平台显著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为继续深造或求职择业做了很好铺垫。
2.3调整课程设置
学位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基石和本源,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而言,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提高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科研技能,对于提升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大多数医学院校研究生学位课程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内容滞后和重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新等现象,构建系统化的课程非常重要,可通过课程整合,实施模块式教学,将原本孤立的学科凝聚为平台课程模块、进展课程模块、实践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学术活动模块等,通过打破成规、精选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内涵,达到加强课程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目的。对于基础类研究生,课程中还要注重加强与临床学科的紧密联系,突出基础研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以本学科为基础向相关领域拓展,使学生具备尽可能宽厚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科研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培育复合型人才并为顺利就业提供基础和保障。
2.4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基础医学研究生刚刚涉猎新学科,往往处于茫然状态,这就要求导师为这部分学生倾注更多心血。在调研工作中,我们感到缺少具体、及时的指导,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心理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基础类研究生在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上特别希望得到导师更多的指导,甚至包括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因此,导师应首先做好专业引路人的工作,通过介绍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学术前沿,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新的专业领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今后的各项工作做好思想基础;其次,导师应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与悉心引导并重,通过勤指导、多督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再次,导师要根据基础学科的学习需要和学生特点,给学生制定阅读中外文献的计划,并要求学生定期提交相应的读书笔记或研究报告,不断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理论功底,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2.5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
篇8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机能学是在医学生理科学相关学科课程设置和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一门年轻学科。该课程不仅整合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三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还在继承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三门学科的知识,使之成为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强的实验课程。机能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强化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综合能力,使该专业的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建立一定的科研思路和科研设计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机能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周期长,内容多,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从多个环节入手提高其教学质量。
1 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机能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是指一段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实验的重复性练习及强化训练,使学生提高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由于缺少专门实验技能的强化练习,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不准确、不规范,导致实验器材易损坏及药品试剂的浪费或实验时间延长,甚至实验失败。
2 增加综合性实验比重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是通过实验着重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在选题的内容上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广度,就是题目的内容有综合性,使学生能获得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所谓深度,就是课题内容在某一方面具有探索性,使学生得以发挥其聪明才智。实践表明,凡深广度适当的题目,能充分调动学生从事实验的积极性,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1]。机能学综合实验将部分生理学、药理学的三学科的单项实验进行了综合性设计,使之能相互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及合理配置,删减重复性实验,减小单纯验证性实验,按人体系统机能设置综合性实验,即在一项实验中能观察到实验动物的生理变化、病理生理学变化和药物作用后的变化,大大加强了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提高了实验难度。
3 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探索性实验一方面根据已学的基础知识或近期将要学的知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实验研究项目,并利用图书馆及Internet网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和老师一起选题和设计实验方案。此类实验学生在选题、设计实验方案中,需查阅大量的文献,复量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也有助于学生真正体验到从立题、建立假说、实验设计、开题论证、实验实施、资料整理和统计学处理、分析和结论到撰写完成实验论文这一完整的步骤。学生积极性大为提高。
4 建立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是指按照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各种虚拟实验环境。虚拟实验一方面是课程实验内容的虚拟设置,学生通过虚拟操作,既可达到预习的目的,也可达到再学习练习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现有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验项目的虚拟设置,学生通过操作,可拓展知识面。与传统的实验相比,虚拟实验可以节约动物经费,降低实验教学成本,不受时间和动物客观条件的影响,并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成功率。作为机能实验的辅助教学手段,虚拟实验在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5 开放实验教学
开放实验教学是指在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医学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针对自身兴趣与特长,或在相关文献检索中发现、选择医学科学问题,并自行拟定研究方案,主动探索的教学活动方式。它是在机能实验方法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并以开放实验室为载体,以训练学生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定位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3]。实践证明,开放性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不同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较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寻找问题和拓展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增强了师生互动交流。
以上是对提高机能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对提高机能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笔者相信,只要机能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提高了,其学科特色和优势就能真正发挥出来,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的素质。
参考文献:
[1]何孝崇.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基础医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篇9
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39-02
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医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构建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坚实保障。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在医学精英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矛盾下,为保证达到医学生高素质、强能力、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目标,各医科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学院也做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1 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并完善的背景和依据
(1)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推进,医科院校的发展迅猛,在校生人数剧增,而能提供学生作为教学需要的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使得医科院校不得不考虑构建完善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在校学习尤其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弥补在临床阶段学生学习机会的不足。
(2)随着大众化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等,医学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1],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对病人的诊断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受到制约。
(3)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制定、颁布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对医学本科毕业生今后从事医生职业所达到的各基本(核心)要求,予以了详尽规定。提示目前我国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必需按GMER充实和完善。
(4)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生物―― 心理―― 社会”的转变,医学的发展进步及医学技术的提高,要求我们培养的医学生除了学好医学知识外,还应加强对人的心理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各方面知识的扩充[2]。
2 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几个阶段
(1)2002年以后,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在原有的临床教学资源前提下,为保障医学人才的培养发展,开始注重校内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对基础医学实验开设并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创建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实验[3]。由此,出现了按学科组建的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如,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病原学综合实验室、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心等。
(2)2005年以后,跟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医科院校承担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及构建。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医院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保证医学生的培养素质。并以附属医院为龙头,带动各级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临床教学基地的作用。
(3)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真正达到让学生在校内训练基地得到仿真的培养,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4]。开展如,PBL,CBL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模型及实验条件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举行临床技能大赛,制作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探索标准化病人(SB)在临床教学及学生考核中的作用。
3 昆医海源学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思考
3.1 构建基础医学综合实验中心
3.1.1 机能学实验中心
机能学实验中心开设的医学机能学实验,作为一门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实验内容的基础医学课程,将此三门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融合、优化重组,进行学科间内容的有机衔接,形成了一门综合的实验学科。学院机能学实验中心已制定《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并使用学院自编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材。
3.1.2 病原学实验中心
病原学实验中心是基于独立学院的新型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新思路,以及医学教育前、后续课程的相关性和相近学科的关联性、交叉和渗透性,实现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师资的一专多能而构建的综合实验室。该实验中心由细胞生物学、病原学、免疫学、检验诊断学综合实验室,共同组成,并共同承担细胞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学、免疫学、检验诊断学等五门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
3.1.3 形态学实验室
形态学实验室与组胚教研室、病理教研室共同承担学院各专业的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两门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验室已自制病理实验大体标本150个,组胚教研室制作胚胎标本120个。完成了学院2001级至2010级10个年级14个专业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3.1.4 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心
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心由原有的临床技能综合实训室、检体诊断实验室以及外科总论及手术学实验室整合而成。目前,中心除承担全院各专业的《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临床医学概论》的实验课程教学外,还负责完成各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前的操作技能强化培训,并且每年定期举办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大赛,以此检验和促进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水平。通过开展实习前的强化培训,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实习学生较快适应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2 开展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3.2.1 发展临床教学基地
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是在单位申报、学院考察及确认、双方签订协议的前提下,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合作。一方面临床教学基地按照学院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纲,负责组织实习生的实习带教,同时,根据学院的相关文件及管理规定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并为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培养、教学和医疗巡回指导及专项经费的投入,为临床教学基地顺利完成教学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教高[1992]8号)等文件精神,学院制定了《昆医海源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考察申报管理程序(试行)》,对临床教学基地的筛选、考察、审批等一系列程序作了明确。
3.2.2 制定管理制度
为保证临床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有效监控教学质量,学院完善了临床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及临床实践教学各环节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昆医海源学院毕业实习规程》《昆医海源学院毕业实习补充规定》《昆医海源学院毕业实习工作及各部门责任细则修订》《昆医海源学院关于加强毕业实习生院外住宿管理的补充规定》和《昆医海源学院毕业实习学生请假管理规定》等。
3.2.3 对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培训
为增强教学和管理水平,学院定期举办临床实践基地骨干教师讲习研讨班,通过专题讲座、专家授课、到省级附属医院实地参观、学习,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教学基地教学人员的带教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培训班举办以来,为各临床教学基地培养了200余名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经过培训的教师在各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3.3 教学方法改革
3.3.1 医科类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独立学院的本科招生一般按第三批录取批次进行,基于对“三本”生源以及医科教育特点的分析,医科类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依托母体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采取灵活有效的特色办学机制,培养接受过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和相关能力训练、人文社科素养充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5]。基于该理念,学院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整形美容以及肿瘤学的专业方向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辅修方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外,具备临床整形美容以及肿瘤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实践与专科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对于非医学专业开设基础医学导论、临床医学导论、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使其具备医学背景,突出医科院校特色。
3.3.2 调整教学计划
对于教学计划的调整是学院推行教学改革,完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一次探索。为了达到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时间从原来的第8~期调整为第8.5~10学期。在加强内、外、妇、儿各科实习的同时,在临床综合实习结束后增加了两个月的选科实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及方向,以及自学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专科医生打下基础。
3.4 实践与思考
3.4.1 加强内涵建设
独立院校在经历了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应逐步转入内涵发展阶段,在保持一定发展规模的同时,将重点转向如何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只有狠抓教学质量、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医科类独立院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需要通过健全管理制度、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等手段,既要保证校内临床教研室、临床技能实验室的教学效果,又要对校外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
3.4.2 加快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对于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至关重要。学院在共用母体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正大力发展学院自己的临床教学基地,目前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临床教学基地的级别、数量、师资与母体院校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打造独立学院的附属医院,培养学院自己的临床教师队伍是学院长期努力奋斗的目标。
3.4.3 突出人才培养特点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医科类独立院校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激发“三本”生源的潜力,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突出人才培养特点,即培养拥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让实践教学体系为该目标服务。
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各医科院校发展的重点环节,对于医科类独立院校来说更是重点和难点。为保证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学院做了相应的努力和尝试,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明霞.构建以培养医学生“三有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6):125-127.
[2] 王立杰,刘英利,敖宝寅.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4):46-47.
[3] 柳爱华,宝福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路[J].科教文汇,2009(2):46.
篇10
1整合课程的含义
整合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也称“综合课程”或“课程综合化”。广义整合课程不仅是一种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也是一种关于课程设计的理论和与课程设计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整合课程是把原来具有内在联系但又自成体系的内容重新整合在一起,打破学科和传统知识框架的壁垒,将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环节,以发挥其综合优势。狭义的整合课程是指将两种或以上学科融合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目前许多学者认为整合课程就是指学科间的整合课程。医学整合课程的主流是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又分为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也称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水平整合是在相互平行的学科,比如生理学、病理学或者内科学、外科学之间进行,通过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基础医学课程内部或临床医学课程内部的整合;垂直整合即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的课程之间的交叉与渗透[1]。
2医学整合课程的国际背景
2.1欧美国家整合课程发展历程
1910年弗莱克斯纳(Flexner)在卡耐基教育促进基金会(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的资助下,对155所北美医学院校进行了评估,发表了著名的弗莱克斯纳报告———《致卡耐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美国和加拿大医学教育调查报告》(Medical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andCana-da:AReporttothe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该报告对北美医学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得以学科为基础分阶段教学的模式成为了当代医学教育的基本特征。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医学院校开始了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1952年,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实施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他们按照器官系统为单位,把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进行授课。1969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Barrows提出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1971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医学院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应用于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由于制定的改革计划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9年后该校又回到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2]。哈佛医学院自1985年实行“新途径”(newpathway)课程体系改革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主要特点是将临床前医学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若干教学模块,在此基础上实行小组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讲座[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于2003年开始课程改革,新课程计划将基础医学教学和以社区为基础的临床教学进行整合,强调小组讨论式学习、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重视医生与患者、社会环境间的和谐共处,亦重视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4]。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采用了水平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围绕人体的器官和系统分别在“正常”和“异常”的维度上设置综合性的课程,同时设置了《临床医学概论》,作为从基础到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巴兹伦敦医学与牙科学院于2007年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此体系以整合的理念为指导,由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卫生保健职业训练和增插学位课程4部分构成[5]。新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和PBL学习。荷兰林堡大学医学院采用PBL的定位课程体系,将正常、异常,基础、临床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进行纵向整合展开教学[6]。
2.2亚洲国家和地区整合课程现状
90年代中期,日本成立了“21世纪医学医疗恳谈会”,分析研究了日本国内医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借鉴了世界其他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经验,制定了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医学教育程序设计研究开发事业委员会”。于2001年4月形成了“医学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供全国各医学院校参考使用,其实质是全面实施整合课程,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临床教学[7]。1997年,香港大学对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地改革,按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8]。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以系统为基础的整合[9]。自2003年《台湾医学教育白皮书》颁布以来,台湾开设医学系的11所大专院校中,完全采用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整合的有5所,部分整合的有6所,而这些学校都将PBL教学法运用到了医学教育中。
3国内整合课程现状
1995年6月,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了“关于实施《高等医药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第四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和白求恩医科大学等4所学校获得项目并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目前为止,国内医学院校大部分仍主要采用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部分学校在进行课程整合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展开了应用。中国医科大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项目的同时,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进一步整合[10]。1999年,中国医科大学邀请哈佛医学院的专家来校介绍了该校“新途径”课改的情况。此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经过整合,形成了9门基础医学课程,并采用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删减各学科中的重复内容,将相关学科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模块。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整合课程体系的探索,2004年开始课程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临床课程的系统整合改革开始实施,他们以哈佛大学“新途径”的课程体系为参照,建立了人文素养、人体形态学等8个模块的整合课程体系[11]。2009年该校对八年制课程进行整合,2010年开始在五年制中推广。2000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将课程整合列为重点教改项目[12],至2003年完成了《基础医学教程》的编写工作,将基础医学六门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整合后,形成了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和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两部分,精简了原各学科教材重复的部分。汕头大学医学院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2002年开始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临床医学本科整合课程模式,由核心课程、临床实习及选修课程三大模块组成[13],核心课程模块涵盖1-7学期,占总学时的56%;选修课程模块涵盖1-6学期,占总学时24%;临床实习在第8、期进行,占总学时的20%。哈尔滨医科大学从2005年在临床和基础七年制中开始实施基础课程整合,于2008年在七年制和临床五年制中实施临床课程整合[14]。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提出并逐步实施了PBL教学方法改革,学校组织医学教育专家对国际、国内医学整合课程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4年,学校确立了以临床医学专业为研究与改革对象,以逐步建立“以器官系统-PBL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为课程整合的目标,制定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三步走”的实施方案,即:基础医学临床导向教学;基础与基础课程之间、临床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横向整合;基础与临床课程之间的垂直整合。该校将器官系统课程与PBL教学方法结合,创建了以器官系统-PBL为基础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整合课程-PBL教学模式从2004年至2008年在五、七、八年制学生中展开试点,2008年开始在八年制医学生中全面实施,2009年开始在临床医学六年制中德班教学中实施。
4国内外对整合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国外许多大学都开展了整合课程实施效果评价。西余大学医学院教育委员章程对课程改革的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学生、基础设施、评价等6方面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哈佛大学医学院主要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对“新途径”课程改革项目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美国国家医师考试委员会(NBME)第一阶段的考试成绩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由于新的课程改革效果需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其评价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西余大学在1952年进行整合课程改革后,第一次对其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和改进是在16年后的1968年,第二次评价和改进则是在1988年。哈佛大学1985年实施改革后,时隔17年才完成第一次的全面评价和改进。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大力提倡整合教学,但是它的很多主张并未得到充分验证。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整合教学影响力的确凿证据,也没有出台实施它的最佳途径,尽管这种方式得到了全世界的大力提倡,然而关于整合教学效果评价的证据依然很少[15]。国内医学院校的整合课程改革起步较晚,目前对整合课程的研究热点主要是课程整合具体组织和实施策略,对整合后的教学效果评价研究较少。中国医科大学乔敏等以实验研究法对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对8门基础医学课程和4门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显示,整合班学生的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成绩(相同试题部分)不低于普通班,临床课程的成绩普遍高于普通班,且有显著性差异,整合课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学习临床课程[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马丁等采用问卷调查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方法初步评价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结果显示,实施整合课程教学的学生满意度更高,整合课程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但在体格检查能力的提高上并无明显优势,同时整合课程制约了部分学科的课程建设和发展[1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冉志华等强调,整合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但是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时不能忽视传统的知识性内容教学[18]。重庆医科大学冯泽永认为,以还原论方法建立的传统教育模式必将长期存在,怎样处理课程整合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关系需要认真研究[1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储倩等采用问卷调查与考核成绩分析的方式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医学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初步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整合教学减少了重复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满意度更高[20]。哈尔滨医科大学高岳指出,我国很多已实施了课程整合改革的医学院校没有关于整合课程大纲、教材和评价方式的统一标准,整合课程的实施效果仍难以客观评价[14]。
5国内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1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培训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大课讲授为主,注重课堂教学形式,强调知识的传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不够,而整合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推动整合课程实施,不但需要教学管理决策者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入到改革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掌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5.2强化组织保障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大多是基础医学课程、临床专业课程以及临床实践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课程整合需要打破传统的课程和教研室的概念,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在整合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实施垂直整合时,目前的基础医学院、临床学院的分段管理模式将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整合课程顶层设计者应以整合课程需求为导向,打破院系、专业、学科的壁垒,对组织机构进行科学整合,这是医学课程整合的难点。
5.3完善整合课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 上一篇:中医经络养生专业知识
- 下一篇: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