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企业;施工;进度
一、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
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以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开始,直到工程项目保修期满为止。其工作内容主要有:(1)编制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工作细则,如编制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分解图; 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进度控制人员的具体分工;与进度控制有关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 进度控制的方法; 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等。(2)编制或审核施工进度计划。(3)按年、季、月编制工程综合计划。(4)下达工程开工令。(5)协助承包单位实施进度计划。(6)监督施工进度计划的施实。(7)组织现场协调会。(8)签发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9)督促承包单位整理技术资料。(10)审批竣工申请报告、协助组织竣工验收等。
二、进度控制管理体系
2.1人员架构
所有相关单位,包括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各级承包单位,必须设立明确的进度管理架构,设置专职计划员。计划员需具备一定生产安排经验,了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能对施工进度动向提前做出预测。
2.2贯彻途径
2.2.1完善例会制度
每周至少召开1次有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例会;各施工单位每周至少召开1次本单位的生产调度例会;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
2.2.2建立沟通渠道
各单位生产负责人工作时间临时外出须通知其他相关成员,并做出相应安排;各单位相互通告进度管理体系架构,建立工程进度管理体系成员联系表;各相关单位之间建立纵向、横向联系。各级生产负责人、计划员之间及时进行指导、反馈、预警等工作交流。
2.3进度控制工作流程
2.3.1总体控制
(1)此计划为项目指出最终进度目标,为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指出明确的开工、完工时间,并反映各分部、分项工程相互间的制约关系,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路线。
(2)总控制进度计划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制订,原则上一是要满足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符合各项已签合同的工期规定。
(3)甲方牵头制订总控制进度计划,经各专业负责人和总包、分包共同参与意见后确定。
(4)总控制进度计划确定后,便成为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各方要严格执行,不轻易调改。
(5)合同中应规定建设各方必须遵守总控制进度计划,任何一方符合或违反工期规定,在合同中均应规定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2.3.2阶段控制
阶段控制是为了保证一级计划的有效落实,故有针对性地对具体某一阶段、某一专业承包公司的生产任务做出安排 原则上必须符合总控制进度计划的工期要求,如出现不一致情况,需经甲方认可,或修改后再报。各专业承包公司在正式施工前必须上报该公司的生产计划,并上报监理、甲方审核。甲方在必要时将下发阶段性工期计划或分部工程计划,相关施工单位务必严格执行。阶段控制贯彻力度,主要取决于专业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各分包单位应重视阶段控制的执行情况,出现异常进度动向时,必须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务必保证实现阶段工期或分部工程的进度目标,为总进度目标在全局的实现奠定基础。
2.3.3周计划
(1)周计划是进一步细化到日常的施工安排中,是最基本的操作性计划,应具备针对性、操作性、及时性和可控性。周计划最主要的是切合现场实际需要,有灵活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优点。
(2)各分包单位须制定周计划上报总包;总包须制定周计划(可附上分包计划)上报甲方、监理;甲方、监理须对总包周计划进行批复,审批后由总包制定的周计划作为最终依据,下发各分包统一执行。
2.3.4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首先列出实现项目目标的所有步骤。从最大块的工作开始进行细化,然后将每块工作分配到各项任务中,最后收集并输人工期的估计值。在创建了任务列表并按大纲的形式将其组织起来之后,即可决定这些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2.3.5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评价
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通常采用跟踪检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方法,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施工进度月报了解施工进度及存在的问题。由负责计划的工程师检查了解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参加现场会议,同时协调与有关方面的进度关系。当工程进度出现偏差时,通过时标网络计划分析偏差是否影响到后续工作和总工期,除采取各种手段解决进度滞后问题,一般还要调整工作顺序、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缩短某些工作时间,用工期优化的方法调整原计划。
三、施工进度的控制措施
3.1动态管理
工程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慢就要增加投资,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进度、质量与投资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还要质量好。
3.2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保质安全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科学实践理论实践重构
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实践是第一位的,实践塑造着人,也塑造着世界,因而被传统科学哲学视为表象的知识,就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表象(例如,文本、思想或者图表等等),而是一种当下和在世的实践性互动模式,即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只有作为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当代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劳斯更愿意把科学视为活动,他把科学看作是实践领域而不是命题陈述之网,科学首先不是表征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作、介入世界的方式,亦是一种作用于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那么,具体的科学哲学家们是怎么论证实践是第一位的呢?
一、科学实践的地方性
科学实践哲学认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一定是地方性的,这表现在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产生和需要:特定的实验室、特定的研究方案、特定的地方性共同体、特定的研究技能。所谓科学知识的普遍化不过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其转移被理解成为走向另一个地方,而所谓去语境化实际上应该是标准化(制定标准,使得各个地方的科学研究遵循某种地方性标,从而使得这种标准下的科学知识成为标准的科学知识)。事实上,我们经常在当前的技术竞争中看到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中技术的和政治的双重制约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实验有自己的生命
在科学实践哲学,特别是在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的视野中,实验常常有自己的生命,实验也常常有许多种类的生命。实验不是为明确的理论所导引,而是为值得研究的事物的暗示以及对如何开展这样的探索的把握所导引。科学实践哲学更重视实验,因为在科学实践哲学中,科学是作用于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实验一直担当着知识论的重任”。这样,实验或者观察与理论在品格方面就有了重要的区别。因此,在科学实践哲学中明显地表现出更为重视实验的特征:实验目标、实验设计、实验所采用的手段及仪器和获取的现象,都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就是说劳斯认为实验不仅仅是理论的附属物,而且还在科学发展中扮演着独立的、重要的角色,实验室场所是科学的经验特征得以建构的地方,并通过实验人员的地方性、实践性技能来实现。实验室产生的知识被拓展到实验室之外,这种拓展并不是对普遍规律的概括,而是通过把处于地方性情境的实践适用到新的地方性情境来实现的。[1]
三、对“实验室”的重新解读
实验室在科学实践哲学中被赋予了新的认识论地位和意义,是一个认知概念,而不仅是认知的场所而已。诺尔-塞蒂纳甚至认为这个过程如下:实验室研究成为事物被“带回家中”的自然过程;它使自然对象得到“驯化”;使自然条件受到“社会审查”。实验室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提升了“社会秩序”和“认知秩序”。新的科学实践哲学认为:(1)实验室是建构知识的研究场所与情境。由于知识是地方性的,因此知识作为其实践的维度必定含有实验室特征,对象经过巨大改造之后已经不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2)实验室的作用是:隔离-操纵对象,使得被研究事物清晰化。(3)实验室以工具、设备和技能介入研究,实验室本身就是研究活动的组成。(4)实验室还提供了追踪实验过程的全程性认识。(5)提供新科学资源的实践性理解、文化性理解。[2]在库恩之后,科学论的视角发生了转换:“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于关心科学成品的逻辑结构”“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
四、语境中的机会主义
皮克林用语境中的机会主义来对科学实践进行解释,他与塞蒂纳将实验室中的科学家比喻成修补工类似,皮克林用机会主义来解释实验室中科学家的选择。他指出:“研究战略是根据科学家个人以享有的资源在不同的语境下做出创造性探索的机遇而定的。”正像塞蒂纳所做的比喻“修补工是机会主义者。他们了解自己在特定的地方遇到的重要机会,并且利用这些机会来完成他们的计划。同时,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可行的,并且相应的调整和发展他们的计划。当行动起来时,他们不断从事生产和再生产某种中用的物品,使其成功地符合他们暂时决定的目的。”[3](P26)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工作与织补工类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源、技能和机遇。科学家个人在面对选择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原有学术背景等文化资源的影响,但是这种原有学术背景的影响不是完全决定性的,在面临新的语境时,他们会努力使自己的文化资源与现有的语境相适合。[4]在语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动机,在语境中不断调整使自己的资源发挥最好的效用。
当然,科学实践哲学论证了科学实践的主导性、决定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科学哲学观,用实践优位代替了理论优位,但是从最终结果上看,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哲学家都强调实践比理论更优,有那么一些人给出了一种综合的见解。拉图尔提出了对称性原则,即: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不能解释科学知识的形成,既不能像实证主义者一样把科学知识看作在本质上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也不能像布鲁尔那样一味诉诸社会因素寻求科学知识的成因,而是应该把科学当作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科学家的语言交往、实验室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想真正把握知识的本性,就要研究知识是如何生产的。因此,应该“把科学理解为动词”,而且是处于进行时态的动词,亦即拉图尔所说的“行动中的科学”。拉图尔提出的新的对称性原则就是拉图尔科学实践观的精髓,进而在某种意义上去说,新的对称性原则就是科学实践观本身。针对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二律背反”的现实,拉图尔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经,即是把哲学理念与社会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实现一个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行动者网络”,[5]这就是拉图尔综合的科学实践观的建构理念。
比较之下,笔者更同意拉图尔的综合性的、协调性的观点,即对待科学实践我们应该采取辩证地观点、演化的观点、过程的观点和多样性的观点,这样才能较为正确地、全面地反映了实践(观察/实验)与理论的真实关系,就是说不仅实践有自己独立的演化,而且理论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双螺旋一样是相互纠缠而共同发展变化的。这才是科学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最合理的、真实的重构。
参考文献:
[1]戴建平.约瑟夫・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方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7―10.
[2]吴彤.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实践――兼评劳斯等人的科学实践观[J].哲学研究,2006,(6):85―9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王娜,吴彤.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33―36.
[5]刘世风.试论拉图尔的科学实践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67―71.
注解:
[1]Rouse, J., Knowledge and Power: Towar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P38.
[2]Hacking .I,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150.
[3]拉图尔,布鲁诺/伍尔加,史蒂夫,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M].张伯霖、刁小英译,东方出版社,2004.P110.
[4]诺尔-塞蒂纳,卡林.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语境性[M].王善博等译,东方出版社,2004.P112.
[5]库恩.必要的张力[M].纪树立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P265.
篇3
【关键词】内科学;教学模式;见习;临床思维
臨床思维方法是医生认识疾病和判断疾病过程中所采用的推理和逻辑方法,正确的临床思维是理论和经验在具体患者身上的结合。临床见习作为联系理论课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在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见习带教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论及实践知识的掌握。随着高科技成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些医学生认为疾病的诊断只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便可迎刃而解,临床思维已不很重要[1]。而事实上,临床医生的思维方法,是造成误诊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因此,应当加强实践教学中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本院本科医学检验学及麻醉学专业四年级学生(各1个班)为试验组,开展内科学实践课的教学改革;选取同年级的医学检验学及麻醉学专业四年级学生(各1个班)为对照组,在内科学实践课中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均学习了内科学、诊断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课程。
1.2内科学见习教学改革准备阶段
1.2.1教学师资团队建设成立以内科各专科主任为专家的督导组,选择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表达能力强的内科各系统疾病专业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承担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组建内科学见习教学小组;每次上课前进行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教师的整体水平,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1.2.2编写内科学实践课教学配套教材在参照《内科学》理论课教学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需要,编制出难度适宜、操作可行的《内科学》实践课教学教材。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内科学常见辅助检查分析、临床操作指南及病例分析(各系统3~4个)等。
1.2.3购买和自建《内科学》教学多媒体资源根据本教学模式的需要,课题组购买了一批高质量的《内科学》教学多媒体资源(视听教材、网络课件或网络课程);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创建有特色的《内科学》教学网络资源,搭建《内科学》实践教学资源平台。
1.3内科学见习教学实施阶段
1.3.1内科学见习教学集体备课在每次内科学见习教学课程一周,本教学小组全体教师举行集体备课,先由一人试讲,然后进行讨论,统一本次教学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别要统一本次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3.2课前培训在开始实践课的教学前对即将参加课程的试验组进行课前培训。内容包括:本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本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教学流程、在教学中学生应该如何配合。鼓励学生复习基础课如病理生理、病理等知识,为正式开展内科学见习教学改革做好准备。
1.3.3课前要求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每次课前一周先告诉学生本次课程的内容、需要操作的内容及需要讨论的案例。并根据本次课的内容提出数个问题,要求学生课前先预习相关的材料,小组长组织组员查阅期刊和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和小组协作性学习。在每次实践课程中,要求每组推举一个成员来汇报对问题的学习情况。
1.3.4床边实践教学以病例为中心,培养学生如何采集病史并抓住主要症状,对学生提问过程中出现错漏的地方进行纠正;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规范性的体格检查从而获得阳性体征,对操作遗漏或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点评并示范性教学;培养学生如何通过症状体征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得出可能的诊断,培养学生分析产生症状的可能病因,结合内科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几方面结合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如何与患者沟通,强调职业道德与人文关怀。要求学生床边汇报病史,并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初步的诊疗计划或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处理措施等。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老师最后进行总结,指出优缺点。
1.3.5模拟诊疗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配式教学,由学生分组分角色進行医患交流,并对病史及体格检查情况进行汇报。设置医生查房,向家属交代病情及医生病例讨论等情景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然地融入到学习的环境中去,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令学生在掌握基本内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学会了针对内科学常见病例进行思考、交流和表达。
1.3.6总结教师进行提问,与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总结病史、诊疗情况),整个过程教师结合病例穿插复习病理、病生等基础知识,部分内容运用多媒体配合进行教学及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病例的临床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理解,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1.4效果反馈与评价、总结阶段
1.4.1在本教学模式开展的中期和结束后分别向学生和教师发放《内科学见习实践课教学改革质量问卷》和举办教学情况座谈会,并根据师生的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修正和完善教学模式,对学生反映好、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教学方法进行推广。
1.4.2课程结束后,用问卷形式和临床操作成绩和笔试考试成绩等指标来评价教学效果,并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教学效果的差异性。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为了评估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内科学课程结束时,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发放授课质量评估表和问卷调查表,反馈对本次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的意见与建议。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问卷回收率100%。结果显示,这种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的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深受欢迎,教学过程中融合了床边实践教学及模拟诊疗等实践方法,经过强化训练后,学生能从多方位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其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对疾病的诊断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都明显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也较前提高。70.00%的学生认为通过培训以后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得到提高,另外80.00%的学生认为经过系统学习后疾病的治疗能力提高了,认为临床思维得到明显提高的学生占58.33%,认为临床思维有提高的学生占19.17%,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在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们(75.00%)普遍认为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同时还有小部分医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对其提高不大,而且由于本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复习及讨论,31.67%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增加,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运用无明显提升,对疾病的诊疗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明显提高。但从总体效果判断,该教学模式达到了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见表1。
2.2教学改革对学生学期末成绩的影响在内科学见习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包括病例分析题)评价教学效果,并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间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数据表明,对照组学生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为(78.49±7.53)分,试验组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为(81.20±6.59)分,试验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39);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74.03±7.99)分,试验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76.75±7.23)分,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0);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不及格率分别为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科学得发展,许多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新的检查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为临床医生在临床上诊治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部分医生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忽视基本功的培训,不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问题,造成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主观学习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客观授教方面的原因[2],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思维能力的欠缺是根本原因。据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医学生临床实习前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训认知不足,仅16.93%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实习后认为非常需要培训的学生比例提高到55.03%[3]。由于学生实习前对临床思维能力认识不足,因此在基础学习阶段对思维学习和训练不重视,很难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既有学生的原因也包括教师的原因,教师在教授基础课时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没有向学生灌输加强思维锻炼对于以后提高临床思维的重要意义。(2)临床实践中思维能力培养不足是直接原因,如教学方法的陈旧、临床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实习生的不重视等。另外,目前不少医学院校的带教方式除了少部分时间的病例示教外,大部分时间为病历书写和讨论,教师所讲内容主要为教科书内容,虽然能明显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但因为缺乏实践,学生仍较少参与,积极性不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4]。
医学生良好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要形成正确的临床诊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收集正确的临床资料外,还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内科学》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所以,在内科学实践教学中将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5-8]。现在,内科系统各临床科室、肿瘤科、外科及妇儿等科都很重视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9-12]。
在前期成功探索以病例为中心CaseBasedStudy(CBS)的医学教学模式在内科学见习中的作用的基础上[13],并结合其他院校的教学方法[14-18],在《内科学》见习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至内科学临床见习中,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两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病例综合讲述基础知识、临床知识、体查及辅助检查等,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内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初步学会了用临床思维进行思考。内科学教研室适当购买和自创了内科学实践课程教学资源,使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医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医学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19-20]。本次教学改革也逐渐转变了教学管理者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了适应《内科学》实践课教学的师资队伍,大大加强了师资力量。在教學过程中,通过不断探讨案例式教学和PBL教学方法的融合,探讨可行而高效的教学模式。调查问卷表明,这种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的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深受欢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对疾病的诊断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都明显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也较前提高。试验组操作考试和理论课考试成绩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充分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因此,本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内了科学临床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初步成功地把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及模拟诊疗法结合模式应用于内科学的临床见习实践教学,值得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及优化。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实验;探究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已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生物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探究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利用高中生物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进行简要阐述。
一、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生物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验教学,常常认为实验教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观念影响了生物实验的正常开展,难以发挥实验的真正作用,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这就对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生物实验,发挥生物实验应有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由此可见,积极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是培养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前提,教师只有在生物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真正让生物实验发挥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挖掘教材实验素材,增加探究活动
高中生物教材内容丰富,其中很多内容本身就包含着很好的实验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材料,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把这些实验素材设计成丰富多样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方式进行探究活动,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教材中“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中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中达尔文的胚芽鞘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一节中艾弗里的转化因子实验等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实验素材。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把科学家们的这些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处理,设计成为教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并且按照科学家们的实验做法去探究科学的真谛,从中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教师在利用教材的实验素材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实验探究思维,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从而提高了探究能力。
三、重视演示实验,培养探究意识
高中生物实验的形式很多,主要有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实验设计等,其中演示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演示实验,把演示实验看作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做好指导,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和演示中的注意事项。如在进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首先要准备好一根生长旺盛的柳条、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和清水、饮料瓶等。然后将柳枝剪成等距离的6个茎段,把其中的5个放入浓度不同的生根粉溶液中,1个浸泡在清水中,过12个小时后取出、晾干,分别放入装有少量清水的6个不同编号的饮料瓶中,然后把它们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培养,作好实验记录,最后让学生根据演示实验,共同讨论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而够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
四、加强实践活动,形成探究能力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形成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很多实验需要在课外实践中完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时,如图1:
取样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实验环节,它需要学生在野外用取样器进行样本的调查和采集工作。在取样时选用合适的取样器是前提,最好选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虫器等进行样本采集,这样可以使取样工作更加顺利,效果更好。对小动物进行样本采集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样本采集,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倍增,提高对实验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五、重视实验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时,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这种做法打击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实验过程。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科学合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分工指导工作,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注意进行观察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努力做到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提高实验探究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如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实验时,如图2:
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器具和材料的准备,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安排,在学生用镊子摄取洋葱外表皮样本时,提醒学生不要撕得太厚,可以把洋葱的外表皮进行对折后,取外表皮作为材料,放在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然后在盖玻片的一侧加入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多次重复,直至洋葱表皮细胞都浸在溶液中,再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情况。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详细指导,不但减少了实验失败的几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六、结束语
总之,利用高中生物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师正确认识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验素材,重视演示实验的示范性,不断加强实践活动,努力借助高中生物实验来点燃学生探究的火花,并使学生探究的火花越燃越旺。
参考文献:
[1]裘杭波.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初探[J].考试周刊,2015,(20).
篇5
关键词:审美意识;审美活动;审美对象
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这说明,人类的劳动生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改变自然物状态的过程,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97这样,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物质产品,而且也是自身思想、情感和智慧等这样一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
就在这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过程中,人感到了愉悦和幸福,因而也感到了美。基于此,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实践活动,总有当时人类的审美烙印,审美活动也成为人类重要的创造活动之一,对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偿作用。因此,研究医学人才的美学素养,陶冶医学人才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使之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对医学人才的健康成长以及实施科学的医疗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医学人才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
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的能动反映。它包括审美观念(审美价值标准和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感等。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独有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内在的自然人化的结果。审美意识具有直觉性、情感性和社会功利性等特点。医学人才在医疗领域进行的是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科学实践活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健康标准应该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这就决定了医学人才的审美意识除了具有人类一般审美意识的特点以外,还应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趣味,是指医学审美主体对医学审美对象特有的兴趣和倾向。由于医学审美主体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所处的职业环境和其特有的经历,使其形成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使其审美趣味有其自身的特点。
2.审美能力,审美主体即医学人才在从事医学实践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和本质体验的敏锐性和认识的深刻性程度。
3.审美观念,指医学审美主体在一定的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人体健美的构想和观点。
4.审美理想,是人类对自身的健康长寿、体态的优美矫健、心理的健全以及如何进一步发挥人体的各种潜能在医学上表现出来的向往和追求,并为其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而不断地努力。
5.审美感受,指审美主体对美的医学事物带有情感性的认识活动。它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在各种医学审美活动中的审美特性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
二、医学人才的审美对象
医学的社会功能旨在预防疾病、维护和增进人类的身心建康。因此,医学人才的审美对象应该是在保障人类健康长寿的过程中,存在于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中的审美需求、医防保健人员的美学素养、医学技艺美、医学环境美、医学服务美、人体美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人群之间的有关审美意识、审美选择、审美处理、审美评价、审美教育等一系列审美关系。
1.审美需求属于审美意识范畴,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多方面内容。人的审美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它不仅受社会物质生活环境的制约,还受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由于对自身疾病的防治和维护健康的特殊需要,其在审美需要上会表现出特有的内容。
2.审美素养,医学人才的美学素养应包括他们在医学审美过程中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的美学要求。
3.医学技艺美,是指广博的医学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4.医学环境美,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大环境美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小环境美。
5.医疗服务美,实质上是指医疗领域的职业道德美。
6.人体美,是指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形体结构、姿态动作、生理功能的协调、和谐和匀称统一。人体美的本质在于健康和符合审美标准。
7.医学审美关系,是一种在以保障人体健康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关系,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两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指医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医学审美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审美关系指人与客观的医学事物间的审美关系,如医务人员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之间的审美关系等。
三、医学人才美学修养的社会功能
1.通过医学审美实践,运用审美意识,创造人们良好的健康完美的素质。一个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养的医学人才应该懂得如何运用审美意识,去创造各种医学美的条件,使之作用于人体机能,防治疾病,保障人的健康完美,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宣传教育手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的审美能力得到加强,使他们在医学审美关系中从心理上获得情感、友爱以及对周围美的事物的感受,使他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以此改善人类的机体素质,达到美化人生的目的。
2.以熟练的医疗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创造完整的人体美。在医学科学实践中,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包括优生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整形美容医学等一系列现代医学技术对人的面貌、形态、结构、精神和功能进行重新塑造、修补、加工,促使人体的各部分和谐统一、协调一致地发挥功能,从而符合人体健康完美的需求。
3.医学人才良好的美学修养不仅有利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医学工作者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生活、工作态度,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 温和、诊疗精细等优良的职业道德,使其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这样,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下,医学人才在医疗实践中力求达到自身真善美的统一,使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在医院就医处于一种和谐安宁、舒畅愉悦的气氛中,由此产生一种身心俱佳的状态,对康复充满信心,并愿意与医生沟通,积极配合治疗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和谐的医学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
4.治疗功能。从系统论角度讲,人类所面临的疾病的威胁,以及各种不健康、不和谐状态,其原因往往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当人体的完整与层次、结构与功能的有序性,开放与自组织的稳定性因各种综合因素而遭到破坏时,医务工作者可利用医学审美中的艺术形象、医学审美的再创造、审美意识的调谐、指导和咨询功能等,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如可利用音乐治疗某些疾病,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也能使胃的蠕动变得有规律,并能促进唾液的分泌。
5.美育功能。在医学审美实践中,医学人才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美学素养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社会大系统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审美规律和原则,普及和提高人们的医学审美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在医疗实践中,每个医疗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规范人们形成良好的医学审美习惯和行为方式;通过娴熟的现代医学技术和审美实践,改变人们的医学审美状态,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和文明的社会。
四、医学人才的审美动力
1.医学人才自身的审美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学家H.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的需要,第二是安全与保障的需要,第三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是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需要,第五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属于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一种精神范畴的需要。医学人才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内在情感的欲求,是人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最终目的是求得审美的愉悦,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个体的特殊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因此它的形成同个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经历密不可分,如医学人才的审美需要,就是在医疗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他们以维护人类的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审美的最高需求。
2.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反映在对疾病的机理以及对健康的概念,正在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医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人。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的生命历程要受到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制约。人的健康是一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这种发展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重视自身的美学修养与职业道德的联系和互补作用,理解在医疗卫生的职业活动中重视自身美学修养的重要意义。本着救死扶伤、维护人类健康的原则,医学人才应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含义,重视自身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培养和协调统一,加强医学审美修养,以便更好地把医学审美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3.医疗工作系统性的要求。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依靠的是医疗工作人员的同心同德和密切配合,在对病人的诊疗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医务工作者的全局观念和责任心极其重要,这种职业道德美是创造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篇6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从减少碳的排放量到推崇新能源,从新型电脑的问世到智能手机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来源于科技。但是,科学却没有深入到当代文学方面,文学领域的作品不多,小学语文中关于科学文艺的内容更少,在这方面,对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无明确要求,往往是带少年儿童去科技馆参观一下就算是科学教育了,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科学文艺行业缺少的是人才储备。文艺工作者应该去了解前沿科技,将科学技术与文学创作结合在一起,创造科学文艺,应将科学与文艺相结合,创作出受读者?g迎的文学作品。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科幻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项目,这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科学素养、增强教学魅力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须普及小学科学文艺知识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能力建设。这一纲要的提出,可以有效增加全民对科学的认知,提高科学知识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全民生活水平;同时,全民利用科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园,对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全民参与提高科学素质行动中,对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尤显重要。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将基础素质教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地区普及小学科学课程,以纲要为宗旨,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科学文艺水平的策略
学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具备科学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以及良好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自己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要走在公众科学素养的前面。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具体来说是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转变。思想是一切问题的指挥棒,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才能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当今小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过于看重自己的所教学科的知识积累,往往忽略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这样会导致自身的知识面比较狭隘。要想提高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语文教师进行多学科的学习,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新课程的实施下,教师在充分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外,还要通过学习其他相关方面的内容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积极拓宽获取科学资源的渠道
篇7
【关键词】科研素质 构成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16-01
引言
教师的科研素质,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科研知识以及认知的结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体现,同时也是进行科研的特殊能力以及科学的品质,对于在现今新课改的形势之下提高教育科研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科研素质,是需要在教育科研的实践当中逐渐的培养和体现出来的,而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将有利于更好的改善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改进不足,更好的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进行,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构成,分为几个方面的内容,即科研意识、科研基础知识、科研能力以及科研精神,文章将针对这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力求抓住重点,剖析其本质,为了在新课改下能够保证科研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而作出积极的贡献。
1、科研意识
科研的意识,指的是教师积极的从事相关科学研究事业的心向,并且潜心的去捕捉以及发现科研的课题的一种求知欲。科研意识可以说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内在动力,是教师提高科研素质的根本内容,而其中也包括有许多方面的内容,教师自身的角色意识、对于科研内容的信息意识、问题意识以及过程当中的一种合作意识,广大教师需要明晰这几点内容,切实的从根本上改善不足,提高科研素质。科研意识对于教学质量以及其他内在方面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科研的意识,那么就会缺乏创新,缺乏发现,只能够做一个“教书匠”,而没有自主的观点和意识。所以,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在平常的教学之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发现问题,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另外一个方面,也需要善于将教学之中的实际经验转化成为一种有理论基础以及实践价值的教学科研成果,这样才能保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的效率。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并且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总结,不仅可以有利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升,而且还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2、科研基础知识
教育科研,其作为一项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具有基本的并且特定的要求以及规范。在教学科研当中,学习并且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完善其中的基础知识,是有效保障教育科研规范性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对于科学性、有效性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般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科研的过程当中,除了掌握一些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学校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还需要掌握教育科研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了解和明确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逐渐的明晰其一般过程,掌握真正意义上可行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教育科研的方法论,这几点是非常关键的。而在研究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当中,要能够掌握教育科研成果进行相关评价、管理以及表述的基本理论,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有重点的进行教育科研对象的选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学科研,这一点是教育科研素质当中的重要构成,同时对于科研基础知识的提升有着关键的意义。
3、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也是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当中的重要构成,其是指能够将教育科研当中的具体知识运用在教育科研当中的实际情境、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能力。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发现问题的能力。任何科学的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教育科研也是如此,广大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之中发现问题,并且还要善于发现对于教学、管理实践有着重要价值的问题,并且将其设计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这一步也是整个教学研究过程之中的重要一步。
(2)设计以及预测的能力。这一点是指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和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变化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分析问题,对课题进行详细的设计,明确工作的基本思路以及目标。
(3)教学信息的获取以及筛选能力。这一点是指广大教师针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获取,并且还要掌握信息的识别、编码、分类、评估以及使用的能力,现代社会信息量较大,且来源多,故而在教学科研的过程当中掌握必要的信息获取以及筛选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4)开拓创新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教育科研活动,是一项崭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其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一般的情况之下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并且没有现成的科研模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广大教师们就需要具有很好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要有创新的思维和丰富的创造力,并且将这种能力很好的运用到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之上。
(5)操作能力。这一项能力是指教师将教育科研真正意义上落实到实际的课题研究过程之中的能力,并且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够稳步进行。
(6)协调以及合作能力。指在教学科研的过程当中进行项目的选择、科研人员的调配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方面的能力,保证科研活动能够有序的进行,分工明确,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并且进行很好的合作。
(7)书面表达能力。将研究的科研成果进行文字表达,通过书面的报告、论文或者著作的形式进行表达,这一项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一步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只会创造而不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则不能够有效的将成果表述出来。
4、科研精神
科研精神,同样是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构成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是指教师在教育科研的过程当中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同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尊重他人、严谨冶学。
篇8
区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须依赖大量资源,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领悟相关思想和精神。因此,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地开发科学教育资源至关重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标准》还进一步强调:要注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基于此,学校要在科学教育实践中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挖掘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拓宽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渠道,并结合学校和地域优势,探求整合与利用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环境熏陶,科学引领
学校应积极推进科学教育建设,把科学教育建设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中,把具有特色的科学教育文化融进校园文化中,打造内涵丰富、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润泽师生心田,引领师生心灵的成长。
1.美化教育环境,打造生态校园
为了美化教育环境,笔者所在学校合理布局校园。一进校门最吸引人的是绿色长廊,假山、喷水池和各色植物相映成趣,俨然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此外,教学楼的每一层都分别栽种了杜鹃、大红花(朱瑾)、鸭脚木……整个校园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为了打造生态校园,学校创造性地设计了室内生物园。生物园内树影婆娑,姹紫嫣红;泉水从石间涌出,汇流成溪;溪中水草摇曳,鱼儿穿梭;两岸绿草如茵,花繁叶茂,国家珍稀植物桫椤、名贵花卉拖鞋兰点缀其中。就这样,池塘系统和湿地系统自然形成。此外,我们在室内生物园建立了人工森林、草原和农田系统,将各种动物标本按照其栖息环境分别放置。室内生物园的建立具有两个意义。一是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又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二是使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和动物,并了解其生活环境,进而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体现科学教学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2.加强环保教育,建设“节约型”学校
为了加强环保教育,建设“节约型”学校,我们具体落实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班级卫生环保角,通过班队会、主题活动,开展节约能源的教育工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二是结合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无烟日等节日,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环保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生态道德意识。
3.发挥宣传作用,争当绿色志愿者
为了有效发挥宣传的作用,让学生争当绿色志愿者,学校具体落实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利用校园网、校讯通、宣传栏和广播等渠道宣传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知识、养成文明习惯和践行文明行为。二是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通过开展“争当绿色志愿者”社区学习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又引导学生、家长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减低消耗的绿色行动,共同为社会的生态文明撑起一片蓝天。
二、课堂渗透,提高实效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开展科学教育。相应地,教师紧扣《标准》,挖掘教材内容,把知识教学、技能传授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又理解人类在科学中的重要责任,最终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
科学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旨在通过研究学习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追求真理、领悟真理和坚持真理。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学校以“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依据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的特点,制定了《雅荷塘小学学生科学素养的相应培养目标体系》(以下简称《目标体系》)。除科学教师之外的其他教师可根据这个《目标体系》,认真钻研相关教材,挖掘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在除科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并落实到相关教学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力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1.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结合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太阳》和《奇怪的大石头》等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文中的科学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的课外书籍寻求答案。这样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拓宽学生的视野,还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实证科学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推导公式的过程就是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求取真知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有关“圆周率”的内容时,教师可带着学生推导相关公式。具体来说,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想办法测量一个圆盖子的长度。学生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学生用绳子测量,有的学生用软尺测量……总之,学生测量了大大小小的圆的长度。最终,学生发现:所有圆的圆周与它的直径的比例几乎一样。就这样,学生发现了“圆周率”。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单词教学有机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科学教育与单词教学有机结合,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rainbow(彩虹)这个单词时,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colour is the rainbow? Do you like the rainbow?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彩虹为什么会有七种颜色,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于是,教师给学生讲述彩虹形成的光学原理。就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单词,又了解到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还于无形之中提升了科学素养。
三、活动体验,提升素养
学校充分利用区内各级教育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力求做到在“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
1.“校园科技大讲坛”活动,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
学校每学期均举办活动,主讲团队由学生、教师、家长和专家等组成,旨在围绕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环境和社会等专题教育,且根据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在“校园科技大讲坛”活动中,主持人通过图文并茂的资料,以幽默活泼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及最新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校园科技大讲坛”活动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既让学生丰富科学知识,又使学生体验追求真理的快乐,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电视节目课程”,拓宽科学教育途径
为了拓宽科学教育的途径,我们将每周六、周日的下午定为“科学娱乐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学生可收看《科技之光》《科技人生》《创新无限》和《我爱发明》等节目,我们将其视为学生的“电视节目课程”。这些电视节目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生产相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科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启迪学生创新探究的智慧,还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学生通过这样的“电视节目课程”,既明白了“学以致用”的关键性,又领悟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3.校外实践活动,延伸知识获取触角
校外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为了推进科学教育,学校应充分利用周边社区的有利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例如“爱惜水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既延伸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又引导小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物,还让学生把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又如让学生探讨广州东濠涌的水质问题、追寻流花湖绿藻肆虐的成因。这些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科学研究的方向,感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挖掘资源,开发课程
家长是学生校外学习的组织者,因此,学校应发挥家长的优势、挖掘家长的潜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掌握更多的科学技能。总体而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科学真有用、家园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地方性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具体来说,有两方面。一是家园这一校本课程以“家园”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例如“白色污染”“废水废气”“玻璃幕墙”和“噪音”等)入手开展调查,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整合成实践报告,在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后进行展示和交流。二是科学真有用这一校本课程分别针对低、中、高三个年段,每个年段的知识内容是螺旋式上升的。高年段课程不仅是对低年段课程的回顾,更在原有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科学真有用这一校本课程重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不仅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9
现行职高教材针对学生所学专业难免有不足之处,为每一专业编一套实用教材是不现实的。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找出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到教材中,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为何有黑色斑点生成;家庭装修的各种金属器具一段时间后为何变得暗淡;新装修的房间为何选择绿色环保性材料?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为何禾苗长得非常茂盛?等等。提出这些问题肯定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金属的冶炼和性质》一课时,我带领技工班学生到附近钢厂、冶炼厂参观工艺流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外安排学生分组活动,如让学生测量各种体液及常见液体的酸碱度pH,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比较各种液体的pH:体液的pH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洗发液的pH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土壤的pH对作物的生长又有什么影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查阅了资料,进行了实践,表现得兴趣盎然。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并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求知欲,增强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
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
知识固然重要,但科学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无异于拿到了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因此,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还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揭示其内在实质。如设置悬念、反复比较、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勾画重、难点,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记下原理、规律和疑难点,借助图表整理同类知识,由孤立到联系,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编成知识纵横网络。如在讲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告诉学生,每一族学习一种代表元素的知识,再推及到同簇其它元素,并找出同簇元素结构、性质的异同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同时还应增加课堂讨论与练习时间,将有助于学生动脑动手,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参与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参与行为。
3.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教师应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与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要凭借着以掌握的的化学知识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才能考验出学生的自生能力到底有多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之中,就要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培养学生化学实践的根本。
篇10
2.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物理成绩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为促进中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北京市通过中考这根“指挥棒”,提高了学校对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中,实验探究题分值逐年提高,2016年已高达48分,较2014年提高了37%。从中考物理试卷总体得分情况来看,实验探究题也是失分率较高的题型之一。可见,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之重要,它已成为中考物理考题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究其原因,一方面,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来逐步接触、了解并最终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从而使物理教学达到“化难为简”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明显提高科学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这为学生学好物理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存在较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新课标,改革与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是今后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一线物理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设计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大多数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而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展现自我,这一特征为教师引导学生热爱物理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提供了可能。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讲解完物理知识之后、学生动手实验之前,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课堂上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动手操作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重力这一节,提前让学生带一个玩具小球,在引入重力和讲重力的方向时,让学生平抛、竖直、下落小球,从而体会重力的存在,感知重力的方向。在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在桌子的正中央放置一个稍高的不透光易拉罐(可用两个易拉罐叠加在一起),再以易拉罐为圆心,在其周围依次摆放点燃的蜡烛,观察易拉罐影子的变化情况,以启示学生光的传播为直线传播。
初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较为难学,殊不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物理教师能够成功让学生“爱物理”,“学好物理”便不是问题了。
2.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令其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实验用具,让生活成为物理教学的大课堂。例如,讲物态变化时,拿出一块预先准备好的冰,提问学生它有几种状态,分别怎样实现,如果是夏天讲授该内容,还可承诺学生,回答正确的课后奖励冰淇淋一根,以活跃课堂气氛;讲质量的单位时,让学生用塑料袋到室外去装自己认为是100克的沙子(或泥土),然后回到教室用天平一一称量,看看谁装的沙子(或泥土)更接近100克;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将适量豆奶粉加入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后充分摇匀,再用激光笔沿瓶底照射,可明显看到沿直线传播的光柱;讲大气压强时,现场在塑料矿泉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几下后,倒出热水,再迅速拧紧瓶盖,让矿泉水瓶自然冷却几分钟,可看到矿泉水瓶变瘪,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生活当中处处都可以发现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
3.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当前的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殊不知实践活动对于搞好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物理教学而言,科技高度发展的当前社会是极好的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或倡导家长带领)走进科技馆、高科技园区和工厂,让学生了解到,以物理为基础的高科技正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实践活动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巩固物理科技知识。组织学生去工厂的配电室参观学习电力知识,让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一些配电知识,让学生对基本知识能够得到直观的理解。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工厂的车间进行参观,观察机器如何运转,有哪些杠杆、斜面的物理知识,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联想和学习。结合课堂知识参与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来真正的理解物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受物理知识无处不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的热情,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实现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对于北京地区的学生,则可以充分利用首都的优质社会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航天科技城参观,让学生了解飞船知识,交流航天员训练与生活情况,培养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探求未知真理的创新和求知精神;组织学生到中国科技馆开展实践活动,在主题展厅、特效影院、科普报告厅等教育区,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让学生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学生动手探索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物理及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还可联系中国科学技术馆组织相关的科普实践和培训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技实践活动是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应鼓励并积极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三小活动”,即科技小制作、科学小实验和科技小发明,为确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节创造条件。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小调查、小参观,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对家乡的生产、生活、经济状况、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做初步调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写一些简单的调查分折报告,为日后参与当地经济建设打下基础,为当地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 上一篇:绿色化学特点
- 下一篇:中医经络养生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