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族音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9:0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民族音乐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西方民族音乐论文

篇1

一、音乐学研究论文

音乐学研究论文是我国在此学科取得成果的最直接体现,也是音乐学学科构建的主体。2012年,我国较为优秀的音乐学研究论文主要刊登于国内音乐专业和艺术类学术刊物上,内容涵盖音乐学子学科所及的不同研究领域。2012年,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内容丰富多样。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调查与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代表论文包括:张伯瑜《云南个旧市大屯镇洞经音乐三首套曲分析》、周青青《北京通州运河号子中的山东音乐渊源》、袁静芳《走近藏哇寺》、赵塔里木《蒙古族额鲁特部民歌特征的鉴别与解释》、钱茸《浅析沪剧唱词音声的地域性音乐价值――兼推“双六选点”分析模式》、黄婉《在“挪用”中饰变与创造――文化生态视野下的2012基诺族“特懋克”节》、李明月《“堂名”忆旧:苏州地区十番锣鼓生存现象探微――以常熟辛庄“春和堂”为个例》、杨和平《民间礼俗的音声表达――以蒲城丧葬仪式音乐活态现状调查为例》等。有关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洛秦《“音乐上海学”建构的意义、研究架构及其问题思考》、管建华《东西方音乐的帕斯卡尔式的历史沉思》、《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的哲学基础之比较――兼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反思》、薛艺兵《通过田野走进历史――论中国音乐人类学历史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杨民康《音乐民族志书写的共时性平台及其“显―隐”历时研究观――以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音乐文化书写为实例》、宋瑾《从“音乐”到“音声”――音乐人类学学科边界问题》等。此类论文凸显作者群体对民族音乐学历史维度的思考,以及鲜明的跨学科倾向。此外,还有部分文章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教学入手展开研究,代表文章包括王耀华《熟、背、析、研――教学体会》、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操作策略的探讨》、沈洽《以人为本的多元―本位音乐教育――基于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视角的思考》、叶松荣《学科发展的瓶颈――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局限性探讨》等。

2012年,西方音乐史研究论文主要集中于巴罗克时期以前的早期音乐上,代表论文包括余志刚《中世纪音乐教学漫议》、姚亚平《欧洲早期音乐传统与20 世纪现代作曲观念》、伍维曦《与中世纪晚期多声部弥撒套曲的体裁特性》、周耀群《关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两部断代史的比较》等。这些论文从各位学者的独立研究角度出发,对西方音乐早期历史的不同细节开展研究和思考,试图在理论阐述中深化对音乐史局部细节和音乐历史观念形成的认知,进一步唤起人们对古今历史比较和创作、教育问题的重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诞辰200周年纪念,瓦格纳研究论文亦成为2012年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的重点,代表论文包括:刘经树《“清楚变化了的音乐创造”――瓦格纳的“音乐戏剧”构想》和杨九华《“”的阐释 ――再论瓦格纳乐剧中的婚姻伦理观》。另外,对于经典音乐的审美阐释和音乐流派研究的代表论文可举邹彦《贝多芬(Op.31-2)的标题性内涵》和刘瑾《审美困境与现性重建:对新浪漫主义音乐产生及意义的美学思考》。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领域,学者们将目光纷纷投向中国与境外音乐交流史,代表文章包括宫宏宇《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的盲人音乐教育――以安格妮丝・郭士立、穆瑞为例》、陈应时《唐传日本调名曲名考》、郑祖襄《谈杨荫浏对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外来说”的批评》、叶键、黄敏学《18世纪西方传教士的中国音乐研究及其学术史影响》,以及王小盾的系列论文《域外汉文音乐文献述要》。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另一个范畴集中于音乐考古,代表论文有: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研究》、《音乐考古学的六个课题》、王子初《我们的编钟考古》、武家璧《曾侯乙墓漆画“杂悬”图及其实验心理学解释》。在近现代音乐史领域,2012年的研究论文主要是对近现代音乐家的学术纪念,论文包括:杨和平《论李凌的音乐美学思想》、俞玉姿《略谈老志诚先生的音乐思想――纪念老志诚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居其宏《我国新音乐发展战略的设计师和先行者――萧友梅音乐思想与创作教育实践的跨世纪回望》等。中央音乐学院发起的“国家音乐史”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领域。2012年集中发表的论文包括:吕钰秀《他者对于一个国家音乐想象的建构蓝本》、李淑琴《从研究的政治化走向学术化――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蒲方《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分期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等。

2012年,我国音乐美学领域的研究论文首先以评述于润洋教授美学研究贡献为主导,代表文章包括叶松荣《论于润洋西方音乐史学研究中的理论建构》、何宽钊《论于润洋学术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柯扬《承先贤之法,启后生之思――论于润洋对卓菲亚・丽萨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等。其他论文则是不同学者对音乐美学理论、趋势与应用问题的独立阐发,例如韩锺恩《判断力批判:置疑音乐美学学科语言并及音乐学写作范式》、刘研《审美经验的复兴――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观与通俗音乐》、张晶晶《对阿多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素材”的梳理与解读》等。

二、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

2012年,我国的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向着精英化、集约化和实力化的方向努力迈进。在专业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的主导下,音乐学专业教学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发展体系。在不同层次音乐学专业招生方面,各个院校和科研机构结合音乐理论研究的现实需求,招生数量略有紧缩,考试难度相对增加。如此举措,不仅维护了音乐学专业精英化教育的传统,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同层次的学术人才培养上,各个院校特别重视理论培养和艺术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将研究重心立足当代、返观历史,积极参与音乐田野调查和音乐表演活动,在亲身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各个院校给予学生相对宽松的课程安排,不但要求学生学好音乐理论知识,还不断启发学生对其他艺术领域和更广泛的社会文化产生兴趣,获得更为广博的文化见识,充分增强学生的学术实力。音乐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加以限定和考核,通过论文评比、音乐论坛、大师讲座、理论访谈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增长自身的学术本领。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活动日益规范,答辩通过标准相对严格,有效防止学生论文品质和学术素质的整体下滑。

除了各个音乐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日常教学工作外,音乐学界在2012年还积极开展音乐学教学研讨、论文评奖和专题讲座活动,有力推动音乐学专业教学工作,促进院校间交流合作,增加校园学术氛围。2012年2月,第四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评选征文活动正式展开。活动向海内外华人征集自2009年正式发表的音乐评论参选,并在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五届年会召开之际集中评审。2012年3月12日至15日,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中国音乐史学术交流系列专题1:国家音乐史”活动。斯洛伐克音乐学者奥斯卡・艾谢克应邀参加活动,共同探讨“国家音乐史”写作的方法手段和内容选择。2012年10月,上海音乐学院先后组织了“第九届(2012)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和“音乐学学术论坛”,以此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2012年11月至12月,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举办系列学术讲座,邀请资深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三、音乐学学术会议

2012年,我国音乐学界各类学术会议相继举办,有力推动了同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促进专业学术会议向着常态化、正规化的方向迈进。在民族音乐学领域,2012年6月29日,由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承办的“当代社会中的传统音乐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与会专家以音乐同社会政治、变革的关系为主题,着重讨论当代语境下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视角与方法。2012年7月12至15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会议提交论文摘要240余篇,内容涉及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音乐生态研究、音乐与科技、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等研究领域,呈现出学科交叉、研究跨界的学科发展趋势。2012年7月18日至25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围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研究三个方面议题展开探讨,充分展示了我国近年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成果。2012年10月30日,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暨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泰山学术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亚太地区的音乐学家围绕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地区民族之间的音乐传播与交流、构建适合于亚太地区各国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等议题做主题发言。

在西方音乐史研究领域,2012年6月21至22日,上海音乐学院举办“2012・上海音乐学院・瓦格纳国际学术论坛”。 论坛聚合国内最优秀的瓦格纳研究学者同国际瓦格纳研究实现对话,提升我国的音乐学研究水平,增进与西方学术界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主办,四川音乐学院承办的“2012西方音乐学会青年学者论坛”于9月21日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 会议由九位西方音乐史专家对11名青年学子的课题发言进行交流点评,旨在促进青年学者的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积极培养理论新秀。在中国音乐史研究领域,9月24至26日,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徐小平奖”颁奖大会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会议对“契丹音乐史”、“音乐上海学研究”等新课题给予充分重视,并对中国音乐史新近研究成果加以展示。在音乐美学领域,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前沿与对话――全国中青年音乐理论家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论坛邀请全国50名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参会,论题涉及多个学科,促进音乐学学科间的相互对话和启迪。2012年12月2日,“2012年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笔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笔会围绕 “音乐美学学科资源考掘” 和 “身体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两大主题进行研讨。

四、音乐学纪念与交流活动

2012年,中国音乐学界举行了多项学术纪念和交流活动,对于音乐学院系建设和老一辈音乐理论家的学术贡献加以总结,并对中国音乐学的对外推介与交流做出贡献。2012年11月26至27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迎来了建系30周年纪念。系列纪念活动由学术研讨会、纪念座谈会、学术讲堂系列、学术成果展、学生音乐会等活动组成。全系教师还集体出版了学术研究文集,对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科研成果加以展示。2012年5月12日,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其中的学术研讨会对马思聪的学术造诣、音乐创作、教育教学和学术精神展开深入的讨论和研究。2012年9月15至16日,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办“春雨润物 学海成洋――于润洋八十春秋学术研讨会”。近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同事学生围绕他的学术品格、理论特色和历史贡献进行了深入研讨。2012年,恰逢中央音乐学院资深音乐学教授张洪岛先生百年寿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对张洪岛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教学工作进行重点回顾。2012年9月27日,四川音乐学院举行“纪念王光祈先生12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全国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对王光祈作为中国音乐学开拓者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成就进行回顾、梳理和阐释。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 2012年12月22日至26日,陈应时、方建军、李玫等中国学者应邀参加第七届东亚律学大会并宣读论文。此次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引起东亚音乐研究机构对中国律学学者研究成果的密切关注。

五、音乐学理论出版

篇2

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探索 文章 来 源 3 e d u 教 育 网

本文重点强调的是任课教师应该主动地在教学中介绍与渗透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结合课程实例,由浅入深地进行讲授,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教学效果则会更好,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笔者的前辈导师曾教导说:“把搞学术研究比做一个双轮并行的手推车,首先要掌握准确、全面的资料,即搞好资料学建设;其次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搞好方法论建设。这样,把两个建设搞好了,承载车身重量的双车轮也就准备好了,才能满载丰硕的科学成果而归。”这个例子充分说明,进行学术研究,对于材料的熟悉和方法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其一,否则,都将无功而返。我们把这个鲜明的例子拿到教学中来做一比较思考,能够受到许多启发。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以古典进化论为代表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家们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办法,对原始部落民族文化进行的研究,对音乐文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股学术潮流无疑也给作为欧美以外的异国音乐研究以极大的冲击和推动,无论在理论还是方法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比较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19世纪80年代。提到“比较音乐学”这个学科,必须提到两位奠基人。一位是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他在1885年的《音乐学季刊》创刊号上发表《音乐学的范围、方法及目标》,在文中不仅把音乐学作为音乐学术研究领域的总称确定下来,而且首次提出了“比较音乐学”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从人种学的角度对民族音乐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确立该学科在音乐学研究中的地位;另一位是英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埃利斯,他在1885年发表的《论诸民族的音阶》,首创了细密的音程计量体系——音分标记法,通过对希腊、阿拉伯、印度、缅甸、泰国、爪哇、中国等国家音阶的测定,得出全世界的音阶“不是只有一种,也不是所谓的‘自然的’,而是非常多样的、非常人工的、非常随意的”,对欧洲音乐中心论发出了第一次挑战。这种产生自科学实证的认识给当时西方世界对非欧洲音乐的固有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篇3

关键词:艺术歌曲;文化;美学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歌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音乐基础,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过程就是突出美学价值的过程,在当代艺术文化中不断凸显。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产生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当代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代艺术歌曲的发展特点

1.1 鲜明的民族性

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当代艺术歌曲鲜明的特点,它是民族精神的形象代言。音乐界经过探讨,普遍认为艺术歌曲的演绎需要民族化,要与中国大众接受的风俗人情、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相结合,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情感都应该具备气质的气派,最终对艺术歌曲的唱法达成了共识,并将艺术歌曲的民族化往前推进了一大步。[1] 改革开放以后,新思潮的涌入使得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奏出现多元化状态,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中华民族的艺术歌曲作品在世界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2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中国艺术歌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学习和借鉴的姿态容纳世界上政治和文化上的优点和长处。艺术上的体现更是丰富多彩,多种新思潮的融合让艺术歌曲的创作、演绎、传播迎来了鼎盛时期。当代艺术文化交流过程中,艺术歌曲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潮流。

1.3 融合过程中的创新性

将源自于西方的体裁中国化、民族化是创新,用中国传统诗词作为艺术歌曲创作题材是创新,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相结合是创新,将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伴奏形式引入艺术歌曲表演是创新,将中国传统民族唱法和民歌演唱风格融入艺术歌曲演唱依然是创新。[1] 当代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中,融合过程中的创新性贯穿于始终。中国艺术歌曲既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又吸收借鉴外来优秀音乐元素。中国艺术歌曲不断融合的过程不仅表现在体裁的西为中用方面,而且表现在中国艺术歌曲对西方艺术作品的理解、认识、应用上。

2 艺术歌曲在当代艺术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中国艺术歌曲有接近于欧洲艺术歌曲的表现方式,也有具有美学价值的突出形式。当代艺术歌曲一方面体现了学习欧美作曲技术,走发展民族音乐道路的思想;另一方面,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具有“诗化”的意蕴和典雅的气质等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歌曲作曲家在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创作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传统音乐,为发展民族音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艺术歌曲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2.1 意蕴深远的诗歌之美

诗贵意境,词贵意象,是诗界的一种习惯的说法,并非歌词歌诗无须讲究意境,恰恰相反,意境美是中国艺术歌曲歌诗的重要的美学特征。[2] 中国古代作家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中国艺术歌曲的作曲家将其引用到创作当中。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道家的自然乐论和儒家的礼乐文化共同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音乐思维方式。

2.2 兼收并蓄的技巧之美

当代艺术歌曲是一种讲究技巧,对音乐技法有严格要求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歌曲是旋律与歌诗的完美融合,只有扎实的音乐功底才能将优秀的艺术歌曲演绎出淋漓尽致的效果。音乐艺术是技术性很高的一门学科,作曲家没有技巧就没有话语权。在艺术歌曲创作上忽视技术的掌握,让情感表现代替技术运用,用内容来取代形式,这种行为得不偿失。方式技巧的欠缺,会使作品编得无力与贫乏。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业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技术之美。作曲家在创作中体现出音乐风格的同时,也努力探索民族音乐表现技巧,突出了中国美学品位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2.3 贴近社会的现实之美

贴近中国社会的现实之美是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最普遍的美学特征。例如,歌颂祖国的艺术歌曲有《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等,描绘爱情的有《敖包相会》《草原之夜》等。这些歌曲成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也成为了大众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作曲家不仅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突出了贴近社会生活的现实之美。在人民的现实生活积极地讴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之美,起到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当代艺术歌曲的发展承担着反馈、监管社会形态、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整个艺术歌曲创作的历程见证了不断走向中国的复兴之路。在社会实践中,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存在,用这种方式真实地记录社会,及时地反馈社会,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

以传统技法创作与现代技法创作的现代艺术歌曲,表现出了兼收并蓄、尊重差异的整体美感。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让听者感受到了意蕴深远的诗歌之美。艺术歌曲的创作源于现实生活,折射出了贴近现实的社会之美。伴奏表演的技术之美,影响着艺术歌曲界的发展方向。对当代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平衡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传递艺术歌曲的美学价值。我们要继承民族艺术传统和审美情趣,大力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为中国艺术文化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岳李. 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轨迹初探[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81-630.

篇4

音乐时空:据资料显示,担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与曲艺音乐集成的编审工作是您由作曲专业转向音乐学领域的导火索。

樊祖荫教授: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我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本科学的是作曲,工作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教的也是作曲与和声学。和声学的教本采用的是【苏】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其主要内容是欧洲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时期的“共性和声”,既没有涵盖古典乐派之前和浪漫乐派之后的技法,更没有与中国音乐相关的内容。为了弥补上述缺陷,并能将和声学与中国音乐实际相结合,我制定了向传统和声学两端扩展的研究计划:第一步是研究以多声部民歌为主的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第二步是研究与近现代音乐相结合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为此,从1980年春节开始,我都会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及赴各地开会、讲学的机会,深入到听说有多声部民歌的各民族、各地区去进行田野考察。开始的目的就是单纯的收集多声部音乐,但是研究各民族多声部民歌所碰到的问题就不仅仅是形态本身,还必然会涉及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语言等与音乐生成背景相关的属于音乐学范畴的问题,所以我由作曲转向音乐学领域可以说是不自觉地跨界。对于我本人来说,自己的专业仍是作曲技术理论,但是因为在研究过程中撰写了不少多声部民歌方面的文章,有人就认定我是搞民族音乐学的,也被“集成”编辑部看中请我担任了中国民间歌曲、器乐曲、曲艺音乐三个集成的全国特约编审。参加各省(区)“集成”卷的编审过程,使我补上了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学到了许多东西。

音乐时空:坚实的作曲理论为您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帮助?

樊祖荫教授:这个问题要从对音乐学的理解来谈,我对音乐学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两句话,第一是研究音乐的学问,第二是研究音乐与文化关系的学问。因为这个学科的性质是音乐学,因此首先需要认清研究对象的音乐构成,如果没有坚实的音乐技术理论基础,就无法将音乐本体搞清楚,这样会为音乐学研究带来诸多困难。我因为是学作曲的,对技术理论比较熟悉也比较重视,事实上,我国的很多音乐学家都是从作曲理论出身的,比如西方音乐史专家于润洋先生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家汪毓和先生等等。然而现在有些年轻人,不重视音乐本体,不懂得技术理论,写文章时只好回避音乐,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谓是“不谈音乐的音乐学”,为了扭转这种局势,目前国内很多音乐院校的音乐学系都增强了对音乐本体的教学。当然,音乐学包括了很多方面,音乐形态学也是其中之一,从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不能止步于音乐形态的分析,还要进一步了解音乐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步――追问,音乐为什么是这样的?它是怎么产生和形成的?这些问题涉及民族、民俗、语言、宗教等诸多领域,都需要对音乐与其生成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等)的关系进行有说服力的阐释。

音乐时空:您曾经提出“音乐无论被视为一种文化,还是将音乐作为载体,通过音乐来研究文化,都不能脱离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应当把文化因素与音乐的产生、形成、发展以及音乐风格等特征相联系”。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把握文化与音乐的关系?

樊祖荫教授:这也是做音乐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需要有问题意识,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比如我在研究刀郎木卡姆的时候,发现它的切分节奏特别多,唱腔旋律从第一个音到最后一个音几乎都用切分,于是提出“刀郎木卡姆的节奏为什么是这样的”的疑问,并请教了我的老朋友、新疆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周吉先生。他给出的答案是语言的影响:刀郎人采用粘着语,重音后置,促成刀郎木卡姆中的切分音节奏。这个答案当然是对的,但对我来说并不满足,因此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世界上有多少族群使用粘着语?”,得到的答案是所有阿尔泰语系的族群全部使用粘着语,包括分布在中国、蒙古、土耳其、朝鲜等多个国家的数十个民族。于是又引出了第三个问题“既然阿尔泰语系的族群都采用粘着语,那为什么其他民族,甚至刀郎地区以外的维吾尔族的音乐,却没有像刀郎木卡姆这样多的切分节奏?”为了寻找答案,我进一步考察了刀郎人的语言、舞蹈等各方面的因素,因为音乐形式的生成往往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不仅如此,音乐形式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的继承性。总之,音乐形式的生成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因素,这就需要多方面的考察和深层的思索。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最近发表于《音乐研究》上的文章《音乐形式的生成背景追问》里面有较多阐述,可以参考。

音乐时空:您既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名誉会长,又是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的顾问,我们想请您进一步谈谈中国的传统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关系。

樊祖荫教授:上世纪80代成立两个学会是有历史原因的,由于过去长期对少数民族音乐重视不足,传统音乐研究主要集中在汉族音乐领域,因此在1984年之后成立了两个学会,将传统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两个研究方向,目的是为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力度,但是两个学会的宗旨是一样的,都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范围。两个学会成立之后,各自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即是其中突出的成就。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编纂完整的中国音乐通史,将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音乐融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分离。事实上,尽管目前传统音乐学会比较偏重汉族传统音乐研究,但是并不排除少数民族音乐,比如区域音乐的研究,很多区域中都包括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青藏高原地区的传统音乐研究排除了少数民族音乐还能剩下什么?因此,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不能将汉族与少数民族分离,而应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来做整体性的统筹考虑。

音乐时空: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上,您担任了侗族音乐分会场的评议专家,我们希望您能够对对侗族音乐的研究现状做一些点评。

樊祖荫教授:侗族大歌是我国音乐学家参与研究最多的一个音乐品种,以前的研究打下了很好基础。最初受到关注的是侗族大歌的形态层面,此后研究思路不断拓宽,例如侗歌与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侗歌与侗语关系、侗族大歌一词的意义等等都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在方法论上也有了很大转变,居住式的田野考察成为主流,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年轻学者,比如中国音乐学院的赵晓楠副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的杨晓副教授等等。同时,贵州当地的学者对侗族音乐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化,各方面都在进行开拓性发展,张中笑先生的《侗乡音画》就颇具代表意义。《侗族大歌研究历史五十年》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现在学者们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并未止步,而是在继续拓展与深化。

音乐时空:您近期对侗族音乐有哪些关注?

樊祖荫教授:目前我比较关注侗族大歌功能的转移问题,现代唱侗族大歌与过去相比,有些功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我看来,侗族大歌第一个传统功能是繁衍种族,在过去,青年侗族男女想要恋爱、结婚都需要会唱侗族大歌,现在的侗族大歌基本上已经失去这个功能。不过,人际交流的功能尚在,只是发生了明显的功能转移,成为侗族与外地人、外族人交流的工具。1985年我去小黄寨,全村男女老少都围在一起唱歌,这就体现了它的交际功能。同时,那个时候听大歌是免费的,现在要钱了,他们组织歌队到旅游点、到北京等地的大饭店演出(“文艺打工”),这说明侗族大歌的经济功能在上升。此外,民族身份认定的功能得到了保留,每个侗寨的大歌(尤其是序歌)是不同的,由此可以分辨出演唱者来自哪个侗寨;由于侗族大歌不断参加国内外的比赛并获奖,促使歌队更多地关注自身的艺术功能,也为整个侗族赢得了荣誉。因此,现在侗族大歌的功能更多地转移到身份认定、人际交流、发挥艺术功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以前的百科全书式的传承历史、传承知识的功能逐渐消失,因为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传承机制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以前侗族小孩出生前后妈妈就要哼、教歌谣,四、五岁开始学唱大歌,十三四岁学唱情歌,年岁大了参加老年歌队,这一整套传承机制现在几乎没有了。所幸的是贵州现在很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尤其在榕江、从江、黎平三地做得更好,但是学校教育的方式远比不上原本的自然传承。老师担心谈情说爱的内容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很多歌词以及旋律都重新编写,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是不完整的。综上所述,对于少数民族音乐要注意功能的转移和变化,对它们的研究涉及到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的问题。

音乐时空:实践方面,您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田野考察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

樊祖荫教授: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者,田野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到目前为止,国内我只有没去过,留下印象深刻的经历很多,这里只举一个发现羌族多声部民歌的过程。我到云南考察藏缅语诸民族的音乐,发现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怒族、藏族等基本上都有多声部民歌;后来赴四川考察羌族,却没有发现多声部民歌的存在,走访了多位研究羌族音乐的专家,得到的答案仍然是羌族没有多声部民歌。我认为这种现象从文化传播学上来说似乎是不合情理的,因为操藏缅语的各个民族,在族源上大多与羌族有关,都是羌族在迁徙过程中与当地原住民相融合而形成的,作为“流”的各民族保存了多声部民歌,而作为“源”的羌族却反而没有留下多声部民歌的痕迹,这是为什么?是在历史进程中消亡了?还是隐藏在什么地方没有被发现?带着这些问题,我查阅了《羌族史》,方知道羌族在从大西北向西南地区转移时,第一个落脚点是在四川的松潘县,随后再次转移时在松潘留下了部分羌民。我当时猜想,在那时留在松潘的羌族的后裔中可能还留存有原始文化中的多声部民歌。刚巧这时四川阿坝州邀请中国音乐学院帮助做民歌集成的记谱工作,我当时抽不出时间,便委托作曲系师生代为留意松潘县上交的民歌录音带,看那里是否有羌族的多声部民歌。结果有个学生带回一盘磁带,里面有两首被刻意洗过,但是没有完全洗掉的合唱歌曲,这正是我要找的多声部民歌。第二天我就动身前往松潘,找到采集这些歌曲的人,问他为什么洗掉这两首歌曲,他说因为唱得不齐,我说我就要找这样唱得不齐的民歌。于是他带我爬山来到海拔2500多米的大耳边村,吃晚饭的过程中,附近几个山头的羌族群众都聚集在外面唱歌,我饭都没吃完就跑出去采录,他们一整晚所唱之歌都是重唱或是合唱,没有一个人的单声部歌曲。后面几天我到这些村寨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当地还保留着羌族早期的许多风俗,他们的活动,包括劳动、祭祀都是集体的,甚至谈恋爱都是在休息时集体唱歌。由于居住之地山高坡陡,很少与其他民族交往,也很少受到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因而包括多声部民歌在内的早期文化得以保留。后来我将这些资料整理好交给四川省文化局,请他们继续调查,最终收录在四川民歌集成中。对于这段经历,我至今记忆犹新。从发现羌族多声部民歌这一经历之中也可以看出,做音乐学研究不是纯音乐形态的问题,除了音乐之外,还要具有民族学与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音乐时空:您的研究涉及四十余个少数民族,您是怎样看待“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关系?

樊祖荫教授:这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由于很多少数民族暂时没有具有研究水平的“局内人”,导致大量课题都是“局外人”在做研究,包括国外学界也是如此。多年来,汉族学者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不懂语言等许多客观困难,研究也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要重视对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中国音乐学院是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单位,每年招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20名硕士生和5名博士生,以后还要争取增加名额。对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要求他们回到本地区从事本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若干年后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才会积累到一定规模,这届年会上我们看到贵州、内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音乐学者群已经逐步建立、壮大起来,他们为当地的音乐事业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我们不能否定“局外人”的作用,更期待 “局内人”的加强,希望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研究队伍为了同一个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

音乐时空: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音乐受到民族音乐学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不一,以本届年会的“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专题报告”为例,发言主要集中于侗族、苗族、布依族音乐研究领域,其他民族鲜有涉及,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否会导致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失衡?

樊祖荫教授:是的,这是当前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应当扩大研究视野,尤其应当关注无文字的、人口较少的民族的音乐现状。从“非遗”保护层面来说,语言问题更应提到议事日程,民族语言一旦消失,依附于语言的音乐就会消失,老人们去世后,语言和音乐都会随之消亡。因此需要国家加大力度关注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现在受到重视的少数民族音乐基本上都是有卖点的“非遗”项目,比如前面提到的侗族大歌等,对于其他不受重视的少数民族音乐种类的研究与保护问题,需要我们学会的全体会员主动关注与参与。

音乐时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话题,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您认为非遗保护工作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当代传承有哪些重要意义?

樊祖荫教授:少数民族在我国总人口不到百分之十,但是他们的音乐文化却十分丰富,这是无法用百分比来形容的,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缔造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我看来,保护“非遗”首先是在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同时也是在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提出的“原生性”就是在强调基因,因为保护的极终目的是为了发展,但发展要依据自己民族文化的根基,而不能盲目照搬外来的文化。我在不久前完成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即将出版,里面专门讲到了“非遗”保护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非遗”保护与开发等重要问题。

音乐时空:您曾说“民歌被搬上舞台后,它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原生态了。我理解的原生态民歌是社会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联的民歌。”那么,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也面临着破坏其原生态的问题?

樊祖荫教授:是的,原生性的音乐搬到舞台上与进入院校课堂里都会变成次生性,因为脱离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但是从传承的角度,学习民歌还是要原生性的。诚然,所谓“原生”,也只是现存的“原貌”,而音乐诞生时的原貌早已无处寻觅。除了原生性与次生性之外,还有一个再生性的问题,它们涉及到民歌的传承和传播两个方面,传承一定需要本真的东西,传播相对来说就放宽了很多,因为很多原生性的东西很难传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洛宾改编的歌曲,他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民歌记录下来,将歌词翻译为汉语,对旋律也进行了某些加工,所以才能够在全国范围传播。我作为原生民歌大赛的评委已有多年,发现很多歌手唱的已经不是原生民歌,于是我们在今年的第七届原生民歌大赛上主动将比赛分为原生组和改编组,这样对民歌的传承与传播都十分有利,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歌手来参赛。

音乐时空:在您看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在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樊祖荫教授:作为音乐学的发展方向来看,首先是对现有的研究的仍需继续深化与开拓;其次是对新音乐学的思考――追问音乐与人类、与社会、与文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第三是对一些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的补白;第四是学习和领会我国社会学家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问题,这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我们做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不仅要着眼多元,也要把握一体,研究少数民族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篇5

关键词:屈家营古音乐,保护现状,创新开发

廊坊自古为元、明、清三朝的京畿门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宋辽时期,两国疆界分廊坊于南北,杨家将守三关的英雄悲歌就发生于此,至今永清县仍保存着的宋辽古栈道,就是宋辽对峙时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的战争防御体系,被誉为“地下长城”。正是因为廊坊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才铸就了其璀璨的文化。

任何音乐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文化的熏染,在廊坊固安就流传着一个很独特的音乐文化现象,那就是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中国文化之瑰宝”的“屈家营古音乐”,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乐、北京智化寺古乐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乐。固安的“屈家营古音乐”,乐风古朴,音乐以其严格的教习制度,保持了古乐的纯净,直至今天仍彰显其特有的古韵。从永清县保存的“地下长城”到固安县的“屈家营古音乐”,就印证了廊坊悠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近些年来各级文化部门对“屈家营古音乐”进行了多方面的保护工作。笔者在对“屈家营古音乐”现状进行了多方了解和调研后,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屈家营古音乐”的现状

1.1“屈家营古乐”的历史渊源

“屈家营古音乐”创始于元明时期,源自佛寺,后流传于民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其演奏多以音乐会的形式出现。它的这种演奏形式也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古代音乐形式。音乐以吹奏和打击为主要的演奏乐器。论文大全。其演奏的乐器包括管、笛、笙、鼓、镲、钹、铛和云锣,也有用于集合会员和初会开道的大号铜锣。“屈家营古音乐”的音乐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宗教佛事、民间哀乐、故事传说、封建宗法、军政事务、自然生态、节令、动物、景致与儒家学说、人物、事迹等诸多方面。其现存的作品有《玉芙蓉》、《纣君堂》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曲。由普通流行的传统曲牌和本身独有的曲目两大类组成。在演奏时,每一个演员都有其固定的角色,有总管、攒管、香首、师者和一般会员、会友等。

“屈家营古音乐”的演奏有其特定的时间。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一与七月十五这种传统活动日中演奏。正月初一的演出是拜会和游庙。七月十五的演出是纪念祖师师旷和超度亡灵。除此之外,平时在赶庙会和给丧事送乐以及参加求雨等活动中演奏。

从“屈家营古音乐”的古乐文化,到演奏的曲目可以窥见,其音乐内容和演奏风格之丰富,乐谱之完整,技艺之精湛,显示了它的独特,更显示了它600年来声声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

1.2 屈家营古音乐的保护现状

自1984年起,当地文化部门就开始了对“屈家营古音乐”进行紧急的抢救及整理保护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屈家营古音乐”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等百余位中外学者及专家,曾慕名前往固安县考察“屈家营古音乐”。他们一致认为:“屈家营古音乐”的乐风相当于西方巴赫时代的音乐风格,音乐平和、古雅,是我们现在能听到的唯一的古代宫廷音乐。1987年6月1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亚太地区音乐学术讨论会,“屈家营古音乐”以其特有的音乐会形式参加表演。与会的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专家观看其演奏,之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屈家营古音乐”是世界古老的音乐艺术之一,堪称“世界音乐之根”。其“屈家营古音乐会”被世人所瞩目。

“屈家营古音乐”在受到国内外音乐界钟爱和褒扬的同时,河北省及廊坊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也已经行动起来,对它进行保护和整理。2009年6月由河北省文化厅监制,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录制,由河北百灵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河北民间音乐传统曲目集成(CD)》中收录了全省31个代表性音乐会的传统经典曲目,共计432首,其中包括廊坊的屈家营、南响口等在内的十一个音乐会的录音和录像。收录廊坊的“屈家营音乐会”、“南响口音乐会”等音乐会乐曲160首,时长约14个小时。在录音、录像期间,演奏“屈家营古音乐”的民间艺人,尽情展示了自己的演奏技艺。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双管演奏乐手,他能同时吹奏两个管子;双云锣手同时能敲击两个云锣,其技术之精湛、花样之繁多,让在场录音、录像及文字记录的专家们叹为观止。

1.3“屈家营古音乐”的延续与继承

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教习多以口传心受为主。“屈家营古音乐”就是仍保留着以身口相传为文化链接而得以延续的,可以说它是活的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了解,那曾经古老沧桑的宫廷雅乐了,更多的是摇滚、爵士音的冲击。那么,要想使“屈家营古音乐”这一文化瑰宝得以继承,培养传承人,创造古乐更多的传承人资源,已成为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文化厅已于2008年正式将演奏“屈家营古音乐”83岁的老乐师冯月池和32岁的年轻乐手屈炳庆,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屈家营村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员,按音乐会会规有条不紊地向老乐师学艺,为古音乐的传承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其特殊性,河北省文化厅做出的这一决定,为传承人的保护和开发新的传承人资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论文大全。

1.4“屈家营古音乐”的建设

为了抢救、挖掘、保护“屈家营古音乐”及“屈家营古音乐会”之形式;为了发扬光大这一民族文化,从廊坊市到固安县都采取了很多有效地保护措施。其中,固安县出台并实施了抢救保护“屈家营古音乐”的“五个一工程”,出版了一本古乐图书(即赵复兴编著的《古乐奇葩》,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8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并录制了一套古乐光盘、还培养了一支年轻队伍、建设了一处阵地、形成了一个很具规模的产业。政府部门通过县、乡、村三级融资的方式,解决了音乐会堂土地使用的问题,先后完成了会堂通柏油路、通电、打井等基础性建设工程。2000年春,屈家营音乐会堂建设工程开始正式启动,会堂位于屈家营村东,占地9.8亩。2005年8月,会堂主体落成,建筑面积达966.5平方米。从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对“屈家营古音乐会”的建设,为喜爱和研究“屈家营古音乐”的爱乐者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 对屈家营古音乐的创新开发

2.1在现代文明下古乐保护的新矛盾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与它至今仍存在的环境即“生境”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保护古音乐不仅是要留住它的声和形,更要注重保护使之生存的这种“境”。正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不仅存处在一种历时性的‘传统’中,而且处在一种共时性的‘生境’中,……其共时性的‘生境’,也不会是一个封闭性的单一的‘点’,而是一个能和相关文化、相关生态、相互影响或互相作用的动态系统”(1)。也就是说,当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其所存在的文化生态,其性质就可能发生无法估量的改变。

在现代文明的经济大情境下,要想使具有古乐特色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展,一般地做法是把其推向市场。一些音乐制作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原素。那么,这种古乐进入经济市场就会脱离自身的生长环境,将失去原来固有的古韵之味。在市场化的今天,如果为了保留其原味而没有融入现代的理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屈家营古音乐”要进入经济市场,人们是否能接受这种“新”的古乐表演,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矛盾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当今,若想永远的继承和保留“屈家营古音乐”,那么,进行科学的,全面的保护,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开发,形成产业化才是它的必经之路。产业化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只有在这种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古韵之味如长青之藤永远不衰。

2.2 借高校教育优势,寻找专业人才

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的高低,首先要看其国人对其文化的知晓。那么,对国粹之精华的知晓首先要靠教育的传播。

2.2.1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给古老音乐注入了春天的魅力

高校是传承教育,施教学生的沃土,如能让古乐在课堂上响起,让年轻学子们感受古老的“屈家营古音乐”的魅力。聆听和观赏这种以笙、管为吹奏,云锣为打击的音乐合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创作欲望,从而使他们成为这支研究队伍的生力军,让古老音乐永葆春天的魅力。

如果将“屈家营古乐”以音乐鉴赏课的形式引入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改编创作,并与原来的古乐进行对比欣赏,这样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和创作热情。学生们还可将它做为毕业论文的一个研究方向,创建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专业的、多方面的、多角度的研究。

2.2.2通过高校教育培养的专业精英,建设多元产业化团队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产业化开发,既要保持原生态、又要有利于传承,还要进行表演上的创新、提高音乐的观赏性和传播性,是一系列矛盾的探索性的事业。那么,多学科的参与,与多元化、系统化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屈家营村位于固安县中南部,隶属于礼让店乡,地处京、津、保三大城市的中间地带。可借助周边高校的人才优势和高校的学术环境,研究一套合理的开发战略,即通过高校教育培养专业精英,建设多元产业化团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战略手段。论文大全。在京、津及廊坊市各高校具有音乐、经济、市场营销、管理学、史学、传播学、旅游管理等众多专家,在他们的把脉和引导下,能从更高层次探索古乐的产业化之路,提升古乐的鉴赏价值,为产业化开发做科学的技术指引。

通过对“屈家营古音乐”现今的保护和开发,要想使这支古乐不像夜空滑落的流星,只有一闪即逝的光芒。那么,只有坚持走教育传播古乐文化,教育培养精英,政府为其制定专门之政策,大力做好传承人的培养,走产业化之路,才能使“屈家营古音乐”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永远不会流失的并闪光的钻石。

注释:

①杨晓.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创作,2007年第二期.

②周文中,邓启耀.总序――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5.

【参考文献】

[1]固安县文化体育局.屈家营音乐抢救保护工作的情况.2009,3.

[2]中国艺术报莫让古乐再“断弦”——老音乐家与河北屈家营音乐会的保护.

wenhuacn.com/news_article.asp?classid=11&newsid=4576.2006-12-22.

篇6

【关键词】 萨顶顶;超功利;天人合一;自语;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萨顶顶是一个无法用常规来定义的歌手。她的音乐交织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唱法与电子声完美融合的多种音乐元素。《万物生》和《天地合》两张唱片在全球的发行,不仅给她带来了世界性声誉,同时也使得中国的流行音乐在整体上得到了改观,将中国的流行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萨顶顶对于当前的中国流行音乐具有着“里程碑”的作用,诚如作曲家刘晓耕所说:“中国的乐坛上我们看到的是千人一面,都是一个模样,一种声音。这个其实会令人讨厌。而她(萨顶顶)的声音突然让我发现,怎么还有这样唱歌,怎么还有这种语言。我虽然听不懂她唱什么,但是她表达的音乐的信息,让我的神经触动。”(CCTV-10人物专访)萨顶顶以其极富颠覆性和开创性的音乐特质,给我们展现出流行音乐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一、超功利的创作理念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为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如《荀子·乐论》中就明确指出音乐的特殊社会作用:“乐合同”,音乐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同时它也有着“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移风易俗”的功用。这种观念直接给后世的音乐创作带来深刻影响,一直到近现代。在19世纪末,中国处于战争和社会大变革时期,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努力让音乐发挥启蒙作用、为时代服务,几乎是当时音乐创作的风尚。建国后,国内特殊的政治环境又使得音乐成为“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的武器”。时期,音乐仅仅是一种“政治声音”。

改革开放后,逐渐宽松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的繁荣,使得传统“严肃音乐”开始面临着依托文化工业而飞速发展起来的“流行音乐”的极大冲击。正如梁铭越先生所说,“由于人们已厌倦过去多年的说教音乐,取而代之的是通俗音乐的兴起”[1]。20世纪80年代,一个全新的重感性价值、日常生活审美化、世俗化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流行音乐也越来越成为迎合大众文化心理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需要具有娱乐文化性质的音乐来使自己获得愉快。这种现象也一直保留至今,所以流行音乐的作者大多是为迎合大众的文化心理而进行创作,内容多以日常生活、爱情的题材为主……”[2]

传统音乐过于强调音乐的功利性,显然不符合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而当前流行音乐又过于强调其商业性与娱乐性色彩,这使得中国的音乐陷入一种发展困境。

萨顶顶音乐创作的突围成功,无疑给当今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借鉴和参考。首先体现在创作理念上。萨顶顶的创作理念不仅是对于传统功利主义创作美学的反叛,同时也是对于30余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超越。萨顶顶不止一次地在访谈中说到:“当去做艺术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有目的性地去做。”(《MOGO音乐专访》传奇女伶萨顶顶专访)在她看来,最健康的创造艺术的方式,是使自己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萨顶顶认为,音乐应该不为任何目的服务,它只是一种不涉利害的自由的愉快,创作音乐就应该避免那种带着目的的不健康的方式。“我觉得艺术一旦带有了目的性,可能就会变得不是你最终想要的那个东西,也不会是你希望它达到的那个高度。”萨顶顶如是说。

音乐创作的“无目的性”,恰恰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某种“合目的性”。抛开功利主义的创作理念,萨顶顶十分强调音乐与人的精神世界的沟通。她曾多次说明,《万物生》是要给人带来宁静感,《天地合》则试图传达出一种喜悦感。萨顶顶认为,音乐与人的精神世界是冥冥之中没有任何目的地结合在一起的。萨顶顶将音乐创作中的“感觉”摆在十分显明的位置,她说:“艺术是某种感觉。”(雅燃独家专访萨顶顶)在创作一首歌时,她首先从感觉上进行定义,待感觉找到后,再把具体的内容填加进去。换句话说,“感觉”是首要的,而内容其次。从这个意义上看,音乐的内容首先就在于那种不依附于“具体歌词”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也即体现为一种“合目的性”。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看作是康德“审美不涉利害”观念在21世纪中国音乐创作的回响。

著名奥地利音乐学家爱德华·汉斯里克(Eduard Hanslick)在《论音乐的美》中指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3]49萨顶顶的创作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与汉斯里克的表述十分接近。她在拒斥功利主义音乐观念的同时,十分注重捕捉乐音的感觉,并试图将这种感觉延伸开来,使人听了之后能从现实环境中抽离出去,或者内心产生一种微妙的变化。“音乐作品是有思想情感的人的精神所创造的,因此作品本身也有充满精神和情感的高度能力。”[3]53萨顶顶的音乐所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愉快,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正如汉斯里克所说的,是“与精神内涵有着最密切的关系”[3]52。

二、深刻的精神内涵

萨顶顶的两张唱片在精神内涵上有着一以贯之的承继性。她以孙子《天伦》中的一段文作为其依据,“天地合乃万物生”,并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她说:“我觉得这一句话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思考,所以就用了《万物生》为名。”她说,万物生是宇宙间万物的开始,是不可阻挡、生生不息的一种生命力。第二张“我希望所有的人都愿意和身边的事物相合,也能时刻提醒自己做人不要太骄傲,这是心态与理念的改变。”《万物生》中,萨顶顶选取作为背景,运用一些人和自然、和宗教的关系来表达对于信仰的思考。而在制作《天地合》时,萨顶顶已在全球巡演了22个国家和地区,在接触过多样的文化之后,她突然觉得:“与其让人去思考,还不如让人喜悦起来。”在她看来,喜悦很重要,它可以使人忘记很多的烦恼,可以解决一切矛盾和纠纷。这张唱片中,萨顶顶选择了西南少数民族的一些元素和内容,唱的是人和自然之间微妙的、美好的、喜悦的感情。

萨顶顶的音乐充满了想象。沉浸于她的富于灵动的歌声当中,我们似乎可以从所处的环境中抽离出去,眼前浮现起一系列美好而安宁的意象:万物初开的蒙昧早晨、圣洁的唐拉雅秀、月光下的村庄、傣家的米酒、蓝色的骏马、袅袅的炊烟等等。她用音符构筑了一个自由、仁爱、和谐的世界。我们只要闭上眼睛就仿佛能看见青山绿水、世外桃源。在那里,人们快乐简单,唱歌跳舞,敲着铜锣,辛勤劳作。我们感受着这无限永恒的世界,与它相溶。

音乐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意味”在萨顶顶这里实际上就可以归结为人与自然、与万物之间的和谐。而这恰恰也正契合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基调,张世英先生认为它“给中国人带来了人与物、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高远境界”[4]。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道两家的哲学当中。道家偏重“自然”,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以天合天,不做违背自然本性之事。儒家偏重“人文”,强调“性天相通”、“天人合德”。它们都反映了人对于“天”,即大自然的一种依赖感与亲和感。中国哲学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角度来考察二者之关系,认为人应当以自然界为精神家园,热爱大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处。在现代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恶化到自然要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这是目前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对于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补偏救弊作用。也许就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在今天,只有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方能拯救人类。”[5]

然而,萨顶顶的音乐并不仅仅是对于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精神的简单重复,它同时也标示出一种新的时代色彩。从萨氏的歌声中,我们甚至能感受到一种新型的生态美学观念,人类应该以一种普遍共生的审美态度对待自然,同自然形成中和协调、共同促进的关系。萨顶顶对于自然的尊重和赞美,恰恰也体现出一种“主体间性”的美学思想。

萨顶顶通过音乐来构筑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和喜悦情感。她认为语言(包括梵文)是人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方式;音乐和灵感都是很自然的东西;而且她试图寻找最切合自然本性的抒唱方式(包括自语);她对原始性的文化十分感兴趣,深深地被少数民族的和自然一起生活的状态所感染;她甚至明确表示自己向往原始社会的爱情,率性而天然。

萨顶顶在专辑《天地合》的扉页这样写到:“暂且放下我们作为人类骄傲强势的一面,慢慢地随着呼吸去寻找天地初始时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统一。”在她的歌声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可以感受到她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抛弃。

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萨顶顶的音乐表现形式可以说是极为独特的。她是“中国第一个用梵文演唱歌曲的人”,她会用梵语、汉语、藏语和“自语”四种方式进行演唱,而其独创的“自语”又是她最重要和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萨顶顶善于从自然界的各种声响中寻求一种音乐旋律的可能性,并主张从各种不同的语言中寻求无限可能的声音张力,以此表达自己。对此,作曲家何训田做过如是评价:“这个歌手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她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是用别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用别人的方式表达别人的思想。”

关于从自然界中寻求音乐旋律。在萨顶顶看来,声音是没有极限的,而我们学习连声的各种方法,“都是为了让你找到你声音的多种可能性”(快乐大本营09年5月23日专访萨顶顶)。这样的话,其实就完全可以把自己回归自然,去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这个时候,你“可以是乐器,可以是动物、一汪泉水、一朵小花,可以是各种东西……”(雅燃独家专访萨顶顶)。萨顶顶的音乐和灵感来源于自然,她甚至认为,走在路上听到的汽车声音,包括生活中任何的声音,都可能变成音乐的灵感,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的积累。如此一来,声音的塑造性将打开到一个极为宽广的层面,自然界的所有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里的可能性,并运用到音乐里。如《锡林河边的老人》中就有模仿羊叫的音响效果,这种声音是经过歌者精心创作出来的,被有意识地编配在音乐作品的整体中,体现出一种创造性因素。

关于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自身的发音系统和结构,就如萨顶顶所言,每一种语言的内部节奏及音序都不同。当要借助语言进行演唱时,就必然要尊重语言内部的机制。如果要尽可能地扩容音乐中的声响效果,采用多种语言进行演唱无疑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作为一个可以用梵语和藏语演唱歌曲的歌者,萨顶顶坦言,用梵语和藏语演唱,并不意味着自己就精通它们,“……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了很多文字中都蕴含着旋律,我敢于把这些旋律用原本的语言表达出来”,“选择不同的语言演绎主要是因为当中有不同的情感”。正是触摸到了不同语言内部的旋律,同时又“希望还给音乐它最本质的功能”,萨顶顶于是选择了一种别人听不懂的语言来演唱,如梵语的《万物生》,藏语的《妈妈天那》。事实证明,这种实验性的操作具有着它的可行性。听者虽然听不懂萨顶顶所唱的歌词内容,但是她的音律一样能打动人。萨顶顶的这一探索正是要告诉听者,音乐是没有语言界限的,我们在不懂得语言的前提下,照样可以实现精神上的沟通。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萨顶顶所运用的多种语言都属东方语系。她认为,“东方很多文字中,传达出一种神秘、遥远的东西,一些不同于现实层面、物质层面的东西”。而这也正是萨顶顶音乐中所追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对此,法国音乐家艾瑞克评价说:“我虽然不是很理解(她的歌词),但是中国那种感觉和歌曲的声音,对我来说像魔法一样,仿佛她的声音来自另外一个星球!”

关于自语。萨顶顶将其视作为是一种“艺术观点”。她说:“自语演唱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演唱形式,是我独有的音乐,我在自己独有的音乐中创造着自己,主宰着自己,表达着自己,我的音乐里面只有我自己的影子。”确实,自语是萨顶顶最重要和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她在访谈中都特别会谈到这一点。在她看来,自语无需用任何现成的语言作为歌词,而是随着自己的心意,咿咿呀呀地吟唱。这种独特的“自语”式演唱,以无意义的随兴哼唱表达自己情绪,来期待心与心的纯粹交流和感动。萨顶顶说,自语并不是胡言乱语,“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就是人们往往说话,语言到了一个层面之后,感情浓烈到一个程度,语言就有限了”(CCTV-10人物专访)。自语是超越任何语言的音乐情感的自然流淌,这也被萨顶顶认作是最初的、最朴质的情感表达方法。她认为,每一个人在没有学会复杂语言的孩童时期,都会经历一个最原生态的阶段。那个时候的情感是不受任何理性的、复杂的语言体系的束缚,因而也更加纯真和直接。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突破了歌词所陷入的局限,它完全是一种即兴发挥的偶然性音乐,“它本身的产生,就是很即兴、很意外的”。听者根本无法听懂萨顶顶自语中所演唱的内容,然而,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歌词呢?相反,没有歌词,人的想象力完全得到释放,这也使得萨氏音乐充满了无穷的意义张力。在谈到《锡林河边的老人》时,她说,当唱道“我的外婆,白云捎去我的歌声”时,竟感到歌词是如此苍白,“太有束缚感了,它束缚了我的想象和回忆”。于是,萨顶顶决定放弃歌词,用自语抒发感情。与之类似的如《希然宁泊》、《拉古拉古》、《云云南南》等歌曲,都是运用了一些非语义性的音符进行演唱。萨顶顶通过这些努力告诉我们:“语言和交流沟通,其实根本不需要符号,更多的需要心与心的对应。”人们完全可以忽略掉歌词,让自己的内心融入音乐。这种富于探索性的演唱方式,更是被环球唱片亚太地区总裁Max Hole称为“与神交流的语言”。

萨顶顶是一位真正自由的歌者,她把自己对于音乐的体会通过一种最为独特的表现方式演绎了出来,她的音乐超越了概念的框定和语言的界限,她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带给了听者以精神上的享受。萨顶顶说:“……艺术是需要不断创新的,而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要在艺术上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引领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且把这种艺术形式充分地展现出来,让大众都从这种艺术形式中得到享受。”她做到了。

四、多元化的音乐元素

萨顶顶的音乐中交织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唱法与电子声完美融合的多种音乐元素。对此《观察家报》做出评价说,萨顶顶的“音乐令人惊艳,她融合了细致优雅的东方民族旋律与西方的节奏和电子音乐”。就传统意义而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世界之间是一种对立性存在,而萨顶顶致力于消除这种对立,实现融合,并借此展示出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并存。

首先看传统东方元素。萨顶顶的音乐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她曾表示希望把融合各个民族音乐的大中华文化背景介绍给听众,要将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通过音乐的方式带到全世界。“我歌曲的灵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这样一种清醒自觉的民族性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萨顶顶“蛰伏四年,游历各国采风”,以此来为自己的音乐创作汲取充足的养分。在她看来,亚洲的音乐在西方音乐面前很不自信,在这种情况下,萨顶顶毅然决定开发出自己独特的音乐。她挥起民族古老文化的大旗,给世界音乐带去东方神秘的色彩。“我要打入他们(欧美)市场,秘诀还是得用自己本土的音乐。”“我一直坚信,只有从自己民族和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来的音乐,才能真正的影响世界。”带着这种自主意识,萨顶顶积极地从民族文化的原始宗教、民间音乐、乡土音阶中吸取养分,巧妙地将藏族、蒙古族、云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融汇一起,将质朴的歌谣、独特的民族乐器以及原生态的人生呈现了出来。在演唱风格和舞台妆扮上,萨顶顶也给我们呈现出瑰丽的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带给听者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她将民俗风情元素推广至广阔的世界舞台,充分展示了东方的神韵之美。

再看现代西方元素。研究电子音乐元素一直以来都是萨顶顶的兴趣之一。萨顶顶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2000年的CCTV歌手大奖赛,随后她发行的专辑《自己美》,使她成为“中国第一电子女声”。事实上,萨顶顶的音乐融汇了很多的现代西方元素,她把东方的音乐融进西方的电子音乐,充分展现出民族的东西和产业化的制作结合所潜藏的无限生命力。在西方电子音乐元素的烘托之下,其音乐骨髓里的东方特质得到进一步强化,显得更加出彩和现代。就像音乐制作人Tom Nichols所说:“……当把她的嗓音和这样的现代音乐形式,充满了鼓点,贝司、吉他和其他制作技术结合起来的时候,实在是非常酷,听起来非常非常酷。”

不仅如此,萨顶顶的个人乐队也同样充满了多元的特质,不仅有欧美的电音器材,还有中国传统的乐器。古筝、琵琶、马头琴、葫芦丝、竹笛、芦笙、键盘、电吉他、贝司、架子鼓等在萨顶顶的音乐中得到了完美融合,形成一股异常强大的听觉震撼,彰显出萨顶顶不同寻常的多元化音乐风格。对此,萨顶顶说:“我不拘束于任何一个音乐元素,不捆绑任何的单一文化,也许我的音乐蕴涵着太多的文化信息,并且这些信息之中没有唯一性和重复性,但我用这些已有的文化信息重新组建了自己的音乐体系,使得这些文化信息得到了重生的机会,让古老和现代糅合在一起,让各个民族元素融合在一起,让世界和中国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的音乐,这就是我独特的处理音乐方式……”

五、结语

萨顶顶的音乐以一种超功利的创作理念、深刻的精神内涵、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多元化的音乐元素,给当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带来了冲击。这也使得“萨顶顶音乐”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最富于反叛性和开创性的具有开先河意义的新的音乐形式。其音乐所发生的影响,萨顶顶自己曾做过恰切的估价:“我觉得是新东西对人心态的锻炼,由于我的给予,观众的接受度会发生变化,不再以固有心态判断和欣赏新东西;而很快也会有别人做不一样的东西,然后形成一股风潮,最终,中国流行音乐的整体得到改观。”“如果没有我,中国流行音乐应该挺不多样性的。”萨顶顶音乐创作的探索和实践,不仅给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甚至给整个亚洲音乐的发展带来启迪。

需要指出的是,萨顶顶富于先锋性意义的音乐极大地扩容了人们的音乐听阈范围,一旦这种特质性的东西演变成为一种普遍性,如她所言“形成一股风潮”了的话,那么人们是否还会带着如此欣喜和惊奇的心情去期待和追捧?萨顶顶曾表示说,自己的第三张唱片“绝对不会再有地域元素了,我会再想出新的内容”。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她的进一步创新。另外,关于“自语”,萨顶顶表示这是一种很即兴、很意外的偶然性音乐,而当这种偶然性音乐反复被巡回演唱时,它是否已经仅仅成为了一种表演,而失却了其本真的意义?然而不管怎么说,萨顶顶的音乐使得中国的流行音乐变得更为丰富和多元化,在整体上得到改观,将中国的流行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梁铭越.社会意识形态与中国音乐风格的相关性[G]//中国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2]庄元.论流行音乐的三大基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3).

[3]爱德华·汉斯里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4]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篇7

用音乐辅助中学语文教学,效果是很好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运用音乐辅助中学语文教学,不能违背语文教学内在的规律性

运用音乐辅助中学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不能想当然,不要认为只要是音乐,就能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随便拿一首乐曲或一首歌去应付,会导致教学的失败。事实上,音乐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操作性是很强的,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常规的教学,不能忽略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篇章句段的理解,不能忽略师生之间的交流。一些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往往不是听音乐所能掌握的。运用音乐要讲究针对性,要记住它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

二、注意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音乐虽然可以融进语文教学,但它并不是主角,语文课毕竟不是音乐课,音乐不能超越语文的常规教学,它是作为教学方法之一而存在。语言文字仍然是主角,音乐只能充当伴舞、配角,因而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我们始终要明确这样一个概念:语文课堂中的音乐,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载体,带到语文课堂中来的音乐,其目的也只能是为教师授课时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增添道具和色彩,而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否则把语文课上成乐曲欣赏课,本末倒置,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了。

三、在使用音乐时要注意“留白”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创造出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语文课堂在文章处理上,也要把握住突破口、关键点,找到文中四两拨千斤的地方。教师是导演,决不能身兼主演,切莫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文学讲究“意境在诗外”,音乐里有时“无声胜有声”,而这种感觉,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其中才能体味。比如教授苏轼的《赤壁赋》时,配放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标准答案”来解说,不要“配乐朗诵”,要把音乐还给学65生。欣赏完毕,教师也莫急于讲解,此时无声胜有声,绕梁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入最高境界的最好媒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

四、注意音乐播放的时机和时长

并不是所有的课文教学都用音乐,都需要音乐,我们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精心选择音乐,细致地进行操作。除欣赏式的播放外,一般的乐曲播放应在备课中根据需要进行节选,否则一曲下来六、七分钟,学生的思维反而会远离教学内容。还要注意调控音乐播放的时间和音量,过多的音乐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过高的音量也会影响师生的交流。

五、注意音乐的选择

在语文课堂中使用音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要与音乐课区分开来,所以选曲尤为重要。

(一)乐曲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用音乐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准确地捕捉信息,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如果作品的内容欢快、愉悦,就应该选取节奏明快、欢乐的乐曲;如果是表现悲伤情感的散文、诗歌,则应选取舒缓、了一幅幅迷人的春景图。学习课文时,我们不妨把这些优美的文字、景色诉之于听觉——共同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用活泼、欢快的曲调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畅想美好的春之景,深刻体味其中的生命跃动。如果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则不宜选用欢快之曲了。《故都的秋》表现的是苍凉、萧瑟的秋景,反映出来的是作者那颗孤独、凄凉的心,冥冥之中有一股鲜活的力量,因此,选择配乐曲目应侧重于用低沉而略带亢奋的乐曲。讲授戴望舒的《雨巷》就不能用轻快活泼的轻音乐;而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最好是选用琵琶曲。只有古朴的语言配上古朴的音乐,才能使学生在音乐感受中领悟作者和琵琶女相似命运的感叹。一般地说,配乐以纯音乐为主。从体裁上来说,写景的散文、诗歌配以轻音乐,像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等。音乐素材不仅要根据体裁来确定,还要根据文本的情感点来选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心脏搏动是每分钟60——80次,它按照这种节奏向大脑输送血液,节律平稳安静。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人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均按此节奏在微微地前后摇动着。这种节律,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节奏,人脑就是在这种节律下有规则地调整着全身的活动,并积极地思维着。因此,用以开发智力的音乐节奏,应该是二拍子,或者是四拍子的,它的速度也应该是每分钟60——8066拍。

(二)歌词的内容要与文章思想相符学习充满亲情的文章,比如赞美、颂扬母爱的,我们可以选《白发亲娘》《我的母亲》《妈妈的恩情》等;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可选用《父亲和我》《父爱》等。讲解体现教师崇高精神的文章,我们可以配以“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烁,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这些歌曲的内容与我们要讲授的文章内容具有很好的关联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文章思想。

(三)语文课上选用的音乐贵在和谐、流畅在剪辑上应当过渡自然、不留痕迹,音乐的节奏应当与教师组织教学的节奏同步,应注意寻找合适的衔接点和恰当使用音乐衔接的技巧。如:音乐接点要轻起轻落,接点前后的音量基本相同,把接点安排在教师讲解与效果音响之中,或在乐曲转换间作暂时的停顿等。音乐应与教学内容和谐,既要注意不同节奏的教学内容与不同旋律乐曲的和谐性,又要处理好不同调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的和谐性,紧张的气氛应选配节奏稍快和节奏感强的乐曲,愉悦的气氛则选配节奏欢快明朗的乐曲。在调式上、风格上差别太大的音乐素材(如: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西洋音乐与民族音乐等),即使它们的旋律和节奏都匹配,应用在同一节课上,也会给人以首尾脱节、前后相悖、若现,把音乐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是用以抵消学生对单纯讲解可能产生的枯燥无味的厌倦感,使学生以饱满、愉悦的情绪,全身心地把注意力投入到获取语文课的主要教学信息之中。如果喧宾夺主,冲淡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发言,就会把学生的思绪带出课堂,迁移到欣赏音乐的境地。选配的音乐内容在风格上要健康、朴素。禁止将庸俗、低级的音乐引入语文课,音乐出示要把握好火候,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

六、注意防止学生“走神”

在实际音乐欣赏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会在聆听音乐的开始时,能在一定的时段内使自己的心灵与音乐保持一定程度的同步,并随着音流的起伏产生种种情绪反映。但一段时间过后,不少人会开始胡思乱想,并通过这种音响产生种种联想,或对自己某些曾一度经历过的场景、场感和某些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和漫无边际的回忆。这实质是一种走神。当然,这种聆听状态不一定是坏事,或许他们还会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得到某种精神满足而感到心旷神怡,还或许从中领悟到某种诗情画意,或因67此对自己以前经历过或阅读过的诗篇或文学意境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感悟。但我们也得承认,这相对于听乐之始所怀的目标,已经偏离了航向。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把握住播放音乐的时间,做到恰到好处。

第二节注意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教师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

用音乐辅助中学语文教学,无疑对现任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应该有开放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有对当代文化包括通俗文化的正确态度,这样才会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探索并使用这一新的方法。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对当代文化现象毫无认知,对通俗文化抱有成见的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利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与学生进行交流;一个从来不喜爱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的老师会给学生营造出美的课堂氛围来。

二、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

运用音乐辅助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这是最起码的实践基础。如果教师本人对音乐一窍不通,未能领会乐曲的含意,也不向行家请教,就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当然会贻笑大方,效果也适得其反。试想一个五音不全、对音乐一窍不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能选好音乐,又如何能指导学生在语言文学和音乐的殿堂里遨游?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需要教师平时对音乐作品的大量接触、品味、欣赏,同时也应兼及其它艺术种类的学习。只有在一定积累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逐步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才能准确判断音乐作品水平的高下与风格基调的异同,从而准确恰当地选择适合语文教学的作品。一般来说,不好的音乐有如下特点:(一)具有病态性质的美,它的美很不大方,而是矫揉造作,带有使人不愉快的刺激性;(二)虽有音乐灵感性,但不具有开拓思维的想象力,音乐无高尚的意境,乐思浅薄;(三)使大脑得不到安宁;(四)音乐乐思缠绵,振奋不了精神,听后感到疲倦;(五)和声无规则,刺耳,毫无美感;(六)节奏较乱,规律性的重拍几乎不存在,听起来在心理上得不到平衡,干扰了生命同步律;68(七)乐队滑奏太多,油腔滑调;(八)歌词低俗。那么,听哪些音乐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呢?一般来说,好的音乐大致有如下特点:(一)具有自然、和谐、优雅性质的美,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二)具有开拓思维的想象力,能将人引入高尚的意境,以带给人灵感;(三)使大脑得到休息和平静;(四)音乐乐思慷慨激昂,振奋精神,;(五)和声优美,给人以美感;(六)节奏和谐,具有规律性,能使心理上得到平衡,气息产生共鸣;(七)歌词高雅、优美、有意境。诸如《两把吉他》、《古堡之月》、《再见,罗马》、《牧场上的家》、《环游世界》、《威尼斯之夏》、《葡萄牙的四月》、《贝尔西兹的自行车》、《伦敦德里小调》、《重归苏莲托》、《西班牙之雨》、《陌生人在伊甸园》、《蓝星》、《瑞典狂想曲》、《在巴黎天空下》、《我的意大利》、《春江花月夜》、《梦幻曲》、《天鹅》等等。

三、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

除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的音乐成分外,语文课文中也有大量的诗歌和一些戏曲的片段,这些内容或多或少都涉及一些音乐史和音乐常识。因此,要搞好这一类语文课的教学,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并准确地把这些知识引入到语文教学。这些知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古代乐律知识《明湖居听书》中的“五音十二律”。五音,是指“宫(1多)、商(2来)、角(3米)、徵(5索)、羽(6拉)”,再加“变徵(4发)、变宫(7西)”,就是现代简谱的七个音阶名。十二律,是指“黄钟、大吕、太簇(còu)、夹钟、姑洗(xiǎn)、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ì)、应钟”。《战国策》中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时,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变徵之声(F调),曲中多“4发”音,音调悲凉哀乐,感动得送行者人人垂泪。元杂剧《窦娥冤》中的戏曲音乐,为“六宫十一调”。六宫,是指“黄钟宫、正宫、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道宫”,十一调,是指“大石调、小石调、高平调、般涉调、歇指调、商角调、双调、宫调、角调、越调”。元杂剧的曲调规定,每折只能用同一个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课文中节选的“法场”(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包括“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69活三、鲍老二、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十支曲牌。元散曲可以合乐清唱,分为小令(一支曲子)和套曲(多支曲子),仍然有宫调名,雎景臣的套曲,“般涉调”(宫调名)、“哨遍”(曲牌名)、“高祖还乡”(标题)。套曲只能清唱,不能搬演,但套曲是杂剧唱词的基础。

(二)古代音乐史知识从古到今,音乐与诗歌就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春秋时期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民歌)、雅(宫廷歌曲)和颂(颂歌)三部分。《伐檀》《硕鼠》是两首古老的山西民歌,《关雎》是古老的河南民歌,《无衣》是古老的陕西民歌。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根据湖南民间祭祀曲编写了《楚辞·九歌》。汉代设立了音乐机构“乐府”,专门采集民歌,制订乐谱。著名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子夜歇》《折杨柳歌辞》《西洲曲》等,都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可惜的是,《诗经》《乐府》,只有歌词保留下来,乐谱大都失传了,所以今人不知怎样唱,虽有后人谱有《木兰辞》《琵琶行》等歌曲,但已不是古乐府音乐了。唐代设立了音乐机构“教坊”,收集了很多诗词歌曲和曲谱。

当时不少诗人的诗词,都谱成歌曲,广泛传唱。如王维的“阳关三叠”(《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清平调》《关山月》、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白居易的《忆江南》、张志和的《渔歌子》、卢纶的《塞下曲》、李煜的《虞美人》等等。现在,敦煌曲谱已由叶栋破译成现代曲谱,我们也可以听听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音乐了。词是音乐与文学合的艺术形式,又名“曲子词”“歌曲”“琴趣”“诗余”“长短句”等。柳永、苏轼、辛弃疾、姜夔,他们都是词人,也是音乐家。最有名的宋词歌曲,如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水调歌头》、辛弃疾的《西江月》《永遇乐》、姜夔的《扬州慢》等。元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是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高明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闻名世界的戏剧作品。到了清末,产生了最有代表性的戏曲艺术——京剧,还有其它说唱艺术。《明湖居听书》中的歌唱奇才王小玉,就是以演唱山东梨花大鼓而出名的。

(三)器乐知识中国古代的民族器乐,按演奏方式,分为“吹、拉、弹、打”四类;按制作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类,就是所谓的“八音”:匏土革木,金石丝竹。匏为笙、竽之属,成语“滥竽充数”的“竽”,就属此类;土为埙,就是用瓦器制造的乐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请秦王击盆缶,缶属此类;革为皮,即牛皮蒙的鼓,《曹刿论战》中,军中70所击之鼓,属此类;木就是用木器制作的乐器,和尚敲的木鱼属此类;石为玉石之器,《石钟山记》中提到的“罄”,就属此类;金为钟镛,就是用金属制造的乐器,“无射钟”、锣、钹、战国编钟,都属此类;丝为琴瑟,凡使用弦索的乐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所弹奏的琴,《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十五岁学弹的箜篌,《荆轲刺秦王》中,高渐离所击的筑,《琵琶行》中,歌伎演奏的琵琶,都属此类;竹为箫管,横吹笛子竖吹箫。由于大脑是一个复杂的机构,各种音色对大脑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例举一些常见的乐器的音色在大脑中产生的心理现象:长笛:音色优美柔和,有浓郁的乡村情调。它的慢奏能勾起回忆,快奏表现天真快乐。它可以帮助去掉“心理杂质”,安心定神,协助人们的思维更富有逻辑性和创造性,帮助人思路专一。黑管:音色光辉华丽,丰满圆润,音域宽广,表现力强。高音活泼欢快,中音幽默可爱,低音甜美空虚。在大脑疲劳时,它可以使人思维敏捷,思路活跃,体内肾上腺素增加。萨克斯:音色圆润甜蜜,情感真挚动人,有亲切感。可以作为调剂情绪的一种需要。圆号:音色丰满,甜美刚毅。有英雄豪迈的气概。音域辽阔、遥远、安静、朦胧,反映出空幻、忧郁、沉思的情调。它可以帮助增强形象思维中的幻觉。提琴:小提琴音色变化很大,给人幸福、甜美、快慰、恬静的感觉;中提琴则含蓄内在、稳重成熟;大提琴浑厚饱满,对平静大脑、推动思维活动很有帮助。二胡:可以激发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增添奋发向上的激情。还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琵琶:可以帮助人头脑清醒,减轻疲劳,增加。由于它是弹拨乐器,对大脑的声能刺激也是敲击性的,时时提醒你注意它的变化,所以只适宜单听,钢琴也是这个道理。

(四)语文知识中包含的音乐常识例如语文课本上有些成语与古代音乐有关:一鼓作气、滥竽充数、有板有眼、四面楚歌、靡靡之音、黄钟大吕、高山流水、异曲同工、弦外之音、胶柱鼓瑟、铜琵铁板、对牛弹琴、余音绕梁等等。

结语

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语文学习,便是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曲悠扬动听的旋律,一段欢快明朗的节奏,一个刻画得细致入微的人物形象,都会拨动学生内心的那根求知之弦,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略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性之美,而音乐便是这其间的潺潺流水,缓缓流入学生的心灵,回环、旋转、陶冶、荡涤,它更是语文课堂的一剂活水,使整个课堂活力四射,魅力无穷。何况语文与音乐又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包容,相互渗透。贝多芬认为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此语道出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让语文教学走近音乐,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将会是另一番天地,学生会因此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语文学习也会在愉悦的情境中得以升华。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享受中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极致,也是我们的探索与追求。只要能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要能平添语文的无穷魅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在以往的教学及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在我所任课的两个班级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前一个班采用音乐渗透法,后一个班则按传统常规方式教学,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我进行了一次测试,发现前一个班在学习成绩、思维能力和情操素养等方面明显优于后一个班,前一个班学生的情绪与纪律也明显好于后一个班,前一个班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有兴趣,并且有很多学生已由厌恶转而开始喜欢学习语文了。实践证明,利用音乐辅助中学语文教学,以乐传情,使学生得到文学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双重熏陶,可以收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化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陶冶情操、营造学习氛围等效果,尤其是它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显著意义。在本论题的研究中笔者还存在一些困惑,其一,音乐的作用除了辅助课堂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是否还有助于其他语文学习领域或学习方式;其二,就音乐与语文教学存在72的更深层关系能否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比如一部乐曲的主题与主题变奏交错出现之于语文课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多元对话;交响乐中各种不同音色乐器的配合演奏之于师生角色的协同共进;合唱中的领唱、对唱、伴唱和和声之于语文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等等。这些研究将有待于来日,有待于笔者的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2]乐记.[3][21]刘勰.文心雕龙.

[4][5][6][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10][27]论语?泰伯.

[8][9]崔高维校点?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2]孝经?广要道.[1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4]王守仁.传习录[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5.

[15]国家教委.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6]孟子?尽心上[M].中国古代乐论选集,1961.

[17][20][24][26]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8]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