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规律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的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的规律

篇1

摘 要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认知、身体练习、情感、交往活动。探讨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规律与特点,其研究目的是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思想。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本质 规律 特点

一、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体育教学是教学的下位概念,是整个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对于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体育教学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育方针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使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与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每一项活动,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组织原则、规则要求、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以及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等,这些是构成体育环境的基本因素。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进行学习、锻炼或参加比赛,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同时,体育环境还包括教师使用的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校传统和班级风气等,这些都会有力地吸引、熏陶、感染和教育学生;提供了许多学生乐于自愿接受,更多情况下是不知不觉接受、有利于个性品质形成的机会和情景,并可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去,以收体育之效[1]。

2.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很容易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从而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主要包括:培养热爱集体的情感和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互助合作的思想和意识,培养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意志品质,以及心情开朗和愉快活泼的良好性格。

(二)体育教学的双边性

体育教学是指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控直接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措施教学,需要教师及时了解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很好地随机对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和控制[2]。因此,教师根据课的内容,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所以,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参与,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双边活动。

(三)体育教学的复杂性

1.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性:构成体育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作用,但它们都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而构成的整体,缺一不可,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

2.体育教学系统的开放性:在外部,体育教学与严密的教学大纲或计划相联结,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在内部由特定的教材,方法与人构成,以保证教学的适应性。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和户外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大,时控因素多[3]。同时,课堂内外的各种因素还保持着各种互动关系。各种因素都在彼此的互动中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

3.体育教学系统的生成性:体育教学是围绕人展开的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处于不断的演化和创作中。教学中的师生都是生成中人,即双方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尤其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是体育教学所独有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的规律

(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体育教学中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措施等,都必须从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着不同强度和程度的负荷,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变化,同时,学生有着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对学生身心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体质状况,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断提高。

(二)要遵循感知、思维和实践结合规律

体育课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身体练习,耳、眼和机体等感官直接感知动作,大脑积极思考如何行动,机体协调做动作,其中,直接感知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实践是归宿。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结合的,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体育课必须遵循的。

(三)要遵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用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只有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认知和发展的主体,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生成问题,在相互交流中解决问题,在自我反思中拓展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在教学过程更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自主发现的引导者,教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由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转化过程,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所在[4]。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及其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只有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努力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体育课教学还应遵循其它学科所揭示的有关规律

例如:运动生理学所阐明的人体工作能力变化的规律是逐渐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水平后,保持一段时间,再逐渐下降,达到或接近开始时的水平。所以体育课开始时要做准备活动,然后再进行强度更大的练习,下课前做放松活动。这种安排与人体工作能力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不应当违反的;运动心理学所揭示的动作技能形成为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的规律,是体育课应遵循的又一条规律。

三、体育教学的特点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的第二版《学校体育学》中指出,体育实践课堂教学在以下诸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4]。以上观点各有侧重,我们从中归纳出体育教学的几个特点:

(一)身体练习为主

身体练习是体育课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体育实践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教学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二)学生承受事宜的生理负荷

体育实践课教学,由于学生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人体器官系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因此而产生身体疲劳,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这一点也是体育实践课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依据,也是体育实践课教学所独有的特点。

(三)教学组织多变与复杂

体育实践课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大,施控的因素多。体育教学依据季节、气候、学生性别、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器材设备等因素的不同情况来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身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

(四)社会交往性

体育实践课教学多采用分组进行,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多是以集体的方式完成。如球类的技战术、田径接力跑、武术的攻防技术等,即使是个人技术的学习,也离不开相互间的观察、纠正、保护与帮助。至于各种教学比赛,学生间,师生间的交往则更多。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随时都发生变化,这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联系频繁而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亚芹.浅谈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 杨华.论体育教学的双边活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1).

篇2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迁移 潜移

1.研究目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不仅是“体”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不仅担负着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增进学生健康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情感、认知、行为、个性、人格的教育重任。迁移是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规律,潜移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隐性心理因素对学生精神、人格、个性产生的影响,注重对迁移规律的应用,研究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隐形心理因素,促进学生精神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和个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发展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显性的内容、形式、特征,隐性的心理、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观察法,专家、学生访谈法,对常年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教育学科专家、1000多名学生、家长访谈,对本研究的基本观点进行了验证。

3.研究结果分析

3.1迁移规律与体育健康课程教学

3.1.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迁移规律及其分类。体育课程教学中迁移规律最突出地表现在动作知识过程、身体素质发展过程、动作技能形成过程,通常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的迁移有: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不利影响;间接迁移:一种学习虽不能直接,明显影响另一种学习,但能起间接影响作用;垂直迁移:指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上下迁移:指高级学习对低级学习的影响;水平迁移:指难易程度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运动项目教材,运动技能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层次间的互相影响。两侧性迁移是指身体一侧器官或肢体的学习向另一侧器官肢体的迁移,语言―运动迁移等。

3.1.2迁移规律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健康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与技能学习息息相关的迁移规律在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采用某种练习方法,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该方法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教材内容的选择确定,教学的顺序,不同课程的安排,重复练习与新授课目的选择,教学的系统性、目的性、效率等都能从迁移理论上作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和依据。从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选择练习方法、练习顺序、练习手段等,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效果具有直接关系。

3.1.3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迁移规律的应用;①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产生积极迁移的条件,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②掌握各素质间相互迁移的规律,科学地安排练习;③研究技能要素间的关联关系及动作间的结构、环节、顺序的理解,注重学生对新技术的认识;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习新技能与原有技能贮备的可辩程度,尤其是原有技能的程序性和清晰性;⑤正确运用对比方法,采用正确合理的例子进行对比,并分析动作、技能之间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⑥实现教材结构、顺序安排的最佳化;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学会学习;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知识结构,加强基本原理的教学;⑨重新学生运用迁移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2潜移与体育健康课程教学

3.2.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过程及其特征。潜移指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或学生参与运动过程,产生的一些隐性的心理因素,对学生道德品质、情感、认知、行为、个性、人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真正起作用还得经过内在的选择、加工、调整、变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默化或人类学家所称的“濡化”过程。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潜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学生道德、品行、人格、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乃至一生都相当重要。

潜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主要特征:①隐蔽性。教育的痕迹不明显,看不到教育过程,是一种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提取机制运作,通常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完成的,不易察觉完全是内化的、隐性的;②选择性。根据个体的认识水平、爱好、个性、需要有选择性地接受;③曲折慢长性。对每一个体而言,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潜移虽有不同的表现,但总体而言,可贯穿数个生命的历程;④随意多样性。伴随生命随时随地进行着,横向的受教育者之间、上下年级同学之间、“同侪群体”之间,纵向的两代人之间、师生之间、自上而下的长辈,教师楷模行为对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行、人格个性、爱好情趣、情感审美直至具体的待人接纳、衣着服饰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

3.2.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特征与潜移作用。体育运动的学习也许是最好的学习模式,从人的发展观点出发分析体育运动及教学过程可以得出:所有体育运动者都有梦想;都将头脑身体和行动结合起来;都学会将目标视觉化;都充满激情;都对错误有积极态度;都通过实践参与而有顿悟。体育教学具有独有的实践性和共同参与性、教学环境自然和谐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愉悦性和集体性、易接受性和持久性、情感释放性等特点,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会、感受、领悟自我、认识评价自我、自我纠正,非常有利于促进人格、个性良性的潜移过程。

3.2.3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隐性心理因素,促进学生正面潜移,形成完善的人格个性,达到育人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重:①观察,掌握学生心理因素的产生、变化,通过提示、总结、引导、强化等方法,促使学生正面濡化;②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培养如耐挫力、意志力、外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克服闭锁心理、依赖心理和畏难心理,丰满个性,提高心理素质;③体育教育要人为地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交往的良好环境,加强同学之间、班级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促使全方位的潜移。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独立分析、判断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改正的能力,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学生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在生活实践中锻炼自己,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独立完善的人格,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人事。

4.结论与建议

重视迁移规律的应用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注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的作用对学生的个性、情感、行为、品行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要改变陈腐的教育观念,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迁移、潜移的作用,加强教学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素质教育,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为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200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北,2003.

[3]刘宏宇等.运动技能学的迁移与练习的分类[I].体育专刊,2002,(4):103.

[4]何继韩.“运动技能学习”的形成才发展[J].体育科学,1984,(1):83-84.

[5]李超,杨国军等.体育技能诱导式练法[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6.

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活动语言;规律探索;教育体会

学前儿童处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教育,从而保证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的活动语言教育认识不够充分,在教育的过程中会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孩子们语言学习的质量。因此需要教育人员对学前儿童的活动语言教育规律进行科学的认识,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们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学前儿童活动语言教育规律认识

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尤其是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更具有比较好的接受能力,在对其进行活动语言教育时需要教育人员遵循一定的规律,从而保证孩子们的学习质量。早期教育可以造就人才,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充分发挥孩子们语言学习的潜力,让他们在相应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如果教育人员不能够科学地引导孩子们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可能会导致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发掘他们的语言学习潜力。教育科学曾经指出,儿童的学习潜能遵循一种递减规律:生下来的孩子具有百分之百的潜在能力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如果一出生就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教育,能够发挥孩子们百分之百的学习潜力。所以在对学前儿童活动语言进行教育时,要尽量遵循相关的教育规律,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的学习,掌握语言技巧。

儿童生下来就带有惊人的学习潜力,在对其进行语言教育时应该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潜力,让他们能够掌握相应的语言技巧。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和其他人进行沟通,了解周围的环境,树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在对儿童进行语言教学时不应该先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让他们用耳朵去听,用思维去理解,用嘴巴去学习,跟着别人进行语言的重复性学习,直观地去感受语言的形态。儿童一岁到五岁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间段,要想保证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质量,就应该要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提升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质量。

二、内外部语言教育规律认识

学前儿童在进行语言学习时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语言的学习。在进行语言教育时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在活动中去学习语言、认识语言。比如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家长就可以为他们讲一些故事,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脑海里形成语言的认识,对学习语言产生兴趣。在孩子们刚会说话时,家长要积极鼓励他们进行语言上的交流,让他们动嘴去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家长还要学会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对语言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前,我国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听故事是孩子们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他们早期语言知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学前时期是掌握词汇、学习语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所接触的语言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往单纯的语言输入式学习逐渐转向外部输出式学习,在和其他人进行交流时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完整地向别人进行事件的描述。并且受到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学前儿童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也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逐渐学习到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增强自身对语言的敏感性,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体会

1.创造良好环境――让孩子置身和谐 家长和教师在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应该要为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语言交流和表达的方式。比如家长要积极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开口说话。还可以让他们记忆一些古诗词,提升他们的动口能力,敢于和外界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而教师在教学时要和孩子们进行语言交流,以游戏的形式来和孩子们沟通,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说话。

2.探索启发教学――给孩子正确引导 教师在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知识教育时,要重视孩子们语言学习兴趣的建立,这样才能够保证语言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探索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探索,去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并且在探索中不断学习语法知识和句子结构,掌握更多语言表达方式,提升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总结

通过对学前儿童活动语言教育规律进行探讨,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教育规律的认识。孩子们语言的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在进行教育时应该为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语言学习潜能,增强他们对语言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和外界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交流。因此只有掌握相应的语言教育规律,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孩子们语言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勤慧.《用语言获得理论指导学前语言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2(20):99-100

篇4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一个教学材料(如一个科学或数学的解释)以视觉(如动画或插图)和言语(如解说或文本)的表征形式赖以呈现的学习环境”。①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够以视图和声音的方式更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用插图的形式有效地解释了文本中比较抽象和晦涩的内容,更能够引发学生的联想与学习兴趣。根据心理学家特瑞赫拉的心理实验,“人类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来自嗅觉,2%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他的另一个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2小时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觉信息的70%,视觉信息的72%,视听结合信息的85%,72小时后人们就只能记住听觉信息的10%,视觉信息的20%,视听结合信息65%”。②因此,用图像的方式来加强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与保持相对长久的记忆力是有效的途径。

然而在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其缺点也渐渐显现出来。由于多媒体课件可以提前把教学内容做成PPT,上课时教师只用跟着PPT的播放顺序进行教学即可,这样很多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传统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多媒体教学的“工具性”,使得师生关系从原来的情感交流变成了人机对话,传统的教学中师生均为课堂中心,而多媒体教学中,课件和大屏幕成为了课堂的中心,这样正常的师生交流不能够实现。多媒体课件的丰富多彩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艺术性发挥。学生思维过程被“课件流程”所取代,课堂变得平面化。③多媒体教学的“画面化”使教学变得直观化,破坏了教育中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尤其是某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性的课程,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来充分消化的学习内容很难由“画面化”的教学方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虽然获得了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然而缺乏身心投入的真切体验。课程性质从传统的“听”变成了“看”,释放了教学的速度,同时引起了其他问题:教师授课速度加快,单位课时内知识量增大。课件转换速度大于学生的接受速度,学生无法内化学习内容,反而造成了学习效果肤浅的后果。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可以趁老师板书时消化学习内容。现代教学中,由于学生无法跟上屏幕切换速度,理论性的文学概论课容易上成文学欣赏课。④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还产生了教学感受和学习感受不同步的问题。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往往自认为教学效果良好,而学生的反馈则有着不同的结论。根据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的一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如下:“4.2%的学生对课堂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更好地与教师交流’持中立态度,27.4%的学生选择‘同意’,说明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并没有提高与教师交流的程度;对于‘有助于与同学更好地交流’,37.5%的学生持中立态度,31.3%的学生同意,说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没有太大的提高”。⑤这一结果表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无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根据另一项针对河南省各类本科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调查,则可以看到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效能上存在明显的认识差异。在“多媒体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课件内容能代替板书”四项中,教师/学生的认可分值分别为:4.58/4.15、4.33/3.98、4.22/4.13和3.23/2.63,这表明教师比学生更多地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较好。而在多媒体课件的学习效能调查中,在“脉络清晰”、“信息量适中,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提炼、加工和补充”、“图、文、声并茂,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画面清晰,文字大小适中,色彩搭配合理,适合在多媒体教室投影教学”、“页面信息量适中,文字清晰明朗”这几项中,教师/学生的认可分值分别为3.87/4.23、3.69/4.10、3.69/4.08、4.03/4.28、3.70/4.10、 3.84/4.13和3.85/4.10。这表明在教学效果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受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偏差,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较好,而学生的认可度则没有教师那么高。⑥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的教学技术,它的出现无疑对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然而如何运用好它,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方法,如:(1)纠偏。纠正对多媒体教学的过度依赖;(2)留白。注意适当、适度安排技术手段的运用。(3)互动。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4)人文。处理好“道”与“器”的关系,把大学生人文价值的形成与培养放在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位置。⑦这些的方法固然有道理,但由于没有理论的支持,显得过于感性。

2 认知负荷理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上述部分提及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研究者们提出的解决方法,根据人们学习认知规律,是可以找到多媒体教学问题的原因和应对方法的。本文拟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2.1 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 是指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认知资源的总量。就信息加工而言,“认知负荷是指工作记忆的负荷,即同时被要求施加在工作记忆上的智力活动的全部数量,是一个表征学习特定材料或完成特定任务时需要的工作记忆资源的概念”。⑧认知负荷理论建立于“工作记忆的有限性”这一基础之上,它强调人的工作记忆只能有选择地注意并加工一定量的传入的感觉数据,超出的感觉数据不会被有效地记忆在人的大脑之中。这就使得如何有效地设计能传入人的记忆的教学材料成为重点和关键。在教学当中,个体先前的经验、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内在本质以及教学的组织这些影响因素把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分为三类:内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外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和相关认知负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⑨内部认知负荷主要由学习者本人以前或已有的知识经验构成,它不直接受到外 部教学设计的影响,然而它依然是教师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外部认知负荷则主要由教学材料的设计与呈现为中心因素,为了有效地在人们有限的工作记忆中传入有用的信息,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加入过多的无用信息,哪怕这些信息本身是有趣的。相关认知负荷指通过教学材料的组织和呈现引起有利于信息加工与获得的认知负荷。在以上三种认知负荷中,外部认知负荷与相关认知负荷是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手段得到有效提高的。三种认知负荷相互叠加交错,但要是促使学习发生,三种负荷总量不能超过记忆资源的总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多媒体在释放了教学速度之后,学生无法跟上教学步骤的原因:多媒体课件制作者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记忆资源总量的问题,课程内容大于学生的记忆资源总量,因此导致学习者无法加工并记忆信息。

2.2 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原则

2.2.1 三种认知加工

根据以上的三种认知负荷,在面对多媒体学习时,人们要经历三种类型的认知加工过程:必要加工、外来加工及生成加工。必要的认知加工是指学习者为了理解学习材料而进行的认知加工;当材料同步并持续出现时,学习者能够处理更多的信息。外来认知加工是指学习者会被外来的无关材料所影响,当排除这些无关的材料时,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获得信息。生成认知加工是指当学习者和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时更能够有效地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因此如果能把词语与画面结合起来,学习者能够记忆更多的知识。⑩多媒体教学设计主要着重于“词语”与“画面”两个方面,因此当利用这两个因素进行教学,如果学生有效获得信息和知识,便可以证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有意义学习包括注意到呈现材料的重要方面,将所选择的材料组织成相关的认知结构,并将其与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等几个基本过程”。 要达到有意义学习,教学设计上就要有效地解决认知加工负荷超载的问题,要减少学生的外来加工,增加生成性加工,并保证三种认知加工的总和低于认知容量总和。

2.2.2 减少外来认知加工的多媒体教学设计

外来认知加工超载源于无关材料太多且布局混乱。与教学无关的材料却要学习者分散注意力去进行认知加工,尽管有的材料非常有趣,然而它会占据一定的认知容量,因此应该摒除。很多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抱着增加课堂有趣性的目的,加入了很多有趣的图片和音视频,然而这些材料和教学内容并无多大关系,而学生还要分神去处理这些无关的信息,造成了实际学习效率低下的后果。这就是为何教师和学生在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感受上出现了认知偏差的原因。减少无关材料的教学设计原则有一致性原则、信号原则、冗余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排除与教学无关的材料,因为它们会占用学习者的认知容量,干扰学生的注意力。所有的材料都应该指向教学内容,无关的材料一律排除。信号原则是指某些重要学习材料应该给出提示符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用重点符号标注,或者使用不同字体或颜色等方式,当学生看到这样的符号,都会加大专注力,有利于他们学习处理较重要的知识点。冗余原则是指多媒体课件应该只包含动画和解说,而非动画、解说和屏幕文本都包括在内。如果学生同时要运用看图、听音、看文本三个渠道,就会占据学生的认知容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在画面和文本之间游移目光会造成视觉通道超载,消耗大量的脑力。很多教师把大量的文本写在PPT上,学生无法同时看文本、抄笔记、听教师讲解。而由于教师本人不用抄写文本,因此他会无意中加快PPT的翻页速度,造成学生应接不暇,疲劳不堪的后果,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有效地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为了减少认知加工负荷,有效的手段有空间接近原则与时间接近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是指应同时呈现相关的文本和图画,文本应该靠近或镶嵌进图画当中。如文本与图画相隔过远,学生要不断搜索并匹配相应的文字与图画,会消耗过多的认知资源,从而导致认知超载。如在文学课上介绍某一作家,应把他的照片与简介放于同一张PPT上,以便学生同时获取知识与直观的印象。时间接近原则多指学习材料组织的“共时性”,即同时呈现画面与解说效果比相继呈现要好。如果先出现画面再出现声音,学生就要先保有前者的记忆,还要和后者所听到的信息联系起来,这样容易造成认知超载。认知超载的后果就是无法获得有效记忆。

2.2.3 管理必要认知加工的多媒体教学设计

针对文章开头提到的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翻页过快,学生跟不上的问题,有以下的方法进行改善。根据理论,必要认知加工超载往往与学习材料复杂、学习者没有经验以及学习材料呈现过快有关。当图画与文本快速呈现时会引起视觉通道超载,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听觉的解说比运用视觉的文本呈现效果要好。用听觉形式代替视觉形式呈现语言材料,有效地把视觉通道上超载的内容转移到听觉通道上来,从而实现有效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应注意不要过多地呈现文本材料。图片信息清晰时,没有必要运用文本进行解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信息重复,增加学生的认知加工负荷。图片需要解释时,多用语音进行解释,而不要呈现大量文本,而教师仅只是照着文本念一遍,这样会造成学习者的视觉通道超载,从而影响实际学习效果。

当出现快速且复杂的动画以及学习者对学习材料不熟悉时,为了减少认知加工超载的问题,可以运用分段原则、前训原则与通道原则。分段原则是指用片段代替连续的材料呈现,学习效果会更好。前训原则是指在材料呈现之前,先让学习者熟悉相关的概念,学习者会学得更好。通道原则是指在学习材料上打印出词语,适用于对词语不熟悉的学习者,或者课程中包含有专业词汇、符号,亦或学习者是非母语人士或者听力障碍者时。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出现了较难或生僻的词汇,因学生运用第二语言学习的缘故,可以在词汇旁边打印出中文释义,以减低学生的认知加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这是符合学习规律的。

2.2.4 促进生成加工的多媒体教学设计

为了激发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原则、人性化原则、语音原则与肖像原则等教学设计原则。多媒体原则是指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如图画、声音、文本等来设计课件。这个原则的理论基础 在于:当文本和相应的画面同时呈现时,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建立两者之间的联接;当只出现文本时,学生只能运用想象来联接文本,这对大多数学习者有一定的难度。多媒体原则更适用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学习者,他们更需要图像化指导。人性化原则是指用口语讲述比用书面语讲述学习效果更好,学习者会把讲述者视为对话伙伴。语言原则是指在讲述中运用本民族语言效果优于运用外国语言。而如果讲述者的肖像呈现在屏幕上效果会更好,这就是肖像原则。如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注意到人性化原则,应有效改善文章前部提到的多媒体教学使师生关系陌生化的问题。

3 结论

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教学增加了很多生动活泼的方式。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却涉及到人类认知的特点。如果忽略了这些特点,多媒体教学就会出现一些偏差,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后果。在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以技术为中心,这两者的偏重,造成了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多教学人员陷入了用技术驱动教学的认识误区当中,没有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局限性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一味以技术来包装课程,造成了课件虽好,效果却差的局面。多媒体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教学方法方面,而非技术方面。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应理解真正引发学习发生的不是媒体技术环境,而是学习者内在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多媒体教学课程的设计应立足于对学习认知过程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基金项目: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项目(2013-2014年度)的子项目“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项目编号:201312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⑧⑩ 严莉,苗浩,王玉琴.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的生成与架构.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4):38-45.

② 王彤.新媒介视域下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12):51.

③ 陈毓文.谈古文教学与多媒体的使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专刊:33-34;方明建.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困境与突破.中国大学教学,2013(2):65; 刘昕.高校多媒体教学研究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14(14):164.

④ 王泽庆.视觉文化背景中的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137-140.

篇5

关键词: 认知规律 有机化学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是指有机化学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这两门课程是我国高校制药工程、化学、环境化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1],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形式多姿多彩,但理论知识及操作性知识对人类的整个生命与生存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相关知识要求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吃力,这些现象已成为困扰质检业、制药业和教育界的两大问题。学者对此问题高度关注,很少基于人类认知规律进行分析。

1.教材建设应尊重学生的认知风格

人类的学习是一种对事物、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到运用的认知过程,在心理上表现为观察事物、思维活动、进行情景迁移[2]。认知心理学强调[3]人脑在接受外部信息时,他会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加工、处理,抽取其本质,把主要的、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4]。这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教学中,首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5],创设能激起学生思考和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外部条件。要建设有机化学系列教材,就应该了解学习者已知了什么,帮助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知识与其使用条件结合起来储存在大脑中,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如果一味地只顾自己讲解,不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那么教学过程就会是痛苦、不愉快的。

2.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重与生产生活相联系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满怀激情,充满信心,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课程内容乏味、脱离现实生活,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与化学有关的专业也在其中,这就需要把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经典原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即要求教改的相关教师拥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制药工程、药物分析、药物检测、药物工艺及其过程中所涉及精密仪器的使用,等等,需要有针对性地把这些知识链接,让学生对该领域的知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再进行知识结构的重组、加工,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体系编著上要求教材知识体系纹路清晰,背景知识充分,教材建设中应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体现进一步探索的深入性。

3.有机化学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理论与开展设计性实验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已经不在新鲜,教育界也推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结合,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设置甚至相互脱节,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性知识之后有必要让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研究,让其有机会使用有机化学甚至不同领域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机会接触大型研究设备,用这些设备解决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性的报告,培养学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小心翼翼,每一步过程都不敢独立思考操作,生怕出错,这时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或者能否用另一种方法做,换另一种方法做效果怎么样,结果会不会不同,能否用另外一方面知识解释,如何解释合理,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产生积极稳定的情感和愉悦的心情,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在短时间内完成由知识结构到认知结构的转化。

4.鼓励学生参与前沿课题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新对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结合二级学院教师的课题科研工作和其他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此时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再是重点,在学习操作性知识的过程中伴有研讨性、设计性、综合性甚至多步合成或全合成性实验,对合成产品进行药理学筛选、药剂量分析等应用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开展前沿课题研究,增强有机化学实验的研究性,学生可能达不到教师的期望,但是能系统理顺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所用到的仪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指导,这样更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为掌握一门技能和提高独立完成科研的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要从本校的招生阶段出发,潜心对本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认知心理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颖,王晓忠.高师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2(29):56-57.

[2]孙凤琴.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12:130-132.

[3]谢春艳.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对教学改革的启示.教育与战略,2005:83-86.

篇6

(一)记忆的实质和分类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三个环节中,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而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因此在记忆活动中,识记和保持占主导地位,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二)艾宾浩斯(H.Ebbinghaus)遗忘规律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二、记忆规律在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纲要法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剑桥商务英语的主要议题有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求职和招聘、产品和生产、企业组织行为,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笔者统计,剑桥商务英语三本教材中的商务议题均是商务环境中与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很大。

笔者在授课的第一天,就让同学们先猜测本课程商务英语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教材目录窥探教材的内容以及概念,对商务英语学习什么有一个浅显的认识。

(二)联想法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除了课文的议题之间的关联外,课文所讨论的议题还会在教材的其他部分以听、说、读、写形式,以及self-study或者exam practice方式出现。仅以弹性工作制为例,整套教材在如下位置出现相关的内容:

Flexible working,Reading Test Part Four, Unit 8, 中级, p.117

Flexible benefits,Unit 9a,中级,p.120

Flexible working,Listening,Unit 1b,高级,p.11

UK workplace becomes more flexible,Reading Test Part 5,Exam Practice,Unit 1,高级,p.16

Unit 8b,Exam Practice,Reading Test, Flexible working,flexi-time ?

BEC3,Unit 与填空题的关联(Self-study 4a)p51,unit3

通过上述方法,对于弹性工作制的相关词汇、相关话题就在不同形式的重复中得到保持和再现,从各个议题的短时记忆进行强化,学生从西方公司流行的“弹性”概念的理解,实现对文化和人性管理的理解。

(三)运用运动记忆法和巩固商务技能

1.针对unit 6b第一次出现的问卷,在解决语言知识基础上,通过师生问答的运动记忆规律,让学生意识到问卷的格式:

1)How many parts do you think this questionnaire include?(answer:three parts)

2)What are these three major parts?(answer:introduction,body and closing)

3)What purposes does the introduction serve?(answer:to clarify aim,significance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4)How is the body organized?(answer:questions are organized in terms of waste managemen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ransport)

5)How to make a good closing? (answer:mainly to extend your thankfulness for the recipients’ cooperation in filling out questionnaire)

2.完成unit 6b一周后,学生进行“Working Environment Survey”(Unit 7a)的分组讨论。首先就问卷提问上述相同的问题,让学生对问卷的格式设计形成短时记忆。再提出如下问题,更深入地观察问卷的设计:

1)Do the two questionnaires have the same structure?

2)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questionnaires?

3)Do you notice the numbering on the top of the questions?

4)What is the use of these scores?

3.从中级unit 7b到高级unit 1b,间隔大约半年时间,根据记忆的遗忘规律曲线,此课中的小组讨论“Home-based Working Questionnaire”恰巧能够把学生在以上两课中所学的问卷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这个问卷的完善中,最终实现对商务问卷从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到永久记忆的过渡,学生从此掌握了问卷的相关英语术语,问卷的设计和格式的基本技能。

4.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要求学生用英语和所学格式就某个共同关心议题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真正掌握这项技能。

(四)艾宾浩斯记忆规律的应用

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具体的方法就是在学习某项知识的过程中,采用学习――复习――再学习――再复习的方法。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内容,商务英语教学同样也离不开商务词汇的掌握。本教材并没有忽略记忆规律在词汇记忆中的作用,相反,它用学术的严密和精心的设计,把关键的商务词汇、采用不同的形式再现出来。

1.常用商务词汇的简单重复

In addition to the cheap labor,generous government grants have also brought car-makers to central Europe.(Driving Eastward,Unit 2b,初级,p18)

Government grants are available towards set-up costs. (Thinking of Relocation, Unit 5a, 中级,p.56)

2.同根词的重复

The EAT ruled that the employers had breached its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to deal reasonably and promptly with its employees grievances,――(Tribunal rules on Smoking at Work Place, Unit 7b, 中级,p.100)

What the court ruling shows is that without clear guidelines one man’s espionage may be another man’s market research strategy.(How Secure is Your Business? Unit 7a,高级,p.104)

经过三次的重复、联想和识记,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词组和他们的书面和口语用法从瞬时记忆过渡到短时记忆并最终实现和长时记忆以及熟练的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规律;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5-0082-03

The Study on Several Viewpoint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Theory

QIU Jiansheng

(Nantong College,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By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the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new laws about physi cal education.It finds that the laws on changing and controlling exercise burde n, the laws on the study of PE knowledge and the cognition of exercise,the lawon the form and changes of PE study group and the laws on enjoying exercise cannot come into existence, because these laws are short of thorough demonstratio n. The superficial phenomenon is taken as the rules of development.The rules a re deducted by intuition rather than detailed exploration, or the rules are art ificially made intentionally to serve for certain purpose.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laws; discuss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教学规律反映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近30年来,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教学规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 [1-3]。然而,2005年毛振明先生主编的《体育教学论》(以下简称教科书), 对体育教学规律有了新的阐述,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即“运动技能形成规 律、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 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4]。除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对新推出的几个规 律均缺乏 深入的阐述和论证,且出现所述规律与该书中论述的教学原则同名的情况,让人无所适从。 鉴于该教科书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教材,教材征订目录中“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已经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理论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 该教科书新推出的几个体育教学规律进行探讨,以取得共识。

1 关于“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

教科书中关于“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是这样定义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合理 地利用生理负荷,又要合理地控制生理负荷,这就是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4]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规律也 与此相适应,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匹配,在人体机能活动最强的时段 安排较大的负荷,在人体机能活动上升和下降阶段要控制运动负荷,这是一个基本规律”[4]。首先,定义没有告诉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如何变化又如何控制。对比动作技 能形成规律明确提出技能形成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 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的定义未免空泛。既然冠以运动负荷 变化规律,就不能仅仅从几个阶段模糊地笼统地指出“相匹配”,而要从体育教学具体情况 出发,给出各种条件下负荷变化的规律性解释。况且,定义中所谓“合理地利用、合理地控 制”,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的意愿,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本质的东西。其次,人体运动时,由于身体必然承受负荷,因此机体会产生变化,即“机能能力逐步 上升――稳定――下降”,表现为众所周知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 是和人体运动及其必然带来的身体负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逐步 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正是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结果,即身体承受运动负荷是因,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逐步上升――稳定――下降”三个阶段的出现因果。根据这种因果关系 ,我们只能得出结论:人体承受运动负荷时,生理机能变化呈现“逐步上升――稳定――下 降”的规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相 应的体育教学过程的运动负荷安排与之“相匹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相匹配”只 是表明三个阶段运动负荷不能相互超越,而不能说明运动负荷变化情况,更不能揭示运动负 荷的控制。把这样一个基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的简单逻辑推断结果,而不是运 动负荷变化的本质联系的揭示,标以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这不是科学归纳,这样的规 律揭示未免太容易了。而且,由于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 动能力变化的“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三个阶段,推出负荷与之相匹配。例如:技 巧课与50 m跑考试课,在人体生理机能逐步上升的体育课准备活动阶段,运动负荷是完全不 同的,用“相匹配”代替不了对运动负荷变化规律性的揭示。第三,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并不仅仅与人体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关联,而且与学生 体能发展关联,与技能的掌握、年龄、性别、学生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条件、手段 、方法等均有关联。运动生理学研究早就提出了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揭示了运动负荷与人 体机能提高的关系,给出了生物学依据。即人体具有适应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承受、消 化加之人体的运动负荷,并在运动结束后的恢复期产生超量恢复。因此,揭示运动负荷变化 规律,一定要准确定义“运动负荷变化”概念。此外,运动负荷所包含的量和强度因素,是 可以定量描述的。研究运动负荷变化规律,应该建立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量数据作为 支撑,从而得出结论,否则难免名不符实。体育理论界前辈们曾经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的适宜 负荷原则,而不是什么运动负荷变化规律,并不表明他们缺乏上述的简单逻辑推断能力,恰 恰反映了对治学的严谨,反映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变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由此 带来的对规律性的揭示困难,只能从原则上提出要求。对运动负荷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 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正是需要后人不断追求的。如果仅仅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 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得出“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 匹配”的结论,并进而上升为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很明显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只不 过是用众所周知的事实,改头换面,对体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拓展,只会造 成已有知识体系的混乱。

2 关于“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教科书指出:“由于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运动认知体系,所以体育教学还要遵循体育知 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运动认知过程是:“广泛进行感性认识形成感性基础的阶段; 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识的阶段;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应用阶段” [4]。在这里,缺乏对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规律的定义,对运动认知过程的描述也与已知 认识规律相同。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要经过的两个飞跃,即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个飞跃,再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第二个飞跃。教科书中所说 的运动认知过程并没有超越的认识论,冠以“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又有何意义呢?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教科书指出:“体育学科特有的运动认知体系是不断提高人体对物 体,对自我的速度,对时间、空间、距离、重量、力量、方位、平衡、高度等因素进行识别 和控制的能力”,是一种“身体――动觉智力”。 “构成身体――动觉智力有三个核心要 素,其一是有效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其二是熟练地操作物体的能力,其三是体脑协调一 致的能力”[4]。这表明“身体――动觉智力”是一种能力(残疾人的这种智力就 不健全 ),即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不能简单地将这种“身体――动觉智力”与运动认知规律划 等号,也不能因为存在这种“身体――动觉智力”, 就可以不进行具体运动认知过程、特 点的论述,而推论出存在运动认知规律。在运动认知过程中,人类是如何有效控制身体运动 ,如何熟练操作物体,又如何保持体脑协调一致的,揭示其中的特点、规律,才是运动认知 规律所应该阐述的。其实,技能形成规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运动认知的客观过程。

此外,体育知识学习也不能完全用身体动觉智力理论解释。例如,足球迷可以对足球战 术津津乐道,而不一定要身体力行。典型如美国游泳教练谢曼•查伏尔,培养出奥运会冠军 ,自己却不会游泳,能说其对游泳运动缺乏认知吗?我们非常赞成对运动认知规律的探索,有许多领域需要人们去研究。但是如果仅凭直觉 推论规律,而不对规律进行具体探究,揭示其本质联系,这种规律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3 关于“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教科书指出:“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 主要是通过在集体合作、配合和相互帮助中进行的。因为体育项目和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集 体形式呈现练习的,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性学习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因此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和突出学生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规律”[4]。其立论的逻辑是: 因为体 育教学大多是以集体形式呈现――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形 成学习集体――故存在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从积极的方面认识,这不失为一种探 索、发现体育教学规律的简捷方法,即从体育教学的普遍现象入手,大胆推断存在相应教学 规律。问题在于,这种推断有没有严密的论证?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集体学习形式是否一 定会导致学习集体的形成?

首先,体育教学采用集体学习形式上课几十年,未见相关学习集体形成的研究。如果说 课改之后因为强调体育学习的多功能性、团队、集体合作,因而必然会有学习集体形成规律 ,则缺乏教学实践支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学习集体 的形成并不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例如,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许多学校普遍存 在的体育课“放羊式”教学形式,是不可能出现学习集体的。此外,由于许多体育项目本身 的特点(表现的是个人能力、个人技术)及个体差异的存在,理想的教学应当是小班化、个 体化的因材施教模式。目前的集体学习形式更多的反映了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的局限影响, 并不表明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当然,体育教学中涉及到许多需要互相帮助的场合,团队 、集体合作,需要有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引导得法,可能会形成学习集体,但并不表明学 习集体的形成是一个普遍规律。特别是由于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强调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分 组,小集体的组合非常松散、时间短暂、经常需要重新组合,因此,是否会有学习集体的形 成,需要实践支撑,而不是靠想当然。

其次,对学习集体形成规律的推断缺乏科学基础。所谓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事物发 生的必然,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社会规律是表现人 类活动所特有的规律,并与人的主观努力相联系,但并不表示可以去支配规律。因为各种社 会活动现象的汇集,表现出的某种规律性仍然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不能想当 然的认为因为存在集体学习形式,就一定会形成学习集体,就一定有学习集体形成规律,而 要从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出发,分析体育教学活动内在的本质联系。对学习集体形成规 律的探索途径应当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观察到学习集体的出现,进而分析其形成的因 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否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学习集体没有普遍出现之前 ,在有关学习集体的研究、报告资料等均非常稀缺之时,进行预言式的规律宣布,再由体育 教师去实践,这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创造规律。

第三,教科书说:“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教育的过程是:组成集体,形成集体因素的阶段 ;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的阶段;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的阶段;集体分解 ,形成新学习集体的阶段”[4]。对学习集体形成的揭示不能只是几个阶段,而要 揭示各 阶段的特点、内涵(规律揭示的需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不光是组 织上的统一体,还是由在需要、兴趣、智力、思想、道德、社交、创造力、审美等方面既有 共性又有个性的人们所组成的精神上的统一体。这种精神上的统一过程正是集体形成的过程 。因此,学习集体形成的规律应当回答:学习集体是怎样形成的;其形成的动力是什么;形 成的一般趋势和特点怎样;学习集体形成中内部、外部诸因素的关系如何等等。作为体育学 习集体形成模式的研究,对体育学习集体的形成进行探索,总结出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用以指导体育教学中学习集体的形成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学的集体学 习形式必然形成学习集体。如果仅仅以上述的“组成集体、集体巩固、集体成熟、集体分解 ”四个阶段来描述,恐怕连模式都谈不上,更不要说成为规律了。

4 关于“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教科书指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地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体 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健康的前提条件, 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把握的客观规律”[4]。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 验过程 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运动从而体验运动的乐趣的阶段;学生向新的技 能水平进行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 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4]。首先,教科书中在讲到教学原则时也提出了“体验运动乐趣原则”,这种把教学原则与 教学规律混为一谈的提法,使人无所适从,反映出编写者理论体系的混乱。在“体验运动乐 趣的规律”文字表述中,“体验”两字的运用就不恰当。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而“体验 ”则是带有主观愿望,可能有也可能无。传统的技能为主的体育教学之所以要改革,其中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体验不到体育乐趣,对体育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说,存在体验 运动乐趣的规律,为什么在过去的教学中没有成为普遍现象?没有能够体现出来?新课改强 调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直指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因为没有了体育乐趣,持久的运动热 情、动力就无从谈起。充分表明“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不成立,只能作为一种原则存在。 因此,可以把愿望、要求作为教学原则提出,混淆为规律则是不恰当的。因为规律是一种客 观现象的反映,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你认为应该这样就一定会这 样。其次,大多体育项目由于自身形式、规则、方法、特点给学生带来乐趣,但是并不是所 有运动都能带来乐趣。况且,现代体育本质上是与人类自身、自然环境挑战的过程,体育过 程充满了艰辛、痛苦、竞争、挑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受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 、环境条件、项目特点等等因素的制约,运动乐趣并不总是存在。如受到广泛批评的铅球教 学、广大学生视为畏途的中长跑教学等。一定要论证这种运动充满了乐趣,是自欺欺人。中 长跑运动虽然单调乏味、痛苦,但是由于其健身价值、受条件限制现阶段的不可替代性,仍 然是学校体育教学不可放弃的内容。作为教学原则,提出体验运动乐趣,是完全应该的,体 验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痛苦,战胜自我、完成目标,体验健康人生、体验战胜 自我带来的生理和精神层面的享受。然而,要将这种体验看成是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客观 规律,则未免太武断了。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获得运动乐趣,进而挑战新技能创新得到更高层次的心理满 足,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教学条件下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只能是少数 学生的行为。这是因为受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班级规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制约,受 高考指挥棒的制约,加上教育部门、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对现代体育认识的偏颇,学校体育 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运动技能学习阶段和增进体质健康层面,较复杂的技战术探究 、创新,既没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又缺乏持久的动力(这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 要所决定的)。当体育只能作为手段、工具,而不是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所谓体验运动乐 趣规律也只能是一种主观想象中的美好愿望而已。

5 结 论

综上所述,教科书归纳的几个体育教学新规律,我们认为是不能成立的。作为规律,要 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性的东西,揭示其本质联系,不能仅凭直觉推论规律,而不对规律进行 具体探究。规律是事物内在的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 人为、主观地制定和创造。客观规律的发现不是这样 的,是通过对大量的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出其内在的本质联 系,进而抽象归纳出来的。把事物表面现象当作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我们无法认同的。

参考文献:

[1] 体育理论教材编写组.体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73.

[2]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80.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 现代课程论 现代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8-

在体育教学中认知的规律、身体锻炼的规律、竞赛规律、技能形成的规律、娱乐的规律、集体和人际关系处理的规律等都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体育教学模式必须反映这些方面的特点。因此,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体育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学过程。教与学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的环境条件等,它与学习过程、游戏过程、训练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可以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依据特定的体育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规律而归纳提炼出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的教学样式,包括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一、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现代课程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课程理论出现两次世界性的变革:一是学科中心课程论,它主要强调智力、技术技能发展,强调学科自身逻辑与规律形成的学科结构,而忽视了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人认识需要。二是人本主义课程观,它主要统一学生的情意和认识、感情和理智、情绪和行为,注重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强调教学过程既要重视智力的培养,又要关注情绪、态度、价值等内容。

课程内容注重学校体育主体需求。学校体育的主体是学生,课程内容只有满足了学生需要,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实现终身体育。这正是现代人本主义课程观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一是要重视传授终身体育所需要的体育知识。这部分知识主要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保健知识、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竞技运动知识等。二是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材化。竞技体育之所以仍然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必须把这部分文化遗产的继承任务纳入到学校体育中来。

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多元化。体育课程目标是编制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评价体育课程质量的依据,它决定着体育课程的内容、方法,制约着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导向作用。体育课程目标不仅把增强体质、提高健康体质作为首要目标,而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强调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并主张结合

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把道德教育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融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之中。

二、现代体育课程论与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第一,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取向。教学目标受课程目标影响,没有新的课程目标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必须服从于课程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在体育目标的达成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偏颇,在对待有形目标与无形目标方面,始终注重有形的方面,即传授体育基本技术技能,忽视体育教学对学生认知发展和情意培养方面的作用。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不仅要求有运动技能目标,还有情绪、态度、能力、个性等目标。目标体系中不仅有可测的行为目标,还有难以测评的反应探索、高级心理过程等方面的目标。

第二,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符合当今新的课程价值取向,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模式的着眼点和目标。重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相统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而是将学生的发展需要与社会要求结合在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当中,保持学生、知识与社会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动态平衡。学生发展离不开体育学科内容的学习。同时,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发展自己,一方面有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又需根据社会需要,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

第三,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想。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缺乏构成思维动机和线索的“问题”。课程的问题中心设计模式是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设计的模式基础。在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设计将以问题为主线。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既关注教学内容又关注学习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等,让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掌握学科内容,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与教学的关系。教师与教学的关系应是一个主动设计与创新的关系。体育教师应是教学过程设计构造和创新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设计和调整着体育课的结构与内容、学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的气氛的等。

三、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现代教学论基础

教学论有许多流派,如探究发现教学理论,情意交往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建构教学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哲学观可能不一样,但它们对教学的一些精辟的观点却可以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所用,成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指向是长期的、间接的效果、倾向、变化和整个人格的发展。教学的目标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者发展自身能力的环境,使学习者在接受教师援助的同时能认识自身,分析自身的问题,而且掌握自我实现的能力。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教学要把学习知识过程与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掌握知识结构与发现知识结构结合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有价值的。因此,让学生掌握自己的思维工具,了解自己的思维和学习及其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最高要求标志。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学会学习,并能调控自己的学习。发展学生自我控制的技能,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教学过程,探索发现教学理论流派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会学”,注重学生的探索活动与传统教学注重“学会”的理念是相对立的。情意交往教学理论认为师生之间的“情意交往”才是教学过程持续的“群体活动”,交往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手段,而且是人们普遍存在的方式和发展方式。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往来。认知学派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涅。对于教学,加涅认为:不管教学是否存在,学习都会发生,通过教学可以影响学习。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从“去情境”学习到情景化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的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随着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四、现代教学理论与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篇9

(一)体育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向综合教学目标转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新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坚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一方面指向人格的整体教养。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地工作打基础,我们眼下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我们现在为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现实。所以,体育教学不仅有眼前的效果,还有长远的效果,而长远的效果对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中小学体育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全部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终身体育的思想进入学校。要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高质量轻负荷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不再去追求那种大运动负荷、出力大、流大汗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小学生不喜欢运动负荷过大,和比较难学的体育技能技术,而希望高雅轻松,简单实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高质量轻负荷是当代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四)体育教学是师生复杂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行为、态度、情感以及其他心理方面产生能动的相互影响,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体育乐趣的体验,从而持之以恒。

(五)体育教学成绩的相对性。

篇10

心理学对迁移规律的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个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复杂问题。通俗来讲,迁移规律就是通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情感等对新事物的影响,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在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中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也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实质上就是将已有知识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迁移包含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其中,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取形成积极影响,可以促进新知识获取的现象称之为正迁移,而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取形成消极影响,也就是对新知识的获取造成阻碍或干扰的现象称之为负迁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应用迁移规律的情况,彼此鼓励,互不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任何学习之间都是有一定联系的。特别是在中学体育教育要求学生能够思维更加灵活、涉猎面十分广泛的学科,迁移规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必将有效提升中学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若能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游刃有余的运用迁移规律来选择教学内容、编排教材,加强不同体育项目之间的纵横联系。在不断的总结中优化教学组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排除干扰,激发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成功实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及体育情感的迁移,最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知识迁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种技能的掌握可以促进另一种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师应尽量将新知识转变为学生原来熟悉的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辅导练习时,通过与新动作很相似的已经学过的基本动作对学生进行诱导,从而达到迁移的目的。例如,在排球扣球教学中,可以将垒球练习动作与羽毛球练习动作结合起来。根据迁移规律,学生对已有经验的认识越深刻,实现迁移的可能也就越大。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对已有经验的概括能力,讲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深刻体会已有知识与技能,并熟练地做出相关动作,从而最终实现不同体育项目,甚至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比如在篮球教学中,看似不同的各项跑、跳、投等基本技能之间,其实存在着共同因素和相似之处,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将这些不同技能之间的内在连贯性考虑在内,使不同项目之间实现完美衔接。如在学生学会体前变向运球之后,应传授他们持球突破和突分,因为二者存在明显的关联,前者为后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安排就可以实现技能的正迁移。同样,在传切突分教学之后,可以衔接快攻教学,这种安排与设计教学顺序的方式,不仅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不同技能,可以触类旁通,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参与中学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三、技能迁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技能是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而获得的,它是帮助一个人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技能在性质与特点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其中,动作技能即操作技能,是指人类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生产劳动中的各种行为操作,也是本文所研究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技能的传授。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就必然要在认真分析各种新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不同学习技术的相同性及相似性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此时,教师应该抓好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中更多的注重模仿练习,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让学生逐渐领悟其中的融通性,即迁移并非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不断尝试与总结。比如,在篮球教学中,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移动传接球技术之后,可以适时的加强其与基本战术的配合练习,如进行传切、策应和快攻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运球和投篮可以相对放松要求,而注重学生传接球的方法与时机的讲授,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运球和投篮对传、接球产生的负迁移,并且通过技能的正迁移,让学生尽快掌握传、接球技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情感迁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影响迁移的因素中,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以及对不同体育项目学习的心理状态,如兴趣、动机、自信心、注意力等,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同样还影响着迁移效应的产生。当学生学习与已掌握的某一运动技能相似的新运动技能时,由于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学起来就比较自信,加之学生间争强好胜、爱好表现的心理,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会很快掌握新的运动技能,从而有助于正迁移的产生,提高了中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当学生学习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运动技能,甚至连相似的动作都没有接触过时,他们就极易产生恐惧的心理,这不利于掌握新的运动技能,导致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是技术迁移规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才能有效促进技术学习的迁移效应。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