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意义与价值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课的意义与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课的意义与价值

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 语文课堂 价值观 主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49-01

一、重建“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可能性依据

[教例]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引进了流行的课堂组织方法:

第一步:简单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第二步:教师拿出一叠纸条,说明这是预习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从中选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邹忌为什么要问三种不同的人?为什么妻、妾、客三人的回答不相同,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身份和心理活动?

第三步:学生讨论,教师要求学生大胆讨论,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推荐一人来陈述本组的结论。

第四步:二十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课堂发言,发言从一小组开始,但第一小组似乎没准备好,在全班学生和所有听课教师的目光注视下好一会儿没人站起来,于是教师急了:“你们第一小组没一个说话流利的人吗?”大家都感受到了教师强烈的期望,这是公开课啊!这时有一个男孩子终于站起来了。教师松了一口气:“好,请你陈述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然而教师又失望了,因为这个男孩的声音比较小,这时,教师问全班:“大家听清了没有?”全班同学拉长了声音“没——听——清”。教师:“我也没听清。(转向该生)你的声音怎么像蚊子叫。看来第一小组没准备好,下面请第二小组接着说。”

这一节公开课,看得出教师是力求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师的目的是想体现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但是,教师随意的一句“像蚊子叫”评论却暴露了这一切都不过是公开课哗众取宠的表象,骨子里还是以课前的教学预设为中心的,并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自由个体来关怀,这个鼓起勇气的学生或许没有和教师一道演好这场戏,他做出了努力,可他获得的评价却是一种伤害。

目前,人本主义的理念正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构建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的终身发展已成了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教学过程’改革的两项要求之一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育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使人不以僵化不变的观念去株守固有意义世界,而能自觉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扩大已有意义世界。”就是说,教育要立足人的主动发展,学科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当然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达到这个目标,以下策略是不可放弃的选择:

1.教学设计中要预留学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在事先策划教学过程时,要有弹性,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不是舞台上的表演。但是时下教师在设计公开课的时候,往往设计好精细的提问,预定好标准答案,排练好了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环节分配的时间精确到了秒,这样上课就变得跟演戏没有区别。

[教例]一个小学教师教《小蝌蚪找妈妈》,整堂课由看动画,教师朗读、识字、写字、带读,学生讲故事组成,最后留三分钟的时间背课文,做作业之前,教师随意问了句:“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小朋友没准备,没人提问,教师又鼓励了一句:“我们看哪个的问题最好?”于是课堂活跃了起来。

生甲:老师,小蝌蚪找到的是它妈妈吗?

师:(看得出没做准备)这问题我们明天再讨论好吗?

生乙:教师,小蝌蚪的妈妈为什么不带它走呢?

师:这个问题我们明天讨论,好吗?

这时,下课铃响了,谁也不知道这些可爱的问题下节课还讨不讨论。

由于预先策划没有考虑到学生主动的参与,当课堂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时,教师措手不及,只好不了了之。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预留时间与空间,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课的内容随时会重新组合,多向激活,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2.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主动发展,就要讲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对问题的探究和发现;主动策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合作交流中体现主动。充分注意学生的主动发展。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同学生“约法五章”:

(1)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说错、做错。错了,一不批评,二不挖苦讽刺;

(2)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他们逐步完善自己的认识。

(3)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并就此同老师争辩。

(4)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保留自己的意见,直到彻底搞懂为止。

(5)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过程中随时质疑。

总之,“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5]从而具有自主发现能力,学生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时金芳.论语文教学策略的树人效应[J].教育科学,2003: 23.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77.

[4]刘济良.教育与人的生命[J].教育研究,2004:5.

篇2

论文摘要:人类的活动都有一个价值驱使问题,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本文试图将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从“文本”转移到“人”上来,根据人本主义原则提出促使人健康成长、主动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

一、“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近几十年来我们发起了多轮改革波,引进了诸如后现代课程理论,建构主义,接受美学,市场化理论等等,但是一线教师还是觉得应试技巧、模拟试题更实惠,新的教学价值观停留在文章里,公开课上,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是停留在传递知识上。而人是一种高级生命体,既有一般生物的基本特征,又不同于一般生物,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着,他人不可能代替自己活。学生是一个个有独立意义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可以随意往里装知识的口袋型容器。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对人的尊重,而决不能再延续以知识为中心的做法,要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健康心态,主动发展期望,作为我们的关注点,出发点。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已成了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人文特征的课程,除了教授知识这一名学科的共性外,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其人格的塑造,承担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责任,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要以人的生命为本。

二、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前提。健康成长是每个生命个体的预期,自由与权力,也是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作为学科课之一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忽视这一最基本的价值所在。以传递知识为价值取向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接受知识的学生个体是否愉悦,是否需要等问题。课堂上教师关注的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文字常识,应试技巧等,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再加上必要的机械训练,强化记忆,用大量的时间,把学生当作一个个机器来制造产品,或者说培养人才,而学生本身的感受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是极其渺小。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使学生能触入到同一语系的社交圈中,渐渐成为社会人;使学生具备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成为心灵的主人;使学生能与中外的贤人雅士对话,成为人情练达的明白人;使学生能够欣赏并追求真、善、美,成为高雅且富有情趣的人。”[1]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明,丰富个体的人文内涵,培养健全人格、高尚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个体健康成长。

(二)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教育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使人不以僵化不变的观念去株守固有意义世界,而能自觉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扩大已有意义世界。”[2]也就是说,教育要立足人的主动发展,学科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当然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达到这个目标,以下策略是不可放弃的选择: 转贴于

1、教学设计中要预留学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事先策划教学过程时,要有弹性,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作好准备。教学过程就是生命中的重要历程,而不是舞台上的表演。但是时下却有一股恶劣的风气,教师在设计公开课的时候,往往设计好精细的提问,预定好标准答案,排练好了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环节分配的时间精确到了秒,这样上课就变得跟演戏没有区别。

2、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主动发展,就要讲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对问题的探究和发现;主动策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合作交流中体现主动。不过,目前的语文教学实际却是远离了“主动”二字,学生扮演的角色,要么是“填鸭式”的鸭,要么是“牵牛式”的牛,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接受。教师完全控制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则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形成厌学心理,出现了老师家长求学生学的现象,这是极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为改变这种局面,很多有识之士作了积极的探索,如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老师课堂“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充分注意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3]

3、按需要重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按教师本人和学生实际进行重组和加工。一是以文本为单位组织教学,要根据结构的逐步复杂组织教学的认知主线;二是在教学某个知识时,将其分为两个教学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学以知识为载体的某一结构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运用这一结构,学习和拓展类似的相关知识的阶段。这种处理方式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涌起过一阵又一阵的浪头,然而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使人们找到了最好的借口。有人振振有辞地说:“这改革那改革,高考升学率上不去有什么用呢?”“难道考上了大学素质就不高了吗?”然而,又有哪里的高考失败是因为改革而失败的呢?为什么容忍传统教学造成的高考失败,却如此害怕改革会带来失败呢?我们以文本为主的教学价值取向已经影响了人作为个体的主动、健康的发展,为什么还要让它继续这样消极影响下去呢?人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为什么要强迫自己不愉快,为什么不大胆地去尝试呢!可喜的是,一批语文教学名师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而且高考成绩和社会效益都很优秀,为语文改革提供鼓舞人心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时金芳.论语文教学策略的树人效应[J].教育科学.2003:23.

篇3

论文摘 要: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以项目驱动为导向,根据专业学习和学生需要来架构课程结构,组织教学内容,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有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本文在分析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就项目驱动教学法中合适的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引言

目前中职教学中倡导“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理念,这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最初这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理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体系,主要是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的教学观,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笔者作为一名中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来架构课程结构,组织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一体化,强化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意识到正是因为项目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区别,那在实施项目教学中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就非常重要了。

1 项目驱动教学中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所以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合作伙伴。而“项目驱动”教学法恰恰符合该理念。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点:(1)项目教学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项目驱动新知识的引入,从思想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效果更好。(2)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可引发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沟通能力。(3)以课题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让学生记忆深刻,知识一旦学会,将更加牢固。(4)项目教学有利于对教师的培养,教师转变为引导者、主持人,注重学法,学生行为上既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又有协力合作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由此可见,要使项目驱动的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合适的评价方式做支撑。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对自身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方式做一些探讨。

2 目前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重教学过程的完成轻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检查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完成教学过程看得很重,象工厂里的流水线按部就班,每个环节都不能少,往往忽视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或者说在课堂中没有很多的时间让教师反思教学效果。

2.2 重教师评价轻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很多教师都不能很好地就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全面的反思和辩论,教师比较善于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评价,并马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记住结论,而不是让学生在自我的评价或辩论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2.3 重评价的形式轻评价的效果和质量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都知道要实施评价,而且一般都设计了好几个评价方式,但由于对评价的内容、对象、形式、标准的选择不正确造成评价不够到位,感觉有没有这个评价对教学过程影响不大,或者仅仅把教学评价当作实施教学的一个不可少的环节而已。

3 项目驱动教学法中合适的教学评价方法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别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较为合适的评价方式有教师的指导性评价和学生的自主性评价二种。

3.1 教师的指导性评价

包括语言激励(口语及书面语)、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等,教师的指导性评价要围绕项目实施的过程,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要关注过程性和发展性

作为英语老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各个方面。每一堂课的表现;每一次作业的质量;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是老师要进行关注给予评价的。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是不足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的,平时各方面的成绩综合才能真正并且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评价起着导向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评价,以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要尽量从正面加以肯定,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描述评价的结果,主要表扬学习成果,还要委婉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进行思考,积极创新,飞扬学生个性,但又要善于与他人合作。

(3)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学习,激发其积极性

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站在与学生平等的高度,以学生的视角,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充分肯定;要善于进行学生间的横比,更要尊重学生差异,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过去和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纵比,注重过程性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3.2 学生的自主性评价

学生的自主性评价有:自评、他评和小组对学生的评价几种。自主性评价可以运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更多的用于项目成果展示阶段,项目成果展示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的协作精神的体现。

(1)自我评价作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一方面可以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供他人借鉴;另一方面可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主动弥补。

(2)他人评价即个体接受小组外其他个体的评价方式。

这一评价过程中,个体可能得到其他人认可和表扬,又可能要承受其他人的批评和指正。他人评价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小组对学生的评价这是在项目教学法中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方式。

目的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协作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的能力。项目教学中完成一个项目需要一个组中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要集所有成员的共同智慧,参与项目的实施。

4 结语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时,要注重评价的质量,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我们要把教学评价当作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工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科教工 三位一体职业教育途径

“安全生产”事关煤炭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事关企业的生存发展,事关企业的改革稳定大局,既是煤炭企业的永恒主题,更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安全工作不容回避,安全工作不得不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常言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煤炭企业作为高危行业,由于受井下自然条件和作业环境的限制,客观存在着:作业环境差,工作空间狭窄,还时刻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特别是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水平的延伸,不仅造成原煤生产难度增大;而且,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多,如:冲击地压增大,瓦斯涌出量增高,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增加,严重地困绕着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煤炭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工作,职工能否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程,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

回首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历程。在90年代以前,国有大煤矿之所以事故不断,是因为在90年代以前,职工就业根本没有进行岗前培训,转岗没有转岗培训,更谈不上进行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职工不具备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这样职工在井下作业也就谈不上自觉遵循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由于没有安全生产的概念,工作难免有冒险行为;而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就无从谈起安全自保和安全防范。比如,在1985年年末的最后一天,某国有煤矿眼看就可以实现全年无死亡事故,结果在戊七轨道巷发生了跑车事故,一名新入矿的工人被这突然发生的事故吓懵了,竟然顺着轨道往下山方向跑,结果被飞奔的跑车轧死。像这样血的教训举不胜举。血的教训事实地证明:如果这名职工有一定的安全常识和经验,就会像其他老工人一样躲到巷道的两帮,则有惊无险,这个意想不到的事故使这个矿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梦想化为泡影。在那个年代,搞好安全生产靠的是老一辈的煤矿工人用血的教训积累的安全知识和经验。

前几年,媒体连续报道小煤窑事故不断。是什么原因导致小煤窑安全事故不断?通过调查发现,之所以小煤窑事故不断,与小煤窑使用的“布袋工”有很多的关系。所谓的“布袋工”就是平时在农村务农种地,农闲时掂个布袋,布袋里装着被褥和衣服,到小煤窑打工。他们今天是煤矿工人,明天可能因农忙就变成了农民,到后天这些农民工摇身一变就又变成了煤矿工人。“布袋工”不只是临时性强,还无组织无纪律,今天可能扎堆上班,明天可能一哄而散,一个人也找不到;而且这些布袋工是纯粹的农民。这些农民在小煤窑就业前,既没有接受过相关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知识的岗前培训,也没有受过专业安全方面的技术培训,不具备丝毫的安全常识、一通三防知识。矿上的所有要求和规定,诸如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规范,对他们而言就是耳旁风,因为不知道出现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在井下是我行我素,甚至在井下还带着火机和香烟,烟瘾犯时说吸烟就吸烟,他们对所谓的瓦斯是啥,有啥危害性,根本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试想一下,用这样的“布袋工”干高危的煤矿工作,小煤窑不出事、不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那才叫怪呢!

当前煤炭企业之所以零星安全事故不断,是由于一些矿工的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冒险违章作业,造成大小事故不断,危及到矿工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还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严重影响到和谐温馨矿区的建设,并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一次次血的教训,使煤炭企业逐步认识到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搞好职工教育的紧迫性,一些大的煤炭企业比如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中平能化集团一矿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他们坚持无论是分配到矿的技校生,或是大中专毕业生,一律进行岗前培训,并明确规定不经过培训不允许上岗。他们通过岗前系统培训,使这些新入矿的煤矿工人对一矿的安全生产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还进行安全生产常识和防突知识的培训,使新入矿的工人具备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做到了持证上岗;同时,还进行严格的转岗培训,使转岗人员具备新岗位的相关知识,具备新岗位的从业资格;特殊工种更是进行严格的特殊工种培训。另外,这个矿还对每个职工进行例行的专业技术培训。此外,区队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仅此一项一矿全年培训职工达到16683人次,几乎每个职工轮训1.3次。该矿全方位的制度化的职工培训,使职工综合业务技术素质显著提高,职工驾驭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显著增强,从而使一矿顺利实现由炮采转综采、炮掘改综掘的生产方式转变。使一矿的生产能力随之显著提高,通过两次技改生产能力从240万吨跨越到400万吨,2009年通过技改生产能力再从400万吨向500万吨的跨越,成为真正意义的“中原第一矿”。

探寻一矿成功的发展之路,一矿之所以能成功的进行技改,产能之所以能连续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说职教部门功不可没,是持续开展的职工教育全面提升了职工综合技术素质,从而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然而,随着集科技于一体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投入和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一些新设备只有厂家才了解设备的性能,职工在操作前未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系统培训,在操作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时,难免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由于职工没有进行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使操作这些新设备的职工不具备相关操作新设备的技术和维修方面的知识,致使职工在操作新设备时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比如,随着一矿产能达到500万吨,采掘接替吃紧,安装回收频率加快。为破解安装回收危机,彻底改变一矿自80年代实施综机采煤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支架安装工艺,一矿上马了槽子安装车和安架平台,由于这些新设备是刚刚到矿,职教部门的老师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教学知识,队里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一知半解,也就无从谈起进行这方面的技术培训,无奈只有依靠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粗略讲解一下操作方面的知识。由于没有系统讲授,职工在操作这些新设备时很勉强,甚至常常存在误操作,维修和保养几乎是谈不上的。这样损害设备零部件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在戊———21210采面安装时,装架平台因没有油而导致设备零部件发热,职工心急如焚,赶快到附近头面找到油不假思索就加入了,结果是不懂机器乱添油,因型号不对,结果把聋子治成了哑巴,致使设备无法正常运作。误操作和使用不当,严重影响到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不光导致设备的良好性能和功能不能完全得到发挥,甚至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

现实迫切需要对企业新上马的设备、装备进行相关的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以便使从业人员及时了解掌握设备的性能,达到娴熟操作和维修保养设备的目的,这是企业教育和职工培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是职工教育在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眼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度时期,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正是这集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成为助推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振兴、腾飞、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使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的职工教育部门就必须担当起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职工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职教部门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要肩负起自己的神圣职责,在及时了解企业现时需要的应用技术的同时,要及时与科研部门相联系,及时了解、洞察与企业发展密切相联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确保职工教育超前;同时,将科研部门与设备生产厂家联合研制的最新成果———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及时地吸收消化,再浅显易懂地通俗地传授给职工,才能把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在科研部门和工业生产(或者企业生产)之间架起传播新知识、新技术的桥梁,这样才能使课堂讲授的知识高屋建瓴,才能具有前瞻性,才能具有超前性,才能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只有企业职教部门与科研机构紧密联系,才能在科研与生产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才能实现科教工“三位一体”。只有这样,企业教育部门才能及时捕捉到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才能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并通过教职员工的消化吸收,才能深入浅出地将科研部门研究的最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浅显易懂地讲授给广大职工;职工只有通过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更好地驾驭新技术新设备,才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推动工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价值无涉”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对此学术界却存在严重误读。本文从韦伯构建学术公共领域的角度,认为韦伯“价值无涉”的“客观性”原则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为了破除普世性的理论神话,也论证了价值判断需要“科学”的论证,而经验事实需要在与文化价值的关联中获得意义,这是学术伦理存在的基础。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韦伯阐明了他的“理想类型”是对经验事实的逻辑整理,而不是“客观”反映,这是“价值无涉”的第三个含义。本文还讨论了韦伯的新闻思想及其实践与学术公共领域的关系,并提出今天重读韦伯的意义在于构建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公共领域。

讨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韦伯是个绕不过的名字。“价值无涉”已经被我们念得耳熟能详,但是韦伯意义上的“价值无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在学术界却依然晦暗不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危机并重,思想界因此存在严重分歧,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也变得云谲波诡,有学者提出应该用“去道德”和价值“无立场”的方法来应对这样的局面[1]。但是,“去道德”与“无立场”究竟在什么意义下才是可能的和有效的?政治与学术在韦伯的语境下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年,正值韦伯逝世九十周年,韦伯的著作再次在汉语世界中被大量出版。重新阅读韦伯,并借此整理中国知识界关于学术与政治、立场与价值等问题的纠葛,已经又一次成为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议题。[2]

(一)“价值无涉”的双重含义

《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是1904年韦伯接手主办《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杂志时,阐释其办刊宗旨的纲领性文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韦伯是如何把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学术伦理以及学术共同体的思考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韦伯集中讨论和总结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文献。但是,自八十年代中文学术界“发现”韦伯以来,这也是被误读最严重的部分。所以,回到文本自身,应该是重读韦伯最重要的方法。

韦伯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库》的宗旨一是扩展对社会生活的事实的认识,另一是训练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作出判断。那么,判断的有效性是什么?或者,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客观有效的真理”呢?韦伯整篇文稿正是建立在这个问题意识上的。

韦伯反对两种历史观,一是道德进化论,一是历史相对主义,正是这两者的结合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支配性地位。韦伯以国民经济学为主要批评对象,指出:通过把文化价值总体引入道德领域而在内容上规定道德领域,并由此把国民经济学提高到“伦理”科学的地位,这其实是把所有可能的文化理想在总体上贴了“道德”的标签,既抹杀了道德律令的特有地位,也没有对理想的“客观性”有什么贡献。《文库》需要从根本上予以拒斥的流行观点,正是:国民经济学是从一种特殊的“经济世界观”得出的,并且应当由此得出价值判断。因为经验科学的任务决不是提出约束性的规范和理想,以便从中得出实践的处方。《文库》需要拒斥的另一种观点是:价值判断因为立足于某种理想,从而具有主观起源,就可以摆脱“科学”的讨论。这正是“价值无涉”的两重含义,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而目前国内学界就韦伯观点围绕着经济学是否应该有道德的讨论,其实都没有抓住韦伯的关键。

韦伯说,《文库》关心的问题其实是:对理想和价值判断所作的“科学”批判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科学的“技术性批判”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使在追求目的过程中的代价,能够被充分评估和权衡,也唯有在这样的时候,最需要贯彻“价值无涉”的逻辑方法。在这之后,权衡上升为决策,就不再是“科学”的任务,决策者根据自己的良知和世界观在各种有关的价值之间进行权衡选择,但正是“科学能够使他意识到,一切行动,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还有不行动,在其结果中都意味着吸收了某些价值,从而常常意味着——这一点目前特别容易被人忽视——放弃另一些价值。做出选择是他自己的事情。”[3]科学的任务正是揭示并且在逻辑上阐明“目的”建立之上的“观念”基础,“对价值判断的科学探讨如今不仅要使人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所希求的目的和作为其基础的理想,而且首先还要教人批判地‘判断’它们。”[4]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本身不担任价值评判的任务,但是它却是价值评判的基础。这是因为,在一个世界观存在严重冲突的时代,“以普遍有效的终极理想的方式创造解决我们的问题的实际公分母,这都毫无疑问既不能是我们这份杂志的任务,也绝不能是任何一门经验科学的任务:这样一种任务不仅在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而且自身也是不合情理的。”[5] 这决定了在方法论上的“价值无涉”作为逻辑意义的地位。

一个饱餐了知识之树的文化时代,其命运是必须知道,无论对世界事件研究的结果多么完善,都不可能从中获知世界事件的意义,而是必须能够自己去创造这种意义本身,世界观决不可能是经验知识进步的产物,因此,最强有力地推动着我们的那些最高的理想,在任何时代都只能是在与其他理想的斗争中实现的,这些其他理想对于其他人来说,正如我们的理想对于我们来说一样,都是神圣的。[6]

因此,可以看出,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的第一个含义,正是要彻底破除所谓“普世价值”的神话,一个诸神争斗的时代,决定了社会科学领域不可能,也不应当存在普遍有效的终极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廉价的相对主义和乐观的折中主义,要么在理论上无视其严峻,要末是在实践上回避其结果。这些都与科学的“客观性”没有丝毫关系,“中间道路”丝毫不具有更多的科学真理。由此可见,作为方法论的“价值无涉”正是为了廓清“科学”有效性的界限,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有效”的问题。对“存在”的思维整理,涉及到“客观性”问题,而“有效”与否则与价值所处的文化特性有关,必须在科学的“客观”操作和价值判断之间划出界限。

因此,对这份杂志寻求科学真理的功能,以及科学作为对经验现实进行思维整理的有效性,韦伯提出两种重要责任:

首先,是要让读者和作者自己清楚地意识到用来度量现实,并从中推导出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而不是把不同类别的价值混同在一起。只有通过确立的价值标准与其他价值标准,最好是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对抗,——任何有意义的评价都只能是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的批判,而不是通过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和理想的冲突之间的挪移和权衡来欺骗自己。不同的价值尺度之间需要进行反思性的对比、澄清和揭示,一切对于别人有意义的评价都只是出自对自己“世界观”的批判,是以自己的理想为根据与别人的理想作斗争的结果。

第二, 要使得读者、编辑和撰稿人都明了,什么地方科学研究者开始沉默,而作为“有意欲”的人开始说话,什么地方论证求助于理解,什么地方则求助于感情。必须反对科学讨论和评价性推论之间的混淆,但是“决不反对申明自己的理想”。无信念和科学的“客观性”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近似性。这里“价值无涉”的第二个含义,就体现为作为学术杂志的《文库》所具有的学术共同体的性质,它不是从事反对政治或者社会政策派别的论争场所,也不是招徕赞成或反对政治理想或社会政策派别的场所[7],而是一个“学术”的公共领域。韦伯如此描述道:

杂志的特性一开始就在于,并且只要它听凭于编者们今后就也应当在于,尖锐的政治对手都可以在杂志中为了科学工作而和平共处。它迄今为止不是“社会主义的”刊物,今后也不会是“资产阶级的”刊物。它不会把愿意置身于科学讨论基地之上的人排除在作者的范围之外。它不能是一个“回应”、辩驳、再辩驳的游戏场地,但它也不袒护任何人,无论是它的作者还是他的编者,都应在其栏目中经受可想见的最严厉的客观而又科学的批判。不能忍受这一点的人,或者不愿与那些和自己理想不同的人在科学认识领域合作的人的,都可以不参加它。[8]

但是,韦伯也承认,无偏见地与政治上的敌对者同处于一个中立的学术场所,在当时的德国并不容易,对那种“作为党派狂热的局限性和不发达的政治文化的标志,应予以无条件的反对。”在这个意义上,“价值无涉”反对的是学术的泛政治化倾向,因为这必然严重伤害学术的“科学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杂志不能有自己的“特性”,因为《文库》要探讨的问题与最高的、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因而成为它的最稳定的作者的人,“恰恰因此又成为一种受到那些价值观念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影响的文化观的代表。”这些作者的观点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把保护劳动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尽可能增加劳动群众对我们文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分享作为目标,但把国家对物质利益领域的干预与现存政治秩序和法律秩序的自由发展相结合作为手段。”[9]这些人无论对未来的社会秩序持什么样的观点,就当代而言却肯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并不是因为它与更早的社会制度相比是更好的形式,而是因为它在实践上已经是不可避免,这是学术面对现实政治的态度。

《文库》主要关心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事件,它的性质并不是自身“客观”地具有的,而是以人们认识的“兴趣”倾向为条件的。“一个现象只是就我们的兴趣专注于它对于为生存而进行的物质斗争所具有的意义而言,或者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获得一个‘经济’现象的性质。”杂志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普遍文化意义及其历史上的组织形式。

不是“事实”的“实在”联系,而是问题的思想联系,构成了各门科学的工作领域的基础:在用新的方法探索一个新的问题并由此发现开辟新的重要观点的真理的地方,就会出现一门新的“科学”。[10]

不同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更不同于形形的文化决定论,——韦伯决不是一个文化决定论者,他强调的是经济与文化互相制约的关系。韦伯认为:按照经济上的受制约性和影响范围的特殊观点来对社会现象和文化事件进行分析,依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成果的科学原则。但是,这恰恰需要区别以下两种倾向:人们要么把历史现实中不能从经济动机演绎出来的一切都当作在科学上毫无意义的“偶然性”,或者“剩余物”,要么把经济事务的概念扩展到不可知的领域,以致所有以某种方式与外在手段相结合的人类利益都被纳入到那个概念之中。[11]这正是韦伯竭力反对的以经济学价值来主宰社会价值和社会科学判断的方式,这也是韦伯提出“价值无涉”所具有的现实与历史的针对性。

(二)经验事实、文化价值与学术伦理

在韦伯看来,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现实的科学,是要理解我们被置入其中的、包围着我们的现实特性,即它的文化意义:它为什么在历史上是这个样子。而“有限的人类精神对无限的现实的思维认识就建立在这一隐匿的前提条件上,即每次都只有现实的一个有限部分构成科学理解的对象,只有它才在‘值得认识’的意义上是‘根本’的。”[12]韦伯明确指出,经验事实只有在与文化价值的关联中,才是研究者接近“实在”的途径。社会科学不是建立合目的性的规律性,而是建立“个别”与“价值”之间的因果联系。规律所适用的现实是个别的,而个体并不能从规律中演绎出来。清晰概念的存在以及假定的规律,仅仅是认识现实的前提和手段,而真正的有意义的分析和整体性描述,却是崭新的和“独立”的。一个文化现象形成的意义,以及形成这种意义的理由,都无法从任何规律性概念和体系出发去推导、论证或阐明,因为它们是以文化现象与价值理念的关系为前提条件的,文化概念就是价值概念。个体性的现实之所以对我们有意义,是因为它表现出对于我们来说与价值理念的联系因而重要的关系,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它的个体性的特性才是值得我们认识的。也就是说,价值理念是确认研究对象的前提,却不是结论,因为:

重要的东西自身当然不与任何规律自身相等同,而且规律越是普遍有效,就越是不与它自身相同。因为一个现实的成分对我们来说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当然恰恰不在于它与极其众多的其他成分所分享的那些关系。把现实与赋予其重要性的价值理念联系起来,以及根据其文化的重要性的观点突出和整理由此渲染而出的现实成分,与根据规律对现实进行分析和在一般概念中对它进行整理相比,是一个异质的、不同类的观点。思维整理现实的两种方式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逻辑关系。在个别的情况下,它们能够相互一致,但是,如果这种偶尔的一致掩盖了它们原则上的分歧的话,就会导致极具灾难性的后果。[13]

这些对于经济学来说,并不例外,事实上韦伯更多地正是针对它而来的。正因此,韦伯对于“规律”崇拜,特别是对经济学的“市场”规律崇拜所具有的灾难性后果的警告,是特别值得今天的中国学界汲取的。我们也可以从中明确地看到,韦伯的立场是欧洲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者;而是相反,他一再告诫的正是对“普世价值”的警惕。对于韦伯这至关重要的核心观点,我们理解得并不充分,而这却正是韦伯强调“价值无涉”的主要出发点。

韦伯特别针对货币交换经济指出:对交换的普遍本质和市场交往的“技术”性研究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是这只是前期工作,它不能回答交换如何历史地获得它今日的基本意义,历史事实需要在文化意义里得到澄清,正是货币经济的文化意义,——因为它,我们才会对交往技术感兴趣。“只有在无限多样的现象中仅有一个有限的部分是有意义的这一前提条件下,认识个体性的现象的思想才在逻辑上是有意义的。”[14]对具体的现实进行详尽无遗的因果推演不仅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理论上也是荒谬的。在涉及“个体性”的地方,“因果问题并不是一个规律的问题,而是具体的因果联系的问题,不是什么公式把现象当作样本加以归类的问题:它是一个归属的问题。……一个‘历史个体’——的因果说明得到考虑,对因果规律的认识就不可能是研究的目的,而只能是研究的手段”。韦伯再三强调,规律越普遍,就越抽象,它们对在因果上归属个体性现象的贡献就越少,从而间接地对理解文化事件的意义也就越小。就历史现象来说,最普遍的规律由于是内容最空洞的,通常也是最没有价值的。一个类概念的有效性越广泛,就越使得我们离开现实的丰富性,因为它为了包含近可能多的共性现象,就必须是尽可能地抽象,而共相的认识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并没有价值。因此,把经验还原为“普遍”或者“客观”,对于社会科学工作并没有意义。这并不是说“规律”不存在,而是因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并不等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仅仅是我们的思维为了这一目的所使用的各种辅助手段。文化只是个别,是由其文化所采用的价值理念决定的,而任何“规律”都无法揭示这些价值理念的不同。“‘文化’是从世界进程无意义的无限性产生的一个从人的观点出发用意义和重要性来思考的有限断面”[15]。以下韦伯的这一段话特别值得关注:

任何文化科学的先验前提都不是我们认为某一种或者任何一种文化有价值,而是我们就是文化人,赋有自觉地对世界表示态度并赋予它一种意义的能力和意志。无论这种意义是什么东西,它都将导致我们在生活中从它出发来判断人类共同存在的某些现象,把它们视为重要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而表明态度。

对世界表明态度并赋予其意义的能力与意志,这其实正是学术伦理存在的基础。韦伯对以色列先知的描述中,着重的正是他们为文化和宗教共同体建构意义的“天职”。[16]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的是韦伯世界中知识分子的学术伦理与先知的宗教伦理的叠印。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韦伯强调学者的“个人”因素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因为没有什么观点是从材料里自然得出的,所谓让事实自己说话,不是自欺,就是欺人。真正具有意义的是作为“个人”的学者“灵魂之镜”,只有这样的镜子才能折射出现实与文化的价值和涵义:

在随时随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事物的个别特殊方面所做的这种选择中,起支配作用的是科学工作那种作为时有所闻的主张——一项科学工作的“个人因素”才是其真正有价值的因素;此外,任何工作如果存在是有价值的,就必须表现出“个性”——之基础的因素。毋庸置疑,如果没有研究者的价值理念,就不会有选择材料的原则,就不会有对个体性现实的有意义认识,就像如果没有研究者对某些文化内容之意义的信念,认识个体性的现实方面的任何工作都是绝对没有意义的一样,他的个人观念的倾向,他的灵魂之镜中的价值反射,规定着他的工作的方向。而科学的天才把自己研究的对象与之联系起来的那些价值,却能够规定整个时代的“观点”,即是决定性的:不仅对于现象中被视为“有价值”的东西而言,而且对于现象中被视为有意义的或者无意义的、“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东西而言都是如此。[17]

韦伯这里清理的正是知识分子在当代确立学术伦理价值的基础,知识分子的内在志向即对学术为世界建构意义的确认和信念,这是推动文明本身和文化本身发展的动力。至此,我们可以明白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所在,那就是在一个诸神的时代里,社会科学不是寻求普遍而终极的规律或目的,而是认识、确立和创建文化的价值意义,这才是学术和知识分子确立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石。因为对人类文明寻求价值意义的确信,内在于文明自身,也内在于任何时代的知识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之中,它们正是知识分子应该予以承接的“天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分子的“天命”是一种伦理的诫命,是外在使命和内在志向的结合。

(三)“理想类型”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这里,韦伯是以对“国民经济学”的“自然主义一元论”为批评对象,展开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讨论。

国民经济学开始的时候是一种讨论国民“财富”增长的“技术”性现象,但是它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技术的,因为它被纳入到18世纪自然法的、理性主义的世界观的巨大统一体中。自然科学的方法:用根据规律性联系对经验事实做出一般的抽象和分析,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有效性和具有数学形式的概念体系,达到对现实的一种纯“客观”的,摆脱一切价值的,同时也是绝对理性的,也就是摆脱一切个体性的“偶然性”的一元论认识。在这样的科学思维的模式中,除了发现事物的“规律”外,科学工作的其他意义都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合规律”性才是科学本质性的东西,“个体性”的事件只有作为“典型”,即作为规律的解说才有意义,而这些事件本身则并不是“科学的”兴趣。因此,在历史领域,抽象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历史方法处于对立之中。抽象的经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经济组织、自由竞争和严格的理性行为在商品市场上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理想画卷。“这一理想画卷把历史生活的某些联系和事件统一成为设想出来的联系得天衣无缝的体系。在内容上,构思具有一个通过思想上提高现实的某些要素而获得自在乌托邦的性质。它与生活的经验给定事实的关系仅仅在于,在那种构思中被抽象地描述的那类联系,从而也就依赖于‘市场’的事件,在现实中被发现或者被猜测为在某种程度上起作用的地方,我们都能够利用一个理想典型(Idealtypus)实际地说明和解释这种联系的特性。”[18]

但是“理想典型”(国内更多翻译为“理想类型”,下文采用这种译法)的概念是为了归属判断,它不是假设,也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它是历史给定的现代交换经济社会组织的“理念”。韦伯指出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与作为发生学概念上西方中世纪的“城市经济”理念,这两者是根据“完全相同的逻辑原则展开的”。而“城市经济”概念也并不是所有被考察的城市中实际存在的经济原则的“平均值”,而是单方面提高一个或者一些观点,把散乱的个别的现象综合成一个自身统一的理想画卷而获得的。就此而言,即“理想类型”是从经验事实中选取不同的元素加以逻辑整理而言,它的确具有“客观性”,这正是“价值无涉”的第三个含义,即“理想类型”作为一种逻辑的分析工具本身是“价值无涉”的。但另一方面,“就其概念上的纯粹性而言,这一理想画卷不能经验地在现实中的任何地方发现,它是一个乌托邦。而对于历史工作来说就产生了一个任务,即在任何具体场合都要确认现实离那个理想画卷有多近或者多远,某个城市的关系的经济特性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概念的意义是哪个被说成是‘城市经济的’”。[19]因此,理想类型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无条件的“反映”,而是“整理”。因此,韦伯强烈地反对把理想类型的概念图像当成是历史现实的“真正”内容,当成“本质”。理想类型绝不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强盗普罗克拉斯特之床,历史不应该在此被削足适履,也不应该被当成是历史中起作用的“实在”力量,——韦伯强调特别需要警惕后一种危险。对于中国的经济学来说,西方的以中世纪“城市经济”为模式发展出来的经济学“原理”,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中国和解决中国的城乡问题呢?这值得今天更深刻地追问和反思。

韦伯告诉我们的恰恰是:没有建立概念与具体的历史语境的联系,就简单套用西方的诸如“市场”这样的经济学概念来横扫一切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正是这样的做法违背了“价值无涉”的社会科学方法,违背了现实的“客观性”原则。这对于我们今天形形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来说,应该是当头棒喝。韦伯明确地指出,经济学理论是一种“教理学”,它特别假定纯粹经济利益的支配作用,而排除行为的政治取向和其他非经济取向的影响,因此它只能是一种“理想类型”,而绝不是历史的“自然”发展,更不能成为“应当”如此的普世道路:

那种在此意义上“无国家”、“无道德”、“个人主义的”纯粹理论,作为方法上的辅助手段是并且总是必不可少的,而极端的自由贸易学派则把它理解为“自然的”,即未被人愚蠢的歪曲的现实的一种详尽无遗的写照,并进一步据此把它理解为一种“应当”,理解为一个在价值领域有效的理想,而不是理解为一个可以用来经验地研究存在的理想典型。[20]

所以,“理想类型”的功能,不是作为目的,而是作为社会科学的“手段”来发挥作用的,因为社会科学必须借助通常只有在“理想类型”中才能清楚明白的规定概念来工作。其工作原理在于归纳、衡量与对比,是以确立概念的“界限”为前提的,这正是一种专业主义的训练:

它是一种理想画卷,但并不是历史现实,也根本不是“真正的”现实,它也根本不适宜于把现实作为样本归入其中的图式,而是指具有纯理想的界限概念的意义。为了廓清现实的经验内容的某些重要的成分,人们借助这一概念对现实作出衡量。把它与现实作出对比。这样的概念是思想的产物,我们借助它们,通过运用客观可能性的范畴,来构思各种联系,我们依据现实定向的、受过训练的想象力对它们作出判断,认为它们是适合的。[21]

但是混淆总是很容易产生,历史相对主义者总是让理想类型意义上的“理念”生成为理想意义上的“理念”需求,让其变成价值判断。因此,科学自我监控的基本义务和避免受骗的唯一手段,就是严格区分这两种方式。以比较的方式把现实与逻辑意义上的理想类型联系起来,与从理想出发对现实做出评价性判断,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这正是韦伯强调作为方法论的理想类型是“价值无涉”的,即不能用它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因为理想类型“是某种对评价性的判断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除了纯逻辑的完善之外,它与其他任何一种完善都毫不相干。”[22]也就是说,在韦伯的理论中,理想类型其实是一种逻辑工具,并不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这才是“价值无涉”最核心的意义,否则,就会有沦为自然主义或道德主义“目的论”的极大危险。

韦伯更进一步指出:虽然“理想类型”在形成过程中要排除“偶然性”的东西,但是其本身仍然是“个体性”的,不是平均值的典型。因为理想类型的概念形成的目的,“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使人清晰地意识到的,它不是合乎类的东西,而恰恰相反,是文化现象的特性”[23],是文化个体性的表达,因此“理想类型”绝不是普遍“规律”的体现,而是有着明确的使用界限的。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理解,韦伯对“价值无涉”的强调,其批判的对象正是用“理想类型”来代替价值评判,这样一种会在现实中带来极大危险的思想混乱,其主要代表正是西方经济学。

针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即社会科学的目的必须是将现实还原为“规律”,韦伯的批评正是针对其把“理想类型”与现实相互混淆的危险。韦伯告诫道,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理想类型的发展状况和历史是两件必须有效区分开来的事情,构思在这里仅仅是有计划地将一个历史事件有效地归属于根据我们认识的现状而可能的原因范围中的现实原因的手段。”[24]正是在这里,韦伯对马克思,——这位他所尊敬的也是最主要的理论对手作了这样的评价:所有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构思,在理论上都具有“理想类型”的特征,“凡是使用过的概念的人都知道,如果把现实与这些理想典型进行比较,它们就具有巨大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启迪意义;同样,一旦把它们设想为经验有效的,或者甚至设想为实在的(事实上也就是形而上学的)的‘作用力’、‘趋势’等等,它们就具有危险性。”[25]这一评价值得重视,也值得今天作为一个重要视角来重新理解在中国的命运。

韦伯充分肯定“理想类型”的逻辑作用,但是他强调所有“理想类型”的构思都具有暂时性,“文化科学工作的结果就是不断改造我们力图把握现实所用的那些概念的过程。因此,关于社会生活的各门科学的历史就是并且依然是借助概念的过程。因此,关于社会生活的各门科学的历史就是并且依然是借助概念的形成而尝试在思想上整理现实,由于科学视野的扩展和更移而废除已经获得的思想图像,以及在如此改变了的基础上形成新概念之间的不断变换。”[26]这是因为,概念的形成取决于问题的提出,而问题的提出是随着文化自身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概念与被概念化的东西之间包含着一种综合的暂时性。因此,概念的价值正在于它们揭示了作为其基础的观念意义的有效性界限,而不是目标。“理想类型”之意义正在于它的暂时性,和无可避免的被超越性,是手段和工具,服务于建立价值联系的目的,因此决不能混同于具体的实在,后者才是第一性的目的。概念的目的被假定为对“客观”现实的观念的“反映”,这可以追溯到康德的现代认识论,这里的概念与历史工作之间的关系被头足倒置了。而社会科学的伟大进步正是与实际的文化问题的变更密切相关的,并采取了对概念的形成进行批判的反思形式。韦伯宣布,《文库》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这种批判与进一步的综合服务:

一切经验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都是并且仅仅是按照范畴整理给定的现实,而这些范畴在特殊的意义上是主观的,即表现我们认识的先决条件的,受到唯有经验知识才能给予我们的那些真理的价值的前提条件的制约。[27]

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正在于此,即它来自于对经验现实的逻辑综合和整理,也因此具有明确的使用边界,因此不能据此作为“本质”或者“规律”证明特定的经验事实,也不能因此取得判断现实的价值特权,因为价值尺度只能来自于特定的文化自身。社会科学的任务并不是不断去追逐新的观点和概念,而是相反,对于具体历史联系的文化意义的认识,才是所有的概念和概念批判为之服务的终极目的。“材料专业户”和“意义专业户”都不能把已知的事实与已知的观点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东西。

在韦伯看来,价值意义是“理想类型”获得逻辑意义的前提,否认作为特定的文化产物的价值真理性,就没有社会科学,就只剩下用普遍的概念与判断去取代科学。一旦社会科学把它的方法论原则建立在把加工材料看成目的本身,而不是自觉地根据最终的价值观念来检查和反思个别材料的认识价值,不能意识到认识价值是植根于具体的实际的文化作为最终价值,道路就会迷失,这时,就需要从文化的价值意义上进行范式突破。这时,

未加反思地使用的观点的意义变得不可靠,道路迷失在黄昏中。重大的文化问题的光芒依然存在。于是,科学就武装起来,改变自己的立足点和概念体系,从思想的高度俯视事情之流。[28]

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不是科学的内在逻辑,而是一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在这个意义上理解韦伯这句似乎骇世惊俗的话: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的仆人!因为,作为现实的、具体的德国的文化价值才是真正的政治性问题,学术的目的正在于是否能够落实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它既是社会科学问题意识的来源,也是作为学术研究的社会科学最后的旨归。只有在这里,在责任伦理高于信念伦理的情况下,两种伦理才可以寻求互相支持的契合点,我们也需要从今天中国的历史语境中重新确立和理解韦伯的意义。

最后,让我们再来读一点读韦伯自己的论述:

我们最终必须竭尽全力反对的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观念,它认为通过权衡各种彼此对立的价值判断和他们之间的“政治家式的”折衷,就可以踏上通往科学“客观性”的大道。“中间路线”不仅恰好与“最极端”的价值判断一样,不能以经验学科的方法得到科学的证明,而且,在价值判断的范围内,它正是在“规范的”意义上最晦暧不清。它不属于讲坛,——而是属于政治纲领,官僚机构和议会。科学,无论是规范的还是经验的,都能为政治活动家和对立的党派提供无可估量的帮助。它告诉他们,(1),对于这个世纪问题,某些不同的“最终”立场是可以考虑的;——(2)在你就这些立场作出抉择时,存在着这样那样你必须考虑的事实。[29]

韦伯指明的是,真正的有责任的“政治”行为应该建立在学术的“科学性”的基础上,即有价值的政治行为必然充分估计三个方面:1,不可避免的手段;2,不可避免的附带后果;3,由此制约的在其实践结果中众多可能的评价相互之间的竞争,这正是经验科学以自己的手段能够揭示的东西。[30]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的“政治”行为才可以与现实中党派利益纷争的政治活动划清界限。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绝非折中的中间路线,因为妥协和折中并不是以价值的澄明为前提的,因此需要反对各种“伪”客观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伪“政治”性,即建立在党派利益纷争基础上的“政治”):

认为从要求经验地讨论“价值无涉”的立场出发,价值判断的讨论就是无结果和毫无意义的观点,是与我们完全不相干的,因为关于价值判断意义的认识恰是所有这类讨论的前提。这种讨论的先决条件是理解各种原则上不可逾越的和大相径庭的最终价值判断的可能性。然而,“理解一切”并不意味着“原谅一切”,单是对他人观点本身的理解也不导致同意它们。另一方面,这至少可以使人同样容易并且通常极其可能认识到妨碍人们达成一致的原因和问题。但是,这种认识恰恰是真理性的认识,而“价值判断讨论”正好有助于这中认识。[31]

至此,韦伯对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无涉”的思想已经清楚了。这里试从以上三个互相关联的层面上做一个分梳和归纳:

首先,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是社会科学的历史观,它反对把历史纳入任何道德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目的论体系中,因此,它本身不属于也反对任何“宏大叙事”。其方法论上的体现是划清“理想类型”的有效性边界,不能把“理想类型”或者任何概念性的逻辑思维的产物上升为价值判断。任何意义上的“理想类型”作为对经验事实的逻辑整理,都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归纳和总结,归根结底是“个体性”的,因此不能把“个别”上升为“普遍”的规律,并成为“应当”如此的历史力量。因此,韦伯反对从历史的“发展趋势”中引申出对实践的评价,因为这意味着把“变迁”视为目的论的,并成为对现实政策毫无反思的美化:

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看出,为什么经验科学的代言人应当感到有必要支持这种做法,使自己成为某个时候的“发展趋势”的喝彩者,使对这些“发展趋势”的“适应”从一个终极的、只能由具体的人在具体场合解决的、因而也只能取决于具体的人的良知的评价问题变成一个据说由一门“科学”的权威庇护的原则。[32]

第二,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指的是建构学术公共领域的原则,即不同的立场和观点都具有平等准入的地位与权利,而且在这个意义上接受最严格的反思与批判。知识共同体不能以某种预设的绝对价值作为规范,或者以“普世价值”来压抑和取消歧见,这是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能够生产“有效”知识的前提。但是,作为个体的学者,却正是以自己的立场,以及以此立场出发的知识建构进入学术公共领域,“正是‘个人’的最内在的因素,规定我们的行动、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的最高的和最终的价值判断,才是某种我们感到有‘客观’价值的东西。”[33]这个意义上,韦伯的“价值无涉”决不是取消价值立场,而是相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必须接受自己以及对手的反思和挑战,方有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的发展。

第三,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指的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建立理解的方法。在各种不同的、甚至歧见严重的观点之间,“价值无涉”要求的是对他者观点的理解,它建立在以经验的方式,从概念的逻辑意义上,去考察他人的行为和动机,以发现真正的不同的立场,这是一切有意义的学术辩论的前提。这样的以建立理解为前提的“价值无涉”的工具性,是学术对话和论辩的基础。它可以使人从逻辑和事实的角度认识到妨碍达成一致的原因和问题:

人们可以是不一致的,以及为什么不一致,在什么地方不一致。恰恰这种认识是一种真理认识,而且“价值讨论”也就是为它服务的。与此相反,人们以这种方法肯定不能获得——因为它在一个截然相反的方向上——的东西,是某种规范的伦理学,或者就是某种“律令”的约束力。[34]

这才是为什么“价值无涉”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也正是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体现。

但是,遗憾的是,在过去的韦伯研究中,我们恰恰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把韦伯极力批评和反对的方法强加给韦伯自己了,对“理想类型”盲目而混乱的运用就是最鲜明的例证。

[注释]

[1]关于此一问题的争论,可参见罗卫东:《社会科学从业人员的理性回归:重返韦伯》,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冯钢:《“客观性”、“理想类型”与“伪道德中立”——评罗卫东的“重返韦伯”》,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经济学与道德的关系。本文在此的讨论,与上述两位作者的观点都有重大不同。另,赵汀阳提出的“无立场”分析方法以及相关讨论也包含了这样的意愿。

[2]限于篇幅,此处发表的文稿属于笔者《学术与政治:重读韦伯》长文的第三部分,前两部分是: 一 ,“先知”与知识分子——学术的伦理与天职;二,何为政治?——政治的伦理及其悖论;待发。

[3]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页。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另一中译本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译者韩水法、莫茜。本文中的引用参照这两个译本,具体见注释。

[4]同上,第4页。

[5]同上,第6页。

[6]同上,第6页。

[7]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11页。

[8]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

[9]同上,第10页。

[10]同上,第14-15页。

[11]同上,第16页。

[12]同上,第18页。

[13]同上,第21-22页。

[14]同上,第22页。

[15]同上,第24页。

[16]此部分的详述见本人《学术与政治:重读韦伯》长文的第一部分,即 一 ,“先知”与知识分子——学术的伦理与天职,待发表。

[17]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26页。

[18]同上,第31-32页。

[19]同上,第32页。

[20]韦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21]同上,第34页。

[22]同上,第28-29页。

[23]同上,第40页。

[24]同上,第41页。

[25]同上,第42页。

[26]同上,第43页。

[27]同上,第47页。

[28]同上,第49页。

[29]韦伯:《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

[30]韦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4页。

[31]韦伯:《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32]韦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9页。

[33]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34]韦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35]见Hanno Hardt:Social Theories of the Press: Early German & American Perspectives,pp174-182,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79. 感谢南洋理工大学郭振羽教授和耶鲁大学博士生王颖曜同学提供线索和材料。该书在2002年再版,补充了卡尔马克思论新闻自由的章节。

[36]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1页。

[37]同上,第182页。但是在玛丽安妮的《马克思韦伯传》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这个原因,而是更多地提及同行和董事会对该项目和社会学学会的影响和干扰。见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78-481页。

[38]同上,第488页。

[39]同上,第494页。

[40]同上,第496页。

[41]同上,第507-508页。

[42]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6页。

[43]马克斯韦伯:《以政治为业》,见《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77-81页。

篇6

1.微课的界定

微课在国内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按胡小勇、胡铁生两位教师在2014年对微课的界定为: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还包括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学设计”“微课件”“微测试”“微练习”“微反思”等辅教学内容。

2.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形式多样,其着力点在“微”上,特点为:

(1)微课内容“精”

教学活动精彩。因微课教学时间短,选题时要求主题聚集,内容突出,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精选及学生学习的需要。

(2)微课时间“短”

作为一个课例片段,太短则不易将问题讲清楚,太长则容易失去吸收力,因此,微课的时长一般在4~8分钟为宜。

(3)微课容量“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资源容量小,主要体现在占用的容量小,微课资源一般几兆到几十兆大小,非常适合流媒体、在线学习和泛在学习;从教学主题选择上,结构紧凑,可以小到知识点、错题、难题讲解、考点归纳、也可以为操作难点,动作要领,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讲解和展示难点、重点、易错点的讲解,或某个步骤或某个动作要领的分割等。

(4)微课学习“便”

微课作为视频,学生在学习时暂停、后退等,让不易理解或不懂的知识重复学习,同时也可以实现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时的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生对学习方式和手段日趋多元化,微课因其“微”的特点而相对于传统教学更显得新颖、别致,微课的选择常常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完整或清楚地呈现知识点,微课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精炼知识点,省去了传统课堂知识冗长且泛而杂的情教学过程,让讲授的知识更集中、明确、简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满足了差异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及泛在学习。另外,微课出现为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丰富多彩的微课类型所呈现的信息还对学习者的情感、意识、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作用,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微课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学生使用微课的现状

随着胡小勇教授在2008年提出建设“基于知识点的优质微课例”,再到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发展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目前,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及相关企业的关注,一线教师对微课开发、应用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微课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飞跃,国内知名网站对微课的开发投入越来越多,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微课,如网易云课堂、五分钟课程网、新浪公开课等。微课设计、开发、制作的参赛动机以逐步任务转向内需应用,微课资源建设以由各级各类学校、一线教师、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多方协作的微课资源建设的新格局也形成。不仅如此,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相关技术提高、开发软件日趋成熟,全国教育在掀起一股微课热。

四、微课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分析

1.学生学习绩效的概念

绩效,是组织中个人(群体)在一定时间内的可描述的工作行为和可衡量的工作结果,及过去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并在未来特定时间内所能取得的工作成效的总和。

学生学习绩效,是指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下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所取得的业绩和学习效益。其包含三个维度:素质维度、行为维度和时间维度。

2.微课对学生学习绩效影响的三个维度

微课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是对学习效率、成果质量、数量和学习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其具体表现在学习绩效的三个维度上。

(1)微课对学习者素质维度的影响

素质可以说对学习者行为价值的C合表现,微课对学习者素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①知识经验的积累

微课的课型多种多样,如讨论课、实操作课、动作分解课等,有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课堂中或实验室里不易解决的问题。另外,拍摄手法及制作方式多样化,如录播系统的运用,可调整拍角度,拍摄远、近镜头及慢镜头等,有利于掌握专业课中规范的操作,如综合布线中线槽在墙上的位置,光纤融合技术及对图形图像设计制作的分解。

②专业核心技能

专业核心技能主要体现在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微课通过构建微课程,将课程中的难点,重点,易错点等制作成微课,学生利用微课在课堂、课后,线上、线下的学习,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且解决呈现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网线的制作,通过拍摄网线制作的要领,再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操作,学生可能充分掌握要求达到的知识。

③能力倾向

能力倾向是指一种未来的发展潜能,一个人的能力倾向将影响他未来的在这方面的发展。各种微课海量的社会信息、生活资讯所形成的微课文化,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绩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实现,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着重要影响。例如,学生通过掌握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后继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④品质态度

品质态度是指个体特征对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反应。在微课的学习中,体现了个性学习、泛在学习的特点及良好的交互性,微课作为新的学习方式,基于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还关注学生对知识学习差异性的情况,微课的学习有利于班级知识学习进度的整体性。

⑤动机期望

奥苏贝尔和斯金纳都一致认为,就学校而论,动机的问题不是“传递”动机之事,而是安排好学习与研究的条件,使之起强化作用的问题。微课是将单元内容知识碎片化,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担心单元知识不懂,现在可以通过各个击破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掌握。而学生对微课集中内容采用选择性的学习,大大优化学习内容,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简单。另外,对学生来说,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及书本提供的知识常常不能代表本学科的最新知识,而微课可以实现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创造环境,为学生更进一步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交互平台。如运用Photoshop制作或设计图形图像时制作步骤的分解、电脑的组装时,较新的组件组装,不同部件间兼容性的识别等。微课还通过配套的微练习、微测试来检验和评估学习效果。

⑥自我形象

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微课不但可以课前预习或课上自主、个性化学习,而且可以课后复习、巩固和深化相关知识,还可以实现自主的零碎时间下实现知识碎片化的学习微课。微课学习可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情感交流,这种交流突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方面的自信。另一个方面,微课要求学生具有分析、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即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实用的内容,提高他们对学习资源选择的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参与微课的设计、制作,让学生体会到微课的魅力。

(2)微课对学习者行为维度的影响

首先,利用辅助教师专业知识的优势和思维引导,探究出学科专业知识的精华,并通过教学目标,确定微课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再通过微练习,微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思考,让知识从微课中来,再走出书本,去解决真实环境中的问题。

其次,随着微课在我国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发生转变,学生利用教师精心准备的微课及相关资源开展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中以案例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引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最后,微课的学习不仅体现在自主上,还体现在协作和探究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通过协作,交互来积累自己的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也是微课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协作探究能力的过程也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利用智能终端的普及性和网络的便捷性,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辅助学习平台、微信群、QQ群等方式对微课中的微讨论进行线上讨论,通过教师的组织,答疑,让学生的参与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习惯及积极的探究意识。

(3)微课对学习者时间维度的影响

时间维度,着重体现了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即学习效益。学生在学习微课时,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利用微课移动性学习,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完成,对于不懂的知识有选择性学习,采用各个击破,不断地消化理解,从而降低了重复学习或严重过度学习。

从另一个方面讲,随着社会对知识的不断需求与更新, 面临着生存的竞争与合作,对知识的学习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为适应更好的工作岗位,并发挥自己的潜力,要不断地学习,可以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及微课泛在学习的特点,对于行业中专业知识的学习,再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将学习过程变成了终身学习,这也是微课学习,是对未来终身教育提供了一种选择。

五、微课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培B学生的微课学习媒体素养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普遍性的优势,提高学生对微课的了解和利用能力,培养学生从海量微课资源中提取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微课资源的利用技巧和效率,懂得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微课来发展自我。

(2)提高微课优化教学效果的能力

现代课堂是师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有效结合体,教师采用的媒体类型对学生学习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的辅导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必须具备创造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应在掌握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微课组织教学,教师不但要会制作微课,还要具备从海量教学资源库中,搜集、加工、制作微课,并结合交互媒体教学,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升课堂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

(3)优化微课的设计

微课的内容及制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微课的使用效果,这也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绩效。微课设计者应根据微课的不同需求,考虑微课使用的教学环境,包括支持微课使用的硬件和微课使用者的特征等,采用合适的设计理念,注重微课内容的图片、视频、声音、文字等的合理搭配,制作优秀的微课作品。

篇7

摘 要: 微课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开发质量精良的微课、如何有效地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文章对微课的开发流程进行了探讨,以“三环四步”教学法为基础构建了微课课堂教学的应用模式,实现了基于教学“靶向”问题的微课课堂应用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微课 “三环四步”教学法 教学模式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微”事物层出不穷,微博、微信、微课广为流行。

本文所指的微课主要指微型课程资源,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针对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而又完整的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

笔者拟就微课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发展对策及就微课微课开发和应用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微课的大发展。

2.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自2010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和众多省市连续开展了多次微课大赛,众多中学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不少教师在大赛中获奖。本文以中国微课网搜集整理的具有典型性的中学教师的500多节微课为样本,并且结合教师问卷调查,对中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

2.1中学教师对微课的认识现状

对微课内涵的认识。调查l现,目前老师们对微课的认识不尽相同,有资源说、手段说、课程说。资源说强调微课是一种资源组合的方式。手段说强调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课程说强调微课是传统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

对微课特点的认识。较一致的说法是微课具有设计选题针对性强,主题高度凝练、视频短而精练,应用领域广泛、资源类型构成多样,应用情景真实的特点。

对微课时间长短的认识。较一致的说法是10分钟以内,最多不超过15分钟,大多数中学教师倾向于制作10分钟的微课视频,甚至有教师主张60秒微课。

对微课的内容构成认识。普遍认为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一个教学的重难点,集中力量解决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微课强调一个“微”字,不贪多求全,主张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主张解决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如何应用微课的认识。较一致的意见是微课可以应用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课前预习主要指导学生把握教材。课中学习主要解决课程重难点。课后复习主要进行巩固练习。

对如何评价微课的认识。微课评价可以分为微课课例竞赛类评价;课堂现场教学评价两大类;可以从形式、内容等方面综合考量。专门的微课大赛都制定了相关的评审标准,对于中学教师的微课制作有规范和指导意义,但仍有教师认为需要制定适合微课自身特点的评价标准。

对微课的应用前景的认识。大多数教师认为微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主流的教育教学方式。也有少数教师认为在很长的时间,目前的教师现场讲授的教学方式不会改变,微课只是传统授课方式必要的补充。

对设计制作微课的认识。大多数教师认为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从软件上看,要加强教师的培训,熟悉微课制作流程和技术;从硬件上看,需要开发制作微课的设备和软件;从内容设计上看,要选取有意义、值得探究的教学内容设计微课的内容;从流程上看,要遵循教学规律,注重课前、课中、课后设计策略的侧重点的异同。

对微课与传统课堂实录关系的认识。许多教师认为微课对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2中学教师微课的开发现状

教师微课制作工具。调查发现,硬件设备不同的学校,教师开发微课的工具不同,常见的由免费录屏软件、DV、手机等摄像设备完成。

教师微课设计与开发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确定选题、准备素材、精心设计,技术录制,后期剪辑,应用教学,后期反思修改等。

教师制作微课的数量和质量。不同教师制作的微课的数量、质量各不相同,有制作精良的,也有质量一般的,多以零敲碎打的状况存在,质量上参差不齐。

2.3中学教师微课的应用现状

应用于课堂。较多数量的教师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制作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

用于参赛。由于各级微课教学竞赛的开展,某些教师制作微课课例是为通过参赛获得奖励、获得荣誉。

总体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要方面,微课普遍应用于课堂上较弱部分的讲解。

2.4分析与讨论

2.4.1中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微课的认识不统一。目前关于什么是微课还没有一个较一致的说法,急需制定一个规范的标准,对微课的内涵、外延做出明确的界定。国内研究者,比较有名的如苏富强、杜鹏花等老师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定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微课的开发存在一定问题。限于条件,有些教师微课制作还处于较低水平。现有的录制软件或过于复杂,或过于简陋,都影响了微课的制作,没有相对成熟的开发流程。

微课的应用存在问题。教师制作微课课例的热情处于参赛阶段,微课应用于课堂的频率还不高,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资源库建设滞后。目前微课制作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缺乏微课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的微课资源库,尤其免费、开放的微课资源缺乏。

微课的互享机制不健全。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可供微课资源的互享。教师微课资源的互享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微课的评价急需规范。目前微课的评价主要借鉴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模式和体系,缺乏符合微课特色的评价规范,并且微课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参赛微课课例的评价。

微课的课程开发和研制仍然是空白。目前,还没有配套的系统专业的微课程等应用资源被开发和研制出来,影响了微课的发展。

微课与传统课程的关系还未理顺。微课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说法占据主流,没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4.2促进中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发展对策[1]

微课制作的设备技术层面。要进一步开发简单高效的录制硬件设备,使得录制功能更完善,操作更简单、更智能、更人性化。

微课应用交流方面。要构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搭建交流共享的资源平台;鼓励教师提高微课应用的频率;建构微课课堂应用的教学模式,研发成熟的微课设计、应用模式,避免微课发展过程中走不必要的弯路,加速微课的推广和应用。

微课竞赛方面。以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举办形式多样的微课比赛活动。

微课的教材、视频资源的开发方面。倡导编写地方性、校本性微课教材,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开发微课资源。

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微课可持续发展。微课建设要有长远规划,避免短期的急功近利,以做成一项事业的热情发展微课。

制定统一规范的微课管理和评价标准。只有评价标准规范了,微课的制作和应用才能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

3.微课设计_发流程和课堂应用模式

鉴于微课在开发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微课在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微课设计开发流程和课堂应用模式的角度,笔者尝试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办法,以期更有效地发挥微课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1微课在中学课堂中的开发流程

3.1.1微课开发流程图

3.1.2流程图说明

教学设计是微课开发的前提。教师根据学情、课标、教学大纲等选择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设计短小精悍但相对完整的教学环节。

录制视频是微课开发的关键。教学设计的实现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应用现有的录制手段,录制高质量的微课视频,激发学生观看学习的兴趣,完成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任务。

调试应用是微课开发的目的。教学设计和录制视频是前期准备工作,调试应用才是目的。通过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贯彻落实教学设计目标。

反思修改是微课开发的收尾。只有通过应用发现新问题,进一步对微课进行打磨,才会进一步提高微课质量,打造精品微课,以便在更大范围推广,发挥微课更大的作用。

3.2“三环四步”参与式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微课中的应用

“三环四步”参与式问题教学法是白银市苏富强、杜鹏花等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环四步”参与式问题教学法,把一节完整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知识、能力、觉悟)置于渐进式的问题解决情境中来完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靶向”问题开展的。只有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在一个和谐、有机的背景下达到优质和高效,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2]。

“课前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在进入课堂讨论答疑阶段前,通过微课视频可以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领会教材重难点,通过视频习得一些基本的知识,达到要求的水平,是学生接受课本内容的重要一环。

“课中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微课视频可以高效推动学生的课堂学习,进一步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全面透彻地掌握知识,主动生成知识。

“课后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环节:通过微课视频可以指导学生高效复习,巩固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内化、创造知识。

4.结论与展望

总体来看,微课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整合人们对微课的认识,尽快地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整合力量和资源,加快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建设。

微课正在逐渐地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它顺应了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种新的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变革迎面而来。我们应该迎头赶上,热情拥抱和欢呼这个变革教育的机遇,创造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苏富强.白银市中小学微课建设的发展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6(03):69-72.

篇8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手段的技术进步,通过网络应用以及多媒体形式的教育技术手段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与教育环节当中。信息技术手段的推动作用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能量源。国内外先进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注资源开发。微课作为现阶段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其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微课的发展仍然存在不足,发展实践也未达到应有的成熟度。总体来说,微课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适合网络学习方式的一种课程,时间为1-3分钟,针对某个知识点内容完成启发、趣味性教学。通过微型流视频媒体方式可以实现高效、方便教学。当前高效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压力大的问题,其中资源不足以及教师任务繁重是主要澳督,微课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因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针对如何让微课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进行了重点论述。

高校英语微课教学应用性分析

高校中英语语言学习规律及相关特征与微课之间十分契合,为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容入微课可以有效推动英语教学发展。

微课的特征分析。英语学科属于非母语类型语言学习,因此,其主要属于一种知识或者技能。技能掌握需要通过联系加深印象,最终达到熟能生巧。学生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反复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对英语学习方面的综合要求。

微课程教学中时间段,内容更加精炼,视频拍摄的地点灵活。现代化网络应用普及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微课程真是基于这种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组织零散时间完成对某一学科的学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积少成多,最终掌握英语学习的语言输入量。

此外,微课程也属于视听两种感官刺激,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微课,学生学习兴趣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视觉与听觉方面的加工与设计,达到反复刺激的效果。最后,微课程本身对英语教学同样具有良好适应性特征,英语教学中内容太过宽泛,例如语法、词汇等内容多样,通过单个传输,微课的模式更加具有优势。

微课基本应用模式分析。现阶段,微课模式在大学中主要是作为第三种模式,也就是作为课程的补充内容加以使用。通过课前、课后等的使用微课优势无法更好的发挥出来。在课堂中播放微课视频则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节省教师时间,同时也可以在课前与课后同时加入微课视频,这样就能够提升英语教学中学生对微课的掌握程度。尽管如此,现阶段微课时间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课堂中的一种补充与辅助工具,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

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从零散化趋于系统化。从微课在我国本土化之日起,高校教师制作的英语微课视频主要有两大用途,比赛以及单个知识点讲解,此类微课散见于高校课堂以及一些分享网站上。它们形式内容多样,但又相互独立,相互联系不大,呈现零散态势,并未形成完整体系与系列课程,即是微课程。由于英语学习的内容繁多,知识既零散又相互关联。对此,笔者认为单个的精品微课应向微课程发展,形成内容相关,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附有适量习题的微课程。首先教师确定微课程内容的主题,如文化解说词汇讲解语法点解析等,然后从制作单个精品微课视频开始,在特定主题下,制作系列微课,逐步构建微课程,最后辅以相关练习使之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以供学生课下进行自主个性化学习。形成系统的微课程才能吸引学生坚持自学微课,让微课学习模式更具生命力。

从系统化走向平台化。零散的微课逐步形成系列微课程后,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微课学习网络平台,将微课程放到平台上,分类整理,方便学生自学。平台除了提供在线学习练习与下载的功能外,应该兼具评价监测与问卷调查等多元化功能。评价是指提供在线练习的正确率显示(监测是指教师能在后台通过平台数据的反馈,得知学生的上线量以及学习内容的分布,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倾向,我校学习平台正在完善该功能的建设,问卷调查可以成为英语学习平台的附加功能,设置调查问卷,教师可在平台上搜集课程设计教学反馈学生思想动态等内容的调查问卷。微课与学习平台是一种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优秀、充足的微课资源呈现在网络学习平台,促使学生使用学习平台,方能使学习平台的其他功能得到运用。与此同时,便捷良好的平台功能也让学生更乐于使用上面的微课资源。

促进资源共享最优化。微课的系统化是创建微课平台的资源基础,而微课的平台化发展可促进资源共享。英语微课的制作内容繁多,所需精力不容小觑,不是一个或者某一群老师能独立完成的。只有各大高校创建开放的英语学习平台,与校内外的师生共享优质的英语微课资源,大家通力合作共享资源,相互补充,才能丰富与完善微课程,达到资源共享最大化,乃至最优化。

篇9

国外论述视域中微课的雏形主要是英国的“一分钟演讲”(TheOneMinuteLecture)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60秒课程”(60-SecondCourse)。这两种教育模式在一定范围内更新了教育者对教育模块教学的传统认知,小模块多媒体教学引起学界关注。在我国,最早的微课探索起源于实验性的微型教学视频,大范围的区域性实践出现在广东佛山市。自2011年以来,该地区进行了微课视频大赛,促进了微课的实施和完善。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微课的出现是基于数字时代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个性化和非正式学习要求。一方面,多点交互的互联网思维造成了人人、人机交互及多终端交互的互通现状,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主的信息平台,拉近了各个主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开启了智能服务化生活。在传统认知模式转变过程中,作为数字技术“土著”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生活在数字技术迭代加速、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接受与使用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常态。因此,基础教育的微课化顺应了教育模式创新和学生信息接受习惯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个性化学习、非正式教育理念的杠杆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其中,慕课(MOOCs)、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型互动教育手段不断涌现,其结果是更新了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为每个学习主体量身定做个性化学习方案得以成为现实。但是,本体论意义上对微课的肯定,并没有让教育界对微课的概念形成共识。国内外对微课较为主流的理解来源于微型课堂的构建和新课标教学的新要求。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微课的主体是一种由文字、音频、画面组成的视频文件,它需要观看者采用全息的阅读方式参与其中,是介于3—10分钟左右的在线视频教学形式。这一定义一方面揭示了微课阅读方式的更新,另一方面也描述了微课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知识点的活动属性。可以说,微课不仅适应了新课标教学中的基本要求,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是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如实展示的视频形式。基于上述微课的含义,我们可以模拟出微课应用的多媒体教育生态。其中,最核心资源是3—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这些资源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总结归纳的与教学性质相关的活动记录,同时根据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拟定的短程课堂。教师应该在这个生态中提供教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微课件、微思考、微反馈。这些微型的网络资源,通过不同的结构和展现手段,加速了布局合理、良好交互的外部教学生态环境的形成和完善。这样一个教学应用生态被学者们概括为让教学具有了“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因此,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把视频作为教学内容记录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教学符号和外在表现形式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效仿的。当然,微型课堂的对象始终都是学生,微课的核心意义仍然在于突出“为学生服务”这一根本宗旨。[2]

二、比较视域下微课设计与开发中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微课以其“短”“活”“快”“精”“趣”等特点丰富和扩充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微课在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等方面意义重大。但由于硬件资源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实施经验欠缺等原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微课设计与开发的理解上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困惑。

(一)微课认知的误区

一是对微课作为“微型课程”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深刻。作为课程的微课至少应包括目标、内容、活动、评价四大构成要素,但在实践中,部分老师将微课简单地等同于“课例片段”“微型视频”“浓缩课”,致使微课教学要素不全。二是对微课“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突出不够。根据这一理念,微课中的课件、教案、习题等教学资源应直接为学生服务,微课的设计要注重问题导向,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但在实践中,学生大多被视为微视频的观众,问题还未经过学生的充分思考,答案就直接呈现出来了。三是重微课的外在形式而轻内容建设。教师往往倾注大量心血到微课视频的制作和剪辑上,过于重视微课的外在结构,盲目追求画面的整体精美和协调程度,忽视了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讲解。换句话说,微课视频的制作侧重于视频本身的结构布置和形态改善,而忽略了微课教学对学生的实际功效,呈现出“形式大于内容”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偏离。

(二)微课制作的误区

一是把微课制作成了“视频式课件”。尽管微型课程作为新兴教学模式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然而,在制作上,诸多的微课实质上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微课呈现的或是传统教学中一整节课堂的一段,或是相关知识的信息汇总,缺乏教学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本质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视频化。二是在微课制作上分类不科学。微课分类探索和开发作为一项重点教研课题,正在成为提升教育创新的重要支撑。目前,从教学方法上,微课主要分为传授法、问答法、探究法等;从教学目的上,微课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等。以上分类仍旧沿用了传统教学的方法,没有与微课的本质特征相切合,致使微课的课外拓展受到一定的约束。三是在微课制作上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微课制作在示范课、参与教学竞赛、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获奖等动机的推动下,以教师个体为单位各自为阵展开建设,导致微课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教学内容更是零散化,质量也良莠不齐。

(三)微课使用的误区

一是微课配套资源的失衡。一方面是配套资源短缺。一堂微课容量有限,只能罗列出重点知识的重要侧面,而不能将有关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这一现实决定了微课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但在基础教育微课的实际使用上,微课教学只有微视频的呈现,缺乏有与之配套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是配套资源超载。为了弥补微课容量的不足,教师为一堂微课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资源及资源链接,让学生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二是微课效果评价不完善。微课教学主要借助网络自主化的学习方法实施,从操作样态上看较为简洁实用,但有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却是个问题。当前,微课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往往需要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以此检测教学的效果。这一方式并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微课教学要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追问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三是微课选题针对学生实际不够。一方面,由于中小学生普遍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微型视频的学习并不能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方式还未普及,微课的教学模式多元化还受到限制。因此,如何保障学习者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中,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当今微课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微课的设计和安排不仅要成为方便教师完成教学的手段,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诊断学生的需求,让其真正成为区别于日常教学的创新设计。

三、基础教育微课的设计理念和开发策略

越来越多的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基础教育微课设计理念可从内容知识点微型化处理、课程开放的整体性原则、课程开发的规范化、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升设计层次、规避微课实践误区。

(一)知识的“微型化”处理策略

微课设计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微”字做文。“微”是从传统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向小粒度的微观设计转变的过程。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微课仍然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但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时间短、容量小,具有非结构化与切片化的特点。因此,微课开发要做到“微而精”,它关注的是知识的“点”,而不是知识的“面”。在具体开发中,一方面,要对传统教学中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切分,依据“微目标”的标准和最小粒度原则,把完整的知识内容切割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一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要围绕这一知识点,选择短小精悍的经典材料,作深入具体的讲解,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单一的知识切片。只有这样,才能让微课达到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理解和掌握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目的。

(二)微课开发的“系统化”策略

课程是微课的本质属性。微课课程的含义是指要实现从一堂微课到一门微课的转变。一堂微课只是一个知识切片,只有从课程的高度出发来设计和开发微课,才能避免对一门课程的“碎片化”呈现和“浅层化”讲解。因此,微课的设计要做到系统性和完整性。首先,微课既然是课程,就应有整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微课开发要以课程为单位,建设某“一门微课”。一堂微课是一个知识点,一门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的谱系。以课程为单位开发微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其次,对一堂微课来说,不仅要有作为微课的核心要素微视频,还需要有与微视频配套的相关微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馈,[3]这些资源与微视频一道,构成了一个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的应用生态环境。

(三)微课开发的“规范化”策略

微课的开发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经典的ADDIE模式把教学设计分为了五大环节: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4]。微课作为一种在线网络课程,在开发上也应把这一模式作为规范化流程。结合这一模式、微课的特点和基础教育的目标诉求,微课在开发上应遵循以下十大流程:一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二是把教学内容切分为知识点;三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知识准备、学习动机等);四是根据知识点设计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确定微课程的结构和脚本;五是拍摄微视频(微课的核心);六是微视频后期制作;七是形成微课资源包并上传到微课平台;八是微课教学实施;九是微课教学的反思;十是微课资源动态优化和完善。这一流程把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可为微课制作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指南。

(四)教学内容的“视听结合”策略

微课的开发要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一方面,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微课是学生通过观看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学内容要通过视频来呈现,这就需要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字幕等符号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作可视化处理,做到画质清晰、画面切换丰富、课件制作生动。另一方面,微课对知识点的呈现,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言。微课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发思考、概括提升等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学生学习微课程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因此,微课的制作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可视化形式,更要重视对教学语言的精细打磨,做到讲授简洁、通俗、流畅,通过教学语言推动知识的传递,启发学生思考,完成知识建构。

篇10

【关键词】应用写作 微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72-03

目前,高校的学生多为“90后”,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等移动数码产品在学生中已经非常普及,加之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已迅速步入“微时代”,如通过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进行数字化学习和交流,互联网强大、便捷的学习和交流功能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也紧跟“微时代”的步伐在努力改革中,研究短小精悍、碎片化的微课教学模式已成为近两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从近两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规模就可窥一斑,每届比赛高校参赛选手超万人,因此,顺应“微时代”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的高效、便捷的微课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着探究和关注微课教学的目的,笔者结合2014年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切身体会对应用写作微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微课的概念、特点及价值

(一)微课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微课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从国内学者胡铁生、张一春等人关于微课的研究以及教育部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文件要求阐述,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微课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核心内容是课例片段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辅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教学PPT、视频、动画、图片等材料)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以及教师点评等。因此,微课既不是某堂传统课堂教学浓缩品,也不是某堂课的一部分,而是教师对教学的知识点进行分解然后再构建的相对完整、独立的视频课。

(二)微课的特点及价值

1.内容针对性强,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微课的教学要求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庞大的微课视频资源库中有选择性地学习新知识或课后查漏补缺,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控制视频的快慢,也可以反复观看。这种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学形式能吸引广大学习者,有利于转化学差生,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微课的内容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

2.视频容量小、时间短,学生使用方便灵活。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节课的教学时长约为40分钟,较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往往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内容较少、容量小,教学时长仅为10分钟左右的微课教学视频及其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也只有几十兆左右,学习者可以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在无线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随需在线或下载学习。其短小精悍、灵活自如的教学特点非常适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同时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交互性强。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动画、教学场景实拍视频、HTML页面以及PPT等,其集音乐、文字、解说、画面等教学特点其重大意义在于能创设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因教学形式单一、理论知识枯燥而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弊端。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一方面,教师在选题、设计、制作、互动等过程中本身就是对自身教学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检验和反思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因微课视频可以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同行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总之,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更是以其短小精悍、灵活高效的教学特点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需求,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应用写作微课教学设计方法

微课不是从一节传统课中截取的一段课例片段,也不是把一节40多分钟的传统课去掉课堂互动、自学部分后压缩为10分钟内的浓缩课。其实,要制作一个优质的微课,考验的不仅仅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更要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只有良好的教育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微课才能提高微学习的有效性。下面笔者根据微课的特点,以应用写作课程参赛微课内容“如何打造创意简历”为例,谈谈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一)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微化处理

1.选择内容。微课的内容的选取是制作微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着微课制作的价值,且集中反映微课制作者想要帮助学习者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困惑。一般情况下,一节微课只集中讲解一个知识点,倘若时间较长的重点内容,可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主题,然后制作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系列微课。微课聚焦的知识点应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所选知识点应具备独立性、示范性、代表性,在应用中能有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例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各文种的概念、特点、种类等理论知识学生易懂,如将这些知识做成微课那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本着应用写作课程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笔者参赛时选取了“个人简历”内容中的难点知识制作微课,以期能提高毕业生简历制作的质量,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最终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2.微化处理。在选定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分割成若干个微小的知识点,知识点必须要细,要准确无误,切忌有文字、语言等误导性的描述。在“个人简历”教学内容中,笔者将内容分割成简历的含义、用途、基本要素、写法及注意事项、创意简历的制作等若干个知识点。其中基本要素、写法及注意事项为教学中的重点,创意简历的制作为教学中的难点。结合大赛通知要求微课制作时长最好在15分钟以内这一特点,笔者确立了“如何打造创意简历”这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主题,该知识点较为抽象、教学难度较大、学生易出错,通过教学最终能达到帮助学生解惑、启惑以及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效果。

(二)编写教案

微课的类型分为实验类、讲授类、练习类、表演类等。教案设计与传统的一节课的教案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点为:两者都要遵循教案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如,要求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不同点为:微课的教案设计既要遵循一般教案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又要体现微课重在技能训练的特点。微课教案是在教案设计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教学背景。可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及授课对象的认知水平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介绍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因、目的、意义,预测教学活动将达到的教学效果、社会影响,教学背景也是制订教案的前奏。如“如何打造创意简历”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在介绍教学背景时,分析了应用写作课程的性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介绍了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预测教学不仅能快速解毕业生燃眉之急,同时还能突破“个人简历”教学的难点,填补应用写作、就业指导课程中无范例可取的空白等教学目的。

其二,教学目标。微课的教学目标和普通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教学活动预期要实现的目的、结果,也是衡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如“如何打造创意简历”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通过修改简历巩固重点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是掌握创意简历的设计思路及技巧。

其三,教学方法。与一般课堂教学方法一样,微课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如“如何打造创意简历”这一内容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互动式、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其四,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教学步骤、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时间分配等。第一,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课题、回顾旧知识、提出任务目标、讲解新知识、互动答疑、小结等内容。因微课教学时间短,所以要求教学过程要精炼;引入课题要引人注目,且要迅速,时间一般为20秒左右;讲解线索要清晰醒目,举例要精选,不能留下新的疑问;小结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微课收尾一定要快捷,时间一般为20秒左右,简明地归纳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笔者将“如何打造创意简历”微课中的小结设计为:“同学们,一份有创意的简历就是用创新的形式告诉别人:你之前做过什么,现在能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第二,教师教学活动。是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解的内容、准备的教具、提出的问题等一一写在教案内。第三,学生学习活动。教师在教案中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思考、回答问题、练习等进行预测性的说明,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引导策略。第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师生间教与学中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如教师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教具、PPT、图表、动画等各种教学媒体,在教案中按照教学流程中的顺序加以注明,以便随时使用。第五,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需要分配的时间预先在教案中说明,以便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和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

(三)制作课件

据教学设计的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并对它们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的教学课件。为更好地提高微课的视觉效果,微课所需课件要比普通课堂所使用的课件质量要求高。

1.PPT内容的求精不求多,要有启发性、悬念性,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应是教师加工过的知识点,而不是教材的复制品。如笔者制作的《如何打造创意简历》课件中的“王晓简历四次变形记”案例,里面涉及的四个案例作品全是自己设计加工的,教材里的知识点在课件中不会再呈现。

2.版面设计要能冲击学习者的视觉效果。封面设计要标注微课的主题、作者名称、职称等介绍性的信息;尾页要标注致谢语;母版背景颜色以素雅为主,不能太花哨,浓妆艳抹就会喧宾夺主。

3.在美学设计上,可以应用power-point2010版自带的功能实现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如自定义动作、PPT切换、颜色搭配、字体搭配等。

4.因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实施过程与视频的录制过程要同步进行,为能高效完成录制过程,录制前授课教师要对视频录制的预期效果进行初步的设计,即写好脚本。脚本要尽量详细、周到,包括教学环节、各环节的时间、需要出现的画面、字幕等。该脚本为录制微课的依据和蓝本,授课教师要主动与摄像师多沟通,让投影师提前熟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并做好相应的录制技术支持,确保录制工作顺利进行。

(四)教学实施与制作

微课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一是视频工具拍摄,就是用专业摄像机进行教学同步拍摄。其优势是能呈现普通课堂的实景,但需要专业的摄像机以及技术团队,而且对环境的选择也相对要求高。二是屏幕录制。其方法是利用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等软件,对PPT演示、讲解进行录制,也可以辅以音乐和字幕。此种方法方便快捷,能独自操作完成,但教学效果不如前一种。三是用可拍摄的手机在他人的协助下,对教学过程进行实录,其优势是与第二种一样方便快捷,但录制效果粗糙,声音和画面效果较差。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对参赛作品有明确的要求,即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内容有字幕提示、课程时长不超过20分钟等。所以录制完成后的微课教学视频还要按要求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一门课程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学生、同行间的交流、反馈进行总结反思的过程。可以在网上建立一个互动平台与学生、同行进行互动交流,以评估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微课视频质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反思。笔者制作的“如何打造创意简历”微课,根据一千多条互动平台反馈交流记录归纳为: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实用性强,但制作微课视频的技术还有待提高。

总之,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生事物――微课,目前正处在一个发展和探索阶段,积极探讨微课不仅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对提高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关于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EB/OL].(2014-03-19)[2014-09-20].http:///news/html/2014-3-19/20143191127501.htm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l1(10)

[3]张云勤.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20l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