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同志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年贫困大学生救助金发放仪式,帮助今年*名经济困难家庭大学新生解决燃眉之急,这一爱心善举,充满温情,传递着正能量。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不畏生活艰辛,在逆境中奋进,在奋斗中成才的学子们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积极开展助学活动的各级慈善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十分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别是今年,国家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县委、县政府针对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措施,为确保所有贫困大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开通了“贫困大学生助学奖励基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绿色通道”。另外,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我省全面实施“十三年”免费义务教育。这些举措的落地生根,必将标志着一个多元化、体系化、制度化的资助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建立,必将为顺利推进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也必将会为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帮助。县委、县政府也有信心、有决心,秉承优良传统,把**资助贫困大学生这项民生工程做好,让贫困学生得实惠,让广大群众满意。
一直以来,县慈善组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广施义举、扶贫济困,积极开展各类募捐活动,已连续*年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共支出*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人,为贫困学生家庭缓解了困难,为我县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说到**,大家都知道**人民打造了三大名片,一张**茶,一张金丝峡,还有一张就是**教育这棵常青树。**教育高考上线万人比连续*年位居全市第一,可以说**人民创造了教育奇迹。今年,我县高考再次取得可喜成绩,在参考人数持续减少的情况下,高考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前茅。全县*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人,上线率*7%,居全市第一,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9.71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876人,上线率55.65%,居全市第一,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10.68个百分点;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达71人,居全市七县区之首。这些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莘莘学子的“十年寒窗”,得益于广大教育战线同志的辛勤培育,也得益于广大家长朋友的默默支持,更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爱心人士的解囊相助。
今天,借参加贫困大学生资助金发放仪式的机会,我就资助大学生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是资助大学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同志们,爱心助学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救助,更是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净化一种社会风气,呼唤一片社会真情,倡导一种文明。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捐资助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宣传党和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宣传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捐资助学工作的认识,使捐资助学深入人心,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要及时宣传在捐资助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例,通过示范带动,动员和激励更多的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捐资助学活动中来,为更多的贫困学子雪中送炭,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资助大学生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担当和负责。
小善举、大爱心,筹资善款,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是关注民生,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实际举措,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对于构建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政组织、事企业单位要积极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全面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要做好大学生生源地贷款等工作,切实为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提供保障;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投入更多的精力,把每一项资金管理好、发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手里,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广大爱心人士继续发扬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伸出援助之手,积极资助贫困大学生,让每一位贫困学子都能顺利入学。救助一个贫困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就是放飞一个希望。你们的一份关爱,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次善举,将激起更多人对党、政府和社会的信任。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都能献出一点爱,每一位贫困学子的大学梦就会变为现实。我们真诚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为贫困大学生送去一片真情和关怀。同时,希望各级党政组织、事企业单位、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要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给慈善事业注入经济实力,壮大慈善救助能力,使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帮助。
三是资助大学生是一项社会公益工程,需要广大贫困学生的秉承和传递。
篇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高职教育早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分析造成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对策,旨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感恩教育作为高职教育阶段重要的德育教育,却受到忽视,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感恩教育内涵一致,但其还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指各个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形式多样、手段不一的方式,将感恩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通过教育过程,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感恩品质得到形成和提升。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受资助学生无感恩意识
高职院校中的贫困学生接受着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但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完全没有丁点儿感恩意识,这种思想十分危险。很多受资助学生不感恩自己父母辛劳的工作,认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还有学生对学校也不抱感恩之心,甚至觉得学校提供的资助金额不够自己开销。贫困生一边享受着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奖学金,一边认为这都是自己应得的享受。不把这些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怀化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反而躺在“资助”的温床上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和别人的爱心。
(二)受资助学生无感恩行动
部分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除不具备感恩意识外,还明显没有感恩行为。没有感恩行为有很多的具体表现,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大手大脚”。这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对资助丝毫不珍惜,物质资助一旦到手,就急急忙忙将其消费掉。同时,很多贫困生还具有很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对金钱的浪费程度令人咋舌。2.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没有树立起独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其实各个高职院校中都有不少供学生进行勤工俭学的岗位,但是很多贫困学生不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对勤工俭学岗位要求颇多,不愿意工作。3.还有少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有更恶劣的不诚信行为。高职院校中贫困学生可以申请国家设置的助学贷款,也可以选择相应的绿色通道进行上学,这些助学贷款偿还有一定年限规定。但是这部分贫困学生对贷款还款日选择一再拖延,不将欠款补上。
(三)受资助学生漠视国家培养惠举
我国政府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逐年增加,但是却有部分高职院校贫困生抱有错误甚至是畸形的思想观念,学生仇视社会,认为自己穷,这些资助享受理所当然。还有的贫困生认为国家“很多钱”,资助自己的那点钱根本不算什么,有的学生还会伪装贫困证明去申请资助,一旦申请成功,就用这些钱去买最新电子设备和时装箱包。
二、造成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人们的物质追求已经膨胀到一个近乎病态的状态。各种攀比思想、拜金思想泛滥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就连本应该是净土的学校也未能幸免。成百上千的资助资金对贫困学生十分具有诱惑力,很多贫困学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钱,就不会被社会排斥,就不会被人看不起。在这种错误观念引导下,逐渐迷失自己,丧失感恩意识。
(二)家庭原因
造成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来自家庭。目前,高职院校中受资助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或城市困难家庭,共同的特征为父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部分认为自己成绩好就是对父母的报答,对其他一切则漠不关心。还有部分贫困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缺失来自父母的管教,是爷爷或外婆抚养长大。隔代养育让他们受到更多溺爱,因此,他们根本不懂感恩以及感恩意义何在。
(三)学校原因
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就业形势不太好的高职院校,教学措施和教学活动往往都围绕增加就业率开展,对学生其他方面根本不问。学校和教师认为只要这两个指标达标,学生就有享受这些奖学金、助学金的权利。完全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间接使很多受资助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感恩意识,学校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进行相应弥补,任其发展,让学生在冷漠边缘越走越远。
三、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开展对策
(一)完善高职感恩教育体系
提升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健康面对社会和学校,完善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体系。一方面,学校应在资助环节加入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在学生进行资助申请过程中,除要求学生填写基本家庭情况及其申请资助理由外,还应要求学生进行感恩陈述,并评审其是否发自于真心。同时,学校对受资助学生进行后续跟踪调查,确定学生是否具有感恩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利用多种渠道开展覆盖广泛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等方式,让感恩深植于心底。
(二)创新感恩教育方法
新时期感恩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应该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第一,情景体验法。在感恩教育中,利用贫困学生心理敏感性,设置特殊的情境,让具有反差性的情境冲击学生内心,开始重新思考感恩的意义和感恩的重要性。第二,社会实践法。为了教育学生感恩,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去做力所能及的爱心小事,在帮助别人时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
(三)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中受资助贫困学生内心敏感脆弱,从小生活环境差,或多或少自卑。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人文关怀力度。通过教师和学校的帮助,让学生重新变得阳光开朗,并以积极向善的心去面对帮助自己、善待自己的人。同时,辅导员教师应经常与学生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疏导,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中逐步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家长是学生收获教育的重要来源。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存在明显误区,认为只要自己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差一点无所谓。家长应对孩子灌输正确的感恩意识,多花点时间和精力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并利用一些身边事迹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收获不是理所当然,应予以珍惜和感激。
(五)借助新媒体搭建感恩平台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呈多元化,学校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新媒体工具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可以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以感恩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板块。在板块内容上呈现社会关于感恩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建立感恩论坛,让学生和教师在上面各抒己见,形成思想碰撞。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以感恩为主题的微博或公众微信,宣传感恩主题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寻找感恩的力量。
结语:
在进行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教育中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受资助学生和感恩教育之间搭起畅通的桥梁,让学生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感恩之心,回报社会,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邱竹青.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的融合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20):205-206.
[2]曾李红,马红,李丹屏.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知识经济,2013(24):150.
篇3
1 目前资助贫困学生政策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从1994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各所高校与社会各界也积极采取措施,展开多层次、多层次的资助工作,并且不断完善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由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内容组成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目前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学费和生活问题,保证了一定数量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奖学金额度小,无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甚至有部分学生不好好学习以获得奖学金,而执著于自己家境贫穷以获得数额更大的助学金: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缺乏以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难于做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2 改进措施
2.1改革助学金形式
目前高校都设立了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其目的是为了部分地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关于高校助学金的话题和讨论就一直是个热点,就笔者来看,此种形式存在着以下弊端。其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困难重重,“伪贫困生”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现在经济收入类别繁多,显性工资和隐性工资并存,单凭贫困证明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很难判断准确全面的反映受助学生家庭的真正经济状况。其二,因为助学金是一种无偿资助,部分学生因此就不甚珍惜这种资助,有些学生甚至有“不要白不要”的思想。而且助学金和受助学生的学习情况联系不紧密,对受助学生约束力不强。它不仅不能起到激励学生上进的作用,反而还会助长一部分学生等、靠、要及乱花费的不良思想和不良习惯。毋庸置疑国家、高校和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但资助不等干无条件的补助,更不等于由国家负责解决所有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资助困难学生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经济问题,如果不和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结合起来,资助工作就有可能变成为一种单纯的“慈善行为”,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都会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现在贷学金制度已普遍建立,助学金的帮困扶贫功能完全可以在贷学金制度中体现,所以,完全可以考虑逐步减少助学金金额和补助面,在适当的时候完全取消助学金这种形式。
2.2加大奖学金力度
奖学金制度由来已久,因其将竞争原则和激励机制引入到了高等教育管理之中,具有奖优促劣、鼓励上进的导向作用,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条件下高校改革的需要。但是由于现在地方高校的奖学金奖励额度较低,从而淡化了获奖意义,也难以真正起到激励竞争的作用。改革的思路应该是:提高奖金额,以此加大竞争力度,真正起到鼓励先进、带动中间、鞭策落后的作用。加大奖学金力度,大致有两种办法:一是争取更多的奖学金来源,增加奖学金总额,另外就是压缩获奖面。以笔者所在高校的情况分析来看,显然压缩获奖面并能更好地激励更多大学生努力学习,以获得优异学习成绩以及奖学金,争取更多的奖学金来源,提高奖励额度,才能使奖学金更好的起到奖优促劣,鼓励上进的作用。
2.3大力宣传“助困”工作同时给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爱
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助困”工作对贫困生身心健康以及校园稳定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比如会议、校园网、信息专栏、广播、学生社团和印制宣传手册等,宣传国家、省教育厅和高校等各级有关“助困”工作的文件、精神和最新动向,及时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和家长,使他们在困难中能看到希望,知道如何获得帮助,使学生和家长清楚的了解“助困”资金的获取渠道、申请方法,有效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体现高校对贫困生及家庭的人文关怀。同时,地方高校要营造好的校园氛围,不能让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而受到歧视,从而造成心理阴影,影响他们他们的身心成长,要充分搞好精神“扶贫”。
2.4大力加强勤工俭学制度
篇4
一、社会关注方式不当加大了贫困生的精神压力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顺利完成学业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关注与资助贫困大学生,人们的本意无疑出自仁爱和关怀之心,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贫困大学生也强烈感受到刻意聚焦、过度关注给他们造成的沉重心理压力,甚至是自尊的伤害,以致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大张旗鼓的资助活动挫伤了贫困生的情感资助贫困生,究竟是“秘密”资助还是大张旗鼓的资助?无论是“秘密”资助还是大张旗鼓的资助,都会对贫困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每个贫困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内心感受不同,自然受资助的想法也不一样。但是社会上一些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很难真正体会到贫困生内心的感受,自然就难以做到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因此,人们往往从强势的角度,以自己认为美好的方式表达关注,然而这种方式可能恰恰是贫困生不喜欢甚至不能接受的。例如,某些高校在助学帮困的过程中,请企业、请媒体,热衷于大张旗鼓地开展资助活动,让贫困生表决心谈感恩,多么多么地关心帮助贫困生。此类活动确实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宣传效果,但很少有人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岂不知那些公开的资助宣传活动带给贫困生的是更大的精神压力和情感的伤害。因此,出现一些令人遗憾和心痛的后果,即贫困大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经济资助,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情感上却遭受了挫伤。
2.以点带面的心理问题加重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贫困生占高校学生中的10%-20%,出现自卑敏感、焦虑抑郁、封闭多疑等心理问题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人们仅凭对自己所接触过的个别贫困生的心理表象来评论和判断整个群体,把个别化的问题引申为群体性的问题,从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引发媒体过度炒作,社会过度关注与讨论。贫困生的生活本来就很艰难,遇到的困难也更多,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经济上的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贫困,如何释放压力是他们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但社会、学校的不适当的讨论,媒体过度炒作,无形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有些人针对个别贫困生不尽如人意的行为,对贫困生群体做出消极的道德判断。这样有的贫困生心理会产生愤世,也有的往往会“对号入座”。久而久之,部分贫困生采取了不恰当的应对方式,使自己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很少与人交流,不常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同时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当自身能力与外界需求相冲突时,贫困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出现否定自我的倾向。身心皆陷于孤立,心里有话不愿讲,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
二、贫困生群体的生活状况与内心世界
生活在贫困线上的这些大学生,一般生活都十分简朴,他们在衣、食、住等方面较之其他同学差距很大,处处显得窘迫,生活上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在校的正常学习;而经济上的拮据也影响了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其综合素质;摆脱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不得不将一部分的精力放在打工挣钱上,他们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内心世界复杂而多样。
1.经济窘迫、生活节俭是贫困生的共同生活状况贫困生的界定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认为,其家庭在经济上无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大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不能保证完成学业,即属于贫困生。可见,经济窘迫和拮据是贫困大学生的共同特征。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但相对于庞大的救助需求数量,这些只能算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实际需求。那些得不到资助或资助不足以摆脱现有困境的贫困生,通常的做法是在生活费中寻求节俭。贫困生每月日常生活支出200元左右,甚至更低,这对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讲,远不能满足其营养标准,从而造成贫困生营养不良,并进一步引起机体免疫力的缺陷以及疾患的发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贫困生无心学习、对生活没信心。
2.打工挣钱,缓解经济压力是贫困生的共同想法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经济压力。以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费用为例,每生每年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平均要8000-10000元,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对贫困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形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常常是靠举债借款、贷款来缴纳学费,其他费用靠自己挣钱以维系生活。因此,他们在校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但同时又总是拼命学习,以期在挣得工钱之外,再得到学校奖学金来为自己解困。然而打工挣钱是要以耽误学业为代价的,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特别是在因打工经常逃课,使学习成绩下降,拿不到奖学金的贫困生,心理的矛盾冲突更为激烈。由于经济窘迫,打工占用时间,贫困生不敢或不愿参与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与同学隔离开了,很多话题无法与同学聊,许多话憋在心里,渴望向同学倾诉,但又不付出行动,渐渐地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就感觉孤独了。大多数人会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仅仅把自己的交友范围局限在几个同样贫困的人当中,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低。
3.贫困生群体的内心世界复杂而多样贫困生群体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从事多年的学生工作,接触相当一部分的贫困生群体,也送走了一批贫困毕业生,深有体会与感触。我认为,作为多元社会的一分子,贫困生群体的生活和心态也像万花筒,复杂而多样。对于大多数贫困生而言,除了因经济贫困可能遭遇暂时的困难外,他们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也经历着大学生活的阳光和雨露,感悟着成长的青涩和喜悦。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贫困生都有自卑敏感、焦虑抑郁、封闭多疑等心理问题。例如,我校的贫困生群体当中,有的通过专心读书年年获得奖学金;有的积极投身实践摸爬滚打,缓解经济压力;也有的采摘爱情花朵,这些不都是普通大学生常态生活的缩影吗?他们的生活轨迹,折射出一种自尊而自然的心态:坦然面对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因此感到心灵和精神上的贫困,更无个人尊严和价值的缺失;乐观向上的学习、努力奋斗的意志和平静淡定的态度是他们的价值追求和心灵归宿。因此,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得豁达、自然而淡定。生活中大多数贫困生都具有这样的心态,他们过着常态的大学生活。当然,也有贫困生的内心是压抑的,认为物质贫困让自己变成了“乞丐”,会遭到人们的歧视,贫困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也有的认为虽然物质的贫困并不代表精神的贫乏,但却影响到做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个别贫困生会带着一些忍辱负重的心情默默做事,努力补偿因贫困造成的价值和尊严的缺失。
三、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援助与健康教育的人本思考
针对贫困生目前的生活状况与内心感受。那么,社会对多样心态的贫困生如何给予适度关注?贫困生又该如何自我调适自己的心态,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呢?我认为应从社会、学校和贫困生自身三方面来共同努力,让贫困生切切实实摆脱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
1.社会资助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不宜公开大肆渲染社会无论是“秘密”资助还是大张旗鼓的资助,都会对贫困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资助贫困生,没有必要瞒着任何人,出于对学生本身意愿的尊重,为他们保密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是值得公开大肆渲染的事情。现在有些社会媒体、学校为了宣传贫困生工作的成果,往往大张旗鼓搞资助活动,让全校师生都知道谁是贫困生,并倡议人人都伸出仁爱之手,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等等。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学生本身意愿。不要处处把他们的贫困生活状态公之于众,甚至拿来炒作,其实有时候是伤害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因此,社会学校要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应该以一种比较平常、自然的方式资助更好。尊重学生个人的想法,既让他们认识到接受帮助是一种很正常的、应该的行为,又没有抵触心理。不但可以减轻学生本来就有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加大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的力度,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贫困学生通过劳动来获得经济来源,让他们会觉得活得有信心,有努力的方向。
篇5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在校的贫困生, 困难程度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家庭支付能力较差, 平时生活很难维持;平日缺衣少穿的现象严重;拖欠学费情况严重,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偿付昂贵的学费。高校招生制度“并轨”的实施, 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使高等教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更好地贯彻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转变高等学校培养机制, 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对于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 适当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 高校贫困生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发展, 影响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 已经引起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因此,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 建立健全贫困生的生活保障体系,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影响着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贫困生资助体系地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
一、建立贫困生档案,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
1、科学确定贫困生,系统规范建立贫困生档案。
准确确定贫困生,将学校有限的资助资金真正“助”给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是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先决条件。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 ,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的。而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是有差别的,有的差别还很大。因此,对贫困生的认定所依据的标准,一是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及其具体经济收入状况,二是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要选准贫困生,就必须较为准确地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对贫困生的认定一定要做到有据可依、有情可查,要建立规范的、透明的认定审核程序,一般要求对贫困生按照贫困和特困两个档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贫困生档案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重要前提,可以把档案分成心理档案和学习生活档案,对贫困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记录,分析总结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动态变化。通过档案的建立,在对贫困生进行具体的奖助评定时可以做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建立有效的评定制度和措施, 保证贫困生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贫困生的调查审定工作, 实行动态管理,准确认定贫困生的身份和随时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变化情况,部分贫困生往往不愿意透露其困难的实际情况, 甚至不愿意申请困难补助;反而有些学生贫困程度可能并不十分严重, 却夸大事实, 不断地心安理得地重复享受各方面的贫困资助。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建档的同时, 一定要对特困生的审定工作严格把关, 并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变化情况随时注意, 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予以调整资助范围和办法。既要防止出现“贫困生一定终身”, 长期不断享受补助的现象, 又要对家庭突发困难的“新”贫困生及时帮助和关心, 确保贫困资助真正资助给最需要的同学。
2、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高等学校属于非义务教育,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交纳学费。实行收费上学,是逐步建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共同负担学生教育费用的新机制,从全国高校收费情况来看,学生个人所交费用仅占培养费用的1/4左右。造成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是因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收入差别等原因造成的,而并非是高等教育收费所带来的反应。帮助贫困生正确理解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正确认识高校贫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正视困难,树立在困难中健康成长的信心,将有利于新型高校贫困生助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采取信用贷款、财政贴息的形式资助贫困生,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在校贫困生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拼搏精神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资助,适应从单一的福利性资助向有偿借贷和鼓励性资助相结合的转变,放弃“等靠要”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生活。
二、完善奖助制度,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
1、建立贫困生在校期间学费、生活费来源的基本保障制度。
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只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高校贫困生都能通过有偿信用借贷方式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来源;那么贫困生就能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发展存储潜能量。
2、设立“绿色通道”,建立学费缓交制度和减免制度。
建立贫困学生“绿色通道”, 确保贫困学生按时入学,对家庭经济困难暂时无力缴纳学杂费的学生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进行摸底调查,确定贫困生身份,再根据不同情况让贫困学生签订缓交学费协议书或实施学费减免政策。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充分体现社会、学校对贫困生的关心与爱护。
3、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制度。
在普通奖学金方面从政策上向贫困生倾斜,提高贫困生的获奖比例。坚持“以学养学”的思想,不断激励贫困生刻苦学习。奖学金主要是用来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所占比例小,一般受奖覆盖面是30~40 % ,并且奖金额度较低。据了解,贫困生在奖学金获得者中占比例不大,约为10 %左右。事实上,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对贫困生而言并不平等。因为,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经济状况不好的环境中,相对而言,他们在中小学受教育的条件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也影响学习的效果,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生的获奖概率。因此,奖学金条件应向贫困生倾斜或单独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
4、完善勤工助学制度,规范管理。
在注意做好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 大力加强对贫困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指导和支持, 是高校扶贫济困的另一具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高校在学生处设立勤工助学指导中心, 制定了《陕西理工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暂行办法》, 逐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 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和协调。在校内充分挖掘潜力, 广泛开辟勤工助学岗位, 在校内建立了校园绿化、图书馆助理、学生工作助理、校园门卫管理、宿舍管理、校园秩序巡查等固定勤工助学岗位, 帮助一部分特困学生走出了困境加大勤工助学力度,通过勤工助学形式,把对贫困生的资助从无偿变为有偿。
5、积极筹措各项资金, 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贫困生补助工作。
为了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有关部门下拨专项经费予以帮助。但是, 面对如此庞大的贫困生队伍, 来自各方面的扶助资金就显得“粥少僧多”了。为此各高校及有关部门应主动采取办法, 积极拓宽资金渠道, 动员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种力量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在年底入冬之前为贫困学生发放春冬季困难补助, 补助面为15% —20% , 金额从100—300元不等, 有效地缓解了这些困难学生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我们还为全校的孤儿设立了特别助学金, 以帮助父母双亡的学生度过生活难关。积极吸收校内外单位、个人捐款;搞校团委还应在全校团员与团干部中发起“阳光工程”,用全校团员和团干部的捐款资助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同学, 使贫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对学生突发急病、家庭突遭不幸等情况下发生临时困难的, 我们根据情况随时研究,设立补助金。
三、充分认识贫困生问题,积极开展贫困生教育工作。
1、积极引导贫困生,培养其完善的人格。
许多贫困生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他们的性格相对比较内向和保守,缺乏参与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自信和勇气。他们又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被人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对于贫困生来说,几乎很少有人去争取做学生干部的机会,也没有组织社团活动的经历,使得这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高校可以借鉴“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的做法,在学校成立一些贫困生社团,如成立“爱心社”,让贫困生自己来组织一些募捐活动、爱心宣传等,成立“勤工社”,让他们自己对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和人员组织协调,并逐渐向社会拓展。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固然是重要的, 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还需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成长, 使其更好更快地成才。由于种种原因, 有的贫困生往往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 如有的产生自卑、抑郁、恐怖、强迫等心理障碍, 认为“贫困是可耻的”, 害怕别人知道其困难的实情, 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或申请困难补助, 使自己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反正是贫困, 政府和学校给予补助是正常的、应当的。因而甘于贫困, 纯粹“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各种各样的贫困资助都希望占为己有。可见, 我们在做好贫困生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主动地开展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主要是通过建立贫困生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开展贫困生座谈、小型交流会,抓典型树榜样等多种形式指导、帮助这些“双困生”打开心灵之门,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其自立、自尊、自信、自强, 自觉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培养完善的人格,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愤成才。
2、加强贫困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诚信守法是其必备的道德素质。然而,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诚信素质的形成既要靠教育,还要靠约束,学校必须从两方面抓起。助学贷款之所以采用无需担保的形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对他们将来履行还贷义务有一个良好的预期。一方面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教育体系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对于受助贫困生要进行系统的助学贷款政策教育。让学生懂得助学的原则是扶贫先扶志,受助学生要做到家穷志不穷,经济困难而道德富裕;让学生懂得诚信既是市场经济准则,又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志,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立身之本,助学贷款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它将对终生的个人信誉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要对受助学生进行在校信用情况审查,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档案。对于弄虚作假、考试作弊、不守承诺、铺张浪费的受助学生要进行必要的惩戒,直至终止资助。学生毕业后,要将信用档案转至就业单位,同时学校仍需要对毕业生履行还贷义务情况定期与所在单位沟通,督促其按约还贷。只有通过教育与约束的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受助学生的诚信素质,构建起助学贷款良好的信用基础。
四、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资助贫困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关系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办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在积极推进新的贫困生助困体系时,也要防止因新旧体系结合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来推行新的贫困生助困体系。从现存情况来看,各高校对贫困生资助工作投入的组织力量有限,不能满足贫困生资助工作有效开展,难以做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各高校应及时设立贫困生助学贷款办公室,安排二人以上的人员专门负责贫困生资助工作。校、系(院) 、班三级组织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高度责任感,明确分工,以及时、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为贫困生解决困难,并协调好政府、社会、银行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好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因一些小问题而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加强贫困生资助体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精通业务、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资助工作队伍,配合资助主体科学规范地控制资助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工作成本。在机构、人员设置上应给予积极支持,加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相信在各级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本文就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提出要对贫困生进行科学界定,建立完整的贫困生电子档案, 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完善奖助制度,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充分认识贫困生问题,积极开展贫困生教育工作;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建峰等.高校贫困生的界定[J].江苏教育科研。
[2] 张建奇.198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篇6
这位老人过世多年,他曾先后两次入围“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却又两次落选。然而在今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给予他及“白芳礼们”的特别致敬,总算给了人们一个交待。这份迟到的哀荣于老人家已经没了意义。他的朴素在于“有我白爷爷一天在蹬三轮,就有你们娃儿上学念书和吃饭的钱”。这是老人生前对素昧平生的孩子们说的话。老人用他的义行和善举,以他八十高龄和瘦弱身躯蹬三轮攒下的钱来捐助贫困学生,有人做过统计,老人家在晚年的十多年里,无偿向教育事业捐助了三十五万元,前后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大学生和数十名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上学。
记得当年《落泪是金》这部报告文学面世之后,其中《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一章,曾让无数读者唏嘘。人们记住了白芳礼老人的名字,关心和资助贫困学生一时间成为整个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作家何建明在很多场合谈过写《落泪是金》的创作体会,他不止一次说:“贫困大学生的求学经历让人落泪,他们与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让人落泪,而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无私援助他们的动人事迹,同样叫人落泪不止。”
可就是这位热心公益、让人感动不已的“雷锋老人”,却在“感动中国”的评委们眼前一次次滑过了。似乎惟有做出经天纬地大事业的人,才更有资格感动中国。由此就难免让人猜测:蹬三轮的老人是否太卑微了?他出现在今天是否不合时宜?抑或老人的做法让有些人或部门感到了脸上无光和受到了莫大讽刺?或许还会有人觉得老人的所作所为丑化了政府的形象,甚至给中国的教育抹了黑?总而言之,一个耄耋的三轮车夫给社会带来了震动,而震动之余又让很多人感到了不舒服乃至芒刺在背。当然这仅仅是猜想,或许其中还有评委们不足道的其他考虑。但有一点,也是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白芳礼老人感动了中国,却似乎一直未能感动央视。如今,老人已经过世七年了,他的感人事迹确乎一直在我们的社会中发酵,时间愈久人们愈觉得老人于平凡中的伟大。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终于看到了“感动中国”给予老人的那份迟来的“致敬”。
多少年来,尽管我们在竭力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但还是不能彻底摒弃根深蒂固的用“伟大”来衡量感动的弊端。特别像白芳礼老人这样的底层民众,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将心比心,用朴素的行动来践行曾经许下的承诺,在精英强势的社会氛围下,其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微弱也就可想而知。好在近年来,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已愈发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愈来愈多的老百姓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最后还想再说,慈善事业固然是全民的事,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但还是不希望看到像白芳礼老人那种苦行僧似的善行。教育兹事体大,首先是国家的事。靠白芳礼这类老人省吃俭用,乃至以“折寿”方式来为教育奉献绵薄之力,这不仅有违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尊老传统,且对我们在经济上不断发展,教育上的投入却远远不足的规定也是巨大的嘲讽。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贫困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国家对高职院校用于助学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社会上也有不少捐助,学校更是加大力度,认真落实和完善一系列帮扶政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资助贫困学生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但现实中,虽然受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但部分贫困生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利用资助平台进行感恩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学生感恩缺失原因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加大,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为什么受到社会和学校关爱和帮助的贫困生会出现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和人生目标的迷茫呢?深入分析发现原因有三:一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贫困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长期处于物质生活匮乏的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胜心理,然而,短期内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使得自负心理不断受挫,自卑心理逐渐形成,认为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是迫于无奈,因而在内心很难产生感恩回报的想法。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感恩教育不到位。贫困家庭的父母承担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很大,为了抚养儿女成长成才付出了无私的爱;学校及老师对贫困生的帮助不仅在学习上传授给他们知识,在生活上也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怀和照顾。父母和老师的这种不图回报的付出淡化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了只知索取,不懂回报。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今市场经济繁荣、人们的消费欲望增长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利因素,给贫困生带来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微妙影响,使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势利和冷漠。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滞后,导致贫困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社会责任感缺乏,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加速了学生感恩意识的荒漠化。
2.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模式标及措施
2.1 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同一所校园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有时差异很大,贫困学生长期物质生活匾乏,容易产生自卑、敏感、麻木、冷漠、封闭等种种不良心理。对于种种帮助他们可能会觉得是迫于无奈,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冷漠式的接受”。因此,学校首先要建立完善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维护机制,加强贫困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要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及做好心理咨询。其次,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间不互相攀比,提倡勤俭节约,同学间要相互关心,老师要学会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资助者,学会感恩,用精神上的富足、心理上的健康弥补物质上的缺失。
2.2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相应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到孤儿院和养老院献爱心、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服务城乡等活动,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只有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社会、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把感恩作为全社会所推崇的美德与善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社会风气。
2.3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华熏陶学生,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恩文化,它们对社会关系的调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孝道,“孝者,百行之本”,意即子女是在父母无私的关爱下长大成人的,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思回报,就是忘恩负义,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高等学校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可以开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也可组织学生到宣传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中华孝道园等场所参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华熏陶学生,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
综上,感恩意识是一个人素质、思想品质的体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德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置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让感恩教育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以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观.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行成,不断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感恩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高校感恩教育应该坚持长期化,感恩教育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重短期效果,而需要长期引导、感化,促进教育对象的内省和自律。
课题项目: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模式研究,金社字[2012]8号,项目编号:2012YB073。
参考文献:
[1]罗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J].青年科学,2009(11)
篇8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
199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此后,上大学免费制度在我国逐渐成为历史。近些年我国城乡居民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高校学费也日渐增长,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高校贫困生大约有几十万,1999年有一百万,2006年有四百多万。2009年达到了527万,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有166.1万,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贫困生。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高校贫困生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校贫困生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贫困生的措施。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学校初步建立起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多元混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
1、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
中央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在校生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另外专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20%,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2.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工作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按月计酬的岗位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可适当上下浮动。按小时计酬的岗位每小时酬金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
另外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还包括“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了贫困生因较高学杂费造成的生活压力,基本保证了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资助政策让贫困生强烈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怀理念,增强了他们为人民服务,报效社会的感恩意识。据笔者做的一份关于关于贫困生的调查显示,70%以上受资助的贫困生对国家资助政策表示满意。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仍然停留在“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的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积极性不高,对国家助学金的依赖性心理较重,贫困生自我脱贫的“造血功能”不足,另外国家资助政策在具体落实时也存在偏差,这些都需要进行改革和不断创新,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以下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第一,贫困生认定存在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在1993年的《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中提到,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高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在每学年结束之前,也向在校生发放此表。主要内容有两项,一项是家庭成员情况,要求填写职业、年收入和健康状况;另一项是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内容有家庭人均年收入状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和突发意外事件以及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失业情况等。如果学生能够如实填写上述内容,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能够负责任地实地考察后加盖公章予以确认,贫困生的认定应该不成问题。事实上,很多学生不实事求是地填写信息,再加上民政部门把关不太严格,致使学生入校或开学后虚假家庭情况调查表如雪花般飞往学校,给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带来困难,毕竟学校也没有条件去学生的家乡逐一做调查。,贫困生。据笔者做的调查显示,65%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周围有虚假的“假贫困生”。
另外贫困生资助程序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大部分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中采取名额分配的方法,学校将总名额按人数分配到院系,院系再将指标分配到班级,没有按照所在班级的实际贫困生数进行资助。,贫困生。这样势必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结果使得原本不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了资助,而较多贫困生的班级却很多人得不到资助。
第二,勤工助学岗位缺乏,学生勤工助学的收入偏低,报酬未按国家规定执行,校外勤工助学的资源开发不足。
据了解,很多高校勤工助学的工资每月每生大约200元,有些甚至低于这个数,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并且勤工助学的岗位技术含量较低,大多为卫生清洁岗等“劳务型”岗位,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和自身特点,因而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积极性不高。,贫困生。,贫困生。很多高校还引进了物业公司管理校园,也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形成了“争饭碗”的局面。目前贫困生勤工助学主要利用的是校内资源,丰富的社会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三,贫困生虽然获得了物质资助,但缺乏必要的心理救助。
调查发现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自卑现象,很多贫困生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扭曲,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贫困生在接收物质救助的同时,精神上却无法脱贫。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学生心理咨询室,但因贫困前来寻求心理救助的人寥寥无几。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缺乏稳定的机制保障,很容易造成有事临时解决,没事无人过问的被动局面。2007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便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典型案例。
第四,目前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缺乏全社会的参与。
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不断地摸索,令人可喜的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了12231.0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0.26个百分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8542.30元,比2008年的7577.71元增长12.73%。2007年国家推行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也为千万贫困学生带来了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福音,可以预见将来免费学校免费专业的覆盖面一定会继续扩大。2006年教育部设立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学生资助办公室,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并成立了评定贫困生的监督机构,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成才是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是一个长期、规范、系统的制度设计,是治本之策、长远之计。,贫困生。在国家政策的有利扶持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未来的资助贫困生政策会更加程序化、法律化和制度化,一个健全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教育部网站moe.edu.cn/
2、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xszz.cee.edu.cn/
3、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2007。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2007。
5、陈至立,在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5月16日。
6、周济,加强领导细化管理狠抓落实——在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07年5月16日。
7、陈艳,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8。
8、崔艳菊,吉林大学贫困生资助研究[D],吉林大学,2009。
篇9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
中图分类号:G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2-0115-06
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的提出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社会资助己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初步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2007年国务院颁发了《观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这一《意见》的实施,对于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解决民族院校贫困生参与高等教育,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综观我国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理论和实践,令人遗憾的发现,当前贫困生的资助,主要是一种政策性的被动资助,这种资助更多地强调从经济帮助、物质救济等层面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资助,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的群体性、特殊性、伦理性关注不够,鲜有从伦理的角度和从资助对象自身完善的角度去审视和考量。因此,笔者认为,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除了物质资助外,还要加强伦理资助,使两种资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的必要性
民族院校是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民族政策而设置的一种特殊高等院校,因而也是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最为集中的一个地方,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而且也是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现实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比较贫穷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贫困生成为民族院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尽管国家也推行了一系列教育资助政策,但是,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面临着严峻的伦理困境,因此,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伦理资助,就成为目前民族院校解决其贫困生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伦理资助概念的提出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所谓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是指由于居住地域、家庭经济和收入等因素影响,无力维持承担学费、生活费用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等费用的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伦理资助是指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中通过伦理的方式对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给予物质、心理与精神方面的道德关怀和帮助,同时,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中更多关注资助少数民族贫困生自身的能动性,通过充满伦理关怀的制度安排,积极开发资助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自身的道德资源,唤起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心中的道德意识,提高其自强、自立能力,培养其自尊、自强的伦理精神,在自力与他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摆脱弱势地位的一种资助。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的手段和方式要充满伦理精神,要充分尊重资助对象的人格尊严,不能使资助对象边缘化、耻辱化,也就是资助方式方法和手段的伦理化;二是资助内容要体现道德成长和伦理内涵,即注重贫困生的精神、思想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在需求和帮助,使贫困学生在接受物质资助的前提下,不仅摆脱生活和身心上的弱势地位,而且能够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维护心灵纯洁、消除道德贫困、根治人格异化,最终实现自身的和谐、全面发展。
(二)民族院校贫困生伦理资助的必要性
1 民族院校庞大的少数民族贫困生群体需要伦理资助据国家教育部财务司的调查统计,近年来普通高校中贫困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其困生约占8%左右。民族院校的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均明显高于一般院校,一般超过20%和10%。而新疆、、贵州等西部较不发达地区民族院校的贫困生比例又要高一些,据统计贫困生比例最高的是云南民族大学,达70%。
除学费外,每生每年还击要支出住宿费600~1200元、生活费3000~5000元,以及一定的书本、交通、通讯等费用,合计每名学生每年的支出在万元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476元,一个三口之家不过7428元,而西部地区还要低于这个数字,人均收入普遍在1500元以下。一个农村家庭即使不吃不喝也难以供养一个大学生。从储蓄角度分析,即使考虑到部分农村家庭将存款转移到城市中,日前也不会超过2万亿元,9亿农民平均每人2200元,三口之家的储蓄6600元也不足以负担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开销。再考虑到城镇地区的困难群体,以及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源于老、少、边、穷地区的现实,对于民族院校广大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绝对的贫困是一个普遍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院校将不得不面对学生无法按时缴纳学费和资助贫困学生的巨大压力。如湖北民族学院2002年欠费学生多达2070人,比例达到26%;西北民族大学日前学生欠费300多万元,西北第一民族学院更高达700多万元,平均每四名学生就有一名无法按时缴费;即使是地处武汉、条件较好的中南民族大学,2003年尚有1000多名学生等待国家助学贷款,比例超过10%。
2 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面临严峻的伦理困境
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作为面向贫困学生的一项公共政策,它涉及到大量的伦理问题,其本身就意味着对对象的关爱与责任。但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面临着严峻的伦理困境。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道主义的失落和“政策性歧视”,而在一系列实施细则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只见物、只见事、不见人”的严重弊端。例如贫困生资格界定的模糊含着认知层面的政策歧视,政策规定可以让那些不好“表现”、不想“露富”或者善于伪装的非贫困生因为“生活俭朴”而加入贫困生行列,也可以让那些拥有手机或电子词典的贫困生背负“生活奢侈”的理由被拒绝于贫困生行列之外。同时,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还面临着价值理性的失序、社会公正的失范、教育公平的失衡、资助政策的失重等诸多伦理困境。
3 伦理资助理念不强、资助方式不当
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的伦理理念是指资助活动中处于核心和指导地位的蕴含着道德价值的伦理精神。它是人们对于资助活动的伦理认识和道德反思。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的主要伦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促进发展等。但是,在现行的贫困生资助模式中,伦理资助理念严重缺失,伦理关怀远远不够,资助的理念主要还是一种慈善和宗教的恩赐理念,因而,资助的模式更多的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给予贫困生群体精神上的安慰与需求上的满足,有的资助方式甚至不顾贫困生的心理感受,把他们的隐 私与情感拿来炒作,严重损害了贫困生的人格尊严,使贫困生背上严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背离了贫困生资助的伦理理念。
二、民族院校贫困生伦理资助的重要性
1 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体现在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层面上,就是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基础上把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处理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关系,实现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之间和其他大学生之间的和谐,形成融洽温馨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也必须给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特别的帮助与保护,创造公平、公正的氛围和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参与高校与国家建设,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全面和共同发展。同时,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人数在我国高校还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不论是民族院校自身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还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都离不开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参与、支持。可以说,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稳定型的社会,更谈不上是和谐发展的社会。因此,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实行伦理资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2 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是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保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还有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的资助和帮助,也需要精神的满足和价值的认同。但从我们调查和走访的情况来看,很多贫困生感到最不满意和最难忍受的是“被同学看不起”、“受歧视”,以至于他们不愿与同学交往,害怕参加集体活动。目前社会和各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主要体现于多种多样的物质层面,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贫困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减免学费、临时困难补助等措施。物质资助是从物质、经济方面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资助,是一种带有政府行为性质的资助,是一种外在的、消极的被动资助。而就是这种资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比如,资助方式方法上缺少人文关怀,食堂“贫困生窗口”的设立、贫困生免费菜汤的供应等做法,本应无可厚非,但没有给资助对象充分的人格尊重,没有充分考虑资助对象的感受,将贫困生推入尴尬的境地,致使有的贫困生宁愿饿肚子,也不愿跨入贫困生窗口的行列接受资助;资助内容上侧重物质的资助,很少注意到贫困生的思想、伦理以及心理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和帮助,常常造成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空白,导致部分贫困生群体理想信念迷茫、道德行为失范、公德意识淡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完成学业,但绝不是一个优秀人才。
3 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是实现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目标和价值诉求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
建国以后,我国确立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目标与原则,党和政府也加大了对各少数民族的各项扶持与倾斜政策,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自然、地域条件和现时体制等多方面的制约,民族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现在仍然非常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其差距还在成扩大趋势,这一现状令人堪忧。如果不积极改变这一趋势,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目标将会落空,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将会失去重要的保障。而要最终改变现时的不利现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积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各种优秀高层次人才,而各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正是承担了这种历史重任。为此对民族院校的贫困生群体,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物质与经济资助,更要关心他们在心理与精神方面的伦理资助,要让他们摒去因物质困难而带来的精神与心理的压力与负担,让他们同样也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沐浴科学发展之光,从而怀着一颗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学子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的原则及其路径选择
(一)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的原则
民族院校贫困生伦理资助的目标和内容就是要实现正确的贫困生伦理资助理念,即在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要坚持和实现资助工作的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促进发展的原则和价值诉求。
1 坚持和实现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充分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服务人、肯定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的思想观念。在贫困生的伦理资助工作中,我们要以此为目标和原则,大力凸显伦理关怀,充分尊重贫困生、为贫困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服务。
2 坚持和实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平和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社会公正总是与平等有某种联系,它总是意味着把相等的待遇给同等的人。将公平公正作为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伦理内容和目标不仅理论依据充分,而且对贯彻社会公平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只有对民族院校的贫困生的生存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和发展权等基本权利予以切实的保证,才能够从最起码的意义上体现出对民族院校贫困生群体的伦理关怀,才能够从最实效的意义上为社会的正常运转、高校的改革发展确立基础。
3 坚持和实现促进发展的原则
民族院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应该树立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的崭新理念和原则,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除或减轻其发展和成才的精神障碍和能力障碍问题,为此,在保障贫困生基本生活条件的前提下,为他们构建一个发展的平台,提供一系列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条件与服务,帮助他们解除发展障碍,便成了资助工作的终极目的和价值。
(二)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的路径选择
1 建立公平、公正的伦理制度
公平、公正是衡量社会合理性和进步性的一个基本标志。在伦理学视野中,公正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制度性标准,且后者优先于前者。因此,公正体现在对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权益的维护之中,也体现为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涉及社会制度或体制的道德性质,着重阐明社会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对社会成员应负的道德责任,表达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应然状态的道德期待。公平、公正的伦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是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伦理资助的根本要求。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产生是与当时社会的制度安排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消灭贫困,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伦理资助,属于伦理制度建设的内容。在伦理制度建设 中要多考虑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利益,多倾听他们的呼声,更多地体现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伦理关怀和道德支持。
2 规范资助行为,实现资助的人本关怀
人本关怀是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应确立和体现的核心理念之一。而人本关怀主要体现在资助主体的资助行为上,因此,规范资助主体的资助行为就成为当前伦理资助的重要内容。
一是资助双方必须处于平等地位。人生而平等,没有人格的差距。贫困生只是需要帮助的对象,而不是可怜的对象,因此资助主客体之间是平等的身份。绝不能把资助对象看成施舍的对象,而使贫困生感到边缘化,甚至耻辱化。二是在语言和行为上要尊重和理解资助对象。贫困生同社会其他群体相比本来在心理上就容易产生自卑、压抑、郁闷等脆弱心理,在资助行为中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就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伤害。因此更应该以人本关怀为价值归宿,渗透对人的生命、尊严的真切关心、尊重和爱护。三是在资助对象的确定上,应更多地从贫困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给资助对象带来人格和心理上的伤害。应摒弃程序繁杂,条件苛刻,张榜公示等使申请者毫无隐私可言的行为和资助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贫困生“隐形补助”(不见面的方式一对一资助)的做法,值得推崇和借鉴。只有合乎伦理的资助方式才能被资助对象真正接受,也只有蕴涵伦理的资助内容才是贫困生所真正需要的。四是营造资助环境。通过营造一个对个体的关爱、尊重的校园环境,利用适合的资助方式方法和内容,使个体充分感觉到整个社会的人都共心他、爱护他、尊重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世间的美好,从而唤起自身对生活的追求与热爱,激活个体内在的精神动力,改变个体对社会的态度,促进个体自身的和谐和发展。
3 实现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内源”发展
“内源”发展观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外部的因素可以起推动作用,但不能决定生命有机体自身的发展。“内源”才是推动事物的潜在动力和决定力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应重点放在其自身能力的开发上。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伦理资助,除了加大教育力度,把“输血”式资助变为“造血”式资助外,还要确保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整体素质水平,通过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伦理资助,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劳动的热情、积极上进的精神,不断地强化他们的成功感、自信心,实现由“弱势”到“强势”的转变,更好的使他们能够适应学习环境,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解决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问题的根本性道德出路。
4 强化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没有伦理教育,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伦理教育是人类应首先接受的最重要也最紧迫的教育。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必须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和联系贫困生的思想实际。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应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诚信、感恩、报偿教育。培养他们的互助心和爱的精神,养成明礼诚信、守法文明的良好习惯,使其关注自己的道德培养,有向往道德完善的自我诉求,有追求崇高和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篇10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1月19日会议和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县教育系统实际,现就全县20*年“惠民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惠民行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惠民行动
1、时间:20*年1—2月;
2、牵头部门:政工股。主办单位:县教育工会、各学校、各单位工会。
3、活动内容及实施方式:
(1)慰问劳模、优秀教师(4人);
(2)召开离退休教职工座谈会,慰问离退休教职工(30人);
(3)帮扶慰问特困教职工(130人);
(4)组织师生慰问、资助农村五保老人和孤儿(30人);
(5)全县学校组织慰问本校困难教职工(各校按教职工人数3%-8%组织慰问。全县180-230人)。
(二)帮助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
1、时间:20*年3月、9月;
2、牵头部门:教育股、法规股。主办单位:城区中小学校;
3、活动内容与实施方式
(1)调查统计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督促城区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三)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
1、时间:3至4月、9至10月;
2、牵头部门:计财股。主办单位:经管办,各中、小学校;
3、内容与方式
(1)调查统计上报贫困学生基本情况;
(2)具体落实“两免一补”的金额;
(3)将“两免一补”的金额发放到人。
(四)关爱留守学生
1、时间:1月至12月;
2、牵头部门:教育股、法规股,主办单位:各中小学校;
3、内容及方式
(1)看望慰问留守学生;
(2)规范管理留守学生;
(3)强化留守学生教育;
(4)建立关爱留守学生应急机制。
(五)关爱特殊儿童少年
1、时间:春、秋季开学前;
2、牵头部门:教育股。主办单位:计财股、招办、各中小学校;
3、内容与方式
(1)每年8月调查登记各类残疾儿童少年;
(2)听残、视残、智残适龄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5%以上;
(3)帮助解决赵家特教中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
(4)落实各类残疾学生在校期间的政府特教补贴。
(5)招办和普职高学校帮助高考上线的残疾学生顺利入学。
(六)大力开展农民工岗前就业培训和农民专业技术培训
1、牵头部门:教育股,主办单位:县职高、亭子职高,各乡镇农民技术学校;
2、内容与方式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000人次;
(2)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3000人次;
(3)培训农村科技当家人100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80000人次;
(4)发放农业科技专业书籍,搞好科技下乡活动。
(七)、做好联乡包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
1、时间:3-12月。
牵头部门:政工股
2、内容与方式
(1)帮助解决联系乡、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困难;
(2)教育局给予联系乡、村适当资助;
(3)做好计划生育三结合,联系乡、社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帮助计划生育户解决具体困难。
(八)排除D级危房
1、牵头部门:计财股,主办单位:经管办、各相关学校;
2、内容:
(1)年内排除现有D级危房;
(2)启动村小学改造工程;
(3)调度资金解决普九欠账和排危工程欠款,保障学校教学秩序不受干扰。确保学校建修工程不拖欠农民工工资。
(九)大力开展“助学帮困”募捐活动
1、牵头单位:教育工会,主办单位:各基层工会;
2、时间:3月和9月
3、内容及方式
(1)大力宣传“助学帮困”募捐的重大意义,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募捐活动。
(2)春季开学后,各校教工会组织师生开展“献出一点压岁钱”的爱心行动,筹集资金解决本校贫困生和孤儿的入学费用、生活补助。
(3)9月秋季开学后,教育局、教育工会号召“全体教职工拿出一天工资、学生献出一点零花钱”,倡议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贫困大学生等多种形式的爱心募捐活动,聚集起爱的力量,资助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大学生,资助一度受困的教职工度过难关。
(十)竭力做好“助学帮困”工作
1、时间:1月至12月;
2、牵头单位:政工股、教育股。主办单位:各中小学、直属单位;
3、内容及方式
(1)年内发动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20名左右。具体办法:5月由教工会通知各普、职高学校调查统计核实在校贫困高三学生并上报县教工会,7月高考成绩公布后教工会进行初审,并向社会发出求援信。8月本人持高校录取通知书,经教工会审核后报教育局和县政府审定后发放资助。
(2)给予有特殊困难的中小学生特殊资助。在校的贫困中小学生在享受“两免一补”后,确因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和疾病造成特困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资助,保障特困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3)资助特困教职工渡过生活难关。因自然灾害和重大疾病造成教职工家庭难以维持生活的基本需要,各校和县教工会在调查核实后给予及时资助,让其尽快摆脱贫困。
(4)全县在岗教职工“结对子”每人资助一名贫困中小学生。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校、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校本单位实施“惠民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各工会组织要积极配合行动。各牵头部门、主办单位负责“惠民行动”方案的组织、实施、落实工作,各股室、单位要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共同做好“惠民行动”的各项具体工作。教育局办公室负责督查督办,收集信息、上报信息,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营造氛围。各校各单位要通过新闻媒体和单位的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实施“惠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关注民生、关爱百姓、关心弱势、构建平等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并及时上报工作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