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融资计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融资计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融资计划方案

篇1

4月30日,汇金公司公告称,支持工行、建行、中行将2009年的现金分红比例由50%降至40%,以提高三行通过内部积累补充资本的能力。并表示,将积极支持和参与各行的再融资计划。

此前一天,建行刚刚拿出了自己的再融资方案,大行再融资方案“最后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像中行、工行、交行等3家银行一样,建行拟A+H股同步融资。

把上述4家银行的融资计划简单相加可得:拟在A股融资1100亿元人民币;H股拟融资超1000亿港元,此外还有相关H股配股计划,具体融资额有待披露。

已经上市的国有大行超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一度让A股市场如履薄冰。在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后,资本金压力已经彰显。

对于监管当局而言,融资的数额多寡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似已退居其次,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完善银行的资本管理。

融资工具考量

上述4家银行动用的再融资工具,包括了配股、可转债、定向增发等,并跨越A股和H股两个市场。可谓十八般武器,悉数登场。

融资工具的选择,充分显示了银行对再融资的审慎态度,也凸显了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再融资的种种困局。有银行业、投行界人士认为,大行再融资工具的选择,颇为艰难。

建行再融资即是明证。3月26日,建行提交董事会的A股定向增发与H股配售结合的再融资方案搁浅。推倒重来后,4月29日建行提出了A+H两市同时配股的方案。

4月30日,参加制定上述董事会陈述报告的建行高级管理人士告诉记者,董事会转换方案的直接原因,是对A股市场融资前景的偏弱判断。“建行再融资的曲折,测试了A股的承压能力。”他说。

对于A股的承受力,相关的监管部门颇为关注。

“证监部门也就再融资问题与各银行有过沟通,希望维护A股市场稳定,再融资不要形成大的冲击波。”接近证监会风险处置部门的一位人士说,“面对融资饥渴的上市银行,特别是农行IPO在即,监管部门希望对商业银行作通盘考虑,将各种融资工具的使用规模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

对于银行,上述表态成为一种考验。

建行3月26日的方案,曾计划在A股高比例定向增发。对此方式,投行界人士并不看好。“定向增发的不确定性很高,因为增发对象限定为10家,这10家能不能足够融资都是疑问。而且,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更多地取决于市场。一旦增发前市场连续大涨,融资各方将承担比预期高很多的增发成本。”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程伟庆说。

定向增发还可能引入新股东,从而威胁大股东地位。这对在A股上市的国有银行来说,是个敏感话题。此前,中移动凭借现金优势追逐招行,最终入股浦发银行,因此市场一度有此担忧。

“四大银行不会在这个时候通过这种方式引入新股东。”4月29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一位已离职的高层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同样不被看好的,还有已被中行、工行选择的可转债融资方式。

可转债由于转成股票的时间和程序,不会当即对A股市场形成冲击,曾被视为一种优先选择。但上述四大行的可转债总额已经达到约680亿元人民币,并有新计划不断加入,不得不引起市场重视。“可转债发行后无法当即计入核心资本,甚至无法计入附属资本,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不大。”程伟庆分析认为。

前述建行人士也坦言,最终选择配股,“是在避开了可转债、基本否定了定向增发之后的选择”。他说,建行对配股、定向增发两种方式的定价作了较多对比。虽然两种方式都被规定不得低于招股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但“配股可按照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定价”,“参考了资本市场上银行最近几次定价的情况后,建行董事会认为,选择配股的话,价格会更加符合预期”。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香港金融界人士,更关注A+H方案的内部协调问题。香港汇丰的银行分析师Russell J Kopp告诉记者,配股的方式将直接提高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但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势必摊薄银行的股本回报率(ROE),即降低盈利能力。

而对于大股东,汇率问题也将成为现实的担忧。

一位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他非常担心H股再融资的汇率风险。“去年底以来,香港金管局已对热钱风险多次警告,中国外管局也在收紧资金进出。H股融资后银行如果无法及时结汇,我们就要承担相当的汇率风险,特别是H股比重较大的银行。”目前,工行H股占比25%,中行H股占比30%,建行H股占比96%。

Russell J Kopp则认为,H股对银行再融资的承受能力,要大于A股市场。但如同上述汇率风险一样,“H股再融资的时间点、方式将非常关键”。据本刊记者了解,中行增发H股的意向,也已进入董事会层面。

资本充足率“紧箍”

超2000亿元的再融资,意在达到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2009年的信贷狂潮,导致各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降。2009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居于第一的中行,资本压力最为明显。截至2009年末,其资本充足率为11.14%,较上年下降2.29个百分点。

最后公布再融资方案的建行,在董事长郭树清看来,在贷款方面“有意保持了克制”,新增贷款总量在4家银行中排名第四,且发行了总额800亿元的次级债。但截至2010年3月31日,其资本充足率为11.44%,核心资本充足率9.17%,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26和0.17个百分点,融资压力依然很大。

目前,监管部门已上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大型国有银行由8%调至11.5%。“且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动态地满足。”宁夏银监局局长沈晓明说。全国性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调为11%。

“建行的规划是,未来五年资本充足率达到11.5%、核心资本充足率9.4%以上。”前述建行人士称,以上指标均为动态,因此确切资本金缺口难以估算。

“在今年信贷规模至少还将达到7.5万亿元的扩张态势下,补充资本金将对各大行形成明显压力。”沈晓明说。

处在资本压力之下,在贷与不贷之间,银行已备受煎熬。

4月中旬,《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规范问题赴湖南省某市采访时发现,重新整合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后,当地政府正想大干快上,急需资金。建行当地机构以国家收紧此类贷款为由,拟拒绝向新平台贷款。但建行该市某行长说:“很快就接到了电话,让我必须放款。”该行最后以贷款利率不打折、抵押物优先选择的方式,放行贷款。

此种情势下,如何管理自己的资本充足率,银行很为难。

根据相关的法定程序,四大银行的再融资计划,最早也要到2010年下半年才能实施。再融资计划目前仅获得了各银行董事会批准,还需要股东大会的表决。然后进入银监会、证监会审批程序。简单计算,再融资计划正式上市约需时半年。

汇金的深意

“汇金哪有那么多钱”?2009年“汇金分红补充银行资本金”的业界观点风行时,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曾向记者如此抱怨。

汇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其资金来自母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总额约1000亿美元。上述汇金高层说:“这笔钱有三分之二左右用于控股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剩余部分则用于危困金融机构救助。”

目前的汇金公司,控股参股了6家大型商业银行、2家金融控股集团、9家证券公司、2家保险类公司。连续注资之后,汇金“早已是囊中羞涩”。

“汇金已宣布不认购中行的可转债,就是一个明证。”上述不愿具名的汇金公司前高层说。

因此,在此境况下,“汇金公司更不可能用减少分红,来满足大行再融资需求。”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认为,“那些喊着要钱的人,还是那种‘国家拿钱来’的想法,估计忘了汇金公司有完整的治理结构,分红涉及投票表决。”

同样,身为国有大行的大股东,财政部也有难处。“各大行持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债券,已经延期10年支付。工行那个共管账户估计也要延时关闭。”财政部监督检查局一位处长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如何帮助大行进行再融资?汇金公司接听记者电话的两位人士都说,没有较为全面、系统的预定方案。

“汇金鼓励上市大行使用债务融资杠杆,而不是盯着再融资或者减少分红。后者只是输血之策。”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说,事实上,汇金内部对银行业“融资-贷款-再融资”的循环,已经备感厌恶。

汇金公司一位监事则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当初,他就对中行提出的全国第一份再融资计划表达了不同意见。“主要是出于全局的考虑。无论哪种再融资方式,大股东再出资不可避免。但汇金有自己的通盘考虑,不是谁先提出方案就照顾谁。”

但汇金仍须保证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地位,因此其参与此番大行再融资,是必然之举。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认为,汇金对建行3月26日的再融资方案,“先是基本接受,后是否定”,“正说明了它的态度”。

篇2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各种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项目。

建设银行――供应链融资

建设银行积极完善小企业业务相关的配套机制,并于2009年3月成立了专门负责全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服务工作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部,目前已经形成“速贷通”网络银行等品牌,推出了“联贷联保”等数十个新产品,深受小企业欢迎。所谓的供应链融资,是建设银行为助推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而推出的系列金融产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国内保理等10大服务产品。

案例:深圳某大型制造企业的包装胶带供货商A公司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制造企业一直希望扩大对A公司胶带的采购量。A公司资金仅能满足制造企业的部分需求,建行深圳分行为其设计了基于该制造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由建行买断A公司对该制造企业的应收账款,给A公司贷款。该业务在为A公司扩大产能的同时,也使制造企业增加了对A公司的采购量,同时又促成了两家企业对产品商业折扣的谈判。

民生银行――商贷通

涵盖贷款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的“商贷通”业务是民生银行专为解决中小商户融资难问题而开发的,旨在帮助中小商户把握瞬间变化的生意场和稍纵即逝的商机。该业务的主要特色是将国内银行通常在企业贷款部门办理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定义为商户融资产品,转移到个人部门办理,通过审批流程的再造,使得贷款流程从申请到放款,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现在的短短7天时间。

案例:赵女士在服装行业有10年从业经验,业务发展较快,资金高峰时需要贷款300万元,根据生意的周期,一年内她有春节、春秋换季和“十・一”长假共计4次这样的资金需求。办理商贷通后,通过随贷随还循环额度有效地运用资金,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时间,降低了贷款的财务支出。全年365天,她却只在最需要资金的4个月使用贷款资金,她现在一年的贷款成本是5.35万元,节约利息12.17万元。

招商银行――点金成长计划

包括“创业之道”等5个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点金成长计划”是招商银行根据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经营特点和金融需求、重点提供的一系列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及组合。该计划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提供账户及结算等服务,为处于经营阶段的企业提供项目承建金融等服务,为处于进取阶段企业提供国际结算及资信调查等服务,为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提供集团先进管理方案设计融等服务,为处于卓越阶段的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计划等服务。

案例:金先生决定和几个朋友成立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招商银行为他设计了从注册登记到税收结算,以及产品创业之道系列解决方案,为其联系当地的担保公司为其担保在银行取得了100万元的贷款,还建议金先生把自己存放在银行暂时不用的100万元资金以个人名义向公司发放年利率5%的委托贷款,既解决了公司的需求,又为金先生取得了比银行存款高一倍的收益。

浦发银行――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方案

浦发银行为使中小客户可以像世界500强企业那样得到贵宾式的金融服务,精心打造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方案,该方案先期推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金融服务方案、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的金融服务方案、企业经营升级过程的金融服务方案等三大“助推器”系列金融服务方案。其中中小企业金融新品包括财务智多星、动产融资速、供应链融资、票据融资流等。

案例:经营着一家体育用品经销公司的方小姐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她希望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融资可抵押物不足。在综合考虑了各项融资业务之后,方小姐用公司自用写字楼作为抵押向浦发银行申请办理了组合授信通业务,取得了抵押物评估价值两倍的融资额度,满足了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同时,组合授信通业务具有多种融资业务品种和多样的担保方式,还可以在选择强担保类担保方式的基础上,分层自主选择其他类型担保方式办理融资业务和归还融资。

北京银行――“小巨人”中小企业成长融资方案

北京银行设立了小企业中心为小企业服务,推出了“小巨人”中小企业成长融资方案系列特色金融服务产品,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及时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种种资金问题,并获得“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方案”奖项。包含4大系列、34种丰富的融资产品的“小巨人”中小企业融资方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面解决处于各种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案例:北京中关村创业园一家IT公司的总经理万先生的公司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近年来万先生的个人资产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但绝大部分充当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启动资金。由于公司及个人的良好信用记录,万先生到北京银行办理了“助业桥”理财业务,申请了个人商品房按揭贷款和个人车位按揭贷款,并获得了在一定期限内可循环使用贷款的个人授信。

华夏银行――融资共赢链

篇3

作为一份标准性的文件,商业计划书有着大同小异的架构。但是,有的商业计划书却能迅速抓住投资人目光,而有的计划书却只能以进入“回收站”作为使命的终结。客观的说,项目自身素质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因,但是,一个完美的、专业的表现形式也同样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逻辑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业运转中并不适用。一份成功的商业计划书涵盖了潜在投资人对于融资项目所需了解的绝大信息,并且对于其中投资方通常关注的要点进行重点陈述分析。这样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大大减少投资者在进入尽职调查之前的工作量,便于双方迅速进入后期实质运作。

不同的融资项目,由于项目性质不同、项目所处阶段不同等各种因素,投资人关注点会有所侧重。一般而言,项目的市场、产品、管理团队、风险、项目价值等方面是投资人评审项目的要点。

在下文中,笔者主要针对一份完善商业计划书必需的重点和创业人员在商业计划书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说明:

执行摘要

这一部分是投资人最先阅读的部分,却是在商业计划书写作中最后完成的部分,是对整个商业计划书精华的浓缩,旨在引起投资人的兴趣,有进一步探究项目详细的渴望。执行摘要的长度通常以2-3页为宜,内容力求精练有力,重点阐明公司的投资亮点,尤其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抢眼之处。一般,净现金流入、广泛的客户基础、市场快速增长的机会、背景丰厚的团队都是可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亮点。

产品和服务介绍

此部分主要是对公司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性能、技术特点、典型客户、盈利能力等的陈述,以及未来产品研发计划的介绍。在我们接触到的众多商业计划书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对于产品技术的介绍过于专业和生僻,占用了过多的篇幅。在大多数情况下,商业计划书的执笔者就是创业者本身,他们大多是技术出身,对于自有产品和技术有着一种自然而然的自豪和亲近,所以经常进入“情不自禁”和“滔滔不绝”的情绪之中。而另一方面,投资人本质上是极为看重收益和回报的商人,而且他们多是经济或金融背景,对于技术方面的专业介绍也不是特别在行。他们更加认同市场对于公司产品的反映。所以,建议在产品和服务部分只需讲清楚公司的产品体系,向投资人展示公司产品线的完整和可持续发展,而将更多的笔墨放置在产品的盈利能力、典型客户、同类产品比较等内容的介绍上。

市场与竞争分析

与其他融资方式不同,风险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更多来源于未来的增长。所以,投资者对于项目所处的市场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视。在市场竞争部分,我们重点分析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细分市场的容量、未来增长估计、主要的影响因素等。竞争分析主要包括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分析和自身的KSF分析等内容。对于市场容量的估算、未来增长的预测的数据最好是来源于中立第三方的调查或研究报告,避免自行估计。对于特殊市场,在预估时则力求保持客观中肯的态度,免有“自吹自擂”之嫌,令人不能信服。

战略规划与实施计划

拥有了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市场机遇,还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来配合,才能保证最后的成功。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要着力举证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在人员团队、资金、资源、渠道、合作各方面的配置。制定的实施计划要与计划书中其他章节保持一致性。例如,产品计划与产品服务中的未来研发一致,资金配置与资金使用计划一致,人员配置与人力资源规划一致等。

管理团队介绍

美商中经合的总裁刘宇环先生曾经说过:“就象做房地产位置是最重要的一样,做VC的三个要素就是:people,people,people。”风险投资家对于人的因素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看得至关重要。再好的计划若没有执行能力强大的团队也可能沦为美丽的泡影。对于初创企业,人的因素尤为重要。[Page]

对于管理团队的描述,除了常规介绍的整个团队的专业背景、学历水平、年龄分布,最重点的是核心团队的经历。一个稳定团结的核心团队可以帮助企业渡过种种难关,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而且,核心团队的过往经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路径。所以,团队成员的成功创业经历对于赢取投资人的资金而言往往是极有份量的筹码。

财务预测与融资方案

任何投资中,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情况总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地方。财务预测是对于商业计划书中的所有定性描述进行量化的一个系统过程。许多创业者,在技术方面是专家,而对于财务和融资却是门外汉。所以,往往提交出来的是一份数据粗糙,取舍随意,预测基础不合理的预测数据,难于取得投资人的认可。除了借助内部财务人员和财务预测软件的帮助外,也可以尝试寻求专业顾问人士的帮助。专业人员的经验可以保证整个财务预测体系的规范性、合理性、专业性。财务预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融资方案的设计和取舍,这对于在与投资人的直接谈判中至关重要。另一个投资人极为关注的方面就是融资后的资金使用计划。在通过前面资料了解到企业资金的缺口及来源后,投资人最想知道的就是企业是否有能力管好这笔资金。而一份详细、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能很好的减少投资人的顾虑。

风险控制

篇4

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是各家银行的心头隐忧,而这种情况在去年超额放贷的情况下愈加显得突出。在监管层提高资本充足率指标后,上市银行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

想办法“找钱”,成了各家银行今年的重大任务。上市银行纷纷推出再融资计划,渴求能从资本市场快速寻求补血资金。

根据各家银行公布的再融资方案以及其资本充足率推算得出的拟融资额,《投资者报》数据部独家揭晓2010年最差钱的上市银行是建行、中行和交行。

深发展踩红线,压力最大

自去年以来,随着银监会不断调高资本充足率以及银行自身信贷规模扩张消耗大量资本,上市银行的资金瓶颈开始凸现。

从2009年年报数据看,除深发展、浦发和民生外,其余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下降。由于中国银监会规定,国有大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1%,其中建设银行提高到11.5%,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因此,多数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逼近监管红线。如果商业银行不及时补充资本金,将会制约其资产规模尤其是信贷规模的增长,进而压制其业绩的增长。

此外,从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在11家公布资本充足率的银行中,除招行外(不过,招行资本金实现“双升”,主要源自其今年3月进行了近220亿元的配股融资),其余10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再度下降。

在14家上市银行中,有3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红线,分别是建行、深发展和中信。

四大行资本充足率都在11%以上。但是,4月底,建行高层证实:银监会已将该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底线提至11.5%。此外,近日,市场上早有传闻,银监会对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了11.5%,但一直未得到证实。如果按照11.5%计算,则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在监管红线之下,为 11.44%。

10家中小银行中,有两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达标,这两家银行分别为深发展和中信,其今年一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仅8.66%和9.34%,不满足10%的监管要求。

相对而言,同属中小银行的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则较高。其中,目前尚未公布融资计划的北京银行去年年末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14.35%、12.38%,位居上市银行首位。南京银行一季度末两项数据也分别达到12.15%和11.12%,宁波银行则为10.88%和9.07%。

一些中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则令人堪忧。浦发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只有6.86%,深发展更是低到5.46%,2009年年报中披露数据的华夏银行,其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只有6.84%,均达不到监管要求。

两项指标在上市银行中均处于最低水平的银行为深发展A,在监管要求下压力最大。一季报显示,深发展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6%和5.44%,比2009年底下降0.22及0.06个百分点,远低于资本充足率10%、核心资本率达到7%的监管要求。

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困扰着深发展的业务拓展。而近期轰轰烈烈的“平深恋”能否帮其困境,则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一大焦点。

11家银行缺3000亿,紧急筹钱

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需要补充资本。而就补充资本的途径上来看,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增发、配股、IPO等股权融资方式,发行次级债券、金融债券以及通过银行自身利润来补充。当前来看,银行再融资成为其补充资本的首选。

截至5月12日,除资本一直较为充足的北京银行、去年在港成功上市的民生银行尚未公布融资方案外,其余12家上市银行都陆续公布了多种形式的融资计划。

其中,招商银行A+H的配股融资420亿元、华夏银行发行44亿元次级债的计划已经陆续在年内实施。

在未实施的融资计划中,按照融资方式来分,交行、建行将采取A+H的融资方式,交行准备按照每10 股不超过1.5 股的配股比例进行配股,融资金额最高为420亿元。建行准备按每10股现有股份配发不超过0.7股供股,融资额最高达750亿元,为所有上市银行中融资额最高的银行。

此外,计划采取配股融资的还有南京银行和兴业银行。其中,南京银行拟配股融资50亿元、兴业银行拟配股融资180亿元。

在采用增发融资方式的银行中,深发展、浦发银行“傍上大款”,前者拟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107亿元;后者则向中移动抛出“绣球”,预计融资398亿元。此外,宁波银行也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

与其他银行不同,中信银行选择了发行250亿元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

综合分析,剔除招行和华夏已经实施的融资计划,上述11家上市银行已披露的融资方案尚需募集资金3063亿元。

建中交胃口大,最差钱

如果以上市银行年内融资规模衡量其资金紧缺程度,则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建行无疑以750亿元的再融资额成为最差钱的银行。中行则以559亿元的资金缺口排在第二位,交行以420亿元的配股融资额排名第三位。这3家银行因其巨额融资缺口成为当前最差钱的3家上市银行。

剔除北京银行、招行和民生后,其余11家有明确融资方案且未完成融资的上市银行,按照拟未来融资规模,差钱排名依次为建行750亿, 中行559亿,交行420亿,浦发398亿,工行250亿,中信250亿,华夏208亿,兴业180亿,深发展107亿,南京银行50亿,宁波银行50亿。

如果各家银行2010年能成功实施再融资计划,则除兴业和中行仍不能满足其资本充足率需求外,其余9家银行的融资计划均将大幅提高其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监管标准,并能基本满足规模扩张的需要。

工行、浦发和华夏甚至可以达到未来3年不需再在二级市场融资的资金水平。

根据申银万国对中行所需资本金的测算,公司2010~2012年资本缺口累计在1239亿元左右,按照资本充足率达到11%且不考虑新的次级债发行进行初步测算,公司2010、2011、2012年累计资本缺口分别在559亿元,991亿元和1239亿元,融资压力凸显。因此,中行现在公布的400亿元可转债融资计划尚不能满足其资本金需求。

而根据东吴证券对兴业银行180亿元配股融资计划的测算结果显示,假设公司实现2010年经营目标:贷款规模增长22%、净利润同比增长15.86%;假设公司2010年分红率为18%,在这样的背景下预计2010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可达10.25%和7.92%,但保证未来规模增长则后续融资压力仍较大,不容小视。

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建行750亿元的再融资额无疑最高。根据中金公司测算,按照10配0.7的上限配股,建行可发行164亿股。如果配股价较现价折让12%~30%,则银行可融资604亿~750亿元,将提升核心资产充足率1~1.2个百分点。

此外,中金测算结果显示,建行此次融资所补充资本金可支持其长期业务发展。预计建行2010年末风险加权资产将达到6.05万亿人民币。在风险加权资产年均增长14%,ROA保持在1.2%,分红率为45%的假设下,750亿元融资将支持建行未来十年的业务发展需要。

不过,建行在A股市场融资额却并没有市场所预料得多。按照上限规模融资,建行在A股市场将发行6.3亿股,融资约29亿元。汇金、BOA和淡马锡分别持有建行57.03%, 10.95%和5.65%的股份,若全部按比例参与配股,则将分别出资428亿、82亿和42亿元人民币。此外,其H股二级市场的融资规模仅169亿元人民币,小于市场预期。

篇5

1、商业计划书国家收费标准

目前关于商业计划书国家并无明确的收费标准。

2、中研普华编制商业计划书的时间及费用

(1)编制时间:中研普华编制商业计划书的时间通常为10天左右,具体根据项目情况而定。

(2)编制费用:详见下表。

商业计划书中研普华定价一览表(仅供参考,欢迎来电洽谈)

注:上表所述价格仅供参考,根据具体项目确定最终报价。定价主要影响因素有:

(1)融资金额、项目类别、行业特点、商业运作模式及数据材料等;

(2)项目方资料完整程度;

(3)报告完成时间需求,如时间紧迫,价格相应上升;

(4)文档格式,word版或ppt版,中文版或双语版等;

(5)报告完整程度,如只需要报告简版,价格相应降低。

3、商业计划书的定义

商业计划书,英文名称为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其主要意图是递交给投资商,以便于他们能对企业或项目做出评判,从而使企业获得融资。商业计划书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几乎包括反映投资商所有感兴趣的内容,从企业成长经历、产品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团队、股权结构、组织人事、财务、运营到融资方案。只有内容详实、数据丰富、体系完整、装订精致的商业计划书才能吸引投资商,让他们看懂您的项目商业运作计划,才能使您的融资需求成为现实,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对您的项目融资至关重要。

编写商业计划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或者风险投资资金,其篇幅既不能过于繁琐,也不能过于简单。一般而言,项目规模越庞大,商业计划书的篇幅也就越长;如果企业的业务单一,则可简洁一些。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的特点是:关注产品、敢于竞争、充分市场调研,有力资料说明、表明行动的方针、展示优秀团队、良好的财务预计、出色的计划概要等几点。

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是获得贷款和投资的关键。如何吸引投资者、特别是风险投资家参与创业者的投资项目,这时一份高品质且内容丰富的商业计划书,将会使投资者更快、更好地了解投资项目,将会使投资者对项目有信心,有热情,动员促成投资者参与该项目,最终达到为项目筹集资金的作用。商业计划书是争取风险投资的敲门砖。投资者每天会接收到很多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和专业性就成为了企业需求投资的关键点。企业家在争取获得风险投资之初,首先应该将商业计划书的制作列为头等大事。

篇6

PPP项目融资模式,广义是指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为项目建设运营而共同建立的合作关系,该融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出政府和民间投资方的优势作用,一方面缓解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大型公共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而PPP项目融资模式?M义是指一系列项目融资组合模式的总称,具体包括了TOT、BOT以及PFI等模式,该定义更加凸显出项目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创造出的资金价值。新常态下的PPP项目融资,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新兴项目融资模式,更加符合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律。

2 PPP项目融资模式实践应用的必要性

2.1提高项目建设运营的经济社会效益

由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往往投入资金量大、周期长,以及管理内容复杂等,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政府一方进行项目建设运营,将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发展进度和效率,难以在规定时间内让民众享受到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通过科学应用PPP项目融资模式,既能够帮助当地政府部门解决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问题,也能够为社会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实现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提升整个项目建设运营的经济效益,相比其他融资模式更具有优势性。

2.2减轻政府工作负担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工作,要想带动经济发展,吸引到更多人才,政府就必须不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通信服务,以及能源供给服务等。然而,PPP项目融资的资金是巨大的,单靠政府财政资金扶持,势必会加大政府工作负担。因此,通过合理采用PPP融资模式,借助民间资本,能够有效缓解政府在城市大型项目建设运营上的资金压力。此外,项目由投标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能够充分发挥出私营公司的技术优势,灵活运用民间资金,大大提高项目的实际建设效率。经权威机构调查分析显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应用,比其他融资模式能够多为政府节省17%的费用。

2.3提高项目竞争性,降低投资难度

城市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融资规模较大,私营部门难以承担起融资任务,有效获得竞争性投标。基于PPP项目融资模式应用下,将大项目合理分解成各个相互独立的子项目,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投资难度,提高各个项目的竞争性。比如,在城市地铁项目建设运营工作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利用PPP融资模式的组合策略,将该项工程划分为各个子项目,向社会进行招标,让不同企业进行项目建设运营,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3 PPP项目融资困境

3.1担保体系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并没有十分完善的PPP项目信用担保体系,大多数机构都无法为PPP项目贷款提出担保,当前担保机构数量很难满足PPP项目种类及数量需要,加上政府缺乏重视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导致担保体系缺乏相应制度规范。

3.2融资需求与信贷服务匹配性低

当前多在发达乡镇,或者欠发达区域采用PPP模式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而这些区域缺乏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些比较偏远之处多为农村信用社,缺少商业性质银行,而PPP项目难以仅仅依靠农村信用社支持而获得发展,可见,从宏观来讲信贷服务难以满足融资需求。此外,PPP项目是一项长期工作,而银行贷款多为短期贷款,难以满足PPP项目在时间上的要求。

3.3较大难度有限追索

PPP项目中融资主要来源为银行贷款,而贷款中多要求完全追索投资人,PPP项目投资方在融资成本较高,以及剩余风险承担上有所顾忌。虽然在实际中不乏解决债务资金采用项目资本金的方式,并且普通债权比该债券更有优势,能够进一步限制、规避融资资金性质。不过合同约定才是决定无担保权顺位职能之关键所在,难以切实保证投资人合法权益,这就使得PPP融资面临很大挑战。

4 解决PPP项目融资困境的相关措施

4.1科学制订方案

融资方案的制订,应该确保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遵循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要求对现有的法律政策进行分析,总结类似项目的运作经验,协调各方利益。方案制订要点如下:第一,明确融资成本的上限、杠杆比例的下限,并制定担保、股权质押等增信方式。第二,融资资金分期进入、前后联动,由多个参与方一起引入,在开发项目的同时,也要积极分担风险。第三,制定融资期限,科学分析金融机构的风险、利益,对融资方案进行优化。第四,为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在融资方案中可以纳入施工单位的连带责任,当融资不足时提供差额资金保障,真正实现各方通力协作。

4.2拓展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功能作用,对债务结构进行优化,从而确保融资期限、项目周期两者匹配。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应该健全各类资金的投资机制,在现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基金、信托、股权融资等。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大融资力度。积极发行长期债券,例如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创新发债类型,争取放宽发债窗口限制;做好融资规划,优化债务结构。第二,获得商业银行支持,和商业银行加强合作,开展循环贷款、法人账户透支等业务,提高长期偿债能力。第三,创新融资方式,从国家政策入手制定债权投资计划试点;尝试社保基金参与项目投资合作等。第四,设立境外融资平台,推动银行开展外汇融资合作,针对境外融资业务进行培训和研究。

4.3完善协调机制

PPP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和财务部门加强沟通,采用动态融资理念,促使两个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对项目进展进行全盘把控。及时对融资计划进行调整,将融资方案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关注力度,确保资金进度、形象进度相互匹配。

4.4优惠政策引导

PPP项目服务于公共产品,因此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站在政府的角度,应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PPP项目中。在项目初期或融资环境不利阶段,政府要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具体如下:第一,发挥PPP基金的支持引导作用,我国山东、河南、新疆等地落地了支持基金,以此提高融资的可获得性,促使社会资本参与到项目之中。第二,开展融资担保,这是当前政策不完善背景下,用来控制风险的必要措施。应该支持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实现担保规模的增大,利用弥补损失、风险代偿等手段,扩大融资担保业务的规模,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第三,鼓励各级政府出资参与项目投资,不仅能减小初期资金压力,还能起到融资增信效果。

篇7

一、钢铁企业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一)构建核心业务,在组织结构上实施创新国内钢铁行业基本全线亏损,钢铁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退出壁垒较大,这种行业形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所以钢铁企业必须认清现实,精简高效运作,构建自身核心业务,在组织结构上实施创新,树立自己在市场上的核心产品竞争力。钢铁企业应当主动削减亏损产品线,加大对高、精、特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数据和报表方面的管理和反映,它还要分析和解决为什么公司不能盈利的核心问题,因此上述的战略选择和实施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二)建立系统性的成本控制机制,健全长效的财务监督机制成本控制是制造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钢铁行业,当前钢铁行业平均毛利率不到10%,产品成本占售价的90%以上,其中原料和燃料占产品成本的70%以上,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即是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成本控制机制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要努力降低钢铁原材料成本,包括仓储物流成本;第二,加大对设备技术改造,提高设备运转精度,避免返工;第三,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简化工艺流程设计,切实按照最合理的流程执行生产;第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整合企业原料、燃料、辅料等生产资源,按合同计划合理地安排到生产中;第五,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消耗、标准成本,量化生产指标和财务指标,建立成本考核体系。企业在完善成本控制机制的同时,还要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成本控制机制的长效执行:第一,定期(日、周、月为周期)召开生产计划会,并在生产计划会议上配套成本计划,将成本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个生产单元和责任区,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专题会议;第二,及时反映投料产出信息,物料消耗领用信息,将实际消耗结果与产品标准消耗数据对标,分析成因,总结亮点和不足,提出改善意见;第三,成本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由负责生产和财务的最高领导负责,提高职责层次,强化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推进的执行力。

(三)合理制定结算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有效保证企业运行当前钢铁企业已经处于行业洗牌的阶段,未来10年内,将有一大批中小型钢铁企业破产重组或者政策性合并,但绝大多数钢铁企业的掌门人不会甘于被市场抛弃,一定会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行业竞争。而作为财务管理部门,一定要通盘考虑公司(或集团公司)的资金收支,盘活闲置资产,最低要求就是不能让资金链断裂,具体地,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合理制定结算方式。对客户销售努力使用预收款结算,或者定金和款到发货,减少应收款资金占用;对供应商争取延长付款账期,如入账后3个月支付货款,或者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等,对供应商付款一定要按照计划执行,这样可以提前做好资金预备,避免因不合理的延期给供方带来疑虑或不安,影响进一步合作。二是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能够使钢铁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往钢铁企业的融资渠道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贷款完成的,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所改变,对于钢铁企业的银行贷款增加很多限制,使得钢铁企业想要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难题是钢铁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的一大挑战,面对这样的不利形势,企业必须另辟蹊径,拓宽融资渠道,争取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例如,钢铁企业可以通过信托机构、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划。

(四)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财力依据,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当前对于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来说,再新增投资将会导致企业举步维艰,这样的企业应在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后,再图谋进一步发展。对此,企业财务人员要向公司决策层反映真实的财务数据,要保持谨慎性原则,避免因财务数据而导致误判,并要通过管理改善,盘活资产,降本增效,扭亏为盈。科学合理的投资预测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做科学合理的投资预测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与目标。德国、美国、日本的炼钢水平都很高,所以要瞄准先进的技术确定投资方向,加大研发人才培养,加大先进装备投入力度,为提高国内装备制造业水平提供专用特种钢。第二,制定科学的投资方案,在本行业中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都是钢企,陌生是因为要面临新技术、新工艺。至此,要加强市场分析、技术交流及相关数据积累,考虑问题要全面细致。根据投资总额,制定资金筹措方案,保证资金来源结构合理,并留有一定的缓冲余地①。第三,及时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加强投资方案执行跟踪。投资方案的设计也不一定是完全可行的。这就需要及时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环境问题以及企业自身的问题等影响,总有一些始料未及的困难阻碍投资方案的实施,因此,应加强投资方案执行跟踪并适时合理修正投资方案。第四,在执行投资方案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设备购置和建造过程中,工程或货款的结算尤其重要,一定要保证企业按照合同技术要求接受验收合格的资产,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延期支付、留足质保金等方式规避或转移风险。

二、结语

篇8

中行这一原本希望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低调扩张者,变成了在内地、香港两地资本市场再融资的高调领跑者。试水大行发行可转债、创新A+H股一般性授权、弱市配股……

每一次试水与创新,都是股东、市场、监管各方属意的多方平衡,中行2年的融资之旅,如履薄冰。

2011年初,市场再次传出银行巨额再融资:民生、农行、兴业、深发展,一月份的短短10天内,抛出的融资计划已经高达930亿元。

专家认为,银行同质化的经营方式,导致一旦出现资金缺口,就是整个行业的问题。这也是各方关注银行会否“循环融资”的症结。为了避免再融资过于集中,差异化经营是必经之路。

从“红日”到“卓越”

动辄千亿的融资规模向来是市场不喜欢的消息。2009年11月24日,媒体关于中国银行向市场融资1000亿元的消息重挫股市,当日沪指更是下跌115点。其实,中行早在2009年初就已经开始计划再融资事宜,但是真实的情况并不如传闻中所言那般,而是一项补充1200亿元次级债的计划。中行内部称此为“红日计划”。

彼时,中行已经踏上了扩规模的快车。这一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国家财政货币政策转向积极、宽松,信贷投放正处于加速、快上的重要年份。

2009年一季度末,中行的资本充足率降至12.34%,与2008年底相比,下降了1.09个百分点。中行意识到了未来资本金将会被大量消耗,资本充足率面临触红线的危险,补充资本迫在眉睫。

眼见“血库”缺血严重,谁知“雪上加霜”。针对银行间互持次级债的现象较为普遍,银行业系统风险难以分散的情况,2009年8月中旬,监管机构向商业银行下发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划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底线,并表示将从附属资本中全额扣减银行交叉持有的次级债。此举无疑增加了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难度。

好在中行早在2009年6月30日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复,同意其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400亿元的次级债券,募集的资金全部用来补充附属资本。中行2009年三季度资本充足率从半年末的11.53%提升至11.63%。

但是,比照最初1200亿元的次级债计划,中行只实现了1/3。

情况紧急,2009年8月底,中行有关部门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开始资本补充方式的研究。2009年11月初,董事长肖钢率队拜访中投、汇金和其他主要投资者。此时,有关方面虽然支持中行补充资本金,但囊中羞涩,缺乏资金。

当时正值A股从年中3478的高点下挫之际,但是迫切的资本需求迫使中行管理层必须走向资本市场。向资本市场融资千亿的“卓越”计划适时而生。

自此开始,研究如何成功实现“卓越”计划成为中行重中之重的工作。相关研究方案共有40个版本,反复讨论的融资方式多达十几种,其中包括定向增发、H股定向增发、发行一些特殊的资本工具。

香港增发?这样做会对大股东造成摊薄。

A股增发?大股东控股权依然会受到较大摊薄。

定向增发?找到能够出资千亿元的投资者并不容易……

此过程中,维护国有控股地位是个最重要的前提,亦是中行再融资方案设计的一个原则。另外,中行与其他几家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差异较大,汇金持有中行的股份都集中在A股。考虑了中行股东结构的特殊性,在上述方案被一一排除之后,管理层将发行可转债视为最为可行的办法。

充分论证了资本补充方案的每个实施细节之后,在2010年1月22日的董事会上,历时四个月,经过40多稿的修改、完善,长达70页近4万字的资本补充方案终于获得董事会的审议通过,400亿元A股可转债和A+H股配售一般性授权的资本补充方案正式拉开帷幕。

最难走的一步

2010年1月23日,中国银行董事会决议公告,其中包括三项与资本补充有关的重大决议。

董事会制定了中行2010年~2012年资本管理规划,目标是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1.5%以上。待发行新股一般性授权议案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后,授予董事会无条件一般性授权,以配发、发行A股或H股。另外,董事会通过了公开发行总量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

3月19日,中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可转债发行议案。

400亿!上市公司从未涉足过如此大规模的可转债,首次试水的中行一下子就抛出了如此大的规模,是当时可转债市场总量的近四倍。市场能否承受住如此大的冲击,不仅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中行担心的地方。

“中国银行最难走的一步是可转债。如果这一步走砸了,后面的就都没有了。”中行财务管理部副总经理吴建光事后回忆说。

吴建光说,董事会最终能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式,是因为可转债对资本市场冲击最小,不会增加当期A股市场的股票数量。并且,投资可转债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资金,后来也证明买可转债的主要是保险资金。另外,对控股股东和当期每股盈利的摊薄效应要小得多,未来有个逐步摊薄的过程,同时也满足了优先补充核心资本的监管要求。

不过,当时的资本市场并不乐观。2009年,资本市场刚走出一点牛市的劲头,在刺激政策退出的担忧下,年底市场行情掉头向下。2010年初,A股市场跌破3000点,引起一轮振荡格局。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400亿元可转债能否悉数卖出是个问题。而此时,偏偏有关规定又限制了许多潜在买家购买中行可转债。

可转债的潜在投资者多为基金机构和保险公司,但根据证券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托管在中行的基金不能投资中行可转债。保险监管机构的一则规定也将投资群体数量大大缩小――保险机构可投资金融债,但不能投资无担保债券,而中行的可转债属于无担保金融债券,保险公司能否投资这类债券,仍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

得知这样的信息后,中行副行长周载群率队赴保监会进行沟通,以争取相关政策的支持。事后证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为保险机构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也扩大了可转债的投资主体。银监会也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支持。银监会规定,只要中行可转债在条款上有一些约束条件,就可以补充其附属资本。

6月7日,中行正式了可转债的结果。网上网下超额认购接近53倍,网上中签率与网下配售比例仅为1.89%;可转债网下有效申购笔数达到1569笔,网下申购金额接近1.7万亿元。

多方博弈

在2010年6月18日中行400亿元A股可转债上市交易后的半个月,中行董事会公布了600亿元A+H配股的融资方案。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1.1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A股和H股配股比例相同。

不过,由于中行特殊的股权结构,汇金公司持有超过中行总股数70%的股票,其中持有A股股票占全体A股股数的96%。因此,“一路走来,与大股东的良好沟通至关重要。”吴建光感慨。

就在中行公布配股方案的两天后,即7月5日,汇金公告,已向中行提供以现金认购其配股股份的承诺函。

这样,中行再融资对市场的压力大大减小。在配股融资的600亿元中,其中A股市场420亿元,H股市场180亿元,A股中有415亿元由控股股东汇金公司认购,在A股市场仅公开募集资金15亿元。

至此,中行“卓越”计划千亿融资蓝图成型――400亿可转债以及600亿A+H股配股,成为国有大行首家提出可转债加A+H股的模式,也为之后不久其他国有控股大型银行的融资提供了参照。

国有三大行都在排队等待配股,汇金为了能掏出真金白银参与配股,其发债事宜也提上了日程。

8月19日,汇金在钓鱼台国宾馆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金公司、银河证券四家主承销商代表签署了主承销协议,总规模为1875亿元人民币债券的发行让国有大行融资有了更进一步的保障。

银行看到了希望,市场却有些质疑――如果汇金债的购买者包括工、农、中、建、交等其所持股份的金融机构,似有关联交易之嫌。

对此,中行证券事务代表罗楠解释说,从实际的发行情况来看,汇金发债是个市场化定价、市场化发行的过程。市场需求量很大,大部分被以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购买,商业银行反而并不是汇金债持有的大头。中行当时抢购到的汇金债也只有50多亿元,而这部分钱显然不可能被汇金用来参与中行配股,因为这在制度设计上有着严格的防火墙。

处理完与汇金的沟通工作,“卓越”项目组成员意识到必须尽量缩短与监管层的沟通时间。因为,12月2日是可转债转股的期限,在此之前必须明确配股数量以方便修改转股价格。另外,迫切的资本压力也要求千亿的资本金必须在2010年年底前到位。

为此,肖钢多次向监管部门汇报配股工作和安排;两次见面会和发审会,中行行长李礼辉都到场并回答了评委的提问。

经过这一轮推进,一个星期的时间,银监会的批复下来了。随后,证监会的批复也下来了。

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就绪,10月29日,中行了A股配股说明书,11月3日,中行原A股股东按照每股人民币2.36元的价格,以每10股配股1.0股的比例参与配售,有效认购比例达99.57%,创下当时A股配股认配率的新高。

最终的配股方案由原来的10配1.1变成了10配1.0,此举体现了配股方案的灵活性,并减少了对每股的摊薄。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只需适当调整配股份额就能顺利完成融资计划,而不需要过多看市场“脸色”。

而在时间上,也为建行和工行在年底前完成再融资提供了时间窗口,后两者分别于11月2日和11月11日A股配股说明书。此时,距离中国光大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IPO已时隔2、3个月,大大减少了银行接连大规模融资对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

H股配股虽然是与A股配股同时宣布,但由于两地市场配股程序的差异,H股配股程序的真正启动是紧跟在A股配股完成之后。2010年10月28日,中行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H股配股建议公告,向H股股东按照每10股配1.0股的比例配售。

与A股所遭遇的挑战不同,H股配股的实际操作问题来得更为琐碎,于人力、物力更是一场大战。

首当其冲的是中行H股海外股东所在国家较多,是否需要到海外进行配股成为一大问题。“考虑到较大的成本,和复杂的法律风险,到海外去配股在时间和成本上都是不可控的。”吴建光表示,中行当时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已不允许在时间上再等待。经过慎重研究,最后根据香港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中行采取了除外条款。

另外,中行25.6万小股东如果都参与配股,也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与内地无纸化买卖不同,在香港进行配股,参与者需本人亲自到营业网点拉表、填单、缴款。

中银香港安排了27家网点接待交表的股东,并且预备了8家网点备用,创造了香港历史上启动最多网点进行配股的纪录。

12月12日,随着中行H股配售结束,中行长达10个月的融资行为暂告段落。中国银行H股配股有效认购率达99.1%。

1000亿元资本补充计划的成功实施,及时有效地夯实了中行的资本基础,为中行未来开拓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石。根据目前情况来判断,2012年前中行不需要再进行股权融资。

尽管银行每提出再融资计划,市场都会有所反应,但在中行证券事务代表罗楠看来,“银行再融资是发展壮大的必有之路,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是大家今后如何避免都在同一时期集中抛出再融资计划”。

篇9

但作为商业银行而言,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不能涉及到股权的买卖,即与企业的关系只能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而不能成为股东关系,也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并购中的角色只能是第一类――中介服务者角色。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间不长,目前业务较为成熟的银行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但在并购领域所提供的服务仅限于财务顾问,而不提供并购贷款业务。随着此项业务的解禁,商业银行在并购中业务空间将得以扩展,弥补了之前的不足,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在与专业性投资银行的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

商业银行作为中介顾问机构,在企业并购中的角色内容依其服务客户在并购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或买方或卖方或目标企业)而不同。

银行作为买方顾问时的角色内容

商业银行在作为买方顾问时,其角色内容主要包括:

1.策划收购方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帮助收购方明确收购目的,拟定收购标准;

2.搜寻、调查和审计目标企业,分析并购目标企业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可能性);

3.设计并购方式和交易结构;

4.评估并购对买方的影响――基于预测审定对并购后的公司的影响、评估财务及经营上的协同作用,分析可能出现的摊薄的影响,明确并购后实体的财务需求;

5.组织和安排谈判――制定谈判的策略技巧、拟定明确的收购建议;

6.设计一套保障买方权益的机制――决定适当的“锁定协议”、悔约费、期权或换股交易协议,以保障议定的交易得以完成;

7.帮助确定公平价格或合理价格,拟定可接受的最高出价,向买方董事会提供关于价格的公平意见书;

8.游说目标企业所有者及目标企业管理层、职工接受买方收购;

9.做好公关活动和舆论宣传,争取有关当局和社会公众的支持;

10.调查、防范和粉碎目标企业的反并购措施和行动;

11.策划并购融资方案,承销发行并购融资证券或提供收购资金;

12.在善意并购情况下与律师一起拟订合约条款,协助买卖双方签订并购合约,办理产权转移手段;

13.在公开股市上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况下,帮助买方分析市场情势,策划并收购二级市场操作方案,与交易所、管理层及各有关当事人进行沟通和协调,发出收购要约,完成标购;

14.改组目标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实现买方对目标企业的真正控制和接管;

15.就接管后的企业整组、一体化和经营发展等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帮助买方最终实现并购目标。其中包括接管后帮助买方清理资产与债项、控制财务支出、安排财务,确定临时性财务困难的应急措施,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

商业银行以上所有角色内容都旨在帮助客户(买方企业)达到以下目标:以最优的交易结构和并购方式,用最低的成本(含支付对价、融资成本、时间成本、劳动量等)购得最合适的目标企业从而获得最大的企业发展。

银行作为卖方顾问时的角色内容

商业银行作为卖方顾问时,其角色内容主要包括:

1.分析潜在买主的范围,寻找最合适的买方企业;

2.帮助卖方明确销售的目的;

3.策划出售方案和销售策略;

4.评估标的企业,制定合理售价,拟定销售底价,向卖方企业董事会提出关于售价的公平意见;

5.制定招标文件,组织招标或谈判,争取最高售价;

6.积极推销标的企业,游说潜在买方接受卖方企业的出售条件;

7.帮助编制合适的销售文件,包括公司说明备忘录和并购协议等;

8.与有关各方签署保密协议;

9.做好有关方面的公关和说服工作;

10.监督协议的执行直至交易完成。

作为卖方的顾问,商业银行的工作宗旨是:帮助卖方以最优的条件(含价格及其他条件)将标的企业卖给最合适的买主。

银行在敌意收购中作为目标企业及其控股股东顾问的角色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角色内容主要有:

1.帮助发现潜在“鲨鱼”(收购方或袭击者),调查、分析和估测“鲨鱼”的行动目的和方案,监视其行动过程;

2.评估敌方企业的收购条件是否公平、抨击其不合理之处;

3.针对彼我双方的具体情况确定拟用的反并购策略,分析各种拟用的反并购措施的优劣利弊及其后续影响,帮助企业采取最有效的反并购措施。譬如帮助寻找“白马骑士”,帮助实施焦土战术等;

4.策划反并购融资;

5.以“公正判别者”的身份分析和评价本次收购对双方企业、双方企业股东和职工、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主要是其不良影响),争取有关当局、股东、职工、社会公众支持反并购;

6.安排目标企业在反并购期间的财务活动,控制财务支出,保证反并购活动顺利进行;

7.为目标企业策划和制订“一揽子”防御计划,防止下次再遭袭击。

在敌意并购中,商业银行作为目标企业及其控股股东顾问的工作宗旨是:帮助目标企业及其控股股东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反并购成功。当然也不排斥在个别情况下,商业银行认为接受收购更为上算从而说服目标企业及其控股股东放弃反收购。

篇10

2012年12月25日,《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通过,这是继温州、前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兴奋,温州金改初始社会各界普遍看好,如今落得“徘徊不前”的评价,人们不禁再次发问:泉州主动请缨金改的“尚方宝剑”是什么?

“实”——泉州市市长黄少萍给出了答案:“泉州金改会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实体金融,努力打造海峡西岸乃至全国的‘台港澳侨资集聚中心’和‘实体金融服务中心’,力争走出一条具有泉州特色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路。”

泉州境内外上市公司有75家,素有“民营特区”之称,一直专注于实体经济发展,2011年泉州民企逾13万家,其中亿元企业1497家,上市公司有75家,拥有驰名商标87件,在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之时,泉州经济却逆势增长,在很多人看来,靠的就是“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陈善昂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表示,泉州金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是方案获批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在泉州,中小微民企贷款难是普遍现象,企业融资很多依靠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黄少萍直言: “泉州金融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与企业现实需求相距甚远。”

金改能否为银行松绑?

对于众多泉州民企主来说,没有什么比“搞不到钱”令他们更头疼的事了。2012年4月,总理调研泉州民企时,民企主纷纷向他诉苦“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泉州民企对融资的渴求有着特殊的背景,金融危机后,日益攀升的成本倒逼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升级,2012年初,泉州政府提出针对泉州民企的“二次创业”计划,又促使民企转型升级加快,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泉州金改的逻辑起点,就是为实体经济‘找钱’、注入资金。”曾参与泉州金改调研的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向前对《小康》表示。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少量大企业、优质企业被银行追着放贷;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求贷无门,唯有依靠民间借贷。据统计,泉州10余万中小微企业中,只有不足20%有过银行贷款经历。

此次泉州金改方案中提到了将建立专门的小微企业审贷机制和服务平台,鼓励在泉州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审批流程标准化、专业化、简约化改革试点。

事实上,泉州的一些银行已经在探索针对小微企业的特殊金融产品,去年上半年,泉州安溪县52家茶企抱团,顺利从银行贷款近1亿元。这笔贷款不同于以往的融资模式,即无需房产抵押或互相担保,但是每家企业都必须拿出相当于各自贷款金额16%的资金,组成一笔1600万元的互助合作基金,充当风险资金池。而就在去年的12月28日,中国民生银行泉州分行对东湖商会企业提供了3亿元融资额度,这是泉州分行在小微城市合作社项目推进上开创的新模式。

“信用不健全,信息不对称。这道‘两信’难题,就是我们此次金融改革首要破解的核心。”泉州市副市长付朝阳一直以“区域金融”强调此次泉州金融改革的路径,而他目前最想启动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泉州区域信贷征信系统。

付朝阳还表示,为了打造区域性的本地金融机构,正在申请成立一家中小企业银行,“或为全国首家”,规模不需要很大,但要专门服务小微企业。如果这个方案走不通,计划将泉州银行改制成为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分布全国各地的泉商。

“这次金改,我猜测给银行的自由度会更大一点,比如融资、贷款、监管、抵押担保、信用自由度会更大一些。”张向前表示。

民资“尽善其用”的现实难题

经过30年的实业积累,泉州民间资本实力雄厚毋庸置疑,尤其是积累了众多现金。泉州市长黄少萍透露,泉州本地民间资本加上外地侨资可能高达2万亿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以往媒体报道的泉州民间资金4000亿元规模。

一边是雄厚的民间资本,一边是众多企业求“金”若渴,如何实现2万亿元民间资本与企业需求对接,打通金融资本与产业的通道,确保民间资本方便可控地流入实业之中,这是泉州金改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陈善昂认为解决泉州民资与企业的对接关键在于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活动,让民间融资由“地下”走到“地上”,张向前乐观地表示:“泉州目前民间融资还没有出现重大问题,民间信用还在有效运行,并且多数企业家仍以实体经济为主,炒作民资还较少,这和温州金改的背景有很大不同,最重要是政府有效管理。”

泉州晋江市恒诚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成立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由晋江当地各个行业中的20余家龙头企业出资而成,也是福建第一家小贷公司,目前这样的公司在泉州已有23家,然而小贷公司目前注册资本只能在3亿元以内,单笔贷款最高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且每个股东的占比都有限制,利润率低,本意是让积淀于民间的资本,用小贷的形式回流于实业中的小微企业,可在实际运作中,发挥的效果却有限。

黄少萍不久前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泉州金改方案在建设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规范民间融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或预留一定空间,将为化解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微企业多、融资难等问题开辟新路。”而在去年5月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的通知》中,就指出要在泉州试点开展民间融资登记管理制度,适时出台民间融资管理办法,服务泉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值得关注的是,泉州金改方案中也提到 “鼓励民间资金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这和温州金改有点类似,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各地金改都试图对民资进入金融领域有所突破,并一致将参股或参与发起设立小贷公司、股权基金、村镇银行作为具体途径。但从现在来看,民资进入金融领域的突破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继温州小贷公司、民企发起村镇银行受挫后,泉州的金改方案对此亦无突破。

针对当地产业特点,泉州金改方案提出开展石化、鞋业、纺织服装产业投资基金试点,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政府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投入。与温州金改探索民间融资“阳光化”、珠三角金改旨在探索金融国际化道路相比,泉州把金改的重点放在了扶持实体经济上,而两个月后即将出台的金改实施细则将检验最终的改革结果。

(链接)

泉州金改亮点

支持上市公司优化重组,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强资本实力

支持企业交易所制定符合条件的仓库为期货交割库

鼓励民间资金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

开展石化鞋业纺织服装产业投资基金试点、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政府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投入

拟建立专门的小微企业审贷机制和服务平台,鼓励在泉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独实施客户认定、信贷评审及会计核算

探索现金管理产品及约定回购式证券交易创新试点

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金融机构进驻泉州

适当放宽港澳金融机构来泉准入条件

温州金改亮点

1.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形成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也称“温州指数”)

2.推动专业化民间小额资金管理机构发展,积极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

3.推动设立各类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法人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4.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广东金改亮点

1.极推动发行中小企业区域集优债、私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