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

篇1

关键词:小微型企业;融资;体制改革

小微型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众多小微型企业出现运营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缺少直接融资渠道,而且在间接融资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企业资金的供应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失衡,使小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如不能有效解决它的融资问题,很多高品质的小微型企业将难以做大做强,最终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1 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主要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融资险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来小微企业经营利润就很低,由于其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环境差、融资成本高、又参与高利贷的借贷,所以,既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与压力,又聚集着一定的融资风险。因为,高利贷隐含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胁、甚至破产倒闭。

2 浅析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原因主要表现在企业资本金相对匮乏、企业自身素质差、抵押和担保难三个主面,银行为了贷款安全,在新增贷款中减少信用贷款的比例,增加抵押和担保贷款的比例。小微型企业可抵押物少,且折扣率高。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昂。因此造成小微型企业贷款成本高、渠道少,融资能力有限;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少、商业银行存在所有制歧视、贷款程序手续繁琐时间长、缺乏必要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信用担保中介机构四个方面。

3 解决我国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对策

(1)加强小微型企业的自身建设

首先,小微型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要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加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自觉性,做到守法经营,提升企业规模与质量的同时努力改善自身的形象。另外各类小微型企业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杜绝两本账册情况的发生,如有可能要提供注册会计师认可的财务报表。

小微型企业还要增强信用观念,消除逃废债行为。政府、法院等部门要督促小微型企业经营者树立正确信用观念,杜绝逃废债,并与金融机构通力合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力度打击逃废债现象,使小微型企业经营者自觉树立"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观念,从而为社会营造良好信用氛围创造条件。

(2)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

在小微企业练好内功的同时,外部金融机构也应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烦、融资贵的问题。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的同时也可以积累潜在客户,实现盈利,与客户共同成长。

(3)关于提高小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

商业银行应根据各行实际平均不良率放宽对小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并根据收益覆盖风险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小微型企业贷款定价。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小微型企业贷款的风险点,及时做好小微型企业贷款的风险提示防范工作。

(4)出台打分卡方式评级办法

由于小微型企业规模有限,财务管理制度宽松的情况,商业银行可针对一定额度以下的小微型企业贷款采用打分卡式评级方式。不对财务报表等进行考察,而针对定量指标,如"人品、产品、押品,水表、电表、税表"等现场检查,并参考当地政府给予的评价综合考评。这不仅解决了企业没有正规财务的问题,又缩短了评级时间,以满足小微型贷款企业针对资金"短、小、频、急"的要求。

(5)加强银保合作

为了解决小微型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商业银行可推广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小微型企业通过投保受益人为贷款银行的违约信用保险,通过保险公司来为自己增信。通过信用保险的方式解决了担保难的问题,同时也缩短了贷款周期,提高贷款的效率。

(6)加强银政合作

为解决小微型企业信息不对等问题,银行应与当地政府加强合作,通过政府成立公司类(不以政府财政收入为担保)借款平台或担保平台,将一定数量资信水平较高的小微型企业推荐给银行。平台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达到通过平台给小微型企业进行增信的目的。既提高了银行贷款效率,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4 结论

为了解决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应发挥政策性的扶持作用,尤其是银行要提高对小微型企业的服务水平,小微型企业自身也要不断增强整体实力、提高信誉保证。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切实解决好小微型企业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微企业 信息不对称 关系融资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及社会的安定团结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创造了60%的产值、50%的税收和70%的就业,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也都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旨在开拓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可行的决策依据,以更好地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从而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衢州市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调查

衢州市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低,2013年全市的工业总产值为1 474.87万元,在浙江十一个地市中排名第十,仅为全省的2.32%。企业规模普遍偏小,95%以上属于小微企业,较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小微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融资难的问题也特别突出。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查阅文献等形式对衢州市小微企业资金来源、融资渠道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了解,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总结了衢州市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融资渠道单一。通过调查发现,衢州市的小微企业大多由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产业低端、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技术含量不高。企业主的创业资本主要是自有资金,主要来自自身和家庭的积累,其次来自亲戚朋友和熟人。这和全国工商联《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的“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的结论是一致的。调查发现,有66.1%的小微企业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比较困难。

(二)融资成本高。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资金。即使能够从银行取得资金,资金成本也很高。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平均上浮10%-30%,加上担保费率,搭售保险、理财产品等,实际利率更高,达到60%-100%,这对盈利水平不高的小微企业无疑是很大的负担。另外,小微企业在无法从银行取得借款的前提下,只能投奔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都比较高,这样就导致小微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风险加大,阻碍了其健康发展。

(三)融资风险大。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较弱,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经销商议价能力弱。为了取得业务,在购买材料时往往要预付部分货款,为了扩大销售,要进行赊销,这样,资金就被大量占用。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借款。而下游经销商一旦发生财务困难,就会直接影响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加剧了其融资风险。如果这种风险不能很快控制,便会连带小微企业,使其失去信誉,甚至倒闭,影响小微企业的形象,形成恶性循环。

二、衢州市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本文从衢州市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入手,结合衢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从小微企业自身、外部金融环境、政府层面等方面剖析衢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

(一)小微企业自身问题。

1.竞争力不强。小微企业产业层次低,大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市场地位弱,多处于下游市场,上游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到影响。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多为资源初加工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2.管理制度不健全。小微企业一般多为家庭或家族模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实现专业化管理,重大决策往往是企业主“一言堂”,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透明度较差。为了逃避税收,经常进行财务造假,为了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想方设法美化财务报表,难以获得信用评级,影响信贷资金的取得。

(二)外部金融环境欠佳。根据衢州金融网的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衢州市仅有15家金融机构,这远远不能满足衢州市小微企业融资的需求,具体表现在:

1.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不力。衢州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不足,因此信贷资金一直紧张。考虑到效益,银行一般愿意将资金投放到风险小,收益高的房地产、公共设施等项目上,对于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银行一般不提供信用贷款。而对于抵押贷款,小微企业的产成品、原材料以及部分无形资产,银行觉得价值低、风险大,往往“不接受”。尽管近年来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导向,使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小微企业融资。但受制于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沿用服务大企业的模式和思路,采用一刀切的信贷方法,在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中表现不佳。

2.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截至目前,除了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温州银行、金华银行、杭州银行、浙江农信和几家小额贷款公司外,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衢州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很少,更不用说外资银行。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大部分资金来自于中小金融机构。在国有大银行门槛高的前提下,中小金融机构的缓慢发展,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3.担保体系不健全。截至2013年年底,衢州市担保公司不足10家,这和衢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协调的。小微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成品、机器设备等可抵押的资产不多,小微企业只能寻求有实力的企业担保。而目前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为辅的担保模式。由于受地方财力的制约,担保基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获得。

(三)政府支持不够。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2011年5月银监会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59号),国务院2011年10月实施的“国九条”,2012年4月19日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2013年7月1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明确了政府支持小微企业的决心。但和小微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相比,这些还远远不够,政府不仅要出台措施,更要想办法落实这些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关系融资”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关系社会”,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国外学者很早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关系型融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提出很多积极的措施,这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最早关注关系型融资的是马歇尔,其在《货币、信用和商业》中提到了关系型融资的内涵。美国学者Hodgman(1961)开启了对关系融资研究的先河。Sharpe(1990)通过研究发现,关系融资对企业有很大的价值。随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关系融资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Petersen and Rajan(1994),Berger and Udell(1995)利用美国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建立关系型贷款,能够增加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和降低资本成本。Elsas and Krahnen(1998)认为关系时间的长短与企业信贷获得正相关。Berger,Miller and Petersen(2002)认为小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和处理软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Sreedhar Bharath(2007)研究发现,关系对银行贷款的获得有正面影响,尤其在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时,关系的价值更能体现出来。近几年,我国学者也分别对关系融资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主要观点认为建立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其中代表性的有林毅夫(2001)、全丽萍(2002)、周宗安(2006)等。

通过梳理发现,现有的研究大都是针对银企之间的关系,而关系融资包含的范围较广,除了银企关系外,还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等。

四、小微企业建立和完善“关系型融资”的措施

(一)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首先,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树立诚信意识。其次,小微企业要勇于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参与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最后,小微企业要与时俱进,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大力拓展经营领域,可以涉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教育、商贸流通等行业,只有自身实力提高了,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二)利用集群融资,拓宽融资渠道。过去,小微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亲朋好友,属于小范围的“关系融资”。现在,小微企业要跳出“家族范围”,利用更广泛的地缘性和事缘性关系,加入产业集群,拓展融资渠道。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产品结构相似,大多有一定的关联,或者是上下游的关系。集群内的企业,同属一个地方,对彼此的产品、信用、企业财力等方面比较了解,大家的信息是对称的,容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关系合作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风险,而且这种合作关系比较稳定。集群内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同步,可以利用时间差,整合集群内的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三)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Stein(2002)运用GHM理论(即控制权的安排影响激励)从理论上论证了小银行优势假说: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由于组织构架简单,科层设置少等特点,因而在提供关系融资时具有比较优势。以林毅夫(2001)为代表的学者基于要素禀赋分析提出“大银行天生不适合服务中小企业,应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雷震等人(2010年)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区)1995-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我国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在美国,社区银行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成长。

2012年4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文中适当放宽了设立中小金融机构的条件,并鼓励商业银行到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这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小金融机构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坚力量,而且探索出独特的发展之路,其中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走在前列。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就是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立于199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03家分支机构,6 000多名员工,服务范围涵盖浙江、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城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年来,泰隆银行在实践中探索小企业信贷服务和风险控制技术,总结出一套以“三品、三表、三三制”为特色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13年6月末,泰隆银行衢州分行累计发放贷款11 307笔,金额60.05亿元,笔均贷款53.11万元,额度100万以下(含)微小贷款10 022笔,占分行贷款总笔数的88.64%,500万元以上贷款17笔,占总笔数0.15%,平均贷款期限在六个月左右,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家数增速36.65%,余额较年初增加31.26%。泰隆商业银行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金融机构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衢州市也在做强做优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方面积极探索,2014年初成立了市首家农村商业银行―――浙江衢州柯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柯城农商银行),其定位是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创新,通过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来开辟市场。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中国201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包括网贷平台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业依赖大数据分析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和更多样化的产品,降低了交易成本,更好地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其中阿里金融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据统计,截至2014年2月,阿里小贷服务的小微企业已经超过70万家。阿里小贷以“封闭流程+大数据”的方式开展金融服务,凭借电子化系统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核定,发放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及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单笔金额在5万元以内,与银行的信贷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阿里小贷同时采用365×24的全天候金融服务,在产品设置中支持以日计息,随借随还,便利小微企业有效掌控融资成本,更提升了自身的资金运作效率。对信贷资金较紧张的衢州市小微企业而言,积极充分地利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取得资金,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五)完善担保体系。目前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为辅的担保模式。首先应加大对担保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由地方财政或国有企业出资,参股或控股设立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不断完善经营激励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为更多的小微企业提供扶持性的担保增信服务。其次,鼓励担保机构开展特色化经营。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为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行业、市场内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担保服务,开发特色化、专业化的担保服务,逐步培育担保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水平。最后,要规范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提高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标准,解决担保机构的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要解决融资难题,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广泛的关系网络,处理好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段海艳.国内外关系融资研究最新进展[J].会计之友,2009,(11).

2.胡瑞光.美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经验及启示[J].华北金融,2011,(11).

3.陈晓红.中小企业集群内源性投融资模式的探讨[J].浙江金融,2013,(01).

4.李小芬.小微企业关系型融资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探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已超过4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6%,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我国GDP的59%,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60%,上缴税收占总额的48.2%,担当了70%的进出口额,解决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中小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的活力之源,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遇到许许多多的难题,其中最突出的当数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企业大都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及其他信息披露可信度不高,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突出。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银行的贷款供给不一定是利率的单调增函数,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即中小企业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而被排斥在信贷市场之外,无论他们愿支付多高的贷款利息,而其他的大企业却相对容易得到贷款。

2.可提供的抵押、担保资源匮乏问题。中小企业通常固定资产规模小,缺乏银行所乐意接受的不动产抵押物,同时又很难找到令银行满意的担保人。实际上这正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如果有充足的抵押物或可靠的担保人,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得到缓解,贷出的资金也因有足额的抵押物或可靠的担保人作保障而在企业的经营风险前设了一道防火墙。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后问题。中小企业规模小,容易另起炉灶,因此,抽逃资金、拖欠账款、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偷税欠税等现象较为常见,而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缺乏对这些企业主或者企业的实际掌控者有效的惩戒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助长了这种风气的盛行,从而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成为中小企业获取信用支持的重要障碍。

4.中小企业的自身经营风险问题。中小企业所处的产业水平通常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种产业归属决定了中小企业多处在竞争性较强的领域,规模小、业绩差,再加上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经营中的风险较大,生存能力不强,难以受到银行青睐。

二、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

供应链融资,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供应链上的相关关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从而解决供应链中资金流向、分配的不平衡问题。供应链融资的实质就是利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能力,缓解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资源匮乏问题。因此,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模式可以按照担保措施的不同,分为基于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基于信用担保融资模式以及基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

1.基于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就是中小企业利用其原材料或者产成品库存设置质押,获取银行信贷支持的一种融资形式。具体融资模式通常是商业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的分工协作,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货物运输、仓储、质物监管、评估以及处置等专业领域方面的服务,银行基于其控制货权、物流与资金流封闭运作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如图1所示:

基本业务流程:(1)银行、中小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仓储监管协议》;(2)中小企业将原材料、产成品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运输、监管等;(3)中小企业将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的存货质押给银行获得融资;(4)中小企业归还银行融资款项;(5)银行解除质押,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令。

2.基于信用担保融资模式。信用担保融资就是商业银行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而给予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一种融资模式。其基本原理:银行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以及信用程度等,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用配额,第三方物流企业又根据与其长期合作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配置其信用配额,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以受保企业委托其仓储监管的货物作为质押品或反担保品确保其信用担保的安全。该融资模式将供应链融资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信用担保挂钩,而与繁琐的存货质押手续脱钩,存货质押手续仅作为中小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反担保的措施,从而可以使质押手续和仓储手续整合操作,在融资期间企业的补库和出库也只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确认即可,中间省去了金融机构的确认、通知、协调和处理等许多环节,在保证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企业产销供应链运作效率。

3.基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设置质押向银行申请办理融资的业务模式。基于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一般是为供应链上游的中小债权企业融资。中小企业(债权企业)、核心企业(债务企业)和银行都参与此融资过程,核心企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反担保作用,其应付给中小企业的应付款项作为融资的还款来源;银行在同意向中小企业融资之前,仍然要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只是把关注重点放在下游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而不仅仅是对中小企业的本身资信进行评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使中小企业可以及时地获得银行提供的短期信贷资金,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也有利于中小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健康高效发展。如图2所示:

基本业务流程:(1)中小企业(债权企业)与核心企业(债务企业)进行货物交易,从而产生债权债务关系;(2)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单据质押给银行;(3)核心企业向银行确认应收账款单据,并出具还款承诺书;(4)银行按应收账款金额一定的比例给予中小企业融资;(5)核心企业到期还款。

三、供应链融资服务的现实意义

在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下,银行基于其控制货权、物流与资金流封闭运作,或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供应链中资信良好的核心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形成互利互补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使中小企业、核心企业、银行以及物流企业四方在合作中“共赢”。

1.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融资服务使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信用支持,赢得更多商机。中小企业通常就是供应链中的弱势企业,其在采购过程中往往只能获得较短的账期,而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却往往又要承担着较长的账期,同时由于其抵押担保资源匮乏、资信水平低下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对其是“想贷不敢贷”,因此资金流转相当困难。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银行通过供应链中的物流和资金流封闭运作,从而降低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风险。因此,通过依赖供应链的整体实力、核心企业的资信以及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工协作,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获得提升,从银行获得宝贵的资金。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中小企业能够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得以满足核心企业苛刻的贸易条件,并与其建立长期战略协作关系。

2.对于核心企业而言,供应链融资服务帮助其上下游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保证与其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稳定其供货来源和销货渠道,从而使整个供应链健康稳定地发展。供应链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环节相互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所引起的问题会给核心企业造成供应或分销渠道上的不稳定,通过供应链融资服务,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有效地解决,使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得以维持和巩固,从而有利于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3.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供应链融资服务是其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培育未来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现代商业银行间竞争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直接服务大的集团客户过程中话语权减弱。借助供应链融资,通过核心企业的资信,以及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监管人对库存商品信息充分的掌握和可靠的物资监管,不但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外部性风险,而且也提高了信贷资产收益率,并扩大和稳固了客户群体,培育银行未来优质客户,树立起银行自身的竞争优势。

4.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通过与银行合作深度参与供应链融资,在提品仓储、运输等基础性物流服务的同时,为银行和中小融资企业提供质物评估、监管、处置以及信用担保等附加服务,为其自身创造了巨大的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也稳定和吸引了众多新老客户。

参考文献:

[1]袁普: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指数报告[EB/OL]./OfficeBack/NewsBack/uploadpic/20074815212.doc,2006~11~29

[2]周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南方金融,2007,(4):59~60

[3]宁洲唐江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2007,(6):102~103

[4]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4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般我们把小型企业定义为从事人员在20人以上,营业收入超过三百万元的企业,把微型企业定义为从事人员在20以下,营业收入少于三百万的企业,可以说小微企业是小型的企业,也可以说它是微型企业以及家庭作坊企业的统称。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是不可缺少的,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机会,以及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受全球经济衰退和我国调整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等因素的困扰。小微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前进步伐,尤其是融资问题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成为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不断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小微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很多负债、资金链断裂以及公众的信用度降低等问题,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存在严重的资金缺口,因此重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1.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本很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费用很高,根据调查,小微企业在银行的融资成本为年化12.75%左右,银行对小微企业申请续贷的要求较高,小微企业只有偿还完之前的贷款才可以申请续贷,无法满足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或是民间的贷款人解决,这样的过桥贷款无疑会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小微企业缺乏固定资产、没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经营理念不规范、政策法规不健全、有关金融部门不信任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微企业的竞争力很难得到提高,阻碍了其自身的资金量的储存和向外?M行融资。另外,小微企业的素质普遍不高,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城乡企业,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缺乏竞争意识,因此很多机构不愿意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3.外部因素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影响。从政府层面来说,一直以来国家支持政策偏向于大企业,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小,从而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金融机构层面来说,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歧视小企业的情况依然存在,小微企业贷款管理难度大,费用高,使得银行不愿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

二、社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中存在的不足

(一)市场定位不够准确

市场定位对于社区银行十分重要,对于市场定位的分析,社区银行可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尽量区避免与大型商业银行的碰撞,不断地去探索自己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社区银行即使处在地理位置不佳的地方,但还是不断争抢中高端客户,很少关注低端客户,存在眼高手低的态势。另外,社区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社区居民来设计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只是着眼于小微企业的需求来设计产品,是的产品之间的关联性较小,难以实现销售目标,社区银行的创新能力较弱,同行业之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社区银行还处在起步阶段,定位不精准,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二)整体实力比较弱

与我国当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社区银行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社区银行资金不足、规模较小、技术创新方面力度不够以及专业的人才比较少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地位。尤其是资金不足,资本充足率不高银行很难扩大经营规模,很难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导致社区银行抗风险能力十分薄弱.同时,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相对低下,面临的风险多但是抵御风险能力比较差。这对社区银行的长期发展很不利,在这种情况下,社区银行如果想提升信用度比较难,非常不利于社区银行长期稳定发展。

(三)社区银行缺乏政策扶持

当前社区银行的发展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但是社区银行的发展缺乏政府支持,金融监管的力度也不够,与国外社区银行的发展相比较来说,国外社区银行的发展有政府的支持与法律的保障,这给了我们国家发展社区银行的经验,在我国关于社区银行的实质性优惠政策比如税收优惠、存款准备金优惠等等还没有完善,也没有给予小微企业在宣传和解说,以致于制约着社区银行的发展速度。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社区银行的发展,只有这样社区银行才能存在并不断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小微企业。

三、社区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措施

(一)建立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宽领域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通过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不断健全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宽领域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内部经营体系不完善,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体系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低下,无法发挥在经济中应有的作用。建立社区银行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市场主体。我国的国内产值的十分之七都是由非国有企业创造的,然而非国有企业只能获得十分之三的贷款。这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导致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此外,小微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难度较大,较难的直接融资导致小微企业更多的依赖于银行贷款,这对发展社区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坚持精准的市场定位战略

我国针对社区银行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多是照搬大银行的经营模式。社区银行的经营理念与大银行的经营理念存在差别,社区银行的经营理念是服务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因此社区银行应针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盲点采取经营措施,弥补大银行在市场中的空缺点,布局设点坚持城乡结合,同时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但是社区银行并没有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经营发展的重点,无论服务流程还是产品创新都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还未成为社区银行发展的重要业务支撑,因此,社区银行在发展的过程必须将市场定位于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设计个性化的产品,满足小微企业的经营需求、行业特点、发展需要,为小微企业提供特色的金融服务。

(三)通过社区平台构建强大的资金链

随着当前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工具的逐渐创新,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区银行应该找准定位,确定线下融资目标,建立与社区的友好合作关系,通过社区的各种服务媒介,扩大自身的服务网点,不断从社区吸收核心存款,建立强大的资金链,积极应对当前激烈的金融竞争。当前小微企业有巨大的融资需求,社区银行应精准定位为其提供融?Y服务,加强与小微企业的密切联系,构建金融链,将社区吸收的稳健的存款,发放给急剧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着力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利用社区平台,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的优势,了解客户需求,实现精准定位,控制金融风险,实现安全、高效的资金融通。

篇5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3002

201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3%,比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这就表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对于正规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之所以不愿意将贷款放给小微企业,原因是银行觉得小微企业还款不确定性较大,银行等金融机构觉得放贷风险太大,而那些民间中小规模的金融信贷机构,放贷成本相对较高,对于自身财务实力不强的小微企业来说,贷款成本过高,小微企业还款压力大,放弃民间信贷的融资渠道。我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如《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给予政策支持,鼓励银行、民间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使小微企业正常的发展下去。

1 小微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分析

1.1 小微企业的界定

小微企业这个名字是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他界定了小微企业的范围,将小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统称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指经营规模小,产品或服务单一,企业员工少,财务实力薄弱的经济组织。跟大中型企业相比,在机构设置、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上均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会阻碍小微企业长远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以达到4000万家,而其中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的不超过10%。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健全的财务制度的支持,大多数小微企业存在管理混乱、运营不良的状态,导致部分小微企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不得已的情况下破产倒闭。

1.2 小微企业的特点

(1)投资主体、组织形式多样性。小微企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投资主体可以是具有学历的大中专学生、也可以是有创业精神的农民工;可以是下岗失业职工,也可以是无业居民;小微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体工商户,也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

(2)获取资金渠道多样化。小微型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可以是个人投资,可以是合作投资,也可以是私人借款。投入资金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专利技术等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3)生产销售灵活。小微型企业大部分是以“前村后店”的模式组织生产运作,质量管理不很完善,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手工艺。销售上采用直销方式,且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运作方式灵活而富有流动性。

(4)管理懈怠。小微型企业由于其员工多是家族成员,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在管理方面不能统一要求,不能使每位员工完全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所以这些员工给小微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又不好辞退,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正常发展。

2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可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2.1 小微企业自身风险

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融资主体不愿冒险放贷给他们。这些因素主要是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抗压能力较差,除此之外,多数小微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混乱,各项信息不透明,不能像大中型企业那样有健全的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使得融资主体不能准确评估放贷风险,不愿意放贷给小微企业。另外,小微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研发方面存在缺陷,比如大多数小微企业因为资金有限,无法满足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所以常常模仿市场上已存的产品或技术,这样长此以往,使企业缺乏创新,产品陈旧无亮点,不能抵抗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就会使得产品或服务逐渐落后被市场所淘汰。另外小微企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当外界经济环境或者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的时候,小微企业不能及时的意识到这一变化,不能及时做出调整适应这些变化,就会处于被动的地步,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或政策,就会增大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最终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产品滞销,创新能力差,没有竞争力,最终走向灭亡,这些都是小微企业自身实力薄弱的表现,鉴于小微企业自身存在很多缺陷,金融机构和民间信贷机构不愿意放贷给他们,就会使得小微企业存在严重的融资风险。

2.2 信息不对策,信用风险较大

小微企业因为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使得金融机构对它们的信用评级较差。有的小微企业不会管理,另外因为投资主体的多样化,部分小微企业管理者道德素质差,存在财务造假、抽逃资金、恶意偷税漏税等现象,部分小微企业由于知识水平较低,在企业管理上思路混乱,不懂得人力资源管理和会计信息管理,导致内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形象。与上市公司和大多数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很多信息不能轻易获取,或者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银行金融机构和其它投资者很难通过一般渠道获得,因此,银行或者投资人要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时候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来收集贷款者的各项信息,增加了放贷成本。另外,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时,仅有小微企业自己提供的信息真伪难以得到验证,而我国征信系统还不够十分健全,很多信息不能在征信系统里得到反映,互联网平台信息不能得到共享,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的时候与贷款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会使得小微企业能不能按约还款存在风险。

2.3 我国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缺陷

尽管国家颁布了很多相关金融政策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我国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市场尚未形成,市场上缺少金融工具降低融资风险,致使融资风险向融资机构集中。由于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风险较大,导致融资机构缺乏向小微企业融资的动力,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与成本。这类风险的解决,应主要依靠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金融工具的开发,有效降低融资市场风险,吸引更多机构与个人参与小微企业的融资活动。

3 降低风险的对策分析

3.1 增强小微企业自身实力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基本环节是从小微企业自身出发,增强小微企业的自身实力。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要想在社会中的地位提高,取得在市场上融资的基本资格,就必须增强自己的自身经营和财务实力。只有自身实力得到提高,才能减少在市场中的融资障碍和融资风险。具体来说,一是要不断完善小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的内部监管和控制,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二是改善小微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三是优化企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做到奖惩有序,工作规范。四是要不断更新经营管理理念,使小微企业建立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五是不断改造和更新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六是要提高自己的信用评级,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降低融资风险。最后,要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走向具有敏感性,及时调整企业的其经营战略、融资策略、融资方式和融资规模,降低融资过程中的政策风险。

3.2 增加小微企业信用水平,减少信用风险

(1)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策问题,完善我国征信系统,使小微企业信息达到公开和透明。我国的征信系统已经非常强大了,它为大中型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信息共享和公开,但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征信系统还没有统计全部的小微企业信息,这就使得小微企业的信息不能轻易的得到共享和公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完善征信系统可以对资金需求者形成道德约束,对其征信水平进行评级,融资主体可以支付较少的成本得到可信的数据,放贷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征信系统提供的信息,对小微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决定是否放贷。

(2)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抵押品的多样化,增强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目前,约80%的小微企业没有自己的厂房,约60%的小微企业对应收账款、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方式都不了解。首先应该提高抵押品和质押物的认识度,然后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鼓励小微企业采取从动产、仓单、股权等方式转变为包括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商标、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以及以林权、矿业权、海域使用权、农村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作为标的抵押物,缓解小微企业贷款低、质押不足的矛盾。

(3)构建完善的小微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可以提供融资担保,一旦小微企业不能按期还款,金融机构可以要求担保人共同还款,这就大大的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是金融机构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有了担保人共同还款,会产生一定要按期还款的压力,好好经营自己的产品,达到按期还款的目的。因此,设立多元化的担保机构、扶持担保机构的发展,创新担保方式;推动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等方面来构建完善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是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有力措施。

3.3 政府要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

小微企业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和引导市场发展。但是政府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向小微企业直接提供资金支持,而是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一般情况下,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一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制定金融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放贷。二是积极支持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建立,来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三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资金支出负担。四是规定大中型商业银行应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部,必须积极、有效、合理的开展工作,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肖丽容.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9,(09).

[2]康俊.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

篇6

【关键词】 文化产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西安市

西安市是闻名于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古华夏文明的发源地,13个封建王朝都建都于此,拥有1152年的建都史和3100年的城市发展史,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博大的宗教文化以及灿烂的红色革命文化汇集于此地,在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西安市文化产业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呈现出混乱的局面,规模以上企业不多,融资渠道不畅,管理混乱都制约了西安市文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除去曲江文化产业集团这样的龙头老大,西安市大多文化企业仍然属于中小企业。虽然很多中小文化企业由于规模小,也呈现出船小好调头和前瞻性的优势,但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其自身发展,从而也制约整个西安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这些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急切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一、西安市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外部融资环境

(1)扶持政策受益的中小企业过少。市政府于2006年10月,设立了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财政拨款达2000万元,2012年已增至5500万元,扶持重点项目59个,扶持金额7934.5万元。这些专项资金扶持了西安市文化产业中重点项目的建设,但由于扶持资金数额的局限,只有个别大型国有企业能够得到资金的支持,其他企业则根本享受不到这样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根本无法从中受益。

(2)金融支持力度不强。从2003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运用“政府入口、社会共建、市场出口”的运作方式,以开发性金融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对曲江新区的全面支持。在国开行的全方位金融支持下,曲江经过多年发展,在城市经营和资本运作模式上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但曲江的成功,不能不说是借助了西安市政府的信用,是政府信用市场化的成功。中小文化企业一方面无法享受到这样的优惠政策和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也无法达到银行贷款对于资产抵押和风险控制的要求。而且,文化企业因为其产品的特殊性,导致融资的速度要快,但这恰恰与与银行贷款程序繁琐性产生矛盾,使得中小文化企业根本无法从银行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3)缺乏专门为中小文化企业服务的金融产品。在西安市,对中小企业融资有较大作用的信用担保融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刚刚兴起,涉足的产业和领域也较少。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等新兴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更为少见,难以发挥大规模的融资功能。风险投资也有顾忌,中小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多集中在精神方面,需求弹性非常大,这样较高的投资风险,大大挫伤了风险投资的积极性。目前,西安市的各大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贷款集中在城市和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常规贷款的业务方面,而对文化企业日常管理经营却很轻视。部分金融机构也根据文化产业行业的特点尝试对金融产品和银行服务业等产品进行开发,但均因力度不强,适应面狭小而很少受到中小文化企业的关注。

(4)资本市场缺乏应有的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理论上是可以通过上市来募集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准入门槛很高,能达到要求的仅仅是少数的大企业,很多中小文化企业这条融资途径根本行不通。截至到2010年,国内共组建了10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但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无一不将投资焦点集中在“不差钱”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城市规划中的大型项目,众多中小文化企业和小型、微型项目无人问津。截止2013年,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仅有文化类上市公司的数量30多家,而中小型企业的比重更低。这样导致想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来完成融资,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微文化企业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2、文化企业自身原因

(1)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首先,西安市许多中小文化企业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市场化程度不高,一方面各类政府统计机构很少对其进行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公布,导致各类金融机构对部分中小文化企业信用评价不了解。另一方面,西安市也缺少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这样信用评级机构建设的缺失直接制约了各类金融机构向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的信用评价。其次,文化企业产品业态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真实体现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业务预测与核心竞争力也不能单靠资产负债表进行评断,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各类投融资机构对中小文化企业的支持。

(2)企业生存艰难,处境尴尬。处于创业期或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位于文化产业链的最前端,他们“有点子、有项目”,但点子和项目的市场化开发也迫切需要资金支持,但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性却很差,常常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无疑他们是“最差钱”的企业。另一方面,这些中小企业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其文化产业链无法扩展延伸,高收益的赢利模式还难以实现,抵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弱,造成投融资风险较大的结果。近年来,西安市这样的二线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增长速度非常快,导致许多中小文化企业在建立初期时,就要面临昂贵的房屋租金,使得经营成本过高,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尴尬的局面。在部分文化产业园区也已出现配套过高、运营惨淡的现象。

(3)人才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低。西安市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是文化艺术工作者或设计师,这些人员缺乏投融资意识和能力,对金融市场也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们经营的企业通常以自有资金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民间借贷资金,缺乏资金时,不会考虑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方式。赛富基金的合伙人金玉丹认为:如果公司只有一群很有创意的艺术家、很有激情的年轻人,而不是了解公司运营的人,甚至连市场和客户都说不清,更不会得到资金青睐。

二、解决西安市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策略

1、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投融资意识

首先要引导西安市众多中小文化企业转变管理观念,建立起一整套全方位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体系,来强化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鼓励众多中小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为核心,鼓励中小文化企业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手段来扩充产业链条,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金融支持奠定基础。最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的资本需求度、资本现状、筹资能力和承受风险能力等进行综合准确的判断,从而选择灵活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筹资。中小文化企业在聘请专业人才进行投融资活动时,还应积极开拓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等多种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中小文化产业融资难的现状。

2、完善政策法规、提高税收优惠幅度

虽然中央已出台的《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措施来刺激文化产业的发展,陕西省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省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 7个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西安市政府也已先后出台了《西安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陕西省、西安市等地区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实施条例都显现出设计过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地区优惠政策实际效果的发挥。在地区政策的制订中,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特殊情况和中小文化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对已有政策进行改进和细化,使政策实施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在中小企业的税收方面,应提高税收优惠的幅度,降低中小文化企业的税费成本,等于直接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入,对提升整个文化产业链条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作用。

3、优化融资环境,搭建服务平台

首先,西安市政府需要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全面展示西安市各种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活动,建立各种文化产业统计指标,提供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数据。其次,西安市政府应与西部产权交易所和西安市各类金融机构等定期组织中小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加强融资平台的建设,如2011年,陕西创建了“中小企业融资信息服务平台·融资超市”,这个西部首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息服务的网络平台,就起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最后,中小企业可以加强合作互助,结合各企业的优势资源,如可以采用企业联贷联保授信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促使企业之间相互监督,增强企业的借款能力,提高企业还款的内部约束。

4、把握机遇,用好政策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西安市以盛唐文化为品牌的曲江新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品牌的高新区、以印刷包装为品牌的经开区、以生态旅游为品牌的浐灞生态区和城墙景区、临潼文化旅游区、秦岭北麓沿山文化旅游带七大文化产业板块也初具规模。2012年,出台的《陕西省信贷增长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增强做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2013年,在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上,各大银行纷纷展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服务产品,如北京银行的“创意贷”、中信银行的“快快贷”、农业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光大银行的“紫薇花”、华夏银行的“文创贷”和中国民生银行打造的文创产业互助合作基金来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2013年8月1日开始,广播影视动漫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将告别营业税,只缴增值税试点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这些重大法规政策的实施以及文化产业园区的日渐成熟,对西安市中小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资金流入中小企业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鹤 等.解决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J].经济纵横,2013.1.

[2] 吴有红.我国文化产业融资体系创新探析[J].中国投资,2012.3.

[3] 秦智,谢杰.西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创新策略[J].开放导报,2013.4.

[4] 邱龙广.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16.

篇7

【关键词】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 融资难 商业银行 政府 改革措施

一、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企业、各部门经济联系密切,分工程度与生产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GDP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小微企业在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小微企业遍布长三角各地,具有很大经济活力。

但是,在如今受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以及外来产品冲击的影响,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服务不健全的问题更加凸显,长三角地区许多外贸型的小微企业在外国市场上遭遇了滑铁卢,不得不把目光转到了国内市场,但是由于对国内的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确、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改革整顿使得外贸型小微企业的战略转移并不是很成功。尤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信贷规模,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安全性、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更不愿意将资金投向小微企业。这些因素都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二、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一)从小微企业方面思考的内部因素

1.小微企业在预防、抵制风险方面的能力较弱

在和大中型的企业争夺银行信贷资金的过程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收益不稳定的因素使得违约风险加大,商业银行出于增加资金安全性的角度,偏向于将资金贷给大中型企业而不是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有更好的财力支持,这是小微企业难以改变的现状。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遍布,即使商业银行准备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扶持小微企业,也要从众多小微企业中选择恰当的放款对象,这就导致了长三角地区有许多小微企业得不到完善的金融服务。

2.财务信息失真和不对称

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比较混乱,小微企业也不用向社会公开自身的财务状况,财务监督处于空白的状态。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甚至擅自修改财务状况,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根据小微企业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商业银行出于降低风险性的考虑就不会向这些信息不充分的小微企业进行贷款业务,这就让金融服务在小微企业这部分显得不足。

3.信用程度欠佳,没有必要的担保品来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资金

小微企业没有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大多以私营企业为主,很多私营业主不重视信用的作用,经常会出现拖欠贷款的现象,有的业主在小微企业濒危绝境的时候甚至会卷走企业资金躲避银行贷款,这些情况损害了小微企业的可信程度和企业形象[2]。商业银行的贷款以抵押贷款为主,信用贷款所占的份额少之又少,信用贷款主要是针对信用程度极高的国有企业等单位而不针对小微企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以抵押贷款为主,但是小微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资本担保品向银行进行抵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可能性,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在小微企业这方面存在不足与缺陷。

(二)小微企业除外的外部因素

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保持流动性、降低风险性和增加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深入贯彻这三大原则。出于保持资产安全性、降低资产风险性的考虑,商业银行往往不愿意将信贷资金投向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抵押能力不足,担保公司也不愿意为其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这就降低了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取信贷资金的几率。

2.银行贷款原则与程序的制约

商业银行的贷款项目要报与上一级审批,为了保证审批的通过率,通常会报一些担保品充足、信用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而不是小微企业。在层层审批的贷款程序中,小微企业很有可能在贷款项目中被淘汰,融资难的问题依旧严峻。

3.商业银行的利率歧视现象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所收取的利率要高于基准利率,这就意味着小微企业要偿还高于平均水平的本息,小微企业有可能迫于资金压力而逃避债务,违约违信的可能性较大。除此之外,利率歧视现象会迫使小微企业退出向银行融资的平台,导致小微企业享受的金融服务不充分。

4.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为了追求经济增速,政府往往偏向于鼓励、支持、引导龙头产业和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小微企业得不到政策上的青睐与眷顾。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大中型的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增速的提高。为了快速提高经济增长率,政府希望银行等可办理贷款的金融机构将资金贷给龙头产业,模报酬递增的产业,这就挤压了小微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空间。

三、完善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改革措施

(一)小微企业应做出的改革

1.建立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化

信息失真问题阻碍了小微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等金融服务,因此,小微企业必须对此作出改革,完善财务管理,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监管,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让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更为准确的反映,除此之外,还可以实施相应的手段降低管理成本,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会计人员要秉承会计职业道德,坚决不做假账,以真实透明的账目帮助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得到完善的金融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聚集,小微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2.不断创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重视技术在提高收益上的重大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小微企业更是如此,自主知识产权可以缓解小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在当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小微企业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到自己的创新团队,在资金安排上要充分保证创新团队的需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小微企业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人才聚集的优势,吸引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的人才加入,推动产品质量的升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壮大自身的实力。经济效益好的小微企业会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享受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融资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3.提高信用程度,重视信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

小微企业的信用达不到贷款机构的要求是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有些小微企业忽视信用的重要性。因此,小微企业要加强信用监管,重视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尽可能地提高企业形象。信用水平较高的企业有更大的几率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享受切实的金融服务,有更充裕的资金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带动企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做出的改革

1.加快金融机构组织形式的改革,增设新型金融机构

逐步加大对众多金融机构组织形式的深化改造,增设分支机构、提高运行效率,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于小微企业占多数的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繁荣,小微企业众多,资金需求的缺口比较大,需要设置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担保公司可以向小微企业提高信用保证,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可能性。小额贷款机构的设置增加了小微企业可贷资金的数额。由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出现了新的特点,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更好地适应小微企业的需求,所以,必须对业务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在贷款流程和贷后管理方便做到灵活快捷、简化程序。

2.扩宽服务对象,做到谨慎选择

小微企业是非常具有活力的经济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金融机构要改变传统上重点针对大型企业的做法,在向大中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不能忽视小微企业的存在,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具有很大的活力,小微企业促进了GDP的快速增长,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思想,重视小微企业的作用,可以开发主要针对小微企业的新型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风险程度,加强风险管理是个永恒的难题。目前的货币市场,尤其是在小微企业的融资市场上,需求远大于供给,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进行资金援助,这样既可以降低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提高收益率,又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互利共赢 。

3.存款机构应当适度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在中央银行确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外,大多数的存款机构会提留超额存款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存款机构应当适当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贷款资金的数额,将资金贷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将小微企业当做重要的贷款对象,在促进双方提高收益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又可以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安定,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长三角地区的存款机构若做出此类的改革不仅会促进该地区小微企业的发展,更将推动全国性的存款机构的改革。

4.深化贷款方式的改革,创新担保方式

传统的贷款模式以抵押贷款为主,小微企业必须提供充足的资本担保品,这种抵押贷款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在贷款担保方式上做出改革,可以采用抵质押、专业担保公司提供信用保证、一般企业保证等贷款方式,做到贷款方式的创新,有效化解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劲,金融市场相对比较完善,有实行担保方式多样化的基础,做到担保方式的创新。

(三)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

1.用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协助民间借贷运行机制步入正轨

即使民间借贷的利率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民间借贷依旧是小微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是,民间借贷市场组织混乱,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的制约,因此政府需要加强立法、保证执法,使民间借贷市场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打压遏制高利贷的存在。对于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纠纷,要依据法律制度的规定,妥善解决金融案件,合法合理地解决纠纷,为民间借贷市场提供司法制度的保障。长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和立法司法机构可以率先做出改革,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不断积累经验,为全国性改革措施提供模板和经验。

2.引导、鼓励金融机构重视小微企业

对于专门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要给予保护、支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同时也要鼓励大型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不能忽视小微企业。除此之外,政府机构还可以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政府机关可以指定一些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交给政策性银行贯彻实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志锋,张晨.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制度安排[J].理论界,2012(08):22-26.

[2]祝健,沙伟婧.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小微企业银行融资创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42-46.

篇8

11月22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下称“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行。会上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跨界创新行动计划》(下称“《创新行动计划》”)提到,广东金融高新区将全面推动跨界创新与共享,探索建立金融信用示范区,进而打造全国金融创新示范区。

转变“抵押为主”局面,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未来3年,地处佛山市南海区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将紧紧围绕“信用是金融之本”的战略核心,努力探索一条从“抵押为主”升级为以“信用为本”的新路子,在“信用”这一关键环节上做文章,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创新行动计划》提到,围绕推进金融创新和规范金融发展双主线,培育适合金融创新发展的优良土壤,建立起既完善又具特色的金融信用体系与监管体系,力争经过3年的信用建设与跨界创新发展,至2018年底,金融高新区集聚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超过450家,总投资额超800亿元,吸纳10万名中高端人才就业创业,对地方税收贡献超50亿元。

届时,广东金融高新区将构筑起前后台呼应、上下游集聚的金融服务产业链,金融后援基地影响力辐射全球,并通过多方合力打造成为全国金融创新示范区,全国“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核心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以及广佛都市圈核心区。

实际上,自2007年广东金融高新区由广东省政府授牌成立以来,已将近10年。在“金融后援基地”及“产业金融中心”的双定位下,截至今年10月,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已吸引293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额约584亿元,其中私募创投类项目154家,注册及募集资金额305亿元,吸引中高端人才数量达3万人。

“我们要在‘信用’这一环节上做文章,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措施。”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发展促进局党委书记、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他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要推动跨界合作共享,例如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金融业态内部的合作、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通过跨界共享优化信用环境,推动金融和经济发展。

率先探索 “信用为本”

金融服务模式

广东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晓山表示,广东金融高新区是广东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推动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在金融创新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探索,为全省金融创新发展做出很好的表率,有力地支持了广东金融强省的建设。

近年来,南海区及广东金融高新区一直着力促进金融跨界合作。其中包括政府部门之间促进金融创新的协作;金融业态之间,包括资本市场、信贷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新业态之间的合作;金融与非金融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以及金融、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

以“信用为本”的金融创新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降成本,降成本的主要抓手在于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方法。

“信用缺失,直接导致了金融交易中过度注重抵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的功能。我们通过强化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加快政府部门的数据统筹、紧密与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相配合,全面增强社会信用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合作效率。” 黄志豪说。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通过信用建设和跨界共享来降低成本,是南海金融创新的突破口。黄志豪认为,“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重要举措,信用体系建设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建立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任,信用为本就是要打好这个基础。”

围绕“金融后援基地”与“产业金融中心”的双定位,南海将继续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企业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手段向债券融资、新三板挂牌、上市等直接融资手段拓展,促进优势企业上市融资。

目前备受关注的探索莫过于佛山市南海区“政银企”征信云项目。据介绍,“政银企”征信云基于南海区数据统筹成果,在涵括71个部门及公共企事业单位、覆盖20万家市场主体、累计长达22年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汇集了银行、保险、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股权交易中心等各类金融机构数据,以及企业所提交的用于补充完善其自身信用情况的数据,最终建立起南海区企业信用数据档案。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72-02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现在已经超过1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50%,税收的43%,出口的60%。中小企业还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吸收了大量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中小企业在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从供给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而且在需求方面,扩大了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需要,增加了购买力,扩大了内需,对扩大就业、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应该特别关注的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产权分散化,普遍化,社会化,使创业者大量出现,使社会资本大量增加,使平等竞争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激发更多人去积累资本、去创业,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仅对社会物资财富的增长,而且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对广大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以人为本”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只是我国的问题,也是国际性的问题,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的小企业有2000多万户,日本也有1000万户,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在市场竞争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破产,到同时又有更大量的企业创建,生生,死死,生的总比死的多。这就充分显示了中小企业的生命力,显示了中小企业是市场体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就要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起来。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企业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企业内部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度的创新、增长方式的转变及企业的守法诚信等问题上。而外部问题最直接的体现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虽然政府和银行界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很多努力,但困难依然存在。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98.7%来自银行贷款,应该说,商业银行不能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唯一出路。必须解决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问题。应建立区域性的民营中、小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使民间融资从地下转到地上,使之合法化,改造信用社为股份信用组织,完全由民间资本自由组成。政府要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规范操作,使中小企业融资能够顺畅运行。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全社会的创业积极性,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行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除了传统银行信贷支持以外,我行的“芝麻开花”业务为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中小企业私募债作为我行“芝麻开花”主要的产品之一,使我行为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中小企业私募债

(一)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概念和特点

谈中小企业私募债我们先从私募债说起,私募债券(Private Placement Bond)是指发行者向与其有特定关系的少数投资者为募集对象而发行的债券。该债券的发行范围很小,其投资者大多数为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债券融资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是指中小微型企业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和转让,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私募债券应由证券公司承销。每只私募债券的发行和转让,持有几户数合计不得超过200人。发行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期限在一年(含)以上三年以下(含)。私募债发行前应在交易所备案,一般在券商上报材料十个工作日内出具《接受备案通知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行人可以采取集合方式发行私募债券。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发行人可为私募债券设置附认股权或可转股条款。

(二)中小企业私募债产生的背景

2011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参加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时首次发表公开演讲,中小企业私募债首次提法见诸报端。第四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两会”为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推出做了政策和舆论的铺垫,会上总经理强调,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经济实体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资到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政府报告多次提及:“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和有市场需求的企业尤其是小微实体经济企业的信贷支持”。在两会期间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成为热门议题。今年5月份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正式启动。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小企业私募债设想的提出到落地,只用了不足6个月的时间。这也是本轮券商创新大潮中,首个正式“降生”的券商创新产品,其成型速度令人惊叹,足可以看出从政府到实施单位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重视程度。

(三)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主体条件及发行程序

(1)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主体条件

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由于是全新的融资产品,推出本着谨慎的原则实行先试点后全国推广,主管机关对于具备以下条件的发行人,参与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工作更为支持。发行主体限于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且未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微企业,暂不包括房地产企业和金融行业。所属地域主要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安微、内蒙古、贵州、福建、新疆、广西、云南、江西、大连、黑龙江、陕西、湖南等20个地区。行业则重点是高新科技企业、三农企业、或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财务方面会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查:1、净资产规模尽可能大,净资产规模超1亿元为佳。2、盈利能力强,未来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3、偿债能力较强,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5%为佳。4、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且保持良好水平。担保措施方面鼓励企业为其债券采用第三方担保或设定企业抵押/质押担保。在治理结构方面,企业运营规范,治理结构完善,如拟上市企业、新三板企业等。

(2)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程序

为顺利完成备案工作产最终发行成功,中小企业私募债整个发行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讨论确定发和方案,规模、预计利率、期限、担保方式、募集资金用途等;联系担保工作;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券商、律师开展尽职调查;最后企业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

2、材料制作阶段

落实担保工作;签署各项协议文件,包括承销协议、受托管理协议、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设立偿债保障金专户、担保函、担保协议;中介机构撰写承销协议、募集说明书、尽职调查报告等;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完成上报文件初稿。

3、申报阶段

全部文件定稿;确定利率等最终发行方案;申请文件上报交易所备案;寻找潜在投资者。

4、备案阶段

企业需要配合主承销商备案期间进行跟踪和主管单位进行沟通;完成备案。

5、发行阶段

发行推介及宣传;备案后六个月内择机发行债券。

(四)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优势及风险分析

(1)优势分析

中小企业私募债除具有私募债券发行要求低、节约发行时间及成本、承销费用低、收益高等优势外,具体表现如下表:

中小企业私募债与其他传统的直接融资方式相比较情况如下:

(2)风险分析

一是业界对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风险认识不足。券商在推介时过多强调其较高的收益率,而对风险提示不足。不少券商囿于发行公募债的惯性思维,认为私募债有交易所背书,对未来信用风险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二是承销商准入门槛过低,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相对于之前的公募债而言,私募债蕴含的信用风险更大,对项目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发生信用事件后主承销商的处理能力与承受能力要求相对更高。而现行的承销试点办法规定的主承销资格门槛过低,使一些没有主承销经验的券商也获得了主承销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资格。这些券商的整体资本实力、创新能力、信用状况本身就不够强,现有的余额包销和做市商制度又使他们承受较大经营风险。如果在承揽业务和风险防控关系上处置不当,过于激进,有可能发生类似于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主承销商――德雷克塞尔公司被迫申请破产的事件,造成较大的市场波动和负面影响。

三是投资者、承销商普遍缺乏债券违约处置经验。私募债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之前市场上的公募信用债券,评级基本都在AA+以上,基本没有违约先例,投资者和承销商不知道违约后该怎么办,通过怎样的程序。而这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很不健全,在私募债违约处置如何与《破产法》、《公司法》、《物权法》、《证券法》等衔接上存在不少障碍。

四是信息披露制度存在漏洞。深沪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办法》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比较笼统,仅规定证券公司在承销过程中应进行尽职调查,发行人按照发行契约进行信息披露,并承担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和责任。从前期发行实践看,获准发债的承销商为尽早推出产品抢得头筹,尽职调查往往做得比较仓促,监管层除象征性地要求券商进行尽职调查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监管或认证,完全交由市场;而且对于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也没有明确的惩罚规定,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信息披露存在不少隐患。

篇10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应收账款征信中心平台

长期以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适时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应收账款融资就是其中之一。当前,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已逐渐成为融资的主流趋势。它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契合了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偏多而致融资难的矛盾。同时,又顺势将融资难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针对全国各商业银行实施和推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散、乱”的局面及账款信息难以确认的弊端,开发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服务平台,对上述情况加以统一管理和规范服务,以避免重复和减低开发成本。下面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概念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2011年颁布的新标准,以工业企业为例,小企业的定位是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营业收入为300万元以上;微型企业的要求是从业人员小于20人,营业收入不足300万元。[1]

(二)资金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小微企业约1500万户[2],加上个体商户则更多。以1500万户为基数,阿里小贷、小额信贷、银行等各类机构对小微企业每户的贷款规模基准通常是5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按此核算全国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分别为75万亿元、10万亿元、30万亿元。由此可见,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十分庞大。从表1的预测也可以得以验证。有关机构在2012年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现有的贷款余额及满足度,同时假设未来五年维持目前的银行贷款比例占整体融资比例86%,预测了2013―2017年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规模具体见图1。[3]

(三)背景

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资产、信用等原因,融资渠道狭窄。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74%的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为银行贷款。而且中小银行的比例(3289%)大于大型银行(1244%)[5]。同时,基于风险、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银行在向小微企业提供的传统产品中,以抵押贷款为主,缺乏土地等不动产抵押物,从而导致融资难的困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约有80%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采取的是赊销模式,从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例在50%以上。2012年,1334户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总额为4319亿元,平均每户为324亿元[6]。

我们曾对湖南衡阳市的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抽样调查,表1以A企业为例[7]。从样本企业资产结构可知,固定资产规模普遍偏小,流动资产比重偏高。进一步分析,而流动资产中又以应收账款等资产居多。平均占比50%―60%,高的达70%,低的也有30%。而这恰恰为应收账款融资提供良好的契机和载体。

大量的应收账款造成了资产的闲置和资源的浪费。应收账款融资的推出不仅有利于缓解广大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和难题,同时也有利于改善银行贷款担保结构,减小对不动产的过度依赖。

近些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推动下,借助《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结合小微企业的特点,应收账款融资悄然兴起。与银行抵押贷款相比,应收账款贷款的鲜明特点在于一是信用捆绑技术,即借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为上下游小微企业担保;二是还款自偿性。

二、基于中征平台融资的现状

(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登记平台概况[8]

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牵头组织,其下属子公司中征(天津)动产融资登记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运营。2013年12月31日上线试运行。

平台设立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快捷、有效的融资信息服务,为资金供需双方达成融资交易。

平台服务的内容包括有关主体在线上传和确认相关账款信息,利用系统传递融资需求和意向信息,以及银行的信息反馈。系统可以自动发送转让/质押通知,有关对象可以在线实时查看。债务人登录添加反保理融资计划等。

(二)两种融资模式流程比较

通过上述的业务对比可以发现,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系统对接后,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信息可通过核心企业供应商管理系统自动发送至平台,并推送给银行,确保了账款等信息的真实性。银行可实时查看供应商提出的融资需求,放款后还可通过平台在线向核心企业发送质押/转让通知,核心企业供应商管理系y依据该通知自动修改收款人账户信息,保证到期货款直接支付给融资银行。

(三)基于中征平台应收账款融资现状

由于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具有许多优点。因此,目前在国际上已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和重要的融资渠道。据世界银行的调查,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83%的地方采用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9]。

但在国内,应收账款融资进展缓慢。到2015年底,该平台共促成各类主体融资数量28万笔,规模为14万亿元,其中80%是面向中小微企业[10]。尽管如此,与前述30万亿元的资金需求相比,累计14万亿元的应收账款授信,对广大小微企业来说仍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必须进一步制定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应收账款融资更快发展。

三、瓶颈问题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特色显著、优势突出、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却遭遇了瓶颈。据悉,我国当前在册的小微企业1500万户以上。而真正在中征服务平台登记注册的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在内仅有4万户,达成的融资交易只有28万笔[11],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严重偏低,与中征服务平台的预期也相距甚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全国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的实地调查显示,北京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几家银行目前尚未开展或是没有完成一笔应收账款融资。仅有浦发银行在坚持开发与应用应收账款融资产品。但是效应却差强人意,一年内实际审批应收账款融资客户不超过5家[12]。

四、原因分析

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尴尬遭遇来看,该业务的落地与推广还存在很多限制与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机构少、认知度和使用率低

首先是核心企业积极性不高。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是借助中征服务平台,利用核心企业良好的信用为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来融资。最终,核心企业承担了较高风险,却获得较低的效益。造成核心企业参与应收账款融资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其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动性不足。当前银行加强了风险管控,相应地问责处罚力度也加大,信贷员的业务压力增加,影响了业务开发的积极性。

(二)应收账款的确认困难

通过中征服务这一网络平台进行债权的转让来融资。融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债权的确认。而这又取决于应收账款项下交易的真实性及其实际价值的认定。实际操作中银行与企业确认账款非常困难和不易。

1供应链核心大企业参与度不高,应收账款真实性确认难,质押转让通知送达难。

2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大多不完善,缺乏规范的应收账款确认方式,且贸易伙伴多数处于异地。银行要对这些异地应收账款的情况进行了解就更加困难。

3应收账款质押虽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络平台上登记、公示,但征信中心对质押登记的内容不负有实质性审查的责任,不能保证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债务人的资信确认困难

银行无法充分了解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信用情况。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其把握度和可控度较弱,不但要考虑抵质押人自身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还需考虑形成应收账款的上下游客户的资信情况。银行很难全面有效获取债务人的资信情况。

(四)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虽然《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应收账款质押合同及登记权利,但却缺乏许多相关配套制度,造成了市场主体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谨慎观望。

《登记办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征信中心因“不可抗力”不能办理登记或提供查询服务的,不承担法律责任。由此,对债权债务双方在系统中登记或质押的内容征信中心则不承担实质性审查的责任。这样,系统中双方所登记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五、对策与措施

(一)加大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

积极动员和推动核心企业和银行机构的参与,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融资规模。

(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确认[13]

1强化对应收账款的审查。首先对应收账款的基础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付款条件支付能力、信用状况及可能行使的付款抗辩权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其次审查出质人是否已经履行基础合同义务,如尚未履行,还需审查出质人的履约能力情况;最后向信贷征信机构查询确认出质人的应收账款质押情况,防止出现重复质押。

2完善相关合同条款,严格落实质押登记。一是依法与出质人签订质押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严格约束出质人的行为。与出质人、付款人签订三方协议,明确付款人只能通过质权人指定的银行账户付款,加强资金监管。二是及时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并严格按规定时限办理展期登记。三是最大限度争取付款人放弃抵消权等付款抗辩权,并在相关协议中明确。

3加强贷后检查。一是随时跟踪应收账款风险变化情况,如存在付款人支付能力不足、应收账款可能灭失或数额大幅减少等重大实现风险,要求补充提供担保。二是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时效管理,督促出质人及时向付款人主张权利,如出质人怠于行使权利,则及时提起代位权诉讼。三是要加强对出质人行为的监督,如出质人恶意转让应收账款或放弃合同权利,依法提起撤销权诉讼。四是如发生付款人未通过资金监管账户付款的情形,根据相关合同约定,追究付款人的违约责任。

(三)完善信用基础设施建设[14]

中征平台需进一步完善和填补企业商业信用记录体系。通过数据整合、信息互联、费用补贴以及透明化、标准化,来解决信用评级,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发挥政府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

(四)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审核管理[15]

在以后相关法律或条例的修改中规定质押物在系统中登记时,须通知债务人,并作为责任条款列入合同成为配套的法定资料。

征信中心不断提升审查水平,努力拓宽审查范围。积极建立健全各业务和环节的审查流程,全面审核债务人的资信状况,要求债务人添加反保理计划,并证明应收账款及基础合同真实性及同意登记该笔贷款进行质押。同时,书面承诺债务到期即还款。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EB/OL]. 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146587/c3592332/contenthtml,2012-03-02[ZK)]

[HT5”SS][2]高建初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与发展趋势[EB/OL].中国衡器网http://wwwweighmentcom/newsletter/year2014/m6/2196asp

[3]李玲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难 多地试水“金融仓储”[EB/OL].http://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31209- cd58cfd7html,2013―12―09

[4]李紫宸千万中小企业遇融资痛点,应收账款能否破解困局?[N].经济观察报2016―04―28

[5]韩雪萌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生力军――访全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N].金融时报,2012―03―09(001)

[6]高思新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7―50

[7]谢茂康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应用――以衡阳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3(32)

[8][10]中征登记公司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介绍[EB/OL].http://wwwcrcrfspcom/platform_introducedo

[9]wiwi8742问题解析: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EB/OL].好贷网,2015―04―03[ZK)]

[11][12][ZK(]锦年应收账款融资遇冷 专家:小企业应学会造血[N].财会信报,2015―05―25(05)[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