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手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防治手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止手段

1.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及现状

1.1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原则。首先,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应该始终按照总的原则进行,防治之前一定要对果树的病害进行预防,预防得当就会减少遭受病虫害的侵蚀也就不用防治了。若是已经遭受侵害就需要防治,在果树最佳的三个时段进行防治这个时间段里会使效果更加突出。加强对果树的抗体注射增强防御能力、加强对果树及周边的管理,管理得当会使原有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因此防治原则的正确贯彻落实会使整个果树病虫害防治有效的进行下去。

1.2果树病虫害的防治现状。果树病虫害的问题现如今越来越来越严重,原因之一,病虫害的种类繁多,繁殖快导致其数量也增长迅速。在春夏季的时候,正是果农开始种植果树的时候,这时候天气气候温暖适当也恰好是害虫出没的好时节。因此在果树生长期抵抗力弱的时候,害虫快速繁殖大量侵蚀果树,果树大面积的遭受破坏。果农面临这种情况就会通常会喷洒农药,但是这种方法缺陷很多,虫害并没有因此而杀掉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对付,果树的果实受到农药的污染、水质、土壤生态环境污染。原因之二,相关的防治单位、部门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不及时、到位。我国相关的林业防治部门还没有相对应的防治体制、团队,因此在果树遭受侵害时没有预防的机制及相对应的拯救措施都是盲目的随机的不够专业,没有形成一套独特的预防体系。因此往往错过了预防的最佳时间,病虫害更加快速蔓延。原因之三,果农们对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缺乏,不够了解。因此,虫害不断进化但是没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对付只会加重对果树的侵害。

2.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手段、方法

2.1提高科学防治的水平及综合防治。科学的进行综合防治可以涉及到多个方面物理、化学等。首先说一下物理防治,它因为效果好被广泛应用到企业单位中。除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也是很有效的。农药中有化学成分只要合理的利用,农药的药效就会增强,高效快速的防治杀死害虫。其次是是微生物的防治。微生物防治也逐渐应用于各大果树林区。用细菌和病毒以及分泌抗生物的抗生菌等防治果树病害虫;如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世界上用途最广应用最成功的微生物杀虫剂,对防治苹果小卷叶蛾、果树害虫效果良好。最后一条是通过引进该害虫的天敌来对付害虫。有些鸟类是专门吃害虫的而且不会对农田、果园造成破坏,因此引进它们来吃掉害虫,但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不能打破。

2.2加强对果树苗木的检疫。果树的苗木在种植前加强对其的检疫工作会使它们在以后遭受虫害的侵蚀的过程中有抵御的能力,从而减少侵害。在实际的检疫期间,大量果树苗木都会经过频繁的调运,各类病虫害往往会借此防御薄弱环节从疫区扩散至其他正常产区或新建果园区。还有,每个区域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到位,没有科学有效的技术知识为依据,体系不完善都会导致病虫害广泛的蔓延得不到控制,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可以看出,对果树苗木与接穗调运的检疫工作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防止锈果病、花叶病等病害传播到新建果园,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对果树的影响。

2.3加强对果园的管理。一定要选用无虫害且没有遗传病史的健康果木才能进入果园开始种植。然后进行栽培种植果木,在施肥时,深翻树盘内表土,令一些病菌暴露于地表后,喷药剂于其上影响其生存活力。合理有效的施肥,先把杂草都清除干净,然后施肥再灌溉浇水。在果树成长的过程中也不能对其松懈,在某些长得较好的饱满的果实下套上袋子,以避免害虫的侵蚀或是鸟类的侵害。这种办法可以完好的保留较好的果实成熟。此外,对果园的清洁也是十分重要的。清洁果园能够消除或减少果园内外的病原菌和虫源,从而减少害虫对果树侵害的活动。

2.4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提高喷药的有效质量,不要造成大面积的漏喷每个果树的细致部位树叶树干等都要认真严格的喷洒,不能放过角角落落;加强对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宣传讲座,让人们了解专业的知识再去使用农药;加强对出售农药的商家专业使用农药知识的培训;加强对产地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开展病虫害防治。

3.结语

面对一系列的果树病虫害问题,不应该任由其发展应该严格进行防治,必须提高种植户的认识了解加强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对果树的栽培、种植、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林场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131-01

林场森林的保护对我国社会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林场的森林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目前,林业部门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防治。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式,以实现林场森林的健康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森林覆盖率增加导致防治工作出现困难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地区都存在空气质量差等问题。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采取了人工造林的解决办法。但是由于使用的树种较单一,导致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出现问题,大多数林地都出现了病虫害加重的现象。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室效应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自然条件。目前,我国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还不够完善,导致在面对大规模虫害时反应不及时,造成巨大的损失[1]。

1.2 病虫害种类的增加提高了防治工作的难度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性,病虫害已经成为林场森林经常发生的灾害,往往传统病虫害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又产生新的虫害,增加了防治工作的困难。目前,有许多害虫至今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给一些地区的林场森林资源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因此,面对这种现象,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重视程度。

1.3 林场森林病虫害危害大、治理难度大

林场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巨大,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且病虫害种类的不断增多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林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并没有可遵循的规律,这就阻碍了预防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人员开展防治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导致出现新的病虫害,且病虫危害不断扩大,对林场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由于病虫害具有反复发生的特点,自身非常顽固,加上防治检测系统不够完善,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2]。

2 对策

2.1 加强重视力度,增加资本投入

我国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要加强资金投入,提升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保证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要明确防治工作的责任,制订防治措施和管理方案。加强建设森林病虫害预测机制,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注重检测监督工作。林场工作人员要实时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展趋势,明确责任制度,进行全面检测和管理。对于重点频发区域要进行重点检测,提前做好准备和预防工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各级政府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制订相关规划,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资金保障[3]。

2.2 提升林场工作人员的协调组织能力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会造成重大影响,并且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为维护我国社会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要提升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若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对林场资源造成的损失,提升我国生态社会建设发展水平,首先,政府要加强自身对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整体引导作用,要保证政策支持,实现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程度。其次,为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必须保证林场森林资源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国际环境也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要加强政府的协调组织能力,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生态保护提供保障,减少相关病虫害工作对林场森林的损害。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制订规划、防灾减灾措施,提高领导组织能力[4]。

2.3 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科研力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也加大了高科技手段的投入。利用科技手段的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实现对病虫害的管理。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保证预防工作的主体地位,在灾害发生之前,通过预防手段能够及时制订政策和管理机制,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水平。由于近年来人工林面积越来越大,要坚持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选用优良的树木,实现树种多样化,运用混交林的方式能够提升森林自身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以此实现林业生产和病虫害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和科技投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水平。

3 参考文献

[1] 俞学志.浅析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3(10):61.

[2] 潘志强,俞明坤.探讨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6(1):241.

篇3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原因;对策

前言:目前东北地区林业病虫害比较严重,使得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十分大的打击。本文就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及解决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进而使林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使东北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进而更好的保护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

1.林业病虫害的相关概述

1.1特点

东北地区林业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随着林业面积不断的增加,使得病虫的种类有所增加,并且使得虫害的程度加剧;第二,林业病虫害一旦爆发,很难根治,而且容易引发大面积的病虫害;第三,目前比较重大的危险性病虫害给生态环境和林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第四,病虫害一旦发生,难以防治,容易给经济林造成较大的损失,会严重阻碍人民的致富之路。

1.2原因

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病虫害的主要因素如下:第一,人工林面积占据了森林总面积很大一部分,人工林因为群落结构比较简单,其生态系统不够稳定,极易发生病虫害。人工林都是单一树种,这种单一的生态系统很难实现自我的恢复。最终使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不断变大。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断索取天然林中的资源,乱砍乱伐的现象十分普遍,最终给天然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得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不断下降。最终使得天然林的质量和数量都不断下降,进而加剧了病虫害的发生。第三,随着我国林业资源需求的不断膨胀,很多外来的林业资源也带来了潜在的病虫害,因为我国林木检疫制度的缺陷,使外国一些病虫害传入我国,加之一些人为因素,使得病虫害不断的加剧,难以防治。

2.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东北地区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不太乐观,存在较多问题。首先,东北地区很多部门监测预报技术不够发达,很难准确的掌握病情,不能及时的预报病虫害情况。第二,病虫害防治手段不先进,目前还是依靠化学防治,效果不好。第三,各个林业相关部门之间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协调工作,相应的机制不够健全,使其防治工作十分被动。第四,苗木检疫工作不到位,使得潜在的病虫害比较严重,最终使得病虫害蔓延。第五,东北地区对于林业资源的病虫害的投入不够,防治病虫害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一些检疫的仪器设备不先进,使得林业防治病虫害的能力较低。

3.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

3.1森林建造、培育、管理方面

森林植造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抗病虫力强的树种,植物配置乔、灌、草结合,植物种类要保持多样性,避免单一结构、单一树种,增强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抗性能力;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林,禁止乱砍乱伐、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

3.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检疫工作

坚持把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完善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要对辖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气象气候等状况全面掌控,确保前期森林病虫害动态预测预报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做到早发现、早除治。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3.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提倡生物、物理等手段治理

坚持林业生态科学发展,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对病虫害的防御和自控能力。严禁不合理的农药使用,提倡利用微生物、天敌昆虫、益鸟、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防治。加大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利用光、温度、生物物理技术、放射能和电离辐射、人工和使用器械机具捕杀等手段进行防治。

3.4增加经费支持,完善基拙设施建设,加强领导

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如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来完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中,明确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

结语: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为了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应该加强生态建设,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东北地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助于增加东北地区的林农收入,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茂新,章申华优化临海市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09,7,23.

[2]龚云华,黄国成,陈秀东.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科学致富向导,2012,4,25.

篇4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09-1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等问题,使我国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的损失,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1 我国森林资源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进一步增强,森林面积持续扩大,从2006年17491万公顷扩大到2009年19545万公顷,增长20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从2006年18.21%提高到2009年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

2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防治难度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进一步加大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任务艰巨,自然灾害频发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影响较大,防治发生面积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2006年1101万公顷扩大到2009年1142万公顷,增加了41万公顷。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2.2 防治率较低: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不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加上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尤其是生物防治手段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未被广泛应用,使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仍然偏低。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率从2006年66.8%提高到2009年71.8%,年均增长仅2.44%,全国仍存在28.2%的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的防治。

2.3 危害损失大:森林病虫害种类多危害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森林病虫害种类近8000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其中是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等“十大”病虫害危害严重,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2005年有关文献估计,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880亿元。

2.4 机制不健全:森林病虫害预防机制缺失

我国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管理体制,决定了我国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林业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缺失。往往是某地区发生森林病虫害,周边地区并不是在知情的情况下主动与同级协调加以防治,而是等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后才高度重视。致使有些地方存在造林规划设计时,没考虑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导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难以提高。

3 加强对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研究

3.1 提高认识,积极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面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仍高达1142万公顷的严峻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的认识。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能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能实现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2 加强测报,科学解决森林病虫害防治难题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各省及省内各地区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及时掌握全国各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要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切实加强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进一步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从而科学解决森林病虫害防治难题。

3.3 加强治理,全面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面对造成我国森林经常危害的200多种病虫害情况。各省、省内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坚持按照“查清虫源、严格封锁、全面围歼、拔点除源、杜绝扩散”的防治策略,确定本地区的防治重点。要坚持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有益生物,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3.4 完善机制,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

篇5

【关键词】病虫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专业人士研究表明,病虫害爆发造成森林资源严重浪费以及社会经济损失。在1998年我国的森林病虫害导致4亿树木直接死亡,死亡面积多大370万亩,因此,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当营造混交林以及合理采伐更新,禁止使用危险的、带有病虫害的树苗造林,对于受到病虫害感染的地区应当积极清理,预防病虫害的爆发。

1.病虫害的危害性

1.1森林病虫害对树木以及人的影响

森林病虫害会对人以及树木造成很大影响,例如,白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害虫,对树木、建筑、家具、桥梁等均等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其次,对植物种子或者果实造成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树木的产量以及质量。最后,白蚁、地老虎、蝼蛄等害虫会进入土壤,破坏种子、导致种子不发育。在森林树木与树木之间的病虫害也非常多,一旦蔓延爆发造成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此外,病虫害带来传染病,例如吸血虫病,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1.2森林病虫害对生态的影响

一般来讲,害虫大多具有群居的特性,例如草履蚧若虫,一旦出现就大量集中在树干之上,造成树干严重破坏并且十分恶心。此外,部分害虫是世代叠加的,很容易造成森林大面积危害,不但树木导致枯死,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1森林病虫害防治与育苗关系

一般来讲,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可以提高树苗的生长质量。例如在花期、果期、种子、种苗等育苗过程中均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只有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才能保障造林工作使用的树苗的合格率,选择抗病虫的树苗品种,拒绝使用容易感染病虫害的树苗,加强育种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2.2森林病虫害防治与规划的关系

所谓规划是指相关部门从树种选择、树种栽培、树种搭配、林地调查等几个方面对于病虫害加以预防以及控制,并且以规划方案的形式确定下来。如果规划方案不具有合理性将导致人工林容易出现病虫害爆发的问题。在规划方面,相关人员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做好规划工作。此外,在人工造林规划的同时应当规划喷药设备生产,保障林木的安全。

2.3森林病虫对林业科技的作用

森林病虫害种类比较多,并且发生的规律特别复杂,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工作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因此,只有解决森林病虫害的检测以及防治等方面的难题,才能科学地开展病虫害的预防、治理工作,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控制。此外,应当同时抓好林业科技创新以及病虫害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促使我国林业标准体系得以建立,促进我国林业发展与进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2.4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般来讲,洪水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大量森林,缺少植物导致土壤没有植物根系固定不能储存水分。病虫害防治力度强,森林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才会高,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的多样性就更为明显,植物多样性明显导致动物多样性明显,昆虫之间互为天敌,从而促使生态趋于平衡,病虫害也会减少,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林业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3.病虫害防治措施

3.1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

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和林业生态系统具有密切关系,防治病虫害就是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但减少病虫害对于森林以及周边人畜的危害,而且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对病虫害防治引起重视,从心理层面确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程度,如果没有清楚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自然不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

3.2提高科技水平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提高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技术层面,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经验,能够及时发现或者预防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选用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或者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保障病虫害防治效果;其次,设备层面,更新农药或者器械,不仅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而且提高了防治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以及时间。

3.3完善预警设施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当完善预警设施,完善预警设施能够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准确性。拥有完善的预警设施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对病虫害的蔓延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及时控制局面,将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预警设施对于病虫害防治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应当完善预警设施,相关人员应当按部就班积极开展预警工作,防范病虫害的爆发[2]。

3.4构建混交林带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使用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式是构建混交林带。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成长的树木具有多样性,其自身具备净化功能,相对人工林,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复杂的食物链,一旦出现某种病虫害,没有相应的天敌与之对抗。因此,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混交林带,保障树木种类多样化以及食物链的复杂性,从而对病虫害起到预防效果。此外,这种方式不用喷洒农药,不但环保,而且不会对树木造成破坏。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虫害不但造成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而且造成经济损失以及生态破坏,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病虫害防治手段,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长禄.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08:83+104.

篇6

1、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森林病虫害工作过程中,虽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且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逐步壮大,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防治手段也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得到相应加强,专项投入有所增加,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于此同时,由于森林面积很大,生态环境长期遭受破坏致使生境脆弱,对于病虫害防治的整体基础还十分薄弱。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随着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不断加大。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2)随着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日益严重。当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8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传入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大小蠹、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近年来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不断增大。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国,鉴于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很碼笪:?但潜在的威胁却是不容我们忽视。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时常会发生。以往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黄连木尺蛾、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的顽固和难以治理,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的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损失十分重大。

2、应采取的主要对策与技术措施

森林病虫害发生直接危害着森林资源安全,影响着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几项具体的工作:

2.1 要充分认识森林病虫害危害的严重性,从思想上加以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森林病虫害的严重频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经济和社会损失,保护森林资源,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2 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适时调整防治工作的重心

预报预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的基础。各个部门必须切实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的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指定方法、明确对象、定时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坚决避免平时监测不到位,等到发现

转贴于

已是严重危害的恶劣局面。

2.3 要切实加大森防科技含量,不断改进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有利支撑。对于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防治手段急需大力的改进和。一方面要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木的前提下,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动物源农药、仿生农药、植物性农药、矿物性农药等等,以减轻对环境及水源的污染,注重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2.4 要切实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播

森林植物检疫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要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其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同时还要加强对集贸市场、加工、仓储、销售单位及花卉、苗木、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的渠道。

2.5 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防治的实际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经费投入不足的实际状况,每年大约有6.67hm2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国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目标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的进行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到当地防灾减灾计划,不断增加对病虫害防治、预测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及其基本建设等的投资力度。

2.6 要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基金

森林是公益性的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它产生的是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应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基金,以促进林业建设的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

篇7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37

引言

近年来,辽宁阜新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现代化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修复与建设工作,致力于打造生态与民生共同发展、绿色与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的打造。随着林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林业病虫害也随之增多,如果林业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势必会对林业发展与林农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此,辽宁阜新林业局十分重视,并积极采用各种手段开展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保证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

1 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辽宁阜新对林业事业的发展与推进,截止2012年全市林地面积达到了33.5万hm?,森林覆盖率同比上升了32.46%,林木蓄积量达1024万m?,截止目前,已有更大的发展[1]。然而由于林业事业的快速化发展,导致林业病虫害随之而来,笔者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到在对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对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管理机构更多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进而忽略了对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方面的防治工作。同时,部分林业从业人员的防治意识薄弱,在病虫害发生之初,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防治,从而导致林业病虫害的加剧,并为以后的防治工作增添了难度。

1.2 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水平不够

辽宁阜新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林区受资金与技术的双重影响,林业病虫害的监测方面没有有利的支持。同时由于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低,从而导致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水平相对其他地区和国家较差,进而在林业发生病虫害的时候对病虫害发展情况没有得到及时了解与掌控,从而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困难,对林业发展的危害性更强。

1.3 农药的不科学使用

辽宁阜新在传统的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大多采用大面积施用化学剧毒型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然而,由于化学剧毒型农药具有高效的灭生性、残留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工林区的发展环境和物种资源。同时农药的不科学使用也为农林主副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加剧了林农的经济效益受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肆忠挡〕婧Φ牟生与增长。

1.4 林区结构单一,抗性不强

由于追求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久以来在林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培育单一品种的人工林,从而降低了林业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进而导致病虫害的危害性加剧。此外,单一的生态环境由于其对外界影响因素的低抵抗力,一旦发生传染性或传播性强的病虫害时,将会导致这个林区病虫害危害的加剧,从而扩大经济效益的损失[2]。

2 针对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

针对由于林业相关人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重视程度低,而导致病虫害加剧的问题。要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加强林业人员对病虫害危害性的认识,例如,通过开设林业病虫害相关讲座或是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使人们切身体会到林业病虫害危害性对自身利益的影响;根据林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对策进行呼吁和防治。

2.2 提高管理机构监测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林业管理人员应该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并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建设病虫害监测机构。同时应给予大力支持并配合工作有效准确的开展,从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3 加强林业培育与管理

林业在培育过程中,要遵守“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科学发展观[3]。保障林区生态循环模式的建立,选用优质的树种进行栽培和栽种,同时注意避免结构的单一发展。通过这种方式的建设,从而提高林区的抗虫性能力和发展的平衡稳定性。同时,在对林区的管理上,要加强人为的破坏,禁止人们乱砍乱伐和不科学施用农药产品。

2.4 健全林业病虫害防治体制

健全林业病虫害防治体制。在提高管理人员重视程度的同时,建立病虫害监测机构,从根本上杜绝虫害的产生;将林业培育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相结合,例如根据辽宁阜新林业的发展特点建立可发展的生态林业;对于不符合林业发展与国家规定的农药,要严谨相关人员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机构防治手段的创新,使管理人员根据地区特点采用自然防治手段开展林业病虫害工作;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并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防治,例如引用遥感技术、引诱剂、诱虫灯等方法实现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3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促进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辽宁阜新林业管理需要针对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进而对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明确的、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才能使林业发展与林农经济得到实质性的保障。将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得到有效的贯彻与实施。

参考文献

[1]于凤静.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D].武汉大学,2014.

[2]王美.农田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

篇8

[关键词]森林 病虫害 问题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94-01

1 当前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的、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对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蠢、苹果牙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1.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尽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很难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工作相当被动。

2 制约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预报和指导防治。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有待推广、开发。三是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四是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五是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3 主要对策与措施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和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从保护我国及我省的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加入WTO。为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提高贸易信誉,减少经济损失,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和检疫工作,以保护我国及我省的生态安全。需要强调的是,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3.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3.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我省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林业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界、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篇9

1 森林病虫害爆发原因

1.1 病虫害难以消除

引发森林病虫害的害虫多具有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由于任何防治都不能彻底消灭干净害虫,加上害虫卵具有极高的环境适应能力,残余害虫及剩余害虫的存在导致病虫害往往年年发生。

1.2 科技落后

新药剂和新技术不易推广,小五台山保护区一般还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导致病虫害防治治标不治本。检测技术不完善,监测力度不足,对初期病虫害往往不能及时预防。

1.3 部门协调性不足

保护区各科室间虽有合作,但欠缺交流。造成森林建设各环节脱节,造林、育苗等各不联系,病虫害防治难以找到具体环节进行。森林规划建设时不重视病虫害防治,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等,加剧了森林病虫害的爆发。

1.4 资金短缺

重视程度不足,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善,防疫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防治仪器,新机器新技术的引用度不高,缺乏必要的通讯设施,导致病虫害防治和控制力度均有不足。

2 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2.1 加大病虫害监测力度

向相关部门申请资金支持,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人才培养力度,研究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建设以森林范围为基础的病虫害监控体系,合理划分区域,对各区域配备专人进行监管。提前拟定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加强与邻近地区的联系,及时防范大范围病虫害爆发。对森林曾经爆发的病虫害种类、范围、防治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定期进行短期规划,促进病虫害监测系统化。

2.2 加强监督考核

必须加强相关人员的监督考核力度,通过对相关部门人员及时检查,增强其防治病虫害的责任感,严抓季节变化引起的病虫害,促进相关人员及时记录、整理、分析,上交害虫分析报告等,加强监测力度,促进病虫害早发现、早预防。

2.3 科学造林与生物防治结合

一直以来,保护区营林造林树种较为单一,许多害虫缺乏天敌,通过科学营林与生物防治结合,保护原有和新增害虫天敌并进行适量培养,减少化学药品的施用力度,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害虫防御机制,如瓢虫灭杀蚜虫、松毛虫杆菌灭杀松毛虫、啄木鸟治虫等。

2.4 提高林木自身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自身抗病性是最基本的方法。对长势较差的林木进行浇水、施肥,秋冬及时修剪林木,剪去病枝,尽量减少害虫卵栖息环境,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2.5 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的突出特点是治标不治本,且会培养害虫的抗药性。对此,当出现病虫害时,应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农药,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时,选择使用对林木危害程度较小的农药。生物农药相比化学农药具有持久性长等特点,通过喷洒生物农药,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有效减少对森林、动物的损害程度,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6 使用物理防治

在配备充足林业养护、病虫害防治人员的基础上,及时对害虫幼虫、虫卵等进行人为灭杀,如人工捕捉松毛虫幼虫。利用虫类的趋光性等特性设置相应陷阱绞杀害虫,如设置捕蚊灯等。

2.7 改进农药施用方法

传统的农药施用方法存在浪费率高,杀虫效率低等问题,农药随雨水、地下水转移还会扩大污染范围,影响自然环境,危害人畜健康。研究新的农药使用方法,推广新技术,特别是喷洒等技术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率。

2.8 加大资金投入

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与营林育林市场化,通过招商引资等增加防治病虫害所需资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引进人才和其他地区先进技术,结合小五台山保护区实际,研发新型、小危害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篇10

关键字:绿色技术传统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 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市政建设离不开环境绿化,园林树木建设是城市环境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的不同部分都需要园林树木建设。道路绿化、公园绿化、小区绿化等环节中,都需要对树木进行栽种和管理,为美化城市环境做出相应的贡献。园林树木不但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所以,必须对园林树木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园林树木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不但影响树木的美观程度,也大大降低了园林树木的寿命。为了避免病虫害给城市绿化带来的巨大损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园林树木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园林树木的病虫害十分复杂,并不是单一的病害或者虫害,而是多种病害或虫害同时发生,而且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加重树木的灾情。正是由于园林树木病虫害的这些特点,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对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在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有一些传统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一些病虫害防治的绿色技术,下面对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中的绿色技术和传统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2 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中的绿色技术

2.1 生物防治技术

在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的绿色技术之中,比较重要的是利用生物防治的技术。所谓生物防治就是通过对园林中的有益生物或者基因等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达到平衡和稳定,防治园林树木中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通常从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采取有效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密度,还有一个方向是要防止病虫害的入侵。

通过对园林树木病虫害密度的控制,能够抑制园林树木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治病虫害,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控制园林树木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害虫的天敌,对害虫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害虫的天敌可以从国内的其他区域或者国外进行适当的引进或者移植,通过异域的天敌对当地的害虫生长进行控制。同时可以对本地害虫的天敌进行保护和利用,将本地的害虫天敌作为天然的杀虫剂使用,大量繁殖害虫天敌,在园林树木区域进行释放,抑制害虫生长。防止病虫害入侵就是将园林树木根部或周围存在的有益微生物作为天然的屏障,对树木进行保护。

2.2 生态控制技术

生态控制技术是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可以通过生态学的相关手段,有效防治园林树木的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是在生态原理的指导下,在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园林之中的生物关系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抑制病虫害的生长,为园林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这种方法可以将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有益生物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有效控制园林树木的病虫害。

3 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的传统方法

3.1 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方法是在树木栽种和管理期间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首先要选取优质的树苗进行栽植,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对浇水、施肥等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同时要对树木的病虫枝叶进行及时的修剪,保持树木之间的通风,从源头上减少树木的病虫害。物理防治是通过对园林树木进行热处理和机械阻隔等方式,对树木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这种方法要控制好热处理的程度,避免对树木造成伤害,主要方法有薄膜覆盖等。

3.2 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农药等有毒物质将病虫害杀死,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生长和蔓延。化学防治的方法是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基础上使用的方法,其利用率较高,操作方法简单,而且见效快。化学防治的药物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引诱性的物质,另一种是排斥性的物质,可以对园林树木的害虫进行诱杀或者对其器官等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死亡,有效控制园林树木的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