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图片及防治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麦病虫害图片及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教学改革;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49-02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实践技能型和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和农药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培养能在农业生产与管理部门从事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由于该课程以“技能”、“实用”为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模式及考试方式应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有必要对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一)“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涉及植物病害和虫害的预测预报,课程结构图如图1。其中植物病害预测预报部分涉及植物群体发病规律、病害流行预测和管理的科学[1-2],这需要学生掌握气象学、作物栽培学、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来研究多种环境因素对病害的影响,同时需要化学保护、生物防治、预测学、经济学等知识研究预测和管理技术。其中植物虫害预测预报部分涉及昆虫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害虫流行预测预报与管理。需要学生掌握气象学、作物栽培学、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等课程来研究各种环境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虫害的影响,同时需要化学保护、生物防治、预测学、经济学等知识研究预测和管理技术。由此可见,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图1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结构
(二)教学内容优化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开设在第5学期,由于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的农学类课程内容比较多,而这些基础课程学生在前面学期已经学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前面关于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方面课时设计较少,主要起到对学生回顾和加强基础知识的作用。把课时主要放在后面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方法的教学上,使学生更多地学习农作物病虫害预测技术和对病害宏观管理的能力。例如,在讲植物病害预测技术时,减少植物病害群体在田间的发生规律课时,因这些内容前面已学过。将课时主要放在对田间作物病害数据获得后,如何利用获得的数据进行预测建模然后进行预测和制定综合防治的方针。而这些都是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直接面临的技术难题。
二、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是以植物病虫害系统群体动态的分析,从众多影响植物病虫害流行因素中找出主导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加工,还要掌握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病虫害宏观管理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这就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例如要全面掌握不同作物品种、栽培管理方式、病虫害在田间的分布情况、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等,以及在田间如何对病虫害进行取样并记录数据,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再组建成系统模型。这些需要学生亲自到田间进行实践,然后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整理建模。
(二)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用口头或粉笔在黑板上板书课本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方法[3],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研究探讨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互换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案例教学法,此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1980年,才受到教师的重视,其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在植物病害流行预测中,向学生提出小麦白粉病在田间如何进行病害流行预测,让学生分组后阅读案例材料,查阅相关材料和文献,搜集相关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这样在小组之间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再让学生总结小麦白粉病流行预测过程中的规律、问题及经验,加深对植物病害流行预测技术的印象。同时老师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篇2
植物保护课程是为农林高等职业学院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草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植物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2结合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2.1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产实际,由于不同地区,其自然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植物种类与比例、栽培制度等也有差异,不同地区病虫害种类、危害状况也不尽相同[1]159-162.因此,整合教学内容,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增减有据,突出地方性,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使用的植物保护课程教材是陈啸寅主编的《植物保护》,除增加了突出职业能力的内容外,还补充了近几年在河南及周围省市区域新近出现的一些危害重的病虫(如近几年玉米上出现的二点委夜蛾),减去教材中与本地实际无关以及生产上不常见的病虫种类.
2.2结合生源现状,整合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要参照学生的实际水平.高职学生录取分数较低,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录取分数更低,学生理论基础差,自学能力差,入学成绩参差不齐,生源整体素质较差,教学难度较大.这对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满足社会应需人才的要求,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2]56-57.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适当地选择、提炼,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且涉农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对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有感性上的认识.植物保护课程实践内容的记忆性、操作性的内容较多,理论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学好该门课程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就为植物保护课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对于理论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应用性、先进性和动态性的理论教学内容.
3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1讨论式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易出现教师偏重于“教”,而忽略了学生“学”的现象.老师一味满堂灌,老师讲的不少,学生听进去的不多,教学效果较差[3]29-30.讨论式教学方式,即教师预先设计、组织,在课堂提出某一问题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互动式学习和思维的方式.如讲解小麦蚜虫时,提出为什么小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在小麦田发声时间不一样、分布不一样、在小麦上取食危害部位不一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翻阅书本及其他有关资料、积极讨论、相互答疑,最后得知不同蚜虫的发生特点与环境温湿度、光照、蚜虫食性、栽培管理水平有关.实践证明,把知识点归纳为一个个问题,并在课程上以问题的方式提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同学积极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现场教学法
结合当地作物上病虫发生情况,在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季节,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进行病虫调查识别,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随时解答[3]29-30.再结合发现的重要病虫,在老师和学生互动中提出、答疑、总结.阐述病虫发生发展规律与控制措施,如到玉米田,玉米螟在玉米的不同阶段危害部位及危害状怎样.在不同时期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有哪些天敌及它们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情况如何等等.通过此过程,同学们不但了解了玉米田的常见病虫,及其危害状,天敌以及发生特点,又提高了学生兴趣.另外,还可让学生把作物上当时发生的一些病虫、天敌做成标本,供后来教学、实验实训及科研时使用.
3.3社会调查法
根据授课内容安排,分阶段、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如寒假、暑假、“五一”“十一”假),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生产实际问题.如近几年笔者担任园林生产技术专业的植物保护课程时,利用一些节假日,让学生到他们家乡有关部门,调查当地园林植物病虫的种类、分布、为害、发生特点、防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讲解到农药部分时,利用星期六、日,让学生到商丘市农药大市场,调查农药的类别、特点、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返校后进行统计归纳,编写调查报告,进行总结汇报.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又锻炼了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3.4采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法
植物保护课程中,昆虫及天敌的形态、生物学特性、昆虫的分类、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物等等,涉及的挂图、标本和实物等量大,而且携带、贴挂时不太方便.尤其是病原物属于微生物的范畴,仅用传统板书形式教学难以有效表达这些相关的内容,教学效果差.恰当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抽象的讲解转变为具体的视觉刺激,便于学生的理解、吸收与消化.另外,将昆虫的孵化、化蛹、羽化、取食、迁飞以及产卵,病原菌孢子的形成和传播等制作成动态图片.或根据植物病虫发生特点、调查测报和防治措施制作一些影视片断插入课件内.生动形象,如临其境,使学生理解快、记得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由于课件堆积的内容太多,信息量太大.讲解时,易速度快、易主次不分,繁简不明,从而导致学生听讲不集中,影响授课质量.传统教学手段节奏慢,来得及思考,易突出重点,且灵活方便,师生互动性强,有现代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优点.所以,应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既通过板书演绎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又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内容图文并茂、音色俱全,两者的互补优势,各展所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4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植物保护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缩短学生技能水平提高的周期,提高他们到社会的适应性的保证[4]31-34,[5]477-479.在教学过程中,切勿沿袭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法.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如我系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优化整合了植物保护技术实训室,提高了实践教学条件,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实验实训时,力争做到人人会动手、个个会操作;加强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生物工程系先后与学校所在地的闫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代庄草莓基地、豫东花卉公司、黄河故道生态园区、森林公园、商丘高科农业等十余家农业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成了学院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实行兼职教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的校外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除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外,学生职业习惯也得到培养.
5优化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学生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必须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考试,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考后抛之脑后.学生高分低能,遇到农业生产上实际问题而无能为力.这种考核方式有悖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很难检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院生物工程系植物保护课程考核评估,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轴心.采取考试、考查与平时测验相结合,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实施全程考核.如表1所示.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多元化的考核办法,能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激发学生自学、思考、实践的热情,真正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
6结语
篇3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以教师为引导,以体验为红线,以思维为主攻,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开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能力目标:
提高课前探究的能力,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2.形成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思想。
三、重点难点: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四、教学媒体
真菌引起农作物患难与共病的标本;CAI课件。课前安排学生准备: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根瘤、地衣及采集过程录像。鉴于本课课前准备内容较多,因此,决定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头进行。
五、课时分配: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一开始,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入,由主持人说开场白: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都会饿死。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从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展开,非常自然地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提问:谁能展示细菌真菌是分解者的证据?各小组展示探究“细菌、真菌使食品生霉、腐烂”的结果,其他同学或提问或思考或补充。首先弄清以下两问题: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面包和水果为什么会腐烂?)从而探究出细菌、真菌与水果生霉、腐烂的关系。通过这样层层推进的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技能训练:为了能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请你来评价一下哪个方案更好,这样很自然地开始技能训练。在这里,我把技能训练提前到此进行,是我认为这个时候进行技能训练,与前面知识有联系,比上完全部内容后单独进行要显得自然,有意义。既有知识的连贯,又能训练技能。
组织安排:同学仔细阅读者P69“评价实验方案”,各小组讨论思考题,并作记录,然后选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组内其他成员补充,选出最佳设计方案。设计本训练关键在于通过对3种实验方案的选择让学生领悟到设置对照组时,要根据实验目的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只有方案3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这个评价过程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理性思维,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讲座让他们难免说明各个实验方案可行可不完善的道理,这学生学会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打下基础。
接着教师演示CAI课件,展示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问: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分解者)?想一想,细菌和真菌是靠什么生活的?(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引导思考: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观看大屏幕,分组讨论并回答。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过渡:既然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那它们与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不同的疾病。下面,就由学生把各自从不同途径(网络、报纸、实际生活,)获取的有关资料(实物、标本、实例、报道等)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物展示、讲小故事、谈体会感受、经验介绍、角色扮演、新闻播报等)呈示出来。通过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课前探究能力,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各自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
教师或主持人利用课件呈示相应的图片标本以补充并把各类疾病分类归纳:人(扁桃体炎、猩红热、痢疾、丹毒、足癣、臂癣)提问:这与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关吗?引导思考: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治疗疾病?列举“抗生素”如安比仙(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展示收集的药盒,介绍该种抗生素的治疗范围。怎样才能预防和防止动物或人患病?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抗生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示: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如细菌会产生抗药性,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应遵照医嘱,根据病因、病情、合理使用)。给农作物带来哪些危害?(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粉病都是真菌引起的)提问:细菌和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危害,使农作物患病,那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帮助农业生产利用细菌和真菌来防治农业病虫害?列举微生物农药如防治稻瘟病的春雷霉素、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庆丰霉素等,另外不可利用细菌和真菌制造除草剂,它们都具有环保作用,值得我们大力推广。指导学生阅读P70“以菌治虫”各向学生渗透STS教育,理解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价值。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篇4
以教育方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学发展观”为纲领,以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宗旨。以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关注“三农”与民生、落实党的富民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本地经济快速发展为突破口,以学生参与活动的全部过程或部分过程为手段,以学生掌握正确的合作探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普及与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二、活动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农业的调查与研究,对土壤样本的检测与分析,对粮食增产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知识、土壤成分检测知识、采用施肥配方与增产等农业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了解农业、研究农业、实践农业活动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调查、操作、检测、实验、分析、总结等正确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次科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关注“三农”与民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道德情感。
4 活动效果目标
通过直接参与活动的全部或部分过程,使学生获得科技实践活动的体验,感受科技活动的乐趣;感悟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理解科学技术与农业、民生的关系;树立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为人民的生活富裕,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而奋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现身科学技术研究的坚定信念:通过实践、体验农业节能减排,防止或减少耕地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农作物污染。
三、活动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1 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和人数
本次活动所涉及的对象是在校七、八、九年级的全体学生,部分老师和相关的科学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共计约600人,其中学生503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0%;教师42人,占我校教师总数的72%;相关科技人员及其他人员约36人。
2 需求分析
(1)活动背景分析
我们孟庄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全镇23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约3.8万人口,只有一个以本地特产――新郑大枣深加工为主的“好想你”民营企业,农民的收入70%来自于农业。虽说农业收入大,但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低下,在种田过程中不知道怎样去科学种田,盲目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产量增加不多,可成本增加不少,使纯收入降低。初步调查显示,正常年份小麦平均亩产500斤左右,按每斤0.90元计算,一亩小麦可收入450元,可成本投入不低于260元,其中种子30元、化肥80元、耕地45元、播种15元、农药20元、灌溉20元、收割40元。这还不包括工值,如果加上农民工值投入。每亩小麦的纯收入则趋近于“0”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不知道该施用哪种肥料、用多少,结果造成土壤营养成分严重失调,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即使国家发放种粮补贴、种子补贴、农资补贴等许多惠农政策补贴。但农资价格也见势上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每月挣500~800元的工资,也不愿在家过“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从而造成部分耕地荒芜。这不但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与国泰民安。为此,在农村进行土壤成分一一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酸碱度(pH值)、微量元素等检测,施肥配方分析和应用施肥配方进行增产增收实验,正确指导农民实施科学种田,培养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在我孟庄地区乃至整个新郑市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基础,已势在必行。这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国家的殷切希望。我们学校是孟庄镇人才最集中、知识层次最高、实验仪器设备最齐全、实验室标准最高的智能集团,搞好这项活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也有信心。
(2)技术优势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校的503名学生和58名老师都来自于农村,且家中都有责任田,在节假日及农忙时节,学生和老师都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对农业比较了解。
我们学校有本科学历教师29人,大专学历教师25人,有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的化学仪器、设备,物理仪器、设备,生物仪器、设备,地理仪器、设备。有高标准、高规格的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
我们学校与河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一直保持着技术业务往来,为了搞好这次科技活动,我们再一次走访了河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杨素琴教授和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的李建峰老师,并征得了他们的支持。
我们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已有10年的历史了,我们开展的科技教育活动曾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级奖项:2001年8月,《枣树害虫――星天牛生活习性、危害特征及防治的调查研究》获第六届全国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二等奖;2005年8月,《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科技实践活动方案,入围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论坛“十佳”,同时我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8月,《非化学农业防治蚜虫的实验》科技实践活动获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实践活动”奖。此外还曾多次获得县、市、省的表彰。
(3)试剂、仪器设备分析
本次活动大致需要15种试剂、14种仪器设备和2个土壤检测室。
试剂:乙酸铵、硫酸钾(氯化钾)、酮酸铵、浓硫酸、硫酸、碳酸氢钠、酒石酸锑钾、抗坏血酸、磷酸二氢钾、2.6-二硝基酚、硫酸亚铁、碳酸钾、阿拉伯胶、硼砂、氢氧化钠(烧碱)。
仪器设备:往复式震荡机、恒温培养箱、分析天平(电子天平)、火焰光度计、分光光度计、塑料浸提瓶、容量瓶、50mL容量瓶、三角瓶、10L下口瓶、漏斗、移液管、扩散器、微量滴定管。
实验室:2个。
这些试剂和仪器设备,大部分可由我们学校化学、生物、物理仪器室提供。学校三个仪器室没有的部分试剂和仪器,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河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给予帮助,还解决不了的,由学校出资或从科研经费中出资购买。
土壤检测室借用我校闲置的2个教室,各65平方米。
施肥配方增产实验所需农具、生产资料、种子等均由配合实验的教师家属提供。
四、开展本次活动的有利条件
1 开展过类似的活动
(1)在1998年2月~2000年7月,历时2年半时间,在新郑枣树研究所的指导下,我校科技兴趣小组开展了《枣树害虫――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危害特征及防治的调查研究》科技实践活动。
(2)在2003年9月~2004年12月,历时15个月的时间,我构思并撰写了科技实践活动方案《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
(3)在2005年9月~2006年12月,历时15个月的时间,我亲自辅导我校科技兴趣小组依据《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科技实践活动方案,开展了《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科技实践活动。
(4)在近几年间,我撰写过3个科技实践活动方案,组织辅导过5个科技实践活动。
2 相关经验
(1)2001年8月,我和马明旺老师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枣树害虫――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危害特征及防治的调查研究》荣获第六届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二等奖。
(2)2005年8月,我撰写的科技实践活动方案《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人选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论坛“十佳”,我同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教师”的荣誉称号。
(3)2007年8月,我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非化学农业防治蚜虫的实验》荣获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实践活动奖。
(4)我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和撰写的科技方案曾5次受到省级表彰、8次受到郑州市表彰。
五、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活动方案名称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重点与难点
1 活动重点
(1)确保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全部过程或部分过程。
(2)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
(3)获得科技体验。
2 活动难点
(1)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得到培养。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实施前的酝酿、宣传、发动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和活动实施后的资料整理、报告撰写、参赛、总结、评优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实施前的酝酿、宣传、发动阶段
1 活动时间:2011年4月1日~2011年5月31日,大致需要2个月的时间。
2 活动地点:学校。
3 参加人员:部分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部分老师、科技辅导员、全体学生。
4 活动内容:组建活动领导小组。广泛征求意见,开好几个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建立各级组织,签订安全责任书。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
(1)组建活动领导小组。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此次活动的全面工作,由教导处副主任李新民老师、团委书记孟伟敏老师、政教处副主任高军选老师、办公室主任田明勋老师、后勤处副主任高伟老师和作为科技总辅导员的我6人组成。具体分工为:李新民负责老师工作,孟伟敏负责学生工作,高军选负责班主任工作,田明勋负责社会协调工作,高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我负责科技活动辅导工作。
(2)广泛征求意见:小组成员分别走访学校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镇政府干部、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民,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3)开好几个会议:①收集整理各方面的意见后,召开校务会议讨论,使所有领导深刻认识到此次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并得到全力的支持。②领导组利用周三教师学习时间召开由部分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科技辅导员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进一步征求意见,部署下一步工作。
(4)广泛宣传发动:教导处利用全体教师会,团委利用学校广播站,班主任利用班会等,展开全面而广泛的宣传与发动。
(5)建立各级组织:在时机成熟以后,建立各级组织:整个活动设1个大队、3个中队、12个小队和若干个小组。
学校设一个大队,由团委书记孟伟敏和我具体负责。一个年级段为一个中队。中队分别由年级组长和该年级的科技辅导员负责。一个教学班为一个小队。小队分别由班主任和一个热爱科技教育事业的科任老师负责。一个教学班根据本班状况可设3-5个活动实施小组。小组由各成员共同推举出来的小组长负责。
整个组织关系详见图1所示。
(6)签订安全责任书:为了使参与活动的全体师生安全得到保障,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科技活动领导组给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辅导员老师给学校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签订安全责任书,参与活动的学生与辅导员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
(7)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三级指标:学校对活动领导小组工作进行评价:活动领导小组对每位教师,包括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科技辅导员进行评价,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根据出勤、态度、工作与成效方面。这次评价是一个再宣传、再发动的过程,是一个鼓励的过程,也是夯实下一步工作基础的过程。
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这次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校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分为三个步骤:了解农业,研究农业,实践农业。
(一)了解农业
1 活动时间:2011年9月1日~2011年10月31日,历时2个月时间。
2 参加人员: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和部分老师,约550人。
3 活动方法:调查问卷法、分析研究法。
4 活动地点:学校、辖区各行政村。
5 活动内容
(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指导、帮助下,在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网络室翻阅查找资料,分析研究我国、我省农业地位、现状及与国计民生的关系。
(2)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走进农村、农户,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本地区农业种植和收益情况,以及农民经济、养老、医疗、生活等情况。
(3)聘请省农业大学、市农业局、省青少年科技教育讲师团等有关专家到我校做农业的发展前景,现代农业、农业与国计民生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4)挑选10名优秀学生,由3位科技辅导员老师组成培训小组,利用十一长假,到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进行学习,培训土壤成分检测与施肥配方分析。
6 活动成果呈现与保存
学生在看、读、听、写、思考、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各自写出其调查报告,最后连同调查问卷、日记、活动照片、声像资料等上交学校活动领导小组进行存档。
7 评价
评价分为三级指标:辅导员(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针对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表现,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每位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按25%的比例,约126名学生进行单项表彰。
这一阶段为开展这一科技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
(二)研究农业
1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1日-2012年3月31日,历时5个月的时间。
2 参加人员
这一步骤主要是对土壤中成分进行测定与施肥配方分析。由于这一步骤对参加人员的纪律性、知识面以及对科技活动的态度等要求都比较高,所需参与人员也相对减少。所以,参加本次活动人员是从第一步活动被表彰的126名学生中选出的100名学生,其中包括进行过培训的10名学生和20名应急候补学生,加上辅导员老师和有关科技人员25人,共125人左右。
3 研究方法
提取法、火焰光度法、测定法等。
4 活动地点
辖区各个村庄、土壤检测室、生物仪器室。
5 活动内容
(1)将80名学生和辅导老师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由8名学生、1名经过学习、培训的学生和1位具有专业知识且经过培训的科技辅导员老师组成,每个小组师生共10人。
(2)每个小组选定1个自然村(学校辖区共10个自然村),按照领导组安排的时间,利用双休日,按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质分别提取土壤样本,并在土壤样本上贴上“xx村、xx土地利用类型、xx地质和检验结果”字样的标签。
(3)在三位辅导老师和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每个小组对所提取的土壤样本分别进行速效磷、水解氮、速效钾、有机磷、酸碱度和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和施肥配方分析。尽可能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4)把每个小组对所提取的土壤样本分别进行测定及施肥配方分析后的数据认真详细地记录在土壤检测登记簿上和土壤样本标签“检验结果”栏内。
6 评价
评价分为三级指标:辅导老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根据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纪律、态度与贡献按35%比例给予单项奖励。
通过第二步土壤检测、施肥配方分析等研究农业活动,为下一步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实践农业
1 活动时间2012年4月1日~2012年11月20日,历时8个月时间。
2 参加人员
参加本步骤活动人员包括第二步活动中被表彰的学生35名(其中包括应急候补人员5名)、辅导老师6名、参与活动的教师家属等共45人左右。
3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
4 活动地点:实验基地。
5 实验活动时间安排
玉米实验:玉米播种时间4月15日前后,生长期100-115天,收获时间为7月底、8月初。
花生实验:播种时间4月20日前后,生长期110-120天,收获时间大致在8月中旬。
大枣实验:大枣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追肥时间一般在4月份和6月份各一次,9月15日前后收获。
6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实验基地的确定。我们计划设1个实验基地和3个实验区。每个实验区由10名学生和2名辅导员老师负责。为确保实验实施过程中的师生安全、时间保证,以及实验的真实、有效和示范性,确保实验无干扰而科学、顺利地进行,我们将实验基地设立在距离学校较近的孟庄村孟伟民老师家的责任田土壤测定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玉米、花生、大枣增产实验。每块试验田分别划出面积相等的实验区和对比区。
(2)与实验基地老师的家属签订实验合同书。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意想不到的麻烦,我们将以学校的名义与其家属签订《实验基地使用合同》,一式四份,由新郑市公证处公证后生效。
7 实施实验
(1)为了不过多影响学生的学习,实验的每个环节都要与配合实验的老师家属协商,根据劳动时间的长短,尽量把劳动时间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星期天或节假日。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耽误上课的,由辅导员老师负责协调,且必须经学校教务处、班主任、任课老师同意并批准。劳动结束返校后,学生自己或集体必须挤出时间主动找任课老师补课。
(2)每次活动,每个小组必须有两名辅导老师负责,亲自带队。出发前,辅导老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学生分工、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在行进过程中,两位辅导老师必须随队而行,随时处理行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活动结束时,辅导老师及时提醒学生检查自己的衣物等,确保无误后,以原队形按原路返回。
(3)在每次活动中,辅导老师或配合实验的老师家属除向学生讲清怎么干。注意哪些问题外,要亲自给学生示范,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学得农业技术知识,又能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4)在活动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环节,如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要由配合实验的老师家属和辅导老师亲自操作,学生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例如农药的浓度配比等辅助工作。虽说学生只做一些辅助工作,但安全防范措施也要落实到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防范意识。
(5)每次活动结束,辅导老师都要组织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总结,有哪些收获、感悟、经验、教训和体会。
(6)要随时与镇、村、组委会干部联系,并向他们通报实验进展情况,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7)农作物成熟采收时,要及时进行施肥配方增产效果分析。
玉米增产效果分析:采用“五点随机抽样法”,分别在实验区和对比区各采收20棒玉米穗,分别进行长度、粗度、颗粒数、千粒重等方面的测量、计算和分析。进而得出实施施肥配方实验区的玉米增产情况。
花生增产效果分析:采用“五点随机抽样法”,分别在实验区和对比区各采收20棵花生,分别进行双仁果、单仁果的数量,以及单棵平均重量、20棵总重量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进而得出使用施肥配方实验区的花生增产情况。
大枣实验分析:大枣成熟采收时,分别在实验区和对比区随机称重各5千克,分别从成熟比率,1千克大枣数量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得出使用施肥配方实验区的大枣增产情况。
根据玉米、花生、大枣增产情况,并根据当时市场价格,计算出经济效益及增长情况。
8 技术经验推广
如果施用施肥配方能使农作物增长幅度大,经济效益好,我们就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进行宣传、推广。为了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我们将组织五种力量,采用两种方式宣传,使施用施肥配方科学种田在孟庄及周边地区迅速掀起,推广。
五种力量分别是:配合实验的老师家属,用事实体会,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宣传:我校全体学生,特别是亲自参加实验的学生向家长及本村村民宣传;我校全体教师向家属、亲朋好友和到校来访的学生家长以及本村的农户宣传;村干部向本村全体群众宣传;镇农业管理所向全镇各
村干部宣传。
两种形式是:一是组成报告团等形式,利用双休日把检测分析情况,实验增产、经济效益情况,包括数据、图片、实物制成版面、展台在学校、各村巡回展览。二是以传单的形式,把所有内容以文字、图片的形式通过以上五种力量向全社会宣传。
9 评价
评价分为三级指标:辅导老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根据实验情况,对本次实验做出整体、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评价要评出“实验能手”进行单项表彰。
第三步骤活动的实施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第三阶段:活动实施后的资料整理、活动报告撰写、活动总结、评选参赛阶段。
1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1日-2012年12月20日,历时2个月时间
2 资料整理
由孟伟民老师与部分辅导员老师、部分学生负责文字资料整理工作,包括各阶段各步骤所有有价值的文字资料;由高伟与部分辅导员老师、部分学生负责整理整个活动有价值的图片、声像、实物、挂图等资料,并负责图表、展板的设计与制作;我与部分辅导员老师、部分学生负责工作最后程序的验收与修改。
3 活动报告撰写
由孟伟民、高伟与部分辅导员老师、部分学生负责活动报告撰写,由我负责修改与定稿。
4 由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对本次科技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收获、经验、体会和教训,优点、缺点、成功和不足一一认真总结,为以后的科技实践活动总结出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
5 对本次科技实践活动作出贡献的领导、教师、科技辅导员、学生以及相关人员召开大会进行表彰。
6 申报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接受各级评委老师们的验收。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思想波动,想退出活动及解决预案
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个别学生怕耽误学习,个别老师怕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个别家长由于某种原因等因素,造成学生想中途退出活动。这种情况在以往的科技活动中也有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查明原因,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使其打消顾虑,排除干扰;二是经过努力,解决不了问题的,也不强人所难,启用后补人员。
2 在进行土壤检测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及解决预案
对土壤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对科学施肥配方分析,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技术性强,虽说我们对参加活动的部分师生进行了专业技术及操作培训,但还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将采用三个解决方案:一是邀请省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老师们,或者是邀请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的老师们亲,临我校指导解决;二是利用电话、互联网邮箱、QQ进行请教;三是带着问题亲自登门拜访。
3 在采用施肥配方实验过程中,与农户发生利害矛盾及解决预案
在采用施肥配方进行部分农作物实验过程中,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所需的生产资料问题、资金问题、实验失败后的损失补偿问题等。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将采用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按事先协商制订的合同妥善解决;二是依具体情况给予农户一定的损失补助。补助所需费用从研究经费中支出,若没有研究经费或研究经费不足,可从学校科技教育经费中支出。总而言之,不能让农户吃亏,不能损坏我们的声誉,不能违背我们的初衷。
4 安全工作及解决预案
安全工作是第一要务。由于初中生正处在好奇、活泼、好动的最活跃时期,在整个活动中,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步骤,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我们将采取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活动前,辅导老师必须给学校签订《学生活动安全责任书》,学生必须给辅导老师签订《学生活动自身安全责任书》,以加强安全的责任意识。二是每次活动,特别是校外活动和实验,辅导老师必须亲自带队并及时给学生讲清本次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必要时,老师要先做示范。三是与学校医务室密切配合,做好安全急救工作。四是每个班级(活动小组)必须配备一个急救箱(包),并配备足够的络合碘、酒精、消毒棉签、纱布、创可贴、止血带和必备的药品药具以及药皂、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急救箱(急救包)、药品、药具由学校医务室提供,短缺的由学校购买或利用科研经费购买。如遇紧急特殊情况,在做好安全急救工作的同时,在第一时间拨打求助电话:报警电话110,新郑市急救电话120,新郑市中医院急救电话62698777,孟庄镇卫生院急救电话62466120。火警电话119,并向学校领导及相关单位报告。
5 环保工作及解决预案
在活动过程中,难免要使用一些器具,如提取土壤样本、采收农作物果实等,尽量不使用塑料袋。避免造成白色污染。在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要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有效无毒的生物农药,严格控制粮食污染、土地污染和水资源污染。在灌溉农田时,必须使用移动软管灌溉,废弃大水漫灌,保护水资源。
七、活动的具体结果和呈现方式
1 通过了解农业,使学生对农业、农业与国计民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结果以三种方式呈现:一是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所获得的原始资料,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作为第一手原始资料存档保存;二是活动的体验和认识,撰写成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呈现,有机会可参加论文评选或发表;三是学生活动画面,以照片、声像的形式呈现,可以存档、参赛和发表,或者送达有关电台、电视台作为科教内容进行播放宣传。
2 通过对土壤营养成分的检测和施肥配方分析,使学生掌握检测方法和施肥配方分析方法,了解土壤成分,结果以四种方式呈现:一是所采取的土壤样本,贴上标签及营养成分,施肥配方存放;二是把各村、各种利用类型、营养成分、施肥配方等指示。列成表格的形式,存档并放大;三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存档,有机会可参加论文评选和发表;四是学生的活动画面以照片、声像的形式呈现,可以存档、参赛或发表,也可送达有关电台、电视台作为科教内容进行播放宣传。
3 使用施肥配方进行部分农作物实验。使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种田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农民的迫切性。结果以四种方式呈现:一是把具有代表性和特殊的实验成果(实物)进行妥善保存和展览;二是把实验成果(实物)及活动画面照片、声像资料进行保存、展览、宣传和参赛;三是把实验结果制成图表,进一步完善;四是把实验活动撰写成论文进行存档保存,参赛、评选或发表。
4 通过资料整理、活动报告撰写,使学生学会文字资料、照片、声像资料的整理与分类,初步掌握活动方案的撰写和修改。结果呈现方式有三种形式:一是原始资料整理分类存档:二是把整个活动画面及成果制成大型展板、展台,向全校师生,向社会展览、宣传;三是撰写科技实践
活动报告,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八、评价标准
本着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持着以人为本的态度,本次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 对学生进行评价
(1)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参与人数、参与率、巩固率及学生的参与态度。
(2)对学生在活动中地位的评价,从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培养目标达标评价和预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评价。
2 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1)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服务性、普遍性和普及型。
(2)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
3 安全工作评价
(1)学生安全意识形成评价。
(2)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评价。
4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评价
(1)对时间保障方面的评价。
(2)对人员支持方面的评价。
(3)对资金、设备投入方面的评价。
九、预计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 使学生了解农业、农民、农村,用事实亲身体验接受“三农”教育和农业大国的国情教育。
2 通过研究农业、实践农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科学种田、农业需要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
3 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受到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养成教育,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以及团结协作、合作探究教育。
4 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附件:
实验基地使用合同
甲方:孟庄镇一初中
乙方:________
甲方“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小组为了活动的开展,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使用乙方责任田_____处,共_____亩,枣树_____棵。
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意想不到的麻烦,甲方特与乙方签订《实验基地使用合同》,望甲、乙双方各守诺言。
甲方职责和义务:
1 实验基地由甲方使用,其中花生、玉米实验区使用时间为4个半月,从2011年4月1日~2011年7月底8月初。大枣实验区使用时间为5个半月,从2011年4月1日~2011年8月中旬。
2 甲方负责向乙方提供施肥配方和农药。如需要购买多少哪种化肥,准备多少有机肥,购买多少及哪种农药等。
3 甲方指导乙方施肥、耕地。
4 甲方负责花生、玉米的点播与田间管理,枣树的追肥, 乙方可协助,但必须服从甲方的指导。
5 农作物收获时,甲方有权采收少量的农作物以进行增产分析、经济效益分析。
6 由于技术问题、指导不当,农作物减产而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赔付标准以同类耕地平均标准为准,最高不能超过同类的10%。
7 不计任何报酬。
乙方职责和义务:
1 负责提供一定数量的耕地和进入盛果期的枣树。
2 按要求负责购买化肥、种子、农药和生产资料,备足有机肥。
3 按要求负责施肥耕地。
4 按要求协助甲方搞好播种与田间管理、枣树追肥等。
5 提供所有农机具。
6 成熟采收时无偿为甲方提供一定数量的农作物,以进行增产和经济效益分析之用。
7 有权追回一定数量因技术问题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8 一切收益归乙方所有。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安全责任书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将于2010年4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开展“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为在活动中确保参加活动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特向学校签订“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安全责任书。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安全管理办法》和各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并把安全工作列入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议事日程,确保参加活动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按有关规定随时随地向参加活动的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隐患排查,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三、在各中小队建立安全档案,要求各中小队每次活动前要制订安全措施,活动后要有安全总结,使安全警钟长鸣。
四、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要求辅导老师与活动领导小组签订《学生活动安全责任书》,参加活动的学生与辅导老师签订《学生活动自身安全责任书》。
五、“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必须配备足够的急救箱及急救用品和防护用具。
六、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成员要随时随地到活动现场督促检查安全工作及防范措施。
七、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轻的,由辅导老师或校医救治;重的,立即启动安全解决预案。
八、有关安全事故费用,视其情况,费用在100元以下的,由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负责;100元以上的,学校可给予适当补助。
九、每次活动结束以后,要开展安全单项工作总结和评优。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 学校领导签字:
活动领导组织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学生安全责任书
为在“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申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辅导教师特向“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办法》和学校有关的安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科技辅导老师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人身安全。
二、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制度,要求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要给辅导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
三、按有关规定,随时随地向参加活动的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使每个学生养成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安全防范。
四、每次活动都要有具体的安全措施:在活动前要讲安全,要预见活动中的安全隐患,活动中要随时排查安全隐患,活动结束后要总结安全。做到安全工作念念不忘。
五、建立活动档案,记录每次活动有关安全方面的事务,井装订成册存档。
六、每次活动都要携带急救箱、必备的药品器械和防护用具。必要时,要有校医跟随。
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的,由辅导老师或校医救治;重的,立即启动安全解决顸案。
八、安全事故费用一般由学校和活动领导组负责,特殊的,要由直接责任人一一辅导老师出资全部费用的20%。
九、安全问题要随时接受活动领导组、学校的督促检查。
十、每次活动结束后,要进行安全总结。
辅导老师签字:
科技活动领导组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学生自身安全责任书
在“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中,为了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减少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安全,使此活动能健康顺利地开展并达到预期目的,我特向辅导员老师签订学生自身安全责任书:
一、努力学习安全知识, 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二、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格遵守活动纪律和各项安全规定。
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远离不安全国素。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在活动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照顾,相互关怀,相互帮助。
五、在活动中各个环节,要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合理、有序地操作,不触摸电器、不玩弄利器、不接触农药、不私自开动机器等。
六、每次活动,需要戴安全防护用具的,必须按要求戴好,活动后,要及时消毒清洗、更换衣物等。
七、在外乘车时,要遵守乘车规则,先上后下,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车外,听从司乘人员和辅导老师的指挥。
八、徒步在公路上行走,要排成一行,靠右边行走,不打闹、不嬉戏、不乱队。
九、在搬运、使用玻璃器皿时,千万小心,以防打碎玻璃,伤害身体。
十、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救治,必要时启动安全预案。
- 上一篇:逻辑学基础与思维训练
- 下一篇:跨境电商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