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数字电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1]“数字电路”也是电子设计竞赛的基础,但在历年的省、市级电子设计竞赛中,我们发现:“数字电路”课程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并不能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有的同学甚至对电子设计竞赛根本没有兴趣。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缺陷,不适用于数字电路这类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前期“数字电路”教改的基础上,[1]增加了“虚实结合、项目驱动”等新的教学改革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理论强调,实践弱化
教师在课堂上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后作业形式单一,只要求完成课后书面作业,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2.教学方式单一,知识抽象难懂
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分析数字电路的原理及运行结果,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知识点抽象难理解,掌握程度浮于表面,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3.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不高,师生互动较少,课堂气氛沉闷。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与工程项目实践结合缺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缺少理论知识与工程项目实践的有效配合,学生不能切实体会到工程实际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兴趣,觉得其没有实际用途,产生了厌烦情绪。
5.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滞后
考核形式为期末笔试+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笔试成绩比例偏大,衡量平时成绩高低的指标缺乏,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一些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掌握情况,但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虚实结合、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实施“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实际应用项目为载体,导入设计项目所需的知识,通过完成项目设计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过程。
“数字电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以及工程实际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设计实例或工程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引出相关概念及相关电路,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进而完成课程的学习,同时将其“成果”用作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
本次课改中,按知识体系共设定10个驱动项目,其中1-9个为仿真设计项目,第10个为综合性设计项目,如表1所示。
在学习“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这一章节内容时,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教材内容讲解一些设计例题,由于没有引入项目设计,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互动较少。本次课堂教学中,课前先布置3个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分三组,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别完成一个设计项目,同时用Proteus仿真。三个设计项目为:[2]
项目一 某足球评委由一位教练和三位球迷组成,对裁判员的判罚进行表决。满足以下条件时判罚有效:有三人及以上人员同意,或者有两人同意、但其中一人是教练。
项目二 设计1位二进制全加器。
项目三 8421BCD码有效性测试电路。输入为1位BCD码,要求用一位7段数码管显示十进制数,当输入数据大于9时,输出报警灯亮,同时数码管熄灭。
对于项目一和二,分别要求用“与非门”、用3-8线译码器74138以及用八选1数据选择器74HC151三种方式实现该电路功能。对于项目三要求用74HC4511、74HC85、7段数码管和门电路设计实现电路功能。
课堂上对每个题目进行新的拓展:项目一要求用数码管显示,同意显示1,不同意显示0;项目二要求用以数码管显示累加结果;项目三要求当输入数据大于9时,用两位数码管显示结果。
教学过程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拓展内容如何对现有电路进行改进,完成新的设计。
经过10分钟左右的分组讨论后,每组派3名同学先演示并讲解课前布置的设计任务,然后当场修改电路完成新的设计任务。
项目设计采用课内、外相结合设计的形式,对于复杂项目,主要采用课外设计、课内讨论和改进的方法。项目设计过程采取个体与团队的有效结合。首先是个体必须独立完成所规定的设计项目;然后以团队形式共同完成较为复杂的综合性设计项目。项目考核分成个人项目考核和团队项目考核两类。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3]通过采用“项目驱动”的学习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而且通过后续综合性项目的制作,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实施“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数字电路课程中得到了应用,[4]而这些项目通常只是仿真设计,没有进行实际项目的制作。由于仿真软件提供的只是一种虚拟、理想化的运行环境,与实际电路设计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后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也发现了仿真软件的缺陷,许多同学设计的电路在仿真软件里运行很好,但是做成实物的时候却调试不出结果。这说明利用仿真软件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化,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对于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有待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电路的制作和调试能力,我们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将“基于proteus仿真软件的项目设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还要求学生对部分仿真通过的项目,进一步搭建实际电路进行调试,
在综合性项目设计中,我们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八路抢答器:8个按钮开关代表8位选手,8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对应8位选手是否抢答成功,当抢答成功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主持人按钮有灭灯和抢答开始功能;回答问题时间为30秒。首先用proteus完成仿真设计,然后再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实际电路的焊接和调试。
“虚实结合”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实物制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强化项目设计能力的过程考核
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强化过程考核和学生项目设计能力的考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期末理论测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过程性考核占50%,考核结果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现象。这种考核体系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设计项目的积极性,为今后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或从事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工作打好实践基础。
三、教改实施方案
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按教师和学生两条主线进行,以学生为主线进行项目设计、课堂讨论、项目拓展;以教师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精选、精讲、项目设定、项目点评和考核;两条主线的有效互动突出了“虚实结合、项目驱动”的教学过程。总体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
四、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精心设计驱动项目
项目设计需难易适中,循序渐进、工学结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项目设计中获得兴奋点和成就感;另一方面需将教学内容和工程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建设项目元器件库
在实施“虚实结合、项目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中,项目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因此必须建设一个较为完备的元器件库,以满足学生设计多样性的要求。
3.建设课程网站,丰富教学资源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已经建有网站http://zlgc.usx.edu.cn/ szdzjs/,通过该网站学生可以上传仿真设计的项目,可以开展在线答疑等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篇2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教材;课程改革
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7年全国所有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此次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其中,《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并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共分为五个模块。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共有4个系列,每个系列由不同的模块或者专题构成。总体上来说,内容模块比较多。另外,还增设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新的学习内容,要求高中数学课程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中,并把数学文化内容与各模块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此方面要建立相应的过程评价内容和方法。另外,要求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趋势是:增加新课程,强化教学,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养成。
高中数学新教材应运而生并试用几年了,其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剂。现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和新教学大纲,在两省一市实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具有许多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增设新课程,反映课程的时代性
课程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它与社会、时展紧密相连。课程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时代而孤立发展。因此,各国在课程内容上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把符合课程目标的、与时展相关的、鲜活的知识纳入到课程知识体系中,以增强课程的时代性。课程的时代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在传统学科中融入新的课程内容;二是新增设学科领域,以独立的形式展现时代性。
二、适应全球化和多元文化需要,强化教学
全球化是指人类在物质、人员、信息等方面的全球交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成为一个小的地球村,各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成为国际生活的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了能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立足都十分重视外语教学,通过开设多种外语课程,为学生在世界发展中提供理解和对话的平台。通过它,学生能更多地理解和接受信息,促进自己的发展。
三、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使学习经验和生活世界相整合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各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成为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高中课程改革中,科学技术或者有机整合到学科之中,或者以独立形式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这种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为课程自身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体现课程内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特征,使课程形成自我发展和更新的机制。
四、强调高中课程的基础性
课程的基础性一方面保证高中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生长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高中课程改革是世界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我国教育发展自身结合的产物。
五、加强数学和其他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的联系是总趋势
数学建模的教学日益重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成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成为课程标准制定的一个基本理念。重视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使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而且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及数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总之,每一轮的教育改革,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在新课程实施中,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各种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但是,施行起来并不容易,会遇到各种阻碍。比如,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把握不够准确,学校的评价制度与《标准》要求不符,自身学习能力有限,等等。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动因,教师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总之,在实施过程中随着实验的开展,我们将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任重道远,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高凯迪,孙鸣高.中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8).
[2]朱晓红.浅议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
育),2009,(10).
篇4
关键词:基础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意义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作为课改标志性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设置至今已有十余年,虽然我们的专家团队坚持不懈的摸索和探究,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念体系,但在基础教育现行阶段,推进这门课程实质是举步维艰。现结合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行为、国内外课程改革理念、先行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等,再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践意义,以期望给各位坚守该课程的信念。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反应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课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课程教学理论家布卢姆(Bloom.J.)开展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提出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构建起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对世界各国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2009年11月英国的《麦肯锡报告》强调,基础教育改革要致力于创造最佳的学习、卓越的教学、最优的教师,以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切实致力于英国国民的领导力、信息能力、共同操作能力、自主改进学习的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的形成。在研究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日本定位为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培养自主、自律精神,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韩国突出强调了自由、自主、自律精神,提出了“全人观念”,其内涵是:健康的人、独立的人、创造的人、道德的人。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一是强调国际意识教育;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三是回归生活,联系社会,突出学生主体需要;四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这一趋势下,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21世纪学校培养“顶尖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应对世界教育改革挑战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方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其要点是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决定。关于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别强调了“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在我国,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责无旁贷。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帮助我国课程由单一化走向综合化的有效途径
课程是育人的图纸,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培养出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追求课程的综合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打破各门课程的分割,使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点。新课程改革推进了课程的综合化,新高考政策的出台更进一步表明了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图打破各门课程的分割,把语文、数学等各个学科分支领域的知识综合起来,用以解决生活中的若干实践问题,进而把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到综合素养。
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形式出现的国家并不多。我国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一门新的课程形态,更是一种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普适价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被定位为标志性课程,是针对现行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出的。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有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查阅资料、合作交流、实验、设计、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这些方式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实开展这门课程能够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五、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之核心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的品德认知和观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改变生活的态度,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服务,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和运用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信息能力、社会生存、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等。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实践智慧,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激发、引导和培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六、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是国内外教育名校的课程特色
篇5
【关键词】教师教育 改革 趋势 路径
随着时代的急剧变迁,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发展壮大的互联网,将我们的世界逐渐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同时,对我们的教师高校教育的内涵和手段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改变。于是,关于教师高校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做好课程改革工作,不仅是顺应时展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本着对全国高校学生负责的必然选择。
一:当代学生现状的分析
当今,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更为严峻。要让学生实现应有的社会价值,并适应就业的严峻形势,需要学校及教师引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校学生正处于由学生向社会角色转变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开始独立自主的过程,往往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自我认知仍不全面。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有很高的期待值,但是学生在职业素质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自我认知不足、规划意识淡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降低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对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甚了解,更是无法对未来制定全面客观的规划,以至于毕业时会手忙脚乱,毫无准备。此时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不能正确的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盲目择业甚至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就业问题很多变成了凑合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不是一份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
⑵职业素质不良。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所必须的心理品质。很多学生入学后,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只需要学好技术即可,便忽略了对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并且现在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但是在学校中又没有做好基础工作,难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实中不免会受到打击。当自己的期望值与现实状况相差太远就会产生自卑、自怨、迷茫的心理,无法承受挫折和失败。
⑶专业能力较弱。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不足、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拓展面窄,计算机能力缺乏,与人沟通能力欠缺,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精神等问题。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
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本文针对当代学生的现状做出几点分析:
1.高校教育的课程理念要创新
教师在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翻转课堂”等,突出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积极思考,真正的起到教师授课的目的,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高校教师教育理念趋向能力本位,理论、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具有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理念,将专业教育和职业工作相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统一,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企业的时间,用实践来巩固基础专业知识,并且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教训。
3.高校教师团队的建设趋于教学手段趋向多样化与现代化
随着知识大爆炸的网络时代的来临,旧的教学方式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各高校在求存求变的同时,纷纷将目光瞄向网络世界。因此,改变过去单调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更新颖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学生造福,这已经成为所有大学职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发展的今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各国教育理念得以交流与互补学习。而向西方先进的高等院校学习,正是我国教师高校教育的一个良好发展契机。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路径
1.课程创新。高校课程理念要与时俱进,追求创新。可借鉴“翻转课堂”等先进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实体课堂变成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加深内容理解、提高应用能力的场所。这种创新性方式改变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顺序,突破性地转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传统角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但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的创新性授课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面对问题与挑战并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校企结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地方高校要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高校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密切、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仅要满足学生全面、终身的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还应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校应该主动与企业沟通互动,让学生进入企业,将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使其更快的掌握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自己的岗位。并且此举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旺季解决工人不足,生产量达不到的问题。这样不管是对学校、学生还是企业都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上方法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重点放学校与企业灵活结合上来,才能使职业教育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高校教师更要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德育水平和教学专业水平的培养提高。高校教师要注重终身学习,通过多种途径,充实精品课程的资源库。大力使用与推广国家精品课程,实现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教学方法与手段要与时俱进。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评估机制,能够保证教师的培养质量。要全力下好“全国一盘棋”,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好头,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有关高校的评估机制,通地各项量化的、可操作性的指标,来保证教师培养的质量。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机构,要统筹规划,并协调指导,积极地支持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工作。加大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加强同国内外先进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学习质量和教学水准,从而造福学生。
篇6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综合化;综合性学习
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边缘化、综合化的趋势,知识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能源、人口、健康等问题都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得以解决。这些现象反映到教育领域,就必然要求现代课程及其内容体现综合化的特点,以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l0年来,课程综合化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热点问题。语文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向综合化的方向迈进。
如果说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是语文课程走向整合的时代背景的话,那么,语文课程自身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则是其趋向综合化的内在要求。
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首先,课文课程的内容是综合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上至宏观宇宙、下至微观粒子……几乎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尤其是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和基础课程,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必不可少地要包含大量其它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哲学的伦理的、美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甚至物理、化学和天文的。所以,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跨学科色彩。我们通常要联系其它学科来学语文,借助其它学科的视野、方法和能力来解决语文方面的问题。譬如,运用地理学“气温的垂直差异”原理,就不难理解缘何“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自居易《大林寺桃花》);借助“绘图法”给《失街亭》一文画一幅“街亭之战示意图”,对于理解小说复杂的故事情节来说,无疑会有指津引路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作为母语通达各个学科,是学习各门课的基础,谁能说数学、物理、化学中没有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机会呢?数理化教科书严谨的行文,对写作说明文是有益的借鉴;在理解数理化题意、撰写实验报告时,语文知识和能力也会大有用场。
其二,语文课程的目标也是综合的。贯穿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或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即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因此语文课程与教学并不能单纯表现为知识传递和能力建构,即不是片面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而是追求包括知性、感性和社会性在内的“全人”发展目标。据此,语文新课标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并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可见,课程目标——语文素养是“三维”一体,不可分割。另外,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讲,知、情、意、行,听、说、读、写,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不可呈割裂状态一项一项地培养,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而后自然地融为整体素质。有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的这种综合性符合“木桶原理”,即整体素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语文素养整体水平下降,而使其它方面的长处受到抑制。
总之,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跨学科性以及目标的整体性表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然如此,语文课就必须遵循自身特点,加强学科内外的整合:注重语文知识的融:贯通和综合运行,密切语义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推进语义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和表达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的,天然地与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当我们理解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时,也决不可以脱离生活,否则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语文及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同生活具有血肉一体般的关系,还决定了语文课程只有与生活融合,才能发挥语文的特点,“才能生动活泼,学得又快又好”,否则,就会“枯燥乏味,劳而寡效”。
语文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包括课堂上听、说、渎、写以及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还包括课外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无怪乎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语文课程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地拓展语文实践的时空,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
课程综合化的本义是指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知识之间)的整合。近年来人们又认识到,课程综合化除了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还要强调认知和情意共同发展,以及书本学习同社会生活和实践相结合等,从而拓展了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据此,我们认为发挥语文教育自身的优势,加强与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也是语文课程综合化的题中之义。面向学牛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学语文将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课程综合化的世界性趋势,还是从语文自身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来看,加强整合走综合化道路,当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应然之举。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够,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少与其它学科的交融整合,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了语文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牛禁锢在书本上、教室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等等。语文课程的这种自我封闭、缺乏整合的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并使其难以发挥出牛机和活力以及应有的育人功能。由此看来,加快课程综合化进程也址义学科现状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
篇7
1课程与大学课程
从广义上来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历史回顾
2.1建国初期的大学体育课程
我国建国后到以前,由于各方面制度不完善,自1951年开始学习前苏联的课程模式,大有“全盘照搬”的架势。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治因素的需求,迫切的想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以及希望通过体育促进外加关系的发展。我国体育课程的设置以竞技体育为主,课程结构很单一,其指导思想基本以教师、课堂、教材三要素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集体教学,教授整体划一的动作,师生间缺乏互动,整个教学体系形成一种教学法。这种单一的控制模式导致了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总之,在我国建国初期,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我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体育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2.2时期的曲折发展
十年的,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高等教育体制和课程的设置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扭曲。全国大学体育课程基本被取消,少数地方以“军事训练课”代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由于政治原因,课程目标价值也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脱离了其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学科轨迹。
2.3改革开放初期,以增强体质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我国早期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政治色彩,受到政治形势的操控和影响。但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慢慢恢复了其应有的面貌。突出的标志就是1979年“扬州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又重新走上了正轨。在这个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在1979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对这一目标提出了重点要求,但是在这个时期过分重视体质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教学组织都有所突破,教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向多元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大学体育,除了增强体质,还注重学生心理、社会方面转变。由最初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变为“三元”模式,注重学生身、心、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走向了繁荣阶段。
3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我国新型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验阶段。不再呈现单一、守旧的传统模式,开始向自由化、多元化发展。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在《新纲要》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大学体育改革的新。在体育课程模式、课程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如下:(1)在课程理念的设计上不断与时俱进,并逐渐与世界接轨,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和满足不同教育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关注个性的发展。(2)课程指导思想在不断转变,任何形式的变革,首先都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由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正由“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进行转变。(3)课程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步走向多样化。主要变现在运动项目的增加和上课形式的丰富,以适应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多样性需求。同时将野外生存、职业拓展和休闲体育纳入了教学范畴。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运动项目的增加和课堂形式的丰富有助于培养有个性的、复合型的人才,以便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适应社会的需求。
4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4.1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我国几千年的应试教育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成绩好坏和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正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观念的落实,也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2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脱节
课程改革理念要与时展同步,并逐渐与世界接轨。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很多与社会不一致的现象:(1)体育教学观念传统落后;(2)大部分教学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3)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片面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重视教学效果的质量。
4.3大学体育必修课的存
在使教育培养目标脱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来设置体育课程的科目和内容,而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必修科目过多,盲目设置了许多不合实际的教学课程,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4大学体育课程只是对中学基础体育课程的简单重复
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衔接不连贯,大学体育和基础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简单地说,大学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基础体育教育的重复,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和突破。
5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5.1国家、政府部门的干预措施不断变化
教育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教育机构,他的运行需要国家、政府的干预,只有在正确的政策指引下,教育事业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但是过多的干预又会让教育事业脱离实际,不能自由发展。而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政策性的干预是在不断减弱的,让学校有更多的办学自。这样更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体育教学课程,另外,政府部门会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支持,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5.2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
在旧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主要以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而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理论中,则不断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进步变化的幅度纳入到评价内容的体系中,评价方式也不断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这种趋势还将不断得到发展与优化。
5.3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逐步与社会需求接轨
需求是物质发展的动力,有需求就会有发展。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同样要依存于学生以及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双向选择,所以为了能更好地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将不得不更多地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立足社会需求来设置大学体育课程,让学生能更多地学到适合就业的专业技能,这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5.4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满足个性化教育是世界范围内体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身心特征出发制订大学体育课程,必修课程具有更多的共性,会强制性地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所以,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势在必行。
5.5大学体育俱乐部将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篇8
【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05-03
课程改革历来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进入21世纪,在世界潮流的推动下,我国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地进行,鲜明而紧迫地呈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给予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 切实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落实到实处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模式是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实施。这也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大一统的要求很难在全国普及,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也很难得到满足。鉴于此,本次课程改革重在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指:国家制订总体的发展规划,确定国家管理体制,提供宏观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总体目标制订相应的规划,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按照这样的线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具有适切性,有利于平衡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具有地方特色,使学生的发展能各取所长。
二 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提高教师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改革过程中,最能促进改革进行下去的直接实行者非教师莫属,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师资问题是一个重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运用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当前很多地方教师的工资偏低,一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怎样让教师主动热情地参与改革,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是最前沿、最直接的直面教育改革的工作者,许多最根本的问题只能在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被发现和提出,因此应该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改善教师现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可以通过相关的绩效责任制,来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教师作为如此重要的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必将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可借鉴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
三 唤醒国民的危机意识,将国家的危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把教育的成败和国家未来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一个觉醒的民族都充分认识到,面对21世纪的挑战,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美国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很多法案从标题上就显示出他们民族危机意识的强烈,通过醒目的标题
引起国民共同的危机意识,在法案中强调教育对国家未来生死存亡的攸关作用。美国的这种做法在一些国家看来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正是美国当局足够重视改革的体现,这也成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先后进行的多次较大的课程改革也提出过很多尖锐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没有一次将改革的紧迫性和国家危机联系在一起。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教育大国,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在我国难度更大,只有全国上下普遍意识到问题的迫切性,并且从行动上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教育改革的理想才可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改革的时候,要唤醒国民的危机意识。真正的危机不在于教育问题有多严重,而在于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的程度。多一份危机感,多一份批判,我们就会多一份进步,多一份成就,多一份强大。
四 加大财政投入,保证教育经费
教育要发展,经济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通过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教育是美国经济生活乃至全社会事务中头等重要的大事。美国对教育的重视主要反映在教育投资上。美国学者包尔丁(K.E.Boulding)说:“很多研究结论表明,就投资利润率而言,教育投资优于其他工业投资。”至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有促进生产力的宏效,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更是美国企业家早经理解的。①
多年前,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对美国的教育投资状况做过预测。预计政府支拨的教育经费预算将日益充裕,教育基金会将日益慷慨,教育领域一些捉襟见肘、无米为炊的现象也将日益改善。另外,一般国民收入日益增加,广大社会人士日益看清对子女教育投资的重要意义,家长们也必日益尽可能地供给子女接受长期而良好的教育。
目前,美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9%。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相对于美国的教育经费投资,我国的相形见绌,美国的教育投资几乎是我国的两倍。我国受教育人数远超美国,但教育投资仅约为美国的一半。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优质的教育,难度可想而知。
五 除国家财政支持外,需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教育要发展,仅仅靠国家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的财政拨款是在宏观上给予支持,还要动员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如虎添翼的效应。如果社会各界人士都能认识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发展的关键作用,有能力提供经济支持的企业家和各领域的带头人能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业将会蒸蒸日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事情,只有国家“摇旗呐喊”,民众不参与,社会不关心,进展是不会顺利的。只有当全社会把改革视为与自己相关的事业,切身投入其中,才有助于改革的蓬勃发展。
六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微机的诞生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计算机开始进入学校。由于政府重视,加之有强大的经济和物质力量的支撑,计算机进入美国校园的速度非常迅速。在美国中小学,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数学、自然科学、语言、地理、历史、社会、美术等教学中,它在推进中小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据统计,1970年美国各州有18%的中小学采用了相关的信息技术。在美国中小学,由于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教师传授和学生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新型教学观念和模式。通过互联网,老师可以获取与教学相关的教辅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学生可以获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拓宽知识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观念,培养了能力,这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适应信息化社会极为有利。
篇9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等学校 课程改革
一、全球化下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科学技术渗透在各种学科领域中,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必须顺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因为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拔尖人才。我国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要培养出各种人才满足新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是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直接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第三大职能。从其职能层面看,社会需求是高等学校课程发展和改革的真正动力,社会需求决定课程的设置和改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球化的到来决定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多方向和多层次,这就需要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形式多样化,其目的是使我国高等学校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健康”成长,因而课程改革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课程基本上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而且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源泉。所谓“学校强,则学生强”,提高学校实力的主要手段是不断改革课程。学校不断进行课程改革适应社会需求和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和改革课程设置适应全球化的到来,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校自身实力,而且有利于走特色办学之路,这样才更有竞争力。我国很多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校自身发展,高等学校改革迫在眉睫。
二、全球化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提出的若干挑战
(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桎梏——转变课程改革意识
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多数是“形变质不变”的改革。其中大多数课程设置是由国家指令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决定的,这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因此即使高等学校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也难以适应新时代全球化发展的需求。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即僵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和国家社会在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但是由于学校本身缺乏改革意识,学校课程设置中课程内容陈旧和重复累赘,教材质量不高,落后于时展,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全球文化的到来,使得学校课程改革很难在短时期内完成。因此,高等学校只有转变课程改革观念,才能“永葆青春”。
(二)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同质化”——走特色高等学校之路
知识经济时代,学校课程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速度。当前,我国在课程改革往往倾向于仿效他校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往往改变不了传统的课程结构,其方式缺乏灵活性,内容比较单一且缺乏弹性,导致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同质化,严重者甚至连学校的建筑也模仿。这种现象不仅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狭窄,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2]更不能使学校以其独特的优势跟全球优秀的学校进行博弈,这让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型社会,阻碍我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紧跟时展的前沿,与国际化接轨,使学校根据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和有特色地进行课程改革。
(三)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课程形式单一——强化其多样性
我国多数高等学校的学科交叉性不强;内容比较“保守”;课程结构“公式化”致使课程的形式单一化。全球化的到来,这种课程结构形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应该强化其多样性,如学科数目、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多样化。
三、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对策
(一)增强课程改革学科的交叉性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很多高等学校依旧年轻,但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科设置得越多越好,而忽视重视高等学校课程学科交叉。全球化下的学科竞争不是数量上的“抗衡”。克服多门学科简单相加构成“多”学科,应该使学科间互相“往来”,加强学科间的融合。高等学校应该改变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开设大量课程的现状,恰当地增加综合性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建立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还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增强课程改革内容的新颖性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是“扬弃”那些陈旧的、落后的、过时的内容,更新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前沿性、通常性、过程性、注重认知策略性和适切性,并反映科技文化新成果。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等学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科的新成果、新观点、新动向,跟踪最新学术潮流,这是增强高等学校学生的探究、科研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主要途径。此外,高校课程改革内容设置上要紧跟时代需求,内容要“新”“活”“实”。
(三)合理设置课程改革结构
在全球化影响下,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应该优化高等教育课程结构,重视基础性学科,包括传统基础学科和现代科学基础课程。合理调整各种课程模块所占的比重,协调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构建知识密度大、结构性强的选修课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选修课程的潜力。此外,重视基础课程教学,不是简单地增加课时,而是注重基础教育的坚实与全面,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力求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总之,针对我国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课程改革应该增强学科交叉性,增强课程改革内容新颖性,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参考文献:
篇10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是进一步确立了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长期以来,历史课程往往被视为小学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规定了课程实施的计划、学时等。目前,历史课程已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二是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在历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逐步接受并不断深入理解,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主动、积极地开展教学研修,进行校本教研。
三是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方式。历史新课程的实验,最大的亮点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方式上,从以往的注重教师传授历史知识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与提高。
四是历史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专门的阐述,教师在课程资源和教学材料上的视野大为扩展,积极开发校内校外的多种历史课程资源,搜集、整理和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材料,从而使历史课程资源在渠道上、种类上、形式上多种多样,教学材料丰富多彩。
五是初步建立起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各地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各种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从而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笔纸考试的单一方法,评价的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不同教学阶段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单元教学、学期教学和学年教学的评价)相结合等,使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方面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杨孝如: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历史课程标准修订也一样。我想,在修订之前,应该会有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吧?
修订工作组:这次历史课程标准修订,我们遵循了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依据,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义务教育之中。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为目的,修订《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二,以总结和巩固十年新课改的成果、继续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精神和理念进行修订工作,力求通过努力,使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更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更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不仅弥补和解决课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更要有助于新课改的持续发展和深入进行。
第三,在充分肯定《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10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借鉴我国和外国历史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研究近年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成果和问题,努力使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更有利于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更加适合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符合今后十年的发展。
第四,尊重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系统性的学科特征,使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进步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杨孝如:有了基本原则为指导,《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就有了方向,接下来,修订工作是怎样展开的?
修订工作组:根据上面提到的四条基本原则,《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基本路径是:从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入手,抓主要矛盾,然后修订课程标准的其他部分。这样做的理由是:“内容标准”的修订是彻底解决“难、繁、偏、旧”问题的要害,先进的课程理念、具体的课程目标都要通过切合实际的、适度的内容标准来实现,“实施建议”的修订也有赖于“内容标准”的改动。另外,“内容标准”决定了教科书的编写框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科书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修订工作程序分为两步:
第一步,重点进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标准”部分的修订,主要的工作是:第一,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和国际上通行的体例,将《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打乱时序的史实进行重新排列,删除较难和较偏的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第二,确定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主线。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中国近代史以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中国现代史突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史则注重全面反映多元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第三,选择和修改课程内容要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学科发展的趋势,结合学生的经验,贴近现实生活。第四,为落实课程目标,提出具体的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并采用双栏表格的形式,将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列表显示,相互对应,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的教学,同时为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创新留下一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