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明确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
对骨质疏松症定义的理解和认识:
①骨量减少:应包括骨矿物质和其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②骨微结构退变:由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
③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生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多发于女性,特别是绝经后女性。根据2010年北京一项4672人参加的关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调查,60岁以上人群该病发病率女性高达33.92%,男性为17.54%;80岁以上发病率并无明显性别差异,均高达60%~70%(见表1)。
表1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年龄(岁) 女性(%) 男性(%)
40~ 1.86 3.65
50~ 5.45 9.74
60~ 17.54 33.92
70~ 36.31 60.92
80~ 60.00 71.15
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导致骨吸收增加;②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③老年人纳差,进食少,往往存在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④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会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一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1.审查和评估个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以帮助诊断致病的原因。
2.了解骨的存量――检查骨密度。
3.了解骨量的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
目前最被医学界认同的检查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这个方法可准确地测量骨量流失的程度,过程简单而安全。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篇2
中国图分类号:R6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099-0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引起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统计,50岁以上的妇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我国作为一个迅速迈向老龄化社会的人口大国,面对骨质疏松这种症状相对“静默”的疾病,患者、医生及社会尚未引起足够 ,大部分人未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至于发生了骨折才知道。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极其严重(死亡率20%--25%),且经济负担严重,因此骨质疏松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1..病因
1.1..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性和经绝期后骨质疏松
1.2..继发性骨质疏松:常见的是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衰、库欣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肠吸收不良、器官移植、制动及肿瘤
1.3..其它低骨量骨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Paget骨病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
2..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判断对该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2.1..年龄:女性>65岁,男性>70岁。老年人随年龄增长,骨量一般会逐渐减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疾病
2.2..性别:女性,特别是闭经后或早绝经
2.3..既往骨折史、父母髋骨骨折史
2.4..出生低体重及低体重指数
2.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2.6..吸烟、过度饮酒和咖啡等
2.7..体力活动的缺乏
2.8..饮食中钙缺乏、维生素D缺乏
注:WHO指出此组危险因素可与骨密度(BMD)测量相结合,用来评估病人的骨折危险。由于多数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是跌倒引起的,所以评估跌倒的危险因素也很重要。除了肌肉无力、步态、平衡和视力缺陷外,最重要的是个人跌倒史。
3..临床表现
3.1..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3.2..身长缩短、驼背。身长缩短3cm以上可大致做出骨质疏松症初步诊断。多在疼痛后出现。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3.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5..大部分病人有畏寒症状,受寒后疼痛加重。
4..诊断标准:
WHO推荐使用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DXA)测定骨密度(BMD),根据骨密度T记分做出诊断。在有低创性骨折的高危病人往往可做出骨质疏松症的初步诊断或临床诊断。
正常: T分≥-1.0),BMD在“正常年轻”成人BMD的1 标准差(SD)以内;
低骨质(“骨质减少”): T分-1.0~--2.5,BMD比“正常年轻”成年人的BMD低1.0~2.5SD;
骨质疏松症: T分≤-2.5,BMD比“正常年轻”成年人的BMD低≥2.5SD;
严重或肯定骨质疏松症: T分≤-2.5,已有1次或多次骨折的病人。
在绝经后妇女和≥50岁的男子,WHO用于诊断的T分标准(正常、低骨质和骨质疏松症)适用于中轴DXA(腰椎、全髋和股骨颈)的BMD测量。如果不能测量髋或脊柱的BMD,可用1/3桡骨部位的DXA BMD测量值来诊断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前妇女或-2.0定义为“在该年龄的预期范围内”。
5..防治
5.1..预防
5.1.1..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5.1.2..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推荐的成人钙适宜摄入量(800~1000 mg/d),并补充维生素D,成人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5 μg/d(200 IU/d),50岁以上人群为10 μg/d(400 IU/d),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20 μg/d(800 IU/d)。钙剂+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线用药和基础用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降低骨折风险的安全、经济手段。
5.1.3..三级预防:包括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及加强防跌倒措施。严重骨质疏松或10年中髋部骨折的危险≥3%,或其它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20%,就建议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1)含氟双膦酸盐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并通过成骨细胞间接起抑制骨吸收作用。常用药阿仑膦酸钠(福善美)10mg/d(70mg/w),是所有抗骨质疏松药物中循证医学证据最多、最充分的药物。应用福善美治疗12个月,椎体骨折风险降低59%;治疗18个月,髋骨骨折风险降低63%。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不适,还可能引起食管炎,但极为罕见。另还有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制剂。
2)降钙素 (calcitonin):有抑制骨吸收作用。可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喷雾剂喷鼻。可使椎体的骨折风险降低20―50%。对骨痛止痛效果明显,一般第二周疼痛开始缓解。需联合应用钙剂、维生素D。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脸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
3)雷奈酸锶:2010年刚上市新药,既能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显著改善骨皮质和骨小梁的微观结构。服用雷奈酸锶1g/d可以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量,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加维生素D治疗3年后,椎体骨折风险总体下降40%。该药耐受性好,除有轻微的胃肠反应,如腹泻外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4):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TM):在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中,雷洛昔芬60―120mg/d,拉索昔芬0.5 mg/d可降低腰椎骨折风险30―50%,非椎体骨折没有明显降低,并降低ER阳性乳腺癌、冠心病和卒中风险,但可增加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5)特立帕肽(生物合成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增加了造骨细胞的数目而促进了骨形成,降低了成骨细胞的凋亡,经过18个月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脊椎骨折和四肢骨折分别降低了65%和35%。和阿仑膦酸钠联合应用于高风险骨质疏松症患者好于单药治疗。
篇3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痛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6-0046-03
The clinic analysis with the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tervening in ostealgia of osteoporosis
HU Yi-shun1, Shi Ling1, BAO Zhi-min2, BU Lin-ling1,Liu Dan1
( 1.Changf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anghai 200062;
2.Zhenr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with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tervening in the ostealgia of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 Method: A total 306 patient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were treated with low-frequency PEMFs intervening in 2 courses, and one course was 10 days and 30 min per day. Then we evaluated the remission of the ostealgia of the patient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Results: After 2 courses of th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 was the 85.95%.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ostealgia, time, ag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primary osteoporosis;ostealgia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渐进隐匿性,疼痛是骨质疏松征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防治一般可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虽然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由于其副作用多、费用高,患者依从性差,使其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本中心康复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应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技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伴有骨痛症状的患者306例,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中心康复科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9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6例为实验对象,男42例,女264例;年龄51~85岁,平均(68.25±3.56)岁,其中51~60岁64例,61~70岁92例,71岁以上15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来自门诊;经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定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2],即L2-4的骨密度(BND)低于相应正常年龄段骨量峰值2.5个标准差,且伴有临床骨痛症状。骨痛时间为2~36个月,平均(12.00±1.20)月,疼痛以全身、胸腰背部或肢体关节疼痛为主;入组对象均无内分泌、代谢性等可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无恶性肿瘤史及骨折史;并且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该项治疗。
1.2 方法
306例患者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均应用天津希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XT-2000B型骨质疏松治疗仪产生的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的不同程度选择合适的磁感应强度2~4 mT,脉冲频率20~27 Hz,扫描方式由主机自动设定,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治疗后观察骨痛的改善情况。
1.3 评定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疼痛分级标准[3],将疼痛程度分为4级: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即虽有疼痛但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2级为中度疼痛,即疼痛明显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3级为重度疼痛,即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疼痛程度递减一级或以上为有效;疼痛无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治疗的有效率
306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患者,干预前轻度疼痛为72人,中度疼痛为138人,重度疼痛为96人;干预后轻度疼痛为68人,中度疼痛为126人,重度疼痛为69人。
以疼痛程度递减1级及以上为有效;疼痛未改善为无效。干预治疗后患者骨痛症状缓解263人,总有效率为85.95%;无效43人,占14.05%(表1)。
2.2 骨痛病程对疗效的影响
骨痛病程在1年内的患者疗效最好,随病程延长,疗效降低,提示病程与疗效负相关(P=0.00,表2)。
2.3 年龄对疗效的影响
年龄51~60岁组骨痛患者总有效率最高,随年龄增大疗效逐渐降低(P<0.05,表3)。
3 讨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隐匿渐进,人们对自身骨健康状况和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是骨质疏松高发的2个重要因素[4]。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防治骨质疏松任务尤其繁重和困难[5]。如何运用社区的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骨质疏松征防治,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帮助社区人群对早期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进行干预,也是我们社区医疗保健的任务[6]。
骨痛是中老年骨质疏松征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引起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有:1)骨转换较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吸收、断裂、骨皮质变薄、穿孔而引起全身性疼痛;2)在应力作用下,由于骨强度下降导致椎体形变;3)骨骼变形导致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张力出现变化,肌肉疲劳痉挛,产生肌膜性疼痛[7]。脉冲电磁场具有扩张微血管、促进毛细血管增殖,从而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微循环改善后,渗出物吸收与消散加快,降低了组织间的张力,消除水肿,解除了对神经末稍的机械性压迫,从而使疼痛缓解。脉冲电磁场可使丘脑下部垂体分泌内啡肽而产生止痛作用。且近年有学者研究发现,脉冲电磁场刺激对神经、小血管和软组织具有修复作用,对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软组织性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8]。
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5%,说明低频脉冲电磁场显示出较好的缓解骨质疏松症性骨痛的作用。患者骨痛程度、骨痛病程及年龄可影响疗效,呈负相关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部分患者主诉经治疗后睡眠质量提高,提示脉冲电磁场可能有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降低神经兴奋性,提高痛阈的作用。有文献报告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方面仍有其局限性,其原因可能与患者的性别、体质、是否合并偏(截)瘫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9]。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低频脉冲电磁场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药物治疗相比,其最大优点是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的方法。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善骨痛症状还有赖于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我们还将设置对照组,对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症状作进一步的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 张文嘉,于灵芝.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和展望[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2):147-149.
[2] 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 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和发生率[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7.
[3] 李仲廉. 临床疼痛治疗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85.
[4] 刘仲华,张依群,盛建华,等. 上海市某社区居民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4):203-206.
[5] 章振林. 骨质疏松诊断骨密度检查报告的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0,13(18):117.
[6] 高建华,郑健辉,张瑞平,等. 广东江门地区2 454人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6,9(5):395-397.
[7] 高堪达,俞永林,蒯大禹,等.脉冲电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疗效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2004,26(11):669-670.
[8] 乔志恒,范维铭. 物理治疗学大全[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753-760.
篇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发生破坏、骨脆性增加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包括三大类:“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身高缩短,驼背及骨折。发病原因与性别、年龄、遗传因素、激素调控、营养状况、运动、免疫功能及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有关。
有四成中老年人群属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而且多为女性。为何“中国大妈”会遇到骨骼危机呢?专家表示,绝经期后的女性由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其骨量处于快速丢失阶段。
另外,骨质疏松造成的死亡率高,且无症状,身高突然变矮要警惕。“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便是骨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物盐分会副主任委员林华教授说,“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一些老人骨折后就卧床不起,日子久了,各种并发症都可能发生。有统计数据显示,髋骨骨折一年的死亡率接近30%,比很多恶性肿瘤死亡率还高!”
说骨质疏松是“沉默的杀手”,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一点症状都没有。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得知自己患上骨质疏松症了呢?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测量身高。
男性最晚在40岁,女性最晚在45岁时,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身高,如果半年或一年内身高降低了3~5厘米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就一定要到专科进行骨密度的检查。
另外,如果出现夜间疼痛,也要引起重视。林华教授说,因为骨质疏松有一个特点,就是骨骼在无负重的情况下出现的疼痛,比如睡眠的时候出现腰背痛和全身疼痛的症状;另外就是不明原因的乏力,持续三天以上,通过休息以及加强营养没有任何改善。这些现象常常提示人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尽快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
骨质疏松症目前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如:二磷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老百姓们常常认为,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
完整的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是:
1.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奶制品,如牛奶、奶酪;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蛋;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海制品,如鱼虾、海产植物、贝壳类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奇异果等。
2.加强运动。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症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成骨细胞活性,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同时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质量,稳定关节,加强灵活性,提高机体抗骨折能力。
3.适当光照。
篇5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 ml、白酒60 ml、葡萄酒240 ml或开胃酒120 ml之内。
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预防跌倒。老年人>90%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知识要点
骨质疏松症的概念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是第4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1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 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1 080亿元人民币。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早诊断、规范治疗,降低危害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
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3 cm?
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1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您每天吸烟>20支吗?
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这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误区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 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篇6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95-01
髋部骨折一般是指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部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损伤,在美国约占骨折住院人数的1/3。在骨质疏松引发的相关疾病中,髋部骨折危害最为严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的强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其最大危害在于骨折[1]。这种骨折多发于脊柱、髋部和桡骨远端,其中尤以髋部骨折最常见,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
1 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 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且以绝经后妇女为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髋部骨折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据流行病学不完全调查:国内60岁以上老龄人口1.3亿,60岁以上汉族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12.5%。以髋部骨折发生率16%-20%,其年发病率达180万-200万[2]。李宁华等[3]通过对中国五大行政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及骨折流行病学究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总骨折患病率为26.6%,其中髋部骨折患病率为1.9%。
2 骨折部位的特点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和预后因部位不同而异,根据资料分析,女性70岁以前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性远高于粗隆间骨折,二者之比可高达3175∶1,70-79岁两种骨折的比率基本相同,而到80岁以后反以粗隆间骨折居多;但男性则不同,发生粗隆间骨折的比率一直高,70岁前股骨颈/粗隆间比率接近1∶1,而70岁以后其比例更高。还有许多其它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股骨颈骨折与粗隆骨折比相似。
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础因素
3.1 骨密度被誉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金标准” 骨强度80%取决于骨矿密度,低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病率有密切关系。Cummings等[4]报道低股骨颈骨密度每降低1个标准差,年龄调整的髋部骨折危险性将增加2.6倍。
3.2 骨强度 老年人因年龄增大、骨内成骨减少,而破骨相对增多,使总的骨量减少;同时骨内小梁变薄和微骨折导致骨内微结构改变,骨强度降低。转子间区与股骨颈区都是髋部骨密度最低部位,也是骨量丢失最敏感部位,骨量低下、骨结构的脆弱导致该部位易发生骨折[5]。
3.3 骨质量 老年人除骨密度降低外,其骨内微结构也受到破坏,但由于骨重建、塑形慢,很难达到或恢复合理的承重结构。因此在遭受暴力时易发生骨折。
4 髋部骨折的发生原因
4.1 跌倒是引起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最常见病因 超过90%的髋部骨折患者都有跌倒的病史,但是同样的暴力作用于青壮年时却很难引起类似的骨折[6]。具体引起摔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7,8],如:认知能力的下降、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失常等。在这些特定的人群中,由于他们认知能力的缺陷等导致他们不能够独自自由的活动,而这些又是导致髋部骨折的显著危险因素。此外,这些人还由于大脑反应能力的下降,再加上神经肌肉功能的萎缩,当他们将要跌倒时而不能象正常人一样反应性的伸出前臂来维持身体平衡,从而使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这一点在中老年人中,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别显著。
4.2 生活因素 在当今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中,由于生活及工作上的压力,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身边无子女同住,他们的日常生活缺乏必要的照顾和帮助,这可能与发生髋部骨折有密切关系。
5 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 现在随着外科技术及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髋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优点是可以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明显提高疗效[9]。张永勇等[10]根据髋部骨折的不同类型及个人身体情况,分别给予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假体置换术,并由此总结出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准备及康复治疗的成功经验。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适用于高龄体弱、并发症多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内固定坚强牢固、对骨折端有持久的加压作用等特点,骨折愈合率高。②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严重粉碎性骨折,以骨折远端股骨外侧和近端股骨颈轴线为标志进行复位、固定,可保持正常颈干角及肢体长度,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③对头下型或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可选用人工股骨头(双动头)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对于高龄老人髋部骨折的治疗,过去多数人认为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时间要达2个月以上,往往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其病死率可达近50%。近几年多数人倾向于手术治疗,其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手术效果满意。
6 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 预防老年髋部骨折首先要预防骨质疏松。世界卫生组织对广大公众预防骨质疏松的建议包括:开展积极体力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有规律的室外活动,注意平衡膳食(儿童和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至少800-1500mg)及避免吸烟和嗜酒[12]。其次,开展社区教育,对中老年人群进行骨质疏松及防跌倒等基本知识的普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Cummings SR,Melton LJ 3rd.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Lancet 2002Q359(9319):1761-7.
[2] 余楠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防治[J].中国医学信息导报,2004,19(10):22
[3] 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等.中国中老年人群骨折患病率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284-5.
[4] Nguyen TV,Pocock N,Eisman JA.Interpretati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measurement and its change.J Clin Densitom 2000Q3(2):107-19.
[5] 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2):79-81.
[6] Dobnig H,Sipos A,Jiang Y,et al.Early changes in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formation correl, ate with improvements in bone structure during teriparatide therapy.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5,90 :397023977.
[7] Monceda LV,Andersen RE.The impac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on short -term outcomes of hip fracture patients. Arch Gerontol Geriatr,2005,25.
[8] Hauselmann HJ,Rizzoli prehensive review of treatments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Osteoporosis Int,2003,14(1):2.
[9] Sorbie C.Arth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subcapital hip fracture.Orthopedics,2003,26(3):3372339.
[10] 张永勇,余磊.老年人髋部骨折88 例治疗分析[J].中国水电医学,2006,(2):34235.
篇7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骨质疏松不断突破“年龄”纪录,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年轻的现代一族可能要注意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症状已经提醒你,小心骨质疏松沉默来袭。
骨质疏松缠上年轻男女
侯娟只有35岁,患代谢性骨病已经有5年。而这短短5年时间,她的身高从1.53米降到1.43米,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压缩性骨折,她的脊柱压缩了整整10厘米。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已成为当今全球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受害人群最多、最具危害性且尚未能治愈的慢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已进入骨质疏松高发期。研究证明,每三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患骨质疏松,而且不断突破“年龄”纪录,向年轻化方向发展。而男性因过量摄入高脂和高蛋白质食物、嗜好烟酒等问题,也可能让骨骼提早进入衰老期。
骨质疏松病人日趋年轻化,这与年轻人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大量饮浓茶和碳酸饮料、经常吃洋快餐、宅在家很少户外运动、经常熬夜,以及生活工作压力太大,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诱发骨代谢异常有很大关系。
对女性而言,进入绝经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骨量快速流失,加上女性骨架及骨量天生比男性小,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常委丁国宪教授介绍,一些妇女绝经后,以每年2%-3%甚至高达7%的速度丢失钙。而许多女性梦想拥有“魔鬼身材”拼命节食,在减肥过程中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殊不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骼减弱了。
其次是缺乏运动。现代都市人上下班以车代步,上下楼以电梯代楼梯,以电话联络代替登门造访,最终可能因“习惯性缺乏运动”而导致日后患骨质疏松。拒绝日晒也是因素之一。有些女性因为担心紫外线,出门就撑伞,容易导致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量不足,影响钙的吸收。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骨科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另外,骨质疏松症还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认为,75%的骨质疏松都是遗传所致。一般来说,同一家族中若有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其他成员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也将大大增高。
骨质疏松症预防要趁“早”
“骨质疏松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很多患者通常是在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时才发现。”专家介绍,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关键要提高对该疾病的重视,及早预防,密切监测,高危人群要进行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
骨质疏松的产生,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常常来得悄无声息,直到频繁发生骨折后方知患病,而此时死亡率高达50%。专家提醒,当您出现以下四大症状时,一定要警惕骨质疏松的可能。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一般情况下,成人40岁以后,每增长10岁,身高下降1cm,老年期(60岁以后)身长可平均缩短3cm-5cm,这大多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
3.抽筋、骨折 产生腿脚抽筋的直接原因是肌肉调节时钙磷代谢的异常,经常抽筋可能表明人体对钙、磷调节能力下降。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后由于骨质变脆,轻微的碰撞都可导致骨折,且骨折难以愈合,常以腰椎和股骨骨折多见。一般人认为是摔伤造成,但事实上跌倒仅是诱因,而骨质疏松才是真正原因。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今,电视上宣传补钙产品时说到“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其实骨质疏松的症状并非只是腰酸腿疼。血钙较低时可能会引起腰酸背痛腿抽筋,而骨质疏松患者并不一定血钙低。早期骨质疏松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可是当骨钙丢失量较多时,患者就会陆续出现腰酸、腿痛、睡觉时小腿肚抽筋,出虚汗或全身骨骼疼痛等症状。然而,骨质疏松已不是早期了,患者往往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和补钙时机。
专家提醒:食物补钙更安全
“千万不要相信骨头汤可以补钙,那是一个误区。”内分泌专家金小岚教授提醒,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可缓慢持续多年而没有任何症状。而骨质疏松最先征兆是全身酸软无力,特别是出现腰疼时,必须尽快到医院做骨质疏松检查。
另外,单纯吃钙片并不能起到补钙的效果,补钙方法还是以食物补钙更安全。如天然食物中牛奶每百克含钙100-120毫克,每天2杯牛奶可提供500毫克左右的钙,加上其他食物,基本可满足钙的需求。不爱喝牛奶的人,如海带、木耳、香菇、豆类、鱼虾、榛子、芝麻酱及深色蔬菜等含钙量高的食物都是钙的良好来源。
在30岁以前多“存”些骨量,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还要注意烹饪的技巧与选择食物的艺术。食物中的磷会干扰食物中钙质的吸收,磷的含量以汽水、可乐、巧克力为多,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应尽量避免过量摄取。还应避免过量饮酒,否则会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并抑制钙吸收。菠菜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也影响钙吸收,吃时应当先用热水焯一下,以溶去草酸。
每天适度晒太阳,可帮助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来说,人体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每周晒60分钟就能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时下,可趁着秋高气爽、阳光充足,多到户外晒晒太阳。同时,进行适当的室外运动,如慢跑、步行、打太极拳、爬山、跳绳、打球等,也会使骨质疏松发生推迟10-15年。
小贴士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时,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
您是潜在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吗?下面的1分钟自我测试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的,请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是”或“否”,如果您的答案有部分或者全部为“是”,说明您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的危险,请及时寻医指导,这种病是容易诊断和治疗的。
1.您的父母曾否跌断股骨?
2.您本人曾否跌断股骨?
3.您曾否服用类固醇超过3个月?
4.您的身高减少是否超过3厘米?
5.您是否经常应酬经常过度饮酒?
6.您是否每天吸烟超过20支?
7.您是否经常腹泻 (如腹腔病或阶段性结肠炎)?
8.女士是否在45岁之前就停经了?
篇8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骨质疏松
Aab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ve effects of the senile severe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by using proximal femoral INTERAN nail. Methods 42 cases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 T≤2.5)of the senile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TAN.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Evans, there were 10 cases of Ⅰb, 18 cases of Ⅰc, 8 cases of Ⅰd,6 cases of Ⅱ.To evaluate hip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Harris crierionafter 6 months of postoper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28 cases, good in 10 cases, fair in 3 case, poor in zero and death in 1case. And none was coxa vara. Conclution The treatment of the senile Severe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INTERTAN and postoperative ant-osteoporosis is a simple ,effective method and beneficial to Fracture Healing.
KeyWords: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osteoporosis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rure,ITF)是老年人股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尤其是对高龄患者来说,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目前,最常见的内固定系统为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由PFN改良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A)及INTERTAN系统。但对于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往往伴有中~重度骨质疏松,因此在内固定系统选择上有别于单纯粗隆间骨折。我院骨科在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应用INTERTAN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42例粗隆间患者,男17例,女25例;受伤原因均为脆性骨折,25例行走、骑车时不慎摔伤,17例家中下床、做家务时不慎摔伤;年龄66-94岁(平均72岁),左侧20例,右侧22例; 术前髋部骨密度检查:T值≤2.5;X线平片Singh分级4~5级34例; 6级8例,均可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症;按照Evans分类I型b度10例,I型c度18例,I型d度8例;Ⅱ型6例,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术。
1.2 方法 术前常规皮牵引,术中使用骨科牵引床复位,行C型臂透视满意后,取髂前上棘水平下2横指,沿股骨干走行向大转子方向做2-3cm纵行切口,在大转子顶点偏内侧闭合穿导针,扩髓后安放主钉,插入深度以近端锁钉凹槽中点延长线在下1/3的股骨颈纵轴线上为标准,斜行打入近端锁钉及绞锁钉。之后打入远端锁定螺钉, 拆除瞄准器和手柄后, 拧入尾钉, 再次透视证实骨折复位满意后冲洗切口, 逐层关闭切口。
1.3 术后随访 术后每月复查髋部X线片同时给予强骨胶囊、仙灵骨葆等补钙强骨对症治疗,6周后根据X线照片结果,决定患肢是否可部分负重;3~5月后过度到全部负重。做好护理工作,促使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及下床活动,减小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定期随访,随访6个月后,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2]评价髋关节功能。
2 结果
手术时间40分钟~120分钟,平均50分钟;术中出血量52ml~105 ml平均78 ml:42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塞,余病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10例,可3,差0。死亡1例,未参与评分。手术病例。
3 讨论
3.1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特点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较常见的髋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3]。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来说,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强度降低、骨的脆性增加以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多合并不同的内科疾病,手术耐受性差,手术风险较高。手术治疗要求尽可能减小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要求固定稳定,争取早期下床活动,从而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3.2 INTERTAN生物力学特性 INTERTAN属于中心型髓内固定系统,可以牢固连接股骨头颈干。适应征范围广,基本可用于所有的股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顺、逆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等。具有以下特点 [4]:(1)联合交锁钉组合,具有高度稳定性,避免了传统重建钉产生的“z―效应”,抗旋转,防切出,压效果明显。(2)近端梯形的横断面为关节假体柄设计原理,增强稳定性和力学优势,较小的近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正常骨质及周围软组织。(3)远端采用发夹样分叉设计,降低应力集中,避免远端周围骨折,减少疼痛的发生。(4)具有12°前倾角设计,更加符合解剖学特点。(5)预先置入空心稳定螺钉,可以在必要时锁紧,消除术后过多滑动。而且, INTERTAN 手术操作安全性较高, 操作简便,创伤小, 出血少, 缩短手术时间, 患者手术耐受性好, INTERTAN 的这些设计和优点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的骨折患者。
3.3 研究分析 本组42例随访术后x线片,发现42例均未出现髋内翻畸形。通过对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我们认为INTERTAN为髓内固定,手术切口小、出血少,一般术中不用输血,手术操作简单,术前采用骨科牵引床复位,术中不用暴露骨折端,避免了骨折端血运的操作破坏,利于骨折愈合,符合BO固定的原则。同时,我们认为术后还应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指导和改善骨质疏松治疗,一方面可以增加骨骼对内固定的把持力,减少内固定松动、脱出甚至折断;另一方,也将大大减少再次骨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卢世壁,王继芳,王岩,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59―2762.
[2] Melton III LJ, Hip Fracture:A worldwide problem today and tomorrow. Bone, 1993,14(suppl):S1-S8.
篇9
人老了以后都会变矮,一般会矮三四厘米,也有人会矮六七厘米。为什么人老了就会变矮呢?变矮到底是因为腿短了、筋缩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李淳德教授为我们揭开人老变矮的秘密。
人老变矮主要发生在脊柱
李淳德教授告诉我们,人老变矮主要发生在脊柱。脊柱由多个椎体组成,每个椎体的高度是相对固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变、老化比较明显的,高度会改变的实际上都发生在椎间盘。30岁到35岁是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候。35岁以后每个人都会出现退变,高度就开能有所减低。随着年龄的增大,骨头的变化不会太大,脊柱主要的退变部位在椎间盘。一般来讲,短时间内矮了超过5厘米,你就要小心,说明脊柱的退变很厉害,建议到医院去看一看,拍一个脊柱的片子,看椎体有没有压缩性骨折。
专家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根本原因。骨质疏松的常见表现就是后背有疲乏感,或者有不固定的疼痛。女性更容易骨质疏松。人在40岁以后,骨量就开始慢慢地减少或者流失。女性在50岁左右会经历更年期、绝经期,这时候骨量的丢失非常明显。所以,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现象比较常见。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专家认为:骨质疏松应从年轻就开始预防。50岁以上女性每天应摄入1500毫克钙。50岁以下女性每天应摄入1000毫克钙。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老年人每天晒太阳20分钟有助维生素D的合成。要经常运动也有利于补钙。专家强调,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日常饮食来补钙。
游泳、控制体重更有利于脊柱健康
慢跑、放风筝、游泳对脊柱的健康都是有利的,专家认为,游泳更有利于脊柱健康。因为漂在水里,身体的重量就去掉了,并且在水里要保持不沉下去的话,你就要协调腰背肌的运动,会锻炼后背肌群,所以对脊柱更有好处。尤其是早期轻度驼背的病人,游泳可以起到防止驼背的作用。每天坚持做几组“燕飞”,对脊柱的健康也很有帮助。椎间盘的退变跟体重直接相关。一般肥胖的人,他的椎间盘的退变就比较早,体重大的人还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饮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可是在饭后马上喝茶,会加重钙的丢失。
预防压缩性骨折就要防止摔倒
很多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驼背。导致驼背的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长期的姿势不当,还是骨折了或者是脊柱的退变?答案是骨折,压缩性骨折带给老人最大的伤害就是会发生驼背。
骨折为什么会导致驼背啊?骨质疏忪、压缩性骨折、驼背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专家告诉我们:当骨质疏松发生的时候,脊椎的椎体部分最先受到影响,它受到的压缩的力量更强,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就会导致驼背。所以我们要重视老年人骨质疏松这个问题。
除了骨质疏松,生活中还有一些行为容易诱发脊柱骨折,包括:跌倒、提重物、猛翻撞击。驼背之后,老人的日常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掌握不好平衡,老人更容易摔倒,导致骨折。而且驼背还会导致老人其他身体上的问题,带来一些恶性循环的问题。所以,为了预防驼背,预防压缩性骨折,老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防止摔倒。
篇10
么了?
《科学生活》:以前提到脊椎病,总觉得和年轻人无关,现在脊椎病变得年轻化了。为什么我们一直觉得脊椎病是“老人病”,它又为什么会年轻化呢?现在脊椎病的多发人群是如何定义的呢?
祝医生:“年轻化”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脊椎专业细分,对颈椎病和腰椎病的早期诊断得到提高,治疗的手段多样化,所以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更关注这个疾病,老百姓得到的普及教育增多了。二是从年轻人角度看,的确也存在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改变,常开车、多用电脑以及一些过度锻炼,如瑜伽、户外运动等,导致发病率也有所提高。
中老年人是脊椎病的多发人群,年轻人发病还是相对较少,因为其作为退行性疾病,影响因素主要还是年龄的增长。老百姓可能觉得现在年轻人也会得脊椎病了,但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真正需要外科治疗、严肃对待的还是相对较少的。
《科学生活》:虽说我们称“脊椎病”,但是并不仅仅是生理结构上脊椎的不适,牵扯到许多方面,是这样吗?脊椎不适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祝医生:脊椎由24块椎骨组成,上面有韧带与肌肉组成的运动单元,光有骨头是不行的,所以脊椎病初期症状多是轴性症状,再发展就变成了神经症状。神经的症状早期为刺激症状,再发展为压迫,一开始的神经压迫是不稳定的,休息一会可能就好了,但长此以往就会变为持续性压迫,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这就会形成持续的肢体不适。早期的症状集中在骨与肌肉、骨与韧带之间,后期再发展就会出现神经的症状,因为脊椎骨内有一条通道被称为椎管,椎管内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神经通过脊椎的过程中还向周围分出小的神经枝桠,所以脊椎病症状如果骨骼、韧带、肌肉的炎症或是增生影响到了神经,那么就会出现肢体不适的症状。
从颈椎的角度来说,最常见的就是脖子的僵硬感、肩膀的承重感,常常有人说自己好像扛着几百斤的重量,肩膀觉得很重。再发展一些的话,会有头晕、耳鸣,这在白领中非常常见。颈肩部、头部不适一般是早期症状,再加重一些,会出现上肢症状,手臂会有酸、痛、麻、胀的情况出现,再严重就会出现手臂肌肉萎缩、无力,扣纽扣时手不利索等,这种情况一般出于长年累月的积累,40岁以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大,青年一般处于早期阶段,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从腰椎的角度来说,最常见的就是腰部酸痛、沉重感,总觉得不舒服,维持一个姿势久了便会觉得很累。最初,晚上睡觉时翻身可能会有疼痛感;起床时可有些直不起腰,活动后能缓解;办公室久坐后,起身需要用手撑一把。有些病人甚至会出现轻微臀部不适,还有些病人会出现大腿小腿的麻木、酸痛。
第一种,最常见的脊椎病是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不单单腰椎会有,颈椎也会有。第二种,最常见的就是颈椎病,就是颈椎的退变,结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的炎症以及颈椎肌肉性因素等,导致病人感觉脖子僵硬。我们目前没有界定“腰椎病”的范畴,但若是与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发生在腰部就形成了相对概念的腰椎病,病人会感觉腰部酸痛无力、有下坠感等。第三种,就是先天性的脊椎疾病或是发育不良,有一些年轻人从小时候起就存在发育异常,有很多发育异常你可能感觉不到,也不一定算是疾病,但是到了一定年纪或是工作以后,劳累、受风寒了,就特别容易发病,如脖子酸、落枕等。
《科学生活》: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脊椎不适?
祝医生:临床上看到,造成了脊椎不适的原因有80%是由于机体的老化,剩下的20%是由于先天性的畸形、肿瘤导致的。
目前脊椎疾病非常普遍,以前没有细分专业,即还没有将脊椎外科单独分科时,在骨科门诊中,10个病人中有6个有腰痛或者颈痛。
《科学生活》:先天性的脊椎畸形在几岁时可以看得出来?在什么时候治疗比较好呢?
祝医生:先天性的脊椎畸形最常见的就是脊柱侧弯,其次就是腰椎峡部裂,也就是先天发育不良。像这样有先天发育不良的孩子一般在青春期比较容易被发现,因为孩子进入发育阶段,脊柱的侧弯会加速发展,作为监护人就很容易发现。发现这个问题也很简单,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观察孩子站正时是否两个肩膀水平以及肩胛骨是否一样突出,若是有一侧肩胛骨突出格外明显,就让孩子弯下背来,肩胛骨的高低差异就更明显了。有时脊柱下方侧弯不容易被发现,这时有一个简单的自查方法,就是弯下腰来用两个手指一摸,正常人应该是直的,但有些人明显倾斜的,这是最简单的自查方式。
青春期发育的时候治疗先天性脊椎畸形是最好的,因为这种疾病一旦过了青春期,就基本定型了。它发展最快的时候,就是生长发育的时候,尤其是女孩子。所以,如果诊断这个疾病,要先了解女孩例假初潮的时间以及测骨龄,了解软骨骨骺还有多少,是否骨头已经定型了。可想而知,早期干预可以更好地制止其畸形的发展,对患者更有利。
其实先天性的脊椎畸形患者还是相对较少的,专治脊柱侧弯的医生在全国范围内也较少。有些脊柱侧弯轻微的病人,10°或15°侧弯角度,不用过多、过早地
干预。
《科学生活》:是不是由于年轻时不注意留下了病根,导致年纪大了以后出现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
祝医生:可以说这是一定的。有些病人会认为自己以前没有任何不适,好端端的,就是前几天突然开始腿麻、疼痛。这是错误的看法,凡事都有其发展的过程,就好像我们常说的“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一只骆驼”一样,骆驼当然不是被一根稻草压死的,这些脊椎病也自然不是一天之间突然出现的。这些病人之所以年轻时没有发病,是因为神经当时还处于临界状态。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脊柱平均从25岁就开始退变了,但是退变并不一定会发病,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病。
还有一个因素比较特殊,有人说年纪大了椎间盘会萎缩,不可能出现突出,只有年轻人才会有。其实未必如此,五六十岁以后出现椎间盘突出与年轻人得病的原因不同。年轻人诊断出腰间盘突出,那么就是得了很确切的腰间盘综合症,也是压迫神经的唯一因素。一个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被诊断为椎间盘突,那么意味着,主要导致他神经压迫的疾病是椎间盘突出,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本来就有增生等问题,神经处于受压迫的边缘地位,再有一点点椎间盘突出便雪上加霜了。
《科学生活》:造成脊椎病的原因大多和我们所说的骨质增生,也就是骨刺有关,这种说法对吗?骨质增生又是怎么回事呢?
祝医生:可以说骨质增生是主要因素。我们首先要明确人为什么会产生骨刺,骨刺是一个人对外界或是对你自身的一些改变的自然防御性的反应。就像一个人感冒了会发烧,发烧本身并不是一个不良的反应,发烧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骨刺亦然。
年轻时候的一些运动过量、行为不当的积累,慢性的疼痛、炎症、刺激会导致骨刺的产生。椎间盘是两个腰椎间的垫片,一旦椎间盘突出或是退变老化,就意味着这两个腰椎组成的最小运动节段,就好像两块砖之间的水泥干涸了一般,稳定性变差。故腰椎松动,会常常骚扰到神经,对人体不利,此时腰椎就会形成骨刺,尖尖的,如同虎牙一般固定椎间盘。所以长骨刺不是腰痛的原因,椎间盘的老化才是主要原因。
但是什么时候骨刺会对身体不利呢?当骨刺生长到一定程度,两个骨刺间碰到的时候,就会引起一定的疼痛;另外,骨刺生长得很厉害将会影响附近其他的结构,很多时候可能压迫神经,引起疼痛。这时,骨刺已经从人体自发的保护机制变成对人体的一种伤害,这时就要就医了。
骨刺是身体存在问题的表现,六十岁以上的人中80%以上会有骨刺,就好像人脸上的皱纹一样,自然形成的,只不过没有发病。若是骨刺出现在神经通道中,刺激到神经和血管了,影响到神经通路了,导致神经通道狭窄了,变为腰椎管狭窄,这时病人走路时会觉得发酸、发胀、发麻,走一会路就没力气了,这时它本身就构成了发病原因,必须手术切除。但是当你去治疗一个病人时,发现这个病人好多地方都有骨刺,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手术切除。
《科学生活》:我们常说的脊椎病其实是多种疾病的俗称,一般有哪些常见的脊椎病?
祝医生:一般门诊最常见的是椎间盘突出,长幼都有。椎间盘突出分两种,腰间盘突出和颈间盘突出。腰间盘突出更为常见,接下来是颈间盘突出,其次是腰椎的椎管狭窄,接下来是颈椎病,以及腰椎部位的滑脱,老年性的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等等。
黄种人容易患骨质疏松,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对钙的吸收也较不利。很多病人早期容易在外界的刺激下引发,比如着凉、用力过度、劳累、抽筋。另外,病人会容易有全身的疲劳感、酸痛感,这种酸痛感不是固定的,会游走,就好像很多老人容易出现腰酸背疼,这也不舒服那也酸痛一样,其实就是骨质疏松的表现。还有,骨质疏松的病人会出现改变姿势的困难,如翻身、起身等,有浑身无力感。
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骨质疏松,就好像一个面包,外面还是坚硬的,内部却完全酥松了,轻轻一压就扁掉了。正常人是不会这样的,但老年人会。为什么呢?老年人有时不注意,如洗澡时脚一滑,一屁股坐下去,第二天虽然能走,但腰疼、翻身困难,然后各种各样症状都会出来。很多家属会觉得年纪大了这很正常,一旦把老人送至医院医生会发现原来是脊椎变形了,变扁了。不少医生认为是无大碍的,回去休息2~3个月即可,诊断为压缩性骨折,但总会为以后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其实这个疾病再细化应该称为骨质疏松性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很常见,尤其是年长的女性易得。早期介入治疗如经皮穿刺注入骨水泥使受压缩的椎体从新成形,创伤小,费用低,也很有必要,并可同时治疗骨质疏松,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科学生活》:临床上对这类疾病有怎样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新疗法?
祝医生:严格的来说,80%~90%的病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满意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是指治愈。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一个人出现脊椎问题,出现神经痛、腿痛、腰痛,用药后,疼痛减轻甚至无痛,这是什么状态呢?这被称为临床治愈,意味着虽然疾病本身还在,但是不发病了。虽然神经还处于压迫状态,但神经炎症被治好,神经也适应了这种状态,人感觉不到不舒服。这些病人中有时候会有一小部分病人会复发。换而言之,并不是得了脊椎病一定要马上手术治疗。
《科学生活》:如何预防脊椎病的发生?或者延缓脊椎病的发生?对于年轻白领、学生又该如何自我保健?
祝医生:预防脊椎病的意义甚至大于治疗,为什么这么说呢?预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① 要了解脊椎疾病在生活中如何预防;② 要知道脊椎病是一个退行性疾病,腰椎颈椎处于一个自然老化的状态,在这种老化的过程中,要了解该如何避免病理性的
结果。
- 上一篇: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下一篇:数字媒体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