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教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因组医学精准医学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步入“精准医学”(PrecisionMedicine)新时代。精准医学主要利用疾病基因组学以及药物基因组学大数据,通过基因诊断并以此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分类、分型,根据基因组特征,采用最新的个性化治疗等技术,为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最有效的药物,最安全的剂量,对传统的医疗模式进行革命和创新。
基因组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迅猛发展。基因组医学是由诸多科学家在2003年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年时所提出的一个医学领域的新名词。基因组医学是以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为基础,将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相整合,从而将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这将是贯穿21世纪的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基因组医学时代背景下,各临床专业科室都必须适应基因组医学带来的临床变革,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和临床相互融合且发展飞快的学科,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其可以将相关知识致力于临床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医学遗传学传统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调整。因此,如何以基因组医学为导向,着眼于精准医学,推进临床医学教育,加强医学遗传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应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其普及社会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综上所述,我们对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思维等进行了改革。
1改进课程内容设置
我们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为目标,根据医学专业的发展特点,合理设计医学遗传学课程,而课程的设置、编排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进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质量。因此,课程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1]
首先,对于基本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我们将围绕遗传病开展教学,课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对遗传病基础有一定了解,课堂抽查课前预习效果。课堂上从临床遗传病常见病例着手,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其发病机制,如何导致疾病发生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然后系统地介绍遗传物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再从临床遗传学角度开展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基本知识点和原则逐点介绍。
其次,根据医学遗传学课程发展需要,我们新增加生物信息学内容,介绍如何利用信息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技术,收集、整理、研究目前快速发展的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序列测定、结构解析和代谢组等领域的大规模数据,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实例,讲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通过病例为示范,引导学生将生物信息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例如我们实验室收集到一个高度近视的隐性遗传家系,致病原因未明,我们先采用基因芯片进行连锁分析定位致病区间,然后对两个患者和一个正常人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指导学生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对三个样本的测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检测到的患者共有的而正常人没有的外显子区间影响功能的纯合突变进行初步筛选并对定位致病区间的突变在家系内进一步筛选验证,最后成功定位到3号染色体189713156位置上的NLEPREL1基因一个GLN氨基酸的终止突变。该基因与胶原蛋白的装配和稳定性有关,此突变与带有白内障和玻璃体视网膜退化表型的非综合征型高度近视有关。这样的案例式教学法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进行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涉及数千种遗传性疾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并存的特点。[2]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及相关遗传病的研究进展,我们同时开设了“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课程。“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是一门以“医学遗传学”课程为基础的课程,它着眼于现代医学遗传学最新最受关注的领域,旨在让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它的课程内容紧跟国内外前沿,针对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和最新进展设置讲座内容,结合教师当前研究的科研项目进展加以讲解,促使学生了解和关注医学遗传学的前沿进展。该系列讲座强调结合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掌握最前沿的科研进展。2改革课程体系
绝大多数疾病均与遗传相关,临床中每个科室都应不断更新对相关疾病的知识,因此我们在临床医学范畴下的二级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应增加相关医学遗传学内容的介绍。例如,消化系统专业课,我们将增加消化系统的遗传学基础知识的介绍;神经内科专业课程,我们拟设置专门的神经内科遗传病及致病的遗传学基础的章节,系统介绍神经内科常见的遗传病种类、遗传学基础、分子和细胞系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遗传咨询要点。
将基因组学作为一个大平台,根据不同的学科,每个学科上课的比重都不一样,把基因组医学与疾病基因组学灌输到临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教授核心知识点,并且把基因组医学、遗传病学、精准医学、个体化医疗等理念贯穿到临床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从基因组水平上考虑对疾病诊断、防治与治疗的重要观念。通过打破常规,教授新的医学遗传学理念,以鼓励学生不拘泥传统的循征医学思维模式,以基因研究为导向,提倡“精准医学”,让个体化医疗这一概念从理论中走向生活。
3教学思维,引领学生建立个体化医疗的观念
在教学上,我们率先突破常规的循征医学思维模式,建立以基因研究为导向,提倡精准医学的思维模式。“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上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精确寻找到疾病原因和治疗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亚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这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3]美国总统BarackObama在今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正式宣布精准医学计划(PrecisionMedicineInitiative),该计划的提出是集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体现了医学科学发展趋势,也代表了临床实践发展的方向。[4]我们顺应时展潮流,率先将个性化医疗、精准医学的理念引入课堂,不断渗透精准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从基因水平上考虑对疾病诊断与防治的重要观念。
为引领学生建立个体化医疗的观念,需要我们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现有的教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我们积极推进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预防医学、材料学、计算机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既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交流,又培养了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模式。通过交叉学科的建设,学生将本科专业知识和医学遗传学知识重新组合,更具创新性思维。我们还成立了“教育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医学遗传学领域来,学生在实践课题或项目的设计当中,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并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来弥补自身不足。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效准确地处理数据显得愈发重要。以医疗大数据作为支撑,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是“精准医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数据分析平台。我们与生物信息专业进行合作,将临床诊断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再将分析的结果反馈到临床中去,建立个体化医疗。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不但传授医学遗传学核心知识点内容,而且将精准医学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从基因水平上考虑对疾病诊断与防治的重要观念。
篇2
关键词 数学语言;精准;转换;直观;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将数学语言划分为三种构成类型:文字、符号、图表。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部分是文字语言,教材的定义和基本数学原理都以文字形式出现,课堂教学也主要通过教师的文字语言讲解,使深奥的数学知识通俗易懂;数学学科的特色和真谛是符号语言,集中体现了数学概念和理论的规律和总结,需要教师的形象化阐释与翻译;数学学科的辅和直观性的语言构成是图表语言,对数学逻辑关系归类和对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用良好的从师素养给予指导,教授学生科学的观察与思维方法。
一、文字语言务求精准,具逻辑性
文字语言是指在数学领域中,描述性和阐述性的语言表达,与生活中的文字语言相比,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是经过严密的加工、限定、改造、精确化后形成的,具有特指的确定的语义。所谓精确性指语言表述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都非常高,在一个概念中每个字的使用都是不能替代的,具有唯一性和特定性;字词的顺序是不可调换位置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注意用词精准, 符合逻辑。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要特别强调“轴对称”与“对称轴”两个词,因为小学生对于“轴”和“对称”这两个词是第一次接触,这两个词又非常抽象,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难于理解,而且容易记混。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处理。首先要保证教师用词准确,加深学生的记忆,其次要对两个词的语义做细致和精准的界定和区别,并通过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分辨和内化两者。
一位教师有这样案例。师:请大家完整读出这样一句话“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中的一条直线”,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对称轴”,直接说对称轴是什么?“直线”。生:原来“对称轴”是一条线!师:对,大家细看,这个句子中的“直线”,有两个限定,一个是“轴对称图形中”,另一个是“一条”。师问:对称轴存在于什么图形中啊?学生回答“轴对称”,教师故意再问一遍,学生再次回答“轴对称”!学生发现,原来“轴对称”是形容图形的一个形容词。
上述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对称轴”和“轴对称”的本质区别,接下来可以进行大量的练习,首先让学生在众多的轴对称图形中寻找“对称轴”,在大量的练习中学生不仅仅能够熟练地找出“对称轴”,与此同时还能够对“轴对称图形”建立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区分,一切就容易多了。
通过上述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数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方面,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术语的准确含义,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引导学生读准句子成分的学习方式创新了数学课堂,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了透彻的理解,掌握其本质,才能将概念应用到练习 当中。
二、符号语言力求转换,具启发性
符号语言是指在数学领域中,为了便于书写记录和便于清晰地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而设计的简约符号,是数学中通用的特有的“代号”。“数学的效能来自数学符号”。通常情况下符号语言都是英文缩写、古希腊字符和形象性的代号。
符号语言能够便于表达和记忆,同时还能够扩大信息承载量。笔者认为,数学符号的运用能够短时高效地对复杂的逻辑关系进行表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工具。加强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和沟通是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正确策略。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关于角度大小的比较当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角的符号( ),然后再对其大小的比较进行教学。相关教学设计如下:1.课件出示实物,比较一下桌角、红领巾一角、国旗一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2.学生试试用“ ”来表达它们的大小。3.说一说,这些角的共性是什么?不同点在哪?角的大小应该怎么表示?4.学生自主发现: 角的共性是“角都有两条边”,定义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
的大小依次可以用 、 N、 表示。同时,还可以通过观看蛇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时口腔变化的视频,直观地看到嘴张角的大小的变化,对数学符号“ ”的认识更为形象,更具直观性。
以上教学设计有三个效果,一是符号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形象性有直观的认识,三是让科学探索类的节目走进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因此,对数学中的形象性符号可以通过在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中找到共性,确定能够形象表达的符号,接着用这种特定代号以自然语言简洁地表达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认识确定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而形成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有机转换,实现数学语言“通俗化”,自然语言“数学化”。
三、图表语言力求直观,具形象性
所谓图表语言是指应用表格和画图方式对于内在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清晰地表达。它们是数学形象思维的载体和中介,是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呈现,并且比文字信息更直观,是数学的一种直观性语言。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中应该力求将数学文字转化为图表,让学生在形成图表、读懂图表的过程中掌握图表语言,从图形、图象和表格中读出蕴含的信 息来。
1.转化为图。针对小学生的活泼好动乐于观察的特点,可以将一些教材内容整合成图表,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识记的知识。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当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用生活中的粉笔盒、文具盒和橡皮等进行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则可以通过图1和图2进行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图3来讲解,还可以通过师生问答互动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设计如下。教师问:“一本书可以近似看成什么立方体?”学生答“长方体。”教师追问:“那一摞书呢?”学生回答长方体。教师继续问:“一摞书的体积怎么算?”学生答五本书的体积和。这样就可以将长方体的体积V=SH阐述得非常形象,也便于学生理解。
2.转化为表
篇3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
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的基础。一些学生数学水平之所以差,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学生的数学素养差异的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一环。
数学内容的本质决定了数学概念必然是抽象的。要把一个个抽象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活的运动的知识架构,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标准》要求去做,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概念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去探究,在探究中实现对概念的理解,才能使学生学得好,学得牢。
教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抓好概念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分析教材及学生学情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这就要求不但要有好的教材,更要求教师能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将教材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在教材分析这一环节里,首先要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其次,阅读教材和参考书,领会编写意图;最后广泛阅读参考资料,学习同行宝贵经验。这样的目的是围绕教材的教学中心,将所有相关知识面连成一个整体,有重点、有层次地传授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在传统备课中,教师往往对学生学情分析不的到位。教学内容只能从一般水平出发,不能照顾到"学困生",也不能提升"学优生",教学进度安排不能充分平衡学生差异。
新课程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总结概括,是衡量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教学目标应当是可观察的,这样才能起到衡量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作用。
为了使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我们对学生情况及教学内容已经了如指掌。
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先设定大的目标,在对大目标进行分解,是各个小目标更具体,更容易实现。在传统备课中,教学目标多数来源于教学大纲,忽视了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而且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而新课程教学目标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来制定,并要求用确切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
三、设计教学方法及情境
好的教学方法,最突出的表现是要让学生有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独立地进行数学思考。
例如,对比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之一。数学概念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通过对比、归纳,才能正确认识和区别,继而深刻理解各个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举例:我们在学习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定义、表示、公式、性质方面作一比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数列概念的理解。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提炼与渗透,努力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知识与思想那是躯体与灵魂的关系。数学思想蕴涵于数学知识中,又相对超脱于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世上没有单纯的知识教学,也没有不包含任何数学思想的数学知识,这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其实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逐渐形成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单纯的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意提炼和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多动手做、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让学生多发表意见,教师自己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多听少讲,在关键点上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情境设计是教学方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情境之间一定紧密衔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设计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探索中逐步理解概念。
四、做好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新课程中"课堂学习评价"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做的一种即时的、随机的、口头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调节与激励,也是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
若想随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有效,课堂随问随答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你的提问被大多数学生给予精准的答案,那么你成功了,否则你就应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方法。另外当学生给出精准的答案时,你也给予他肯定、赞扬和鼓励,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也会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最后大家都会受益。
综上所述,做好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是未来教学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图运用;综合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概括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中学生对地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地图运用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仅就如何培养学生对地图运用的综合能力简介如下:
一、读图能力的培养
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地图,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要让学生了解没有地图就无法学好地理,地图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二、识图能力的培养
识图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地图识别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地图识别能力时,要帮助学生认清和明确地图的种类与主题。地理地图种类繁多,中学地理中的地图主要有地形图、政区图、剖面图、地理原理图、地理模式图、地理统计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漫画等。高中地理高考时就要求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谷、山峰、山脊等,通过地理模式图分析原理,根据地理统计图进行比较等。
三、析图能力的培养
所谓析图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因而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弄懂一些基本概念,先要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只有弄清比例尺,才能在抽象化的地图中读出实际距离的概念,在方向方面,只有正确认识方向,从根本上确保用图的精准性,只有正确理解图例和注记,才能确保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精准度,在此基础上明确析图目标,引导学生读图。
四、用图能力的培养
所谓绘图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地图使用能力。学生是否具备阅读地图的能力,检验的标准应该是在实践活动中是否会使用地图。综合读图对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综合提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概括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时时注意,不断努力,长期坚持,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191-01
学好一门学科的重要前提便是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人的大脑生长过程趋于平衡状态,初中生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好,此时对初中生数学思维培养更是关键时期,因而也是初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数学思维的特点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学作为很多学科的基础学科,更是具备了严谨性和抽象性的显著特点,只有牢牢把握数学的特点,并在严谨性和抽象性特点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
1.1数学思维具有严谨性。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思维要求十分严格的学科,它要求教学人员对概念和定义有精准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对于问题的结论,也应做到反复论证,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完整的表达数学名词的实质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够向数学科学一样做到绝对精准,这就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差别化的对待不同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而逐步走向严谨。
1.2数学思维具有抽象性。所谓抽象性,就是指用数学来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所有的数学定义都是从客观事物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并不断提升,不断探索新的规律和法则,最终形成的完整的数学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抽象性不断加深,概况性不断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就不断加深。因此,与其他学科思维相比,数学学习所需的抽象思维更有层次性。
2.培养初中生良好思维方式的方法
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而思维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作铺垫。在初中教学中,也应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不同技巧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引导。
2.1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授讲解固然重要,但也应适当的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把握和充分理解。教师在对一些特殊概念和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与学生深入探讨,而非停留在只教授不讨论、只讲概念不深入探究的阶段。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逐步的拓宽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在学生错误解答题目或错误理解概念时,应当深入分析出错的原因,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
2.2运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明确的思维逻辑方式,在讲解过程中应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讲解。
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引入绝对值的概念,这就区别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介绍负数的概念给学生,从而拓宽了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范围。对于OXO,X的值不是单一的+X,而是分成不同的情况。它的值可能是-X,也可能是+X,也可能是0。而教师在讲解绝对值概念时,也应结合数轴上的点来介绍绝对值的大小,即到原点零的距离。
再比如,"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和根"的问题,在讲授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分步思考的方式进行解答。首先,思考之前学过的解答方法。其次,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之后,列举方程的根。同时,在书写板书时,也要保持清晰明了,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并接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另外,对于不同版本的课本和教材,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顺序,适时调整教学活动,不拘泥于课本,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快速的理解知识,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非被动听课。同时,也应关心稍稍落后的学生,适时的给予鼓励和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发掘新问题,提出疑惑,并和学生一同思考解答。
例如,在讲解"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时,应带领学生尝试不同方法进行求解。详细介绍因式分解法、图象求解法、配方法等多种方法,并对应习题进行练习讲解,而不是固定的只讲解一种方法,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有些学生有扎实的计算功底,便可采用求根公式的方法求解,即:基于一般式的基础上,确定a,b,c的值,再求解判别式,进而确定方程的根。而有些学生头脑较为灵活,可鼓励他们使用配方法或图象求解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2.4运用现代教学方式和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电子技术的进步,应将其综合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对于几何学的教学,可采用动态图的演示方式,更加具体的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的规律,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没有条件的地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有过硬的绘图功底,通过绘制主要的图形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拓宽思维。
3.结束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析其他问题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引起教学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在适当时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结合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多媒体;整合
引言: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整合创新方法就是在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该方法指的是改变原来传统的的教学模式,融入进多媒体和美术教学模式,真正内化知识,这个舞台不仅限于讲台,当然也包括课下学生给其他人讲,或者在班级群里通过录制小视频实现知识之间的互通,从而促进学习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研究。特别是从小学到小学,美术的研究难度和知识点的深度将会有个质的跨越,所以通过这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解表达能力在小学时期就至关重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针对该方法如何才能更加有效而展开研究探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解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将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整合的几点原则
1.1目的性选择
关于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整合的内容是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的,以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整合运用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准确的去理解美术的抽象概念。比如:每一次的美术课堂上,老师的课件和课堂备课的那些辅助资料可以通过ppt的方式去呈现,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师进行课堂上的内容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投放,不过是画面呈现或者视觉上的呈现,都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中的语境和用意,帮助学生解决对于美术理解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ppt上设置一些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让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通过分组讨论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沟通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印象,从而很好的提升他们的一个美术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1.2全员全程性
这个概念的运用在于要求全部学生能够参与到整合教学过程当中来,以多媒体为教学的背景,在全员性的积极推动下,让学生可以在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整合的大环境下更好的学习,全程大体包含了:教师的备课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以及学生课后的一个作业布置。现在是数字化教育的时代,如何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是老师当务之急必须掌握的一项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很好的融入进了小学的学习阶段生活里,新时代下的素质教育里,对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有自身的要求和规则需要老师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标准去整理和教学。
1.3和谐性原则
如何将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合理的整合,这一点值得所以得教师去认真的挖掘和深思,只有努力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自己熟练自己的课堂教学步骤才能更好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的辅助教学。,学生对于美术问题的专研才会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探索应用能力,才能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美术问题,如何去平衡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值得老师去反复深思。1.4简单性原则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水准是老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利用最简单的多媒体达到最高效的教学效果,比如计算方面,能运用简单的计算器解决则大可不必使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简单性的选择本身就是让教学内容与最简单的多媒体向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整合的模式
2.1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通过多媒体系统的教学设计,进而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不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同样,针对相应的教育方针,各教师要能切实落实好,将方针中的指示精神做好做牢,要懂得制定适应性的教学方案,以强化学生理解和认识为主,在学生能够熟记熟会并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当学生能够具备有效的美术思维,才能促进今后更好的成长和进步,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散美术思维,提高生活能力,真正为学生的未来铺路。只有以探索和思维开发模式的教学培养,才能更好的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其反思,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样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会做题,更多的是让学生会思考,能将所学东西运用到生活上的大小问题解决中。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应自觉收集,组织举办应用问题的实践教学活动。那么建立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才能有效的促进美术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所以对于学生上台讲课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入手。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美术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老师自觉的对于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严明于己,保持自身的精准教学用语;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情况,加上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整合的简单性和目的性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五级的《山壁上的画》课上,由于学生对古代历史的认识比较模糊,不可能拿一幅新石器时代壁画给学生直观的感觉。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分析和理解旧壁画的特点,我选择了多媒体。这个本文通过对老工人生活中的墙壁意象的分析,阐述了老工人在生活中是如何创造墙壁意象的,并通过对老工人生活和现代工人生活的比较,说明了老工人在生活中是如何创造墙壁意象的生活中,老工人为什么要在悬崖上画壁画呢已创建。到这次全班同学对老华山壁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他们都通过表达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和工作的思想品德,表达了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敬仰和钦佩我是再加一个天才关卡:用放大镜把华山墙上的部分图像放大给学生看实物投影仪,让同学们仿佛进入了老华山壁画的场景:一群群强大的猎手围成一圈,一个个惊慌失措的野人围在中间,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狩猎丰收的大场面激起了人们的想象这个循序渐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欣赏的难度。
2.2重视教学过程
对于这些6-12岁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并没有完善,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尚且不足,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特点——模仿能力极强,给小学生的意识记忆里形成良好的、严谨的美术用语记忆,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然后学生再根据老师的教学标准,模仿上课。所以要求老师要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精准的教学用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有一定得规范性,对于美术用语用词精准,意思表达完整,叙事精炼,对理论知识点的用词表述清楚,合乎逻辑,给学生的解题思路上要做到意思明了而精准。达到以下目标: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逻辑意识,便于他们今后做美术题和遇到于美术相关的生活问题时能保持一个严谨的态度和符合逻辑的思维。2.通过学生自主上课讲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辅助他们记忆美术知识。3.积极鼓励学生私下互相讲课学习探讨,帮助他们理清美术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全身心参与进去。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老师努力去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有效合理的运用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学习素质展开学习的拓展;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当主动去求学而不是等着被提供知识。多发现学生的有点,把课堂氛围弄的轻松幽默,学生才会认真的投入进学习的课堂里,感受学习的氛围,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另外,思维导图是个可以被很好利用图形工具,它能有效的建立美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讲课时运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去表达美术的知识点。
2.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美术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美术精准教学实践操作,首先能够为研究该课题的相关课题老师提供有利的参考和分析帮助;其次是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帮助课题老师运用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去教学;最后该课题的研究针对的是全校的学生,起到了研究真实性和公平性。教育应关注每一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并允许学生到达最近的开发区。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最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的意义。理解问题的意义,关键是通绘画作品内容去了解美术语言,绘画不仅存在于美术课堂,特别是在美术这门学科上,所以绘画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时,不能只是纯粹的去思考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说给大家听,只有老师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和真实的学习现状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进行分析和处理,就能整理就能够设计出合理的美术课堂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和一个正确的课堂学习思路,课堂任务的设计应该从简单到难修补的提升,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去学习,去理解,改善他们目前的一个学习现状。做到真正的从善如一。
2.4推动相关的多媒体技术研究,促进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
要想提高现代教育的技术水平,就得提高教学设计的技术水平。在进行科研教学课件的制作中,前提是要设计好相关的课件内容。所以在老师有真正的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之后,我们会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训练他们如何进行课件的撰写和编辑,规范合理的对课件进行撰写,促进学校的课件制作相关小组的老师和设计相关课件内容的老师,能够在教学的理念和观念上,进行统一运作,合力协作,促进撰写出高质量的课件内容。对于学科教师如何合理有效的把多媒体技术融入于,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这已经不单单只是对于教师教育水平素养和一些教学信息素养的整合,更多的是为了改变现如今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正是因为这样的目的,所以我校在每年都会举办关于多媒体技术和课程内容整改的相关的比拼大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老师能够自愿参加和报名,通过评比的方式选出最为合适合理的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研究方法,真正的推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室的课堂上进行大融合和科学的推进。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概念图
新课标的出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按照新课标进行高效率教学是值得教师思考的课题.概念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帮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概念图的定义
概念图分为概念构图和概念地图两大类.概念构图更加重视制作概念图的过程,而概念地图则是重视概念图的成果.概念图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物理知识,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影响等方式进行表达,这不仅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具体概念有了深入了解,还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并实际运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图制作方式比较
1.传统模式.在上个世纪中期,概念图由国外学者提出并加以运用,由于当时科技发展的限制,概念图都是通过手绘来进行完成,一般学者在制作概念图时仅仅需要纸笔.传统模式的优点是绘图方式比较简便,缺点是手绘概念图需要极高物理知识素养并且耗时长.
2.现代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绘概念图已经临近淘汰,就像工程施工图一样,科技发展之前设计师都是手绘图纸,现如今设计师绘图时都利用CAD等绘图软件来完成,概念图也是如此.由于现代概念图软件的出现,使绘图人员更加方便简洁地进行绘制,计算机绘图有着传统绘图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绘图软件不仅能够精准绘图,还能减少绘图时间,使概念图内容更加丰富,唯一的缺点就是使用者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三、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性
1.针对性.由于物理知识繁多且复杂,所以在绘制初中物理概念图时要突出物理知识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对于知识要点进行绘制概念图.此外,还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自身认知范围进行概念图的绘制.
2.发展性.由于初中物理知识都是一环套一环,所以在绘制概念图时一定要注意将知识要点的连接部分做好标注,随着以后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入再将原有概念图进行拓展,使概念图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3.多样性.虽然物理知识的所有要点都是固定的,但是根据概念图的多样性能够将侧重点和知识要点进行改正,使其不被课本上的知识所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现有物理知识程度绘制概念图,能够发挥概念图的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4.简洁性.物理知识是非常繁多复杂的,初中物理课本上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仍然对初中生是一个难题,概念图具有简洁性的特征,能够将初中物理繁多复杂的知识点通过简洁的概念图方式进行传递.简洁明了的概念图,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概念图发挥到最大效果.
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的策略
1.明确知识要点绘制概念图.在绘制概念图时,要明确物理知识要点,不能盲目地将所有课本上的知识点都绘制在概念图中,概念图要求简洁明了,能够使学生轻易了解基本知识要点.在绘制概念图时,一定要明确知识要点的选择,根据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实际物理知识情况进行划分,教师利用概念图稍加引导,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2.整理知识,师生共同完成概念图.教师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利用概念图来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并且要让学生自行绘制概念图.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使学生能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通过知识要点来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利用物理的逻辑性进行概念图的绘制,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使学生具有自主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的能力,学生自行绘制的概念图其根本作用和意义是教师绘制的概念图无法比拟的.
3.利用概念图巩固知识.教师利用概念图对其中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重新将课堂中的知识要点复习一遍,并能够通过概念图的知识节点延伸到其他知识要点,这样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基础概念和物理规律有全方位了解.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了解物理规律.利用概念图的多样性、简洁性、针对性和发展性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革命性创新.
篇8
在科学课上,我们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微学习的微课程呢々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说:“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本文,我们将简单地分析“微课程”的设计策略。
在哪里挖掘知识
学生注意力时间短,适合微学习。微课程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内容,目标单一、陈述清晰,使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微课程的学习,体现了“微”的特色,短暂、高效。虽然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但这样更易吸收,且能以此为契机,不断滚雪球式增加信息量。移动设备,包括iPhone、iPad、iPod等,都能让学生进行微学习,草坪、汽车……都是微学习的场所,学习将无处不在。微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是一种及时、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
微课程的“微”特征,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随需”展开微学习的要求,但微课程的设计必须要能够促进学生对概念体系的深入理解,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需要挖些什么
只有深挖微课程细节,加强互动,才能提高学生微学习效率。我们要深挖微课程细节,设计体系完整的微问题,加强微课程互动,提高微学习目标精准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微课程要重视细节研磨,设计能够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完整的、短小精悍的微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疑难讲解,都要不断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微问题。在建构微课程时,我们应该用系统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整体策划,追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把一些课时较长的重点内容划分成若干小主题,把内容相关的微课程组织成小专题,供学生选学,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权重,集中精力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微课网(http:///website/course/info/T006210295811056)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设计者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对细节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制作成了“微视频”,把单一的知识点点透,促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展开学习,可以选择“听课、做测试、提问题、帮别人”。主讲教师应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透彻地分析,抓重点,咬难点,字字珠玑,声声入耳,促进学生细节学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微学习的有效性。
微课程要加强微互动。交互型微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而且能使学生精准把握学习目标,从细节对微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从而深刻而有效地理解概念。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制作成学生自己能进行多媒体模拟的微动画,能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体会技能训练的精髓。交互型微课程要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点拨提示,渗透学科思想方法,提高微学习的有效性。
探索者在线仿真实验室(http://省略/)就提供了在线互动操作的模拟实验。例如,我在教学“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就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图1)。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都通过人机交互清晰地进行了展示,即使是取药品的细节也无一遗漏,使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有了直观的印象,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学生将能更有效地动手实验,掌握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如果学生感觉对实验操作要领还不甚了解,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模拟实验。
微课程把规范性实验操作步骤制作成可交互的微动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观看、反复操作、反复揣摩,获得对实验操作具体的印象。在小学科学课上,有大量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这是微课程与科学教学整合的极佳切入点,可以制作成惟妙惟肖的微课程,精心设计的每一步实验操作,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人桃互动的微动画能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理解基本概念。可交互的微学习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和拥有感。只有开放的微课程才能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才能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
怎样对学习进行监督
微学习需要自我监督和教师督促,才有利于学生对微课程的学习。微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监督,并提供参考意见。信息时代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愿望是比较强烈的,微学习有助于解决个性化的学习问题。
微课程要引领学生通过关键词快速查找课程、问题、实验,进行微学习。微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账户识别教学进度,主动提示相关联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或薄弱环节,推送相关学习内容,主动帮助学生提高选择学习内容的效率。教师为学生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长足发展。微学习提倡的协作是微学习的点睛之笔,微交互将是微课程协作学习的核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微交互反馈的问题,补充微课程内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顺其自然、合情合理。
例如,韦博英语的“微口语”就是微学习的鲜活案例(http://省略.on/news/detail/news_1525111002.aspx)。它能实时判断发音正误,帮学生精准调整语速、语调,随时随地做学生的“口语陪练”。进入“我的课程”,选择“相亲记1”,微课程就请学生跟读,得到81分!飘出了一个柔美的声音:“说得好,你还可以改进。”在跟读中,I和Dates两个单词打了6分,表示鼓励;当读完所有句子,微课程打出71.2分,念得好的音节有63个……(图2)
“微口语”细致入微,把每个人的发音剖析得无比细致,促进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
微课程要构建即时互动的学习社区,方便微学习用户实时在线、及时交流,实现信息沟通,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把学习、提问、解答、评价等学习活动转化为积分和勋章,使学习活动更容易被监督。
篇9
一、创设情境、导入概念
众所周知,学生如果对所学的物理概念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形象的自我体会,没有必要的物理事实,就会缺乏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的原料,那么教师直接灌输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犹如空中楼阁,因此在概念教学之前,应让学生对此概念有充分必要且十分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创设概念形成的氛围,在概念的导入上多下功夫。
1.根据生活经验导入
有很多物理概念很抽象,教师很难一下子给出定义,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早有感受和体会,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引导形成概念。如力的概念,学生最初显然不能准确地说出什么是力,但他们在生活中完全感受到了力,体会到了力,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些涉及到力的具体实例,此时学生定会海阔天空地想出许多例子,老师选取几个典型例子通过分析引导很容易就能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这句话。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达到动脑、动口的目的,又为力的概念的引入进行了很有必要的铺垫,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还有很多物理概念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比如摩擦力、形变、弹性形变、功等。
2.根据概念的物理意义创设情境引入
每个物理概念都有情境引进的需要和必要,即都有它要描述的物理意义,如果教师能从这方面着手设置情境引入,对学生理解概念很有帮助,学生对概念的建立过程,印象也会特别深刻、清晰。比如位移概念的引入可以设置如下的题目:由于工作疏漏,动物园里一只老虎跑出去了,为了防止老虎伤人,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从动物园出发分头紧急行动寻找这只老虎,甲开车从搜寻走了15km在C处找到了老虎,乙抄近路走了8km也到了C处找到了老虎,丙走了很远在返回来的路上到达C处找到了老虎,一共走了20km。现在在园里的园长问老虎位置在哪儿要派车去拉老虎,甲说:“在离动物园15km处”,乙说:“甲说的不对,在离动物园8km处”,丙说:“他俩说的都不对,在离动物园20km处”,此时提问学生:“他们谁说得对?”这时学生一定回答:“他们谁都回答的不对”,老师再问:“如果是你,你该如何描述老虎相对于动物园的位置变化呢?”,学生定会回答:“应把动物园与C处连起来看线段的总长。”老师说:“噢,连起来了有5km长,那描述成离动物园有5km距离的地方对吗?”学生答:“不对,应再量角度指明方向。”老师:“该如何量?”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要描述老虎的位置变化,是从动物园到C处的线段且要标明方向来表示的,自动得出位移的定义。学生定会豁然开朗,原来这就是位移,位移是用来描述这的。可以这样教学的物理量也很多,如速度、加速度等。
3.通过演示实验引入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伽利略起就已开创一套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使物理学走上了真正的科学道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验验证,在教学中如果能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引入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如全反射概念的教学,单从字面意思学生不太好理解,而且对什么条件下发生全反射即全反射的内涵和外延理解根本不到位,但通过做演示实验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才能发生全反射,并能给全反射下定义。比如光的折射、光的衍射、光的干涉都可采用实验引入的方法。
4.通过类比引入
高中物理中有一些概念定义方法相似,所以可以互相借鉴类比引入。如速度和加速度,从描述的物理意义角度看,前者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置改变的快慢,后者描述的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都表示改变的快慢很相似,且都是比值法定义,所以在讲加速度时可以类比速度的引入。在讲电场中的相关概念时,由于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感受,而重力场学生较为熟悉,教师可类比重力场,把电势φ与高度h、电势差U与高度差Δh、电势能与重力势能、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类比,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一些。像电容、磁感应强度等都可类比引入。
概念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管什么途径,只要能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对概念的得出有益,都可在教学中尝试使用。
二、引导学生,得出概念
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引入后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善于引导提问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并口头描述出来,这是学生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个过程,如力:脚踢球,脚给球一个力;手推车子,手给车子一个力的作用,神舟飞船升空时,火箭给飞船一个推动力等,老师引导:那么力是如何发生的呢?通过分析,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给力下定义,老师不能着急不能包办,得出概念的定义后,可以再引导学生,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着手了解研究,这时学生的回答肯定参差不齐,有的说物理意义,有的说定义式,有的说看单位等,教师不需按一定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先后逐项了解落实,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不全面的或学生没考虑到的教师引导补充完整。总的来说,让学生在得出概念后尽量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老师急急忙忙搬出结论,老师一字一句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应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真正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以达到对概念的全方位、精准化理解和掌握。
三、设置典型例题,加强巩固概念
篇10
一、数学语言的准确、规范
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学科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逻辑地进行推理;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两句话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大不相同,前一句的意思是“只要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梯形”,显然是错的,后一句话强调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才是梯形”,这种说法才是严谨准确的。由此,不难看出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含糊、随便将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一定要熟读教材,准确把握概念,正确理解概念。否则,如果自己对一些数学概念都很模糊,如何去教学生。
二、数学语言的简洁
这大概是数学课堂和语文课堂最大的区别吧,数学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它要求教师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来阐述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解决“疑难病症”,以此来探究发现“数学奥妙”。
在平时的课堂语言中,我做得最不够的就是这一点,对学生“关爱”过多,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力,总是担心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总要重复一遍,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让学生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倾听习惯,觉得老师会再讲一遍,所以不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因此在备课时,要对每一句话都仔细琢磨,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这句总结学生能概括吗?把那些累赘的、没有目的性的字词句删除,留下精华,课堂上努力控制自己,尽量少说,让学生多说。
- 上一篇:自主探究式学习
-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