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辩证逻辑基本原理

篇1

爱因斯坦在回答施威策的信中,在讲到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技术而西方在这方面却层出不穷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的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在这里,爱因斯坦把科学成就与哲学成就,特别是与哲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成就紧密联系起来,认为西方科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把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哲学研究方法成功地运用到了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并为科技工作者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正确途径。而中国的哲学家没有做这类研究,也就谈不上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从而取得科技的巨大发展。由此表明,哲学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在科技发展的历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科技创新的关键是方法创新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创新活动贯穿于人类生产实践、社会斗争实践、科技实践之中,知识为体方法为魂,方法是创造一切的关键。对于科技创新来说,科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环节。因为科学方法能使科学研究更严密,从而使科技创新更有效地进行。巴甫洛夫曾深有体会地认为:“方法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东西”,“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科学方法是科技工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手段。这个认识手段在黑格尔看来“是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即主体在探索的认识中所拥有的能动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黑格尔又说:方法也就是工具”。因此,科技工作者掌握了优秀的科学研究方法就等于拥有了先进的科研工具,用这个工具去进行科技创新,定能促使科技创新的实现。因为任何方法都包含着对有关对象规律性的认识,它是根据这种规律而制定出来的用以进一步认识和改造现实,并从而获得一定成果的手段或工具。众所周知,在科技史上开普勒因善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概括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而他的老师第谷因却使得真理从眼前溜掉。所以,通常情况下科技工作者们不仅非常注意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而且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儿说:“我可以毫无踌躇地说,我觉得我有很大的幸运,从青年时代以来,就发现了某些途径,引导我作了一些思考,获得一些公理,我从这些思考和公理形成了一种方法,凭借这种方法,我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可以逐步增进我的知识,并且一点一点把它提高到我的平庸的才智和短促的生命所能容许达到的最高点。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 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

科学方法是科技工作者所应掌握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人们先天就有的,是人们通过学习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步地提高和发展的。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他在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大致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从前辈或同行中学习得来;二是在科研实践中摸索、体会出来;三是在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获得。哲学是科学研究相当重要的方法源泉之一。因此,学习哲学是科技工作者获得科技创新方法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作为科技工作者应重视对哲学的学习,因为:第一,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哲学研究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矛盾分析法等能为科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最普遍的方法论指导;第二,哲学是主体的纯粹思维活动,是主体方面反思人类各种活动(包括科技活动)的重要手段,它总是超越关于经验对象的思考,超越既定的科学理论,做出新的科学发现或提供新的科学理论;第三,从科技史上看,大凡在科学活动中有创新举措的科技工作者都具有很高的哲学素养,都自觉地使用哲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大凡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产生的年代,也都是人们在哲学观念(思维)转变的带动下使科学方法有重大突破的年代。20世纪的创新巨匠爱因斯坦,年轻时就曾如饥似渴地钻研过古希腊哲学家和近代笛卡尔、康德、马赫、彭加勒等人的哲学著作,并从中获得很多启发,他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他讲:科学如果脱离了认识论一只要这是可以设想的一就成为粗俗的、混乱的东西。[1因此,一个国家、一个科技工作者要想有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就必须重视对哲学的学习,不断改进科研方法:4]。

二、哲学为科技创新提供普遍有效的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它在给人提供世界是什么的同时也提出认识世界的方法应当是什么样的,即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工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方法论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称自己的哲学为“工具论”,近代经验论哲学鼻祖弗朗西斯·培根也把他自己崭新的哲学叫做“新工具”。哲学的这一工具性突出地体现在它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以下三种主要方法。

(一)哲学的逻辑思维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为科技创新开辟了新思路

恩格斯说,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甚至连形式逻辑也首先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形式逻辑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对人类思维的形式进行专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关于人类思维规则的学问。它揭示了正确的思维形式,让人们弄清了思维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哲学研究中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由于逻辑推理具有使人的思维更严密、严格、严谨的优点,被逐渐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中,并成为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研究的日益发展,通过逻辑论证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越来越受到极大关注,科技工作者们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和思维规则,按照严格的逻辑程式进行科学思考、判断和推理,获得了极大的科研成就。特别是进一步系统化和程序化的逻辑论证方法一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诞生和运用,为科学研究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科技工作者开创了新的思路,迎来了科技创新史上的一次大丰收。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由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笛卡儿在建立科学知识体系时将具体的科学方法上升至哲学的高度进行提炼、研究提出来的。

归纳法是一种建立在对大量观察资料进行理智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由个别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出关于此类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的科学研究方法。进一步系统化了的科学归纳法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和传统教条阻碍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从经验论的角度,进一步阐述科学试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必须建立一个合乎时代需要、能促进科学与生产发展的新哲学的思想指导下首先提出,后经赫舍尔、惠威尔等人完善和扩大的。比起以往自发的归纳法来,科学归纳法能根据对某类事物的典型对象及其属性之间必然联系的认识,推出该类所有对象中都具有某种属性的一般性结论,深刻揭示和显现事物的因果关系,是一种上升到自觉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层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倍受科技工作者的青睐,是科学方法的创新。这一创新在物理学领域使科技工作者们发现了许多新定理、定律。例如:力学中的牛顿三定律,热学中气体的三定律,电学中的库仑定律、欧姆定律、焦耳一楞次定律,光学中的反射、折射定律,等等,都是归纳实验的结果。在生物学领域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也与他自觉地运用归纳法有直接关系。

而瑞典生物学家林耐由于忽视归纳法的运用,仅仅用分类方法分析问题,得出了物种不变的错误观点。恩格斯指出:从个别东西开始的一切推理形式都是实验上的和以经验为基础的东西。演绎法是从已知的某些一般原理、定理、公理或概念出发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它是笛卡儿在批判经院哲学和传统教条阻碍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从理性主义角度提出的必须把科学知识大厦及其每一组成部分都建立于“理性”的基础上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笛卡儿认为,从感觉经验中引申出来的认识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运用归纳法只能得到或然性的、不确定的知识。

而近代科学中的力学和天文学已不满足于个别经验材料的搜集甚至也不满足于系统经验材料的初步整理,而是要求建立完整的、逻辑上自恰的科学理论体系。于是,笛卡儿借助数学建立了他的直观一演绎法。后经以伽利略、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以杰文斯为代表的哲学家的发展,又建立了假说一演绎法。演绎法的创立和使用,加强了科学研究的理性思维特征性,是科学方法的又一个创新。因为它可以在大前提的第一原理下通过一系列的间接论证得到“较远的推论”,它是发现的逻辑是发现真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演绎法使科技工作者从中受到很大启发,产生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例如,狭义相对论的一系列重要结果,是爱因斯坦运用演绎法从两个基本原理得出的,一个是相对性原理,一个是光速不变原理。从这两个原理出发,推导出洛仑兹变换,进而演绎出物体在高速运动时,钟慢、尺缩、质增以及同时性的相对性等等。建立了与经典物理学的时空理论根本不同的现代物理学的时空理论即狭义相对论。又如,热力学的全部内容便是从热力学的三个定律出发,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而演绎出的一系列新结论。

其实,在实际的科学认识过程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是不可绝对分开使用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5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是哲学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在被一些科技工作者自觉运用于科学研究之后,使科学活动一改过去工匠式的从经验中摸索着创造技艺和工具的应用状态,成为用逻辑探索自然界规律的理性活动;使科技工作者一改过去那种只着重于“做什么”的闭塞思路,发展为要研究“为什么做”和“怎样做”这种寻求科技创新规律的新的思维风尚。逻辑思维方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二)哲学的辩证思维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辩证逻辑方法,使科技工作者沿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正确道路在实践中认识真理、丰富真理

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事情乃是制定研究法。

从整个科学以及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史来看,科学认识的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获得是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提高密切相关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归纳和演绎方法对于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深层次的规律显得愈来愈不够用,科学已进入了需要用高于形式逻辑方法的方法去认识和揭示事物变化发展本质的阶段。此时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被引入到科学研究方法之中。由于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因此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把辩证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结合起来就能实现严密揭示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目的。辩证逻辑方法给人们开辟了一种新的、但又符合自然规律的认识模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恩格斯说:“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它,因而只有辩证法能够帮助自然科学战胜理论困难……”科学的辩证逻辑的方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科学创新的实践,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创新实践表明,许多重大的科技突破或科技创新都与科技工作者自觉地运用辩证逻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密切关系。例如:哥本哈根学派的著名物理学家玻尔的“互补原理”就是在解决粒子波粒二象性统一的情况下,使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发明的。在1926年当哥本哈根学派的物理学家们为测不准关系所困扰的时候,玻尔指出,电子在原子中“轨道”的不确定并不是绝境,这只是对传统的质点运动轨道概念的否定。他认为,正是这种否定,反倒构成了原子能量唯一定义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把否定本身看成是我们认识的真正进步。只要把粒子属性的两个方面看作是互相补充、彼此过渡的,就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粒子的真实状态。“互补原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从共存的对立面中寻求二者的统一性。二象性是粒子两种对立的客观属性,即在某些观测仪器下,微观客体被描述为“微粒”,而在另一观测仪器下,它们又被描述为“波动”,这是粒子两种对立的客观属性,是客观事实。但这一事实在经典物理学的机械观点看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属于一个事物的,是无法统一的。但是波尔运用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即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规律去认识客观事物,承认粒子的两种对立的客观属性,并从对立面的特殊性中全面地把握了事物的丰富内容,正确地揭示了微观客体的特殊本质。

玻尔所使用的辩证的逻辑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物理学、现代宇宙学、现代数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1928年狄拉克根据它的新方程得出一个大胆的假说:“真空”不空,“真空”充满了电子。这一假设后被美国科学家安德森所证实。又如,日本现代核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并证实的介子理论,为我们展示了质子和中子持续不断地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从而被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辩证本性。又如,彭加勒关于在数学中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交互运用、相辅相成的思想,扎德提出的模糊数学,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学等等,无一不是借助辩证逻辑方法思考和研究得出的。

辩证逻辑方法的性质决定了辩证逻辑方法的作用:即揭示事物的对立方面,在对立面互补统一的关系中达到新的和谐一致,达到对事物的更完美的认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各门具体科学都应学会运用辩证逻辑方法,科技工作者也只有在辩证逻辑方法的引导下才能沿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道路前进,才能取得更大的科技创新成果。

(三)哲学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引导科技工作者按照研究对象的本性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灵魂,也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和最高的指导思想。任何一种科学方法都是在人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考虑自己的行动方式时,始终要依据客观实际,依据目标和实际情况去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按照研究对象的本性和研究的目的制定,不能随意制定。也就是说,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对象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如果要寻找研究对象的某种现象或证明某种假设,就应该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经验认识的方法。经验认识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经验认识方法比较重实践、重系统经验,它能为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理论发现、科技创新提供大量的、真实的感性材料和对认识对象纯化的、定向性的、典型性的研究成果。比如天文学是较为典型的实证科学,它主要靠观察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结构等因素来开展研究,不能去人为干预和改变这些因素,故天文工作者较多地使用经验认识的方法,他们长年累月地进行天体观测所积累的天文资料成为天文学发展的源泉。

如果要确定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就应进行基础理论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理论思维的方法。因为基础研究力图提供一个概念体系,把相关事实纳入一个可以理解的框架中,并通过这个概念体系,把各种各样的观察材料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论思维方法主要包括经验定律和理论原理,理论思维方法能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出经验定律,然后运用演绎的方法去解释或预测从经验定律中建立的某种假设原理。比如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的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理论,就是将经验上千差万别的不同现象,如将自由落体、单摆、潮汐、月球、行星、慧星、双星、人造卫星的运动,显示为内在的一致性和规律性,显示为一个共同的基本机制的作用,由此可以对从苹果落地到卫星轨道等广泛的现象做出解释。基础科学就是用少量的原理法则对纷繁的自然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

经验认识方法与理论思维方法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科技工作者只有学会根据不同的科研对象和在不同的科研阶段运用不同的科研方法,才能在科技创新中取得成就。简言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内在方法。

篇2

[关键词]“问题”意识;哲学本性;研究性教学;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B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I)08-0026-03

在本文中,笔者以自己从事哲学教学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体会为基础,并结合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对哲学教学中如何突出“问题”意识、深化改革的问题作出探讨,希望能借此与从事哲学教学或相关课程教学的同仁交流。

一、“问题”在哲学教学中的优先地位

本文研讨的主题是关于哲学的教育与教学问题,更直接地说,是关于哲学的教学方法问题,特别是哲学的教育与教学方法问题。在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之前,我们先谈谈问题与哲学的一般关系。笔者认为,所谓“问题”,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或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指具有根本意义的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问题”即是根源于现实中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涉及到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二是指哲学自身产生的问题,即在对有关哲学理论的理解中所产生的各种学术性问题。当然,理论问题最终也是现实问题在哲学上的集中体现,是表现在哲学中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在问题与哲学的关系上,“问题”具有基础意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哲学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形式。

事实上,各门学科或课程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都包含一定“问题”或“问题”意识,然而,基于某种“问题”意识的启发式教学在哲学教学中却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哲学本身正孕育于“问题”,哲学即起源于对“问题”的“惊异”与“探索”。在古希腊,哲学(philosophy)的本意是“爱智慧”。在提出“爱智慧”即哲学理念的同时,苏格拉底提出并运用了“问答法”。“问答法”是一种在问题的预设中(如“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来寻求事物或概念本质的理性思辨的方法(亦即“辩证法”),苏格拉底将其称为“精神助产术”。这种“问答法”或“精神助产术”表现出人们对问题的“求知”与“惊异”情绪,“惊异”与“求知”由此成为哲学的起源与发展的最初动因。

在确立哲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奠基性著作《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可以说,哲学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对问题进行“学术探索”,而哲学由于具有“自由学术”的根本精神,也就与问题结下不解之缘。

鉴于此,我们就应当依据哲学的本性及其与现实的联系而凸现问题意识在哲学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讲授“哲学”课上,我们的教学目的虽然直接说来是要掌握哲学的基本原理,但根本说来还是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应该在对现实问题的把握与理解中体悟与理解哲学。从理论或哲学本身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从问题出发研讨理论,对于哲学教育与教学来说,这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我们以往的哲学教学,已形成了从原理出发的教学模式,教学目的也是掌握原理,教学过程也是从原理到原理,学生可能掌握了一堆概念、范畴和原理,但却缺乏与现实生活的本质联系,更不能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因而造成理论和现实的分离。

“原理”作为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当然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但问题是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原理?可以说,“原理”或“原则”都不能构成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原理”本身只有在与对有关“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时,才能显示其意义而得到深人理解。因此,我们只有将从既定的教科书原理出发的教学模式与思维定势,转变为从现实中和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中发现与提出问题,并在对问题的研究与解答中,去引导学生加深对有关哲学原理的理解。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来思考原理,不仅能促使学生达到对原理的深入理解,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西方哲学史”(本科通识选修课)时,笔者在“引言”部分也强调了强化问题意识,说明西方哲学史的演变就是“哲学问题的深化”,哲学史在本质上是一部“问题史”,即一部哲学家提出问题与解析问题的思想史。笔者尽力启发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从问题出发研读一定的原著与文献,进而达到与“文本”的“对话”。这种“对话”,在本质上也还是我们提出问题来同文本交流、沟通,从而达到解释学意义上的“视域融合”。现代解释学创始人加达默尔曾提出“问题在诠释学里的优先性”。事实上,在我们对任何一门学科或对象的认识中,“问题”都具有优先性,而哲学研究或教学就更具有这种优先性。

二、应把“问题”意识贯穿在哲学教学始终,并成为推进教学的动力

在哲学教学中突出“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与兴趣,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因此,“问题”意识也就成为推动整个哲学教学的重要动力,并成为联结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纽带。在有关哲学课教学中,笔者也总是尽力在课堂上提出或鼓励提出问题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发挥“问题”意识在哲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笔者还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或措施。

(一)精心设计课程思考题,并在课前发给学生。多年以来,无论是讲授“哲学”,还是讲授“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史”或“历史哲学”课程,笔者都注意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以及本人的研究体会,用心设计各课思考题,并尽量在开课时与教学进度表、阅读书目等一起发给学生,或在讲课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学生看到思考题就会形成一定“问题”意识,也会带着一定问题听课、思考、讨论,从而使教学具有一定针对性,也具有一定开放性。这也如加达默尔所说:“问题的本质包含:问题具有某种意义”,而“提出问题比答复问题还要困难”。

显然,“问题”意识在有关哲学课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为保障这种“问题――探讨”型教学的实现,教师就需要下很大工夫来精心设计思考题和各个教学环节。笔者体会到,设计好思考题并使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按照思考题的思路进展,确实能

起到精简与集中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发挥教师自身研究优势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多方面的好处。

(二)建立教学模块,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在各门哲学课教学中,笔者也尽力依照自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而设计出一定教学模块或板块,这样既涵盖了有关教学基本内容,也发挥了教师讲课的优势或特点,同时也把“问题”意识凸现出来。

由于教学模块作为教学基本内容是教师自己梳理、提炼出来的,因此运用一定教学模块就能促使教学内容更为简洁、集中而明确。例如,几年来笔者在“哲学概论”教学中,设计了七大部分(亦即七讲)的教学模块,这七讲标题是:“哲学的本质及其与科学的区别”、“哲学探索方式与发展模式”、“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与非传统哲学的区别”、“比较哲学的概念与中西哲学差异”、“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哲学的关系”、“艺术的本质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以及“现代哲学发展特征概述”。这七讲基本形成了“哲学概论”的教学模块,其基本框架也大致涵盖了这门课程应有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包含着任课教师自己研究哲学本质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成果,由此也为教师重点阐述有关问题留下了较大空间,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哲学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在多年来“哲学”本科教学中,笔者注意对教学内容作出一定调整或改革,同时也把有关教材基本内容提炼或归纳为几个具有基础性或前沿性的讲课专题,从而形成了一定教学模块。这一教学模块的总题目为“对哲学的探讨与反思”,主要包括:“第一讲哲学本质及马克思哲学变革意义探讨”、“第二讲世界观问题及哲学基本问题探讨”、“第三讲辩证法本质与实质问题探讨”、“第四讲唯物史观本质及历史意义探讨”、“第五讲社会基本矛盾与发展规律探讨”、“第六讲阶级国家革命理论反思”以及“认识论方法论探讨”等内容。这种依次递进的专题研究或板块式教学,也即是一种“问题――探讨”型教学。它一方面以教材和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对有关哲学前沿或疑难问题的探讨,给教师在授课中发挥自身特长、加强研究与课堂讨论留下了更多空间与时间,因而起到了整合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尽量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或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并探讨问题是发挥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根本途径。坚持提出与研讨问题不仅能恬跃课堂气氛,而且也能促使师生共同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有关内容的认识。如在“哲学概论”课上,有的学生对“比较哲学”的概念与方法存有疑问,提出“比较哲学研究应是本质相同的还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的比较”。笔者就此组织了即席讨论,并与学生一起作出推论,最后作出一定小结,明确并阐释了“正、反”比较即“正比”与“反比”思想,指明本质相同的比较即为“正比”,其要旨在于认识被比双方的不同特点,而本质不同的比较则为“反比”,其要旨在于认识被比双方的本质区别(如中西哲学因为同属传统哲学,二者比较就属于“正比”,而传统哲学与某些现代非传统哲学的比较就属于“反比”)。学生也提出过“存在和非存在的关系”、“既是又不是如何理解”乃至“人生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等许多问题,笔者也都尽量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并作出推论、解答,同时也完成了相关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就一些问题进行课堂或课下讨论,是促使哲学教学具有广度、深度与一定灵活性的有效方法。哲学教学理应具有开放性,而开放性是离不开对问题的探讨的。加达默尔也说:“辩证法的进行方式乃是问和答,或者更确切地说,乃是一切通过提问的认识的过道。提问就是进行开放。”笔者也体会到,哲学上的问题具有特殊性,或一定思辨性。因此,对哲学问题常常不能直接解答或依靠经验来回答,更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对哲学问题只能通过思考、分析与推论来给予“辩证的理解”。正如加达默尔所说:“知识从根本上说就是辩证的。只有具有问题的人才能有知识,但问题包含是和否、是如此和不是如此的对立。”例如,“既是又不是”的问题就具有矛盾性或两重性思维的特点而属于“辩证法”即“辩证逻辑”。这一问题也是一个教学难点,为此,笔者特意提出了一个具体命题来加以讲解,即:“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其意是说:一方面,哲学是科学,这是指科学的广义含义即知识体系,因而哲学可被包含在科学的庞大体系之中,但另一方面,哲学又不是科学,这是指科学的狭义含义即实证科学,因而哲学就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或者只能说,“哲学是一门特殊的思辨的科学”。这一命题即属于辩证逻辑,既包含又超越了形式逻辑,提出并讲清这一命题也就讲清了辩证逻辑的方法及其与形式逻辑的区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应看到,由于哲学及哲学教学具有“思辨”、“论证”以及“把论证进行到底”的特性或精神,因此,哲学教学一般不宜依靠或更多地依靠“课件”(“课件”可能会遮蔽“问题”而有碍论证、思考、即席发挥以及深入讨论)。相反,哲学教学应更多地运用一些传统教学的方式,也应更多地在课堂上及黑板上进行“论证”、“推演”。哲学教学也只有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才能“返本开新”。

三、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

在哲学教学中突出“问题”意识,把“问题”意识贯穿在哲学教学的始终,这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种要求的实质就在于实现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

首先,教师要借助问题的导引作用实现由单纯授课型教学向研究性教学的转变。研究性教学需要把教学和科研紧密地内在地结合起来,教学要以科研为依托,科研也要以教学为基础,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笔者体会到,所谓“研究性教学”,应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与导向的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也应是以教师的学术研究为依托的有深度、广度及高度的教学。与此相反,所谓“应试性教学”则是以课本的现成结论及考试为中心因而缺乏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过程虽不能废弃考试,但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即是研究过程,研究过程也即是教学过程,由此才能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转变根深蒂固的“应试”观念,改变上课只是被动听讲、记笔记的状况,把单纯学习过程变为主动思考与研究问题的过程,进而实现由课本性或应试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为实现研究性学习,还应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多年以来,笔者在“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史”等选修课以及“哲学”等必修课教学中,都尝试把“问题”研究引入考查内容,增强试题的研究性质或研究力度,同时一般又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这就既改变了“考前背课本,考完都忘记”的状况,也减轻了学生负担,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把更多时间与精力用在研究与思考问题上,从而收到素质教育的一定效果。

只有实现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哲学教学才可能在指导思想上实现根本转变,才可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真正素质教育的转变,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创新”首先应是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观念、理念的创新,没有这方面的创新,任何其他方面的“创新”都终究不可能持久。“创新”需要对问题的敏锐洞察与长期思考,因此,“问题”意识会导致“创新”,会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加达默尔说“只有具有问题的人才能有知识”,我们还应当说,“只有具有问题的人才能有创新”。

总之,哲学教学应成为一种“提问的艺术”、“思考的艺术”或“进行某种真正谈话的艺术”,而“问题”意识在哲学教学中也理应具有优先地位与重要作用。把“问题”意识贯穿在哲学教学的始终,既符合哲学学科的本性,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确信,把树立与强化“问题”意识作为哲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取向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长期教条主义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束缚下解脱出来,才能使哲学教学真正发挥“爱智慧”的引导作用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改革;教育;素质

一、前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体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新的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行为的改变上。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针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困惑不清的问题,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了近几年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文献,为本文讨论与分析提供理论资料。

(2)逻辑分析

依据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运用形式逻辑分析方法,严谨地对本文研究对象进行讨论与分析,根据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思路。

三、讨论与分析

1.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想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2.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体育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将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3.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体育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的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体育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例如在体育设施的开发中,可以想办法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体育带来无穷的乐趣。

4.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难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式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5.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体育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体育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将让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学习的环境。通过教师有组织的将知识呈现、传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逐渐将知识变成能力,达到升华、运用的目的。

6.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

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校获得知识,仅占一生所需知识的10%,90%的知识需在工作中获得。作为体育教师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特别是现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教师工作受到严重的冲击,稍不注意就落在学生的后面,何谈为人师表。为此,现代体育教师必须走出一次性教育的误区,不失时机地进行二次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发展自我,完善全面发展。

7.树立生命意识

体育教师工作是一种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愈深,爱之愈烈。其次,对学生的关怀要落到实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体贴与信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促使师生关系转化,形成一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促使教师用自己的生命去扶助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任何辱骂和体罚学生的行为便没有存在的理由,与学生交往中的任何困惑都可以克服。有的教师埋怨,我工作的一切都为了学生,可有的学生就与我对着干。这恰恰是教师自身所表现的行为所决定,教师“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是教育学生,而是想对付他们,这就形成一种不愉快的师生关系,确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失败。所以,只有用生命的意识去影响学生,看待教育对象,才能促使教师迸发出对学生爱的火花,构筑一种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建议

(1)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体育教师要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3)掌握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知识,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方法、手段、原则和特点,只有很好地掌握它,才能正确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软件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总体编写思路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各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本着便于教和学的原则进行设计。概括地说,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循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落实课程标准中“具体内容标准”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1)构建主线突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为凸显各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每个模块的知识内容都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内容围绕“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主线展开。

(2)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高中生物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广泛而丰富。对学生来说,知识性内容与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其时效性越长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大。鉴于此,知识性内容着重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展开,避免过多事实性知识的罗列堆砌和单纯描述,在认识“是什么”的基础上,更多地探讨“如何”和“为什么”。例如,关于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原理,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而不是罗列许多激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作用。

(3)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认知水平的基础知识。知识内容的深难度总体上维持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水平,避免出现深、难、重。

基础不等同于经典。教材展示给学生的生物学,应当具有时代特色,基础性应是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性。在体现共同基础的必修教材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相一致,体现先进性。例如,酶的概念不局限于蛋白质的范畴,中心法则不局限于克里克提出的经典法则,将免疫也视作一种调节方式,等等。此外,还以“科学前沿”、“科学•技术•社会”等形式介绍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如通道蛋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DNA指纹技术、基因治疗、恢复生态学等。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的选修教材中,内容紧扣时代脉搏,集中反映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应用,同时也注意到把握基础性,避免过深过难。例如,在《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侧重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的介绍,技术操作多用“生物技术资料卡”形式介绍,学生一般了解即可。

基础性与先进性之间有时会出现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此,教材从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做了灵活变通的处理。例如,关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尽管已发现水通道,教材正文仍沿用目前细胞生物学专著中将其归为自由扩散的说法,而将通道蛋白的内容放在课外阅读材料“科学前沿”中介绍;关于细胞的衰老和癌变的原因,则采用在正文中排小号楷体字的办法,供感兴趣的学生选读。此外,教材不可能也无必要在反映新进展上面面俱到,为此,在正文和作业中常常提示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4)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使知识内容层次分明

教材中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表述,以黑体字排印;其余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和理解的内容以宋体字排印;供学生一般了解或选学的内容以楷体字排印,或以“相关信息”、“资料卡”、“科学•技术•社会”等形式出现,有的内容明确标注“选学”。《生物技术实践》中帮助学生设计实验的资料也以楷体字排印。

(5)纵横衔接,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体现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教材旁栏设有“学科交叉”栏目;为体现各个模块间、同一模块各章节间的联系,教材旁栏设有“知识链接”栏目。在必修模块各章后的自我检测中,大多安排画概念图的习题。

2.突出生物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有关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过程”包括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学生亲自参加的探究过程。“方法”侧重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包括学科内的方法,如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志重捕法等。

(1)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

教材中涉及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如下图。

这些科学方法的内容贯穿在各个模块中,同时,不同模块在科学方法教育上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观察和实证的方法,《遗传与进化》模块侧重假说演绎的方法,《稳态与环境》模块侧重系统分析的方法。

鉴于思维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教材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①注重训练抽象思维和发展形象思维相结合;②注重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相结合;③注重引导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④重视数学方法、模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介绍和运用。

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教材主要通过研究过程的介绍和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逐步领悟。此外,在必修模块中还辟有专门的栏目予以提炼和概括,其中属于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内容见下表。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

模型方法

提出假说

控制变量

对比实验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预实验

调查法(样方法等)

数学模型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①教材中科学方法内容是建立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基础上的,初中阶段已经讲述的方法不再作为重点介绍,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搜集资料的方法等;②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过于深奥,教材通过研究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等内容来渗透其大致思路,而未作正式表述。

(2)强化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

①安排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过程,领悟和运用方法(见下表)。

类型特点能力目标侧重点

实验说明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培养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探究学生自行制订探究方案

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大全面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模型建构提供一定的指导,由学生动手动脑建构模型领悟和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

资料分析提供让学生分析的资料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资料搜集和分析让学生搜集资料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思考与讨论,讨论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技能训练就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训练过程技能

调查提出要求和提示,让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中进行调查培养调查能力

②较多地介绍生物科学史的内容,特别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有的部分以科学发现的先后顺序作为构建框架的重要线索,如遗传部分。让学生分析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研究的,从中获得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启示。

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在资料分析、旁栏思考题、技能训练、练习、思考与探究、自我检测等栏目中有许多关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活跃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的生物学,是在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下不断成长的生物学,是通过技术而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物学,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的生物学。为此,教材一方面介绍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资料,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理解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突出这方面的教育:

①通过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和讨论、调查、评价等多种活动,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

②在必修模块中设置“科学•技术•社会”和“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栏目;正文辟“与社会的联系”小栏目。

③在选修模块中分别设置相应栏目。如《生物技术实践》中的“课题背景”,《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中的“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及“现实中的问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实践活动”、“进展追踪”、“论坛”、“热点问题讨论”等。例如,设置“论坛”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④在教材的作业系统中设计相关的练习题。

教材通过介绍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实例、安排学生探究活动和讲述有关知识等多种途径,试图构建具有生物学科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系。

4.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建构

借鉴有意义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材内容的表述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尽量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或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头脑中发生新知识与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也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

①必修模块的每节都从“问题探讨”入手,该栏问题除出自科学史外,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

②教材重要概念和过程的阐释,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使之亲切而生动。

③不少章节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分子与细胞》模块,还设有“与生活的联系”栏目。

④作业系统中注意习题与生活、健康、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和实际应用。

5.加强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探究性学习

为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材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写法,也未停留在经典的启发式写法上,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

教材内容的开放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

②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特别是联系当地和当前实际的信息;

③探究活动的写法重在引导,探究的课题、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作过死的规定;对于难度较大的探究活动,教材提供了参考案例;

④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

⑤有些练习题的答案不惟一。

6.改进作业系统,促进评价的改革

评价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教材改变了作业系统主要为巩固知识而设计的传统做法,以期促进生物课程的评价改革。

①作业系统围绕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来设计,特别重视知识的迁移、方法的运用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必修模块每章后都有“自我检测”题,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②作业系统的内容既包括章节后的作业题,也包括某些探究活动中的讨论题;既有随堂练习和技能训练,又有阶段性的自我检测;既有书面作业,又有课外实践、撰写综述报告等实作评价的内容。

篇5

关键词: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122-0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各种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多方式、多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发和调动学生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概括及间接的反映。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的本质规律,因此,数学思维就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进行概括性认识的过程。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接影响着该活动的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核心。它与其他的一些能力,如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紧密联系的。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实际上是以思维能力为中心,与其他各能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数学思维能力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数学思维对培养人的思维严密性以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 严谨。数学使人严谨,但数学并不使人呆板。一方面,严谨的证明训练了人的思维,使人能细心周密,而这些素质又指导人们去思考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使人养成周密稳重的习惯,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严谨并不意味着不苟言笑。经常性地思考能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使人更加聪慧、更具灵性、更加幽默生动,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更强。

2 求实。数学中的演绎推理能保证数学知识有高度的明晰性和确定性,能促使人们求真务实,不吹毛求疵,不骄傲炫耀,脚踏实地,不浮不躁。

3 韧性。学习和研究数学是一个艰难的探索性的前进过程,倘若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那是很难将数学学习进行到底的。所以数学使人具有韧性,这一思维将使人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挑战困难,并能够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

4 想象、灵感与创造。要学好数学,还需要想象力。想象力能引领人们突破现状,开创新的学习、研究局面。这样的思维对于开拓一个人的思维面,提高创新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人逐步具备善于思考与想象,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可见,数学思维对人的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与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合理的借鉴和应用数学思维与思想方法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和目标要求。具体到数学教学来说,应着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培养:

1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先导。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是思维的感性阶段。在这一层面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选择、获取信息的能力。

2 抽象思维。借助评议语言作为媒介,凭借概念,按照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进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就叫抽象思维。这是思维的理性阶段。在这一层面上来讲,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3 探索性思维。这是根据思维目标进行求同或求异的思考和探索的思维,它通常由一般性思维经过升华而生成。在这一层面上,要着重培养学生尝试、假设、猜测、联想、化归等能力。

4 扩展性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变与灵活。为了适应迅速变革和不断进步的社会,教师应积极培育学生灵活、变通的思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这一层面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决断能力。

5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又称超常规思维或突破性思维,指突破原有思维模式,重新组织已经积累的知识、经验、信息等要素,在大脑思维反映中激活后,提出新方案,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的成功突破,属于人的思维的高级阶段。这一层面要着力培养学生归纳、复合、模拟、设想、类比、引申、创新等能力。

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 突出情感教育,激发思维的积极性。(1)激发学习兴趣。我国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教导我们:“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等于给了学生长久钻研数学的动力,优秀的数学教师之所以在学生中永志不忘,就是由于他点燃了学生心灵中热爱数学的熊熊火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教学认知矛盾,来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与内在美,以及直观的演示实验、精彩的导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教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对优等生要能使其发挥特长,并指出优等生存在的问题,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中等生要激发其上进心,创造良好条件,促使其进步;对差生要热情关心,找出其落后的症结,并采取个别指导的形式,帮助其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总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2 注重数学语言教学,提高思维精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需要用语言或文字表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数学语言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数学语言对思维活动的影响,注重数学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注意:(1)从规范书写与正确表达做起。如果老师对数学概念、术语理解不深刻,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甚至出现不必要的科学性错误,或者书写格式不合逻辑,出错题或做错解,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语言规范,言必有序,言必有理,言必有据。所有言语要合乎一般语法法则和逻辑要求,概念教学要准确到位,清晰明了,推理分析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2)鼓励数学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说,如同桌相商、小组讨论、集体讨论、自由议论、自己对自己说、质疑问难、全班评议等。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清晰活跃,思路明确开阔,因果分明,逻辑清楚。

3 创设情境问题,提供思维空间。(1)铺垫型情境。教师可以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数学事实为素材,创设铺垫型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等不同的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的新问题,从而为各种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合理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2)认知冲突型情境。教师可以以富有挑战性、探究性,且处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的非常规问题为素材,创设认知冲突性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从解决所面临的情境问题出发,不断地对问题进行分解和转化,提出新的相关问题。并通过对新问题的解决,最终使情境问题获得解决。(3)思维策略型情境。教师可以以思维策略多样、解题方法典型、解题过程能体现某种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作为素材,创设思维策略性情境。当学生的思维受阻后,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启发,从而使他们得出不同的解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解法或策略进行适用性研究。拓展其使用范围。这对克服思维定势等原因产生的消极影响,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4>试误型情境。学生在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常因各种原因,犯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教师如果能从中选择素材,就可创设试误型情境,借此为学生尝试错误提供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反思出现错误的原因,提出批驳型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对错误的认识与警戒,培养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这不仅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旺盛的精力去主动进行探索,而且能使他们在情境中沉思、在情境中受感染、在情境中得到领悟。

4 引导学生反思,挖掘思维潜力。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反思推进了数学的进步。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探究行为,是促进知识同化迁移的可靠途径;反思可以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反思能促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对相关问题提出质疑,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反思能力的形成必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大地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1)听课反思。在听课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学习的目标、教师思考问题的方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可要求学生注意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2)解题反思。这是在解题过程中,反思求解数学问题的思维模式,它通过对问题解答的结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或提出疑问、能否将问题进行变式或把当前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等问题的追问,使学生对自己思维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调控,从而选择最佳解题策略。(3)学习习惯反思。指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学习信心和能力、学习的态度与情绪、存在的薄弱环节等,学会及时调整自己,改正不良习惯,积极向上,通过引导学生反思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开发。

5 完善认识结构,优化思维品质。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思维过程就无法进行。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符合逻辑结构的规律性的知识。才能通过运用这些知识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基础,实现知识的成功迁移。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不仅要为学生理清每一章节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各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学生的知识结构越完整,思维的依据就越充分,思维过程就越容易进行。(1)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数学是一门结构化的学科,数学各个分支、各章节内容之间是互相渗透、相互蕴含的,数学知识是充满关系的有机整体。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面之间的纵向联系。把孤立的知识组成知识链,又要注意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把知识链进一步组成知识网,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以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进而从不同角度激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2)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形成过程是构建知识结构的物质基础。首先,要强调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因为概念的概括与判断及推理过程包含着极丰富的推理方法、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它们是知识结构中的活跃元素。要注意充分地揭示概念提出的背景。引导学生去探索概念的抽象、概括的过程,揭示概念形成的条件和发生过程。其次,要强调知识的发展、深化过程,这是知识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干。要在学生头脑中织成知识的经纬和网络,垒砌知识的框架与结构。再次,要着眼于知识应用的过程。因为只有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学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悟出带有观念性的数学思考,才能有效地从整体上认识数学。实践表明,这样做不仅能够利于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锻炼学生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去发现问题的实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3)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形成于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它具有极高的概括性和包容性。学生一旦掌握它,就能触类旁通,并形成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篇6

一、审查未成年人提供言词证据的资格

判断未成年人言词证据能否被采纳应重点审查其是否具有提供证据的资格。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可见“能正确表达意志”是对证人具有作证资格的要求,当然对提供言词证据的其他主体也应有此基本要求。未成年人是否“能正确表达意志” 应从以下方面审查:

1.未成年人感知、记录和回忆有关事实印象的能力。

在美国,“就儿童来说,在决定有无证人资格时,年龄不是决定性因素。只要审判法官认为该儿童具有感知、记忆和表述的能力,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允许作证。” 未成年人对案件认识的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他感知案件事实的能力。应审查案件发生时未成年人大脑、视力、听觉、嗅觉、触觉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如何。

2.未成年人理解有关问题并清楚表达的能力。

未成年人要“有能力并愿意真实、清楚地表达,以便调查人员不会误解”。 如英国《1999年少年司法和刑事证据法》第53条第(3)项规定,在刑事程序中如果在法院看来某人并不是一个能够理解向他提出的问题,并且也不能就这些问题作出能够被理解的回答的人,则该人不具有提供证据的适格性。③澳大利亚《1995年证据法》规定,符合下列情形的人不能作证人:(1)该人不能聆听或者理解对事实的提问,或者不能表达对问题的回答;以及(2)此种不能聆听或理解无法克服。印度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出庭作证的能力取决于:(1)是否能够理解所提问题;(2)是否能对这些问题给出理性回答。

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具备不同程度的理解能力,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有赖于自己接受任务的繁简程度,所以询(讯)问主体不能用正常成年人的理解标准去衡量未成年人,应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提问问题,以判断未成年人的理解能力。

3.未成年人对说实话义务的认识能力。

现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有关立法或司法判例都表明,只有未成年人能够意识到讲实话义务才可作证。 “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他是否具有作证的资格并非取决于他是否达到了特定年龄。这取决于在审理的法官眼里,该儿童是否具备理解讲实话的重要性以及做伪证所造成的后果。” 在美国,未成年人资格的预先审核程序(voir dire) 能够考察未成年人是否理解说实话的义务、是否理解真实和幻想之间的差异。出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考虑,在预审法官主持下,由双方律师向未成年人提出一些与其年龄和智力相仿的简单问题,问题与将要审理的案件无关 .如果未成年人明显不能理解自己具有说实话的义务、不能识别作证后果,其证言会被排除。

审查判断未成年人言词证据时,可以使用逐一甄别法审查未成年人的感知、记忆、理解和表述能力是否达到“能正确表达意志”的水平,是否理解自己具有说实话的义务。逐一甄别法,其基本原理是依据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常识并遵从逻辑推理去辩别证据。逐一甄别法尤其适用于简单案件中对各种言词证据的单一审查判断,通常作为对言词证据加以初步筛选、审查和判断的必要手段。例如,在美国希尔诉斯基拉 一案中,原告,一名4岁的幼童在路过被告斯基拉的家门口时,被斯基拉的狗咬伤,原告要求斯基拉承担赔偿责任。该案中唯一的直接证据是4岁幼童的证言。柯南道尔大法官及律师运用逐一甄别法对该幼童的作证资格进行了检验。

幼童被问道,“你懂什么是说真话吗?如果不说真话会怎么样?”

他答道,“他就不会爱我了。”

问:谁将不会爱你?

答:上帝不会爱我。

问:盖瑞,你还记得你路过斯基拉家的事吗?

答:记得。

问:告诉法官和陪审团,发生了什么。

答:小狗咬了我。

问:什么狗咬了你?

答:斯基拉的狗。

问:你对斯基拉的狗做了什么?

答:我在它。

问:怎样的?

答:像这样。(做手势)

问:你是说绕着它的脖子?

答:是的。“

问:用你的手指告诉我它咬你哪里了?

答:我它的时候,它咬我了。

问:它咬你哪里了?是咬你的腿了吗?

答:不是,它咬我的头和嘴巴。(做手势)“

从这段证言来看,幼童除了一些答非所问外,清楚地描述了事发当时的情况,证明他具有观察、记忆和交流的智力能力,并且可以判断他理解说实话的义务。最后,法院采信了4岁幼童的证言,判决被告赔偿原告500美元。

二、排除虚假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

虚假的言词证据是指故意所作的虚伪的陈述,在英美法系中又称为伪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1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如学龄前儿童的证言中包含专业术语,而且证言的逻辑性也明显超出其智力状况,这时应有其他证据予以补强,证明他有能力说出这些话,否则应予以排除。要准确地判断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真假,就要了解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状况。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心理学研究者一般都把未成年人心理的发展分为婴幼儿期(从出生到满3、4岁),学龄前期(3、4岁到6、7岁),学龄期(6、7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到17、18岁)四个阶段,每个时期的未成年人智力状况和心理特点都不同。

(一)不同时期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状况

1.婴幼儿期

婴儿期在心理学上又可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4岁之前都是婴幼儿获取语言和语法系统的时期。到两岁半左右,他们几乎能用简单句表达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多数事情。总体上讲,4岁之前的儿童基本不具备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他们发音不太准确,多有吞音现象;他们理解成年人的语意有困难,特别是对法律体系、法言法语的了解程度很低;低龄儿童大多不习惯探究自己不明白的语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低龄儿童一般都遵循他们日常练习时的对话规则进行对话,而不去区分此场合与彼场合的不同;低龄儿童对自己想法来源的辨别力不强,有时无法区分自己对某一事件的叙述是虚构幻想还是来源于亲身经历的现实。③

2.学龄前期

这一时期的儿童可以像成年人一样毫无困难地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但是他们的时间、空间知觉发展水平较低,还不善于区分各种形状的细微差别,对空间距离、大小、位置等的把握还不精确,还不能正确理解一些抽象的时间观念;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观察力初步形成,但“观察后叙述的多数是孤立的事物,而且大部分是在‘你还看见了什么’的问话后才叙述的。”①他们记忆的精确性差,往往只记住对自己有吸引力的内容,并容易把想象当成现实,过分夸张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而歪曲了记忆材料;这个时期的儿童易受暗示,模仿性强,虽然基本具有了语言交际能力,但还不善于独立地、按照逻辑顺序连贯地叙述。

3.学龄期

学龄期分为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学龄初期一般处在小学阶段,这一时期未成年人的时间、空间知觉已经有所发展,但必须与具体事物及他们的生活制度相联系时才能准确掌握;他们观察的精确性也很低,缺乏全面性和细致性,观察错误也较多;初期未成年人一般只有运用口头言语的经验,还没有掌握书面语言,他们整体概括能力差,表述也不系统,倾向于听从自己亲近的人的教唆或指使来描述某件事情,并称其为“保守我们之间的秘密”。这一时期儿童有强烈的模仿欲,他们喜欢模仿同学或成人的行为、模仿电视中的角色等。

学龄中期的未成年人一般处在初中阶段,他们观察的分辨力、判断力和系统化能力明显提高;②其运用逻辑法则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具备了初步推理能力;他们渐渐对社会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评价行为时能够把行为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当自己受到伤害或见到别人受到伤害后,往往能够迅速权衡自己说出该事实的后果,出于对自己珍视关系的保护或对强力的恐惧会自动隐瞒事实或捏造事实。以Goodwin所总结的几个年龄段儿童性犯罪受害人的陈述为例:

①2-3岁的受害者:“我受伤了”,或说“爸爸弄伤了我的屁股”。

②4-6岁的受害者:“这是第三次发生(这事)了,只有这次爸爸才擦掉它。”

③7-12岁的受害者:不敢说出这个秘密,害怕失去家庭或伤害父母。②

4.青年初期

青年初期未成年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及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基本达到成熟,所以人们多把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当作成年人来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看问题仍然片面化和表面化,情绪上的极端化色彩浓厚,容易迅速被一些引起共鸣、感染和同情的情绪所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情绪。何林渥斯的“心理性断乳”学说认为,青年初期新的需要、冲动和行动已经与此前所形成的习惯不相适应并发生矛盾,从而青年人身上表现出一些不愉快、心神不安、郁闷、激动和兴奋等现象。所以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强烈的希望被人理解、认可、尊重和信任,开始对成人产生疏远感,而与同龄伙伴产生亲密感。此时未成年人提供虚伪言词证据的原因除了意识到说出事实会不利于现有关系外,还易于受到外界不良暗示的干扰。尤其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害怕自己犯罪情况被父母知道而编造口供,有些未成年人出于哥们义气而掩盖犯罪行为,使其口供和辩解或证人证言具有虚伪性。

(二)、利用比较法排除虚假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

比较法也叫比对法或对比法,指对案件中两个或两上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比较或对照,从中发现和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在一般的情况下,经过比较,认为相符或一致,没有矛盾,则该证据有可能是真实可靠的;反之,如果比较印证中出现矛盾或者差异,则可能其中之一有问题或者都有问题。用来比较的证据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即都是用来证明同一案件事实。如果相比的证据之间不具有这种“可比性”,就不能进行比较,否则就会引出错误结论。当然,相互对比一致的结论也只具或然真实性,切忌把其结论简单看作必然真实。例如证人作证称:所见肇事车辆为白色小面包,且前车灯被撞坏。而犯罪嫌疑人甲的车辆正符合以上特征。但比较结论只能得出犯罪嫌疑人甲有可能是肇事司机,并不能必然肯定甲就是肇事司机。

有关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比较审查有两种基本形式:其一是纵向比较;其二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就是对同一未成年人就同一案件事实提供的多次陈述进行比较,看其陈述的内容是否前后一致,有无矛盾之处。横向比较是对不同未成年人的陈述作并列比较或将未成年人的陈述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其他证据相对比,看其所用语言或逻辑结构是否符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之处。

未成年人活动范围狭小、缺乏生活经验,他们表述一件事情时通常会大量运用自己的语言,虽然有时可能会无意识地模仿成年人的用语,但往往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不能正确解释成年人用语,成人们稍作反问就会漏出马脚。对于相互或前后一致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也不能盲目相信,也可能是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与案件其他当事人一起作虚伪陈述。实际上,不同的人对同一案件事实的陈述很难完全相同,连细节都完全相同的陈述反而不正常。例如,一个7岁幼女控告谭某,取证人员发现该被害人对被害经过背诵如流,每次的陈述内容都如出一辙,但每当问及细节就不知所云。后来证实该幼女母亲唆使7岁女儿诬告谭某并教她背诵犯罪过程。①

三、识别错误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

错误的言词证据是指由于观察不清、记忆模糊或表述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错误陈述,在英美法系中又称为错证,不是故意作伪证。由于未成年人观察、记忆、理解、表述能力的不足,其言词证据中存在错误的可能性较成年人更大。司法实践中,一般使用综合印证的方法,通过将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与已认定的证据进行综合比较,找出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不足之处,发现错误的陈述,再结合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特点,分析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中存在缺陷的原因,运用科学的逻辑推理,排除错误的言词证据。

(一)、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特点

1、准确性低

从主观因素来看,低龄未成年人刻板的思维往往不能同时注意两件或多件事情,不能系统化地观察案件事实;一些低龄未成年人不善于区别形状的细微差别,时间、空间知觉的发展既不准确也不稳定;低龄未成年人缺乏记忆的完整性,“经常出现脱节、漏洞和颠倒顺序的现象,记忆和再现的内容往往是偶然感兴趣的个别对象或情节,而不顾本质的东西。”①他们容易把想象当成现实的特点还可能造成对记忆材料的歪曲。这些都会影响其言词证据的准确性。有研究显示,5岁儿童在独立再现一段话时所犯错误的数量与正确答案数量相比为45%,6岁儿童为49%.②此外,未成年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时甚至喜欢拿大人们认真和严肃对待的事情去开玩笑,这些特点都会使其陈述失去准确性。

从客观因素来看,案件的发生过程持续时间短,瞬间即逝,而未成年人又处于错觉多发期,有可能在头脑中形成虚假的印象,导致错误的陈述。

2、逻辑性弱

未成年人对某一事件的描述多不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往往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不区分表述的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等。这就需要调查人员按照一般的思维习惯重新排列其陈述的前后顺序。经过这一对言词证据重新加工的过程,可能又会衍生出一些背离案件事实的“陈述”,影响言词证据的正确性。

低龄未成年人往往以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而不是以客观逻辑关系为依据进行一些简单初步的判断推理,其逻辑推理往往错误百出甚至十分可笑。例如,问一个三岁的孩子:“你有姐妹吗?”她说:“有。”“她叫什么名字?”她说:“琪思。”“琪思有姐妹吗?”她回答:“没有。” 有学者认为,初中三年级是未成年人辨证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的重要转折阶段,这以后他们才能基本上掌握并运用逻辑法则。

3、易变性强

未成年人排除干扰能力差,在接受询(讯)问时可能会受到调查者误导性暗示的影响。一方面,调查者在询(讯)问中将对案件情况的先入之见流露给未成年人,使未成年人误以为调查者预先得知问题答案,自己只能按照“正确答案”回答问题;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当他们回答问题或讲述完一件事情之后,如果成年人提出疑问,他们会对自己原来的说法犹豫不决,甚至按照成年人的思路去修正或者改变自己的说法。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干扰者就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利害关系人。当父母告诉未成年人对某一事件应该怎样向别人描述、或有人威胁未成年人不让他们讲真话时,未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看法和屈从于威胁者的压力,改变陈述或者撒谎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国外有研究表明,与孩子不亲近的人很难发现他们什么时候在撒谎、什么时候在说真话。

(二)利用综合印证法识别错误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

综合印证法,是指将涉及对案件事实有关的所有证据加以综合性分析、判断,以认定证据之间是否相互照应、协调一致的审查判断证据方法。任何一个证据都无法借助自身来证明其真实、可靠性,只有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确认其真伪。综合印证法就是通过分析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判断出现矛盾的原因,鉴别证据的真伪。 未成年人观察、记忆能力欠缺,表达能力有限,分析、推理能力和社会经验明显不足,所以审查未成年人言词证据时应结合案件的性质和其他证据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