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篇1

关键词 体育学科 核心素养 培养

核心素养作为近期被广泛关注的概念,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得到了高度的探讨。而在体育学科这一领域,很明显,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体育学科中,有效的培养核心素养,成为了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就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从素质到素养的关注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义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从素质到素养关注度的逐渐转移,其主要根源在于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素养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2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离开了学科教育,核心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呢?经研究初步将其定义为: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不同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无区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各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基本框架,即一级指标的三个维度和二级指标的6个维度是相对固定的,只是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各指标的侧重点不同。

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策略

3.1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的培养

(1)依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娱乐性的体育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各种体育游戏都能发挥此作用。挑战类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的耐久跑,能否积极参与和在遇到极点的时候依然坚持,对于学生自己克服困难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挑战精神的学生往往无需任何引导就能坚持不懈,而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耐劳、缺乏自我挑战意识的学生往往会中途退场,甚至在体育课开始的时候直接提出见习等要求。对于这类项目的教学,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如采用交替追逐跑、篮球运球与耐久跑项目整合练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养成良好意志品质的目的。对于合作类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只有在与同伴或团队密切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多创造这样的团队合作的练习环节,如多采取这些项目比赛的情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达到培养和提高合作意识的目的。

(2)合理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实施教学工作,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对于高中生学科教学,情景教学法的采用将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这一方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合理把握方法使用度,既要做到巧妙,还要收放自如。例如,在M行背越式跳高杆前技术教学。在助跑起跳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各种形式的助跑不过杆练习,直线的、斜线的起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线路的约束(弧线),固定脚的起跳(外侧脚),这样过渡自然,衔接没有明显的断口,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3)要巧抓品格教育时机及时渗透。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强化课堂观察环节,以前往往很多人忽略了课堂观察的重要价值,出现单纯走流程式的体育教学,对课堂观察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一个个良好的品格教育时机,十分遗憾。例如,教学中发现责任心比较突出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学生、比赛失败相互鼓励不抱怨的学生等,教师都要巧妙地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3.2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策略

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形成应主要集中在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和坚持锻炼的运动习惯等方面。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养成运动的习惯呢?

(1)要明确目标并精准选择教学方式。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要在充分了解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教学内容和有效方法。例如,在进行正面原地双手抛实心球的教学过程中,从培养探究的角度出发,设置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把实心球投得最远?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必要的讨论,通过讨论得出答案。再将得到的答案通过实践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在体育课中通实践展示自己进行科学学习的成功。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是切实可行的,是非常有益处的。

篇2

一、在物理课堂的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如果忽略了物理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那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就一定是偏离了主线的教学,一定是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起不到应有作用的教学。想要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那就不能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家去观察水壶中的水在炉子上沸腾的时候,水是翻滚的,但是从炉子上提下来,水就不会再翻滚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学习液体的汽化与液化的过程中,还是让学生去观察水壶,可以看到水壶的壶口处有大量的水汽冒出,那么这些水汽是从壶口就出现了,还是离开壶口一段距离之后才出现的?学习光线的反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白天的时候从屋子外边向屋内看,再从屋内向屋外看,然后在夜晚开灯的情况下从屋子外边向屋内看,再从屋内向屋外看,看看有什么不同,你能猜到是什么原因吗?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观察,然后再从物理专业视角出发进行提问、分析和阐释,可以培养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知识同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在物理?n堂的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和更大程度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不断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面对那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时要层层抽丝剥茧,由浅入深地进行逻辑分析,顺利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设计问题,实现学生学习的层层深入: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台灯吗?那么谁家的台灯是可以调整亮度的?学生家中一般都有亮度可调的台灯,因此纷纷给予肯定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你们说,影响台灯亮度的因素是什么呢?因为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电流。教师继续提问:谁能说出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开始回答:可以改变电压或者电阻。教师提问:那么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呢?哪种方法是最为简便的?这样一来,学生很直接地就从改变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几个因素中选择出改变导体的长度这个最为简便的方法,并引导至对于滑动变阻器的学习。这种提问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了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在物理课堂的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篇3

基于此,学校近年来面对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通过“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给学生选择权,并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运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得以提升,成为“自信个体”“成功学习者”和“负责任公民”,从而实现了育人模式的转变。

一、确立学生的核心素养,明晰“培养什么人”的方向与途径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

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学校特色,学校确立了“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具体要求,坚持本土和国际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理念,明晰了“具备本土文化意识兼有国际视野的自信个体,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负责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

为使育人目标具有更清晰的指向性,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借鉴国际已有经验,从“人与自我”“人与工具”和“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十大核心素养:身心素养、自我管理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语言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数学与科学素养、数字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生态素养、跨文化素养。这十大核心素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具有一定完整性、和谐性、互动性。

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整体观,使学校的育人目标有了具体的落脚点。学校通过核心素养有效地联结学校育人目标与学校课程体系,在这样的框架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从学生最需要的角度出发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图1所示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程体系在设计时即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达成目标

十大核心素养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如下:

【身心素养】掌握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对自已的健康负责;具有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沟通、积极交往,能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我管理素养】能够准确认识自己的特点,有自我规划和自主行动的意识和动机;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动,做到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能够制定并实施自我发展规划,并根据环境要求作出适当调整。

【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 具有积极学习态度和动机,敬业乐学,有终身学习的意愿;能够合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途径,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善于自我反省,在经验中获得成长。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决策;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设计和实施问题解决方案;具有探索精神,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态度,对现象能够进行反思质疑;敢于挑战,能够提出新颖和有价值的想法并实施。

【语言素养】具有语言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和情境,恰当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理解、表达和交流。

【审美与人文素养】能够感受和欣赏各种美的事物,理解其中的思想、经验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最终提升个人的日常生活品质;能够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与方法,关注人,尊重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

【数学与科学素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能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数字素养】能有效地获取、分析和评价信息,恰当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信息有关的道德及法律问题。

【沟通与合作素养】能够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友好交往,并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积极倾听,勇于发问,能清晰、富有逻辑地思考,能运用各种方式将知识和资讯清晰地传递;学会尊重、欣赏他人;学会宽容、平等、信任;明确自己在团队中所承担的任务,并努力完成,适时地利用集体的智慧。

【生态素养】关注、爱护环境;具有生态危机意识,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主动参与环保行动,能基于生态知识的掌握,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态行为。主动参与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活动;关注个人健康,热爱运动;积极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跨文化素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于祖国,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和欣赏国家的历史文化,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努力;能以全球化视角关注世界发展现状和动态,理解我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认识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性,积极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实施“怎样培养人”的策略与措施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得以落实。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借鉴已有的国际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构融目标、过程、方法、评价为一体的培养机制,是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构建

2014年2月,学校高一年级开始了必修课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行,“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传统的班级管理和育人模式将面临极大挑战。对此,学校探索、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

1.完善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

自主发展是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为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学校尝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长”,“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为载体,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实现“不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想人格。

2.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完善成长导师制

学校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通过相应的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妥善处理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倾向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系,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同时,学校完善成长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德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3.优化选课制度,全面推进实施分类分层走班制度

学校在总结以往选课指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程制,编制好《选课指南》,详细说明各类课程的定位和功能、各学程的课程具体安排、考试要求、选课程序和要求等,班主任和成长导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课程修习方案;切实保证学生选择修习课程的权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及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学生的选课工作。

学校还进一步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情况下的管理组织体系,修订与新课程、新高考制度相适应的课程安排、学段设置、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施配套等的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4.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

在实施学分制和综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建立与核心素养体系相配套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引入突出过程评价的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将学生每节课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考试成绩,与学分认定和最终成绩结合起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式,客观地认定和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全面反映学生发展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建立了以增量评价为主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办法,通过教学巡查、满意度调查和增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教学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合理规划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时间,保证学生参加全部必考科目的考试,反对过早偏科;指导学生参加相应选科考试和高考,发展自身长处,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方案建设

遵循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根据核心素养目标,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开发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群,构建适合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学科建设方案。

1.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

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加以培养。核心素养具有的可教、可学、可测特点,为各个学科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提供了方向。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学科属性,所关联的核心素养也有所差异。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间的关联是实现核心素养塑造的前提,学校着力于研讨核心素养在各学科的表现,使核心素养更为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构建学科课程方案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三个部分: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其中,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标准要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体现具有跨学科性。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各学科围绕本学科所关联的核心素养,按学段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课程目标,使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

学校聚焦核心素养所指向的育人目标,精心选择学生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加强必修与选修的融合,使之互为补充与促进,从而克服学科知识本位的行为,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着力于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并借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引。

3.建设特色选修课程群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建设五方面的特色课程群。

(1)架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群。开发与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与认识职业、大学专业介绍等课程,并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等活动课程为载体,重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群。

(2)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在原有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六大子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重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

(3)重构以“跨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筛选与创新,凸显文化融合,如利用学校新疆部的民族优势开设“大美新疆”课程,利用国际部的文化优势开设“西方文化”课程等,对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进行改造。

(4)完善以“终身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能课程群。在原有的经典阅读、思维课程、英语口语课程、大学选修课程、AP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发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相关课程,如“绘本与哲学”课程等。

(5)统整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ICT课程群。原有的ICT课程群包括虚拟机器人、Flash公益广告设计、Office Visio应用制图、电子商务、Visual Basic入门等,课程群有一定的规模,且子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度也较高。在原有基础上,学校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围绕数字化素养的下具体化的课程目标,对ICT课程群进行统整,并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系统完善

为寻找有效的学教方式,落实各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学校根据《浙江省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建立并完善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教系统。

1.学教内容进行分层与分类

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学校对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与专业倾向,对七选三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和信息)]和一些自主选修课程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同,对体育、艺术课程实施分项教学。

2.学教方式凸现自主与探究

为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转变“被动、单一、无视学科差异”的方式为“主动、多样、尊重学科性质”的方式,学校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微课等载体,开展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效能。

3.学教策略侧重合作与竞争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学案等载体,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要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并通过小组合作、组际竞争等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角色。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须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1.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

学校开办教师发展论坛,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培养规划”和“青蓝工程”,并继续与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关注教师的内功修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深化校本主题教研

学校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文化,建立注重反思交流、平等互助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学校要求各教研组通过主题研讨,寻找适合的途径和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师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有力引导者、辅导者、咨询者以及合作者,并实现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3.引领教师进行核心素养相关课题研究

学科教研组进行必修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和选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制定并完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各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4.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编写了《杭师大附中教师专业发展读本》,创办了《杭师大附中教科研》等刊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1.建设优美整洁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学校加强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增设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文化宣传长廊,改建体育场馆、实验室,完善图书馆、音乐厅、天文台、学科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让校园成为培育学生生态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成立新知社、简舞社、漫画社、话剧社、摄影社、广播社、心理社、MAX电脑工作室、环保社、爱心社、E音乐社合唱团、歌舞团等众多学生社团,开办“附中大讲坛”“附中好声音”,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建立“家长正能量工作坊”,举办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社团节、体育节、成人节、毕业季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育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

3.创建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一体两翼”(本部+新疆部+国际部)的多元办学格局,为建设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创造了条件。

学校利用中华民族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少数民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展示杭州地方传统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培育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尊重多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篇4

一、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从评审立项的结构布局以及项目建设的进展状况来考察。

(一)课程创新基地的立项分布

1.按学科领域分类

本轮课程创新基地重点对学科领域进行建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建设。在申报评审中,虽然坚持学科协调发展的原则,但学科分布存在较大差距,语文、数学、物理、外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立项数量较多,而音乐、信息技术、政治、美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立项数量则较少。

2.按区域布局分类

课程创新基地评审在注重质量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但目前课程基地的区域分布不太平衡,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58.44%;城市发展新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19.48%;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16.88%;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5.19%。

3.按城乡布局分类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有效载体,必须考虑项目的城乡合理布局。目前,项目城乡分布极不平衡,其中区县城市高中学校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93.51%,乡镇高中学校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6.49%。

4.按学校类型分类

全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数量相当,但重点中学却集聚着优质的办学资源和条件,办学水平与质量也明显高于非重点中学。在申报评审中,虽然坚持校际之间均衡发展的原则,但重点中学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96%以上,非重点中学立项占比不足4%。

(二)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情况

两年多来,重庆市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体现了全市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新导向,创生了凸显学科魅力的新课堂,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新课程资源,促进了育人模式与教学方式的新转变,拓展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新空间,搭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平台,开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局面。

1.多数学校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理念先进,能够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一是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用好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优秀文化。比如,重庆市求精中学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百年树人,精益求精”为理念追求,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中,挖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等区域文化,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创建辩论会、模拟联合国等学科文化,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是以核心素养落地培育为导向。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引导全市各基地项目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六大建设内容”方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重庆市南开中学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地建设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模型”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型”。

三是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全市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先后建成了“学科教研中心”“名师工作室(工作坊)”“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研修中心”等。教师线上、线下可以互动交流。搭建了“互联网+学科教研”平台,真正成了教师成长的摇篮。比如,重庆外国语学校构建“教师发展中心”,采取三组共建、各司其职的思路。专家顾问组:聘请知名专家为基地建设整体把脉,每年定期集中指导。行政领导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理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为数学课程创新基地进行政策引导、资金协调、后勤保障、跨学科协调以及基地建设监管等工作。基地执行组:主要负责各项目目标的具体实施。依托基地建设项目引领、名师示范、教研制度的创新,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常态化机制。

2.多数学校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中贯穿融通性思维,能够做到继承与创新、校内与校外、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一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所有申报成功的市级课程创新基地,都是项目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都是值得继承的优良传统。比如,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外语课程创新基地,继承了学校的传统优势外语学科,构建了以外语为特色、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目标,整合国家基础课程和国际优质教材资源,形成该校特有的“三级”分层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篇5

1实训工作开展之必要性:应用型人才之培养

体育专业虽具有学科理论知识之学习,但是其更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之培养,其不是纯理论之教学,应用性是其显著特征。在社会飞速发展,高度专业化之当今,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国家之需要,也是社会之需要,既是体育学科发展之要求,也是学生发展之要求,体育专业开展学生实训工作正是回应社会发展专业化之需求,开展实训工作非常必要,其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这一目的在于回应多方需求,具体来说:

(1)回应体育学科之要求。体育学科相比于横向同类其他学科而言更加强调应用性,以实践为最终归宿,这是体育学科之显著特征。体育专业学生实训工作是通过学生实习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之重要方式,开展实训工作正是为了回应体育学科之要求,否则体育学科就失去了专业特性,就是不完整之体育学科,其体育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另外,通过学生工作之开展,不仅可以是体育教学完整化,而且还可以在实训中,通过学生对于学科理论知识之应用,通过应用中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之方式,不断完善本专业体系,推动体育学科快速进步。

(2)回应国家和社会之要求。当前,我国在教育方面也是一直在实施改革,去年,国家又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学生发展之核心素养概念,这一概念充分强调学生能力之发展,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也必然要适应国家之需求,回应国家之需要,开展体育专业学生实训工作。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由以往的大领域混合到现在的大领域细化,专业程度提高,不具备该专业或行业知识与技能就无法从事该行业,对于拥有专业技能学生之需求更加细化,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之必然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专业开展学生实训工作也是必然,是为了回应社会日益专业化之趋势。

(3)回应学生发展之要求。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中“育人”目标不断调整,由以往强调知识之学习,到现今强调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回应以往学生片面发展之状况,针对以往体育教学问题,尤为强调应用能力之提高。同时,另一方面,体育专业开展实训工作也是为了学生以后工作与职业发展,通过实训工作,使得学生提前感受工作后之状态,提前处理工作中之问题,在实训中不断试错,通过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掌握了基本工作技能,从而能够在步入社会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因此,开展大量实训工作也是为了回应学生发展之要求。

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大背景下,体育专业开展学生实训工作非常必要,它既是为了体育学科,也是为了国家与社会,更是为了学生。然而当前体育专业实训工作开展中却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生发展之阻碍。

2实训工作开展之现状:无效率状态

由上述论述可知,体育专业开展实训工作很有必要,它对于国家社会以及学生都大有裨益。但是,现在,就体育专业来说,其实训工作开展中却涌现出大量问题,最终使得培育应用型学生之目标没有实现,实训工作开展处于无效率状态,仅仅成为一种完成教学任务之方式,这一无效率状态具体表现为:

(1)体育专业实训工作开展无效率状态表现之一是实训工作开展形式化。这主要是指作为实训工作开展主体的高校没有认识到实训工作开展对于学生之重要性,把实训工作看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方式。在此思维导向下,其在实训工作中表现出的行为是不从学生出发来开展实训,而是从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开展实训,在挑选实训承接主体时,没有专业考核标准,而实际真正实训工作如若开展,符合一定专业标准是必然之要求。在实践中更多的是仅仅从完成任务角度,因此,实训工作定位的偏差,使得其在开展中发生异化,最终导致实训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未能实现。而这主要是由于开展主体实训的出发点定位错误所致。

(2)实训工作开展无效率表现之二是实训接受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主要是指由于实训开展主体——学校将实训仅仅看成任务,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实训也仅仅成了完成任务之方式,学生能力没有提升,学生也成为完成任务之一部分,在整个过程中,一切都由学校安排,学生只是负责参与。而学校在安排实训时,没有对学生进行意愿和需求调查,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这一被动状态必然会影响学生在实训中积极性之发挥,必然影响到实训效果。

(3)实训工作开展无效率表现之三是实训实施方式单一。目前,体育专业学生实习渠道由学校提供,实习单位由学校安排,常见实习单位主要是中小学校。在中小学校实习其实习方式是以中小学体育授课为主要形式。这是目前体育学生主要实习方式。这种实习方式虽然也可以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基本体育教学能力,但是,这并非学生能力之全部。作为一个完整个体,体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不仅需要锻炼体育授课能力,还有许多其他能力需要培养和发展,而单一化实习方式,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全面发展要求,不利于培养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日益细化,对于个体各方面能力要求越来越细,并越来越多,综合性人才成为社会所急需。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专业以教学为主单一化实训方式所培养之人才,也无法适应社会要求,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陷入困境。

(4)实训工作开展无效率表现之四是实训目标未能实现。体育专业实训中实训开展主体的形式化,实训接受主体的被动化,直接导致实训目的未能实现,影响体育专业综合式专业化学生之培育。在实训中,本该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过程,而在现实中,却恰恰相反,由于实训的形式化,使得实训中学生并没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条件,实训目标未能实现。而即使在实践中,有的实训目标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但是,由于在开展实训时未能将学生想法吸纳进来,使得实训工作完全是实训开展主体之想法,这必然导致实训所实现之目标与学生之需求存在错位,其所实现的并非学生所需的,实训工作开展的效率低下。

因此,可见,当前在实训工作开展中,由于实训开展的形式化,被动化,导致实训目标未能实现,体育专业实训工作开展效率低下。

3实训工作开展之路径:提高实训工作之有效性

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开展实训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却面临着无效率状态,然而,社会,国家以及学生个体发展对于体育专业实训工作开展又提出了要求,因此,探析体育专业实训工作开展之路径势在必然,为此:

(1)调整实训工作出发点。根据前述论述可知,在实训工作开展中,实训工作开展主体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出发来具体开展实训,这一出发点,导致实训工作异化,将学生体育专业应用能力忽视,偏离了实质内容,实训工作开展流于形式。鉴于此,开展体育专业实训工作要求调整实训工作出发点,从学生出发来进行实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能力之培养,才能适应国家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之需求。

(2)吸纳学生实训需求,细化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实训培养针对性。在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由于体育专业实训工作完全由实训工作开展主体安排,而作为实训具体参与主体的学生却被排除在实训工作开展之外,没有对学生想法与需求进行征集,导致实训中体育生处于被动,实训效果差,为此,要调整实训工作,在开展体育实训工作时,将学生之需求与想法纳入进来,并据此作出调整,从而使得实训工作能够具有针对性,而不是一刀切式实训,培养同质化应用人才,而是在开展中,在注重体育专业基本专业能力培养之同时,结合体育学生之特点,扬长避短,使得体育实训工作不仅可以达到培育应用型人才之需要,而且,可以达到发展学生个体之需要,是体育实训工作与学生需求相对接,提高实训工作有效性。

(3)变革实训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实训工作。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实训以体育教学为主要方式,这种实训方式只能培养学生单一教学能力,而学生其他方面能力没有得到开发。有鉴于此,为了适应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要,学校在开展实训工作时,要拓展学生实习渠道,链接多样化外部实习单位,而不仅仅是中小学校,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化实习需求以及多方面能力培养。

(4)实训工作与专业相对接。在形式化体育实训工作开展中,由于开展实训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因此,实训工作在开展中,为了真正培养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加强实训工作的专业化建设,要紧密与体育教育专业相结合,使得实训具有体育專业特色与内容。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王凌娟.关于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篇6

目前,核心素质体系的概念已经逐渐渗透到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来,这表明素质教育的发展已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素质教育蕴含着智能因素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创造性,涉及全体教学对象,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健康、持续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时代的呼唤。

素?|教育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孩子们的均衡发展,使学生达到“五会”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为学校的体育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使得在应试教育中常常被忽视的体育教育有了一个新的机遇。在核心素养的教育中,大家意识到:必须加强学校体育,确立学校体育的新地位,把学校体育作为推行教育整体改革中的一环来抓。以育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使素质教育在人们心中扎根,在人们心中生长,在人们行动中喜结硕果,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时代人才。那么,在体育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必须利用一切有利的机会及时地、有目的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对核心素质的认识

传统的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方针的落实,突出了膨胀智育,缺德育,缺美育,挤体育,压劳育……向社会推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应试型“人才”,降低了教育质量,也就是在这种不切实际的教学中,使得不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组织中形成了一些难以突破的思维痼疾和教育观念,往往表现在醉心于、满足于陈旧的教学方式并重复套用多年的经验和做法。例如,低年级的立定跳远的教法,本来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去想象诸如小白兔、小青蛙是怎样往前跳的呢?并不断提示学生,在想象中模仿出小动物的跳法,这时教师再适时地对动作提示出技术环节上的要求和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这样,一套完整的技术动作便很轻松、很自然地被学生掌握了。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总是很呆板地、自己不停地示范,让学生机械地模仿,使得学生越学越乏味,越练越没趣,最终影响到了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因而降低了教学效率。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责备求全,用语呆涩、单调,只会把动作技术要求强加到学生头上,板着脸孔大声吼叫,强迫学生练习,使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是厌恶心理,结果,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学习并运用新的理论、观点,改变教学模式,加强现代教育思想的研析和借鉴,用新的视角来加深自身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利用符合实际的特色教学,加快素质教育的实施。

2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学习的主体是我们的教学对象。现阶段素质教育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通常将体育教育片面的理解为“达标”教育,也就是这个观点,造成了广大教师、学生都在为“达标”而奋斗。这个观点强调达标成绩,造成了课堂教学的顾此失彼,使得教者在教学中只注重个别项目,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综合、协调发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趣,学习的动机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懈怠心理的形成。素质教育是彰显个性、促进主动发展的教育。其首要观点是唤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认清上体育课的意义,并能够自觉、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和锻炼。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地掌握学法,从而达到能够自悟、自练、自调、自控的学习程度,从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要想诱发学生的激情,必须利用体育教师的引领、带动、示范、纠错、评价作用。要长期不断地充实自身,吸收新的知识和理论,做一名学习的有心人,使自身素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在教学讲解中能够挥洒自如,能够旁征博引,从而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奋愫,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每个学生还应进行了不同起点的指引,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实施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

3 优化教学过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生命;生活;核心素养;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23-02

【作者简介】秦晓华,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0)校长、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育工程”首批培养对象。

教育要服务于学生的终身成长,要给他一生有用而不是一时有用的东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面对真实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落地必然有一个校本化表达的过程,而校本化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的表达。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经过课程实施才能得以实现。校本课程建设当然不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唯一路径,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路径。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该如何建设?

一、要确立本校的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校本课程文化

文化是课程建设的灵魂和大纛。基于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基于对学校传统与文渊的梳理,我们提出了走进生命、走向生活的校本课程观。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生命感受力和生命价值,在于形成学生生活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走进生命,要求我们的校本课程不是路过学生的生命,而是与之深度契合,要更有深度,更有活力,着眼于学生思维品质、审美能力的提升;走向生活,要求我们的校本课程不是远离学生的生活,而是与之高度融合,要更有宽度,更接地气,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在这样的价值引领下,对我们的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与调整。

二、要确立校本课程的实施载体

结构决定功能,工具衍生力量。校本课程的实施因为有更加自主的裁量权、更加丰富的内容选择和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因而对载体和方式的选择反而更加重要。因为正确的载体和方式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不仅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甚至能对学校文化基因的改造产生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有两种载体是我们优先选择的。

(一)课程基地

按照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马斌处长的界定,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c,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基地的提法可能会有争议,“基地”而已,暂时的,并非人安身立命、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家园。我们不想过分纠缠于这种理解,我们更愿意把它看成一块试验田,一个孵化器――校本课程的试验田,学生成长的孵化器。我们现在有省级课程基地“汉画像石人”教育基地,基地开发了20余种校本课程,学生在基地里可以选修走进汉文化、汉画像石艺术赏析、拓片制作、汉服设计与制作、汉服表演、汉舞表演、汉车制作等课程,多为现场学习的方式,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探究的兴趣。比如,汉画像石艺术赏析,完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既有《铁笔丹青大汉气象》的文本学习,更有对馆内原石与拓片的现场观摩和相关研究性课题的研究。

我们下一步要做两件事。1.将已建项目和在建项目均升格为课程基地,即按课程基地建设意图统整所有项目建设。比如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省安全教育基地、全国校园足球教学示范基地等均要有比较系统的课程开发,提升内涵和品质。2.加快学科教室建设,与课程基地建设珠联璧合,形成教育教学的强大合力。我认为,课程有层次(如三级课程),但无主次。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层次有差异,但价值同等,而且它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是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必须校本化,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是生本课程,只有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课程基地当然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载体,它也是国家课程的实施载体,特别是在强调跨学科融合的课改背景下,更是如此。同样的,学科教室当然不仅是国家课程的实施场域,它也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场域,因为很多校本课程就是学科深度学习延伸出来的。

(二)综合活动

篇8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20-01

一、校本课程建设现状简析――以园区八中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是一所办学近60年的初中学校,在传统科技体育方面积淀了丰厚的资源,培养了一批较为专业的教师。10年前,在杰出校友、中国极地科考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博士指导下,学校创办了少年科学院,下设无线电、科技模型、机器人与电子制作4个研究所,并逐渐有所建树。学校在无线电测向与通讯方面更具优势,连续9年在江苏省体育局、教育厅等联合主办的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和业余无线电通信锦标赛中获初中组团体第一,已7次被授予“江苏省开展无线电运动先进单位”奖牌。在兴趣班、运动队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与资源的基础上,我校于2011年前后着手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创办专用教室,培训专业师资,编写专门教程,探索以提升学生科技素养为目标的普及教育,在初一年级每周开设1节无线电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课。无线电课程不仅能培育学生对科技的热情,锻炼他们的综合反应能力,还可以激发其对英语、地理等学科的学习热情。今年10月29日,学校集体电台(BI4UBZ)亮相一年一度的世界远距离无线电竞赛(CQWWDxContest),小选手们在SSB模式下使用14、21、28MHZ波段参加竞赛。他们说,在真刀真枪的世界级赛事中使用莫尔斯码、抄对方呼号、用话筒与台友通联,这对自己的英语口语与听力也是一种考验。

综上,园区八中与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格局是相似的:以学校特色发展为基础,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的,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力,以外聘领域专家为指导,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并自主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丰富了课程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示了办学个性。

二、探索校本课程再构――以课堂转型促进深度学习

探寻校本课程再构,有必要再明确三个关联对象的新内涵――知识、技能与情境。首先是知识。知识不应当成为真理去记忆,而应成为探究活动的心得,课程教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提升其认知性素养。其次是技能。尽管“读写算”依然是认知的基础,但信息时代赋予技能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传统。最后是情境。杨九诠教授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产生是人在情境中与各种要素不断互动建构的过程和结果,学习者在情境中同时又参与构造情境。素养正是人应对情境的综合能力。

如何实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的再构?答案是:颠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摒弃那种以观赏做秀为目的的机械训练,促进教学真正进入到真实的复杂情境中,以课堂转型促进深度学习。

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多元文化;课程构建

G632.2

如今,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球村”已经成为了现实。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发展,创新式、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成为必然。在此形势下,小学教育者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具备可以良好适应终身发展的必要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此,笔者结合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现状制定几点有效的教学创新措施,以期对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生培养模提供借鉴。

一、引导学生体验国际课程,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小学院校可以同其他国家建立起互动访问合作关系,让学生获得到异国他乡生活与学习的机会,在接受异国教育的同时更好的把握对方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以澳大利亚的境外修学活动为例,学生在参加澳大利亚的修学课程时,不仅可以感受到纯正的澳式英语环境,同时也能够在科学生活类课程中自行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在家政课程中学习插花和美食烹饪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学习校园课程之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调研课题,将实地调研报告带回中国。除此之外,在接受多元文化的过程中,教育者也要注意在其中融入正缺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培养学生辨别优秀思想的能力,为审美素养的构建打好基础。

二、通过分科教学与课程整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小学教育者需要着重考虑如下的两点问题:首先,处理好分科同整合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教学模式的整合工作即为将传统的学科教学转变为知识领域,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到主题教学与主题单元等多种教学方法。众所周知的是,每一门学科都具有着其独有的性质与核心知识,因此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等因素来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其次,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过去,课程整合所指的即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整合,如果要细化到课堂中,势必就要看教育者的能力,如果其本身不具备整合的知识基础,无法同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互动关系,那么也很难达到整合后的多元文化课程教学效果。

以清华附小为例,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多元文化课程的构建体系,学校开始推行了“1+X课程”活动,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在校学习有机的融合到一起。“1+X课程”教育模式不仅保留了传统分科教育的优秀之处,同时还将德智体美劳这五项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同时设置出如下五个主要的教学板块:社会与品格、健康与体育、人文与语言、科技与数学、审美与艺术。在课堂中,教育者会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的教学重点,从而让学生从之前的“要我学”逐渐的转变到“我要学”的状态。

三、合作探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将信息科技纳入到核心素养中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在日后的多元文化课程构建过程中,小学教育者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多的为他们设计一些合作探究式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同时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体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在选择研究题目时需要尽可能的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处着手,深入到学生身边来了解他们的喜好与想法。例如,可供小学教育者选择的研究题目如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隐藏在空气中的可怕杀手――雾霾”、“还我一双明亮的双眼――小学生近视眼调查分析”、“安安全全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周边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等等。

四、博览文史,继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我国过去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并沉淀了无数优秀的文化内容,这些都可以被作为是小学多元文化课程的构建基础与文化源泉。在日后的教学课程中,小学教育者要进一步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与爱国情怀的作用。在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教育者可以从中挑选出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文化资源,例如“谦和好礼”、“仁爱孝悌”等诸如此类的基本人伦守则;“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优秀道德品质等等。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将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身心培育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的关联到一起,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开设有关于西方文化的诠释课程,让学生可以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同时懂得如何鉴别西方国家的外来文化,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涵养品德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在动态化的环境中得以构建,学校与教育者需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元素,为他们打造出不同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7).

[2]涂元玲.论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

[3]廖辉.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资源开发[J].民族教育研究,2005,(2).

[4]朱小曼.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使命[J].“1+X课程”专辑_顶层设计,2015,(13).

篇10

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性课程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各年级主题式综合实践课、STEAM课程、学院日课程和戏剧实践课程等。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资源带利用多学科联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模拟体验、小组合作,力求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并在体验、实践和创造中发挥想象力,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以STEAM课程为例,STEAM课程是多个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取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五个学科的英语首字母命名,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和基于设计的综合类学习课程。它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升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至今,STEAM课程已经在资源带实施两个学期了,学生们已参与“自制乐器”“葡萄酒架”等十多个涉及物理、科学、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探究项目。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们好奇的天性和主动探索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资源带秉着“课堂在窗外”的理念,不将孩子束缚在课堂内、书本上,专门创设了每周三的学生“自主日”,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会安排时间、进行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自主日”当天,教师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我安排,有的学生滑旱冰、骑单车、跑步,进行体育锻炼;有的进行绘画、拉手风琴和弹钢琴等兴趣爱好活动;有的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帮父母打扫房间、做饭等;还有的学生自动结成小组,一起开展戏剧表演等活动。自主日激发了学生的内动力,也正是资源带倡导“生本、自主、开放、创造”的课堂文化的体现。学生们自我塑造,做“最好的自己”,每一个学生都能灿烂绽放。

灯小资源带设计发展性课程,强调了学生跨学科自学、合作、分享、质疑、拓展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逐步掌握小组合作W习、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提升了他们的个人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