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管理工作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管理工作内容

篇1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实验室教学条件略显落后。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利用创新的理念让实验室能够满足当代高校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教育目标。

一、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

高校管理者应当利用有效的方式,去调动每一位实验室管理者的热情,使其管理价值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并通过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实验室工作人员同样是师资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为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作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高校在改革实验室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关注实验室管理者知识的丰富以及技能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各位工作人员的责任界定不明,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管理者个人特长的发挥以及能力的开发。合理设置岗位,实施分层管理工作,让每一个人的优势都能得以利用,有助于其发挥个人价值。在创新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有效的鼓励,为实验室管理者搭建个人成长平台,使更多的优秀人才从实验室管理岗位中脱颖而出。

二、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明确实验室工作原则与具体实施规程,促进实验室管理者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规定落实个人行为,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实验室管理工作创新机制。鼓励每一位实验室管理工作者结合实际需求,创新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并通过团体论证加以实施,使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充满活力。最后,建立实验室管理工作奖惩制度。利用奖惩制度的建立,激发每一位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的潜能。对于管理效率高,创新成果多的管理人员,要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使其在工作中获得个人满足感,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对于工作懒散工作内容单一,方法落后的管理者,要给予提示,利用必要的惩罚,使其建立工作斗志,参与到实验室管理实践中。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通过实验室工作研究创新奖项、实验技术成果奖项、实验技术测试奖项等多种奖项的建立,培养出具有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验室管理者,使实验室管理工作不只限于简单的设备管理。

三、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方法

利用创新的方法落实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需要将开放化管理思想融入到实践工作中。打造开放化的实验室,才能让实验室发挥出最大效能,促进学生在其需求之时能够进入实验室做科研研究。在实践工作中,实验室管理者需要掌握几点原则。第一,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实验室管理者要认识到学生具有自身需求。学生主动请求实验,实验室管理者要根据其需求内容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高校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第二,建立导师参与管理原则。导师对于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无论多么简单的实验,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都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难。安排专业导师参与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通过日常值班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点拨,能够促进学生实验。第三,实施探索化管理。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实验室不只是学生验证课本所学知识正确性的场所,更是鼓励学生探知未知问题的场所。实验室管理者要通过日常管理行为的落实,引导参与到实验中的学生积极质疑,努力提问,验证个人所猜想的论点,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开放化的管理模式创新实验室管理工作,就是要突破传统教育工作的限制,授人以渔。

四、创新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实验室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实验室的环境以及实验室管理者的个人专业素质水平,道德素质水平,日常行为,都会影响高校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个人习惯。因此,在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建设。将科学规范、精神文明、和谐友善等作为实验室环境创设的主要元素。实验室的文化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验室的管理现状,还能反映出高校的学风。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师生走进实验室会有积极向上的动力,这种文化是一种感召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在实验室内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积极探究,努力追求真理。实验室管理者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更新实验室内的名人名言以及励志格言,展示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前沿成果。帮助高校学生不断认知新的知识,了解新的科学事件。在弘扬正能量的实验室中,实验室不仅是学生探究真理的地方,更是学生获得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地方。利用文化建设,促进每一位学生成为创新能力强,学习动力足的学习者,才能实现管理目标,促进高校教育环境与教育质量的改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以及管理方法的创新,在全新管理制度的引导下,利用创新思维实现管理工作目标,才能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最大的支持。将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创新的切入点,能够优化高校教育环境,提升人才培养速度。

参考文献:

[1]秦峰,许建阳.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

篇2

【关键词】实验室;精细化管理;问题

1引言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医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势必会使用一些药品和试剂。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中,管理模式属于粗狂型,对药品和试剂的管理工作不重视,造成实验人员肆意使用,导致资源的浪费。通过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规范人员的实验室行为,提升实验效率,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1]。

2.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精细化管理对于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节约型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合理的使用实验室中的各种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与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

3如何有效的开展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活动

3.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实验室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其次,管理制度制定后,需要严格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不遵守管理制度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避免同样事件的发生[2]。最后,在完善管理制度时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实验室功能不同,实验操作也不同,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保证管理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2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管理人员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首先,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业余时间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补充,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的适应管理工作。其次,开展培训活动。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活动中邀请一些知名的教授进行精细化管理的相关讲座,提升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知水平,这样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3]。在培训活动中,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其他管理人员的先进方法,在交流时注意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自身在实验室管理中出现同样的错误。最后,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还可以采用招聘的形式,在招聘的过程中既可以招聘应届大学生,也可以招聘社会中具有实验室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招聘时需要重点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考核,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才能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加快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进行。

3.3管理内容精细化

在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时,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还需要实现管理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内容精细化内涵比较丰富,管理内容精细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入管理精细化;药品管理精细化;仪器设备管理精细化;人员管理精细化;最后还需要开展文化的精细化管理。这些管理内容对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具体的实验室管理内容,才能有效的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在进入管理时,需要由专门的人员管理实验室的钥匙,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做好登记工作,登记工作包括进入的时间、离开的时间以及进出的目的等,通过对钥匙进行专人管理,可以避免人员随意进出实验室情况的出现,这样可以减少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的工作量,为实验室管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药品精细化管理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采购方面以及使用方面。在采购药品时,为了保证采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定期对物品的数量进行检查,了解药品的剩余量,结合日常药品的使用情况,确定合适的采购数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开展采购工作时,采购人员需要控制好药品的采购成本,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支持。在使用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知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不同实验药品的使用数量,将药品进行合理的配置,既可以提升实验操作的效果,也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时,首先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更换,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在使用仪器时也需要做好登记工作,这样可以在仪器出现损坏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5]。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时,为了能够防患于未然,需要对实验操作人员进行相关仪器设备的讲解,提醒操作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增强操作人员对实验设备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可以使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更好的使用各项实验设备。在进行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时还需要对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钥匙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操作人员。对于实验操作人员而言,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具有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实验的相关流程,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完成。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还需要结合人员的特点明确实验室分工,保证人员各司其职,提升实验效率[6]。对于钥匙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原则性,不能将钥匙随意的给闲杂人等,提升管理效率。最后在进行文化管理精细化时,需要重视文化的建设,文化和制度具有一定的联系,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制度的核心。文化建设时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第一,文化建设时需要了解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对于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一些具有借鉴价值并且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应积极的采纳,这样能够发挥出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操作人员的主观作用。第二,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可以适当的借鉴其他实验室的文化,保证文化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文化对于人员的约束作用。管理内容精细化管理是实验室精细化管理中的核心,对于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实验室管理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完善了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流程,减少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环节,提升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

4总结

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同时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管理内容精细化。通过这些途径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解决实验室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卫,王磊,赵志强,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精细化管理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2):160-161.

【2】刘佳琦.浅谈高校实验室设备的精细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6(12):259.

【3】孙明涛,何旸.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管理精细化讨论[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184.

【4】许希燕,邬于川,汤军,等.精细化管理在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01):52-54.

【5】杨艳,于军,梁菁菁,等.精细化管理在军队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04):440-441.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据采集实践.;日常管理

一、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上报工作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

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采集工作是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需要,它能更好地掌握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实验队伍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高职院校数据采集平台

.为了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质量控制,教育部从.2008.年起全面推进并实施了新质量监控体系,即“高等职业院校数据采集平台”。高等职业院校数据平台的改进,不仅是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评估的一个重要辅手段,也是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深化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采集与日常管理模式的建立.

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上报的意义重大,并且信息繁多。因此,在实验室日常管理过程中,围绕数据采集的需求,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使二者相辅相成,这样既能保障数据采集工作,又能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使实验室管理工作有章可依。

.(一)制作实验室信息数据台账

笔者所在学校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信息系统录入的信息需求,整合了“高职院校数据采集平台.4.1表(校内实践基地)数据”中的面向专业及主要实训项目等内容,制作出了实验室信息数据台账。.在日常盘点实验室资产以及建设新实验室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填写完善台账信息。把数据采集放到日常管理工作中,能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二)制作《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训.).室使用情况记录本》学校要求进入实验室必须做好登记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务处要求管理员要严格监管填写的情况,采用每周一通报的形式督促使用者填写记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实验室使用情况记录本》是统计实验室利用率的依据,并且能够进一步计算出各实验室学年使用频率(人时)。

.(三)制作实验室领料登记表和维修

登记表实验室领料登记表和维修登记表能帮助管理员第一时间掌握实验室的日常用料和维修维护情况。每学期末,表格都要上交教务处,以便教务处进行“高职院校数据采集平台.4.1.表(校内实践基地)数据”中原材料(耗材)费用统计和设备维修维护费用的统计工作。.

(四)建立实验室管理员队伍

.学校采用了专兼职管理员的形式来管理实验室。数据的采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依靠学校的管理员团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行数据采集的准备工作,如盘点实验室资产、监督原始材料的填写情况、领料报修工作的开展及记录等等。对于专业性要求高的实验室采用专职的管理人员,而其他实训室采用兼职管理员来协助日常的管理工作。兼职管理员可以从不同二级学院聘用该院适宜的人选担任。经过.6.年来的管理实践,证实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实验室管理能力。

三、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途径.

(一)影响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1管理员因素。虽然学校的实验室管理体系非常有利于在日常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获取到有效信息,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它过度依赖于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兼职管理员队伍的稳定性较差,新管理员上岗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人为因素可能造成数据的疏漏。2与其他部门的配合问题。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采集工作还需要同学校其他部门进行很好地配合才能有效进行。首先,与总务处的资产科配合能及时了解大到实验设备小到实验耗材的入库情况。但是,资产科在统计全校性的物资入库情况时,有时会无法判断入库物资是否属于实验室;另外,不少物资都是先入库,隔较长时间后相关发票才被送达到资产科进行系统录入。这也是造成实验室信息数据疏漏的原因。其次,与财务处进行配合能知晓实验室的设备维修经费和建设经费以及运行费用(水电费)等与支出相关的数据,以及购入实验设备所使用的经费类型。最后,还要和大公司(负责职业技能鉴定)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这方面的实验室学年使用频率(社会人时)。3实验室领料登记表和维修登记表信息不够完整。虽然学校有关于耗材和维修信息收集的工作思路,但是由于涉及到管理员是否及时登记,以及费用情况存在滞后性,通常这两项费用还要通过与资产科系统中的资料进行核对以及同财务处对账后才能得到。收集起来不但便利也耗时,并且容易产生疏漏。

(二)如何做好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工作

1教务处应做好管理员工作的监督检查。教务处应多关注管理员的日常工作情况,及时提醒其进行数据采集,并反馈情况。还要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多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新管理员的指导工作。2加强部门间的配合与沟通。与总务处资产科配合时,可以把实验室采购设备及耗材的情况以清单的形式让资产科留存,方便入库物资的辨别。与财务处配合时,应多沟通互动,使其了解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报送所需的数据内容,便于其在日常工作中多加留意与整理有效数据。与大公司(负责职业技能鉴定)密切配合时,应多了解社会培训的安排情况,形成工作默契。3提高耗材和维修费用的准确性。教务处可以通过制作新的表格,加强与资产科的配合。通过把之前按学期对账的模式改变为每月一核对,及时录入、整理信息,以提高准确性。另外,将得到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的实验室管理员,避免信息有出入。

.四、结语

随着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各种性质的实验室应时而生,如校企合作实验室、工作室等。要想持续不断做好实验室的信息统计数据采集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发展的情况及时调整好采集数据的方式,以便更准确地采集数据。准确的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不仅利于向上级部门报送,还有利于分析校内实训情况,有助于学校实训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5.号)

篇4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档案意识

在高校实验室建设阶段,我们大部分关注的是实验教学、实验室规划以及仪器采购等,对于档案管理还缺乏足够的认知。由于疏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造成实验室档案配置的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缺失,也给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档案的接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给具体的归档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高校实验室未能科学合理地对档案进行分类,导致档案的利用率极低,最后导致档案工作的进度变得十分迟缓。

2.急需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业务素质

出于完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首先要确定的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足够高,具备最基本的从业能力,掌握一定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同时基本的计算机与外语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进口的设施需要借助这些工具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我们对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读懂操作说明书,然后能够按照要求操作仪器。随着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实验室档案的管理越来越趋向于电子化了,所以档案管理员们还应该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以及互联网的使用能力,可以独立自主地分析处理多媒体数据,学会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3.过于分散的存储档案

从设备的论证、立项以及验收的各个环节,各部分的负责人也许存在一定的调动情况,这给档案管理工作的协调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些时候我们也许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而且这也有可能给实验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指导书的修订环节造成不利的影响,最后反而得到不够完善的档案资料。

4.档案信息服务方式过于单一

现在,实验室档案通常存在查询、复印以及借阅三种服务方式,缺乏档案编研这一关键的组成部分,所以不能进行有效的档案交接工作。尽管实验室还存储着很多的电子版资料,然而假如不能进行开发利用,缺乏科学合理的档案资源系统,那么这种电子存储方式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二、解决问题的手段

1.增强岗位责任感

实验室建设、管理以及运行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实验室档案,实验室档案可以准确地记录实验室发展的各个组成环节,具有毋庸置疑的举证作用;通过信息载体的方式,结合实验室建设阶段的成果,能够给未来解决这类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便科学地预测实验室的整体规划与发展方向。

2.提高职业素养

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是取决于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能力与基本技能的,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十分关键。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涵盖了学科建设、采购器具、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有关的从业人员应该在平时注重学习,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对于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必要的信息开发以及文字写作能力也十分关键,这是对每个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3.加强现代化建设

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这是我们通过计算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如此一来,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基本需求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随着电子档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档案管理工作更是走向了智能化与科学管理化,这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所以,我们不仅要保留过去的存储方式,还应该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紧密结合起来,改进档案的管理方式,促进信息采集、传输以及服务效率的不断提升,扩大信息量,扩展服务领域。

4.进行开发利用

?_发利用高校实验室的档案,不仅可以显示档案的使用价值,而且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在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切实完成实验室档案的查阅服务、借出服务、复印供应服务、咨询服务、信息交流以及数字化网络服务,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篇5

关键词:实验室 管理 安全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愈来愈紧迫。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的不是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需要把理论知识通过人的实践能力转化为直接服务社会的人才。

实验室是素质教育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是搞好实验教学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实验室工作人员承担着管理好实验室和服务于教学一线的重任。作为一名实验员,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实验室的管理心得。

一、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验器材的采购和登记,仪器准备和维护,这些都是实验室日常工作,繁杂且琐碎。如何强化管理,真正将实验室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我们系作为学院的重要系部之一,自今年开始就向学生开放六个实验室。因为实验室不但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更应该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有效资源,为全院师生提供一个教学科研的平台。

实验室的工作核心是“服务和教学”。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完备的实验器材是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从过去的“验证”型为目的的实验,演变为综合实验的全过程,以及封闭型实验室到现在的开放型实验室。除了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解和操作实验,还要让学生学会改进、设计和创新实验,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反思和领悟。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做实验,还懂得了为什么做实验。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记录数据,再分析理解,这样的学习过程记忆才深刻。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活动,是教育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科学管理仪器设备

管理好实验室,目的是能用好各类实验仪器,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是合理使用仪器的保证,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建帐要求,严格帐目管理制度,建立仪器设备总帐、分类明细帐、低值易耗帐,做到帐目清楚、完整,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2、在仪器设备、消耗品的存放上做到有系统、有条理,进行分类保管。特别对于易燃、易爆物,应专门存放在单独的地方,以防发生危险。对于实验产生的垃圾,不得到处乱扔,应统一放置在一个地方。

  3、加强对仪器的定期保养与维护工作,对损坏的教学仪器,应尽快维修,保证仪器的完好率在 95 %以上。应设立仪器维修与保养记录册,每次维修与保养都要记录在案。对丢失、损坏的教学仪器要及时登记,按有关规定处理。对短缺的仪器设备和消耗品要及时补充,保证实验教学的需要。  4、建立实验室仪器借还制度,设专门登记表,内容包括:借还的时间、仪器编号、名称、借还数量和完好情况。教学仪器外借必须按时归还,否则由批准人负责追回。归还的仪器如有损坏,借用人负责将其维修好后再归还,不能修理的,查明原因,按有关赔偿规定处理。     5、对使用期已满,使用功能基本丧失,无法修复或虽然修复但费用太大(超过价格 50 %)的仪器设备,应作报废处理。对多余和长期闲置不用的仪器可以调配到其他有用的部门,或者开设更多的实验,以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发挥投资效益。    6、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认真填写实验室日志、实验室使用记录,收集存放有关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实验报告、有关实验室工作的文件、以及书籍。

三、节约耗材少浪费

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耗材的使用和消耗。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益,如何有效、合理的管理耗材,做到节约少浪费是一项重要任务。实验管理员要加强耗材的领取和回收等环节的管理。加强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多注重节约少浪费,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选购器材,避免闲置浪费;2、注意实验后的多余耗材回收,减少开支;3、重视学生分组,控制取用耗材量,把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总之,实验耗材的使用应提倡节约少浪费,最大程度地有效发挥实验室的效益。

四、安全工作是做好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中

实验室管理着各种仪器设备,以及危险物品。如果操作不当,及易引起人员伤害事故、财产损失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安全工作关系到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实验室应该严格推行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工作中的疏忽大意,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确保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认真检查仪器设备,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否则不能用于教学实验;2、实验课前应做好学生安全教育;3、张贴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4、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配合工作;5、要做好防火、防触电等工作,要配备灭火机等消防器材;6、加强防盗措施,安全保卫工作,下班时应关好水电、门窗。因此,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把危险杜绝在眠芽之中。

五、提高实验人员的自身素质

实验人员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基本队伍,在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和运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室人员除了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也应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和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但是由于实验员的职责特殊性,实验人员的劳动成果往往不如任课教师那么突出,理应获得与任课教师相同的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不少实验人员抱着消极的工作心态,常常忽略了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

要做好实验室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积极投入工作。要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我们应该经常和各兄弟院校和实验设备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参观实验设备和成果展览。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了解新实验仪器,更能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和改进。

作为一名实验人员更应该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价值,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把实验室工作岗位做到最好,相信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篇6

【关键词】  血液检验;质量管理

1 前言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基于血液对人体的重要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管理的意义就可见一般了。

为了更好的落实血液检验质量管理的有关工作,实现血液检验质量管理工作朝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我国针对血液检验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风险因素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血液检验风险的发生。

2 血液质量管理的各要素分析

2.1 检验环境的管理

血液检验质量管理的实验室,不但要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实验室的标准建设,而且实验室的使用和规划也要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实验室标准执行。

2.2 检验试剂的管理

血液对人体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输血进行质量管理的时候,保证血液质量工作要针对检验试剂的管理格外重视。首先,是实验室采用的实验室试剂,必须满足《血站基本标准》关于试剂制定的有关要求。其次,经冰箱取出的试剂,在使用之前必须具备室温条件下完全平衡的条件方可使用。最后,避免不同批号、种类试剂的混合使用。

2.3 仪器设备的管理

基于输血血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所以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保证实验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具备《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设备管理工作给出的标准的条件方可使用。

2.4 血液标本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明确血液标本的管理的有关工作内容,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将实验室血液标本的管理工作中,建立实验室 SO P 文件、血液标本采集、接收管理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归纳为如下几点:

3 血液检验操作过程的质量管理

3.1 血液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

3.1.1 标本前处理过程质量管理

要保证血液检验可以实现质量检验结果准确的目的,首先要对未经过前处理的血液标本要先进行孵育、离心等操作。其次。对已经做过前处理的血液标本,进行编码和排序,并坚决不能打乱其对应顺序。

3.1.2 标本加样过程的质量管理

为了保证标本加样操作的科学、有效、合理,标本加样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特别加强的是对加样针的洗涤和一次性吸头更换工作的监管,以避免交叉污染问题的出现。

3.1.3 标本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

首先,标本加样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严格遵循卫生部给出的有关行为规范。其次,标本加样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试剂分配的正确无误,以实现实验结果客观真实的目的。

3.2 标本检验结果报告的质量管理

为保证标本检验结果报告的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发挥保障标本检验报告准确无误的目的,标本检验结果报告必须经过相关程度,和相关职能责任部门审核之后才能最终发出。

3.3 标本的保存质量管理

标本的保存工作,要落实标本的保存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要对经过送检完毕的标本,采取相应流程的保存方式进行保存,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标本本身的有效性。

3.4 标本记录的质量管理

血液标本检验记录作为整个血液检验质量检验管理体系的基础,要保证工作可以落实有效.

3.5 标本接口程序的质量管理

接口程序标本交接、检验报告的交接应该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在检验过程中,标本的正确传递也是保证检验过程有条小紊、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在对我国血液检验质量管理有关政策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浅析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工作的要点,和血液质量管理流程的有关问题,旨为促进我国血液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落实,以实现我国血液安全工作落实的同时,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栗芳.浅析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8):239.

[2]于波.浅议血站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8):200-201.

[3]曹珺.谈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94,99.

篇7

(一)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实验室制度管理和实验室业务管理两大类。

(二)实验室管理特点:实验室管理工作非常细化,具体操作具体到每个制度上来,这不仅要求我们实验室管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还需要有一套有效的绩效指标来建立实验室的管理评价体系。

实验室的绩效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找到可行的机制和指标系统、策略等方面的支持,才能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二、关键绩效指标概述

(一)含义。关键绩效指标指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个流程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整理、分析,用以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过程。

(二)作用。改善了实验室的管理状况,提高了其管理水平,把管理水平量化,客观评价了管理水准的高低。为管理者指明了管理的方向,提供了管理的手段,也更为公平的评价了管理人员的工作。

三、实验室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

(一)绩效管理系统建立的原则。要根据高校实验室不同的性质来建立。实验室的绩效管理要注意实验室的教学效益、投资效益、科研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个部分,对实验室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要根据这几个效益来确定建立。

(二)实验室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建立的内容和指标。

1.制度管理:主要是制度的完整性,执行力情况和制度对实验室管理的实际管理效果;A.部门制度的熟悉度;B.需按制度处理的事件数;C.已按制度处理的事件数量;D.按制度处理事件数的比例。

2.文档和票据的管理:包括文档的分类,文档分类的合理性;票据的分类,票据分类的合理性。文档票据是否按照制度执行管理等;A.文档、票据分类类别;B.文档、票据分类类别索引;C.文档、票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包括各自实验仪器设备的文档管理。使用、维护记录等。具体包括:A.仪器的分类和索引;B.仪器的使用记录、借出借入记录、维修记录、保养记录、完好率。

4.药品管理:明确药品的用途和用量,依据什么来领用。药品的保管是否合理:防潮、防火、防湿是否达到要求。药品的存放怎样分类,存放要求是否合理。A.药品分类和索引;B.药品存放的安全性、药品标签完整性、无标签药品比例;C.单位事件药品的计划使用量和实际使用量以及数据比例;D.超用药品类数和超类药品与单位时间使用药品类数之比。

我们通过以上的制度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量化管理评价,这种评价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公平的评价可以激发实验室管理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实验室所有者来说,可以清理的了解到实验室的具体管理情况,根据量化的关键指标来判断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使关键绩效指标成为管理改进的源动力。

四、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管理实验室注意事项

关键绩效指标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不仅关键绩效指标本身要科学有效,而且要执行到位,严格按照关键绩效指标进行操作。所以要对关键绩效指标的执行制定各种措施。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整体观念: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要符合整个团体的战略目标,就是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要为整个团体的战略目标服务。不能仅仅服务于一个实验室或者一个部门。如果只是服务单一的单元,局限于实验室,将会无法提升整个团体的绩效水平,给整个团体内部带来严重的不公平后果。

(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不断改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整个团体的战略规划和实际情况来改善。关键绩效指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牵扯的方方面面非常的细化,不是我们一次,两次的研究探索就能搞合理的。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绩效指标不足的地方要及时重新判断设定。所有,关键绩效指标会随时实施的时间越来越科学,详细,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三)端正工作态度,做事持之以恒: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复杂多样,工作起来要认真负责,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打折扣,严重按照制度指标来进行操作。在实施关键绩效指标过程中,相关领导一定要重视,管理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对这个工作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四)制定激励制度和标准: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有利于实验室管理者工作质量的量化考核,对于日常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态度端正的管理人员要进行适当的考核激励。反之,也要对日常管理考核中相对较差的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负激励。具体可以体现在工资待遇,奖金福利等内容上。促进每个管理人员都严格按照制度操作,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五)绩效指标管理评价系统:绩效指标管理评价系统是一个可以量化的考核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可量化、可计算化、可以跟踪化、数据化的特点。整个绩效管理指标系统要方便跟踪管理。不能出现模糊的,不准确的评价,绩效管理评价体系通过有效、准确、客观的工作业绩的量化衡量,对每个实验室的管理者做出相对公平客观的评价。这种公平客观的评价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努力的方向,也为组织者提供考核实验室管理者的依据。

篇8

1实验室档案的重要性

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原始信息和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在反映实验室能力水平,追溯实验过程中的客观性、真实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工作的查考凭证;二是实验室资质认定时的鉴证材料;三是科技信息资源。实验室形成的各类档案是实验工作的真实记录,具有原始性、凭证性,是原始的技术史稿和法律书证,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依据。它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检验质量,而且对增强领导决策的科学性,提高疾病控制水平,维护检测的声誉和法律地位,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它是十分珍贵的科技信息,是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产生的档案信息内容复杂,载体形式多。内容包括个人技术档案类、质量控制类、仪器设备类、实验记录类等;载体形式有纸质、光盘、电子、音像、图纸、照片、磁盘等。

2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内容

实验室档案内容应充分反映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情况,并能全面、准确地为疾控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按照省疾控中心档案分类规定检验类基本分综合类、检验技术类、质量控制类、实验记录类、仪器设备类、个人技术档案类。

2.1综合类档案

涵盖实验室所有管理工作,归档内容包括外部文件和内部文件,外部文件包括上级(国家和省地市)下发的关于实验室工作的法规标准、制度、发展建设规划的文件;内部文件包括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年度计划总结、基本情况统计报表、考核评估情况、工作人员及变动情况、人员继续教育及培训情况、仪器设备的增减情况、实验室建设与环境条件改变情况等。

2.2检验技术类档案

记录了检验样品的采样、送检、检测、报告的全过程,是对检验过程原始性的描述,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成套性。包括检测委托单、样品采集记录单、送检单、检品卡、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可根据检验样品和检验项目的不同,灵活设置不同的原始记录格式,既有统一的报告格式,又有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格式。

2.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类档案

体现了检验结果的科学准确和检验程序的规范标准。包括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格式及受控文件构成的金字塔形结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明确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实验室实现质量承诺的基本保证。

2.4仪器设备类档案

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基础,是获得准确可靠数据的重要资源。包括三部分内容:

2.4.1申购资料购买申请报告、可行性报告、采购计划执行书、采购委托协议、招投标文件、政府采购合同、采购验收单、销售发票复印件、产品确认函、开箱照片、安装验收报告等。

2.4.2随机资料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操作维护手册、图纸、附件资料、保修卡、安装调试验收报告、光盘等。

2.4.3运行资料操作规程、使用记录、维护检修记录、检定记录、调拨移交记录、报废鉴定记录等。

2.5个人技术类档案

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学习经历。包括五类内容: ① 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审报表、资格证书、聘书、上岗资格证明、劳动合同等;② 年度考核情况;③ 学历教育情况;④ 继续教育及培训情况、科研成果、论文奖励情况;⑤ 个人业务工作总结及其他。

3存在问题

3.1对档案资料及其归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实验室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进行有效的规范,本系统下发的档案管理办法中检验类资料的归档范围较笼统,而实验室的资料内容专业性强,形成过程复杂。在传统习惯上只注重工作过程和检验结果,而忽略资料的全面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分析。针对各种不同的检验项目、不同的检验方法、不同规范要求的实验室,如何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如何科学地划分归档范围,如何准确地划定保管期限,这些都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2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水平跟不上实验室业务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不是实验室的主流业务,在宣传档案知识、档案法、完善档案制度、档案人员培训、软硬件投入上不能与业务工作相提并论。档案工作虽然不是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但是档案能为业务工作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原始信息可以探索内在规律,提高现有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指导规划今后的工作。主席说过: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4对策

4.1建立管理网络

从上而下形成以专职档案管理员为主,业务科室兼职档案管理员为辅的管理网络。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由实验室专业人员担任,在业务方面有优势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充分利用他们熟悉本科室业务,了解专业知识的优势,并定期进行档案知识培训,不定期地对档案业务进行检查考核,积极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档案管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主动宣传档案知识,认真了解实验室业务工作流程,协助实验室做好归档工作。

4.2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

建立、健全档案自身管理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并制订与检验工作协调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实验室开展工作要按规定程序进行,并按规定形成资料,做到实验室档案的完整与准确。同时还要注意全面收集反映实验室职能活动的其他各种资料,如业务工作来往的信函、工作笔记、照片、报纸、刊物及参加会议培训、交流的资料、光盘等等。

4.3建立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

使用“规范、先进、实用”的档案管理软件,能提供文字扫描、原文挂接、整理编目、检索查询、辅助管理、安全保密、系统维护等功能。同时加强电子档案的归档,实验室产生电子文档有OA系统下的电子文件、公文形式的电子邮件及实验结果所形成的电子数据。实行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双套制,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齐全、准确、安全。

4.4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编研工作

归档的最终目的就是对档案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便捷、迅速,方便用户进行多途径查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管理数据库和现有的OA系统实现对接,OA系统的用户可对档案进行条目级的查询,对全文查询设置用户权限。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编制跨专业、跨年度编研材料。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档案管理人员从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把主要精力和才智用在档案的深层次开发利用上。只有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编研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使档案具有生命活力,发挥更大作用,使档案工作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篇9

就实践操作而言,作为科研与教学重要基地的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室,不但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物质设备保证,还能够直观反映学校的整体综合素质。在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仪器设备的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合理的仪器设备质量、数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与否。本文将对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后续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室建设;仪器管理

一、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的现状

1.实验室结构设置不合理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实验室设置不合理,依据课程状况设置实验室,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实验室的单一性和封闭性。此外,学校在采购实验室设备设施过程中,常常将教学需求作为采购前提,这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性的仪器设备建设,导致设备利用状况和更换程度低下,进而不利于开放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堂的建设。而且,这也很难实现不同学科的互相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实验室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现阶段,中职学校在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验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并非相关专业出身,只能从事基本的开门、关门和基础整理性工作,无法胜任实验员的整体工作。而当前国内的很多高水平的中职学校都建有各种有关的实训基地,甚至是国家级的教学实验中心,据国家有关要求,此类实验室建设需要相当大的配套资金。因而,一些中职学习为让自身实验硬件“高、大、上”,不分主次地花重金采购一些贵重的、高端的仪器设备设施,而在采购前却很少对相关仪器技术参数、适应范围、仪器性能等进行论证与评估,导致采购回来的设备常常处于闲置状态,很难真正发挥出设备设施的效能。这类问题都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实验室效能比不高、资金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3.实验室体系管理薄弱不可否认,中职学校实验室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学校不够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仅仅将实验技术作为辅的教学内容,定位于教学活动的附属位置,很难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还有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但待遇较低,而且鲜有晋升机会,这必然会影响其工作主动性与积极自主性的发挥,很少有人乐意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十分缺乏。

二、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措施

1.强化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一个合格、高效的中职学校实验室,不但需要拥有优异的实验设备设施,更需要有高层次、专业性的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而实验室工作人员则既需要从事管理工作又需要做好服务工作,具有很强的双重性。

2.完善考核机制与职称评聘机制在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评优和评聘中,要特别注重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的并重原则,评价工作要尽可能公平、客观地反映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状况。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明确各实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对其具体工作考核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要包含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和利用情况、大型设备的开发和维护情况、仪器的管理服务情况等。在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仪器功能的使用率与开发率越高越好。而后依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客观工作进行独立评聘,设定相对较高端的工作岗位,完善考核机制和职称评聘机制。另外,还可以积极吸收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从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很难具有独立性的工作成果呈现,他们的工作通常只是各种科研工作的融合部分,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的科研项目来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往往需要对相关仪器进行对应的数据评价,因而,可以将科研课题与相关大型仪器的管理进行相互结合,这不但有助于提升仪器设备的利用,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将实验室管理人员加入到一些课题研究团队中,让其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辅助阐述结果产生过程并加以分析,强化他们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两者相互启发以更科学、有效地制定实验技术路线。这一过程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认同感,产生较强的自我成就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团队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当前阶段就各中职学校来讲,实验室建设和仪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毅.高校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建设[J].衡水学院学报,2011(1).

[2]汪丽,赖瑢,余小岚,陈六平,曾锋.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提高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篇10

关键词:工地实验室;管理工作;现状;问题

一、工地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工地实验室是交通建设工程中必备的检验性部门,其建立在工地现场,随工程进程改换地点和检测内容,主要工作是通过标准的试验检测活动来对工程质量、造价控制等内容进行管理,通过检测数据来了解已完工部分的用料、完工效果、造价等一系列的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国家交通部也在规定中指出,工地实验室所出具的符合要求的检测数据可以作为交通工程验收参考之用,工地实验室本身不但担负了工程质量高地控制的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总体的评价和实际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工程实验室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长期发展。

工地实验室的主要工作试验检测是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主要内容,要想较好地开展实验检测,在自身流动性和临时性等非便利条件下依旧良好的完成自身责任,就需要由施工单位依据实际需要建设一套科学可行的试验检测制度及流程,通过工地实验室的建设,构建一个专职的试验检测小组,保证这个部门可以长久保持工作效率和严谨性。这些工地实验室相关的准备和管理工作也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这是工地实验室实现和完成自身职能的重要工作,在工程的总体施工中同样重要。

二、我国工地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工地实验室主要是随着交通工程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工地实验室工作中的技术标准、人员标准都逐渐得到统一,各类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的应用逐渐广泛。从近年来国内众多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来看,施工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很高,对于工地实验室的认识和应用也已经不断深入,工地实验室发展至今,其职能基本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

1.制定实验室工作和管理规范

制定工程施工的每个阶段所要进行的检测工作流程,并对工作中的具体检测方式、设备等做出统一规定,实验室管理者要对试验检测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2.确立工程材料的标准

对工程所用材料制定基础的选择标准,主要依据工程质量要求和效益需求进行标准制定,在检验的过程中,要通过对比施工材料和推荐标准、抽检材料和购买时材料厂家提供的标准,前者主要负责检测质量和经济标准是否与工程的预设相符,后者主要检测施工所用材料是否存在残次,在检测完成后还要进行二次校验,在经由实验室检验后,对工程能够进行下一步施工进行确认。

3.进行工程质量检测

对已完成的工程部分进行质量检测,规定检测过程中所需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并制定审批通过的标准,在检测完成后对比标准,判断已完成的工程部分是否符合标准,在每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后,都要进行科学的检测,并针对检测活动编制相关的档案资料,为工程完工提供准确真实的检测资料。

三、目前我国工地实验室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工地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正轨,而且各施工单位对工程检测的重视程度也大幅提升,但受工地实验室自身缺陷和应用时间较短的影响,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实验室工作管理者数量不足,工作人员的知识补充不够到位

在目前各类工程的的工地实验室建设中,由于管理者对于检测工作的重视,对于工地实验室的人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的检测人员和指导人员的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高水平的工作者与管理者数量较少。随着新时期交通建筑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大,水平越高所获得的待遇越好,这也引发了行业内的人才竞争,导致了实验室管理者紧缺,由此也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管理不够科学,培训不到位,专业知识相对匮乏。

2.管理难度较高

工地实验室手自身流动性的特点影响,总管理部门对于下属工地实验室的管理难度较大,工地实验室本身的流动性较大,尤其对于交通工程施工来说,工程的每一个阶段基本都会发生空间的改变,总管理部门本身的建设就受到限制,更是对下属工地实验室难以有效控制,这就造成了工程实验室管理的不到位。

3.施工单位对与工地实验室的检验工作监理不严

施工单位应当对工地实验室检验工作的完整性、可靠性、规范性进行监管,保证其职能的完善落实。但目前国内工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监理问题。首先是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上,部分实验室在试验对比中只采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没有进行人工检测,这样的检测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差错。而且检测人员如果不遵守规范和要求擅自改动检测结果,还会出现检测数据造假等不良现象。其次,试验管理的规范性较差,部分工地实验室在规范制定上存在不足,例如试验资料和收集和整理的范围规定较窄,许多重要的数据和试验报告未能全部收集,这样最终的报告书就无法真实全面的反应工程的检测结果。

四、新时期工地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1.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开展长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对工地实验室的支撑应当做到能够提供足够的管理人员和高技术水平的检测员,由这些工作者带动和管理施工检测工作的执行与发展。施工单位可以与专业院校结合,通过长期的合作来保证专业人才的供应,并制定严格人才验收制度,对于工程检测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认证。要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技能培训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期交通建筑行业新技术标准、方法等的学习,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规范检测人员的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以此全面加强工地实验室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责任感等等。

2.加强对实验的管控

加强母体实验室的工作规范和流程,改善对下级工地实验室的管理和控制。对母体实验室的工作规范改善可以科学的梳理整体工程检测工作的流程,对于工程各个阶段的管理和检测工作进行指导,从而合理分配监督人员和流程,有效控制下级工地实验室的检验工作,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进行更好的把控和调整。

3.加大对实验室检验工作的监督力度

加大对工地实验室检验工作的监督力度,对于不规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于检验工作的监督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工程的检测工作的流程规范,对于已制定的检测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核,保证能够满足质量检测的要求,避免出现误测、漏测等问题;其次是加强检测资料完整性和规范性的监管,工地实验室在完成当前施工阶段的检测后,监管部门要对检测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审核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对于存在缺失的部分要求工地实验室进行补充检测并完善档案;最后,要对工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检测中因个人利益而引发的违规违纪行为,并对此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参考文献:

[1]李岗,李江华,王美珍.公路工程工地实验室管理浅析[J].青年科学,2009(03)

[2]姚杏芬.比对试验在公路建设上的运用[J].西部交通科技,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