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篇1

关键词 多媒体;兴趣;直观;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新世纪里,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展与深入,它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当前的情况看,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的技能技巧,和多媒体教学无多大关系,而我们的运动常识和理论,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板书来完成,这种教育方式缺乏直观性,不能引起同步同学的兴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那么效果如何?体育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多媒体为他们提供了什么?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又牢固。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灵活多变的放映特点和媒体丰富的表现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新颖的手段最大的限度地展现学生的联想思维,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利用课前5分钟,放映多媒体课件《我看NBA》,课件中浓缩了NBA的精华:乔丹魔术般的投篮,约翰逊出神入化的传球……等等深深感染了学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二、多媒体提供了直观感受

多媒体电脑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示,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此图、此画面口授要领,并把此要领用课件形式放映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摆脱以往的板书、口授形式所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向同学们介绍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时,如果作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示范、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教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不易让学生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但是,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通过课件在屏幕上展示教师预先录制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助跑――踏板――顶髋――蹬地――起跳――屈膝提拉――并腿――身体前倾――伸小腿――屈膝缓冲并把文字说明写在相应的技术动作旁边,结合实际把技术重点重复播放、讲解,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就会形成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能够直观 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这点也符合学生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强烈认同感的心理特征。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①由于受教师年龄增长,体能下降等影响,往往在某些运动项目的示范会力不从心,虽然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示范不规范所带来的影响,但还是会给学生学好动作技术带来困难。②在某些技术环节上,教师无法“逐帧”示范,也往往造成学生概念理解模糊,甚至错误。每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常会感到无奈又无策,而多媒体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工具,利用其灵活地动静、快慢、连间、重分等变换功能,可以把我们讲了半天还不一定讲清楚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几种内即可得到解决。使教学的重点、难点由抽象变形象,由微观变“宏观”,既使学生正确的领悟动作要领,又节约了教学时间,从而真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如在篮球跳投技术的教学中,虽经教师极力诱导,但学生还是很难感悟:跳与投的秩序,往往出现投跳或跳投同步的错误。由于教师的示范转眼即逝,学生很难观察仔细,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可以化文字为形象、化动为静、化快为慢,把技术环节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一一展现出来,全方位地展示重点,剖析难点,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点拨,学生便能心领神会,为学生学好跳投技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285-01

多媒体技术其本质是课内外教学的可行性手段之一。时下,教育系统各层次的专业人士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广泛而积极的研讨。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为己任,对文本本身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挖掘,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人生教育。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简单的解说手段,而需要把教学与生活相交融,将其上成一种艺术。由于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理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碰撞时,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挑战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它科目。不同于数理化等多媒体教学设计可以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模式,相反,我们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在进行语文多媒体教学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CAI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三、巧借课件,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推演想象能力是关键。初中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我们初中的各门学科都应该努力促成这种转变,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凭借。作为基础的语文学科应该比其他学科做得更好,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应该围绕学生的思维来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创意,理所当然也应该有训练学生思维的设计,尤其是在学生的推演想象能力方面更应如此。比如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我们可以把死海的成因、形成过程、形成的特征制成一个推演过程,并设置交互区,让学生在愉快的操作中体验到思维的乐趣。

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作文课上,投影漫画《妈妈水开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漫画内容,然后根据此漫画,分别用描写、说明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最后再让学生结合漫画内容,联系自己实际,谈感受,谈体会。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区别,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1.目的明确,讲究实效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选择运用。训练朗读能力,可选用声学媒体。如让学生听优秀播音员和演员的朗读录音,也可录取教师或学生的范读播放。这样,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纠正朗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教读文学作品,适当地放映有关影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认识。总之,使用任何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目的都要非常明确,要讲究实效,科学使用,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2.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必将更好地优化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学语文的同时,突破课堂教学和规定教材的局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从“局限”到“无限”,从“被动”到“主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通过情境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效果,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如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课文的重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优美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感受西双版纳的美丽。但是学生没有亲身去过西双版纳,对西双版纳没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为了平缓教学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电教媒体,播放西双版纳的植物和动物的有关资料,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境界,并辅之以解说,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真切地体味西双版纳的美丽与神奇。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

新课标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不论是哪种教学方法或策略,都应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同时,新课标提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实质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多媒体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习材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可爱的西沙群岛》一课中,“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美丽的海水,富饶的海底世界,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语感熏陶”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采取了小组合作自学的形式。首先,我让每一小组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接着,让每一小组选择自己最关心的海底资源,上网获取这些资源的信息。学生获取知识是在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中完成的,这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并茂,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在语文课教学时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形成冲击力,学生的感官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从而拨动起兴趣的心弦,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获取信息,拓宽素材积累空间,促使学生建立素材“信息库”,对素材分门别类收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搜集、贮存、加工、处理能力。在阅读教学预习中,采取单元整体预习的方法,利用已有资源如网络、杂志、书籍等,在作者、背景、知识、出处及相关方面查找整个单元的资料。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时提取适合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资料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适时补充。如:《无声的竞赛》一文中,我们以“八骏图”引入,首先感观徐悲鸿的大作,然后展示学生查找的其他有关资料。这样,通过多渠道获取的信息,使文章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宽,徐悲鸿这一伟大的爱国画家的光辉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顿生异彩。有的学生阅读时,朦朦胧胧觉得有些词语能看懂,但对自己的理解又没有把握,通过《现代汉语词典》进行词语意义查询,便理解该词语了。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将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它以兴趣激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为目的,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多媒体;汉语课堂教学;运用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现代信息媒体种类齐全,功能日益完善。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做到多媒体与教学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并且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极作用。多媒体课件可促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由于它引入课堂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感知迅速,记忆深刻,理解全面,学习主动;并且能拓展思维空间,开发潜能,培育审美观念,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情趣,提高汉语水平。汉语教师如果善于将其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汉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他们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传统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多媒体用于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功能,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创设较为理想的教学情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多媒体在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多媒体课件把电视的视听信息传播和计算机交点式相结合

多媒体是文字、声音、图画、动画、摄像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的集合,它的使用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传授的局限,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中后,加速了学生的感知过程,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力和提高了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卓有成效的。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创造出跨时空、快速、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信息,为教学提供了立体的多元的形、音、义相统一的集合体。扩大了信息容量。如汉语课上,学生在观看必修5模块第8课《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课件时,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神秘莫测的奇妙现象中,从而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及其成因,增强了科普知识,并决心长大后,一定要研究这壮观而宏伟的宇宙。因此多媒体教学,无论是解释抽象事物的说明性文字,还是形象生动的描绘性文字;无论是纯画面设计,还是图文并茂;无论是静态画面,还是动态图像,多媒体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2.汉语教学中,语言环境很重要,计算机这一新的教学辅助工具恰恰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环境,是语言教学中的好帮手

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信息传播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而且在汉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生动的画面以及言语创造的环境,对创造交际氛围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讲解必修2中的第4课《大自然的报复》这篇课文时,使学生明白了开罗的多灾多难是由于人类自身对大自然的破坏而造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手段来辅助教学,如动物被猎杀、自然被城市代替等生动真切的画面,利用录制树木被砍伐的声音等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自然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3.图文并茂,动静搭配使学生准确理解

在上《喀什的小巷》这一课的时候,利用网络下载了一些喀什小巷的图片,富有特色的古老建筑视频和维吾尔庭院的介绍文章,学生看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体会到了喀什古朴迷人的民族风情,理解了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这种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为准确理解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汉语课堂锦上添花。

在上《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我制作出flas课件,选择合适的较为悲壮、凄美的音乐(如《命运交响曲》),并配以一定的音响效果,如镰刀头羊的叫声等,较为生动地再现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而且课文内容与生动的画面相结合,产生较为强烈的震撼效果,使同学们在斑羚飞渡的事件中,深切感受到动物身上折射出的可贵品质――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智慧、尊严、生存权利的渴求、善待生命……思考人类与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

4.在教作文写作时,巧妙地选择一些有文采的气象短信,祝福短信,让学生模仿着写,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运用能力

在联系写景物作文时,我把家乡的美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些声音、文字、影像、图片为学生提供了新视野,使学生不局限在书本知识而从课堂的知识点学习拓展到领略广阔的时空,体验美,创造美,实现美感享受,进而培养观察景物思考问题的写作素质。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大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

总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创设语言情景,产生身临其境的功效,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汉语和培养他们用汉语表达思想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作为工作在教育领域的汉语教师,应注意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并与常规教学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即掌握知识又具有创造能力的跨世纪人才。

篇5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28-01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上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尤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多媒体凭借其视频、动画和声音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多媒体创造的氛围中快速融入到学习中,从而提升课堂听课的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多媒体的运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了解多媒体存在问题的根源,对于提高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粗制滥造,不利于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引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然而教师一味地将课本上的内容生搬硬套到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感觉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厌倦英语学习。教师仅仅是在教学形式上发生了改变,而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反而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脱离教学主题,喧宾夺主。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教师采用各种形式来组织教学,如有的教师运用现成的视频资源,有的教师选择幻灯片等进行英语教学。由于视频资源受到学生的喜爱,热情高涨,课堂时间难以控制,以致出现忽视教学内容的现象,英语课成了观赏课,学生过度地依赖直观的学习获得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学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而忽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尽管多媒体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调动了课堂学习氛围,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但它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出现,并不能替代教师的功能实施整个教学过程。反而更加需要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方案,能够将英语的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实现有机整合,发挥二者合力的巨大作用,提升教学成效。

二、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的高效性措施

(1)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多媒体的采用要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在二者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核心,展开英语教学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组织学习“My friends”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朋友交流的视频,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领会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最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来对表达人物的词汇进行熟练掌握。如“long hair、short hair、brown shoes、a green bag、blue glasses”。在学生进行演练的过程中,要深刻体会这些词汇的含义,能够让学生灵活自如地进行语言的使用。当学生对这些词汇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教师再播放一次教学内容的视频。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内容与视频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成效。

(2)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运用水平,提升专业素养。多媒体技术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要想更好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水平,不断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例如,教师在讲授“Meet my family”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授课之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以便将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提高教学资源和视频的使用率。此外,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优质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教师要首先了解一遍,才能便于更好地给学生推荐。利用推荐的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3)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结构,注重学生学习内生动力的激发。将多媒体引入教学中是要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是喧宾夺主,成为学生观看视频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权衡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成效,发挥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整合的高效作用。例如,教师在讲授“What would you like?”这部分内容时,先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在师生的互动中练习句型的对话,在对话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型和词汇。当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时,教师再展示视频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成效,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英语教学的方式,还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模式,在师生互动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平华.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8(07).

篇6

然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必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按教材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具有多重奠基功能,更应运用好多媒体课件。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必须要注意其使用的适时性。该不该用、什么时候用、什么场合用、在课堂上要占多大的比例等等,都是目前多媒体课件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的。就课堂而言,多媒体课件出示的机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多媒体的使用效果,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多方面来考虑使用多媒体课件。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及自己的理解,谈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一些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课堂的导入。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教学一开始就吸引学生。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手段营造新颖的导课艺术,制造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景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多媒体课件中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呢?

1.用音乐激趣导入。

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重要的是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师生问好之后,片刻即放乐曲,让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加以巧妙地点拨,既交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又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行导入。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多媒体课件能创设与教学内容是相一致的丰富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讲授。

1.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对课文的重点、难点,不但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课件在形、色、声、动感上的优势,能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读读课文,畅谈畅谈自己的意见,乐在其中。

2.在课堂教学中某个局部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是尝试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方式。通常是结合图片、动画或视频素材来介绍课文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其他文化底蕴,或者把课文中有关作者思路、文章结构等重点难点问题做成课件,用直观性强的树型图来说明抽象的逻辑关系。

3.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总结不在拘于形式,死板单调。

课堂总结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课堂总结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清晰的掌握所学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巧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比如在教口语交际时,先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然后在用语言表达。有了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2.巧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后的感爱。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3.巧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7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运用;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运用于课堂中,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的一面(优点),又有局限和不足的一面(弊端)。本文试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所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教师更好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多媒体,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1 多媒体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中学语文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功能为目标的,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工具书、问题讨论、归纳总结”等环节实现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这些环节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变得更为先进和灵活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它具有以下优点:

1.1 多媒体具有储存信息量大,能够提供大量阅读材料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工具书、问题讨论、归纳总结”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班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限制和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大量教学信息的功能,在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知识的点、线、面相互结合,非常适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1.2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够对学生起到激趣和促学的作用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中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根据兴趣去主动学习,这尤为重要。而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感性的东西向学生提供出来,用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2 多媒体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局限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较之传统教学手段来说,它呈现出的形象、生动和便捷等诸多优点,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但在对它的使用过程中,其两面性也充分显露出来,即它也存在着局限性。

2.1 抹杀了语言的模糊性

当前,不少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出了一片教学方面的“绿洲”,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让学生学习母语,其目的是让学生领会祖国语言丰富的内涵特点,进而掌握和运用它的。如果将语言符号转化成画面图像,势必对语言内涵的丰富性进行了不必要的限制,抹杀了语言模糊性的特征(因为图像画面等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这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限制,比不上语言符号可以提供想象的空间。

2.2 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作用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大优点是对语文教学进行切割组合,形成新的知识块,并突出重点、难点,增加课堂容量,加大信息传播的密度。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单纯只是信息的传播,其第一位的任务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养成。学生更高一层次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批评鉴赏能力的形成过程,这些能力的形成过程均离不开语境。许多多媒体教学手段所提供的诸如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只是现成的答案,缺乏对过程的细致入微的展示。

2.3 强占了学生大量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过分突出教师的“表演”,教师一会儿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唱独角戏;一会儿又是各种多媒体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的变换演示,让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从外表上看很是精彩,学生似乎也很“乐意接受”。但这种情况,往往华而不实,强占了学生大量课堂上学习思维的时间,这势必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其语文学习能力显然难以提高。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注意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正确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它就有可能变成扼杀学生学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工具,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时,我们应注意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适当增大多媒体运用时的信息量,但不能过于泛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从头到尾都变换和充斥着大量多媒体的信息:一会儿图片、一会儿动画、一会儿视频、一会儿音频……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势必会引起学生“消化不良”,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读书、思考和创造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适当增大学习时的信息量,不能过于泛滥,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又要加强好师生之间情感方面的交流

篇8

一、通过多媒体动态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态的画面比静态的画面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呆板的黑板和课本感到枯燥乏味的缺陷,能够创设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教学情境。在课本上静止的图画和文字在多媒体上可以按教师指定的轨迹运动,色彩和速度可以按教学的要求来控制。这样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也就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更能突显出来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重难点,老师总是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但学生还是难以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色、声、形、动感的这些优势,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不用过多地去讲解,但学生却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这也更好地体现出了课标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三、通过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与学生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所以多媒体对于创设学习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会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词句的理解不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巧妙运用了多媒体,就能把静态的而且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动态的视听画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有助于他们对课文词语及内容的理解。

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动态、形象、直观的展示,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加深一步,因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巧妙地、一步一步地提示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事物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9

初中物理是整个学生时代物理的入门,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教师需要给学生许多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能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让学生认识理解,只能靠传统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讲解分析给学生听,教学方式单调。学生无法看到实际物理现象,没有感性认识,接受理解起来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弱了。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向学生展示当时当地无法直接看到的事物的形态,有利于学生全面整体地认识客观世界,建立形象思维。同时,多媒体教学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对难以用实验展示的现象进行模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全面正确的理解。

一、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需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提高,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对每一种物理现象都有生活体验。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体验。例如,在学习连通器的应用时,大多数学生没看过船闸怎么工作。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将轮船通过船闸过程制作成动画,将船通过船闸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形象直观。学生观看后就能深入理解连通器原理。再例如,在学习噪声和乐音时,教师可播放工厂、工地城市噪声和优美音乐会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噪声和乐音,再利用示波器把噪声和乐音的波形展示出来。学生很快就能从多角度认知噪声和乐音及其本质区别。

二、多媒体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程的特征之一是内容抽象。多媒体可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图片、音象,直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境,体验出形象与抽象的关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记忆、理解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磁场时,由于磁场比较抽象,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很困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展示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三、多媒体有助于模拟一些难度实验

初中物理的有些实验,在学校环境里不适宜做。例如,比热容的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很难确保热损失较小,实验误差特别大。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过程,使学生感知实验过程,有感性认知。另外,多媒体还可以节约实验时间,使课堂高效。例如,对于测定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实验过程,可节约课堂时间。再如,人体触电实验,不适宜实际做,教师可用多媒体模拟人体触电过程又可避免实验危险。

四、多媒体扩大了课堂容量,丰富了课堂内容

多媒体可使课堂容量更大,内容更加丰富,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课件可将一堂课的主要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模拟理想实验、制图、制表格、当堂练习巩固等,免去教师忙于“一张嘴”空讲、“一支粉笔”满黑板写画,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师只要课前充分准备,可利用多媒体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建立起完整知识体系。尤其是对于复习课,多媒体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融会贯通。这样就大大丰富课堂的容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

首先,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学生。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是实验的设计者、操作者、决定者,学生实验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动手的能力,从而能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而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重视物理的实验教学。虽然多媒体可模拟许多实验过程,但多媒体动画展示的实验过程是理想化的,忽略了许多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与实验事实差别很大,不可能完全再现实验的真实过程。多媒体模拟理想实验从某些方面来说会束缚学生的想象空间,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减弱学生空间想象的自觉性。多媒体的过度使用,会阻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抑制学生联想思考能力的发展。这不利于学生物理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多媒体实验动画绝不能完全替代物理实验的探究。

其次,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盲目引进多媒体的结果只能是造成学生机械、僵化、缺乏个性。多媒体教学不能以辅代主。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定位。教师不能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不能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全由电脑代劳,不能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播放员角色的局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即使电脑有极强的智能性,但机械僵硬和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因为教学过程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也就不可避免地压制教师和学生的一些突发灵感和创造,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如果我们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会导致教师被动地、过多地依赖多媒体,缺少课堂创造力,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阐述,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

一、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1.存储信息量大,提供大量阅读材料。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形成类似语义网络的非线性结构,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并可随时让学生以类似查字典的方式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等;根据需要,还可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2.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小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也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3.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一些词,以及描绘出的情景,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已用不着我再怎样解释,就理解了难懂词句以及一个夜行之人的感情。这样一个爱自然、企盼丰年的主题就在文字与图片的配合中被化解了。应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使抽象的概念,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成为学生理解验证文章表达内容的有效途径,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4.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大信息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质量,也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因此,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构成,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运用先进教学设备的步伐,让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课堂。而一旦多媒体课件的大量运用就会相应地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弊端

1.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

2.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呈日薄西山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