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

篇1

关键词: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创新精神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美的表现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美的创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和学习方式,它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因其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中学推进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学美术学科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学生美术教学中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进行实验研究,证实其作用和意义。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改革教学制度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出发,把学生的一部分学习过程变成探索过程,既“研究性学习”。也可通俗地讲成: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地讲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二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三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

二、研究对象和时间

实验前,对初一10个班40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美术的感兴趣程度和已有的美术基础水平,其中(4)班、(5)班、(7)班、(8)班的可比性情况和条件基本一致,随机抽取(7)班、(8)班(共78人)作为实验班,(4)班、(5)班(共83人)作为对照班。从一学期中采用分班教学,在实验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

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美术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步骤:

选题――选择研究方法――制定方案――分析研究――结题报告――成果评价(展示)

选择可行的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课题的确定方法可以是学生自主提出,也可以是老师给出一定范围,让学生选择,这种方法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美术课的课题范围可以很广,可以是欣赏评述的内容(如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建筑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等),也可以是绘画或工艺内容(如商业包装的设计与制作,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与方法等);可以是课本规定内容,也可以是课本外的内容(如青少年喜欢卡通画的原因,电脑绘画的价值等);可以是美术学科的,也可以是艺术课程和综合学科的(如美术与音乐,美术与生活,美术与产品,美术与文学,学校各学科的美育特点、因素和审美教育功能等)。

课题提出之后,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其中关键是制定一个可行方案,老师根据方案来指导具体活动。方案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指导老师、课题研究的过程计划、必要条件、时间表等。方案一般由学生自主制定,由指导老师帮助指导后执行。

下面是实验班的学生制定的研究方案案例。

对课题成果进行及时评价,是对学生研究活动的肯定,也能及时总结优点与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导下次活动。不同的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有些成果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有些成果用展览的方式(如“拎袋设计制作展”)让全校师生参于评价;优秀的研究成果可发表于校报或校外报刊,让社会评价。

四、结果与分析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一学期的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美术课上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学期初与学期末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程度的数据对比: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然只是副课,有些学生对它尚没引起足够重视,要想让他们学好并受益于这门课程,惟有提高他们的兴趣。以上数据充分地证明研究性学习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同时实验班在参加有关书画比赛中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美术才艺。

2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作品更是以创新为生命力。研究性学习以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看的更多,问的更多,想的更多。如在“中学生喜欢怎样的校服”的研究性课题活动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周围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及上网查阅国内外服装设计师的优秀作品等研究方法,提出了许多中学生对校服的看法和希望。在提交的设计草图中,有一部分是相当前卫的“概念服装”,象“会变色的校服”、“一洗就干的校服”、“可调温的校服”等等。虽有些校服制作所需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实现,但是谁能说这些丰富奇特的想象在不远的将来就不会成为现实呢?

3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素质之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经常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分工合作的特点突出,很适合美术课中的一些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这一形式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明确任务――小组讨论――组内分工――动手操作――成功合作――组织交流。这种形式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合作氛围,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针对自己的特长争取担任最适合的角色。如在“包装的设计与制作”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通过市场调查,查阅资料,综合本单元、本学期甚至若干学年的相关知识、技能,积极讨论创意、构图、色彩,勾画并不断修改草图,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成果

五、小结

1、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美术学科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研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展的要求、课程价值和教学方法受到人们高度关注。各学科应广泛应用,综合应用,得以强化。

2、美术是一门综合课程,根据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研究性学习是美术学科老师应该十分重视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

3、研究性学习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是有实效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也是复杂的、多样化的,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理论,以上仅是我研究性学习与美术教学整合的初步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赐教。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尝试》扬一波

[2]《自主研究自由创造》曾轶丹

篇2

(一)合理定位,实现研究领域的融合。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研究主题为核心项目,展开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除指定领域外,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目前,国内小学生社团一般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校社团招募组建起来的,由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成长共同体组织。小学生社团活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综合实践活动特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内容。

《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内容可与指定领域相结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因此,学校社团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内容,与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是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的要求。

(二)明确意义,坚定特色发展的决心。

进入21世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社会的进步需要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特长的综合创新型人才。时代呼唤学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中有效实施的问题,还缺乏操作性范例。在理念和行为视域中,还存在着不少盲区。江苏省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社团的研究探索方向,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个性和各方面素质的主动协调发展,寻找广域课程理念下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政策支持,是启动研究的良好契机。

校园社团特色化发展研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07年苏州市教育局出台了《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以下简称《三项规定》),要求学校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还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小学每天下午3点20后,初中每天下午4点后,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年,《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出台,要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两份文件的出台,为苏州市中小学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该校学生社团的特色发展与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融合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办学经验,是促进成功的有力保障。

长期文化积淀形成的办学经验,是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融入学生社团活动的基础。该校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成立了多个学生兴趣小组。进入本世纪后,把握苏州市教育局《三项规定》政策出台的契机,该校将兴趣小组数量扩充至20多个,改变了原兴趣小组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兴趣小组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并将兴趣小组改名为社团。经过长期摸索,该校在社团组织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世纪初,该校申请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理念融入社团活动教学,并申请了相关市级科研课题。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该校加大了对社团管理改革的力度,目前社团数量已达55个,全校学生100%参与社团活动,每周活动时间固定,时长为1小时。

(三)学生需求,是改革发展的有效动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社团活动以其广阔的活动领域、自主的活动形式,成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的有力载体。项目式研究性学习以全新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创新与实践的舞台。该校面向全校学生家长发放了关于社团活动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数据分析与意见汇总。家长对学校社团活动满意率达到了96.3%。有42%的家长对学校社团工作提出了建议,其中提出希望进一步丰富社团种类的家长占68%,希望增加社团活动时间的家长占46%,希望学生同时参加多个社团的家长占27%。此外,还有大量的有关加强社团组织、管理、教学方面的意见。由此可见,社团活动的良性发展,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也符合家长对学校的期待。

(一)课题引领,把牢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探索方向。

2011年该校申请了苏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以项目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支架,助推学生成功的实践研究》作为该校的主课题。如何在社团活动中开展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成为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校重点在操作范式的构建、活动资源包的建设以及学习模式和行为评价的理论分析上进行了探索研究。课题的引领为社团活动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二)社团组建,夯实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实施根基。

1.根据学生意愿,确立社团种类。基于学生社团的项目式研究性学习,依托社团为载体。因此,在社团种类的设立上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还须考虑推进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该校每学年末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学生对学校社团的需求。第二学年,该校根据学生、家长的意向,结合推进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分析,对社团种类进行调整。目前,该校社团种类涵盖了艺体、科技、民间手工艺、歌舞、书画、表演、赏析创作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全校学生每人参加一个社团的需求。

2.内聘外聘结合,组建社团师资。专业的师资是推进社团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该校通过社团教师招募的方式,发掘本校骨干、特长师资,与外聘专业师资相结合,成立了相对专业的社团师资队伍:机器人社团教师是机器人世界级裁判,滑稽剧社团教师是滑稽剧团编导,剪纸社团教师是苏州市剪纸工艺大师……目前,社团师资总数已达70人。为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理念融入社团教学,该校定期对社团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课题研讨、培训学习等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教学方式融入社团教学中。

3.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社团的组建和长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随着校内社团种类的不断扩充,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该校在社团建设上加大了投入,使社团的硬件设施、活动材料以及师资经费得到了保障。同时,该校投入资金,用于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推动了课题在社团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发展。

4.民主集中并行,招募社团成员。小学生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校社团招募组建起来的。该校社团的组建,实行学生自愿选择社团与师生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由全体学生自愿填报社团志愿表,确立第一至第三志愿。该校将各社团招募名额分配至各年级,各年级按照学生志愿顺序进行统筹安排。部分社团由于专业性较强,需招募特长生,则结合教师选择学生的方式,进行师生双向选择。通过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尽可能满足学生意愿的同时,确保专业社团的良性发展。

(三)长效管理,抓牢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发展关键。

社团成功组建之后,如何长效管理,保持社团特色化发展,便成为学校社团管理的工作重心。该校对学生社团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管理进行了实践探索。

1.狠抓常规管理,增强研究效果。为保障全校性社团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以及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的全面推进,该校制订了《敬文实验小学社团管理制度》,并加强了社团活动管理力度。在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中,该校全体行政人员负责对不同的社团进行常规巡视,了解各社团的活动情况,并及时反馈。校课题组每月组织社团教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确定各社团每月重点推进的研究项目,并对课堂操作进行指导。通过课题研究培训,提升了社团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活动中的有效开展。

2.收集有效反馈,改进研究方法。有效的反馈机制是促进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为了解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中的有效开展,该校每学年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教师、学生提出的意见,不断调整课题实施要求,使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更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宜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

3.实施合理评价,激发研究热情。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正确评价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该校每学期会从以下三方面对社团教师予以评价。一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该校采用随堂听课的方式,对社团活动教学进行随机抽查,检验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活动中的实施情况。结合行政人员日常巡视的打分,最终形成对教师社团活动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二是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分析。课题组在每月的研讨活动中,对社团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同时听取教师对课题实施的思考,结合对教师相关论文的分析,形成对社团教师课题研究情况的评价。三是对社团活动成果进行评定。每学期学校会组织一次社团汇报活动,社团教师根据各社团的特点,自主设计展示方式,将社团一学期的研究成果以静态或动态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展示。该校根据展示情况,对教师的社团活动指导能力进行评定。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评价结果,该校每学期会评出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并予以相应奖励,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该校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运用于社团教学已有两年。在此期间,该校的社团办学特色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全体学生进社团,构建社团活动操作范式。

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的推进,促使该校进一步明确了社团活动特色,加大了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扩大了社团活动领域,增加了社团数量,实现了学生100%参与社团活动。成功的社团管理与课题推进经验,为构建小学生在社团的生态环境中开展有效学习的主流性活动模式提供了操作范式。

(二)开发活动资源包,形成项目研究教学范式。

该校在实施学生社团的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探索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活动范例,组成了校本社团活动资源包。多位教师的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指导课例在省市级优质课、论文评比中获奖。

(三)提升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篇3

    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是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历史教育,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是,仍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历史教育囿于课堂的狭小圈子,相对封闭;师生关系是单向地、直线地发生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未得到全面的贯彻。这些都制约着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束缚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青岛市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历史教育改革突破口和着力点应该放在何处?这是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历史教育改革首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为目标,构建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历史“学习共同体”,使师生双方良性互动,教师努力充当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学生研究性学习,对历史学科而言,有其特殊的难度。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及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学生学习历史,远不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可以依靠解题获得成功的自信.从而树立持之以恒钻研的兴趣。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只有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人手,才能真正使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上议事日程。为此,我们几经论证,开始尝试以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乡土历史选修课作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突破口。我们除在课内专门开设乡土历史选修课外,还开辟社会教育领域,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践。学生到社会上搜集乡土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于是,档案这种一直不为中学历史教学所重视的特殊的历史资料便显得格外重要。在学习中,学生走进档案馆,翻阅那一卷卷泛黄的档案,掌握了基本的搜集历史资料和分析处理其中有效信息的方法,进而促进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档案是历史的特殊载体,它与学生课堂上接触的教材等历史载体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未加雕凿”。加工前的历史载体显然要比加工后的历史载体更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产生无穷的探究欲望。没有主体探究欲望的研究性学习是流于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是不会产生持续的、长久的学习效益的。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对加工后的历史载体(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与乡土历史相关的课题,然后到档案馆中去探究未经加工的历史(档案)。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提炼出符合历史本相的有效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得到深化与活化,而且可以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终生受益的历史研究方法与历史思维能力。

    近年来,青岛市一些学校以利用档案为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搞得有声有色,通过积极探索,初步取得一些经验。其中,青岛第十九中学结合学校地处胶济铁路附近,铁路职工子弟比较多的特点,在高一年级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时,组织学生分期分段进行胶济铁路简史的研究性学习。如,对去青岛档案馆查阅、摘抄档案资料的学生,先经过简短培训,使他们对查阅档案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知道如何利用档案馆的目录卡片,根据卡片的内容提要和编号,查阅全宗、案卷。面对浩繁卷帙,学生们一开始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充分体现其主导作用。教师巧立一些专题,以指导学生资料的搜集,诸如:“通过德国总督府编制的文件,分析德国殖民者修筑胶济铁路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胶济铁路管理当局的年度报表,分析胶济铁路的修筑功大还是过大?”学生们利用每周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时间,走进档案馆。他们足足搞了一个学期,搜集了大量专题性资料。在学期末举行的总结会上,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有特色的,是前往档案馆的同学精心设计了一张醒目的统计图表,将德国修筑胶济铁路的投资与铁路修成后掠夺的财富放置在一张表上,使人一目了然。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研究成果,对德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进了剖析。前往档案馆的同学结合搜集的第一手资料指出,德国殖民者投资修筑胶济铁路,是需要加倍“回报”的,那就是他们要长远地掠夺铁路沿线的财富,已经掠夺的44%多万马克不是其终极目标,因为这个数字是根据胶济铁路当局1898年至1914年的报表统计的,如果不是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夺占青岛这个意外事件的话,德国殖民者的掠夺会进一步发展。尽管同学们的研究成果是初步的,还显得有些稚嫩,但却是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学习实践的产物,从中透射出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这正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依托档案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让学生走进档案馆学习历史,可以改善历史教育结构,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营造学生爱学历史、会学历史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

如何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从多方面具体地体现和展示数学学科的实验情况和效果,是我们这个学年课题研究的工作重点。我们工作虽紧张,可却感觉很充实,成功的喜悦与研究的困惑并存着。

1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

小学数学教师以课堂为实验基地,通过学习交流找到与新课程最为和谐的交汇点,从而更好地开展新课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实际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多数学生习惯于接受式的教学方式,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等能力较差;数学课在初中阶段被视为副科,主科老师和家长都不希望副科课程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课时少,课程紧,课堂上如果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了,教学任务就完不成等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们课题研究及实践很不顺利,进展很慢,没有取得预期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以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要进一步引领实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不能因为班额大、学生不重视、不便于操作而放弃改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因对成绩的重视而忽视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2 在实践中要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进行理论学习是我们课题组一定要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由于前期做好了专门充分的理论学习,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理论学习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课题组成员做学习型教师的思想意识,养成学习的习惯。我们课题组教师长期坚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并在组内实现知识共享。在开展课题组学习活动时,还将所看到文章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我们在科研思想上就比较容易沟通和达成共识。

3 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

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组长及时拟定了本组的实验计划,明确了本学期实验的重点、要求与进程,然后各组员再根据总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课题计划,以便于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来开展实验。在课题实施之前,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利用集体备课、教研的时间,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数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数学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跃升。同时,我们还有所分工,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为课题框架构建完整、充分、饱满的躯体,保证课题的质的完美和量的统一。 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本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我们实验教师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各种教学实践模式,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研究性学习,如何评价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方法、概念及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成效。以及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向课外延伸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4 课堂教学为研究重点

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我们制定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设计了活动记录表格、教师指导教案等。

5 认真组织教研活动

篇5

1 问题的提出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学习为主,从学科课程、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的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运用研究性学习重构整个课程体系,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教育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把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两部分,并规定了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为了明确当前示范高中学生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山西10所示范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出了当前示范高中落实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2调查方案的设计

调查内容主要围绕目前示范中学学生自身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态度,学校和老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安排,研究性题目的提供者及完成情况,学生目前做研究性课题的主要方法,学生目前的主要学习方式及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每个方面设置有相应的调查题目,以单选和多选形式呈现。调查对象为临汾一中、 临汾三中、昔阳中学,同煤集团第一中学等10所示范中学的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生。依据调查目的和实施的可行性,我们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各学校随机抽取学生发放问卷,现场答卷,现场收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9份。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如下。

3结果统计与分析

3.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态度的统计与分析

表1显示,约12.8 %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非常熟悉,他们常参加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善于思考、有自主性。约45.0 %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只是一般性了解,他们参加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动手动脑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竟有约42.2 %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一点也不了解,他们没有接触过研究性学习,说明学校不安排,教师不重视。约55.0 %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感兴趣的研究性问题。这部分学生能自主地、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研究问题,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化学教师应改进教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鼓励学生发现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创设吸引学生探究的情境,把持“无所谓”和少数“不喜欢”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吸引到研究性学习中来,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给予有效指导。约93.3 %的学生选择与别人合作共同研究,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有合作意识,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优势和重要性。说明多数学校的教师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发挥了应有的主导作用。然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认识与运用,还需要提高与加深,如何去研究,如何去探索,如何研究与探索更有效,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表2显示,约48.8 %的研究性题目是由老师提供的。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协助下,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许有些肤浅,但那都是有价值的。有的学校、教师为了完成任务,直接将安排好的课题分配给学生,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也就不会认真的去做,只是应付了事。这与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相悖的。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只做少量研究性课题,甚至约14.2 %的学生从来没有做过。原因是学校对于研究性学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以及合理的指导,导致研究性学习难以获得大的成效。

3.3教师与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及安排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中学课程计划规定: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然而,表3显示,约30.5 %的学校每学期不安排研究性学习课题,约59.3 %的学校每学期安排1~2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原因是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都有高考的压力,为了提高升学率,使得学生把大多数时间、精力放在了高考的考试科目上,而无暇顾及研究性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大多原于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然而,仍有约87.0 %的学校实验室是不开放或不完全开放的, 学校不给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 以致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提高滞后。通过访谈得知,研究性学习开展受阻,虽有其他一些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方式的影响,这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亟待出台。

3.4目前学生做研究性课题的主要方法的统计与分析

兴趣与方法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表4显示,在做研究性课题时,不少学生能运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做研究性课题,说明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现代意识、自主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实验法约仅占16.6 %, 主要是学校的实验室很少对学生开放,学生动手机会少,学校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这是必需改进的。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分组实验对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示范性中学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应为100 %。但调查显示,约47.4 %的分组实验内容是验证性的,约32.4 %的学生很少做实验,实验时约42.9 %的学生没有动手机会,约72.6 %的学生按课本写的老师讲的填写实验报告。这与示范性中学的标准是不相符的,严重影响到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养成和课程目标的实现。可见,实验教学的改进刻不容缓。

3.5目前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及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的统计与分析

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其学习成果。表5显示, 约37.5 %的学生目前的学习方式仍是传统的,缺少探究、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与新课程要求是相悖的。一些教师仍然没有改变教育理念,只注重讲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学习方式单一, 死板, 没有创新, 缺少实践。约39.0 %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既能获取知识又能解决问题,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并认真地去做研究性课题,从而能得到锻炼、增长才干;约17.1 %的学生没有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收获,这是需要引起教师注意并改进的。由于有些研究性学习课题,不是学生太感兴趣的,或学生在研究时存在困难得不到解决等,研究性学习存在缺陷,使得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足,研究时往往只搜集一些信息,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多数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符合实际,这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在动力。

4 结论

目前示范性高中对研究性学习没有足够重视,虽然大多数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学生接受学习的方式很少有改变,研究性学习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的培养滞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改进, 但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 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传统讲授法”,对于探究式教学却敬而远之。实验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一些学校对实验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实验能力薄弱、学习兴趣下降。

5思考与建议

创新和超前是示范的核心,是示范学校的灵魂。示范学校应是先进办学理念的典范,也是科学管理的典范,应坚持改革创新,成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表率。

5.1正确认识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近几年, 高考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其改革的理念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且正朝着考查学生基本素质和选拔优秀人才的方向努力探索。显然,再用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和“填鸭式”灌输、“题海训练”的教学方式去应对高考已经落伍了。在基础教育改革这样的大趋势下,作为化学教师不能再固守着老的教育观念和老的教学习惯,不应把改革的阻力全部归于高考方式的弊端,而是应该高瞻远瞩,放眼未来,用动态的眼光去认识高考,积极地行动起来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努力研究和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和高考需要的教学模式, 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列[3]。 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应正确认识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2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示范学校应该做科学管理的典范,遵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急功近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大胆探索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 为同行引路导航[4]。学校的教学工作应坚定不移地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展开。中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 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培养“英才”。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于单独设置的研究性课程,要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校内外结合,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并实施;对置于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中的研究性课程,要注意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渗透[5]。调查显示,学生希望学校实行“开放式”的教学,能够自主地探讨和研究问题。而学校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对学生要求太古板,任务太重。学校应把”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

5.3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的姿态对待和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作为示范中学的化学教师,不仅应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师德素质、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还应充分认识“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示范性中学的教师应重视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初步掌握探索新知识、新事物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认真思考、敢于创造的基本学习方式和良好习惯, 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6]。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实践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有效安排教学过程,力求有绝大多数学生满意的教学质量。要重视化学实验,合理安排探究性实验、生活实验和趣味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的作用[7]。

参考文献:

[1]郭启华.调查:八成教师仍以传统方式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7.9:3(3).

[2]王振功.高中化学新课改中探究性学习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4):114~119.

[3]王卫国.对示范学校的期盼[N].中国教育报,2008.4:8(5).

[4]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

[5]皇甫涛.示范性高中教育创新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11):63~64.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004-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01

1.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进一步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具体地讲,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大学其他学科课程的研究性教学范式开始普遍被大学英语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但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扩展成教—学—研的过程是否适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同,是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研究能力,进而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本文试图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调查分析某重点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通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对贯穿其始终的研究性教学理念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对教学方法、学习途经、成果展示、评价方式等的看法以及对收获的自我评估。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2.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

研究性教学是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模式”以及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建构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其根本是意义建构,强调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目标指引性、任务真实性,不断反思性和互动合作性(顾佩娅,2010)。研究性教学建立在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上,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前者主要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而后者则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或课题为内容,以研究为手段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符合人自身认知规律的一种学习方法”(鞠玉梅,2007)。与研究性教学有关的具体教学方法有:“引发兴趣思考法”、“善引争议思考法”、“开放发散思考法”、“创造气氛思考法”等(刘立群,2011)。研究性教学包含三个环节——确立问题、解决问题和成果交流,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所谓研究,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并确定研究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自主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研究过程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实践性,它“将有限的课堂空间向广阔的现实生活扩展,使学生有意义地运用语言知识,同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欲求”(钱晓霞,2009)。“研究性教学的实质就是借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思维来组织教学,要求教师把科学研究的理念、精神、态度、方法、工具等渗透和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理解、判断、分析、实践、创新等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佘远富、王庆仁2011)。因此,研究性教学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研究性教学赋予教学相长新的含义,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研究性教学顺应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潮流,超越学科及课程的界限,已逐渐发展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广泛地应用于高校各种学科和专业教育实践,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同并主动实施于课堂教学。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呈现以下特点:1)无学科界限。研究性教学普遍应用于几乎所有学科专业及基础教学,研究成果多见于教育教学类期刊如《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大学教学》(刘智运,2006)等;2)英语研究性教学主要涉及英语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覆盖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言理论课程、毕业论文课、词汇教学及新闻英语等(丰玉芳,2011)等;3)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研究落后于教学实践,成果鲜见于主流学术刊物。据笔者了解,研究性教学理念早已被大学英语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实践,但研究成果却只在非主流刊物上徘徊;4)纵观各类研究性教学研究成果,它们大多关注的是研究性教学理论的来源、性质、内涵及实施过程,而较少关注其有效性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校2010级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共153人,其中男生98,女生55人。他们分别来自会计、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管理三个自然班。年龄在18到20岁之间,大一结束时学习英语的年限为6~13年。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

调查问卷由笔者根据研究性教学理论和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与体会自行设计。包括三个部分:1)个人信息;2)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看法:认知、态度、兴趣、途径、成果展示与评价、收获;3)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问卷调查于大一最后一次大学英语课堂内进行。发放问卷153份,当场回收。其中有效卷149份。问卷记分仿照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选项从低分到高分分别赋值1=完全不符合;2=几乎不符合;3=几乎符合;4=符合;5=完全符合),通过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定性研究

笔者利用身为任课教师的有利条件在课间休息时不定时、不定期地对多名调查对象在轻松随意的气氛中就问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访谈。

4.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看出,通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超过四成的同学(43.6%)了解或非常了解研究性教学理念并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42.9%),因此也投入了大量时间(36.3%)。数据显示,在兴趣和时间方面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P=0.619>0.05,P=0.673>0.05,见附录一)。这说明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逐渐得到同学的认同,但其比例还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学生刚从中学到大学,对新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简要介绍了研究性教学方法和要求而没有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理论的背景知识,包括起源、内涵、特点、过程、评价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等。虽然教师在一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将研究性教学方法贯穿始终,但是在重视实施过程的同时相对轻视了理论的灌输。

每上完一个单元,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思考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或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或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式及社会问题,或与学生的心理、情感、生活紧密相关。课后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选择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分工合作,搜集、整理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研究成果制作成PPT和word文档。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形中将有限的课堂无限地延伸至课外,学生不但开拓了视野,而且提高了英语语言文化素养。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有 (73.8%)的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高文化素养。表1还表明仍有少数同学(16.1%)由于不太了解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性质,还没有培养出浓厚兴趣,因此他们不愿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来说,研究性学习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15.5%)。

表2显示出提出问题后,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各种途径。利用得最多的是因特网占53%,其次是与教师和同学讨论(25.5%),再次是师生共同建立的网络平台(如公共邮箱、QQ群)21.5%,利用最少的是校园网数据库和学校图书馆,分别占(14.1%)和(7.3%)。究其原因,一方面“网络打破了人际交流的时空限制,为研究性学习开辟了更丰富的认知渠道和更宽广的社会交互环境”(顾佩娅,2010),学生可以自主、方便、快捷地查询、搜集所需资料与信息,因而成为他们研究性学习的首选途径。另一方面,研究对象过去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经历,缺乏研究性学习所需的科学研究素养。他们中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如何利用本校图书馆及校园网数据库查找所需资料。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应告诉学生要利用以上资源而且应指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表3表明绝大多数学生(65.7%)认为教师提供的研究问题具有启发意义,能帮助他们拓宽思路,开拓视野。53.6%的学生认为应该由学生自主开发研究性问题以培养其创新能力与自主能力。主张师生合作共同确定问题的比例高达66.5%,说明学生更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想法来选题。通过一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我们的研究对象逐步打开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确定选题之前,教师会告知学生自己将要涉及的重点,以避免学生重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我们都遵循以下原则:与所学主题相关、研究角度多元化和可操作性。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他们将输入和输出相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因为在研究性教学中,核心因素是问题,问题的设计、分析、解决及其呈现形式等是影响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实际上,研究性教学就是借助于问题进行的一种开放式学习,不仅有些问题对教师来说是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唯一,教师在该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者,因此研究性教学能促进教学相长。

关于频率,认为每个单元都需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比例达到55.7%,说明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频率安排比较合理,符合他们的需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按照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编排,主题广泛,覆盖社会、政治、科技、文化、生态、人文修养、人际关系、伦理道德、性格塑造等。他们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紧密相关,因此能激发兴趣,使他们有话可说。小组成员自主分工,自主研讨,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在下一次上课时进行展示。

表4是学生对研究性成果展示和评价方式的看法。就课堂展示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8),81.5%的工科专业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见附录一)。也许是因为男生人数占绝对优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渴求新知识,乐于自主探索,勇于表现自我,课堂给他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时间安排上,73.9%的同学认为时间安排合理。我们开始将展示的时间安排在课堂的前10-15分钟,但很快发现学生的热情很高,课后做了大量的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对PPT的制作技术技巧不够完善,尤其缺乏控制时间的能力,报告往往超时,而教师为了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忍中途打断叫停。这样势必影响整个课堂的节奏,教师只好压缩自己的内容,加快自己的节奏。所以,我们第二学期将学生的展示调整至课堂结束前,同样限制于15分钟内,效果明显不同。教师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情地展示研究成果。

关于评价方式,51%的学生更喜欢教师评价,54%赞同学生相互评价,而主张师生共同评价者高达77.2%。这符合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即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被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权威,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习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解决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

接近一半的学生(47.7%)认为应该将激励机制引入成果展示。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都认真、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但也不能排除个别同学由于惰性和侥幸而偷懒,为了杜绝此行为,也为了营造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氛围,鼓励大家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我们规定小组所有成员必须参加课堂展示,小组间相互打分并就展示内容、语言、形式、合作等方面做出评价。得分计入期末总成绩。实践证明激励机制效果明显,各小组相互学习,不断创新,不管是主题的选择,还是内容的充实,尤其是PPT的制作和展示方式总给人惊喜。学生的创新性得到激发和提高。

表5显示了通过一年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各方面收获的自我评估。56.4%的同学增强或极大增强了英语交流能力,59.8%增强了自主探究能力,66.5%增强了与人合作的能力,51.4%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66.9%认为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66.5%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可见大多数同学都非常认可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增强各方面的能力。访谈中,有同学说非常喜欢课堂展示环节,甚至建议延长课堂展示时间。因为高中的应试教育、题海战术使得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与时间自主研究感兴趣的话题,缺乏与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更没有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现在许多人是第一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上台发言,感到特别新鲜、好奇、紧张,但是很快他们变得越来越大胆、沉稳、自信,极有成就感与满足感。

5.结论和建议

本文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结果显示研究性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及欢迎但其理念的灌输还需加强。通过一年的实践,他们基本了解了研究性教学的方法、过程,明白了教师与学生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角色和作用,积极地配合教师,利用各种研究性学习途径,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用目标语言展示成果。在此过程中,他们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发展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是可行的、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当然,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课堂展示的时间较难控制,PPT的制作技术有待提高,有些同学的英语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台上台下的互动还需加强,评价应该更全面、客观等。为此我们根据定性研究结果和问卷中第三部分开放式问题的反馈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研究性教学理念的灌输、方法的指导。力图让所有同学都转变学习观念,学会如何利用本校图书馆学术文库、外语学院自主学习资源网收集资料。让他们体会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享受其收获带来的快乐。

2. 适当延长展示时间,丰富展示方式。除了课堂PPT外,也可以形成书面报告、撰写小论文等,课后发送至公共邮箱,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及共享研究成果。

3.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好导演、顾问、信息提供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角色。首先指导学生查找所需资料,其次控制课堂节奏,调节气氛,鼓励口语较差、不够大胆的同学,及时提供建议改进PPT的制作,同时激发听者兴趣,增强生生互动,保证展示效果。

成果评价是研究性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评价关注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过程。鉴于选题的多样性、自主性,成果展示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学生并不都知道如何评价。建议教师给出评价框架引领他们从选题到内容,从英语语言到身体语言,从幻灯片的制作到放映,从陈述到互动等多维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应结合起来,以达到互为补充、共同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丰玉芳.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英语专业高级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外国语文,2011(6).

顾佩娅、张烨、古海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4).

鞠玉梅.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7(4).

刘立群.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习潜质[J].中国大学教学,2011(9).

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2).

钱晓霞.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1).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研究性学习; 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46-001

一、融合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从本质上讲,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据对无锡市中学综合实践课开设的调查发现:无锡市中学主要开设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并且是作为三门独立课程存在,各学科各自为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在沿袭应试教育的“讲—练”形式,课堂效率低且枯燥无味;劳动与技术课程则止于简单的“模仿练习”,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需要课题研究过程的开展,一般只有小部分学生能自觉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投入其中,而课堂时间往往“无事可做”,研究性学习课变成了少数人的“负担科目”。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因此我校准备尝试三个课程的融合。

二、融合实践

2011年9月在校长室和课程部的支持下,我校从这个学期用七年级作为试点,各班每周安排3节“综合实践课”,其中有两节是连上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主要是以一个时间段内学生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每个小组4—6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

【课题1】信息技术课中的“管理计算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优化计算机、计算机安全和防护”。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动手和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简介各个主要知识点,而把具体的学习交给学生。教师提出“研究子课题”,如:“计算机的来源和历史演变、常见的计算机软件种类和作用、常见的计算机硬件种类和作用、CPU的发展、计算机安全的认识、操作系统的研究、计算机的用途”等。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子课题,学生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为了让学生能更具体的了解计算机,我们给每个小组都提供了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没有接电源。学生自己动手打开机箱,拆开计算机内各元件,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电脑学生都见过,但从没有自己拆过电脑,因此在了解电脑硬件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十足。之后又结合信息技术中“应用文档的设计”的教学,让学生将开题报告、研究过程、汇报成果都是以word来编辑排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汇报研究成果。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课题2】纸模型飞机的制作,学生对“纸模型飞机”开展探究学习。学生动手制作“纸飞机”,然后测试和记录“纸飞机”飞行状态的各种数据,如:飞行距离、留空时间等。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与交流”的综合能力。

【课题3】结合“电子眨眼猫”的制作对焊接技术和电子元器件进行探究。教师提出“研究子课题”,如:焊接技术的研究、电阻的研究、电容的研究、二极管的研究、三极管的研究等。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研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报告进行全班汇报,小组间相互学习,最后一步是制作电子作品,通过这个活动提升学生探索的能力和实际的动手能力。

三、反思感悟

为了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使用“电子档案袋”及“成长手册”,进行过程性记录。电子档案袋主要是存放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文字、图片材料及学生的电子展示作品,电子档案袋里的内容班级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查看交流,教师可以对作品或资料进行打分和评议;教师整理的素材也放在“共享数据”中,供学生学习和下载。成长手册主要是存放学生课后参与社会调查的一些资料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三门学科融合后,以研究性学习为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劳动技术为载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技能素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把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最终实现1+1+1>3。

但是在课程进行时,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们还缺少比较全面的理论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科目时,我们通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多少总结出了一套评价的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是侧重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及软件应用能力方面的评价。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因此劳动与技术教学中主要是侧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评价

篇8

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础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活动的安排围绕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调控研究和实践活动,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沿着预定的方向顺利进行。

2.面向全体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面对各类学生,因人施教。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选取不同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分层推进,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3.主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知情并重

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注意学生在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情意发展,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是指导教师在活动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理,在把握住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情意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和选择的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过程有序、优化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这也是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所做的一种整体规划和设想。

1.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的构建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习结果的规定,是预期学生从认识、技能、情意行为等方面应产生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中的行动方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学生认知水平、情感态度,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把握目标间的隶属关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个维度:

(1)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追求知识的系统化和严密性。主要是指在实践学习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尝试而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学会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注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是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从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性学习过 程,在实践过程中学会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会寻找、选择、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这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逐步完成的目标。

2.划分教学单元、课时,组织教学内容

(1)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一个学期为单位,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是每周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采取活动项目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组织1--2个研究课题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安排不同的课时;社会实践每学期进行2--3次活动。课时的使用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一般而言课内时间可用于选题、取材等方法指导和阶段成果经验的交流,而课外时间可用于课题的具体实施等。

(2)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广泛的,不是盲目的、随意的选择,必须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总体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需求,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主题内容。

1)以学生为核心,实现相互关系的均衡整合,使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对任何年龄段的任何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应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要切人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需要遵循某些拥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2)按照国家指定的课程领域要求,结合学校差异以及学生个性差异选择教学内容。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可以不断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3)注意加强课程领域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激活学生知识储存。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通过活动领域内容的实施得以实现。尽管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各有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使两个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客观地要求不同地方和社区的学校,优化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重新组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要引导学生向校外和社区延伸,要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地方或社区社会活动;社区和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全球化问题和国际背景等。

3.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

(1)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式:

1)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教师不过多的介入。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2)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能够全面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一般地,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实践部分,常采用调查法收集信息,学生讨论法结合教师指导进行总结归纳;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部分,常采用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结合教师指导来设计研究方案,用实验法开展研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不指令。指导的策略是要循着学生的思路想,并提出质疑,提供可深入思考与探究的思路或方向,供学生进行判断和选择。指导内容包括提供背景材料,指导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情况,组织课题研讨或论证,提出质疑和析疑,组织成果交流与论证,进行学习评价等。

学生研究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应该由学生去完成,但并不排斥学校的帮助和教师的指导,同时还要接受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约束。学生自主的具体内容是收集信息,选题和立题,设计研究调查方案,进行具体研究及社会实践,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研究的全过程。

4.优化组合运用教学媒体

(1)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

1)内容符合原则。教学媒体要与教学内容相整合,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有时还需要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功能。

2)对象适应原则。媒体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在教学中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目标适合原则。选用教学媒体应恰当、讲求实效,以教学媒体的特征和功能来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2)多种媒体有机组合。综合实践的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丰富的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价值,促进多种教学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使信息的传递准确、清晰、表现力强。

5.设计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篇9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认识

新的课程计划将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国家课程中新增的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开设这门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地、探究式地解决与自身联系密切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同时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2]。

增设这门课程,在宏观上有利于改进我国基础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微观上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非学科课程知识的总和,更不是“非主科”内容的总和。它是对前几年提出的“活动课”的继承和发展[2],要求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问题,确立一套或多套解决方案,进行试验和探究,其中可能变换各种方法,反复循环直到成功(或失败),总结经验,最后以一定的活动向外界作出反馈。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征:

首先是学生自主性:在信息技术部分和劳动与技术部分,学习内容一般由教师根据教材或学生实际给出,在学习过程中就提倡任务驱动式的探究性式学习,在研究性学习部分,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参与活动和研究等一系列步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则主要作为以上三个部分的载体,其本身就明显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课程的实践性也是一大特征,是由自主性所引发的。

其次是内容的综合性。活动中牵涉的知识、技能一般是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的。信息技术部分大力提倡课程整合,反过来其它学科提倡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进行课程整合。劳动与技术往往与制作、创新、发明联系在一起,,也明显体现综合性,新的七年级教材就非常明显体现这一思想。

再次,学生在一系列活动后应有一定的反馈活动,如报告会,成果展览,小发明,科技制作,写论文,演小品,演讲等,甚至是专题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教育环节的关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新课程计划要求所有学科都要有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探究性教学,这种课是属于该学科内部的探究性学习,而综合活动实践课则突出跨学科的,甚至是超学科的,即不属于任一学科内容的。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借此将知识融会贯通,大大促进综合能力,这种作用是学科教学所达不到的和不能替代的。下图为新老教学体系中教学思想的变化。

旧新

的的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思想综合

教所有学科:教各科的内部的实践

学学有教材的学科:综合活动课活

体各学科独立的教学思想体各学科独立的动

系系教学思想和方法课

2、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升学考中的体现:自02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起,已提出高考、中考的各学科均有综合探究性的大题目,并努力在其它题目中体现这个思想,特别是高考的X科目,除了希望实现大综合外,还要实现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占15%-30%的目标。这几年的高考、中考题不断朝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方向发展,显然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这个评价思想会得得到进一步加强。

3、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的教学原则、目标、基本内容范围、教学时间由教育部制订,学校或其它教育行政部门无权改变,。但它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没有教材(不提倡编写学生用书)、形式不固定,相对学生而言,指导师可以不固定。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当地教育资源确定教学内容、目标及形式,可以自编教学提纲。一般只针对一项内容,展开深入学习和探究,如小发明、书法、集邮、小学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等,并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内容、形式可以相同,但两者的发展方向不同。

4、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关系: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要求所有学生参与的课程,课外活动是针对数量较多的部分学生的,如有些学校举办艺术节,运动会,读书节等,兴趣小组则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往往带有竞赛辅导的作用,如信息学奥赛,航模、书法、运动队、科技等各种小组开工存在的活动等。可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以实践为主,锻炼综合能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是针对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不排除教学为主学习方式,以专业和钻研为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三者之间内容上互有关联,时间上可以互相穿插。要注意的是要朝各自的特征方向发展,不能是简单的代替。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有关问题

1、理清四部分关系: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的四部分并不是平等的和同类的,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和重点,其它三个部分一方面为研究性学习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学习目标和特有教学形式,但同样也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这也是把这四个部分归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原则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有四种课型,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的课型是在传统的课型上进行改良的形式,主要为自身教学目标展开的,这里不展开论述。

围绕研究性学习的四部分关系是: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展开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完成较为简单的,带回有意义且一时不能解决的(注意: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不一定来自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后续的活动则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究、调查和学习,直到课题完成,最后向外界课题的成果(反馈性活动)。这整个过程会经常用到信息技术和以手工制作为代表的几种技术性劳动,用于查找资料、制作研究工具和辅助反馈性的活动的实物等方面。

下文所讲“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围绕研究性学习的部分。下图是四部分的关系示意图。

信息技术

狭义研究性

学习

广义研究性学习

劳动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2、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障碍: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教育文化,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科学而轻技术的思想,这既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的原因或需求,也成为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思想障碍。包括广大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放远眼光,努力学习,转变思想,才能主动跟上时代的步伐。

3、理想的师资结构和当前形势下的师资调配措施:基于四部分的关系,理想的师资结构应有两种专职教师和两种兼职教师: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方面是专职,另两方面则由各学科教师兼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专职教师,但一般学校应有一二人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例如教科室主任负责研究性学习,政教处主任负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我省的新课程计划将信息技术课独立出来,劳动与技术(原称为劳动技术)则是半独立,它们都有规定的课时,指定的教材,这种做法也说明了上文所述的四部分关系和理想的师资结构的合理性。

在当前情况是:本学科刚起步,一缺广泛而正确的的思想认识,二缺操作经验,三缺专职教师,有些学校甚至不能按要求开足课时。如何配置教师,开展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1、缺乏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专职教师的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其它教职工兼职,以保证按上级要求开足课时。2、要对绝大多数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理论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包括一些各级文件要求。通过培训,形成氛围,从而培养一批本学科的带头人。3、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开展学科教学的探索。4、学校要通过制订管理条例来督促教师不占用、改变课程计划中的课时分配。5、排出专门时间开展本课程的教研活动。

4、探究性学习选题[5、6]:探究性学习的特征虽然是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但在确定具体课题时,应定位在一个较大领域,如人与自然(科学),人与社会(人文),自我关系(心理),人与文化(文化艺术),或者象工程技术(技术),社会危机(人文)、经济现象(人文)之类,作为指导师,应该熟悉以上各大领域内包括哪些小的领域或具体的可选内容,如: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饮食与健康、情绪调节,消费观念等。当然,这些课题本身可能在几个领域中交叉。当一个主题确定后,一般会有所侧重于某些教学的学科,例如:对乡土历史、人文情况研究的,侧重政史地方面;联系课本,进行实地污染调查,即侧重理化生。如果选择范围在一个学科内部的课题,主要由该学科教师安排探究性学习,超出一个学科,又在一个大领域内,带有专题性的内容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5、教材的选用和证订原则: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学科的教材和教学配套材料的征订比较混乱。我们依据的原则是(1)、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任何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材及教材的配套材料,必须经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未经审定的,应立即停止使用”。(2)、试用教材通过教研室征订,正式教材通过新华书店证订。按目前情况,作为试用教材的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四选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高中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教研室证订,初中劳动与技术

教材(每学期均为多选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新华书店证订。各中小学校和证订工作相关的单位,应密切注意下一学期的订单,注意是否有变,并在弄清其性质后再行订购。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备课

因综合实践活动有四种课型,对应的也有几种不同备课的形式或方法。信息技术技术课的备课与普通学科的备课相差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供不同层次学生作帮助。本文的第五部分中给出比纲更详细的参考内容,活动形式则根据有关原则和实际情况,由指导师自行设计。根据《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等材料精神,我们认为备课的总思路是“学校定方向,教师分组集体备课,个人指导实施”三层次备课。

第一层次: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召开由于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校级讨论会,确定本校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课时安排和功课表编排方法,指导师聘任方法以及活动前后有关的与校外联系,学生组织什么样的反馈活动等等相关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校级会议能一学期召开多次,则更好。

第二层次:以年级为单位,教师分文理两小组讨论本年级学生一学期的具体活动内容与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请某些学生参加。注意:供选内容一般是单一性,要进行合理的组合,使每次活动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环节。再安排时间,场地,费用等,确定分组形式和指导师人选。分组形式可以是按原来的班级进行,如有些内容是与个人能力爱好关系不大的,也可指导师给出可选方案(可以多个),学生自愿选择而分组。本层次应每一到两星期进行一次。

第三层次:教师分组同上,频率同上,加上选聘的指导师,详细准备综合活动的每个步骤,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原则,注意事项等,最后由指导师单独统筹,进一步考虑,付诸实施。

在实施中,有一些具体情况,如:二三层次的备课可能连在一起的;全年级一起活动;对一组学生的活动同时有多位指导师;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一学期集中安排一到两次,研究性学习分配给各班任课教师。

学校安排举例:一学期教学时间共17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劳动技术每周一节,实际各用15节,多余4节,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探究性学习共17*2+4=38节,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安排1、远足为主要内容,(远足中调查,采集,回来试验,制作标本、展示板和中华节,详细本处略)一天计7节,2、对社区中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人群健康意识方面进行调查,用于研究性学习(联系初一科学的生理卫生部分内容),再将结果制作成展览板,进行针对性小发明,制作实物在社区中用各种形式宣传。安排不连续的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共7节。两项内容全段教师有所侧重地分工,共同承担指导师角色。这样前七个星期的课已统一安排。接着10周的每周2节,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探究性学习由各任课教师分担,分别上侧重某一方面的某一类探究性学习,因有10门不同学科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两次,每次一节或两节,共25节。第二层次的备课采用学科教研组为主的集体备课形式。

变化举例:因担任探究性学习的教师较少,后10周中再安排一个或下午两个下午或一整天用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所余时间仍是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只是总周数减少。

五、详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及选择注意事项

(一)、中小学生常见或重要的活动内容

1、中学生日常行为与文明礼仪教育2、法纪法规教育3、各种安全教育4、学习方法指导5、走向社会他人交往、基本人际交往能力训练6、科技小发明7、针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学习8、手脑并用的,左右脑协调,开发右脑的训练。

由于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活动,形式绝不应是讲授式,而应是学生参预活动(为主),也参预准备(为辅),如智力抢答式,猜谜语式,制作并参观展览式,先学生自学、提问,再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看展览、听讲座、看电影等(代答疑),最后写论文,写心得,演小品,小制作等反馈活动。

(二)、中小学生均可选择的一般性活动内容

1、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班刊、校刊(校内部分),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社会调查、校内外劳动、社区服务,家庭劳动、成人工作一日体验,参与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以及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科学技术活动:通过发明、科技论文、制作、种植饲养、科学调查、人文考查、探究性实验、利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各种信息传播等科技方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及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体验或尝试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科学创造意识,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对待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3、文体艺术活动:通过读书、讲座、器乐、书法、雕刻、工艺制作、影视戏剧欣赏、体育比赛、国防体育、登山、远足等形式,开拓视野,培养学生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和感受各种形式的美,认知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三)、侧重中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

读书节活动、时事报道、主题班会活动课、社区服务活动、专题夏令营、学习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学法训练活动、智能训练活动、家政、职业指导、走向大自然生物班等自然兴趣组、科技节活动、科技“三小”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劳技兴趣小组、

(二)、(三)部分因是可选择的内容,建议学校确定课题,教师集体备课,以教师个人特长为依据,确定某内容的指导师,学生根据公布的指导师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的模式,也可以按班级指定内容。学校确定课题时,校长、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各学科骨干教师集体商量,要充分考虑课时和课题数量、难度的关系;教师集体备课时,以本年级教师为主,其它相关教师,有关职工,如实验员,或社会上有关聘请的人员要一并参加;确定的指导师可以是本校教职工,或社会上聘请的专业人员;学生必须人人参加,每课不缺。

(四)、课题详细举例

篇10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面向过程的学习 教学实践 过程评价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不同于普通“传授性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强调在问题中学,在探究中学,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学。其理论研究与课程设计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对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仍常常会遇到种种困惑和难题: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是什么?怎样保证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目标的一致性?它与传统教学之间关系如何处理?普通教师如何在课程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又怎样科学地评价其过程和效果?总结近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反思当前研究性学习过程,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前提、条件、策略、方法及最终目标的分析研究,认真地解答这一系列问题,依据知识建构的规律找到最佳的“面向过程”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使这种教学形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既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在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上得到培养,从而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做到行之有效,水到渠成。

一、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1]。研究性学习理论正是基于此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目标不仅在于知识呈现与传授,更重要的是知识理解与应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其教学目标归结为以下四点: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和领会课程的知识点,并能够整体融通学科知识体系并应用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前者是基础、是前提,但后者才是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和最终目标。

2.学习能力目标:使学生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学会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指的是对知识点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不断挖掘其内在的,隐性的含义;广度学习则是指对当前知识与本学科其它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关联性的开放性研究。两者都着眼于培养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如:元认知能力,信息的检索、筛选、分析、加工和利用能力、探究能力、协作能力等。

3.创新能力目标:活学活用知识,能够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去探索与发现,不断地拓展与创新。

4.社会性目标: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交流、合作、组织和参与集体活动,共同面对和克服困难。

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及难点分析

开展研究性学习,本身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目前比较成熟的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2]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小组成员发表各自意见,通过讨论使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通过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来打分。

可以看出,不论是支架式教学还是抛锚式教学,其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在于:(一)情境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其教学过程的难点也体现在:

第一,问题设计困难,通常一个“情境”中包含的问题不只一个,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学科或特定课程。设计问题的针对性难于把握。问题太小,知识点集中,不具备挑战性,学生可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少、范围小;问题太大,涉及面广,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过高,目标不易达成。

第二,学习活动过程控制困难,首先,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面对“问题”,往往不少学生不知所措,缺乏通过自身努力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过多地依赖教师或他人,学习过程效率不高。其次,学生知识面不足,知识体系不完整,逻辑结构零散,缺乏社会阅历,在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时很难提出有创意的意见和思路,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但由此带来的是大多数学生只能以教师的言论为准,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学生的任务常常变为简单模仿或照抄照搬,失去了创造性。

第三,学习效果评价困难,学习质量难以保证。过程评价一般只能采用柔性评价和主观评价方法,由于评价体系不完整,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存较大的困难,评价精确度不够,评价指标量化难于把握,系统性不足。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如果这些难点不能找到一些较好的解决办法,研究性性学习将很难达到其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再认识

1.研究性学习是“面向问题的学习”,“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导引,学生参与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2.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面向过程的学习方式”,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某门课程或某个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一种学习经历、一种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包含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日常生活各个环节。

3.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就是学习环境的创设,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3],学习环境的创设包括:学习策略选择、学习资源收集、学习情景设立、学习动机激发、交流方式的提供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4.研究性学习是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应用过程,高级认知能力对于研究性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既是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又是目标。

四、对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的改进

1.培养学生联想思维高级认知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条件

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高级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其特点和优势,也必然有其前提和条件。这就是它对学生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学习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则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实质上就是重点解决这种学习方式与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及认知能力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基于联想思维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和高级认知能力,使之达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从思维方式上说,研究性学习所依据的建构主义就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探究(研究)、学习的历史,探究、学习是人的本真状态,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4]。而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从识别、记忆(回忆)到概括、分析,从忆旧到创新,到处都离不开联想,联想思维是除感觉和知觉之外人类最主要、最基本的心理活动。一个人的智慧高低主要地并不表现在其知识的积累程度,而表现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上,当然后者离不开前者,必须以前者为基础。而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就在联想,联想能力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主要标志。[5]应该说,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体制下,随着学习的知识量增大,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记忆和模仿能力的依赖更强,而对于分析和探究能力的运用,尤其是类比联想、因果联想、辩证联想等高级联想能力的运用反而有所削弱。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之前、之中、之后都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方式,强化学生的联想思维意识,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积极性作为重要抓手。

从认知能力上来说,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就是认知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高级认知能力,如分析、发现、探索等。这些能力本身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者素质基础上的,研究性学习只是通过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这种需求方式进一步强化和提高这种能力。而高级认知能力实质上就是高级联想能力,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目前大多数学生实际能力不可能一开始都能适应研究性学习模式,应正确面对学生的实际,避免以主观臆想而赶鸭子上架。在这之前应首先在其熟悉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渗想思维方法,让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研究性学习必需的思维模式,逐步训练学生联想思维能力,学会在学习中运用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种属联想、辨证联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研究性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2.选择适当的研究性学习时机

在任何课程学习中,学生开始时总是处于理论、概念的接收和理解阶段,不可能像教师一样对课程内容、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充分的把握,对学科体系的了解也不全面,加上社会经验、阅历少,这样情况下并不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但等到基本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后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则又失去了“面向过程的学习”的关键特性。因此选择恰当的时机,既要保证学生的已有知识足以支持研究性学习,便于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不能将研究性学习变成传统教学的附属而形式化。同时,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而一门课程的学习也不可能完全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独立完成,研究性学习必须与传统教学形式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其目的只有一个――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研究性学习所创设的“问题”既要源于课程内容又高于课程内容,一个“问题”的提出就是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开始。

3.把握灵活多变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如前所述,有其基本教学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方式,不应拘泥固定的步骤和形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是“问题”设计,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者可以是教师也可是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针对课程的知识点设计问题(适合理工科基础理论课程);

2)结合学生的实验、实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偏爱和特长设计问题(适合工科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

3)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或针对某一事件的分析或再思考(适合文科课程);

4)针对某些社会现象设计问题,或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适合社会学科课程)。

对于不同的学科内容,“问题”有大有小,有复杂有简单,“问题”的价值性、可行性和学生的关注程度都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要设计一个即能体现所学的知识点,又能结合本学科其它知识;即有理论依据又注重实践训练,涉及面不能太广而又有利于学生发挥的“问题”,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难点。所谓灵活多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首先是“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不一定要求每个问题都必须达到所有的要求,大问题则大研究,小问题则小解决。这样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就变得相对容易,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就相应地降低。关键是“问题”的设计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分析“问题”设计的四种方法,可以看出:第一种应是教学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难的,后三种则相对容易。依据近年来本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大多数情况是在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程学习即将结束时,再组织学生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实习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就在于“问题”设计相对容易,而在课程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就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则“问题”设计与解决则困难得多。实际上这本身就与研究性学习的本意不相符。但如果对“问题”的大小、要求不再严格予以限制,“问题”设计灵活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灵活选择。就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对于相对较大、涉及面较广的问题,仍可依照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等完整的研究性学习步骤,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相对较小,知识点相对集中的问题,则可以采用类比、因果联想、辩证思考、专题讨论,甚至问答的方式,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灵活地对“问题”进行研究,不一定完整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步骤,对于一个“问题”也不一定需要每个学生都能给出满意的回答,只要能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即可。

另外,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的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这往往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信息的重要来源是网络。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充分发挥网络在自主学习、信息收集和师生交流的作用,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紧密结合,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手段和学习支持。

4.建立和完善研究性学习评价与质量保证体系

研究性学习是“面向过程的学习”,对它的评价不同于一般教学,不能简单地采用总结性评价和单纯的客观性评价的方法,它注重的是对一个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投入精力、时间、提出的观点、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等方面。目前常用的学习过程评价方法有“学习档案袋”法和基于网络教学的“电子学档”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依据预先设定的评价“量规”,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与交流活动、收集学习成果(如:作品集)、综合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打分等方法完成学习过程的评价。只是前者为普通教学,而后者为网络多媒体教学。虽然这种方法基本达到了记录学习过程,反映学习成果的目的,分析现有的一些“电子学档”软件,如ELGG和网络教学中的“电子学档”评价方法,最大问题在于其系统性不强,收集的数据量和精确度不足。由此,笔者认为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评价完全可以参照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其基本思想是:质量管理形成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目前该思想已被引入教育质量管理领域,美、英、日、加、印等国均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我国亦有10余家教育机构通过了该认证[6]。其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来达到教育产品,也就是学生质量的最终控制。对于研究性学习制订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并使之运行,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明确各环节的操作、人员职责和评价方法。尤其是学习过程的数据记录应非常完备。其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机和方法可以非常灵活,对其过程评价不应局限于个别“问题”的研究,而应着眼于一个时间阶段,比如一学期或一门课程的全部学习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评价数据的充足与完备,另一方面又可以结合学习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

鉴于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的复杂性,还可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研究性学习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电子学档”功能,利用网络教学的数据平台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可以包括:研究性学习目标管理、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记录、学习成果汇总与展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等。

五、小结

研究性学习所遵循的教学理念和将传统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但它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所提供的基础条件,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运用的前提条件是知识的积累、融会贯通和高级认知能力的运用。研究性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活动或独立学习方式,不能一味强调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将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完全隔裂开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根据其特点和作用选择最佳的时机展开,并以面向过程的评价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地得到知识建构和能力建构,认知水平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J].学科教育,1998,(3).

[2]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OL].http://省略.cn/theory/constructivism.htm.

[3]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4]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