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课程的指导思想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专业课程的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专业课程的指导思想

篇1

关键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课程 结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13

On Martial Arts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Structure Reform

LU Shenghua, ZHANG Xu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Martial Arts and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Professional is a current focus of ou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mainly for the community to train highly qualified martial arts talent. But now, in the martial arts and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profession,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s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based on the martial arts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reform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Martial Arts and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tructure reform

0 前言

1986年,原国家教委将武术列入了普通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中,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一个新开设的本科专业。现如今,民族传统体育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学科结构体系,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存在着培养目标固定、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影响了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的重视和解决。

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我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健身及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性、习惯性和民俗性的特点。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外延范畴的界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在个别或者部分民族出现并至今保持其独特个性和有限传承范围的体育,如竿球等;二是在中国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相对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或者近似的体育活动,如射箭等;三是在中国各民族中出现,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普遍流行的体育,如武术、龙舟等。当前,在我国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以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包括了武术教练、健身指导以及各级体校管理人才等。

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课程,虽然经过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各个方面尚且不够成熟和完善,使得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2.1 缺乏合理的培养目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目标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指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民资传统体育教学、训练、专业技能、科研知识,能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健身指导等工作的武术人才。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将民族传统体育视为一种单纯的武术或者体育项目,在对培养目标进行设置时,存在着片面性的现象,也有部分院校在教学中并没有按照培养目标进行,从而影响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

2.2 缺乏有效的课程结构

当前,我国许多院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都是参照其他体育专业,以“专业教育”的需要作为课程结构设置的逻辑出发点,无论是课程结构的构建、各门课程的设置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都需要体现“专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多是以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为主,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缺乏新意,而且理论教学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 课程比例设置不当

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置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般来讲,在课程结构改革中,应该适当增大选修课所占的比例。但是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大都以武术专业课程位置,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而选修课比例不足,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4 缺乏有效的专业课程互选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处于竞技体育的教学范畴内,学生的四年(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对专项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几乎没有跨专项学习的时间。而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专项课程交叉互选,但是由于学时较短、实践不足,学生只能对其进行粗浅的了解,在毕业时可能会出现“打练分家”的情况,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专业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推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有效实施,确保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1 明确指导思想

对课程结构改革和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进行明确,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市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提和动力,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和需求情况,对课程结构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迎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其次,要对专业结构进行发展和完善。从完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方面分析,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单纯重视竞技武术的课程结构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难以有效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对此,相关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革,对先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吸收和发展,将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等体育院校,促进专业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同时,随着当前人们健康需求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向着复合型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专业人才的就业范围也在不断扩展。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武术内容,还应该有相应的体育养生内容,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3.2 优化课程体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也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针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培养科学素养优秀、运动技术熟练、理论方法娴熟、适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体育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提高实际能力”为指导思想,结合现有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是应该从当前课程结构体系出发,适当增加学科课程学时比例,降低术科课程的学时比例,增加选修课学时,缩减必修课学时,确保课程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二是应该对主干课程和基础选修课进行合理设置。在教学中,主干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最为基础、核心和根本的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同时也是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和技能。而基础必修课主要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播,可以细分为人文社科类、人体科学类以及方法类,在教学中应该合理选择和设置;三是要做好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市场需求分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对学科和术科进行合理设置。选修课程可以分为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前者主要是面向不同学科同领域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内容,而后者则相对自由开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拓展学生的事业,对学生的人格素养进行丰富。以限制选修课为例,可以将其细分为多个不同的模块,首先是体育师资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游戏、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其次是运动训练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运动竞赛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遗传学、运动创伤学等;然后是社会体育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体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体育新闻学等;最后是养生保健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太极拳械、传统养生理论与功法、健身气功、运动免疫学以及心理健康与咨询等。

3.3 重视理论学习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应该以理论学习为保证。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一般为单独招生,多数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薄弱,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失衡的情况。对此,体育院校应该加强对其理论知识的补充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实现必修课程的“学科化”,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相应的课程整合,改变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薄弱单调的做法,强调系统性的学习,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技术性的体育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此,体育院校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针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加强复合型、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级教改课题(2014JSUJGB24):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优化改革研究――以吉首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为例

参考文献

[1] 周士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77-78.

[2] 王美娟,张茂林,张启华,李圣,于波,竺玉明.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7):65-68.

[3] 于翠兰.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完善[J].体育学刊,2005.12(6).

[4] 李朝旭,李旺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2).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基础与发展动力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在此过程中,随着支付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备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基础。基于传统金融结构市场下,相应的金融机构会以信息垄断的方式来实现垄断利润的获取,而这对于非金融机构而言,在参与行业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要想谋求到立足之地,则可以技术优势来实现对交易成本的控制与压低,而也正是借助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能够在金融领域中立足,并提升了交易信息的透明度,且相应交易成本低且交易过程简单便捷,为从根本上提升这一交易的效率与综合效益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普惠金融理念提出与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促使金融服务质量随之得到不断提升,而相应服务对象群体的范围在逐渐扩展,在确保人人享受到金融权利与服务的同时,促使互联网金融凭借自身的优势吸取了大量的投资理财群体,同时还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此外,信息数据来源广泛,为提高互联网金融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基于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一直以来是融资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因素,而要想获取真实信息则需要投入相应的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则能够借助电商平台,通过用户群体交易评价等信息内容,来实现真实可靠信息的获取。

2互联网金融给高职金融专业课程带来的影响

2.1课程体系所受到的影响

以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当前其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两部分组建而成的,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教育内容而言,当前高职院校则是将其纳入到了公共课程体系之中,在强化对相关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弥补当前该专业课程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够打造独属于本校特色化专业。与此同时,对于互联网专业课程而言,其会基于当前行业发展实际以及专业发展需求下,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其中,不乏一些院校将该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融合,进而彰显出该专业课程的技术性特点,为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给该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奠定基础。

2.2给该专业课程内容结构带来的影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承担着培养复合型技术性人才的重任,对于金融专业教育而言也不另外,其在进行该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具备专业技能以应对行业市场对人才所提出的高要求。以该专业课程下的银行实务类课程为代表,从这一课程内容的结构上看,主要是围绕传统银行业务来展开的实务技能教育,而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下,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也因此需要实现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相应产品的推出则使得整个利率市场随之发生了变革,同时基于传统银行业务模式下的支付结算以及融资投资等市场垄断地位被打破。而越来越多的客户在选择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基于利益角度出发而转向选择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丰富的产品与高质量的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之需。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而言,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当前金融服务业务下所提出的各种新要求,实现对这一挑战的有效应对。

2.3相应课程业务流程所受到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对于传统金融领域而言,其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也逐渐向电子化方向转变,借助网络业务的开展来践行普惠思想。以事务类课程为例,基于商业银行的综合柜台业务中,相应业务流程逐渐被简化,将贷款审批流程缩短,以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并实现对客户信息的综合性整合。而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将新兴的业务进行融入,如通过手机以及网络银行等业务模式的开展来实现业务范围的拓展,进而实现对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

3基于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高职金融专业搭建相应课程体系的对策

3.1指导思想的定位

基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则就需要实现对金融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全新内容进行融入,通过全新课程体系的搭建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基于此,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冲击与挑战的过程中,要针对课程体系的搭建之需,首先明确定为相应指导思想,即基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态势下,结合该专业教育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及行业对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如上各要求的定位与融合,将其作为当前高职院校构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要求在实际践行这一内容的过程中,要确保金融专业能够凸显出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特点,实现特色课程体系的搭建,将传统金融课程体系与互联网金融课程体系进行融合,通过两个模块的搭建来进行专业课程具体内容的设置与划分。在此基础上,要求要实现如下三个模块的构建,即职业基础、核心技能与职业综合,进而来确保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具备扎实专业理论与实务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这一课程体系的搭建与模块的划分,能够在实现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培养与提升的基础上,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需,并为促使学生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后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目标奠定基础。

3.2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搭建这一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基于相应指导思想下,实现公共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核心技能以及职业综合与拓展这四个模块的构建,以在完善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之需。(1)公共素质模块的搭建。该模块的搭建主要是为了实现对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入学军训、军事理论、思政课程、信息技术、高数、英语以及体育等,同时还需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并针对各个课程的学时以及学分进行明确规定,促使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初,能够通过公共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职业基础模块的搭建。该模块主要的教育功能在于将这一专业学生引入到金融专业领域中,通过对金融行业的宏观了解与专业知识的简单接触来促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在学生了解到不同领域知识后,具备一定的金融感知观念,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后专业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高效吸收。在实际对该模块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将金融理财基础、金融法以及财务管理实务等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入,同时合理定位相应课程的教学课时与学分。(3)职业核心技能模块的构建。该模块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银行会计、国际金融等,同时需要针对金融产品营销来实现教实一体化,并基于互联网金融下,融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这一课程,并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应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训操作来掌握相应的业务流程,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同时,要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融入来促使学生能够明确各项金融业务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而能够实现对风险的规避;此外,要以银行业务模拟实训以及网络支付与结算实训课程的开展来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针对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学时与学分的合理制定。

3.3课程体系的实施

(1)实现课程体系评价方案的科学制定。为了实现对这一课程体系实际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实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就需要以相应评价方案的完善制定为基础。评价主体应由学生、老师以及企业共同组建而成的,基于各评价方出发的角度不同,所以难以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该评价方案的制定,所以要求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实现综合性评价体系的搭建,并要针对实际评价反馈来实现对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2)实现课程调解机制的建立。面对当前金融行业市场整体发展环境,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融入,促使整个课程体系的变动性极大,而要想确保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调解机制,以适应金融行业的动态变化,确保该专业课程体系下能够为支撑教育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4总结

综上,基于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育而言,为了使用金融行业的实际发展趋势,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金融行业发展之需,就需要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在明确搭建这一课程体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四大教学模块的搭建来组建成全新的课程体系,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建立课程体系调解机制、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以确保该课程体系的搭建能够为高职金融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毛金芬,凌云.互联网金融与高职金融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31-33+96.

[2]毛金芬,凌鉴宇.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76-79+90.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0 引言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首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次,要重视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使高校体育专业课程逐渐向综合性学科发展;第三,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第四,应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最后,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真正作为主体。想要将这些理念与目标完全落实到改革的实际当中,必须要正视在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1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种类、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只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际来看,树立起的人才培养目标还较为单一,缺乏相应的变通性,并且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基本都是围绕传统人才培养的“老套路”展开的,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虽然能够与专业对口,提高学生专科能力与水平,但是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1]。

1.2 专业设置覆盖面狭窄

在专业设置方面,多数院校都倾向于对专业课的开设,而对基础课程的设置却不予重视,更多的将关注的视角放置在专业的纵向研究与发展方面,而忽视体育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汇,逐渐形成了一种“坐井观天”的现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1.3 课程设置存在偏差

进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要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来确定,但是,当前我国的高等体育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效仿综合性大学的现象,除却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几门符合教育特点的课程之外,多数课程都与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相差无几,甚至很多高等体育院校都选取了同综合性大学相同的教材,缺乏针对体育生教学的专业性教材,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二者之间难以适应,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制约了高等体育院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1.4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从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过时,不仅无法达到教学效果,更加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2]。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由教师主宰教学的全过程,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的动机与积极性受限,教学也失去了必要的弹性。

2 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2.1 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最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便是“健康第一”,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3]。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这一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将此理念贯穿始终,改变以往单纯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增强放在教学环节中的主要位置上。

2.2 扩大专业设置的覆盖面

在进行专业设置方面,高校应该摒弃以往过分注重专业纵向研究与发展的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专业这门开放性比较强的专业同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例如体育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都存在非常广泛的接触面,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专业的社会化性质,增加一些新兴的符合时展潮流的专业,扩大专业设置的横向覆盖,培养出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4]。

2.3 保证课程设置的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各高校随时根据时代的最新要求来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带有时代特征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始终能够接受最前沿的、与社会适应性最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在离校就业之后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现实。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不断进行基础课程的拓展与专业课程的优化,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掌握更多综合性知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具体的时代需求,大胆的进行课程设置的重组,不断创新出功能更加齐全、内容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合理的专业课程。

2.4 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环节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本身不同学生的体育素质就千差万别,若单纯的沿用以往统一、单一性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的现象[5]。因此,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和拓展,不断加以创新,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根据个体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增加启发式、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勾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3 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与社会性极强的学科,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特性,通过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扩大专业设置的覆盖面、保证课程设置的时代性,以及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几种手段来增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这二者的适切性,解决好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促进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毛丽红,彭勇,康春兰.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20):109-110.

[2]夏桂霞,舒宗丽.“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钱晓磊.新课程背景下浙江省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改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社会需求;健美操专项课程;优化研究

随着健美操运动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健美操、滑雪、游泳等项目被正式列为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并开设了北京、沈阳等职业鉴定站,这标志着健美操人才培养纳入了标准化教育轨道。由于各大企事业单位、健身俱乐部等行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提高健美操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力,我们必须针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健美操专项课程,切实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以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需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健美操教学、训练及课程内容的论文,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专业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掌握与本研究的相关资料。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对资料进行缜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健美操专项人才社会需求现状

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0-2015)》纲要,纲要强调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培育全民健身骨干等内容,本纲要对培养健美操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2. 1. 1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人才社会需求趋势

通过调查、走访专家和就业单位,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主要有4个方向。

(1)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2007年国家颁布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意见指出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人民体质的重任放到从娃娃抓起。健美操以其特有的功能被各级院校列为体育课程内容之一,随着课程的发展,学校需要大量健美操专业人才,以保证顺利运行。

(2)从事教育、体育等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工作。随着国家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体育等企事业单位需要大批健美操专业人才,以保障全民健身运动科学、健康的发展。

(3)从事各类体育俱乐部和运动队的训练工作。随着健美操项目的发展壮大,国家每年要举办许多健美操比赛,体育俱乐部和运动队需要大量专业能力突出的健美操专项人才,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保障。

(4)从事社区和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指导工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社区体育场所与健身俱乐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首选去处,这需要社区和俱乐部除了提供专业的健身场所、健身器械之外,还能够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人员,以满足科学健身的需求。

2.2 契合社会需求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优化研究

随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健美操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之一也要不断创新与完善。课程发展要契合社会需求,遵循时代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原则,优化健美操专项课程体系。

2.2.1遵循原则

2.2.1.1时代性原则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时代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健美操与舞蹈一样,种类多、变化快。契合社会需求,优化健美操专项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能够及时更新与调整,让学生学到健美操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

2.2.1.2系统性原则

优化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根据培养目标和考虑学生情况,重视基础教学。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科发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健美操知识和技能。

2.2.1.3实践性原则

不断完善健美操课程体系,注重实践相教学环节,让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优化教学实践体系,优选教学实践内容,改进教学实践方法,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让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掌握社会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与技术水平。

2.2.2优化健美操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课程本着遵循原则,充分结合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人才的社会需求,从专业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着手,,建立多元化课程体系,使培养过程具有弹性、个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2.3优化健美操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建立“契合需求,分层实施,加强实践,突显能力”为框架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以 “打牢基础,拓展专业、加强实践、突显能力、契合应用、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2.2.4优化健美操课程内容设置

健美操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广度与深度、就业方向起到关键性影响,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健美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比较全面,但缺乏社会需求。因此,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前提。

2.3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优化内容

2.3.1契合社会需求

随着健美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各类学校和健身俱乐部需要大批健美操教师、教练员和健身指导人员,因此,健美操专业人才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2.3.2分级实施

在社会需求指引下,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综合技能的运用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采取“分级实施”的方法,培养出不同社会需求健美操专业人才。

2.3.3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鼓励学生走出去,利用专项技术指导他人从事训练,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2.3.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包括意识、创新与观察能力等,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与创新。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创编能力。

2.3.5组织协调能力

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员 课程设置 就业

【中图分类号】G807.4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生力军,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第一条就明确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明确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中应处于一种主体地位,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正在从欣赏向参与转化,从“要我健身”到“我要健身”,再到“我爱健身”“我会健身”,需要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然而我国体育社会指导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已突破150万名,这意味着平均每千人有一位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是我国东中西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不均匀,东部明显多于中部和西部,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联系,大城市、发达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虽然近来来西部有所增长,但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农村地区严重缺乏。[1]因此,为了推动全名健身运动的发展,进一步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尤其是在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势在必行,而目前高校中体育教育专业是开设最广泛的专业,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但是并不普遍,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老龄化严重,亟需新生力量注入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女多男少,中老年人多而青年人少是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一大特点,其中在一线长期承担体育指导工作的又以中老年人为主。据介绍,在我国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中老年人超过六成,而在一线的中老年指导员还要远高于这个比例。而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这就很难在青少年儿童中展开健身指导工作。虽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年龄较大,但平均从事体育工作的年限较短。这也对社会体育指导造成很大影响,且造成资源浪费,如果社会体育指导员趋于年轻化,将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也能带动青少年和儿童开展社会体育活动。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高校里热厶逵运动的学生是一座“富矿”,尤其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可以当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后备军来培养。体育总局印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规定“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应当开设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课程,鼓励学生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这也正响应了国家的政策。

二、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特征符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功能需求

1994年6月4日,原国家体委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义: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2001年8月,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扩大劳动力市场,增加就业途径,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地位和工作质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义为: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不一样,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功能描述却是一致的,即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进行技能传授和健康指导服务等,在群众体育中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充分体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育功能,这与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特征一脉相承。

相关文献资料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解释为“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特征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并要求熟悉和掌握多项运动技能,如了解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身操等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及健身价值,不仅要学会,还要会传授、组织和管理,这是体育教育专业教育特征,这正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所要具备的能力。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特征符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功能需求,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特征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满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需要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多元化,贯彻以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为设计思想,把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然后设计了培养某一项目专长的课程,使学生形成明显的专项特长。课程设置内容非常广泛,在新课标“健康第一”的理念和因地制宜、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的指导思想的推动下,“各高校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课程领域自主开设和组合各学科领域的课程。”[2]同时“设置了健身保健教育的课程,如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运动环境与健康、康复学、养生学、健康教育、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等”[3]课程内容涉及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学与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五个方向。一些院校还结合自身的地域和文化优势,开发了“校本课程”。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广泛性成就了体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知识面广,涵盖了体育教育、健身保健、运动康复、体育管理等方面,这不仅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也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的需要。

社会体育的多元化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懂得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专项技术,还要懂得健身理论与方法、康复学、养生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等,这些知识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都已经开设,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可行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满足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的需求,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奠定了专业基础。

四、体育教育专业的求职意向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呼应

为了了解体育教育专业能否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求职意向有所了解,因此笔者对广西部分高校(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钦州学院、河池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下表1,选择体育教师的占大多数,其次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会选择专业对口。

但是在进一步对部分中小学(城镇和农村分别为5所中学,5所小学)进行调查后,从表2中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对饱和,部分学校虽然紧缺,但是都是无编制的,并且条件相对艰苦,从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比例明显低于农村中小学,农村地区条件较差,据了解,真正愿意去的毕业生不多。

因此,社会现实原因决定了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走上体育教师岗位,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条件,群众体育开展广,社会需求量大,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可行的,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信心,为就业增加了筹码。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育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可行的,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能够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带动就业,增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李梅.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各级社会体胄指导员发展状况分析[J].产业・探讨,2015(7):85-88.

[2]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2):2-5.

[3]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R].北京:教育部体卫艺司,2003.

篇6

一、对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

当前,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采用“分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式,目的是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以求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小学教育综合性特点,在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学科专长、教研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在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出“双专业”的目标取向。教务部门力图把课程设置与小学教学科目一一对应,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拔高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要求,细分课程,增加学时, 有些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课时量已经占到了总课时量的42%,而学科专业课程的课任教师仍觉得课时不足,无法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学生则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静下心来自主学习。

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会造成课程体系的无所不包,简单的学科综合或不同课程的内容综合也无法达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课程知识综而不合,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知识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上,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与大学本科层次的要求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学生在知识的体系与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的缺陷。最终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水准下降,课程设置专业指向不明,专业培养的目标规格再次游移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

二、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简化其多元结构模式,回归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加强学生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深入地了解,熟悉基础教育的特征,精通小学课程理论,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巧,并具有初步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这有利于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明确小学教育专业方向,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符合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小学教育的专业基础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并不能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效益,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最需要的仍然是语文、数学等教学科目的相关知识,这种课程设置是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小学教师应该是儿童教育专家,而非学科专家,作为一个教育家所需要的决不是单纯的知识。小学教育,因其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个性,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人生的基本态度。教育的难点也不在于教师如何精通并传授学科知识内容,而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要求更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重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素质的培养。

在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意思。相反,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是无所不知的全才,能解答小学生的一切疑难问题。面对现代社会知识的容量与更新速度,我们只能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小学教育专业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马斯洛说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达到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想象激情和创造欲望的教师,是儿童眼中个性鲜明的人生导师,而不是单纯的课任教师。如果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对目前过早的将小学生置于学科体系之中,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有所触动,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三、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通识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选修类课程三部分。

1.文化通识类课程

文化通识类课程应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上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并增加艺术审美修养。课程主要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自然科学概论、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术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小学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检查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能力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要求。学生应培养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并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小学教育技能课程、小学教育实践课程。以上两部分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小学教育实践类课程在时间安排与过程评价上应按专业课程标准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要改变传统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新生报到一直到毕业前,让学生不间断地深入到小学教学第一线,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小学教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教育宗旨有所感悟,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机会。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及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热爱,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课程可分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实践、教育调查、论文撰写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2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一年级在每学期第一周及学期中间各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二年级每周安排一天的分小组见习,并开始为小学教育调查研究做好准备。三年级学生自由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对学生的教学、调查给予指导和评估。四年级学生连续实习时间应不少于十二周,学生实习授课种类应不少于三门,教育调查和论文撰写时间六周左右。

以上安排,教育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占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这样,就可以起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的作用。

3.选修课

选修课以增加专业知识深度、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特长为目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学科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重点应放在学生日后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学生应在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选修。

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课程设置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提供民主的学习氛围。

篇7

关键词:中外休闲教育;培养模式;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8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66―03

一、我国高等院校休闲教育发展概况

休闲教育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国外的大学教育体系中几乎都设有休闲学相关的课程,单独设置的休闲系、休闲学院也很多,而在我国却刚刚起步。近几年由于休闲产业已经形成,休闲经济正蓬勃发展,国内许多高校在原有的旅游、体育专业基础上开始将休闲教育渗透其中,并设立与之相关的旅游休闲系、体育休闲系和对应的休闲专业。另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两个在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休闲研究机构。

由表1可知,目前我国的休闲教育主要是依托旅游教育和体育教育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休闲学研究尽管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迅速,学历层次结构也比较完整。自2007年国内第一个休闲学博士点在浙江大学哲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之后,我国的休闲学历教育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我国高等院校休闲专业培养目标过于雷同、缺乏特色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条件来制定的教育目标,有时培养目标也表述为教育目的。我国目前的休闲学专业主要是依托于旅游专业和体育专业设立的,因此各高校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既带有鲜明的院校特色,又带有同类院校间极大的相似性。依托体育院校建立起来的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大都是培养休闲体育指导、休闲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和策划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而依托旅游管理建立起来的休闲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然摆脱不了旅游专业的色彩,更倾向于休闲服务技能的培养。

(二)课程规划不科学、课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所设置的休闲专业和休闲系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休闲专业,因为在设立时主要是依托相近的学科成立的,专业名称上虽然有了“休闲”两字,但依然脱离不了其所依托的学科的背景。如很多高校依托体育专业设置体育休闲专业或运动休闲专业,依托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旅游休闲专业,实际上是在上述两个专业中加入几门休闲课程拼凑而成 [1]。

在此背景下设置的休闲专业,其研究始终没有超出旅游、体育的研究范围[2]。

(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死板,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我国许多高校休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趋于统一,本科院校休闲专业一般都实行3+1的培养模式,三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最后一年的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两年的在校学习,最后一年的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由于在最初阶段学生缺乏休闲行业认知,课堂和社会不能有效对接,专业教育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最后一年的实习其实意味着毕业,因为最后一年的实习老师往往不参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不能及时反馈给老师。教师不参与学生最后一年的实习会使学生感觉课堂跟真正的社会脱节很大,而老师只有理论没有具体的实践,对行业了解不够,对今后的专业教学也往往继续纸上谈兵。

二、美国休闲教育状况

美国的休闲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学科设置突出休闲与娱乐公园管理、休闲与人类健康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的休闲课程认证标准

美国休闲相关系所的设立与课程规划标准,由最具权威性的休闲组织美国国家休闲与公园协会、美国休闲协会委员会所规划与设立,其鉴定标准和鉴定过程极其规范,包括两部分:一是组织及运作的设立标准,即单位的特色、系所发展目标、管理方针、系所教育资源、专业教师资格等;另一部分是大学学位专业课程的标准,包含了基础认知、专业能力与专业选修等课程的规定。专业能力课程系列部分,是每一个休闲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基础认知和专业选修则是相辅相成,学生必须依照专业领域来选择修课内容,以利于培养更专业的休闲服务人员[3]。

(二)专业方向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美国的休闲专业一般由户外休闲和资源管理专业、公园和休闲管理专业、休闲体育管理专业、医疗休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专业方向组成[4]。相比我国的旅游休闲和体育休闲两个大专业方向,美国的各大学休闲专业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是与美国社会对休闲专业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更有广博性和实用性。

(三)专业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训的高度结合性

美国休闲专业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各种实际的专业能力提供给学生,更要求学生将实际经验当成进入工作岗位的必要经历。学生除了要完成专业课程之外,还必须完成320 小时(相当于 8 个星期)的相关专业的实地训练。而且所有公园和休闲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在跟所学专业相关的机构中完成 14 星期的专业实习,以便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实习之前必须先修完实习准备这门课程[5]。

三、我国休闲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实习实训贯穿于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

与国外高校休闲教育相比,国内高校培养的学生更多的是重理论轻实践,为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国内高校往往把学生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实习,这样既兼顾了企业的利益,避免了人员的频繁流动,同时又兼顾了学校的利益,减轻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压力,但是却损害了学生的利益。由于教师缺乏行业一线经验,往往在课堂上纸上谈兵,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相脱节,学生到企业又得从头开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应该把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企业实习实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实习放在最后一学年。面对大一新生,在休闲专业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学期末和假期时间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由带队老师组织深入到企业调研,选择某一休闲产业类型,通过对一定区域内这一类型相关休闲机构或企业的实地调研以获得对休闲行业和业态的认知,最终完成《休闲行业调研报告》[6]。在大二学年对休闲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分班,不同专业方向开设各自的专业核心课程,如高尔夫方向相关的课程、俱乐部方向相关课程等。大二学期末到大三第一个学期的结束这段时间由专业课教师带队,带领学生深入到企业顶岗实习六个月,实习期间带队教师要不间断地通过实习过程中企业的反馈对学生给予指导,实习结束以后重新回到学校学习相近专业以及跨专业工作能力需求的选修和拓展课程,并再一次实习调研,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如表所示:

(二)成立休闲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休闲教育专项研究及评定

美国高校在设立休闲相关系所时必须经过OCA严格的专业课程认证,我国也应该由专门的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人员组成一个休闲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首先是专门制定一套高校设立休闲专业所必需的一些资质条件,对拟设立休闲专业的院校依据制定的标准给予评定,并不定期地督查相关院校的专业发展情况。委员会还必须牵头组织由教育部门、行业专家、高校专业课教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制定休闲专业和相关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并定期举办休闲相关专业的专题研讨会。

(三)建设“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在国外,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相关专业的从业经历,并取得一定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与之相对应的学历文凭。在我国的休闲专业师资队伍中,多数是从旅游专业或体育专业转化而来,对休闲专业缺乏系统的、专业的认识,所以应采取向外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我们的专业师资队伍。对于在休闲行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中高层人员,可以引进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授课。对于学校内部的教师,应出台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从而弥补从业经验的不足,或者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或者国外休闲专业开设比较好的院校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1]郑胜华,刘嘉龙.我国休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7(02).

[2]邓文才.对休闲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2).

[3]曹平等.美国休闲课程认证标准对我国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04).

[4]邵玉辉.美国大学休闲专业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7.

篇8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自己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陈张宇提出“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必须打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学生发展的基本框架,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加强人文素质,建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再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董新光教授曾在1996年全国首届全面健身论文报告会中的《论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提出,全民健身体系是一个能够有效支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有力保障国民体质得到普遍增强、主动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社会化保障系统,它的建设时中华民族体质建设的一项宏大社会系统.这可以看做是培养社会体育人才的终极目标.

1.1研究方法

我们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了“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问卷”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问卷”两种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和开放相结合,调查参与者为在山东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工作和学习的教师和学生.为了确保问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组织了社会体育方面的12名专家学者对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有9名专家认为问卷非常有效,有3名专家认为是有效问卷,没有专家认为调查问卷时无效的.因此,问卷的设计符合标准,问卷的问题可靠性高,满足本研究的需要.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用SPSS17.0软件和Excel软件分析数据.

2山东省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山东大学于2001年在山东省率先创办社会体育专业,2002年9月实现首批招生,是山东省第一个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随后,山东体育学院、济南大学和其他大学相继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截止2012年底山东省高校共有13所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8所高校已经有了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

2.1培养目标、类型和就业领域

中国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区别,如有培养专业人才的、有培养应用人才的、还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中国体育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哈尔滨体育学院院长的田雨普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教育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来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宁波大学郑建岳教授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发表的《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提出要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目标,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主干学科做支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黑龙江省省内发表过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文章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孟丽梅教授认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社会体育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集中优秀师资,开设适应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社会体育课程,并进一步积累形成自身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特色.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更新,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坚持职业分析、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应当成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通过培养目标的设定来看,山东省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考虑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定位、地理特征、职业特点,甚至有些高校将教育部的专业培养目录的培养目标直接作为本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2.2课程设置各个学校均不同程度的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运动技能教学课程的结构关系,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运动技能,导致没有自己的运动专项,在具体的工作中理论与实践应用困难.调查统计显示,42.1%的教师认为,课程结构有问题,57.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不能满足专业需求.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比例通常低于30%,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2.1专业方向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大学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通过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培养各有所长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但是通过调查发展,培养计划没有专门设置不同的方向.

2.2.2师资情况教师的学历情况和职称情况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是很重要的.从表2看,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学历在研究生以上,职称在副高级以上占大多数,从教师学历情况和职称情况上看不是困扰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因.从表3来看,虽然有一半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比较满意,但是我们应该能看到还有近1/3的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学,这一比例在学生中所占不低,值得我们反思.

2.2.3学生情况对学生的入学动机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来分析,可以看出许多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未来没有信心,在大学期间学习社会体育专业也仅仅是上大学的途径之一.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职业特点认识不清.学生参与专项的训练时间短,影响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体育工作的前景是好的,但是对这个前景什么时候来临,到自己毕业的时候能否赶上还有疑虑.数据显示,还有一半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不打算从事社会体育工作,而转行从事其他专业工作.

3建议

篇9

摘 要 结合医学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研及访谈法,对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重点提出医学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在开发、建设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模式的同时,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理应挖掘、继承和弘扬医疗体育中的精髓,构建与以往课程不同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独立开放的体育校本课程。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体育 校本教材

体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客观条件,编制出的具有多元化特质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体育课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深化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以“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着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对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院校是以医学为专业特色的学校,一切课程的配置都应围绕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设计,不能只站在体育的角度开展教学,而应根据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去挖掘医疗体育的课程资源,根据当前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以及经过笔者医疗体育教学的实践认为,医学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建设应从以下着手:

一、树立“医体结合”的理念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疾病的前期预防和后期康复需求日趋迫切。如何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运动和饮食,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成为社区医疗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基层、农村、社区医药卫生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疗卫生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要补充必要的医疗体育内容,积极注重“医体结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医疗体育康复技。

二、体现医学专业的特殊性

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体育教育,其指导思想是使学生体质得到充分发展,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职业对身体的需要和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医疗体育的技能。发挥医学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这是今后医疗体育的发展方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体现优势特色医学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建设应充分利用医学资源,发挥其它院校所没有的教育优势,突出了实效性,这是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向。

三、构建医疗体育的内容体系

应对原来教材内容体系进行精简、重组、整合,体现出医疗体育的职业性。结合医学生职业的需要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增设新课程内容,体现优势。如临床专业开设健身处方教学, 让学生学会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健身处方,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 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育的需要;护理等专业开设形体、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内容,现塑造优美的形体,培养优雅的气质,养成良好的礼仪,为未来职业奠定基础;中医等专业增设医疗保健体育的专业特点,既满足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终身锻炼的目的,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升就业能力。因此,医院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内容编排上除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方法学的介绍外,重点要放在医疗体育上。医疗体育包括医疗体操、医疗运动(举例介绍通过医疗体育治疗各种典型病例的方法)、传统医疗体育手段(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健身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至少两项医疗体育的技能。

四、改革医疗体育的教学模式

对以培养高等医学人才为目标的医学院校来说,既是健身教育的需要,也是符合医学教育培养的需要,从而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因此医学院校构建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和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满足了学生未来职业需要,使医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掌握健身运动中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健身文化素质,达到既能指导自我健身,又能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配合医疗手段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和对在恢复期的病员进行康复、保健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健身运动处方的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符合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需求。

五、结语

校本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医学院校如何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本着“医体结合”的指导思想,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发出具有本校学科特点的校本体育教材,将传统的医疗保健体育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关系到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更关系到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升,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孙冬青.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 湛育明.医学院校体育教育中应突出医疗体育的功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122.

[3] 谢冬兴.民办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若干问题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篇10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创新研究

引言: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纲要》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七个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无论从指导思想、还是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这就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课程模式来适应现有的变化,其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势在必行,这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

1、体育课程模式的界定

体育课程模式是按照一定体育教学思想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课程框架或系统。从结构理论的原则看,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应包含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学习评价等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目标是构建和支撑体育课程模式必不可少的要素,前者是依据体育的本质、功能及社会对培养人的整体要求形成的,是构建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课程目标是课程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课程编制的起点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体育课程内容是体现课程指导思想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实践对象,体育课程通过课程内容形成其整体框架。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主要指师生按照一定方式和程序实施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课程学习评价是促进教学活动、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评价的反馈功能是体育新课程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

纵观高校现有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已从 80―90年代的三基型、并列型、三段型等发展到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比较有特色的是:天津师大和上海交大的“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把早操、课外活动和体育课有机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完全学分制模式”,把课内外全部纳入学分制管理,分层次教学;深圳大学的“俱乐部制模式”,一年级专项选修、二年级实施俱乐部教学;北京大学的“完全开放式模式”,实施“三自主”选择课程;福建师大的“主、副项制模式”,一二年级均以一项专项为主,每学期兼修一项。以上这些课程模式代表了国内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和潮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省外比较发达的城市,而省内的体育课程模式大多数还以“阶段式教学模式”为主,即一年级上基础课,二年级上选修课;或者一、二年级均为选修课,只是科目不同。有数据显示:省内高校采用“阶段式课程模式”的占34.3%;尝试“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仅占11.6%。

在对“课程目标”的探讨中,赖天德教授、朱浩、舒盛芳等学者一致认为以“健康第一”为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课程设置”是焦点问题,研究结果颇多,大都根据学校的特点,设置相关课程,但是突破性进展不多。“教学方法及手段”上层出不穷;在评价体系中也有突破,关注了“平时表现”等因素,但是不够规范,没形成完整的体系。总体来看,课程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课程模式的创新

3.1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终身体育”。

3.2 课程目标建设。确立与中学衔接且适应新时展的课程目标体系,将“健康”新涵义与体育功效结合。将参与意识、技能掌握、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结合在一起,全面协调发展。

3.3课程结构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除基础课外增加保健课及专业课程。设立“四自主”选课制度,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程内容、上课时间、上课班型。开设多门课程,包括跨学科双语教学、运动处方学、体育保健学等应用型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3.4教学内容及方法建设。改变固有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知识。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打破固有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授式教学方法,运用探索式、运动处方干预教学法、自主教学法等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教法,灵活应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到创新提高,使之具有一定的体育能力。进行校本课程建设,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本学校的特色课程。

3.5评价体系建设。将“平时表现”加入课程评价中,摒弃技术考核定成绩的评价方法。把学生自评 、互评和教师评定结合起来,采用多元综合评价方法。

3.6 校内、外一体化课程建设。新形式下,体育课程不仅仅指的是体育课教学,除了课内还包括课外、校内、校外、社会、社区、家庭等诸多因素。延伸了体育课堂教学,遏制了学生体质下

降问题,使课内教学与校园体育、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结合,视野更加广阔,最终形成全民体育。

4、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应是一个长期探索、持续发展并不断创新的过程。抓好细节,整体规划是关键;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的地基作用,要看到现代教学模式与其的依存关系;建立学习型现代化团队是重中之重,团队成员的不断学习进步是影响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关键;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体育观念是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是重点,让体育观念深入人心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今后不变的行动准则。

[参考文献]

[1]范启国等,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现状分析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2),123-125.

[2]但爱兰,论学生终身体育需要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创新[J].咸宁学院学报,2011(12),127-128,148.

[3]郭孝平等,高校特色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5),49-50.